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体育中考的兴趣
提高体育中考的兴趣
【内容提要】体育中考列入升学考试科目是提高民族身体素质的有力措施。当前学生对升学要考什么科目,就努力学好什么科目,升学不考的科目,一般来说,是应付了之。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中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更应该加强体育项目的学习。
【关键词】体育中考 素质教育 评分标准
一、项目的设置与完善
我市于90年代初期实行体育中考,首先按传统的“跑、跳、投”老三项进行考试项目设置,确立“50米快速跑、铅球、立定跳远”为中考内容,持续了6年多,期间经过了4次修改,主要总分和评分标准方面以及考试项目都进行了修改。
上述我市体育中考项目设置情况来看,从全部必考项目→到选项考核→再到必考和选项考核的结合,体现了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兴趣、特长、爱好的不同。具体项目上也是从与先天素质有决定因素的跑、跳、投等纯竞技项目,演变成只要坚持锻炼都能进步提高的素质和技能项目,树立了学生到达目标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有力地激发了学生进行自觉锻炼的热情。
对今后考核项目的设想:借鉴周边省、市地区宝贵的实践经验扩展考试项目的范围。(1)力求未来中考测试项目全面涉及初中体育教材内容:包括田径、球类、体操、武术、体育舞蹈、身体机能测试。有利于学生选择符合自身特点、兴趣爱好的运动项目。(2)实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由三部分组成:a、初中阶段三年体育学生成绩。b、初三学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c、初三学年耐久跑测试结果。(3)可根据地域特色增加游泳项目。如游泳项目,既能培养学生的自救能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耐久素质,可以开发一些耐力项目供学生进行选择。如:a、2—3分钟连续跳绳。b、篮球、足球能球类增加连续折返运球的次数。
不难看出,随着体育中考的完善,考试项目的设置必然符合自身特点、兴趣爱好的运动项目,无形中提高了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体育学习过程性评价的介入,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得到重视,充分体现了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健康第一。
二、规范考试组织,科学、客观、公证地评价学生
希望在今后体育中考实施过程中,体育考试也是展示学校体育教育的窗口,对考试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教学或管理等问题,要设立专门机构进行记录与反馈,进行必要的评比与总结。若体育考试中增设过程性评价等内容,即由学校掌握并打出的主观分植,打分者可能会任意送出,是否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综合身体状况,教育行政部门应形成制度进行有力的监督和管理,否则必然会出现许多问题,严重的可能滋生“腐败”现象。
对于现有的评价标准,我个人认为:总体上较为科学合理,部分项目的评分标准过低,有个别项目的评分标准过高,评分标准中普遍存在分值跨度太大,对一般同学来说,这种笼统且过高或过低的评价体制,显然不能引领和激励学生进行刻苦自觉地锻炼。虽然是部分和少数项目,但也要急需改进,使之科学化,合理化。
因此,在制定体育考试项目的成绩标准时,应经过充分的前期调研和实验,同时结合本地区特点和学生体能、体质的实际状况,以显示考试标准对学生的促进作用。也激励学校重视体育教育,促进教师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和规范性。从而进一步完善体育考试科学、公正的评价体制。同时增强考试的服务功能,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
考试中缺乏公平公正以及考试标准的不合理等问题,实际上也是对那些身体素质好、锻炼勤奋自觉学生极大的不公平,同时也给以后的体育教学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我们应提升到育人的高度来重视这个问题,关系到如何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预防体育“应试”教学,回归“常态”教学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最快,最敏感的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学生保持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对他们健康成长,乃至一生的健康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是提高代表民族未来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提升竞争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自然应是学校教育工作重点,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常规和文化。
但目前在高等教育资源贫乏,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存在巨大竞争压力的背景下,学校为了求的生存和拓展,提高应试教育的升学率则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为了出人头地,也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越来越重的课业负担。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健康问题如今需要通过体育考试的方式来加以强化,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艰难以及教育管理的无奈。
作为一名学生健康教育的传播者、传授者的体育老师,应深刻领会体育中考的意义所在:(1)对推动和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有效地促进了中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3)促进了学校、家长、社会对体质健康的关心。更应该明确自己肩上所担负的神圣职责。
这里提及在体育教学中常常出现的一种异化现象,也就是所谓的体育“应试”教学,具体表现为体育教学内容无目标、无计划、有很大的随意性,教学方法简单化,没有运动技能含量。造成初
一、初二体育现象象“放养”一样随意上,初三时则逼着学生天天围着体育中考内容转。在课堂上势必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分数已达到满分的学生可以不受管束,自由开展自己所喜欢的运动项目,而未达满分的学生则机重复着自己不喜欢,甚至厌恶的考试项目。长此这样,恶性循环,产生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原本素质好的学生由于参加个人喜欢的运动项目,体制越来越好,兴趣日益浓厚,而那些未达到素质原本较弱的学生,由于每节课都在机械地重复着考核的内容,不免对体育课产生了厌恶与恐惧。结果使得学生不明确锻炼的价值,只能将体育考试当成又增加了一门应试科目,反而又多了一种负担,这样与设立体育中考的初中是格格不入的。
作为让学生生活得更健康的体育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生命有时时刻刻的敬畏,在保证他们安全的基本前提下开展教学。通过有效有趣的方法,教学内容的开发和变革,既能顺应学生的运动兴趣,又可以增强体质,发展运动技能,提高考试分数,这样体育考试作为保障体育课开设的手段也有了它存在的空间。体育考试才能发挥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四、树立学生健康理念,培育学校体育文化氛围。
设立体育考试使得学校、家长、社会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有效地促进了中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也使得体育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我想:教与学、学与考充其量只能是学生锻炼的基础工程,而形成一种健康的理念、掌握几种健身的方法、将强身健体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则升华为一种高层次的境界。
要让人们重视健康,必须先提高生活水平,在我国人民生活尚未达到较高水平之前时,存在的一种现象:学生牺牲健康,换来高分;中、青年人为了生活、事业牺牲健康;只有老年人才表现对健康的重视。在这种情形下,有意识,积极地培养甚至灌输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健康观,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十分必要,而这正是健康赋予教育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于学生体制问题,减轻学习负担和推进素质教育虽然是好办法,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关键还在于健康理念的树立,要有正确的健康知识,重视在体育教学中教会学生几项运动技能,让学生喜欢玩、学会玩,希望以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带动学生运动体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技能。
学校体育活动如果以考试为目的,体育课会变得枯燥无味,学生会越来越不喜欢体育课,学生在体育中考也不会考出好成绩。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淡化以考促进的意识,注意学校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1)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校报、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加大对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定期组织健康、保健、科学锻炼等专业知识方面的讲座。(2)学校在认真抓好体育课教学的同时,按计划、有条不紊地搞好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活动性课程、体育兴趣小组活动等体育常规工作。(3)定期切实抓好几项大的体育活动,如:认真组织每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可将其深化为体育活动周或体育节的形式,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另外好友全校广播操比赛、迎春长跑比赛、冬季三项比赛以及各年级组的球类比赛等。(4)倡导学校通过大课间,创新集体竞技项目等多种方式形成学校自身文体活动特色。(5)重视校运动队的训练,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搭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平台和体育特长发展的才华展示空间。
学校通过以上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方法,优化了学校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到集体的温暖,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自主能力,使之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同时学生能够在愉悦的身体活动的自主能力,使之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同时学生能够在愉悦的身体活动中有效增强体能,培养了自身在比赛中的竞争能力和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氛围有效地促使学生健康理念的形成,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
近几年来,通过市、县骨干教师“公开展示课”的交流,结合市教育局开展的“教学质量年管理年”、“课堂教学年”“一优二促工程”等活动。进行教育理论和体育专业理论考核和说课、教学设计的评比。加强体育教研组建设和评优工作,日常教学依托于教研组内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统一规范教学内容,建立组内听课评课制度和指导教师传帮带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职业道德、教学理论、专业技能、教学能力的提高。从而体育中考有序地实施,为实现规范的体育教学和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学校必要的场地、器材是一切体育工作实施的前提和保证,正因为学校场地条件不足,便得学生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体育中考虽然有效地改善了学校的活动场地,提高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但有其局限性。学校应从全面提高学生体质的角度出发,形成制度加大投入,充分重视体育场地建设和器材添置。
综上所述:
一项调查显示:大学一年级学生是青少年中体质最差的,高一学生的体质最好。这有力说明,体育中考对于增强学生体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学生体质状况下降是以时间为纵轴的一个纵向比较的结果,若以同一时期的横向比较,则能够凸现体育中考对于增强学生体质起到的积极作用,也同时能想象出若没有体育中考的支撑,社会、学校、学生和家长都会更加下滑,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会更令人担忧。同时也充分说明体育中考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无论从考试项目的设置、评分标准的科学化、场地器材的完善,还是日常体育教学、考试公平公正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体育中考在现阶段素质教育还得不到充分落实的教育大背景下,不失为增强学生体质的有效途径,尽管体育中考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我们有信心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它,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希望能够得到高中体育教学及考核的延伸和支持。本人很赞赏一位体育专家的观念:倡导体育考试的意志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而是为不考试。试想: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在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心和努力下,学生在良好体育文化氛围的熏陶中,形成健康的理念,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拥有二至三种运动技能,并付之于日常自觉的参加体育锻炼,具有终身体育的意识。那么作为体育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历史产物的体育考试将会自动消亡,这正是每个体育教师和体育教育专家所希望的。
参考文献:
1、黄石市2007年体育中考相关文件
2、《体育教学》2006年第6期
结合学生兴趣设置体育中考项目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需要,结合体育中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更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校体育教学将不再走入“应试”教育的死胡同,体育中考不再是单单考几项素质,避免出现以前课堂教学中考什么练什么的现象。
三、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体育人才。由于学生可选择自己的特长项目进行考试,对一些体育项目的普及与提高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体育中考作为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一种手段,必须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不断改革,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互学互评”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在教学中,利用学生“互学互评”促进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
二、“成功体验”教学法,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追求成功是每个学生的一种现实体验和强烈动机,也是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催化剂,因此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断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用欣赏、肯定的目光关注学生,使他们随时都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兴趣。
三、运用游戏法,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在教学中,运用游戏的手段,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角色情境”,创设一种宽松、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利用开展愉快教育,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放”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俗话说:“羊不放不肥”。“放”在体育课中,并不是让学生自由打球、跑步、或游戏,而是选择学生容易掌握且动作技术要求不高的若干个练习,设在连续方便的多个地点进行练习,学生可随意到各个地点进行练习,由于内容不断变换,在转移项目时,“兴奋灶”不会消失,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不易疲劳,同时也可培养学生自觉经常锻炼的习惯。
五、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体育兴趣。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把学生吸引到活动中来。为此,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非常有必要。这样,学生就可以凭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觉地选择课外活动项目,教师及时进行辅导。从而达到提高体育兴趣、锻炼身体的目的。
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学生直接感觉对象是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有着直接而强烈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自己的模范作用、表率作用和文明形象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此外,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准确、熟练、轻松、优美的示范动作,也可提高学生兴趣。因此,教师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优秀品质是密切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
总之,体育教学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兴趣,从而达到使学生爱体育,并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兴趣;策略方法;
一、体育教学现状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主阵地,但现在体育课走入了一个两难的境界,学生非常喜欢体育课,但是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消极的状态,使得教师感到体育课难上。许多优秀教师也考虑过如何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在一起探讨过,也观摩和参加过一些省市优质课 ,但是这些优质课,教师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准备。虽然说这些课非常的成功,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是对平常的每一次体育课来说,这些课有点不切实际,只能作为一种展示,在平时的体育课上提高学生兴趣是我们所面临的,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体育教学的现状是:教师上课把学生组织在自己的周围,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活动,按步就班实施自己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厌倦,出工不出力,达不到预定效果。针对以上的情况,笔者认为除了教师、学校、场地等制约因素外,我们还应该关注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挖掘他们的兴趣。对此,我对本校初
一、初二的的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展开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兴趣的取向,为提高学生体育课兴趣提供一些策略方法。
二、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调查
笔者对本校初
一、初二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一共发放问卷612份,回收612份,回收率为100%,问卷有效率符合要求。
调查结果:
1、对体育课的态度:喜欢上的544人,占88.9%;一般的48人,占7.8%;不喜欢的20人,占3.3%。
2、上体育课的原因:好玩娱乐的229人,占37.4%;锻炼身体的186人,占30.3%;为了考试的151人,占24.7%;没办法的20人,占3.3%;其他的26人,占4.3%。
3、对体育课的上课方式:教师组织,围绕老师上的146人,占23.9%;教师组织指导,小组长负责,自己练习的310人,占50.7%;按教师要求,教师观察,自己自由运动、练习的122人,占20%;其它的39人,占6.4%。
4、对学体育教材项目的喜爱程度(最高分10分)田径8.71;篮球、排球、足球9.47;乒乓球、羽毛球8.95;武术5.76;器械体操6.86;技巧6.04;基本体操5.66。
1)通过调查我得出学生对体育课是非常热爱的,也没有什么课能够替代的。
2)调查表明学生对问题回答是严肃认真的,是经过思考的,娱乐和锻炼占有很大比例,他们既要在课堂上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要身心娱乐、放松。其中娱乐是他们的天性,这是不能忽视的。
3)课的组织形式学生的选择有些矛盾,一方面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指导、组织,另一方面又希望给他们更多的自由,更多的空间,得到更多的解放,从这些方面表现出了学生更多的渴求。
三、影响体育兴趣的因素
通过和学生的接触及查阅资料了解,第一、学生体育兴趣与学校的影响密切相关。由于学生在校时间较长,活动主要以校方指导为主,学校的体育政策、方针等因素直接影响其思想、行为。学生的体育兴趣主要与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有关,也与学校体育课开展情况有关。
第二、激烈的高考竞争造成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随年级增长而逐步下降.第三、由于社会遗留下来的重智轻体思想的影响,造成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不足.第四、各级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基本都是根据国家体育教学大纲来进行安排,过于强调统一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一大不足,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的发展.第五、由于学生对体育课的具体教学目标不明确,而有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又没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引导.第六、一些体育教师缺乏合理的组织教学能力,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自身素养不高,缺乏教学艺术和创新精神等.四、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策略:
由于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众多,单凭一两次的改变可能会提高学生对某次课的兴趣,但要想使学生对体育,对体育课始终充满兴趣,就必须从多方入手,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这里我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望大家给予指导。
1.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
在现阶段智育成绩和能否考上大学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就业,而体育与学生的就业关系不大.在社会、家庭、学校、学生群体的综合影响下,学生基本上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因此,要改变以前传统的人才选拔模式,全面贯彻“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体育教师还应加强有关理论知识的传授,如:什么是体育、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体育锻炼对智力的影响、体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体育与发展个性以及心理素质的关系等.并在提高学生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将体育学习与自身需要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形成长远的学习动机,进而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作为学校还要多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使学生在体育课之余也能更多的接触体育,使他们体会到体育的乐趣,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2.体育教学内容应丰富多样
从目前我国实施的体育教学大纲来看,小学、初中、大学各阶段所安排的教学内容重复较多,针对性、特殊性不明显,过于强调统一,究其原因可能是考虑社会需要太多,而考虑学生需要太少.事实上,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多种多样的,过分强调统一就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也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根据体育教学大纲,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及学生对体育的需要来选择,推出丰富多样的适合学生特点的内容,满足学生的需要,使体育教学内容从统一性、规定性向灵活性、多样性转变,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但要注意不能一切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不能片面迁就学生的兴趣,要克服单纯从兴趣出发的倾向.3.体育教师应加强自身素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体育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管理者和实施者,起主导作用,体育教学的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是由教师选择安排的,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4、体育课注重因材施教,强化学生兴趣
对于一个班的学生来说,无论从身体素质上说还是从运动技术水平上讲,都存在着强弱和高低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就必须按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进行区别对待,提出不同要求,并加以分类指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进步程度自由升级。对于较难掌握的动作,一部分体能差的学生在一节课中就难以掌握,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不高,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难点分散,分程度要求他们练习。当他们完成了一个动作时,应及时给予肯定,树立他们的成就感。面对完成动作有困难或心怀畏惧的学生,教师则应多用鼓励、疏导的话语,帮助他们找到自信。对于那些优等生,要敢于给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提高,做得更好。这个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既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提高,也照顾到部分学生的情绪,使学生都能获得学习上的满足感,容易培养和强化他们的兴趣,同时,也可以避免优等生“吃不饱”和差生“吃不消”的问题
五、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
1、提高责任意识
如果教师工作马马虎虎,上课松松垮垮、精神不振,就会诱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倦情绪.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和蔼可亲,处事公正,这样才会使学生信赖教师、亲近教师,从而对体育课产生兴趣.2、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要多动脑,多想办法,多从学生的心理、生理角度出发,进行创造性的教学。现在的学生大多活泼好动,精力旺盛,容易兴奋,易于接受新事物,他们不喜欢机械、呆板的方法,而喜欢变化多样、新颖的练习内容和教学方法。故在体育教学中要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而且要新颖,如果教学方法模式化、固定化,没有特色,不能适应学生求新的心理需要,就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教法的更新,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借助各种有利的条件,敢于创新.当学生感到课课有新、堂堂有异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很浓.3、教学手段要现代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一的课堂教学格局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冲击,并必然会被现代的教学技术所取代。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使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由文字到声音图象,将极大地增加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趣味性,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可以使体育课
堂教学发生深刻的变化。
4、改变教学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心理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场地器材布置得新颖独特,教学环境的优美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如中长跑,在环境优美的地方进行练习,可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境,使练习不再枯燥无味,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再如太极拳,可选择草地或树阴下进行练习,使学生觉得空气新鲜、心情舒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5、提高教学美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讲解生动有趣、示范优美正确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最基本方式之一,也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生动有趣地进行讲解,如何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教学,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语言的运用方面力求言简意赅、易懂、易记,同时要突出重点,而且要风趣幽默。例如,在教学生弯道跑时,可把弯道跑的要领编成口诀:弯道跑,弯道跑,身体微微向左倒,摆臂时外面大来里面小。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动作技术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技术的掌握。正确优美的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还可以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提高教师的威信。特别是一些技术比较复杂的动作,即使进行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讲解,但有些学生还是不能够很好地理解,此时教师就有必要进行动作示范。优美的示范动作,可以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教武术步法时,可根据动作要领用口诀对其重点要领进行概括:马步看脚尖,仆步踏实地,虚步重心低。
6、控制教学节奏
课堂教学节奏过快、过慢、单一,都会使学生感到单调而降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体育基础、兴趣爱好和性别等,对教学内容、教学时间、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等进行合理安排和精心搭配,并做到有张有弛、张弛相间、变化有度,使学生看、听、练、想交叉进行,这样会使学生产生美好和谐的感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7、注重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
运动的乐趣来源于多方面,使学生体验乐趣的教学途径也是多样的,类似的教学模式也比较多。但其教学过程的共同特点是具有一个或几个体验运动乐趣的环节,有时这些环节互相连接,层层递进,使学生能体验到运动、学习、挑战、交流和创造的多种乐趣。这类教学模式多采用游戏法、挑战法、集体比赛法、小群体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8、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成功可以给人带来喜悦,并能产生直接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地提出具体的任务和要求,使学生经过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能够达到.另外,教师应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9、对学生进行恰当的鼓励
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表现出畏惧情绪和犹豫,这是正常反应,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应及时鼓励.对学生的缺点,不要点名批评,更不能挖苦讽刺,否则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会产生消极对抗情绪.对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应耐心辅导,热情关怀,多多鼓励,还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引导他们喜爱体育课.总之,以上提供的策略方法,是笔者在体育课堂实践中的体会和心得,只要在平时的工作中认真做好这些,就一定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直接和间接兴趣,使他们一上课就有一种想运动的冲动,而且课后也会不忘运动,使运动成为一种需要,为实现终生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邵更生 任杰.初中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
(2)
范庆良.培养初中生体育兴趣刍议[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03)
(3)
谭晓鸿.激发初中生体育课学习兴趣之我见[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
(4)
宋淑珍.体育教学初中习兴趣的培养[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5)
高潮 王英武.对学校体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01年
(6)
罗士达 王立冲.如何培养初中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
(7)
董杰.影响初中生体育兴趣的因素及对策[J].内蒙古教育.2004(8)
赖学林.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
(9)
罗信荣.初中体育教学课堂气氛重要性探讨[J].宁德师专学报.2004
(10)
周坤.论体育教学初中习兴趣的激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
(11)
郝秀珍.浅谈对初中生体育课兴趣的培养[J].阴山学刊.1994
(12)
林国平.谈谈培养初中生体育兴趣的一些做法[J].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
第二篇: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策略
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策略:
由于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众多,单凭一两次的改变不可能会提高学生对某次课的兴趣,但要想使学生对体育,对体育课始终充满兴趣,就必须从多方入手,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
1.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
学生基本上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因此,全面贯彻“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体育教师还应加强有关理论知识的传授,如:什么是体育、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体育锻炼对智力的影响、体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体育与发展个性以及心理素质的关系等.并在提高学生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将体育学习与自身需要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形成长远的学习动机,进而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作为学校还要多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使学生在体育课之余也能更多的接触体育,使他们体会到体育的乐趣,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2.体育教学内容应丰富多样
事实上,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因此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根据体育教学大纲,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及学生对体育的需要来选择,推出丰富多样的适合学生特点的内容,满足学生的需要,使体育教学内容从统一性、规定性向灵活性、多样性转变,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体育教师应加强自身素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体育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管理者和实施者,起主导作用,体育教学的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是由教师选择安排的,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体育课注重因材施教,强化学生兴趣 对于一个班的学生来说,无论从身体素质上说还是从运动技术水平上讲,都存在着强弱和高低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就必须按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进行区别对待,提出不同要求,并加以分类指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进步程度自由升级。对于较难掌握的动作,一部分体能差的学生在一节课中就难以掌握,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不高,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难点分散,分程度要求他们练习。当他们完成了一个动作时,应及时给予肯定,树立他们的成就感。面对完成动作有困难或心怀畏惧的学生,教师则应多用鼓励、疏导的话语,帮助他们找到自信。对于那些优等生,要敢于给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提高,做得更好。
体育可教学反思
3我在经历了多年的体育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后,渐渐认识到,在体育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努力上好体育课。
一、内容选择的多样合理性
老师都选择了独具特色的教学内容,如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小足球、多种形式的投掷练习、绳趣等等,有很多的内容其实都是我们平时体育课堂上经常用到的,但是老师们能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同学对其兴趣大增,比如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先使用小篮球,学生练习起来轻松自如,技术动作自然就学得快。
二、组织形式多样化
以往我们老师都是集合讲解,后分开练习,但我们在展示课上,有课就先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然后以提问的形式引出课题,效果非常好。再比如,我们以往学习一项技术动作是由老师先讲解动作,而现在老师们有采用探索的方法,或由学生自己练习后老师再进行简单讲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练习方面,所有的课都是尽量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以及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体育教学设计改革的方向。同时在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难题,让学生自己想出解决办法,培养其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设置了很多练习都是要求学生之间互相协作才能完成的,培养了学生的团结互助的精神。
三、运用多种激励方法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新课程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为此,在教学中,上课老师充分利用了以下几点来吸引学生参加到活动中来。
(一)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游戏。兴趣是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内部驱动力。
(二)正确运用语言激励。教师对学生的赞许可以用无数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避免简单的说“好”或“很好”,否则会使学生心理上得不到满足。教师可以说:“你做得非常好,老师很喜欢”,(四)非言语性的激励 当学生们在活动中表现得出色时,教师对他们微笑、点头、竖起大拇指等非言语性动作奖励将会给学生莫大的鼓舞。
四、注重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上课老师考虑不同能力学生的需要,改变过去那种“一刀切”的做法,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对发展水平不同、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那些动作发展好的学生要适当提高难度,让他们“玩得有劲”;对那些动作发展较差的学生则降低动作要求,让他们也体验“成功的快乐”。真正实现教学中的区别对待。
第三篇:如何提高中考体育成绩
如何提高中考体育成绩
一、中考体育800m、1000m的练习方法
800m、1000m属于田径里面的中距离跑,中距离跑对速度耐力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具备用较高速度跑完全程的能力,才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中距离跑属于极限强度的项目,所以必须要有较强的心肺功能。
要想在800m、1000m的跑步中取得好的成绩,必须要明白一个名词“极点”,所谓“极点”就是在中长距离的跑步中,由于氧气的供应落后于身体的需要,跑到一定距离时,会出现胸部发闷,呼吸节奏被破坏,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和难以再跑下去的感受。这种现象称之为“极点”。这是中长跑中的正常现象。当“极点”出现后,要以顽强的意志继续跑下去,同时加强呼吸,调整步速。这样经过一段距离后,呼吸变得均匀,动作重又感到轻松,一切不适感觉就会消失。只要在跑步过程中能够克服”极点“,我们的成绩就会提高很多。
(一)讲解一下800m、1000m的跑步过程中注意事项:(以800m为例)
1、进行考试跑步前,首先应做好相应的准备活动。可以这样做:(不要只做中学体育课上单纯的徒手操,那样热身效果很差)①慢跑5分钟左右,以身体微微出汗为最佳。②原地拉伸一下大腿和肩部的韧带大约2分钟。③行进间踢腿30m左右两趟。④做两趟大约30m的快速跑⑤休息1-2分钟就可以参加跑步比赛了。
2、跑步开始后。①前200m左右的速度应该以你能力的75%
左右进行匀速跑进(绝对不能以自己最快的速度的跑步,那样会使乳酸很快大量积累在你的大腿肌肉周围,使你很快出现极度的疲劳,这个非常关键)。②200m-500m之间你应以你能力的65%进行匀速跑进,不要受其他同学从你身边超过或者被超过的影响,请始终保持匀速节奏,这个过程开始出现疲劳的现象,跑进过程中注意调整自己呼吸(以3步1吸为好)和动作的放松为最关键。③500m左右是800m跑最累的时候,也就是“极点”出现的时候,500m-650m左右这时应以加大摆臂的幅度、加大步幅和加深呼吸,同样尽量保持均匀的速度,这个时候应以顽强的意志继续跑下去。④650左右的时候应慢慢加快摆臂(此时腿部几乎不受自己的控制,能控制的是自己的上肢摆臂),同时提高跑步的频率,尽自己最大能力冲向终点。
3、通过终点后,不能立刻坐下或者躺下休息,应尽自己的能力走动2分钟左右后再坐下,坐下后稍稍拉伸一下韧带2分钟,然后再起立多走动一会,然后才能稍微小口的喝点水进行休息。
(二)讲解一下800m、1000m的跑步的简单训练方法:
1、如果因为学习时间紧迫和没有场地,不能进行较系统的练习,你可以采用以下简单的方法:①每天或者隔天在楼下空地慢跑4分钟左右热身。②进行跟人能力的50%左右中速跑8分钟左右的跑步练习,注意应该以匀速跑步为主。隔天进行8分钟的变速跑(走40s+跑30s)③休息一会可以进行立定跳远练习与实心球的练习,练习时间不要多于10分钟。④以个人能力的65%左右速度匀速跑进3分钟。⑤如果没有以上时间的,可用跳绳跑(5分钟/天/次)和原地
跳绳(150个*4组/天)代替⑥建议每天晚上睡觉之间必须应该做的,仰卧起坐15个/组*4组。
2、有条件的同学建议进行较为系统(可以说应该是能达到每周4-6次)练习,给大家介绍几种训练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己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
①跑走交替练习法:这是最初参加中长跑锻炼和心肺功能、耐力素质较差的同学采用的一种方法。具体方法是:先用中等以下速度匀速跑一定的距离,感觉疲劳后用走一定距离来调整、休息接着跑。如跑1000m时,可用中等或中等以下速度先跑200m,再走100m,共跑5次,即(200m跑+100m走)*5开始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耐力素质稍有提高后,慢慢过渡到全程匀速跑
②匀速跑练习法:这是一种在规定时间或者规定距离内,用中等或者中等以下速度匀速跑法来发展一般耐力的方法。
具体方法是:可从跑3—5分钟或跑600—1000m开始练习,心率控制在140次/分钟左右,经过一段时间可以慢慢增加跑的时间和距离,并适当提高跑的速度。
③变速跑练习法:这是一种在规定的距离内,采用快慢相间的跑法。
具体方法是:如1000m变速跑可采用100m快+100慢,2000m变速可采用200快+100—200慢或者300m快+100-200m慢的跑法,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
④间歇跑练习法:这种训练方法特点是跑速稍快,并且严格
控制跑得时间间隔,一班跑完一个规定距离后心率到达170次/分,待心率恢复到120再进行下一次跑,间歇跑的距离可采用200、300、400m.本练习方法比较适用于专业训练,对我们同学借鉴作用不大。
⑤重复跑练习法:如300-500m*2-4次或者400-600m*2-4次,采用这种练习法,跑的速度应该稍慢,每一个之间的时间间隔标准是待心率恢复到高正常状态(90次/分左右)。
(三)自我训练注意的几点事项:
1、上坡跑时,利用前脚掌着地,上体稍前倾,步幅稍小些,加强后蹬;下坡时,上体稍后仰,脚跟先着地,然后过渡到全掌,并要随时注意安全,不要随惯性猛跑,以免发生危险。
2、不要穿硬底鞋,尽量穿底子较软较厚的鞋,最好穿胶鞋或富有弹性的跑鞋。
3、跑步的姿势要科学合理。脚着地时应避免脚跟先着地。应该用前脚掌着地,充分发挥脚弓的弹性,以利于作好缓冲动作,减小着地时的阻力。腿的后蹬要舒展,脚落地时要利用好缓冲力量,不要太猛。这样跑起来使人感到两脚轻巧而富有弹性,还可以减轻脚的负担,避免伤痛。
4、跑步时,鞋带不宜系得太紧,否则会有碍脚部的血液循环。经常用热水泡脚,能减低下肢脚部肌肉的粘滞性,增强关节韧带的弹性和伸展度,也可防止发生伤痛。养成勤洗脚的卫生习惯也能对脚进行保健作用。
5、在训练过程中,应该先做准备活动,这样可以减少受伤的
几率。
6、如有受伤,请马上用冰块或者冷水冷敷半个小时,同时寻求医生或者专业老师的帮助。
二、立定跳远技术讲解及技巧
立定跳远是测试下肢爆发力和全身协调能力的最简单有效的手段。在体育教学中,完整的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由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组成。本人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改进训练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谈谈立定跳远的教学方法。掌握动作技术要领
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摆动时一伸二屈降重心,上体稍前倾。
起跳腾空: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并充分展体。要点: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摆要协调,空中展体要充分,强调离地前的前脚掌瞬间蹬地动作。
落地缓冲: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要点: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后摆,落地后往前不往后。立定跳远的辅助练习
挺身跳:原地屈膝开始跳,空中做直腿挺身动作,髋关节完全打开,做出背弓动作,落地时屈膝缓冲。
单足跳前进练习:一般采用左(右)去右(左)来的方法进
行练习,距离控制在25-30米左右,完成3-4组。
收腹跳练习:从原地直立开始起跳,空中做屈腿抱膝动作或双手在腿前击掌,落地时一定要屈膝缓冲。越过一定高度兼远度或一定远度兼高度。
个别辅导,纠正存在的错误动作
预摆不协调。解决办法:反复做前摆直腿后摆屈膝的动作,由慢到快。
上体前倾过多,膝关节不屈,重心降不下去,形成鞠躬动作。解决办法:做屈膝动作,眼睛往下看,垂直视线不超过脚尖,熟练后就可不用眼睛看了。
腾空过高或过低。解决办法:利用一定高度或一定远度的标志线来纠正这类错误效果很好。
收腿过慢或不充分。解决办法:反复做收腹跳的练习,注意,是大腿往胸部靠而不是小腿往臀部靠,击掌动作要及时。
落地不稳,双腿落地区域有较大的差异。解决办法:多做近距离的起跳落地动作,手臂的摆动要协调配合。地面设置标志物,双脚主动有意识地踩踏标志物。立定跳远怎样才能跳得远些
立定跳远动作做法不同,跳出的成绩也不一样。那么怎样在身体素质不变的情况下,跳得远些?经过对立定跳远反复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改进了一些技术和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其做法如下:
(一)两脚平等站位
对于两脚站法,常被人忽视。体育教材对这个问题说法不一:有的“两腿稍分”;有的要求“两脚与肩同宽”。至于站成什么姿势,教材没有具体明确规定,因而大多数的体育教师采用“八”字型站法。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前者尺度难以掌握,后者虽明确,却大些。我做法是:两脚先站成立正姿势,而后以前脚尖为支撑点,两脚跟随向两侧分开到两腿成平行位置。这样,脚尖都向前,与运动方向一致,同时两腿基本处于垂直姿势,既不产生夹角,又利于膝关节和踝关节运动。而且学生敢容易掌握。
(二)两臂的摆动与呼吸的配合
摆臂与呼吸合理配合很重要。在教学中,预摆时臂放松由下向上慢摆到头上,跟着轻松地吸气,而后两臂由上向两侧后方而呼气。当要起跳前两臂则快速地由下向上摆到头上,现时随之快而深地吸一口气随下摆至两侧后方,动作一样快,但此时不是呼气,而是憋气。这样为肌肉起跳前提供最大的能量,增强肌肉起跳时的瞬间爆发力。
(三)身体重心前移
在教学中,我的做法是:当起跳前,随着两臂由上而下向两侧后方摆时,上体前倾,随之两臂弯屈成半蹲姿势,脚跟提起,用前脚掌抓地,控制身体平衡,重心随着前移。尽管重心前移不很大,但却很重要。这样,起跳时就不必为重心前移而消耗力量,为身体向前上方腾起创造条件。
(四)蹬摆是关键
起跳时的蹬摆效果如何,是决定身体腾起远度的重要因素。
在教学中,对两臂起跳时的摆法,我不是象教材那样简单由后向前上方摆。因为那样摆仅作用于两臂,而不能带动全身。为此我采用跳高起跳时两臂的摆法,但方向不是只向上,而是向前上方摆。起跳时,两脚用前脚掌迅猛蹬地,同时两臂由两侧后方向前上方做强有力的摆动,使身体向前上方腾起。
练习方法:地上放小海绵垫6~10块,每块距离1米左右。练习者站在垫后,两脚左右开立,脚尖平行,屈膝向下,两臂自然后摆,用脚掌力量向前上方跳过障碍,两臂配合向前上方摆动,落地时屈膝缓冲,落地后迅速做下次跳跃。重复5~6组。
跳台阶主要发展腿部力量和踝关节力量。
动作方法:两手背在身后,两脚平行开立,屈膝半蹲,用前脚掌力量做连续跳台阶动作。一次可跳20~30个台阶,重复3~4组。
力量是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基础,但没有合理的技术,力量的作用也无法充分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进行腿部力量练习的同时,必须改进立定跳远技术。
在练习中,只有抓住力量与技术两个主要矛盾,充分重视力量练习,不断改进技术,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立定跳远的成绩。
三、提高掷实心球成绩
(一)实心球的项目特点
实心球是一项力量性和动作速度项目,是以力量为基础,以动作速度为核心的投掷项目。影响实心球成绩有三个因素,实心球的出手
初速度、出手角度及出手高度,其中出手初速度是最重要的因素。
实心球出手初速度主要是由最后用力投掷球的距离和时间决定,用力距离越大,时间越短,则实心球的出手初速度就越大,出手初速度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及掌握正确的投掷实心球技术。
实心球的出手角度对投掷成绩也有较大的影响,最佳出手角度不是不变的,在一定范围内它随着出手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出手角度因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而变化,男生可以大一点而女生应小一点。
实心球的出手高度对每位学生来说是相对稳定的,它取决于学生的身高臂长及对该项目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如个别学生蹬地送髋不够或最后用力出现屈肘动作,都会影响其自身的出手高度。)
(二)投掷实心球的技术
1、握球和持球
握球的方法:两手十指自然分开把球放在两手撑,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球的两侧将球夹持,(男生两食指接触,女生两食指中间距离为1-2厘米),两大拇指紧扣在球的后上方成“八”字,以保持球的稳定。握球后,两手下垂自然置于身体前下方,这样可以节省力量,在预摆时增大摆动幅度,握球和持球时应注意:①球应握稳,两臂肌肉放松;②在动作过程中能控制好球并有利于充分发挥两臂、手指和手腕的力量。
2、预备姿势
两脚前后开立,前脚掌离起掷线约20-30厘米,前后脚距离
约一脚掌,左右脚间距离半脚掌,后脚脚跟稍微离地,两手持球自然,身体肌肉放松,重心落在两脚中间偏前,眼睛看前下方。
3、预摆
预摆是为最后用力提高实心球的初速度创造良好条件,预摆次数因人而定,一般是一至二次,当最后一次预摆时,此时球依次是从前下方经过胸前至头后上方,加速球的摆速,此速上体后仰,身体形成反弓形,同时吸气。
4、最后用力
最后用力是投掷实心球的主要环节,动作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球的初速度及抛球角度。最后用力动作是当预摆结束时两手握球用力积极从后上方向前上方前摆,此时的动作特点是蹬腿、送髋、腰腹急震用力,两臂用力前摆并向前拨指和腕,旨在提高手臂的鞭打速度。
(二)容易产生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1、投掷实心球时腕指无用力。
原因:持球手指完全放松,手指、手腕力量差。
纠正方法:要求持球握球时两手手指应适度紧张,可以用铅球进行抓握练习;注意发展手指、手腕力量。
2、投掷实心球时两个肘关节过早下降或摔小臂现象,造成出手角度过小。
原因:球出手时肩部前移过早,上臂用力不当,使球出手点低,投掷近。
纠正方法:两个肘关节不能过早弯屈,投球时不能低头,眼看前上方。
3、投掷实心球时腰腹收缩与两臂用力不协调。
原因:投掷时单纯用两臂力量将球投出,而腰腹没有协调做动作。纠正方法:先进行徒手练习,注意蹬地,收腹,投球协调,再由轻球到重球进行练习。
(四)力量训练的几点建议
由于投掷实心球是属于力量型运动,要想提高投掷实心球的成绩,需发展投掷实心球的爆发力,可以从下列几方面进行训练:
1、发展局部肌群力量:俯卧撑、引体向上、卧推、举重物练习或爬竿。
2、发展腿部肌群力量:负重蹲立、蹲跳。
3、发展躯干肌群:仰卧起坐,俯卧收背,转体练习。
4、用哑铃或重物做上举后仰前摆的模仿练习。四、一分钟仰卧起坐训练方法
1.作用与特点
一分钟仰卧起坐对发展腰腹力量有明显作用,是腰腹肌力量耐力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做的次数越多越好,所以,它还有着快速用力的特点。
一分钟仰卧起坐,不但能提高腰腹力量,而且对女孩子保持体态健美有明显作用,应作为女生的终生体育项目。
2.技术结构
练习者全身仰卧于垫上,两腿屈膝稍分开,大小腿成直角,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另一人压住受测者两踝关节处。
起坐时以双肘触及或超过两膝为完成一次,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如起坐时两肘未触及膝盖或未超过膝盖,或起坐时双手打开,仰卧时两肩胛未触垫,均不计次数。
3.影响成绩的因素
(1)腰腹力量不足,表现为不能做较多次数。
(2)动作速度慢,虽能达到一定水平,但得不了高分。
(3)身体过胖,腹部脂肪堆积较多,应实施减肥计划。
4.练习方法
(1)仰卧空腿交换两手扶住腰眼,大小腿成直角,身体成45°角,仰卧垫上。双脚迅速空中左右交换20~30次,重复3~4组。
(2)仰卧举腿准备姿势同仰卧空腿交换动作。双腿举起于头上,举腿时控制角度,举放腿动作要慢。做20~30次,重复3~4组。
(3)背肌练习在练习腹肌的同时,可增加背肌练习。
①仰卧挺腹:双手支撑仰卧在垫上,两腿屈膝分开与肩同宽。向上快速挺腹挺髋20次,反复3~4组。
②俯卧挺背:全身俯卧于垫上,两手背于身后,另一人压住小腿。上体挺身高抬30次,反复3~4组。5.仰卧起坐的时间训练:
(1)、20秒的训练。这样能提高学生的爆发力,在体能保证的前提下学生的动作要领和动作质量有保证。要求学生能突破25个左右最好。
(2)、30秒的训练。这样的训练是学生在训练20秒的基础上有了
进步进行的提高训练。要求学生能突破35个(3)、45秒的训练。这45秒主要是节奏训练。
(4)、一分钟的训练。一分钟训练要注意前面45秒的节奏的训练,但是最后15秒或者10秒是一个冲刺过程,这和400米跑的原理是一样的,如果最后没有加速是不可能有好的成绩的。
(5)、15秒仰卧起坐.这样训练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冲刺能力。
仰卧起坐是女生体育考试中最容易取得满分的项目。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规范与动作速度的结合。在保证动作质量的基础上,尽量发挥速度。6.练习注意事项
(1)动作速度与动作数量同步练习,每次练习先练速度,后练次数。
(2)腹肌与背肌练习同步进行,保证腹、背肌群同步发展。
(3)持之以恒,坚持天天练。长期练,对女孩子的现在和将来有不可估量的好处。
五、如何提高中考肺活量成绩
取已消毒过的肺活量吹嘴一个,插入肺活量仪测量部位。待测量仪发出
(2)吹气时,吹嘴要紧靠面部,不可使吹出的气体通过吹嘴与面部之间的空隙溢出,否则影响测量结果。
(3)测量结束后的吹嘴应放入桶或盒中集中消毒。很多人在肺活量检查的时候,都会紧张,一对着吹气口就拼命的用力吹。其实这样反而不会有高的肺活量显示。吹肺活量的时候,慢慢的缓缓的吹才是正确的。当然也不是用吹灰的力气啦。就是不要过分用力吹就好啦!慢慢的吹,看着那个显示器的数字变,很快就可以吹得一个不错的肺活量。锻炼肺活量的方法:
方法一经常性的做一些扩胸、振臂等徒手操练习。
方法二耐久跑练习,注意要坚持经常、跑和呼吸配合、距离适当、强度不宜大。
锻炼提高肺活量的方法还有:踢足球、打篮球、折返跑等等很多。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选择那一种方法,都要持之以恒经常练习才能有效。无论坐、站或走路,如能长期坚持挺胸抬头直腰的姿势,肺活量可增加半成至两成,而身体各组织所获得的氧气量也随之增加。可以采用调节呼吸法,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下,慢慢吸气4—5秒,使肺部吸足氧气,再缓慢吐气,练习5—8分钟;另外,吹气球、吹蜡烛等游戏也能提高肺活量
推荐尝试方法:首先,你要到外面跳几下,使呼吸速度加快(这样可以让你多吸点氧,注意,几下就够了,估计用力跳3~5下吧),然后进去稍微平静一会,开始测试吧,然后,你要深呼吸3次左右(吐气
要吐尽),接着深吸一口,用力把漏斗照嘴上(照紧点),吹吧,用力均匀的吹出去,等你感觉没气的时候,弯腰,继续把废里的气挤出来,记得要慢慢弯,有点缺氧的难受,可是保证你能多吹几百。
第四篇: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体育兴趣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体育兴趣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对当前中职学生厌学体育的现象进行分析,从转变中职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出发,根据中职学生的生理、心理等特点,结合时代要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师生互动等几个方面,对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体育兴趣提出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生;体育;体育兴趣
[作者简介]凌峰,广东梅州农业学院,研究方向:中职体育教育,广东梅州,514011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9)02―0171―0002
中职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掌握科学的体育方法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为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好健康的身体基础。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实际出发,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体育兴趣,是中职体育教师必须共同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职学生厌学体育的原因,提出提高中职学生体育兴趣的具体措施。
一、中职学生厌学体育的原因分析
据调查显示,中职学生中有75%的学生对体育课持消极态度,不喜欢甚至害怕上体育课,主要表现在: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畏难情绪较大、借故请假的较多、完成任务勉强。在心理方面,则表现为含蓄、敏感、怕别人嘲笑,对疲劳的耐受力差,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差等。中职学生厌学体育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下面几点。
(一)厌学体育的主观原因
1,长期以来,学校教育重视“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越来越被重视。但是在学生的升学及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时,却都只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导致学生和家长都只重视文化学习,忽视体育锻炼。
2,受“应试教育”评价学生的影响,以及追求高“升学率”的传统枷锁,出现了“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关键时刻可要可不要”的现象。
3,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增高,加上当今学生独生子女的比例增高,父母对子女视为掌上明珠,导致学生克服困难及吃苦精神逐步下降,增长了学生厌学体育的情绪。
(二)厌学体育的客观原因
1,教学的内容陈旧、重复、无新意。缺乏多变的组织形式,无新鲜感、刺激感,特别是在传统的体育内容方面,如:田径项目。
2,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过时,未能充分研究学生的心理与时代的特点。
3,强制性的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师生在课堂上缺乏互动。
4,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学生缺乏科学性,都以《体育锻炼标准》为准绳。
二、提高中职学生体育兴趣的具体措施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只有对体育活动有兴趣,才可能有坚持的自觉性;只有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必须共同探讨的重要问题。笔者从事中职体育教学十多年,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广泛流传的是重文轻武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存在一直直接或间接地束缚着现代教育思想的传播。再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家长、老师认为体育学好学坏无所谓,导致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剥夺。学生上体育课往往不思进取、好逸厌动、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重视转变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在具体手段上,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教育,有目的地举办体育讲座,宣传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了解体育的功能和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出发点,把以往以技术、战术为中心的“应试体育”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健身性、娱乐性为主的“快乐体育”的教育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由于学生家庭、生长发育、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区别对待、因人而异,科学地、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练习密度和强度,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收获,感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跨栏教学中,体质好、跨栏技术好的学生是越跨越有劲,但那些体质差的学生怕跨不好,被同学笑话,担心教师指责,总是躲在别的同学后面或站在一旁观看。此时教师因人而异,对跨栏技术好的学生提高栏架高度,提出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的要求;对体质差的学生降低栏架高度,增加一些辅助练习和诱导练习,并耐心和蔼地鼓励,帮助辅导他们。对于他们在锻炼中表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不讽刺挖苦和奚落嘲笑,而是及时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随时加以肯定,公开进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把学生引导到愉快的体育锻炼中,使学生在学习体育技术中得到乐趣,这样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
(三)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并适当地运用考试
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通过调查,虽然部分学生在中学时已学过篮球,但篮球基础并不好。因此,在给学生教篮球时,就以打基础为主。基础学好了,他们就会不满足,自己就会主动学习较难技术。如学生在学会三步上篮以后,有些同学就开始学习勾手投篮,而且兴趣更浓。另外,巧妙地运用考试,能使学生对技术的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学习篮球运球时,很多女生怕动,没跑几次就不想动了,这时巧妙地安排篮球运球测验或一分钟运球上篮,有助于学生在考试的压力下主动加以练习,间接地增强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是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原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教学方法呆板、机械,学生就会产生怠倦厌学行为。相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语言风趣而含蓄、形象而生动、精炼而带有鼓励性,并结合教材内容,根据课堂实际,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穿插一些趣味性的体育游戏等,就容易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另外,可根据中职学生好胜心强和兴奋容易转移的特点,可采用竞赛性、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如在加速跑练习中,如果每节课都采用直线跑,纠正动作跑等几种常见的办法,学生就会厌学。如果组织他们进行组与组、队与队之间的“迎面接力跑”比赛,或者运用“追逐跑”游戏,课堂就会出现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活跃气氛。总之,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使教学过程充满很强的吸引力,有利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体育兴趣。
(五)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中职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接受了正规的、传统的体育教育,而中职体育大纲的内容又多数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延续,大部分内容重复、陈旧、枯燥乏味,不利于体育兴趣的养成。因此,中职体育教学在内容的选择上应有所创新,应当尽量选择学生既感兴趣而又具有较高锻炼价值的教学内容,使一些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体育内容进人体育教学,使教学中的体育与现实生活的体育更加接近。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新的目的,是既能完成学校体育的教学任务,又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中职体育教师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
(六)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敬业、爱岗,为事业献身的精神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成为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必须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要勤奋热情、积极进取,要有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体育教师必须精通体育知识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还要不断更新知识,做到不断完善自我。体育教师应具有开拓进取精神,有独到的教学与训练风格。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优美的动作示范和丰富的形体语言以及恰到好处的帮助、提示、保护,让学生感到体育的美与吸引力,调动学习体育和从事实践的积极性。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要和学生交流思想,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身体状况,及时调节运动量,让学生在轻松、融洽的教学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师优美、准确的示范及语言表达的带动下,享受快乐的体育,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总之,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有针对性地教学。做到有的放矢,点燃学生的体育兴趣,并加以培养,使学生学有所成,受益终身。另外,体育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改变教学形式,加强自身修养,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认识体育,培养正确的体育观,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摘要:
相关资料表明,当前小学生的体质正呈现越来越弱的趋势,显然这与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缺乏锻炼有关。小学开设体育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然而当前的小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不高,这也直接导致体育课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便成为了小学体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同时人们对体育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就得激发学生的兴趣,体育课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学生兴趣的培养;教材激发;课堂设置疑问;多媒体技术的课堂应用;情景教学;掌握学生心理特征,加强体育兴趣培育;应用情感的感染。关键词:
体育教学、学生兴趣、教学内容 正文: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及爱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当前体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学生兴趣的培养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动机(包括学习目的、学习兴趣等)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对于学生的倾向性、持久性和效果性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了学习动机,他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积极思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目前,小学生正处于好动、贪玩时期,是抱着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来上体育课的,我们应抓住学生这一“薄弱”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并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充分体会独立完成技术动作的满足感。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享受到体育的乐趣呢?最重要的是要加强激励性的教学评价及千方百计地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应注意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并在多项教学内容的实施中和教学环节的转换中给学生一些新奇的刺激,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课伊始、趣已生;课已尽、趣犹存。”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一)科学性,即在教材安排上做到先后得当
学生在课初思想和注意力比较集中,对学习新技术比较有利。因此,必须把新授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为了使运动负荷的变化符合人体活动的规律,应将运动负荷较小的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为了持续学生对课的兴趣,应该将游戏和比赛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为了不至于使学生疲劳而影响学习,一般应该把灵敏、柔韧和协调性的练习,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而把力量性、耐力性的内容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
(二)趣味性
趣味性即对现行的那些单调、枯燥、重复的教材进行适当改编,使之体现游戏性、竞争性、趣味性和适当的惊险性。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上进心和好胜心强的特点,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测验、比赛等多种多样的竞技形式,不仅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以发展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动作技术,陶冶情操。
(三)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渗透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教材的灵活应用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尊重人格和自主性,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美的情感培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下面是例1.大地复苏的春季,许多学校为了保护草坪,常用栅栏和绳子将草坪围住,形成一道“不雅”的风景。如果我们在此时的体育课的准备部分经常让学生吟诵“小草才露尖尖角,我的脚下把情留;等到绿草如荫时,我在上面跑跳投”的诗句……我们能想象,无论是操场伤还是同学们的心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已经形成了。含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德育目标,入情入理,自然会拨动学生们的心弦。
例2:在三年级下册《模仿动物走》中,我只示范了两个动物的模仿动作,之后,就安排让学生自己模仿、自己想象动作进行练习5分钟。在这5分钟里,学生模仿了各种动物形象,并且有的学生还模仿起动画片中的英雄人物和动物玩起游戏,使整堂课保持浓厚运动氛围。
例3:在掷垒球教学中,有几个学生的动作不正确,用直臂掷远,还认为这样的方法掷得最远,不改动作。就此,我用形象的例子说明了发力原理,鞭打动作的科学性……此后,学生逐渐改了动作,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例4:在课堂学习方法形式上,允许学生自己创新。在跳绳和呼啦圈教学中,在完成课的要求后,有几个学生自己玩起了绳子和呼啦圈。我并没批评他们,还表扬了他们,依次让全部学生进行了创造练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三、体育课堂教学中设置疑问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被动地要我学”,变为“主动地我要学”,并且“喜欢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采用设置疑问、多样化、兴趣化、选择性等多种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这样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对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起到了重要作用。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方法较多,如“悬念式设疑”,在课的一开始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并且自己通过亲身体验能把问题解决。
四、用情境教学法
现代体育教学改革正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体育教学精华的基础上,向着突出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面、参与度、参与效果以及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方向迈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渐由强调以教师为主导的封闭式、注入式的传统模式向师生共同参与的开放式、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的评价逐渐由一般的生理性指标和练习密度及重结果等评价向较综合的方面及重过程的评价方向转变。通过创设具有鲜明主题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产生共鸣、形成共振,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与一般体育情境教学法相比,它主题鲜明,情境创设一脉贯通,同时又不忽略中小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因此,它更突出以人为本,并将基础教育知识综合化地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使体育教学育人、育智、育体和谐发展。
五、掌握学生心理特征
在科学技术高度现代化的今天,体育已全面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学生对体育的价值也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加上体育具有竞赛、健身、健美等特点,这些都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朝气蓬勃、活泼好动、孜孜以求、奋力进取,充分意识到人的价值以及应尽的义务。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他们一方面尽量表现自己的才能,希望得到他人的赞赏和鼓励;另一方面又渴望得到经验丰富的长者和学识渊博的老师的教诲。因而,尊重、爱护他们,热情教育、帮助他们是培养体育兴趣的关键。同时,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长期以来,传统的体育教学观把体育视为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期变革、改造受教育者,使其达到教育者预期目的的活动。这种施加影响、改造受教育者的过程观,实际上是一种单一教师主体观的影响过程,这种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往往只注重强调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我们的体育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内心得以体现。心理学家认为“赞美有如孩子的营养剂”。一句由衷的赞美,便可使丧失信心,挫败的儿童悬崖勒马,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在运动之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运动,从而调动起学生地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进步学生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及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评时,根据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有一学生的体育技能较好,但纪律观念差,在集体中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我赞扬他的长处之后,点出要当一名优秀学生,还需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学生听后,慢慢自然收敛。《孙子兵法》中有句名言叫“赏罚分明”,其意不仅是说赏与罚之间必定要有道清楚的界线,更意味着有由才赏,有由才罚的道理。但一味的表扬,事事得赏,这不仅会变成毫无意义,而且变成“无聊”的代名词。过重严厉的批评,往往可能毁灭孩子的兴趣,变得自暴自弃,陷入自卑和孤独,因此批评要遵循三个原则:
1、不伤害孩子的心理和身体;
2、言行避免粗暴;
3、就事论事,不以孩子为发泄对象,既往不咎。
六、提高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意义
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因此小学应该把培养小学生的兴趣作为体育教学的主旨,这样小学生才可以在体育课程中真正得到乐趣。
(一)实现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双向沟通
任何学习都涉及到师生两方想法的沟通。类似的,小学体育教学也必须实现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然而,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都是采取教师讲授为主,小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这使得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缺乏活力。作为重点教学改革之一的兴趣教学模式可以终结这些弊端,使这种以教师为主的方式转为有教有学,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一旦实现让小学生对体育学习感兴趣之后,体育老师就不必苦口婆心地单方面进行知识灌输,体育教师可以指导小学生,学生一方面可以听老师授课,同时也可以主动提出问题和老师交流,实现双向沟通,课堂必定充满活力,小学生也真正能够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去。
(二)促进实现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
传统小学体育教学认为体育教学应该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话就是权威,学生应该听从教师。然而,此种教学模式显然剥夺了小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而以培养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则注重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以学生为主角”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学生的兴趣进行指导工作,做到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
七、提高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实施措施
1.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为了使得小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体育教学将小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因此从教学务的确定,教学方案的编制,一直到教学环节的细化和调整,都必须详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当前水平及兴趣所在,甚至可以在编制之前调查清楚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学过程中,必须鼓励小学生积极提出问题,而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最后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是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
因此,我认为体育课堂教学时应做到“六规范”:
规范语言——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
规范示范——动作正确,熟练优美;
规范板书——字迹工整,格式正确;
规范仪表——衣着合乎运动特点,精神饱满;
规范行为——举止大方,遇事得体;
规范环境——教具摆放有序,场地设计合理优美;
体育教师言于律己,率先示范,带动着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至关重要。
2.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
体育教学中教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而且要经常在一个“大课堂”里一起上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往往会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所以教师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使学生从体育教师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特别是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以及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侮辱谩骂学生。在教学中应创造机会给技术水平较差的学生锻炼的机会。例如,在体操练习的最后讲评时,除找出较好的学生示范小结外,还可以请虽然完成动作较差,但在某一环节有所进步的同学,再做一、二次练习,肯定他们的进步,并要求大家热情鼓励。这样有利于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和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体育骨干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绝不能袒护他们的缺点。
教师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来说虽说是外部条件,但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
八、总结
以提高小学生兴趣为主导的体育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教学指导模式,它是时代和人类精神进化的必然产物。它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对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为了实现以培养小学生兴趣为主导的体育教学模式在小学的普及,各小学必须坚定信念,努力完善兴趣教学的教学环境,为其在我国小学教学中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体育学法论》 于素梅 毛振明 著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体育教育学》 刘清黎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新编体育教学论》邓星华 谭华 著 北京体育大学图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