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5.3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优化训练 人民版必修1

时间:2019-05-15 04:3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历史 专题5.3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优化训练 人民版必修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历史 专题5.3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优化训练 人民版必修1》。

第一篇:高中历史 专题5.3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优化训练 人民版必修1

三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新时期我国对外方针政策的出发点是()A.警惕世界大战的爆发 B.国内现代化建设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 D.维护联合国的尊严

解析:外交政策服务于国家利益、国家的需要,中国现代化建设是新时期的最主要任务。答案:B

2.(2014·佛山质检)有一记录反映了新中国外交历程的12集纪念光盘,每一集的标题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反映了20世纪后半期中苏关系特点的标题是()A.“求同存异”“患难与共”“情深意长” B.“分道扬镳”“冤家路窄”“峰回路转” C.“若即若离”“冰释雪融”“锦上添花” D.“一往情深”“风云突变”“重归于好”

解析:本题考查中苏关系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80年代中苏关系缓和,中苏“重归于好”,因此D符合。答案:D

3.“我们……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谁搞霸权主义就反对谁,谁搞战争就反对谁。”材料集中体现了()A.独立自主外交方针政策 B.重视与周边国家搞好关系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D.用和平应对战争

解析:从材料“谁搞霸权主义就反对谁,谁搞战争就反对谁”可看出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是反对 1 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答案:C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促成三次建交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1953年;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D项与1949年建交高峰时期的史实不符。答案:C

5.下列我国外交活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①③②④

解析:①1950年,②1953年,③改革开放后,④1971年 答案:A

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原因是()A.新一代领导人上台改变了原来的外交政策 B.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 C.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D.适应第三世界共同反霸斗争的需要

解析:新时期外交政策的变化是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做出重大调整的。答案:C

7.20世纪80年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其不结盟的含义是()A.不参加任何国际组织 B.不与美苏大国结盟 C.奉行光荣孤立政策 D.永远不称霸

解析:不结盟的含义是中国不打美国牌,不打苏联牌,也不允许其它国家打中国牌。答案:B

8.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对世界的看法由“战争革命”转变为“和平发展”,其根本原因是()A.党和政府正确地认清了当今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认清了制约战争力量的发展 B.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C.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成败中得出的教益 D.从一些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中得出的教益

解析:这反映新时期外交调整的原因,根本原因就是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做出的调整。答案:A

9.“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与邻为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A.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B.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C.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解析:“与邻为善”是指加强睦邻友好合作。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该组织有利于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故选C项。A项不正确,中国并不是亚太经合组织的发起国;B项不正确,参加世界贸易组织与睦邻友好不符合;D项与睦邻友好合作不符。答案:C 3

10.(2014·佛山质检)2013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3周年。十多年前,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成功开创了()A.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 B.大小国家之间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C.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D.大国之间加强军事安全的协作模式

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的外交。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了一种与其它区域经济集团不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即结伴而非结盟,组织内有大国也有小国,所以只有B符合题干要求。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完全可以不怕美国取消贸易最惠国待遇,中国有越来越多的贸易伙伴……假如我们不要美国的最惠国的待遇,我们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是否无法进行呢?从过去的美国经济制裁证明,并非如此……如果美国对中国采取敌对政策,中国民众很可能会把购买力转向别国或者国内品牌。美国必须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中国自觉抵制敌对国家的产品是有传统的,如果中国政府还能胸怀大度地宽容美国人的话……我相信报应。我深信会有那么一天,如果和解变得极度不可能,我号召中国人民要记住仇恨。——李强等《冷战后时代政治与情感抉择》

材料二 那么,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是不是我们的敌人呢?在朝鲜战场和越南战场,美国一度是我们的敌人。但现在不是。为什么?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建交后,中美双方已结束了全面敌对状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将有一个长期和平共处、竞争与合作的平行发展时期,双方在经济上互有需要,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的发展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上,只有双方加强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才能维护世界和平……中美两国(包括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现在和21世纪,都不该成为敌人。

——沈骥如《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问题》 请回答:

(1)分别概述两则材料不同的两种观点。(2)你同意哪则材料的观点?为什么?

(3)结合当前世界局势和时代主题,简述你对中美关系发展走向的看法。

解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1)材料一作者对中美关系抱有一种僵化的向后看的观点,认为中美之间即使不发展贸易关系,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也照样进行,不要美国的最惠国待遇也没什么,要中国人记住中美之间的仇恨。材料二作者认为中美之间过去是敌人,但现在不是敌对关系了,双方可以和平共处,互相合作,共同发展。

4(2)同意材料二的观点。这一观点符合当今世界潮流,从国情和世情出发,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和稳定。

(3)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不同的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完全可以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互通有无,共同发展。中美之间已建交,双方有共同利益,经济上有互补性,应积极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美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两国人民造福。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存在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但这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我们之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说

材料二 我们主张,各国的事务应当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国家不论大小,不论贫富,应该一律平等,国际事务应该由世界各国共同来管。——邓小平在第26届联大特别 会议上的发言(1974年4月9日)材料三 让我们各成员国共同把握机遇,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相互协调与合作,为促进亚太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与繁荣而作出不懈的努力。——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七次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1999年9月13日)上面中国三代领导人的讲话反映了中国在三个不同时期的外交特点。请回答:

(1)材料一中周恩来为解决各国分歧提出了什么方针?那时我们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原则——“五项原则”通常称为什么原则?

(2)材料二中邓小平的“发言”从侧面说明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打开了外交新局面,其突出表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________的合法席位。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交往的重大进展还包括中国与________、与________的关系正常化并建立外交关系。

(3)材料三表明新时期我国在哪一类(或哪一个)国际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外交活动主要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怎样的国际环境?

解析:本题以文字材料的形式考查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设问难度不大,关键是读懂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

答案:(1)“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联合国 美国 日本

(3)地区性国际组织(或亚太经合组织)。和平良好的国际环境。

素能提升

1.(2013·乐山模拟)邓小平在谈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提出:“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 5 大小强弱,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在这一精神指导下的外交活动是()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英经过谈判解决香港问题

解析:关键信息是“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B项是典型的用意识形态划分敌我,C项不涉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D项主要解决的是历史遗留问题,不涉及意识形态、国家强弱的问题。当时美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实力强大,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力量弱小,但在共同的利益面前,两国可以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正是在这种政策指导下,中美建立了外交关系。答案:A

2.2011年3月17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在安理会通过有关利比亚局势第1973号决议后的解释性发言中说:“我们支持安理会采取适当和必要的行动,尽快稳定利比亚局势,制止针对平民的暴力行径。……在安理会决议磋商过程中,中方和其他一些安理会成员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但遗憾的是,不少问题没有得到澄清和回答。因此,中国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③反对同世界大国建立“伙伴关系”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③反对同世界大国建立“伙伴关系”与史实不符,如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就是伙伴而非结盟关系。排除含有③的选项。答案:C

1.亚太经合组织

2001年10月21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科技馆举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地区间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1991年11月。目前已有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秘鲁、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北、美国等二十多个成员。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为目标,有利于加强亚太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的联系、交流与合作。2.上海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简称SCO,2001年在上海正式成立。现有六个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它的成立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

第二篇: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导入播放2004年胡锦涛访澳、温家宝访欧、胡锦涛访拉美等录像片段;多媒体展示媒体报道:《国际先驱导报》文章:如今很难想象哪个国家是中国的敌人,而就在不久前,还很难想象这么多国家都会成为它的朋友。请学生分析:

1、你能用几个字总结近几年来中国的外交成就吗?

2、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展开讨论,从而导入新课。观看

教师点拨:从清政府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到孙中山的“凡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说明在近代中国,弱国无外交,一切外交都应以实力为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经过充实、调整和发展,已形成了面向21世纪全方位外交格局,朋友遍天下!(回应新课导入)但是,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畅谈

【学法指导】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按课程标准要求,本课主要要求学生理解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与内涵,明确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了解中国在联合国与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及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并能深入认识和体会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期的发展、深化和丰富。认识到外交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将服从于国家总体战略和各项事业的需要。中国只有增强综合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外交事业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和坚强的后盾。

2、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3.通过分析国内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与我国国际地位提高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和外交实际,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外交政策的调整,使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一切外交活动都是以综合国力为后盾的,只有增强综合国力,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通过学习中国的多边外交,使学生懂得国家开展的外交活动是以维护国家利益为转移的,一切外交活动都要服务于国家利益。

通过学习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活动,体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也是中国综合国力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示。

教学重点:外交政策的调整。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说明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加强国际合作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知识网络构建】 一.外交政策的调整

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三、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重难点导析】

1.外交政策的调整

(1)调整的原因

国内:①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这就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的安宁。②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保持和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有利于在国际事务中团结战斗,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③随着世界经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的形成,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再搞闭关自守,只有走对外开放的道路才是中国的正确选择。④中国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国际: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由美苏两极向多极化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制约战争的力量有可喜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大有希望。

(2)调整的内容

①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看法的改变:认为比较长时期内不会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改变了过去一直强调战争危险的观点,强调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这种估计是新时期我国对外方针的一个出发点。②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地表现为不结盟政策。③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继续加强睦邻友好,继续增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④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对外开放是中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已载入1982宪法。

(3)影响 ①符合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②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

合实力

2.中国为什么奉行不结盟的政策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从这一时期的形势看,苏联由于不断向外扩张,战线过长,特别是陷入阿富汗战争后,内外矛盾加深,国力有所下降。美国自从越南“脱身”后,国内外处境有所改善。美苏争霸态势转入均衡、僵持阶段。西欧、日本崛起,发展中国家壮大,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开始显现。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

邓小平同志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了分析,毅然决定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两个重要转变”:第一、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从而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危险很迫近的看法。第二、改变了“一条线”战略,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他强调,“同心同德地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解决国际问题、国内问题的最主要的条件”,“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

改革和开放,在国内要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国际上需要一个和平环境,根据这个情况提出了我们的对外政策。那就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增进国际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在邓小平外交思想指引下,我国坚持独立自主,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也不支持它们一方反对另一方。对于所有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全面贯彻外交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不断加强经济外交,外交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

3.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原因:

①联合国是二战后期建立的战后国家合作组织,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中国作为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

解决地区冲突方面的作用不断加强,中国在维和领域做出了积极贡献,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因此,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主要表现

①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的合理、公正地解决。②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③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

④作为发展中国家积极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奋斗。

四.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1)原因:

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十一界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事业的开展。

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安定的周边环境。中国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有利于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安定和平的环境。

③是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扩大中国国际影响的需要。(2)主要表现

①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②加强与东盟和欧盟的合作。

③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一)教材地位

1、从中国外交史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既是对建国以来外交政策的总结,又是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起点。

2、从中国政治活动史来看,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使学生认识外交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外交政策的制定都是围绕国家利益展开。

3、从改革开放的伟业来看,对外开放外交政策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学生全方位了解改革开放的内涵。

4、从国际大背景去考察,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是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21世纪国际关系的理解。

(二)教材的作用

国际关系史是由各国外交史组成的,中国外交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既是历史,又是时事政治,更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知识点。所以本课的学习,是学习好中国政治史和国际关系史的关键。

2、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外交政策的调整,使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一切外交都以实力为基础,只有增强综合国力,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通过学习中国的多边外交,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一切外交政策都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任何外交活动都不能损害国家利益。

(3)、通过学习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主题,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方针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地区的稳定与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多媒体及软件,录像资料(1949年开国大典、1992年邓小平南巡、2004年胡锦涛访澳、温家宝访欧、胡锦涛访拉美、2004年中国在中东舞台中的外交活动)、录音资料(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讲话)、图片资料(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画面、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发表的对外讲话画面、1997年金融风暴、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与会者合影、2004年中法军事演习、2004年法

国文化节在中国举行)、图表(中国外交史图表)等,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时事性,增大课堂容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第三篇:高中历史 专题6.1 蒙昧中的觉醒优化训练 人民版必修3

【金版学案】2014-高中历史 专题6.1 蒙昧中的觉醒优化训练 人

民版必修3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本专题主要学习西方历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再现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人文精神的兴起和发展经历了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三个时期,其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

公元前5世纪中叶出现的智者运动,被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它的启蒙作用在于使古代西方人对自然、社会、国家、政治、法律、道德、人类社会的形式和规则,人的价值和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更加合理了。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它高举人文主义旗帜,有力地推动了中世纪封建制度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高举理性、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是继智者运动以后的又一次更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启蒙运动中,西方的人文精神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一 蒙昧中的觉醒

基础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1.“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感觉到冷,有人感觉到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提出上述观点的思想家是()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伏尔泰

D.王阳明

解析:此观点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智者学派的思想,所以是普罗塔戈拉。答案:A 2.(2013·海珠摸底)以下是某一学派对法律本质的论述:“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这一学派是()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学派 C.启蒙思想家

D.自然哲学家

解析:材料认为法律是主观产物,这与“人是万物的尺度”忽视评价标准的客观性、认为真理都是相对的意思一致,故选A项。答案:A

3.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认为没有人就没有万物 B.强调了人的价值和重要作用 C.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D.突出了人的尊严和地位

解析:普罗塔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并没有认为没有人就没有万物。答案:A

4.(2014·清远调研)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文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下列属于“轴心时代”西方思想家主张的是()A.中庸

B.人非工具 C.小国寡民

D.知识即美德

解析:首先判断“轴心时代”的时间是“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也就是古希腊时代,主要思想家有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等人,知识即美德是苏格拉底的思想,A、B、C不符合题意。答案:D

5.下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和中国秦朝的兵马俑。下列对两者的表述准确的是()A.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B.产生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产生于农耕经济的发展

D.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

解析:古希腊的雕像《维纳斯》和中国秦朝的兵马俑分别反映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和中国秦朝宏伟气象,故D项正确。答案:D

6.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是如何践行这种观点的()A.整理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 B.修复了古代希腊和罗马的雕塑 C.到希腊和罗马修学、旅游

D.弘扬古典人文精神,尊重人性

解析: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的形式抨击宗教神学,宣扬资产阶级的思想,弘扬了古典人文精神,尊重人性。答案:D

7.苏格拉底被马克思称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他对哲学最大的贡献是()A.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上 B.最早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答案:C

8.(2014·北京海淀区期末)苏格拉底说:为使灵魂不致盲目,必须求助于灵魂内的原则去发现事物的真理。他所说的“灵魂内的原则”是指()A.欲望

B.感觉

C.兴趣

D.知识

解析:题干反映苏格拉底重视道德,其提出美德即知识,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答案:D

9.(2014·北京丰台区期末)“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这句名言出自()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解析: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人们怎样获得知识呢?苏格拉底回答说:“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就是认识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的无知,从而激发人获取知识的愿望,故B项正确;普罗塔哥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与此名言无关,故A、C、D项错误。答案:B 3

10.苏格拉底一生探求知识,“我无知,所以我求知”。柏拉图则说:“在所有动物中,人是最非凡和最高明的。”亚里士多德表示:“一个自由人是为自己活着。因而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以上言论可以看出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A.探索自然

B.人文主义 C.探索社会

D.个人主义

解析:据材料可知,无论是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他们的思想核心均是以人为本、探索人生,故选B项。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1.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问题:

(1)两幅图反映了古代希腊神话的突出特点是什么?体现了古希腊文化的什么特征?(2)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在这方面提出了哪些主张?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文主义起源的了解和认识。

答案:(1)突出特点:众神的人格化。体现了古希腊文化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2)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苏格拉底认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 要想成为有教养的人,就应当应用自然的禀赋和实践,此外还宜于从少年时就开始学习。

材料三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普罗塔戈拉

材料四 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意金钱、名位,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

材料五 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 请回答:

(1)材料一至材料三体现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思想?这一思想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答案:(1)材料中体现了智者学派的思想。背景:这场运动是在古希腊城邦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工商业繁荣,平民地位提高及由此产生的个人主义的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下产生的。

(2)材料

四、材料五所反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其在古希腊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答案:(2)其主要思想是反对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否认绝对权威,提出美德即知识;在哲学上的重大贡献是他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提出“认识你自己”。地位:他一方面发现了人类知识的有限性,另一方面发现了人类理性的力量和价值。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素能提升

1.(2014·扬州期末)2013年12月10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追悼会上致辞说:“曼德拉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领袖之一,也是以身作则最伟大的老师之一。他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愿意为自由和平等、民主和正义而奉献一切。”曼德拉的精神最符合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价值追求?()A.苏格拉底

B.但丁 C.薄伽丘

D.马丁·路德

解析: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主张无神论和言论自由,被判处有罪以后,他的学生已经为他打通所有关节,可以让他从狱中逃走。然而苏格拉底选择了慷慨走向刑场,视死如归,苏格拉底是为了自由和正义而死。所以曼德拉精神和他是一致的。

答案:A

2.(2014·盐城期中)流行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的欧洲哲学思想流派——斯多亚学派发展了正义和公正的理性自然的思想。他们断言,所有的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都有权享受一些基本权利,对这些权利政府无权侵犯。这一法律优先于国家本身,任何擅自亵渎它的统治者必然成为暴君。这表明斯多亚学派()①倡导正义和公正的理性 ②主张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 ③蕴含了人文主义思想 ④促进了人类自我意识的首次觉醒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材料“斯多亚学派发展了正义和公正的理性自然的思想”,表明①;材料“所有的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都有权享受一些基本权利,对这些权利政府无权侵犯”,表明②③;材料表明时间为公元前3世纪到前2世纪,而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是智者学派,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故选A。答案:A

第四篇: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 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概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和处理科学技术以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正确的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通过对科技知识的了解,学习中国古代科学家坚韧刻苦的精神,踏实细致的作风,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追求真理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

难点: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用具 电子白板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以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中国—发明的国度》中一句话导入。“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开放式设问:你觉得我国古代的哪些科技发明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对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授新:

一、造纸术

【成语故事】“学富五车”你知道这个成语的典故吗?

战国时有个思想家叫惠施,人称他博学多才、学富五车。原来,他旅行时也爱学习,随车装着爱看的书。其实这些书是一捆一捆的竹简和木牍,一共装了5辆车,“学富五车”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不过,要用现代的眼光看,这5辆车竹简上的字数加起来,顶多也不过我们现在阅读的这本历史教科书的字数。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纸在文化传播上的重要性。那么你知道在纸发明之前人们还曾经使用过哪些材料来记录信息书写文字?这些材料和纸相比有什么样的缺点? 竹、木、骨、帛,(多媒体展示)缺点:成本高,不易阅览收藏流传 问: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纸是哪一时期的?造纸术后来又由谁进行了重大改进?造纸术的改进有何意义与作用?

(1)西汉时期已经有了纸的应用;(2)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多媒体展示:图片一 西汉考古发现的天水放马滩纸质地图 图片二 蔡伦图像

从考古和正史记载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1、知道纸产生的经过:西汉早期出现,东汉蔡伦进行了改进。

2、传播:公元 751 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国发生冲突,阿拉伯人俘获了懂得造纸技术的中国工匠。没过多久,造纸技术便逐渐在阿拉伯世界各地传开,那里开始广泛使用纸张,后又经阿拉伯诸国传到北美和欧洲。

3、影响

材料:在我国的造纸术没有传到欧洲之前,欧洲人使用“羊皮纸”作为代用品。据说抄一部圣经要用300多只羊的皮,价值昂贵。所以,那时欧洲的图书馆,用铁链子把书锁在桌子上,以免丢失;学生在学校里也买不起书。——钱伟长《我国历史上的科技发明》 ①作用:使得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②地位: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二、印刷术的进步

1、印刷术的演进 在印刷术发明前,人们用手抄书,既费时耗力,又易出错。到隋唐时期,人们从印章和拓石中受到启发,把字雕刻在木板上,使它成为反的凸字。然后刷上墨,铺上纸,一张一张地就印成了,它大大方便了文化地传播。

介绍《金刚经》卷子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它墨色清晰,刀法纯熟。

由此得出(1)唐代——出现雕版印刷术

北宋初年刻印佛教经典《大藏经》,所费雕版达13万块,费时12年,清雍正、乾隆时又刻,经版有79036块,梨木雕成,重约480吨,费时4年。

设问:雕版印刷术存在哪些不足?那么后人是如何解决呢?(引出后面的改进)(2)北宋——毕升泥活字印刷术

(3)元代王祯发明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

(4)明代中期,出现铜活字(最大是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

2、传播:

14、15世纪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15世纪德国就在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影响下制成了金属活字

3、影响:

史料链接: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

印刷术被称为“文明之母”印刷术的发明和进步对于世界文明有什么意义?

对于文化的普及,世界文明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及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三、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目前,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已被广泛运用于世界各国的和平建设事业中。航空、航海、采矿、探险都离不开指南针,就是中小学生外出远足旅游,他们的背包中也常常带着一个小小的指南针。

1、指南针的出现 指南针是古代一系列指南器具的总称。【展览馆】展示战国到宋代各种指南器具 ①战国: “司南”

②北宋: a、军事学著作《武经总要》中,提到一种指南鱼。它用薄铁叶裁成,用地磁场磁化法使它带有磁性,然后让指南鱼浮于水面,就可以指向南方。

b、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③南宋:《事林广记》中,还介绍了当时民间流行的指南装置——木刻的指南鱼和指南龟。④清代:罗盘

2.指南针的传播:指南针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人欧洲。3.指南针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史料链接: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 ——[北宋]朱彧 《萍洲可谈》

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赵汝适《诸藩志》

如果欧洲人不借用中国人的指南针和船尾的舵,欧洲人就不可能实现在文化上和经济上席卷世界的大部。——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 马克思:“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问:从以上史料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1)北宋和南宋的书籍里有中国海船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进行航行的记载。(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

(2)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技术条件,有利于欧洲殖民势力的海外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3)打破了世界的相互隔绝状态,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四、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从“火药名称”入手揭示火药的来源“着火的药”——炼丹 展示古代的火药武器 学生阅读教材,总结火药发明的简要经过,并形成简明的线索,以提高自己的总结归纳能力。

1、火药的发明历程和应用 商周时期:木炭知识

春秋战国:硫磺、硝石知识

汉代: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

东晋:葛洪的《抱朴子 仙药》中已提到“火药”(最早)唐末至宋:火药箭、火炮、火球 明朝:地雷、水雷、定时炸弹

2、影响:

材料:如果没有火药,采矿业无法发展,现代建筑如河道、运河、铁路、公路将难以施工;很多科技的发展也受到窒息,人类的生活势必改写。没有中国发明的火药,欧洲人还得流淌更多的鲜血才能攻破中世纪的封建城堡。火药和火器的使用,一方面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另一方面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美国学者 德克 · 海德

(1)改变人类作战的方式: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2)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

【合作探究】李约瑟难题 据有关资料,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只占0.4%。这就是李约瑟觉得不可思议,久久不得其解的难题。

李约瑟难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而诞生于欧洲呢?”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用如下材料进一步说明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道:“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把它拿来当饭吃”。

课堂小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但在中国,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四大发明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今天的中国人已经吸取这个教训,在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指导下取得了一个个科技成果。板书设计

一、造纸术

1、产生经过

2、外传及影响

二、印刷术

1、演进

2、外传和影响

三、指南针

1、出现

2、外传及意义

四、火药

1、火药发明过程和应用

2、外传和影响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第五篇: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

(一)基础知识题(每题2分,40分;根据新课程标准,这部分是你应该记住的。拿满分吧!)

1、在原始社会时期,贫富分化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

A、产品的积累B、交换的扩大C、生产力的发展D、剥削的产生

2、唐朝掌管草拟和颁发政令以及审核政令的机构分别是()

A、中书省和门下省B、门下省和尚书省C、政事堂和门下省D、中书省和尚书省

3、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法家思想的影响B、儒家思想的影C、皇权意识的增强D、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4、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A、1840年B、1860年C、1895年D、1901年

5、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无法与美国抗衡B、列强需要协调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C、列强在华利趋于一致D、该政策不影响各自在华的主要利益

6、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

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

A、曾国藩B、左宗棠C、李鸿章D、张之洞

7、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

是()A、重新解释三民主义B、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

C、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

8、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

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9、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最主要原因()

A、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B、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C、美国的经济政治力量下降D、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10、当今美国交替上台执政的两党是()

①民主党②自由党③共和党④联邦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11、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A、平民的民主B、贵族的民主C、奴隶主的民主D、国民的民主

1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曲折历程,导致其曲折反复的根据原因是()

A、新贵族具有保守性B、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发展水平不高

C、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D、资产阶段缺乏斗争经验

13、“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这句话说

明()A、议会权力至高无上B、议会还有不能做的事

C、议会也不是绝对权威D、议会还要听从于某些人

14、“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恩格斯的这句话最

适合于对下列哪一项的评价()

A、法国的启蒙思想B、空想社会主义C、英国的宪章运动D、巴黎公社

15、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主要在于其()

A、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

C、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16、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再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的道路。形成这一特点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沙皇专制制度的统治重心在中心城市B、小农经济仍占优势,城市敌对势力薄弱

C、俄国是个帝国主义国家,城市率领农村D、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集中在中心城市

17、“二战”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

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上述言论充分反映了()

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B、“二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

C、随着实力增强美国的对外扩张野心日益膨胀D、美国想按照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

18、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是()

A、戴高乐B、阿登纳C、布莱尔D、施罗德

19、下列关于两极格局结束后日本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谋求成为政治大国B、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C、谋求成为军事大国D、有向海外派兵的可能

20、下列关于当今世界形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存在几大力量中心B、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C、形成了多极化格局D、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二)史实判断题(10分;有的说法教材中未必能找到,但根据所学知识,你完全可以推断。争取多拿分

哪!)

22、在日本马关(今下关)春帆楼的中日谈判中,李鸿章说:“贵国何必急?台湾已是口中之物。”伊

腾回答:“尚未下咽,饥甚。”此对话说明了()

①日本军国主义的强盗本性 ②汉奸卖国贼的奴才嘴脸

③谈判中要有一定的策略 ④李鸿章以退为进的方法为保住清政权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3、2002年3月16日,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召见美国驻华大使,就美国政府允许台湾所谓“国防部

长”赴美“开会”向美国政府提出严正交涉。美国政府的这一行为()

①践踏了《联合国宪章》的精神 ②违反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

③干涉了中国内政 ④改变了其坚持的“一个中国”政策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4、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说:“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

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

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对以上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①宣布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②中国政府表示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③中国政府不干涉台

湾的外交事务④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正确意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5、1999年,中美关系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大使馆而处于低点。1999年11月,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协议。2001年4月1日,南海撞机事件又给中美关系蒙上阴影。200

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布什访华,2002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访美,中美关系再现曙光。两国关系之所以出

现这样的波折,是因为()

A、中美两国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分歧

B、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两国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合作

C、中美两国人民热爱和平,渴望合作,从根本上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发展

D、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决定的(三)史实简答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题10分,)

26、(10分)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总结20世纪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请回答: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指什么?(3分)

(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别举例说明。(7分)

27、(请回答:

(1)该图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政治制度?(2分)

(2)该图反映出这种政治制度的一个什么原则?(4分)

(3)请简要指出图中三者的相互关系,并指出图中的权力中心在哪里?(4分)

28、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一段讲话:当我们展望今后五年、十年或许十五年的时候,我们会看五个强大的超经济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现在让我们看看

对美国来说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不久所处的地位相比,美国遇到我们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请回答:(1)尼克松这次讲话的意图及背景何在?(4分)

(2)他对未来的一些预见是否有道理?为什么?(6分)

(四)史料分析评论题(本大题共3题,29题必须要做,30、31题任选其中一题作答。每小题15分,共30分)

29、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4分)

(4)你怎么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3分)

30、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独占中国由来已久。„„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发动和参与了一系列侵略战争。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从国民党政府手中相继夺去大部分重要城市,占领了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土地。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3500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30万人以上。从关内骗到东北的劳工被残害致死的,不下200万人。此外,还有令人发指的细菌战、化学战。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成为历史上最野蛮、最残酷的一页。

—江泽民《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5年9月3日)材料二靖国神社是日本祭祀明治维新以后历次战争中死亡军人的场所。根据日本“靖国神社法”,该神社具有宗教法人的资格。神社内供奉着明治维新以来约250万日本军人的牌位,其中包括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死刑的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

神社院内有一个常设展览馆,叫做“宝物遗品馆”。馆内保存着日军的作战地图、军装,写着“武运长久”的太阳旗,以及1932年3月16日天皇令日军侵占中国上海的诏书等。

—《北京晨报》(2002年4月22日)

材料三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史:

第一次参拜:2001年8月13日第二次参拜:2002年4月21日

第三次参拜:2003年1月4日第四次参拜:2004年1月1日第五次参拜:2005年10月17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有关史实,概括指出“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发动和参加的一系列侵华战争及其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4分)

(2)根据材料二,靖国神社作为宗教团体,竟然供奉东条英机等战犯的牌位、遗物,这说明了什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东条英机等战犯死刑,意义何在?为什么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处置是不彻底的?(4分)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实质及其对中日关系带来的严重影响?(4分)

(4)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政治启示?(3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现在应当非常谨慎,应当不采取对卷入冲突中的国家的防务不会有益而不只会使人激怒,甚至会挑起致命步骤的措施。

——摘自1962年赫鲁晓夫至肯尼迪的信

材料二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予帮助。

——摘自1970年尼克松的对外政策报告

材料三美国在欧洲、太平洋、中东以及其他美国疆界之外的地区,有着广泛的义务和安全利益。这就需要美国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摘自里根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针对的是什么事情?苏联当时的态度说明了什么?(3分)

(2)据材料二,尼克松政府为什么不再承诺“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材料说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与此相应,美国在国际关系领域采取了哪些重要的行动。(5分)

(3)里根上台后,表示美国要重新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其背景如何?(2分)

(4)就以上三则材料,谈谈对美苏争霸的认识。(5分)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3答案 C A D C C B B D B D C B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

5答案 B C C D A B C B C D C ADC A

二、简述题(20分)

26、答案:(10分)

(1)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3分)

(2)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教训,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建立了新中国,并以和平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

邓小平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道路。(7分)

27、答案:(10分)

(1)美国。(2分)

(2)三权分立、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原则。(4分)

(3)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可以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总统任命最高法院大法官,但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总统任命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必须经参议院批准,但最高法院可宣布参议院的立法不合宪法。总之,三者相互制约,维持相对平衡。权力中心在总统。(4分)

28、(1)意图:改变肯尼迪时代美国的对外战略。主要背景:一是美国的相对实力下降,二是苏联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欧共体和日本的挑战。(4分)

(2)关于五个力量中心的预见是基本正确的。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可以证明。但多极格局的定型,将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平衡,而不仅仅是经济。(6分)

三、论从史出(30分)

29、答案:(15分)

(1)秦始皇不给丞相以兵权,让御史大夫牵制丞相;汉武帝设置“中朝”决策机构,剥夺了宰相的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以参知政事等官职分割相权。共同点:相权受到限制和分割削弱,皇权加强。(6分)

(2)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2分)

(3)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4分)

(4)宰相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废除宰相后,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到了顶峰,形成了绝对的君主专制,加重了政治腐败。(3分)

30、答案:(15分)

(1)侵华战争:1894年挑起甲午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策动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制造七七事变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任答两点,2分)

滔天罪行: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屠杀、残害数千万中国人;违背国际公法,发动细菌战、化学战;掠夺、毁灭中国巨额财富。(任答两点,2分)

(2)①说明:靖国神社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公然赞颂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者。

②意义:体现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和胜利。

③不彻底:美国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对一些曾经杀害了许多中国人的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予起诉:还设法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4分)

(3)①问题实质:否认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和犯下滔天罪行。

②严重影响:伤害了中国人民感情,损害了中日关系,且有悖于和平、发展与合作的时代潮流。(4分)

(4)①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有反作用。小泉一再参拜靖国神社,反映出日本政局日益“左”倾化和右翼势力日益猖獗,其背景在于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和政治的长期混乱、动荡的状况。

②和平与发展彼此联系、互相影响。当前威胁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

③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落后就会受制于人,我们必须加快发展,增强综合国力。(3分)

31、(1)1962年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1分)说明在当时美苏争霸中,苏联与美国抗衡的实力还有差距,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2分)

(2)日本和欧共体的崛起,使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加上侵略越南受挫,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有所下降。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从越南撤军,着手改善与中国的关系。(5分)

(3)苏联力量下降,美国经济、军事实力逐步恢复。(2分)

(4)美苏争霸的主动权随双方经济、军事实力的变化而变化;美苏争霸是世界长期紧张、不得安宁的根源。(5分)

下载高中历史 专题5.3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优化训练 人民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历史 专题5.3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优化训练 人民版必修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问题解答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 百家争鸣■ [议一议] 法家怎样论述改革的意义?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这种思想的文化意义? 答案提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高中历史必修三19课训练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19课训练案 一、选择题 1.为电影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的是 ①摄影技术 ②液晶显示技术 ③连续摄影 ④缩短曝光 A.①②③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④ 2.2013......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优化训练及答案

    历史·必修1(人教版) 第13课 辛亥革命 基础达标 1.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国国民党 D.光复会答案:B 2.孙中山总结黄花岗起义时说:“......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与教学提示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与教学提示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必修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2005年8月北京第2次印刷 主编 朱汉国 副主编 马世力 编委 王子今 刘 军 郝瑞庭 本册主......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787年宪法》教案

    美国1787年宪法 【课标要求】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课标解读】 知道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原......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试卷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试卷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测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50题,每题1.5分,共......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七教案

    专题七 一 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