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际经济与环境保护的新发展对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启示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国际经济与环境保护的新发展对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启示 吕中行 , 谢俊英
关键词: 国际经济 国际环境 环境意识
内容提要: 本文在介绍全球经济发展与国际环境保护二者关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现状,指出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挑战,并进一步对如何完善我国环境法制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全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传统的经济发展几乎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贸易的日益自由化与开放化使人们将眼光更多地投向贸易所得利润,许多发达国家利用自由贸易掠夺战略资源,以各种方式取得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造成这些国家境内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而且,一味地扩大贸易、追求资金积累,工业化的大规模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也造成全球环境的迅速恶化。另外,环境标准的制订与统一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各国的经济水平、历史条件、现实国情的不同,各国的环境标准也有差异,究竟由谁来制订关于环境污染的标准呢?是由各国政府各行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其是,还是由国际社会通过协议来制订一个为大多数国家都能接受的标准?还有人担心,国际统一标准将可能成为最低标准的代名词,而由各国制订各自的环境标准,则会引起一系列问题。环境标准是影响商品环境成本的重要因素,在各国有权制订自己环境标准的前提下,不同的环境标准会影响一国的比较优势。简单而言,高环境标准国家的产品,其环境成本高,价格就贵,这就会影响到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但实践证明,经济发展应当同环境保护互相结合,共同提高。这一思想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以后逐渐得到国际社会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接受。会议强调,为了今代和后世而保护、维护和改善环境,是所有国家的责任。所有国家都应根据此项责任制订他们自己的环境和发展政策。[1]正是基于此,一些国际组织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已制订了一些国际环境条约,规定以贸易限制作为实现其环境目标的手段。并且,一些国内实施的环境保护措施或标准,往往会对该国或其他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如1991年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金枪鱼——海豚争端案”就是体现国际贸易自由和国际环境保护冲突的著名案例。[2]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危机的科学认识日益加深和国际环境保护的不断发展,发展中国家也从最初存有顾虑转为认识到世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逐渐接受了环境保护为各国承担的义务这一观念。第一,为了保护全球性的环境资源,少数几个国家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的努力是无法奏效的,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对国际环境保护的成功是必不可少的;第二,世界环境质量的退化,对发展中国家同样有不利的影响,环境污染对他们所造成的损害往往会比对发达国家更为严重。第三,保护和改善环境从长远来说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预防污染的成本通常要大大低于治理污染的费用;第四,由于发展中国家实施较低的环境标准,一些发达国家的公司、企业常常把在他们本国境内受到禁止的带有高度污染性质的产业、技术和物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给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和人民的福利造成严重的后果。现在,发展中国家原则上都已接受了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国际义务,但同时也要求国际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应当反映和满足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利益和需要。[3]
二、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现状
(一)经济发展水平低,城市化进程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较大比重,不具备大规模整治环境所需的物质基础,也就制约着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大量技术水平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的乡镇企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多对生态伦理缺乏认识,选择了一条资源一产品一废物的线性经济发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展模式,采用了粗放型的资源开采方式,从而导致了生态自然的严重破坏。
(二)环境资源问题严重
首先,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我国的环境问题出现较晚,但是呈现急剧恶化的趋势。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区域中,呈现出工业污染一农业污染一第三产业污染的线性污染局面,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废水、废气、废渣,不仅造成周围的生活环境的严重污染,也使农业生产环境急剧恶化,农产品大量地减产甚至绝收。其次,气候变化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为防止全球气候发生不可逆转的恶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已对我国生效)把控制和削减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作为首要的目标。而我国的气候呈现日益恶化的趋势,干旱、沙尘暴和洪水的频频发生,使得治理我国的气候环境资源已成了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三)绿色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1.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我国一些食品的出口常因农药残留量和其它有害物质超标问题而受到严重影响,如不采取措施,中国的食品出口竞争力会严重受挫,食品出口将面临危机。此外,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也面临挑战。由于经济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我国工业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足够的竞争优势,再加上发达国家制定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一系列过高的工业安全标准、防污标准、技术标准,必将大大增加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难度。为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和保护生态平衡,按照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生物多样化国际化公约》,我国原先用来出口创汇的许多产品如穿山甲、果子狸等已不允许捕杀和出口。
2.对出口经营效益的影响。为贯彻实施环境标准制度,今后越来越多的产品将接受各种检验、测试、认证和技术鉴定等,并且在包装、标签、广告等方面做出更多适应性调整,这必将导致出口产品的各种中间费用和附加费用的增加,使我国出口产品的价值优势减弱,从而大大影响产品的竞争力,使我国出口经营效益下降。
3.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发达国家在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同时,正将污染产业和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我国在进口贸易中也出现了该问题。
三、完善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建议
首先,在国际上,我国应关注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与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继续积极参加联合国有关机构组织的有关贸易与环境的讨论,积极参与诸如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商会等非政府间组织的有关活动,并力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我国参与此类活动与谈判,有利于扩大我国在一些国际环境立法和贸易立法方面的影响,防止一切滥用环保法规、贸易条款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企图;同时,还可以表明我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国保护环境的立场,为我国争取公正合理的地位;通过与其他国家充分交流信息和意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在处理全球环境事务上,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完善我国的环境——贸易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
其次,在国内环境法制建设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完善环境立法机制
1.转变环境立法观念。我国政府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制定了环境与发展所要采取的十大对策,明确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然而,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没有明确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其第1条规定:“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显然,这种环境指导思想与当前经济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必须转变立法观念,以可持续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4]
2.加快地方环境法规的制定工作。(1)弥补地方环境法律法规的空白。当前环境立法工作应该本着大方针不变,具体灵活的法律立法思想,即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地方环境的实际情况,加快地方环境法规的立法工作。随着一些新型的污染问题的出现。诸如餐桌污染、信息污染、电磁和其他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出现,现行的环境法规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难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鉴于此,地方环境立法部门应加快制定娱乐服务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环保法规。(2)加快弥补程序法的空白。在环境法律体系中,实体法律大多规范了环境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但是仅有实体法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相应的程序法与之配套。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加快地方环境法律的程序立法。我国一般诉讼立法是比较完备的,已经制定的《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使环境诉讼已基本上有章可循。但是,从整个环境法体系的程序立法来讲仍比较欠缺。加快地方环境法律的程序立法是当前地方环境法制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法律观念
环境意识作为国民素质的一部分,指的是社会成员,群众或个体的环境意识的总和,它反映出整个社会环境意识的总体情况,也反映出社会各个群体和个体的环境意识的特点。
当前,社会环境法律知识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群众环境法律知识欠缺;二是有关企业甚至现代科技含量很高的一些企业管理者、经营者、从业者对于业务所涉及环境资源方面所需要的环境法律知识欠缺;三是政府领导者环境法律知识欠缺;四是环境执法者环境法律知识欠缺。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对于公众的法律知识欠缺,以及环境教育对象的多层次性,我们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第一,对于普通群众的环境法律教育,可以采用一些比较通俗、易于接受的方式。例如,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手段增强他们的环境法律知识。第二,对于企业业主来讲,利润最大化是每个企业管理者最关心的问题。由于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影响,一部分企业管理者置法律于不顾,一味追求经济的发展,却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有必要采用专门学习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环境法律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环境法律意识。第三,对于政府领导而言,由于他们特殊的领导地位,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或是先污染后治理),因此对于领导干部的环境法律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采用培训和专题讲座的方式,让他们系统地学习环境法律知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第四,对于环境执法者来讲,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环境法律知识直接与环境执法紧密联系。对于他们的教育可以采用岗位培训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三)完善法律监督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环境法律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以往环境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局面。但是由于缺乏环境法律监督体系,有些地方还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扰乱了市场经济的公平交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1)环保部门的设置尚未健全。各部门权责不明确,缺乏必要的执法措施,严重地阻碍了环保部门有效地行使环境监督管理职能。(2)政府行为的失职。政府在环境管理过程中缺乏监督机制。在有些地方,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政府对于环境污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环境法律监督职能得不到切实的履行。(3)环保部门缺乏权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快经济的发展,完善环境法律监督机制,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明确职能分工,理顺环境保护的机构设置。各部门应该系统分析本地区的环境现状,研究环境问题发展的趋势,从整体出发,设置环境保护机构,不能简单从行政区域划分环境管理职权。(2)政府应该在环境法律监督中发挥领导作用。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公益事业,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政府部门应该强化对本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在宏观调控的指导下,真正发挥环境法律监督的职能。(3)树立环境保护部门的权威。政府部门在行使宏观调控职能的同时,应授予环境保护部门更多的环境监督权限。同时,政府部门应积极为环保部门的环境监督创造条件,使环保部门能够有效地参与环境综合决策,更好地履行环境监督职能。
(四)加强对国际环境法案例的研究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国际环境法案例不仅在国际环境法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通过解决案例形成的判例还是国际环境法的重要渊源之一。因此,对国际环境法案例进行研究,将有利于追踪到国际环境法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将有助于我国吸取经验教训、完善国内立法,妥善处理在国际政治经济交往中处理与其他国家发生的环境争端。另外,案例研究还有助于国际环境法学的教学与研究,加深对国际环境法理论和法律规则的理解。该领域的研究应选择以下方面的典型案例展开:国际司法机关(主要是国际常设法院和国际法院)处理的案例;国际仲裁机关处理的案例;国际专门的争端解决组织(如国际海洋法庭)处理的案例;全球或区域经济组织(如世贸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处理的与环境有关的案例;主要的全球环境公约争端解决机制处理的案例;其他重要的国际环境法案例等等。
总之,环境保护是最近30年来才逐步受到国际和各国重视的一个新的议题,它是国际社会为了应对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的挑战而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的最新发展,因此,各国政府和法学家对这些问题应予以高度的重视。我们要集中精力首先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而这一任务还任重而道远。
注释: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作者简介:吕中行(1973—),男,汉族,湖北武穴人,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讲师。谢俊英(1972—),女,汉族,四川乐山人,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61
[1]王铁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452—453页。
[2]金枪鱼——海豚案的案由是:墨西哥在西太平洋上用传统方法捕捞金枪鱼时往往会误伤海豚,所以美国就以保护动物资源为由颁布了一个法令,即禁止墨西哥的任何金枪鱼产品出口到美国市场上,由此产生争端。
[3]王铁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454页。
[4]夏业良:《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http://www.xiexiebang.com/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27736。
第二篇: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各个方面。应当以以人为本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立法的价值追求,在社会、经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下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从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环境保护 法制建设 可持续性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标志着党对发展观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①。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是党在新世纪领导全国人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举措,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阐释。同时胡锦涛总书记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指明了我国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这要求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它要求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①刘国涛.循环经济·绿色产业·法制建设[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4。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二、科学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从全人类的角度看,发展是世界范围内实现现代化的过程。而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是对立的统一的关系。经济发展为人类自身生存和进步所必需,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处置失当,就会造成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现实威胁。然而,在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环境问题的同时,却又为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了物质保证,增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而且环境问题的解决,还创造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②。由于环境和发展是共进共生的关系,因此,有什么样的发展观?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怎样发展才能促进环境的保护,使得环境能够支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成就。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一些国家发展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国家走了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为解决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问题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有的国家由于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导致发展质量不高、后劲不足;有的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没有处理好财富增多与收入分配、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导致贫富悬殊、失业增加、社会矛盾激化;有的国家盲目照搬西方模式,实行多党制、私有化,经济上依附于西方跨国公司,政党争斗不断,政局长期动荡,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倒退。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社会公平随着社会财富增加得到更好实现的发展,应该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我国要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担负着增加社会财富和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的双重使命,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③列宁在创建 ②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之佳,柯金良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③ 科学社会主义之初就已明确指出,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应该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都应该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为原则,实现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最后环境反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及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推动经济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而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因此,环境保护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首要问题。但是,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却很突出。
从总体上看,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都很严重,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由此产生的间接和长远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多是由于过去对环境保护尤其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不清。在以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政策上“先污染,后治理”的失误导致盲目发展经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发展;同时工业布局不合理,并没有同时采取防治污染的措施,不注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等,给今天的环境带来积重难返的局面。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使得生产中消耗和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能源,致使“三废”排放量很大,再加上人口众多,经济开发活动规模大,对环境产生巨大压力。环境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甚至不可逆转,我国目前治理污染的经济能力有限,使得当初“重经济,轻环境”的发展模式成为当今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环境保护立法方面,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是1989年我国第一次环境立法,虽其对健全我国环境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的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该法在运行和实践的过程中显露出它的诸多缺陷,如:我国《环境保护法》地位还不够高,对环境保护的力度远远不能达到要求;立法目的和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计划经济色彩,并且暴露了单纯追求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的弊端,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立法过于原则,导致了对法律条文的规定过过于原则和抽象,造成法律实施无法体现充分性,影响环境执法效果以及调整和约束政府行为的法律规定非常有限等弊端。④充分说明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新需要,急需进行修改。
四、树立科学发展观指导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当前,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资源短缺的矛盾日 ④ 靳韬,《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9月下旬刊。益突出。从长远看,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会越来越大。要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对立在发展中统一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严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一)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应当以“以人为本”为价值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仅是发展的目的所在,也是我们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价值追求所在。在传统的环境观下,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而可以不受限制地无偿的使用;自然界消化废物的能力是无限的,可以随意把废弃物排向环境。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现代环境观则是建立在对自然环境与人类关系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的。它认为地球资源和环境容量都是有限的,它的价值取向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就是在充分尊重和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的前提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它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制定的,其中它要求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间的被满足是一切发展的基石。所以,环境保护的价值追求和最终目的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保证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以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为目的而采取的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科学技术的以及宣传教育的各种措施和行动中,必须以人为本,即要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出发,去进行环境保护的各种制度设计和安排,才能使环境保护目的得以实现。
⑤
(二)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立法目标应当是全面发展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从而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⑥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发展是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环境保护作为一个较为明确和科学的概念是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来,纵观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内容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体健康,防止人类在环境不良影响下产生变异和退化;二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同时也保护自然资源的恢复和扩大再生产,以利于人类生命活动⑦。随着经济 ⑤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韩德培.环境保护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之佳,柯金良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⑥⑦ 全球化浪潮的袭来以及全球已经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得大家意识到环境与贸易、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全球各国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大,并且各国都已经将生态环境保护同人类自身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文化的发展融为一体,并且深知它深刻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因此,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这过程中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相应的法律法规也应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构建节约型社会;并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最终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三)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协调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协调发展就是大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各方面的发展相适应,各个发展环节相协调。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始终强调“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强力协调,因此,它要求我们必须以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资源为基础,集中关注科技进步对发展瓶颈的突破,并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将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管理体制的发展,通过宏观的调适和寻优,如构造“循环经济”、“生态补偿制度”、“工业生态园”、“全过程无害化控制”、“绿色化学体系”等,从而维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
(四)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关键是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⑧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它是从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它关注的是长期的环境承载力,这就使得环境保护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密不可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维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因为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的资源的可持续性。同时,环境保护也离不开可持续发展。因为 ⑧任志俊、闫桂春,《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建设》,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第18卷 第3期。环境保护需要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⑨ 经济发展不是以拼资源、拼能源、恶化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而是要处处考虑可持续发展,应用信息化和高技术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和环境。因此,环境保护的好坏也是衡量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这就要求要在发展模式上改变以往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提倡循环经济,发展“资源能源消耗少、经济效益高、污染排放小”的循环经济模式。同时采用新技术特别是清洁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绿色化程度,并且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利用反映资源、环境真实价值的价格杠杆,引导人们消费行为的理性化;此外还要不断完善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政策法规,严格执法监督把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作为环境保护的核心问题,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政治文明和社会进步,实现社会的可持发展。
五、结语
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这一最新的科学发展观涵盖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发展、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等多重关系。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实践创新的伟大成果,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它对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要想让我国环境保护上一个新台阶,就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切实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增强在环境保护过程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环和境保护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环境保护发展的法律体制机制,使我国环境保护法制体系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刘国涛.循环经济·绿色产业·法制建设[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4。
2、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之佳,柯金良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3、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靳韬,《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9月下旬刊。
5、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⑨ 赵惊涛,《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法制建设》, 当代法学,第19卷第5期。
6、韩德培.环境保护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7、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之佳,柯金良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8、任志俊、闫桂春,《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建设》,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第18卷第3期。
9、赵惊涛,《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法制建设》, 当代法学,第19卷第5期。
第三篇:环境经济学论文-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尤其是我们国家,经济在近几十年内迅速崛起,应经成为世界上GDP增长速度最快的的国家,2009年我国的GDP更是高居世界第三位!但是,高速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环境问题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人将GDP称为环境的杀手,因为经济的发展必然将会使环境遭到破坏。我国百分之八十的江河湖泊断流枯竭,三分之二的草原沙化,绝大部分森林消失,近乎百分之百的土壤板结。(天空变灰了,大地变白了,河流变黑了,许多人因此而得各种莫名其妙的疾病,动物们也被杀戮,甚至有的永远不会再出现在地球了„„)这就是经济发展的负面后果,但是我们可以努力使这种破坏降到最低。关键词:经济发展
污染
GDP
法律法规
正文: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一方面学习和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提高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另一方面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障社会的公平和秩序,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经济多年来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总量居于世界前列。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我国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水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1%、11%、5%及25%),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消耗、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严峻挑战。过去30年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奇迹,然而经济增长的代价过大,伴随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起了世人的瞩目。中国的能源耗费量由1978年的5.7亿t标准煤增加到2006年的24.6亿t标准煤,增长了3.3倍,占全球能源消费量的比例达到11%;中国消耗的铁矿石从2000年的2亿t急速增长到2009年的6亿t,占全球铁矿石消费量的比例达到45%。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二氧化碳排放量从20世纪90年代的1800多万t增加到2005年的2594万t,增长了40%;废水排放量从1997年的416亿t增加到2006年的536万t,增长了30%。2007年我国创造的GDP占全球的6%,却消耗了全球15%的能源、30%的铁矿和54%的水泥。中国GDP年均增长率是发达国家的2-3倍,但是单位能耗是发达国家的8-10倍,污染则是发达国家的30倍。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将中国和印度同列为经济高增长、环境高污染的国家。再来看一组数据:目前,全国有70%的江河水受到污染,其中40%已基本丧失了使用功能,流经城市的河流95%以上受到严重污染;3亿农民喝不到干净水,4亿城市人呼吸不到新鲜空气;1/3的国土被酸雨覆盖,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国占了16个。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从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的高增长转向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的高增长,已成为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而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是科学认识经济的资源环境代价。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时环境污染的主要形式。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以烟尘和二氧化硫为主的煤烟型污染是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2005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2549万t,烟尘排放量达到1182万t,超过了环境容量的一倍以上。同时,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大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中国的大气污染已由单一污染向多元化污染发展,呈现阶段性、复合性和区域性特征。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根据国家环境监测结果,2005年我国七大水系的41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32%和27%。辽宁、淮河、黄河、松花江水质较差,海河污染严重。2005年废水排放总量达到524亿t,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414.2万t,氨氮排放量为149.8万t。
分析:
1、国外直接投资与环境质量
《瞭望》新闻周刊沿长江自上游至下游一路采访,所见所闻深感长江受污染之重触目惊心,污染日益加剧之势令人十分忧心。长江污水排放量2005年已达184.2t,湖泊半数以上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沿江城市500余个取水口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住在江边没水吃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的污染致使长江水体呈“荒漠化”发展趋势。
长江生态恶化,是沿江经济布局不合理的恶果。据统计,全国两万多家化工企业,分布在长江沿岸的就有9000多家,占全国的45%。三峡库区大中型工矿企业3000多家,化工厂有2000多座。这些化工企业不仅污染严重,而且为发生重大污染事件埋下了隐患,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后果不堪设想。环境污染已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一个突出的问题,而遍布全国各地的跨国公司一定程度上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
有两点原因促使跨国企业在环保上执行双重标准。
其一,目前中国整体环境监管弱,处罚力度小,导致企业违法成本降低,而守法成本比较高。
其二,公众对企业环境行为不关注。也就是说,在国外,企业因为环保问题会导致品牌受损,遭到民众“摒弃”。而在中国,公众只关注企业产品质量和价格,环境问题并不影响其对企业产品的选择。
一些公众并不“熟知”的跨国企业,可能存在着更大的污染问题,如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跨国企业。
2、企业制度改革与环境质量变化
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型工业企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中的比重分别为60%和40%左右。
中小企业获得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许多大宗商品的平均规模小于世界平均水平,如制浆和造纸、水泥、制糖、石化产业。这些产业的生产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小企业从事大宗商品的生产表现出经营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低下,行业获利能力低的缺陷。
企业规模小对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污染强度往往比较大。造成中小企业较重污染的原因很多。首先,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工人素质较低,所用技术水平低,生产的资源利用率低,因此容易产出更多的废弃物。其次,目前末端治理仍是主要的污染防治手段。大企业的技术一般较先进,资金雄厚,有能力进行污染防治。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达不到采用高水平污染防治设备的门槛,不能安装使用高水平的污染防治设备,同时中小企业的信用级别往往较低,使其无法得到必要的金融支持,难以进行技术升级换代,无力安装防止污染的设备从污染物的直接削减费用来看,小型企业的水污染物直接削减费用是大型企业的10倍,大气污染物的削减费用是大型企业的2倍; 小型企业的水污染物边际削减费用是大型企业的10倍,大气污染物的边际削减费用是大型企业的5倍。第三中小企业对于污染防治的信息渠道不畅,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往往不知道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第四,由于污染总量大,大企业更易受到环境管理部门的重视,并受到更严格的环境监督和管理,因此大企业会更好地进行污染防治。
3、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
国际贸易的对象中有许多危害生态环境的产品,如易爆、易燃、致癌、放射性物品、濒危物种及其制品的贸易等。贸易使污染生产方式和污染产品可在地区间转移、扩散,使一国可以间接地获取国界外的生态服务,把生态界线移至国界钱之外。贸易促进参与国的经济总量扩张,从而会消耗更多的物质能量,排放更多的污染物。贸易使运输量大幅上升,从而带来扩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源消耗增加、大气污染严重等问题。
4、中国农村工业化模式与环境质量
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典型特征是大量的工业生产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分布在农村地区,“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企业的职工多来自当地,“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规模小、分布散,农村工业生产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环境管理部门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
农村工业的发展过程伴随着环境问题的转移,一方面是来自城市的污染转移,另一方面是来自国外的污染转移。为了争取项目,解决当地就业压力,地方政府对外来投资项目往往倾力照顾,在环境管理方面放松要求。
5、城市化与环境质量
大城市的规模继续扩张,引起侵占农地、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噪声等问题。但是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比,政府对大城市的环境治理投入了更多的资金,而大量乡镇企业和农村工业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城乡环境的差异。现在城市工业污染基本控制或转好,农村污染继续发展、加剧。
由于城市的发展对城市基础设备更新升级提出了要求,各地普遍开始旧城改造,城市的用地规模成倍扩大,数以千计的被征用土地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出沙化等生态退化的原因外,城市扩张占地是造成耕地减少的重要因素。
6、衡量经济发展的制度问题
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没有考虑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消耗,不能反映自然资源的耗竭导致的真实国民福利减少。为了弥补现有国民核算体系的不足,各种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应运而生。“绿色GDP”和“绿色国民储蓄”均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代表性方法。“绿色GDP”是从GDP中扣除因发展经济而带来的资源环境成本后计算真实的经济发展水平,世界银行提出的“绿色国民储蓄”则是以扣除资源环境成本后的国民储蓄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维持一定消费流的真实财富才是反映其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指标,只有时间尺度上真实财富是增加的,经济发展才可持续,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将导致真实财富的减少。“绿色国民储蓄”的动态变化可以反映真实财富的增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差异。如果环保意识不强烈,如果经济发展模式不转变,如果唯GDP论的政绩考核标准不调整,环境就还会继续恶化。没有了环境,就算我们赢得了GDP,意义何在? 结论: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对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破坏了。在现有的国际情况下,根据以往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走先污染再治理的道路是行不通了。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事关我们后代的生存发展,因此必须要重视环境问题了。
对于怎样做才能使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决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的做法,坚持走科学发展的新路。
2、加强建立健全环境法律制度。要抓紧拟订有关土壤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生态保护、遗传资源、生物安全、臭氧层保护、核安全、循环经济、环境损害赔偿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配合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工作。通过认真评估环境立法和各地执法情况,完善环境法律噶鬼,做出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的规定,重点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完善环境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科学确定环境基准,努力使环境标准与环保目标相衔接。
3、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以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以核设施和放射源监管为重点,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以实施国家环保工程为重点,推动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
4、改变经济考核的标准。以GDP作为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势必会使各地的政府官员盲目的追求较高的GDP,而忽视环境问题。如果不考虑环境破坏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将导致不必要的消费,物欲横流,而其结果就是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从客观上说,现存的GDP核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对环境资源的破坏性使用,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与生态的破坏。
5、加强科技发展,以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和环境共同进步。提高了科技的水平,各种先进的设备仪器将会更有效的检测环境,从而制止一些企业的污染行为。而且高科技带来的污染少,能以较小的污染创造出较大的成果。因此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发展的投资,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6、加大宣传,增强国民的环保意识。如果每一个居民都有环境保护意识,首先他们自己是不会破坏自己生存的环境的,而且也不会允许其他人去破坏。于是就有了很好的舆论氛围。一旦有人发现了环境出现问题就及时制止,这将会比单纯靠政府的法律监管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中国经济研究报告》《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 《GDP环境的杀手》 《事实胜于雄辩》
《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 《寻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赢路径》《浅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策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百度搜索
第四篇: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写写帮推荐)
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0-08-16 17:19:58来源:中国日报网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遭受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创伤。本次金融危机证明了“最少的监管并不是最好的监管”。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监管不足和不力。在此背景下,国际金
融监管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国际金融监管的新趋势
1,更严格和更大范围的监管
G20伦敦峰会联合公报明确提出,所有金融机构、市场和工具都必须接受适度监督和管理。这一共识在美国和欧盟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中得到了落实。奥巴马政府2009年6月正式提出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经参众两院通过后,奥巴马总统于2010年7月21日签署,法案说明美国正在建立一个更为完整严密的监管体系,依据该法案,监管触角几乎伸到金融领域各个角落,从金融机构的运作、并购、抵押贷款的发放到信用评级、衍生品的交易等,都纳入了监管行列;在法案中,美联储的监管角色有了全新定位,其监管范围被空前扩大,监管范围不再局限于银行,还覆盖到所有可能对金融稳定形成威胁的企业,如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为配合美联储进行监管,法案规定新设两家机构—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和消费者金融保护局,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负责监测处理系统风险,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则对提供信用卡、房贷等消费者金融产品及服务的金融机构实施监管,以保护消费者利益。监管新法将限制大金融机构的投机性交易,尤其是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
银行在市场上的跨业经营将受到严格限制。美国还要求达到特定规模的对冲
基金必须在证卷交易委员会注册,以加强对对冲基金的监管。
欧盟委员会认为,今后需要强化对银行的风险控制,加强对信用评级公司的监管。
2,从规则监管到原则监管
长期以来,欧美国家金融监管基本奉行规则监管模式,监管部门制定明确而细致的规则,金融机构在规则之内照章办事,法不禁止则通常可行。但金融危机历史表明,市场环境的变化常常领先于监管机构的行动,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总是沿着“创新—监管—再创新—再监管”的轨迹演进,监管缺少必要的灵活性,落后于创新的步伐,而当二者距离过大时,就容易产生危机。
由于规则监管的种种不足,原则监管的理念得到更多的重视。近来,英国开始推行以原则为基础的监管改革。相对于规则监管以规则和标准为中心,重视过程、产品而言,原则监管是一种以原则为导向、重视结果的监管方式。原则监管的模式帮助英国维持了金融系统稳定。目前,很多国家都开始考虑
将原则监管吸纳到本国体系中。
3,加强宏观审慎性监管,减少系统性风险
金融体系通常存在系统性风险,即使单个机构力图控制自身的风险程度,但整体风险却可能超过安全范围。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某一机构的风险外溢,就会颠覆金融业整体。从本次金融危机看,原有金融监管方式只注重微观监
管,忽视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通常将众多金融机构看作一个整体,并以实际GDP为尺度衡量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从而避免金融机构之间负面作用的冲击所带来的整个金融系统的不稳定。美国增强宏观审慎性监管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加强对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欧盟则成立了欧盟系统风险委员会作为宏观监管部门,识别、监控、预
警整个金融体系内的系统风险。
此次金融危机前欧美国家的监管趋势是央行和监管机构分离,这就造成熟悉宏观经济形势的央行没有监管权;而有监管权的机构又不了解宏观经济情况,这种情况很不利于宏观审慎性监管。因此,增强央行监管地位,加强央行和监管机构的沟通、合作,成为新的监管趋势。欧盟系统风险委员会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加强央行和各监管机构之间的联系。
4,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和协调
国际金融危机凸显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的必要性。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间贸易和资本流动更加自由;电子交易系统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模式。但全球化在加速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也扩大了危机的传播范围,加速了危机的传导速度。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调要加强政府金融监管部门间的协调;欧盟已着手加强成员国监管机构的合作;国际上,原金融稳定论坛升级为“金融稳定委员会”,体现了世界向国际统一监管方向努力。一些大型跨境金融机构还采取了监管团制度:金融机构母国监管者为主导者,联合其他东道国监管机构共同监管。
二、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1,加强宏观系统性监管
我国目前缺少监测、防范宏观系统性风险的专门机构。参考国际经验,未来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改进宏观监管不足:一是一定程度上恢复央行的监管职能,但界定清楚央行和专门监管机构的权限差别;当某些大型金融机构产生系统性风险的时候,央行有权干预;二是成立新的专门机构监管系统性风险,协
调央行和监管机构的合作。
2,适度引入原则监管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应更多注意的是完善规则监管。但鉴于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创新和衍生品的不断引入,在一时难以设立明确规则、监管程序的地方,可适度参考原则监管的方法,赋予监管机构在遵循基本监管原则的情
况下更大的自由监管的权力。
3,扩展国际监管合作的范围和水平
具体而言,可以从三个层次展开:一是积极融入全球性监管体系的建设,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G20框架下的监管合作,与此同时,维护我国和发展中国家的相关利益;二是在地区性合作中,结合我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发挥区域监管合作的领导作用,特别是在东亚范围内,在借助、推进人民币亚洲化的同时,构建东亚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三是与金融市场发达国家共
建双边的监管合作及共同应对危机的联合应急机制。
第五篇:-浅谈环境伦理观对我国环境保护的意义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编号
毕 业 论 文
浅谈环境“伦理观”对我国环境保护的意义
学 院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专 业 综合文科教育
班 级 09 级 01 班
学 号 12950093027
学生姓名 许 亚 东
指导教师 王 娜
职 称 讲 师
2012年05月
浅谈环境“伦理观”对我国环境保护的意义
摘要:环境伦理观作为环境法治的基础和内核,对环境保护发挥积极的作用。在不同的演进阶段,对其所处时代的环境保护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本文就从环境伦理观的演进入手,分析了其演进过程,尤其是着重分析了现代社会中的环境伦理观对我国环境保护的意义。现代环境伦理关于环境保护的政体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因而以环境伦理观来指导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关键词:环境伦理观 环境保护 环境法治 生态哲学
在历史与现实层面上,近代以来直至今日,人类都生活于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人们只能在生存竞争的条件下寻求发展。但是自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着社会财富与物质文明,但同时也严重破坏着地球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如由于人类无节制地乱砍滥伐,致使森林锐减,加剧了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地球增温等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这些严重的环境问题给人类敲响了警钟。目前世界各国认识到生态恶化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不仅纷纷出台各种法律法规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而且开始思考如何谋求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统一,由此便产生了环境伦理观的发展。
一、环境伦理观的演变中基本内容伦理这一概念的核心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 所谓环境伦理是指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一种利益分配和善意和解的紧密相关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人类对于自己同自然的关系的认识,是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能力与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具体来说这种人类与自然的道德关系的变化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一)近代以前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最初是原始人类时期
在这一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石器,居住方式是穴居,主要从自然界直接采集食物、捕猎来维持生活。总的来说此时人类“对环境的干预和影响极弱,主要还是靠自然的恩赐度日”,对环境是一种依附的关系,对自然界是一种崇拜心理,如我们所熟知的图腾崇拜。尽管后来随着劳动工具的产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随之加强,而且为了拓展生活的领域,人类开始大量砍伐森林、毁林开荒。尤其是铁的使用,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大大增强,同时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极大转变。
一方面人类为获取食物而在其居住的周围地区开垦土地,与此同时人类的这些活动也该环境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未超出自然环境本身的调节能力,人与环境的关系总体上是平衡的。此时期中国的环境伦理意识主要是儒家的伦理观占主导 1
地位,人类对大自然与其是一种滥用还不如说是一种关爱,正是这样一种环境伦理观才使得中华文明在古代文明都能得以延续。
其次是工业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人类发明了对付自然的有力武器即科学技术,机器劳动替代了人类劳动,生产力和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均迅速提高了,出现了工业而且分工越来越细,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能力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的成就使人类盲目自信起来,不再惧怕自然,并俨然成了自然的主人。此时的主流观念是“人是万物的尺度”、“人定胜天”等等,在这样一种环境伦理观的指导下,人类开始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疯狂地向自然界进军,并开始毫无顾忌的向自然排放废弃物,而且一切有助于征服自然的行为都被奉为正当的、善的,此时人类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二)科技发展膨胀了人类的野心与欲望造成了人类对自然的威胁反过来加倍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人类不再盲目的掠夺自然资源,而是开始自省和反思,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自然界中的真实地位与作用,认识到自己与自然唇齿相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维持万物的生存权利同维护自己的自然生存权利是一致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一种以自然物权利,人类与自然关系为中心的新型环境伦理观,具体来说有:
1、动物权利主义环境伦理观
这种观点认为动物拥有在一个自然的环境中过完整生活的天赋权利,剥夺他们是不道德的。其代表主要是辛格,他认为人的利益和动物的利益同等重要,尤其是他的《动物解放:我们对待动物的新伦理》被视为动物权利运动先驱的著作;还有雷根,他主张像对待人类一样给动物平等的幸福,应当尊重和关心动物的权利和价值。
2、生物平等权利伦理观
生物平等权利伦理观代表主要有施韦泽和泰勒,认为人只是地球生物圈自然秩序的一个有机部分,人类与其他生物不可分,都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的有机构成要素。尤其是施韦泽的“敬畏生命”伦理,要求人类向敬畏自己生命那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
3、生态整体主义环境伦理观
生态整体主义环境伦理观最著名的是美国人利奥波德的大地金字塔模型,在这样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结构体系中,每一生物物种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发挥保证整个声讨系统的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作用,以维持整个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本身。
4、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
这是在研究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伦理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环境伦理观,他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更承认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和道德代理人的责任,以及对一定社会中人类行为的环境道德规范研究。其主要含义有:一是要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公正原则,实现人类在环境利益上的公正,而是要求确立公正的环境权。
二、环境伦理观的启示下人们面对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和提出的种种观点
即悲观论者,盲目乐观论者,积极乐观论者,但毫无疑问第三种更具有合理性和可采性。因为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加以解决。但自然规律的作用与人类认识水平之间的距离是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看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又要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采用各种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弄清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将环境的考虑贯穿到社会生产的每一个阶段和步骤,采取适当方针和政策措施管理环境,进行环境保护。近几十年来,经过努力,各国的环境保护工作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环境保护其实质是人类调整自身与自然关系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转变。
如今在动物权利主义、生物平等主义、生态整体主义、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影响下,人们开始深刻反省,开始超越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扩展传统的伦理关怀范围。无论人们采取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体健康等措施,还是提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势力,均是为了实现在保护人类发展的同时,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与现代环境伦理观要求人们在与自然打交道时遵守一定的伦理原则、关心其他物种、尊重自然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一)环境伦理观为环境立法提供了全新的指导思想
环境伦理观除动物权利主义将其关怀范围限制与动物外,均强调人只是地球生物圈自然秩序的一个有机部分,人类与其他生物密不可分,都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的有机构成要求,两者均是生态系统的共同组成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同进化,这与环境法的真正目的是保持生态系统整体价值是相吻合的,同时也为人类在环境保护中转变从前的[1]“人类中心主义”提供了思想前提。尽管这些年来人类在环境保护中取得的成就非常显著,据统计到2003年止,在环境保护立法方面,我国已缔结多边环境公约21项、双边环境协定21项,颁布环境保护法律6部、与环境有关的资源法律9部,环境保护行政法规29项、环境标准364项,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制定了一批国家环境保护行政规章,我国已建立起一套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尤其是在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提出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则、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环境保护方针,这些规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从整体上讲是一致的。[2]追究其根源还是立法指导思想存在问题,可以说没有成熟稳定及系统化的指导思想才是问题的真正根源所在。虽说在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其字里行间体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但未在立法中确立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的地位,这从其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人类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法”,[3]由此可以看出它并没有明确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与资源立法的指导思想。不仅是这部环境保护基本法存在这样的问题,其他一些环境立法也有不少地方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要求。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遵循环境伦理维护生态的长远利益,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尊重生态环境价值和发展规律的要求,改变原有的立法指导思想,以环境伦理观来指导现行环境立法。
(二)环境伦理是环境法治的内部基础与内核
环境伦理除了要求较为完善的环境法律制度,强有力的环境执法体制以及健全的环境司法制度外,还要求有环境伦理的内部基础。因为法律要得到遵守,关键取决于各守法主体的法律意识和对法律的价值观,因此良好的法律意识既是法律得到遵守的前提条件,也是法律被遵守的关键因素。[4]环境伦理观在某种程度上是与人们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环境法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公民法律意识的强弱,以及公民道德观念薄弱。如果普通公民具有一定的环境伦理观意识,不再把人类看成大自然的主宰,而是认识到了人与自然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这必定能为环境法治的开展和实施提供良好的公众基础。我们知道环境伦理与环境法治有着密切联系,一般来说,凡是环境伦理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必定是环境法律所不提倡的,凡是环境伦理所提倡和支持的行为必定是环境法律所肯定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道德法律化以及法律道德化的问题。另外在实践中,环境伦理与环境法律在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环境状况时是不可缺少的两种手段,新型的环境伦理观能减少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走弯路、绕圈子,能保障环境法治健康顺利的开展。
(三)环境伦理观在具体的法律中予以体现能更好地指导环境保护工作
美国著名法学家郎•富勒指出:“真正的法律制度必须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而“完善的法是内在道德与外在道德的统一”。[5] 这就说明环境伦理观只有借助于具体的法律体现出来,才能在环境保护实践工作中发挥其作用。具体来说由立法者将新的环境伦理观中的某些道德观念与道德规则借助立法程序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后,并以此获得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并逐渐演化为社会的共同道德理想,才能保证环境法的权利和利益的分配是公正的,从而确保权利主体有效地行使他们的权利而不至于滥用权利,引发更多的环境问题,最终确保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展开,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尊重自然价值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的关系才是既现实又清楚的环境伦理学观点 环境伦理学的实质,是协调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还是规范以自然生态环境中介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与义务分担?对于这一问题的前提性合理追问是:环境危机是谁的危机,伦理协调的是谁之利益?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认为环境伦理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实际上,从唯物史观维度审视,所谓环境乃是环人之境。而所谓的生态环境危机,简要地讲,就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实践活动超出生态的自我恢复能力,非规范的污染排放突破环境的自我净化阈值,超常规的资源利用阻塞资源的自我循环路径,从而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环境伦理学正是探讨人们在面对人类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应如何有效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保护生态系统结构趋向合理,环境有序功能正常发挥,资源利用方式合理科学,从而不以一已的眼前局部利益,危害人类实现长远整体利益的生存环境以及探讨这些行为规范的理论依据。换言之,环境伦理学是从时空维度上协调不同代际和不同地区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的理论。而这一理论从表层现象上看,似乎是有关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但究其深层本质,实则是揭示以自然生态环境中介了的人际伦理道德关系。因为我发现这种观点倡导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甚至在伦理层面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深层意义始终是为了缓和甚至化解不同地区,不同代际之间的利益冲突,终极目标仍是协调人伦之理。
四、小结
在我看来,如何在探索通晓生态环境演变规律,认识其结构与功能,维护其生产能力、恢复能力、循环能力和补偿能力的前提条件下进行有效的环境建设,而不停止人类社会从自然界科学合理、有序适度并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和具有人性化、生态化地获取生存与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经济发展,同时又特别关注人类现实和未来多极主体之间包括环境权利与发展权利在内的各种利益之有序协调,以及与此相应的各种应尽义务伦理所面临的一个富有挑战性和建设性的重大时代难题。[6]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环境领域,尽管人们进行过调查研究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仍不断加大。……我们掌握了这一切所需技术,却未能缩短差距。”可见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以及环境伦理观存在颇大距离,其实施可谓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吕忠梅.《环境法》[M].法律出版社 1999
[2]陈泉生.《环境法原理》[M].法律出版社 1997 [3]汪 劲.伦理观念的嬗变对现代法律及其实践的影响.[J].现代法学,2002.4.[4]蔡守秋.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环境资源法.[J].现代法学2002.3 [5]周一平,马鹏举 《新型环境伦理观对完善我国环境立法的影响》 [J].甘肃理论学刊 2005.2 [6]王紫零.《非人类存在物法律主体资格初探》[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