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的现状与对策 第一讲(校长班)

时间:2019-05-15 05:1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小学德育的现状与对策 第一讲(校长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小学德育的现状与对策 第一讲(校长班)》。

第一篇:中小学德育的现状与对策 第一讲(校长班)

中小学德育的现状与对策 第一讲

考量十几年来的德育工作,我把对德育的现状和对策的基本看法写成一首打油诗:党和国家很重视,校长教师齐努力。队伍建设是关键,环境治理呼声急。前两句是现状,后两句是问题与对策。一、十几年来中学德育的现状

(一)党和国家很重视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中小学德育工作,近二十年下发了大量的文件,指导、规范中小学德育工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方针政策的保障。

1.1988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德育“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级党级和政府要有战略远见,以对民族的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高度,突出德育的作用和意义。并特别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责任。2.1994年8月31日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年初南巡谈话和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适应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新形势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还很不适应。必须解放思想,事实求是,有紧迫感。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带来青少年思想的变化,提出加强德育的问题,从实际出发,提高了针对性。3.1995年2月27日,原国家教委颁发《中学德育大纲》,标志德育工作步入科学化、制度化、序列化。《大纲》规定了国家对中学德育工作和学生品德的基本要求,是学校、家庭、社会对中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基本依据,也是各级教育部门、督导部门对中学德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的基本标准。

4.1999年6月13日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素质教育中特别强调德育的地位和作用。5.2000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意见》针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中小学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明确提出了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面临的紧迫任务;突出强调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全社会共同努力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意见》充分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特别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对指导新形势下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6.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颁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把学校德育和公民道德建设有机结合,强调学校德育的重要作用。7.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全方位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指导意见,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措施、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共青团和 1

少先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重视环境建设、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领导。

8.二〇〇九年八月十二日,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通知,是国家关于德育队伍建设的标志性文件(建国以来德育专业队伍建设的第一个文件)。《规定》指出:“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要体现”,并在第十六条明确提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在课程改革中对教师教书育人权利进行了再强调。

下发文件密度之大、指导之具体、语词之强烈、态度之诚恳、希望之殷切,只逊于每年一号文件。

国之兴衰,系于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二)领导教师齐努力——从过程意义上看德育的成绩和基本经验

就学校德育而言,许多工作都是过程性的。这也体现德育工作的本质特征:思想道德成长是一个渐变的多变的复杂过程。我称之为“三变”:道德修养本身是渐变反复过程:思想意识具有多变特征;社会环境变数很大。所以要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既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评价要特征描述,量化只能导致荒谬。1.完善德育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制定了各项德育制度,保证了德育的常规化。如德育常规、实施意见、奖惩、评估等等方面。

2加强组织建设。领导机构、组织网络、队伍建设等等。包括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网络建设。3.拓展德育途径。①找准“切入点”,在“教学”中育人。②找准“结合点”,在“活动”中育人。③找准“着眼点”,在“环境”中育人。④找准“衔接点”,在“实践”中育人。4.创新德育活动形式。①抓好固定节日庆祝活动。②抓好才艺展示活动。③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④加强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⑤注重学生的爱心教育。⑥利用德育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5.德育考评标准化。制订了《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评分细则》、《教师师德考核评分细则》、《模范文明班评分细则》等一系列的德育评价标准,为科学考评提供参照。

6.探索运用德育规律。德育工作者、德育对象和德育载体之间客观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德育规律。德育活动和途径多样化;科学的方法;手段现代化;尊重人的主动性;政治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区分等。

二、队伍建设是关键——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对策之一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在教育部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回信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教书育人、育人为本”的要求落到实处,必须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品德高尚、学识渊博、作风优良、勇于奉献,深受学生爱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袁部长对德育队伍素质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师德修养(政治坚定、品德高尚、作风优良、勇于奉献);学识修养(学识渊博);师表形象(深受学生爱戴)。根据袁部长的讲话精神,结合当前的实际,我认为,德育队伍建设当前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对德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认识到位必然导致行为的自觉;大力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这是提高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保证;探索德育规律,提高育人专业水平。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充分认识德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于德育重要性的认识

国家的前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角度决定了德育的重要性。当前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决定了德育的紧迫性。从个人发展的角度道德素质很重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孕育成功的机会

美国商人、弗莱明与丘吉尔、深圳大学生求职、女财会人员应聘。具有良好道德是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基本条件

李嘉诚的惜财之德;现代企业家休息和工作决然分开 队伍建设是关键 2.加强师德建设

从三个方面谈新时期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一是学生对师德的诉求(客观要求);二是对现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评析(观点评析);三是借鉴国外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①学生对师德的诉求

通过调查材料分析学生对教师的师德诉求。

课题组在北京市对中学教师的需求进行了一次深入和广泛的调查。在素质需求上,问卷和访谈反映出了家长和学生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①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与学生沟通和交往的能力,学生对教师这方面的能力尤其看重;②教师应该具有有效的教育能力,平均达到半数的家长和学生认为教师要“创造一种竞争向上的气氛”、“快速正确地处理学生的行为问题”。③家长和学生最看重的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有75.6%和72.6%的学生和家长表示教师“讲解课程内容要让学生听得懂”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④在专业情意素质方面,他们认为正直诚实、情绪稳定是教师最重要的个性品质。分析:

第一,学生希望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与学生沟通和交往的能力,体现学生对教师热爱学生,善于同学生沟通的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第二,“创造一种竞争向上的气氛”、“快速正确地处理学生的行为问题”,体现学生对教师爱岗敬业、积极向上、教书育人方面的要求。

第三,希望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体现对教师严谨治学、具有学识魅力的要求。

第四,正直诚实、情绪稳定反映教师教师道德和健康心理素质,体现学生对教师为人师表方面的要求。

小结:调查体现学生对师德的诉求,即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评析

2008年公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简言之“三个爱(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两个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一个学(终身学习)”。基本体现了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体现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职业特征,二是规范性。其实,无论是1991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修订),还是2008年重新修订的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虽然表述不同,也有与时俱进的时代内容,但本质上四个方面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不变的。

爱岗敬业。体现献身人民教育事业,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高尚境界。(职业理想)

热爱学生。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首先要把教书育人作为自觉行为,关心和爱护学生,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条件。其次,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公平公正的对待学生,用爱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心灵沟通。再次,教师爱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永恒”的爱,从时间和空间上贯穿师生交往的全过程,从对象上是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对待那些伤害教师的学生,更应该投入爱心。(职业行为的本质)

严谨治学。体现学习和研究的态度,表现为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具有学识魅力,体现教师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职业能力)

为人师表。是对教师内美和外美的统一要求,即内在学识修养和外在行为方式的完美和谐。3

(职业行为特征)新师德规范的价值:

u

关爱学生:保护学生安全 u

对学生严慈相济 u

终身学习,持续发展 ③美国认为好教师的优秀品质 美国认为好教师的12种品质:(1)友善的态度;(2)尊重课堂内每一个人;(3)耐心;(4)兴趣广泛;(5)良好的仪表;(6)公正;(7)幽默感;(8)良好的品性;(9)对个人的关注;(10)伸缩性;(11)宽容;(12)有方法。

分析:把其中的相关内容整合了一下,可分为三项,基本上也反映了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能力和为人师表等方面的要求。道德素质:(6)公正,(8)良好的品性; 个人修养(4)兴趣广泛,(5)良好的仪表,(7)幽默感; 热爱学生:(1)友善的态度,(2)尊重课堂内每一个人,(3)耐心,(看似态度,实则是爱心)(9)对个人的关注,(11)宽容; 教育能力和方法.:(10)伸缩性(教学工作的弹性和应变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要求和方法,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12)有方法 价值回归:我看教师职业道德 u

敬业奉献(职业理想)u

热爱学生(核心价值)u

严谨笃学(专业能力)

u

为人师表(职业特征)●师爱是师德的核心 爱岗敬业是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表现为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严谨治学表现为热爱教学工作

为人师表是珍惜教师荣誉,爱护教师形象 赏奇析疑:

●为人师表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技术指标,即身教的方法、技术和策略;二是内在的素质向学生心灵的投射,包括道德、品行、治学、为人、气质风度、情趣修养等。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就是指为人师表,对学生的影响。3.道德也要讲功利——对德育规律的探索

在德育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尊重学生尊严和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内化道德规范,把德育的要求转化为学生对素质的主动追求。核心观点是尊重人性和促进学生内化。①尊重每一个人——利用人性的特点加强德育

道德和法律本质上是人性,是约束条文背后的人性。

美国法官判偷面包的母亲。俄罗斯地铁的老人。孩子拍卖自行车。高速公路上的广告牌。游泳的心理测试。水库水源地。

②释放与克制——在个人自由与社会规范之间,把个人的自由和社会的需要进行综合考量,达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道德修养与行为养成

③润物无声——德育方法的真谛

科学的德育方法本质上教师如何走进学生心里。

教书育人,不仅要有爱心,还要有爱的智慧和能力。把握教育的契机、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尊重学生、关心生活、保护学生,体现了爱心和爱的智慧。案例1:零分的启示。罢课**。(教育契机)案例2:红卫兵的长征、瓦罐(针对性)

案例3:孤儿院长、公办小学不停课;冷漠的教师和爱心妈妈的区别。(尊重)案例4:教师帮助残疾学生(关心生活)。案例5:吕景琴保护学生。

用爱的智慧唤起师生之间的美好情感,提升学生的健康情感,本身既是体验美好情感的享受,也是价值实现的幸福。4.德育方法需要改进

三、环境治理呼声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对策之二 1.社会环境的优化

①理论和实践的反差,削弱了德育的实效性。

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道德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都使得理论和实践的反差成为德育工作者面临两难。②物欲对理性的扭曲。

在物欲面前人扭曲了自身的形象。杨玉莹等人缺钱吗? 高官们几辈子钱花不完,为什么还要贪?意志薄弱者无不扭曲变形。这对理想教育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无疑有负面影响。对宋思明的评价。③行为对理念的背离。

价值的认同与具体行为的背离。人们不认同阿谀奉承、请客送礼、弄虚作假、吹牛拍马,但实际上行动上可能有许多无奈。反之,人们认同刚直不阿,公正廉洁,但实际上也并非每人能做到。

④名星对价值的污染,部分人价值观的扭曲。黄(女明星的潜规则)、黑(臧天朔)、白(满文军)。赌球、逃税、被大款包养等。对宋思明的评价。

2.学校环境的改善

①解决客观上存在着智育和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案例:在学校对政史地和生物有小学科的提法,重视所谓的主科(语数外)。称为弱势学科较好。划分主要中考和高考的分数。甚至政史地和生物不能当班主任,一种歧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叹了一口气,太淘气了,学习好点就行。

政治课的地位:德育主渠道,但课程改革高中政治课名义上是8学分,但没有课时。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实践中次要。②学校领导对德育的重视。③部分教师失德失范。④学校安全与学生保护。(学校教育的功能定位,职能确定。社会的期望值过高,教育部门自我加压,如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懂教育的老师;再如三个一切的提法,都导致教育功能的无限放大,放大和夸张只能导致失真。教育其实就是家庭、社会、政府、学校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被害,使人冷静了,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⑤方法需要改进(不适应的问题)师表形象仍需美化 体罚现象仍然存在 学科德育仍需加强

师生关系需要改善 方法的本质是爱心。3.舆论宣传的脏乱差

脏:造假的短信和标签广告 乱:媒体宣传的不良影响崇尚权力和金钱,张艺谋(满城尽带黄金甲,对奢华和权力的迷恋;革命传统与新潮时尚并存,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美女的丰乳肥臀PK;教育60年引来钱学森的慨叹,重视奥赛,人才培养不出来。

差:社会文明程度差。绿色食品居然不绿,婴儿奶粉造假,假药(假流感口罩)。外国只为中国人做的提示牌:不要践踏草坪等。

4.部分领导干部素质低:乡政府修成天安门;市委书记阅兵;领导干部腐败。5.执政方式和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改善 

德育本质上体现统治阶级的执政思想 

执政能力决定德育的实效性

经济上的两极分化问题、人口与就业以及资源环境、高房价和食品安全问题;文化教育卫生方面的古城保护问题、学校发展(高校扩招、贷款建校)、药价与假药;政治方面的权力的监督问题等,需要加强。

四、中小学德育展望 1.外部环境

u

党和国家更加重视道德建设,正人先正官,自觉践行八荣八耻,为德育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

u

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道德建设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自觉践行公民道德规范,为德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u

文明高尚的行为成为生活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提供良好的家庭德育(德育家庭最重要)

u

经济与社会科学发展,良性循环,公平竞争,为德育提供价值导向 2.内部条件

u

学校领导切实重视德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管理,构建德育长效机制 u

教师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言传身教 u

把握德育规律,讲究德育方法

学习纲要、转变职能、提升内涵

主讲人:黄侨明

导读

 我心目中的好学校  为什么我们要受教育  倾听学生的心声  教育是什么

《教育规划纲要》

1、《教育规划纲要》有关内容:

战略目标——“两个基本”、“一个进入”

战略主题——教育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发展目标(义教)——“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2、中小学校长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认真细读与理解:

一、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

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三、增强学生体质

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五、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六、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七、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八、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九、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十一、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十二、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十三、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十四、完善教育法律体系

十五、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第二届中国小学校长大会上指出:“校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专业素质、管理能力如何,工作开展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小学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落实,关系到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到: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评论它的校长。校长的素质和观念在很大意义上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

一、职能变革

(一)从执行课程转向开发课程

(二)从消费资源转向发掘开发资源

(三)从要求学生适应的教育转向适应学生的教育

(四)从管理教师转向发展教师

(五)从行政意识转向服务意识

(一)从执行课程转向开发课程

在传统的课程管理体制下,学校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国家决定什么课程,学校就开设什么课程,什么是考试科目,教师就教什么,导致了教学过程成为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过程,课堂成为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场,忽视了被训练者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人的生命质量得不到提升。难怪有人曾经这样比喻过:“学生在进入学校时是一个有棱有角的物体,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后变成了一个没有棱角的球体”。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应转变观念,改变原有的管理行为方式,增强课程意识,由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创造性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积极开发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兴趣和需要的学校课程,以满足本校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从消费资源转向发掘开发资源

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只是教育资源的消费者,由此,学生的学习只来自于教科书这一书本世界,读死书、死读书,严重地脱离生活与社会经历,学生成为书本知识的容器,教育资源显得贫乏、苍白。

新课程要求学校在课程选择上,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紧密联系社会与科技发展,充分发掘和开发社区和学校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把世界引进课堂,使课程成为现实社会的一个真实的组成部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从要求学生适应的教育转向适应学生的教育

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接受学校教育,学生一进入学校就必须循规蹈矩。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校必须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改革以前强制性的管理制度,建立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制度;学校的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在不影响学 8

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和合理的需要;学校的环境建设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健康和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学校教育应适应每位学生发展的需要,给每位学生以发展的主动权与空间,使学校教育真正成为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的一项社会活动,成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事业。

(四)从管理教师转向发展教师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一直强调学校教育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明确,没有教师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最终体现。换句话说,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学校发展。教师发展是提高学校凝聚力的核心要素,是教师自身幸福的源泉,是学生发展的保障。发展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五)从行政意识转向服务意识

我国中小学校管理长期以来都是以行政管理方式存在。行政管理的方式实际上是力求人们按领导或组织的要求(意图)去行动(常常可以听到这么一句话:要理解组织的意图),这实际上是对管理对象的一种管理、控制或操纵。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校为学生的发展创设真正的教育空间,倡导教师专业发展。这就要求学校要从传统的行政管理意识中解脱出来,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意识,努力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体系,以关爱、理解、尊重为基础,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为教师展示智慧才华创设平台;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建立教师健康保障机制;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努力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对学校办学理念的认同程度并自觉将其转化为行为追求。

二、校长角色的定位

(一)校长应成为课程改革的执行者 ——使命、信念

(二)校长应成为课程改革的宣传者 ——理解、共识

(三)校长应为课程改革的求学者 ——先导、更新

(四)校长应成为课程改革的服务者 ——意识、职能

(五)校长应成为课程改革的激励者

——机制、氛围

(六)校长应成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参与、深入

(七)校长应成为课程改革的引领者 ——准确、纠偏

三、校长素质的诉求

更新理念;构建智能;修炼心理;提升技能

(一)更新理念

人类每一次变革都是以先进的理念为前提的。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才有什么样的行动,这就强调了思想观念在人们行动中的先导作用。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

(二)构建智能

所谓智能即人们运用知识的能力,智能结构对校长的决策、处事有密切的关系。作为一个管理者的校长,合理的智能结构应该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智、一个能。“智”即知识、需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即能力,包括表达能力、运作能力、行为能力等。作为一名领导者,一定要善于在工作中寻找自身能力的不足、弥补纠正,达到死至善至美。

(三)修炼心理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关键。心理素质是衡量一个领导成熟与否、称职与否的一个标准,它直接影响到领导者的行为,影响到领导者的整体形象。

领导者的心理素质在领导者的工作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与领导者所从事的工作的成败休戚相关。

(四)提升技能

人际: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成功的开端。

技术:指校长的业务能力。技术的培养需要领导者切忌眼高手低。技术过硬的人未必是领导者,而领导者必定是技术上过硬的。

思维:人的一切都被自己的大脑所控制,人的差别的本质在思维。领导者要培养自己活跃、健康的思维方式,就需要不断地锻炼和充实自己,使嗅觉更加灵敏起来。领导者思维的前瞻性是领导者与一般人思维的差别所在。

创新:领导者的空间要靠自己来开拓,一个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更换自己的运作方式。领导者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决定着本单位的生死存亡。

砥砺品格:“造就政治家的,决不是超凡出众的洞察力而是他们的品格”。领导者的品格是决定领导人才自身价值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领导者魄力的重要源泉。

“那些具有品格的人会放射出磁石般的力量,对于追随他们的人来说,他们是最终目标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良好的品格才能引起公众的认同感和同事的支持,从而有助于有效领导的实现。

四、校长的专业能力

(一)办学理念的构建力

(八)精细管理的观察力

(二)学校文化的创造力

(九)特色办学的实践力

(三)坚持方向的决策力

(十)提升自我的学习力

(四)政策法规的执行力

(十一)面对现实的沟通力

(五)发展规划的思考力

(十二)法律规章的约束力

(六)教育教学的研究力

(十三)学校形象的影响力

(七)师生发展的引领力

(十四)实施课程的领导力

(一)办学理念的构建力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学校自行确立的育人目标。如:有的学校提出“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就是力图使学校各方面的关系和谐,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和谐发展的人。

(二)学校文化的创造力

学校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等若干层面。学校文化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源泉。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目标、制度等被学校师生员工内化为自觉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质。

(三)坚持方向的决策力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曾经对某市六所学校共101次办公会的主题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常规性工作所占比例为78.2%,研究学生教育问题所占比例不足1/4。

方向→培养什么样的人?

(四)政策法规的执行力

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政令畅通、要事第一、(五)发展规划的思考力

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很难想象,没有明确的规划,学校工作将怎样发展。学校的规划是为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六)教育教学的研究力 教师 → 校长

[文章选读]什么是你的职责我的校长?

给校长作职责上的定位,这是专家们的事,毋庸我来置喙。但这并不妨碍我在心目中对校长作一番理想的设计。不管怎么说,对教师而言,有一个好的校长总该是一种福气。从我这普通教师的眼光看去,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当一个好校长的最起码的条件。

我并非在这里鼓吹“教而优则仕”,只是认为教育界向来就是一块只相信“权威”而不迷信“权力”的地方。没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教学功底、高超的授课艺术以及上佳的教学实绩,你站在教师面前一定会觉得内心发虚,底气不足。如果你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你便能时时把握住教学这一学校中心工作的脉搏,体味到一线教师的甘苦,会更富有亲和力,更容易和普通教师走到一起。你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可以发挥你榜样的力量、身教的优势,在教育教学的舞台上身先士卒“领衔主演”,而不是目不转睛地站在教师身后吃力地压阵。因为你一定明白,一句“跟我来”会比无数句“给我上”更富有感召力。你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你还可以从学生这里多体会一些成功的快乐,多享受一份来自孩童的纯真。当年已经八十多岁的斯霞老师曾经自豪地说:“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使我永远年轻。”为此,我真的替那些初登校长宝座便思量着撤离一线的“职业校长”们惋惜。

学校不是等级森严的官场,而应当是一块充满学术气氛的圣地。一位成功的校长除了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他还必须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是对教育工作有独到的研究、有真知灼见的有心人。比起一般的教师,他需要读更多的书,需要思考、研究更多的问题,关于专业的,关于管理的,关于社会的。不读书的校长是不可想象的。对校长来说,先进的教育理论不是用以点缀语言的时髦的装潢材料,而是用之于实践的工作指南。一个学者型的校长,他不会为俗务所垄断,不会被“应酬”所压倒,他会以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良心、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去经营那方教师、学生的精神家园。

一名优秀的校长,他还必须是一位思想者。蔡元培、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都曾经任过或大或小的校长,但真正在教育史上留下一笔的,并非是他们的地位、他们的“政绩”,而是他们的教育思想,是他们留下的字字珠玑而又闪烁着思想火花的文字。校长

是一校之魂,最忌讳浑浑噩噩,无原则无个性无特色,让辖下的学校随波逐流,师生唯“分”是务,最终在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中迷失自我。校长应该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他会从“人”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未来负责,为孩子的一生着想。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一株有思想的芦苇。”思想乃是我们支撑躯体的精神脊柱,是我们精神存活的第一要素。要使我们的孩子们成为有思想的一代,我们的校长就起码得是一位思想者。

套用一句某明星的“名言”:做校长难,做一名称职的校长更难,做一名优秀的校长难上加难。千钧重担维系于汝,校长,勉乎哉!

(七)师生发展的引领力

校长的眼界决定学校发展的境界;校长的目标决定学校的未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生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标志 [文章选读] 我理想的学校

1.学校确立“教师第一”的理念,尊重、信任、关爱每一位教师,为所有教师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学校有教师共同参与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课题实验,有影响卓著的教研成果;

3.学校有各种教师的研究组织和自由交流的空间;

4.学校有广泛的合作网络,在丰富的校外资源,与家庭、社区、社会形成和谐的协作、互动;

5.学校有在丰富的本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富有创新精神的办学理念,始终自主规划行动,并努力在所有的行为中体现自己的理想;

6.学校有一批学识丰富,情感细腻,个性独特,富有人文情怀和课堂创造力的教师; 7.学校的教学质量始终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8.学校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受到忽视和歧视; 9.学校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失去信心; 10.学校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毫无专长; 11.学校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得不到尊重; 12.学校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失去梦想; 13.学校中有形形色色的小明星;

14.学校中有各种各样的爱好者组织;

15.学校中有丰富、平等、自由的对话与表演的空间; 16.学校中有多姿多彩的竟技活动和才艺展示; 17.学校中有特别令人留恋的学习环境;

18.学校中有永远对学生敞开的电脑、图书馆、体育场; 19.学校中有优秀的文学社、期刊、运动队、艺术团和网站; 20.学校什么时候都像一个温馨的家。

(八)精细管理的观察力 细节决定成败,关键决定根本

(九)特色办学的实践力

陶西平先生认为,学校特色首先是学校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师生成长的良好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生态环境;其次,特色是学校教育创新的切入点和学校教育传统形成的重要基础。学校特色的本质是学校师生个性、智慧和精神的自觉外化。

(十)提升自我的学习力

文凭不等于水平,学历不等于能力。学习是发展与成功的保障,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学习一旦养成习惯,将使你受益终身。

学习改变思维,思维改变行为;行为改变习惯习惯改变命运。学习力= 竞争力

(十一)面对现实的沟通力

沟通力是指中小学校长面对不同利益师生群体的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进行正确而有效地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换言之,就是妥善处理各式各样的矛盾、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十二)法律规章的约束力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而管理是多维度的。“自我管理”是多维管理的核心。校长的胸襟、工作作风、价值取向、道德观念都体现在管理行为之中。

自律、自省、警钟常鸣

(十三)学校形象的影响力

作为一个校长,如果他把学校声誉和形象看得很重要的话,他会尽他最大的努力去维护它,而学校的声誉又取决于校长的声誉和形象。

(十四)实施课程的领导力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说到底就是课程的有效实施。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主要是指校长领导教师团队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是一个校级团队决策、引领、组织学校的课程实践的调控、驾驭能力。

五、领导艺术的解读

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在从事领导活动中,凭借自己的领导条件、科学知识、实践经验,创造性地运用领导原则和方法,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的一种领导才能和技巧。学校管理工作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领导艺术的内容:

1、用人艺术。协调好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是搞好领导工作的基础。

2、运权的艺术。权力的真正作用是服务。

3、运筹时间的艺术。一个好的领导者,都珍惜自己的时间,精于安排时间,把浪费时间降到最低的限度。

4、组织会议的艺术。滥用会议、会议成灾、议而不决、就会影响工作。

学校领导工作的过程,既是创造性解决学校所遇到的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塑造领导者完美领导形象,表现领导者独特领导风格和卓越领导才能的过程。

福州教育学院一附小 林 莘

一、评课的意义

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对探索课堂教学规律,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认识课

以教学理论为先导,帮助教师“认识”自己的课,把课上升到一定教学理论去再认识,同时也接受评课人新的教学理论和信息。

2、研究课

以“课标”要求为基准,帮助教师研究自己的课,促进教师掌握课标,解读教材,依“标”施教。

3、改进课

以治学精神指导,帮助教师改进自己的课,研究制定改进方案。

4、导引课

评课的过程是教育理论实践的过程,对教育教学起导向作用。

二、评课的内容

1、评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而教学理念是否正确又是最为关键的。

教学方法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改变,因为有怎样的教育观念,才会有这种观念下的教学方法。(李元昌)

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生活 知识与思维 知识与智慧

2、评教材处理

① 教学目的的确定是否明确、全面、有针对性、导向性。② 教学重点是否把握准确,教学过程是否做到突出重点。③ 教学难点是否把握准确,教学过程中难点是否得到突破。④ 教材的组织、处理是否精心。

3、评教法选择

① 培养自学能力;(自主学习)② 培养创新精神;(张扬个性)③ 积极参与学习;(合作探究)小语教学十大策略:

创设情境

诵读涵咏 比较品评

反复复沓 层次递进

举一反三 归谬反诘

穿插牵引 悬念铺垫

放泛而学

4、评学法指导

是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心理状态、灵活的思维品质。

是否注意培养预习、复习、听讲、记笔记、做作业,阅读、理解、记忆、反思、查找资料等习惯。

5、评能力培养

6、评师生关系

语文教学片段评分标准:(1)文本的解读

30分

主题思想、价值取向、重点难点、语言特点、艺术特色、写作方法、作者背景等。(2)教学策略的运用

30分

扎实有效、灵活多变、巧妙恰当、富有创新(3)基本功的展示

30分

文学素养、情感表现、语言书写、才艺特长、组织能力(4)教学的艺术与特色(个性)

10分

三、评课的切入点

1、突出课堂教学热点、难点、重点 不面面俱到

不责备求全 不舍本逐末

不吹毛求疵 前沿性新问题 潮流性热点问题 普遍性难点问题

2、抓住课堂关键事件

在课堂中发生的一些关键事件,评课时通过叙事的方式加以说明,讲出自己对事件的理解,对事件在教学中的作用和不足。

3、分析课堂教学亮点、特点

教学方法多样性,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而评课就是要善于从中发现让人眼前一亮的特点,围绕这些亮点多下功夫,多着笔墨。

4、点评课堂教学程序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因此,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评课案例: 一双慧眼 五脏俱全 四肢发达

*凝聚文章的魂 *把握文章的脉 *点击文章的心 *辐射文章的身

5、反思课堂教学成效

评课者可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来进行评课,在评课中反思自己的教学,不仅促进了执教教师完善教学,更重要的是通过评课促进自己不断提高授课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有利于上课教师与评课教师通过评课分享彼此在课堂教学中的“困难”和“乐趣”。

第二篇:五年级寒假班第一讲

五年级寒假班第一讲

一:组织教学

在上课前,咱们要确定一位今天的班长,今后每次课都要挑选一位班长。班长有两个任务:第一个是我说上课,下课的时候喊起立的口号;第二个任务是课堂作业完成后帮老师收齐作业。注意,每次课的班长都会额外得到一枚聪明币作为奖励哦。好,现在我要倒数3秒,当我数到1的时候,坐得最端正并且最先举手的同学就是今天的班长。

师:上课

班长:起立

师:同学们好!

学生:老师好!

师:请坐

二:主题导入

同学们应该都知道咱们中国的很多成语都是来源于古时候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今天我们也来看一个动画小故事,来看看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是哪个成语,告诉我们了什么意思呢?

《汗牛充栋》

这个小故事带给我们的成语是,(一起告诉我)汗牛充栋。

那么。有哪位同学告诉我汗牛充栋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举手回答。

生:牛驮着很重的书都流汗了,那些书可以装满一屋子,书很多。(陆文通的生平事迹。说陆文通为人勤奋,好读书,尤喜藏书,在学术上也有一定成就。他尤以藏书多而出名,柳宗元说他的藏书放在屋里,能把整间屋都塞得满满的,可以摞到梁头;如果让牛搬运这些藏书,则会把牛累得出汗,世遂用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很多。)

师:答得非常完整。奖励一个聪明币。

师:那我又要问同学们了,如果一个人住的地方到处堆满了书,那么说明这个人他爱干什么?(集体告诉我)

生:爱读书。

师:咱们应该也了解了不少关于爱读书的小故事了吧。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凿壁偷光》了吧,还有大文豪鲁迅先生,他卖了获得的金质奖章去换书和一串辣椒。他买辣椒做什么呢?就是在他感到冷的时候,嚼一颗,继续读书。除了小故事,同学们也应该学过不少关于提倡多读书的名人名言,回忆回忆,举手告诉我好吗?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接着我们看一幅图片(路边乞丐爷孙俩看书)

三:情景模拟

活动一:引出词汇。

这么多名人在鼓励我们读书,连马路边的小乞丐也那么爱读书。我们怎么可以不爱读书呢?

那么,书要怎么读?

咱们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小小表演家”具体怎么做呢?请听清楚游戏规则。

这是我准备的一本书,将它放在桌子上。现在我要请三位小演员上台。请你们分别根据我的提示在我说开始做看书的动作,不能说话,表演得最好的同学可以得到两枚聪明币。

好,第一位。这天你回家,你看到桌上放了一本书,你先是望了望,书封面的颜色有点眼熟,你突然眼前一亮,飞快的跑过去。拿起它,快速地来回看着封面和封底,这不正是自己前几天想买的《哈利波特》吗?你张大嘴巴,有点难以置信,你就像饿坏了,渴坏了一样,吞了口口水,用颤抖的手翻开,凑近书本,读了起来。读到精彩的地方,还点点头,好像吃到了美食一样舔了舔嘴巴。

师:第一位同学的表演有趣吗?那我得出一个小问题考考大家了?“你就像饿坏了,渴坏了一样。”这句话咱们能不能换一个词说呀?对了,就是如饥似渴。

还记得他最后一个动作吗?读到精彩的地方,还点点头,好像吃到了美食一样舔了舔嘴巴。这个动作咱们可不可以也用一个词概括呢?对了,就是津津有味。

接下来第二位。这是一个书城,大家都来看书,买书。你走到这张桌子前,没有拿起来,瞟了眼封面,走过这张桌子。没看懂这是什么类型的书,你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走开了。当你又往回走到这张桌子前,你一只手拿起书,翻开第一页,一个字一个字读起来。你一会儿笑,一会儿哭,读着左边的内容,右手几次翻到最后一页,还是忍着没看。终于看到了最后一页,你拎起最后一页纸,轻轻揉了揉,无奈得放下了书。

师:一个字一个字的读过去,字和句都读得非常认真?

生:有一个词可以概括:逐字逐句。

师:你拎起最后一页纸,轻轻揉了揉,无奈得放下了书。为什么要揉,因为想看看还有没有下一页,这么想看下一页说明看得还不够。说明他看书看得意犹未尽。

第三位演员准备好了吗?你正蹲着在系鞋底,准备去踢球。刚系完站起来,就看到桌子上的一本书。拿起来翻了几页,就放下了。又拿起来一页一页的快速翻了个遍,就把整本书看完了。当你这样翻了第三遍,再放下书时,你不断得拿手拍着自己的头,还跺了跺脚,忍不住又拿起书翻了几页。

师:拿起来一页一页的快速翻了个遍,就把整本书看完了。同学们还记得猪八戒吃人参果吗?拿起来往嘴里塞,就吞下去了。咱们可以用一个词语代替,囫囵吞枣。

师:可是这么囫囵吞枣的看他有没有真的看懂书里的东西呀?

生:没有。

师:就算他看了大概的内容,他应该也不会理解全部吧?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说他虽然看了整本书,却还是一知半解。

师:接着我们要进行评比和颁奖。其它几位同学大声告诉我,谁表演得最好?好。我们隆重有请重量级的颁奖嘉宾,班长为我们的最佳表演奖获得者颁奖。

同时让我们再次把掌声献给为大家精彩表演的其它两位小演员。

师:通过表演,我们也学到了几个新词。

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津津有味: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的样子。

逐字逐句:挨次序一字一句地。

意犹未尽:指还没有尽兴。一般被用来形容一些小型活动的感想,比如旅行、读书、吃饭等,形容该活动给人的感觉很好,结束之后还没有尽兴。对某种事物或吃的东西觉得还没过足瘾,还想再来一次。

囫囵吞枣: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理解事物含混模糊或学习上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地笼统接受。

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活动二:引出句式。

由此可见,不同的书,看得方式不一样。我喜欢的书会如饥似渴地看,不喜欢的书会拖拖拉拉有一页没一页地看。小说咱们可以一目十行,名著就要细细琢磨。但是不同的书让我们从中收获到的信息和知识也不相同。

读书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乐趣呢?让我们通过一个“填词小游戏”来体会体会吧。填对的同学有聪明币奖励。

在书的大地上,我像一株(小苗),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吮吸着知识的(雨露);

在书的海洋里,我像一条(小鱼),尽情地享受着书海之旅,细心地体验着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历程),凝听着一则则扑朔迷离的(故事),遨游着一个个亦真亦幻的(神秘)的境界;

在书的(天空)中,我像一只小鸟,随着朵朵白云,我越过一(座座)高峰,一(片片)草原,一(条条)河流,饱览着祖国的大好山河,在这片宝土上欢快地飞翔。

在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着__________,___________着________。

例句:在父母的照顾下,我像一株小树,接受着细心的呵护,吸收着宝贵的养分。

在困难面前,他像一位勇敢的战士,毫不惧怕地迎接着一次次挑战,面对着每一个“敌人”。

在舞台上,芭蕾舞演员像一只只白天鹅,高昂着美丽细长的脖子,旋转着身体。

三:作文主题导入

过渡:再回到读书的话题,既然读书有那么多好处,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我们的神笔让更多人也像我们一样爱上读书呢?

模拟演习:以“我爱读书”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400字。师:如果我问大家,这篇文章要写什么内容,可能同学们还不能马上回答我。那我换一个问题,看了这个题目,你会有什么疑问呢?

(学生回答,总结)

我为什么爱读书?

我爱读什么书?

书给我带来了什么?

这是一个读者在看到作文题目时想知道的问题,如果我们在作文中有顺序的解决这几个问题,并且能够让文字变得生动有趣,那么,这就是一篇好的作文。

开头:在内容上,咱们要在文章中清楚的回答了这几个问题,在结构上,咱们就要做到的“凤头猪肚豹尾”。

写开头要像凤凰的头部一样美丽、精彩,吸引人。

师:写一篇作文有哪几种开头方式?

(学生回答,总结)

开门见山

写景烘托

设置疑问(疑问,反问,设问)

引用开头(诗词,名人名言)

你知道宇宙中有什么奥秘吗?你知道动物们都是怎么“说话”的吗?你知道古人的生活是怎样的吗?我在书里找到了这些答案!我爱读书,书里有无穷无尽的知识。

古人云:“书为师,多拜多得识!”鲁迅先生也曾说过:“读书,就是要把书当做朋友一样,去读懂这位‘朋友’内心最深处的世界。”从古至今人

们都把书当成“精神食粮”。而我如今也可谓是“拜书为师,结书为友,读书为粮”了!读书已经成为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中间:这是作文的开头,有了一个漂亮的开头还不够,接下来的中间部分必须是充实的,丰富的。

师:我想问一位同学,既然你爱读书,那么你都爱读什么书呢?这么多书中,最爱读的又是哪一本呢?这一本书中哪个篇章,哪个情节,哪个最让你喜欢?

读书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我最爱做的事情,就是看各种各样的书。我喜欢读《》、《》、《》。在那么多好看的书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书中的______深深的吸引着我,使我受益匪浅。

接下来就可以详细的描写一下书中的情节。

除了写情节,咱们还可以写一件事来体现书给我的帮助或者是写一件体现我爱看书的事。

记得有一次邻居家的孩子来我家玩的时候不小心打翻了桌角的墨水瓶,墨水全洒在了小孩的浅色衬衣上,他被吓得哇哇大哭起来。我带他去水龙头前去洗,可是使尽力气,墨渍怎么也搓不掉。正着急的时候,我想起最近在《知识杂志》上看到,衣服上沾上了墨渍,可以先用饭粒涂在墨渍上用劲搓,在浸到肥皂水里洗,然后用干净的水漂清就洗去了。于是,我按照步骤讲衣服洗好,绞干后,交给了邻居小孩说:“回去晒晒干就基本看不出印迹了,可以穿了。”他瞪着惊奇的眼睛问我:“你怎么知道米饭能洗掉墨渍呢?”我得意地说:“书告诉我的呗!”

有一次,妈妈叫我去买盐,我走的时候还拿了一本书,在路上,我看入迷了,当我正看得津津有味时,突然,汽车的喇叭生把我吓了一跳,书都掉到底下,我一看,原来,我已经在过马路了,可是,我却没看左右的车辆,所以,我差点被撞了。司机骂了我,我只当没这一回事儿,我继续看书了。回到家,妈妈问我买的盐哪去了,我才发现,自己看书忘了买盐了。我和妈妈都哭笑不得。

结尾:文章的最后一步是结尾。结尾的要求是简洁有力。咱们可以总结一下全文,用排比句总结读书给了我哪些好处,强调我爱读书的主题;

书,是一朵刚刚盛开的花朵,有着甘甜的知识花蜜。书,是一个好导游,带领我们走进知识的世界。书,是一艘小船,承载我们进入知识的海湾。我爱书。

我爱读书,因为课堂的书让我学习,让我思考,课外的书让我了解,让我思考。我爱读书,因为好的书犹如一叶轻舟,载着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也可以是号召别人一起来读书。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学习《爱的教育》这本书中的所有主人公,充当一个充满爱心的小使者,为社会做出无私的贡献。

四:归纳总结

作文的内容有了,结构也有了。接着就让我们到词汇大超市来挑选你喜欢的词语吧。

悬念如饥似渴逐字逐句意犹未尽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一目十行细细琢磨兴亡盛衰狼吞虎咽 如数家珍废寝忘食不遗余力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手不释卷绞尽脑汁举世瞩目折节读书

逛完词汇大超市,还有句式专柜呢。还记得今天学习的句式是哪一句吗? 在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着__________,___________着________。

五:写作

实战练兵:以“我爱读书”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400字

阅读第一篇:同学们的作文写得相当好。我们再来看看作家冰心小时候读书的故事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吧。

第2页,忆读书。

分人读,读得最好的有一个聪明币奖励。

问题:文章写了冰心读了哪几本书?

详细写了读哪一本的经历?

第一次是谁读的?第二次她读的成果怎么样?第三次她读哭了几次,为什么?《红楼梦》读了几遍?她读红楼梦第一次是什么感觉(一个词概括),第二次是什么感觉?

第二篇阅读回去做。完成第六题。

第三篇:浅议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

浅议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围绕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中小学校的德育教育改革正稳步推进,但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试图找出影响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症结,分析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定位,提出解决困惑中小学德育教育改革发展的对策,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网络,以形成德育教育齐抓共管的社会合力。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对策分析

通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国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得到持续快速发展,有效地扼制了不良风气和有害思想对中小学校园的污染和侵蚀。但是,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势,面对社会改革发展进程中不断涌现的种种矛盾,面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突发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传统德育教育工作理念、方法、手段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客观需求,脱轨于时代要求,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环境,导致中小学德育教育整体环境缺乏持续健康发展的后劲,主要体现在:

一是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仍然存在。中小学德育教育与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不协调,不适应社会变革的新变化,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悖,学校德育方法和手段滞后,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重课堂、轻实践,重校内、轻校外倾向严重。有些学校口头上强调素质教育、德育优先,而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德育教育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是以减少德育课程、挤占德育教育时间为代价。有些学校迫于社会压力,片面追求升学率,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现象,德育工作得不到落实,使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导致德育课程的育人功效被忽视。无论是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还是初高中的《思想品德》,都没有发挥出它们实施德育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还有的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规范日常行为和校规校纪教育方面,满足于不出乱子即可,使德育成了单纯的行为训练,使德育教育成为“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也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更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脱离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的尴尬存在。还有一点值得注

意的是,德育教育的家校结合工作普遍比较薄弱。大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子女,单亲家庭、隔代看管、留守、寄养等情况比较突出,家庭教育、家校联系较为弱化。

三是网络信息负面影响愈来愈深。信息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客观上互联网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手段、新技术、新条件,丰富了当今德育教育的素材,丰富了德育教育方式和手段,尤其是大容量的信息网络传播的多媒体手段使德育教育更具有艺术的感染力,有助于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增强自信心,也提升了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使当前的德育工作的社会化程度得到非常明显的提高。但是,网络文化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当前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网络上信息良莠不齐,可能让一些学生失去理性思维,迷失方向。网络的开放与封闭、虚拟的现实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不良网络思想文化的侵蚀,扭曲了中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网络会使中小学生的道德意识弱化,道德责任感淡化,可以说,网络文化负面效应正日趋显现。

上述存在的种种现状和问题,既有历史的陈因,也有发展中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长远目标,教育部也提出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作为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德育教育应准确把握形势要求,抓住特点和规律,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一、进一步探索教育评价体系改革

要充分认识中小学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意大利教育家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不断深入的今天,德育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作为教育部门、学校管理者、教育工作者,要勇于接受挑战。学校教育长期以来没有真正解决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问题,因而在相当一部分领导观念中,认为智育是硬指标,德育是软指标,出现了重“智”轻“德”、以“智”代“德”现象。德育与智育虽然同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达到培养人的目的,但从完成的任务看是有所侧重的,德育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识别是非善恶,形成一定的品德与良好道德行为,它主要是解决学生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即如何做人的问题。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奠基阶段,是健康人生观的可塑时期。学校理应在学生思想品德成型阶段担当重任,教育行政部门应改革教育评价体系,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入

手,把培育“德才兼备”的育人目标作为学校的指导思想,扭转“唯智倾向”,构筑“道德长城”,这是改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二、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内容的相互衔接

根据《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的要求,中小学德育的内容主要应体现道德品质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为基本内容的横向系列。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要围绕看一项德育内容,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螺旋上升。分阶段、分年级地确定教育重点,阶梯式地、连续地实施教育,形成德育的纵向系列,从而使各项教育内容互相渗透有机结合。使各个阶段的教育相互衔接、协调统一。其次,要结合学校实际加大校本培训力度,针对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特点和品德发展规律,落实相应的教育内容。传统的德育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与实践性。反观不少优秀传统的教育内容如国情教育、理想教育等却讲得不够、不深、不具体,没有针对学生的年龄层次、个性差异及道德水平的基础,效果不够理想。随着新课程的步伐,新的教科书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针对性与实践性,通过对中小学德育内容的规划,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小学德育教育体系。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注重研究中小学各个阶段德育教育的客观规律,加强中小学德育内容相互衔接的研究工作,确保连贯一致、衔接紧密、有力有序。

三、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老先生曾说过:“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后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人。”教育家杜威说过:“没有离开智育的德育,也没有离开德育的智育”。这些名言都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处理好学科知识与德育的关系,知识教育与德育渗透的关系,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期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观点,课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求教学要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要强调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的观点:开发各学科的德育资源,注重学科渗透,发挥各学科课程育德优势。各学科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在备课和上课环节上,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把握好教材中学科知识与德育的结合点,注重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真正体现“教材是对生活的总结、生活是对课本的延伸”这一宗旨。让每一个教师都认真参与,真正实现每一个教育者都

是德育工作者的设想。同时,要寓德育于教学活动之中,以活动为载体,渗透德育教育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让学生以积极向上、乐观的的态度来认识周围的人和事,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良好的道德品德、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使学生的心理品质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让学生长大后勇于挺起胸膛去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才能让他们更加适应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缤纷多彩的社会环境。

四、进一步创新德育教育形式,丰富德育教育方法

现代德育宗旨,根本上是要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和自觉主动的精神,而传统的德育往往凭借“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生硬的方法实施强制性的灌输,极大妨碍学生自觉自愿精神的形成,所以,创新德育方法势必成为德育改革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德育方法创新主要表现为突破以往课堂坐而论道的局限,扩大德育的空间和影响。一是利用各种媒体与现代传播工具,对学生进行德育,提高德育的覆盖面、渗透力。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知识竞赛、社会活动等,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吸引力,达到让学生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目的。三是通过校风建设和校园建设,发挥“无形教育”的熏陶作用。在具体的德育方法改革上,针对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如采用“陶冶”、“示范”、“暗示”等方法,另外还注意借鉴国外学校德育和心理辅导的方法,把“角色扮演”、“价值澄清”、“倾听”、“体验”等方法运用到德育中来。这些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自我体验,故易被学生所接受和喜欢。四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三贴近”的原则,用辨证唯物的目光去闪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培育中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性和浓郁地方特色并被学生喜闻乐见的有效模式,使育人工作更加具有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

五、进一步加大家校协作力度

《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会对孩子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可见,教育工作不仅需要学校,更重要的是需要家长的配合。因此,家长要成为中小学生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担当起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重任。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想所思,给予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要重视在说理教育同时,还要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成为道德上的表率,这样就能保持对孩子在道德上的正方向的影响力。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有些家长的一些急功近利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方法和一些崇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做法,都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起到副作用。老师和家长的联系是孩子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积极与家长配合起来,通过家庭走访、电话联系、家校联系卡、开家长会等各种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思想发展、心理变化,并作好学生在校的反馈情况,让老师和父母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做出正确的指导,只有家校双方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才能筑起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稳固桥梁。

六、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监管和引导

二十一世纪的学生被称为“网络一代”。因为网络文化具有及时性、虚拟性、交互性、共享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特征,再加上中小学生心理具有不成熟、不愿承担责任、又好新鲜、追求刺激、自由时髦的特点,正确引导中小学生合理地利用互联网络资源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面前的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学校的德育教育必须首当其冲,一方面要认真做好上网学生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远离舆论垃圾,明辨网络是非;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管控,对网络站点、节点、网页实现全过程的动态监控,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通过主旋律和正能量的宣传占领中小学思想道德主阵地。

中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门艺术性科学。笔者认为,好的教育要能启发人的自信心、梦想、知识、勇气等,让人思考以前未思考到的问题,想象曾经未曾想象的事情,启迪人们转变观念,改变思考模式。基于这个目标,在中小学德育教育方面,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对具备更敏锐的感知能力,增强面对挑战和探索创新勇气,这样才能汇聚德育教育的最大合力。

参考文献:

[1] 张付莉.浅谈德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0(07)

[2] 郑明友,卢光荣.新时期的德育建设[J].青年思想家.1999(03)

[3] 孙斯鸿.学校德育工作缺失、症结及对策[J].基础教育参考.2005(09)

第四篇:当代中小学师生关系现状分析与对策

当代中小学师生关系现状分析与对策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着自己的角色,学生和老师正是纷繁角色中特殊的两种,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师生关系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由彼此所处的地位与彼此的交往所构成的角色关系和心理关系。新时期,我国提倡社会主义新型的师生关系。但是,师生关系在整体和谐下仍然仍存在着矛盾。

据彭国元老师有关《各年级师生关系状况调查表》的调查显示: 50%以上初、高中老师认为目前的师生关系融洽,平均77.7%的初、高中生认为目前的师生关系一般。虽然只是在怀化部分地区对学生和老师进行的抽样调查,但也可以反映我国目前中小学师生关系是不容乐观的,必需引以重视。从调查分析,一、当前中小学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有:

⑴大部分教师是爱学生的,只是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感受到师爱或感受不充分,学生对教师的爱的感受力随年龄增大而减弱,师生间沟通不足。这份调查表中还有一份关于中学生“有心理话向谁说”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心理存在问题时,只有4.4%的同学愿意向老师倾诉。在对待老师批评教育这个问题上有近5.1%的同学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诲,认为老师是可恨的,有意挑自己的毛病。虽然这份调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联想到在许多学校部分师生之间公开对立,学生对老师出言不逊、甚至扬言报复,更有甚者对老师实施拳头棍棒。由此可见,师生间的理解沟通缺少,师生间的信任度不高。

⑵学生对教师的爱的感受力随年龄增大而减弱,孩子在逐渐成长过程中会有着逆反心理。

15、16岁的青少年,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智逐上,他们都渐走向成熟。青少年的思想与成人不同,处于过渡期的他们既不想让人认为幼稚又不想受人约束。在这个时期,青少年们往往对自身认识不足,却又极力相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成熟。因此,他们在行为上会有意或无意的模仿成人。一些青少年为了更凸显自己的成熟,甚至不惜采取极端方式,比如打架、吸毒、抢劫等等。部分老师在传道过程中忽略或者轻视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他们出现的心理问题未能及时有效的给予帮助和正确引导。

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老师以分看学生,对待学生的态度也是凭分而定。对待高分学生,教师会表扬嘉奖,行为言语上会有意无意的表露出偏爱。对待低分学生,老师会厌倦、不闻不问甚至怀疑,导致师生关系生疏,不协调。

⑷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封建时期遗留下来的“天地君亲师”、“师徒如父子”和“严师出高徒”等传统思想深深的影响着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一些老师还不能很好适应时代发展变化,认为只有威严才是制服学生的好办法。许多老师往往采取谩骂、羞辱、体罚等行为来解决师生间的矛盾。殊不知,这样的方式反而使师生关系更紧张,学生的对抗心里更强烈。

从调查分析,二、改善师生关系对策有:

⑴教育部门应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完善引起重视,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反应和解决。国家相关部门应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师生间的权利义务,加强对教师和学生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体罚,是教师对学生肉体实施惩罚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行为。目前,部分教师教师法制观念淡薄,对自己的情绪控制力不强,对违纪的学生采取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惩处方式,以求达到“杀鸡儆猴”的效应。殊不知,这样的方法既伤害了学生的身体,在学生心理产生了阴影,师生矛盾升级,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义务教育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禁止教师体罚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九条也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但是,这些法律条款并没有受到重视。据《信息时报》报道:2003年6月18日,肇庆市广宁县北市镇新楼一名教师,因怀疑学生在黑板上写字骂自己,遂让8名学生列队操场,用一长40厘米细棍状物体,轮流打学生腿部,致使一名学生小腿软组织伤损,给学生心灵上留下阴影。其实,教学活动中,不是只有学生的权利受到侵害,教师有时也会遭到权利受侵害的时候:广东省陆丰市一中学教师,因制止考试中不守纪律的学生被数名学生和家长群殴导致昏迷,左眼几近失明,身体软组织严重挫伤。学校在事发当天下午停课,所有老师准备以无声的行动维护教师尊严。被打老师表示:“教师的人身安全都没有保证,我们怎么教书育人?”(4月26日《华西都市报》)

虽然我国已制定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但是类似以上这样的事件在教学活动中仍有发生,可见教师和学生对自己的权利义务仍不能很好区分,法律知识观念薄弱。这就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加强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对教学活动的监管。

⑵师生间需要加强沟通交流,相互理解。《中国教育报》2002年12月24日第3版从调查问卷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学生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应当是:老师、同学互相帮助,成为朋友、共同进步;老师不仅在课堂上、学习上关心我们,在课外也能和我们友好相处,不要

时时摆出一副老师的架子;学生要对老师尊重,有困难能向老师诉说;对老师不要有恐惧感;老师能真正理解学生,上课是师生,下课是朋友;学生能体谅老师的苦心,融洽、无隔膜、坦诚相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等。老师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建立起民主、平等、亲密的新型师生关系;课上是老师,课下是朋友。家长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上课时应该是老师,课余时像朋友;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孩子心中最信任的是老师,有心里话也愿意跟老师说;老师爱学生,学生尊敬老师,老师与学生像朋友一样。综合这些结论,我们可以发现,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的。

师生间没有什么跨不过的鸿沟,只要相互敞开心扉,真诚相待,加强沟通与交流,这样,任何矛盾都可以得到解决。对于老师,无论从年龄还是心理来说,都比学生年长、成熟,作为长辈的教师需要以成人的心胸宽容理解学生。教师的职责正是从积极方面引导学生,纵使学生有什么过错,教师也应站在理解的角度,宽容学生。俗话说“宽容是金”。有时,教师微笑待人,宽厚学生,学生也会深深爱戴教师。其实,理解是相互的。学生也同样要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问题,不应做的过分,更不应违背作为一名学生所应遵守的纪律。学生应当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尊敬师长,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做一名上进的学生。

⑶教师应当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中小学生的心理还尚未成熟,他们的自尊心很强,心理特别敏感,也容易受伤。可是,现实的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在评价学生方面尺度把握不平衡,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有所偏爱,对分数低的学生表现出厌恶甚至不理睬的态度。两千多年以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局面,在教育对象问题上,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孔子教导的弟子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等;也有很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如颜回、曾参、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孔子的教育主张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正确思想,孔子受到了世人的爱戴和尊敬。孔子教导出了像子路、颜回、曾参等优秀的“七十二贤人”。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孔子注重和学生的交流。《论语·先进篇》中有记载到: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一起围坐一圈,师生间畅快的交流思想。有时,老师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将影响并伴随学生的一生,都可能成为鞭策他们前进的动力。

⑷加强教师业务素质的培训。爱因斯坦曾说过“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教学水平和师德的提高,这样,既有利于教授学生更多的科学知识,也有利于教师赢得更多学生的尊敬。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活动高质量的进行,同时,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得以健全的发展,这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五篇:中小学德育现状调研报告

县教育局关于全县中小学德育现状的调研报告**市教育局:近年来,我县教育局和各中小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研究探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基本上形成了以管理育人、教书育人、家庭育人、社会育人、环境育人、心理育人的德育工作育人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玉教发电【2012】19号《**市教育局关于对全市德育工作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县教育局组织人员对全县中小学德育和**职中德育工作进行了调研分析,现把近年来我县中小学德育和**职中德育工作的主要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下步加强德育工作的措施分两部分简要报告如下:第一部分中小学德育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创新德育管理体制,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保障建立领导体制,学校德育工作有了组织保证。县教育局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中小学校长和教育局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中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各中小学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完善德育管理制度,学校德育工作有了制度保证。教育局建立完善了德育工作管理规章,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了适合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系列相关制度,确保了学校德育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学校德育工作有了人才保证教育局把德育队伍建设作为战略重点进行深入研究,坚持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部分。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坚持以校为本,积极组织培训。实施了班主任竞聘机制,对班主任的政治和经济待遇给予了有效保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突破口,建立了师德评价机制,通过举办德育论坛、基本功大赛,专家讲学,外出考察等方式对班主任、德育主任、校长进行了分层次培训,有效提升了德育队伍的管理水平和文化素养,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德育骨干教师。

(三)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全面实施三生教育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思想健康、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如去孙兰英烈士陵园、孙兰英烈士纪念馆、孙兰英烈士殉难地祭奠革命先烈,到**县禁毒教育基地开展禁毒教育活动,开展“中华魂”读书教育活动,组织了“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举行了“学雷锋做奉献,讲文明促和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学弟子归做文明人”主题教育,结合“五小工程”组织学生开展蔬菜种植、果树栽培、养殖等劳动实践活动,配合2012年我县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组织学生开展“环保进社区”的宣传活动,掀起清洁市容、“护绿运动”的高潮,这些实践活动,使中小学生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同时,丰富中小学生节假日参观、旅游活动的思想道德内涵,精心组织夏令营、冬令营、革命圣地游、红色旅游、绿色旅游以及各种参观、瞻仰和考察等活动,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用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中小学生。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运用各种方式向广大中小学生宣传介绍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激励他们崇尚先进、学习先进。通过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和少先队员、先进集体等活动和组织少先队员开展“雏鹰争章”活动,评选各类先进分子;以遵纪守法作为重要条件,评选文明学生,为学生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让他们从榜样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切实抓好《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以下简称《规范》),保证德育行为规范落实。《守则》和《规范》的发布,是教育系统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县中小学校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干部、教师及中小学生学习《守则》和《规范》,通过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宣传《守则》和《规范》,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协助学校抓好对学生的教育。从本地本校实际出发,抓好规范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纪守法。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对中学生重点是加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开设法制课.发挥法制副校长在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预防末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作用,突出工作的针对性,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列为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他们在日常行为中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教育他们自觉维护社会公德和秩序,不在营业性歌舞厅、网吧、电子游戏机室及其它不适宜青少年的场所出入和活动。密切联系学生家庭,落实家长教育和监管责任。注意教育多样性,寓教于乐。加强排查,特别关注两类“问题”学生:即经常违反纪律、屡教不改的学生和心理异常、行为孤僻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落实一对一或多对一的跟踪教育措施,防止学生违法犯罪。深入调研分析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个案,专题研究预防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对策和措施。全面实施三生教育。用“处理四个关系,树立一个观点,抓好三个结合,落实四个到位”的思路将三生教育工作落实到位。“处理四个关系”指:一是其他课程与“三生教育”课程的关系。整合课程资源,开设“三生教育”课程。二是在“三生教育”课程中集中教育和在其他课程中渗透教育的关系。三是开设“三生教育”课程与减轻学生经济负担的关系。四是实施“三生教育”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关系。树立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热爱生活”的观点。“三个结合”(即与“三项教育”结合):生命教育与禁毒防艾教育结合,让学生自觉加入到拒绝毒品、远离艾滋的行动中;生存教育与安全教育结合,通过强化身体安全和心里安全,为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知识、生存能力奠定坚实基础;生活教育与环境教育结合,教会学生面对现实,认识环保对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并力所能及地改造环境,在自觉的实践中提高生活能力。“三个结合”由“四个到位”保障:组织结构到位,课程计划到位,培训基地到位,践行活动到位。

(四)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注重教书育人重要环节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一是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把理想信念、道德品质、遵纪守法、文明行为习惯、良好心理素质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二是保证德育课程的开展。以德育课题研究为载体,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德育课程体系,保证每周德育课程课时。三是积极改进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五)开展中小学德育实践活动和场所建设情况充分发挥我县孙兰英烈士陵园、孙兰英烈士纪念馆(小街),孙兰英烈士殉难地(六街),**县革命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引导功能和六街中学、小街小学农村少年宫、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及我县禁毒教育基地等活动场所在中小学生中的教育作用,坚持面向中小学生、服务中小学生的宗旨,积极开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寓教于乐,把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融于其中。

(六)组织开展中小学校德育督导评估,不断增加德育经费教育局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评估制度,形成县考核学校,学校考核教职员工的德育评价体系。不断改革对学校和领导、教师、学生的评价方式,加大德育的比重。以评估促进学校德育管理,引导学校德育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整改存在问题,加强薄弱环节,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创特色、上水平。各中小学校把德育经费的科目列入预算计划,并保证经费投入,用于德育队伍的培训、德育基地的建设、德育科研的开展、德育设施设备及场馆的建设与完善、德育实践活动和表彰奖励德育工作先进等项目。

(七)加强中小学团队建设,开展德育主题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等群团组织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加强中学团组织建设,把中学共青团工作纳入学校德育教育的总体布局,推荐优秀青年教师做团的工作。办好中学生业余团校,配合学校党组织办好高中生业余党校。加强对中学学生会工作的指导,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二是把少先队工作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参与关工委工作,定期对少先队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考核和评估。学校党组织积极支持少先队开展活动,并选派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少先队辅导员,把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纳入培训体系。联合相关部门,建立和完善校外辅导员制度,选聘热心少先队工作、有责任心、有能力、有经验的人士担任校外志愿辅导员。少先队小干部实行民主选举,定期轮流任职。三是各中小学校根据实际创设文学社、广播站、小记者站等社团组织和篮球、足球、排球、象棋、舞蹈、跆拳道、书法、绘画、古筝、钢琴等兴趣小组,选派专业指导教师,定期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发展兴趣爱好,扎实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开展。抓好主题教育,增强德育实效。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建党纪念日、红军长征、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九一八”、“**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以及中小学生的入学、入队、入团、入党、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队会、团会,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各校结合实际在德育工作的模式和德育内容的侧重上有所创新,有的在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等内容方面研究,并特色凸显,有的在道德体验、养成教育、主题教育、课题研究等教育模式方面探索,寻找适合本地或本校发展的完整做法。

(八)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里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文件通知精神。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以发展性、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为主,以团体心里辅导为重点得心理健康教育,将心里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地渗透到学科教学及班团队等活动之中,逐步提升学生心里健康的水平,从心里素质上提防和消除各种病态心里和行为的出现,防止学生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建立了在校长领导下,以心里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为重点,班主任和德育课程教师为主体,逐步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和共同参与的心里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三是加强和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的力度和水平。四是通过加强排查和心里测评,科学地分析和有效地发现有心里障碍者、心里危机者、行为偏差者和高危人群,使教育干预有重点目标,有针对性,引导学生养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

(九)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在育人中的作用近年来投入资金250多万元用于学校文化建设,对校园环境进行改造优化,打造历史化、诗情化、艺术化、哲理化、人性化、生活化的校园文化空间。现已建成省级“乡村学校少年宫”示范学校2所,市级“养成教育示范校”5所,市级“家长学校示范校”5所,省、市级“绿色学校”16所,省级“园林单位”5个、市级“园林单位”7个,省、市级“文明学校”17所。涌现出一批理念先进、思路清晰、文化浓郁、特色明显的中小学校。

(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发挥环境育人的德育效能优雅的学校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活空间,是一种德育资源。目前,各中小学已经形成以环境教育作为德育环境建设的“点”;以校园环境、课堂环境、活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作为德育环境建设的“线”;以学科教学的有机渗透,与各种形式活动课、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构成德育环境建设的“面”;以学校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社区环境教育相结合形成德育环境建设的“网”的德育环境育人体系,增强了德育环境育人的实效。一是构建校园环境建设。各中小学校不仅非常重视学校德育物质环境建设,而且积极营造人文环境氛围,把学校建成了一个富有时代气息、文化品位、人文关怀、绿色环保的新型校园。通过确立校风、学风、校训、校纪,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等方式,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陶冶了学生情操,塑造了学生灵魂,真正把学校建成了家园、学园、乐园和花园。二是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各中小学校要主动联合各级妇联组织,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认真办好家长学校,制定家校联系制度,定期开展家长会。努力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提供培训教育机会,通过专家指导、优秀家长介绍经验、家长互相支招、阅读家教书籍等形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班主任每个学期通过电话、短信、Q群、书信、家访等多种形式与每个学生家长联系2次以上,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教育孩子。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作用,支持他们为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贡献力量,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人数众多、覆盖面广的中小学家庭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队伍。联合当地妇联、关工委等相关部门加强农村家庭和外来工家庭的家教指导工作,每学年有计划到这些家庭进行家访;特别是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加强离异和单亲、留守儿童家庭问题的研究,创新工作方法,根据特殊家庭的特点进行家校联系,根据特殊家庭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和管理。三是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

二、主要问题通过调研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成绩显著,出现了一些新的局面。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智育轻德育的片面认识依然存在。部分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一些学校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好,教师有业绩,学校有光彩,这是现实的、看得见的东西;中高考成绩成追求的终极目标,而思想品德是隐性的,短时间也显示不出来,因而,不愿把精力和时间更多的花在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上。2.德育工作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一是部分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水平还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了解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思想状况,不研究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对学生评价缺乏综合性引导。教育内容与生活脱节,很多形式上的德育活动因脱离学生实际成了无效劳动,小学、初中、高中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衔接。三是由于受安全因素的影响,学校德育工作以“不出事”为最高标准,部分学校很少给学生创设亲身感悟与实际体验的机会,只有课堂、学校的空间,导致学生很难有震撼心灵和刻骨铭心的教育实践,使原本实践性很强的德育成了简单的概念灌输和纯粹的道德说教。3.德育队伍建设还需加强。一是德育课教师队伍基本素质需进一步提高。二是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工作压力与政治待遇及经济待遇不相适应。三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信念在教师队伍中缺乏,学校对师德的评价考核体系不健全。4.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亟待提高。这次调研显示,目前我县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学生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责任心不强,缺乏自理自立、自我保护意识;二是部分学生的心理存在一定的障碍,耐挫折能力差,青春期心理问题严重;三是部分学生的价值取向存在务实化、功利化倾向,爱攀比,贪图享乐,不能吃苦现象严重;四是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厌学迷恋网吧现象突出。5.家庭与社会的不利因素削弱了德育工作。一是家长不良行为的负面影响。不少家长的主要精力都花在赚钱上,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正确教育方法,不良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出污泥而不染是非常困难的。随着单亲家庭、外来务工家庭的增多,这些特殊背景的学生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二是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对中小学生影响很大,部分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较差,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学生对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的分辨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三是社会对网吧管理不到位,网上的血腥暴力游戏、黄色信息等内容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三、下步工作打算和措施

(一)健全德育工作机构。县教育局单独设立德育工作机构,并配足配强人员,加强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各级教学研究机构配备德育研究员,组织开展德育方面的课题、教学研究工作。

(二)完善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要推进班主任培训工作,把班主任培训当作常规工作来抓,形成制度。要通过多种渠道提高班主任的道德修养、工作技能和敬业乐业、开拓创新的精神,通过班主任的建设推动德育工作上水平。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课例比赛、工作论坛等活动,提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组织班级活动、开展思想教育等工作的能力。每个教学班至少配备一名副班主任,加强德育力量,培养班主任后备力量。

(三)落实德育队伍工作责任。进一步明确校长、分管工作副校长、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责任,从上到下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一是校长或分管工作副校长开展好每周一次国旗下的讲话,定期开展校长接待日活动;二是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每周至少了解一个班的德育工作情况,至少找1个“学困生”进行个别谈话;三是班主任要密切了解全班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家庭等方面的状况,每天至少找1个“学困生”进行个别谈心或通过电话、短信、Q群等形式家访1个家庭,每学期至少与全班每个学生谈话3次以上,并要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认真做好班主任工作日志;科任老师要积极主动配合班主任工作,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和激励工作。校长、分管工作副校长、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班主任平时要有意识通过科任老师、学生干部或主动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情况。在工作中发现异常问题要及时逐级上报。对因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而致使应该发现而没能及时发现,发现后未及时上报或报告后未及时处理的突出问题,要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将专任教师职称评聘、职务晋升与从事班主任工作年限挂钩。一是教师晋升职称必须要按相关文件规定符合班主任工作年限要求,对班主任工作年限不足者实行“一票否决”。二是对申报晋升上一级职称者,在任现职期间,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优先上报。三是高级教师的职务续聘,必须在一个聘任期有1年以上的班主任工作年限,否则不予续聘。四是对担任班主任工作不足三年或是任班主任三年但工作不负责任的,不能提拔为学校中层干部。

(五)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政治、经济待遇,保持德育骨干队伍的相对稳定。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激励机制,通过完善中小学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的评选表彰以及德育科研成果的评选奖励机制,提高广大教师从事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广大教师献身德育工作的责任感,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和实效。加大德育队伍接受培训教育机会,尤其是要加强德育领导干部和名班主任培养对象的培训,积极为他们创造必要的进修学习和社会考察的条件,提升全员育人的工作水平。要为班主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支持他们经常地、细致地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在绩效工资中适当提高班主任的待遇,争取在全县形成一种在校老师都乐意当班主任、当班主任有光荣感和优越感的良好氛围。中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事关广大青少年学生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我们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切实肩负起我县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历史使命,并以此次德育专项督导检查为契机,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为把全县德育工作提高新水平、再上新台阶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二部分中职德育(**县职业高级中学德育)一.成绩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取得较好成绩。学校被命名为“云南省绿色学校”,被评为县“先进基层工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命名为“基层党建示范点”,荣获全国“十一?五”职教院校教育科研先进集体。9月,被命名为“云南省文明学校”,被授予“2006-2010年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二、学生情况及存在问题1.家庭背景及问题农村家庭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孤儿身体残疾留守学生家庭家庭教育问题家庭家庭年收入10000元以上89.7%18.7%8.1%1.4%2.2%38.4%54.8%57%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和影响的地方,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接触最多最亲近的人,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十分重要,不能忽视,否则,学校教育就会收效甚微。**职中大多数学生来源于农村,占89.7%。独生子女家庭、单亲家庭、长外出经商、务工家庭造成子女教育或多或少的缺失,38.4%的“留守学生”因老人们教育多有不当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家长或失业,或外出,为了生计,家长无遐顾及孩子学习。不少家长缺少教育方法,不能起模范作用,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极为不利的。还有一些学生,既不在父母身边,身边也无人照料,家庭教育成为空白。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学生,容易在行为和心理上出现障碍,一不小心就会成为“问题学生”,这是学校德育中的难点。2.学习现状及问题自愿读职中厌学学习目的明确适应职中教育喜欢上政治课喜欢上专业理论课喜欢上实训课对学习成绩无所谓27.6%38.5%57.4%35.8%31.7%29.8%71.7%64.5%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不好,“中考”是他们难以启齿的话题,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与要求,迫于无法上其他普高或家长的压力而来到中职学校。在调查中有72.4%的学生不是出于自愿来到职业中学的,有的学生为了一张中专文凭,有的家长只希望孩子在学校三年,不至于过早进入社会。很多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在外在压力下被动学习,需要老师督促,学习效果不显著。许多学生不会学习,学习中存在盲目的、没有针对性的倾向(占57.4%),在学习中时常感到迷茫,甚至厌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状况不佳。一部分学生虽然整天人在学校,却得过且过,无所事事。3.学生思德状况及问题(1)理想信念:很多学生对前途悲观,缺乏自信,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长处,不善于处理各种关系,在调查中有59%的学生不清楚自己毕业后将从事什么工作,有39%的学生在学校经常感到孤独。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认识错误,希望过高,不切实际,职业设计不当,不懂得任何成功都是从最基层干起,缺少吃苦耐劳精神。在聊天座谈中,有不少学生说,毕业后想做演员、公务员、教师、医生等,职业理想的错位势必影响中职学生的日后发展。(2)道德品质:总体来看,中职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道德品质有待提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73%的学生有随地吐痰的不良习惯,39%的学生平时不能遵守社会规范,33%的学生不能自觉爱护公物,32%的学生否认“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有36.8%的学生缺乏吃苦精神,责任感不强,诚信不够,自制力差,做事不能善始善终。(3)法纪意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在价值判断上有问题,例如,有32%的学生认为挑战法纪是勇敢的表现,17%的学生认为打架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20%的学生为了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敢以身试法,24%的人认为损坏公物不是件什么大不了的事。这些学生的数量、行为、认识虽然不是主流,但能折射出学生法纪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的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职生是善于模仿的,如果不能对这些思想与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其危害将进一步扩大。(4)心理状况: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加之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在心理上表现出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意志薄弱、自信心不强(74%人对未来没有信心)、自控能力差、价值判断错位、人际交往障碍、缺乏进取精神、做事犹豫不决、过分悲观与盲目乐观,行为怪诞,语言不文明,往往有与一个高中生不相符合的语言、行为,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况若得不到有效的矫正,不仅影响学生个体的成长,也会使整个学校教育事倍功半。三.教育对策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现代德育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调查过程中反映出来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令人吃惊,也就不得不叫我们深思。学校德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式,增强实效性,就必须转变观念,以人为本,拓宽渠道、注重过程,改革德育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与针对性。1.转变观念,摆正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观念的更新比技术的进步更重要。”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为此要狠抓理论学习,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的思想、观点、理论。首先是帮助教师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自觉实施素质教育。其次要彻底改变认为“抓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是班主任的事”,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先成人再成材”的思想,做到德育工作“全员化”齐抓共管,保证每一项德育工作都能落实。第三要加大对教师德育工作能力的培养。2.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德育工作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开展“每周德育报告”活动,由班主任将一周来班级或个别学生思想与行为以书面形式向德育处报告,有学生基本信息,有违纪记述,有现象分析,便于德育处及时掌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在德育工作中,要求德育工作的方法要符合现代学生的特点,因人施教,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自己能转化自己的错误思想,自己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教育自己和别人。在实施自我教育时,首先应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实践自我教育。如在班干部任用时,可采用自由组合方式确定班干部,或采用轮流当班干,或采用聘任班干部,或班主任助理制度。其次设是设置情景、创造条件,促使学生主动去体验“自我教育”的喜悦。3.实施七项育人工程(1)实施安全育人工程安全不保,何谈教育?为了确保安全,营造“平安、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制定《创建平安校园》实施方案,实施安全育人工程,利用校会和升降旗仪式等集会活动,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同时,不断加大安全督促检查力度,在每个月进行一次常规检查的基础上,还要在防假、节日、节庆等时期,重点组织安全检查。在检查活动中做到不留死角,对发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一律登记造册,建立台帐,逐一落实到分管领导及其成员中,严格要求,限期整改。(2)实施教书育人工程一是政治课教师挖掘政治课教学中的育人因素,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现代道德观念、法制意识。二是就业指导与训练科任教师挖掘教学中的育人因素,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家庭,了解自己,正确的定位自己”,争取成功就业。三是文化课教师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利用各种高中阶段的文化知识武装学生头脑,陶冶学生情操。四是专业课教师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挖掘育人因素,使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树立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应用科学的科学精神。(3)实施活动育人工程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课余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集体感、荣誉感,树立竞争意识,二是举办法制教育讲座对学生进行各种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高学生免疫力,扩大知识量。三是举办法制教育周,使学生心灵受到震动,思想得到升华,灵魂得到洗礼,行为得到规范。四是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学生违法犯罪问题的研究,为学校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五是加强教学管理,对全校的学风和个别班级进行整顿。六是加强“三操”管理。体现了青少年学生应有的朝气和精神风貌。七是开展军训巩固训练,巩固军训成果,强化纪律意识,转变作风,规范日常行为。八是加强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教育。九是实施“校园服务令”。(4)实施管理育人工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实施管理与人工程,管理育人。实施“四制”管理,严格劳动纪律,坚持佩戴上岗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严于律己,做好学生的表率。设置门卫、学生宿舍管理3个岗位,6个专职人员。在这三个岗位上,每天24小时都有人值班。值周领导、值周教师每天巡察、检查上课情况、早、晚自习、“三操”情况及学生证佩戴情况,并详细记录。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对违纪学生及时帮助、教育。班主任、科任教师负责班务管理和课堂管理,严格考勤,使学生安于校园、安于课堂,以学为主,完成学习任务。德育处和团委组织、协调各种管理活动和育人活动,努力营造良好和育人环境。(5)实施服务育人工程要求全体教职工树立“必须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学生观,增强服务意识,服务育人。总务处、医务室、食堂负责全校的“吃喝拉撒”,每个环节、每个工序都要到位。小到一盏路灯,大到生活用俱的添置,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保障正常运转,努力改善主活条件。全校教职工,尤其是后勤人员以热情的服务态度、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分忧解难。通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后勤工作有了较大改进。学生宿舍全部装上电话,方便家长、学生联系。水、电、路都得到改造、修建,美化、亮化了校园。(6)实施环境育人工程注重校园绿化美化,营造良好的环境育人氛围,环境育人。2008年,投资700万元扩建工程项目中的教学综合楼、新校区场地、道路、新大门投入使用,经过绿化、美化,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完成了“**楼”、老教学楼的改造工程,拆除了红砖房,新建了汽修专业实训操作室、化学分析实验室、电氧焊实训实作室,装备了网络机房,添置了部分课桌椅、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路灯,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为培养合格技术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极大地提高了办学实力。(7)实施帮教育人工程开展以下“一帮一”帮教活动:①中高职教师与新调入或新分入教师结对;②全体科任教师与后进学生结对;③有经验的老班主任与部分教师结对;④党支部委员与预备党员结对。尤其是导师制的实施,对后进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得到了加强。面向新世纪的德育创新,必须要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树立以认为本、以发展为本的观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重视学生的发展过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要注意拓宽德育的渠道,构**育网络,形成德育的新格局,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与科学性。

下载中小学德育的现状与对策 第一讲(校长班)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小学德育的现状与对策 第一讲(校长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德育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中小学德育现状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

    德育校长班培训指南

    培训指南 尊敬的各位校长: 你们好!为了本次培训班进展顺利,并使您在此期间学习、生活愉快,请注意下列事项: 一、会议地点:龙元宾馆七楼会议室 二、就餐地点:龙元宾馆三楼餐厅 三......

    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期

    口/卢燕 赵晓声 中小学机器人教育主要包括机器人教学、机器人项目实践和机器人竞赛等内容。它极大地丰富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并且机器人项目的挑战性、操作性、创新性以及......

    民办中小学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民办中小学发展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 据有关部门统计,1996~1997学年度我国有民办普通中小学校2920所,占全国中小学校总数(72.......

    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学校......

    农村中小学师资现状分析与对策(最终版)

    关于农村师资力量现状的调查报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教育也在飞速发展。但在农村,中小学师资状况不容乐观,存在教师缺编严重、整体素质偏......

    中小学公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5篇)

    中小学公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摘 要: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关系,能否遵循社会公德是衡量社会进步和......

    中小学舞蹈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精选]

    中小学舞蹈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一、舞蹈教育现状1.舞蹈教学成为深化美育的有效手段。平凉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