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MBA复习经验

时间:2019-05-15 04:31: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大MBA复习经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大MBA复习经验》。

第一篇:北大MBA复习经验

2012年2月28日,考研出分。我终于考上了北大。

几年来一直想着,等考上了,就写篇东西总结一下这段时光。而此时,却不知从何说起。

要不就彻底浮夸,从十年前说起吧。这样显得咱的缘分长一些。

那时候,我高三,自习课上做语文阅读。记得那篇文章是描述燕园美景的,我做着做着,哭了起来。微博上有个笑话说:“小时候,我经常纠结,是上清华好,还是上北大好呢?长大后,我才发现,我真的想太多了。”当时的我,就是这种感受。每个小孩从小耳熟能详的地方,长大后发现其实离自己十万八千里,成了一个想都不敢想的所在。

一年后,天可怜见,我考上了中山大学哲学系。我欣喜若狂,又满心谦卑,对一切充满感恩,也暂时忘了什么北大。

过了两年,大概是英语基础不错,我得以到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换。在新加坡的半年,很用功,也很吃力。但毕竟是全球前20的学校(05年泰晤士排名),让我以为自己真的就要拥抱全世界了。从此,对自己的期望,又高了很多。

06年,保研申请开始。我们宿舍的人,却都有了考研的默契。北大、复旦、北师……大家的心气儿都高高的。我报的是北大哲学系。

也在这个时候,认识了老公,一个清华工科男。当时,我最向往、最在乎的life style,他正体验着。于是我对他无比羡慕和崇拜。

然后我却成了宿舍里几乎最不用功的人。青春总要经历一些疯狂而消耗年华的事情,最后很少人会对此后悔,因为那常常是回忆中最酷、最让人激动的部分。但如果这种消耗是发生在人生的节骨眼上,那么只能让人唏嘘。(好吧我这里说的还不是爱情。)

一开始,我说,如果只要把这些哲学书都背进脑子,就能上北大,那我背。后来我发现完全不是这样。其实,我到现在都不太清楚,怎样才能把古今中外那么多神人的哲学思想都消化得透透的,然后去参加一场标准化闭卷考试,争取第一学府的7个名额。我花了很多时间在英语科目上,但对专业课,一直都期待着神迹。

最后死得很惨烈。英语、政治是过线了,西哲、中哲一塌糊涂。

我们宿舍全军覆没,哭成一团。

落榜的我,只好糊里糊涂地跟着室友Panny到北京找工作。大概是觉得,我们这种专业的人,想做点跟文化有关的事儿,在北京的机会比较多。

可仿佛错过了一切招聘的黄金期般,我们处处碰壁。最后,Panny感慨一个没有任何实习经历的文科双外小本在京城的渺小,她决定通过调剂,继续读研。后来她成了人大的剽悍美女博士,这会儿在日本待着呢。

我继续在京城找工作。我觉得,能够从考研的书海中脱身,到社会里寻找一个新世界,相当新鲜。

不知是北大与我还有缘分,还是我对北大还有情意,我赶巧在北大南门对面租了个小房子。第一次逛北大校园的时候,我却有种事过境迁的钝感。

我一边找工作,一边在北大图书馆写毕业论文,居然拿了校级优秀。但是又如何呢,我在帝都,依然找不到有专业门槛的活儿。人家问起有什么实实在在的实习经历,只能支支吾吾,悔恨为何当初以为自己理所应当会一路读到博士后,而根本不屑去找一份实习,完全不知道找工作的人没有工作经验,说再多心高地远的念想都是扯淡。

最后,辗转认识了一位师姐,再经同门师兄介绍,得到频道主编的赏识,我进了新浪,成了一个小编。

一开始我很欣喜,因为我发现我的工资比我那位清华工科男还要高,而最重要的,是每天干的事、见的人、产生的影响力,让你觉得自己在京城挺像那么回事的。这是每个大平台上的螺丝钉经常会有的幻觉。

美丽的幻觉背后,是每日的加班,随时的待命,无尽的压力,精神紧张,经常噩梦。为排遣压力,我疯狂购物,成了月光,收入也渐被清华男噌噌噌地超越。最重要的是,我有一种知识储备被掏空的感觉,尤其是,当各种工作理念发生冲突时,当我不能很好地理解正在做的事情在价值观层面到底是错是对时,当我不能搞清楚自己的职业到底是媒体还是什么部门的枪时,当时的我觉得,我需要更多理论的补给。

当时,我的办公桌正面对着窗户,窗外正对着辽阔的北大。每次工作得焦头烂额时不经意抬头看到博雅塔,会有一些唏嘘。

正好这时,大学室友绵绵,二战考上了人大哲学的研。我心动了。

打开久违的考研论坛,一番浏览,最后锁定北大传播学系。我没有再报哲学,一来,是我理想主义地觉得,传播学那些考题问的简直就是我每日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而哲学,我的修为还差得太远;二来,我不喜欢重复自己,我想至少能在一个新的专业里学到一些新的理论。

为了备考,我辞了在新浪渐入佳境的工作,每日在北大和人大旁听。

当时正值后奥运时代,进入北大都要出示身份证登记,每次去图书馆也要登记。从这些小小的手续开始,我一路自觉卑微。我坐在北大的教室里,生怕被认出是个外来人,一到小班课更是格外紧张;我走在北大的校园里,觉得那些楼啊、湖啊、草地啊,都跟我有一层隔膜,我只是个过客。我想起几年前到清华参加宣讲会,GG让我不要怕,说清华是全国人民的清华。但我实在无法有那样的境界。

我没有报辅导班,现在看来是有点失策。我只是每日地看专业书,一共看了四十多本。当然,英语依然很用功。但仍远远达不到猪狗不如的生活。我的心还是太躁,时间管理的能力也不够,开心网、天涯、校内,依旧是每天照上不误。

年底,妈妈到北京照顾我,给我做饭、煲汤。其实在我的家乡广东,大部分人对读硕士博士这种事情并没有太大热情,别说985的本科,其实一本就够用了;人生的亮点在于好好赚钱,结婚生子,吃喝玩乐,这已然完美。而父母对我的各种支持、一路陪伴,与其说是期待我考出个什么名堂,倒不如说是想在我无论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能有个舒服的生活状态。

但是妈妈出去跟北京的亲戚喝茶,都帮我瞒着。我羞于让大家知道,我又在做考研这件傻事。我想,在很多人的心中,会读书的都保研了,有米的都出国了,有能力的都在职场上风生水起了,只有loser才会考研。我从小到大自以为会读书,自以为有米,自以为有能力,最后却只能在死胡同里死心眼地跟考研死磕。

而我二战的结局又是失败。这次的总分比当年考哲学高一些,英语政治继续走高,但狠狠地挂了一门专业课,总分依然是连参加复试的资格都没有的。我一个人在家里大哭了一场。

过了几天,到北大复查分数。路过未名湖,湖水平静,像一切都没发生过。几个月的听课,让我对这个园子有了一些归属感、亲切感。所有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都那样真切,以至于终于忘了身是客,丝毫无法去想象落榜了会是什么样子。但直到再次落榜才发现,依然是我自己想太多了。我不知道为何会把自己活成这个样子。小时候我是个读书很好的孩子,但半路上把自己弄丢了,就像拿得一手好牌却玩得乱七八糟。我不知道我还可以干嘛。

又开始找工作。似乎只能继续做媒体,原来的圈子里机会还很多,别的圈子却一个面试都不给。就这样,我几乎把六大网站都面试了个遍。又把offer通通拒掉(p.s.拒腾讯真的需要一点勇气)。我想我需要一些崭新的生活,做一些更专业的事情。于是我来到了上海,来到了第一财经。我还结了婚,生了娃。生活已经乏善可陈,至少步伐不能比别人落下太多,该做的事情要按时做上。

我是个一旦开始了新生活,就很容易全身心投入其中的人。至少我挤进了财经领域,有无限的纵深待我去探索,这种感觉颇为良好。当年的几位室友,也接连在学业上颇有斩获。绵绵进了北大,跟着大牛读博,成为我们宿舍第二个“灭绝师太”;露丝玛丽大哥进了中国政法读研;祖宗不但做起证券,还回中大读了在职MBA;还有psjoe,当编剧这么不靠谱的梦想竟然也成真了。哲学女生可以干的事情原来也很多,我们宿舍也不是loser的宿舍!

至于我,在这个鱼龙混杂的水泥森林里,见惯了各种莫名其妙的人,对自己职场上的能耐到底还是有点信心。但一想到往昔,就知道总有那样一道槛,至今无法跨越;不跨越它,后面的各种人生升级都无力启动。

我却也不再跟家里人说读书的事情。我知道,我不想像许多考霸那样,一年连着一年地与考试纠缠,是为了不牺牲在社会摸爬滚打的时间,与外界渐渐脱节。而再考一次北大,只是时间的问题。我会慢慢等。

为什么我要和北大死磕?我不知道。我在上海已经定居,复旦交大已经很好。但是就像初恋,那种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觉,是无法消解的。

时间终于来到去年,大学好友飞小象考上了中大的MBA。我开始观察这个领域。十年前我爸也念过这个学位,我觉得那是企业高管镀金的项目,一来只是混文凭,二来也不是我这种小字辈能进得去的。但现在我要重新理解MBA教育了。我发现像我这种985毕业、工作三四年、希望在职场上有质的飞跃的人,在北大全日制MBA项目里十分常见。我决定再次出击。

我反复研读了报考简章。我想,我要在提前面试之前让简历更加好看,最好是弄到一个比较不错的雅思成绩,这是短时间内最高效的锦上添花。

但是时间有限,我不想辞职,还要带宝宝,为了不让家人再次为我担心,我还不能让大家知道我在考研。于是我只能在车上练听力,在午饭时间背单词,在宝宝晚上九点睡着后做题。复习十七天后,我考了雅思6分,不高,足矣。

然后我开始准备申报资料、短文,复习考研英语、数学、逻辑、写作……这一路,只有老公知道我的秘密,是他全程给我提供精神支持和心理辅导。不然,或许我真会憋得慌。有时候,也自嘲:又开始YY了,还胃口一次比一次大,光华不是每年高考状元去的地方吗?

10月,我到北京参加提前面试。我是周日面试的。周六一早,我到考点踩场。我跟那场面试的人一起排队、候场,力求在不犯规的前提下对面试的每个环节都了然于心。第二天,果然,在许多考生被老师带上楼梯,站在考场门口,不知接下来要做什么而有些紧张的时候,我很平静。

直到站在小教室门口,马上就要进去面试的时候,我才有些手心发凉。因为门还是关着的,我在门外做起了小幅度的广播体操,我想象我被Panny同学附体了。她是一个演讲、辩论、竞选都落落大方的人,我想象我是她,就淡定了许多。一分钟后,我进屋面试。我出乎意料的冷静,有礼,客观,谦虚,我把最好的自己都展现给了北大的考官们。

不出我所料,我会被问到哲学的问题,会被问到考了两次北大的问题,我都做了精心的准备。两轮面试之后,我走出光华的教学楼,不禁笑出声来。我想起许多年前喜欢的一首诗: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子是我等待的热情……

我想,我的开心,都来源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以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几个数字,呈现在北大面前了;我把我这些年想对北大说的,都以各种形式传达给TA。我像一个刚跟心上人表白的人,我的话TA都听见了,那么我就心里舒坦了,不管TA是否接受我,我都舒服了。

收拾行囊,准备回沪。我在保福寺桥的机场大巴上,望着即将日落的西山,车水马龙的北四环西路,左边的新浪大楼,右边的北大校园,穿梭于人潮的运通110,曾经熟悉的一切,我的挫败与哀伤,光荣与梦想,也只不过是挤在中关村这块巴掌大的地方,轮番上演。

电台响起了李健唱的《传奇》: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我开始孤单思念/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

我忍不住泪如雨下,几乎笑着哭了一路。

回到上海,继续平静的工作,每日与宝宝戏耍。短短三天时间,放榜,87分,我以不高也不低的成绩通过了面试,拿到了预录取资格。正在上班的我跑到公司楼梯口,拼命压抑住想放声尖叫的心情。因为这意味着,我只要在一月份的全国联考中,考分超过国家线,就能上北大了。我想,老天又重新眷顾我了。

接下来就是真正有点猪狗不如味道的日子了。我从来无法想象自己能像这三个月一样分秒必争,除了上班、带宝宝,就是看书,做题,回家几乎从没看过电视上过网,极少逛街,停止一切娱乐活动;爸妈邀我同游英法,我却不能相陪;公司给机会公务出国,我也只能放弃……我甚至在想,或许让每个中小学生每天花一小时干家务活是有必要的,只有当你能学习的时间被挤得只剩下那么一点,你才会真正珍惜它,专注地投入其中。至少,对我这样懒散的人,太有必要了。

这三个月,我能感觉到,宝宝瘦了。虽然我给他的时间还是那晚上九点前的几个小时,但是我在他身上花的心思已经大不如前了。我一直有些愧疚。在浦东的社区图书馆自习的时候,我感慨,当年有舒适的中大图书馆,大把完全属于自己的光阴,我没有珍惜。现在却要从和宝宝一起玩的时间里分出一些来,在这个小小的馆子里做着数学题,做着青春尾巴上的又一次挣扎。

每次考北大,似乎都因为有各种具体的理由而显得水到渠成,但我到底是为了个人发展而考北大,还是为了考北大而考北大呢?我这是传说中很肤浅的名校情结吗?考上了又如何呢?职场的挑战、社会的压力,并没有就此消失。而花在考试上的时间多了,花在事业、家庭上的时间自然就少了。是否值得呢?想到我们宿舍的人,真是考试上瘾。说不定大家都曾想过这个问题,我们前仆后继地做着这件事情,到底算是想不开,是没有退路,还是所谓执着?或许要到七老八十的时候才能有个结论。只是人生数十年,能让人真正充满激情和动力去追求的事情寥寥无几,想做就去做,不能说是不对。别人选择了其它的活法,也自然有一番道理。不同心性的人就注定要过不同的人生。

2012年1月7日,我三战考研。拿到综合科目的试卷,我先看了一眼大作文题目,竟然是熊十力的一段话。正是在高三的时候读了这段话,我被一种生活方式所吸引,最终决定报考哲学系,在学术的长路上走下去。事隔十年,我再次在MBA的考场上看到它。这十年间的种种——飞跃,下坠,挫败,坚守,释然……都涌上心头。我冷静了一下,开始做题。全程都很流畅,很舒服。

8日,考完试,和预录取的同学们聚会。藏龙卧虎,与有荣焉。我想,所谓人生的追求,就是这样,让自己与美好的人、事、物越来越近,最终也变得更加美好。

等分的日子格外漫长。我忍不住再次打开久违的考研论坛,用户名、密码居然记得清清楚楚。它们仿佛在记录着我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而坨坨老师的话让我释然:“门槛,过了就是门,过不了就是槛。”无论得之,失之,我都能接受。

就在这等待出分的时刻,我竟然当选公司年度优秀员工,还有了升职加薪的机会,曾经寂静了两年的手机,也再次有猎头相找。我想,好事总是打包着来,坏事也是一起降临,命运总是有TA的节奏。

2月28日,放榜。总分229,第10名;综合(数学、逻辑、写作)154,第7名;英语75,第50名。我从来不是考试高手、变态高分狂,却被逼冲出了这样的成绩。就这样,误入社会的失学女青年我终于考上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

我的第一反应是,终于对自己有了交代。我一直觉得,成长的半路上,我把那个优秀的自己弄丢了,只剩一副皮囊,很愧疚地要把她找回来。现在,我说不上优秀,但至少,对自己无愧了。

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那就只能是:北大虐我千百遍,我待北大如初恋。

最后,感谢为我写推荐信的前领导赵慧老师、系主任黎红雷教授、前同事醒客大哥,以及婉拒为我写推荐信、曾经在职场上严格要求我的某总!谢谢刘星给我寄整套辅导班讲义!谢谢绵绵和gustone考试当天在北大宿舍为我备好爱心午餐和午睡大床!谢谢老公、Panny和帽子的鼓励!谢谢未来同学们的点滴分享!谢谢五年来帮助我、赏识我、批评我、鼓励我的所有人!谢谢你们!

门刚开启,共勉之。

附:

煽情之余补充一些面经。

1、反复斟酌修改申请资料,确保你所提供的每个细节,被面试官拎出来深入提问,都能答得周全;

2、重要的不是通过简历体现你的职位有多牛,而是你很适合学习这个项目,对同学也能有独特的东西可分享,而且你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职业规划,读MBA能有收获(商学院都希望MBA经过自己的包装,毕业找工作时能卖个好价钱。你是那个2年后能卖好价钱的人吗?);

3、找到之前的面试真题,稍微练习一下,不要纠结答案,重在思路;面试的时候要镇定,不要乱了阵脚,流露丝毫气急败坏的气质——我遇到一个考官故意曲解我的话,看我临场反应,我就把她的曲解说成是我自己表达不清晰,并重新表达一次;

4、我的面试真题:(1)你的得力下属在重要会议上顶撞你的上司,上司要你开除他,你怎么做?(2)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或一本书。(3)下水道井盖为什么多数不是方的?

第二篇:MBA实用复习经验2篇

1.英语:

英语的复习很关键,因为初试就考两门,英语的成败很重要。得英语者得天下,联考能考到80分就能站住了。所以,把目标定在75—85比较好。英语复习无非三个方面,单词、阅读和写作,对于单词,推荐大家使用老蒋英语单词,新版可能还没有出来,大家可以买12年的单词背,这东西早背早好,背几遍都不为过,我就是背得少了所以没考到80分啊,切忌,单词王道,认真背。阅读,现在离考试较早,你可以看《经济学人》(一本英文杂志),定个计划,现在就开始看,里面的文章非常好,用句很规范。你这样坚持到8月份,单词和阅读量都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买近几年真题,进行练习了。对于英语,我不推荐买那么多的练习书籍,什么阅读百篇什么的,纯属浪费时间,真题就是王道。写作,《经济学人》对你帮助很大的,每个月定个计划,写3篇,这东西在于平时的练习,练得多了自然熟了。从9月开始接触真题,反复做,不断提高,单词继续背,不可丢掉,阅读每天培养。

2.数学:

用机械工业的数学分册先进行第一遍的认知,第一遍差不多9月份结束。会计硕士的复习,切忌不要过早,推荐8月份开始进行复习,现在到8月份这段时间,可以准备英语(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单词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到了8月份,你就可以制定总复习计划了。8初——9月初数学第一轮,基础为主,认真背概念;9月中旬-11月中旬,提高为主,推荐使用陈剑的数学高分指南和历年真题。数学复习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在基础之上不断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11月中旬-1月初,模拟题和真题反复的演练。真题一定要一题一题的认真做。

3.逻辑复习:

逻辑用机械工业的那本逻辑分册就行。8月—10月,搞定那本书,然后10-11月,找本历年真题,把97年往后的所有关于逻辑的题目都找出来做一遍。12月开始进行模拟训练。逻辑说实话,要的是做题速度。考场之上,时间其实很紧张,越快越好。逻辑这门,总的来说,智商和运气起点作用,有时候你认真复习,一步步来,却不如高智商1个月的突击。但毕竟我们都是平常人,大家要做的就是稳扎稳打,不要把自己当做有些人,分数自然也不会亏待你!

逻辑建议补充:拿到书,你可能会想这么厚,讲些什么哦,其实把整本书都看完的人,回过头会觉得这本书就讲了两个东西,演绎推理和非演绎推理。逻辑考什么,就30题,包括演绎推理题目和非演绎推理题目。①演绎推理题目:即第十版逻辑分册第二章内容,掌握

第二章内容,演绎推理题目基本可以解决,这类题目有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大概占10题左右),是必须100%拿到分的题目,不可丢。所以你现在可以看第十版的第二章(结合本科教材和大纲解析),打好基础。这类题目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属于演绎类的。②非演绎类的题目:共分为六小类,即第十版从第二节开始一直到第七节结束的六种题型。所以说,第三章是讲非演绎类题目的,这类题目智商和运气起到一定作用,因为答案有时候会模棱两可,而且这类题目没经过逻辑训练的人都可以做,我一不考研的同学都能做出来,且正确率也还行,因为这类题目没有纯粹的逻辑推理,它不像演绎推理,必须用方法推理才能出答案,演绎推理题目,我同学就做不出来。

综上,逻辑分册这本书,你首先明确第二章是关于演绎推理的,这部分是必须拿到分的,你现在就可以结合大纲解析看它,打好基础。第三章是关于非演绎推理的,没有严密的推理,我有时觉得就是靠智商、语感和运气。第二章和第三章我觉得没多大联系。看到第三章时,你就按照这六种题型,一种一种过一遍就行。看书的时候,可以先盖住答案和解析,自己先做,做完核对再看解析。第一章就是个介绍,可以直接无视。等新版书出来了,你在从头认真的看一遍,现在打打基础就好,不必着急,8月份正式着手逻辑都不会太迟。只要你知道逻辑就考两类,其中一类分为六种题型,且跟推理没啥大关系,靠的是语感、智商和运气,那就轻松了!

4.作文的复习:

作文是两篇。一篇600字,一篇800字,所以说,平时的练习很重要,定个计划,跟英语作文差不多,一个月练几篇。我今年就是大意了,我认为我高中时候议论文写的很好,所以这两篇肯定能搞定,所以平时练得很少,到考场上,我懵了,脑中无词无例子无语句,写的很差。因为这2篇都是议论文,所以要用到大量的事例和名句,就跟高中时候差不多,平时对这些事例和名句的积累将会帮助你在考场上取得高分。切记,英语作文和这两篇写作都是重头,平时积累才是制胜关键。从现在开始积累,等到9月份,你就可以抽出更多时间复习数学和逻辑了。

希望以上的一些经验对2013年考研的起到作用,考研这

会计硕士(MPAcc)经验贴:写给那些不考名校的人。坛子里不是人大,央财就是贸大西财,让不考名校的人情何以堪。给不考名校的你写一篇经验贴,以鼓励那些不考名校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并不孤单。

本人初试229分。没有想到今年国家线会这么低,导致大批高分落榜生调剂无门。再加上各学校都加大了差额复试的比例,一般都是1:1.5。事实上,北京工商大学比例更高。招20个人,于是要了30个人复试,但是其中已经包括了6个推免的,所以就等于是大约24个要14个。

本人男,90年生,这个年龄应该不算很大,否则我就不考了。我在河南一所不太知名的二本学校)读国际经济与贸易。考的北京工商大学mpacc。虽然北京工商大学在名校云集的北京算不上好的学校,但是会计专业还是说得过去的。这也是我当初选择它的原因。

关于专业硕士就业前景和认可程度不想说太多,因为当初选择mpacc是很惆怅的,因为迷茫。因为想学会计,但是数学不好,所以就选择了这个专业。

一、关于初试

9月份之前还在忙其他的,真正开始准备是9月下旬了,家是农村的,国庆假期又回家收玉米了,时间就是这样被浪费了,然后就又有期末考试,报名,现场确认等等很多事儿,前前后后加起来到初试总共学习了3个月时间。

(一)英语:

我的英语还凑合,用同学的话说就是相当凑活,四级564,六级465。我词汇量不大,但是语感和听力不错,可惜考研不考听力。这点儿我有些惆怅。

当时没有很好的针对英语2的参考书,所以就用英语1的黄皮书了。说起这些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书是二手的,三本总共花四块钱买的。后来也有买过基本其他的参考书,只有星火英语王轶群的模拟题做了,其他的都没怎么看。还是这四块钱儿花的最值了。也有针对英语2的参考书,但是09年以前的英语2出题比较简单,所以参考价值不大。

先是150篇,做了大概有80篇,一天两篇。接着是真题里边的阅读,也是一天两篇。我没有拿着红宝书挨个儿背单词,那样太痛苦了。我是做完阅读理解以后,就拿出红宝书把阅读里面不认识的单词挨个查一查,然后抄在笔记本上,第二天早上再背,这样可以顺带复习一下前一天做过的阅读。一般上背背单词,做做阅读一上午就没了。到了最后,大概数了数,笔记本上抄了大约2000个单词。

我个人感觉考研的英语和四六级还是有区别的,刚开始复习英语的时候我做了两篇阅读,总共错了8个,没有错10个是因为我做的是2001年的真题,一篇只有4个选择题。搞得我相当惆怅。自习室有一英语姐,刚开始复习的时候开过一个经验交流会,说自己做阅读一般是四篇错三个,给我很大压力。后来错的就少了,到最后我的水平就是4篇阅读40分,得28分左右。但是仍然没有达到她的水平,这件事儿给我很大压力。

新题型就还是按照黄皮书上复习的,做题,作文主要是背了几篇,后来也没用上。英语2连年考图表作文,不知道今年怎么样,大纲里面是有看图作文的。倒是应用文可以背一些很礼仪性的词汇。比较有用。今年考试的小作文是网购到的电子词典有质量问题,写个信给经理抱怨一下。

其他的内容没怎么复习,完型基本上没看,因为到后来一方面时间不够了,另一方面是学习效率下降了。翻译也是做了几篇,今年翻译也不难。总之一句话,我复习的重点就是阅读了。

建议学弟学妹们要指定好的学习计划,善始善终,把各部分都好好复习复习,免得像我一样,到最后时间不够,顾此失彼。英语最后考了73.这成绩还行吧。

(二)管理综合能力:

逻辑,数学,写作。用的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的三个分册,感觉比较好。

1.数学:数学是从小到大令我最惆怅的事儿了。我在自习室做题时经常问我身边的同学,他们看多了最后总结出来一句话,我是自习室里唯一一个初中数学都不及格还能考上大学的人。让我很是惆怅。数学主要就是做题了。数学像我一样差的可以看看应用题,排列组合,概率论这些内容。其他的都是很基础的。对了,还有求导也可以看看,虽然考试题目不涉及高等数学,但是如果会求导的话,很多选择题很好做。不用太复杂,只要掌握几种常见函数的倒数就好了。没有好的参考书让人相当惆怅。数学分册我做完一遍擦了又作一遍。

2.逻辑:逻辑分册就是看书做题了,把逻辑分册看看,做做题。注意不要太纠结于题目之前的讲解内容,那些都是逻辑学的专业解释,能看明白就看,看不明白也不要花太多时间研究。题目做多了就会发现很多题还是有套路的。写作复习的并不好。主要看了看论证有效性分析,这个比较好提高。多做题,多看真题。

3.写作:写作分册上的题个人感觉不是很好,有很多感觉很牵强。可以多看看历年真题。论说文我没有发言权,考前没有写过一篇,临考时很惆怅,最后几天简直有点儿绝望。

到了后期三本分册做完了,就又买了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模拟题,管理综合能力和英语,但是英语没做。只做了管理综合能力,还有一本中公教育的红皮的模拟题,是一套一套的那种,名字忘了,刚才去刨了刨考研的书也没找到。最后综合能力考了156。

二、再说说复试

8月份得知初试不考专业课和政治的。当时很高兴,压力小了不少,但是后来就高兴不起来了,想想别人考研初试结束后就可以解放了,高高兴兴的回家过年了,我们还得回家把自己关到小黑屋里,自己看专业课和政治,想想就很惆怅。回家以后发现坐下来看书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儿,一个寒假勉强把专业课大纲看了一半,政治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就是那时决定裸考政治了。

开学等成绩也很焦急,找工作也没心思,北京的成绩出来的很晚,而且是空降的,说是29号以后出,但是28号中午和别人吃饭去了,吃完回来成绩就空降了。初试229,线是后来公布的204。当时看到成绩通知单里面说复试大概在4月中下旬,于是清明节就回家了,结果2号晚上短信通知说10号复试,搞得我第二天就急忙回学校了,专业课感觉压力巨大。惆怅了几天,焦急了几天,复试就来了。

面试去北京,带了很多书,到了发现空闲时间根本看不进书,干脆就拉个同学在北京逛逛,第一次来北京就是复试被刷了也不能白来。9号上午报到完,下午去了玉渊潭,接着天安门。10号一早去体检,下午面试。面试时30个人,25个妹纸。

(一)面试流程:

进去先自我介绍,中文的,叫什么,哪毕业的,啥专业,初试多少分。

接下来就是专业课问题,不同的考生题目不一样。根据现场的反馈得知跨专业考生题目较为简单,甚至有的根本不问专业课问题,比如说有个信息管理专业的哥们,遇到的题目是会计是什么?为什么选择会计专业?我也是跨专业的,问题是资产的定义?这个问题我很惆怅,因为我不会。第二个问题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区别。

然后是政治,问我的是你能从马克思身上学到什么?我胡扯了两句。裸考的效果可想而知。

英语问题是:So,why do you choose MPAcc?这个问题我正好准备了。

(二)复试方案:

共计200分,面试40分,笔试160分(英语60+专业课100)。最后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加总排名,决定录取名单。

英语有些变态,卷面是100分,不知道怎么折合的。题型是30单选,三篇阅读,和考研阅读一样,难度稍小。新题型,10个句子,填到文章中去。汉译英,都是句子。英译汉,一段文章。大作文。时间总共是90分钟,有些坑爹。

专业课难度不是很大,但是我个人感觉答得并不好。专业课题型是单选(20道,20分),简答(6道,30分),分录题(10个分录,20分),计算(2道,20分),综合(10分)。

(三)凭记忆写出的一些复试题目:

问答:

1、什么是坏账?如何确认?

2、举例说明什么是或有负债?如何披露?

3、介绍品种法的计算步骤?

4、简述审计的分类。

5、统计抽样的优缺点。

6、剩余股利政策。

计算题:

1、好像是计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现金流量和购买商品劳务的现金流量。这部分我学的不好,以至于不知道怎么描述题目。涉及的项目有应收,应付,预收,预付,在途物资。

2、特殊订货决策。成本管理会计的内容。不难,只要有基础知识就能算出来

综合体:项目决策分析。这个学的也不好,也不知道怎么描述,应该是投资决策分析吧,让算报酬率的。和预期报酬率相比。

11号下午考试完果断公交直奔北京西,取票,走人。

然后一直到4月18号出名单,够磨叽的了。不过貌似被刷的提前接到通知了,这点还比较人性化。对了对录取名和复试名单,除了推免的,总共录取了15个人,14个女生。不过有一点我很不解,从复试名单到录取名单对成绩只字不提,没有公布任何分数与排名。

第三篇:北大MBA推荐信

兹有被推荐人报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mba)。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拨冗填写本推荐信。请您完整填写下列内容,如果您有其它补充,请附在表后。请用信封密封并在封口处签名后交还被推荐人,由被推荐人随其他申请材料一并寄给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mba中心招生部。

被推荐人姓名applicant’s name 被推荐人职务applicant’s position 您在何种场合认识申请人?认识申请人已有多长时间?how did you get to know the applicant? how long have you known each other? 请您评价申请人的个人特质。how would you describe the applicant? 在您看来,该申请人的人际交往与团队工作能力方面有哪些需要进一步提高?包括他(她)与上级、同级、下级关系what does the applicant need to improve regarding his interpersonal skills? 请提供其它您认为能帮助我们评价申请人的信息。please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that can help us to evaluate applicant.※ 请在相应位置划“√”。please give check mark “√” for those applied.*备注:如果认为申请人的分析能力在以上所列9项能力与特质中最为突出,请标“1”,如果认为申请人的领导能力在以上所列9项能力与特质中最弱,请标“9”,如此类推.notes: please rank the above types of capacity & personality according to priority.“1”

equals highest priority and “9” equals lowest.推荐人签名signature 日期date篇二: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推荐信模板

兹有被推荐人报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mba)。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拨冗填写本推荐信。请您完整填写下列内容,如果您有其它补充,请附在表后。请用信封密封并在封口处签名后交还被推荐人,由被推荐人随其他申请资料一并寄给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mba中心招生部。

被推荐人姓名applicant’s name 被推荐人职务applicant’s position 您在何种场合认识申请人?认识申请人已有多长时间?how did you get to know the applicant? how long have you known each other? 请您评价申请人的个人特质。how would you describe the applicant? 在您看来,该申请人的人际交往与团体工作能力方面有哪些需要进一步提高?包括他(她)与上级、同级、下级关系what does the applicant need to improve regarding his interpersonal skills? 请就以下各项对申请人进行评估:please evaluate the applicant.领导能力在以上所列8项能力与特质中最弱,请标“8”,如此类推.*notes: please rank the above types of capacity & personality according to priority.“1” equals highest priority and “8” equals lowest.推荐人签名signature 日期date篇三:北大光华mba提前面试推荐信

兹有被推荐人报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mba)。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拨冗填写本推荐信。请您完整填写下列内容,如果您有其它补充,请附在表后。请用信封密封并在封口处签名后交还被推荐人,由被推荐人随其他申请材料一并寄给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mba中心招生部。

被推荐人姓名applicant’s name 被推荐人职务applicant’s position 您在何种场合认识申请人?认识申请人已有多长时间?how did you get to know the applicant? how long have you known each other? 请您评价申请人的个人特质。how would you describe the applicant? 在您看来,该申请人的人际交往与团队工作能力方面有哪些需要进一步提高?包括他(她)与上级、同级、下级关系what does the applicant need to improve regarding his interpersonal skills? 请提供其它您认为能帮助我们评价申请人的信息。please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that can help us to evaluate applicant.请就以下各项对申请人进行评估:please evaluate the applicant.※ 请在相应位置划“√”。please give check mark “√” for those applied.*备注:如果认为申请人的分析能力在以上所列9项能力与特质中最为突出,请标“1”,如果认为申请人的领导能力在以上所列9项能力与特质中最弱,请标“9”,如此类推.notes: please rank the above types of capacity & personality according to priority.“1”

equals highest priority and “9” equals lowest.被推荐人姓名applicant’s name: mr./ms.职务position 您在何种场合认识申请人?认识申请人已有多长时间?what is your relationship with the applicant? how long have you known the applicant? 请您评价申请人的突出优点及特点。please list the most outstanding talents 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licant.在您看来,该申请人的人际交往与团体工作能力如何,包括他(她)与上级、同级、下级的合作工作能力?evaluate the applicant’s interpersonal and teamwork skills, including his or her ability to work with peers, subordinates and supervisors.您认为申请人在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in you opinion, in what areas can the applicant improve? 请就以下各项对申请人进行评估:please give your appraisal of the applicant in terms of the following 请给出您对被推荐人的总体评价: please indicate your overall evaluation: 推荐人签名signature 日期date篇五:mba推荐信

推 荐 信

尊敬的xxx学院(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暨南大学商学院): 您好,我是,现任xxxx公司的。得知我单位xx同志想要报名贵校工商管理硕士,我感到非常高兴和无比欣慰。这样一个上进的年轻人应该接受良好的教育拥有更辉煌的未来。因此,我很荣幸向贵校强烈推荐这位优秀青年。

作为xx同志的上司,在认识的这几年中,透过多次的交往和沟通,我对其有着较深的了解。经过x年多的工作历练,岁月已把一个男孩打造成了xxxx、xxxx、具备优秀的xxxx、xxxx的人才,实在是令人欣慰。

首先他是一位乐于沟通且善于沟通的员工。尽管曾经在工作中因为沟通不足导致工作失误的发生,但他能够直面自己的不足,而主动改善沟通方法,加强与服务对象、与管理层的沟通,从而改变并形成了一种较为民主的分厂行政事务决策模式。这种改变产生了巨大的粘合力,把生产与行政紧密结合起来,以行政来支持生产,并在生产促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他更是一位乐于传授并不断升华管理理念的职业人士。耐心传授并不断升华管理理念,是一项真正的管理者必须做到且永无止境的工作。他已经在实践中,且有所成效,比如教育同事调整工作态度、培养沟通意识、主动研究可行性方案、加强执行力、鼓励创新等等。虽然我仍希望他在这地方持续加强,但我依然欣赏他正表现出来的在管理研究与实践上的专注与专业。

他有很高的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他积极向上,任何有利于自身品质提高的事,他都能积极乐观地去追求。他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热爱祖国热爱生命热爱周遭的一切美好。他尊敬师长友爱他人。集体团队的事,或主持或配合,他都会尽心尽力尽职,力求完美。因此,他在团队中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性格开朗落落大方,为人善良淳朴宽容大度,处事利索而不失稳重,极富人格魅力。

其实,在我看来,在他身上最打动人的不是xxxx,不是xxxx,也不是xxxx,而是他的xxxx。作为他的长辈、上司及朋友,我无疑是欣慰的。他有着较强的进取心,有强烈的进一步深造和提高的要求。优秀的他需要更广阔的天空,更开放的学习氛围,更多优秀导师的指引,而贵校mba商学院无疑是他最好的选择。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踏上学业之路会占用部分工作时间,但是考虑到他的前途,我依然毫不犹豫的支持他赴贵校深造。真诚期望贵校能给他一个提升自己实现梦想和提升自我的机会。

第四篇:2013北大状元MBA联考经验分享

2013北大状元“刘希谊” MBA联考经验分享

3月2日,华杰南方总部迎来了第一次公开课,又一批怀着忐忑心情的学员踏进华杰的教室,相信每一个学员心里都带着一个问号,“我已经毕业这么久了,基础为零,知识还能捡的回来吗,我能考上吗?”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已经考试但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辅导,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却又不想退而求其次接受调剂的同学,也出现了在了现场,同样是一年时间的付出,每个人当然都希望能进入自己心仪的名校,而不是万千努力都付诸东流,浪费了精力和金钱不说,时间是最大的损失,为了借鉴成功的备考经验,减少类似情况的发生,华杰特地请来了2013MBA全国最高分(234分)同时也是今年的北大状元“刘希谊”同学来为下一年预考MBA的同学们分享联考经验,指出复习准备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传授考试技巧和方法。

在分享会中刘希谊同学首选指出,想要要获得好成绩: 第一:按时出勤。

华杰老师均表示,每一次公开课上都能看到刘希谊同学的身影,尽管她的底子并不弱,但仍然坚持有课必上,绝不缺席,相对于大部分的同学来说,虽然天资并不差,但有的毕竟毕业时间过长导致对知识的记忆模糊甚至全失,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按时出勤,紧跟老师的学习计划去学习就显得比较重要,即使是有事无法出席,也可以事后补看课堂录像,缺课过多对基础较差的同学来说冲刺阶段很难跟上大家的脚步。

第二:制定目标。

目标设定分为两种,第一种:高效型,设定分数为180,至于为什么不设定在160,希谊同学也提到,设定目标不可以抱着踩线的心态,如果以这种心态去学习,将会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每年的分数线都会有上下浮动的变化,而且考试也没有百分百的不出现误差,将目标设为180分无论出现任何问题,即使出现一二十分的误差,都可以风雨无阻的通过国家线,是一种比较安全的做法,建议这一类的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安排各科目标,通常数学:50、逻辑

35、作文30、英文65,如果基础较好的即使按照1天,7天,14天这样的记忆遗忘曲线或者每周拿出3小时来复习也是没有问题的。第二种则为状元型,目标分数设定为250分,基础好并希望拿到奖学金可以以这个目标为基准去努力,如果有了这个目标,那就需要比安全型的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保持每天拿出一个小时来复习,在考试中出错题目的话保持在以下这个范围:数学1-2道题目,形式逻辑不错,非形式逻辑1-3题,作文字迹工整,逻辑清晰的、案例丰富的尽量在55分钟之内完成(作文不要抱太大的希望,一般分数不会太高,所以不要把重点放在作文上),英语阅读1-4题,翻译的话少有错误(英文写作自备模板)。

第三:重点注意的一些问题

1:高效的学习方法:每周进行记忆回顾,按时完成作业。我们的考试有一年的复习时间,有的同学会犯一种错误就是总以为时间还多,将来可以补上来,但是如果前期遗漏太多,老师讲的重点也没有听到,没有前期的积累,打算利用后期几个月的时间做冲刺一来非常痛苦,二来不一定到时候真的有这样的时间,而且这种做法很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打击人的信心。2:考试技巧:做题的顺序

一般来说作文-数学-逻辑,有些同学花太多时间在其他地方导致最后没有时间写作文,这样导致一下失去几十分,先把作文写完保证不会有重大失误是最安全的做法。当然想挑战高分的同学可以先以最清醒的头脑去做数学,这个完全根据考生自身的情况来设定,辅导班的同学会有几次模考,那么可以先在几次模考在设一个既定的作卷顺序,一旦设定下来,在真正的考试中就不要作更改。3:做题速度,不要恋战,保持平静的心态 有很多同学会不自觉的陷入到一个误区里面,那就是对于自己解不出来的题目花很多的时间也誓要攻破,特别的逻辑题目,今年有很多没有考过的同学都栽在逻辑上,由于试卷上有几道逻题目难度很高,事实上即使这几道题目放弃也是无关紧要的,一个题目2分,不会影响大局,关键在于大多数人不懂得适可而止,在一道题目上花太多的时间,导致最后没有时间写作文,或者有些同学虽然花了很多时间,但却始终没有解出来,因此心理大有挫败感,影响了后面做题的情绪。4:组成学习团队

一个人的学习过程未免会枯燥,且容易给自己偷闲的机会,上完一周班之后好不容易假期来了,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在跟自己说“这周就不去上课了吧,很累了,我就休息这周,下周再去”但是如果你把一个人学习的过程转变为一群朋友的交流进步,你会发现,上课不再是一件简单无聊的事情,甚至是课余娱乐活动中,跟朋友的交流和分享也能给自己带来进步,同时能起到督促作用。

5: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发生

这具体是指类似:手机没关带进考场,将答题卡折叠,不小心撕掉条形码等等,这些在辅导班中后期老师会有详细的提示 6:交流平台:微博“Hope希谊”

希谊同学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以便同学有疑问的时候随时咨询。7:辅导班的重要性

不否认部分自律性高基础好的同学通过自己的复习能够取得好成绩,但大多数首次考MBA的考生,在毕业3年5年甚至十几年基础知识基本遗忘,且毫不熟悉MBA的考试重点和技巧规则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大把抓”的形式去学习,一方面事倍功半,另一方面事实证明很难取得好成绩,通过辅导班的学习,可以接触到北大复旦等名校的教授,了解最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全程有老师辅导,了解考试重点和复习方向,在一个有学习氛围中的环境下学习;参与模考,熟悉考试感觉和模式;结交精英朋友,扩充人脉。

在刘希谊同学传授完联考经验之后,北大英语教授曹其军老师也上台进行了讲话,曹老师敬告各位打算考MBA的同学,在决定未来三年的发展路线之前,对于未来这一年的复习和考上之后两年的学习先有一个心里准备,一旦决定去做,就稳定心态,不要再左思右想其他。华杰的老师们会用事实告诉所有人,丢下书本的时间再长,基础再差,只要你跟指导路线学习,国家线、名校、甚至北大这样的院校都不是问题!连续十年的全国第一,97%的通过率,90%的状元产出率,这些是学员们自己的努力,同时也是多年来华杰老师们的艰辛付出,我们希望每一位怀抱梦想的莘莘学子都能梦圆在华杰。,

第五篇:2011年北大国际MBA面试经验系列

下午2点,面试正式开始。

面试的老师是校内的,两位女老师,英文非常好,人也非常的nice。整个过程,我稍微有点紧张,但是想要表达的都有机会说了出来。首先让我做了下self introduction.我说我喜欢读the book of Changes,老师还专门问了下是什么书。然后问我为什么why mba, why BIMBA,你未来的计划是什么,我说我先要make money for my tution,他们就笑。然后问到你怎么样看待你自己,who am I,其实这是个大问题。那生活当中的一些困惑或者迷茫往往根源于这个问题,而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可能是个渐进了解的过程。那我的优势在于对自我很了解,知道自己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自己的行为模式是怎么样形成的,所以我能侃侃而谈。同样他们问到了我的弱点是什么,那我想我不够变通,我也如实讲到了。全部过程都是英文。

接着是的问题是中国世界工厂的问题,用中文做的陈述。我谈到这个是没有未来的,因此是不可能持续的。那我从深层次角度谈了下为什么的。即使是现在一些人提的方法,比如把工厂迁移到西部内地,也是头疼医脚,治标不治本的。不解决根本问题,仅仅是变通之法。也从我的专业角度谈到了如何从法律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因为我是做律师的。

下载北大MBA复习经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大MBA复习经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大光华MBA课程

    核心课程(必修课程) 核心课程为MBA学生必须掌握的管理学和经济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全面系统的教给学生基础、实用的管理知识和技能,以使他们胜任自己管理领域的各项工作。按照课程......

    北大MBA统计学案例库

    北大MBA统计学案例库 道格拉斯公司 在1978年年初、斯坦·皮埃尔斯--道格拉斯公司食品部的市场开发经理就已经想到为方便微波炉使用者而销售瓶装即食汤。瓶装的优点在于汤可......

    MBA备考经验

    备考经验 一、确定目标 我把三个目标和06年MBA考试大纲贴在墙上。结合自己的情况分析了各个科目,确定了奋斗目标:综合:240分, 英语80分。 考试各项分解:数学:19*3=57分(问题解答:11*......

    MBA复习心得

    看群里的很多同学还没有开始复习,还有些觉得无从下手,小弟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复习的心得,虽然小弟也是第一次参加考试,没有进过培训班,并且也刚刚开始没多久,不过小弟自认为自己......

    2018北大经济学院考研心得:复习经验分享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8北大经济学院考研心得:复习经验分享 彷徨跌倒的时候,请不要忘记,你本来就一无所有。 请问“三跨”是“跨系,跨校,跨地”吗?那么大概说的就是......

    浙江大学MBA备考经验

    浅说MBA备考经验先介绍一下浙大MBA一些基本的情况吧。首先很多人都会有疑问,为什么要考MBA,考MBA有什么好处。说实话,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最好去询问那些已经MBA毕业的同学,他们才......

    大专生MBA联考经验

    本文转自深圳华章MBA 大专生MBA联考经验三思后行 放弃全日制考研大专考研,这是一个曾一段时间内让我非常痛苦的字眼。当时,下决心考人力资源管理的研深造一下,于是满怀兴奋和激......

    大专生考MBA经验

    本文转自深圳华章MBA 大专生考MBA经验三思后行 放弃全日制考研大专考研,这是一个曾一段时间内让我非常痛苦的字眼。当时,下决心考人力资源管理的研深造一下,于是满怀兴奋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