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母亲一周年祭
母亲一周年祭
母亲,您一生平凡,一生善良,一生艰苦,可确不能留住您的生命,上天竟何其残忍,让我们母子天隔一方,叫我们怎能不悲伤!我记不清许多汹涌感情激荡的事,却永远抹不去您望着亲人们那永恒的依恋和不舍。看着那碧蓝的天空,眼前浮现出曾前每次回家您见到我们时,那无限慈祥和喜悦的笑容,眼前浮现出童年时家中的一幕幕生活场景,这时的我整个脑子一幕一幕,不知自己身置何处,仿佛这一切就发生在昨天,仿佛眼前的您依旧站在村口翘首期盼着我们早点回家,我的心都快要碎了......无情的现实,只能化作我们对母亲永久的追忆,以泪洗面,怀念我们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母亲,儿子无能,无法留住您的生命,甚至没能在您临终前握着您的手送您一程,伴您走到您的生命尽头......母亲,您此去的三百六十五个日夜,一路走好!您自己选中的乐土,说那里能看见宽敞马路,还有奔腾不息的河流;那里鸟语花香,阳光普照众生;还有坐北朝南、冬暖夏凉豪华的宫殿,正是您想去的天堂......母亲,您终于可以在那里停止步履,停止匆匆的人生旅途,安心的歇息了,种族传袭的使命已经授予了您的儿女子孙,虽然您已经无法再睁开双眼,再看看您钟爱的儿孙们,作为一位平凡而伟大母亲的您可以告慰平生了!母亲,您放心的走吧!我们兄妹们也会慢慢地从悲痛和忧郁中走出去,从深切的思念中走出来,我们会彼此搀扶、互相照应,继续着我们漫漫的人生旅途,期待梦中能与您在天国乐土重逢团聚!
悲痛洒泪唤亲娘
(一)尽管我们知道,您走了。安详地走了,可我们还是在不停地呼唤,亲爱的娘啊!您的离去给我们穆氏家园留下无尽的思念。尽管我们知道,您走了。任凭千呼万唤,再也听不到您那亲切的回应,但我们还是要呼唤,娘啊,我们敬重的娘啊!您哪怕再说上一句半句,再看上孩子们一眼。
尽管我们知道,您走了。走向了极乐天堂。但我们还是深情地呼唤,娘啊,亲爱的娘啊!您的离去令我们痛彻心肺 娘啊,亲爱的娘啊!多么希望您老再看我们一眼,再握握我们的手,再摸摸我们的头。娘啊,亲爱的娘啊,您不该,您不该走的这样匆忙,给我们留下无穷的思念。尽管我们知道,您的走,是自然法则,不可逆转,但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原谅自己的无能、无助,为啥就不能让您老再多留些年头,哪怕一月一天,到天堂报到的事,以后再说,慢慢再走。娘啊,您这样离去,令大家多么悲痛!
尽管我们知道,您的离去,是上帝的安排,是您善始善终的完美渴求。您把人字的深远内涵告诉了上苍,书写在人间、山河、大地,更留在我们心头。上帝褒奖您的人格、品质、善良。。。褒奖您的忠孝、俭朴、勤劳。。。我们知道天堂有您会更加明亮,天堂有您会更有生机,无限温暖。您一定会给人间撒下更多地和谐、安泰、吉祥。但是您能长留家园,多么好,咱们一起共筑人间天堂。
虽然我们知道,您走了,您平静、安详地走了,一生永耕的龙山大地上,留下您深深的人生脚印,光明磊落的脚印。您精耕细播,收获的是精神甘露和希望,您一生勤劳、慈善,收获的是未来荣光。可是娘啊,您知道吗?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唤,永远都在痛彻心肺的呼唤!
(二)娘啊,您永远在我们心中,永远立地顶天。狂风暴雨中,您是庇护我们的参天大树; 艰难困苦的黑暗中,您是我们心中的指路明灯。
娘啊,舐犊的爱永远铭刻在孩子们心中。
往昔的我们,看着您慈祥的面容,听着您可亲可敬的声音,学着您的坚毅,学着您的和善,走向幸福、光明。
奋发中的我们,看着您敬畏的面容,听着您亲切的声音,学着您的勤奋,学着您的处世,为人,跟着您坚定有力的步伐,我们走向光明。如今的我们,看着您那安详、熟睡的神情,再也听不到您教诲、关爱、亲切的声音。娘啊,请您放心,我们会一如既往地踏着您的脚印,认真做人,踏实做事,光宗耀祖,振兴家族。
(三)娘啊,安息吧!您的德行已春风化雨,必将润物无声,我们都是优秀的传承人。您的追求宏大久远,早已成为我们的行动,您是方向,我们会奋力前行,前程似锦。娘啊,放心吧!
穆氏家族的子孙们知道,一粥一饭的深情,一丝一缕的恩重。母亲哺育儿女,故土培育后生,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勤有功,宜勉励,上报国,下为民。
发奋图强,世代振兴。亲爱的娘啊,龙山抑止,众生行止;
您永远是儿女们心中的泰山北斗,您的英名千古,您的笑貌永在,您的音容常存!
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亲朋戚友: 今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苍天流泪。
我慈祥善良的母亲——*****,因年老疾病,经多方治疗无效,不幸于2008年1月8日凌晨二时,老人家带着对儿女亲情的无限牵挂,带着对父老乡亲的深切留念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70岁。
此刻,各位带着思念和缅怀的心,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前来为我的母亲送行。首先,我代表我的父亲、代表我的兄弟姐妹,代表我们全家向各位表达我们内心最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冒着严寒,不辞辛劳地来到这里与我们共同分担这份悲伤!感谢大家这么多年来对我们全家的帮助、照顾和关心!在母亲住院病重期间,父老乡亲、家门亲戚、垸邻右舍等一次又一次地前来探望、慰问,给了母亲莫大的安慰!作为家属,我们心存感激。母亲去世后,县人大****主任、****主任,县***局党组和全体干部职工,镇党委、政府以及村两委前来凭吊。在此,我们再一次由衷的表示感谢!
叫一声我的母,一生您最辛劳。母亲一生勤劳善良。我们的每一步成长,身后总有母亲辛劳的背影。1951开始,我们兄妹7个先后出生在一个艰苦的年代,为了9口之家的衣食住行,油盐柴米,你吃尽了千辛万苦,一年365天,你总是起早贪黑,不分日夜做工分,凭着一双勤劳的双手支撑着我们这个家,养育着我们。你舍不得穿,要让我们穿整齐;你舍不得用,把每一分钱都用在我们身上。我们各自成家立业后,你生怕额外增添儿女的半点负担,还是闲不住每一天操持家务。娘啊娘!您老人家一生为了我们儿女长大成人,吃的是草,奉 献给我们的是奶和血,您是我们登天的梯,您是我们拉车的牛,您老人家一生付出的心血和代价太多太多了……。
叫一声我的娘,一生你最慈善。你几十年如一日,早起晚睡,缝缝补补,洗洗涮涮,辛勤地为全家操劳,从无怨言。你对待乡里乡亲,左邻右舍,总是和睦相处,宽宏大量,宽人严己,无论年长年幼,个个尊敬。在你去世的头一天,你还对我说,“不要忘记了帮助过你的人,要感恩;不要忘记了需要你帮助的人,要行善积德。”对待子女,总是严格要求,儿女儿孙都是你的心头肉,为愿个个有出息。在重病缠身反复发作,忍受痛苦折磨的三年中,你从来没有想到要离开我们,顽强地与病魔做斗争。再苦的药也吃,再难受的检查也做,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就是希望自己的病能好起来,能继续为父亲、为子女操劳。“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一针一线慈母泪,一枝一叶总关情。妈妈,您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恩重如山;对我们的言传身教,铭记在心。
叫一声我的妈,一生你最贤良。你把儿媳当作女儿一样,三个儿媳与你相处最和睦,从未红过脸,互敬互谅,爱惜我们,你含辛茹苦为我们洒尽心血,任劳任怨,操劳一生,功比山高,恩比海深。
“百年修得共枕眠”。妈妈,您与父亲结婚50多年来,有难恩,以优秀的业绩来告慰您老人家的在天之灵!愿母亲一路走好,安息千古。子:***** 泣上
第二篇:一周年祭(范文模版)
一周年祭
今天是三月十五日。当我一早起床拉开窗帘,看见的,是明媚的阳光。
然而一年前的今天,却是下起了鹅毛大雪,那一天,是老爷离开的日子。
记得那一天凌晨5点,电话铃声打破了我睡梦中的沉寂。电话那头,是妈妈带着哭腔,断断续续的声音:“姥爷离开了”。瞬时,我的眼泪像头凶猛的野兽一般,轻易地翻越眼眶的阻拦,向外涌出。
我飞快地穿好衣服,来不及刷牙洗脸就夺门而出,一路狂奔。还没走到姥姥家门口,哭喊声就混杂成一片,远远地从屋内传来。我放慢脚步,心跳不知是因为剧烈运动后的正常反应,还是因为害怕面对即将见到的残忍画面开始狂跳。
家门口,一些人进进出出,手忙脚乱的身影让我有些慌乱。屋内飘出的屡屡青烟开始让我幻觉般的以为自己正在经历一场梦境。这时候,弟弟捂着面,呜咽着从房间里走出来,靠在门边的墙上,顺势坐下。隔了几秒的时间,他强忍很久的情绪终于在那一瞬间崩塌,放声大哭起来。
看见这一幕,我的脚开始发软,还不等进屋就先哭来起来。
刚踏进家门,我便看见妈妈和另外两个弟弟跪在地上,一边哭着,一边向面前的火盆里放纸钱。熊熊的火势让每一张放进去的纸钱顷刻间变成黑灰色的粉末,然后生成一缕青烟,缓缓上升。此刻的姥爷,正安详地睡在用门板搭建的简易床上,他穿着深蓝色的寿衣,身上盖着一层薄薄的白布。布将他的脸挡住,让我看不见他的表情,只看见露在布外面的那双厚实的手一动不动地任凭冷空气肆意地将他包裹。那一刻,我脑海里第一个冒出的念头竟是“他们怎么能把我姥爷冷着?”。
妈妈起身看见我,递给我一叠厚厚的纸钱,让我送送姥爷。于是我跪在弟弟身边,一边重复着他们的动作,一边任泪水冲刷我的脸。
突然,在我身后传来一阵刺耳的哭声,我回过头,看见一个老婆婆正跪在我们家门口。她带着一顶绿色的编织帽,背有些微微地弯曲,身边放着一根拐杖,由于她低着头,我看不见此刻她脸上的表情,只听见她那震耳欲聋的哭喊声。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在场所有人愣了几秒钟,不一会,人群中有人认出那个老婆婆是我们社区出了名的疯子,于是三两步走到她面前野蛮地一把抓住她,朝她吼到:“你这个疯子可别在这闹”一边说着一边将她往外拖。
这时候姥姥说话了:“别管她,她是来送老头的”。听完这句话,大家全都面面相觑,不理解姥姥的意思。“老头生前救过她一命”姥姥解释道。话音刚落,所有人沉默了,抓着老婆婆手的几个叔叔也慢慢把手松开,老婆婆又一次跪在地上,旁若无人地哭着。
中午,姥姥坚持留老婆婆下来和我们一起吃饭,于是她便和我们坐在了一起。就在那个时候,屋外突然开始下雪,鹅毛一般的大雪。记得那天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谁也没见过三月中旬的天会下那么大的雪。人们不约而同的说,是老天在为姥爷的离去流泪。我向来不相信这类毫无科学依据的说法,可是,当我回头看见老婆婆那完全不理会周围人的讨论,自顾自地像小孩一样吃着饭的样子,再联想到刚才她哭得撕心裂肺的一幕,我信了。我相信姥爷生前的好,是足以让老天爷为之感动的。
之后几天,家里的每个人都忙碌着。只有我,每时每刻都跪在姥爷的遗照前不停地流泪,不停地烧纸钱,然后不停地在心里想着,今后的生活会有一番怎么的改变。奇怪的是,整个丧礼结束,我的体重居然比家里每个人都减少得多。
如今,一周年过去了,家里的每个人似乎都慢慢从去年的悲痛中走了出来,生活也回到了正轨。但每当我用力去回想姥爷的脸时,一句本不是姥爷说的话,却有模有样地浮在我的脑海:“瑶瑶,好好学习,好好照顾你姥姥”。
我正努力着,亦或者,我已经做到了。
第三篇:父亲逝世一周年祭
父亲逝世一周年祭(一)二零零九年农历五月二十一日,下午四点三十六分,我亲爱的爸爸被可恶的癌症夺走了生命。享年六十九岁。他老人家的一生,平凡却深受儿女们的尊敬和爱戴。在他离世的这一年里,我们无法从悲痛中走出来,每每说到老爸,都会泪流满!他的音容笑貌老在我眼前闪现,他老人家将永远活在儿女们心中!2009年4月24日中午,大哥打电话给我说爸爸病了,医生说是癌,我放下电话赶紧去医院,太突然了,一点准备都没有,刚到医院门口,老远就看见母亲,哭红了眼,我们无法相信医生的这一结论,我问母亲,老爸在哪儿?母亲告诉我,毫不知情的父亲还坐在大厅,看到老爸的背影,我心里说:老爸可能得癌症了,我的眼泪一下子留了下来!大哥又给爸挂了专家门诊,就给姐姐打电话,姐在贵州,我听见姐也哭了,说爸爸可能得癌症了,姐说怎么可能,别瞎说。我们忐忑不安的等待复查结果,当大夫叫家属的时候,我们冲进去,没等大夫开口,我就问?大夫:我爸是不是得癌症了,大夫说:“是,已经是晚期了,”我听到这,整个人都傻了,脑子一片空白。老妈把老爸带回榭家里去了,我跑回家失声痛哭起来!
我们还是不相信这个结果,由大哥,姐姐于4月28日送老爸去省城作最先进最全面的检查,结果还是一样,父亲不仅是一种癌,已全身是癌了,治疗已没必要,顶多还有3个月,我们决定还是把老爸带家修养,侧面问父亲有什么愿望,想到哪儿去玩、、、、父亲说,等病好了去台湾游,(可怜的父亲呀,这个愿望您却无法实现),因为爸爸不知道真实病情,精神还可以,儿女们每天强颜欢笑在他身边,老爸觉得很安慰,我们买了抗癌药给他吃,他不愿意吃,我们就说这药很贵的,都已经买了,您还是吃吧,对您恢复有好处。爸爸生活很节俭,听我们这么说,才不情愿的每天吃,可是癌细胞仍然扩散很快,6月份病情恶化,父亲想入院,哥和姐询问医生,医生说:没有办法了,住院也是输营养液,不如你们回家请医生每天在家输液吧!家里的环境比医院好。爸爸得病以后,我时常懊悔自己,没有在他健康的时候多尽一点孝心,所幸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我常常陪着他输液,和他聊天,看着他入睡。这多少让我有一丝安慰。特别是在他临终的前两个夜晚,我们轮流在爸爸的身边,我握着他的右手,小妹握着左手,还有小辈们,听着他的呼吸,一分一秒都不敢入睡。因为他得病以后,有人说如果农历五月廿一过了,他就没有事了,我们不愿意相信这天他会走,又很怕这是预言,所以这两天就不敢睡觉。现在想想这两天是我最幸福的日子。记得五月二十日的上午,阴阳先生说,老爸最多还可以坚持两天,我和姐姐就在他耳边说:老爸坚持,五月二十一日上午,老爸突然闭上眼睛,只听见重重的呼吸声,我们围坐在老爸的周围,包括旁边的两个嫂子,我一直坐在父亲旁边,按摩他的手、脚,奇怪的是老爸今天的手脚很冷,我使劲的搓揉,希望把老爸的手脚搓热,到了下午4点多钟,老爸突然没有呼吸,一声大惊,我们全围在老爸旁边,大哥迅速把一口米粉送在老爸嘴里:大声哭喊,爸爸,爸爸、、、您知不知道,不是我们不带您去医院,是您得的是癌症呀、、、你爸不行了,赶紧给他穿衣服吧!我不相信,还握着老爸手,妈说不用了,不可能活了。他们给
爸穿衣服的时候,爸的身体软软的,我实在不愿意相信爸爸走了,到现在我还后悔,没有给老爸穿衣服!
我亲爱的爸爸,就在农历五月廿一的这一天,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留给儿女们的是无尽的思念!今天是老爸逝世一周年的祭日,我记录下这些文字,来缅怀我亲爱的爸爸!
第四篇:奶奶逝世一周年祭
今天下着中雨,天空灰蒙蒙的,给人阴郁之感。今天也是一个让我怀念的日子,去年的今天,疼爱我的奶奶,在我的老家去世!去年的今天晚上8点钟,当时却在教室里,意气风发地在给同学们讲授《写作与投稿》课程。可就是此时此刻。奶奶却离开了我们!大约是在晚上10点时,我接到五叔的电话,说奶奶走了。当时我还有些不相信,奶奶不是发病才三天吗?她老人家怎么会这么快就走了呢?她太善良了,在人生划上句号的前夕,丝毫也没有拖累后人,就这么走了?当时,我哭了,我哭的样子一定很难看。对了,奶奶一定是找我的爷爷去了,爷爷已经在天堂那边等她等了20年,是该团聚了啊!奶奶去世时,正好是84岁。恰恰84岁在民间传说中是一个生命“关”,奶奶终究没有跨过这道关。
奶奶出生在清贫的农家,从小父母早亡,在哥哥嫂子门下长大,20岁不到就嫁给了同样清贫的爷爷。她的一生,是在贫苦中度过的。她的记忆里多的是饥饿,也许饥饿是她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以至于我长得很胖后回老家时,她还是蒸油腻腻的肥肉给我吃。
奶奶断断续续在20年的时间里生育了五男二女。我们家族是一个人满为患的家族,奶奶在她的妯娌之间排行老三,到了年老之时,后人们根据家乡习俗,喊她三婆。奶奶曾经有五个妯娌,妯娌之间不可避免地有一些扯皮拉筋的事儿,但是她从来都不参与是非,默默地抚养孩子,默默地下劳动。她没有文化,不识字,但是她明事理,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小时候,她就教育我:不要打架,不要说谎,好好念书,长大了后住大学堂。(奶奶总是把上大学说成住大学堂)
奶奶非常疼爱我。坦诚地说,她甚至有一些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我上高中时,家里条件差,父母也不在身边。每次回家,她总是想方设法弄一些好吃的给我补身体。当时我十五、六岁,正是长身体之时,她就做一碗肉丸子我吃。往往一碗瘦肉丸子,我三、五分钟就吃完。每次我的吃相都异常凶险,她就看着我笑,说:小乖乖,别噎着,别烫着,锅里还有。可是我在吃肉丸子时,奶奶总是把四叔家的两个小女儿支开,不让她们见到吃肉。当然,这是后来从四叔那里听到的。奶奶当时已是70出头的老人了,我吃时,也叫她吃,可是她却连连摆手,说不吃不吃。她最多只喝我碗里剩下的肉汤。现在想起来,我好愧疚。
奶奶从来不和人争吵。在我的印象中,奶奶总是笑,也许是耳朵背的原因,我们孙子辈在说话时,她爱乐呵呵地听。其实她什么也难听清。由于耳朵背,她经常闹出一些“文不对题”的笑话。但她绝对不能容忍有人在后面说她耳聋。她耳背不是总背,也有时候能听清楚我们说的啥。这到底是为什么?现在还是一个迷。有一回,有人说她耳背,但是这一次她听到了,真没有想到,她竟然大怒!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奶奶发这么大的脾气,然后她像个女孩子一样哭了,哭得有些凄凉。这是为何?我搞不懂。
奶奶勤劳一辈子,脑溢血病发也就是在她去世前三天,她还佝偻着腰到地里摘棉花。她的手脚不空,八十岁的年纪了,自己还留有一块很小的菜地,常在地里种白菜、萝卜。为此,叔叔们经常说她不要伤了身体,可是奶奶却不听。相反,她的身体一直是健康的。说来也很尴尬,奶奶这么多的后人,由于大家伙忙于生计,都在外地奔波,一年四季很少能回家看看她。只要是大年三十,老家就热闹了,晚辈们都纷纷回来团聚。那时,奶奶是最开心的,天天都笑得合不拢嘴。但是春节结束了,晚辈们都要走了,她却不高兴,拉长了脸不说话。作为风烛残年的老人,奶奶多么想让晚辈们陪伴在她身边,可是她没有说出口。有一次,记得我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春节后要返校上班了,奶奶把我送到村口,我不敢回头,我不敢看她那苍老的眼神。其实,我也是多么想在奶奶的身边多逗留一段时日啊!我不敢想象奶奶眼睛里的痛楚,不敢想象奶奶当时心情有多难受!
人老了,都有些“迷信”。奶奶也是如此。她信奉佛教,拜观音。可是她没有文化,对宗教并不理解,只是糊里糊涂地跟着村子里的老太太拜菩萨。奶奶只有一个信念:拜观音可以给后人带来平安,可以带来吉祥。其实,奶奶活在来生的世界,更看重来生。每逢初一、十五,奶奶禁吃荤食,还要给全知全能的观音烧香磕头,很是虔诚。
在乡村,老人寿终正寝是白喜事。奶奶很羡慕那些过世的老人能风风光光、热热闹闹地下葬。她也巴望着自己归天也能那样。一年前的今天,奶奶去世后,几个叔叔们没有辜负她生前的期望,排排场场地送了奶奶最后一程。出殡的那天,亲朋好友哭声一片,不绝于耳的鞭炮声震响整个村庄,此外叔叔们还请来了响器班子,做了道场。我在悲痛中用颤抖的手写下追悼会上怀念奶奶的悼词。
不知不觉中,奶奶去世已有一年。我在梦中无数次地遇见奶奶,当我醒来时,发现泪痕打湿了枕巾。奶奶是最疼爱我的人,而她再也不会回来了。奶奶在天堂会保佑我的,愿慈祥的奶奶在天堂安息„„
2008年11月6日
第五篇:母亲去世二十周年祭
母亲去世二十周年祭
母亲姓胡,字讳居芬,距离我们家5里的胡圩村人。外高祖讳麟祥,武举人,外曾祖讳霞文,远近闻名的乡绅,外祖讳云昌。外祖家有相当数量的土地,兼营酿酒生意,家资比较殷实。母亲1934年出生,上有两位哥哥,下有一个弟弟,是家中唯一的女儿,24岁嫁入我们家,1993年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岁。
母亲的命运是坎坷的,辛劳愁苦的时候多,幸福欢乐的时候少。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世事巨变,外曾祖和外祖父被送到白湖劳改,外曾祖客死那里,外祖父后来虽然回到家里,但已疾病缠身,不久离世。外祖母脚小无力从事农业劳动,后又卧病在床,大舅、二舅分家另住,各人围着自己的小家庭转,无暇顾及外祖母她们娘儿仨个,我的母亲勇敢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要从事农业劳动,要照顾卧病的外祖母,还要照管年幼的小舅,艰难地支撑着。
嫁入我们家后,命运没有多少改变,因为我们家在曾祖父的时候拥有一二百亩土地,土地改革的时候,家庭成分被定性为地主,“地主”这顶帽子影响着几代人的命运。母亲嫁过来的时候,土地没了,财产充公了,房屋也被充公当作大队部,经历了几次搬家,就是找邻居家的房子临时居住,居无定所,后来才分给两间小偏屋,一家两代四口在里面遮风挡雨,再后来一家六七口人也只好挤在这两间小偏屋里,直到八十年代。在外面,因为成分高,政治上抬不起头,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时常遭人冷眼或欺凌。记得我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高年级学生可以评“红卫兵”,低年级的可以评“红小兵”,除了我,班里其他同学都评为“红小兵”,我回家告诉母亲,母亲留下伤心的泪水。在家里,父亲脾气暴躁,关键是政治处境艰难,家庭经济困难,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之怒,母亲就成了他发泄的对象,有时甚至拳脚相加。母亲真是外面受气,家里受苦,而母亲又性格内向,常常生闷气,有时躲在某个角落独自流泪。那时农村靠挣工分吃饭,我们家里上有年迈的祖母,下有我们兄妹四个,全靠父母挣工分养活。父母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分的粮食少,还要挤出一部分钱来补偿给工分多的人家,本来就拮据的家庭这些钱从何而来?常常是一年缺半年粮,只好东挪西借勉强度日,生活的艰难使父母备受煎熬。
时代的车轮进入了八十年代,一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长期压得喘不过气的“地主”帽子摘掉了,政治清明了,我于1983年考取了大学,母亲很高兴,我去学校看分数回来,她高兴对我说:“昨天,我听院子里的梧桐树上有喜鹊叫,我就知道你考上了,喜鹊在报喜呢!”父亲通过自学,学会给人看病,以前都是义务行医,现在政策允许了,先是个人开诊所,后到乡卫生院上班,家庭的经济状况改变了,不用为生活发愁了,我和二弟也先后成亲,这些都都给母亲带来了很大快乐,这几年可以说是母亲最幸福的日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86年,年已18岁的三弟因在学校与同学闹纠纷被老师批评转不过弯来服毒身亡,老年丧子情何以堪。后来,家庭人口多了,家庭关系也复杂了,加上父亲不善于调解、处理家庭关系,常常因为经济或其他琐屑发生矛盾甚至争吵,母亲经常生闷气,以致1992年被查出患了食管癌,虽经多方治疗,但病情不断恶化,于1993年农历6月19日去世。母亲离我而去已经二十年了,然言犹在耳,梦中常见母亲的面容,常常情不能自禁。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的。记忆中,每天早晨母亲要早早地起来与祖母一起磨面,磨够一天吃的之后就到田里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劳动的间歇割一篮子草,为的是多挣两个工分。祖母活着的时候可以在家里做饭,母亲就在收工后同小伙子、大
姑娘们一起加班,直到很晚才回家吃饭,晚上还要在油灯底下做针线,保证一家人有衣穿,有鞋穿。母亲很要强、能干,经常告诫我们,谁有都不如自己有,苦点累点不怕,要让你们吃的如人,穿的如人。母亲养猪、养羊、养鸡鸭等,卖头猪可以还欠的工分钱,卖头羊可以给大人孩子添件衣服,卖鸡蛋、鸭蛋可以买油盐,家庭副业较好地贴补了家庭生活。有两年,公社供销社收洋槐树叶子,母亲和父亲一起晚饭后到离家几里路的河岸边去捋洋槐树叶子,我常常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回来的,第二天要晒干、捡净去卖,能卖个三、五块钱,就可以给我们买双凉鞋或背心了。祖母去世后,母亲更辛苦了,要正常参加生产队的劳动,还要操持家务,中午收工后别人可以歇息,母亲还要做饭、洗衣,喂猪、喂羊,该出工了又同大伙一起下田劳动,时刻得不到歇息。特别是1975年祖母患半身不遂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母亲要忙田里的,要忙一家老小吃穿,还要照料祖母,夏天晚上常常是母亲把家务忙完了,邻居已经睡醒一觉了。晚年虽然不要干田里活了,但仍要操持家务,更为繁重的是要带三四个孙子,三四个孙子之间上下仅一岁悬殊,母亲常常是怀里抱着,车里推着,一时这个哭了,一时那个尿了,忙得不亦乐乎。母亲哪一刻清闲过呢!
母亲善于持家,关爱家人。家庭生活拮据,一年要缺半年粮,但由于母亲善于持家,也能勉强度日,没有出现断顿的现象。家里有一片菜园,父亲把它经营得很好,各种蔬菜都有,母亲每年还在家前园后,沟边路旁种植南瓜、冬瓜、葫芦等。贴补了粮食不足,改善了生活,吃不完拿去卖换点油盐钱。母亲非常节俭,每次蒸馍,拾馍时笼布上会粘些馍皮,母亲总是一点点揭掉放到嘴里吃掉,她时常告诉我们吃了不疼,糟蹋了疼,不允许我们有丝毫的浪费。母亲孝敬老人,祖母卧病在床也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家中细粮很少,平时吃的都是红薯面馍,玉米面馍都十分少见,母亲每次蒸馍都给祖母单单蒸些白面馍,弟弟妹妹有时眼馋,母亲也不给他们吃,告诫我们说奶奶病了,给奶奶吃,家里不是没有吗?等以后有了再吃。每天给奶奶端汤端药,换洗衣服,再苦再累也要给奶奶擦洗身子,服侍周到备至,从无怨言。当时父亲身体单薄,还要在生产队里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母亲在生活上照顾他,家务活尽量自己多干,家人吃红薯面馍,母亲有时给他做玉米面馍吃,并告诫我们父亲是家庭支柱,身体不是太好,又要干重活,需要照顾。大弟从小身体比较瘦弱,母亲在各方面都给予了照顾。
母亲为人善良,乐于帮助他人。村里一户杨姓人家,老奶奶年迈,儿子是个瘸子,走路靠双拐,儿媳妇弱智,一家人生活很困难,母亲经常帮助他家,看到他家娘儿俩抬水吃,母亲就让我去帮他们抬。那时候,农村很少买衣服穿,都是自己做衣服,但许多妇女不会裁剪,母亲裁剪技术不错,乡邻们经常找母亲裁衣服,母亲热情帮助,从不厌烦。后来父亲开诊所替人看病,母亲总是给病人提供必要的帮助,有的从几十里以外的地方赶来,中午赶不回去了,母亲就热情留他们在家吃饭,有的人不好意思,母亲就说:“不要客气,没有什么好的吃,俺家吃什么你就跟着吃。”有讨饭的的上门,母亲一定给予帮助,并教育我们说,谁不到了难处谁要饭,特别是有年纪的人更应该帮助。母亲对子女要求严格,从不溺爱,教育我们正直为人,积极上进。母亲常说,别人的东西再好是人家的,我们不能拿。我的一位本家婶娘是个秃子,平时出门头上总是顶着毛巾,一次几个小伙伴窜上窜下想扯掉她头上的毛巾,让她出丑,我也参与其中,母亲知道了非常生气,给了我两个耳刮子,严肃教育我做人要有礼貌,懂得尊重他人。我们兄妹几个都能诚实为人,勤奋敬业,与家庭熏陶有着重要关系。
往事历历,仿佛就在昨天。家乡老屋犹在,门前没了望儿的人,哀哉!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