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800米跑练习 方法
一.变速跑、间歇跑是中考体育考生中长跑训练的主要手段 800米、1000米跑是一种有氧无氧跑的项目。对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的要求都很高,因此,训练既要改善心脏和循环系统功能,增强有氧供能能力;又要改善肌肉工作能力,增强无氧供能的能力。变速跑的生理效果,首先是增加心脏容量,改善跑的过程中心脏对循环系统的泵血能力,从而更好地向工作中的肌肉提供血液,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即提高了耐久能力。
间歇跑的生理效果,是引起肌肉中的血液的“过度酸化”,为了消除“过度酸化”对肌肉工作能力的影响,就要求血液中有大量的碱储备,发挥中和作用。运动员有了更好地抵抗较长时间“过度酸化”和供氧不足的能力,便提高了无氧供能能力,即提高了速度耐力。
匀速跑(或定时跑)也有变速跑同样的生理效果,经常采用,会对肌肉收缩的生物化学变化发生影响,使肌肉中肌糖元增多,有氧分解产生能量供给肌肉收缩的能力提高,而相反地使发挥速度所需要的无氧分解能力,因得不到锻炼而相对削弱,所以会影响速度,进而影响其他专项成绩,因此不适宜体育考生的800米训练。
对于上面三种方法应灵活运用,一般对于初三的中考体育考生而言,一年的训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考前一年~考前半年为第一阶段,多采用变速跑训练;考前半年~考前3个月为第二阶段,变速跑和间歇跑训练交替采用;考前3个月~考前1个月为第三阶段,多采用间歇跑的训练。
一次训练课运动量及强度安排 体育考生中长跑训练,第一阶段逐渐增加运动负荷量,第二阶段在增加运动负荷量的同时加大运动负荷强度,第三阶段只上强度而不增加运动量(或适量减小运动量)。下面是第二阶段训练运动量及强度的课计划安排: 1.变速跑的运动量及强度安排 每次训练的跑量是800米(或1000米)距离的4倍左右,如采用150米、200米快速跑,中间用100米慢跑作为调整,训练量为:跑12~14个快跑150米+慢跑100米;或者跑10~12个快跑200米+慢跑100米。快跑段的强度不低于70%,慢跑段的时间不超过快跑段时间的三倍。2.间歇跑的运动量及强度安排 每次训练课的跑量是800米(或1000米)距离的3倍左右,如采用200米、300米、400米的间歇跑,训练量为:10~12个200米跑;或者6~8个300米跑;或者5~6个400米跑。跑的强度不低于自己最高速度的80%为最佳。如果跑的强度在70%以下,对人的机体就没有足够刺激,对提高成绩意义不大。
四、注意要点 1、800米、1000米跑的训练一定要因人而异,因各人的身体素质、身体条件不一样,千万不可盲目搬用他人的训练方法;同时,训练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可能出现生命危险。2、800米、1000米跑的训练,不仅是身体素质的训练,也是意志品质的锻炼,一定要培养自我坚强的意志品质,敢于吃苦,勇于突破,不断超越自我。训练或比赛时一定要坚强,不断鼓励自己,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第二篇:耐久跑动作练习方法
耐久跑的练习方法
耐久跑是人体在氧气供应充足情况下长时间跑步的能力。重点:途中跑 难点:
1、掌握耐久跑的呼吸方法。
2、合理的分配体力。
动作要点:动作自然,两腿蹬摆协调配合,步频较快,步法均匀,有良好的跑步节奏,能合理分配体力。
课上:耐久跑不受场地条件限制,有较高的锻炼价值,能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培养刻苦锻炼的意志品质。但是,由于耐久跑的生理负荷量大,加之动作单调枯燥,练习中部分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往往不能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调动学生积极性和练习兴趣,采用多种趣味练习十分重要。
1、走跑交替练习
走跑交替运动能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到新奇,练习不觉疲劳。一是按教师信号,如口令、掌声、哨声做跑与走的交替练习。二是做各种蛇形跑、对角线跑、8字型跑等的跑与走的交替练习。三是分队走跑交替,如男生跑、女生走,男生走、女生跑。四是定距离的走跑交替练习,如绕足球场的边线跑和底线走,绕田径场的直道跑和弯道走。
2、匀速慢跑练习
主要是体会轻松协调跑的动作和有节奏的呼吸方法,在跑中可采用呼气时齐声喊“
一、二”的方式,直到跑完全程。
3、轮流领先跑练习
10~12人为一组,全组在慢跑中,由排尾的学生开始,用稍快的速度跑至排头后,排尾第二人又向排头跑去,依次轮流做领先跑练习。
4、结队跑练习
把学生分成几个组,先让学生自己讨论跑的方法,然后按规定的距离,全组协调一致地跑完全程,以全组先到者获胜。
5、伴同跑练习
2~3人一组,速度节奏保持一致,并互相帮助,如速度快的学生要注意照顾跑得慢的学生,并对他们加以鼓励。
6、图形跑练习
运用各种图形,让学生围绕变换行进路线做各种图形跑,如蛇形跑、螺旋形跑、五角星跑、梅花形跑、对角线跑、“8”字形跑等,使学生感到有新意,练习情绪高。
7、往返跑练习
如在50米和100米直道上,在起点起跑,绕过设在终点的标志物,连续往返跑几次为一组,每组问休息30秒,跑完规定的组数。
8、定时跑练习
用均匀的速度跑完规定的时间,能使学生主动掌握跑速,合理分配体力。可采用定时定距离跑,如初二男生用5分钟跑完1000米,女生用4分30秒跑完800米,也可采用定时不定距离跑,在规定时间内,看谁跑的距离最长。
9、变速跑练习
快跑与慢跑交替,快跑段用中等或较快的速度进行。可进行等距离变速跑,如100米快、100米慢或直道快、弯道慢;也可进行不等距离变速跑,如50米 快、100米慢或200米快、100米慢;还可进行递增或递减距离变速跑,如100米+200米+300米快跑,或300米+200米+100米快跑。
10、重复跑练习
全程跑时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速度跑规定的距离,每跑一次休息3~5分钟。一是等距离的重复跑,如跑3个300米。二是不等距离重复跑,如跑三次分别是400米、300米、200米。
11、改变环境跑练习 耐久跑练习可在运动场上进行,也可以到学校附近的僻静空地和公路上以及农村学校附近的小山丘、田梗、小树林等自然地形地物中进行,给学生新异的刺激,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对跑步产生兴趣。
12、让距离跑练习
在规定的距离内,前后两组保持一定距离,前面的学生奋力奔跑,不让后面的学生追上,后面的学生则紧追不放,大家都跑得很认真。
13、音乐伴奏练习
选用节奏明快,鼓舞斗志的音乐,如《斗牛士》、《生命之歌》、《运动员进行曲》等,伴随耐久跑练习,效果极佳。
14、变换练习
一是变换跑的动作形状和方向。在跑进中按教师的信号,采用小步跑、高抬腿跑、跨步跑、后蹬跑、后退跑、并步侧跑、前后交叉侧跑等练习,使学生感到新鲜,课堂气氛活跃。二是变换内容和形式,运用流水作业法。如第一圈小步跑、高始腿跑、后蹬跑练习,第二圈慢跑、中速跑、快速跑练习。
15、鱼贯练习每隔5米跑一个,培养学生放松自然跑的能力,这种追逐方法,能提高学生跑的兴趣。
16、障碍练习
巧设障碍,增加难度,能增强学生耐久跑的练习情趣。如跑越、钻越、跳越、穿越等各种人为或自然的地形障碍跑,利用各种自然地形或在操场上设臵一些象征性的自然条件,进行绕过障碍练习。如跨过地上画的“小河”,通过“独木桥”、“小树林”等。
17、对抗练习
分组对抗,学生情绪高涨,如进行300米、400米分组对抗,也可以进行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对抗,学生自己选择不同距离(300~600米),这种手段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18、游戏练习
在跑进中按事先规定的各种形式,做各种追随、接力、传递等游戏,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乐于练习;还可以采用依次跑、结伴跑、超前跑等游戏形式进行,使练习新颖活泼。
19、接力练习
运用接力跑进行耐久跑练习是个好办法,可按体质的强弱分组,各组进行4×400米、4×800米接力跑比赛;也可以进行100米+200米+400米+600米+800米等异程接力赛。20、竞赛练习
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采用竞赛方式进行耐久跑练习,引入竞争机制,能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如测验1分钟原地高抬腿跑的次数,看谁次数多,动作准确,还可以将学生编组进行追逐跑,计圈跑、接力跑等竞赛。
21、搬运练习
把甲地的人和物搬运到乙地,规定距离搬运比快、比多,限制时间搬运比多等。
22、跳绳练习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一组跳,另一组计数,教师计时。按快跳1分钟、慢跳1分钟的方式互换,进行5分钟跳绳练习,计每人3次快跳的次数,慢跳不许停下来休息,看哪一组获胜者多。
23、组合练习
耐久跑教学可以与其他运动技能的教学相结合,构成复式单元,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4、分段练跑练习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的及格成绩,分别算出平均100米跑的速度,如初一男生1000米,5分5秒÷10=30 秒5,初二男生为29秒1,初三男生为27秒6,高中男生为27秒5左右,初一女生为34秒5,初二女生为34秒,初三和高中女生为33秒2。要求学生分 别用此速度跑完100米,练习3~5遍,培养学生耐久跑的速度感,改变过去盲目乱跑,不能控制速度的现象,有利于提高学生耐久跑的能力。
25、间歇跑练习
教会学生自测10秒脉搏,用脉搏来控制强度,要求学生按100米平均速度跑400米,跑3~5次。每跑完400米一次,立即让学生自测10秒脉搏,要 求心脏负荷在26-28次/10秒。然后走2分钟,待脉搏恢复到时20—22次/10秒,5-6生生长发育的规律。
26、报时跑练习
在耐久跑的练习中,每隔一定的时间,教师向学生报时一次(如每一分钟报时一次)。也可以每隔一定的距离报时一次(如每400米报时一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力掌握跑的速度。
27、全程跑练习
全程跑是对学生耐久跑的全面要求,用站立式起跑,以均匀的速度跑进,进行全程技术练习,动作要轻松,呼吸要有节奏,根据耐力水平掌握跑速,分配好体力,到了最后一段距离(因人而异),尽力快速冲向终点。课外: 耐久跑的练习方法:
1、可采用定时(4---10分钟).或定距离(600米---15000米)跑;100---200米定时重复跑(5-6次)。
2、发展耐力素质:较长距离的匀速或变速跑、越野跑,跳绳、爬山、打球等。
3、测验跑,自定计划,控制跑速,跑好全程,记录成绩,改进方法。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跑速分配不匀,前快后慢。就应加强平时训练,也不要受同伴的跑速影响。
2、对等待跑至一定距离出现的“极点”缺乏有效的如调整跑速、加深呼吸及用意志努 力对策。
中考考试规则 1000米和800米(1)在400米环形跑道上进行。
(2)站立式起跑。弧形起跑线出发,起跑口令发出前越过起跑线为犯规。起跑后不分跑道。跑程中不得踏进跑道左侧跑道线,不得推、拉、阻挡他人跑进,不得由他人带跑。(3)考生跑完全程,按秒表记录的分、秒记录成绩,不足一秒不计取。(4)考生以15人左右编为一组,每个考生一次考试机会。
第三篇:跑的专门练习
跑的专门练习
★小步跑
上体正直肩放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髋,膝,踝关节放松,迈步时膝向前摆出,髋稍有转动.当摆腿的膝向前摆动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扒地式着地,着地时膝关节伸直,足跟提起,踝关节有弹性.★高抬腿跑
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前后摆动.大腿积极向前上摆到水平,并稍稍带动同侧髋向前,大小腿尽量折叠,脚跟接近臀部.在抬腿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直腿足前掌着地,重心要提起,用踝关节缓冲.★后蹬跑
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自然摆动.摆动腿积极向前上方摆出,由干躯干扭转,同侧髋带动大腿充分前送.在摆腿的同时,另一腿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着地,膝,踝关节缓冲,迅速转入后蹬.后蹬时摆腿送髋动作在先,膝踝蹬伸在后,腾空阶段重心向前性好,腾空时要放松,两腿交替频率要快.★后踢小腿跑
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足前掌着地,离地时足前掌用力扒地,离地后小腿顺势向后踢与大腿折叠,膝关节放松,足跟接近臀部.★折叠腿跑
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前后摆动.后蹬结束立即向前上方抬大腿和收小腿,膝关节放松,大小腿充分折叠,边折叠边向前摆动.在摆腿折叠前摆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着地,膝关节缓冲.★小车轮跑
前三点要领同折叠腿跑.加大大腿的幅度,当大腿摆到一定程度时,小腿随惯性向前摆出,随着大腿积极下压,小腿主动做扒地式的动作,用足前掌扒地式着地.★大车轮跑
要点同高抬腿跑.摆动大腿抬到水平,小腿随惯性向上方摆出,然后随着摆动大腿的积极下压,小腿积极向下刨扒,着地时膝关节可以稍有弯屈,上体可以稍有后仰,特别是做的距离比较长时.用踝关节缓冲,有扒地动作.训练方面
训练是一单一和整体的双面名词,而对200米跑运动员的训练来说,训练应该以整体为主,涉及到准备、比赛、恢复三个时期,以及训练方法、恢复方法、营养方面的知识,是一系统的理论,以运动生理和运动生化等多方面为依据的科学概念。
下面是我假定某运动员有比赛的半年的训练总体计划。(见图表)时期 准备期 比赛期 恢复期阶段 一般准备 专门准备 赛前训练 集中比赛 0.5—1个月 1.5—2个月 1—1.5个月 2—2.5个月 任务 提高身体整体素质水平发展力量素质、绝对速度、速度耐力,提高步频、步长。提高2 00m跑的技术,特别是弯道技术不断提高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 提高心理素质,逐渐进入比赛状态。完善整体技战术。保持心态和比赛状态,创造优异成绩。积极恢复消除生理、心理疲劳,并总结经验,制订新的计划。
都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符合运动员本身的生理特点。负荷 量 中 → 最大 → 大 → 中 → 小 → 最小 强度 小 → 小 → 中 → 大 → 最大 → 最小
方法 持续法间歇法分解法 间歇法重复法完整法 重复法完整法 比赛法重复法完整法 恢复 注意负荷节奏,采用全身放松、按摩、热疗、电疗等方法。
营养 保证合理膳食,补充糖、蛋白质、维生素含量较高的水果、蔬菜、肉类,以及科学的营养配方进行补充。检查评定 负荷的量是否合适运动员 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的发挥 心理、生理恢复状况。
周一:速度和专项能力练习
准备活动:慢跑1000米-1500米,各种拉长活动、协调练习、跑的专门练习、冲跑或弹性跑。速度练习:30米、60米、80米、100米、150米。(100米跑段在中后期跑6-10个,主要是提高专项能力。400米专项跑150-200米6-10个)快速力量、中力量练习练习
腰腹肌练习:悬垂举腿或仰卧起坐60--80次 放松活动
周二:小力量、一般耐力练习
准备活动:慢跑1500米-2000米,各种拉长活动、协调练习、跑的专门练习、冲跑级弹性跑。上肢力量+级跳(利用杠铃或壶铃/级跳为多级跳)抗阻力练习(利用橡皮条)一般耐力练习3000—5000米慢跑
周三 :速度耐力练习
准备活动:越野跑或球类活,各种拉长活动、协调练习。沙袋摆腿
100米、200米专项:200米、300米间歇跑或不同跑距的组合跑 4-8组组合跑方案:(300米+200米+150米)×2-3组 400米专项:600米、400米、300米间歇跑或不同跑距的组合跑 4-8组。组合跑方案:(600米+400米+200米)×2-3组
上肢力量练习:卧推或抓举等。放松活动。
周四: 多项身体素质练习
准备活动:慢跑800米,力量性准备活动。上肢力量:卧推或抓举或高翻 下肢力量:全蹲+半蹲
动作力量练习:60米后蹬跑或快跑计时、100米跨跑等。速度计时:先计时,后力量。 放松跑
周六: 技术和素质练习
准备活动慢跑1000米+体操。专门技术练习加速跑80米 跑格(节奏和步幅)60米托重物跑×4
肩带力量、躯干力量、腰腹肌练习放松活动
周日:休息 建议:
1、可根据情况选择练习内容。
2、中强度周发展能力、大强度周完成目标强度、小强度周保持训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加油!
(一)作用
提高运动员速度素质,改善心肺功能,发展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快速出击的作战能力,增强肢体力量等综合素质。
(二)准备活动
1、一般性的准备活动。(1)交替振臂运动,4×8拍:(2)扩胸伸展运动,4×8拍;(3)体侧运动,4×8拍:(4)体转运动,4×8拍;(5)腹背运动,4×8拍。
2、专门性的准备活动。(1)小步跑30米×3次;(2)高抬腿跑50米×2次:(3)后蹬跑40米 ×2次:(4)加速跑60米×3次。
(三)动作要领
1、动作技术要领
(1)起跑技术。起跑的目的是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获得向前冲力,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有利条件。短跑可使用蹲踞式或站立式起跑。起跑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发令枪、呜哨挥小旗或喊跑的口令三个阶段。使用蹲踞式起跑时,当发令员发出“各就位”的口令后,做2—3次深呼吸,两手撑地,重心适当前移,两手间隔与肩同宽或稍宽于肩,颈部自然放松,两眼目视前下方40厘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听到预备口令后,随之深吸一口气,平稳从容地抬起臀部,肩部稍超出起跑线,此时重心主要落在前腿和两臂上。当听到枪声或哨声,两臂屈肘迅速离地做前后快速有力摆动。两腿快速全力蹬伸,使身体向前上方运动,脚掌不应离地过高,以便脚掌迅速着地。在进入加速跑阶段,要求不断加大蹬地前摆力度,逐渐加大步幅,两臂做协调快速有力摆动。当加速跑至30米左右阶段,以自然、放松、快速进入途中跑。
3(2)途中跑。途中跑是短跑全程中,距离最长、速度最快的一段,其任务是继续发挥和保持高速度跑,在途中跑过程中,要求大腿迅速前摆,步幅大,两臂协调配合,加大摆动腿前摆幅度和速度,两腿快速交换步频,上下肢的协调配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3)终点跑。终点跑的任务是尽力保持途中跑的高速度跑过终点,在离终点15—20米处,尽量保持上体前倾角度,加快步频和两臂摆动速度和力量,距离终点2—3米处上体急速前倾,以上体躯干向前撞压终点线。
(四)训练方法
提高 100米跑成绩,首先要讲科学训练,根据运动训练原则,结合专项特点,针对训练对象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来制定训练计划,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简单技术训练。100米训练要掌握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的训练原则,做些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跑、专门跑的基础技术训练,做摆腿和踢腿、协调性和灵活性训练,掌握快速放松摆臂练习(大小臂小于90度左右,不能摆过中轴线,高不能超过下颌,以肩关节为轴)。
2、速度练习。可通过站立式或蹲踞式起跑30米、60米、100米,进行上、下坡跑(上坡跑可选30—35坡度,下坡可选20左右坡度),可通过反复跑、变速跑、行进间跑等手段来提高速度。
3、力量、弹跳练习。身体素质直接影响到速度的提高,提高100米成绩必须加强力量和各关节弹跳能力。力量练习方法有:可采用30Kg-50Kg杠铃半蹲跳,每次连续跳10—15次×3组,没有杠铃的可采用两人一组,一人骑于另一人的肩上,做深蹲练习,每人蹲10次,交换进行,增强腿部力量。还可以通过负重快速挺举、抓举来提高手臂力量,选择重量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来决定。为了安全,练习时做好充分准备活动,做好保护,防止受伤。提高弹跳力可采用原地立定跳、立定三级跳、单足跳、跨步跳、蛙跳等形式,练习时最好选择松软的沙土地进行,减少震动,防止关节受伤和胫骨骨膜炎的发生。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能力可采用橡皮筋摆腿练习,利用废旧的汽车内胎剪成2米长、2厘米宽的橡皮带,一头固定圆圈套于踝关节、另一头绑在牢固的柱子或树上,双手扶另一物体,脚拉紧橡皮筋(松紧适度),做10秒钟的快速前摆踢腿练习,以大腿带动小腿,要求时间短、速度快,两腿交换进行。每条腿每次练习4-5组,每周练习二次,必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提高100米成绩的训练方法手段有很多,但一定要结合练习者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运动量,讲科学,讲方法,有针对性施教才能收到实效,否则物极必反。
4、专门技术练习。100米跑的专门练习,是提高体能的重要手段。在训练中有目的地采用,可以有效地发展身体素质,提高短跑的能力,掌握正确的技术和改正错误动作。常采用的练习有:
(1)原地摆臂练习。主要用来体会和掌握摆臂正确技术,对协调下肢动作,提高跑速起到积极的作用。练习方法:两脚前后站立,前腿稍弯曲;上体稍前倾,两臂弯曲成90度,前后摆动。练习时要求放松,以肩关节为轴,摆动方向要正确,做到放松、自然、协调。
(2)小步跑。主要是体会跑时膝关节放松和脚“扒地”动作,改进落地技术,发展跑的频率。练习时两臂自然下垂,上体保持正直或稍前倾,大腿积极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顺惯性前摆,用前脚掌积极向后下方“扒地”。练习方法有以下几种:①两手扶器械或原地做脚尖不离地的交换支撑腿的练习。要求体重由 4 一腿移至另一腿。②由原地逐渐前移过渡到小步跑20—30米,要求动作由慢逐渐加快。③行进间小步跑20—30米。④小步跑过渡到途中跑40—60米。要求大腿逐渐抬高,步幅逐渐加大,自然过渡到途中跑。(3)高抬腿跑。主要用来增强抬腿肌肉力量,纠正抬腿不高的缺点。练习时上体正直或稍前倾,大腿向上高抬,小腿自然弯曲折叠。而后大腿积极下压,用前脚掌在身体重心投影点下方落地,触地即抬,并充分蹬直,使身体重心始终保持较高部位。练习方法有:①原地或支撑高抬腿跑;②行进间高抬腿跑20—30米,要求动作做充分,向前移动不要太快,避免臀部后坐,上体后仰;③高抬腿跑过渡到途中跑60—80米,要求过渡要自然。
(4)后蹬跑。主要用来增强腿部关节力量,体会蹬、摆技术,纠正后蹬不充分和坐着跑的缺点。练习时上体稍前倾,两臂自然摆动,支撑腿用力向后下方蹬地,腿蹬直后,迅速前摆(小腿向后撩),并带动同侧髋关节前送。当大腿摆至适当高度时,积极下压,用前脚掌向后下方蹬地。练习方法有:①原地单脚跳、两腿交换跳。体会蹬地动作,要求膝、踝关节充分蹬直,动作有弹性。②向前上方小跨步跳。体会蹬地力量和蹬、摆动作的结合。开始蹬、摆力量向上一些,然后逐渐加大向前的力量。③后蹬跑20—30米。要求蹬、摆充分。
(五)组训方法
100米跑的技术教学,应以途中跑为主,在练习者基本上掌握了途中跑技术的基础上,再进行起跑、加速跑、终点跑和全程跑的教学。
1、中速跑 60—100米。要求动作自然放松,蹬、摆腿要充分,步幅开阔,两臂摆动协调,躯干姿势正确,并跑成直线。
2、加速跑 60—100米。要求保持跑的正确技术,逐渐加快跑的速度,在达到最高速度后,并保持最高速度跑一段距离。在教学过程中,抓住重点、难点,抓住专项速度、专项力量、弹跳素质,练习提高途中跑,大腿快速前摆能力,快速起跑加速能力。
3、重复加速跑100—150米。要求在学员初步掌握了加速跑节奏的基础上,采用重复加速的方法,改进途中跑技术和提高放松跑的能力。
4、行进间跑30—60米。要求在学员基本掌握了途中跑技术的基础上,采用行进间跑巩固提高途中跑技术。跑时一定要特别强调保持途中跑的正确技术。
5、超专项距离跑。要求用80-90%的力量跑,动作要协调放松,步幅开阔并富有节奏。
(六)注意事项
1、训练前做好全身性的准备活动。
2、训练效果差者,可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门性练习。
3、训练结束后要做好放松或整理活动。
二、跑步技巧要撑握的技能
1、前脚掌还是后脚跟先着地 开始跑步时,我是用后脚跟先着地,后来改成前脚掌。然后有一段时间跑得慢时用后脚跟先落地,跑得快时用前脚掌先着地。现在无论快慢,都用前脚掌先着地。用前脚掌先着地有下面两个优点: 第一、脚接触地面的时间短
第二、能更好地缓冲落地时地面对膝盖的冲击力。
因此,如果想提高速度,就练习前脚掌着地吧。不过无论是脚掌还是脚跟先着地,在接触地面的瞬间,应迅速过渡到全脚掌着地。
2、如何提高速度
首先注意到,在长跑中后阶段速度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步频的下降引起的。因此,提高步频是提高速度最有效的方式。马拉松一般提倡快频的方式。
另外,步频上的差别也是与专业运动员的主要差别。
跑步一直采用两步一呼、两步一吸的频率。后来在一次马拉松中,第一次采用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的频率,并且全程坚持了下来。前半程1h26’30,后半程1h25’03,基本上保持匀速。由于步幅变化基本上不大,因此我觉得可以用呼吸控制速度。
3、蹬地
增大蹬地的力量、或蹬地时用脚掌扒地,会直接导致速度的提高。增大蹬地的力量大约会同时导致步频于步幅的提高。但是这个比较耗体力,这些都有一些强化的训练方法。如前所述,蹬地时应尽量水平用力蹬出。
4、大腿带动小腿
一般关于跑步姿势中有“大腿带动小腿”一句话,一般不太引人注意。这个其实比较重要。主要有下面两个因素:
第一,大腿带动小腿,能提高小腿前伸的速度、加快频率。都知道所有踢腿的动作都是大腿带动小腿的,如跆拳道中的横踢,散打中的鞭腿,足球中的踢球,自游泳中的打水,等等。为什么要大腿带动小腿?这可能是有助于力发于腰。在自由泳中,手推完水后小臂立刻放松,大臂带动小臂前伸。而此刻正是自由泳整个环节中最快的。
这些相似性大约是由于人体结构造成的,相同的结构决定了达到类似效果时须采用相似的动作,用《生理卫生》的话来说,是结构决定功能。
第二,大约这样能够有助于小腿的放松。每次训练完都会小腿紧张,然而现在即使跑完马拉松,小腿都很松软。可能与这个关系较大。
第四篇:优秀主持人的口才练习方法
主持人是广播电视连接听众观众最直接、最能沟通情感的桥梁,是广播电视节目最积极、最能传情达意的主导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主持人个人形象是否有魅力,直接影响着广播电视节目、频道是否有魅力。近年来,老百姓对听广播看电视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节目主持人个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如何打造有影响、有魅力的主持人呢?
好的节目主持人应该有适合他成长的土壤
一个“主持人不是孤立的,主持人的优秀与否是和栏目分不开的。要打造有影响力的主持人,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栏目,也就是说要有一个适合他成长的土壤。”
虽然节目主持人有不同的分类,但不管是哪种主持人,都需要和栏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从同质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主持人和栏目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的结合,像主持人的形象合适贴近市民形象、语言通俗贴近老百姓日常的用语等等,也就是说栏目给主持人提供了一个能让他充分发挥的舞台。
好的节目主持人需要有自己的个性
无论哪种节目类型,主持人都是节目的灵魂人物。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必须要有自己的个性,要以自己的个性魅力吸引观众和听众。然而,主持人的个性也不是靠自己的设计而来的,而是来自自己在生活中的日积月累。“主持人不是演员,不是说我想要这种个性,我自己就可以设计成这种个性。主持人的个性是无形中的修炼,说句大白话,这种个性就是他对生活有切身的感受和自己独立的思考。他平时的关注面在哪里,他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取向如何,他是否有人文关怀,这都直接影响到他在为节目选题时的角度是否独特,思维方式是否缜密,语言上是否能和老百姓沟通。”
个性来自生活,所以建议那些潜质很好的主持人应该先到一线去当记者,自己去组织报道,然后再回到直播室,因为“只有多到一线,才能有自己对生活的真实体验。”
好的节目主持人必须心中有“人”
明星主持人能为广播电视创造轰动效应,创造高收视率,也能以自己个人魅力与亲和力,增进观众对频道的信任,甚至还能成为栏目、频道的形象代言人。也正因为这样,一个优秀的主持人除了要有自己的个性之外,还应该有对“人”的自觉意识,这“人”包括采访嘉宾和观众。
主持人虽然和记者一样,采访对象无所不至,上至政界要员,下至平民百姓,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的人都可能成为被采访者。但与记者不同的是,主持人是广播电视与听众、观众的直接联系者、代言人,既要表现节目宗旨,又要传达百姓的心声。这样的角色决定了主持人无论对什么样的采访对象都要不卑不亢,既不能仰而望之,也不能俯而视之。所以,“主持人必须要有以人为本的思想,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采访嘉宾,都应该是平等的态度。”而在对待观众方面,主持人在节目中要始终想着观众对节目和自己的需求。作为一个主持人,生活中他可以是率性的,但在节目中,一定要有对观众的自觉意识,要经常去想自己怎么适应观众对节目的需求。
第五篇:跑的专门性练习教案
年初二年级 级 教 学内容 教学 目标 人数
日期
执教老师 裘鹏飞 指导老师
一、跑的专门性练习(50米)
二、50米跑测试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途中跑时身体姿势的要求。
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正确掌握学生在途中跑时,能做到头正、肩放松、屈臂前后自然摆动
3、情感目标: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刻苦认真的优良品质。
难点
上体摇晃和后仰、前倾不要过大。
运 动 量 次时数 间
重头部姿势及摆臂对身体姿势及跑的协调点 性影响
课序
组织、教法、学法与要求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迅速集合队形
2、向老师问好
3、明确本次课的内容与要求
4、见习生随堂上课
要求:静,齐,快,精神饱满。队形:
▲
4、组织:两路纵队跑步走
队形:
▲
要求:队伍保持整齐,慢跑中注意纪律,做操时安静,动作整齐舒展有力
开
始
部
分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到课人数
2、师生相互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与要求
4、安排见习生
5、慢跑400米
1、整队,师生问好,检
查学生服装。
2、宣布本次课的内容,要求
3、安排见习生
4、组织慢跑队形
组织实施
6、徒手操;
1、伸展运动
教师进行做并要求按
2、体侧运动
照教师的动作学生跟
3、俯背运动
做。动作舒展,有力
4、踢腿运动
5、侧压腿、前压
腿
6、弓箭步交换跳
7、原地四面转法 开
始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目的:训练学生的纪律性,对指令的反应。
5、教师喊口令,并观察学生转法是否正确,并作出相应知道纠正
一、摆臂练习
二 大跨步走
三、高抬腿加速跑
四、站立式起跑学习
五、50米快速跑
▲
1、教师讲解示范原地摆讲解练习队形:
臂,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
2指导学生进行行进间的1、按照教师示范,组织进行练习。
跨不走,训练学生步幅 练习队形
1、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正确的动作。提示注
意要点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并对练习提出具体要
2、认真观察教师的动作,并了解技
求。术作用和意义。
2、巡回指导学生练
习,纠正学生存在的技
术上的不足。两人一组,进行50米跑
组织学生进行50米快速
跑
▲
1、带领学生做放松练习。
2、教师对本课进行小结。
1、组织器材回收
2、宣布下课
1、相互之间进行放松
2、认真了解本课自己的表现,肯定自己的同时,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队形:
▲
6、按照教师的讲解指导,结合口令做原地四面转法 队形:
五、放松小结
1、集合队伍 结
2、放松练习束
3、总结上课情况 部
4、布置、收回器材 分
5、师生再见。
运动负荷
预练习密度 计
平均心率
35%-40% 125-130次/分钟
器 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