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谈高校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谈高校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2007年08月28日10:20 [我来说两句(2)]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搜狐教育
第1页: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差距 第2页: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应从哪里入手 第3页:清华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嘉宾:张慕葏
原清华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老教授协会常务副会长、法人,曾任驻美芝加哥总领事馆教育参赞
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差距
主持人: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来到搜狐直播间,很高兴今天我们请到了原清华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中国老教授协会常务副会长兼法人张慕葏教授来到这里。今天的主题是高校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
我知道老教授协会将在9月4号召开一个创新人才培养的论坛,我们今天的主题正好是畅谈创新人才培养。首先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当前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差距?
张慕葏:我们国家提出来要在2020年基本上建成一个创新型国家。应该说目前我们跟世界上创新型国家有比较多的差距,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德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样一些国家。创新型国家究竟有什么主要的标志,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可以叫创新型国家呢?最主要的标志有两个,第一个是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创新型的国家一般比率大于70%,而中国在2005年科技贡献率仅仅是39%。跟创新型国家差距差不多是31%。第二个比较重要的标准,对外技术的依存度,就是经济发展、国民生产总值的技术方面有多少需要依赖于外国,技术依存度,创造型国家小于30%,像美国、日本一般小于5%。中国目前对外技术的依存度是大于50%,也就是50%以上的关键技术要依靠进口。目前中国相当大比例的关键技术是依靠外国的,比如航空设备、精密仪器、医疗设备、工程机械,具有战略价值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80%以上还是依靠进口的。在重大装备制造业当中,70%的数控机床,70%的轿车生产设备,80%的石油化工装备,85%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100%的光纤制造设备都是外国的产品,这些都是很关键,重要的行业。在通讯、半导体、生物医疗、计算机这些行业当中,外国公司获得授权的专利数占到60%到90%。
像刚才谈到的关键技术不能独立发展,而依靠外国,就会受制于外国,而且在国防、环境、资源、疾病、卫生、信息很多方面不能够保证我们国家的安全。高科技的核心技术和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的高技术花钱买不来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原因。
除了以上的指标以外,还包括科技研发的经费占GDP比例,创新型国家一般大约2%,中国1995年是0.6%,2000年1%,04年是1.23%,还是有很大差距。另外是国家拥有发明专利数,占世界专利数的比例。这20个创新型国家占世界发明专利总量99%以上,基本上世界发明专利是20个创新型国家所拥有的。现在中国的专利数是世界专利数的1.8%,而且其中70%是外国企业申请。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在2004年根据国际上的统计,在49个主要国家,这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总量92%,排名24位,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在49个国家当中,排在印度、巴西之后。所以现在我们的国家跟世界上先进的创新型国家相比仍然有比较大的差距。要完成2020年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的任务,还是非常艰巨、复杂的任务。
衡量创新型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主持人:刚才您也说了,我们离现在国际上的创新型国家差距还很大,如果我们要达成2020年的目标,现在必须得抓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什么才是创新型人才呢?
张慕葏:关于创新这个概念,首先有一个什么叫创新?对创新,学术界、政府机构和研究机构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我认为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有一个定义,他的定义是说创新应该是指创造、传播和应用知识,并且获取新的经济社会效益的过程,它的核心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当中包括科学、技术创新和其创造性的应用。同时也涉及到制度、管理和文化创新这样一些诸多要素。这是路甬祥的定义,我觉得这个定义是比较准确的。
根据创新的含义,创新型人才就是指在科学、技术创新和创造性应用方面,做出比较大贡献的人才,我们叫创新型的人才,当然也包括在管理、文化创新这些方面,做出的比较大贡献的人才。举例来讲,比如科技型的创新型人才,像在原始创新、科学创新方面,诺贝尔奖获得者,当然是原始创新了。中国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像华罗庚,是杰出的创新型人才。在技术创新方面,比如说中国自力更生的完成了两弹一星的制造,两弹一星的很多元勋,我们有23名元勋,像钱学森、钱三强,农业方面,最近表扬的中国水稻的专家,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他们都是在工程的,航天科技、农业科技方面杰出的创新型人才。标准是什么呢?最主要的是这个人才对于科学技术,对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当然也包括社会上认知的程度。社会认知程度,如果说有形的应该是什么呢?比如说原始创新,就是科技论文,比如说能够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数量,特别是论文被引用的数量,这往往被作为论文的水平很重要的标志,就是论文被引用多少。当然也包括一些世界和中国的大奖评比的结果以及在学术、技术团体当中所担任的职务等等,这样一些方面综合来考虑。
创新型人才所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品格呢?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科院第13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做了很全面的深刻的阐述,主要从的六个方面说明了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跟品格。这六点,第一要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技事业,德才兼备。第二,要有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气,能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三,要有严谨的科学思维的能力,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善于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手段进行研究。第四,具有扎实的专业的基础,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准确地把握科技发展的创新方向。第五,强烈的团结协作的精神。第六,具有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淡泊名利,志向高远,不谓艰难,勇攀高峰。这六点要求,明确了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和方向,当然也就是高等教育改革,我们教育改革,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
中国高校在培养体制和模式上有缺陷
主持人:刚才提到的创新型人才都是层次更高一些,大师级,获得诺贝尔奖的,两弹一星的专家等等,但是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可能一辈子达不到那样的高度,但是他们可以从自身做起,从以后毕业工作之后,为国家从一点一滴开始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应该向创新型人才这方面去培养和努力,目前的高校培养体制是不是在这方面有缺陷呢?
张慕葏:对的。应该说我们国家在教育体制的改革方面,跟一些创新型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说刚才提到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基金会公布的材料,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人次最多的是美国。从1901年到2001年一百年间,美国大学获得207.5个,大学获得诺贝尔奖占81%。主要是大学里的教授所获得的。我去过哈佛大学,曾经有30位教授获得诺贝尔奖。而中国现在还没有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除了美国跟中国在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方面有很大的差距之外,两国之间的人才培养体制有着重要的关系。比如说美国研究生教育,因为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对一个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起着关键的作用。美国研究型大学和基础研究能力仍然是世界最好的,顶尖的位置。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美国最大的差距应该说表现在研究生阶段,大学和本科教育差距不是很大,但是也有一定的差距。什么原因?为什么呢?首先是导师群体和美国导师群体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的差距。其次是研究的环境和实验室的设备条件的差距,还有研究生培养经费不足等等原因。师资条件、科研环境的差距,中国要赶上美国海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主持人:除了您刚才说的这三点之外,有没有我们教学方法或者说教学模式上的缺陷和落后?
张慕葏:拿美国跟中国来比,在教学体制、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各个方面,应该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因为我在美国呆过三年多,做美国的教育参赞,这方面也了解了一些情况。应该说美国的教育体制跟中国的教育体制各有优劣,需要相互的学习和借鉴。对中国来讲,如果说向美国学习在教育体制方面应该学习什么?美国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创造的想象力,实践动手的能力,注意学生个性的培养。这个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也是最值得中国教育借鉴和研究的。比如说美国的小学教育,一般都认为好像美国小学教育主要是玩,他们的数学水平,跟中国搞数学竞赛差距比较大,中国老是在第一,美国学生一般不太行。但是在小学里甚至从幼儿园就注意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的能力。比如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出作文,一般是老师出一篇范文,学生去做。我有一个在美国的中学朋友,他的孩子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出了一篇作文题目叫中国的昨天和明天,这么一个题目,让中国的学生去做。没有任何的材料,结果那个小学生就到图书馆里找有关中国的各种资料,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各个方面,最后做出一篇论文来,这是小学三四年级的题目。到六年级的时候,有时候老师给他出一个题目,关于世界第二次大战的结果,然后进行论述,你认为世界第二次大战用原子弹结束战争是不是正确?为什么德国的法西斯能够在相当长时间里统治德国。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让学生来思考,最后要写出作文来。学生要回答这些问题,必然要搜集资料,有的中国留学生讲,美国的小学要做论文的这种方式是我做研究生的时候才开始学习到的。这就说明,他们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发挥他的个性,发挥他的创造想象力方面,是从小学就开始注意培养,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作为中国来讲,中国几千年来形成好的教育传统,比如说尊师重教,学生刻苦学习,这已经形成了很好的社会氛围。注重对知识的系统的积累和传输,老师系统地教给学生,培养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而且对于学生要求严格、严密、严谨,这都是很好的。美国就不一样,美国有时候老师给学生上课的时候等于聊天,学生可以一边吃,一边大腿一翘在桌子上上课,这是我们不允许的,我们很严谨。这是值得美国借鉴的。中国和美国历史文化和政治的巨大差异,决定了中国和美国教育体制存在很大的差距,不能够说中国全部用美国的,美国也不能全部用中国的,不能够绝对地融通,而只能相对地吸收对方的长处,不能够全盘否定自己国家原有的优势。在自己国家,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吸取其他国家好的地方来补充,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教育体制。所以中国假如要完成构建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从教育理念上改变,这个改变是什么?过去中国历代传下来的叫功名为本,过去封建社会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而优则仕,这就是所谓功名为本了。过去上大学是独木桥,上了大学就是国家的人了,各方面有保证了,生活、待遇等等方面。还有以考为本的评价观,这个学生好坏就是考试,考试的结果分高就是学生好,分低就是差。这些我们要改变这样一种观念,更大一点的教育概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独立思考,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发扬个性的能力。我们现在的教育理念的改革,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挖掘他们的聪明才智,坚持多样化、个性化的培养原则,不能都是统一的模式。现在中国也在对中国的教育理念弊端进行反思,探索有中国特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模式。
主持人:今天我们讨论这个主题就是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不光要从高校改起,其实从整个中国教育反思,包括从小学,幼儿园开始,从小就要教育学生,是一整套的教育。刚才您说的这个我特别有感触,美国小学生从小有研究的态度对待学习和思考问题,您刚才提出来的作文题之后,我想到的如果我是那个中国小学生,就会想马上去教科书上找答案。
张慕葏:对,或者去问老师。
第二篇: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培训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一直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的问题,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本学期有幸参加了高校教师在线网络培训课程《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习,感觉获益颇丰,几点心得体会如下:
一、认清了高校教学改革与培养创新人才的关系
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教学需要改革。中国的高等教育自1997年大规模扩招以来,已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稳居世界第一。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非常规的飞速发展,高等教学的传统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教育质量评价机制都与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都相去远甚。以至于拖累了高等教育培养创新高级专门人才的步伐,那么,中国高等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培养更多的创新性人才,积极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智力支持。
二、加深了高等教育改革视野下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全面理解
通过在线课程的培训,我对高等教育改革视野下创新人才培养的全面理解加深,也进一步掌握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1、更新教学观念
任何行为均源自意识的先觉。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更新原有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尤其对待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科学认识态度,仅强调其一,排斥其二皆不合理。专业教育是大学的教育深度,它标志着某学科领域内专业知识的量;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广度,更注重学科、专业之间差异化。有人说通识教育有点素质教育的影子,也不无道理。在培训课上,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说:“中国很多大学生不懂得如何欣赏交响曲,不懂茶道,着实不应该。”成功的经验告诉大家,专业领域内创新人才的培养,往往借助于通识教育的灵感嫁接才能有所突破。
2、转换教学方法
一般认为,大学教育是学专业知识的开端,诚如浙江大学张剑平教授所言,本科生教育是自学书本阶段,硕士研究生教育是自读论文阶段,博士研究生教育是自找问题阶段。当然,这里对本、专科阶段的教育而言,初步形成学科专业知识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幅度。在这个层次上,培养创新人才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或“填鸭式”为“讨论式”、“研究式”、“问题式”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的讲授重点为学习的方法、发现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原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改变意味着教师主导角色的定位与学生主体角色的形成。
3、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已无处不在,在高等教育改革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不可或缺。一是要求大学教师体课堂上尽量使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最重要的是它能够扩展和增加大学生课堂教学的知识信息量,所以,有条件的应充分使用多媒体授课。二是利用信息技术教育延伸课堂知识教育。建设精品公开课,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公开课,尤其是世界著名大学的公开课资源,这对我们新建应用型本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意义深远,值得借鉴。
三、拓展了自主学习的平台
此次培训是对自学空间的拓展,可以根据兴趣自由选择不同培训课程,实现了构建教师终生学习新知识的平台。一次培训,终生受益。这既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论培训,也是结合理论具体实践的开始。
第三篇:清华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验介绍
走向推广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田
新闻中心记者 周襄楠
2005年,创办于1998年的清华大学数学—物理基础科学班(以下简称数理基科班)的招生从两个班扩展为8个班,数理基科班的宽口径、创新型的培养模式从“实验”走出了迈向推广的第一步——这8个班不仅包括原有的两个数理基科实验班,还包括理学院的物理系和数学系的本科生,信息学院的部分招生名额也并入数理基科班一起招生。在这个跨院系的数理大类平台的基础上,实行按照数理基础科学专业统一招生,前两年学生在理学院共同学习基础课程、强化数理基础和科学素养教育,二年级末学生根据“规
模控制,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专业方向。
2007年5月,2005级数理基科班的230余名同学将面向全校的院系选择自己将来的学业方向。
“这是具有9年历史的数理基科班从实验走向推广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实验班,清华在探索一种新的宽口径大类培养的培养模式。从实验走向推广,这正是当初办数理基科实验班的一个基本目标。”清华
大学副教务长陈永灿说。
为培养新世纪能够在基础科学领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后备人才,清华大学先后在1998年创办“数学—物理基础科学班”、2003年开办“化学—生物学基础科学班”(以下简称化生基科班),本科阶段依托理学院,执行独立的培养方案,实行导师制,研究生阶段面向高等研究中心、理学院、信息学院和全校各个学科专业;人文社科学院在举办“中外文化综合班”及 “文科试验班”的基础上,2005年按“人文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两大类招生,进一步探索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计算机“图灵奖”获得者、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姚期智先生倡导创办“软件科学实验班”,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合作,以注重基础科学、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和实践环节为特色,探索培养世界顶尖计算机科学人才的模式。追寻这些“实验班”的成长轨迹,我们可以发现在新世纪清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拓性的探索。
勤于耕耘 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即将毕业的数理基科班白雪宁同学,从大二下学期起就师从物理系楼宇庆教授研究理论天体物理。大三的时候发表了一篇关于星系磁流体密度波的SCI论文,同年提出新的理论课题“研究非球对称的自引力塌缩过程及其应用”,他还在物理系张双南教授的课程中给出了一种特殊情形下幂律谱指数的估计方法,很快应用到清华大学物理系天体物理中心的工作中。现在他已经收到了来自加州理工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offer。
石振宇,化生基科班即将毕业的2003级本科生,提出一种合成生物塑料的新方法,并被其导师生物系陈国强教授采纳,此项目已经成功申请到国家“863”计划经费支持;与其他研究人员合作发表两篇SCI论
文,被陈国强教授评价为“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不亚于很多即将毕业的研究生”。
白雪宁、石振宇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数理基科班和化生基科班,一批拔尖人才已经脱颖而出。
宽口径大类培养夯实拔尖创新的基础
在谈到实验班的人才培养理念时,大家无不提到了“宽口径大类培养”的概念。
“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教育体制是以培养‘成品’如‘红色工程师’为目标的,这在当时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成长,清华必须立足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本科教育不再是以‘成品’为目标了。要盖高楼而不是平房,打基础花的时间就要长,所以我们更为重视基础。按照这样的思路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创新潜力和更为广泛的适应性。”数理基科班的创始人之
一、清华大学理学院
副院长白峰杉教授说。
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本科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发生了变化,本科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同时,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文科人才的需求在增长,这样我们的本科培养模式必须随之作出调整和改变。”
人文学院副院长张勇说。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数理基科班同时强化物理和数学训练,旨在培养既有数学的高度抽象思维能力,又有现代物理的形象思维和实验技能的学生。在头两年的夯实基础的阶段,数理基科班将学习以高等微积
分、代数与几何、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实验这4门课程为核心的基础课程以及数理平台课程体系。化生基科班诞生在交叉学科化学生物学兴起的大背景下,其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化学系的“四大化学”基础课程以及生物系的“四大生物”基础课程,还有化学和生物学的基础实验。为了带领同学们接触交叉
学科的最前沿,老师们根据化学生物学的最新发展对这些课程都做了改进。
人文学院两个实验班在学生入学后的前两年,实行不分专业的通识教育,通过系列的基础课程打好专业学习基础。自第3学年开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别选择不同方向的专业课程,为学生的专业课
程选择与个性发展提供了充分广阔的空间。
特色课程引领学生登高峰
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如何引领同学们攀登科学研究的高峰?
宽厚的基础加上完整的科研训练,是数理基科班和化生基科班的共同特点。从大三开始持续三个学期的“专题研究课”,是数理基科班学生进行科研实践训练、跨入科研大门的第一步。基本做法是:在校内外聘请专题研究课导师,由导师提出课题,列出必读文献,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选择题目和相应的导师。专题研究课课题按内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课题研究进展定期在小组内报告
和全年级交流。在专题研究课的选择上,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更换导师。
化生基科班吸收数理基科班的“专题研究课”的教学经验,设置了9个学分的“科学研究训练”环节,在这个环节,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实验室和导师直接进行类似研究生阶段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训练”要求每周不少于6个学时,但是经过统计,每周在实验室度过20-30个学时在2003级同学中间相当普遍,他们对于科研的热情用“着迷”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由于有宽厚的科学知识基础,很多学生在实验室做起研究来游刃有余,同时他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些专业课程,与研究相得益彰。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数理基科班和化生基科班的一些学生已经具备相当强的独立研究能力,他们非
常关注前沿科学问题,并撰写学术论文,钻研学术课题。
截至目前,化生基科班2003级的27名同学已经发表了14篇学术论文。罗望熙同学在大三的时候就在导师崔爱莉的指导下,在实验室合成了以前未见报道的一种新化合物,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一篇SCI论文阐述了合成的方法以及应用前景,他还在2006年获得清华SRT优秀项目一等奖。在谈到科学研究训练的时候他说:“提前让本科生进实验室,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在本科的时候就知道怎么做科学研
究,对于所学的基础课程也是一种应用。”
化学系副主任张新荣教授说:“宽厚的基础加上完整的科研训练,很容易激发同学们的科研热情,也使得他们在本科阶段就已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这样他们在选择未来道路时就非常有理性,能较早地确定
发展目标,这些都为培养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在软件科学实验班,第4学年的学生将在清华或微软从事实际专题研究与实践,而优秀学生将有机会
派往国外参加国际交流及培训。
名师云集育英才
“选天下名师而师之”。名师主讲,与同学面对面地探讨科学问题,是这些实验班的一大特点。在软件科学实验班,按照培养计划,从第3学期开始到第6学期,清华将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知名学者共同为“软件科学实验班”同学们开设8门专业核心课程,以强化科学基础训练。除了姚期智先生将主讲理论计算机科学(上、下)之外,国际著名密码专家、清华教授王小云将亲自主讲学生在三年级春季学
期的核心课程“密码及安全计算”。
人文实验班和社会科学实验班可以说聚集了清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最好的师资。如国际问题专家阎学通教授主讲“国际关系分析”,社会学家李强教授主讲“社会学原理”,历史学家教授葛兆光主讲“古代
中国社会与文化”、清华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主任王晓朝教授主讲“西方经典研读”等等。
数理基科班打破学校之间的门户之见,先后从麻省理工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师大聘请了一批国内公认的优秀教师为学生上课,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如麻省理工学院的Kerson Huang教授主讲“统计力学”,全国首届“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南京大学卢德馨教授主讲“普通物理”,北京
大学俞允强教授主讲“电动力学”,北京师范大学赵铮教授主讲“广义相对论”等等。
负责学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汪劲松在清华大学“十一五”规划时候将教育教学的关键词归纳为:研究型教育教学模式、多样化人才培养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他说:“实施研究型教育教学模式,对我们将是很大的挑战,需要我们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做相当多的工作。”作为清华大学因材施教、培养多样化和拔
尖创新人才的试验田,这些实验班的经验正在全校逐步推广。
第四篇:《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研修心得
《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研修心得黄河科技学院段凯
通过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认真学习,深感当下中国的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紧迫性和使命感,作为从事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一名教师,我有义务落实国务院的教育文件精神,投身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之中,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鉴于此我报名了高校教师在线网络培训课程《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现在我按照培训要求完成激活课程--必修内容—选修内容—参与活动等环节后,体会甚多,略谈几点。
一、认清了高校教学改革与培养创新人才的关系
1、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我们知道,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2010年底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走在世界发展的前列,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回顾中国发展之路,有人归结于中国人的模仿能力超强,跟着美国走。经常在模仿,怎能会超越? 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大会讲话中要求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2、高等教育教学需要改革。中国的高等教育自1997年大规模扩招以来,已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稳居世界第一。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非常规的飞速发展,高等教学的传统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教育质量评价机制都与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都相去远甚。以至于拖累了高等教育培养创新高级专门人才的步伐,那么,中国高等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培养更多的创新性人才,积极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智力支持。
二、加深了高等教育改革视野下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全面理解
通过在线课程的培训,我对高等教育改革视野下创新人才培养的全面理解加深,也进一步掌握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1、更新教学观念
任何行为均源自意识的先觉。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更新原有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尤其对待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科学认识态度,仅强调其一,排斥其二皆不合理。专业教育是大学的教育深度,它标志着某学科领域内专业知识的量;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广度,更注重学科、专业之间差异化。有人说通识教育有点素质教育的影子,也不无道理。在培训课上,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说:“中国很多大学生不懂得如何欣赏交响曲,不懂茶道,着实不应该。”成功的经验告诉大家,专业领域内创新人才的培养,往往借助于通识教育的灵感嫁接才能有所突破。
2、转换教学方法
一般认为,大学教育是学专业知识的开端,诚如浙江大学张剑平教授所言,本科生教育是自学本本阶段,硕士研究生教育是自读论文阶段,博士研究生教育是自找问题阶段。当然,这里对本、专科阶段的教育而言,初步形成学科专业知识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幅度。在这个层次上,培养创新人才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或“填鸭式”为“讨论式”、“研究式”、“问题式”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的讲授重点为学习的方法、发现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原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改变意味着教师主导角色的定位与学生主体角色的形成。
3、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已无处不在,在高等教育改革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不可或缺。一是要求大学教师体课堂上尽量使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最重要的是它能够扩展和增加大学生课堂教学的知识信息量,所以,有条件的应充分使用多媒体授课。二是利用信息技术教育延伸课堂知识教育。建设精品公开课,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公开课,尤其是世界著名大学的公开课资源,这对我们普通类三本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意义深远,值得借鉴。实践中例子也很多,如我校商贸学院法学专业教育自2009年以来一直与北京新起点教育集团合作,每周末进行卫星直播《法律大讲堂》,教室内网络同步接收,多媒体视频播放,充分享受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及清华大学等全国著名法学院的教育资源。实现良好的教
学效果,如2012年我校2009级法学专业大三学生一次性考试获取司法资格A证高达27人,通过率达到报考总人数的40.3%,相对于河南省当年A证不足10%的通过率而言,我校法学专业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在河南高校法学专业中属于上乘。
三、拓展了自主学习的平台
此次培训过后,作为参训者不只是写一篇800字以上的心得这么简单,更多的是参与人可以拓展自学的空间,可以根据兴趣自由选择不同培训课程,实现了构建教师终生学习新知识的平台。一次培训,终生受益。这既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论培训,也是实践!
第五篇: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摘要:新时期,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本文通过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分析思考和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解析,提出以思想政治教育探究性的创新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导向。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人才
新时期,高等教育不仅是智力的训练和提高、个人的自我实现,更是从全人类的科技、经济发展与文化、价值发展相统一的角度,培养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并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丰富创造力的综合型素质人才[1]。在综合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具有根本的导向作用,并向其它素质的培养提供不竭的动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所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纪教育以及生命教育、核心价值教育、交往教育、幸福教育[2]等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言行规范要求通过各个方面内容的引导教育对学生进行训练和陶冶,使其形成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才层次越高,思想政治素质也要求越高。由此,在培养新时期创新人才时,更应注重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究和创新。
一、创新人才的培养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砥砺
创新性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现代社会人才素质的精华[3]。从内涵来看,它既涵盖了对人才思想政治方面的要求,也涵盖了对人才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思想政治的要求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进取的精神信念,怀着对社会和历史的高度使命,以主人翁的意识积极投身到国家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宏伟事业中。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思想品质的要求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备勇于创新的思想观念、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在强烈使命感的驱动下,以不畏艰难险阻、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激励自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对敏锐洞察力、准确判断力、灵活应变力等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精神动力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良好的氛围中始终秉承优良的精神品质,深刻意识到要履行好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断提升自己,走在时代的前列,在创新精神的推动下提升创新能力,做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以精神动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二、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新时期,社会、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人才的竞争将不再是数量与结构的竞争,而是人才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竞争。
(一)物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渐退
万光侠先生认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特指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灌输’为主要手段,以工具性的目的为唯一目的,以培养无个性的‘服从型’人为主要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4]。这种物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长期的战争年代以及以计划经济体制为核心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工作中有着必要性和合理性。然而,其过于强调受教育者的服从性、可塑性和统一性,导致“灌输论”“强制论”的泛滥,缺乏自我教育热情,在新时期下愈显其与时代和受教育者特征的不相宜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流于形式,过于理想化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政治教育替代道德教育,缺乏时代性、生动性,忽视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和现实生活情况。长期以来,注重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忽视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注重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忽视受教育者的实际利益和素质提高,注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忽视从主观能动性引导激发。多讲理想少讲实际,多讲理论少讲规则,缺乏实践性和灵活性,不能引导受教育者在当下社会背景中思考人生、实现人生追求,在很大程度上使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偏离现实倾于理论
当代大学生受改革开放思潮的影响,思想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传统空洞的说教式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缺乏时代感、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学生思维也多被禁锢、个性多被束缚,难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偏于理论脱离现实情况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就决定了其不能很好地起到应有的教育引导作用。
三、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思想政治教育探究性创新的诉求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以下简称16号文件),该文件明确指出“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新的历史时期,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应当代社会和受教育者发展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融入到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则迫在眉睫。
(一)高校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走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需要[5]。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人们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其模式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重视现实的人的社会性,强调尊重人的精神性[6]。因此,这种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顺理成章的应当作为当代高校培养创新性人才教育工作积极践行的导向理念。
(二)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积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综合体系
高校应从办学育人、以人为本的层面思考,依托专业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以及媒体教学平台的建设,形成一个与专业教育相衔接,与受教育者成长相适应、心理特征相协调、发展方向相吻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系统。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综合体系时,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的落脚点,不断深化完善教育内容,不断探索改进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审核反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时代的鲜活性和生命力。
(三)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大力加强素质教育,进一步转变高校教育思想,对不适应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结合各学科、各层次的培养实际,制定体现创新性人才培养要求的新型教学计划,由单一的培养模式逐步向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型培养模式转变。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的变革,在教学改革中,通过学分制替代学年制、推行主辅修制、专业方向调整等办学特色,可使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择业标准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学科课程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不断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处理好基础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知识创新的关系,加强实践锻炼与创新能力提高的关系。
(四)加强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新机遇、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完成创新人才的培养。“以人为本”不仅只关注“教与学”关系中的受教育者,同时也要关注教育者。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重点,校、院党政管理干部、班主任为辅助,创新机制,建设起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专兼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业务技能辅导,不断加强他们的教学、科研以及理论研究的素养,使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积极有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五)营造良好的“教与学”关系和氛围,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学工作者应努力改变传统教育活动中单纯“以教师为中心”或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关系[7]。只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常会低估受教育者在建构人生规划和价值体系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只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则会出现受教育者以自我为中心、放任自流、盲目自大、缺乏正确引导,同时无法获得成年人有益人生经验的启示、宝贵人生阅历的启迪。因此,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应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双向交流的教学关系,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和地位,在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中,启发、激励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激发受教育者对知识创造的内驱力,即探索未知、追寻真理的强大精神和不懈追求。这一切来自于受教育者对社会、国家和人类的高度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以受教育者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和思想道德品质为培养重点,并为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因此,在新时期,高等学校教育应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通过理论创新与现实践行相结合,探索出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充满人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树立坚固的理论导向。
参考文献
[1]陈锡坚.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选择[J].大学教育科学,2003(3):34-36.[2]闫艳,王秀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8(4).[3]蔡峋.创新性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1,5:83-84.[4]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60.[5]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J].高教探索,2001(1):47-51.[6]宇业力,顾友仁.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两种基本理论及其时代走向[J].教育科学,2010,26(3):87-91.[7]曹东勃.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两大困境及其破解[J].高教探索,2010(5):13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