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于是,无奈的企业开始自办大学了。今年3月30日,麦当劳中国汉堡大学在上海正式成立,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曾启山表示,麦当劳计划今年内在中国开设150~175家餐厅,相应新增10000个工作机会,该大学将为这个增长计划培养和储备人才。8天后,中式快餐代表企业真功夫宣布成立真功夫米饭大学,将培训至少3000名管理人员,同时每年将陆续投入3000~4000万元,建立人才发展体系。
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也一直有对大学毕业后的人才进行“再加工”的传统。王英(化名)大学毕业后通过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的面试、笔试、体检、军训、培训五个阶段的严格考核后,目前已经在该公司工作了。据他介绍,和他一起跨入企业“人才加工厂”大门的大约有七八千人,他们交纳了4800元的培训费用,经历了长达8个月的学习与实践,如果在某一阶段被淘汰了,就会把相应阶段的费用退还给他们。
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后,王英成为了被公司留下来的三四百个“英才”中的一个,如此激烈的竞争是他在大学里很难体验到的,对于像他一样的大学毕业生而言,走向社会后,似乎还面临着“重头再来”的问题。“说实话,在大学里学的知识挺多、也挺好的,但就是感觉与实际脱离,在实际工作中用不上。”王英坦言,机械制图、电气线路等,是极少数对他工作稍有帮助的课程,而大部分知识,还是得在工作中学习。
当中国的用人单位纷纷开始建造“人才加工厂”的时候,高校必须反思了。
“一部分高校追求研究型、综合化和各项评比指标,比较注重学校的自我发展;怎样和企业、行业合作,怎样为企业培养实用人才,怎样加强产学研结合,花的精力还不够。应该强调学校要办出行业特色、职业特色。高校一定要有明确的行业服务目标,要多和行业、企业交朋友。”在胡瑞文看来,高校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行业、企业可能更有发言权。
在当下的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教育培养与人才需求相适应的有效机制。“大学除了基础知识教育外,如何根据市场的变化与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实用化教育明显不足。”邢文祥在进行企业和大学生对就业能力评价的调研时惊讶地发现,对“职业意识”的看重程度造成了企业和大学生的根本性分歧。在企业最看重的就业能力要素中,“职业意识”以19.8%的比例位居榜首,而在大学生眼中,“职业意识”仅以6.9%的比例排在倒数第一位,远没有专业、技能等重要。
如果把大学比喻成一个工厂,那么进入大学的新生就是这个工厂的原材料,大学毕业生则是出厂的产品。目前,高考制度可以统一检验原料的质量,而产品的质量只能依据他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知识、技能、行为、贡献等来评判。“因此,企业和大学生对就业能力评价的差异和分歧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目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第二篇:浅论高校英语专业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现今社会,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 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来到了xxx,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 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 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组织后,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 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们穿街走户接触各 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要知道做 什么,要自己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 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 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接触那些刚刚毕业的学长学姐,他们总是队我说要好好珍惜在学校的时 间。在这次实践中,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 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
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在工作上还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会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句什么都会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碍,那一切就变得容易解决了。知识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这次接触的酿造业,对我来说很陌生,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其各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中。
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
第三篇: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校园环境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高校(培养)环境的营造和探索(大纲)
摘要:随着全球高科技的发展,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这着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首要课题之一。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需要研究教学环境、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等。本文通过对当前创新人才高校培养环境现状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分别从文化环境、课堂环境、实践环境、管理环境四个方面来探索怎样营造适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高校环境。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校园环境,课堂环境,实践环境,管理环境。
当今时代,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更是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自然成为我国教育的核心任务。那么,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就是我国教育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之一。首先,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各国有不同的理解,仅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不够,作为基础的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个性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是前提,再加上完整的个性品格和进取开拓的精神,而如果是工具化、模式化的人,被套以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则是不易成长为一个充满创新细胞的人的。有了这样高品质人才的需求,就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尤其是高等院校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推动知识原始创新的主体,更应加紧对教育环境、教育机制、教育内容等的改革与探索,而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可通过四周氛围的长期感染,对学生及其学习产生潜移默化乃至根深蒂固的重大影响。
一. 重视校园文化环境营造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升其文化内蕴和气节的特殊形式,是学校创校宗旨的精髓。它体现了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艺术,使人们意识到学校不仅需要教师、学生、校舍媒介等要素,更需要校风、班风、学风作为精神建设的支柱。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提供良好的生活与学习氛围,才更有利于促进现代教育理念的实施,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1.明确教育目的,清晰培养目标。
大学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为独立的个人,在排除民族的使命感外,进入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是最需要明确的第一个问题。在当代,从小学到中学越来越沉重的应试教育和整齐划一的教材课程使得学生正逐步丧失自主选择兴趣的权力,每个学生每天的课程及学习时间大多相同,求学的道路也不经相同,但要满足社会多种人才的需求并
匹配到与自己兴趣相结合的工作岗位,就需要通过大学阶段的过滤,塑造出能满足不同工作结构的人才。所以大学的首要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不断地实践尝试中发现其所擅长的方向,挖掘出其潜在的天赋,发展其兴趣爱好,逐步找到社会定位实现个人的价值。
2.激发学生主动性,突出“学生主位”,形成师生互动的校园文化。
教学的三要素有教师、学生及教学媒介。传统的教学观总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导,突出教师的主教地位,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二位。而教育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对人的全面理解和全面培养,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只是在各个疑问处给学生以提示和引导的火把而已。因而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尊重学生的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种认识不仅来源于生理学、心理学的一般概念,更应深入到学生们的心底情感和处境角色。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汲取,帮助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到知识的创造者转变,也是教学观要转变的重要内容。
提倡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育观,并不是要抹杀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相反,是给了教师更为宽松的施教环境和更多的表达自己自由观点的机会。从学生的创新思维中也让教师和学生都理智地认识到:老师本人也不是真理的化身,在曲折的求知探索人生道路上,他(她)们同样有七情六欲和缺点,需要与社会各界沟通交流时刻更新自己的思想。在与学生共同教与学的过程中激起探索人类及自然奥秘的兴趣,这便是最成功的教育。
3.鼓励尝试,允许失败,形成校园创新文化。
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理念的今天,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何入手,如何创新,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课题。长久以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弘扬集体主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主旋律,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批优秀学子,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政治氛围,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一就是文化内容不够丰富且多停留在表面层次不够深入,其二就是形式较为单一多以文体活动为主急需创新。
鼓励创新,允许失败,是在当今时代进一步搞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自古以来,成功的人做成功的事都是从失败之路上走过。越俎代庖的教育会使孩子失去了尝试的机会也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在家长和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孩子又将失去什么?只有亲力亲为的不断实践和孜孜不倦的献身探索,在尝试和失败中磨练出来的才是具体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
创新的校园文化不仅局限于课堂理念,从专业的分流、科目的设置、评价标准的开放化到课外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渗透着创新的精神。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创新空间,为教师构筑“人尽其才”的讲台,也为个院系宣传独特的专业文化。创建创新文化论坛,开展创新精神人文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家讲述其创新之路。创新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创新文化的塑造更是一种沉淀,弥漫在校园每处的花香墙角。有了创新的精神,校园文化的建设将更加深入,育人环境将更加优化。
二.深化课堂创新环境改革。
课堂仍然是高校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能力提升的主要方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通过改善和深化课堂教学环境,灌注创新的成分滋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知识底蕴深厚、实践能力强、善于迁移变通、思维与形象思想相统一的拔尖创新人才。
1.创新教学目的,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高校课堂教学首先要改变教学指导思想,转变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树立以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为指导。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即通过教学最重要的不是使学生掌握大量知识,而是要获得独立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为主,促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到知识的探索追求者。只有这样,才是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教授了最无限的知识,善于学习,学会学习,才能学习的真正开始。
2.创新课程内容。
(1)创新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接轨。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他表明学校的生活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同时又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校园不是世外桃源而应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这就启示我们现代的课程内容更应与社会需求想结合,“以用为本”而非盲目的“学术官本位”,从学校中学会生活,培养出能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各类人才,才是应选择的课程内容。
(2)更新基础学科课程内容,紧跟科技发展步伐。
目前国内课程的相对稳定性特点,使得课程内容滞后于科技发展,基础学科内容与现代科技发展距离不断扩大。解决的办法就是不断更新课程内容,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为此,西方许多发达国家都把课程内容的更新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来抓,甚至日本和印度等国都纷纷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和更新。而观我国,高校课程的更新速度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基础课程内容基本没有变动,新科技知识比重小,新成果、新理论、新思想没有体现,内容陈旧急需补充更新。
3.创新科目设置。
(1)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
我国的选修课比重从80年代初的10%发展到90年代初的25%左右,趋势是好的,但比重仍然偏低。而必修课则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一直高到70%—80%。选修课作为能促进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科目课程,非常有利于培养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它能弥补因文理分科而导致的知识结构缺陷,拓展与本专业学科相关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培养多角度的思维能力,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在保证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开设可供学生们自主选择的选修科目,对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都是有利的。
(2)调整课程科目,以社会需求动态为风向标。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国家所用,尤其是高等院校作为向社会输出人才的直接出口,更应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以社会需求动态为风向标,及时调整课程科目的设置,培养符合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部门规格要求的各类人才。这样的毕业生才是与企业对口的专业人才,符合市场经济的特点,有利
于维护市场的稳定性及个人职业的长久发展。而当高等教育的发展单纯追求所谓的高层次,教育目标单一化,就必然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从而造成人、财、物的浪费。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总是随着一定社会的发展而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没有一种适应所有社会发展阶段的固定不变的课程模式。因此课程科目的调账既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它既是高校发展的象征,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手段。
(3)推动课程科目与国际接轨。(向国外学习)??
任何一个国家学校课程的改革都必须建立在其民族文化传统及本国政治、经济发展现状基础上,单纯照搬他国的课程改革经验和模式,不顾本国国情,不可能使课程改革成功。课程改革必须兼顾制约课程发展的所有因素,只考虑一种因素,必然使课程发展顾此失彼,使改革陷入恶性循环,更不可能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4.创建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
宽松适宜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在适宜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人格才能得以自由和舒展,个性才能得以释放,才会有活跃的思维,进而才有创新火花的迸发。
创建宽松的课堂环境,首先要创建平等的心里环境,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地位,没有尊卑只有尊重。同时生生之间也是平等的,每个学生都有公平的发言权和全面展示自己的机会。其次还需要创设融洽的情感环境,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师生沟通习惯,共创一个自然、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
三.加强课外实践环境塑造(福禄培尔的“游戏”教学)
1.重视科学研究实验,加强实践动手能力。
我国高校自创始以来就有着“重理论,轻动手”的传统教育思想,科学研究总是没有提升到首要地位,即使重视,也只是口头或形式上的重视,实践的科研比重和深度并没有提高,学生仍处于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数据的阶段,实际动手能力没有得到锻炼。科学实验的研究,作为一切理论的奠基石,应成为独立的设置体系,与课堂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应与学生成绩的高低相联系。在拥有了较好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后,我们更需要的是一批有较高实践创新能力的专家、教授、学生,从基础实验到创造性实验,完成真正的飞跃。
2,与民族企业加强联系,增进校企合作
为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对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校企合作可以不仅限于大中专职业院校中,高等综合院校也应加强与企业合作的联系。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学习更应深入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讨论和调研,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相渗透,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是办好高校教育、促进企业活力、培养拔尖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3.加强国际交流,拓展国际视野,利用世界资源。
随着日益增强的经济全球化与对外交流的加深,中国经济必定要融入国际经
济的大环境,而且将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也使得国家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北京大学前任校长许智宏教授曾指出:“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不管学生们将来怎么样,在中国读书还是到国外读书,他们都必须有国际视野。”何为“国际视野”?除了善于接受一切有利资源,抓住每一次飞跃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国际的胸怀,可包容不同的文化,接受差异的胸襟。这就需要高等院校作为重要的培养基地,提供国际化的平台,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增加留学生往来活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营造校园的国际化环境,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完善管理环境体制改革
1.向完全学分管理体制转变,提高学习效率。
学分制又称为学分累积制,不管学习时间长短,只要修够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也可因其他原因暂停学业,分阶段完成。从现实意义上说,是以选课和学分积累为核心的一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是对课程设置僵死、修业年限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其目的在于倡导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非常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育成果。目前我国多数高校仍实行学年制或者学分与学年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这与也我国高校具体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学进度的掌控、毕业工作的导向分配都是决定我国暂不实行完全学分制的重要原因。但纵观我国教育发展的路程,还有西方国家的成功教学经验,施行完全的学分管理体制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元化、关联性强、形成系统的课程整体不但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也能有效地、因人异地的分配受教育时间,降低培养的成本,对个人和社会都是双赢。
2.(软环境)提供良好的“创新”氛围,吸引外海优秀学员,也留住校内创新人才。
在2011年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有记者提问称: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的事业高峰都是在海外获得的,我们培养的拔尖人才很多是给他打好了基础,在海外成就他的事业,最终为别的国家服务。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确,这是我国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目前,国内的许多硬件培养条件已逐步达到国际标准,有些高校的校舍设备甚至已超过了国际水平,但在师资队伍、软件方面和国外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但也在逐步改变。只有软环境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学生就会留在国内接受我们的培养。
立足中国国情:开展国情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要想成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前提条件是要了解中国,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只有立足中国看世界,学生的“国际视野”才不是空洞的,这样的学生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状,为中国未来发展作出适时适当的贡献。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是全方位多维度的,会涉及到政治、历史、文化等各领域,其中不乏一些被外界所误解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生如何理解至关重要。如果学生自身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就有偏差,那么这种国际交流只能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因此,高校在推进国际交流的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国
3.激励竞争机制(高校之间竞争日趋激烈)
面对社会经济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面对高校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面对大学扩招后学生就业困难的严峻形势,成长为解决21世纪新问题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此所讲的国际视
一.营造适合创新的家庭环境
1.发觉儿童兴趣,挖掘内在天赋,从小培养创新意识。(差异化培养、激发创造力和发展潜力)
2.使民主思想贯穿于家庭教育始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二.优化校园创新环境
1.深化创新课程改革,与国际课程接轨。(人的个性发展,个性化教学,“多元性”的理念和模式,规范性和一元性,选修课,老子“因材施教”)
三.市场环境
1.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优势,竞争
2.工资机制,拔尖创新人才与同等劳动工资持平。
四.社会环境
1.改变社会思潮,转变求学观。(以用为本,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社会评价)
2.促进科研体制改革,消除“学术官本位”,减少学术行政化。
3.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多种途径:报刊、影视)
第四篇:浅谈高校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培养
浅谈高校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培养
作者:xx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就医患者的需求也逐步提高。这就向医院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挑战,医院里,护理人员接触病人的时间最长,护士的精神面貌、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病人的健康状况,也影响着医院的整体形象。同时,各种新型技术的引进也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就成为了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
关键字:护理人才;高素质;高级护理;人才培养
一、引言
所谓高素质护理人才是指接受系统正规的大学教育,既有较强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又有较强的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科研能力以及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的高级护理人才;其显著特点是具备创新意识、独立个性和动手实践能力;为达到国际通用的护理人才的标准,还必须具备娴熟的计算机应用与较高的英语水平。在我国现阶段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是为了更多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为了更好地实施整体护理,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研究发现,医院最需要的是综合性本科护理人才,对思想品德修养、业务素质、人际沟通能力要求较高,护理管理、科研、教学能力次之,对计算机和英语水平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目前,我国高素质护理人才短缺,据2006年卫生部提供的数字,未来10年将缺100万高标准的护士。另据HOP E护理学院的一项资料显示。我国护理高级人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128万名护士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13亿人人口大国的需要。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的现状是供不应求。因此,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迫在眉睫。
二、我国高校护理人才培养的现状
1、人文素质的缺失在我国,护理专业学生理科生居多,他们在高中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了人文知识、人文素质的相对不足,进入大学后由于繁重的课业压力,以及在“实用哲学”考试风的带动下,护理专业学生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认识不足,对博大精深的人文知识则无暇顾及。最终导致,许多护理学生价值观迷失,出现信仰危机。
2、理论与实际联系脱节,专业基础不扎实重理论、轻操作,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所学知识与临床脱节。一直以来,护理教材就是在医疗专业的教材后面加上一点护理的内容,课程的前2/3是由临床医生讲解,后1/3由临床护士完成。对于护理研究生的招生考核内容是借鉴其他如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生的培养模式,整个培养模式基本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压缩。国外护理研究生大部分为专业型人员,而我国现在培养的护理研究生基本为科研型人员,临床能力相对薄弱。
3、知识结构不合理,综合能力较差造成这方面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学校层面来讲,课程的设置有待进一步改善。传统的课程设置已不能满足现代科学技术 的飞速发展,人口谱和疾病谱的改变,人们健康需求的转变、社会及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的要求。传统的课程设置主要着重于躯体的疾病,是以疾病为 中心。对于病人的心理变化所 出现的心理障碍以及恢复健康后的后续治疗和护理、疾病的预防等较为忽视。课程设置中这方面所占的比例较少。对于现阶段老百姓看病难、看不起病、医患关系护患关系紧张等也缺乏相应的应对措施 与必要的培训,也阻碍了护生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同时,从学生层面来讲,有的护士生专业知识、书本知识掌握的很好,但是对与专业知识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把握较差。各方面能力,如口头、书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沟通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就比较匮乏。在两方面原因综合作用下,我国护理人才综合能力较差,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高校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的途径
1、加强现代护理人才素质教育的培养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学会如何做人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学生懂得了如何做人,才能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视病人如亲人。所以医学院校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除了设定其为必修课外,还可开设专门的职业道德课,举办各种人文讲座,邀请医院的优秀护理人才作先进事迹报告等。
2、调整专业设置,增加专业课的比重社会的进步和护理学的发展以及当代科学技术呈现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护生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完善的人格结构和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护理专业的课程应该紧跟这种发展趋势,才能培养出更适应临床的护理人才。可采用综合课程,根据护理专业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精简、删除和增加部分内容。可新增加的护理专业课程有健康评估、预防保健、职业防护、护理美学、临床护理论文写作、执业护士法、护理专业技术实训等。在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方面要随着新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加大较新知识的分量,要紧密联系临床的最新知识和技术;加强人文社会学科(如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社会学、公关学、管理学、人际沟通等)和创造性实验课程的选修比例。选修课的内容主要由公共基础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护理新理论新进展等组成选修课应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
3、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护理专业重在实践。可以减少理论验证实践的学时,增加训练实际工作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的学时,构建相对独立而又完整的护理实践教学系统。可多采用边授课边临床实习的形式,还可把临床见习改为阶段实习,取消临床见习教学,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为了让学生尽早适应临床,可在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始让学生接触临床,以后各学期的实习时数逐渐增加,不断强化护生的临床观念及临床思维。
总之,培养护理人才的目的是要服务于社会,所以高校在进行护理人才培养时,除了依据上述突进进行改善的同时,还要要紧随时代发展前沿,依托市场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市场真正需要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梁丽秋《21世纪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方式》【A】
(2)程旭《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培养》【C】
(3)丁国芳、郑舟军 《国际化高级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A】
(4)管映君《从护理人才的培养要求看护理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 【A】
(5)宿芬芳《护理人才培养与使用探讨》【A】
(6)李鑫玺《护理人才的培养与现状分析》【B】
(7)王浩《浅谈社区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A】
(8)王星歌《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探讨》【B】
(9)温茂兴《如何提高高级护理专业学生护理操作技能》 【A】
(10)刘春梅《社会进步推进护理人才的培养》【A】
(11)苏晓虎、王顺《现代高级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A】
(12)王霞《社会护理人才的培养探讨》【C】
(13)王敏、钟立杰《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 【C】
(14)代冰娜《新形势下护理人才的培养与提高》【A】
(15)刘浩《加强护理药理学改革,促进高级护理人才培养》【A】
(16)李向楠《在职护士继续教育探析》【A】
(17)王冬梅《由日本养老护理浅谈我国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 【A】
(18)《Theory synthesis for self-neglect: a health and social phenomenon》
Gibbons SW.《Nursing Research》
(19)《Student plagiarism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Kenny.D 《Nursing
Education Today》
(20)《Research development in a university nursing school in southern Ireland》McCarthy.G
第五篇:大学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大学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我为什么要上大学
摘要 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的学府,综合性的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其主要功能是培养优秀人才、进行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然而,现实中的中国大学的教育价值究竟是什么?何为其人才培养目标?本文认为大学教育应该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大学应面向产业和社区培养多样化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应用型人才
年龄的增长、思想的逐渐成熟以及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现实促使我不断思考:我为什么要上大学?我如何过好我的大学生活?当今社会,中外不少学者猛烈抨击中国的大学教育,中国大学真的那么不如人意么?所以,为了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涯中既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又坚定自己的未来方向,同时深入了解中国大学的教育,包括大学功能和人才培养模式,使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更加充实,我想弄懂大学教育有何价值,大学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便是我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而要解决“大学教育培养何种类型的人才”以及“我要上大学的理由”这两个问题,就必须对中国大学教育的现状、功能和人才培养方案有一个清晰透彻的理解。
一.中国大学教育现状
有人曾曾用鲁迅的四部作品来总结其大学生活:大一时《彷徨》,大二时《呐喊》,大三时《朝花夕拾》,大四时《伤逝》。大一时,我们刚刚离开家乡及亲人,步入校园,对很多事情都不懂,不知什么事情该做,可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不能做,甚至对未来一片迷茫,可谓“彷徨”。大二时,初涉社会,不了解甚至不懂处事规则,对世事的不公虽想反抗,却又无力改变现状,无人给予自己说说自己的想法的机会,所以“呐喊”。大三时,不经意间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了一半,然而回首往事时,却发现自己似乎什么也没学到,于是悔恨当初,决心在大三认真学习,步步“落下”的功课,是为“朝花夕拾”。大四时,不少同学纷纷为工作、实习忙碌着,奔波着,猛然发现学习时间大大减少,四年似在弹指一挥间中慢慢“伤逝”。这种解释既生动有趣,也从某一方面上反映了当前中国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从一些调查报告中不难看出,中国大学教育所暴露的问题有: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师资比例较大;某些老师水平一般,甚至私自下海,不务正业;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下滑;大学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学校设施过度使用;教育经费没有适当增加;大学教育同质化;知识教育、能力教育、道德教育、职业教育欠缺等等。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的使大学教育质量堪忧,水平下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素质及价值观。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这样的大学教育与这样的大学生活。
二.中国大学教育功能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所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中国的大学教育功能不仅仅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还是进行科研、创造知识,更是服务于社会生产。首先,大学将分散的知识集中化、系统化、综合化,向大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也是其进行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的基地。其次,大学通过进行科学研究,并以论文、专著、专利等的发表来创造知识,展示成果。最后,通过将大学研究的某些成果转化成投资项目、产品,将其变成应用成果,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为社会生产服务。然而,中国的大学教育功能往往侧重前面两种功能,即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忽视了其社会服务功能。这不正反映了大学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吗?因此,大学教育应该走产学研道路,应当是一个集教育功能、科研功能和服务社会生产功能于一体的联合体。坚持走教学、科研、生产良性互动的道路,强化教学、科研、生产三者之间的互相渗透,将学生创业教育与教师科研成果转换、与学生社团教育相结合,为学生创业教育摸索一条新道路。
三.大学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我们首先来看看日本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日本在《构筑学士教育课程的审议总结》提到了学士课程教育,而且着重提到了学士力这个词。什么是学士力呢?学士力是指日本大学授予学士学位的人所应该具有的素质和能力。学士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知识与理解、通用性技能、态度与志向、综合性学习经验和创造性思考能力。从这四个方面不难看出,日本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既注重文化知识,又注重能力培养,既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人格素养,又鼓励学生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其次,我们再来看看美国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的标准:具有清楚地思维、谈吐、写作的能力;具有以批评的方式系统地推理的能力;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具有判断什么意谓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具有辨识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定量、历史、科学、道德、美学);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具有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从这些标准中,我们可以得知美国的大学教育首先强调的是能力的培养,然后是要了解一定的思维方式,接着再是拓展大学文化知识,注重其深度与广度。那么我们中国的大学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是什么呢?在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背景下,有的大学仍然推行精英教育的培养方案,这显然是本科教育作茧自缚,丧失活力。另外,大学课程的设置往往忽略特色,综合性学习的机会较少,这往往使专业特色很难显现,又使学生文化口径偏窄。单一的教学模式尤其是以教师讲课为主的模式在很多高校仍存在,这令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非常尴尬。此外,这种模式也使学生的思考和实践机会大大匮乏。知识教育的大力提倡,能力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忽视往往使大学培养“高分低能低素质”的所谓人才。有的大学过于注重专业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方向单一,往往出现重工轻理、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现象。如此一来,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倾向于文不识理、理不知文,这种忽视通识教育、重抓专业教育的做法往往使学生知识面较窄,思维视野受到局限。脱离实践的大学教育往往轻视职业教育,这是大学的人才尤其是应用型人才过少。这些问题是在中日美三国对比中发现的中国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然而,中国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以培养合格公民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并在课程设置上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个性、求创新”,同时再抓专业教育的同时不可忽视通识教育。
四.我的大学教育观
了解了中国大学教育的现状、功能和人才培养方案后,对于“我为什么要上大学”我已有自己的体会:第一,读大学可以增长见识、开拓视野,甚至提升教育水平;第二,扩展人脉资源,增强与人交往能力;第三,扩大兴趣爱好,让我们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发掘潜能;第四,在得到学历文凭的同时形成专业的修养和素
质;第五,更容易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最后,通过四年的学习乃至实习,我们将获得新的历练与技能。结合中国的教育现状、功能和人才培养模式,我认为大学教育应该培养这样的人才:首先,融合科学精神和文化精神的陶冶,在通识教育吸收广而博的知识,在专业教育中吸收专而深的知识,真正做到不应不因博而失之于浅,不因专而失之于隘。其次,大学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是学生的道德教育。人们常常说:“要成才先成人。”可见,道德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多么重要。因此高尚的人格素养、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乐观进取的精神是人才的必备素质。再次,大学教育不仅仅教给我们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还教给我们使我们受益终生的一般技能,如阅读、写作、创新、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等能力。最后,大学培养的人才除了需要扎实的文化知识、必备的基本素质外,还要有实践能力即必须是应用型人才。既然大学的一个教育功能是服务于社会生产,那么大学应当多多培养应用型人才,“以用为先”。例如,在专业设置中体现某些职业元素,多多加强职业教育及其培训等等。一言以蔽之,大学教育培养人才必须“夯实基础知识、拓宽专业口径、强化师能培养、注重创新实践、突出个性发展、提升综合素质”,真正实现其“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显个性、重实践、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台湾大学评鉴的背景、特点及对大陆本科教学评估的启示》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 第03期
2.闫飞龙《日本大学本科课程模式的演变及发展趋势》《大学(学术版)》2011年第10期
3.《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西华大学创新实验区为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
4.陈涛《论大学教育的真实含义》湖南农机2011年7月
5.刘永平《对本科教育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思考》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1年11期
6.《“新大学”去同质化发展的策略》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