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重点大学建设

时间:2019-05-15 04:50: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的重点大学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的重点大学建设》。

第一篇:我国的重点大学建设

从211,985看中国的重点大学建设

什么是“211工程”?什么是“985工程”?

所谓“211工程”,是指中国政府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的建设工程。该项工程在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其目标是建设国内领先的高水平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有112所(因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4校有2个校区,相对独立办学、招生,“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实为116所)。

“985工程”源于江泽民1998年5月4日在北大百年校庆上“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有关讲话的精神。随后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简称“985工程”。1999年初,以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为主旨的“985工程”正式启动。目前,“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有39所。这39所大学同时也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在112所“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是1954年我国确定的最早的几所重点大学。可见,我国“重点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是我国顶尖高等学府。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11年清华学堂,1928年更名为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创办的两所新型高等学校。1950年,为培养新中国急需财经、政治和外交人才,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是我国创办新型正规大学最早的两所大学之一。1951年,以培养重工业部门工程师和国内大学理工科师资为主要任务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应运而生。哈尔滨工业大学是由中长铁路移交给中国政府管理的。195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已基本改造成新型工业大学。

北京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49年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1995年,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为中国农业大学。

1954年首批全国重点大学共有6所,除上述5所大学外,还有北京医学院,该校今天已经融入了北京大学。北京医学院原本就是北京大学的一分子,1946年为北京大学医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脱离北京大学,独立建院为北京医学院,1985年更名北京医科大学,2000年与北京大学合并,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

据媒体报道,2014年有考生收到北京大学医学部录取通知书后认为“不是真北大”而放弃就读。有评论认为,对大学背景不了解导致考生、家长视野狭窄,影响考生未来,令人惋惜。

上述6所重点大学其实只是我国开始实行重点大学制度时“暂确定”的“全国性的重点学校”。50年代末,又先后增加了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更名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学院(1988年更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军事工程学院、第四军医大、通信兵学院(不久更名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等14所院校。

可是,除了前面提到的北京医学院已“回归”北京大学外,中国医科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军事工程学院、军事电信工程学院在今天也不见踪影。

它们去哪了?

中国医科大学1985年更名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与清华大学实行紧密合作办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上海第一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医科大学。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

军事工程学院1966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1970年,该校部分系部在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哈尔滨工程大学;该校主体迁往长沙成立长沙工学院,1978年改建为国防科技大学等军校。

军事电信工程学院1966年主体部分改建、更名为西北电讯工程学院,1988年定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在我国重点大学的发展历程中,首批20所重点大学在后来60年代、80年代的重点大学遴选以及90年代开始实施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均历次入围。除上述归并、改建等的5所院校外,其余15所院校悉数入选今天的“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1960年,全国重点大学由20所增加到64所。新增的44所重点大学中,许多院校对于今天的考生来说,可能会很陌生。的确,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当年的重点大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传承和变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院校的校名或发生较大变化,或合并后更名为全新的校名,或并入其他院校。

学校名称变化较大的如:东北工学院1993年复名为东北大学;大连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华南工学院1988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化工学院1993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钢铁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唐山铁道学院1972年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华东水利学院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

有的学校现在的校名很难与原来的校名产生联想。如南京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东南大学;华东纺织工学院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

学校校名由冠名省、市改为“国字号”的如:山东海洋学院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北京石油学院1969迁东营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1988年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步形成山东、北京两地办学格局,2005年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学院1975年迁武汉并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87年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总部设武汉;北京矿业学院1978年迁江苏徐州,更名为中国矿业学院,1988年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1997年后形成江苏、北京两地办学格局。

经合并后更名为全新的校名的如:华中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2000年与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和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合并为华中科技大学;中南矿冶学院1985年更名为中南工业大学,2000年与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组建成为中南大学。

并入其他院校的如:吉林工业大学2000年并入吉林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学院2000年并入武汉大学;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85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995并入中国农业大学;中山医学院1985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2001年并入中山大学。

除上述院校外,1960年新增的44所重点大学还有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重庆大学、同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学院(1993年更名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铁道学院(1970年更名北方交通大学,2003年复名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学院(1994年给更名北京化工大学)、大连海运学院(1994年更名大连海事大学)、北京林学院(1985年更名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学院(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建为新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1994年更名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政法学院(1983年与中央政法干校组建为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对外贸易学院(1984年更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北京体育大学)。

1963年,又新增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1994年更名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农学院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8年前后,上述60年代的重点大学中,除3所军事院校和北京政法学院、南京农学院外,所有院校再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60年代的全国重点大学中的三所军事院校和北京政法学院、南京农学院虽未出现在1978年前后确定的全国重点大学名单中,但三所军事院校中,由军事工程学院改建的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长沙工学院(1978年改建为国防科技大学等军校)和由军事电信工程学院(主体)改建的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也被确定为重点大学;第四军医大学1995年进入军队重点建设院校行列,1997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北京政法学院1983年与中央政法干校组建为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南京农学院1972年迁址扬州,与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1979年在原址南京恢复南京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1998年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此外,1978年前后还新增了云南大学、西北大学、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南京航空学院(1993年更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中央民族学院(1993年更名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农学院(1985年更名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学院(1984年更名华南农业大学)等院校为所全国重点大学。

1978年前后新增的重点大学还有以下院校。其中,由于一些院校或更名或与其他院校合并,有的院校今天只能在其留下的足迹中将原校名与现校名进行“对接”,有的院校只能从所融入院校的历史沿革中,追寻昔日的荣耀并在今天延续、传承着其优势和特色。

华东工程学院,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重庆建筑大学,2000年并入重庆大学;河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华北电力学院,1995年与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组建为华北电力大学,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湖北建筑材料工业学院,1985年更名为武汉工业大学,2000年与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成武汉理工大学;长春地质学院,1997年更名为长春科技大学,2000年并入吉林大学;武汉测绘学院,1985年更名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2000年并入武汉大学;四川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2000年并入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1994年并入四川大学;西北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西北农业大学,1999年与西北林学院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与西南师范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广东化工学院,1978年与华南工学院合并为华南工学院;1988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

说到华南理工大学,笔者想起了去年在一所中学进行的高考志愿讲座结束后,一位学生在咨询时希望推荐几所在化工方面比较有优势的院校。记得当时陪同讲座的一位老师听到学生的询问后脱口而出:北京化工大学。

不错,北京化工大学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而创建的一所大学。原名北京化工学院,创办于1958年。1994年更名为现名。

面对这位考生的提问,笔者还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关于华南理工大学,我们从上文提到的该校的历史沿革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其化工方面的优势和特色。而华东理工大学化工方面的优势,可以追溯到1952年由交通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江南大学五所高校的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的华东化工学院,该校是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1953年、1954年山东工学院化工系、华南工学院无机物工学专业先后调整并入该校,1993年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是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以外语、国际问题为特色的多学科大学,主要为国家政法机关、外事部门及教育科研等单位培养人材。虽未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但却是教育部直属高校。

除国际关系学院,上述1978年前后确定的全国重点大学均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另有10余所1978年前后新增的重点大学未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但这些曾经的“重点”,大多都在今天的“一本批次”录取。下面不妨来了解一下这些院校的简况。

湘潭大学: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首批入选高校。湖南省、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大学。教育部、湖南省共建大学。

大庆石油学院: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伴随大庆油田的发现而诞生的石油高等院校,2010年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学校的办学史是一部到用大庆精神办学育人的发展史,被誉为“石油工程师的摇篮”。

阜新煤矿学院:创建于六十年代初,1978年更名为阜新矿业学院,1996年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传统学科实力较强、地矿特色鲜明的学校。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1960年独立办学,定名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1997年更名为燕山大学。现为河北省、工信部和教育部共建大学。

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建:与1960年,1982更名江苏工学院,1994更名江苏理工大学,2001年与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江苏大学。

西北轻工业学院:创建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1970年迁陕西咸阳,改名西北轻工业学院,2002年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陕西省、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共同建高校。

南京气象学院:始建于1960年,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享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之美誉;大气科学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一,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创办与1958年。1969年,组建于1952年江西农学院并入,1980年更名江西农业大学。是农业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大寨农学院:组建于1975年,1979年并入成立于1951年山西农学院,同年更名为山西农业大学。是山西省、农业部共建高校。

西南政法学院: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合并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重庆财经学院的法律院(系)正式成立。1995年更名西南政法大学。

沈阳农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6年设立的省立奉天农业学堂,后经历奉天农业大学、东北大学农学院和沈阳农学院几个历史时期,1952年与复旦大学农学院合并组建成新沈阳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沈阳农业大学;2000年学校由农业部所属划转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省部共建。

上述这些未能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的曾经的“重点大学”,在今天多数都进入被考生和家长甚至业内视为“重点批次”的“本一批次”的录取,足见这些曾经的“重点”的实力和影响。

当然,无论是历次入围的“重点”包括入围“211工程”的“重点”大学,还是曾经入围过的“重点”大学,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只是选择院校时值得参考的一个重要方面。况且,“重点大学”也非个个专业都足够“分量”,而非“重点大学”也有强势专业。因而考生在选择院校时,结合专业的选择是必要的,同时还需根据自己的志向和意愿以及自己的高考分数等进行综合考量,这些都是高考志愿的填报不可或缺的重点。

第二篇:基于后发优势理论的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论文

摘 要:现代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发挥都是通过学科的运作来实现的。后发优势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的一种新理论,现在已经被应用于多个方面并且其理论指导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将这一理论引入到我国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中,希望能对我国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后发优势;重点大学;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理论

1.1 后发优势理论的起源

后发优势理论是源于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国际分工、比较生产费用理论和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动态比较费用学说。其最初的阐述认为:后起国家或地区由于可以直接吸收和引进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其技术成本要比最初开发的国家低得多;同时,在同样的资金资源、技术成本条件下,还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只要在国家的保护下达到规模经济阶段,就可能发展起新的优势产业,从而在其传统的资本或技术密集的分工领域内,追赶或超越先进的国家或地区。这一理论表明,所谓后发优势,指的是一种经济发展态势。

1.2 后发优势理论的发展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M·列维将后发优势论的研究领域从“工业化”扩展到“现代化”,并提出后发优势有五点:一是后发国对现代化的认识要比先发国在自己开始现代化时对现代化认识丰富得多,对于后来者来说,缩短了在“黑暗中探索”的时间;二是后发者可以大量采用和借鉴先发国成熟的计划、技术、设备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三是国家和地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跳越“先发者”必须走过的现代化历程,选择自己的发展路径;四是由于先发式国家的发展水平已达到较高程度,这可使后发国对自己现代化前景有一定的预测;五是先发国可以在资本和技术上对后发国提供帮助。

1999年,在研究对象方面,陆德明将“后发国”扩展为“后发展经济体”,包括后发国家、后发地区、后发部门、后发企业等,“后发性”则是指经济体之间的一种落后状态,“后发优势”就是后发展经济体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或迟缓形成的有利条件或存在的各种机遇,它包括三层涵义:一是后发优势只可能在后起国家或地区才具备;二是后起国家或地区起步越晚,追赶的速度也就越快;三是后起国家或地区必须制定适当的发展战略或采取适当的发展方式才能形成真正的后发优势,否则理论上的可能性未必能够形成现实的必然性。

1.3 现阶段的后发优势理论

虽然后发优势理论最初是一个经济理论,但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其应用的领域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初的范围,在多个学科领域都形成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来自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方法,对后发优势强调的侧重点也不同,有的强调资本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有的侧重技术的模仿创新,有的看好制度的借鉴移植,等等。

后发优势是一个综合型很强的概念,因此在后发体中正确运动后发优势理论的前提是正确的理解、把握后发优势。总的来说,后发优势大体上有以下三个方面:

(1)资源后发优势。资源后发优势包括劳动后发优势,资本后发优势和自然资源后发优势。

(2)技术后发优势。

(3)制度后发优势。

可以说,后发优势实质上是一个学习的优势,其实现机制的关键就在与能否有效利用技术后发优势和制度后发优势,快速的学习先进体的技术和制度,并将其本土化,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本土化的技术和制度,不仅会引起“消化不良”,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也会陷入“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怪圈。我国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

2.1 大学的学科建设

大学的学科建设,是指大学作为学科建设的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以及高等教育的特点,结合大学自身的实际,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建设活动相比,大学的学科建设具有其特殊性:首先,大学学科建设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人才。其次,大学学科建设的内容较一般学科建设活动更为丰富。除了一般学科建设活动具有的确定学科方向、选拔学科带头人、组建学科梯队、调整学科结构、建设学科基地、营造学科环境等内容外,大学学科建设还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位点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一般学科建设所不具备的内容。第三,大学的学科建设有一定的范围限制。一般情况下,大学的学科建设都受本国政府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目录和学位授予的学科门类划分约束,即使大学学科设置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国家,其大学的学科建设也要受学科发展的成熟程度制约。第四,大学的学科建设任务集中。可以概括为调整学科结构和提高学科水平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2.2 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

重点学的学科建设与大学的学科建设相比,区别就在“重点”二字上。有了“重点”二字的大学,在财政拨款和招生、教学管理等办学自主权方面与一般大学大不一样,他们享有更多政策上的优惠。在我国,重点大学包括两类:一类是由政府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指定的,到1981年底,全国共有97所高校被确定为重点大学;另一类是指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大学,主要是指经过国家计委批复立项列入“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项目的高校。

我国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除具有一般大学学科建设的特点以外,还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1)意义重大。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水平不仅决定着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同时还担负着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重任。

(2)目标定位较高。不少重点大学都把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在世界一流或世界知名上,这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重点大学自身发展的要求。

(3)置科研于突出地位。由于重点大学培养的是高层次人才,而高层次人才不是仅仅靠教学所能完成的,它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来训练。另外,重点大学是我国科学研究方面的一支重要力量,负担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任务。

2.3 我国重点大学学科与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的差距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我国重点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主要的差距是学科布局不合理,只注重学科单个学位点的建设,忽视学科整体优势的形成。而且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不清晰,甚至有些重点大学认为学科门类齐全就代表着学科布局是合理的。从人才师资的角度看,虽然各重点大学也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仍然有重物质轻人才的现象。从制度机构的方面看,不论是机构的设置还是制度的建立,都是在采用行政管理的模式,虽然近些年来教授能够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上来,但是总体上说学术权利和学术自由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科建设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基于后发优势理论的我国重点高校学科建设的具体措施

(1)学科布局方面。高校学科布局是指学科在大学的分布状况,它不仅决定了一所高校的学科结构,而且决定了高校的功能、特色,影响着学科水平的提升。因此,高校进行学科建设,首先要着手进行学科布局的调整。要想使高校学科的布局科学化,就必须做到首先进行科学定位。科学发展的无限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很多发展方向。任何一个学科组织都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方向上争创一流,它必须做出选择。在这方面我国重点大学所具有的后发优势可以说是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因为我们可以研究、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发展历程和现有的学科结构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的基础上调整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省略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局限性而采取的一些调整,避免其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的失误,直接学习到比较先进的学科结构,为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师资人才方面。学科建设的核心就是学科队伍建设,要建设一流的学科队伍,就要重视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梯队。由于学科带头人通常是在一门学科领域内对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其学术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的优秀学者。他们是本学科学术梯队的灵魂核心,其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科发展的方向和力度。同时学科梯队是以学术研究人员在学科中的重要性为标准进行划分而形成的不同顺序和层次的集合,是学科建设的主体,学科建设必须依靠学科梯队来实现。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学科梯队,就不可能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在这个方面,我国重点大学具有着资本后发优势,利用现阶段我国劳动成本低和在引进人才时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报酬高这两个特有的后发优势,遴选学科带头人,引进高水平人才,合理的配置现有人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在年龄、水平、特点上的人才层次梯队。

(3)制度机构方面。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不仅可以参考和借鉴先进国家高等教育运作的成熟经验,而且还可以通过广泛比较、借鉴和总结其它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经验与教训,结合本国国情,在比较广阔的空间里进行理性的选择,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大学制度。拥有制度捷径优势的我国重点大学,应首先确立“学术自由”的理念,本着先进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三个原则,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制度,创立以教师为本,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创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学术评价和人才竞争机制,营造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生存、发展的环境;创立健全学科建设工作的领导机构,加强对学科建设工作的管理。

(4)基地建设方面。学科基地建设是进行高校学科建设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和依托,也是高校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重点高校拥有国家重点支持的资金,人才和政策等方面的资源,在资本和技术方面拥有着双重的后发优势,通过合理的、有侧重的分配资金,最大化资金的使用效率,利用后发资本投资的边际报酬高和技术引进这些特点,在局部上接近、达到甚至超过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实验设备和条件。并按照“统建、专管、共用”的原则,对学科基地进行管理,实现学科基地建设中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及学科基地使用上的通用性、共享性、开放性,进而为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撑。

参考文献

[1]@A·Gerschenkron.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2]@Levy·M , Moderniz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eties:A Setting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6.

第三篇:重点大学办高职刍议

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有关精神,近两年以来,全国已有60多所本科大学创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其中包括一些著名的重点大学。我们认为,从总体来看,此举利大于弊,对我国高职改革与发展有积极意义。但本科大学,尤其重点大学办高职,属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新生事物,难免会引起一些争议。最近有同志以“重点大学办高职的利弊分析”为题撰文明确反对重点大学办高职,认为此举“没有经过任何可行性论证与研究”,是“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它“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会影响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而且国际上也无重点大学办高职的先例,属“中国新生”。对上述观点,我们难以苟同。本文就重点大学办高职的问题,谈谈我们的一些粗浅看法,以求教于诸同行。

一、从大学高职院产生的背景看,包括重点大学在内的本科院校办高职,是基于“三改一补”的四类学校总体办学力量欠缺条件下发展高职的必然选择。

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有20年的历史,从起步阶段的争议纷纷到后来从上到下的一致认同,大力发展高职已是人心所向。为了适应21世纪经济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中国的高职教育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面和更大范围的变革和拓展,仅仅依靠原有的80多所职业大学是不可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于是国家提出通过现有职业大学、专科学校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的改革、改组及改制,并可选择少量的重点中专通过转制作为补充的发展高职途径(即“三改一补”)。毋庸置疑,职业大学、专科学校和成人高校近年来发展迅猛、成绩斐然,三者在性质上也较为接近,通过它们改制应该是发展高职的重要途径和合理选择,但这三类学校在中国高教系统中一直属于较为薄弱的环节,而且近20年规模高速扩展过程中有许多多年形成的老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具体表现在:

1、科类结构仍然不合理。师范、财经、政法、管理等专业所占比重过大,而工程技术类专业和人数增加缓慢,这与国家经济建设急需大量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愿望相违背。如普通高专的在校生中,师专生的比例最高时达66%,近年来也在40左右,师范专业和其它人文类专业改办高职困难很大。

2、高职特色和专科特色仍不突出。三类学校中不少由中专升格而成,一些学校尚不能很好地转换角色,在办学上仍沿用中专的一些作法,充其量只是“扩大了的中专”;另有一些学校把“升本”作为奋斗目标,片面追求“高大全”,搞压缩式本科模式。

3、办学条件差的状况仍没得到根本的改观。从师资来看,不仅硕士以上学历和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严重不足,而且师资结构也存在问题,教师多为单一学术型,“双师型”严重缺乏;从办学的其它条件来看,三类学校都不同程度存在经费紧张、设备不足、校舍拥挤、图书资料缺乏等问题。至于中专,虽然长期以来,它在各类中初级人才培养上发挥过重大作用,但由于其本身不属于高等教育性质,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难以克服的先天不足。因此,“三改一补”的四类学校,总体办学力量欠缺是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仅仅通过“三改一补”不能很好实现21世纪初期高职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正是基于这一现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才作出“部分本科院校可以设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决策,希望通过部分本科院校的参与,来增加高职的办学途径,拓展和充实中国的高职教育。在新中国高教史上,当专科学校力量较为薄弱,无力承担大规模专科人才的培养任务时,本科院校(包括重点大学)举办专科教育不失为培养专科人才的重要途径。从本质上看,高职和高专皆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要任务,其本质是基本相通的。50年代和80年代本科大学所办专科专业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比较接近高职性质。因此,不结合中国高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考虑问题,简单把重点大学办高职的动机归结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恐怕不是一种客观的态度。

二、重点大学办高职无论对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还是对重点大学本身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从中国高职教育发展来看,重点大学办高职有这样几个意义:

1、有利于提升高职教育的地位。受某些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职业技术教育被不少人认为是“稼穑百工之艺”,在高教系统中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重视,连一些本来应该实施职业教育的专科学校也不愿与高职为伍。重点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领头羊,拥有很高的地位和声望,它们中的某些大学参与办高职,对于冲击落后的传统观念,提高高职地位和社会影响显然有重要意义。

2、有利于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重点大学具有相当雄厚的师资、设备、经费和无形资产的优势,而且已有部分专业属于应用技术性质,依托这些专业来办高职,能够有效提高高职人才即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济大学高等技术学院建院4年多以来,充分利用同济大学的各种资源和名牌大学无形资产,作为办学的强大后盾。一方面联合校内有关专业,利用校内办学力

第四篇:中国重点大学变迁记

中国重点大学变迁记

一、1954年确定最早的6所重点大学

1954年12月,教育部在《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中,指定以下6所学校为全国性重点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

二、1959年指定16所重点大学

1959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指定以下1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大学: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

三、1959年又增加4所重点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哈军工”)

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四、1960年确定64所重点大学(16+4+44)

1960年10月22日,中央决定在原来20所(16+4)重点大学的基础上,再增加44所重点大学:

1.文理(苏式综合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 山东大学;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兰州大学。

2.工科: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 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3.专门性大学: 北京石油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邮电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矿业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铁道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吉林工业大学(并入吉林大学)、大连海运学院(大连海事大学)、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纺织工学院(东华大学)、同济大学、武汉水电学院(与武汉大学合并)、中南矿冶学院(中南大学)、北京农机化学院(与北京农业大学合并为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 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山医学院(中山医科大学,并入中山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

五、1963年增加3所重点大学

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现上海外国语大学)

六、1963年又增加1所重点大学

南京农学院

至此,全国重点高校共68所。

七、1978年确定88所全国重点大学

1978年,国务院确定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88所院校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8年,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重点综合大学(17所)

北京大学 内蒙古大学 新疆大学 复旦大学 武汉大学 厦门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吉林大学 兰州大学 中山大学 山东大学 湘潭大学 南开大学 西北大学 云南大学 四川大学 南京大学

重点理工院校(53所)

清华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中南工业(大学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为中南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工学院 北京钢铁学院 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郑州大学 重庆建筑大学(与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大学合并组建成新重庆大学)沈阳建筑大学 东南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西北轻工业学院(前身北京轻工业学院与北京商学院成立北京工商大学,咸阳部分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大庆石油学院(现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天津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东北大学 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东)华东理工大学 吉林工业大学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燕山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河海大学 同济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浙江大学 东华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徐州)青岛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气象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江苏理工大学(江苏理工大学已于2001年与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学院合并为现在的江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华中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长春科技大学(长春科技大学于2000年6月12日与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成为新的吉林大学。长春科技大学的相关学科并入吉林大学的相关学院,原校址现称吉林大学朝阳校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武汉工业大学(2000年5月27日,武汉工业大学与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武汉理工大学。国家建材局管理干部学院(武汉工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并入北京工业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2000年8月2日,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成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湖南大学

重点农业院校(9所)

中国农业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7月与西南师范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

重点医药院校(6所)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山医科大学(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山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重点林业院校(1所)北京林业大学

重点财经院校(1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重点艺术院校(1所)中央音乐学院

重点体育院校(1所)北京体育大学

重点民族院校(1所)中央民族大学

重点外语院校(2所)北京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重点政法院校(2所)国际关系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

重点师范院校(2所)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粗体为现在已经不存在的学校。后附其所并入的大学。改名的院校,在括号里以注明。)

八、国务院侨办直属的暨南大学、华侨大学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高校

九、1990年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15所)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十、1999年特别改组成立的重点大学(1所)

1999年9月,经国务院特别批准,同处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七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注:全国重点大学中有13所,湘潭大学、燕山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东北石油大学,由于地理和自身发展水平受限等原因没有纳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计划,仅存重点大学之名。

全国重点大学的精品—985工程院校

这些大学全部为中央直属大学,全部具有若干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流动站、教授任职资格审批权、研究生院,其中34所学校具有研究生招生自主划线权。

北京市(8所):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上海市(4所):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天津市(2所):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江苏省(2所):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省(1所):浙江大学

安徽省(1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黑龙江(1所):哈尔滨工业大学

吉林省(1所):吉林大学

辽宁省(2所):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山东省(2所):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湖北省(2所):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湖南省(3所):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福建省(1所):厦门大学

广东省(2所):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省(2所):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市(1所):重庆大学

陕西省(3所):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甘肃省(1所):兰州大学

1998年5月4日,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由此,中国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 “985工程”。

39所“985工程”大学分布在18个省,其中大部分属于副部级大学,不属于副部级的大学有6所:东北大学 湖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 海洋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为副大军区级,对应地方行政级别介于正部级与副部级之间。

全国重点大学的主体—211工程院校

“211工程”是中国政府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百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211工程”是建国以来国家正式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投入资金最多的重点建设工程,是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工程,也是高等教育事业的系统改革工程。

北京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大学

天津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重庆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河北河北工业大学

山西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内蒙古大学

辽宁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江苏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浙江浙江大学

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江西 南昌大学

山东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郑州大学

湖北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广西大学

四川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云南云南大学

贵州贵州大学

陕西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甘肃兰州大学

新疆新疆大学 石河子大学

青海青海大学

宁夏宁夏大学

西藏西藏大学

军事系统第二军医大学(上海)第四军医大学(西安)国防科技大学(长沙)

注:“九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为100所左右,中央政府并要求将此事当作面向“21世纪”的大事来抓。这项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措施开始简称为“211计划”,后来确定为“211工程”。原来的全国重点大学中湘潭大学、燕山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13所院校由于地理和自身发展受限等原因没有纳入国家“211”工程计划,仅存重点大学之名。而原先不属于全国重点大学的中央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1978年确定的全国重点大学西南农业大学于2005年7月与西南师范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江南大学、长安大学、暨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辽宁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农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安徽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石河子大学、海南大学、西藏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大学一共37所院校由于发展迅速,实力上乘而被列入“211”工程计划,成为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自上世纪90年代,“211”工程实施以来,计划经济时代下侧重于重点之名的“全国重点大学”的提法逐渐淡化;逐渐被面向21世纪,市场经济环境下,侧重于重点建设的“211”工程所代替。在国际高等教育界,“211”工程大学也被公认为中国的国家级重点建设大学;是新世纪,中国高水平大学的代名词。

第五篇:重点大学校徽设计点评

A类:以校名缩写为设计中心,好处是识字的就能看懂,问题是与学校标牌混淆,所谓校徽其实与标明人员身份的“XX大学”胸牌区别不大,难见寓意。

【北京大学】:篆书“北大”,原初寓意似乎北大人撑起一片天,假装阿特拉斯,其实倒像是上面两人背靠背并骑在下面那人头上,所谓顶天立地的北大人其实是在人家胯下讨生活。

【复旦大学】:以传统榜书习惯右起篆书“复旦”二字,因“复”字左右结构而乍看仿佛“复人旦”,即使将“复”字视为一个整体,“复”与“旦”又不均衡,严重右倾。

【南开大学】:魏碑“南开”并围以八角,重拙有余而灵动不足,整体生硬而带暮气,【天津大学】:篆书“北洋”,盾形外缘,较为别致,惜“北洋”二字只能使人联想起甲午惨败、军阀混战,难见工业化民主化亮色。

【华中科技大学】:英文缩写“HUST”联结而成,弃汉字而与国际接轨,哗众之心可圈可点。巧妙的是中间留白酷似一只白鹭——俗称长脖子老等儿,总是企图冒充仙鹤。

B类:以校训为设计中心,好处是内涵比较充实,问题是整体设计略无蕴藉之意,缺乏想像空间,仿佛一本说明书,清晰而无趣。

【清华大学】:最搞笑的是中央那颗五角星,令校徽看起来像一枚公章,清华人的价值取向可见一斑,不愧“又红又专”,所谓“自吹不息,厚颜载物”或非空穴来风。

【苏州大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蒋委员长题词重见天日,不易。

C类:以标志性建筑、核心学科领域或吉祥物为设计中心,好处是生动形象,问题是太像广告甚至宣传画了,易流于轻浮浅薄。

【南京大学】:构图元素十分丰富,动物植物欢聚一堂,仿佛英超球队的纹章,透出没落豪门的气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五瓣花朵造型似乎侵犯了法国T恤衫“梦特娇”的商标权,火箭升空形象又令人想起长虹彩电——其实这枚校徽给“中国科学技术小学”使用还是蛮活泼可爱的。

【武汉大学】:选用的仿古建筑过于庄严肃穆,仿佛陵园墓庐,整体创意似乎剽窃青岛啤酒商标。

【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齿轮、钢轨、锤子、书本,似乎更适用于铁道工会,“咱们工人有力量,抡起铁锤响叮当”,精心打造三块

表,嘀嘀答答到处响。

【浙江大学】:中间似乎是陀螺,整体仿佛一邮戳,别具水印效果,好像江南女子过淡的眉毛,“一把热毛巾就能抹了去”。

【同济大学】:“妖精打架”,参战人数肯定多于两人,儿童不宜。

【北京师范大学】:一口大钟隐隐传出“木铎金声”,正与大钟寺、寒山寺共鸣。

【哈尔滨工业大学】:模拟国徽而酷似硬币,并在齿轮里起了一座高楼,的确“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厦门大学】:中心图案乍看似骷髅,仿佛海盗旗,酷。

【中山大学】:仿佛豆瓣中长出一座大教堂,奇观。

【华东师范大学】:一副筛子淘洗着祖国的花骨朵。

【吉林大学】:一只天鹅掠过窗棂,令人食指大动,顿生开鸿鹄之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来是星星、飞机加火箭,却酷肖悉尼歌剧院,惊喜。

【北京理工大学】:五只鸟作雁行,为首者衔橄榄枝,创意源于90年代人大东门外著名小吃——串烧麻雀。

【大连理工大学】:“大工”二字呵护一棵三叶草,算是工农联盟。

【重庆大学】:蛋卷冰激凌。

下载我国的重点大学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的重点大学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名单

    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名单 北京(21所)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

    非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

    1. 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 2.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 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央军委 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 5. 中国......

    重点大学-毕设答辩必看

    一、幻灯片的模板 下面向读者简单介绍一些关于幻灯模板的使用技巧。 1.页面大小的选择 此为幻灯片模板选择的第一步(许多人从来没有用过这个设置)。打开“文件”→“页面设置......

    2015年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

    2015年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 排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学校名称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武汉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重点大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重点大学的发展历程 从建国到现在,仍然走在国家发展前列的大学,才是真正的名校。好汉不提当年勇。曾经的中国,一所烂师范都是好大学,因为她代表了铁饭碗。历史上的大学,哪个......

    我国新农村建设情况

    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 调查时间:2017年8月1日至8月15日 调查地点:湘潭县 调查人: 调查对象:湘潭县居民 一、前言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社会的主要矛......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摘要: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在探索中。政府网站建设逐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体系初步形成,政务透明度进一步增强。笔者就是在此基础上,从自......

    什么样的学生能考上重点大学

    什么样的学生能考上重点大学 髙三的学生不仅仅是拼智力,更是拼"态度"。 有些学生一道题拿到手里,看一眼,认为自己有思路了就是会做了。但是,“有思路”和“把题作对,拿到分”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