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高校怎样培养新闻传播人才

时间:2019-05-15 04:04: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今天高校怎样培养新闻传播人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今天高校怎样培养新闻传播人才》。

第一篇:今天高校怎样培养新闻传播人才

今天高校怎样培养新闻传播人才

作者: 《光明日报》(2016年07月16日 06版)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新闻传播院系都在大力培养学生的融合报道能力。资料图片

【融媒时代·毕业季】

今年2月19日,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并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高校新闻传播院系作为为国家培养新闻后备人才的前沿阵地,迫切需要创新新闻人才的培养和管理策略,以应对当下媒介融合浪潮带来的新挑战。在本系列第三篇中,我们特邀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尹明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探讨高校如何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话题,敬请关注。

推进新闻传播教育的改变

作者:尹明华 《光明日报》(2016年07月16日 06版)

随着当今媒体整个大环境发生变化,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也要更新。我们开始从媒介的教育者转变为真正的传播教育者,而后者涵盖的内容、理念远远大于前者,它包含媒介教育。具体而言,过去基于传统媒介,我们培养学生强调其新闻采编等能力,现在我们开始注重延展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变单一知识结构为复合知识结构,宽口径、厚基础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锻炼学生具有优秀的采编能力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传播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对技术的掌握能力,使之具有较强的信息数据采集、分析和表达能力。

在课程设置方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主要是围绕“2+2”专业和媒体融合课程体系进行改革。“2+2”的课程体系改革是从2012年开始进行的,即本科教育的前两年是非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学习,后两年按照新闻传播学各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专业学习。“2+2”课程体系的设置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在行业中更具竞争力。此外,我们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设计了两门课:《媒体融合概论》和《媒体融合报道》。近两年来,结合对新媒体发展趋势的研究,我们对媒体融合课程又进行了升级设计,重新丰富新闻传播专业知识体系。

2001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市委宣传部签署协议共建新闻学院,首创了部校共建模式,这有利于促进学界、业界的深度互动,突破新闻传播教育“内河循环”的路径依赖。而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机会,从2015年起,我们为学生实习提供“志愿菜单”,学生在“志愿菜单”上可选择的实习单位多样化,既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传统的新闻实习单位,也有澎湃新闻等新兴媒体的实习的平台。

从教学层面来说,我们要注意的是,需要保持对新技术的领悟和运用能力,但也不能盲目地为了适应新的变化而放弃教育的核心目的。一流的教育不是只看到眼前的50米或者100米,而是更加长远地意识到应培养学生的思想和能力。

(尹明华)(光明网记者张紫璇、郭佳采访整理)

结合融合时代特点注重实践教学

作者:胡正荣 《光明日报》(2016年07月16日 06版)

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原有的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变革的媒体发展需要。面对这种情况,所有新闻传播专业院校都应该重新审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结合融合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科交叉,坚持理论结合实践,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融合技能,以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传媒大学是较早进行全媒体尝试和探索的专业传媒院校。在培养目标上,我们注重人才类型的多样化,不仅具有业务型,还有技术型、经营型和创新型等人才。从明年起,我们将每两年修订一次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传媒业最新的变化,将最新的技术、理念、手段形式融入课程体系当中。同时通过三个具体措施,使我们的校内课程学习与时俱进:一是改造传统专业,加进新课程,融入新内容,如新闻、广告、广播、电视编导等传统专业,加入新媒体、融媒体的知识;二是开设新专业,设置全新的课程,例如我们在全国首开的数字新闻专业;三是专业复合,辅修双学位,鼓励学生根据兴趣辅修其他专业,培养复合型知识和能力。

此外,我们积极实行部校共建,通过人才互派,优化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师资结构,加强业界和学校的沟通合作。而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实习机会,我们在校内搭建实践平台,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最前沿的操作体验,例如我们今年毕业典礼就实现了全球首次全4k全媒体直播;同时我们也与业界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全国广电系统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合作关系。

目前,国内新闻传播院系还面临很严峻的挑战。首先,从师资队伍上看,很多老师具有高学位和教研能力,但对业界欠缺了解,知识结构、教学内容与最新传媒业的发展有所脱节。其次,目前高校在技术教学方面还比较落后,因此如何把新媒体技术转化成教学内容还是个考验。最后,整个传媒学科体系目前从教学内容到人才培养体系,还缺乏多学科交融的支撑。

(胡正荣,光明网记者张紫璇采访整理)

新闻传播教育需要培养国际视野

作者:史安斌 《光明日报》(2016年07月16日 06版)

纵观当下国内外新闻教育的探索,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是教学与技术的深度结合,全球新闻学院大量开设与技术有关的课程。第二是增加大量国际化课程,高校更加注重培养能够适应多元文化环境的国际新闻记者和跨文化传播专业人才。第三是新闻学院与媒体机构加深融合,采用“教学医院”模式,也就是把媒体请到学院里来,学生们可以在学校里同时完成“专业学习+实践操作”。第四是在当下“全民传播”的时代,新闻教育由之前的专业教育转变成公民教育或素养教育。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新闻教育领域有诸多创新,其中在新闻传播教育的国际化上我们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中外师生共同探索新闻传播的“全球议题”是清华新闻学院的特色。除此之外,自2002年建院起我们就已经确立媒介融合式的教育,不是按照媒介形态来分院系,只在本科专业设立了一个新闻系,所有新闻系的学生都要学习“采写编频播录”全技能。

课程设置上,我们要求所有学生都要选修1/3的英语或双语授课课程,另外1/3是实践业务课程,包括大数据、信息处理等最前沿的技术课程,还有1/3是人文素质课程,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基础课程。同时我们还聘请其他专业系的教授和副教授为学生开办讲座,开拓学生的跨学科视野。

当下,国内很多院校都增开了大量的业务课,广泛聘请有经验的新闻从业者、媒体一线采编人员参与到教学。我们也与国外主流媒体进行了深度合作,其中彭博新闻社专门为我们特派了1名具有财经新闻从业经验的资深主编作为访问教授,同时他们还赞助了清华财经新闻的实验室。

目前业界媒体机构与新闻高校合作对接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有经验的一线记者因为缺乏相应的学位难以被学校聘为正式的教职。而实际上在新闻教育体系中,承担史论课程和实务课程的教师应具有不同的资质,前者要求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后者强调具有更高的实务操作经验,但目前国内高校却还缺少像国外“实践教授”这样的专设岗位。

(史安斌)(光明网记者张紫璇采访整理)

第二篇:新闻院校如何培养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

新闻院校如何培养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

——由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谈话引发的思考

■蔡 雯 罗雪蕾

在第26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胡锦涛总书记于9月9日下午来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并且在新闻学院的网真演播室里观摩了一堂电视新闻直播节目采访课的教学片断。课堂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们扮作嘉宾、主持人,在老师指导下模拟采访过程,学习现场采访、演播室访谈、演播室连线的方法和技巧。总书记听完学生们的模拟采访之后和在场的师生进行了简短交流,他说:“各种新型传播手段的出现,给新闻工作带来许多新变化新挑战。同学们要认真研究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特点和规律,努力掌握新闻工作新知识新本领,还要在实践中巩固学到的知识,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总书记的一席谈话在新闻学院的师生中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如何应对新型传播手段带来的新闻工作的变化和挑战?如何理解和把握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出优秀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些早已在学院的各类会议上多次讨论的话题再一次被提到议事日程上。学院立即组织了教师座谈会,结合学院的具体工作讨论和研究人才培养的规划与策略。

一、新技术如何影响新闻教育?

新技术的运用使传播媒体与传播手段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融合成为媒介变局的主旋律。我们不妨将新闻传播实务按照“采集—编制—发布”三个阶段进行划分,可以清晰地看到,信源结构、新闻生产流程和媒介终端呈现方式这三个领域都受到了媒介融合变局的深刻影响。

在信源结构上,大量的非新闻工作者涌入了信息提供者的队伍,他们中,有一部分成为了新闻媒体的新的信息提供者,另一部分,甚至自己掌控了一定的发布渠道比如博客、微博等个人化媒体,直接面对受众,影响了整个传播格局。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职业新闻记者应该担负起什么样的使命和职责?新闻学院应该教给未来的记者们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的确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新闻生产流程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与融合使新闻媒体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一体化的数字内容生产平台的建构、一个采编团队同时面对多种媒体终端的内容整合,要求新闻组织与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能胜任媒介融合带来的新的任务。在新闻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三个方面的挑战已经摆在面前:一是传统媒体如何“旧貌换新颜”,或者说,如何让传统媒体在保持自身严肃性和特性的前提下,更容易被新的受众所接受,能更好更长久地生存下去?二是如何将现有的部分媒体进行资源整合和穿插利用,比如报和网、台和网的融合,需要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思路。三是要考虑,未来是否会有一种全新的媒体出现,它能否超越现在各大媒介存在的桎梏,成为未来的媒体主流?这一问题的思考,是需要充分顾及到技术、社会、文化、政治等多个领域的综合作用,是一个更有难度、更难把握的问题,也可能是关系到未来谁能成为媒体领跑者的重大话题。

显然,新闻院校需要把握上述变化带来的挑战,认真研究如何培养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对于媒介融合更为敏锐,对媒介趋势做出自己的合理判断,理解在媒介融合趋势下媒体单位和受众关系的变化。

二、培养“技术全才”还是培养“专家型记者”?

在人大新闻学院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的若干次研讨中,坚持要将专业理论和多学科知识放在重要位置上的观点和强调全面的媒介技能培养的观点一直旗鼓相当。我们认为,在教学规划和管理中,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这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如何在这两个方面找到平衡。

在世界范围内,媒介融合对新闻院校培养全媒体人才的要求已经受到广泛的重视。因为随着新闻生产流程的进一步改变,将诸多类型的新闻作品在同一数字生产平台上进行制作、策划、组合,已经成为一种较为主流的趋势。这就要求记者编辑能够对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多种类型的新闻都有所了解,理解它们在呈现理念上的差异,并学会这些新闻的最基本制作技巧。这与我国长期以来以传统媒体人才需要为基础的新闻学专业设置的整体框架不尽相同。传统的新闻学专业主要为报刊、通讯社培养记者编辑,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主要为广播电视机构培养人才,这样的设置并不能满足新媒体的发展以及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也不能适应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活动的变化。因此,我们看到在媒介发展水平较高的西方国家,已经有一批新闻传播学院开始了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如果我们的学生不掌握最新的传播技术,不具备媒介融合的理念和操作方法,何谈将深度调查、新闻解析、舆论引导等等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新闻作品中?纵使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好的知识素养,也会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我们不能指望媒体有耐心对新闻院校的毕业生进行基本技能的从头培训,更难以想象不懂技术的学生能在数字化采编平台上展现他对新闻内容的深刻理解和重新整合。虽然,技术是变化最快的,也是相对容易掌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身为应用性学科的新闻教育可以淡化对学生的技能训练。更何况,新闻业务教学并不只是技能的培训,新闻的专业理念和职业规范在业务教学中本身就是技能训练所要围绕的核心和重点。但同样不可忽略的是,媒介融合也对培养“专家型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普通民众介入新闻传播可能性渐高,单纯的信息采集和发布已不足以让新闻媒体立足,全面的视角、独到的观点、鞭辟入里的解读,使新闻与信息传播进一步延伸到知识与服务领域,并不断通过裂变与聚合,形成新的内容产品,从而促成媒介集团中产品链和价值链的生成,才是媒介新的生存之道。针对这一需求,在相关领域拥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新闻人才,甚至是在某一领域拥有一定权威的专家型记者,也是新闻院校的培养重点。这些记者,有部分可能是在其他专业领域有一定工作经历,之后再通过职业培训进入新闻领域的人;更多的较大规模的新闻人才输送,仍需要依靠新闻院校。正如有业界人士提出的,“媒体的多元化、信息的广泛性和技术的交互性导致的传播小众化、专业化,在这一趋势下,大众传播与小众传播,广播与窄播并存不悖,分众传播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一个新的选择。服务对象的专业化必将导致服务内容的精细化、个性化,这既是传媒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业界竞争的选择。但专业化和精细化的要求是深度、独特和贴近,这就要求媒体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是某个行业或领域的专家,这样,媒体才能为不同阶层、不同背景、不同知识层次的人群提供贴近性的精细化信息服务。因此,媒体融合时代表面上看来需要的是人才的技术适应性,实际上更需要的是人才的内容适应性,需要的是在某个领域、某个学科有较深造诣的专才。”①

现在对于新闻院校来说,最大困难是如何在有限的教育时段中同时平衡上述两个方面的要求,本科四年的培养方案如何确定才能兼顾技术全能与专业深度?这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三、新闻教育实践中的探索和思考

实际上,各新闻院校对于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探索业已展开,并处于不断深化与完善之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这一方面也做了尝试,2009年,教改项目“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平台建设”获得了全国教育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育成果一等奖。这一教改项目作为学院本科教育改革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开设“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作为拓展新闻学专业培养方向的实验平台,并以此为契机推进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建设国内一流的新闻传播实验中心,为培养“全媒体”型新闻人才提供实验教学平台;通过学生媒体集团建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开创实验教学的新路子。建设成全国第一个“新闻传播学案例库”,为在新闻学教育中推广案例教学、实现新型新闻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支撑。

作为在新闻学教育方面有较长办学历史的学院,我们一直把新闻传播实验中心的建设当作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在“211工程”、“985工程”建设中实验中心一直是建设重点,1999年以来用于实验中心设备建设的国家专项资金超过1000万元。2006年和2007年,实验中心在1999年启动与北大方正集团的合作的基础上,又两次扩大合作范围。方正集团提供的报社采编系统、网络信息发布系统、多媒体数字报纸出版系统等多种软件,使实验中心具备了从报社到网站的完整的新闻生产环境。2007年,实验中心与美国思科公司和中央电视台合作建成中国首个“思科网真演播室”,使实验中心的建设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在实验中心开设的实验项目均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许多实验作品直接为媒体采用,社会效益明显。2006年,新闻传播实验中心获得“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2008年,该中心获得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2010年9月9日下午,新闻学院的师生们就是在现代化的网真演播室中亲耳聆听了总书记的谈话,感觉是对自己的巨大鼓励和鞭策。

在建设实验中心的同时,学院将新闻传播业务课程的教学与学生媒体建设相结合,形成课堂教学和业务实践相融合的新型教育模式。学院在已有的学生媒体《新闻周刊》基础上,近几年又创办了学生网络电视台、网络电台和网站,形成“接力传媒集团”,吸纳全院本科生阶段性地进行业务实验。从2006年开始,新开设了一门专业课程“跨媒体传播实验”,将学生媒体的运行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指派专业教师具体承担教学和指导工作。近期,在迎接学院55周年院庆前夕,评选出了一批学生自己制作的“跨媒体作品”优秀成果,对学院的实验教学进行了一次检验。

2009年,新一届学院领导班子在前期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院的专业设置和治理结构进行了调整,最终确定了四系(新闻系、广播电视系、广告与传媒经济系、传播系)一部(基础史论教研部)的建制,任命了一批年轻的系部负责人,并对2010年的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在这一轮改革中,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由新闻系移至传播系,同时,将这个方向最早探索的全媒体技能培养的路子全面扩展到学院的所有专业。

在学院的改革进程中,大家思考和讨论最多的问题还是技术和理念、专攻与通识的关系问题。由于技术教学是立竿见影能看到成果的,也较容易考量和评价,而新闻理念则更为抽象和多元,在部分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中,难免出现重视技术学习、欠缺理念思考的问题。他们更迫切地想要学习更高难度的电视剪辑、平面设计技巧等,将学习重心放在这一部分,而忽视了对于人文社会知识、新闻理念、新闻原则的学习和思考。这是我们应该通过课堂教学予以疏导和避免的,一个能够把电视片段剪辑得非常花俏,却不懂得最基本的新闻规律和采编规范的学生,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新闻专业的学生。

同时,也有一些师生对全技能的教育提出了自己的担忧,担心学生疲于学习各类新闻技巧,而最终导致学生“会而不精”、“缺乏专长”。对于这一点,我们也需要在改进培养方案时进行深入谨慎的思考,在课程设置上保持一定的弹性,来保护同学自身的兴趣和特长,让那些在某一类新闻领域有着极强兴趣或是过人之处的同学,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施展。

更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是,如何通过跨院系、跨专业的合作,探索出培养具有复合型的专业背景的新型新闻人才。人大新闻学院在这一方面也对学生有所倡导。我们在学生一进入大学后,就告诉他们现在媒介所面临的变局,鼓励他们充分倚靠人大在法律、政治、经济等学科上的优势,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自己有兴趣的其他专业。对于申请“第二学位”、“第二专业”学习的同学,学院都给予支持和帮助。近两年,已经有多位毕业生在完成本学院的学业的同时,还在人大商学院、经济学院等获得了第二学士学位或完成了第二专业的学业。当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有计划、成规模地培养复合型的新闻人才,还应该在更高的层面上通过教育资源的整合,设计双学位的培养方案,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的论证和尝试,而最终目标就是实现总书记所要求的,让学生“努力掌握新闻工作新知识新本领”,在“实践中巩固学到的知识,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作者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实验中心教师、博士研究生)

注释:

第三篇:新闻传播

上海大学历届考研试题

2001年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填空题

1.对“传播”一词的定义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共享说.劝服说()。

2.()在其名著《舆论》中用“铅版”一词阐述了传播与“我们头脑中的图象”之间的关系。3.传播的实现必须具备四个最基本的条件,即传播者、信息、()和受传者。

4.()是社会上相当数量的人对某一特定问题表示的个人意见.态度和信念的汇集。

5.()理论认为,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享有特权地位的报刊对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6.《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的作者是()和凯文•温德尔。

7.传播者是传播过程的控制者,所以对传播者的研究在国外也叫()。

8.“两极传播论”认为,观念首先由传播媒介传给人群中比较活跃的(),然后再由他们传给不太活跃的其他人。

9.香农认为,凡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称为信息。

10.体语有三种类型,一是动态的动作,二是静态的姿势,三是利用语言的特点以表达意思的()。

11.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网络传播具有().传播的双向互动性,传播权利的普及和平等以及传播的个性化和个人化等特点。

12.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理论,包括媒介有冷热之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和()等观点。13.克拉帕认为,受众的心理特征和选择过程,群体以及群体规范和习俗(),使大众传播主要是作为一种激活,强化和维持受众原有态度和观点的力量用。

14.二次大战期间()主持的“士兵观看电影”研究,揭示了劝服的重要特征,并为战后的劝服研究铺平了道路。

15.传播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其中后者包括实地调查、控制实验和()。

二、判断题

16.戴元光等编著的《传播学原理与应用》是我国第一本传播学专著蒹教材。

17.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商业电台是1906年12月24日在美国马莎诸塞州开始播音的KDKA广播电台。

18.威廉斯蒂芬森认为,人类的讲话只不过是一种工具,本质上与绳子.棍子.盒子等工具没有什么区别。

19.新闻传播者既包括记者.摄影摄象和节目主持人等人员,也包括编辑.导演.导编.总编等人员。

20.“观念的自由市场”和“真理的自我修正过程”这两个观点是从弥尔顿的思想发展而来的。21.香农提出的传播模式用“噪音”这个概念表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干扰。22.选择出来的事实是选择者个人意见及其所属阶级意见的反映。

23.印刷和电子媒介在使人类社会脱离所谓“部落化阶段”及至成为“地球村”的同时,也使参与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众从此天涯海角,人各一方。

24.人们用各种符合进行思维和交流的过程,也就是编码和译码的过程。26.狭义的广播仅指声音广播,而广义的广播则除此之外还包括电视广播。27.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不少观点都师承加拿大学者英尼斯。

28.美国佩恩基金会资助的关于电视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研究开拓了传播效果研究的新领域。29.坎特利尔主持的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事件的研究有若干重要发现,其中也涉及两极传播的问题。

30.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性描述的研究方法。

三、简答题30分

31.拉斯伟尔提出的传播模式是什么?6分

32.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学作出那些重要贡献?10分 33.受众具有那些特征?8分

34.议题设置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6分

四、论述题25分

35.有人说,电视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人们能否享受到这种发明的好处取决于人们使用电视的智慧能否与发明电视的智慧并驾齐驱。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要求:1.观点明确,自证己说。2.层次明晰,字句通顺。3.字数不少于500字 上海大学2001年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20分 1.测量2.实地调查

3.信度4.效度5.间接调查

二、简答题30分

1.用图形说明定量研究的步骤 2.发放式问卷的类型 3.问题设计的一般原则

三、论述题50分 1.内容分析的特点 2.问卷的结构

2002年传播学理论

1、传播有多种定义。请写出你认为较好的一则定义并阐述你偏爱这则定义的理由。如你认为没有较好的定义,也可自行对传播下一个定义,并对自己下的定义作简要的解释。10分

2、请写出一位对传播技术的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及其事迹,并阐述其人其事在传播史上的意义。10分

3、为什么说传播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译”过程?15分

4、甲说,新闻中事实和意见是不可分离而且水乳交融。乙说,新闻中事实和意见是可以分离的,而且必须分离。请结合新闻的阶级性,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20分

5、广播在我国至今仍是一种重要的媒介,为什么?10分

6、“靶子论”与“沉默的螺旋说”这两个观点的区别表现在那些方面?15分

7、传播效果研究有若干经典成果,如“枪弹论、个人差异论、中介效果论、创新和讯息扩散论、使用和满足论、议题设置论、文化规范论和意义建构说。”你比较欣赏其中的那种观点?请举例论证。20分

2002年传播学研究方法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5*4)

1.信度2.抽样误差3.态度量表 4.离散变量5.t检验

二、简答题(2*20)

1.问卷调查的缺点(250字)

2.研究报告包括哪些方面(250字)

三、论述题40分(500字)论述影响问卷设计的因素

2003年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解释(3*10=30分)1.劝服论

2.舆论 3.传播媒介 4.内向传播 5.维模原理 6.知晓权 7.近体

8.沉默的螺旋

9.文化规范论10.多视觉新闻学

二、简答(5*12=60)

1.传播学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2.简介传播学4位奠基人的主要理论贡献与论著 3.冷媒介与热媒介

4.简述梁启超的新闻传播思想 5.提高宣传效果应注意的问题

三、论述(60分)

1.联系实际,辨证分析传播的功能(40分)

2.多网络传播的特点及与传统媒体的关系(20分)2003年传播学研究方法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4*10)1.定量研究 2.经验社会学 3.连续变量 4.抽样 5.名目尺度 6.多因素设计 7.个案研究 8.抽样误差 9.信度

10.相关分析

二、简答题(60分)1.实地访问的重要类型 2.内容分析的方法论原则

3.实验的控制主要应把握的两个方面

三、论述题(50分)问卷的结构分析 2004年试题 R检验

描述性统计分析 定量

简单随机抽样 内容分析 经济传播 信息污染 文化分层 议程设置 铅版

定量与定性的区别和联系(论述)

上大05年传播学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莱温 2.传播者

3.媒介情景非真实化 4.内向传播 5.新闻

6.文化传播的“维模”原理 7.知晓权

8.集权主义理论 9.申报

二、简答题 1.结构功能理论 2.宣伟伯模式 3.议程设计理论

三、论述题

1.麦克鲁汉的媒介理论 2.陈独秀的新闻思想 2005年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8*5)1.信度、效度 2.内容分析 3.分层抽样 4.个案研究 5.控制实验 6.R检验 7.假设

8.答案的穷尽性

二、简答题(4*15)

1.问卷设计中常见的错误有哪些?2.定量研究方法的具体步骤并图示3.科学的研究设计包括哪几项? 4.问题设计的原则

三、论传播学研究的交叉性(50)

2006年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8*4)

1、议程设置理论

2、新青年

3、中华民国暂行报律

4、维模原理

二、简答(15*4)

1、简述社会责任理论

2、简述互动**往理论

3、简述媒介情景非真实化

4、简述史量才的报刊思想

三、论述(共58分)

1、试用传播学相关的观点或理论分析“超级女生现象”(28分)

2、论述传播对构建我们当今“和谐社会”的作用。(30分)2006年传播学业务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社会计量法

2、所罗门斯组设计

3、平均人

4、总加量表

5、集体抽样

6、海德的平衡论

7、相关分析

8、假设

二、简答(12*5=60)

1、内容分析的步骤

2、问卷调查的语言特点

3、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

4、调查报告应包括那些方面?

5、实地调查的技巧。

三、论述(30分)

论述传播学研究的科学性。

四、应用题(20分)

要进行一项关于“媒介信任度”的调查,请你设计一份调查计划。

2007年新闻传播业务考研试题 广播电视业务(75分)

一、名词解释(4*5)1,非线形编辑 2,交叉蒙太奇 3,卫星直播电视 4,实地录像 5,摄像采访

二、简答(10*2)

1,录音采访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的注意事项

三、写作(25*1)

自选主题,写一篇电视新闻 报纸业务(75分)

一、名词解释(3*5)1,政治敏感 2,预测性报道 3,非线型结构 4,新闻述评

二、简述(20*2)

1,简述新闻职业道德的内涵以及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修养的现实意义。2,简述新闻标题的版面作用以及拟制标题的基本作用。

三、据以下材料写一篇250~300字的短讯,拟制标题。

就网上所说的废除中医论,2006年*年*月,全国中医院发展对策研讨会在渝召开。来自全国200多所中医院院长与会,就中医院目前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发展对策展开讨论(文章来源:某网站,非规范的新闻写法,只是从诸多方面提供材料)2007年新闻传播理论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2*20)1,新闻欲 2,新闻 3,大众传播 4,知晓权

5,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 6,内容分析 7,描述性研究 8,麦克卢汉 9,《申报》 10,隐私权

二、简答(10*4)

1,梁启超新闻思想的一些基本观点 2,定量分析的10个步骤 3,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三、论述(45*2)

1.谈谈对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的认识

2.谈一下你对电视娱乐节目例如《超级女声》、《嗨!好男儿》的看法。2008年新闻传播学业务试题

一、名词解释(2*10=20)

1、实地调查

2、莱温

3、SPSS系统

4、非语言符号

5、著作权

6、王韬

7、信息共享性

8、把关人

9、新闻的客观性

10、新闻批评

二、简答(20*3=60分)

1、霍夫兰对传播学对贡献

2、社会责任理论对报刊的五点要求

3、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三、论述题(35*2=70)

1、传播学的两大学术传统

2、什么是新闻传播的直接效果和简介效果?如何提高新闻传播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度效果?2008年新闻传播学业务试题 广电部分

一、名词解释(5*4=20分)

1、起幅和落幅

2、色温

3、新闻鼻

4、编成

二、简答(20*2=40分)

1、DV对电视新闻的意义

2、联系实例说明民主新闻的特征

三、自拟题目写一篇广播电视新闻稿 报纸部分

一、名词解释(3*5=15)

1、in-deep-report

2、新闻提示

3、设计语言

4、微型导语

5、(暂缺)

二、简答(20*2)

1、联系实例说明新闻的叙事策略

2、报刊的功能定位元素及联系实例说明现代都市报功能定位的缺失

三 结合下列材料,以美联社的记者眼光,写一篇新闻综述(材料选自办《参考消息》-有关近期石油价格上涨)

新闻传播学2008年复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全球化 2 诸子百家 3 新媒体 4 文艺复兴

二、简述中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

三、简述中国第一部传播学著作

2009年新闻传播学考研理论试题

一、名词

1、新闻欲

2、社会责任理论

3、实证研究

4、传播学批判学派

5、梁启超

6、文化传播

7、舆论

8、抽样

9、政治家办报

10、著作权 二简答

1、沉默的螺旋

2、中华民国暂行报律

3、大众传播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

1、论新闻传播的公信力

2、联系实际评论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 2009学新闻学传播业务考研试题 广电部分

一、名词解释(4’*5=20’)

1、talk show

2、CNBC

3、剪接点

4、单边注入点

5、编成

二、简论:

1.简述电视现场直播的基本策略;12’。

2.联系电视现场采访的基本要求分析汶川大地震中电视现场采访的得与失。18’ 三.自拟主题,写一篇电视新闻稿。30’ 报刊部分

一、名词术语解释:(4’*5=20’)

1、融合新闻(Convergent Journalism)

2、“All the news that fits to print”

3、版面编排意图

4、人物通讯

5、编者按语

二、简述

1、分析北京奥运会中我国报纸的经验与教训;15’

2、从西方报纸版面改进的经验中带给我过报纸版面改革的启示。15’

三、根据材料,以《新民晚报》记者的身份,写一篇500的简讯,并拟制标题。25’

2010年新闻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

1、推断统计分析。

2、网络传播的主要特诊。

3、媒介文化的特征。4、19世纪30年代大众化报刊的主要特征。

5、受众逆反心理的几种主要表现。

二、论述题(每题50分)

1、分析报刊自由主义理论主要观点。

2、如何认识和处理新闻、舆论、宣传三者关系。2010年新闻传播学业务考研试题

一、名词术语解释 40分

1、再生型新闻线索

2、漏斗式提问

3、情景写作

4、后补性媒体

5、pure design

6、假头条

7、Interaction TV

8、叙事蒙太奇

二、简答题 45分

1、新闻媒介的定位和主要受众群与新闻价值关系。

2、报业面临困境与报纸应对策略。

3、电视评论与报纸评论的联系与区别

三、论述 40分

试论我国新闻媒体面临的政治传播功能,传媒产业功能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博弈状况及其应有的理性取向。

四、根据材料写篇400字新闻报道并拟标题

25分材料是黑龙江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型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约1500字)。

一、填空题

1.对“传播”一词的定义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共享说、劝服说()。

2.()在其名著《舆论》中用“铅版”一词阐述了传播与“我们头脑中的图象”之间的关系。3.传播的实现必须具备四个最基本的条件,即传播者、信息、()和受传者。

4.()是社会上相当数量的人对某一特定问题表示的个人意见.态度和信念的汇集。

5.()理论认为,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享有特权地位的报刊对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6.《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的作者是()和凯文?温德尔。

7.传播者是传播过程的控制者,所以对传播者的研究在国外也叫()。

8.“两极传播论”认为,观念首先由传播媒介传给人群中比较活跃的(),然后再由他们传给不太活跃的其他人。

9.香农认为,凡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称为信息。

10.体语有三种类型,一是动态的动作,二是静态的姿势,三是利用语言的特点以表达意思的()。

11.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网络传播具有().传播的双向互动性,传播权利的普及和平等以及传播的个性化和个人化等特点。

12.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理论,包括媒介有冷热之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和()等观点。13.克拉帕认为,受众的心理特征和选择过程,群体以及群体规范和习俗(),使大众传播主要是作为一种激活,强化和维持受众原有态度和观点的力量用。

14.二次大战期间()主持的“士兵观看电影”研究,揭示了劝服的重要特征,并为战后的劝服研究铺平了道路。

15.传播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其中后者包括实地调查、控制实验和()。

二、判断题

16.戴元光等编著的《传播学原理与应用》是我国第一本传播学专著蒹教材。

17.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商业电台是1906年12月24日在美国马莎诸塞州开始播音的KDKA广播电台。

18.威廉斯蒂芬森认为,人类的讲话只不过是一种工具,本质上与绳子.棍子.盒子等工具没有什么区别。

19.新闻传播者既包括记者.摄影摄象和节目主持人等人员,也包括编辑.导演.导编.总编等人员。

20.“观念的自由市场”和“真理的自我修正过程”这两个观点是从弥尔顿的思想发展而来的。21.香农提出的传播模式用“噪音”这个概念表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干扰。22.选择出来的事实是选择者个人意见及其所属阶级意见的反映。

23.印刷和电子媒介在使人类社会脱离所谓“部落化阶段”及至成为“地球村”的同时,也使参与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众从此天涯海角,人各一方。

24.人们用各种符合进行思维和交流的过程,也就是编码和译码的过程。26.狭义的广播仅指声音广播,而广义的广播则除此之外还包括电视广播。

27.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不少观点都师承加拿大学者英尼斯。

28.美国佩恩基金会资助的关于电视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研究开拓了传播效果研究的新领域。29.坎特利尔主持的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事件的研究有若干重要发现,其中也涉及两极传播的问题。

30.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性描述的研究方法。

三、简答题。(30分)

31.拉斯伟尔提出的传播模式是什么?6分

32.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学作出那些重要贡献?10分 33.受众具有那些特征?8分

34.议题设置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6分

四、论述题25分

35.有人说,电视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人们能否享受到这种发明的好处取决于人们使用电视的智慧能否与发明电视的智慧并驾齐驱。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要求:1.观点明确,自证己说。2.层次明晰,字句通顺。3.字数不少于500字。

上海大学2001年新闻业务考研复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20分

1、新闻价值

2、新闻背景

3、新闻线索

4、短评

二、简答题30分

1、新闻编辑的基本业务和基本功

2、解释性报道的基本特征

3、举例说明新闻导语改革

三、实践题50分

1、将下面一篇专稿改写成一篇600-800字的综述新闻,并制作标题(含引题、正题、副题)20分

《时代催新 再现活力————从“六艺节”看传统艺术的市场走向》

2、根据下列通讯,写一篇约300字的新闻评论,并拟标题30分 《就监督你一个————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定向视察”活动纪实》

上海大学2001年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20分)1.测量 2.实地调查 3.信度 4.效度 5.间接调查

二、简答题(30分)

1.用图形说明定量研究的步骤 2.发放式问卷的类型

3.问题设计的一般原则

三、论述题(50分)1.内容分析的特点 2.问卷的结构

2002年传播学理论

1、传播有多种定义。请写出你认为较好的一则定义并阐述你偏爱这则定义的理由。如你认为没有较好的定义,也可自行对传播下一个定义,并对自己下的定义作简要的解释。10分

2、请写出一位对传播技术的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及其事迹,并阐述其人其事在传播史上的意义。10分

3、为什么说传播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译”过程?15分

4、甲说,新闻中事实和意见是不可分离而且水乳交融。乙说,新闻中事实和意见是可以分离的,而且必须分离。请结合新闻的阶级性,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20分

5、广播在我国至今仍是一种重要的媒介,为什么?10分

6、“靶子论”与“沉默的螺旋说”这两个观点的区别表现在那些方面?15分

7、传播效果研究有若干经典成果,如“枪弹论、个人差异论、中介效果论、创新和讯息扩散论、使用和满足论、议题设置论、文化规范论和意义建构说。”你比较欣赏其中的那种观点?请举例论证。20分

2002年传播学研究方法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5*4)1.信度 2.抽样误差 3.态度量表 4.离散变量 5.t检验

二、简答题(2*20)

1.问卷调查的缺点(250字)

2.研究报告包括哪些方面(250字)

三、论述题40分(500字)论述影响问卷设计的因素

上海大学2002年新闻业务考研复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20%

1、报道思想

2、独家新闻/深度报道

3、重点编排

4、隐性采访/异地采访

二、简答题30%

1、新闻真实和文学真实有何区别?并请列举新闻采写实例以说明。10分

2、假设你是上海某一新闻传播记者,有人来电声称:“沪松高速公路12.5公里路段刚才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这时你正在上班途中,时间是上午8:50,你将如何应对采访?20分

三、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500字新闻稿,并拟复式标题。30分(材料略)

四、为下列文字材料写一篇300字的新闻评论,并拟标题。20分(材料略)

2003年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解释(3*10=30分)1.劝服论 2.舆论 3.传播媒介 4.内向传播 5.维模原理 6.知晓权 7.近体

8.沉默的螺旋 9.文化规范论 10.多视觉新闻学

二、简答(5*12=60)

1.传播学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2.简介传播学4位奠基人的主要理论贡献与论著 3.冷媒介与热媒介

4.简述梁启超的新闻传播思想 5.提高宣传效果应注意的问题

三、论述(60分)

1.联系实际,辨证分析传播的功能(40分)

2.多网络传播的特点及与传统媒体的关系(20分)

2003年传播学研究方法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4*10)1.定量研究 2.经验社会学 3.连续变量 4.抽样 5.名目尺度 6.多因素设计 7.个案研究 8.抽样误差 9.信度

10.相关分析

二、简答题(60分)1.实地访问的重要类型 2.内容分析的方法论原则

3.实验的控制主要应把握的两个方面

三、论述题(50分)问卷的结构分析

2004年试题

R检验

描述性统计分析 定量

简单随机抽样 内容分析 经济传播 信息污染 文化分层 议程设置 铅版

定量与定性的区别和联系(论述)

上海大学2005年传播学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莱温 2.传播者

3.媒介情景非真实化 4.内向传播 5.新闻

6.文化传播的“维模”原理 7.知晓权

8.集权主义理论 9.申报

二、简答题 1.结构功能理论 2.宣伟伯模式 3.议程设计理论

三、论述题

1.麦克鲁汉的媒介理论。2.陈独秀的新闻思想。

2005年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8*5)1.信度、效度 2.内容分析 3.分层抽样 4.个案研究 5.控制实验 6.R检验 7.假设

8.答案的穷尽性

二、简答题(4*15)

1.问卷设计中常见的错误有哪些? 2.定量研究方法的具体步骤并图示 3.科学的研究设计包括哪几项? 4.问题设计的原则

三、论传播学研究的交叉性(50)

上海大学2005年新闻理论考研试卷

一、名词解释

1、媒介

2、新闻价值

3、新闻政策

4、舆论

二、名词阐释

1、媒介即信息

2、新闻角色定位

三、简答

1、简述新闻有什么特点

2、简要说说新闻传播的流程

四、问答

1、简述新闻传播规律的基本点

2、陆定一新闻思想内容及评析

3、简要回答西方学者关于报刊的四种理论

五、论述

1、论述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结合具体作品,阐述读者的心理规律问题

上海大学2005年新闻业务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白平衡

2、线形编辑

3、传播符号

4、有线电视

二、简答

1、电视新闻的声画关系(15')

2、电视画面编辑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3、电视新闻评论的共性有哪些

三、填空

四、问答

1、简述广播新闻写作的特殊要求(20')

2、简述记录片和故事片的区别(20')

3、简述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五、写一篇电视新闻稿(20')请结合现在身边所发生的事例,如海啸、矿难等,写一篇电视新闻稿(注意:拟题要精彩,注意导语与报纸类消息的不同)

六、论述2题选1(30')

1、中国城市电视的发展特色

七、依据材料写一消息

2006年传播学研究方法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社会计量法

2、所罗门斯组设计

3、平均人

4、总加量表

5、集体抽样

6、海德的平衡论

7、相关分析

8、假设

二、简答(12*5=60)

1、内容分析的步骤

2、问卷调查的语言特点

3、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

4、调查报告应包括那些方面?

5、实地调查的技巧。

三、论述(30分)

论述传播学研究的科学性。

四、应用题(20分)

要进行一项关于“媒介信任度”的调查,请你设计一份调查计划。

上海大学2006年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8'*4)1.议题设置论 2.新青年

3.中华民国暂行报律 4.维模原理

二、简答题(15'*4)1.简述社会责任论

2.简述象征性互动交往理论 3.简述媒介情景非真实化 4.简述史量才的报刊思想

三、论述题(58)

1.试用传播学相关的观点或理论分析“超级女声”现象(28')2.论述传播对构建我们当今“和谐社会”的作用(30')

上海大学2006年新闻理论考研试卷

一、名词解释

1、新闻信息

2、媒介批评

3、沉默的螺旋

4、新闻敏感

二、简答

1、社会主义时期新闻事业的特征

2、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3、施拉姆的大众传播四大功能

三、问答

1、李大钊的新闻思想

2、“天赋人权”论

3、梁启超的贡献

四、选做

1、舆论监督和构建和谐社会

2、提高传播效果的主要途径

上海大学2006年新闻业务考研试题

广播电视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华尔街日报

2、新闻线索

3、稿件洞

二、简答

1、录音通讯的内涵及特征

2、根据国内外编辑部体制的情况,谈谈你对编辑和记者关系的看法

三、写一篇电视新闻稿 报刊业务部分

依据材料写一篇新华社快讯通

2007年新闻传播业务考研试题

广播电视业务(75分)

一、名词解释(4*5)1.非线形编辑 2.交叉蒙太奇 3.卫星直播电视 4.实地(况)录像 5.摄像采访

二、简答(10*2)

1,录音采访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的注意事项

三、写作(25*1)

自选主题,写一篇电视新闻

报纸业务(75分)

一、名词解释(3*5)1,政治敏感 2,预测性报道 3,非线型结构 4,新闻述评

5、编辑方针

二、简述(20*2)

1,简述新闻职业道德的内涵以及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修养的现实意义。2,简述新闻标题的版面作用以及拟制标题的基本作用or原则。

三、据以下材料写一篇250~300字的短讯,拟制标题。

就网上所说的废除中医论,2006年*年*月,全国中医院发展对策研讨会在渝召开。来自全国200多所中医院院长与会,就中医院目前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发展对策展开讨论(文章来源:某网站,非规范的新闻写法,只是从诸多方面提供材料)

2007年新闻传播理论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2*20)1,新闻欲

2,新闻 3,大众传播 4,知晓权

5,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 6,内容分析 7,描述性研究 8,麦克卢汉 9,《申报》 10,隐私权

二、简答(10*4)

1、梁启超新闻思想的一些基本观点

2、定量分析的10个步骤

3、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4、西方新闻的发展阶段

三、论述(45*2)

1.谈谈对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的认识

2.谈一下你对电视娱乐节目例如《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的看法。

2008年新闻传播学业务试题

一、名词解释(2*10=20)

1、实地调查

2、莱温

3、SPSS系统

4、非语言符号

5、著作权

6、王韬

7、信息共享性

8、把关人

9、新闻的客观性

10、新闻批评

二、简答(20*3=60分)

1、霍夫兰对传播学对贡献

2、社会责任理论对报刊的五点要求

3、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三、论述题(35*2=70)

1、传播学的两大学术传统

2、什么是新闻传播的直接效果和简介效果?如何提高新闻传播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度效果?

2008年新闻传播学业务试题

广电部分

一、名词解释(5*4=20分)

1、起幅和落幅

2、色温

3、新闻鼻

4、编成

二、简答(20*2=40分)

1、DV对电视新闻的意义

2、联系实例说明民主新闻的特征

三、自拟题目写一篇广播电视新闻稿

报纸部分

一、名词解释(3*5=15)

1、in-deep-report

2、新闻提示

3、设计语言

4、微型导语

5、(暂缺)

二、简答(20*2)

1、联系实例说明新闻的叙事策略

2、报刊的功能定位元素及联系实例说明现代都市报功能定位的缺失

三 结合下列材料,以美联社的记者眼光,写一篇新闻综述(材料选自办《参考消息》-有关近期石油价格上涨)

新闻传播学2008年复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全球化 2 诸子百家 3 新媒体 4 文艺复兴

二、简述中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

三、简述中国第一部传播学著作

2009年新闻传播学考研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欲

2、社会责任理论

3、实证研究

4、传播学批判学派

5、梁启超

6、文化传播

7、舆论

8、抽样

9、政治家办报

10、著作权

二、简答

1、沉默的螺旋

2、中华民国暂行报律

3、大众传播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

1、论新闻传播的公信力。

2、联系实际评论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

2009学新闻学传播业务考研试题

广电部分

一、名词解释(4’*5=20’)

1、talk show

2、CNBC

3、剪接点

4、单边注入点

5、编成

二、简论:

1.简述电视现场直播的基本策略;12’。

2.联系电视现场采访的基本要求分析汶川大地震中电视现场采访的得与失。18’

三、自拟主题,写一篇电视新闻稿。30’

报刊部分

一、名词术语解释:(4’*5=20’)

1、融合新闻(Convergent Journalism)

2、“All the news that fits to print”

3、版面编排意图

4、人物通讯

5、编者按语

二、简述

1、分析北京奥运会中我国报纸的经验与教训;15’

2、从西方报纸版面改进的经验中带给我过报纸版面改革的启示。15’

三、根据材料,以《新民晚报》记者的身份,写一篇500的简讯,并拟制标题。25’

2010年新闻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

1、推断统计分析。

2、网络传播的主要特诊。

3、媒介文化的特征。4、19世纪30年代大众化报刊的主要特征。

5、受众逆反心理的几种主要表现。

二、论述题(每题50分)

1、分析报刊自由主义理论主要观点。

2、如何认识和处理新闻、舆论、宣传三者关系。

2010年新闻传播学业务考研试题

一、名词术语解释 40分

1、再生型新闻线索

2、漏斗式提问

3、情景写作

4、后补性媒体

5、pure design

6、假头条

7、Interaction TV

8、叙事蒙太奇

二、简答题 45分

1、新闻媒介的定位和主要受众群与新闻价值关系。

2、报业面临困境与报纸应对策略。

3、电视评论与报纸评论的联系与区别

三、论述 40分

试论我国新闻媒体面临的政治传播功能,传媒产业功能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博弈状况及其应有的理性取向。

四、根据材料写篇400字新闻报道并拟标题

25分材料是黑龙江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型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约1500字)。

新闻传播理论

一、名词解释

1,舆论监督 2,议程设置 3,新闻敏感

二、简答题

1,论述新闻的社会功能 2,受者中心论

3,解释传播学经验主义学派

三、论述题(二选一)

1,怎样提高新闻媒体的公信力。2,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2011新闻传播业务

一、名词解释

1,新闻专业主义 2,(缺)3,法拉奇 4,小报大办

5,电视主持人节目 6,微型导语

7,新闻评论选题的依据 8,植入式广告

二、简答

1,新媒体环境下报纸融合报道的意义和基本形态。2,媒体娱乐化和新闻娱乐化的区别和不同影响。3,报纸写作和电视新闻写作的异同。

三、论述

论述媒体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双重角色。

四、消息写作400字

材料是关于胡锦涛出席二十国领导人会议和在日本横滨举行的什么非正式会议。

理论

1、名词解释10个 20分

2、简答题4个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微博在传播中的作用

舆论监督功能(不完整,忘了原题)

3、论述题2个 窃听事件谈新闻专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职业道德

选个读过的新闻学或传播学教材谈看法

业务; 1、8个名词解释 知察权 免费报纸 40分2、3个简答 新闻发言人制度和中国政府发言人制度实施中的问题

新媒体议程设置的特点(还是微博?)

我国体育新闻的得与失(后面是不是还有一问?)

3、1个论述 媒体商业化与公共服务的一致性&冲突性,以及其个制的改善(这个题后面印刷错了吧,我都没看懂什么意思。忘了原题怎么说的)

4、神8和天宫1的合体的材料,写个300字简讯

理论:

名解:新闻,传播,宣传,新闻报道,传播学,拟态环境,舆论监督,舆论,(忘了两个)

简答:同楼上,加一个“简述一下经验学派”

论述:同上

业务:

名解:除了楼上那2个,还有公民新闻,全媒体,媒介依赖,剩下三个我也忘了,呵呵

简答:议程设置那个题是“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的新特点以及其社会影响”

最后一个简答就是“我国体育新闻报道的得与失”,没有后面的了

论述:论述媒体商业化与公众服务的一致性和冲突性及其个规制路径。理论名词接受有个 新闻报道

业务的名词解释 媒体审判 体验式报道 新闻、旧闻、不闻

一些已经过来人的经验,仅供参考

关于学校:

学校的选择是件令人头疼的事,个人认为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所考专业在学校受重视的程度以及教学质量、专业课真题是否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答题方式、学校所在城市的经济人文状况等。当然,选择学校时要综合自身情况理智选择符合自己发展目标和自身能力的学校,以尽可能考上为准线,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过于保守。总之,选好学校后就全身心的投入到复习之中。

关于英语:

单词是英语的基础,考研英语的复习当然是从背单词开始的。我认为最好不要买那种按照字母顺序编排的单词书,因为那些相近的单词罗列在一起很容易弄混,反而不利于记忆。我个人记忆单词的方法是做阅读,做完之后把不认识的单词记在一个小本子上,每天随身带着,空闲时间拿出来看看,“生词”不断重复在眼前出现自然也就成了“熟词”。当然,记忆单词的方法因人而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就行。

至于阅读,当然是熟能生巧啦。多看看英语报纸,多做做英语真题,锻炼出好的语感和阅读技巧,选对的概率和做题的速度才能提高。刚开始复习的时候可能做一篇阅读要很长时间,甚至都看不太懂,那都没关系的,因为刚开始复习毕竟记忆的单词量有限,语感也没有那么灵敏。后期就要提高阅读的速度了,大概一小时能读个4篇就差不多了。

作文的提高唯一的捷径就是勤奋,平时要积累一些好的句型,把它们分类记在本子上并且背下来。但是同样意思的句型牢记一两个就行了,否则记得太多可能最后什么也没记住,毕竟使用的时候用不了那么多。一定要记住,作文不是看出来的,是写出来的。不要觉得自己懂得几个句型就沾沾自喜,这样往往会眼高手低,平时可以锻炼着写一写英语作文,在复习后期要坚持每周至少写一篇,这样既有利于句型的反复记忆,又有利于文章构思和逻辑论述的提高。

关于政治:

政治的复习不必花费太多时间,可以晚一些开始,暑假报了个政治班,然后上了全程,平时多关注一下时事。辅导班的老师一般都会告诉你哪些是重点,按照划的重点,暑假的时候可以先看看,理解一下,10月份以后开始记忆完全来的及。答题的时候尽量多方位进行阐释,宜多不宜少。

关于上大新闻传播专业课:

(1)参考书:参考书有《传播学概论》威尔伯.施拉姆等著 新华出版社 84年版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新闻学概论》郝雨 王艳玲著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传播学通论》戴元光 金冠军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年 《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戴元光等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 《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吴信训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新闻采访与写作新编》(第2版)刘海贵 尹德刚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 《新闻编辑》许正林著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新闻评论学教程》丁法章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新闻学概论》、《传播学通论》、《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新编》这几本书是重点,分别对应大纲中的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广电新闻业务、报纸新闻业务,《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随便看看就好,因为《新闻学概论》是按照这本的框架进行扩展的,至于很难买到的绝版的《传播学概论》和《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一套书没什么买的必要。参考书看第一遍可以把重点划出来,第二遍更注重理解,第三遍就可以开始记忆一些东西了。(2)笔记:我买了上届考上大新传的一个学姐的笔记,是按照上大考研大纲:传播理论、新闻理论、报纸新闻业务、广播电视新闻业务整理扩充而成的,我买的笔记还有新闻史的内容,包括一些新闻人物的思想和新闻法等,这样就可以不必买《20世纪》那套书了。在理解了书本上的知识以后,后期就可以丢开书本按照笔记来复习了。我按照大纲找了那些问题在笔记的何处,并在大纲上标出笔记的页码,然后按照笔记上的内容进行记忆。

(3)真题:在看了真题之后你就会发现,真题真的非常重要!每年都会重复考很多历年真题,我根据买来的资料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把历年真题答案都整理出来了,考前一两个月把历年真题答案和笔记上的大纲所涉及的问题都背下来,基础知识就有一定保证了。

(4)初试:背好了大纲和真题,你就成功了70%以上,剩下的就是平时要多多积累一些传媒知识,比如传媒热点问题以及论文,可以经常去传媒网站浏览相关信息。业务方面考察的比较灵活,甚至名词解释有几个也是书上没有的,比如考察了世界上知名的电台、报纸等媒体的信息,问答题也是结合了当年的时事和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还有新闻写作方面要有所提高,多看看报纸,多练习信息的提取以及归纳能力,练习新闻写作。广播电视业务每年必考的题目是写一篇电视新闻稿,可以提前背一篇,考试时就不用临时想了,既节约时间又保证质量。至于论述题,可以到知网上下载上大新闻传播导师的论文来看看,记住他们的主要观点。论述题很多时候都会重复考往年的真题,不一定是当年的热点,比如:2008年灾难性的一年就又考了娱乐节目。

(5)复试:每年的题目都不一样,去年考的就是和初试一样的完整的卷子,还包括一些文史知识之类的,今年考的就是一个小论文“论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生存问题”。这主要还是靠看看论文和平时的积累了。面试的时候,跨专业的同学比较简单,基本就问问毕业论文以及你为什么考传播学,相关专业的同学问的题目就比较专业,要做好准备。总之,考研贵在坚持,既然选择了,就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实现!

最后,祝大家梦想成真!另外大家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联系我!新闻学引论一定要好好看,新闻学大多数都在这本书里。我觉得那个参考书目可能是漏打了。思想史我觉得可以不看。去年在书目里结果也没考,而且一套4本很贵= = 2 上大业务考得很活,今年的话业务这门课几乎没考书本知识。但是如果大纲上提到的,你又有时间,最好去背一下。理论就是引论通论两本重点,业务的话平时要再多积累。去当当上搜《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是《新闻采访写作新编》08年再版之后改过名字了。内容比原先多了一点,主体是一样的。

本来已经发过一帖了,结果修改后被告知出了什么问题,就被删除了……是涉及什么辅导机构了吗?郁闷啊,我没在WORD上保存一份。

不过考完研的人都不轻言放弃,既然已经决定写一份经验帖就一定要写出来。

主要说说专业课,今年上海大学出题特别灵活,相对于前几年的出题风格简直就是一百八十度转弯,很多知识指定参考书目上都没有。那2012年打算考上海大学的同学该怎么做了?由于我非跨专业考的,所以按照我复习的思维给点意见吧。

寒假,虽然这个时间段学习很没效率,但是逼着自己学还是能学点东西的。首先,英语背一下考研核心词汇还要研究下长难句,然后研究下郭庆光老师的《传播学教程》,这本书对于初次接触传播学的人打基础很好。

关于参考书目,开学来后就要开始买上大制定的参考书目了,戴元光老师的《传播学通论》,郝雨的《新闻学概论》,许正林的《新闻编辑》,刘海贵和尹德刚合编的《新闻采访写作新编》这几本书是一定要买的。施拉姆那本《传播学概论》没必要买,根本不考,看看就行了。童兵老师的《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也没有太大必要买,因为郝雨老师的《新闻学概论》就是按照那个体系编的,有点重复。新闻评论不用买,基本不考,有些常考评论的知识在《新闻编辑》那本书里有。去年新增的传播思想史并没有考,也应该作为重点复习,毕竟是新增内容。这些参考书目在暑假前最好能很细致地看完一遍,重在理解。

等到上海大学新的大纲出来后,按照大纲要求内容复习,背诵记忆。

根据今年上海大学的出题风格可以看出上大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实力了,而不是像以前只要死记就能得高分,所以大家一定要多看与新闻传播相关的期刊杂志,一定要是有关学术的哦,而不是什么资讯类的。像《新闻大学》,《新闻爱好者》,《新闻传播》,《现代传播》这些都不错,充分利用你们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的资源吧。多关注些新东西,像媒体融合、网络传播之类的。此外对于07年以来的真题也要好好研究,了解上大的出题思路也是重要一计。

下面再说说怎么看一本参考书目,方法我借鉴了传播小王子的读书法,他的经验是:一本书,你看十遍就够了。10遍,你要达到一个目标。10遍看完了后,你要在5分钟内能够把所有的“考点”看完。看不完?我教你这样做。

第一遍:浏览,目的:熟悉书的内容,知道传播学/新闻学是干嘛的。

第二遍:理解,目的:把书里你看不懂的地方,画出来,书里看不懂不是说这个人写书很牛,理论很深奥,而是——他的表达能力欠缺,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非要用一大最没用的话写出来。你标记好了后,到网上百度下,或者你参考一下别的老师写的书,关于同样问题的表达,就明白啦。

第三遍;结合自己的理解开始划重点(你自己所认为的重点)。并整理自己的笔记。

第四遍:结合考试大纲看一遍,把考试大纲上列出来的画出来,再整理一遍笔记。

第五遍:结合往年的考试题,看书。这一遍,要求你在书上找出相应的问题的答案,并且同往年的考试大纲做一个比较。把往年的每一届试题都做一个比较。你会发现两个现象:第一,试题每天都有好多重复的,以前考过的试题还会再考;第二,考试大纲列出来的,你得往死里背了。

第六遍:穷尽一切名词,简答,论述。把所有的能够出成这三种题型的地方,全部整理下来,用最简单的几个字,写在书的每一页的空白的地方。要求,一个句子,就用一两个字,或者词语概括起来,方便记忆。

第七遍:第三遍整理笔记。笔记的要求:第一,尽可能的简单,就是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个名词解释,两三个词语概括一个简答论述;第二,要求你把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地方,大纲里列出来的东西,以前考过的东西全部整理进去。并用不同的标记标注明白。这个笔记是你以后复习的笔记重点之重点。你如果要买笔记的话,就买这种啦,可能就一页纸概括了一本书的考点。

第八遍:看一遍书。这一遍你基本上就明白那些是重点和非重点了。这一遍有个很关键的任务:假如你考的2010年的研究生,你在读书的时候,要用红色的水笔在特殊的地方标记出来“此为2010年试题”,哈~懂不?就是给自己出一份试卷了。我当年考试,猜到了60%以上的试题。包括一个50分的论述噢!

第九遍:扫盲运动。寻找盲点啊。把书里所有的边边角角看一遍。我记得有一年试题出了一个名词解释叫“铅板”,我找了书,发现就在书的左下角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出现过这个词,而且加了引号。由此我开始了一项扫盲运动。并提出一个口号“书里所有加引号的词,都要当成名词解释来看……”。

第十遍:最后一遍。任务目标:考察自己的记忆的程度。看目录,在目录上根据有章节提示,把每一张里所有可能被出成名词,简答,论述的问题全部在大脑里回忆一遍。记不住的地方标记出来,看书。

这十遍看完后,以后复习就看你第七遍整理的笔记了。五分钟保证你把所有的考点浏览一遍。入考场前,你就带几张纸复习就好啦。保证所有考点一览无余。

小王子的方法是很值得借鉴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进度安排调整,十遍听起来有点恐怖,其实我觉得6遍也差不多了,以上黄底的几个步骤是我觉得十分重要和有效的。

上海大学的新闻传播设有博士点,在上海地区仅次于复旦,而且近几年陆续引进了传播学几大牛人,像张咏华,吴信训等人,发展潜力很大。对于想去上海发展,但对复旦没有太大把握的学生来说,可以选择上大。上大09年一共正式录了29人,比08年缩招了3人(虽然09年招生简章上说是录38人,比08年多录了,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所以招生简章的录取名额并不可靠,具体名额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10年考上大的同学可不要迷信招生简章的名额哦)。好了,言归正传吧,先说下初试经验吧。英语要抓早,在暑期之前,要把考研词汇充分背熟,不仅是核心意思,扩展意思也要背,一般要背3—4遍吧,最好能达到随便抽出一个词汇,你就能随口说出它的词义的程度。暑期时可以做下模拟题,像什么200篇的,但做这些题时不要刻意追求答案的正确率,因为做模拟题的目的是熟练巩固考研词汇。暑期后,是复习的重点,这时真题是王道,一定要反复的做,至少做4遍吧,到了11月份,就可以复习作文了,可以背一下专业词汇,固定模式之类的,考试时可以套用(最好别背新东方,红宝书的,因为大家都背这几本,都用这个套路,就烂了,可以选一些不是太普及,但词汇模式比较好的作文书。)如果按这个步骤复习的话,一般能考到70分左右吧(我个人感觉吧,呵呵)至于专业课,老戴那本是重中之重,一定要复习到位,新闻概论也比较重要,如果把这两本搞好,新闻理论就可以应付了,PS:20世纪那套书,童兵那本书会涉及新闻史部分的,要好好看下。像新闻业务那几本,其实没多大用,业务考的超级活,把广电那本的名解给背下,写作那本的大体内容,重点概念记下,评论的也是要记下名词解释就可以了,重点是平时要多看下导师的论文(09考的公信力论述,就在上大导师的一篇论文中涉及),核心期刊,和杂志。等考试时,把平时的积累给发挥出来就可以的。PS: 初试答题时一定要把字写好。像政治的复习,背下任汝芬任之一就行了。平时,看下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的就行,政治一般都不会卡人的,好了,说了这么多,有点困了,复试经验以后补上,希望10年考研的都有好运气,一定要总结知识框架!!太重要了!!心态最重要,有点阿Q精神很不错的

1.决定考研就一定要坚持下去!正所谓自己选择的路跪着都要走下去!天道酬勤,酬和勤不是充要条件!但是不管结果如何,你奋斗的这一年足以让你认识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2.我自己觉得,复习考研最痛苦的只有最后那几天,感觉自己啥都没记住,所有书都想再翻一遍,再加上政治背诵强度突然加大,真会崩溃!所以建议大家要把最后冲刺、做整体梳理的时间提早些,该背的什么提前些背,拖到最后一周真能让你哭。

政治不要相信考研班押题,要自己真抓实学,要细

英语阅读一定要坚持练到最后,哪怕是为练速度

作文最后一月自己压几篇背,考前一定要定时间练

英语,万恶的英语,一定要背单词背单词,做阅读适合自己的方法,切记投机取巧,否则一年之后你的失落感一定会比论坛上现在的嗷嚎声更加惨烈!

政治,我是要说政治,红宝书没必要买,直接买肖秀荣的资料,一定一定会得高分,今年考研政治,肖秀荣基本上答题压中的产不多了,特别是他的最后四套题,一定要背,切记切记!

总结下吧,今年没考好,估计过线有困难了,还在犹豫要不要二战,有得时候人活着很累,家里亲人都是你要顾及的,考研的确是勇者的游戏,毕竟付出一年一无所获的结果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受的,但是只要你觉得自己是对的,那就坚持吧,我相信一切中自有注定,付出终会得到回报,明天回家,学弟学妹加油!

考研是什么,是一个历程,一个怎样的历程?一个智利与体力、希望与失望交织的历程!不论这个过程多么的精彩抑或多么的苦涩,都仅仅只是一个过程。考研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拿一个文凭,更在于从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一个学生到一个准社会人的转变!

1.如何选择学校?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选择!成天把武书连那个狗屁排行榜挂在嘴上,煞有介事地去“选择”和“比较”,这样的人是怎么样的水平,大家心里基本都有个底了,如果他冒出什么惊人的言论,我们也就不以为怪了。

2.如何看待考试?考试,特别是专业考试,公平都是相对的。很多学校有所谓的“内部辅导”,如果你是外校的学生,应该多打听。

3.如何看待录取?复式的存在,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低分上,高分被刷,遍地都是,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有很多,你听别人讲述时,应该多想想。

4.具体到上大,如果看待调剂? 看看山东大学你就能理解了。

5.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所经历的仅仅都是事情的一个环节或一个方面。说的话,都有点“盲人摸象”的感觉,有个帖子,一个人说复式对一志愿不利,后面有3个跟贴说不存在这种情况?你该信谁的?给些版内消息吧,如果你想报考,就应该多了解,不能听风就是雨,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如果真的决定要考研,真的要早准备,尤其是英语,早早解决单词阅读——切肤之谈。切记。

以及,我觉得,我太过于盲目相信人家所说的三个月或者一个月就能考上研,觉得考研也不过如此,所以掉以轻心。千万不要抱侥幸心理。好好准备才有希望。靠运气真的有点冒险。

第四篇:经典的新闻传播专业高校排名

经典的新闻传播专业高校排名

1.人民大学,〈尽管他比较黑,但你一只脚迈进人大就等于踏进了政府!录取比例约50:1录取人数110人〉

2.中国传媒大学,推荐报考〈学校虽小势力却强,看看央视有多少牛人是这儿毕业的?录取各个专业共有300多,比例15:1〉

3.清华大学,〈虽然新闻不怎么地,但凭他的名气就牛死了。录取比例约30:1录取人数40人〉

4.华中师大 < 已进911,其实力和发展势头不可小视,在武汉仅次于武大,华科,招16,公费60%,比例5:1>

5.北京大学,〈绝对是个做学问的好地方,也是许多考生一生的梦想,人生只为圆梦!值!招40个,15个推免生,比例约30:1〉

6.浙江大学,〈有新闻宗师老邵在哪儿撑着,他的弟子也个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录取大概30个左右吧,比例11:1〉

7.南京大学,〈绝对是中国最令人尊敬的大学,绝对是最能学到真东西的地方,录取30人左右,录取绝对公平,比例15:1〉

8.华中科技大学,推荐报考〈有周济在,值得去!这校有钱,人人都能得奖学金,虽没公费胜似公费!录取110人,录取比例10:1〉

9.武汉大学,推荐报考〈研究生的加工厂,大批量生产,实力也不错,招190人,报考的大多是垃圾,上线率很低,别看报的人多,其实不难考,录取比例9:1跨专业的学生很受欢迎,〉

10.厦门大学,推荐报考〈广告第一牛,城市好,压力小,公费多,难度小,招80人,公费1/:3,〉

11.暨南大学,推荐报考〈在广州这块传媒高地很有前途,还可以去南方周末。招70人。比例8;1〉

12.广西大学,推荐报考,〈最被人忽视的新闻强校,实力不比武大差,就是没人家名气大,在业内很有名气,外行不知道而已,录取65人,比例6:1,只要上线就很有希望〉

12.北京印刷学院,〈出版行业的老大,很容易靠,基本没什么淘汰,招30人吧,比例4:1〉

13.南京师范大学,推荐报考〈美女多,学校漂亮,就业不错〉

14.上海大学,〈在上海仅次于复旦,但是复旦每年培养的那么几个研究生够上海这个地方用吗?所以上大学子就得登场了!发展势头强劲,现在上海名列第5,钱/前途无量啊!招40人,公费1/3,录取比例为8:1〉

15.中央民族大学,〈在北京这块地就有前途,报考难度较小,招25人,公费10人,比例7:1〉

16.大连理工大学,〈在辽宁是第一传播高校,大连这地方谁不爱?况且校内风景如画,气候宜人,招50人吧,公费1/4,比例8:1〉

17.湖南大学,〈湖南卫视就是后方基地,湖南的传媒也是国内一等一的好,一不小心就可进湖南卫视,一不小心又是一个李湘何炯,呵呵,招45人,公费1/3,比例7:1〉

18,安徽大学,〈几个导师在业内也小有名气,不错,值得一拼,况且在广东和福建等沿海地区也是很吃香的!招65人,公费一半,比例6:1〉

19,西南政法大学,〈在重庆可以很牛啊,重庆的传媒工作者薪水普遍较高,就业很好,美女也多啊·招35人,60%公费,比例6:1〉

20,辽宁大学,〈曾经游人称他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我认为的确如此,辽大这几年有钱了,也挖了新闻界的不少牛人,招45人,公费20人。比例7:1〉

21,上海外国语大学,《招12个,导师基本都是复旦的教授或是其学生,身在上外却享受复旦待遇,不错!而且在上海能混的较好,想去上海但又怕复旦和上大压力的人可以考虑,1/3公费,比例8:1》

22,重庆大学,《招的人数不多,16个,但几乎个个公费,而且一个导师只带3-4个学生,比较爽,能学到真东西,不过录取可能比较黑,比例7:1》

23,武汉理工大学,《也算一个211大学,不过毕竟是理工类学校,文科不行,但在武汉很有口碑,招10-15个人,公费1/3》

24,南昌大学,《江西唯一一个有新闻传播的饿院校,通吃省内,也是江西2个重点大学之一,有政府大量扶持,省内很有权威啊,招50人左右,公费20个吧,比例7;1》

25,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美眉最多的大学,在湖南的新传方面仅次于湖大,也算是牛小一个,招生人数不清楚,肩章没说,》

26,西北大学,《西北地区的学子可以考虑,毕竟是西安新闻的老大,通吃西北没问题,招30个左右,公费一半,比例6:1》

27,山西师范大学,《西北第一师范牛校,他的毕业生遍布西北各大中城市,就业很好,招20-30个,可能还要扩招,公费70%,比例6:1》

28,兰州大学,《很多人很意外为什么兰大排在这儿,原因是它在大西北,新闻传播是大城市的宠儿,就业很吃香,但他却深在内陆,甘肃也是国家贫困地区,即使就业了,待

遇也不好,还不如沿海的一个一般院校,地域因素严重限制了兰大的饿发展,虽然他是一所很好的大学,招40个左右吧,因为他的一些牛导师都跑去了沿海,所以招生可能有变化,公费1/3,比例6:1》

一般推荐的学校,现在在补充一 下遗漏的学校,第一类:实力超强类

1,川大 <绝对的西南之王,大家都看过《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成都粉子》两本书吧。那里的广告人多牛,成都是西部第一大都会,广告业很发达,薪水很高,且有美女,美景,美食,何乐而不为?录90人,公费30人。比例 8:1

2。山东大学 ,< 虽然山东省的知名传媒不是很多,不过,山东是中国仅次江苏。浙江的经济发达的省份,而且有如青岛,烟台等诸多美丽的海滨城市去发展,不要嫌弃哦。另外就凭山东的牌子就可以横行中国了,录23人,公费10人。比例8:1 >

3。吉林大学< 东北最牛的文科大学,06年是热门,估计07年回有所将温,吉大有9个校区,被人与川大。山东并称为三大“假大空”大学,不过,光凭人家的名气就足以拼死一搏,录32人,公费12人,比例去年较高12:1,今年可能回降。

4。西交大 <985工程大学,9所中国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就是这句话,没的说了,西北第一牛校,西部无人匹敌,招12人,可能会全部公费,因为他是国家自费改革试点。比例12:1>

5。深圳大学 <在深圳还用问为什么吗?这绝对是挣人民币的好地方,不过学费和消费都很高,贫困生最好别冒险,公费较少,几个而已,招25人,比例15:1 >

第二类 实力较强类

1。北师大(有专门奥运反方向的专业,想想奥运会成就了多少张名嘴,拼吧!还犹豫什么?招25个,奥运方向15个,比例9:1 >

2。南开大学 <近年一直在下滑的大学,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差不到那去,在天津也绝对无敌,招12个,比例7:1,公费一半 >

3。中国农业大学 <想去北京但有惧怕清华,北大,人大,北广着四大天王的人可以圆个北京梦,招10-15人,比例6:1,公费全部 >

4,湖南师大,<有湖南卫士撑腰,可在本地发展,也可南下广东,招生人数可比例,公费不详>

5,东北师大,<东北那么两三所招新传的高校,新闻人才凤毛麟角,毕业后可在东北大展宏图,就业很好,招生人数,比例,公费不详>

第三类,1,同济大学和上海交大,<不知道今年还招不招生,04,05年都招了,不过招的话,很值去拼啊!>

2,河北大学,<河北靴子可以做为很好的选择,河北唯一的一本大小,很容易考,过线就可上,招生人数较多,60人,而且很利于跨专业的学生,他的两们专业可里有一门是考文学的,公费1/4,比例6:1>

3,云南大学<不要因为马加爵兄就对云大有偏见,他的实力在西南也是一等一的,而且参考书也是所有学校里最少的,只有3本,招30人,比例6:1,公费12人>

4,湖北大学,<在武汉还能混,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招20人,公费不详,比例6:1> 5,新疆大学,<整个新疆就指望他培养新闻人才了,绝对是省内的宠儿,招25人,接受调剂,比例4:1,公费一半>

另外有一些贫下中农实力不济的人可以选择以下院校:

天津师范大学10人,山西大学12人.黑龙江大学15人,南京政治学院10人,江西师大不详,电子科技大学15人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503 新闻传播学(2009年)



本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单位共6个,本次参评6个;具有“博士点”授权的单位共8个,本次参评5个;还有12个具有“硕士一级”授权和8个具有“硕士点”授权的单位也参加了本次评估。参评高校共31所。



排名

1中国人民大学

2中国传媒大学

3复旦大学

4清华大学

5武汉大学

6浙江大学

7北京大学

7南京大学(并列)

9华中科技大学

10厦门大学

11上海理工大学

12暨南大学

13上海交通大学

14四川大学

15天津师范大学

第五篇: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调查报告

关于新闻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的调查报告

新闻与传播专业

赵欣

2012年11月1日

一、调查背景

自2011年招收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MJC)研究生工作的正式启动,标志着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研究生教育从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始转变,但是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虽然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的教育模式和经验可供专业学位研究生借鉴,但这两种培养模式是有着很大区别的。因此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培养方案,确定新的培养目标,采取特色的教学理念,建设有特点的师资队伍,这样才能承担起培养应用型高层次新闻传播专门人才的使命,满足新闻界对实务人才的需求。同时,也通过我院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不断实践,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院研究生教育体系。就此,本人对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二、调查内容

(一)调查目的:了解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其市场面向和培养模式的认识。

(二)调查对象: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

(三)调查方式:本次问卷调查采取不记名调查的方式,对30名2012级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当场发卷调查,并当场回收问卷,回收率达100%。

(四)调查时间:2012年11月1日上午10点。

(五)调查概述:本次调查通过了解专业学位研究生对现阶段学习状况的认识,提出了共14道问题,其中3道为多选题,其余13道为单选题,内容涵盖了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市场面向和培养方案两大方面。

三、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对自身市场面向的认识:

1.毕业后更倾向于进入媒体机构工作。

你毕业后更倾向于?考博去媒体工作去其他单位工作

1209

从上表可以看出,只有约3%的同学有意攻读新闻传播博士学位,投身高校和新闻传播研究机构从事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大约67%的同学希望作为应用型人才进入媒体机构从事专门工作;还有约30%的同学希望从事其他工作。这表明了从总体看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从事理论研究的意愿,更趋向于毕业后直接进入媒体机构等实务单位。这就要求我们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市场面向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并严格按培养方案

实施教学,以达到媒体机构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大多数同学对自身的发展前景持怀疑态度。

你认为通过两年的研究生学能不能不知道习能否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1920 你又没有想过通过自己的有没有不知道 努力改变现在的学习状况?2505

从上表可以看出,有超过90%的同学对自己的发展前景态度消极。大约67%的同学对 未来的就业感到迷茫,还有约30%的同学对自身持否定态度,认为通过两年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这样的现象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去关注、去寻找原因并积极地寻求解决方法。

(二)对目前培养方案的看法

1.现在的课程设置有待改善

你对现在的课程安排满意吗?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21018 如果不满意,是对开设课程种类课程安排顺序教师授课方式 哪些方面不满意?22913

上表表明,仅有约6%的同学对现在的课程安排感到满意,大约33%的同学感到一般,而约61%的同学对现在的课程安排不满意。而因开设课程种类而感到不满的约占73%,对教师授课方式感到不满意的约占43%,对课程安排顺序不满意的占大约30%。这样的结果表明,大多数同学认为课程设置的结构不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市场面向的要求,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教师的教学理念不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

2.应注重对业务能力的培养

你觉得专硕的课只安排业务课业务和适当的理论课偏重理论课 程应如何安排?0291

你觉得专硕课程先基础业务后理论先理论后基础二者同时进行 安排顺序应该?6321

你觉得专硕的课程注重采写编评等基础业务能力加强理论知识储备二者兼并 应该如何让开展?10119

从上表可以看出,约97%的同学认为应该在注重业务课的基础上适当地安排理论课程;

约70%的同学认为业务课与理论课应该同时进行,而约20%的同学希望先开设业务课而后进行理论学习,剩下的10%认为应该先学习理论后训练业务能力;有大约33%的同学认为授课过程中应该更注重对业务能力的培养,约64%的同学认为授课中业务能力的培养和理论知识的学习都应注重,仅3%认为理论知识更加重要。这些数据表明,应用型的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的专业设置,应该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搭建起相互沟通的桥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新闻业务实践技能,强化学生的业务能力同时传授新闻专业的理论知识。

3.应当安排媒体工作人员在校授课,更新专业知识。

你觉得专硕的学习是否需要需要随意不需要

安排媒体在职人员授课?2730

你觉得是否需要开设有关媒体需要随意不需要

发展现状及最新趋势的课程?2730

上表表明,90%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安排媒体在职人员在校授课,同样90%的同学认为需要学习有关媒体发展现状及最新趋势的学科前沿的知识。这样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应该从新闻实务单位引进一些人员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培养工作,以便了解实务单位的专业需求,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还应了解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4.加强实践。

你更希望通过专硕的理论实践对问题的探索研究能力 学习加强哪些方面?3258

你觉得实习半年一年一年半

时间应该为?11136

如果学校安排在校学习与外出同意不同意

实习交替进行你是否同意?246

从上表可以看出,约83%的同学更希望加强实践,约10%的同学希望丰富理论知识,同时还有约27%的同学希望提升对问题的探索研究能力;大约37%的同学认为半年的实习时间就足够了,约43%认为一年的实习时间更加合理,还有大约20%认为需要一年半的实习时间;约80%的同学同意在校学习与外出实习交替进行,剩余约20%的同学不同意这样的安排。以上数据都表明,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和业务素质的培养,以适应实务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目的,加强与实务单位的联系交流,增加实践训练的机

会。

5.加强职业导向。

你认为读研期间校内导师和校外校内校外

导师谁会对你的帮助更大?1720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约57%的同学认为校内导师对自己的帮助会更大,而约67%的同学则希望校外导师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帮助。这表明,同学们希望能够强化职业导向,以满足对专业方向知识学习的需要。

四、调查结果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我院目前对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有待完善与发展。

关于对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的建议:

(一)市场面向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市场面向应当是,面向媒体机构和新闻实务单位,从事新闻传播及相关领域工作。因此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应当培养出培养具有现化传播理念和国际视野,深刻了解中国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设置

应用型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应当在首先注重新闻业务实践技能训练,同时学习新闻专业理论知识。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课程设置结构中,专业必修课应当以采、写、编、评、摄等业务能力的培养为主,同时安排适当的理论课程(如中外新闻史研究、传播理论与方法、新媒体以及新技术研究等);专业选修课向学生提供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如按媒介分纸媒、广电、网络等专业方向,或按专业细分国际、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报道和评论、杂志写作等)。在专业课程设置顺序上,应当紧密安排在校期间的课程,优先安排业务基础培训课程,在强化基础业务能力的前提下,进行各专业方向的学习。

(三)教学方式

在教学理念方面,要改变传统的以理论知识讲述为主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新闻传播业务技能的训练与提高。课程学习以课堂教学为主,兼有案例分析、专题讲座、模拟演练、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我国新闻传播业和国际同行业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重视理论的实际应用,注重对学生业务能力的培养。结合本校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特色培养。

另一方面,聘请新闻实务单位的资深记者、编辑参与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加强学生对媒体发展现状与趋势的了解和与实务单位的交流。邀请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专家学者讲课,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

(四)专业面向

根据自身资源优势,设置细分的专业方向(如国际政治新闻报道、商业和经济新闻报道、文化报道和评论、文学性新闻报道、影视和视频报道、杂志写作等等),重点发展特色专业,并随着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推出新的专业方向。

下载今天高校怎样培养新闻传播人才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今天高校怎样培养新闻传播人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才引进培养工作新闻通稿

    人才引进培养工作新闻稿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拥有了人才,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抓好第一要务,必须抓住第一资源。近年来,市中医院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

    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于是,无奈的企业开始自办大学了。今年3月30日,麦当劳中国汉堡大学在上海正式成立,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曾启山表示,麦当劳计划今年内在中国开设150~175......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校园环境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高校(培养)环境的营造和探索(大纲)摘要:随着全球高科技的发展,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这着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

    怎样培养、吸引、用好、留住人才

    怎样培养、吸引、用好、留住人才 党的80年历史反复证明一个道理:人才问题,至关重要。邓小平把能否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标准,培养、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

    怎样做好福彩文化的新闻传播工作

    福彩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宣传领域,如何有声有色地做 好当前福彩文化的新闻传播?这是新形势下给各级福彩部门提出的新课题。因此,要花大力气提高福彩文化传播的宣传艺术,增强福彩文......

    新闻传播实务

    新闻传播实务 本科目须考查的知识要点如下: 新闻实务:新闻采访概论、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发现与判别新闻、记者的思维方式、记者的修养、采访的第一阶段、采访的第二阶段、采......

    新闻传播简历

    陈文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 女 | 25岁(1986年7月15日) 居住地:上海 电 话:139********(手机) E-mail:chenwen@51job.com最近工作 [ 2 年1个月 ] 公 司:XX出版社 行 业:文字媒体/出版 职......

    高校拔尖人才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校拔尖人才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作者:秦书生 王迎春 来源:《科学与管理》2006年第04期 摘 要:拔尖人才的显著标志是高素质、高水平和高能力。创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