第一篇:权力制衡机制在团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权力制衡机制在团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我们这个组织和很多组织完全不一样,我们不但要求你出钱,更希望能凝聚企业家的精神,让更多的企业家投入其中,投入时间和精力。
嘉宾简介:任志强,阿拉善SEE第五任会长、著名企业家。采写:杨子云,腾讯文化高级编辑。
【编者按】2014年6月5日,阿拉善SEE即将迎来十周年庆典。在此之前,腾讯文化专访现任第五任会长任志强先生。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从2004年成立起,就一直倍受各界关注,一是因为这是中国企业家群体的一部分自觉联合起来,承担环境责任;二是阿拉善SEE采取了一种在中国大陆前所未有的民主治理方式。十年过去,SEE坚守了哪些最初的传统和理念?经历了哪些冲突域变革?又有了哪些改变?这是每一个关心SEE成长的人都关心的话题。现任会长任志强先生在SEE的经历,颇显特殊,他在第一届时两次竞选监事皆无奈落选。在第二届高票当选监事长,在第四届当选章程委员会主席,第五届高票当选会长。是唯一的把SEE管理层三个重要职位都当选了一遍的人,监事长、章程委员会主席、会长,这三个角色设臵,在SEE分别意味 着什么?任志强先生在这三个岗位上分别有什么贡献?在对话中,他强调了权力制衡的重要,强调了规则和章程的重要,更强调了公共服务是一种责任,需要付出时间和热情。因篇幅原因,以下发布采访第一部分内容,实录如下:
腾讯文化:任先生你好,很高兴能在SEE十周年之际,向身为现任会长的您提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关于您个人。您在SEE曾两度选举失败,第二届成功当选监事长,第四届成功当选章程委员会主席,第五届当选会长。您是SEE这个机构里唯一的先当选监事长,继而当选章程委员会主席,目前又当选会长的人。请问,这三个职位,在SEE里各自有怎样的角色设臵?您在这三个角色中分别给SEE带来了什么贡献?
任志强:SEE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公益组织,更多是用民主的一种治理方式来进行的。当第一次刘晓光要用任命的方式去安排理事会时,大家提出反对意见。可以说,我们在第一次会议上就否定了刘晓光原来提出的人选,进行了一个充分的、完全民主的自由选举。
在这个自由选举过程中,因为很多人之间是陌生的,很多人之间是第一次见面,而有些人是处于一个团体内的,比如台湾的企业家,他们相互之间熟知或者互相认识,所以在第一次搞选举时,他们可以形成统一的意见。但就其他成员来说,很难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情况下达成统一意见。参选监事、监事长,我认为权力的制衡很重要
开始时,我并不想竞选执行理事,主要是觉得我可能拿不出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我第一次参与竞选是想当一个监事。我们认为在一个民主的组织之内,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监督,可能会给执行理事会过多的权力,必须有一个好的监督才能让这个权力不至于滥用,让整个机构符合所有捐赠人、赞助人或者完全公益的想法。因此在第一届时,我两次竞选的都是监事。
但我的两次选票都不够,尤其是第二次时,是一个国民党的财务官和我PK。他认为他从事过财务的工作,更具备监督的能力和条件。所以在补选时,他当选了。但我认为,监事不仅仅是需要有财务的知识,更需要的是按照章程对理事会的权力进行监督和管理。因此,虽然在第一届我没有当上,但第二届我竞选上了监事长。这时候大家发现第一届我们选的马蔚华监事长并没有完全尽到责任,不管是在财务问题上还是按照章程去维护治理结构的问题上都有所缺陷。所以在第二届他也想继续再当监事长时,他被大家否决掉了,我以最高的票数当选。
我认为我具备监督的能力,尤其是那届当选的会长为王石。更多人认为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监督机构共同维护权力的制衡,以防止权力过渡向某一个方向偏差,最后使公益组织失去公益性,或者把大家的钱花在不合适的地方,或者过多地干预了会员的权力等。第二届时,大家公认我在监事的活动上做得比较到位。一直到卸任时,我们仍然提出了一大堆监督意见,同时也在几次会议上约束了执行理事会的权力。出任这一届监事时,我动用了大量的时间,一年差不多得有30—60个工作日要去做这些工作。到第三届时,我没有再参选,因为我觉得我拿不出更多的时间保证我去履行职务,所以既没有参选执行理事也没有参选当监事。
章程对于NGO来说像国家宪法一样非常重要
第四届我又再次竞选了章程委员会的主席。原因是因为我发现有些章程需要修改,尤其是章程中对权力制衡的问题,对角色的有些约定问题存在缺陷。我当章程委员会主席这一届,可能是修改章程范围和内容最多的一届,前前后后修改了大概40个局部地区和条款,包括增加和减少的、改了个别称呼、个别字的。作为章程委员会主席,确定章程的问题要听取所有会员的意见,让组织更具备合理性。就像我们公司有公司章程、国家有国家宪法一样,章程对于NGO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
最初,我们可能过于理想化,认为大家目标一致,章程即使有些不合适的地方,也可以在执行理事会里约束到所有人员。但其实不是,因为在很多问题上会出现偏差,尤其是在最初时,我们只有协会没有基金会,后来除了协会以外又有了基金会,在这两个组织之间进行调和,让这两个组织变成一个组织,形成一个共同的力量,这需要在章程上做一些调整和修改。所以在第四届 时,我作为章程委员会主席主导了章程的大量修改。
竞选会长:因为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服务于公益事务 到第五届时,我竞选当了会长,主要是因为我已经从原来的岗位退下来,时间更充裕。60岁之前,也就是第四届之前,我还承担着国有企业一个重要的工作岗位,还有国有资产增值保值一大堆的工作。不可能拿出更多的精力完全投入到公益组织中去。退下来后,虽然我还担任着企业的职务,管理一部分企业的任务,但我有了更多时间从事公益活动。所以第五届我竞选了会长,因为我认为自己完全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为SEE这个组织服务。
退下来以后,除了在SEE,我们还组织了读书会等其它的公益活动。那这些公益活动在过去为何不能做?是因为我拿不出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这些活动中,因为这需要大量的时间联系事务、安排组织等。但从国有企业岗位上退下来后,我的时间相对自由,行程更容易被自己掌握。
之前要不断地受别人安排,如国资委、区政府,他们会安排一些你所不知道的会议,突然就把你的时间占用了,但你又不能不服从,作为一个下级必须服从。脱离国有企业职务之后,这些东西就少了。比如每年至少有两个月时间的学习,我可以不去参加;政府的一些工作会议可以不去参加;政协委员我也不当了,所以,我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从事公益活动。从我当选到现在为止,投入的时间比我当监事和当章程委员会主席投入得更多,仅仅为了建立会员片区、吸引更多会员加入,今年已经安排了多个地方的各种组织活动,如长沙、西安、厦门,这个月还要去云南,还有很多。
这些活动都不止一次地而且一定会占用大部分时间。很多人以为NGO组织或者公益捐助只要出钱就行了,我们这个组织和很多组织完全不一样,在于我们不但要求你出钱,更多是希望能凝聚企业家的精神,让更多的企业家投入其中,要投入时间和精力。
去年修改章程后,允许在片区进行一些活动,利用片区活动吸引更多的企业家参与。否则仅仅在阿拉善地区治沙,有些片区的企业家觉得离得很远,不能直接介入。在片区或者在地区从事一些小型的环保事业后,可以让更多人直接参与,这样就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企业家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所以这一届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至少新吸收将近200位会员,这是我们定的目标。过去我们是200多人,所以有着翻一番的任务要求,这是一个很繁重的任务。
吸收更多的会员恰恰也是为了吸引了更多的资金。因为我们基本上是按照每个会员一年捐10万会费的方式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环保中。今年我们荣誉会员已经有30多个,他们交满了10年钱。作为荣誉会员,就不再支付钱,为了补充这一部分资金,就需要更多的会员加入,而我就要拿出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从事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比如今年6月1日—6月5日组织儿童嘉年华活动,希望从孩子教育能够保护碧水蓝天、保护动物等,我们也有6月5日“环境日”的公益论坛,包括我们要组织8场音乐会来宣传保护碧水蓝天的环保任务,吸引更多的人能注意,和吸引更多的人能从我做起,这样的话就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我想在SEE这个公益组织里,为什么我会把所有的职务都担上?在最初时,可能我只是从不想投入更多时间的角度去参与,只想去监督结果。当我发现这个组织存在一些问题就要修改章程。修改完章程后,我自己要带头按照新的章程去做。当我能拿出更多时间时,就要把这个组织建立得更加庞大与完善。所以,只有我一个人把这三个工作都担任了一遍,而且我希望这一任十年期的组织活动能做得比前几届更好。
机构选举激发会员热情
腾讯文化:谢谢您完整的回复。这一长段话里我理解有三个关键词:一个是“权力制衡”,二是“章程和规则很总重要”,三是“从事公共服务要舍得花时间”。我想问您的第二个问题是,从一开始竞选监事落选到第五届时在189人中以186票高票当选会长,从您的亲身经历而言,您怎么看SEE的选举文化?或者,SEE是否有一个特别的选举文化?
任志强:我们在最初选举时,借用了台湾一些企业家们的建 议,因为他们在台湾经历过选举的过程,所以在第一届时,台湾朋友提出了一些国际公认的选举规则,我们是按照这样的办法执行的。
比如能不能拉票的问题,我们允许大家拉票,尤其是给每个竞选人一定的时间宣传自己的主张,来说服大家投自己一票。这个文化可以存在。
这次当选会长,我除了在国内朋友中间有一些影响力以外,我之前在SEE当过监事长、当过章程委员会主席,他们都看到了,我做的一些事情获得了认可,所以他们愿意选我当会长。
另外,台湾的同胞们在这次选举活动中,把台湾选举的一些活动方式也带来了,比如穿着马甲,马甲上写了一些参选词,在现场进行了宣传和鼓动。换句话说就是拉票。我觉得需要这个。需要主要是因为所有会员不是每个人都同时跟你一起去参与你做的活动,有些人可能就开两次会认识你,所以需要从别人的嘴里和行动中看到你是什么样的。如果大家都认可,认可你的事迹,他了解后,也愿意投你一票。所以,若没有前面的发展过程,就不会有后面这么高的票。第二届我当选监事长时,88个人中我87票当选,只有一票没有投,也是很高的票数,这也是因为你做了很多事后,大家才逐渐了解你,才认可和承认你。我想这次也一样。
当选不是荣誉,而是责任 宣传自己的主张和自己已经做过的行动,是获取票数一个很重要的方法。SEE的选举是允许大家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宣传自己的。公益组织和企业不一样,不是为了盈利,也不是为了捐了钱以后挂一个名,更多是要求你把热心、精力包括你的智慧投入其中,让这件事做得更好。当你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热心时,你当了会长,就不是能拿到更多的收益,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而是你要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必须要为你的当选付出更多的时间。所以,当选与不当选,竞争的不是荣誉问题,而是责任问题。
第二篇:浅析团队领导力在团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浅析团队领导力在团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团队领导力是指领导者和下属通过变革实现组织目标的影响过程。团队领导力可以被形容为一系列行为的组合,而这些行为将会激励人们跟随领导去要去的地方,不是简单的服从。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经说过:“领导就是要让他的人们,从他们现在的地方,带领他们去还没有去过的地方。”因此,团队领导力确实是一种艺术。
领导力分析层次可以划分为个人领导力、团队领导力和组织领导力。个人领导力主要是研究领导者个人以及他们与其下属个人之间的关系,团队领导力主要是研究领导者和下属集体之间的关系,组织领导力主要是研究企业的高层领导如何影响组织的绩效。
冲突是人与人之间最为常见的问题,人们在不同意对方观点和相互对立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冲突。在工作场所,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们看问题的观点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作为领导者,如何管理冲突,尽量避免消极的冲突发生,从而促进企业工作目标的实现,这是团队领导力发挥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领导者管理冲突的风格有五种,即回避型解决风格、调和型解决风格、强制型解决风格和谈判型解决风格、合作型解决风格,不同类型的冲突解决风格分别适用于不同情形的冲突管理,领导者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几种解决风格各有特点,一般地,回避型解决风格可以维持双方关系,但无法解决冲突;调和型解决风格可以维持双方关系但可能会达不到预期目标;使用强制型解决风格时,如果强制者的观点正确的话可以制定更合理的决策,但可能会导致他人对领导者的不满和敌视;谈判型风格可以迅速解决冲突,而且可能维持工作关系,但相互让步可能会影响工作效率;合作型解决风格可以找到解决冲突的最佳方法,但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要充分发挥团队领导力的作用,团队的建设管理不可或缺。而要做好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必须对不同的团队形式有正确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团队形式有职能式团队、跨职能式团队、自我管理式团队。
张宇先生
—— 天下伐谋高级合伙人、财务领导力学院院长、独家讲师!
CMA集训班特聘讲师,国内多家培训机构的特聘讲师。
1、职能式团队。职能式团队是由同一职能部门的员工组成的,他们拥有共同的目标,易于形成完成工作目标的凝聚力。但是这种团队通常难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还往往只关注专门部门的局部领域而忽略或是不重视整个组织的使命,导致部门之间的合作性较差。
2、跨职能式团队。跨职能式团队是由不同职能部门的员工组成的,这种团队组合形式能大大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同时利于不同职能部门员工的技能交流,在高效团队中出现的正协同效应有助于他们实现超过成员个人业绩总和的业绩水平。但这种团队的成员由于是来自不同的职能部门,各成员之间的工作协调性、凝聚力以及对工作目标理解的一致性等方面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3、自我管理式团队。自我管理式团队通常在成员上是跨职能部门的,并在诸如管理自身、工作的计划安排及对问题采取行动之类的决策领域上拥有很高的决策权,其成员共享或是轮番承担领导责任,互相对更高的管理层设定的业绩目标负责,是一种层次较高的团队领导力素质模型。
团队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应该根据业务的类型、繁简程度配备相应的人员,组建不同形式的团队。如:在承接涉及复杂业务系统企业的审计业务时,必须借助软件专业人员实施内部控制的测试,此时就应该由本所的该类专业人员或从事务所外部聘请专家,组成跨职能的团队(项目组)开展工作,团队领导力能够协调团队内来自不同部门人员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第三篇:必须着重在构建有利于权力制衡的体制机制
必须着重在构建有利于权力制衡的体制机制、健全完善有效的权力监督体制机制上下功夫。
(一)建立廉政教育体系,筑起权力“防护墙”。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宣传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实行跟踪式教育。把权力观教育贯穿到干部培养、成长、成熟的全过程和考察、提拔、使用的每一个环节,分别制定长期的和阶段性教育规划,有的放矢地抓教育,使权力观真正入心入脑。二是实行一体化教育。拓宽信息化廉政教育渠道,整合教育资源,建立组织、机关、家庭和社会一体化权力观教育格局,把党纪国法以及道德规范对权力观的要求转化为自觉行为。三是实行分层次教育。根据各级领导干部、普通党员干部所处地位和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廉政典型教育、警示教育,增强权力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建立风险防控体系,支起权力“避雷针”。围绕权力行使过程中存在的廉政风险和利益冲突,加强对权力运行过程的风险防控。一是固化权力流程。抓住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换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契机,推进合理分权机制的建立,对岗位职能设置中存在的流程不科学、衔接不紧密、职责不明确、监管不到位等缺陷和漏洞,实施流程再造和权力流程固化。二是强化对“一把手”权力的制约。对“一把手”的权力进行科学配置,严格执行党政“一把手”六个不直接分管、末位表态制度。严格执行实行党政正职“届中经济责任定期审计制”,防止权力异化,实现由“离任审计”向“全程审计”的转变。推行“一把手”财产申报、公示制度。三是压缩权力的行使空间。对各部门的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给付等主要行政权力进一步梳理优化,规范自由裁量权,压缩自由裁量空间。实行行政处罚网上公开。
(三)建立配套制度体系,穿上权力“防化服”。抓住权力运行中容易导致腐败的薄弱环节和制度漏洞,有针对性地完善规章制度,着力强化管理、堵塞漏洞。一是关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度创新。围绕土地管理、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权力集中、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完善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制约机制。围绕组织人事权、行政审批权、资源配置权、执法和司法权相对集中的关键岗位,通过制定实施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等制度,保障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二是加强农村基层权力运行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通过建立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制度、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制度、“三资”监督管理制度、干部群众评价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涉农事项民主决策制度等,有效规范农村基层权力运行,从源头上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聚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完善保障和维护群众利益的科学决策机制、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态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努力从源头上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防范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发生。三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强化制度。加强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建立“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通过电子政务将各项权力的运行过程电子化、网络化、透明化,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运用“制度+科技”的理念和方式,对招投标、土地出让、资金监管、政府采购、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域运用信息技术对权力进行固化,实行全程电子化运行,用无情的电脑管住有情的人脑,保证制度的执行力和刚性,使权力运行“大小有界,运行公开,网上留痕,全程受控”。
(四)建立督查问责体系,架设权力“高压网”。一是进一步整合监督力量。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的制约功能,切实加强纪检监察与组织、人事、审计、信访、司法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和合作,整合力量,加强配合,增强监督合力。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震慑功能和群众监督的辐射功能,增强监督的实效性,使领导干部全方位处于社会的监督之下,督促干部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二是行使权力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将规范权力运行、促进依法行政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结合起来,加强工作纪律作风等建设情况的日常化、常态化监督检查。整合党风廉政考核、审计、财务监督、制度检查等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对存在的问题亮“黄牌”,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行纠正、整改。三是对损害公众权利的违法违纪行为实行“零容忍”。着力推进开展市场中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推进脱钩改制,切断国家机关与市场中介组织的利益联系,对不执行制度、不按制度办事的严肃查处,营造落实制度的高压态势。对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现象及时严肃惩处,处罚一个警示一片,促使达到权力行使者因畏惧揭露和惩处而“不敢腐”的目的。
(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构建“不想腐”的自律机制
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以及党纪国法、廉政法规和从政道德教育,弘扬廉洁文化,培育廉洁价值理念,用公正法治、清正廉洁等核心价值观和廉洁文化凝聚社会共识,营造良好的党风民风社风。与此同时,强化警示教育,长鸣廉政警钟,促进领导干部把秉公用权、清廉自守内化为坚定信仰和行动自觉,真正地从心底里“不想腐”。
1、认真开展案件专题剖析。凡领导班子成员发生违纪违法问题的,在案件做出处理后,要及时召开专题会议,深刻剖析原因,认真汲取教训,并形成案件剖析报告予以通报;领导班子要深刻反思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到位;每一名班子成员结合各自职责和工作实际,逐一对照发言,查找在班子内部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责任,分析从中应汲取的教训,提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2、通报曝光典型案件查处情况。纪检监察机关立案调查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在立案和做出党纪政纪处分并移送司法机关后,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站及时向社会公布。不宜向社会公布的案件,可在党内通报。已经结案、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采取适当方式及时通报。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的案件,及时通报曝光。
3、扎实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组织党员干部到警示教育基地现场参观、观看警示教育片、旁听庭审等形式,开展专题警示教育活动,做到一年一个专题。纪检监察机关以及各职能部门结合本地本部门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组织拍摄警示教育片,编印警示教育教材,运用典型案件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做到以案为镜、以案明理、以案示警,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深入开展廉政谈话提醒。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结合落实廉政谈话制度,对党员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运用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对谈话对象进行提醒警示教育,督促其认识危害、自觉纠正,防止小错误演变成大问题。
(二)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构建“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1、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一是科学配置权力,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依法开展权力的清理规范和审核确认工作,合理分解权力,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形成设计合理、配置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二是加强党内监督,强化对民主集中制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落实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信访处理、谈话和诫勉、询问和质询等监督制度,坚持和完善党代表、纪委委员闭会期间开展监督、联系党员和接受党员监督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巡视监督力度,不断增强巡视监督的威慑力和实效性。三是加强法律监督,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和对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保证审判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开展行政审判活动,强化检察机关对立案侦查活动、审判和执行活动的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强化对政府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情况的监督,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四是加强民主监督、舆论监督,认真听取和吸收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建立健全人大代表闭会期间开展监督、联系选区和接受群众监督的制度。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监督作用,支持和保证群众监督。加强舆论监督。高度重视网络监督,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全方位监督作用,形成对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
2、完善阳光运行机制。健全权力事项公开制度,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完善党委政府新闻发布、重大决策公示预告制度。深化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重大建设项目和社会公益事业信息公开,完善电子监察系统,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压缩权力滥用和暗箱操作空间。
3、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结合惩防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的贯彻落实,健全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制度,突出重点领域,抓住关键环节,形成风险预警、纠错整改、内部制约、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机制,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和离任从业限制,重点解决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资金拨付、公共产品供给等领域的利益冲突问题,防止领导干部权力寻租。增强制度刚性约束,明确制度制定、实施、反馈、监督责任主体,建立健全问责追究和监督保障机制,严肃查处、及时通报违反制度行为,提高制度执行力。
(三)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
一是完善查办案件组织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和联动效应。完善查办案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执纪执法部门定期沟通交流机制,实行案件线索及时通报、定期反馈制度,建立重要案件、重大问题查处情况定期会商制度,增强查办工作合力,提高执纪办案实效。完善案件移送和通报制度,及时反馈查办结果。
二是完善问题及时发现机制。完善信访举报渠道,健全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鼓励和保护实名举报,构建便捷高效、反馈及时的信访举报平台,健全信访问题分类处置制度,加大对举报信息的及时梳理、综合分析和研判,提高案件线索转化率。推行纪检监察专项巡查制度,针对党风廉政建设薄弱环节、腐败问题多发易发部门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项巡查活动,拓宽发现案件线索渠道。建立案件线索汇集梳理和定期评估制度,对重要案件线索定期进行分析评估,开展集中排查。
三是完善案件有效查办机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基础信息的收集,实现财产、房产等信息资源共享,开通涉案信息查询平台。加强办案工作的监督管理,完善办案绩效考核办法,落实执纪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对办案全过程的监管。加强办案队伍专业化建设,建立办案工作人才库,推行案件主办人制度。建立抓早抓小的防范机制,针对执纪办案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注重运用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组织调整等多种处理方式,做到发现在早,查处在小,避免干部进一步滑向犯罪的深渊。
第四篇:财务管理在合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企业财务管理在合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合同管理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只是简单的要约、承诺,而是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科学的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会计监督是企业加强经济管理的一种手段,是企业财会人员的一项基本职责。企业签订的经济合同,最终结果都要反映到企业财会部门。企业财会部门除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完成会计核算工作外,还需履行好会计监督职责,并始终将其贯穿于合同管理的全过程。
财务部门要充分发挥自己在合同管理中的监督、检查职能,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参与到合同管理中来,通过运用自身特有的方法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补救,同时为今后企业的发展所借鉴。合同管理是集团公司重点工作之一,集团公司提出了“抓活源承揽,规范合同管理”“抓清欠工作,规范财务管理”的工作要求。在所有的买卖合同中,“标的物价款及结算方式”这一重要项目就联系到我们在座的财务管理人员。怎样在合同签订、履约过程中把好结算关,怎样根据合同期限索要或支付相应的价款,以确保合同正常履行,保证企业经营工作正常开展?
一是必须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做好本职工作。二是要加强学习,加强对合同相关知识的掌握、理解,对合同签订、履行给领导提供合理化建议。
三是在合同签订中对涉及的财务数据,应主动审查是否严密准确,包括数量、价款、金额等,计算方式是否正确,是否符合价格政策、采购政策的规定。
四是签订合同内容是否符合财税法律法规,资金来源、使用是否按公司制度办理等。
五是合同管理也是做好清欠工作的基础,财务管理相关人员要及时为领导提供真实的分析数据,这些分析数据就必须要求我们在财务日常工作的基础上掌握相关的合同内容。
总之,财务管理和合同管理紧密联系,好的财务管理是实现合同管理的保证,他们共同促进企业严格遵守内部规范,完成预期的经济效益目标。
第五篇:项目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项目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乔东
在企业中,一般都会包括两种类型的工作——运行(Operation)和项目(Project),这两种之间有时存在一定的重叠,他们有一些共同之处,例如他们都是由人来完成的、都受到有限资源的限制、都需要经过计划被执行并受到控制。但是运行和项目之间从本质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运行是一种持续的、重复的工作,而项目则具有临时性、独特性的特征,所谓临时性,是指一个项目一定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而独特性则表示项目最终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总是在某些方面与所有其他的产品或服务具有显著的差别。由于项目具有的临时性和独特性,它在实现其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必然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但是在运行中,由于是持续的、重复的,所以必须是稳定的、完善的。
由于运行和项目这两种类型的工作之间的显著差别,他们往往被应用于不同的目的。对于已经纳入正轨的企业日常运作,一般都是采用运行管理的方式,例如流水线上的产品加工制造、常规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等,而项目往往被用来完成那些在正常的运行的限制下无法完成的工作,因此项目对于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是企业创新所不可或缺的利器,例如企业中的新产品开发、企业结构的改变、实施一项新的工艺流程、开发或修改一个信息系统等等。因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运行和项目两种方式往往是相互配合的,根据不同工作的特点来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在一个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中,前期的新产品开发、市场进入阶段,需要创新、摸索的过程,采用项目的方式就比较适合,在产品进入成熟期后,其正常的销售、服务等过程需要建立在规范的工作秩序的基础上,所以更具有运行方式的特点。无论是项目还是运行,他们最终都是要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在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正确区分项目和运行这两种类型的工作,合理运用项目管理和运行管理,并使他们紧密衔接、相互配合,才能使企业同时具有不断创新和稳定经营的能力。如果只重项目,则容易形成“狗熊掰棒子”,如果只重运行,则企业难以适应新的变化,缺乏生存能力。
在一些企业的高层领导者看来,项目管理只不过是企业中的一种中层管理者使用的工具或技术,并没有把项目管理看作是企业增加效益的一种方法(Methodology),其原因就是这些企业的高层领导者们对于项目管理的真正内涵缺乏足够的认识。事实上,在企业的不同层次中都需要项目管理,特别是在决策层,以一种有组织的方式作出正确的决策,这正是项目管理的优势所在。项目管理中的五大管理过程、九大知识领域,其中涉及到的方法和技能,例如组织设计、资源调配、风险管理、绩效考察等等,这些正是对企业决策过程和对决策执行的有力支持,是企业改革、创新所不可缺少的管理方法,而运行管理是满足不了这样的要求的。今天的企业面临着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需要根据外界的变化而不断对自身进行调整,重新组织企业的资源、工作流程等,加强风险管理,变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已经成为企业适应变化而生存的基本出路,而项目管理正是这样一种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项目管理不只是帮助企业获得成功,而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