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性研究论文
摘要:高等院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深化教学管理改革,特别是要加强教学管理体制创新。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的重点是构建和完善以二级学院为主体、校院二级管理体制。
关键词:教学管理体制;创新;多层环状;功能优化;网络化;科学化
规范化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积极研究和探索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问题和对策,以提升高等院校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深化教学管理改革,特别是要加强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的重点是构建和完善以二级学院为主体、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整合学校层面的管理,强化二级学院的主体作用,建立多层环状、功能优化的教学管理系统,实现管理体系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管理组织从单一控制型向综合支持型转变,管理模式由刚性向弹性转变。
一、建立以二级学院为主体,校、院二级管理体制。
目前现有的基本管理模式有三种,即校(院)—系二级管理模式、校—院一系三级管理模式、校—院一系一教研室四级管理模式、混合型管理模式。结合省属本科院校的特点,应建立以二级学院为主体,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管理创新、办学效益的视角考察,应逐步推进二级管理体制改革。以二级学院为主体,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中,校长和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全面领导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工作,教务处(部)是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和决策执行机构。二级学院是教学管理实体,具体实施教学管理。教研室为教学基层组织,是学院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的支撑点。这一教学管理体制要努力实现三大转变:
第一,组织体系高型走向扁平。减少管理层次,扩大管理跨度,强化校、院两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教学工作的宏观指导、决策论证、咨询作用,将教学管理组织从单一控制的组织变成综合支持型组织,实施有效管理。
第二,组织结构刚性转向柔性。高等院校组织目标有多样性、模糊性的特点,教学组织结构应从刚性转向柔性化,从等级分明、高度集权、机械式的组织结构模式转化为动态的有机结构模式,形成矩阵式网状结构,以及时对组织目标、机构设置、人员职责进行调整。
第三,管理重心合理下移。确定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主体地位,明确校、院二级教学管理组织的职责、权力、利益关系,理顺二级学院与学校关系,进一步简政放权,实行目标管理,责任考核配套,以充分调动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实现管理目标。
(一)学校层面的教学管理组织与职责。
我国省属普通高院校教学管理一般由校长全面负责,分管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通过教务处(部)等职能部门,统一调配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组织对教学工作进行咨询、指导。教务处(部)是校长长和分管副校长领导下的主要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多数教务处(部)在全校教学管理中发挥龙头作用,成为高校教学工作的发动机和动力源。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教学改革的需要,考虑学校的实际和传统,学校层面的教学管理组织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应相对分离,协调发展,体现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有机统一。
教务处(部)作为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在校长和分管副校长领导下,应成为全校教学工作指挥中心和协调中心,成为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结合部。管理职能和服务适当分流,可设置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科、教学质量管理科、教学运行管理科、学籍管理科等4个职能科室,履行管理职能;设置教学评价中心、学务指导中心、注册中心、教材与图书中心、实践教学与培训中心等部门,为服务性机构;同时做为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机构,并指导学校教学督导组、教学信息中心等组织。不另设处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处务秘书承担。学校层面教学管理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教学管理制度和政策制订、专业和课程评估、重大教学改革项目管理、教学建设项目的组织论证和管理、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建设、教学工作调查研究、全校性课程建设与管理等,并提供教学研究、教学实践与师资培训、注册与成绩查询、学务指导、教材和参考书编写与选用等方面的服务。
(二)二级学院层面的教学管理组织与职责。
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在院长和分管副院长的领导下,由学院教学秘书和教务员组成的教学管理办公室具体组织、与各教研室主任一起实施。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学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常规性教学运行管理、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学生学籍管理、学习指导和学业审查等。
二、建立“多层环状”教学管理系统。
从系统的“结构—功能”理论模型出发,完善教学工作的决策、执行、监控和信息反馈系统,构建多层环状、环环相扣、结构紧密、功能优化的教学管理工作“回路”。通过系统的集成作用,强化教育教学管理的设计、检查、监控、评估、反馈功能,强化系一级在教学管理层面中的主体地位和实体特性,强化教学管理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保障和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功能,强化教学评价在教学管理中的激励、导向作用。按照教学管理的功能要求,根据控制论的观点,这一教学管理系统应包括教学工作决策、执行、监控、信息反馈等四个子系统。
1、教学工作决策子系统。
该子系统由决策核心层、咨询层、信息层结构而成,校长、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教务处处长及各二级学院院长构成教学工作决策中心(核心层),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计划,并进行决策;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组织构成咨询层,犹如“外脑”,对教学工作发挥宏观指导、决策论证、咨询作用;教学管理机构的信息反馈网络是“神经中枢”,负责提供决策参考信息。
2、教学工作执行子系统。
该子系统由教务处(部)及其所属职能科室、二级学院教学管理部门组成,是层层递进的决策执行机构。教务处(部)及其所属职能科室是管理职能部门,代表教学工作决策中心执行学校层面的教学管理;各学院教学秘书和教务员履行二级学院层面的教学管理职能;教研室是教学管理的基层组织,具体从事教学和教学改革的管理工作。
3、教学工作监控子系统。
该子系统由管理人员(管理干部、教学督导员、信息员等)、管理制度、管理措施(教学检查、教学评估等)等方面组成,对教学过程、教学状态、教学资源、教学质量实行动态性的监控,实现由“末端检验或随机性检查”向“教学全过程监控与检查”转变。
4、教学工作信息反馈子系统。
该子系统由教学队伍、教学信息中心、学生工作信息中心等为主体构成的校内经常性信息反馈网,以毕业生跟踪调查为主的社会人才质量需求信息反馈网,以国家教育管理组织和社会评价机构进行的高等院校评价为主的教育质量评价信息反馈网等组成。主要功能是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提供决策参考。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也要结合教学管理理念的创新。在传统的高等院校管理理念中,比较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将学生放在受支配和管理对象的地位上,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人微言轻学习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对于教师方面,则忽视了教师作为办学主体的作用,采取以行政管理为主线的管理方式,不能确立教师在办学治校中的核心地位。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就是要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依靠人。在教学管理中,体现教师的管理主体和学生学习的中心地位。
参考文献:
1、刘彦伟。大学应建立以院(系)为中心的管理体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1;15~162、刘献君。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树立的四个观念[J]。中国高等教育,2001;15~163、刘华东。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控制系统[J]。中国高等教育,2002;(8)
第二篇: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从构建体科生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完善实践数学管理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创新活动;建立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方面论述了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
关键词:创新人才高校教学管理体制
一、构建本科生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1.建立和完善学分制下的高校课程管理体系。
要建立课程管理委员会[1]。课程管理委员会由各个学科中的教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用人单位组成,主要负责课程的设置、审核和管理。课程管理委员会主要分两级设立,一个是学校层面,另一个是院(系)层面。学校层面设立的课程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全校性的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院(系)层面设立的课程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全院性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课程管理委员会中既有懂管理方面知识的人,又有懂高深专门知识的专家,既根据市场需求,又根据学生需求,使管理委员会发挥组织、指导、评估、协调、宣传的功能。
2.课程体系应设置一定比例的本科生科研学分。
将本科生科研纳入本科生培养计划,参加科研是本科生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凡达到一定要求,参加科研的本科生便可得到科研学分。科研学分的设立,使本科生尽早接触“真刀真枪”的科研,对加快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及日后更高水平上的科研将大有裨益。
3.构建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优化本科生课程结构。
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可以通过设置三个课程模块组构建完善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2]。
(1)新课程模块:按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建立起新的课程,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到课程形式等都应围绕“研究”这一核心词汇进行;
(2)专业课程模块:专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而设置的课程,培养学习者进行研究性学习所必须的研究方法,训练研究能力,端正研究态度,提高研究意识,提升研究素养;
(3)研究性课题模块:为学习者开设研究性课题,围绕某个主题建设综合课程,让学习者有机会运用他们的研究性能力去研究真正的专题。
4.适当开设综合性课程。
综合化是当今课程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日本、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国家都开设了不同形式、不同数量的综合课程[3]。当代许多重大科学问题即全球性社会问题,如人口增长、环境污染、生态保护、能源消耗等为题都需要综合治理,要求课程内容必须具有跨学科的综合性质。只有重视课程的综合化,才能向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认识不仅符合科学综合化的要求,而且富有创造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更好地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5.开设一定数量的创新理论、技能的课程。
创新理论与技能是构成大学生创新素质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大学生通过创新技能的训练,可以提高创新思维速度,拓宽创新思维广度,扩大创新思维深度。美国麻省理工学az院早在1948年就开设了“创新力开发”课程。日本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各县都创办了“星期天发明学校”,1974年又创办了“少男少女发明俱乐部”,开展了创新思维的训练。学生经过学习培训以后,发明创新的效率提高10倍。
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
根据专业教学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安排一定时间的专业野外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见习、专业考察等,巩固和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视野;根据课程需要设计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成为学生验证、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增加社会实践项目,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社会的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创建新型的教学网络。
社会经济发展是教学内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大学教学与社会经济实践相联系,使教学内容具有活水之源,而且可以形成一个完备、开放的教学过程,弥补学校培养人才的不足之处。将课堂教学和完成科研、生产任务统一于一个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学校与科研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形成一个适合人才培养的开放的教学网络。3.建立双向教师流通机制,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平台。
高校可以聘请研究机构、产业部门的科研人员担任教师,产业部门可聘请高校、科研机构的教师担任生产项目负责人。建立这种双向教师流通机制,可以很好地整合产、学、研各部门的人才资源,为教师队伍的成长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1.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
学校管理者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科研机会,在科研中使学生体味科学道路的艰辛与快乐,吸引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雄厚的科研实力,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平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许多高校规定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项目应给予相应的学分;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可参与课题研究,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等各种学术活动。例如湖南大学的大学生创新计划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参与创新研究,接触工程实际,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创新活动。
举办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把创新实践寓于活动之中,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如国内外有的高校举办的“创新俱乐部”、“创新社团”“各种学术沙龙”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学校还可以委托这些创新团体完成一些科研项目。
四、建立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加快考试改革,完善评价体系。
加快考试改革,使考试制度规范化、考试内容多元化、考试形式和题型多样化、成绩构成多样化、成绩评定科学化,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考试形式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多样化,除传统的笔试外,还应增加开卷、半闭半开卷、口试、讨论、撰写论文、产品设计、产品制作及实验操作或制作等,并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性质,提倡多元化的考试评价方法,探索科学评判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体系,严格平时考查,成绩构成多样化。
2.积极探索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途径。
配合“选课”制,教学管理部门在每学期开课前将必修课、选修课及其授课教师基本情况予以公布,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学校可以印发选课指南,包括选课原则、选课办法、选课程序、时间安排及选课单等;组建由学生组成的教学信息员队伍,通过电子邮件、书面调查报告、当面汇报等形式向教学管理部门和有关人员反馈教学信息;建立学生关心和参与教学研究制度。吸收学生参与教学研究,与教师一起对教学中的矛盾和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
3.促进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高校应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派管理人员到兄弟学校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把工作做细、做精,使之成为行家里手,同时还鼓励他们在自身岗位上争先进、搞创新,对作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逐步形成一个有力的高质量的创新型管理团队,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钟丽萍.完全学分制下的高校课程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5.[2]张洋.基于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5.[3]史玉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路径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08,4.[4]匡令芝.高校教学管理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10.
第三篇:高等院校双语教学模式的创新论文
摘要: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往往会学英语,但不会用英语。开展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从分析传统双语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及目前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现状入手,根据基本教学模式提出了创新的“动态化模块的双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等院校;双语教学;教学模式;创新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间的合作和竞争加强,合作和竞争的根本就是人才。具有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精通外语、熟练应用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国际间合作和竞争的需要。为使高等教育培养适应国际化需要的人才,在我国高等院校的开展双语教学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双语教学的特征
根据《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的定义,双语教学的英文是“Bilingual Teaching”,其含义是:“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双语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应把英语作为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或科目。开展双语教学是实现教学相长的有效途径,用教学语言来促进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双语教学的优点。
双语教学是对某一门学科的教学,应能完成学科教学的内容,达到学科教学的目标,同时给学生提供外语课以外的学习外语的新途径,使学生外语水平得到提高,最终使学生逐渐形成学科外语思维的能力和习惯,为他们将来成为使用汉语和外语两种语言进行工作的“双语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模式的定义
教学模式填补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鸿沟,实现了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的沟通。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教学结构、教学方法与教学程序。但教学模式的运用不应只是在形式上套用模式,而是要掌握教学模式的本质,根据教学情境的不同不断地进行改造、创新。因此,要掌握教学模式的精髓,根据教学情境的不同实现“动态化”地运用。
三、双语教学模式的现状
自教育部要求实施双语教学以来,各高等院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双语教学活动,进行了各种双语教学模式的尝试,但双语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
1.双语教学本身的问题
(1)教学方式。开展双语教学对学生来说是“通过外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教师来说则是“通过外语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教学的一致性,即对所有学生以同样的教学进度,使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讲授同样的教学内容。而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语言基础,再沿用同样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
(2)多媒体的使用。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为了增加课堂容量,许多教师开始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大部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就是照搬书本,把投影屏幕当成黑板,字数较多,翻页频率较快,使学生缺少语言训练,一堂课下来,学生往往眼花缭乱,根本不记得教师讲课的内容。
(3)组织方式。双语教学已成为高等本科院校评估条例的一项,有的高等院校为达标而盲目增加双语教学课程,增加双语教学课程会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增加教学管理成本,这都将会对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双语教学师资力量方面的问题
我国多数高等院校已有许多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其中,在重点院校承担双语教学的大部分教师外语能力较强,能够达到双语教学的要求;而在一般院校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大部分教师外语能力较弱,教学上基本使用汉语,不能够达到双语教学的要求。
3.学生英语基础方面存在的问题
双语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的英语基础决定的。重点院校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大部分英语基础较好,在双语教学中学到了国际先进理论和知识,其外语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而在一般院校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大部分英语基础较差,双语课程的作业及考试只能用汉语来完成,学生的英语水平不仅没有得到提高,而且越来越厌烦英语。
四、创新的双语教学模式
根据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教学结构、教学方法与教学程序),提出了“动态化模块的双语教学模式”。
1.教学结构模块
教学结构模块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1)教师培训。目前一般院校缺乏双语教学的教师,学校应对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英语培训。笔者建议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对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培训,包括短期出国进修。应引进“双语教学资格证书”(可以先在部分院校试点),作为双语教师上岗的必要条件。同时学校也可以拓宽培养师资的渠道,同开展双语教学的其它学校加强交流,取长补短。[5]教师外语水平的提高是双语教学得以展开的关键,是双语教学发展的保障。
(2)学生的英语基础。鉴于每个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同,双语教师讲解内容时使用的第二语言应符合学生当前的理解水平,故应分层次进行双语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并使学生了解学习双语对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产生努力学习外语的动机和兴趣。
(3)教材。双语教材的选取也会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双语教学应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国内英语出版物与国外同类教材在内容、水平和文字上相差比较大,而只有学习原版教材才能真正学习到国外先进的知识和技能。
(4)教学媒体。大多数教师只会简单地制作多媒体课件,对于一些课件的合成,如链接和动画设计等,都不会应用,所以学校应组织教师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师应学会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多媒体课件,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进而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模块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程序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1)讨论法。讨论课是指在课堂上,教师不应是主讲,而应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讲。现在很多学生上课时只带耳朵去,下课就抄笔记,从来不主动地学习。所以在讨论课前,教师就应该把学习任务布置下去,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去研究,然后组织讨论,师生一起交流看法。通过讨论,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极大地增强了学习兴趣,但学习任务的布置应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两种语言使用的比例应遵循逐步加大的原则。[6]
(2)教育法。目前我国的大学,管教学的只管专业知识,由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负责学生的品德、修养、人格。笔者认为,应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人格等也归到教师教学上。如实行导师制,每名老师都有自己的辅导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都给予关注,这样就由大范围变成了小范围,加强了对学生的教育。通过教育性教学将教学与教育二者统一起来,可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3)网络教学法。使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实验室,还要学会使用计算机网络主动获取知识,创造性地学习。毕竟老师讲授的方向有局限性,课时也是有限的,不能充分满足某些学生求知的需求,而网络可以弥补这些缺陷。
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上,特别是理工科的专业课程内容几乎都融入了与计算机信息处理有关的内容;同时教学资源也更加丰富,考试形式也更加多样化,上机考试、网上考试已经逐渐普及。
五、教学保障
双语教学的发展除了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外,必要的教学保障也是不可缺少的,现从资金及规定两个方面提出一点建议。
(1)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双语教学立项,设立专项建设资金进行立项建设,并成立双语教学奖学金,每年对双语教学成绩突出的老师给予奖励,实行双语教学特殊津贴制度,可以提高教师培训的积极性。
(2)由学校教务处下达相关规定,如各学院重点建设学科专业必须建设1~2门双语教学课程,其它专业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拟开设双语教学的课程,需提出申请课程教学大纲(外文编写)及教学日历和教案等外文教学文件,由学院组织有关人员听取双语教学主讲教师的试讲,并签署审核意见;对纳入教学计划的双语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对使用双语教学的课程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和验收,并根据课程质量和效果,兑现有关政策;通过规范化可以促进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把双语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年终考核指标,优先考虑给予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师出差、进修学习、晋升职称的机会,并在购置相关教学资料方面提供支持。
六、总结
根据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提出“动态化模块的双语教学模式”,就是使双语教学结构、教学方法与教学程序三者有机结合。在实际应用中,各高等院校应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动态也采用各模块,而不是静态地生搬硬套。对各模块的应用可以使学生的外语水平得到提高,使他们最终形成学科外语思维的能力和习惯。同时辅以教材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使学生真正在双语课堂获取有价值的知识,使他们的潜质得到充分发挥。
第四篇: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论述了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必要性,结合实行会计委派制的情况,对进一步完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提出建议。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改革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下面谈一些具体看法。
一、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弊端
1999年10月3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指出:“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会计法》并未进一步明确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包括主管业务制度建设和会计人员人事归属。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是:“用人单位自己管理为主”,即各单位自主设置会计机构,任命会计人员并对会计人员进行日常管理。业务指导和制度建设权在财政部门,这种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易造成诸多弊端。
(一)会计人员双重身份,不利于会计人员按统一的标准和价值观实施会计监督。
会计人员双重身份是指:会计人员一方面作为单位的职工,既要代表单位正确核算、精心理财,另一方面又要代表国家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制止违法违纪行为。在这种体制下,会计人员隶属于所服务的单位。因此,尽管《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四个“有权”,即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收,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有权检举,发现账实不符,有权自行处理的应·当及时处理。但由于现行管理体制的局限性,会计人员仍处于两难境地,难以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单位利益与国家利益相冲突时,有些会计人员也就“情不自禁”地选择了单位利益。对单位领导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一些会计人员也就“情不自禁”地“屁股指挥脑袋”,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做假账,协同作弊。于是也就出现了“顶的住的站不住,站的住的顶不住”的怪现象。
(二)当前会计人员的人事管理归属关系,不利于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进行直接有效的监督和保护。
长期以来,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一直是实行松散型管理,即不管人事任免、职务晋升,也不管工资、奖金、福利、待遇,对会计人员违纪行为的处理显得也不够直接,而会计人员因坚持原则受到单位领导和同行排斥、打击、报复时,财政部门也很难对其实施有效保护。由于监督职能弱化,特别是事前、事中监督不到位,服务与监督就成为“两张皮”,甚至只有服务没有监督。
(三)与政府部门职能转变不相适应。
当前政府部门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多停在诸如组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证书的发放、会计证年检,有时偶尔也会有一些人员培训等具体繁琐的事务管理上,至于监督检查职能则很少,与十六大提出的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不相适应。
“入世”后,我国资本市场范围逐步扩大,跨国筹资与投资日益频繁,各国会计差异越小,就越有利于投资者和管理者评价和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跨国公司的业务活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要求各国会计尽可能协调偷漏税款、环境污染、会计信息失真等国际问题,企业将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激烈的竞争必然造成企业在处理利益分配关系时,首先考虑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然后才考虑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利益,这样就使得企业与国家的经济利益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新形势下,若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仍以“双重身份”参与管理与监督,则会使会计人员更加无所适从。要消除以上弊端,必须对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二、改革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无疑给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和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十五大提出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即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指明了企业今后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但是,由于我们处在新旧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新的体制尚未完全确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备,社会监督体系还不健全,致使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国有企业,由于投资主体不明确,所有者主体的缺位,国有投资代表人的不具体,对经营者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日益严重,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由于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预算外资金管理混乱,“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以及私设“小金库”的问题较为突出,不但造成国家财政收入的流失,而且为各种贪污腐败等经济犯罪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
这些问题反映在会计上,则表现为:会计管理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部分单位会计工作基础薄弱,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某些单位的滥收滥支,挥霍浪费,贪污挪用公款,违法犯罪现象屡见不鲜。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等现象屡禁不止。因此,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监督约束机制,是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改善会计人员理财环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维护财经纪律,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也是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管理,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会计法》,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措施。
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会计核算则是财务管理的根本,财务会计报告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投资人的投资决策,影响企业的资金成本,机会成本,进而影响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从美国安然公司的丑闻,到中国银广夏的暴露,以及郑百文的重组,无不说明,会计信息的失真给会计工作的教训是沉重的,要彻底扭转国有企业“厂长成本”,“经理利润”和“59岁现象”,进一步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使企业完全以独立的法人资格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对国有企业的会计机构进行改革。
三、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办法——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也称为会计人员委派制,即由政府有关部门向企业、事业单位直接委派会计人员,或由企业集体向其下属公司直接委派财务总监、主管会计或会计人员,以监督财务会计活动和资产运营的一种制度。从1988年开始,全国各地先后自发的对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进行了以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会计委派制的探索。如:1988年3月12日老河口市成立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第一家县(市)会计局。主要职能就是按《会计法》的规定和中纪委关于实行干部分类管理的需要,负责管理国有单位,·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会计人员的组织人事、专业技术职务,工资福利等工作,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会计人员的人事档案按时移交给会计局,由会计局垂直管理。会计人员工作职责由会计局统一制定和考核,会计人员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参与企业重要经营决策的制定、考核和分析,提供合法、真实的会计资料,对违法违纪行为,会计人员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会计局有关部门反映,违反有关规定的单位,财政部门不字审批预算决算和拨补经费,银行不予开户和办理结算业务等。紧接着1989年,山东莱芜、湖北荆洲、江苏吴县;1993年,安徽合肥瑶海;1994年,湖北利川;1995年,浙江常山、深圳投资管理公司,湖北荆川、沙市;1996年,上海浦东新区、安徽安安、四川巷溪、中江、河南焦作、唐河、新疆哈密等。经过几年不同形式会计委派制在基层的试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中纪委要求各地开展试点。
截止到2000年,全国37个省、自洽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均组织了试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257个地[市]、1029个县(市、区)都组织了试点,分别占全国地(市)、县(市、区)总数的66%和47%,委派人员近11万人,接党委派单位12.3万个。
四、试行会计委派制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一)从这几年全国各地试行会计委派制以来总的结果是好的,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委派会计都能在受派单位的领导下,正确处理与委派单位的工作关系,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坚持按章办事,收到了明显效果。
1.符合财政改革方向,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会计委派制试点工作促进了单位增收节支,降低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成本”,提高了政府资金的使用效果。仅以湖北省宜昌县为例,该县20个乡镇,自实行“零户统管”以来,节约财政性资金支出1688万元,精简会计岗位445个,按年人均经费8000元计算,仅此一项节约经费356万元。
2.稳定了会计队伍,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地位和素质。实行会计委派制后,会计人员调动、任免权在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受单位影响较小,地位明显提高,相对稳定了会计队伍。由于委派会计的选拔任用引入了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增加了在岗会计人员的压力,自觉要求学习技术钻研业务的人员增加了,整体会计人员的素质普遍提高。
3.强化了会计核算职能,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保证了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准确。
4.强化了会计监督职能,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保证企业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委派会计积极参与本单位的资金预算安排,研究制定增收节支有关制度标准,进行技术改造和挖潜,积极配合单位既遵纪守法又合理避税,大多数单位的费用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尤其是电话费、招待费、小车费、差旅费等非生产、经营性开支明显降低。如黄冈市技术监督局1999年上半年支出比同期下降24,6%,宜城市47个委派单位1998年共取消公费旅游计划10批次,放弃购车9辆,减少购置移动电话32部,节约支出1500万元。
(二)尽管各地的会计委派工作都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1.会计委派制是对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一种深层次改革,必然会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特别是限制了单位负责人的财务审批权,触动了小集体利益,致使少数部门和单位对会计委派制有抵触情绪。
2.会计委派制的职责权限没有落到实处,(1)权限界定难,单位之间的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从上到下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2)执行难,即使明确了委派会计具体的职责、权限,但在执行过程中也往往只是流于形式。(3)监督难,虽然在很多地方都明确由财政、会计管理部门监督会计委派制的职责、权限到位,但主管部门没有职能和权利实施监督。3.委派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会计人员普遍存在半路改行的多,科班毕业的少;简单记账的多,精通企业核算、财务管理的少;手工记账的多,懂得会计电算化的少;仅会处理单一业务的多,复合型会计人才少。虽然对委派会计明确了职、权、利和义务,但有些人员仍受思想观念影响对违法乱纪等问题,不愿或不认真履行监督职责。
4.委派会计人员的跟踪管理亟待完善。(1)后续管理办法不完善。会计委派改革本身就是摸石头过河,没有现成规范的经验可以借鉴,制约了委派工作的开展。(2)管理机构不够健全。目前对会计委派人员的管理,多是委派各级财政部门、会计部门进行管理,从人员配置方面看显得人手不够,从机构编制和经费来源看显得不伦不类。(3)保障机构不具备,按《会计法》规。,对于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的人和事由财政部门负责查处,但在执行过程中,财政部门一无法律依据,二无执法权限,委派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维护。
五、进一步完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建议
选择合理的会计人员会计体制,固然能为搞活企业及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提供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但却不能从根本上制止会计工作及有关经济活动中的不良行为。为了保证国家方针政策、法律在企业及有关单位中顺利实施,维护投资者、经营者、债权人各方的利益,优化社会行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对会计委派制的宣传,提高各级领导对会计委派制的重视程度。会计委派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并非仅仅是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它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任何一个单位或部门都不可能承担起这一改革的重任。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大力宣传,引起各级领导,尤其是高层领导人的充分重视,既能解决宏观的协调问题,又能解决具体单位领导的支持和配合。
(二)加强会计人员上岗资格的审定,严把委派会计人员入口关。根据《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把会计人员上岗关。只有具备了会计从业资格的条件,通过全面考核,才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凡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是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禁止无证人员上岗,对雇佣无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单位和领导要严厉处罚。
(三)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委派会计的综合素质。会计职业道德是从事会计这一职业的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品德,它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正确处理会计事物的行为规范,是调整会计人员职权与职责之间相互关系的思想武器,对委派会计人员开展职业道德培训,使广大委派会计人员不但懂得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而且还要懂得如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修养。通过典型案例,以案说法,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准。逐步树立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风尚。
(四)加强会计的制度建设,建立委派会计的专门管理机构。目前从全国各地的委派会计管理来看,基本上是各行其是、管理混乱,除了缺乏管理经验外,更重要的是,没有专门的委派会计管理机构。建议加强对委派会计的制度建设,尽快在试点地区成立“委派会计管理局”,直接管理委派会计人员。
第五篇: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作者简介:
吴衍涛,男,山东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校后勤管理成果,结合山东农业大学后勤改革情况,就目前高校该如何推进后勤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从后勤管理实践和理论上做了初步探索,并从后勤管理实践出发,提出后勤管理创新的思路和方式方法。
关键词:后勤;管理体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0)05-034-03
1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成果
高校后勤经过近十年的社会化改革,初步建立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后勤管理体制,总体上实现了准企业化管理,高校后勤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高校后勤服务质量逐步提高,改善了学校的经费结构,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基本实现了如下几点:
1.1政企分开,将学校承担经营、服务职能的部门分离出来组成后勤实体,后勤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实现了管理的企业化。
1.2变学校拨款的无偿服务为用户付费的有偿服务,实现了服务商品化。将过去拨款驱动的运行机制改为市场驱动的运行机制。学校将经费分拨给各单位,对教职工的福利也逐渐变暗补为明补,后勤经济实体以让用户满意的服务换取经济收入。
1.3逐步开放校内市场,引进校外优质服务,实现了后勤服务主体和后勤基础资源配置的社会化。
1.4实体内部建立了适应企业化管理的新型人事、分配制度。后勤实体人员全部列入实体编制,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过渡措施,实行干部聘任制和全员劳动合同制。实行以岗定薪、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1.5后勤实体与学校建立以合同制约的甲、乙方关系。后勤实体按照甲方的目标责任制,一方面按经济规律办事,加强成本核算,努力创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坚持为教学、科研、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同时保证了后勤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对后勤实体加强目标责任的过程管理和监控,以确保其经营服务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五大以来,我校开展了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目的,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后勤社会化改革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也正是推进了这一改革,才为学校的全面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形成了有利于学校全面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办学规模到办学条件,从教育质量到办学水平,从后勤保障到服务水平,实现了我校近年来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后勤社会化改革作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为学校和后勤的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后勤也逐步增强了自己养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基本适应学校发展的社会化后勤服务体系。
2当前高校后勤体制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还没有实现质的突破,进入良性发展状态的高校还是少数,依然在较大程度上垄断市场,自办后勤;后勤运行效率低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领导还没有从繁杂的后勤事务中解脱出来;学校还承担着办企业的风险,后勤依然是高校中较易引发不稳定问题的方面;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以及人员素质、市场环境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与后勤社会化改革不相适应的方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推进还面临着一系列困难。
3坚持后勤社会化方向,科学创新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把体制机制建设贯彻始终,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上下功夫,使改革进入良性发展状态,提高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目前,高校后勤存在的主要矛盾还是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在推进改革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寻找差距、总结经验教训、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求真务实。通过改革,科学创新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实行高校后勤社会化,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3.1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并认识到社会化进程的长期性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几年,带来了后勤的快速发展。当前后勤工作的问题,是社会化改革不全面、不深入、不配套的问题,是改革中的问题,而不是改革的方向问题。因此,应充分认识当前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继续下大力气不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取代不利于高校发展的旧的后勤管理体制。
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后勤社会化进程的长期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推进后勤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我国正处于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各方面体制在不断建立和完善,传统的后勤管理体制也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影响,这就决定了后勤管理体制机制还要不断创新,逐步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
3.2基于后勤管理实践,因地因校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后勤管理体制机制的形成与发展是要根据国家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而不断进行调整、改革和完善的,检验后勤管理创新成败的标准,是要看是否有利于学校教学、科研的后勤保障,是否有利于改善师生员工的生活,是否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后勤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而不是追求形式上的创新,所以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基于后勤管理实践,建立切实符合本校实际的管理体制机制。
3.2.1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要基于管理实践。不加分析、不从实际情况出发,生搬硬套某些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做法,或机械地按上级指令办事,最终会经不住实践的检验,由此造成的错误决策甚至会造成学校利益的重大损失。决策者应该系统、超前的研究后勤管理理论,重视基层单位在改革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合理的借鉴兄弟高校的先进经验,并将创新方案建立在决策者与执行者、上级部门与基层单位共识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避免脱离实际的盲目决策。
3.2.2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要基于本校的实际。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对后勤管理体制的要求也不同,由于高校所处的市场环境和校内情况各不相同,实现途径和进程也不可能完全一致。高校还应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阶段性目标。鼓励积极进取,同时也要反对盲目冒进。目前,多数高校成立了后勤服务实体,并在争取做大做强。这种做法实际上不是对每一所高校都适合的。对后勤正式职工多、市场环境不成熟的高校,做大做强后勤服务实体是必要的。但是,由于做大做强后勤服务实体,难度很大,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因此,对后勤正式职工比较少、市场环境成熟的高校,最好的选择是不办后勤服务实体,直接将办后勤的职能交给社会。学校之间没有必要比较谁的后勤实体强大,应该比的是谁有能力快速稳妥地达到改革目的,建立起最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后勤保障体制。后勤服务实体的发展也应讲究策略。应该通过与优质企业的合作,整合资源,借助优质资源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3.2.3管理体制机制要适应所处地区的经济环境。目前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在高校后勤领域的具体体现,高校的后勤管理体制自然就受到所处地区经济环境的影响。当高校所处地区的经济发达、相关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时,社会能够在更多方面提供高质量、低价格的后勤服务,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会高一些,较多的后勤服务项目可以由社会相关服务企业来经营管理;如果高校所处地区的经济水平不高,相关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由社会提供高校的后勤服务成本高,也不能达到高校要求的服务保障水平,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就相对低些。后勤管理体制要适应所处地区的经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