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著作权法》中“时事新闻”的含义
论《著作权法》中“时事新闻”的含义
王迁 华东政法大学 教授
关键词: 时事新闻,摄影作品,独创性
内容提要: 我国《著作权法》不适用于“时事新闻”。但对于反映新闻事件的照片是否属于“时事新闻”,则存在争议。本文提出:《著作权法》规定时事新闻不受保护是为了强调事实应被排除出保护范围,而不是为了促进信息的传播,对以事实为基础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加以限制。我国《著作权法》对摄影作品的独创性要求极低,使得几乎所有反映新闻事件的照片都是摄影作品,因此照片并不属于不受保护的时事新闻。如果照片本身就是时事新闻的一部分,为了报道时事新闻而不可避免地再现时,则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
我国《著作权法》第5条规定:本法不适用于时事新闻。但该条规定在实务中经常引起争议,甚至导致了法院判决中的分歧。鉴于此,本文试对《著作权法》中“时事新闻”的含义作一研究。
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有关“时事新闻”含义的最大争议,在于能够反映时事新闻的照片是否也属于时事新闻,从而被排除出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不同法院对此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
部分法院认为:为增强新闻报导效果所配的照片构成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例如,在“金报电子音像出版中心诉北方国联信息技术公司案”中,原告经营的人民网登载了一篇有关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的新闻报导及发言人的照片。被告经营的网站未经许可进行了转载。法院认为:涉案照片“是对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发言席现场的描述,是以图片形式表达发言人的身份、形象、现场等客观事实,该幅照片与上述文字一起,共同表现世界期刊大会的活动进程和现场。因此,该幅照片也是时事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以图片形式表现的时事新闻。上述内容都属于著作权法上的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任何人都无权主张著作权”。{1}
在“范冰冰婚纱照案”中,原告对范冰冰、黄少祺代言婚纱照的文字报导和5幅婚纱照片享有著作权,被告未经许可转载了文字内容和照片。法院认为:涉案照片“是新闻事实的再现与引证。„„通过附加照片,既能增强新闻真实性,又能增强宣传效应。„„本案所涉5幅婚纱照片是该新闻报道不可缺少的部分”。法院据此认定涉案照片和文字共同组成了新闻报道,均属于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2}
另一些法院则持有不同观点。在“陈冠希抵京照片案”中,原告对艺人陈冠希抵达北京机场的报导和照片享有著作权,被告未经许可转载了文字内容和照片。法院认为:“就摄影作品而言,即使其内容系反映时事,通常亦体现了拍摄者对于拍摄时机、角度、构图等的选择,具有作品的独创性,而且使用照片亦非传播时事性消息或相关事实所必需。因此,涉案的关于陈冠希抵京的照片不属于《著作权法》第五条第(二)项所称的时事新闻”。{3}
笔者认为:要解决上述分歧,关键在于理解《著作权法》规定时事新闻不受保护的原因。众所周知,客观事实并非“作品”,不能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一个人可以第一次发现事实、报道事实、描述事实,并就其对事实的独创性表达,如新闻事件分析、历史题材小说和绘画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但该保护不能延及事实本身。否则,就会妨碍他人根据相同事实创作不同作品,从而违反著作权法鼓励作品创作的立法目的。
问题在于:根据“著作权法不保护事实”的基本原理,如果《著作权法》第5条规定的“时事新闻”仅是指事实本身,则该规定似乎是多余的。那么,制订该条的真实意图,是否是为了促进信息的流通,而将某些以事实为基础创作的作品排除出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呢?在“范冰冰婚纱照案”中,法院认定“通过附加照片,既能增强新闻真实性,又能增强宣传效应。„„本案所涉5幅婚纱照片是该新闻报道不可缺少的部分”即反映了对上述问题的肯定回答。
笔者认为:这一理解是不能成立的,《著作权法》第5条规定的“时事新闻”应仅指事实本身。该条规定显然来源于《伯尔尼公约》第2条第8款,其内容是 “本公约的保护不适用于日常新闻或纯属报刊消息性质的社会新闻”。因此,对《伯尔尼公约》的权威解释,有助于澄清《著作权法》第5条的含义。
《伯尔尼公约》第2条第8款的内容早已存在,但1967年斯德哥尔摩会议决定改变其在公约中的位置并做了个别文字调整。会议报告对此指出,“本款的含义是:本公约不保护单纯的新闻或各类事实,因为这类内容并不具备构成作品所需的特征”。{4}研究《伯尔尼公约》公认的权威学术著作《国际版权和邻接权:<伯尔尼公约>及对其的超越》也指出:《伯尔尼公约》第2条第8款仅意味着构成新闻的事实不受保护,而不是将包含了事实但构成文字作品的文章或报导排除在外。{5}由此可见,被《伯尔尼公约》排除出保护范围的新闻,根本就不是作品,而仅是事实本身。
对于新闻事件的简短文字描述而言,如果其仅仅是遵循新闻报道的要求,以平铺直叙的方式和简洁的语言,说明在何时、何地,因何人,以何种方式,发生了何事,则该文字表达很可能无法反映撰写者的个性、满足著作权法对独创性的要求,因此其并不构成作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表达经常会与事实本身发生“混同”,也即在严格遵循上述要求的情况下,不同的人写出的文字内容可能差异很小。为了避免对事实的垄断,著作权法对这种文字描述不予保护。
在上述“金报电子音像出版中心诉北方国联信息技术公司案”中,涉案的新闻报道为:“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今天进入第二天,今天进行的主要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期刊市场、期刊与搜索引擎:挑战还是机遇、商业媒体的全球化变革、传统期刊的数字化发展战略等,这些议题将在四个分会场同时进行,人民网传媒频道全程图文直播。在昨天的开幕式上,国务委员陈至立、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国际期刊联盟执行主席唐纳德?库墨菲尔德等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大会秘书长、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主持开幕式。共有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期刊出版业精英出席了此次大会”。法院指出:该文中 “议题、出席人员、发言人员等都是客观事实的组成部分,没有明显的思想、情感、修辞、评论成份。基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要求,报道者只能按照时间、地点、顺序对客观事实进行叙述,没有作者发挥的余地,也没有个性表达的空间”,并据此认定上述内容属于著作权法上的时事新闻。{6}这一认定是正确的。
由此可见,《伯尔尼公约》和我国《著作权法》有关不保护时事新闻的规定,只是为了重申著作权法不保护事实这一基本原理,而不是为了将作品排除出保护范围。换言之,该规定在性质上并不属于对权利的限制与例外。当然,并非所有新闻报道都不构成作品。《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5条规定:“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介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此处之所以使用了“单纯”一词,就是为了强调:对事实富有个性化的表达不属于时事新闻。例如,夹叙夹议的新闻评论就是典型的新闻类作品。与文字描述既可能构成作品,也可能不构成作品的情况不同,反映新闻事件的照片在我国几乎都是作品。一方面,拍摄过程通常都能为拍摄者留下了展示其个性的空间。不同的摄影师在对同一事件或人物进行拍摄时,可以对拍摄角度、距离、光线和明暗等拍摄因素进行富有个性化的选择,使得照片影像具有独特的效果。摄影师还可以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敏感和准确地捕捉到稍纵即逝的场景,使照片影像体现“瞬间的艺术”。人类摄影史上的许多传世之作,都是抓拍的结果。
另一方面,我国对摄影作品采用了极低的独创性标准,这与德国等国有所不同。在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大陆法系国家,其著作权法对构成作品所需的智力创造程度有较高要求。因此,只有那些通过对题材的选择、灯光阴影的映衬、润色、照片的剪辑或者艺术处理工具的使用,表达了摄影师的艺术观点与创造力的照片才会被认为是“个人智力创作成果”,才能作为摄影作品受到保护。{7}而那些为例行公事而拍摄的照片,以及那些平庸的业余爱好者们所拍摄的照片,由于独创性程度较低,不被承认为摄影作品,只能作为邻接权的客体,受到较短期限的保护。因此,这些国家《著作权法》中“邻接权”一章,均规定了普通照片这一客体。{8}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我国《著作权法》用于规定邻接权的第四章(即“第四章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之中,并没有“普通照片”这一客体。这说明我国并没有像德国等国那样,将照片分为“摄影作品”和“普通照片”,并分别将之归于著作权和邻接权的保护客体。这一立法方法与英美法系国家类似,也即对摄影作品的独创性程度要求极低。美国的汉德法官早就指出:“任何照片,无论多么简单都不可能不受到拍摄者个性的影响”。{9}美国版权法学者也认为:拍“快照”时对拍摄对象、取景和按快门时机的选择都有一些个性因素。法院不会因照片中的艺术价值和艺术手法不足就不给予保护。{10}而在仍然奉行“额头流汗” 规则的英国,版权法更是将照片的独创性要求降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认为“偶然对准一个方向按下照相机的快门就足以符合(独创性)要求”。{11}英国版权法方面的权威著作《现代版权和外观设计法》认为:照片的独创性完全可以表现为某人在恰当的时间、出现在恰当的地点而拍摄出有价值的照片。无论拍摄者是尽力赶赴现场、发现场景,从而拍摄到了值得保存的影像,还是基于运气恰巧在现场、选择了恰当的时机拍摄出了照片,{12}都是版权法所承认的作品。因此,在英美法系的司法实践中,除了为了精确复制而进行纯粹复制型的翻拍,以及完全由机器自动拍摄,各种照片几乎都被认为是符合独创性要求的作品。
我国的司法实践也与英美法系国家相似,尚未见到因法院认为涉案照片的独创性程度不足而拒绝给予著作权保护的案例。相反,大量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照片都被认定为摄影作品,并受到了著作权保护。例如,一位医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过程中,开启腹腔镜的摄像头对手术过程进行了录像,并从中截取了几帧画面。法院认为:医生“确实为此付诸了一定程度的智力性劳动,该智力劳动所体现的独创性达到了著作权法要求的最低限度,由此应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13}
由此可见,为报道新闻事件而拍摄的照片在我国几乎都是摄影作品。根据上文所述的对《伯尔尼公约》第2条第8款的权威解释,该条并不适用于摄影作品,即使其反映的是新闻事件。由于《著作权法》第5条是借鉴《伯尔尼公约》该条而来,《著作权法》第5条同样不能适用于拍摄新闻事件而形成的摄影作品。事实上,《著作权法》的参与制订者也持有相同的立法意图,即将该条的适用范围限于事实本身,而不是基于事实创作的任何作品。他们明确表示:“时事新闻作为一种事实,是不为著作权法所调整的。但作者根据时事新闻所创作的时事新闻作品则受著作权法的保护。例如„„抓拍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的新闻摄影作品非常人所能及,这些时事新闻作品具备作品的特征,亦属著作权客体的范畴”{14}。因此,上文引述的一些判决将照片认定为时事新闻不予保护,是错误理解《著作权法》第5 条的结果。
当然,反映时事新闻的照片不属于时事新闻,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对其进行未经许可的使用都构成侵权。根据《著作权法》第22条第(三)项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6条第(二)项的规定,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以及通过网络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从字面上看,由于该条没有限定“已经发表的作品”的类型,因此包括摄影作品在内的任何类型作品都应包括在内。
然而,相关规定对为报道时事新闻而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条件进行了严格的限定——“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而媒体在报道时事新闻时,都可以自行拍摄新闻照片,完全可以避免再现或引用他人已经拍摄的摄影作品。只有当摄影作品本身就是时事新闻的一部分时,才属于允许使用的情形。例如,某著名摄影师举办摄影作品展,电视台要报道这一时事新闻,就需要播放几个展览现场的镜头,而这将不可避免地再现被展览的摄影作品,该行为显然是应被允许的。
对此,《伯尔尼公约》第10条之二第(2)款作出了更为明确的规定:“本联盟成员国的立法可以规定在何种条件下,准许为时事报道并在为提供信息所需的合理范围内,以摄影、摄制、向公众广播或以有线传播的方式,复制和向公众提供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看到或听到的文字或艺术作品”。可见,该条允许使用在新闻事件发生过程中可被感知的作品,也即上述所述的情形——“作品本身就是时事新闻的一部分”,而不允许复制和提供他人为进行时事报道而创作的作品。因此,转载其他媒体为报道时事新闻而拍摄的摄影作品,并不能根据《著作权法》第22条第(三)项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6条第(二)项免责。当然,这种行为能否为《著作权法》第22条第(二)项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6条第(一)项有关适当引用的规定所允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注释:
{1}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9)海民初字第13593号。
{2}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0)武知初字第349号。
{3}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0)一中民终字第10328号。
{4}MihályFicsor,Guide to the 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Treaties Administered by WIPO and Glossary of 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Terms,WIPO Publication No.891(E),p.33.并参见刘波林译:《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1971年巴黎文本)指南》(附英文文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5}Sam Ricketson,JaneC.Ginsburg,International Copyright and Neighbouring Rights:The Berne Convention and Beyond(2nd Ed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p.500.{6}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9)海民初字第13593号。
{7}【德】M ?雷炳德:《著作权法》,张恩民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页。
{8}同上,第528页,并参见《德国著作权法》第72条、《西班牙著作权法》第128条,以及《意大利著作权法》第87条、92条。Law on Copyright and Neighboring Rights,Sec 72.{9}Jewelers'Circular Pub.Co.v.Keystone Pub.Co.274 F.932,at 934(1921).{10}Robert A.Gorman,Copyright Protection for the Collec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Facts,Harvard Law Review,Vol.76,No.8(Jun.1963),p.1569-1605.{11}Copinger and Skone James on Copyright,§3-104,Sweet & Maxwell,Ltd.(1998).{12}Hugh Laddie etc.The Modern Law of Copyright and Designs(3rd Edition), Butterworths(2000)§4.57.{13}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6)沪高民三(知)终字第35号。
{14}胡康生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6页。出处:《中国版权》2014年第1期
第二篇:论传播沟通中的符号与含义的关系
论传播沟通中的符号与含义的关系
摘要:语言和符号是文化积淀和贮存的手段。人类只有借助语言和符号才能沟通,只有沟通和互动才能创造文化。而文化的各个方面也只有通过语言和符号才能反映和传授。能够使用语言和符号从事生产和社会活动,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属性。本文通过解释在传播沟通中符号与含义的关系,论证说明语言符号在社会交往中所起到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播沟通符号外观属性与内涵
人的交往只有借助语言和符号才能进行,一切知识的继承和传递也只有借助语言和符号才能实现.符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也是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甚至比语言还运用得更广泛。符号有身体的姿势、表情、动作、声音、图形、标志等。有的符号是表征的,如国徽、军旗,有的符号是指意的,如禁止通行的符号,前者含义丰富,后者意义明确。符号的不同也是文化特色的表现。符号的外观与作用的关系
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引以为傲的创造,它使得数字在全世界统一起来。尽管每个国家还保留着原有的数字符号,但阿拉伯数字的简洁、实用、方便被全世界公认。对于用来计数的符号而言,它所需要具有的特点就是简洁、实用、方便。我们来对比一下:2848这个四位数如果用汉字来写,要写作:两千八百四十八或二千八百四十八。如果用英文来写,要写作:two thousand eight hundred and forty-eight。由此,阿拉伯数字与各国原有的计数符号相比就是在简单得太多了,符号的形状与其作用的关系就不言而喻了。符号的外观与含义的关系
最早的符号应当是象形文字。古人通过半绘图的方式把思想记录下来。中国也就有了汉字的雏形——甲骨文。从古文字上来看,符号的形状与其含义有很重要的联系。中国最早的数字0,笔者从书中得知关于0的由来的一段经过。其实最早的时候,数字中没有0。人们为了表示该数位上数字不存在因此在该位上空出一个空位。可是到了后来,人们的工作量日益增长,每日要写的数字也越来越多,很多人书写潦草以至于空与不空难以辨认,许许多多重大的账目因为没有写清楚、看清楚造成了很大的麻烦,1
自然也伴随着不可避免的经济损失。人们为了改变空位带来的不便就更换了一种方式来表现该数位上没有数字,即“· ”。人们在需要空位的位置上点“· ”来表示该数位上没有数字。但是好景不长,人们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因为疏忽忘记了写或者漏了看。科学家们认为人之所以会弄坏东西并非是人使用的疏漏,而是科学技术的不成熟给人造成了弄坏的条件,同样,人漏写了或者漏看了“· ”也是因为用它作为符号具有不合适之处。几经波折0诞生了!一个圆圈中间是空的代表该数位上没有数字,相比较更为醒目。0就这样一直被我们沿用至今。
让我们回顾一下事例中所提供的三种符号,分析一下它们的形状与它们的含义所具有的联系。这三种符号都用来表示“该数位上没有数字”。人们使用它们并不是偶然,而是它们的形状与“该数位上没有数字”这个要表现的对象具有很大的联系。尽管前两者在使用中存在明显的问题,但是人们能够认同它们的使用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首先先看空格,这个最直截了当。没有索性不写,表现形式再明确不过了。后来,不写人们看不到,那就稍微写点——点个点。和什么都不写差别不很大,但是人们能看出来有,并且知道“该数位上没有数字”。当然,这个是要学习的,但是倘若就写给一个人215161·23621并且告诉他这是一个数字,我认为大多数人也能想得到·是什么意思。最后来看0,我们当今所使用的全世界通用的字符。阿拉伯数字的简单实用在上文中已经提到了,不过相比之下,人们对其它阿拉伯数字的形状没有多么深邃的感受,唯独0能引起人无限的遐想。0既然要表示“该数位上没有数字”,那么就必须让别人看了它有“没有”这种感觉。我认为阿拉伯数字种的“1”做到了,而“2”就没做到这一点。但0就做得比较理想,大家也都能感受到。至于想象力丰富的创作者们赋予0诸如“吞尾蛇”之类的文学色彩那就是由符号的形状及含义所引发的遐想了。符号的外观与带给人的主观感受
符号在人类社会的沟通与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融入了人之间思想感情的交流。人是富有情感的,人情感的传达在沟通与交流中又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符号作为传达人思想的工具能够给人带来什么样的主观感受也是至关重要的。
年轻人的网络世界里流传着各种各样新创的符号,比如“^-^”就是QQ一类网上聊天的常见符号。无论什么人一看便不难知晓这是一张笑脸,从主观上就很容易让人有亲切的感觉。有些人批评这种符号的使用是不规范的,本人认为之所以出现就有存在的理由。在信息化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今天,怎样能够最方便、快捷、准确地表现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不能认为是不规范、不正确的,相反是进步的、创造性的。
交通标志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符号,关系到我们的切实利益。本人并不是想在这里着重强调它的作用,而是它给人们带来的主观感受。大多数人都知道,如“禁止通行”、“前方施工”等标志牌都用了醒目的颜色搭配这样做不仅是为了使人机关系更加
合理,也是为了给看到这个符号的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本人认为这就是考虑到了符号颜色给人的主观感受。强烈的色彩对比使人潜意识地产生警觉,达到预期目的。由此可知,人的主观感受与符号的外观有很大的联系。不同符号的含义
要谈这个问题就必然要联系到日常的生活。同样的一张字条,结尾时要用怎样的符号收尾,就很能看出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当然,所表达的思想不同,效果自然不同。
某公司员工下班时看到同时留的字条:“要注意关窗”。这个字条就有好多种结尾方式。若是“注意关窗。”,那么平平无奇。若是“注意关窗!”,这个语气就让人感觉稍微重了一点,如果是计较的同事就会对你有看法。若是在字条后加一个心形图案之类则又不一样。所以,准确地使用符号才能在传播与沟通中更好地、更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样符号所蕴含的不同精神
讲符号的外形就自然而然地讲到中国书法,书法中奥妙无穷。华夏五千年,一个字有N种字体。就浅层次来说,其实怎么写都无所谓,无论写得好还是一把乱草,只要能看懂就对传播没什么影响。但是从深层次来说,我们要传播的不只是一种信息,更是一种精神!
想到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时候,我们在历史博物馆的照片上看到的横幅、标语上的字写得都是苍劲有力。设想一下,假如抗日救亡的旗号上写的字都是歪歪扭扭、有气无力,别人看了便会笑话,这哪里还能救亡?这样的国家不自己灭亡便是奇迹了!同样是“抗日救亡”四个字,书法写得好字也好像有了力气,给人一种威严,人们看到这样的旗号便会深深的感受到抗日救的精神。这并不是表面文章,倘若举办这种运动的组织只是随意乱来也写不出带有民族气节的符号。体会一下就可以感受到符号所蕴含的精神了。符号含义的变迁
世界每一秒都在变化,同样符号也在变迁当中。语言是一套复杂的符号体系,符号作为沟通的媒介也在不断变化。符号含义的改变能反映很多问题。比如中国古代的文学物《楚辞》中,人自称常常用“朕”这个符号,但是在秦始皇确立天下一同后,“朕”只用于皇帝自称。从符号上看含义变化了,但是它却反映了政治制度的极大变化。
由此可知,符号不仅仅为人类传播了文明,也见证了历史。也有人说,如果要消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要消灭它的语言文字。我认为亡国这种事有时很难讲清楚怎样才算亡国,但是既然有人认为独有符号是国家的灵魂,无论它是否确凿占了如此重要的地位它都应当是一个国家宝贵的财富。
符号含义并非与生俱来,需要人们去发现、营造、传达。但符号含义不是凭空想象、捏造的,符号含义应该始于人类的需要,终于人类的理解。它与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息息相关,符号作为沟通的媒介也在时时刻刻变化着。
第三篇:论传播沟通中的符号与含义的关系
论传播沟通中的符号与含义的关系
关键词:传播与沟通的概念与特征
信息
符号与含义的关系
摘要:
1.传播的含义
2.沟通的概念
3.信息的含义
4.人际沟通主要特征
5.组织沟通的问题解决方式
6.通过事例说明问题
7.传播与沟通的重要性
语言是汉通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人们的相互沟通是靠体态姿势的变化和单音节的发音而进行的,人类有了语言,才使人类的生存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可能。传播是宣传、传授、传递和散布的意思,是将个体的物质或能量传递给其他众多个体的过程,是将个人或一部分人的思想、观点传达给大众的过程。沟通则是综合传达、交换和交流为一体的表达方式,表示人与人之间思想,情感和信息方面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过程。
(一)传播的意义
作为一个自然人生活在社会上,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人与人的沟通,语言则是借以传播与沟通的一种结构化的符化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传播与沟通工具。而信息则是人与人传播的代码,信息是人们对事物了解的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是生物控制系统进行调节活动时与外界相互作用,相互交换的内容,也是作为事物的联系变化,差异的表现。信息表现了物质和能量在时间、空间上的不均匀的分工是由物理截体与语言构成的统一体,是物质和能量在时间上具有一定意义的“图像”集合成的符号序列、沟通在自我心理上是心理对客观世界的反应。传播是传播者自身对受传播者的影响,人际沟通的主要特征是沟通,双方的双重角色传达,传播与沟通的概念与特征符号、语言、信息为主要的组成部分
符号传播与沟通的一个基本构成是符号,没有符号,便不通进行有效的传播与沟通。所谓符号,是一种代表人的思想,意愿的通用记号或标志,任何有含义的东西它可以是符号。它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记号或者某个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它是人们借以传递住处的截体和交流思想和感情的手段,人类创造符号,使用符号来表达意愿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自然界中,人是惟一能够使用符号进行沟通活动的动物。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使用符号的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在传播与沟通学中,符号可以分为言语符号和非言语符号两类。
言语符号:言语符号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符号。口头语即人们有声言语:书面语即指文字、图像等。这两种符号是人们使用最广泛、最普遍、同时也是最重的符号形式。
非言语符号: 人们在传播与沟通活动中还在使用另一种交际符号,即非言语符号。非言语符号包括体态言语符号,辅助性言语符号和类言语符号三种。
语言的基本职能:语言是借以传播与沟通的一种结构化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传播与沟通工具。自人类的语言产生以来,经过无数代人的使用,使其在声音和意义两个方面得到较规范的结合,渐渐有了语义、语音、语法的系统性。同时,随着人们的传播与沟通活动的扩展而不断推陈出新,从而渐渐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语言有三个基本职能,即:为客观事物或人命名,人与人相互作用、分享观念、意见和情感的基础;传送信息的工具。一个人的语言发展是先天的语言通力和后天模仿、学习行为的结合。
语言的含义: 对于传播与沟通来说,最重要的是语义。国为一个人与另一个人进行传播与沟通,不是在传送符号,而是在传达和交流含义,甲对乙传递的某种信息,意图是为了使乙方接受和理解甲的意思。因此,传者与受传者在语言上的共通性是理解的前提。
(二)信息的含义
信息的含义:关于什么是信息的问题,已有很多学者发表了经过研究所得出的观点。概适起来,有以下几种:①信息是人们对事物了解的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②信息是生物控制系统进行调节活动时,与外界相互作用,相互交换的内容;③信息是作为事物的联系、变化、差异的表现;④信息表现了物质和能量在时间、时间上的不均匀分布;⑤信息是由物理载体与语义构成的统一体;⑥信息是物质和能量在时间、空间上具有一定意义的“图像”集合或符号序列。以上一些观点从控制论、系统论以及哲学的角度对信息下了不同的定义,说明了信息的形态、功能和特征。
传播与沟通的概念与特征是事物表现的一种普遍形式。一切事物都会发出信息。因此,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根据理力争人们对信息的一般理解,信息就是具有新内容和新知识的消息。从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这一角度理解信息,它不仅仅是种可以用语言传达的消息、情报,也还包括非语言的符号等等。因此,可以将信息理解为人类感官所能直接感知和体会一切有意义的东西。
信息的分类:从宏观上分,信息可以被分为三类,即自然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信息的作用:信息的作用是实现物质的沟通。自然信息保证了自然界的沟通,信息与能量一起构成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条件。生物信息使生物体得以沟通,如生物种子所存储的遗传信息就是保证生物体代际之间的生长模式能够一致的密码,是生命体代际沟通,保证物种连续性的方式。也可以说,信息是生物控制系统进行调节活动时,与外界相互作用,相互交换的内容。社会信息是社会成员彼此沟通、保证社会有一定的同质程度的手法。
信息既然是物质沟通的方式,人对某事物掌握的信息量的增加也就是对这一事物了解的不确定性的减少。
(三)传播与沟通传播符号与含义的关系
传播与沟通的概念与特征沟通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紧密,关系更合谐,在人与人接触中通过语言,媒体等相互传达信息及时与人交流沟通,在理论上了解了如何赶的上社会的基本步骤,人类社会的传播与沟通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和发展密不可分。人类社会沟通与传播的发展是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分不开的。人类社会发展时期,人类用动作和简单的语言进行直接的交流和模拟;在工业时代,人类学会了用文字和数据传达信息;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要用更复杂的计算机语言来进行对未来的设计。人类传播与沟通的历史说明,传播与沟通行为的发展及方法,手段的变化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类文明进展的重要标志。
第四篇:论和谐师生关系的含义
论和谐师生关系的含义、特点及建构 作者:张家军 点击率:123 日期:09-05-14 文章来源: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7/0
1[摘 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关系发展的完美阶段,这种和谐不是教师或学生单方面努力的结果,而是经过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相互作用达到协调的、满意的结果。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师生的发展和教育教学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全面地认识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师生关系;和谐;建构
我们对于过去教师对学生的“统治”深恶痛绝,于是我们围绕着“学生的发展”在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系上,从情感、态度和言行等方面给教师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这种规定被全社会所认同并被不折不扣地执行,以维持师生关系的发展。诚然,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灵魂工程师”应对和谐的师生关系负责,但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师生关系的构建者之一,学生也应付出努力。正如有学者指出: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发展,与学生一道获得幸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考虑教师的幸福只考虑学生幸福的教育,客观上是要求教师都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这是不现实的[1 ](33)。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学生作为“被统治者”对教师的绝对服从,也不是教师作为“工具”任凭学生“游戏”。只强调单方面的师生关系是不健康、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乃是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和谐师生关系的含义及特点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努力而形成的师生关系的成熟、完满阶段。在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之前,我们必须明白和谐师生关系的含义与特点。
(一)和谐师生关系的含义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2 ]。从师生关系的概念中我们可以认识到:首先,师生关系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即教师作用于学生,学生也要作用于教师。其次,师生关系中师生通过相互作用产生了相互影响,即在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对教师产生了影响。再次,师生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但又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是在特殊的环境———学校中,通过专门培养人的教师及其精心组织的教学过程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发展的美好阶段,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以及教育教学都有重要的积极作用。那么,什么是和谐呢? 一般认为:“和谐”是事物发展的成熟阶段,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原始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三个时期,而和谐只产生于成熟阶段;和谐是人的思想协调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作用的结果;和谐是事物内部关系全面协调的统一[3 ]。由此可知,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师生通过相互作用和影响,通过协调内部关系而形成的,是师生关系发展的成熟阶段、完美阶段。
(二)和谐师生关系的特点
一提到师生关系时人们更多地会想到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对话”,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和谐的师生关系当然包括这些内容,但这些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不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区别于一般的师生关系的本质特点。笔者以为“, 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1.均衡发展
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但又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间为完成教育任务而发生的工作关系,为满足交往而形成的人际关系,以情感、认识等交往为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4 ]。其中师生的工作关系是最根本的,并受教育目的制约,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根本需要,是师生最基本的关系;人际关系是师生社会化和个人满足的需要;心理关系是师生的情感和认识的需要。这三个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相互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这三种关系的均衡发展。忽略了师生之间任何一种关系的发展,都是不和谐的而且是不健康的师生关系。
2.双方付出
从上述对和谐师生关系的界定中我们可以发现,和谐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不是教师或者学生任何一方的单方面的付出,而是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尤其是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人们在重视教师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的情况下,学生也应抓住时机,积极配合这种师生关系的建立。因为:学生是学校中任何革新活动的参与者或革新者的主体之一,而不仅仅是获益者。只有师生的共同作用才能发生革新[5 ]。我们要突破以前不良的师生关系的界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共同付出。
3.双方获益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双方相互促进、共同获益的结果。一方面,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取得好的效果,还让学生感受到有种安全感、归属感和“爱”,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同时,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情感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是有重要意义的。另一方面,和谐的师生关系也会满足教师作为人的心理需求。学生的进步也体现了教师之作为“教师”的价值,体现了他们的能力。曾有人指出,在教学过程中,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获得的发展则是这一目标派生出来的“产品”[6 ]。可见促进学生发展这个活动本身的结果也是教师发展、教师获益的一部分。哈格里夫斯曾提到师生关系依据彼此情景定义的一致性与否存在着三种可能:和谐、不和谐、假和谐。其中和谐就是师生双方均获益,不和谐是师生双方均受害,假和谐是有时获益有时受害。他
指出,尽管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利,但事实上很少有教师会不折不扣地使用;尽管学生处于被动、无权的状态,但事实上学生仍可以通过破坏等手段以无形的力量进行对抗[7 ]。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双方共同促进,彼此获益的结果。
4.双方愉悦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彼此感到愉悦、满足。首先,这种关系是以一种平等的、信任的、尊重的态度和行为来维系的。这种过程是令人轻松、愉悦的。另外,通过师生努力而产生的和谐关系的结果是师生共同获益,这种结果也是令人愉悦的。因此和谐师生关系的这种愉悦既是过程的愉悦,又是结果的愉悦。任何一种以牺牲师生任何一方的愉快和满足为代价换来的师生关系的“和谐”都不是持久的和谐,是一种“假和谐”或者说是不和谐。在师生交往过程中,通过师生双方各自合理发挥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彼此尊重、相互促进,在愉悦的气氛和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师生关系才是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是师生双方共同努力完成的。师生双方应树立正确的观念,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运用各种策略来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指南,树立正确的观念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教师应做到: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将学生的最大发展看成是自己最大的成就和满足。正确认识和履行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到职业道德是教师的灵魂,是贯穿教育的精神支柱。其次,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认识到教学不仅仅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还要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和道德情操,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以成绩的好坏、是否对自己言听计从来评价学生。相信学生的潜能,把学生作为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再次,树立正确的交往观。教师应正确认识社会中的不良观念给师生关系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袭。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名利观,不以学生家庭的财富和名利来确定交往的对象和交往的目的。同时,学生也应做到:第一,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应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尊重教师的人格,支持教师的教学工作。学生还应从小学会宽容、学会爱自己和爱别人。学生应知道教师也是人,也需要爱。学生对教师的“爱”表现在学生对教师的接纳,真诚、热心地对待教师。第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学生的学习观是指学生个体对知识、经验所持有的直觉认识,也有人把它看成是学生个体对知识和学习的一套认识论信念系统,它涉及对知识性质、学习性质、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等多维度的直觉认识[8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对于正确指导自己的学习行为、“评教”和师生关系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第三,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学生应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发挥自己的优势,改变自己的劣势。这就需要通过与教师的交往,将教师的阅历、经验和见解等作为自己的借鉴。学生应树立自信,克服胆怯
心理,认识到教师是一般的、同自己地位平等的人,敢于同教师交往,乐于同教师交往。
(二)提高能力,正确对待
能力素质是师生能否建立起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师生提高彼此的能力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系。为此,教师应做到:第一,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注意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思来提高自身素质。在道德方面,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做到为人师表。在个性方面努力做到开朗大方、和蔼可亲、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等。第二,全面了解学生。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才能正确地对待学生。“如果教师没有对自己的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他就常常对学生抱一种完全不正确的看法”[9 ](31)。因此教师需要全面地观察、了解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性格特点,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第三,平等对待学生。学生对教师对待自己和同伴的态度是很敏感的。学生会为教师对自己的不公平待遇而对教师产生反感态度,并进而影响师生关系的发展。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科夫曾指出:孩子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自己亲近的人的时候,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9 ](39)。因此教师应不因学生的家庭条件、外貌特征、成绩状况、性格特点等而不公平地对待学生。第四,主动关爱学生。爱是一切情感建立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爱。只有教师和学生真诚地相互关爱,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发展。教师还要对每一个学生抱有期望。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期待会带来期待对象的戏剧性变化,即按照期待的结果变化。因此,教师应对每个学生抱有期望,主动与每个学生接触,更多地关注学生,关心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同时,学生也应做到:第一,主动提高自己,始终追求进步。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不断努力学习使自己身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学生会赢得教师对他的好感,并激发教师教学以及与学生交往的热情。这种好感和热情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另外,学生还应注意自己的交往方法,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第二,尊敬教师,善待他人。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叫“育人”,这种劳动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它是倾注了教师大量的心血、精力以及情感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总和。因此,学生应该尊重教师,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爱教师。“学生的尊敬和爱慕,可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的爱,而学生的对立情绪又往往是许多教师感到对学生‘爱不起来’的原因”[10 ]。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是人格上的尊重,而不是对教师一味地服从。学生还应主动关心和善待身边的其他人,通过善待其他人,能更好地赢得他人和教师的好评和喜爱。
(三)运用策略,深入交往
由于教师经验的丰富性和角色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在师生关系的构建中处于主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这里主要探讨教师如何运用策略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换位思考。师生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彼此交往的态度、言行等。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兴趣爱好,理解学生不成熟的态度和言行。教师在要求学生的时候,应考虑是否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且自己应做出表率。
2.兴趣融合。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爱好,形成与学生兴趣的融合点,再逐步扩大对话范围。“兴趣融合点就是双方共同感兴趣的事物,它不是强者对弱者兴趣的剥夺,即不是教师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兴趣,也不是教师迫于某种压力而向学生的兴趣无原则的让步,而是形成师生共同的兴趣”[1 ](279)。共同的兴趣是师生扩大和深入交往的基础,是师生形成良好的印象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
3.批评的艺术。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要求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而是要采取学生能够接受的批评方式。在批评学生的错误时应视其所犯错误的性质、严重程度、学生的性格和批评的场合,灵活地运用批评。在批评学生后,应适当给予安抚。这种批评不会伤害学生自尊心,学生易于接受和改正并且不伤害师生关系。
4.恰当赞赏。教师应对学生的进步和优秀表现加以赞赏。教师的赞赏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因素。恰当的赞赏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挑选值得赞赏的地方来以各种方式进行赞赏。这种赞赏包括教师眼神的肯定、语言的赞赏、行为的认可、物质的奖励等。教师在对学生赞赏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赞赏过度和赞赏不及,避免对不值得赞赏的行为的赞赏。
5.及时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谈话、匿名信等方式保证学生反馈通道的畅通。这种反馈包括学生对自己的教学、交往的方式方法以及个别行为习惯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应仔细思考这些意见或建议。对于自己做错的要改正,做得不好的要改进,学生误会的地方要想办法澄清。
第五篇:论声乐教学中专用术语的含义及作用
论声乐教学中专用术语的含义及作用
内容摘要 :声乐教学离不开良好的听觉及听觉形象,以及正确歌唱状态的形成,而这些感觉、状态的好坏,常常与教学中引用的专用术语密不可分。文章从气息、咬字吐字、声音的“位置”、共鸣四方面进行了有关术语的阐述。
关 键 词 :声乐教学 术语 含义 作用
自公元4世纪,在罗马建立有系统声乐训练的第一所正式的圣咏学校以来,声乐教学已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从古至今,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根据学生不同的歌唱状态,引用不同的声乐专用术语,激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灵感,从而收到预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来剖析声乐术语的含义及作用。
一、歌唱气息中的专用术语
美声学派有一句箴言:“谁懂呼吸,谁就会歌唱。”这说明歌唱气息运用得好坏是我们歌唱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歌唱中的呼吸状态不同于生活中的呼吸。歌唱呼吸运用和控制除了持之以恒的正确训练外,还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感觉,这就离不开我们声乐教学中专用术语的启迪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常常根据作品的节奏、速度、风格等运用不同的术语来调节歌唱者的呼吸。比如:“吸气要像闻花一样”“吸气要像吃惊状态”“吸气像打哈欠”“气吸到哪儿就从哪儿唱”“吸气要深一点”“呼气像叹息一样”等专用术语。
“吸气要像闻花一样”就是要求歌唱者吸气要吸得深、自然、平稳、舒展、兴奋。在歌唱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部分学生在歌唱吸气时常常习惯用生活中的状态来吸气,仅仅调动口、鼻、咽等器官来吸气,而忽略了呼吸肌群的舒展以及内在积极和兴奋感,造成吸气浅、散、“不集中”,从而影响到歌唱的质量。“吸气要像闻花一样”就是为了调动歌唱者呼吸肌群的舒展和积极性,起着协调、统一的作用。这一术语我们常用于抒情性风格作品中。比如:陈克正词、崔蕾曲《故乡的小路》,肖贝尔词、舒伯特曲《致音乐》等。这一术语在合唱训练时也起着积极的作用。比如:瞿希贤改编的合唱曲《乌苏里船歌》是男高音领唱的混声四部合唱,在领唱与合唱的配合上,呼吸状态的积极、舒展、协调就显得格外重要。若这一感觉不统一或不到位,就会造成吸气状态的不统一,从而影响整个合唱队(团)统一的“进声”以及在发声时各器官、肌肉群乃至神经各方面相互配合的协调性,从而影响到音量、音色、速度的统一。因此,领悟和把握好这一术语的感觉,有利于调动歌唱者内在呼吸肌群的协调和统一,有利于歌唱“进声”“收声”的统一和完美。
“吸气要像吃惊一样”,就是要求歌唱者吸气要快、要短促、轻巧,同时也要舒展、自然。这有利于歌唱者吸气干净、利落,这一换气方法常常运用于速度较快、热情、欢快的声乐作品中。比如:韩伟词、施光南曲《打起手鼓唱起歌》,赵思思词、姜一民曲《军营飞来一只百灵鸟》,奇阿拉词曲《西班牙女郎》以及贺绿汀的合唱作品《游击队歌》等作品训练中。这一专用术语的运用,有利于调动歌唱者换气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调动歌唱者肌体在极短的时间里达到协调和统一。但也要注意不能过分,是像而不是真正的吃惊状态,我们只能从感觉上去领会、去感悟这一术语在歌唱中的含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此术语的作用。
“气吸到哪儿就从哪儿唱”,或“吸着点唱”,或“多用吸气的感觉状态来歌唱”,是指歌唱气息控制的稳定感觉、统一感觉及肌体的舒展感觉状态。要求歌唱者吸气要适度或支持感觉要深,也就是歌唱者要保持吸气的状态即:“通道”感觉来歌唱,防止气息上浮、肌体局部用劲或者稍不注意就会丢掉吸气的对抗感觉等不良现象。因为歌唱呼吸实际上就是要调动整个呼吸肌群的内在平衡运动。这一术语我们常常用于音程大跳和部分歌剧作品中,比如:志同词、尚德义曲《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选自俄罗斯歌剧《伊凡苏萨宁》中的《安东尼达的浪漫曲》,选自歌剧《玛尔塔》中莱昂内尔的咏叹调《宛如一梦》等作品训练中。这类作品对气息的控制要求较高,气息量的变化也比较大,气息不但要深,同时也要讲究平稳和统一,不能过于使劲或吸大量的气息,不然会造成肌体僵硬,失去歌唱状态的平衡。著名指挥家马革顺先生在告诫合唱成员始终不可忘怀的守则:“始终保持吸气的感觉”来控制呼吸肌群和歌唱。“气吸到哪儿就从哪儿唱”,实际上也是告之歌唱者,要用“整个身心来吸气,用整个身心来歌唱”的道理。
以上对歌唱呼吸的运用、控制的专用术语是我们在声音训练时常用的一些感觉语言。从生理结构来说,我们的气息是不能吸在腰部、小腹等部位,歌唱中的这些术语只是一种感觉,是因歌唱时肌体间的对抗所产生的一种感觉。因此,正确领悟歌唱中气息的一些专用术语,对歌唱气息的运用和控制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改善歌唱音质、音色以及对作品风格的把握等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歌唱咬字、吐字训练中的专用术语
歌唱中的咬字、吐字技巧是我们歌唱训练中的第一要素,如果这一技巧没有解决好,那就不能称之为歌唱。在这一训练中,教师们常常用一些专用术语来引导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和训练。
比如:“咬字、吐字就像猫逮老鼠一样”不松不紧。意思是指歌唱中咬字、吐字既要有一定的力度或控制感觉,又不能咬得太死、太紧。咬得太死,就会使字头发紧、母音(字腹)“发干”,造成歌唱声音不圆润、不流畅;反之,力度不够也会造成歌唱中咬字、吐字不清楚、“声音散”“位置不集中”等不良现象。“咬字、吐字就像猫逮老鼠一样”就是引导学习者在不同旋律、不同音高、不同作品中寻找咬字、吐字力度感觉及适当的“度”。这一技巧把握好坏直接影响到歌唱歌词是否清晰、圆润的关键。
又比如:“咬字、吐字要干净、利落”。意思是指动作要快、要小,咬字、吐字点要准确,力度要适度,而不能用说话的状态来咬、吐歌唱中的歌词。因为歌唱的语言是受歌唱旋律、声部、节奏、速度、时值长短等方面的制约,它比生活语言更夸张,讲究每一个字的咬、吐、收的传递过程,同时也十分注重每一个字与气息、力度、开合度之间的协调及配合等。就如同合唱训练中的“起声”有“激起”和“舒起”两种。“激起”就会使声带积极的闭合,易发出干净、利落的声音,“舒起”声带的闭合就不完全,常会产生音质暗而沙之感。因此,把握好“咬字、吐字要干净、利落”的内在含义,有助于我们歌唱声音的清晰,母音纯正和流畅等。
三、歌唱中形容声音位置的专用术语
在生活中我们常议论到:某人说话声音好听、某人说话速度较快、某人说话声音太小、某人是个酒嗓子等来反映说话人不同的声音状态或习惯。然而,在歌唱训练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老师说:“声音靠前点”“声音靠后点”“声音位置在眉心”“声音不够集中”等。这与生活中的表述完全不一致,这就是声乐训练中用来形容歌唱“声音位置”(“高位置”)的专用术语,这是帮助歌唱者寻找和美化歌唱声音有效方法和手段之一。
比如:“声音靠前点”是针对“声音靠后”的一种调节手段。“声音靠前点”意思是说:歌唱的声音明亮点、清晰点或指咬字、吐字(唇、齿、舌尖)的力度多一点;而“声音靠后点”意思指歌唱的声音向软腭上方(小舌头)调节开合度,这就要注意与口腔、咽腔等器官的内部空间感觉的配合,使歌唱的声音更柔和、圆润。若开得过大,声音就会向后倒,出现声音空、虚、撑等不良现象,若开得过小,声音就会出现紧、压、不流畅等感觉。因此,把握好声音的“靠前”“靠后”的感觉,是关系到歌唱声音是否清晰、是否圆润、是否符合作品的风格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歌唱声音从听觉上产生“远与近”“明与暗”“实在”与飘逸之感觉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又如:“声音位置集中点”是从歌唱听觉来说的,意思是指歌唱的声音从听觉上感觉“位置高”“集中”明亮,又显得柔和、圆润,声音没有漏气、嘶哑之感。要达到歌唱声音的“高位置”或“集中”的感觉,必须把握好歌唱咬字、吐字技巧,气息的运用与控制以及各歌唱状态间的协调、平衡和统一。总的来说:就是解决或把握好一个尺度与协调、平衡与统一的关系。这样我们才会逐步寻找和感觉到歌唱声音集中的感觉,才会使我们歌唱声音纯正、“集中”,歌唱音质、音色优美动听。
四、歌唱共鸣训练中的专用术语
歌唱的共鸣是扩大歌唱音量,美化歌唱声音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歌唱训练中我们常常会用到:“头腔共鸣”“胸腔共鸣”、口腔共鸣、鼻腔共鸣等专用术语。歌唱中的共鸣是在气息冲击声带产生基音、泛音与人体中的鼻腔、口腔、咽腔等形成共振便产生了共鸣。我们要运用好歌唱共鸣这一技术,首先离不开对它的正确认识。比如:“头腔共鸣”(也常常指歌唱声音高位置)是我们在歌唱训练中听到最多的一个专用术语。那么,何为“头腔共鸣”?从生理学、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的头腔是不会产生共鸣的,因为人的头部主要由大脑和小脑组成,而脑里主要是脑浆及神经系统等,这些是不能产生共鸣的。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们常常用的“头腔共鸣”只是一种听觉感觉的习惯用语,是因为在歌唱时,人的鼻腔、鼻窦或口腔产生共鸣后的一种震动而产生的一种共振感觉。因此我们一直习惯用“头腔共鸣”来形容或寻找歌唱中的“高位置”或“声音集中”,就如同在童声合唱训练中为了统一“声音位置”常要求孩子记注:“头顶瓦罐,口含鸡蛋”这几个字,目的是为了帮助小孩来寻找“头声”或声音的“高位置”感觉。
同样道理,“胸腔共鸣”也是一种震动感觉所产生的一种感觉共鸣。我们都知道,在人体的胸腔里充满了肺泡,是我们人类呼吸不能缺少的主要器官之一,肺泡是不可能产生共鸣的。我们常常说的“胸腔共鸣”实际是口腔、咽腔在歌唱时产生共鸣后的另一种共振感觉,我们也习惯称之为“胸腔共鸣”。
因此,无论是“头腔共鸣”或是“胸腔共鸣”都是一种共振现象,是整个歌唱状态协调、平衡、统一后产生的一种整体感觉。因此正确领会好“头腔共鸣”“胸腔共鸣”这一专用术语,对防止人为的强迫使用嗓子来增加所谓的共鸣——音量,把握好歌唱的音质、音色及作品的风格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就如米兰音乐学院前院长安东尼奥·巴基尼(Antonio Bazzini,1818—1897)曾说:“艺术的目的不是惊人而是动人”。“追求音质,音量就会自来”,实际上就是要求歌唱者要从自然、协调做起,持之以恒,音量就会自来,歌唱就会变得优美动听。
综上所述,笔者从歌唱的气息、咬字、吐字、声音的位置、共鸣等几个方面谈到的声乐教学专用术语仅仅是歌唱教学中常用的一部分。不同的教师在声乐训练的不同阶段、不同技巧的训练过程中,均会选用恰当的声乐专用术语来辅助教学。一个学习者对专用术语领悟得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习声乐技能、技巧的好坏;同时也将影响到演唱者对作品风格的把握。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声乐专用术语的学习、引导及领悟,掌握其正确的运用方法和感觉,使学习者少走弯路,对促进声乐基础技能、技巧的快速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