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培养旅游人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9-05-14 07:05: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培养旅游人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培养旅游人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高校培养旅游人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疆工程学院毕业论文

新疆高校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系 别: 管 理 系 专业班级: 酒店管理09-5班 学生姓名: 刘 婷 学生学号: 092024 指导教师: 马 小 婷

二○一二年六月

新疆高校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封面背面)

毕业设计(论文)基本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封面、目录、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一)论文目录分三级,统一按1,1.1,1.1.1等层次编写,并注明页码,正文中没有.[2 ] 余昌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中值得关注的两个问题 [J].旅游学刊.2004年03期.[3 ] 周江林,王木丹:以产学研结合搭建旅游人才培养的平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4 ] 陈肖静:关于高等旅游教育改革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

版).2000年04期.[5 ] 文菲:从本土文化角度看旅游教育[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

415-

第二篇:人才的培养引进及使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XX区现有各级各类人才3479人,其中中共党员832人;研究生学历的27人,大学本科学历的456人,大学专科学历的1204人,中专或高中学历的1762人;高级职称的42人,中级职称的481人,初级职称的1570人。我区的的人才队伍在为推动全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我区经济总量小、基础薄弱,人才匮乏,以及传统观念影响等方面的原因,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个别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对人才的合理使用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在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选拔管理方面,与上级的要求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三、由于财力有限,人才工作、生活条件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科研经费、住房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四、乡村优秀科技人才的选拔工作力度还不够大,步子还不够快。

五、对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还不够充分,尚未形成浓厚的社会气氛,在具体政策的落实上还不够得力。甚至还有不少干部群众心存疑虑,对引进人才工作持有偏见。

六、在人才开发方面,统一规划还不够细致,统一管理方面也缺少过硬的措施。与经济发展的结合还不够好,引进和挖掘当地潜力脱节、项目和人才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脱节、项目和技术脱节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方面,有人才,但缺少载体,找不准载体,有些人才利用不好,造成闲置浪费;另一方面,一些急需的人才非常缺乏,引进非常难,同时,又过分依赖引进,忽视了对“土状元”的使用。

八、人才和技术开发的深度还不够,仅仅停留在与高校有联系,与专家有联系,与某某人才有联系,到底怎样立足本地区情,充分发挥引智优势,闯出自己的路子来,缺少深层次的研究,缺少过硬的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着重采取以下对策:

一、牢固树立符合人才发展的新观念

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才是事业之本,发展之基。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当今时代,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增长,技术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的产业比重显著上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所面临的国际和地域之间人才争夺战更趋激烈。如果我们没有顺应时势要求,及时转变观念,采取应对之策,就可能在人才竞争中陷于被动,从而丧失发展机遇。

要树立人才资源开发的观念。我们要充分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把潜力变为现实,把潜在资源变为现实优势,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面对知识经济的发展,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已成为关系当今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开发的观念,在“开发”二字上下功夫,做文章。要高度重视对本地人才的开发利用,特别应当注重对青年科技人才和乡村科技人才的开发,加快培养熟悉本地情况、适合本地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加快人才科技知识和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要制定政策,激励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大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实现投资渠道的多元化,逐步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的收益率,以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要树立按市场机制合理配置人才的观念。人才的需求信息在市场中反应最灵敏。各类人才可以在广阔的空间选择职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用人单位也可以在丰富的信息中,找到需要的人才。这样供求双方都会满意。市场是人才供需的晴雨表,哪一类人才缺了,这种人才就成了急需人才,教育培训部门就应该根据市场行情调整培养计划。相反,哪一类人才多了,就应该缩小培训规模,这就是通过市场调节人才供需,反映的是价值规律。只有通过市场,才能把各类人才,配置到最合理、最能创造价值、最有效率的地方。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和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人才和用人单位两个主体进入市场,促进人才智力与资本、项目等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避免人才浪费。目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一方面人才积压,另一方面人才又不足的现象,都与人才配置市场化程度不高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我们要破除人才“单位、部门所有”观念,知人善任,广纳贤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入世后的新形势,加快发展人才市场,完善人才市场服务功能,促进人才流动,做到资源信息共享,实现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要树立人才竞争国际化的观念。要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意识,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人才的需要,多渠道、全方位培养开发各类人才,由单一的党政人才培养开发向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多元人才的培养开发拓展;由单一的公有制单位人才培养开发向全社会人才培养开发拓展;由本地人才培养开发向外地、国内以及国际人才培养开发拓展。因此,我们要有面向全球、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制定相应对策,开发利用好人才市场和资源,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以培养高层次急需人才为重点,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综合运用人事部门的职能优势,采取有效的培养、吸引措施,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一要改进和完善专家培养管理办法。继续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作为技术创新和吸纳人才的主体作用,为用人单位开发人才资源提供政策支持,做好服务工作。要打破身份和所有制界限,探索非国有单位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办法,抓紧建立高层次人才信息库。二要加大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要抓住当前全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良好时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鼓励和吸引各类人才前来创业,为人才的创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四要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培养开发推进农业产业化方面的专门人才,大力开发乡土人才,继续做好乡镇科技副职和村级科技人才的选聘和管理工作。五要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结合《2001-2005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要求,编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长期规划,建立责任明确、分级负责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和资源共享、运行协调的继续教育网络体系;扩展继续教育的投资渠道,促进国家、集体、个人、外资等多元投资格局的形成,探索按照市场规律开展继续教育的具体办法。

第二,以应对入世挑战为契机,全面提高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入世的挑战,最为直接、最为突出的是对政府管理制度和行为方式的挑战,政府的管理制度要靠公务员制定,政府行为要靠公务员运作,因此,说到底入世的挑战是对公务员队伍素质和能力的挑战。就目前状况来说,我们的公务员对世贸组织和世贸规则还知之较少,懂得国情、熟悉市场经济规律、掌握世贸组织规则的复合型公务员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我们要把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作为当务之急,努力提高他们的依法行政能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当前应当重点加强对世贸组织、外经外贸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等的培训,努力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要通过举办专题培训、外出学习、函授讲座等多种有效形式,切实提高公务员适应形势,依法行政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继续推进人事制度建设,促进人才的合理使用

人才竞争的背后实际上是体制和制度的竞争。我们要紧紧抓住改革不放松,继续推进人事制度和体制的创新。

第一,健全完善公务员制度。按照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精神以及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的要求,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干部“四化”方针,完善激励机制和选人用人机制,努力在“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方面取得新进展。进一步完善公务员竞争上岗制度、选拔录用制度,探索建立和推行任前公示制、考察预告制、试用期制、部分职务聘任制、诫勉谈话制和离岗培训制等制度,规范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研究建立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

第二,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推行聘用制为突破口,以建立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为重点,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行聘用制要突出抓好科学设置岗位、严格聘用程序、依法签订聘用合同等环节,规范聘用操作程序,把推行聘用制与岗位管理结合起来,切实转变用人机制。

深化职称改革,积极推行执业资格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适合当前实际情况的、比较科学合理的公务员收入分配制度。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搞活事业单位内部分配,结合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实行分类管理,执行不同的工资制度和不同的管理办法。

第三,加强对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增强企业人事工作活力,更好地吸引和使用优秀人才;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竞聘上岗、考核、培训的指导意见,促进企业人事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积极培育并管理好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提高国有企业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关心企业需要,总结推广企业人事人才工作经验,主动为企业提供人事人才服务。

四、大力推动人才市场建设

人才市场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事制度和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人才中介领域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人才市场建设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第一,健全人才市场机制。进一步打破人才部门、单位壁垒,促进用人单位和人才两个主体进入市场;要变政府办市场为政府管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人才市场环境;完善人才市场的供求、价格和信息机制,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探索建设与其他要素市场相贯通的人才市场的有效形式,建立人才配置与资金、项目、技术等多种要素配置相结合的贯通机制;努力发展高层次人才市场,把高级人才的市场配置与各项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做好人事部门所属人才市场的整合联手,引导他们走“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经营发展道路;要健全完善包括人才评价、咨询服务、开发培训等内容的中介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第二,提高人才市场信息化水平。建立人才市场信息定期发布制度是提升人才市场功能的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完善信息定期发布工作,使之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提高人才市场信息利用与开发程度,盘活人才信息资源,促进统一的人才市场信息网络的形成。

五、创造条件,为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创造良好环境

强化宣传措施,努力形成“全社会尊重知识,人人尊重人才,人人皆知求才若渴,人人有责引进人才”的浓厚气氛,从战略高度出发,真正解决好用感情留人、事业留人、适当待遇留人的问题,狠抓具体政策的落实工作,为人才开发工作创造良好环境。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全面贯彻好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搞好督促检查,切实解决知识分子实际困难。要积极参与人才竞争,努力创造条件,吸引外地人才和智力积极作出贡献。

第三篇: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模版)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调研报告

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所在单位 : 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

课题负责人 : 沈 晓

开始时间 : 2009年5月1日

完成时间 :

2009年6月2日

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企业是人才创新的主体,也是人才集聚程度最高的地方。通过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优势来促进我区开发建设,将是我区组织人事部门今后所要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主题词:人才队伍建设 问题 对策 措施

企业是人才创新的主体,也是人才集聚程度最高的地方。如何围绕企业发展,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优势来促进我区开发建设,将是我区组织人事部门今后所要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东钱湖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简况

近年来,我区人才工作紧紧围绕区域大规模开发建设,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目前,全区各类高学历、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比管委会成立之初均有较大的增长,仅08年一年,全区共引进硕士学历人员9人,专业技术人员84人,其中大部分人才均在我区企业工作,极大了改善了我区企业人才队伍现状。

(一)企业人才工作机构和机制进一步完善

为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引才育才环境,我区严格落实《关于加快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引进培养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07‟81号)文件精神,大力实施宁波市千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先后制定并出台了《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试行)》、《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关于加快引进海外留学人才的实施意见》等多项人才政策,发布了《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2009-2010年高层次人才导向目录》,设立了50万元人才基金用于企业人才培养、培训、引进及奖励等工作。同时,积极响应市政府干部进企业的号召,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用人需求,积极为企业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

(二)企业人才引进的力度和范围进一步扩大

一是主动赴外招聘,积极组织相关企业组团参加省内外各类人才招聘会,08年全年共组织参加各类招聘会12次。特别在今年的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区按照省委组织部部署,携带3个岗位和1个合作项目赴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地进行抄底人才,取得了较好效果。二是进行双向对接,了解企业人才需求信息,有针对性的组织企业开展招聘。在今年2月的全区人才工作会议上,向80余家企业发放了《关于征集2009年全区企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需求计划》,针对企业上报的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筛选企业参加专场招聘会。对一些企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还通过宁波市人才市场及市人事局留学人才信息库进行人才猎头,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三是开展网络招聘,依托网络信息平台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成本低的特点,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网上招聘,组织企业参加宁波市第二届海外网上洽谈会,通过网络远程洽谈进行人才招聘。

(三)企业高层次人才培育和使用进一步加强

一是继续推进高层次人才选拔,积极选拔优秀人才进入高级专 家数据库,目前,全区共有3人进入浙江省人才信息库,49人进入宁波市人才信息库。二是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通过组织赴外招聘及参加海外留学人才网上洽谈会等形式,积极引进各类海外留学人才。三是鼓励大学生深入企业参与社会实践。继续深入开展名校研究生进企业实践活动,继去年接纳9名清华、北大的高校研究生来我区参加社会实践并取得了良好反响后,今年我区将继续实施这一活动,现已组织4家企业初步意向接纳8名研究生参加实践。四是探索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以企业为基地,通过企业出岗位、出设备,高校出师资、出技术的方式,积极开展“三重”企业与高校双向交流活动,为高校提供学生实习课题,为企业解决生产难题。

(四)服务企业的条件和环境进一步优化

1、区人力资源市场投入运营。2008年,经多方努力,我区人力资源市场正式投入运营,开始为企业提供免费设摊及招聘信息发布服务。截止目前,共举办招聘会2次,45家企业进场设摊招聘,推出岗位180个,吸引人才650名,充分发挥了其人才载体吸引平台的作用。

2、推行免费人事代理业务。2008年7月,我区取消所有人事代理业务费用,免费为企业提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首次定职、流动人员档案管理、集体户口挂靠、党组织关系挂靠等多项人事代理业务,此举深受企业欢迎。据统计,现我区人才交流中心已鉴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协议546人,签订人事代理合同432份,代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594册,集体户口挂靠115人,接收党员14人。

3、实行人才居住证制度。对持证的高层次人才提供职称评审和享受各类人才福利待遇,同时为使引进人才能够安心扎根,我区近年来大力改善人才居住环境,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做好安居工程,进一步吸引和留住人才。

4、成立高层次学术团体。2007年成立了研究生联谊会,做为我区第一个高层次学术团体,自成立之日起,该团体就充分发挥了其对人才的汇集、交流作用,通过举办各类学术调研、探讨活动,进一步联络人才、引进人才、凝聚人才。

(五)重才用才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形成

一是对人才的重视力度进一步加大。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各界的宣传,现在多数企业能够认识到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各企业管理者也通过多方途径广泛吸纳和储备人才,企业对人才工作的支持力度也明显加大。

二是对人才的服务力度进一步加强。除我区政府为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各类政策扶持外,各企业也积极为引进人才创造优良的工作、生活环境,对部分高端人才还通过为其配备车辆、发放住房补贴等方式来留住人才。

三是对人才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目前,企业的管理者也认识到了引进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许多企业纷纷健全自身人才激励机制,将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放臵在重要业务部门和担任重要岗位,以使期能充分发挥才能。

二、我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主要问题

1、部分企业对人才队伍缺乏信任和重用

目前,我区一些规模大、集团化、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对人才重视程度正逐渐加强。但同时,占据我区企业大半数量的中小型企业因自身规模小、生产技术要求不高等因素,普遍对人才缺乏尊重和使用意识。通过走访调研,多数此类中小型企业还存在着领导岗位、重要管理岗位任人唯亲的现象,一些优秀的人才因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而不断流失。同时,部分企业对大中专毕业生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见,许多毕业多年的大学生仍在一线从事低技术含量的工作,这些既不利于人才的成长,也不利于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2、人才结构不平衡矛盾依然突出

从目前我区的人才队伍结构来看,我区企业内的人才结构仍存在不合理现象,拔尖型、领军型、创新型人才依然紧缺,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依然偏少。据统计,我区目前旅游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基础薄弱,相应人才相当缺乏,机构设计、电子技术、会展旅游人才供应量明显不足,极大地限制了我区企业的壮大发展。

3、人才无序流动迹象明显

引进人才,更要让人才扎根企业,但就我区企业调查来看,一般情况下,人才在企业平均1-2年就要跳槽,部分企业甚至平均3-5月,人才流动频率过快严重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不但增加了企业对人才的招聘、培训成本,也使得部分重要岗位长期缺乏稳定人员。

4、企业人才队伍缺乏科学合理的使用制度

一是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投入资本明显不足。部分中小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管理者没有深刻认识到人才建设的重要性,对人才开发及技术投入经费明显不足,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二是企业对人才队伍缺乏科学的培训与激励机制。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这是企业职工反映最多的一个问题,企业管理者往往片面的认为将人才招入企业即完成了整个人才招聘过程,缺乏对人才的后期培训和激励机制,从而造成人才流动性大,难以留住人的局面。

三是企业对人才缺乏科学合理的使用方式。由于现在就业形式严俊,就业人员对待遇也有所降低,部分企业对人才有一种浪费使用的心理,对所招聘人员长期维持低水平工资、随意调换岗位等现象,这些极大的影响了人才对企业的信心,也造成了对人才的资源浪费。

(二)主要成因

1、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区政府和企业还没将人才问题放到与招商引资同等的重要地位上来对待,并未充分认识对商业资源的竞争就是对人才的竞争,忽视人才、轻视人才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个别企业甚至将人才当成打工仔,企业管理者与员工间缺乏交流与沟通,对员工存在偏见和短见,对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缺乏关心,不信任和不重用人才,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了人才不能安心扎根企业。

2、政府对人才队伍投入不足

近年来,周围地区为聚集人才、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纷纷确 立了人才投资占主导地位的定位,加大了对人才资源开发资金的扶持力度。虽然我区也逐步加大了人才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但与周边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不论是人才的选拔培养、奖励、安臵,还是人才载体的建设,资金投入均难以满足我区人才建设的需要。

3、综合环境对人才吸引力度不强

我区相对偏离中心城区,与上海、杭州、宁波市区相比,工资待遇优势不明显,生活环境又存在诸多不便,文化设施较少且档次不够,休闲、娱乐品位较低,造成吸引人才的软环境先天不足,无法满足人才的精神需要。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重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强,甚至花大力气引进的人才出现外流现象。

4、吸纳高层次人才的载体不足

由于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性质,我区经济主体大部分是以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为主,拥有高技术含量的不多,具有影响力的大企业较少。这种产业结构,难以形成知识和技术的信息流,高层次人才的发展机遇和进一步成长的空间不大,对于期望值较高的高层次人才来说,难以产生太大的吸引力。

三、加快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对策及措施

1、牢固树立“大人才”的观念,转变人才服务观念

人才工作是人事部门的重要职责,但仅靠人事部门一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引进培养服务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共同做好人才工作。一方面,要在重视有形市场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无形市场的建设,充分发挥网络招聘、人才猎头等行之有效的 方式;另一方面在注重对企业直接服务的同时,更加注重间接服务,虽然目前直接服务的企业面小量少,但要在直接服务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明确工作方向,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和措施,从而起到为更多企业间接服务的效果。

在对人才的观念上,我们要树立“大人才”、重人才的观念,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强化在人才问题上的长远观念和效益观念,把职能从以管理为主,转到管理与服务并重,以服务为主上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上来。服务方法由封闭转到公开透明,工作方式由照章办事转为主动服务,工作内容由传统人事管理转为满足企业人才成长发展需要的公共服务。在服务的同时,要加大对人才工作的宣传力度,使企业管理者能够充分认识到人才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树立重人才、用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2、加强人才开发制度化建设,积极出台引才育才政策。要重视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人才资金投入,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品、高效农业项目为重点,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拓宽引智渠道。以《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出台有关人才引进配套政策,贯彻落实人才政策制度,指导行业、相关部门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积极探索人才团队引进优惠措施,切实兑现政策承诺,真正使已有的人才政策落实到位,确保不发生“肠梗阻”现象,使引进的人才在落户、住房、子女上学、家属就业等方面无后顾之忧。

3、积极吸纳和储备人才,重点引进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 要继续加大赴省内外、国内外人才集中地人才招聘力度,广泛吸 纳和储备人才。要围绕文化创新产业、211创业空间、国际诗画园、文学创作、工业设计等创意团队的发展来引入各类紧缺人才,鼓励厂房、设备等实物无偿租赁方式,吸引高层次优秀人才来我区开发创业。

同时要充分依托区人力资源市场这一平台,长期为企业提供人才招聘服务。通过开展全区高层次人才需求调查,了解企业与开发项目的高端人才需求,依托市人事局、市人才开发服务中心的高级人才资源库,通过联系高校、委托猎头公司等渠道,着力引进广大企业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

4、健全培训机制,加快培育企业急需人才

加强对本区域内高端人才及实用人才的培养,培育我区企事业急需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研发人才、专业项目型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建立专家配备人才库,重点培养一批高层次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努力建设高素质、职业化的企业领导管理人才队伍。建立技能人才培养和骨干技能人才培训机制,重点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紧缺技能人才和质量、高级技师,并结合生产实践实施高层次岗位培训。要丰富培训方式,利用集中培训、网络视频等多种培训模式来对企业员工开展培训,继续扩大“钱湖讲坛”宣传面,让“钱湖讲坛”面向企业,深入企业,通过培训来提升企业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继续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通过征集各紧缺专业人才培训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订单式培训,培育企业急需的实用型人才。

5、创新人才引进方式,鼓励企业柔性引才

加大创新型人才引进力度,争取出台《柔性引才引智若干意见》,以柔性引进方式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着力开发人才柔性引进与使用的不同模式,鼓励企事业单位以岗位聘用、项目聘用、技 术聘用、任务聘用等多种灵活方式“借脑引智”,鼓励各类创新人才前来我区从事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

6、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建立科学人才管理机制

引导企业重视人才的使用与培养,建立企业经常培训制度,不断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知识更新培训,让员工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切实消除企业人才的各种后顾之忧。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尤其要注重人文关怀,强调对人的尊重与肯定,激发人才的内在动力。

课题负责人:沈 晓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日

第四篇:高校新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振兴的重要保证,如何培养出适合时代

要求,高素质的新一代大学生,是高校学生工作要担负的重大职责。而高校新生的教育与管

理更是高校学生工作中要面临和解决的首要问题。做好高校新生工作,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

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有利于以后各项学生工作的顺利

开展,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高校新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自主学习能力差在高校新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主要表现

在:第一,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在入大学之前的主要学习目标就是考取大学,而一旦进入

大学之后,对于社会的生存压力没有明确认识,一时找不到新的学习目标而容易失去学习压

力和动力。加之大学环境相对宽松,学生们有了更多的个人自由选择空间,很多大学新生认

为最终学习目标已经实现,思想上就此放松,于是在新生入学阶段,有部分同学会出现荒废

时间,无所事事的情况,如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和耽于个人情感方面,漠视学习成绩等,情况堪忧。第二,学习方法不当。高中阶段的强化知识和大量的习题训练已经不能适应大学的全新环境,新生一时不知如何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有效学习,自主学习意识较弱,在寻找新的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出现不适应高校教学进度、成绩下滑等问题。

1.2生活自理能力差从新生的成长历程来看,在新生接受初等和中等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生活重心大多放在个人课业方面,对于个人家庭事物方面缺乏锻炼和能力培养,尤其

是个人自理能力存在诸多缺陷,加上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呵护溺爱,以致在新生的思维中

逐步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学生的任务就只是学习,其他一切免谈。新生之前很少从

事社会实践活动,生活技能的学习和锻炼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新生入大学报到之时,出现父

母奔忙,孩子淡然以对的现象并不鲜见。

1.3心理承受能力差现在的高校新生大都经历单纯、成长顺利,不曾为衣食问题所困

扰,面对困难与承受挫折的机会也较少,因此缺乏遭遇困难与挫折的锻炼,他们一般意志力

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抗挫折能力不强。有的学生在高中是学校的佼佼者,进入强手如林的大学校园后,昔日的优势不复存在,自尊心和自信心均未得到满足,从而导致挫折感的产

生;有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放松了学习,把时间大部分放到对异性的追求上,当把过多的感

情投入到某人身上而又没有得到对方的认可时,就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和挫败感;有的学生自

小娇生惯养,被父母过分保护,他们往往经受不住或多或少的阻抑个人要求、愿望的刺激,经受不住生活中的大小波折,易产生心理挫折。当遇到挫折后,这些学生便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如颓废、失望、苦闷、沮丧、焦虑等,有的甚至心理失常走向绝路。

1.4人际交往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现在的高校新生来自全国各个地方,在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有很多不同,由此造成了同学间的交往障碍,他们一方面不能敞开自己的心扉,一方面又抱怨同学间缺少真诚。新

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做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周围同

学的感受,要求得到爱护,而不懂得如何去爱护别人,他们虽然渴望友情,渴望与人交往,但不习惯集体宿舍生活,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同学的关系,也不知

道如何处理和同学之间产生的矛盾。有些新生之间的家庭环境差别较大,相互容易产生自卑

或自大的心理偏差,因此在平时生活中交往起来会出现问题。综上所述,为了保证新一代的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加强高校新生教育和管理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2应对措施

2.1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不同于高中时代,帮助大学生走好大学

学习生活的第一步至关重要。根据新生的需要,加强新生的入学教育,不断丰富入学教育的内容,充分挖掘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新生入学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进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自

己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培养规格和办学特色的教育,更应该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确立新的奋斗目标作为其主要内容。新生的入学教育不应该只集中在军训的时间里,它应该贯穿于大学第一个学期的始终。对于刚入学的大学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专业学习方法的指导,一方面可以请本专业较权威的专家介绍专业学科基础、发展动态并列出各阶段的必读书目,使其对所学专业有正确的了解,在课余时间有选择地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并发展自己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邀请学习成绩优秀的高年级学生介绍经验,让新生尽快了解大学学习的特点、要求,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新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在辅导员的指导下,新生通过对自己的全面分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找出自己的特点,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明确自己的优势、差距,确定自己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并制定出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具体实施步骤,从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2.2注重新生班级干部的培养新生班干对整个班级的班风学风的形成、对促进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他们是学院领导与同学的纽带,发挥着上情下达的作用,因此要重视对班干的选拔和培养。辅导员应该充分做好调查摸底工作,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通过分析档案与认真观察相结合的办法,注意有特长、思想素质高、活动能力强的学生,将他们纳入到学生干部队伍中来。对新生班干辅导员可以采用先指定,经过一定阶段的试用后,再由同学以民主选举的方法产生。新生班干虽有满腔热情和良好的工作愿望,但往往因为缺乏必要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思路,不能完善地处理好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且不少学生干部不能正确对待学习和工作之间的关系,他们虽然工作十分积极、认真负责,但学习态度不端正。因此,有必要通过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对新生班干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加强他们的学习意识,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使他们注意对时间的利用。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作为学生干部应该在各方面都领先于其他同学,起到表率的作用。通过培训,端正他们的工作动机,明确服务意识,培养集体观念。学生干部要善于控制自己,善于与人合作;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坚持原则,敢于与不良现象做斗争。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可以向他们传授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必要的工作方法、工作技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增强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

2.3充分发挥辅导员助理的作用辅导员助理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是提高教育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辅导员助理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减轻了辅导员的工作压力。辅导员助理一般由高年级的学生干部或学生党员兼任,他们需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成绩优秀,热心学生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辅导员助理在新生的教育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他们可以帮助新生了解专业背景和未来研究方向,在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新生可以避免犯错,少走弯路,尽快掌握专业的学习方法;可以合理规划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树立起一个积极、明确的奋斗目标。第二,他们在年龄和心理上更容易与新生同学交流和沟通,能及时地、正确地帮助和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在他们的帮助下,新生可以学习处理协调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室友之间的关系,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互助的意识。第三,他们可以将进入大学后积累起来的工作经验传递给新生班干部,具体指导新生班干部开展工作,在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新生班干部可以提高工作艺术水平和工作效能。第四,他们与学生同吃、同住、同活动,朝夕相处,他们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容易赢得学生的信任,也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并成为学生倾诉的对象,他们能及时了解、反馈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对于隐含在学生中的一些不稳定因素,他们能事先觉察,将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以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2.4提高辅导员的自身素质《高校学生辅导员行动指引》中指出,辅导员是人生发展的导航人,学习成才的指导者,心理健康的辅导者,学生权益的保护者,教学科研的承担者。辅导员是大学新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学生工作最基层的领导者、组织管理者和协调者。辅导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更好地做好新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第一,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辅导员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崇高的理想,在重大政治和理论问题上旗帜鲜明。辅导员只有及时更新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用最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到游刃有余,有的放矢,才能真正使大学生心中产生共鸣,收到教育人、感化人的良好效果。第二,提高理论知识素质。辅导员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要认真学习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尽量掌握住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并把它很好地运用于日常工作当中。第三,提高工作水平。辅导员要自觉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技能。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应有的主体位置上,尊重学生,关心学生,通过学生充分发挥“三自”功能来推动学生工作。要讲究工作的艺术,在语言、行为上应有丰富的文化蕴涵,尽量减少强制的痕迹;批评学生要注意方式,处理问题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富有人情味。

3结语总之,我们应该充分重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新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更好地做好高校管理工作,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问题,为培养合格人才贡献我们高校管理人员的一份力量。

第五篇:培养高技能人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培养高技能人才所存在的

主要问题及对策

唐耀存

当前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职业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技能水平不高;高技能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操,课程设计以理论为主;高技能教师严重不足,教师专业水平偏低;实训很不规范,五花八门,随心所欲;学制不足,拔苗助长;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缺口较大;盲目招生现象突出。本文提出的应对策略主要是:制定各专业(工种)办学标准与高技能人才标准;建立各专业(工种)评估与审批制度;制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课程体系;制定实训教学管理规定;提高技能教师待遇,大力培养高技能教师;把生产实训放到用人单位进行;高等职业教育应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建立生产实训导师制度。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办学标准,评估制度,生产实训,生产实训导师

目前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机构有高等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和其它培训机构。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业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技能水平不高

可以说我国绝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及技工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在走出校门进入用人单位时都只是当学徒工或见习生,并不能充当技能骨干与技术能手,一般都还需要经过几年的时间培养才能出师成为技术骨干。高级技能人才,按工种级别来讲,指的就是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这类人才,当然也包括技能专家与技

术能手这类人才,而不是中初级工或学徒工,应是师傅、机长、领班等这类角色。高技能人才以高技能为特点,以高技术水平为基础的高级应用型实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基本特点是能独立顶岗,属技术骨干,能独当一面。实际上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大多并不是真正的高技能人才,独有虚名,不具备实际能力,相差甚远,最多只能算是高技能预备人才。这是我国培养高技能人才中存在突出问题与核心问题。

2、高技能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计以理论为主

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大多还是以理论为主,没有重视实训教学,主要体现为实训时间不足,实训条件不达标,课程设计以理论为主,甚至开设与本职业相关性不大的课程,没有根据本职业的需要来选择课程。教材也常选用本专科教材,高技能培训教材严重不足。

3、高技能教师严重不足,教师水平偏低

教师结构不合理,文化课教师偏多,专业课教师过少,高技能教师更是严重不足。专业理论课教师往往是技能水平不达标,大多是本科或研究生毕业,没有实践经验,教学是从书本到书本,教学很难抓准重点与要点,培养不出适合实际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实操教师往往又是理论水平偏低,只懂操作。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高技能教师严重不足,很多职业院校还是重学历重职称轻技能,没有高级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一般不要,这对培养高技能人才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4、实训很不规范,五花八门,随心所欲

实训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训时间不足或变相减少实训时间;校内实训设备严重透支,每位学生实际实操时间很少,校外实训往往是专业不对口或没有实习岗位,只是看看;有些学校根本就没有实训场所与实训设施;顶岗实习跟上班一样,学校基本不管或只进行纪律管理,没有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学生辞职现象很严重,根本学不到本工种的职业技能;有些学校把学生当赚钱工具派遣到用人单位实习(相当于工作)并从中捞取好处;有些学校相当于职业中介机构把学生直接推荐就业也当作实习,并美其名曰为工学结合,学费照收,期满发毕业证,把工作完全当成了高技能教育,技能完全靠学生自学。现在很多职业院校在最后一学期或一学年就把学生推荐到用人单位实习(工作),这实际上就是压缩了学制,由3年变成了2年或两年半了。总之,实训教学是五花八门,缺乏有效监督与约束,完全是学校想怎么办就怎么干。

5、学制不足,拔苗助长

目前,培养高级工出现了2年学制,培养技师4年学制,3年制高职高专、5年制高职教育、3年制高技教育相当普遍。以上学制规定不知有什么理论依据,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可知(我的另篇论文),培养高级工至少需要3年,目前的学制多少有拔苗助长之嫌疑。学制不足,专业教学计划只能压缩学时,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当然是技能水平不高。例如:目前的高职高专教育,大专教育需3年,现增加高职教育内容,学制还是3年,这怎么能完成教学任务呢?结果会导致大专学历教育与高技能教育都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高职高专教育就必须增加学制。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现在职业院校培养的高职毕业生与技工院校培养的高技毕业生技能水平都较低,用人单位不认可,招聘后充当学徒工使用,在工作岗位上再培养。

6、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缺口较大

目前,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强劲,缺口较大,但培养相对滞后,故出现了争先恐后培养的现象,往往降低标准与规格,培养了不达标的高技能人才,高

技能人才速成现象突出。同时,普通大学生就业困难,解决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政府重要工作内容,这是自找麻烦,花那么钱培养那么多社会并不急需的大学生,又要花更多的钱去帮助就业,劳民伤财。而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用人的需求,这一多一少,充分体现了当前我国人才培养的突出矛盾。

7、盲目招生现象突出

技工院校各专业招生按来多少收多少,没有根据当地对本专业(工种)人才的需求状况来决定,没有根据本校办学能力与办学条件来决定。来者不拒,盲目招生,结果往往是教学资源严重透支,资师不足,实训安排不过来,造成教学质量下降,技能水平偏低。政府部门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思想指导下缺乏监管、有意不作为,甚至放任自流。

二、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现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1、制定各专业(工种)办学标准与高技能人才标准

目前各专业(工种)办学标准基本上都处于空白状态,无章可循,当务之急是尽快制定各专业(工种)的办学标准,其内容主要包括学制、实训条件、实训时间、教学内容、师资条件、招生对象、专业(工种)教学计划等。具体可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行业协会或学术机构制定。教育部也可以组织专家制定各专业(工种)办学标准的指导性意见与原则。

现在许多工种已有高技能人才标准,技师、高级技师标准也在加紧制定当中。高技能人才标准要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本行业技能专家制定。

2、建立各专业(工种)评估与审批制度

评估应以各专业(工种)办学标准为依据,新开专业(工种)必须达到办学标准才能开办,已办专业(工种)要定期评估,评估不合格要限期整改,整改不达标的要取消相应专业(工种)办学资格,不许再招生。教育行政部门要以定期评估和随时检查为手段加强对教育机构的监管,彻底解决高技能教育中低水平办学、学制不足、实习不规范、盲目招生等问题。通过专业(工种)办学标准来规范与指导教育机构的办学行为,通过评估与检查来监督教育机构的办学行为。从而使高技能教育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制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计要以职业技能要求与技术要求为依据确定。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高技能课程一般可分为职业理论课、基础实训课与生产实训课三部分。职业理论课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相应的技术水平与理论水平,包括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理论课。基础实训指基本的、基础性实训或项目实训,其作用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或各项目的操作技能。生产实训是指综合性技能训练,又称为顶岗实习,其作用是培养学生生产产品的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础实训与生产实训统称为实训课,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课程。非本职业必须的专业课、基础课及文化课都应删除。例如:培养高级工一般不用开设大学学历课程,有高中学历水平足已。现在许多高技与高职都开设大专学历课程,目的就是为了大专毕业证,开设大专学历课程与培养高级工本身并没有多少关系。

4、制定实训教学管理规定 实训时间必须要有硬性指标,高技能人才的独立实训时间应严格执行相应职业资格的最低年限规定或相应专业(工种)办学标准的规定,对于机器操作工要限定每台机的实习人数,不能随便缩减或变相缩减实训时间。一些学校招生扩大了,而实习设备并没有增加,学制也没有增加,自然每位学生的单独实习时间必

将减少,这样就不能保证实训质量,不能满足高技能教学要求。还有就是一些学校的高级工实训时间与中级工的实训时间相差无几,甚至还不如中级工的实训时间多,这样怎能培养出高技能人才。实训必须坚持一人一岗原则,保证每位学生都有实训岗位,不能多人分配到同一岗位轮流实习,这实际上等于变相减少了学生的实习时间。

生产实训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修课程。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要有全面的生产实训。实训项目要全面,实训难度要增加,不再是简单的训练。所以在实训方式上也要不同于中级技能实训,一定要有真实的生产实训,且生产实训要达总实训时间的一半以上。

建立生产实训导师制度(具体要求见后)。生产实训期间,只收取导师指导费,其它费用全免,减轻学生负担。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教育机构的监管,对违反实训管理规定的要严厉制裁,直至取消办学资格。

5、提高技能教师待遇,大力培养高技能教师

培养教师主要是对现有教师进行理论提升或技能提升,另外还可对外招聘。培养的关键在于提高技能教师的待遇,实行“技师与中级职称待遇相当、高级技师与高级职称待遇相当”的政策。同时限制不合格教师从事专业课教学工作。培养对象主要为理论课教师,培养方法主要是把现有不合格的专业理论课教师派到实训中心及对应企事业单位进行生产实践。招聘主要从企事业单位中招聘有从业经验的高学历人才,评判依据主要为学历证、职业资格证,没有职业资格证的可依工作单位证明或人事档案为准确定,一般要求专业课教师具有3年以上从事本职业及相关职业的经验。这些要求应在专业(工种)办学标准的师资条件中予以规定。

6、把生产实训放到用人单位进行

高技能学院都要建立自己的实训中心,主要用于基础实训。一般来讲,生产实训需要更多的成本投入,在实训中心进行成本太高,浪费较大,不合算。如生产实训在用人单位随生产进行就不同了,不但可以学到技能,还可能创造效益,不存资源浪费问题。因此,实训中心主要用基础实训,生产实训主要依靠用人单位通过工学结合方式来实施。

7、高等职业教育应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不再进行本专科学历教育。这是为什么呢?首先,现在高学历人才供过于求,而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高等职业教育应适应社会需求转向培养高技能人才。其次,因为要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一般与培养高学历人才需要同样多的时间,技能教育都应付不过来,哪还能开展学历教育呢?现在一些学校实行学历证加职业资格证培养模式,实际上是偷工减料,技能教育根本就达不到标准,培养出的学生技能水平很低,基本上还是以学历教育为主,培养出的学生根本就不是高技能人才。例如:现在的高职高专教育(大专学历证+高级工证)还是3年学制,这是存在严重问题的,教学质量不可能保证,技能根本就不达标,应该立即叫停。那么,如果增加学制,学历证加技能证书模式是否可行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社会对这类人才需求不强劲,现实意义不大,没有必要去增加学制培养这样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应在技能教育上下功夫,把技能教育做强做大做实,不能再依附高学历教育。学历证书加技能证书模式不应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高技能教育与高学历教育应分开进行,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普通高等院校培养高学历人才。

8、建立生产实训导师制度

实训教学离不开教师指导,没有教师指导的实训不是教学而是自学。生产实训导师对高等职业院校中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学员进行实训指导,一个导师可以指导多位学员。基础实训与生产实训可以分别由不同的导师进行指导,也可以由同一导师指导。学生在生产中遇到实际问题可以与导师共同研究解决。学生平时实习的情况记入个人成绩。学校可以从企业中聘请一些合格的技师、高级技师或专家作为兼职导师,用于指导学生的生产实训。学校也可派遣校内专职导师到企业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训,也可同时兼任企业的技术顾问或技术专家。专职导师主要由学校管理。兼职导师主要由企业管理,但学校应给予一定报酬。导师要按规定完成学校的教学计划与任务。导师按指导性质不同可分为指导性导师与实务性导师。指导性导师是以指导为主,不进行具体生产工作,也不占据生产岗位,但可以在企业挂技术岗位职务,也可以在企业没有任务岗位与职务。实务性导师是指在企业从事生产工作并有具体生产岗位的导师,也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指导学生实训,一边工作一边指导,工作与指导合二为一。以上分析可知,导师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与方便教学管理,还是应以专职指导性导师为主、兼职实务性导师为辅。

下载高校培养旅游人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培养旅游人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旅游诚信存在问题及建设对策

    旅游诚信存在问题及建设对策 《 人民论坛 》(2013年第20期)石维富 李东【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各类不诚信行为日益凸显。我国旅游诚信建设主要存在旅游法制建设滞......

    县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县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才工作进入了新境界、新阶段。作为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县一级,由于经济、文化等条件相对落后,在人才“争夺战”......

    县级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最近,我们采取了统计调查、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综合分析四种方法对我县党政领导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现状及需求情况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通过调查,基......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级政工师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历来坚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理......

    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从 1999开始, 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贾庆印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9期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迫切要求高等教育改变......

    浅议高校中层领导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高校中层领导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士良,郑爱平,张建富 ( 浙江大学纪委,浙江杭州,310058) 【摘 要】高校中层领导干部是学校的领导者、管理者和执行者,加强其作风建设......

    高校资助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即(国发[2007]13号)颁布,我国开始全面实施新的资助政策体系,标志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