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月刊文字V1.5
聚焦主题:
北京大学校友“亲子日”校园发现之旅活动
2011年10月29日,值北京大学第八届国际文化节之际,北京大学校友会欢迎校友们重返母校,一起参加校友会所举办的“亲子日”活动。一方面,可以重温您学生时代的美好时光,体味北大独具韵味的秋意;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孩子身临其境地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气息,品味异域风情,体验北大文化。
北大“晒”系列之晒亲子照,晒出别样温情
北京大学校友会再次推出北大“晒”系列的第二弹:晒亲子照!出生照、全家福、值得纪念的瞬间、又或是记录“小北大人”每一个成长阶段的珍贵照片我们都欢迎,一起把北大人的幸福晒出来吧!请校友们一起来关注@北京大学校友会,关注#北大人亲子照# 新浪微博“微活动”吧。
未名佳音
北大施章杰教授荣获第三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近日,第三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揭晓,根据评审委员会评定,决定授予四名同志为“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奖人。其中,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施章杰教授获得此项荣誉。
王恩哥教授荣获亚洲计算材料科学奖(ACCMS)
2011年9月,在新加坡召开的第六届国际材料科学年会上,北大物理学院国际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恩哥教授被授予两年一度的亚洲计算材料科学奖(ACCMS),以表彰他在表面生长动力学和纳米结构形成机理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北大生物新技术文章获Nature子刊热力推荐
来自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的研究人员黄岩谊,发表了题为“Discretely tunable optofluidic compound microlenses”的文章,获得了Nature子刊Nature Photonics的赞赏,在“新闻与分析”栏目中进行了推荐。
北大教授顾红雅在《The plant cell》发文指出发现新基因
近日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德国波恩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参与调控角质层发育过程的新基因。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植物学领域著名杂志《The Plant Cell》上。
物理学院朱星课题组在纳米结构中的法诺共振研究取得进展
物理学院近场光学课题组朱星教授与美国Rice大学合作,首次在对称破缺的银纳米圆盘结
构中观测到可见光波段的法诺共振现象,并以理论分析证实了这种表面等离激元的共振模式。
蒋争凡实验室在天然免疫分子机制研究中获得重要进展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蒋争凡课题组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国家973项目等资助下,对细胞抗病毒天然免疫的信号传导机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校友会活动:
定价:150元 团购价:***元
礼品:赠《北大人》杂志、北大车标及手提袋等专属礼品
北大团之《燕园草木》校友团购优惠活动
这是讲述燕园花草的图谱,这是属于北大人自己的草木志,它就是《燕园草木》,由许智宏院士和顾红雅教授主编,记载着燕园里的春花灿烂、夏草迷人、秋叶悦心及冬柏怡情。北大出版社与校友企业快书包联合推出“北大团之《燕园草木》”团购活动正式在快书包及淘宝聚划算上线,购书享校友团购价,并赠送北大人杂志、北大车标及手提袋,PKUer赶快行动吧!
微博传情
@皮埃尔郜:有好多好多毕业照,每一张都是一段回忆,比如:毕业酒会上的醉相、穿学士服照相遇到周校长的惊喜、毕业旅行时的欢乐„„这张是我们学院去北戴河毕业旅行时照的,看出来是什么了吗?我们跳起来是为了尽量摆出“北大”两个字
@June魏俊雅:整理旧照片,发现了这张。毕业旅行,坝上草原。初夏,夜里空旷的大草原很美,也很冷,我们冻红了鼻子,通宵等待日出。金光跃出的一刹那,雀跃的心情至今难忘。后来,我们都离开了那座园子,那场旅行,仿佛是肆无忌惮的年少的结束。未来不知我们是否能拥有这样期待的心情去迎接每一天。
@何脑斯:毕业三年,本科的同学也都研究生毕业出来了大半,可心思却总还游荡在那里。燕园是个很难赖着不走的地方,可你一但在里面住过,这座园子就赖在你心里不走了。精选一年来拍摄的最满意的七张母校,送给全微博的北大人。
燕园新闻
朱善璐会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教授
2011年10月10日下午,校党委书记朱善璐在办公楼亲切会见了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崔琦。副校长李岩松、王恩哥陪同会见。
周其凤校长率团出席东亚四国大学校长论坛及第七届中日大学校长论坛 2011年10月11-12日,由日本东京大学主办的2011年东亚四国大学校长论坛(BESETOHA)在东京举行。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率领北大学者代表团出席了论坛。
北京大学参加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十周年活动
2011年10月11日,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率北大代表团赴新疆,参加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十周年纪念系列活动。赴疆期间还举办了北京大学对口支援十周年纪念文集和纪念邮册的发布仪式。
沈克琦先生九十寿辰庆祝会暨“沈克琦物理教育基金”成立仪式举行
2011年10月16日上午,沈克琦先生九十寿辰庆祝会暨“沈克琦物理教育基金”成立仪式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二层科学报告厅举行,会议由物理学院党委书记陈晓林教授主持。
校友会快讯
北京大学企业家校友与学校领导座谈
2011年9月22日下午,北京大学企业家俱乐部汇报座谈会在帕卡德公寓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朱善璐,校长助理、党办校办主任马化祥及俞敏洪、黄怒波、侯松容等十位知名校友出席座谈会。
北京大学举行院系校友工作座谈会
2011年9月21日下午,北京大学院系校友工作座谈会在国际关系学院C105会议室举行。常务副校长吴志攀,研究生院院长兼工学院院长陈十一,校长助理、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邓娅,以及十余位院系主管领导出席了会议。
北京大学美东南校友会正式成立
“红楼飞雪常入梦,一塔湖图总是情。”2011年9月24日,北京大学美东南校友会正式成立,成为北大人在海外的又一个家。迄今为止,北美地区已成立18个校友会。北京大学湖北校友会第五届校友会成功换届
2011年9月3日,北京大学湖北校友会第四届理事会在湖北经济学院举行,经民主投票,湖北经济学院校长、博士生导师吕忠梅全票当选为北京大学湖北校友会第五任会长。
北大物理学院举办01级校友入学十周年交流会 2011年9月4日,“‘十年’——01级本科生校友入学十周年返校”活动,暨11级新老生交流会在物理楼中212举行。五名01级本科生参加了本次交流会,在交流与互动中,01级的校友给11级的新生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北大法学院56级同学毕业50周年座谈会顺利举行 金秋九月,送来桃李芬芳。阔别毕业50年后,北京大学法学院56级校友再次回到母校。201
1年9月15日上午,北京大学法学院1956级同学毕业50周年座谈会在凯原楼模拟法庭举行。
人物动态
北大名誉教授、著名华裔科学家钱煦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2011年9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2011年度七位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获得者名单,其中美籍华裔生物学家、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钱煦(Shu Chien)榜上有名。
校友屠呦呦获201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2011年9月12日,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获奖名单揭晓,中国科学家、北京大学校友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北大校友王存玉获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美国国家医学院17日公布了新当选的院士名单,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华裔教授王存玉名列其中。这是30年来,美国国家医学院首次将院士称号授予来自中国大陆的华裔科学家。
校友刘春旭任证监会发行部副主任 王建平任证监会北京局局长
中国证监会近日陆续完成一批局级干部人事调整。北大校友刘春旭任证监会发行部副主任(正局级),王建平任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
未名文苑
石河子,难忘的记忆
2002年,学校要我们选派英语教师参加对口支援项目,到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当时,对我来说,石河子还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知之甚少。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整个新疆也还是一个很遥远的地方。
91级军训纪念:我们一起跋涉,让足音飘遍山河
2011年夏,回老家省亲,在老屋的旧书箱里,我翻到了这本日记——16个足迹,记述了20年前我们青春里最为生动的16天,将我拉回到20年前那青春刚刚启航的日子里。非常有幸的是,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记忆,而是一群人的记忆,是一个宿舍6个人、一个班11个人、一个系67个人、乃至一个年级千余人、四年中数千上万人的共同记忆,却很难再有更多的读者去体会。所以,我把这篇日志献给20年前相识的燕园同窗们。
《此间的少年》感悟:未曾轰轰烈烈,已然归于平淡
印度片《三个傻瓜》以知名学府为背景,在台湾上映时得到不错的票房和口碑。在今年的北京,校园电影《此间的少年》也颇受瞩目,影片在故事背景北京大学的售票放映场场满座,DVD首发前就有数千张的预订。但它不同于《三个傻瓜》的励志效果和批判性,与其说出自在校学生之手的《此间的少年》是“一代人的青春故事”,不如说它饱含无限愁怅。
信息预告
第四届新人电影节开幕式
新人电影节是国内唯一关注新生代电影人的电影节,该电影节根植于高校,覆盖全国5个城市50所高校,自创办之初就致力于为青年导演提供一个自我表达和交流以及与观众接触和沟通的平台,助力中国电影发展新方向。本届电影节由近500位世界各地的电影人以及各使馆代表出席。
百老汇经典音乐剧集萃音乐会
这是一台特殊的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由北京新雅空气乐团和国际节日合唱团(IFC)联袂演出,英国著名指挥家尼克•史密斯(Nicholas Smith,O.B.E.)担任音乐总监和指挥。音乐会精选了百年来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中最具代表性也最脍炙人口的精品奉献给音乐剧爱好者。
北大之星
缅怀张中行,《青春之歌》阴影下的智者
张中行,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后到北京大学任教,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多部散文集成为畅销书,从而闻名于世,人称“文坛老旋风”。短短几年就奠定了他散文大家的地位,被季羡林先生称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代表作有《顺生论》,此书由很多短小的文章组成,内容深刻,文笔优雅,充满哲理。
守望航天——神舟七号群英访谈录
当年考入北京大学,她学习空间物理专业,这是偶然;研究生毕业后,她成为中国科学院的一名科研工作者,这也是偶然;之后,她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一分子,这还是偶然;也许,这一切的偶然注定了现在的必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应用系统出色的总指挥;她,就是高铭。
校友纪斌:充满中国豪情的台湾人后代
2011年,纪斌有些忙。因为今年的12月27日,是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成立30周年,作为副会长的他自不会“清闲”。不过,纪斌从来就不是一个“闲人”,大学毕业后,就在亚运会组委会忙着,后来到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继续忙着,中间被派到荷兰做联络员忙着,在美国做议员助理忙着,到了中国欧盟协会依旧是忙。直至2007年,来到全国台联,他依旧在“忙”。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大校友翟光明:勇敢的心
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疆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因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勘探成了一大难题。西方一度宣称中国“无油”“贫油”。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庆、胜利油田相继发现,我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而中西部地区、渤海湾盆地油气资源探明后,我国油气产量大为增加。一部新中国油气勘探史上,闪耀着一个叫做翟光明的名字。
关联信息
◆ 部门联系方式(http://www.xiexiebang.com 电话:010-62759862 传真:010-62763363 来稿或荐稿请发送至邮箱: pkuaa@pku.org.cn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pkuoaa 腾讯微薄:http://t.qq.com/pkuaumni
人人网主页:http://page.renren.com/600804959
更多信息及活动预告请查阅: 北京大学校友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教学月刊
8.教学月刊(小学版)9.2017第3期P3--7页
10.“学为中心
生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探微 11.方亮辉
为解决教育高位发展,克服瓶颈的问题,浙江省宁波市勤州区开展了“学为中心,生动课堂”教学改革行动。在明确概念,梳理思路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生动课堂的五大要素:主要表现为教学理念凸显以生为本和学为中心;组织形式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教学方式以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环节以学生发现学习和体验学习为主;教学评价以多一把尺子评价学生。精心设计学案导学,以学定教。同时,通过以制度推进课改,以活动引领课改,以比赛促课改,以评价引导课改等策略推进了课堂教育改革。
第三篇:教学月刊 读后感
《教学月刊》读后感
吸引我阅读的是周国文这篇文章的题目《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对人性的呵护》,“悲悯”、“博爱”这些词语对读了这篇文章后留在脑中的词语。儿童教育不是仅仅为了未来,更重要的是当下,这是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忽视的。这也是作者读了《周国平论教育》一文的感受,写得较朴实。
窦桂梅老师的《文学力量》是一篇游记,非常推崇苏霍姆林斯基,当别的国家没有忘记“文学室”时,我们的国家呢,我们有没有意识地用最优秀的文化乳汁喂养我们的孩子呢?
《成童礼》一文再次验证了仪式感的重要性。这与成人仪式有异曲同工之妙。过去我们有些忽视仪式,把仪式组织好了,有助于学生对于头脑中崇高精神的唤醒。
当然最想读的文章还是吴非的《不要急》。这篇文章明显是在写一些人的嫉妒与浮躁的心态。作为一个近二十年教龄的人来读这篇文章,更多地是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也在时刻提醒我们自己不要用别人的成功来惩罚自己,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娱乐自己。一个普通人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慢慢“熬”的过程,这个熬的过程是一个痛苦并快乐的过程。不要急,达到目标后也许等待自己的是一种虚无。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慢”的过程,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必须要很漫长的岁月之后才能看到结果。不论是做对了还是做错。
李镇西的《“人”在哪里》一文让人振聋发聩。校园里很多展示的东西不是针对孩子们的,而是针对大人的,或者说是向领导与参观的人炫耀的。这也就是说现在多数的学校不像不学校的原因。把为了孩子的一切放在了口头上,就是没有放到行动里。
张民杰老师的《明示班规与默示班规》一文写得较好。非常实在。其中明确提出:做不到的不要说。班主任说话或订规则时,要把结果先想好,做不到的就不要说或不要规定。有的教师出于吓唬学生的心理出发,对于达不要求的学生要进行一些严厉的惩罚,结果自己却做不到,反而降低了自己的威信。
专访华应龙的文章有不少了,《“老子”与数学》一文本刊编辑部写的。从他看老子的《德道经》开始的,但是我感觉还是流于表面。看不出《老子》对于华应龙的真正影响,是贴标签?还是傍“大腕”,有这个嫌疑啊。我们不要用几节课的成功来合理地推想特级教师课课会成功,不要用一节课一个学生说老师我不想下课,就去推想老师在上课时课课会让学生不想下课。毕竟在这发生在公开课上的几率比较大。而发生在教学现实中可能性比较小。当然,能出现这种不想下课的事件的确是华老师多年来苦心钻研的“奖赏”,但我以来不宜把这一次或几次事件夸大为“常态化”。
本期中丁道勇的《孩子能读懂榜样吗?》一文无疑是一个重磅炸弹,在树立榜样的时候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所认为的榜样,在孩子的甚至是不少成人的眼里会有别样的理解。甚至是得到相反的教育效果。这也给我们选择教材,组织教学中要注意考虑的问题。
《品牌课:让教师走向教学个性化》一文不像论文,又不像报道,里面有一个“品牌课”申报表,很简单,也看不出有什么新奇之处,这在一个竞争较大的学校,的确有利于处于专业发展“高原期”的教师发展自己。
王丽老师的《要与孩子分享奋斗的艰辛》一文,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属于叙事的风格,对我很有启发,我也要与自己的孩子平等交流,与他一同度过比较艰辛的奋斗过程,听他诉说自己内心想法。
关于李吉林的报道看过了不少,这篇文章的题目很吸引人《要学会欣赏自己,栽培自己》,不仅是当老师,做任何一种职业,我想也无外乎这些,内圣则外王。自己的精神与身体就是一个“国家”,全在于自己的这个当家人如何掌控。一个人总想当“一把手”,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把手”,只不过在很长时间内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些而已。
第四篇:培训月刊创刊词
完善终端培训机制,提升终端销售整体素质
服务“决胜终端”营销战略
近年来,音箱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早已是红海一片,各方厂商都在竞争中寻找出路,纳伟仕的选择时“决胜终端”!销售终端是竞争决胜的关键所在,各方产品集聚,短兵相接,此时终端销售人员的整体素质优劣决定了销售的多寡,决定了品牌的兴亡,终端销售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迫在眉睫!
对公司理念、战略的认知决定了销售热情,对产品知识的认知决定了消费者的品牌抉择,对销售技巧的掌握决定的销量的多寡。公司经多方分析与考证,最终决定以提升终端销售人员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以达成提升品牌知名度为目的的《培训月刊》刊发。我们希望《培训月刊》能够成为此新形势下终端销售部可或缺的刊物,成为广大终端销售人员的工具书,良师益友,与广大终端销售人员一起成长,与纳伟仕品牌共同发展。
第五篇:家庭教育月刊第一期
家 庭 教 育 月 刊
2014年第1期
福建省网上家长学校编录 2014年3月
本 期 导 读
一、家庭教育联席会议纪要
二、两会代表委员联名提案:建议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
三、代表:家庭教育尤为重要 发挥妇联在家庭中作用
四、应设全民家庭教育日 父母放假一天陪孩子
五、福建:“家庭建设年”将实施“四大工程十项行动”
六、泉州实施家庭教育“五个一百”工程
七、爱孩子,请从共进晚餐开始
八、父母为孩子“跑官”揭示家庭教育四大弊病
九、本期话题讨论
十、家庭小幽默
★会议文件
福建省教育厅关工委 福建省家庭教育研究会
家庭教育服务工作联席会议纪要
2014年1月14日上午,福建省家庭教育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在省妇联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2013年省教育厅关工委与省家庭教育研究会联合开展的家庭教育各项服务工作,审议并通过了2014年主要工作安排。会议由福建省妇联副主席包方主持。
会议认为:2013年,省教育关工委教育服务中心在省教育厅关工委和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的领导下,开展“家教下基层公益大讲堂”、“举办家教骨干培训和论坛”、“建设学校家长网校”、“家庭教育疑难问题和案例征集”等活动,积极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在家庭教育实践探索、理论研究、公益活动、信息化建设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业绩。
会议决定,2014年,要将省妇联实施的“家庭行动计划”与教育系统关工委开展的“家庭教育重点年”活动有机结合,持续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一是继续办好“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 下基层活动,拟举办家教公益讲座200场;二是进一步办好“福建省网上家长学校”(网站),协助中小学(中职)、幼儿园建设学校家长网校(实验基地校)500所;三是开展第三期福建省家庭教育骨干培训活动;四是适时举办第二届福建省中小学(中职)、幼儿园学校网校建设与运行管理研讨会。会议强调:开展家庭教育服务工作,要坚持公益性的原则,科学管理,规范运作,让基层学校受益,让广大师生受益,让家长受益;要结合形势发展,充分利用新媒介、新技术谋划工作,服务家庭教育;要加强探索,在持续打造好原有的工作品牌的基础上,先进的工作经验要发扬,不利于工作的做法要摒弃,不断开拓创新工作思路,推进家庭教育科学发展。
出 席:郭荣辉、包 方、徐亚力、陈 晶、林天庆、陈 晃、纪文通、马梦晓、蔡剑秀
列 席:吴 昊 记 录:纪文通
福建省教育厅关工委
福建省家庭教育研究会
2014年1月14日
★新闻资讯
两会代表委员联名提案:建议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
中国网3月7日讯(记者肖冰)记者今日从全国妇联了解到,全国人大代表赵东花、孙晓梅与政协委员洪天慧共同提案,建议国家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提案人认为,相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我国目前尚缺乏完善、系统的促进、支持家庭教育事业的法律与政策,亟待立法回应。
提案提出,面对当前社会转型、家庭变迁、教育变革的外部环境,我国的家庭教育仍一直延续着传统模式,所产生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家庭教育的实施处于自己自足的状态,“狼爸”“虎妈”大行其道,恶性案件频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市场异常混乱,相关教育服务指导机构缺乏必要的准入机制和专业规范。
提案强调,国家介入家庭教育,不是替代父母成为直接实施者,也不是干涉父母依法行使家庭教育权的自由。国家介入是为家庭教育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和明确相应的规范,即提供系统、专业、科学的指导,提供全面、充分、多元的服务,确立必要、合理、健全的规范,从而提升家庭教育的整体水准,保障儿童受教育权的实现及其全面健康成长。
提案认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并列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三大教育支柱。其中,家庭教育是人初始的、覆盖全程的、最为重要的教育,事关个体利益、家庭福祉和国家竞争力,是现代教育中需要支持、指导、管理、研究的独立的专门的教育领域。通过立法确立家庭教育的法律地位,有利于推进家庭教育事业。
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62条明确提出,在未来十年将“制定有关终身学习、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等法律”。该规定为我国制定家庭教育相关法律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启动家庭教育立法工作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提案建议,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重点内容包括:家庭教育的界定(明确家庭教育的主体、内容等);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明确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家庭教育的工作机制(明确家庭教育的主管机构、指导机构、服务机构等);家庭教育的特别措施(针对留守、流动、流浪儿童以及残疾、经济困难儿童的家庭教育,规定特别措施);法律责任(明确违反相关法律规范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来源:中国家庭教育网)
代表:家庭教育尤为重要 发挥妇联在家庭中作用
中国网3月12日讯(记者张艳玲)3月12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就“社会文明进程中的女性发展和权益保护”等问题举行记者会,中国网现场直播。提及家风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妇联主席罗宁在会上表示,要发挥妇联在家庭阵地上的作用,一个良好的家风一定是家庭和谐,通过良好的家风,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广东省深圳市国威电子有限公司车间副主任易凤娇代表也认为,家庭教育对于家风尤为重要。关于家风问题,罗宁认为,要发挥妇联在家庭这个阵地上的作用,妇女在家庭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这是妇联组织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现在媒体上开展了“家风是什么”的节目,深受老百姓的欢迎。一个良好的家风一定是家庭和谐,只有家庭和谐社会就和谐,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我们全国妇联已经开展了寻找最美家庭的活动,晒家风、晒家训,这个活动也是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级妇联都在积极行动。
河南省开封城摞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晓代表说:“我自小出生于农家,我的父亲是名铁匠,母亲的自信、坚韧引领着我,也是我事业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我印象最深的,6岁那年,我父亲因为长年累月的积劳成疾,卧病不起。我的母亲,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承担起了养家的重担。每天天不亮,我的母亲就要起床,为我们兄弟姐妹五人做好一天的饭菜,然后拉上几百斤甚至上千斤的板车,翻越几十里的山路到镇上去卖。晚上回到家里,我的母亲总有干不完的家务活,即便是这样,我从没见过我的母亲有一点累的迹象,她的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劲。”
徐晓说:“记得有一次,我在帮我的母亲推板车上山的时候,身单力薄的母亲因为拉得太多太重,板车往后退了一下,车轮一下子压在了我的脚上,疼痛难忍,但是我当时咬着牙没让我的泪水流下来。如今回忆起来,六岁的我为什么没哭?我想就是因为母亲那种无言的教诲,教给我什么叫坚强,那么也是我今天从不言败性格的一个引领,或者说是一个心灵的暗示。”
众所周知,良好的家庭教育、优质的校园教育、和谐的社会环境,可以让一个孩子得到一个健康的成长。关于家风问题,易凤娇认为,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对一个孩子来说,特别是刚刚步入校园的孩子来说,学校和社会环境是较为固定的,而家庭教育却千差万别。我们每个人,从呱呱落地那天起就开始接受着家庭教育,因此涵养、传承家风,培养一个诚实、正直、善良、上进的好孩子,是家庭教育对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作用。刚才罗宁女士也提到了我们刚刚闭幕的中国妇女十一大闭幕式上,我们的习总书记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指出,要弘扬家庭传统美德,树立良好的家风。
易凤娇认为,家风蕴含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蕴含在看似普通、回忆起来却受益终生的一些事例当中。比如小时候父母教我们说借人家的东西要早一点归还,父母教我们给长辈端茶送水要用双手,教不要跟别人比吃比穿,要比学习,比谁更有出息,教我们说小孩子多干点活累不着,吃亏是福等。这些话语、这些叮咛看似普通,如今回忆起来却是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谈到我自身,我认为我如今能坐到这里,能够以弘扬家庭美德,能够成为引领道德新风尚的女性与大家进行交流,我最想感谢的便是我的母亲。”她说。徐晓希望每一位女同胞都要充分地认识到自身价值,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更多地肯定我们女性。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她认为,女性在事业上同样可以和男性一样,演绎出精彩旋律的篇章。
“我相信,推动摇篮的手,一定能够推动整个世界。在家庭中,我希望我们都像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做一个贤妻、做一个良母、做一个孝女。通过良好的家风,通过家庭这个细胞,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有一句话叫做,一个优秀的女性可以造福三代人。”徐晓说。(来源:中国网)
应设全民家庭教育日 父母放假一天陪孩子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张礼慧说,去年至今,《爸爸去哪儿》节目一直很火,足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是儿女的首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也是终身学堂。她建议设立全民家庭教育日,让“构建和谐家、亲子共同成长”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张礼慧建议,每年的全民家庭教育日,都可以确立一个与家庭教育相关的主题和活动,比如重温家训、家规、家谱等。在这一天,父母都享有一天的假期,陪同18岁以下子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比如开展家庭诗会舞会、制定家庭公约等。设立全民家庭教育日后,各级党委政府应将其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共同促进家庭教育发展。
至于全民家庭教育日的具体日期,张礼慧都想好了:每年农历四月的第一个星期六,这是与传统家庭文化相结合—因为亚圣孟子就出生在农历四月,而孟母三迁的典故,正是家庭教育的最好写照。(来源:东南早报)
★地方动态
福建:“家庭建设年”将实施“四大工程十项行动”
本报记者吴军华 发自福州 福建省妇联“家庭建设年”新闻发布会近日举行,福建省妇联主席吴洪芹表示,福建省妇联把今年定为“家庭建设年”,将以家庭需求为导向,以家庭道德文明建设为重点,以培育良好家风、净化社会风气为动力,以增强民生福祉为目的,深入实施家庭美德、家庭教育、家庭关爱、家庭服务“四大工程十项行动”。
“家庭美德工程”将实施家庭美德传播行动,在电视、广播、网站等媒体制作投放家庭美德公益广告,在全省城乡开设家庭和睦公益大讲堂,广泛深入传播文明家风,潜移默化引领社会风尚。以“家庭美德”为主题举办“海峡妇女论坛”,促进两岸家庭交流。实施家庭道德实践行动,将广泛宣传群众身边“最美家庭”的感人故事,引导家庭注重传承优良家教、家训、家风,提升家庭文明程度,增强家庭发展能力。同时,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创建家教、家训、家风等家庭道德实践基地。
“家庭教育工程”将实施家庭教育阵地创建行动,加强家庭教育基础阵地建设,争取到2015年全省80%的城乡社区和60%的行政村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服务站点,全省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试验区建立“家庭教育讲师团”,培训3000名家庭教育指导骨干,建设家庭网络服务平台,提供即时在线家庭服务。实施家庭教育大讲堂公益行动,每年举办2000场“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报告会和家教沙龙,三年内实现百万家长进课堂、百万儿童齐参与、百万家庭共受益。
“家庭关爱工程”将实施老年人家庭关爱行动,推动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实施流动留守家庭关爱行动,促进流动家庭社会融入和家庭发展。发动机关单位和社会力量与流动留守人口家庭结对帮扶,引导流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实施困难家庭帮扶行动,推动逐步实现政府购买社区服务帮扶困难家庭,帮扶无男劳动力的城乡低保特困家庭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实施家庭纠纷调解行动,推动在民政婚姻登记中实施婚前培训项目,推动基层法院设立“家事法庭”,加强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
“家庭服务工程”将实施家政服务队伍素质提升行动,顺应家庭需求,不断提升家庭服务的专业化、标准化、职业化、规范化水平,积极开展母婴护理、家务服务、钟点保洁、老人陪护、职业守则培训,着力培养有责任心、有家庭服务技能的家庭服务员队伍。实施家政服务平台提升行动,争取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推进968938海峡家政暨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重点发展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和病患陪护,为广大家庭提供便捷规范、门类齐全的家政服务。
据了解,福建省妇联在今年“三八”期间以“家庭道德文明建设”为主题,围绕家教、家训、家风、家德,在省级先进社区“妇女之家”福州市军门社区举办了福建省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4周年暨“家庭道德文明建设”座谈会,开展了“三八”妇女维权月暨妇联主席下基层大接访,组织了“关爱妇儿健康·构筑幸福家庭”主题大型义诊活动,举办了福建省成功女性与女大学生对话、“春风行动”女性就业创业专场招聘会、家政服务业“双聚双促”活动和在榕女厅局长、高级女专家“和美家庭马上行”活动、庆三八气排球赛、第23届省直机关老同志“巾帼杯”门球赛和共植“海峡巾帼林”等系列活动。(来源:中国妇女报)
泉州实施家庭教育“五个一百”工程
近年来,泉州市教育局积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学校教育引领家庭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网络,实施家庭教育“五个一百”工程;并在全国首家开设与家长互动的德育手机报。2月中旬,又在全省率先推出德育微信平台,深受家长们欢迎。目前,五个一百工程已取得较好成效。
百所家庭教育实验校。依据《关于加强家长学校规范化“十项建设”(试行)的通知》建设,目前已确立百余所家庭教育实验校。
百名家庭教育讲师。已全面对百余名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做好家教工作。
百场家庭教育报告会。每学期开学第一课,各实验校开展以年段或班级为单位的家长课程培训,在全市家长学校举行报告会。
百部家庭教育视频。市教育局制作百部家庭教育视频,已在泉州德育网供广大家长在线观看和下载学习。
百个优秀家庭教育案例。向全市征集案例,目前正出版含有百篇优秀家庭教育案例的“优秀家庭教育经验集”。(来源:福建日报)
★家教文摘
爱孩子,请从共进晚餐开始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是说,天下没有不爱孩子和不希望孩子顺利成长的父母。然而,希望是一回事,如何爱又是另一回事。有不少父母成天在外面忙碌或应酬,连回家陪孩子吃晚饭的时间都没有,还美其名曰:“我在外面忙,还不是为了孩子嘛。”
这话也许没错。但如果真的为了孩子,那么还是经常回家吃饭的好。有研究表明,父母经常和孩子共进晚餐,对孩子的成长大有益处。
笔者最近看到一份对加拿大2000个家庭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那些和父母经常共进晚餐的少儿不但身体更好,而且更加活泼和自信,学习成绩更好,更懂礼貌,幸福感更强。研究还证明,和父母每周共进5次晚餐以上的孩子比只在一起吃一两顿饭的孩子同父母的关系更加亲密,而与父母关系亲密的少年中,抽烟、酗酒和吸毒的比例要相对低很多。
有何道理?细想一下,在家一起吃饭的好处多多:第一,可以吃得更健康更营养,而不是在外面凑合着吃一些垃圾食品;二是家庭气氛融洽,容易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也可以让父母在轻松自在的环境里更多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和变化并作及时处理;三是家庭成员可以就某个话题进行交流甚至辩论,让孩子在交流中提高思辨能力和扩大知识面。另外,单独吃饭的孩子即便在家用餐,也容易坐在电视机前进食,或把玩手机,这对身体显然有害无益。
美国的社会学家也曾就家庭就餐与孩子健康的关系进行了一番研究,结果表明,经常与父母进餐的少年儿童无论在身体还是心理上都更加健康。有意思的是,调查还显示,富有的家庭里父母更重视这种“围炉夜话”式的家庭聚餐,反而是中等收入以下的家庭,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更少,可能是他们为讨生活更加忙碌或对亲情重视不够。
当然,父母和孩子一起进餐并不能解决孩子成长中的所有问题,让孩子更健康快乐地成长是个综合性的课题,由多方面因素决定。但家庭成员围着桌子吃着热气腾腾的美食,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谈天说地,一定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光,而父母与子女间的亲情也会在彼此关心和相互夹菜中一点点地增进。
其实,在各类商品已经相当丰富的今天,未成年子女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比对父母物质上的关心更为迫切。爱,有时并不复杂;亲情的疏与近,也皆源自看似琐碎的日常生活。
既然你那么爱你的孩子,那么就请多和他们一起共进晚餐吧。(江亚平)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父母为孩子“跑官”揭示家庭教育四大弊病
摘要:父母错误的“当官”观念已经扭曲了教育的真正目的,从而影响了孩子的价值趋向,让一件好事变成了“坏事”,不仅仅没有起到锻炼孩子的作用,反而会引发孩子的消极情绪,影响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孩子当官,如果能够正确引导,发挥其效用,对孩子是一种锻炼;如果为了面子、虚荣而去跑官,这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伤害。
孩子在班级里能够担任“一官半职”,每一位父母都会感到很幸福,认为孩子真争气,对于孩子来说也起到了锻炼的作用,通过担任班干部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敢担当,有责任心,从而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让孩子时刻进行自我教育。从被老师和同学认可当选以后到履行职责的整个过程对于孩子的成长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孩子通过当班干部,各个方面都会得到良性的发展。
但是,当下却有很多的家长为了“面子”而请客送礼“走后门”,目的就是能够让孩子有“从政”的机会,而有些孩子也把“当官”看得很重,一旦没有被选上或者落选,就会垂头丧气,闷闷不乐。
父母错误的“当官”观念已经扭曲了教育的真正目的,从而影响了孩子的价值趋向,让一件好事变成了“坏事”,不仅仅没有起到锻炼孩子的作用,反而会引发孩子的消极情绪,影响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那么,父母为孩子“跑官”揭示了家庭教育的那些弊病呢? 教育为面子
曾有一记者采访一名小学生:你的理想是什么,长大了要干什么?
孩子回答说:“我长大了要当官” 记者继续问:“当什么官” “当贪官”。记者无语。
孩子之所以能够做出这样的回答,与父母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父母的价值观直接影响了孩子。也有的父母会把责任推给社会,认为社会大环境就是这个样子,好像上学就是为了当官,当官就意味着“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是,如果一个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仍然坚持这种本就错误的理念,对于孩子的成长肯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在这种错误的观念指引下,教育也就失去了本真,不再是育人为本。所以,有的家长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方向,孩子学习好,就感觉自己有面子,孩子担任个职务,也会心花怒放。完全忽略了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把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当作了一种“投资”,把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官职”当作了一种“产出”,这就是所谓的“面子”。教育一定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为基础,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有知识的、完善人格、正常心理的人为最终目的。如果为了“面子”而教育,最终不仅不会有“面子”,反而会让孩子更没有面子。
攀比为虚荣
攀比之风由来已久,教育这方净土也没有逃过此劫。别人家的孩子穿了名牌衣服,也要给自己的孩子买一身;别人家的孩子吃了洋快餐,也要带自己的孩子去品尝;别人家的孩子上了辅导班,也给自家的孩子报一个,总之,别人家的孩子有什么,也要让自己的孩子跟上,不能掉队,哪怕是自己多受点苦,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攀比”上,即便是别人家的孩子没有的,自己也要想办法能够独领风骚。
于是,孩子也学会了看形势而行事,别人家的爸爸开的车比自己家的好,就告诉父亲来接的时候离学校远一点,免得让同学看到,丢人;别人家的妈妈穿的衣服高档,自己的妈妈穿着简朴,就对妈妈说不要再来看我了,免得同学在背后议论等等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这都是虚荣之心在作祟,攀比不仅不能够代表一个人的能力,更不能证明一个人的未来是否能做出成绩,攀比只能让人的虚荣之心愈来愈膨胀。
教育不要攀比,也不要让虚荣之心蒙蔽了你教育的初始目的。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不要因孩子的优秀而喜,也不要因孩子不足而忧,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种幸福。孩子当影子
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影子,对于孩子的教育总想注入自己的“元素”。把自己当年没有完成的夙愿,让孩子接过接力棒,继续去完成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
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会说:“爸爸妈妈就是因为当年没有文化,没有机会念书,没有上过大学,才会走到今天这种地步,你可要用心读书,争取考上大学,愿你自己的梦,也了却了我们的一桩心事。”于是,父母们就把自己的价值观套用在孩子身上,认为自己的想法就一定是孩子的想法,即便是孩子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时,也要想办法说服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一旦孩子没有按照父母的既定方针去做事,父母就会感到失落。
孩子从降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的每一声啼哭,都是为了将来能够成为一个独立、自立的人而呐喊的。所以,父母不要错误的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就有权掌控孩子的生命,要尊重孩子的生命权。
爱心变障碍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个人成长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了爱的呵护,就好比是小树没有了阳光。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却因为父母的爱而引发了亲子之间的矛盾,因为父母的爱而限制了孩子的发展,爱,变成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道障碍和枷锁。爱孩子并不是简单满足孩子的需要,更不是无条件的满足孩子提出的所有要求。孩子小的时候,经常会采取哭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说:平板电脑对孩子的吸引力还是很强的,一岁零几个月的孩子就已经开始对其产生好奇,他们会对此爱不释手,一旦不让他们抱着,就会大声的哭喊,表示抗议。如果父母不忍心看到孩子的哭泣,而满足了他的要求,就会对孩子的眼睛带来极大的伤害,同时,还会因此而影响到孩子性格的形成,这种爱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还有的父母害怕孩子受到伤害,时时刻刻“看管”着孩子,关注孩子是对的,但是“关住”孩子却是错误的。父母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在孩子锻炼的过程中,孩子的身心才会得到有效的发展,潜能才会被激发。
让孩子从小担任职务,能起到正向的锻炼作用,是一件好事,但是,父母有意识的去为孩子“跑官”却是一种不良的现象,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为了当官而当官,这种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和功利心的做法,只会让幼小的心灵着上一抹“暗色”。
不管是以锻炼孩子为目的专门的去为孩子跑官,还是为了安抚孩子、满足孩子的虚荣,亦或是为了自己的脸上有面子而去跑官,其目的和方式都会对孩子造成无形的负面影响,不但起不到锻炼的作用,反而会触发孩子的消极情绪。孩子当官,如果能够正确引导,发挥其效用,对孩子是一种锻炼;如果为了面子、虚荣而去跑官,这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伤害。(来源:腾讯教育)
★本期话题
问题1:“家风”是什么,谈谈你的家风以及对家风的看法? 问题2: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你是如何选择? 参与方式:
1、登陆家庭教育疑难问题大家谈专题栏目,发布你的家庭教育问题,参与话题讨论。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wenda/。
2、关注福建省家长网校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fjsjzwx),可以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发表你对家庭教育话题的看法和观点。
★开心一笑
《教诲》
父亲:“怎么搞的,大白天还开着灯?” 儿子:“这是你早晨上班走时忘记关的。” 父亲:“既然你发现了,为什么还不快关掉?” 儿子:“你不是经常教导我要用事实说明问题的吗?” 《勤于动脑》
妈妈:“孩子,你读书时,怎么总爱摇头晃脑?” 女儿:“老师经常我们说,读书要勤于‘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