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论文

时间:2019-05-15 11:5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论文》。

第一篇: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从构建体科生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完善实践数学管理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创新活动;建立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方面论述了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

关键词:创新人才高校教学管理体制

一、构建本科生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1.建立和完善学分制下的高校课程管理体系。

要建立课程管理委员会[1]。课程管理委员会由各个学科中的教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用人单位组成,主要负责课程的设置、审核和管理。课程管理委员会主要分两级设立,一个是学校层面,另一个是院(系)层面。学校层面设立的课程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全校性的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院(系)层面设立的课程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全院性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课程管理委员会中既有懂管理方面知识的人,又有懂高深专门知识的专家,既根据市场需求,又根据学生需求,使管理委员会发挥组织、指导、评估、协调、宣传的功能。

2.课程体系应设置一定比例的本科生科研学分。

将本科生科研纳入本科生培养计划,参加科研是本科生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凡达到一定要求,参加科研的本科生便可得到科研学分。科研学分的设立,使本科生尽早接触“真刀真枪”的科研,对加快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及日后更高水平上的科研将大有裨益。

3.构建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优化本科生课程结构。

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可以通过设置三个课程模块组构建完善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2]。

(1)新课程模块:按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建立起新的课程,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到课程形式等都应围绕“研究”这一核心词汇进行;

(2)专业课程模块:专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而设置的课程,培养学习者进行研究性学习所必须的研究方法,训练研究能力,端正研究态度,提高研究意识,提升研究素养;

(3)研究性课题模块:为学习者开设研究性课题,围绕某个主题建设综合课程,让学习者有机会运用他们的研究性能力去研究真正的专题。

4.适当开设综合性课程。

综合化是当今课程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日本、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国家都开设了不同形式、不同数量的综合课程[3]。当代许多重大科学问题即全球性社会问题,如人口增长、环境污染、生态保护、能源消耗等为题都需要综合治理,要求课程内容必须具有跨学科的综合性质。只有重视课程的综合化,才能向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认识不仅符合科学综合化的要求,而且富有创造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更好地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5.开设一定数量的创新理论、技能的课程。

创新理论与技能是构成大学生创新素质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大学生通过创新技能的训练,可以提高创新思维速度,拓宽创新思维广度,扩大创新思维深度。美国麻省理工学az院早在1948年就开设了“创新力开发”课程。日本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各县都创办了“星期天发明学校”,1974年又创办了“少男少女发明俱乐部”,开展了创新思维的训练。学生经过学习培训以后,发明创新的效率提高10倍。

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

根据专业教学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安排一定时间的专业野外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见习、专业考察等,巩固和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视野;根据课程需要设计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成为学生验证、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增加社会实践项目,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社会的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创建新型的教学网络。

社会经济发展是教学内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大学教学与社会经济实践相联系,使教学内容具有活水之源,而且可以形成一个完备、开放的教学过程,弥补学校培养人才的不足之处。将课堂教学和完成科研、生产任务统一于一个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学校与科研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形成一个适合人才培养的开放的教学网络。3.建立双向教师流通机制,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平台。

高校可以聘请研究机构、产业部门的科研人员担任教师,产业部门可聘请高校、科研机构的教师担任生产项目负责人。建立这种双向教师流通机制,可以很好地整合产、学、研各部门的人才资源,为教师队伍的成长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1.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

学校管理者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科研机会,在科研中使学生体味科学道路的艰辛与快乐,吸引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雄厚的科研实力,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平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许多高校规定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项目应给予相应的学分;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可参与课题研究,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等各种学术活动。例如湖南大学的大学生创新计划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参与创新研究,接触工程实际,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创新活动。

举办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把创新实践寓于活动之中,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如国内外有的高校举办的“创新俱乐部”、“创新社团”“各种学术沙龙”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学校还可以委托这些创新团体完成一些科研项目。

四、建立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加快考试改革,完善评价体系。

加快考试改革,使考试制度规范化、考试内容多元化、考试形式和题型多样化、成绩构成多样化、成绩评定科学化,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考试形式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多样化,除传统的笔试外,还应增加开卷、半闭半开卷、口试、讨论、撰写论文、产品设计、产品制作及实验操作或制作等,并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性质,提倡多元化的考试评价方法,探索科学评判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体系,严格平时考查,成绩构成多样化。

2.积极探索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途径。

配合“选课”制,教学管理部门在每学期开课前将必修课、选修课及其授课教师基本情况予以公布,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学校可以印发选课指南,包括选课原则、选课办法、选课程序、时间安排及选课单等;组建由学生组成的教学信息员队伍,通过电子邮件、书面调查报告、当面汇报等形式向教学管理部门和有关人员反馈教学信息;建立学生关心和参与教学研究制度。吸收学生参与教学研究,与教师一起对教学中的矛盾和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

3.促进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高校应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派管理人员到兄弟学校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把工作做细、做精,使之成为行家里手,同时还鼓励他们在自身岗位上争先进、搞创新,对作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逐步形成一个有力的高质量的创新型管理团队,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钟丽萍.完全学分制下的高校课程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5.[2]张洋.基于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5.[3]史玉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路径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08,4.[4]匡令芝.高校教学管理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10.

第二篇: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摘要:新时期,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本文通过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分析思考和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解析,提出以思想政治教育探究性的创新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导向。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人才

新时期,高等教育不仅是智力的训练和提高、个人的自我实现,更是从全人类的科技、经济发展与文化、价值发展相统一的角度,培养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并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丰富创造力的综合型素质人才[1]。在综合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具有根本的导向作用,并向其它素质的培养提供不竭的动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所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纪教育以及生命教育、核心价值教育、交往教育、幸福教育[2]等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言行规范要求通过各个方面内容的引导教育对学生进行训练和陶冶,使其形成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才层次越高,思想政治素质也要求越高。由此,在培养新时期创新人才时,更应注重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究和创新。

一、创新人才的培养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砥砺

创新性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现代社会人才素质的精华[3]。从内涵来看,它既涵盖了对人才思想政治方面的要求,也涵盖了对人才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思想政治的要求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进取的精神信念,怀着对社会和历史的高度使命,以主人翁的意识积极投身到国家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宏伟事业中。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思想品质的要求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备勇于创新的思想观念、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在强烈使命感的驱动下,以不畏艰难险阻、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激励自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对敏锐洞察力、准确判断力、灵活应变力等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精神动力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良好的氛围中始终秉承优良的精神品质,深刻意识到要履行好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断提升自己,走在时代的前列,在创新精神的推动下提升创新能力,做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以精神动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二、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新时期,社会、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人才的竞争将不再是数量与结构的竞争,而是人才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竞争。

(一)物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渐退

万光侠先生认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特指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灌输’为主要手段,以工具性的目的为唯一目的,以培养无个性的‘服从型’人为主要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4]。这种物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长期的战争年代以及以计划经济体制为核心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工作中有着必要性和合理性。然而,其过于强调受教育者的服从性、可塑性和统一性,导致“灌输论”“强制论”的泛滥,缺乏自我教育热情,在新时期下愈显其与时代和受教育者特征的不相宜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流于形式,过于理想化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政治教育替代道德教育,缺乏时代性、生动性,忽视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和现实生活情况。长期以来,注重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忽视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注重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忽视受教育者的实际利益和素质提高,注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忽视从主观能动性引导激发。多讲理想少讲实际,多讲理论少讲规则,缺乏实践性和灵活性,不能引导受教育者在当下社会背景中思考人生、实现人生追求,在很大程度上使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偏离现实倾于理论

当代大学生受改革开放思潮的影响,思想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传统空洞的说教式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缺乏时代感、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学生思维也多被禁锢、个性多被束缚,难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偏于理论脱离现实情况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就决定了其不能很好地起到应有的教育引导作用。

三、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思想政治教育探究性创新的诉求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以下简称16号文件),该文件明确指出“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新的历史时期,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应当代社会和受教育者发展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融入到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则迫在眉睫。

(一)高校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走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需要[5]。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人们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其模式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重视现实的人的社会性,强调尊重人的精神性[6]。因此,这种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顺理成章的应当作为当代高校培养创新性人才教育工作积极践行的导向理念。

(二)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积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综合体系

高校应从办学育人、以人为本的层面思考,依托专业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以及媒体教学平台的建设,形成一个与专业教育相衔接,与受教育者成长相适应、心理特征相协调、发展方向相吻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系统。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综合体系时,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的落脚点,不断深化完善教育内容,不断探索改进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审核反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时代的鲜活性和生命力。

(三)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大力加强素质教育,进一步转变高校教育思想,对不适应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结合各学科、各层次的培养实际,制定体现创新性人才培养要求的新型教学计划,由单一的培养模式逐步向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型培养模式转变。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的变革,在教学改革中,通过学分制替代学年制、推行主辅修制、专业方向调整等办学特色,可使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择业标准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学科课程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不断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处理好基础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知识创新的关系,加强实践锻炼与创新能力提高的关系。

(四)加强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新机遇、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完成创新人才的培养。“以人为本”不仅只关注“教与学”关系中的受教育者,同时也要关注教育者。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重点,校、院党政管理干部、班主任为辅助,创新机制,建设起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专兼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业务技能辅导,不断加强他们的教学、科研以及理论研究的素养,使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积极有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五)营造良好的“教与学”关系和氛围,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学工作者应努力改变传统教育活动中单纯“以教师为中心”或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关系[7]。只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常会低估受教育者在建构人生规划和价值体系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只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则会出现受教育者以自我为中心、放任自流、盲目自大、缺乏正确引导,同时无法获得成年人有益人生经验的启示、宝贵人生阅历的启迪。因此,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应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双向交流的教学关系,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和地位,在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中,启发、激励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激发受教育者对知识创造的内驱力,即探索未知、追寻真理的强大精神和不懈追求。这一切来自于受教育者对社会、国家和人类的高度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以受教育者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和思想道德品质为培养重点,并为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因此,在新时期,高等学校教育应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通过理论创新与现实践行相结合,探索出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充满人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树立坚固的理论导向。

参考文献

[1]陈锡坚.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选择[J].大学教育科学,2003(3):34-36.[2]闫艳,王秀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8(4).[3]蔡峋.创新性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1,5:83-84.[4]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60.[5]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J].高教探索,2001(1):47-51.[6]宇业力,顾友仁.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两种基本理论及其时代走向[J].教育科学,2010,26(3):87-91.[7]曹东勃.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两大困境及其破解[J].高教探索,2010(5):139-147.

第三篇: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培训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一直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的问题,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本学期有幸参加了高校教师在线网络培训课程《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习,感觉获益颇丰,几点心得体会如下:

一、认清了高校教学改革与培养创新人才的关系

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教学需要改革。中国的高等教育自1997年大规模扩招以来,已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稳居世界第一。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非常规的飞速发展,高等教学的传统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教育质量评价机制都与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都相去远甚。以至于拖累了高等教育培养创新高级专门人才的步伐,那么,中国高等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培养更多的创新性人才,积极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智力支持。

二、加深了高等教育改革视野下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全面理解

通过在线课程的培训,我对高等教育改革视野下创新人才培养的全面理解加深,也进一步掌握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1、更新教学观念

任何行为均源自意识的先觉。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更新原有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尤其对待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科学认识态度,仅强调其一,排斥其二皆不合理。专业教育是大学的教育深度,它标志着某学科领域内专业知识的量;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广度,更注重学科、专业之间差异化。有人说通识教育有点素质教育的影子,也不无道理。在培训课上,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说:“中国很多大学生不懂得如何欣赏交响曲,不懂茶道,着实不应该。”成功的经验告诉大家,专业领域内创新人才的培养,往往借助于通识教育的灵感嫁接才能有所突破。

2、转换教学方法

一般认为,大学教育是学专业知识的开端,诚如浙江大学张剑平教授所言,本科生教育是自学书本阶段,硕士研究生教育是自读论文阶段,博士研究生教育是自找问题阶段。当然,这里对本、专科阶段的教育而言,初步形成学科专业知识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幅度。在这个层次上,培养创新人才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或“填鸭式”为“讨论式”、“研究式”、“问题式”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的讲授重点为学习的方法、发现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原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改变意味着教师主导角色的定位与学生主体角色的形成。

3、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已无处不在,在高等教育改革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不可或缺。一是要求大学教师体课堂上尽量使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最重要的是它能够扩展和增加大学生课堂教学的知识信息量,所以,有条件的应充分使用多媒体授课。二是利用信息技术教育延伸课堂知识教育。建设精品公开课,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公开课,尤其是世界著名大学的公开课资源,这对我们新建应用型本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意义深远,值得借鉴。

三、拓展了自主学习的平台

此次培训是对自学空间的拓展,可以根据兴趣自由选择不同培训课程,实现了构建教师终生学习新知识的平台。一次培训,终生受益。这既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论培训,也是结合理论具体实践的开始。

第四篇:创新人才培养论文

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规律思考

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

王世君

一、把握学生的科学态度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

1、建立一个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先决条件

学校为保证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建立一个学科教学与科技创新教育相结合,能保证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机制,来支持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能使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正常开展,充分利用学校师资队伍中的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定时定期的专题科技创新培训,使教学实践和创新发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中对科技创新、创造发明产生浓厚的兴趣。重要的是让他知道了怎样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他的综合科学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利用的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结合校外机构、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科技创新专题培训,这些措施有力推动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创造了有利条件。因为学生在创新中必须有一个引导、启发、指导的成长过程,这样才有一个先觉、长效的培养保障。

2、学生自身科学态度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必要基础

科学文化素质是现代建设的精神动力,学校在科技活动中倡导浓厚的创新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科技素养和科技创新责任意识,并且把科技创新教育渗透到各项活动中。通过老师的启发、引导、选题、指导、几个环节,激发学生科技创新发明创造活动的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对学生自身的科学态度,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把握,对科技创新、发明创造的兴趣,都直接反映了他对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崇拜。只有有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态度,才能积极有效投入科技创新发明创造活动中。

3、开发创新思维能力是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

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独立自主的进行科技创新发明创造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寻找、发现课题,进行发明研究,运用这样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创造发明价值进行思考,就可以拓宽学生的设计意识与创造性思维,最终在创新发明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重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体验,把创新思维的实践贯穿于科技创新教育的全过程,创设情景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了条件,拓宽培养了学生的设计意识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实践在创造性思维的支配下,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基本科学能力解决具体的创造发明问题。

对学生来讲他在创新发明和创造活动中会碰到许多问题,只有通过创造性思维,把握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才能坚持他们的发明创造。

二、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兴趣是决定创新成果的关键

1、自然科学知识的具备是科技创新的必要途径

自然科学知识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必要基础,也是科技创新的必要途径,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科技创新是建立在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有创新思维的开拓,引发兴趣,发现创新点,从而激发灵感进行创新发明。创造发明活动,必须是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支撑,没有科学知识的具备是不可能去创造、去发明、去创新。所以科学知识的具备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途径。

2、创设良好的环境促使你去探索科学道理

学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科学素质的同时,必须要创设一个良好科技创新氛围,来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运用科学方法,通过一个个生动创新实例例子,说明科技创新活动科学道理,创新点。如何寻找发现创新点,老师设法引导学生去发现创新点,使学生觉得科技创新不是高不可攀,教会如何去探索,如何去实践,一步步说明科学的神秘感。使学生感到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寻找发现创新点。我校赵文玺同学创新课题《山区隧道行车安全提示仪》就是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寻找发现创新点进行创新探索。

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励、树信心

在培养创新人才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不能忽视,因为青少年人才的培养是需要不断激励,不断给他树创新信心使他有足够的信心,才能去创造发明。[案例]在上海市第八届“明日科技之星”评比活动中,我校初二年级赵文玺同学创新成果《山区隧道行车安全提示仪》就是从现实生活中经过观察所发现的。我国地形复杂,隧道在山区公路建设中广泛应用。但许多县、省道的隧道等级较低,隧道中道路狭窄、无路灯照明,且有近180°的转弯加陡坡,行车特别惊险。部分路段由此类隧道组成隧道群,使驾驶员在隧道中会车困难,心理压力增加。“山区隧道行车安全提示仪”能自动侦测到经过无路灯照明隧道内急弯险路的车辆和行人,并向对方车辆驾驶员发出声、光警示,提醒驾驶员及时采取减速、礼让措施,使双方的车辆安全交会。本项目采用太阳能供电,发光二极管等节能环保部件,以现有成熟可靠技术组成解决方案,含双重报警方式,报警长度灵活按需可调,原材料采购成本低且容易实施。是提高山区道路通行安全性的良好辅助手段。

《山区隧道行车安全提示仪》入围上海市前100名,荣获“希望之星”称号。在第25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时荣获创造发明一等奖,并入选全国创新大赛。此项创造发明也在上海市宋庆龄创造发明奖评选中得奖并入围全国大赛。如此令人惊喜和自豪的成绩突破了南洋初级中学历年参赛的记录,创历史新高。这是赵文玺同学万万没有想到的成果,在 09年11月在区级上中杯科技论谈中赵文玺同学发明作品成绩并不理想,一时情绪低落,曾经想放弃,在这时候,指导老师及时对他的发明作品进行反复研究,鼓励他,对赵文玺同学进行的及时鼓励、作多次的修改,老师的鼓励激发了赵文玺创新意志、使他树立创造发明的自信心。从此以后赵文玺同学每个双休日都放弃休息,一心扑在创新课题研究上,先后经过反复实际研究,并得到老师和大赛专家的指导,经过几次修改后最终取得成功。对于这样的经历,赵文玺同学感到非常值得,他表示,“虽然科技创新活动让我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收获更多,创新的过程对于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是一笔丰厚的财富”。课题研究不仅让他获得了更多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知道了怎样去发现问题、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何撰写论文,回应专家的质询等等,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和科技创新大赛使他的综合科学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案例]初二[1]王也、王禹曦 同学,他们从现实生活中经过观察所发现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发生上述情况,汽车上可自动关闭的电动车门设备潜藏着卡死,挤压以及可能伤人的危险。制作一个等比例的缩小模型。如果无机械接触。在夹物力施加至物体上之前就有反应。因为没有外力这是最优的保护方式。它还不依赖于振动、但该方法要求有集成的传感器等等)以及相关的电路模块和线路。在公交车车门的门框上装一个传感器,感觉到有外力顶着门的时候门就像电梯的门一样自动缩回,使乘客不被车门卡住。这个项目成本不高,可操作性强,会给那些常坐公交车的人提供更安全。这个发现在老师的指导通过实践人性化公交车车门课题在区级上中杯科技论谈中获奖。

以上二个例子作以得到证明学校将科技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落实得更细更实,科技实践活动开展扎实有效,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科技创新活动和科学研究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那么科技创新一定会成功。只由学校浓厚的科技氛围和注重培养与提高学生综合科学素质的办学特色密不可分的。

三、科技创新实践能力提升是学生自身科学素养的反映

1、以科学发展眼光提升研究能力

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敬仰大发明家如爱迪生那样的名人,羡慕他们的发明创造对人类社会进步起到如此大的推动作用。那么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将来能成为那样对社会有用的人。赵文玺同学说大发明家的伟大成就令我感到发明创造不是我们初中生可以攀登的高峰,我只是默默地敬仰。我把我的创新设想告诉老师,在老师的指导、鼓励、激发下使我开始进行探究实践活动,特别是辅导老师的启发,让我认识到发明创造并不神秘,正如辅导老师所说的:“实际生活中要解决的问题是很多的,处处留意,到处都是发明的灵感。”发明创造可以和身边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发明创造不一定要有技术上的革命性突破,通过探究性的活动将现有技术进行不同的组合,达到解决某一个问题的实用性解决方案,也是探究活动的成功。我没有找到现成的案例和产品,就决定自己制作一个山区隧道行车安全提示仪并另行制作一个缩小版隧道模型进行调试与验证。在制作过程中我打破了发明创造的神秘感,让我勇于投入到探究性活动中去,这些具体技术指导对我的帮助更大。

作品发明和创新点是

1.采用现有成熟技术经组合集成解决现实问题。

2.独有的声、光同步报警太阳能交通标志,以视觉加听觉强化报警效果。3.主动探测而非捕捉目标物发出的红外线作为报警触发源。

4.自动触发启动且可按需要设定报警时间长度的太阳能交通标志(设备)。初步实现交通标志启闭的自动化运行。

5.文献和市场上没有相同功能的太阳能交通标志(设备)实物。

所以创新发明具备科学发展的眼光,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

2、实践动手能力是自身素质价值的体验

实践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实践动手是全面贯彻科技创新相关理念。青少年科技创新第一是发现创新点,二、进行研究,三、进入实践动手制作、在制作中就会出现许多问题,那么实践动手制作就是技术问题,也是科学实践素质检验,同时又要进行理论知识的检测,又要进行科学素质测评。所以说实践动能力是体现自身素质价值综合科学素质的体验,科技创新需要的是学生综合科学素质。提高实践制作技能 增强竞争能力,想取得良好的成绩争取成为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实践动手能力成为重要素质一关。通过创新实践教学活动实质是培养和提高我们科学素养和自身素质价值的总检验、有利有自身的发展,在不久将来成为一个科技创新 人才。

参考文献

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青少年科技活动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研究性学习》霍益萍 广西教育出版社

第五篇:创新人才培养论文

造一片海凭鱼腾跃,撑一方天任鸟高飞

——“张景中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班主任工作汇报

孙艳霞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下午好!

为成就学生个人更高的发展,为给国家建设培养更优质的人才,我校实施“科学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特在初一年级设立张景中数学实验班,由李红燕、武彦玲、孙艳霞,我们三人担任班主任。我们深知这个任务的重大,也真诚感谢学校对我们的信任。下面我谨代表实验班的三位班主任向大家汇报一下一年来实验班的班级管理工作和学生发展情况。我汇报的题目是《造一片海凭鱼腾跃,撑一方天任鸟高飞》。

一、班主任理念的更新与高定位。

各种各样的实验班我校已经搞过很多届,开过很多班,但是以“科学创新人才培养”为目的的实验班还是首次,开班目的就告诉我们绝不能把这个实验班简单定位于“好学生听话、好学生学习好、好学生好带”的通常概念。只有更新和改善班主任管理理念才能管理好科学创新实验班。作为班主任我们应当具有这样的理念与定位:要在持续发展好学生优良的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充分保护和开掘他们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一方面要让他们在保持学业成绩遥遥领先,另一方面要初步构建他们的科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成为“有理想、负责任、会学习、善合作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而厚重的基础。我们在学校为组织的各种培训和自我学习探索中,不断改进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能力,始终秉持着诚惶诚恐、如履薄冰、高度负责的热忱进行开创性的班级管理工作。

二、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

为了较好地推进开放的、有序的、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我们三位班主任在赵主任的带领下制定了符合实验班发展现状的班级管理策略。它们分别是:两年读完30本课外读物的读书计划,班级文化墙专题展示研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促发展,《张景中科学创新实验班学生发展目标》手册。

(一)实施“两年读完30本课外读物”的读书计划,设立“班级文化墙”专题展示研讨。

这两个策略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广泛涉猎各领域的知识与思想,培养广泛的兴趣,让学生的成长发展立足于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我们群策群力,想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办法保障计划的实施,避免了说起来很好听、看起来很好看、做起来走形式、最终夭折的遗憾。各班都设立了读书角,由专人管理登记借阅,书目好,利用率高。下面我着重说一说“班级文化墙”的运行情况。

1、原则与效果:

原则:做宽(学科多、角度多、时空大)、做近(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做出“我”的品味与特色(有创新思维、有创新设计)。

效果:这些展示活动从不同方面扩充学生的知识视野,给学生自我展示合作创造的平台,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做他们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有创造性的事情,每一期“班级文化墙”都是孩子们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2、“班级文化墙”展示主题:

节庆介绍展示(春节、清明、端午)、走近大师(数学、文学)、科学前沿(航天器、武器)、时事风云(中菲争端、黄岩岛事件)、美丽英文、心灵鸡汤、学科问题探究展示(惠普图形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及心得体会、语文“东北往事”综合性学习、科学和艺术的共生互利关系)、学生优秀作品成果展示(优质作业展示、随笔展示、英语书法展示、美术书法作品展示)、班级问题争鸣(责任、合作互助、优秀男生是怎样炼成的)、幸福一家(班级活动照片配文字展示)等主题展示。

3、制作过程及更换频率:

最初三块展板孩子们做起来比较费劲,面临缺乏内容、设计不精美、合作不充分、制作速度慢等问题,但是一个月三期下来以后,他们就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了,现在做的是又快又好,有时孩子们制作出来的内容三块展板不够用,还贴到了墙壁上。现在的更换频率现在基本上是一周或者两周更换一次,边展边做下一期,学生对这件事情很期待。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会学习、善合作”是我校的育人目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学生现有学习方式——听课、自学的有效补充和大胆尝试。基于此,实验班在上学期期中考试以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进行了细致的分组,现在运行情况良好。

1、分组原则与方法:

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小组内部成员间存在着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而每个小组之间的情况基本相同或相似。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相互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本人将思想、成绩、习惯优秀的学生、中等学生与处于低层次的学生调配在一起,全班39人,划分为8个小组,调配方法:依据学生成绩将全班学生分别按上、中、下等次排列,每一组中择取上、中、下层次各1人,女生类同,5人组成一个合作小组,再兼顾其他,诸如,将调皮、自制力差的学生与稳重、自制力强的学生排在一组,将性格内向、胆小的与外向活泼的学生分在一起,这样构成强弱搭配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小组间平等地展开竞争。

2、组内分工协作

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和分工协作制。小组成员通过推荐选举产生组长。小组长负责组员间的协调与分工,为小组合作的成效负责。分工时每个组设语文学习负责人、数学学习负责人、外语学习负责人、卫生值日负责人、及各项事务总负责人,其中组长是各项事务的总负责人,负责纪律、研学、活动组织、效果总结汇报、协调安排等。组员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帮助。

3、小组自主管理

自主管理卫生、自主管理纪律、自主管理课后学习

4、建立组间竞争制度

学习成绩、作业展示、小组学习汇报展示、卫生、纪律 ●小组合作的效果分析

1、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2、增强了竞争意识,培养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3、学会自我教育,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4、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最重要的是,最强的同学带动一个最显弱势的同学,让弱势同学与能力强的同学共同学习,主要是体验对方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对方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过程共同参与、同伴密切配合监督指导的学习方法真的让后进的学生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提高比较明显。

面临的困难:座位编排不能集中,身高、家长意见不好调节。

(三)积极参加和组织各项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80中特别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验班更要把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并且要成为全校素质教育的典范。所以我们在学校组织的各种科技、体育、文艺、学科月活动中,积极地有创意地筹备,在活动中竭尽全力地展示我们的才华,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1、有效配合科技负责人陈老师的组织安排,鼓励督促学生积极参与科技活动。

① 认真上好项目丰富、专业性强的科技选修课,认真参加各类专业性的、科普的、前沿的科技讲座,打下扎实的科技专业基础。

② 每人都参加一项科技创新的研究性学习,并且能够完成小组内分配的工作,研究小组要完成有质量的阶段性和终结性研究报告。这项活动让学生熟悉了科研的基本要求,初步培养了他们的科研意识和能力。

③ 鼓励科技生代表到外校讲课,向小学生宣传科普知识,他们曾经去过白家庄小学、南磨房小学、芳草地远洋学校。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科技知识的应用能力。

④ 去拜耳公司参观,有效地刺激了学生对医药高科技的兴趣,并使有些学生确立了将来就要去拜耳公司工作的职业理想。

⑤ 观摩创新大赛,为金鹏科技论坛做志愿者,参加创新大赛,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文艺方面的竞赛活动。

广播操比赛、传统体育项目比赛、合唱节。学生们竭尽所能,为集体荣誉拼搏,体现了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个人优势,三个实验班在体育文艺活动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名次。

但是每个班里也浮出了只会学习、运动不佳或不爱运动、不懂文艺的学生,他们应当成为我们今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点帮扶对象。

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月活动,尝试新的学习方式。

为了更好地实施科学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初一的老师们勇于尝试教学方法的改革,那么新的学习方式也就产生了。学生们对课堂的变革很兴奋、很投入,很快接受了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为了体现教学改革的成果,各学科都搞了丰富多彩的学科学习展示活动,比如:数学惠普图形计算器的应用展示、英语剧展演、书香校园朗诵比赛、语文情境化随笔课堂写作实践。学生对这些活动非常感兴趣,并且有强烈的自我展示的欲望,展示的效果非常好,水平非常高。

(四)《张景中科学创新实验班学生发展目标》手册使用情况:

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提高和品格养成的发展过程有一个更清晰更明确的认识,我们在赵主任的带领下制定了《张景中科学创新实验班学生发展目标》手册,目标对学生的人格精神、体质健康、学习习惯、创新能力的要求更明确、更具体了。

《发展目标》手册确定下来后,我们采取两周一测评的方式,执行“学生自评、反思,小组合议测评、建议,家长和老师一月一评”的操作方法。现在我把手册在初一3班的使用情况向大家做个汇报。

1、突出的效果:

①测评让学生改变了以前闷头学习,缺乏停下来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生活的状况,使他们对自己的发展目标、日常行为都有了更为明确具体的认识,能够很清晰地、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找到自己应当及时改进的行为和方法,并且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时时注意,及时改正。

②测评让学生的人生态度更认真更审慎了。举个例子,③测评能够让教师比较直观地具体地看到学生现在存在的问题和已经改进提高了的方面,做学 生工作更有针对性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成功。

2、突出问题表现:

“广泛阅读,每天坚持读书30分钟并写读书笔记。”全班39人,不能做到的有23人。“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时有时无,习惯于接受的学生有16人。

3、学生个案跟踪(需后补)

三、班级成绩及特色

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课题研究的推动下,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初一实验班获得了良性发展。目前各班在年级各项量化评比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各级各类的考试中,成绩遥遥领先;班风纯正,学风浓厚,形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与合作研讨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班级中都有强烈的归属感、责任感、上进心、荣誉感、幸福感;每个班级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一班学生思维活跃,英语水平高,擅长表演英文短剧;三班文艺氛围好,思维细密,多才多艺,多出主持人、朗诵家;五班敢闯敢拼,善于钻研,勇于表现,数学特长。

四、学生及家长对实验班的评价。

下面摘录几位学生和家长的评价谈谈学生在试验班的成长。

3班韩某:我以前就知道学习书本知识,认为学科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进入实验班,我才明白,“学习好”只是好学生的一个特点,真正的好学生要“有理想、负责任、会学习、善合作”。作为实验班的学生,我要有成为国家栋梁的远大理想,而不仅仅是考上一个好高中、好大学,将来找份好工作那么实际,那么平庸。我们是80中实验班的学生,我们现在的发展就是为了了25年后我们为国效力的时候中国的发展。我不能再眼界狭窄了,我要广泛学习,厚积薄发,锻炼自己的领导组织能力,将来我要成为某一个行业或某一个集团的领军人物,而不只是一个拿高薪的有生活品质的白领。现在我的数学和英语非常棒,我在这两个学科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但是我的语文还亟待提高,我的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我的创新设计能力、团队组织协作能力都亟待提高。我要协调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保持学业成绩优异的基础上着重锻炼这些能力,我珍惜学校、老师给我们创造的环境和机会,“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的梦想要从这里起飞。

简评:从这个自我评价中,我们看到了实验班的理想教育、创新思维教育已经很好的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使他确立了更高的目标,触发了他更高的成就自我的热情,并且他已经很理智地发现了并确定了自己今后具体的发展方向和方法,更为可贵的是他现在实现了部分目标,更为优秀了。

3班李某家长:我的孩子是个科技生,在他小学的时候我和他的爸爸正处于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升入80中实验班以来,我们一直怕他延续小学的毛病,跟不上实验班的教育教学进程。这一年下来,我的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变化很大,对老师的教育很配合,能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前我们全家都为他写作业头疼,每次写作业都是一次家长与孩子的拉锯战),能够负责任地高兴地做好班级卫生委员的工作,虽然成绩仍然是班级后5名,但是他已经由第一次考试的年级352名稳定上升到年级254名。在一个整体优秀的班级里,我的孩子即使是最后一名,他也一定是优秀的。作为家长,我们非常感谢老师们为我的孩子和整个班级所做的充满智慧的工作,咱们的试验班一定会办得很好。

简评:能够促进一个后进生的提高,能够获得他的家长对老师工作的支持和赞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让实验班里的每一个都得到他能够达到的最大限度的发展。这是对老师智力和耐力的挑战,我们都勇于面对挑战,绝不回避,决不放弃。

五、实验班发展仍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我们与实验班共同走过一年,有成绩,也有困惑和面临的新问题。

1、实验班的复杂构成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实验班的构成比较复杂,有科技生、推优生、艺术生、打工子弟借读生,学生的个性特点比较 多,学业基础差异比较大,整体推进难度比较大。在学习知识方面,中等偏上的学生占大多数,教师教学一般以这个群体的接受能力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那么最高端的和最低端的在课堂上被照顾的较少。低端的学不会,很吃力,有点儿可怜;高端的自学都会了,课堂上的提高有限,更为可惜。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高端学生的高端如果多数是靠自学或课外培训机构的培训实现的,那么一天一天的课堂就是在浪费他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有的孩子目标不明确、意志品质不坚定,那么他的学习成绩很可能会滑坡。低端的学生现在已经出现了跟不上、几乎每天都需要老师单独留单独补的情况,即使这样还会慢半拍,不过或许他的成绩在普通班里已经是不错的了,就怕挫伤了他上进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或许他在试验班里老也收获不到成功的喜悦。

2、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还没有完成。

由于种种原因,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还没有完成,有些时候“讲得多、练得多、拼时间、拼体力”还会成为教学提高的增长点。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专家的指点和备课组及个人的深入钻研,尽快摸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实验班发展的省时省力高效的路子。

3、家长的急功近利有时候会阻碍我们的变革。

家长们比较关注的是孩子能不能考上80高中,过于关注学习成绩,忽视甚至阻止孩子参加各种活动,觉得没有用、浪费时间,不如上课外班或者在家写作业。

4、帮助学生建立更高更明确的理想,形成更完善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培养创新能力都是重要的、个性化的难题,我们的前进速度还比较慢,还需要切实的指导和借鉴。

经过一年的研究和摸索,我们在实验班的管理和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三位班主任会做阶段性总结,不会做阶段性停滞,我们将继续用我们的责任心、爱心和智慧,在学校各级领导各部门的支持与协助下做得更好,真正“造一片海凭鱼腾跃,撑一方天任鸟高飞”,实现我校“有理想、负责任、会学习、善合作”的育人目标。

下载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性研究论文

    摘要:高等院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深化教学管理改革,特别是要加强教学管理体制创新。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的重点是构建和完善以二级学院为主体、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关键词:教学......

    高校声乐教学创新与社会需求结合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逐渐得到满足,并向着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转变,传统的高校声乐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音乐人才提出的全新要求,因此,积极结......

    试谈高校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论文

    一、高校产学研人才培养机制简述产学研是一个具有组织性质的形式,是为了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相适应所引进推行的,主要强调对于高校人才进行培养、对其知识进行创新等,在这样的基......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作者简介: 吴衍涛,男,山东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摘要:本文介绍了高校后勤管理成果,结合山东农业大学后勤改革情况,就目前高校该如何推进后勤管理......

    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性,指出当前农村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具体策略。关键词:农村 管理 体制创新一、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研修心得

    《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研修心得黄河科技学院段凯通过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认真学习,深感当下中国的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紧迫性......

    高校校园文化创新研究

    郑州大学第六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 高校社团创新建设 营建和谐校园文化[摘要] [关键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的工作是一个战略任务、系统工程。文化在育人工......

    化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化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总结报告 陈小明 童叶翔 毛宗万 陈六平张仁俊 中 山 大 学 2004年12月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主要任务和功能,而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