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上的6月7日(DOC)(共)
历史上的6月7日
6月7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58天(闰年第159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07天。
重大事件编辑
1099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队伍开始围攻耶路撒冷。哥德巴赫猜想手稿 哥德巴赫猜想手稿
1494年——在教皇斡旋下,西班牙和葡萄牙达成瓜分世界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1742年——哥德巴赫猜想提出
1895年——日本根据《马关条约》的规定完全占领台湾 1901年——四十五个州县城镇被停科考五年 1901年——梁启超《立宪法议》发表
1902年——山西大学堂开办,山西巡抚岑春煊委派姚文栋为督办,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任西学专齐总理。
1905年——挪威宣布脱离瑞典和挪威联盟,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1906年——英国卢西塔尼亚号邮轮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下水。1914年——第一艘货船通过巴拿马运河
1915年——中满蒙协约签订,俄国同意外蒙古取消独立,中国许诺给予外蒙古高度自治。1916年——巡洋舰沉没,基钦纳勋爵遇难。1916年——黎元洪继任大总统 1916年——独立各省取消独立
1918年——第一家国人创办的交易所开业 1922年——《妇女杂志》在中国首倡计划生育 1928年——孙殿英夜盗东陵
1929年——意大利承认梵蒂冈独立
1929年——关于德国赔款问题的杨格计划提出 1933年——张国焘连杀红四方面军高级领导人
1939年——中共认为当前最大的危险是国民党全面降日 1940年——晋西北反“扫荡”开始
1940年——八路军总部公布正规部队人数
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因为不愿签署使詃国变成共产主义国家的新宪法而辞职。
1951年——两名英国失踪外交官被认为是间谍 1951年——敦煌文物研究所受嘉奖。
1956年--中国运动员陈镜开打破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是中国人创造的第一项世界纪录。
1974年——《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出土
1981年——以色列空军发动巴比伦行动,出动14架战斗机摧毁伊拉克的核反应堆。1982年——胡耀邦会见荷兰共产党主席胡克斯特拉
1984年——香港总督尤德为东区走廊第一段主持开幕仪式。到第二日下午两点半,该段东区走廊正式开放通车。第一段由铜锣湾至太古城,全长3.7公里。东区走廊通车后,港岛东区的交通大为改善。
1985年——台湾新一代导演崛起
1985年——美国研制镓芯片32位微处理机
1989年——中纪委发出《关于严明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通知》
1991年——国务院发出《关于继续积极稳妥地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通知》 1993年——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官军衔仪式 1998年——动画片《花木兰》风靡美国 2000年——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005年——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结束 2005年——杜汶泽与田蕊妮结婚
2005年——中国政府下令所有境内网站和部落格必需在六月三十日前完成登记。
2005年——全球军费开支去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美国独占47%。其次为英国、法国、日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5年——中华民国国民代表大会以赞成票超过四分之三通过修宪案,国民代表大会走入历史。
2005年——中国大陆2005年高考首日,867万学子赴考,比去年增加144万人。各高校计划招生475万。
2007年——国家发展计划与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 张韶涵火炬传递 张韶涵火炬传递
200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又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8年——6月7日到6月29日,第13届欧洲足球锦标赛在瑞士和奥地利举行。
2008年——香港连场暴雨,引致多处水浸及山泥倾泻。张韶涵受邀参与昆明火炬传递,成为第一位台湾籍艺人火炬手。
2008年——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7.5%的存款准备金率。
2008年——民主党的参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宣布停止竞选活动,并支持四天前已获得足够党代表票的巴拉克·奥巴马。
2009年——网络游戏《魔兽世界》告别第九城市代理 跨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将由网易公司代理。
2009年——瑞士天王罗杰·费德勒获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实现全满贯伟业并追平桑普拉斯大满贯纪录。
2009年——德国和瑞典的盗版党在2009年欧洲议会选举中得票率超过7.1%,顺利获得2个欧洲议会席位。
2009年——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日本外务大臣中曾根弘文在东京举行第二次经济高层对话。
2009年——为期两天的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东南非共同市场)第十三届首脑会议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开幕。
2010年——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2011年——罗纳尔多告别巴西国家队 2011年——邓超与孙俪结婚
2012年——韩国电影雅典娜:无间谍局上演
2012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发表题为《维护持久和平促进共同繁荣》的重要讲话。
2012年——亚太经合组织中国工商领导人论坛上午在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开幕式并代表中国政府致辞。
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吴邦国说,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致力于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与互利合作。
2012年——年联合国-阿盟叙利亚危机联合特使安南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对记者说,安理会当天讨论了成立叙利亚联络小组的可能性,不过,讨论仍处于初期阶段。安南强调,联络小组应包括能对叙利亚局势产生“真正影响”的国家。2012年——中国向上合成员国提供100亿美元贷款。
2012年——伊朗总统内贾德日前对西方国家参与核谈的动机提出质疑,谴责他们是在想办法“寻找借口去浪费时间”。
2012年——美国航天局说,由于成本大幅攀升,航天局决定取消一个通过观测X射线来研究天体的项目。
2012年——有着“最完整、最严格资本监管新规”之称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历经两度推迟,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12年——美联储最新公布的褐皮书显示,目前美国整体经济活动步伐温和扩张,并未因欧元区的债务危机而受到严重影响。
2012年——德国和欧盟的官员正在紧急探寻援助西班牙深陷困境银行的有力途径。2012年——欧洲央行和德国,现在仍寄望于统一财政来解决欧债危机。
2012年——普京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一系列部门间、企业间重要合作文件,涵盖工业、民用航空、传统能源、核能、相互投资、旅游、斯科尔科沃和中关村科技园区合作、出口信贷和保险、媒体合作等领域。
2012年——国税总局梳理完成《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税收政策》,并通知要求各级税务机关落实民间投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2012年——凌潇肃与唐一菲结婚
2013年——福建省厦门市的BRT快速公交系统发生纵火案,致47死,共34人受伤,16人重伤,其中有15名高考考生。事发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受党中央国务院委派,连夜率国务院工作组赶赴厦门指导处置工作。六月八日查明犯罪嫌疑人陈水总,厦门本地人,1954年生。经警方深入、细致地侦查和技术比对,并在其家中查获遗书,证实陈水总因自感生活不如意,悲观厌世,而泄愤纵火。
出生人物编辑
1003年——夏景宗李元昊,西夏开国皇帝
1770年——罗伯特·班克斯·詹金逊,英国著名首相,第二代利物浦伯爵,任职时间最长最年轻的联合王国首相,在首相任内,利物浦因为维护秩序而武力镇压而闻名,但亦因带领国家渡过动荡时期与随后的拿破仑战争而闻名。
1757年——乔治安娜·卡文迪殊,英国德文郡公爵夫人。1794年——恰达耶夫,俄国作家,1821年以前任御前近卫军军官。1804年——托马斯·塞维奇,传教士,自然学者。1811年——辛普森·詹姆斯·杨,医学者。
1813年——卡尔·黑格尔出生,著名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儿子。1825年——博瓦索纳德,法学者。
1840年——夏洛特皇后,奥地利大公夫人。
1849年——曼努埃尔·博尼利亚,前洪都拉斯总统。1863年——阿尔伯特·伯勒森,美国邮电部长。1872年——索宾诺夫,男高音。
1873年——罗纳德,英国指挥家、作曲家、钢琴家 1873年——魏敦瑞,古人类学者。
1845年——奥尔,匈牙利人,海菲兹的老师,著名教育者、指挥者、作曲家。1848年——保罗·高更,生于法国巴黎的印象派画家。1849年——曼努埃尔·博尼利亚,前洪都拉斯总统。1862年——捷克斯洛伐克著名科学家伦纳德诞辰。
1862年——菲利普·莱纳德,德国物理学家,诺贝尔获得者。1868年——查尔斯麦金塔,苏格兰建筑师。
1877年——巴克拉,英国物理学家,诺贝尔获得者。1879年——库纳德·拉斯穆森探险家,古人类学者。
1883年——西尔韦纳斯·格里斯沃尔德·莫利,美国考古学家、铭文学家和玛雅文化研究专家。他对20世纪初期的前哥伦布时期玛雅文化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莫利是当时中部美洲考古学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以大规模发掘奇琴伊察的玛雅遗址而著名。1896年——缪利肯,美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896年——奥托·欣德沃尔夫,古生物学家
1897年——基里尔·阿法纳西耶维奇·梅列茨科夫,苏联英雄。1897年——伊姆雷·纳吉,匈牙利政治家。1897年——乔治·塞尔,天才指挥家。1900年——弗雷德·特曼,硅谷之父。
1909年——杰西卡·坦迪,英国著名女演员,奥斯卡影后。1909年——维珍尼亚·阿普伽,美国著名学者。1911年——马里奥·佩拉佐洛,足球员。1911年——王竹溪,中国物理学家、教育家
1912年——奥田元宋,日本漫画家,日本芸术院会员。1915年——帕特里西亚·罗克,英国著名女星。1917年——迪安·马丁,美国音乐界抒情王子。
1917年——阿尔费雷德·查尔斯·吉姆森,英国语音学家 1917年——格温多琳·布鲁克斯,著名诗人。1922年——洛奇.格拉齐亚诺,运动员。
1924年——唐纳德·戴维斯,电脑通信先驱。1928年——詹姆斯·伊沃里,美国著名导演。1929年——迪利姆里里·巴尔西,运动员。
1929年——安东尼奥·卡巴哈尔,墨西哥门神,参加最多世界杯球员之一。1929年——约翰·内皮尔·特纳,第十七任加拿大总理。1929年——厄尼·罗斯,摔跤手运动员,WWE名人堂。1930年——伊德拉尔多·贝利尼,运动员。
1938年——古龙,中国当代武侠三大家之一,新派武侠小说泰斗和宗师(1938~1985)。1940年——朴根亨,韩国资深男演员。曾获KBS最优秀演技赏、MBC终身成就特别赏等奖项,中央大学校文化艺术的联合会邀请会长,韩国映像艺术院院长。1942年——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前利比亚政治领导人。1943年——陈鸿烈,香港演员。1944年——大下英治,作家。
1945年——沃尔夫冈·许塞尔,政治家。1947年——刘兆佳,香港政界人物。1948年——汤姆·琼斯,歌手。
1948年——吉姆·沃尔顿,超级巨富,阿维斯特银行CEO,沃尔玛总裁,前CNN总裁 1950年——霍华德·芬克尔,WWE名人堂,摔角界传奇播报员。
1952年——奥尔罕-帕慕克,欧洲三大文学大师之一,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52年——利亚姆·尼森,英国著名演员。1953年——考林·加普,美国演员。
1953年——马可·穆勒,意大利电影制片人、电影史家、影评人。1954年——路易斯·厄德里克,著名作家。1955年——威廉·弗西斯,美国演员。
1956年——l.a reid,国唱片执行委员, 作曲者,亚特兰大希特克音乐出版公司和史诗唱片的主席和总裁。
1956年——孙华兴,画家。
1956年——阿尔萨曼迪,运动员。
1957年——侯友宜,台湾警官、前内政部警政署署长,现任新北市副市长。1958年——普林斯·罗杰斯·内尔森,知名美国歌手、音乐制作人。1959年——小林武史,日本音乐制作人,编曲家、作词家、作曲家。1959年——川口雅代,声优。1959年——兰迪·拉根,运动员。1960年——荒木飞吕彦,日本漫画家。1961年——手冢理美,日本女演员。
1961年——朱立伦,前桃园县县长、前行政院副院长,现任新北市市长。1963年——卢卡·福西,运动员。
1963年——罗伯特·阿兰尼亚,法国著名男高音。1963年——厦门润,日本漫画家。
1964年——林强,台湾音乐创作人,演员。
1965年——米克·弗利,职业摔角运动员,多次获得WCWA,NWL等比赛冠军。1965年——达明安·赫斯特,英国著名艺术家。1966年——兹拉特科·扬科夫,运动员。1966年——喜田亚由美,日本女性声优。1967年——玛莎·格莱农,演员。
1969年——约阿希姆王子,丹麦二王子。1969年——周传雄,台湾音乐人、创作歌手。1969年——姜川,著名策划人、诗人。
1970年——卡福,巴西足球运动员,前巴西队国家队队长。1970年——海伦·巴克山代,英国女演员。1970年——车胜元,韩国著名男演员。1971年——佩特·维塞利,运动员。
1972年——卡尔·厄本,新西兰著名男演员。1973年——宋允儿,韩国女演员。
1973年——郭亮,著名音乐人,金牌制作人。
1974年——贝尔·格里尔斯,美国Discovery栏目《荒野求生》主持人。1975年——阿伦·艾佛森,NBA球员,96黄金一代状元。1975年——陈仙梅,台湾著名女演员。1977年——诺诺万·里克茨,运动员。
1977年——根纳迪·尼热戈罗多夫,运动员。
1977年——马尔辛·巴钦斯基,运动员。松田纯,日本演员,模特。塔玛拉·菲尔德曼,演员。
1978年——安胜浩(Tony An),韩国歌手,H.O.T.和JTL成员。1978年——比尔·哈德尔,演员,编剧,制片。1978年——林韦君,台湾著名女演员。1979年——凯文·霍夫兰德,荷兰足球员。1979年——罗泳娴,香港女演员。1980年——谏山実生,日本创作歌手。安娜·库尔尼科娃 安娜·库尔尼科娃
1981年——斯蒂芬·比沃特,英格兰足球员。
1981年——安娜·库尔尼科娃,俄罗斯前网球运动员。1981年——拉丽莎·奥蕾尼克,美国演员。1981年——慕容萱,歌手。1982年——姚雨鑫,演员歌手。1982年——张浩天,著名演员。
1982年——瑟尔迪扬·斯塔尼奇,运动员。1982年——杰尔曼·卢克斯,运动员。1982年——塩谷瞬,日本男演员。1982年——朴贤善,韩国模特。1983年——浅见丽奈,日本女演员。1984年——牧田哲也,日本男演员。
1984年——拉马赞·塔夫桑西奥格鲁,运动员。
1985年——查理·辛普森,Charlie Simpson,英国的歌手兼词曲创作人。1985年——三宅麻理惠,日本动漫声优。
1985年——刘抒婷,节目主持人,在《美丽佩配》节目。1986年——基根-布拉德利,下一代高尔夫天王。1987年——苏茜薇,著名演员。1988年——马卡洛娃,网球运动员。1988年——迈克尔·塞拉,演员。1989年——郭芸宁,插画师。
1990年——埃里森·施密特,美国著名游泳运动员,获得伦敦奥运会女子200米自由泳金牌,并且以1分53秒61的成绩打破奥运纪录。1990年——莎拉·斯黛芬丝,澳大利亚模特。1990年——Iggy Azalea,歌手,作曲家。1990年——庞盼盼,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1991年——孙梓淇,歌手。1992年——张艺涵,模特。1992年——张艳奕,歌手。1993年——金瀚,歌手。
1993年——朴智妍,韩国人气组合T-ara组合成员,模特,歌手,演员,主持。1994年——大崎望絵,艺人。
1995年——名取稚菜,AKB48第11期研究生。2002年——村山苍也,童星。
2008年——奥娜·玛丽·华伦.美国著名演员杰西卡·奥尔芭女儿。
逝世人物编辑
189年——董重,东汉末年外戚。
1329年——罗伯特·布鲁斯,苏格兰国王、独立运动领袖。1358年——足利尊氏,室町幕府初代将军逝世。1492年——卡西米尔四世,立陶宛大公、波兰国王。
1612年——近卫前久,日本战国时代和安土桃山时代的公卿。1826年——约瑟夫·冯·夫琅和费,光学技术者。1840年——腓特烈·威廉三世,普鲁士国王。
1848年——别林斯基,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哲学家、文学评论家。1876年——约瑟芬妮,瑞典王妃。1891年——中村正直,启蒙思想家。1935年——米丘林,苏联农业科学家。1937年——珍·哈露,美国女演员。
1951年——奥托·奥伦道夫,NSDAP亲卫队高官。1954年——图灵,计算机科学之父。1965年——茱蒂·荷丽黛,奥斯卡影后。
1966年——安倍能成,评论家、教育家、哲学着。1966年——汉斯·阿尔普,雕刻家、画家、诗人。1970年——爱德华·福斯特,小说家。
1978年——诺里什,化学家、共同诺贝尔获得者。1980年——亨利·米勒,小说家。1993年——阳翰笙,戏剧家。
2001年——维克多·帕斯·埃斯登索罗,玻利维亚共和国总统。2006年——约翰·滕塔,职业摔角运动员。2006年——潘希真,台湾知名作家、笔名琦君。
2006年——阿布·穆萨布·扎卡维,伊拉克基地组织首领。2010年——柴泽民,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驻美大使。2013年——李文海,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史学会会长。
节日风俗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定义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以省为单位。虽然名义上为全国统一考试,但部分地区自2001年起全面或部份采用自主命题的试卷,如京、沪、津、渝、鲁、苏、湘、闽、川、赣、皖、浙、陕、宁、辽、鄂、粤、琼等省市。
高考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考试内容由中国教育部统一划定(高考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根据个人选择而不同,必考内容为语文、数学和外语,选考内容因考试地区的不同而不同。目前除必考的三门科目外,考生还将根据所学种类参考综合科考试。综合科分为文科,理科两类。文科综合包含了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种类包含了生物,化学,物理。
党史记录编辑
1942年6月7日 《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处在空前残酷斗争中》 1942年6月7日 《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处在空前残酷斗争中》,指出由于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连续不断地“扫荡”和推行“治安强化运动”,斗争之艰苦与残酷,空前未有;我们要有在敌后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信心,又要对困难有充分的认识,去迎接困难与克服困难。
1991年6月7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继续积极稳妥地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通知》
1991年6月7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继续积极稳妥地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通知》。通知要求合理调整现有公有住房租金,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到成本租金。职工购买公有住房,在国家规定的住房面积以内,实行标准价。
2005年6月7日 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关于联合国改革问题的立场文件》
2005年6月7日 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关于联合国改革问题的立场文件》,强调联合国改革应有利于推动多边主义,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会员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和关切。
2007年6月7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通知,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7年6月7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通知,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重庆市和成都市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第二篇: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1840--1840年6月,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捩点,从此,中国开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此后几十年里,各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数十个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大量掠夺侵略权益,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一、《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1、背景:1839年6月3日至25日,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率领地方官吏,在虎门海滩将从英美鸦片商贩中缴获的两万多箱鸦片全部当众销毁,冲入大海,这就是虎门销烟。虎门销烟的壮举,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振奋了民族精神。虎门销烟的消息传到伦敦后,英国政府以“保护通商”为名,决定要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1840年6月,侵华英军总司令乔治·懿律率领4000名英军,到达中国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挑起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由于清朝封建制度的腐败、清政府的昏庸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技术落后,以及由于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形成的军事装备的低劣、军事技术停滞,历时两年多的鸦片战争,最终以清朝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在英国大炮的威逼下,被迫同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2、条约内容:《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赔偿英国2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中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的税率,无权自行确定,必须与英国共同议定。1843年,中英又相继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通过这两个条约,英国又取得了领事裁判权,凡中国人与英国侨民发生纠纷,交涉诉讼,其英国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不受中国法律约束;关税值百抽五,规定英国货物进出中国海关,大部税率“值百抽五”,内地通过税“照旧输纳,不得加增”,从而把中国关税税率固定在最低限度;片面的最惠国待遇,中国“将来如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这就成为以后各国窃夺侵略特权的重要手段;英国军舰可以常驻五口通商口岸,实即外国军舰对通商口岸进行武力威胁,破坏中国的领海权。
《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法国等侵略者接踵而来,乘机索取特权,他们分别于1844年7月和10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两个不平等条约,它们不仅取得了《南京条约》中规定的一切特权,美国还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规定不仅中美民众之间,而且美国人不论与哪国人在中国发生纠纷诉讼,均由美国领事审理,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不受中国法律约束;美国人有权在五口通商口岸租地建楼、开设医院、建立教堂,进行思想文化侵略;法国则取得了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的特权。
3、影响: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打开了大门,从此各国侵略者接踵而至,它是中国遭受资本主义奴役的开始,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历史转捩点。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的破坏,独立的中国开始逐步向半殖民地的中国转化,中国一步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背景:1856年10月23日,英国侵略者为进一步扩大鸦片战争中所攫取的权益,打着全面“修约”的幌子,以“亚罗号事件”为藉口,发动了一次新的侵略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7年,法国以“马神甫事件”为藉口,和英国组成侵略联军,12月29日,攻陷广州。1858年6月,清政府派员赴天津谈判,被迫先后与俄、美、英、法签订了《天津条约》。1859年,英、法决定扩大侵略战争。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占领天津。10月,占领北京,焚毁圆明园,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
2、条约内容:《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开放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南京、九江、镇江、汉口等十处通商口岸;外国人可以进入内地游历、通商;外国军舰、商船有权驶入长江和各通商口岸;修改税则,减轻商船吨税;对英赔款四百万两,对法赔款二百万两;并在附约中规定鸦片贸易合法化。
《北京条约》规定: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开放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给英国,赔偿英法兵费各八百万两。
3、影响: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神圣领土大片被割占,领土主权遭到空前的蹂躏;中国的主权被西方列强进一步破坏和践踏了,使中国社会经济加速半殖民地化;各国公使常驻北京,更便利了列强对清政府的控制和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投靠外国侵略者,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起来,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加深了。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
1、背景:1856年,沙俄积极支援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乘机与1857年12月派普提雅廷出使中国,谈判中俄东段、西段的边界问题。1858年春,英、法侵略军的炮口已经指向大沽,沙俄政府利用清政府处于“内乱外患交迫”、“正濒于灾难性的困境”,派穆拉维约夫强迫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于1858年5月签订了不平等的《瑷珲条约》,又于1860年11月强迫清朝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1864年10月,沙俄又通过政治讹诈和武力威胁,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勘界议定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2、条约内容:《瑷珲条约》规定:黑龙江以北的中国领土割归俄国,只有精奇里江以南至豁尔莫勒津屯的地区,即江东**屯地区的中国人,仍在原地“永远居住”,由中国官员管辖,俄国人“不得侵犯”;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的中国领土作为中俄“共管”,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通过中俄《北京条约》,沙俄不仅迫使清政府承认了它一直拒绝批准的《瑷珲条约》的内容,而且还把所谓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吞并;规定中俄西段疆界应“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国常驻卡伦等处”为界;俄国取得在库伦、张家口、喀什噶尔等地免税贸易、设立领事并享有领事裁判权。《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规定:中国西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淖尔南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给俄国。
3、影响:沙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大的获利者,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不平等条约,沙俄共侵占了我国一百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沙俄“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四、《中美续增条约》(又称《蒲安臣条约》)
1、背景:1861年后,外国公使馆先后在北京建立。这些公使和外交官干涉中国内政、刺探军事情报,千方百计地使清政府变成外国侵略者的驯服工具。1868年,美国卸任驻华公使蒲安臣以“大清国大皇帝特派钦差大臣”的身份,率领清政府的外交使团赴欧美等国“访问”,这是清政府第一个外交使团出访欧美。在美国期间,蒲安臣擅自同美国国务卿订立了《中美续增条约》(又称《蒲安臣条约》)。
2、条约内容:两国人民前往各国,或愿常住入籍,或随时来往,总听其自便,不得禁阻;两国侨民不得因信仰宗教的不同,受到“欺侮凌辱”、“屈抑苛待”“;两国人民可以互相往来学习,并在对方指定地点设立学堂。
3、影响:这个所谓的中美”续增条约“,在形式上似乎是平等的,但实质上却是为美国侵略者从中国掠卖华工,在中国设立学堂加强文化侵略,和在”传教“的幌子下进行各种侵略活动,开辟了道路。
五、中日《北京专约》
1、背景:1874年,日本以琉球船民曾在台湾遭难为藉口,发兵侵入台湾。守台军民坚决反击,日本军事进攻受挫。为此,日本派特使大久保利通到北京交涉。10月31日,清政府受到英、美等国诱逼,派恭亲王奕(欣)与日本签订了《北京专约》。
2、条约内容:条约规定,日本从台湾撤军,清政府付银五十万两给日本。
3、影响:从这个条约中日本虽然没有得到大的权益,但条约中承认日本此举为”保民义举“、琉球被害国民为日本”难民“,这等于承认了琉球为日本的领土,这就为日本吞并琉球埋下了伏笔,1879年,日本竟以武力吞并琉球。
六、中英《烟台条约》
1、背景:19世纪70年代,英、法两国在中国西南边疆地区进行了激烈的争夺,1874年,英国派遣上校柏朗率领一支武装”探路队“,企图探明由缅甸至云南的通道,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派使馆翻译马嘉理前往云南接应,1875年1月,马嘉理在云南和当地人民发生冲突,被人民杀死,这就是”马嘉理事件“。英国利用这次事件胁迫清政府于1876年9月签订《烟台条约》。
2、条约内容:惩办”凶手“,赔款20万两,向英政府赔礼道歉;开放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通商口岸;凡遇内地各省地方或通商口岸有涉及英人生命财产的案件,英国可派员”观审“;租界内免收洋货厘金;洋货运入内地,不论华商洋商,都只纳子口税,全免各项内地税;英国得派官员调查滇缅边界贸易情况;英国得派员从北京出发经甘肃、青海,或经四川,前往西藏,转赴印度,也可派员由印度进入西藏。
3、影响:通过《烟台条约》,英国获得了入侵我国西南边疆的所谓条约权力,英国也实现了它多年来扩大在华通商特权的野心。《烟台条约》是英国侵略中国的一个重要步骤,为英国侵略西藏提供了有利条件,是中国边疆危机加深的一个重要标志。
七、中俄《里瓦基亚条约》和《伊犁条约》
1、背景:1864年新疆爆发了各族人民反清起义,中亚浩罕汗国军事头目阿古柏乘机侵入新疆,并于1867年悍然宣布成立”哲德沙尔国“(即”七城汗国“),英、俄两国侵略者乘机侵略新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8年1月,左宗棠收复了除伊犁地区外的全部新疆。1878年6月,清政府派崇厚为出使俄国大臣,前往俄国谈判索还伊犁,崇厚对于中外”一切形势略无知晓“,结果在沙俄的胁迫愚弄下,于1879年10月擅自签订了《交收伊犁条约》(即《里瓦基亚条约》,简称”崇约“)。崇厚擅自签约引起全国舆论哗然,1880年7月,清政府派曾纪泽赴俄国谈判改订条约,经过半年多的反覆交涉,于1881年2月在彼得堡签订中俄《伊犁条约》。
2、条约内容:《里瓦基亚条约》规定:中国赔偿”兵费“500万卢布;割让伊犁以西以南的中国领土给俄国;俄商在蒙古和新疆免税贸易;增辟两条由陆路到天津、汉口的通商路线;俄国在嘉峪关、乌鲁木齐、哈密、吐鲁番、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等地设领事馆。中俄《伊犁条约》规定:中国收回伊犁地区;俄商只能到嘉峪关通商,免去到西安、汉口通商;俄国在嘉峪关和吐鲁番设领事馆;俄国在新疆贸易,”暂不纳税“;赔偿”兵费“900万卢布;割让伊犁西部霍尔果斯河以西、伊犁河南北两岸的大片领土;伊犁居民”愿迁居俄国入俄籍者,均听其便“。这就使沙俄武力逼迫中国各族居民迁入俄境的罪行获得了《条约》依据。
3、影响:崇厚以割让大片领土和出卖大量特权为代价,换回一座三面临敌的伊犁孤城,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尽管《伊犁条约》仍是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在主权和领土方面作了重大牺牲,但是和《里瓦基亚条约》相比,它为中国争回了一部分主权和领土。《伊犁条约》签订后,沙俄又强迫清政府连续订立了几个边界议定书,共割去中国领土7万多平方公里。两个条约都是沙俄武力威胁和外交讹诈的产物,是被逼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严重地损害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给西北边防、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恶果。
八、《中法新约》
1、背景:19世纪80年代初,法国加紧向外扩张,1883年底,法国挑起侵略中国的战争,史称中法战争。由于李鸿章推行妥协投降路线,中国虽然取得了镇南关大捷,最后中法战争仍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结束,1885年6月,李鸿章和法国政府代表巴德诺签订了《中法新约》。
2、条约内容:清政府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在中越边界上指定两处为通商处所,一处在保胜以上,一处在谅山以北,允许法国商人在此居住,并设领事;中国云南、广西同越南边界的进出口货物应纳各税,”照现在通商税则较减“;日后中国修筑铁路,应与法国商办;法军退出台湾、澎湖。
3、影响:通过这个条约,法国获得了战场上没有取得的东西,确保并扩大了它在越南和中国西南的特殊利益。中国打了胜仗,却签订了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从此,法国侵略势力伸进我国云南和广西,大大加深了我国大西南边疆的危机。
九、中英《藏印条约》和《藏印续约》
1、背景:19世纪以后,随着清朝国势的衰败,英国对中国西藏地方的侵略就变本加厉起来。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使英国人进入西藏合法化,因而进入西藏的英国人越来越多,他们大多是间谍和特务,在西藏搜集了大量的有关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情报,因而遭到西藏地方政府和西藏僧俗群众的坚决反对。英国派人进藏”游历“和要求通商等活动遭到失败后,便变换手法,制造边界纠纷,公然对西藏发动武装进攻。
1888年3月,英国侵略军正式挑起武装侵藏战争。1890年,中英双方签订了《中英会议藏印条约》。1891年底,中英为解决《藏印条约》中遗留的问题重开谈判,1893年12月,双方签订了《中英会议藏印续约》。
2、条约内容:《藏印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拟定了西藏地方同哲孟雄的边界;清政府承认哲孟雄归英国保护;其余通商、游牧等问题,”容后再议“。《藏印续约》规定:开亚东为商埠,印度可随意派员驻寓亚东查看英商贸易;藏、印、哲边界免税贸易,以五年为限,在此期间,印茶不得如藏,五年后印茶运藏,所纳税率不得超过华茶入藏之数。
3、影响:上述两个条约,纯属不平等条约,是英国发动第一次侵藏战争和清政府对外妥协投降的结果。通过这两个条约,英国既侵占了中国西藏的一部分领土,又攫取了在中国西藏通商等许多特权。从此,英国打开了中国西藏的大门,为深入侵略中国的西南准备了条件。西藏地方的爱国军民坚决反对英国的侵略,拒绝承认这两个不平等1919年
十、中日《马关条约》
1、背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制定了以掠夺朝鲜和中国为首要目标的”大陆政策“。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进行镇压屡遭失败,请求清政府派兵。日本政府决定利用这一事件侵略朝鲜进攻中国。6月,日本以保护日侨和使馆为名出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战争一触即发。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由于李鸿章和慈禧太后始终抱定乞求帝国主义”调停“和对日妥协的卖国方针,中国军民虽然英勇奋战,仍然损失惨重,甲午中日战争最后以中国失败告终。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代表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
2、条约内容:清政府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并可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日本人可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设立工厂,其产品免征各项杂税,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可在内地设栈寄放;条约还规定日本军队暂时占领威海卫,俟赔款付清和通商行船条约批准互换后,日本才撤退军队。
3、影响:《马关条约》使日本割去中国台湾等大片领土,这就进一步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这是日本继沙俄之后,对中国领土进行的一次极严重的大掠夺,它直接助长了列强瓜分中国领土的野心,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危机;钜额的赔款,加剧了清政府财政经济的危机,更加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为了偿付对日钜额赔款,清政府不得不向西方列强大举借债,帝国主义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其他政治特权,清政府在政治、经济上更加依附于帝国主义;中国割地赔款,加速了日本向军国主义转化,日本军国主义者利用这笔钜额赔款,投资于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增强了它向外扩张侵略的军事实力,日本逐渐成为侵略中国的最主要国家之一。《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一个卖国条约,它的签订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使中国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大大加速,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化。
十一、《中俄密约》
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争夺中国的步伐大大加速,俄、英等国纷纷掠夺在华利权,划分”势力范围“,使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严重危机。俄国以”三国干涉还辽“有功,乘机向清政府索取”报酬“。1896年6月,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李鸿章被任命为”钦差头等出使大臣“,赴俄庆贺沙皇加冕。李鸿章和俄国财政大臣维特、外交大臣罗拔诺夫举行秘密谈判,签订了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即《中俄密约》。
2、条约内容:条约规定,日本如侵占俄国远东或中朝两国领土,中、俄两国应以全部海、陆军互相援助;战争期间,中国所有的口岸均对俄国军舰开放;中国允许俄国通过黑龙江、吉林两省修造一条铁路以达海参崴,该铁路的修筑和经营,由中国交与华俄道胜银行承办,其详细合同由中国驻俄公使与华俄道胜银行商订;无论平时或战时,俄国均可在该铁路运送军队和军需物品。
3、影响:表面上看来,《中俄密约》是中、俄两国共同防御日本的军事同盟。实际上,俄国的目的是在”共同防日“的名义下,通过修筑中东铁路把自己的势力伸入我国东北地区,加强对中国的控制。《中俄密约》签订后,俄国又强迫清政府于1896年9月8日与华俄道胜银行订立了《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设立了名为中、俄合办实由俄国独揽大权的所谓”中国东省铁路公司“,负责修筑和经营中东铁路。俄国在铁路沿线享有派驻警察、开采煤矿和兴办其他工矿企业的权利,实际上把这些地区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俄国的这一系列活动,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他们纷纷在中国强占港湾,掠夺铁路修筑权和划分势力范围。
十二、1898年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诸条约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各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898年,德国藉口曹州教案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接着,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和《续订旅大租地条约》;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和《订租威海卫专约》;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广州湾租界条约》;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福州口租界条款》。
2、条约内容:中德《胶澳租界条约》规定:中国将胶州湾租给德国,租期99年;允许德国在山东省境内修筑铁路,开采铁路沿线两旁各三十华里以内的矿产;山东境内举办任何事业,如需外人、外资和器材,德国享有优先承办权;德国在胶州湾沿岸一百华里内可自由通行。中俄《旅大租地条约》和《续订旅大租地条约》规定:俄国租借旅顺口、大连湾及其附近海面,租期25年,期满经双方同意仍可延长;租借地由俄国管辖,租借地以北设一”中立区“,行政由中国管辖,但界内的铁路、矿山和其他工商利权等,都不得让与他国;俄国获得修筑中东铁路支线的特权。英国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及附近岛屿的中国领土,即所谓”新界“,租期99年;通过《订租威海卫专约》,将威海卫、威海湾内之群岛以及全湾沿岸十英里以内地方租给英国,租期25年。中法《广州湾租界条约》规定:广州湾租给法国,租期99年;租界内全归法国管理,并可设防驻扎军队;允许法国修筑自广州湾赤坎至安铺的铁路。中日《福州口租界条款》规定:自天主堂码头东界起,至尾墩村东方止,前部面沿闽江,后部包田地一带地方,为日本专管租界,租期30年,租满可以续租;租界内行政、警察等权皆由日本管理;所有外国租界和将来开拓之外国租界的优惠,日本租界一体享受。
3、影响:帝国主义列强伸出了贪婪的魔掌,争先恐后地瓜分中国,北从黑龙江、南至云南和两广,以及沿海沿江广大地区,分别被俄、英、法、德、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划分为势力范围。外国侵略者到处横行无忌,遂使中国沦落为列强的半殖民地。
十三、《辛丑条约》
1、背景:戊戌变法失败后,广泛而分散的爱国救亡运动,迅速地形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1900年反帝爱国运动如急风暴雨般地迅速席卷京、津,波及全国。义和团高举”扶清灭洋“的旗帜,严重地威胁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利益。1900年6月10日,英、美、法、俄、日、德、意、奥(奥匈帝国)等国组成八国联军,共二千一百多人,在英国海军上将西摩尔的率领下,由天津进犯北京,正式挑起八国联军大举入侵中国的战争。1901年9月7日,清政府和美、俄、法、日、英、德、意、奥、比利时、西班牙、荷兰等十一个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
2、条约内容:规定清朝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39年还清,年息四厘,本息共九亿八千多万两,另有各省地方赔款二千多万两,并规定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各国可以在使馆区内驻兵,中国人民不许在界内居住;拆除大沽炮台和北京至大沽沿途的各炮台,在天津周围二十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允许外国军队在北京和京榆铁路沿线的山海关、秦皇岛、昌黎、滦州、唐山、芦台、塘沽、军粮城、天津、杨村、廊坊、黄村等十二个战略要地驻扎,帝国主义还禁止把军火和制造军火的原料运入中国,以两年为限,如列强认为有必要时,还可延长禁运年限;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吏必须保护外国人的安全,否则该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惩办”祸首诸臣将“,将端王载漪革职充军新疆,庄亲王载勋、左都御史英年、军机大臣刑部尚书赵舒翘均赐令自尽,共处死大小官员百余人;在侵略者”被虐“、”被杀“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指定皇族亲贵担任外务大臣,办理对外事宜;清政府分派王大臣赴德、日两国”谢罪“,并在德国公使克林德、日本使馆书记生杉山彬被杀之处建立碑坊,为被毁的外国人的坟茔建立碑碣,”以昭涤垢雪侮之意“。
3、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又一副极为沉重的枷锁,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帝国主义通过这个条约,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中国进行严酷的控制和勒索,使中国的主权丧失殆尽。在经济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加速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凋敝。中国的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全部被帝国主义控制,中国在经济上完全失去了独立自主,成为西方经济的附庸。帝国主义从政治上进一步控制了中国,加深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和统治。清王朝成了”洋人的朝廷“,清政府彻底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帝国主义俨然成为凌驾于清王朝头上的太上皇。《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十四、《二十一条》
1、背景: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从临时大总统到正式总统,进而成为终身总统,但他的野心并没有满足,竟然妄想复辟帝制。帝国主义则希望袁世凯加强国内统治,以维护和扩张其在华侵略权益,因此也支持袁世凯称帝。1914年前后,德、英、美等国先后怂恿袁世凯称帝,日本也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交换条件,藉以夺取大量侵略权益。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奉命向袁世凯递交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2、条约内容:第一号四条,中国政府承认日本享有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并加以扩大,沿海土地及岛屿不得租给别国,龙口或烟台接连胶济铁路修筑权,省内各主要城市迅速自开商埠;第二号七条,要求将旅大租借期限及南满、安奉两铁路期限延长为99年,日人得在该地区任便往来经营工商、可租借或购买土地,并享有该地区采矿权,吉长路的经营管理权延至九十九年,该地区设或筑路及因筑路而以税课抵押向外借款及聘用政治、财政、军事之顾问等必得日本之同意;第三号两条,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未经公司同意,不准他人开采附近矿山;第四号一条,中国沿海港湾及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给其他国家;第五号七条,要求中国中央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财政、军事等顾问,日本在中国境内所设之病院、学校有土地所有权,警察由中日合办,半数以上军火要向日本采办,或中日合办军械厂中国警政及兵工厂由中日合办,将武昌至九江、南昌至杭州、潮州间之铁路建筑权给与日本,允许日本在福建省有投资修筑铁路及开采矿产的优先权,日本人在中国有宣教权。
3、影响:”二十一条“的实质,就是要把中国完全变成日本的殖民地。袁世凯为了取得日本对他恢复帝制的支持,竟不顾国家民族利益,于5月9日接受了除第五号以外的全部要求。”二十一条“的谈判和签订,在全国激起了强烈的愤慨和反抗,全国各地纷纷集会,一致抗议日本的侵略行径,要求政府拒绝日本的无理要求。
十五、《中俄蒙协约》
1、背景:沙俄企图侵占我国蒙古地区的野心由来已久。1911年,沙俄乘中国发生辛亥革命之机,策动外蒙古的库伦**哲布尊丹巴为首的叛乱集团宣布”独立“,12月1日,叛乱集团宣布成立”大蒙古帝国“。1912年11月,沙俄迫使叛乱集团签订所谓的《俄蒙专约》,乘机控制了外蒙古的军政、经济、铁路、邮电、采矿等大权。1913年11月,袁世凯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同沙俄签订了《中俄声明》,承认外蒙古的”自治“。1915年6月,袁世凯政府与俄国、外蒙古当局签订了《中俄蒙协约》。
2、条约内容:条约规定沙俄承认中国对外蒙古的”宗主权“,中国政府承认外蒙古”自治“和俄国在外蒙古的各种特权。
3、影响:这是沙俄把既成事实通过”协约“肯定下来,实际上,沙俄承认中国对外蒙古的宗主权一事”完全是形式的“。至此,沙俄一手策划的分裂中国搞外蒙古”独立“的丑剧才告结束。沙俄在外蒙古取得了外交、军事、财政、经济等一系列特权,对蒙古人民进行了最残酷的奴役和掠夺,把外蒙古”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http://
第三篇:外国历史上的改革
外国历史上的改革
专题训练
1、推动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出现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明治维新
C、辛亥革命
D、甲午战争
【解析】B。日本是亚洲第—个近代化国家,是通过明治维新实现的。
2、“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日本对此做出的反应中表述有误的是 A.对外开放,学习西洋之法
B.改革幕政,是先富国强兵
C.推翻天皇,建立民主政权
D.激发斗志,维护民族独立 【解析】C。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但并没有推翻天皇统治。
3、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是
A.调整国家行政建制
B.消除封建割据 C.完善国家管理职能
D.确定土地私有制 【解析】B。幕藩体制下,各藩国在地方上拥有较大的权力,“废藩置县”,把地方置于中央的直接管辖之下,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
4、“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明治政府
A.废藩置县,取消对下层人民的限制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C.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D.大力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解析】C。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特别是“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很容易即可判断。
5、.明治维新中推行的“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 A.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平等 C.政府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D.提倡武士道精神,力争实现民族振兴 【解析】A。推行的“文明开化”,大力引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努力改变愚昧落后的社会风俗,所有这一切的实质是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6、1889年日本宪法规定:“日本帝国是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天皇为国家之元首,总揽统治权。”这一规定说明日本1889年宪法
A.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B.使日本政体发生了巨大变化 C.使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D.适应了时代发展需要
【解析】A。从“天皇总揽统治权”可以看出保留了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
7、从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右图)可以看出
A.俄国交通运输业落后 B.俄国内河航运发达 C.俄国帆船制造业发达 D.俄国劳动人民任劳任怨
【解析】A。要把图片与1861年改革联系起来。很明显改革前俄国交通运输业的落后状态,废除农奴制已经提上历史议程。
8、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决定废除农奴制的主要原因是
A.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B.农奴制导致俄国长期落后于西方
C.农奴制经历着空前危机
D.欧洲大陆已兴起改革浪潮
【解析】A。1861年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9、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在废除农奴制改革前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表明其改革的目的是 A、维护沙皇的统治
B、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给农民以自由的权利
D、维护封建生产方式
【解析】A。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俄国亚历山大二世主张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来缓解社会矛盾,维护自己的统治。
10、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农民许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
【解析】C。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农民为了赎地而背负了沉重的债务。
11、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D。1861年改革废除了俄国的农奴制,解除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2、俄国日本均通过自上而下改革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根本上是因为俄、日两国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C、具有浓厚的军事性与封建性
D、缺乏民主传统
【解析】A。俄国日本的经济都相对比较落后,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不具备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实力,题干要求选根本原因,故选A。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按照大久保利通的殖产兴业计划,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缫丝场、德国式的矿山冶炼厂,英国式的军工厂。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日本,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开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有一首打油诗这样形容:“敲敲短发蓬松的天灵盖,文明开化的声音就响起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与此同时,日本实行了果子酱政治改革,以便至少为自己提供议会制政体这种装饰品。首先成立了内阁和枢密院,然后,按正式仪式于1889年颁布了宪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分析日本改革的原因和成果。
(2)材料二、三、四分别在哪些方面促进了日本的近代化进程?
解析:第一问从材料第一句话分析原因,从材料最后一句话总结成果。第二问分别从三段
材料,从经济、文化、政治三个角度分析。参考答案:
(1)原因:西方列强入侵。成果:摆脱民族压迫,实现现代化,成为亚洲强国。(2)经济上实行“殖产兴业”,实现经济上的现代化;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实现了思想观念上的变革;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实行了政治民主化。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中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土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材料二: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花费.”
——《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
材料三: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午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采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结合材料回答:
(1)从材料一中归纳指出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不得摘抄材料原文)。(2)材料二反映说明了什么问题?
(3)依据所学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及历史作用的掌握,解题关键是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纳。参考答案: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外战争(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性,也激化俄国社会矛盾,农民起义威胁沙俄专制统治,沙皇为维护统治定自上而下改革。(2)地主不关心生产技术的改进,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农奴制的废除使俄国资本主义获得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经济基础的改变使上层建筑也不自觉地发生了渐变。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等《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和方式有何相同点?(2)改革既要除旧布新,就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使改革充满阻力。上述两个改革都遇到这个难题,请结合改革者在改革前和实施当中的措施,谈谈他们是如何处理这个难题的?
解析:本题考查了俄日两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情况的比较,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具有非常大的可比性,性质、结果和影响都很相似。参考答案:
(1)目的:维护皇权;方式:自上而下的改革
(2)日本:改革前,通过“武装倒幕”将旧制度及其特权者铲除;改革过程中,通过废藩置县、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宣布“四民平等”等方式巩固革命成果。
俄国:改革前,沙皇借用舆论的力量化解贵族地主的阻力;改革中,让农民通过交纳赎金的方式获得自由,以安抚旧势力的不满情绪。
第四篇:我国文学历史上的“第一”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兵书):《孙子兵法》(春秋?孙武)
我国第一部词典:《尔雅》(汉代经师汇集)
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东汉?许慎)
我国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春秋?左丘明)
我国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我国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
我国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晋?干宝)
我国第一部语录(记言)体史书:《论语》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西汉司马迁)鲁迅称赞该书为“无韵之离骚”
我国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我国第一部政论文总集:《新书》(西汉?贾谊)
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东汉?班固)
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春秋?左丘明)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
我国第一部韵书:《切韵》(隋代?陆法言)
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总目录:《七略》(西汉?刘歆)
我国第一部断代诗选:《全唐诗》
我国第一部语法书:《马氏文通》
我国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战国策 》
我国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集: 《晏子春秋 》
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战国?屈原)
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我国第一部典籍外文译本:《大乘起信论》(译者:玄奘)
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三国?曹丕)
我国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窦娥冤》(金末元初?关汉卿)
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清?吴敬梓)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官场现形记》(清?李宝嘉)
我国第一部历史小说:《穆天子传》
我国第一部哲理散文总集:《吕氏春秋》(秦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
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文心雕龙》(南朝?刘勰)
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诗品》(南北朝梁?钟嵘)
我国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梦溪笔谈》(北宋?沈括)
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霞客游记》(明代?徐宏祖)
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郦道元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明?吴承恩)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清代?蒲松龄)
我国第一位女词人:李清照(清)
我国第一位女诗人:蔡琰(文姬)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战国)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东晋)
我国第一位山水诗人:谢灵运(南北朝)
我国第一位发明活字造纸术:东汉宦官?蔡伦
我国第一位发明活字印刷术:北宋平民?毕升
我国古代诗歌最多的诗人:陆游(南宋)
我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女神》(现代郭沫若)
我国第一首以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民歌体叙事长诗:《王贵与李香香》(李季)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杂文集:《坟》(现代鲁迅)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中篇小说:《阿Q正传》(现代鲁迅)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现代鲁迅)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呐喊》(现代鲁迅)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散文诗集:《野草》(现代鲁迅)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儿童作家:冰心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叶圣陶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包身工》(夏衍)
我国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1921年成立,发起人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
我国第一部以民族工业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茅盾写的《子夜》
我国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最早的抒情诗:离骚 战国 屈原
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全诗350余句1756字
最早的文人五言诗:咏史 东汉 班固
最早的完整的写景诗:观沧海 东汉末曹操
最大的诗歌集:全唐诗 清代彭定术等人编
最早的诗文文选:昭明文选 又名 文选 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选
最早的散文总集:尚书 相传为孔子编,尚书即“上古之书”是春秋以前流传下来的一批古代历史文献的辑录汇编
最早的语录体论著:论语 也是最早的儒家经典著作
最早的笑话专书:笑林 三国魏邯郸淳撰
最早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
最早的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
最早的文人独创的,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金瓶梅 明代 兰陵笑笑生
最早的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 南朝 刘义庆
最早的神话小说:搜神记 东晋 干宝 是一本志怪小说集
最早的编年体小说:春秋 相传为孔丘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 春秋 加工整理修订而成
最早的纪传体史书:史记 西汉司马迁(这是真正的英雄,仰慕!)
最早的断代体史书:汉书 东汉班固
最早的文艺批评著作:典论.论文 三国曹丕
最早的文艺理论著作:文心雕龙 南朝刘勰
最早的诗歌评论著作:诗品 南朝梁 钟嵘
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编 共收单字9353 异体字1163
收字最多的字典:康熙字典 清代张玉书.陈廷敬等人奉旨编纂,成书于康熙55年(康熙..61)共收单字47035
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清代乾隆(60...)39年(1774)成书,全书共收录著作3461种,分装3600多册,共853456页
第五篇:反腐倡廉历史上的20个第一
中国反腐历程重大事件
1、第一个反腐败文件——《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 当渐江嘉兴南湖那艘红色小船刚刚起航,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就高举起代表党的宗旨和性质的斧头镰刀,毫不犹豫地砸向党内的腐败现象。1926年8月4日,刚刚成立5年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发出了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这是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反对贪污腐败的文献。旗帜鲜明地表明我们党与腐败现象水火不容的政治立场。
通告明确指出:“在革命潮流仍然高涨的时候,许多投机腐败的坏分子,均会跑到革命的队伍中来„„应该很坚决地清洗这些不良分子,才能坚固我们的营垒,才能树立党在群众中的威望。”
2、第一次设立党的监察机构和制度——中央监察委员会 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党内维护和执行纪律的专门机关——中央监察委员会。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设立的纪律检查机构。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监察委员会由10人组成,主席由王荷波担任。同年6月,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议案》中,专列了“监察委员会”一章。该章规定:在全国代表大会、省代表大会上选举中央及省监察委员会。中央及省监察委员必须参加中央及省监察委员会议,只有发言权而无表决权。但中央及省监察委员会之决议,必须得中央或省监察委员之同意,方能生效执行。这是党内第一次建立监察制度。
3、第一次大规模的反腐倡廉运动
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同志担任主席。中央政府刚刚成立,就从1932年初到1934年秋,开展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反腐倡廉运动。通过建立控告局、发动群众开展广泛的检举活动、加强舆论监督、严查大案要案等一系列措施,重点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为巩固和中央苏区的廉政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在大会上指出:“应该使政府一切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1932年12月16日中央财政委员会发布“统一会计制度”的第十二号训令,第一次提出建立巡视制度与检查工作制度。
4、第一个被判处死刑的腐败分子——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步升
1932年5月9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打响了红色政权成立半年以来惩治腐败分子的第一枪。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步升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谢步升,男,12岁时给地主打短工,1929年担任工农武装暴动队队长。193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他利用职权贪污打土豪所得财物,偷盖公章,伪造通行证私自贩运物资到白区出售,牟取私利;为了谋妇夺妻掠取钱财,秘密杀害干部和军医;生活腐化,诱奸妇女。时任瑞金县委书记的邓小平认为:“我们苏维埃政权建立才几个月,有的干部就腐化堕落,贪赃枉法,这叫人民怎么相信我们的党,相信我们的政府!”毛泽东知道这件事后指示说:“腐败不清除,苏维埃旗帜就打不下去,共产党就会失去威望和民心!与贪污腐化作斗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天职,谁也阻挡不了!”
5、第一个惩治腐败的法令——第二十六号训令
1933年12月15日,中央执行委员会下发了由主席毛泽东、副主席项英签发的第二十六号训令。这是我党历史上第一个惩治腐败、带有法律性质的训令。训令规定,凡苏维埃机关、国有企业及公共团体工作人员贪污公款在500元以上者,处以死刑;贪污公款300元以上500元以下者,处以2年以上5年以下监禁。训令的颁布,使苏区的反腐败斗争有法可依,健康发展。
6、第一次提出建立廉洁政府的施政纲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8月25日,中共中央在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和通过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纲领第四条规定:“实行地方自治,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府。”这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建立廉洁政府的施政纲领。随后在《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又明确提出:“厉行廉洁政治,严惩公务人员之贪污行为,禁止任何公务人员假公济私之行为,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
7、第一次在党内开展整风运动
1941年5月至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开展整风运动。这一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学风。既是一次普通的马列主义教育运动,也是破除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一次伟大思想解放运动。对于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建设,是一次成功的实践、伟大的创举。
8、第一次对执政党的反腐告诫——七届二中全会“两个务必” 1949年3月5~13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的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转折关头,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发出“两个务必”的著名告诫:“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
9、第一次设立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
1949年11月9日,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第38天,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设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决定》规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中央政治局领导下进行工作。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由11人组成,第一任书记由朱德担任,王从吾、安子文任副书记。
10、建国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惩治腐败斗争——“三反”、“五反”运动
195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惩治腐败斗争。全国规模的“三反”斗争经历了发动群众、“打虎”、定案处理和建设四个阶段,到1952年10月宣告结束。查出了大量贪污分子,纯洁了党和政府机关,奠定了50年代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随后,又决定在全国开展“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三反”、“五反”运动共查出贪污分子120多万人,2万党员被开除党籍。
11、建国后第一次被处死刑的党内高级干部——刘子山、张青山 1951年11月下旬,就是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发表“两个务必”刚刚过了两年的时间,河北省揭露出天津地委前书记刘青山和现书记张子善巨大贪污案。据查,刘、张利用职权,盗用公款等总计达171.6亿多元(旧币),用于经营他们秘密掌握的“机关生产”。他们还勾结奸商,投机倒把,使国家资财损失达21亿元。刘张二人生活腐化,贪污挥霍达3.78亿元。刘青山、张子善是建国后第一次被处死刑的党内高级领导干部,被毛泽东称为“共和国反腐第一案”。毛泽东指出:“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20000个犯有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
12、建国后第一个惩治贪污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
1952年4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了政务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系统的惩治贪污的法律文件。对贪污罪以及量刑标准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从法律上保证了当时“三反”运动取得彻底胜利。
13、第一个因腐败问题被判刑的省长——原江西省省长倪献策 原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倪献策,自1983年3月开始,滥用职权为一有夫之妇提职提薪、入党,让她出国“考察”,同时为她的亲属谋取私利,包庇其弟走私、行贿受贿等活动。1987年,倪献策被人民法院以徇私舞弊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14、第一次正式提出开展“党内反对腐败的斗争”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重要论断。告诫我们“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腐败现象,确有失败的危险。”要求全党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在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开展“党内反对腐败的斗争”。如果容忍腐败分子留在党内,就会使整个党衰败„„必须从严治党,严肃执行党的纪律。
15、第一次提出反腐败斗争的三项工作格局——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集中力量查处大案要案、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建设力度,提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须从严。反复强调,我们党的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1993年8月,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反腐败斗争三项工作格局即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集中力量查处大案要案、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16、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政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
1997年3月28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这一准则共分三章十八条,第一次详尽规范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这个准则的出台,标志着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系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17、第一次颁布促进廉政建设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1997年5月9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部保证政令畅通,维护行政纪律,促进廉政建设的法律。《行政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有权“责令有违反行政纪律嫌疑的人员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对调查事项涉及的问题做出解释和说明”。简称“两指”。国务院1990年12月9日颁布的《行政监察条例》表述为“规定的时间、地点”。所以“两指”也经常被称为“两规”或“双规”。
18、第一次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作为惩治腐败的犯罪条款——《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
1988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首次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1997年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纳入《刑法》第395条第1款;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正式确定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1999年8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定了涉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2008年8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刑法修正案(草案)》审议中,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最高刑期从5年提高到10年。
19、第一次批准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批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决定。第58届联大审议通过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部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加入公约为逐步解决我国查办涉外案件中的“调查取证难、人员引渡难、资金返还难”等棘手问题,提供了国际合作的法律依据。
20、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设写入党的工作报告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一次将反腐倡廉建设放在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并列的地位,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在党的文献中还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