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民俗文化探究报告(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5 05:46: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黎族民俗文化探究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黎族民俗文化探究报告》。

第一篇:黎族民俗文化探究报告

黎族民俗文化探究报告

黎族是我省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也是海南最早的居民,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数千年。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其已形成本民族独有的风俗习惯和文化。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岛的东部和中南部,如通什镇、保亭、乐东、东方、琼中、白沙、陵水、昌江、宦县等地。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西汉曾以“骆越”、东汉以“里”、“蛮”,隋唐以“俚”、“僚”等名称泛称中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其中我省的黎族先民也包括在这些泛称之内。“黎”这一专有族称始于唐末,到宋代才固定下来,沿用至今。黎族文化丰富多彩,在此,我们主要探讨黎族中生活的特有风俗习惯。

先谈黎族的饮食文化。作为少数民族,黎族的饮食大体上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的饮食,一日三餐,以米饭为主食,但又有别与我们平时的饮食,有自己特有的、带有民族风味的食品。譬如有名的“竹筒饭”,筒饭是一种颇具有民族特色的野炊方法。即砍一节竹筒,从一端开口,加入适量的米、水和盐,然后用芭蕉叶封口,放在火堆里烤熟。用山兰糯米混以山间野味和少量盐巴烧制的竹筒饭味道更佳。竹筒饭一般在山上狩猎或下天劳动时烧制。把猎获的野味、瘦肉混以香糯米和少量盐,放进竹筒烧成香糯饭,便异香扑鼻,这就是招待宾客的珍美食品。香糯米是黎族地区的特产,用香糯米焖饭有“一家香饭熟,百家闻香”的赞誉。

另外,黎族还有各式各样的风味佳肴如雷公根、祥等。“雷公根”是一种黎族同胞经常食用的野菜,与河里的小鱼虾或肉骨同煮,是极为可口的佳肴;“雷公根”也可药用,能消炎解毒。“南杀”是黎族同胞过去常吃的小菜,但“南杀”制作的卫生条件不易掌握,现已很少制作和食用了。“祥”是黎族的风味佳肴,只有在节庆或贵客登门时才能吃到,有“鱼茶”和“肉茶”两种。

还有,食鼠也是黎族的风俗,无论是山鼠、田鼠、家鼠、松鼠均可捕食。食鼠时,先把鼠投入火中烧一会,然后刮去毛,除去内脏,再烤或烧即可。

黎族同胞好喝酒和嚼槟榔,成年男女都嚼槟榔,男子吸水烟筒,年长的妇女也有吸烟的习惯。其中他们的山兰米酿酒也是远近闻名的佳酿,常作为贵重的礼品。至于嚼槟榔,则早已被海南人民所熟悉,在此不作详细介绍。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黎族的婚俗和节庆(在此,我们主要考察了饱亭一带的黎族村寨,以介绍这一带的婚俗和与节庆为主)。保亭地区的婚姻制度基本上一夫一妻制。解放前,青年男女在13—14岁时便可结交异性朋友。父但婚姻都是由母作主。通婚范围多在同一方言区里,而且还受到一定程度宗族关系的限制,如同村姓、不同村但同一个祖宗者不通婚。解放后,黎、汉联姻已不少见,但黎族之间同一祖宗的仍不能通婚。

黎族男女成年后和父母分开,自搭1间小茅屋居住,这种面积小、陈设简陋的小茅屋黎语称为“隆闺”。夜晚,青年男女们便三五成群到别村姑娘的隆闺中去,邀请姑娘到村庄附近的树木或空地上对歌,特色意中情侣。通过对歌认识后,有意者继续交往,恋爱时间长短不一,短则一两个月,长的一两年。

黎族的订婚很有自己的特色。解放前的订婚是由父母请媒人到女家去说亲,每次提亲带上槟榔,开始的一两次主要是来说明来意,女方父母一般不表示什么意见,男方带去的槟榔女方父母可以吃,但女子本人不能吃。第三次提亲时,若女方父母同意,女子可吃槟榔。第四次提亲,媒人除了带槟榔外,还要带上银元和烟丝到女方家,与女方父母商议礼聘。礼聘多的60个银元,少的30—40个银元,牛1头,槟榔1000个,青蒌叶40扎(每扎50片),烟丝30—40包,两条短衣,一长衫,猪肉数斤(长衫衣和猪肉是送给舅父的)。礼聘议妥后,订婚手续便告完成。私订终身的,也得征求双方父母的意见,由男方补聘礼。解放后,订婚形式依旧,但礼聘有了新的变化,少则数百元,多则数千元。据了解,这种订婚似乎已逐渐被汉族的订婚同化,已很少见。

当到了结婚这一天,新郎穿上新的民族服装,吃完饭后等待新郎到来。媒人(一男一女或一男两女)领着挑聘礼的迎亲队到女家迎亲。女方也换装,结发髻,戴服饰。吃男方的村子后,男方即派人将先准备好的两把稻草点燃,新娘要从火堆上跳过,一男子则将一个鸡蛋抛过火堆打破,意在驱邪。新娘入门后不鸣炮、不拜祖公。吃饭前,由男方找来四男四女同女方送来的四男四女一起对坐,吃饭时,双方女子互相敬酒,一方双手交叉敬给对方,对方也双方交叉接接过再回敬,仪式完成后饭。吃完饭将新娘送回新房休息,习惯上不与新郎同睡。送亲的青年男女便和男方的亲友一起喝酒对歌,通宵达旦。两天后,新娘随陪送的人回娘家。等夫家农记或有事需要帮手时,才派人请她回来,等有了孩子才正式回夫家常住。

节庆方面,黎族一年中有春节、过年仔(元宵)、清明节、端阳节(五月初五)、鬼节(七月十四日,有些地区十五)、三月三。其中春节、过年仔、清明节、端阳节、鬼节都与汉族过节方式大致相同,但其独特的“三月三”节日则令我们感到新鲜。

三月三原是东方、昌江、乐东等县黎族人民喜庆新生、追求爱情的传统节日。从1984年起,保亭县黎族苗族人民也过“三月三”节,每年农历“三月三”这一天,未婚男女都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在鼓笛齐鸣之中起舞同欢对歌传情。改革开放给这个传统节日赋予更新的内涵和活力。如今的“三月三”即是“情人节”又是“文艺汇演”和“物资交流会”,热闹非凡。

最令人眼花缭乱的便是黎族的织锦了。织锦图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集中反映在妇女服饰上的各种花纹图案,图案多以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生产工具纹以及利用直线、平行线、三角形、菱形等多种几何形的纹样。这些反映在妇女服饰上的图案纹样都是抽象的,内容丰富,色彩美观。另一类是反映在龙被、织锦壁挂、织锦挂包以及各种装饰物品上的图案。图案多以吉祥物体为主,比如,人形纹、龙纹、凤纹、鹿纹、蝴蝶纹、青蛙纹、白鸽纹和花卉、树木、青草以及自然界的雷、电、日、月、水、火等。这些图案都是采用抽象和具体的表现手法反映在织锦图案之上。

反映织物上的图案共有160多种,归纳起来,可分为6种类型纹样。第一类是人形纹;第二类是动物纹;第三类是植物纹;第四类是日常生活生产工具纹;第五类是直线、平行线、曲线、方形、菱形、三角形等组成的几何纹样;第六类是汉文字所组成的花纹图案,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是黎族妇女最常用的图案。

黎族织锦图案构图,主要是由母体图案组成。通常是母体图案占幅面积大而且是中心位置,子体图案只作陪衬,位置也不太明显,这样结构严整,主次分明,有松有紧,有粗有细。一般来说,母体图案多以人纹为主,其他动物、植物以及其他纹样是在子体图案之中,这就充分说明黎族妇女在构图方面重人轻物的主要特征,体现了黎族人民对祖先崇拜的表现形式。

黎族织锦图案的色彩主要表现在服饰图案上,多以黑色或者深蓝色为基本色调,以红、黄、绿、白相间,紫、棕、粉红、咖啡为辅助色,有深色也有浅色,有对比色彩也有调和色彩。

黎族织锦图案的工艺制作。主要以纺、织、染、绣四大工艺组成,纺包括错纱、配色、综线、攀花等;织是指用踞腰织机采用道经断纬的纺织方法织出各种花纹图案,利用纬线色彩的变化使得图案丰富多彩;染主要是指纹纱染线,包括美孚方言妇女在白色经线上扎结成所需的花纹,再染成黑白斑花的经线,然后用彩色纬线编织出可织成色泽斑斓的筒裙图案;绣是指黎族妇女用彩色线在棉、麻等布料上所刺绣出来的各种图案,织锦图案编织完成后,再补绣加工提高图案效果,一般主体图案都是刺绣的,在图案中间的若干局部都是需要刺绣来完成。织锦刺绣有单面刺绣和双面刺绣,而润方言妇女上衣的黎族双面绣最为著名,所有织和绣的黎锦都是黎族织锦中的精品。

说到黎族的织锦不得不谈到黎族的服饰,黎族服饰体现了南太平洋区域服饰文化的特点。黎族共有五个支系,各支系间服饰明显不同。白沙县本地黎服饰较为原始,女子穿青布贯头衣,衣侧和袖口饰有精细的两面绣纹样,下着黎锦短筒裙,最短者仅为七寸长,赤脚。妇女挽髻于脑后,骨簪雕有精细花纹。男子传统装束为上穿无领对襟衣,下着吊产,赤足,包头帕,衣物有少量绣饰,琼和保亭一带的杞梨善织,筒裙和头帕皆用精美的梨锦制作。女子穿无领对襟衣、筒裙、包筒状头帕,喜佩各种银饰。男子上穿无领对襟衣,腰系宽式吊产。乐东县侾黎女子穿对襟开胸无纽扣上衣,领襟和后背有粗犷的绣饰,家织青色条纹布中筒裙。男子传统装束为条纹布对襟无纽扣中长衣,系兜裆布,头扦羽毛。现已多穿汉装。东方县美孚黎女子上穿大领对襟衣,下着扎染织花长筒裙,长发挽髻于脑后,包黑白条纹布头帕。男子穿大领对襟衣,服式较女装宽肥些,下着及膝包裙,脚穿木屐,头戴斗笠。保亭县德透黎女子穿立领大襟窄袖紧身翘襟上衣,织花长筒裙,花鞋,喜欢佩带各种银饰。

关于黎族文化的禁忌,大致总结如下:孕期禁忌规定:①孕妇不得跨动物尸体,否则会怀死胎;②孕妇不能吃蛇肉、猴肉,否则会生怪胎等。丧葬禁忌规定:①家中有人死了,死者家属不能穿正面衣服,应把衣服反过来穿;②不能洗头洗身;③不能敲锣打鼓;④不能放鞭炮;⑤不能唱歌和吹奏乐器等。生育禁忌规定:男女订婚时,忌用白鸡,以为用的白鸡会使夫妻不睦。做鬼禁忌规定:①妇女分娩时,要在家门口挂树叶,禁止外人进屋,以免把鬼神带进去;②分娩后2—3天内,产妇不得外出,不得洗身,不得和外人说话等。婚姻禁忌规定:①男妇订婚时,忌用白鸡,以为白鸡会使夫妻不睦。

在看完和了解黎族风景和文化魅力,我们不得不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感叹,黎族作为一个拥有两千多年的古老民族,不仅在海南民族文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保护好黎族文化这样的民族文化,能更好的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能让中华文化面对世界展现出丰富的一面,同时这也会为丰富世界文化遗产做出巨大的贡献。

我们每个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每一员龙的传人都要关注我们身边的文化生活,多关注一些我们民族特色的文化风情,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一起来保护我们黎族的文化风情也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充实。让我们共同珍惜现在拥有的,保护好现在拥有的,记录下曾经发生的,发掘出未曾发现的,将维护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作为己任,为中华民族文化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第二篇:浙江杭州民俗文化开发探究

浙江杭州民俗文化开发探讨

摘要

中华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多姿多彩,内涵丰富,无时无刻不在深深地影响着华夏子孙的思想和行为。民俗文化在中华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杭州,作为省会城市,有其独一无二的地位。不仅如此,杭州还有着其悠久的历史,是一个民俗文化丰富的城市。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大多数的民俗文化则面临着如何通过顺应时代潮流、推陈出新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问题。这就需要对这些民俗文化进行合理的开发。丰富的民俗文化更加需要保护和发展,对于民俗文化的开发当然也刻不容缓。对于杭州的民俗文化的开发探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物质民俗、社会民俗、意识民俗和民俗旅游。笔者希望通过对杭州民俗文化开发的探讨,得出一些经验,为将来的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民俗 杭州民俗文化 开发

中华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多姿多彩,内涵丰富,无时无刻不在深深地影响着华夏子孙的思想和行为,悄无声息地滋养和培育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并且使其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民俗文化在中华文化中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那民俗到底是什么呢?早在中国古代,“民俗”一词就已经出现了,在不少古文献中都有提到,中国古代的民俗就是民间百姓的风俗和习俗。现代学者对“民俗”一词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集各家之所长,民俗就是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定群体为能更好地适应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民俗组成了部分的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它创造于民间,传承于社会,并世世延续,代代承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一些具有时代局限性的民俗文化,如某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民俗文化,势必会走向衰落甚至消亡。而大多数的民俗文化则面临着如何通过顺应时代潮流、推陈出新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问题。这就需要对民俗文化进行合理和更好的开发。

而杭州,作为一个省会城市,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等领域的中心,自然有其独一无二的地位。不仅如此,杭州还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古时吴越国和南宋都在曾此定都。从其悠久的历史,我们就可以看出杭州是一个民俗文化丰富的城市。丰富的民俗文化更加需要保护和发展,对于民俗文化的开发当然也刻不容缓。对于杭州的民俗文化的开发探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物质民俗、社会民俗、意识民俗和民俗旅游。

一、杭州的物质民俗开发

1、农耕民俗

杭州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在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些文物表明杭州地区的原始人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2003年开挖的下孙遗址就可以证实那时杭州地区就已经萌发了原始农业。时至今日,杭州的农业已经是高度发展了。对农耕民俗文化的开发主要体现在农家乐,然而在杭州仍有这样的地方可供游客和市民体验耕种的乐趣,如位于位于西湖风景区东南侧的玉皇山南麓的八卦田,在那里游客可以体验真正的农家乐,自己动手耕作、采摘。

杭州良渚遗址所出土的一些新石器时期文物,如镰、矛、石斧等“延续至今仍在使用的耕耘、灌溉、收获、采伐、农副产品加工等农具,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价值”(王丹,2008)。

农耕民俗文化的开发,主要形式为农家乐,其意义是非凡的。农耕民俗文化的开发,“有利于农村产业机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缩小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差距,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有利于文化产品的多元化,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朱丽辰,张艳春,2009)。

2、饮食民俗

中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各一,导致所能种植的农作物也不尽相同,这样一来就使得全国各地的饮食民俗文化产生了差异。

杭州的东部地区属于浙北平原,地势较为低平,河网湖泊密布,物产丰富多样,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鱼米之乡。杭州的地形适合种植水稻,因此杭州人对米,比如说糯米,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每逢清明时节,杭州就有吃清明团子的风俗,清明团子气味清香扑鼻,味道甜而不腻。再过一个月,到了端午节,则要吃粽子,包粽子的米选用的是上好的糯米,米质香软,粽叶清香,要说杭州的粽子,属“五芳斋”最出名。而到了中秋时节,不仅杭州,甚至是全国,家家户户都要吃月饼。到了重阳节则要吃重阳糕。

当然,杭州除了那些米制品,还有许多非常有特色的菜肴和小吃。小吃中比较有杭州特色的就要属葱包桧了,这是出自于北宋岳飞被秦桧陷害的典故。杭州有名的特色菜肴多不胜数,其中最为耳熟能详的就是西湖醋鱼、龙井虾仁、东坡肉和叫花鸡了。面食中最有特色的要算是片儿川和著名的奎元馆出品的虾爆鳝面了。最近在央视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出现了西湖醋鱼、片儿川以及杭州特色的小笼包的身影,使得大批的游客慕名而来,都希望一品舌尖上的杭州。换种角度来说,这是也是对杭州饮食民俗文化的一种开发。

二、杭州的社会民俗开发

1、岁时节令民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历史源远流长,其中传统节日文化又是中华文化中绝对不能忽略的重要的一部分。说起传统节日文化和习俗,全国各地都不一样。杭州的民情风俗,是随着杭州的经济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发展的。

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主要有放爆仗、穿新衣、走亲访友、拜年、吃年糕等吉祥风俗。杭州人大年初一必讲吉利话,以祈求事事吉祥。

元宵节看花灯、吃元宵是不变的习俗。到了元宵节那天,杭州各地各区会举办元宵灯会,供市民和游客观赏和游玩。这也是对元宵节这个传统节日文化的开发。

端午节有吃粽子,挂菖蒲、艾草,喝雄黄酒,赛龙舟的习俗。杭州也会在端午节期间举办赛龙舟,如今年的赛龙舟就举办在西溪湿地,吸引了不少的游客。

中元节,又称鬼节,在杭州各县有七月半在家祭祖的习俗。祭祀一般在晚上举行。在供桌上摆好饭菜、酒壶和酒,然后点燃香烛,由家长领着小孩拜祭。

冬至,是一年中比较重要的节气。在杭州,有在冬至这一天吃年糕的习俗。早餐吃年糕,有万事大吉之意。

2、社会结构民俗

在社会结构民俗文化中,惯用语言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惯用语言,说的更简单一点,就是方言。在地域如此辽阔的中国,方言是多种多样的。杭州的主要方言是杭州话,是吴方言中的一种。

杭州话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儿”字多,据说是因为古代的杭州人学说汴京官话的导致的,比如说筷子叫筷儿,玩叫搞搞儿,逛街叫耍子儿,麻雀叫麻巧儿,谈恋爱约会叫靠位儿。杭州话还有一种很特别的说话方式,自说自话。杭州人不说人个子长得高,却说这人条杆儿长,不说人长得胖,却说这人生得壮。

对于杭州话的开发,主要体现在杭州的地方电视台推出了一些说杭州话的新闻节目和娱乐节目,如开心茶馆、我和你说和阿六头说新闻。虽然有些人对用方言报道新闻存在疑虑,但是这种方式不失为一个传承和发扬地方方言的好办法,也是对社会结构民俗文化的合理开发。

3、游艺民俗

民间的娱乐节目花样繁多,且热闹非凡。

吴山庙会是杭州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庙会之一。每逢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八,杭州的本地人都会上山烧香祈福,辞旧迎新,以祈求来年事事顺利。每每到了端午、立夏等岁时节日亦或者是赶上某个菩萨诞辰,很多人也都会上吴山赶庙会。

说起歌舞技艺类型的民俗,小热昏和越剧算是杭州的拿手好戏了。小热昏是一种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汉族吴语曲艺谐谑形式,也是一种马路说唱艺术。但是由于这些演员的年龄都比较大了,而且大量的传统曲目也需要人来整理,所以传承、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在杭州清河坊,也许还可以看到小热昏的身影。提到的另外一种就是越剧了。越剧是中国的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虽然越剧并非发源和发祥于杭州,但是杭州的老一辈对越剧的喜爱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基本上每天早上在西湖边的一个凉亭里,你都可以看见有一些老人拉着乐器,唱着越剧。而杭州的越剧开发也从原来只表演一些老式剧目,如《红楼梦》、《梁祝》等,转向了新时代新剧目的产生。

三、杭州的意识民俗开发

中国人的信仰很多,五花八门,由于各地的自然生活环境和文化不同,当地人所信仰的就不同。

总体来说,杭州人信仰佛教。每每到一些大日子,比如说像除夕或者是某个菩萨的诞辰,杭城大大小小的寺庙都会迎来成千上万的香客,人人都争相烧头香。不仅如此,有些杭州人也因为某些人生中的大事,比如说子女高考前,父母爷爷奶奶会去上香祈福,或是求签,以祈求子女高考顺利。所以有些寺庙会举办一些拜佛活动来满足香客们。

除了对佛教的信仰之外,杭州人鬼神之说也很相信。杭州人过年的时候有一个迎财神的习俗。迎财神一般是在正月初二或者初五的清晨,还要燃放鞭炮。而且在一些公司开门营业的时候也会拜财神,以祈求一本万利。灶神是老一辈杭州人很相信的一个神,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或是二十四)都要祭祀灶神。一般杭州人家中都会贴灶神像。在祭祀完灶神之后,就要把灶神送上天了,只要将旧的灶神像连同元宝及黄纸一起焚烧就可以了。到了正月初四,只要重新贴一张新的灶神像,就意味着把灶神接回来了。

四、杭州的民俗旅游开发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国际著名旅游城市,杭州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但又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着中外无数游客,其价值在旅游中日益凸显出来。“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娱乐和精神需求”(曹瑞琴,2011)。

浙江是全国所有省份中唯一一个两个字都带水的省份,由此可见,浙江省的大部分民俗都与水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杭州有世界著名的钱塘潮,观潮弄潮也是自古就有的民俗。每逢钱塘潮观潮时期,无数游客慕名而来,观潮者规模令人叹为观止。“但是迄今为止,这一观潮活动仍然还停留在民间自发阶段,与杭州旅游即杭州观潮旅游毫无关系,没有体现出有关旅游单位的组织与用心”(吕洪年,曹莉亚,龙雍生,2005)。既然这钱塘潮如此的受人喜爱,为什么不能用来当做杭州的特色民俗旅游呢?所以观潮这项民俗文化,完全可以拿来当做很好的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民俗旅游的开发。

以杭州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开发,首先应该突出杭州民俗文化的特色、大众化和真实性,再是注重游客的亲身参与性,最后是最好能与现代化的科技相结合。只有这样,符合了

游客的需要,这样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才是成功的。

民俗文化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足:“政府对民俗文化的开发工作急于求成;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基础遭到破坏,民俗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民俗文化的专业人才缺乏,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民俗文化的保护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房磊,2009)。

对于以上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政府在开发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民俗文化保护观念,要坚持以保护为重点,适当开发;要加强关于杭州民俗文化的宣传,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民俗文化知识以及其重要性;要“还俗于民,着眼于开发地民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韦杨波,2002);要正确的认识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化多样性;最后还要建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民俗文化的继承者来传承濒危的民俗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丹,杭州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2008,36(27):11913-11918。

[2] 朱丽辰,张艳春,论农村民俗文化开发的现实意义[J],《消费导刊》,2009,11:233。

[3] 吕洪年,曹莉亚,龙雍生,杭州市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J],《杭州研究》,2005,(9):15-17。

[4] 曹瑞琴,,浅议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策略[J],《文化经济》,2011,(4):219-223。

[5] 李琼,论民俗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2011,3(12):21-23。

[6] 房磊,试论我国民俗文化的开发与保护[J],《工会论坛》,2009,15(5):145-146。

[7] 韦杨波,还俗于民——论民俗文化发掘与民俗文化主体的参与[J],《哈滨学院学报》,2002,23(11):107-109。

第三篇:民俗文化实践报告

民俗文化实践报告

民俗文化实践报告1

第三天早上,小分队于9点在xxxx站公交站集合,准备前往位于xxxxxxxx区的魅力古镇xxxx,并对xxxx民俗文化作进一步的调研和实践。坐上xx路公交车,我们的心里充满了期待。路途虽远,但是很有意义。公交车途经津塔、xxxx西站等xxxx的城市新地标,我们在探寻传统民俗的同时也领略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到了xxxx镇,我们立即被那里传统与现代兼长并美的独特气质所吸引了。这里是绿意盎然的乡村,这里是闹中取静的古镇,现代化的设施、浓郁的乡土气、传统民俗的文化味在这里交融。

xxxx是中国魅力文化传承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称太平庄,后称古柳口,金代建镇,明清时期形成南北漕运枢纽码头和商贸集散地,清乾隆年间更名为xxxx。戏楼、牌坊、文昌阁,被称为xxxx三宗宝。清代这座小镇上有津门著名的崇文书院和40余座古寺院,至今仍可找到普亮宝塔、报恩寺、白檀寺遗址等。

我们首先调研了古镇的几家年画专卖店。经采访,我们得知,xxxx是中国木版年画之乡,xxxx木版年画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里的木版年画起于宋代、兴于明代、盛于清代,曾出现“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景象。现在,由于政府保护得当和适度的市场开发,xxxx年画在如今的时代里,依旧生机勃勃。

稍作休整,下午,我们来到了闻名遐迩的“石家大院”。现在,xxxx将“大院文化”作为重塑千年古镇文化的起点,随着人们对赶大营历史的追溯,石家大院、安家大院等大宅门里老xxxx人的奋斗史也逐渐清晰起来。

经了解,石家大院位于xxxx镇估衣街和河沿街,始建于1875年,后又陆续扩建,形成今天的格局。这座大院占地6000平方米,南北长96米,东西宽62米,有xxxx多间房屋。这里也是xxxx乃至中国北方保存最好的清代大宅门民居院落,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当年“xxxx八大家”的奢华生活。

修旧如旧的账房、客房、主人卧房、闺房、戏楼让我们领略了当时民居主人的生活风貌。此外,旧街景的.泥塑复原和婚俗展览令我们尤其印象深刻。传统婚俗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今天仍然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一些传统风俗在今天依然得以保留。

离开了xxxx,我们在傍晚时分又参观了海河沿岸的李叔同故居和梁启超故居,了解了这两位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身临其境的体验了他们的生活地点。

最后,我们又游览了海河沿岸的夜景,结束了美好的一天。

民俗文化实践报告2

关键词:

渔鼓戏、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农民文化需求、文化体制改革

背景: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熠熠生辉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现代经济文明和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正日益挤占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我们的传统文化正遭受现代文明的严峻挑战,生存环境岌岌可危。诚然,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和继承,但是一个没有以自身传统为底蕴,没有以独特的民族文化作支撑的国家何以走向自立自强,遑论民族复兴。20xx年底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方针,把文化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这对身处困境的民族传统文化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更应该把保护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当做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保护传统文化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一、关于渔鼓戏的相关知识介绍

渔鼓戏,俗称“朝戏”,是广泛流传于江汉平原一带的三大剧种(包括荆州花鼓戏、皮影戏、渔鼓戏)之一,据说起源于唐代,关于它的来由还有一段有趣的神话故事在其中。相传我们所熟知的八仙又可以分为天八仙、地八仙和中八仙,其中江汉平原一带由中八仙管理。王母娘娘在天上看到江汉平原上的人们整日劳作,生活甚是辛苦乏味,于是命令中八仙把渔鼓戏带给江汉平原上的人。从此每到农闲时就有人演唱渔鼓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其中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经典曲目有《五虎平南》、《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等。 渔鼓戏由于其深深扎根于农村土壤之中,因而按照今天的话说,具有鲜明的“草根文化”特征。这些特征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农村戏曲有别于城市戏曲:城市艺人一般由正规的的老师正规的戏曲学院来培养,戏曲表演比较高雅,有一定的艺术品位;而农村艺人则一般由经验丰富的老艺人带出,他们拥有农民和艺人双重身份,农忙时像普通农民一样劳作,农闲时出来表演,而且他们表演的戏曲民间气息浓厚,没有太多讲究,通熟易懂,贴近百姓生活。其二,渔鼓戏重在介绍历朝历代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如薛仁贵、罗通、杨家将等,对人物的刻画和好坏之分也更加固定,反映出普通百姓爱憎分明的性格和喜好,同时也说明了戏曲对老百姓具有教化作用,带有阶级性和时代性特征。其三,为了便于组织演出,渔鼓戏表演的分工非常明确,演员表演的角色也十分固定。据我调查的一位老艺人反映,他一生只演过几个角色。其四为了迎合群众喜好的变化,渔鼓戏中的渔鼓腔经过改革加工,已经朝着“低短”的趋势发展,因为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听到戏子们把一两个字嗯嗯呀呀唱半天。

二、渔鼓戏的发展历史

渔鼓戏在建国前一直活跃在江汉平原上的广大农村。建国后由于国家提高了农村渔鼓戏艺人的待遇,给表演的农村艺人算工分分粮食 ,这些措施推动了渔鼓戏的发展。1958-1962年受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村渔鼓戏基本处于停办状态。文革之前渔鼓戏的表演又有所恢复。文革爆发后,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了一场“破四旧”运动,并且向农村蔓延,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一场空前的浩劫,渔鼓戏也未曾幸免,被迫彻底中断。文革刚一结束,渔鼓戏的发展再次受到上级的重视和鼓励。随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渔鼓戏在二十世纪末进入到一个繁荣鼎盛的阶段,迎来了渔鼓戏发展的又一个春天,也显示了渔鼓戏在农村地区旺盛的生命力。

综合渔鼓戏的一些特征和发展历史的变化,可以看出它的兴衰主要受这几个因素的影响:当权者所采取的政策是支持还是反对,群众的喜好变化,还有社会稳定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

三、渔鼓戏的发展现状

进入二十一世纪,渔鼓戏的发展一直在走下坡路,近年来甚至可以用有销声匿迹的危险来形容。过去渔鼓戏的表演次数十分频繁,场面也非常火爆,还出现过几次连续三年表演不断的情况,可是这几年人们一年都难见一次表演。除此之外,渔鼓戏在群众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小,以我这一代为例,几乎没有人听说过自己家乡有这一传统戏曲,更不用说去欣赏去传承了。更严重的是由于没有年青一代来学习和继承,而且现有的艺人大多都已过不惑之年,渔鼓戏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

四、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

根据我对老艺人的调查采访和自己的观察分析,我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农村大多数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青少年和儿童课业负担承重而且家长也不愿意让他们的子女去学习在他们看来没有前途的渔鼓戏,但是老艺人又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2、缺乏政策支持,收入渠道少,效益低,维持运转的资金匮乏,表演次数自然也越来越少,在农村逐渐失去影响力。

3、农村群众的爱好发生显著变化。随着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等新兴文化娱乐方式为人们所接受,再加上风靡千家万户的麻将文化的影响,人们对渔鼓戏兴趣不大。

五、推动以渔鼓戏为代表的农村传统文化在农村地区再发展再繁荣的意义

渔鼓戏作为江汉平原上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在今天这个经济社会并未失去其存在的价值,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对其文化和经济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和打造,其多重意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来。这些意义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1、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本民族文化的的生命力。没有任何文化的生命力会是永恒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文化才具有延续性。

2、有利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现阶段农民

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精神文化生活却极度匮乏。在农村,文化设施几乎为空白,不用说图书馆电影院戏剧院等大型文化设施他们享受不到,就连勉强获取信息的报刊栏书店都寥寥无几。难道农村人就没有精神文化需求吗?在我们的头脑中,健康的文化不来占领,低俗的文化就来侵蚀。城乡文化差距悬殊所带来的后果就是不健康文化大行其道。以我的家乡仙桃为例,麻将文化可以说是深入人心,打麻将几乎成了一种全民运动。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摆开阵势,更不用说到了春节前后,输赢小则几百,大则几千上万,严重影响农村生产生活不说,还败坏社会风气。

3、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搞活农村的`第三产业,促进经济转型,提高文化软实力,从而贯彻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

六、关于推动以渔鼓戏为代表的农村传统文化发展的建议

1、由政府出台鼓励乡村文化发展的政策,尤其是加大对渔鼓戏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和宣传力度。

2、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将分散的农村艺人集中起来进行资源整合,探索建立一批以吸收社会资金为主以国家财政支持为辅的具有现代集体企业性质和特点的农村文艺剧团或文艺组织,在农村定期组织文艺演出,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鼓励对传统的戏曲形式和节目内容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加工,提高节目的质量,打造一批符合当代主流价值观和群众喜好的精品节目。

4、开展对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抓紧时间对农村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和整理。通过经济利益的引导来加强对这些传统文化后继者的培养。

七、结束语

通过此次调查,我对渔鼓戏这一家乡传统文化形式的来龙去脉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也增进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情,传统文化在我的心目中不再像过去那样虚无,而是具体可感的。但愿我们的政府我们的社会还有我们每一个人能够早日形成共识行动起来,使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尽快摆脱危机。

谢辞:在家乡作关于传统文化的调查中,我得到了农村渔鼓戏艺人马德高老先生和其他人的热心帮助,他们提供的资料对我撰写此报告起到重要作用,在这里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仙桃渔鼓戏的诞生》

第四篇:民俗文化古村落概况报告

民俗文化古村落概况报告

民俗文化古村落概况古村位于苗族自治县西南部的大桥江乡境内,村落屋居面积0.5平方公里左右,现有326户、1137人,其中苗族占98%,龙姓村民占总人口的97%,是江南尤其是湘西至今保存完好的古村之一。

这里历史悠久,人才辈出,风光旖旎,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名字颇有来历。此地原系曹姓居住地,叫做曹家坪。附近葱崽园还有一江姓富户,龙姓本来住在小溪的老屋坊。后来曹、江两姓家道衰落,将田土房子慢慢卖给龙姓,日子一久,龙姓随之迁移到该村,而曹姓则搬到西晃山脚下的洞塘溪居住。自龙姓搬到这块背靠青山、三面环水的风水宝地以后,可谓家发人兴,人丁兴旺。最鼎盛的清朝乾隆、嘉庆时期,就出了18户大户人家。目前该村保留下来的大量的古色古香的窨子天井屋,都是那时修建。这些屋舍多为砖瓦结构,封火鳌头,气派非凡。清朝时期,该村人才辈出,文武双全,尤其晚清拔贡龙植三还当过“湘西王”陈渠珍的师爷,参议政事。因为村里已经没有曹姓人氏居住,为了发扬豪侠气慨,在龙植三的倡议下,村民一致同意将“曹家坪”改名为“”。但是老一辈人和民间还是习惯称该村为曹家坪。古村的文化底蕴集中表现在民俗文化、革命文化、名人文化、福寿文化、和谐文化五个方面,其韵味当是乃至整个湘西地区文化风情的特写。从现存的史料和口碑资料中调查发现,古村有人居住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了。千百年来,人民在这里躬耕细读,繁延生息,不仅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居住、工艺、饮食等物质民俗,也创造了让人叫绝的节日、礼仪、信仰等精神民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民俗风情久沿成习,传而不衰,成为古村历史文脉的现实载体。

(一)文化生态良好古村背依青山,对面近处三面坡田层叠,远处山峦环绕,山脚与田畈之间穿行淙淙溪水,山如屏障,水似玉带。鸟瞰古村,环村五座青山形似蛟龙,起伏腾挪,风水行语曰“五龙窜槽”。村民龙学文、龙学好家旁边,有一口泛碧溢玉的老井,当地习惯称为“龙眼”。聚族而居的龙姓村民,对这方与“龙”结缘的风水宝地无疑珍爱有加。或许因为“龙”的守护,古村虽经过历史风雨的浸淫,遭受时代炮火的洗砺,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劫难,蒙受了不少损失和破坏,但很多文化符号、文化基因、文化形态仍得以承传至今,光彩照人。寨堡老墙虽已毁坏不少,但透过断壁残痕,抚摸墙石堡基,依稀可见古村当年高大夯实的雄姿丽态。村中古巷,有一户被袁世凯麾下游兵刀砍枪击过的古木门,现在仍固若金汤,牢不可破。“文革”时“破四旧”以石灰、黄泥覆盖的“小资情调”--大门题字、楹联以及门墙花、鸟、鱼、虫水墨小画,依然凝结着古村昔日的品位。

(二)古民居建筑完整最古的民居距今约七百年,宅门上题“科名世兆”门楹,为龙姓先祖科举获功名后,自“老屋场”移居豪家坪时所建。古村民居大多建于明清时期,一般墙高三丈,一律封火青砖砌成,一律呈几何等边以斜角开墙为门,墙内一律为窨子屋,或两栋二层等高对峙,两侧等高厢房相连,中留敞亮天井,似北京“四合院”;或二进二层主屋相叠,前配等高厢房,留天井,颇具苏州园林建筑结构风格。中堂楼房较两侧房间阁楼略升,与天井呼应,高大敞亮;每间房皆镶镂花木窗,木壁雕龙画凤、刻走兽飞鸟及花草,典型的湘西木刻;柱石或方或圆,上雕花纹;天井底或铺整块石板,或嵌各种几何图状石块,干天井常架条形石块于坑上,湿天井常置石鼓于方坑,勾连交通。像这种较完整的建筑在该村尚有38栋。有的虽遭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只要稍加修复,基本可重现旧貌。过去,这里还建有戏楼、风雨桥、宗祠、庙宇、牌坊、商铺,可惜都已只剩下遗迹了。

(三)民间工艺丰富古村的人们有着苗乡共有的印染、剪纸、雕画、挑花、刺绣、扎花、绘画、纳袜底、打鞋垫、织彩带等民间工艺习俗。以前,这里人们的衣服、被褥、门帘、蚊帐等生活用布,都是自纺自织的家织布。他们将“喜鹊窜梅”、“双龙抢宝”、“凤戏牡丹”等花纹印染于布料上,就成了耐用、不褪色的印花布。妇女们对桃花刺绣更是得心应手,针到活成。戴的帽子,穿的衣服,睡的床帏,垫的袜底,都是她们心灵手巧的艺术什物。在村里,至今还有老人、妇女在家挑花绣花,将一件件精美的绣花头巾、枕套等工艺品销往村外,颇有市场。遗存在村里的木雕、镂柱、石刻、墙画等等,也大都是本村的能工巧匠们艺术成果的汇集。革命烈士陈佑魁的遗孀龙溆就是出生在这里。她不仅聪颖好学,智识过人,还有一手挑花刺绣的本领,绣出的龙凤、花卉都神态逼真,让时人赞叹莫及。昔日隐居娘家抚养革命遗孤的日子里,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她就是靠挑花刺绣的手艺维持生计。一代豪杰龙翔有着过人的纸扎技艺,特别是龙灯手艺常让乡邻望尘莫及。之所以蕴藏着如此丰富的民间工艺财富,主要得力于这里自古耕读成习,节俭持家、爱美求美的历史传统。

(四)节日习俗独特岁时节日是民俗文化的形象演绎和重要构成。古村传统节日活动除了中国全民族性的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之外,还有本土本族的民间节日。这些节日,有季节时序性的,有纪念祭祀性的,有娱乐交往性的,还有祈求庆贺性的,也有以上特征互相交糅、兼而有之的杂错性的。一是正月过“雨水节”。这天忌挑水,不出工,相传这样会带来风调雨顺的好收成。二是农历二月“过社”(春社)。每家每户掐“社菜”、“挖野葱”、“煮社饭”,然后是扫墓、垒坟、祭祖。三是农历五月初五过“端午节”。节日这天,各家各户都要用菖莆水浴,采艾叶悬门,洒雄璜驱霉,烧香纸敬祖,观龙舟于河。四是农历六月过呷新节。即呷肉食外,还要到稻田掐几杆稻穗,放饭上蒸熟,摘新辣椒、新茄子或其他新鲜瓜菜供全家食用,表示吃新谷新米新蔬菜。五是过农历“七月半”。村人称“中元节”、“鬼节”,燃香焚纸,烧包笼,祭祀先人。六是过农历十月初二“保冬节”。节日这天,杀猪宰羊,打粑唱戏,意在庆贺丰年,敬祀神祖。这种气氛,不亚于过年。七是腊月二十八烧年纸。新婚郎女在这天要回娘家与岳父岳母、哥嫂、兄妹同过小年,村里称“呷年嘎饭”。在,以往还盛行一种颇具特色的节俗活动,叫“打青醮”,即一种“做道场”的祭祀活动,既有儒教的正统,又有释教的超然,也有道教的神秘。一年四季都兴做,尤以“春祈秋报”为主,但时逢农历五、六月,如遇天旱久晴不雨,禾苗干枯或病虫成灾,夏季也做道场。其中的秋季道场隆重、壮观,一般放在秋收完毕后进行,旧称“人命道场”。由村寨一名或几名首事(头人)出面与众商量,筹粮措款,安排事宜,时间为五天。第一天请来先生(儒家文人)、道士做准备布置场所;第二天早晨悬幡升五色彩旗,白天道士行法事,敲木鱼,念经卷;第三天游船(篾条做骨架、五色纸糊成三尺长的小船)、舞草龙灯(稻草扎成的小龙,供三人舞),在村寨四周及田间地角游行。第四天白天道士行法事念经文,晚上放河灯(用彩纸在一模型上糊成的朝天小纸灯,底部涂有防水的蜡油)于溪水中。第五天白天道士依然行法事念经卷,晚上绕村寨周围道路插路烛,边走边点,围村转一圈之后道场仪式才告结束。在打青醮的五天中,村里家家户户都要打斋粑呷斋饭,祈求天公神灵保佑四季五谷丰登,一生吉祥平安。

(五)表演艺术活跃艺术源于宗教,由于节俗文化独特,历史悠久,这些带有宗教意味的祭祀、庆祷、娱乐等节日习俗往往伴以特定的器乐演奏,都会举行不同形式的歌舞和戏剧活动。节日习俗是滋生民间艺术的土壤,是展示民间艺术的舞台,两都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如前文提到的“打青醮”,就有“娱神娱人”的歌舞表演,乐器弹奏。作为苗族主姓的族名,秉承着苗族能歌善舞、喜书爱画的历史传统,龙氏家族延续着本族书香盈室、墨韵怡心的祖传血脉,把自己悠美质朴的歌声化作了对劳动的赞美,把自己铿锵喧烈的锣鼓化作了对生活的吟咏,继承和光大了本族的民间艺术光华。相传伯高公爱看戏,他在朝廷当大官,告老还乡时,皇上恩准,在堡寨大门前竖起了一个大戏台。自此,每年请外地、本村的戏班从正月起,一直唱演到二月间做阳春时才停止。一旦演出开始,村民当天从家里拿出火箱、凳椅就一直摆在戏堂里,到次年演出结束才拿回家。常常是四五百人聚在一堂,看不释眼。除了从腊月至正月为该村唱戏演出的高峰期外,这里到了三月要唱社戏,五月要闹龙舟、唱龙歌,七月要放敲锣鸣鼓,迎接“余纳会”开会议式,九月要唱汉戏高腔,十月要“打青醮”。村里遇丧事,要唱傩堂戏;村里过喜事,要跳花灯等。由村里德艺双重的老人组织成立的“文汇堂”、“七贤堂”则是专业性的演出机构。他们上演最负盛名的地方戏剧品种要数花灯戏、辰河高腔、汉戏、傩堂戏、阳戏了。花灯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跳花灯”又叫“摆灯”,常常是在春节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村里花灯队走户窜村,玩灯拜年。外去“跳灯”时,前面举着“神灯”,打着各种灯笼,舞着纸扎的各种小动植物,中间是2-3个“灯娘娘”和“赖花子”,全骑在青壮年的双肩上,后面跟着一群唱灯的和打乐器的,尾随小孩一大群。跳唱时,扇法多姿,舞态多变,锣鼓多韵,把村寨春节的欢乐喜悦气氛演绎得淋漓尽致。辰河高腔、汉戏、傩堂戏是该村祖传的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地方剧种。高腔的代表剧目有《五虎平南》、《仁贵镇东》、《大审白玉霜》等;汉戏的代表剧目有《醉战幽州》、《收姜维》等;阳戏因多在阳春三月间演唱而得名,其代表剧目有《三宝舞龙》、《三仙传道》、《大魔兵败渡小溪》等。演戏的主角有龙宏根、龙治军、龙桂莲、龙彩华、张绍基、龙绪功等人。他们大多从十几岁开始学艺,还言传身教,不忘培养本村演戏的接班人。成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剧团,二十多年来演出的足迹遍及四邻八乡及凤凰、铜仁、芷江等地,他们常常是先演戏,待民众看了满意后再付报酬,几乎每到一处,都唱红走俏,倍受欢迎,往往在一个村演出常常一演十天半月尚难辞行。剧团被农民称为“咱们的贴心剧团”,曾受到省、市、县文化部门的多次表彰奖励。人还有习武的传统,历史上就出现过龙达山、龙元魁好几位武举人,不过他们习武旨在自卫和强体健身,并融入戏舞表演的武功中,留下了不少佳话趣闻。

第五篇:民俗文化

山西文化与内蒙古文化中不同的展演

十年腾飞看深圳,百年发展看上海,千年古都看西安,五千年文化看山西,民族风情请看内蒙古。

(一)民间文化:

晋商文化。天下最富是山西,当然这是百年前的事情了,百年前的天下最富的山西,随着国之殇而落幕。但是晋商文化确成为山西的宝贵财富,也融进了现代山西人的血液里。

再次,为佛文化。

山西是个很讲佛性的省,这跟著名的佛教名山之首,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有很大的关系,对于信仰,我不好说什么,但是在当今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的社会里,心存佛性,也算善莫大焉。

BM201310243866

品中国味道 诉民大情怀

下载黎族民俗文化探究报告(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黎族民俗文化探究报告(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俗文化

    县域文化 社火(一) 社火(二) 灯阵 宝卷老调 土门戏 山歌 曲艺剌绣 剪纸 社火(一) 春节闹社火,是我国民间流传较为广泛的一种文化活动。每当新岁复始、春风沐浴大地之时,满脸堆笑的......

    海南黎族人民生活调查报告

    海南黎族人民生活调查报告 ——以三亚市新联村和槟榔村为个案 10历史学王婧10202044摘要: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开拓者,也是海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海南岛的中部和西南......

    黎族织锦社会调查报告

    黎族织锦社会调查报告 摘要:黎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黎族,自称“赛”,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岭南民族的一支。黎族人民主要居住在海南岛的中部和西南部,也有黎族汉族杂居的......

    黎族文化发展之我见

    黎族文化发展之我见 作者:*** 指导教师:*** (****大学****学院,海口,571158) 摘 要:海南黎族凭借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犹如中华民族的一支奇葩,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海南黎族文化的发展......

    海南黎族传统体育

    海南黎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危机及其应对 鲍佳 向飞燕 (海口经济学院体育部海南海口570203)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田野调查法,对黎族体育文化传承现状就行调查研究,基于社......

    寒假实践报告-安徽民俗文化

    寒假实践活动论文 寒假实践活动论文报告 ——关于安徽地区民族习俗的调查 姓名:xxx 学号:xxxxx 班级:xxxx 安徽坐落在中国中部地区的省份,连接着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相对落后的......

    青州民俗文化

    海岱唯青州,千秋仰令名青州为中华古九州之一。早在7000年前的北辛文化时期,就有东夷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大汶口、龙山、岳石文化时期,东夷人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春秋......

    岭南民俗文化

    岭南民俗文化是在南越土著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了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逐渐形成和 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和地域特征的区域性文化。它没有承载厚重的文化积淀和 历史 迫力,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