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光与影的完美融合[范文模版]
光与影的完美融合
编者按:
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南京青奥会)于8月16日-28日在江苏南京圆满举行,这是世界青年欢聚的舞台,也是演艺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天地。在开闭幕式演出中,观众欣赏到了精彩的文艺表演,也领略了演艺科技的神奇魅力:第一次大面积使用高科技投影技术,第一次在国际大型赛事电视转播中使用虚拟技术,多变的灯光、大型广场音乐剧、震撼的音响效果、兼具东方神韵与青春活力的服装……在此,特刊发灯光视频设计、舞美设计和音响设计等采访报道,以期与读者分享青奥会中体现的科技与艺术融合之美。
南京青奥会已圆满落下帷幕。开幕式上,艺术的奇妙创意与科技的伟大力量得到了完美融合,赢得各界盛赞。尤其是投影的大面积使用、灯光视频的无缝融合,以及虚拟技术的采用,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南京青奥会开闭幕式灯光视频总设计沙晓岚,及巴可公司、北京鱼果动画设计有限公司(“鱼果动画”)等开幕式部分制作团队的负责人。
灯光视频设计理念:光影融合
开幕式《点亮未来》由3个篇章组成,分别是《追梦》、《筑梦》、《圆梦》,演出充分展现青奥会的青春元素,突出“中国梦”的主题。
沙晓岚表示,开幕式灯光视频设计的亮点在于光与影的有机结合,在运用上达到一种全新的光影融合效果,即“影中有光,光中有影”,灯光、视频与演员形成立体化的统一体。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相比,南京青奥会开幕式有一个很大的变化是放弃了“人海战术”――全场演员仅4 000余人。在体育场的巨大空间中,通过光束的运动和色彩变换、视频影像等的创意设计,营造出宏大、华美的演出氛围,收到了良好效果。
对于灯光与视频的结合,沙晓岚认为,灯光与视频设计思路要统一,两者的表现节奏和处理手段也要协调,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否则可能会相互干扰。南京青奥会灯光、视频系统规模庞大,相应的灯光、视频制作团队总人数超过160人,分为灯光、投影视频和三维动画三个大组,大组下又分为各个小组,完成具体技术工作。
灯光设备的具体分布
据沙晓岚介绍,开幕式演出使用的灯具数量大约2 500台,从空间分布看,共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位于表演场地周边,主要是投射效果光和部分脚光;第二层位于下层看台的前沿,主要用于投射投影环境下人物的正面光和侧光,投射方向基本属于水平投射;第三层位于中层看台前沿,用于投射表演区的正面光和侧光,以及背景效果光;第四层位于上层看台前沿,主要投射大表演区的侧光、逆光、背景光和观众席光;第五层位于体育场顶棚吊装灯位,东、西顶棚各吊装10道灯光桁架,这是具有综合功能的高角度灯位,可以全面覆盖表演区各个重要位置,完成定点特写和空间塑造等各种效果。另外,还在体育场南、北看台两侧加设了4座侧光灯架,为的是加强表演区人物的立体感,并可以同时提供主席台贵宾区的侧面光。由于要考虑投影的效果,此次在布光上打破了常规做法,使用了大量的脚光来代替面光。因为面光与投影投射角度相同,这样射出的光会减弱投影的效果,所以为了保证影像的清晰度,同时保证表演区演员的面光,在距离地面1.5 m的高度上,布置了大量的脚光来满足需要。
在灯具的使用上,南京青奥会与以往大型活动开幕式也有所改变。沙晓岚介绍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90%的灯具来自进口,而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的灯具100%来自国产。这种变化既体现了节俭办会的原则,也反映了中国灯具技术水平的提高。
投影技术创新性使用
投影的大面积运用是开幕式的科技亮点之一。开幕式共使用了112台巴可公司提供的专业高流明投影机(其中60台26 000 lm、52台22 000 lm),根据投影距离的不同分别采用了2.8~4.5、4.5~7.5两种镜头,投影机分别安装于东、西两侧看台最后部,每侧7组,每组8台叠加,架设高度为4 m,平均投射角度约30°,投影机配套使用了112台奥松媒体服务器(其中60台为备用),通过光纤传送给灯光控制台进行统一控制。每台多媒体视频服务器为1个拼接校正单元,提供2路图像输出到相对应的2台投影机上。
开幕式整体投射区域约10 140 m2,划分为14个分割区块进行投影,投射距离120 m左右。投影的难点在于投影机机位不够理想,夹角小,容易产生反光,而且单台投影机的亮度根本无法达到大画幅和电视转播亮度需求。为解决反光和亮度问题,设计团队采用了两侧投影对称叠加的方法,有效改善了反光和角度造成的投影问题。但这样一来,投影画面将重复叠加8层,要经过7级校正,给调校影像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
采取这样的设计极具挑战,8台画面叠加需要非常精准的校对,细微的偏差在画面呈现上就会造成整体画面的不协调。现场画面的几何校正以及多点校准等工作主要由投影机自带处理器完成。媒体服务器强大的拼接校正功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多点、实时、直观、快捷、精确是媒体服务器的优势所在,其精确程度可以到每条线每个点,确保了画面的最终完整性。为了保证演出的画面质量,技术人员每天都要进行画面校正,以保证每次排练影像清晰。在大型活动中,多台大型投影机在百米以上的投射距离重复叠加如此多的层数,且能保证影像的清晰度,南京青奥会开了先河。
视频影像的设计制作
多媒体地面投影的设计制作是由北京锋尚世纪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锋尚世纪”)、上海戏剧学院虚拟实验室、“鱼果动画”三家机构共同完成的。开幕式影像放映时长100多分钟,制作素材300多分钟,前后近60名设计和制作人员参与此项工作。此次的视频设计,内容要与表演紧密融合,与演员互动,达到演员走动时间及与画面对位要严格吻合,所以,无论对于设计者,还是技术人员和演职人员,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以三维场景渲染为例,1帧画面(每秒25帧)最长渲染时间超过2个小时。据“锋尚世纪”动画创意总监隋洪业介绍,开幕式中的《筑梦》一节中的360°黄河流体、粒子解算、渲染、合成的总时间超过两个月;万马奔腾场景渲染了2 000匹全模骏马,每帧渲染时间超过1个小时。制作任务之艰巨可见一斑。
多媒体影像的创作,主要是根据导演的脚本来进行视觉上的虚拟设计。因为是在中国举办的青奥会,所以设计团队使用中国传统语汇与手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视觉上的表达。《追梦》是开幕式演出三个篇章中的核心部分,讲述了中国人从古至今追求梦想的历程。在视频内容设计上,使用了汉字、青铜器、青花瓷、云锦、海陆丝绸之路等中国元素来体现传统文化,表达了中国一直是以和平友好的姿态与世界交流、对话。在《筑梦》篇章,为了配合筑梦塔的高空威亚的表演,视频影像的设计很直观,以体现这个时代中国人团结一心共同筑造梦想的过程。而在《圆梦》篇章,更多地表现了世界五大洲人民共同进步的主题。
在设计理念上,据“鱼果动画”创意总监王之纲介绍,在《追梦》篇章,按照导演阐述的角度,要求找到一个符号,其既能够体现南京的地域特点,又能够反映出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据这个设计方向,创作小组最后定位于浑天仪、紫金山天文台这个概念,并将其转换为一个视觉的符号,作为贯穿开幕式的主线。开场时,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天文台缓缓打开,远古浑天仪呈现出来,然后是具有现代科技感的舞美道具天文台出现,与地面影像交相辉映。
电视转播的技术创新
开幕式电视转播使用了虚拟植入技术,这是第一次在国际大型赛事中使用该项技术。沙晓岚说:“北京奥运会呈现画卷只占到全场画面的1/3,但这次是满场投影,特别是地面影像与转播加入虚拟影像的配合,效果更加震撼。”虚拟植入技术的运用,使电视观众看到,体育场上空呈现出宇宙星空、奔跑的巨人等画面,宛如置身于不断变化的梦幻空间中观看表演,“达到每个毛孔都在燃烧的效果”。不过,现场观众无缘看到这些画面。
谈到电视转播,沙晓岚坦言,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是灯光要兼顾电视观众与现场观众感受到的视觉效果。现场灯光条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电视转播的效果。因为面对在全球电视机前观看转播开幕式的观众,在照度、光比、灯光变化以及视频亮度等技术指标上有些差异,设计团队应充分考虑到电视转播的设计要求,保持和电视导演沟通。每次彩排后,他们都共同研究回放录像找出问题进行调整。既保证现场观众的观看效果,又保障电视转播的技术指标。
灯光视频团队为开幕式演出制定了严密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比如,在开演前10天,他们会把所有灯具寿命即将终结的灯泡全部换掉,避免“炸泡”发生。此外,还采取了现场全备份的方式,对各个技术环节都做好冗余备份,以保障演出安全进行。
最终,南京青奥会开幕式安全、圆满举行,工作团队的辛苦付出得到了回报。
沙晓岚认为,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上的演出,表明灯光与视频的一体化,日渐成为舞美的一种趋势。他说:“灯光和视频的结合,让现场的气氛更具有故事性。不管是户外还是剧场的舞台设计,将来都会向大的视觉设计方向发展,手段会变得更加丰富,灯光和视频融合会更加紧密。”
(编辑 杜 青)
第二篇:光与影反思
《光与影》教学反思
任课教师:湖南省株洲市九方小学 刘广平
2018-5-8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第一课《光与影》,这节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光源与影子,教学内容与目标: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光源,影子产生的条件,并探究在光的照射下影子的变化规律,认识投影,发现物体的形状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关系的,也是有规律的,在试验中养成谨慎,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在教这节课时我发现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感悟,是本课最宝贵的教学资源,对本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有着特殊的价值。学生对教材中的活动能参与,积极性也很高,在桌子上玩影子,对自己手部影子尤其感兴趣。因为课堂气氛比较宽松,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就有学生谈到电影中小胶片放出大影像的现象。我给学生一点时间玩玩手部影子,尝试造出大小、形状不同的影子。在录播室里做实验,学生的脸一个个都涨的通红,非常兴奋,临近下课,大家谈谈自己在刚才游戏中的发现、感受,内容不限。学生交流的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超出了我的预想。面对问题,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思考,自己总结经验,逐步深化认识,在经历的活动中不断检验、修正想法,这也是学生在自我学习。通过今天这节课,让我深深认识到“生活即教育”。课堂活动要与真实生活相结合,让每位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获得认知和发展。学生需要在强化体验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理解程度,而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也正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第三篇:《光与影》教学案例
《光与影》教学案例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
单位: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过风楼镇镇中心小学
作者:刘琴
邮编:726308
电话:***
电子信箱:2298251121@qq.com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像电灯这样能自己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产生影子必须要有光、遮挡物、屏。影子的长短和光的照射位置有关,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光的方向相反的。影子的大小变化与物体和光之间的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所照射的物体的侧面的形状有关;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是很有用处的。
2、过程与方法:采用实验法证明自己的观点,利用科学教具探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运用于新的情景中。
3、价值观与情感态度: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从游戏中发现光的奥秘,激发探索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影子的变化和光源、遮挡物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
手电筒、遮挡物、屏、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视频,大家想看吗?(课件播放手影戏视频)谁来告诉大家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学生回答:手影。
2、师:手影是怎么产生的?
学生回答:因为光照在手上,手的影子映照在屏幕上,所以出现了影子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光与影”
3、师:产生影子需要有什么条件? 学生回答:光源 遮挡物 屏
二、认识光源,奠定基础
1、师出示学生熟悉的物体图片(电灯、月亮、太阳、镜子、火柴、萤火虫),这些图片那些是光源?
学生回答:电灯、太阳、火柴、萤火虫 师:月亮是光源吗?
学生回答:不是,它是借助白天太阳发出的光,晚上才发光。
3、那么什么样的物体才能成为光源? 师课件演示。学生回报。
教师总结: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三、探究影子产生条件
(一)实验一:探究“影子的长短和光的照射位置有关”
1、导入:白天在阳光下,我们的影子总是一样的吗? 学生回答:不一样。
师:那么我们的影子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交流:影子有时长有时短。
2、师:那么你们知道影子与什么有关系吗? 学生回答:位置。
3、它们有怎样的关系,你能说说吗? 师课件演示:影子与光源的位置有关系。
4、我们怎么验证他们的关系呢?(做实验)
教师介绍实验品: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实验用品。
学生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教师归纳小结:光在物体的上方、下方影子短,光在物体前、后、左、右影子长一些。
(二)实验二:探究“影子的大小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系”
1、师游戏引入:现在老师要做一个游戏,想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谁愿意?
2、做游戏,师要求: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发现什么就举手。学生回答:光与物体的距离越近,影子就越小;光与物体的距离越远,影子就越大。
3、根据学生回答师总结:也就是说,影子的大小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系,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怎么验证他呢?(做实验)
4、师课件展示实验过程,并讲解。
5、学生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汇报,全班评价。
7、师归纳小结:光离物体距离越近影子越小,光离物体距离越远影子越大。
(三)实验三:探究“影子的形状和光所照射的物体的侧面的形状有关”
1、课件出示实验图,问:当光照这一面时会是什么?当光照另一面时又会是什么?谁能猜到?(学生回答)
师:相信其他同学也有自己的猜测,等会把你们猜到的填到实验单上吧,这个实验会做吗?
2、学生做实验。
3、汇报
(1)激励:你们的实验结果出来了嘛?现在谁愿意将你们组的实验结果汇报一下?我们看哪个组积极踊跃,而且汇报得好,我将为他们组颁发一块奖牌,谁愿意?
(2)学生汇报。
(3)评价,一起读结论,颁发奖牌。
四、拓展应用
1、你们知道生活中什么地方还用到了光与影的知识?
2、你能谈谈是怎么应用光和影的知识的?
3、播放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影片,学生谈感想。
4、教师激发想象与创造。
5、小结,下课。
第四篇:《光与影》教学反思
教学《光与影》的诸多想法
在教学《光与影》之前,我认真地分析了教材和教师用书,了解到这是小学科学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光与影》第一课时,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光源以及初步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而本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用对比的实验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初步解释和描述影子产生的过程。同时,在课堂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爱国的热情和科学探究的兴趣。当然,课前我也调查过一些学生,了解到他们在生活中就已经有了一些光与影的经验,会做一些手影,他们认为有光才能产生影子,只是他们还不曾系统地去探究过影子产生的条件,学生对科学活动也有极大兴趣,只是本课的组织教学不太容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堂课的导入很重要。刚开始我是以一个谜底是影子的谜语来引入大家对光与影的探究,后来发现那个谜语太简单,根本没有激起大家对影子现象本质的思考。于是采用先欣赏开县美丽夜景,激起学生的视觉冲突,先把研究点落在光上再引出光源,接下来再研究影子产生的条件。
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刚上完后发现学生在点亮的电灯泡和点燃的蜡烛是否是自己发光处特别的纠结,学生认为电灯泡发光还需要电,蜡烛发光还需要用火点燃,此处浪费很多的时间。分析原因是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自己发光,特别是在某种条件下能够自己发光的情况学生总认为那不叫自己发光。于是我就先给学生介绍:眼睛看到的光有的是物体自己发出的,有的是其它物体发出的光照在该物体上的反射光,意思是除了反射光就是自己发光。这样当学生说电灯泡不是自己发光,那么我就反问:“它的光是其它物体发出的光照在上面再反射的吗?”这样纠正起来比较快。
充分利用教材。第一次上完以后发现发了教材却没有让学生用上,于是第二次我在上课前几分钟让学生先自己看看教材,了解本课的知识结构。在认识光源时请学生在教材上找出:科学上把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什么呢?
之前是让学生思考:老师请你用光来做游戏可以想到哪些游戏?学生会想到做影子游戏,再让学生玩手影游戏,这样感觉影子的形成很单一。后来是先让学生思考:光照到物体上会产生什么现象?学生会想到影子,再过渡制造影子的游戏,学生用光照在不同的物体上在不同的地方形成影子,避免了学生走入以一(一个物体)代全(所有物体)的误区,通过制造影子游戏来体验影子的形成过程,这样层层递进。
在课堂上的问题要明确。刚开始在设计实验方法验证产生影子的条件是否是三者缺一不可时,我是这样问的:怎样来验证产生影子就必须要这三个条件呢?结果学生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个实验该怎么做。后来我变了一下问法:这三个条件少一个还能产生影子吗?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于是他们讨论出实验方法“可以依次少一个来试一试。”
最开始上这堂课总是要超时5分钟左右,本想缩短活动时间,可是要让学生活动,没有时间的保证,活动是不会有效的。于是我仔细观察之前上的课堂实录,于是我这样缩短时间:一是给足时间让学生课前了解本课知识,让他们对本课知识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有不少同学还上网收集资料呢,这样课堂上的分享内容会更加丰富。二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组活动结束了,该停就得及时停下,不然一等一两分钟就过去了,几次活动下来,仅40分钟的课堂已浪费了好几分钟了。课前我就给学生讲好要求:包括记录的有效性,组内分工的快速,活动开始的及时等。三是当学生实在说不出的时候老师可以直接告知。比如在拓展应用时,我总是想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光与影的秘密,可是我们学校的学生真列举不出来,出现冷场现象,有的干脆乱举例,东拉西扯很浪费时间,最后我选择自己介绍光与影生活中的应用。
虽然这堂课已经上了好几次了,但是每次上下来都会有诸多的不足,我想这就是磨课的意义所在吧!
第五篇:光与影教学反思
光与影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先通过“影子游戏”引入新课学习,总结影子产生的条件。“影子游戏”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创设一个情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探究光和影之间关系的学习,同时从中发现影子产生的条件。学生都玩过手影游戏,但未必都知道其中的道理。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一些看似司空见惯的现象,其实都蕴涵着科学道理,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屏。由此活动进入对光源的认识和学习。
课中我首先说出光源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根据概念寻找平常知道的光源,如电灯光、太阳光、激光等。在这个讨论中,有学生提到了月光是光源,针对这种情况,我特别引导学生讨论他们是不是光源,并说明理由。从而再次对光源这个概念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对光源概念的理解后,再进入对影子的研究。这个活动的目的是探究在光源的照射下,物体影子变化的特点,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所以活动前,我先了解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想法,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活动,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但在这节课中,对于这个环节我感触颇深,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总觉得这三个是实验相当容易,学生应该能很快的完成,并生成实验结论,因此采用了文字提示的形式再加以表述,可是事与愿违,学生完成试验存在很大的困难,实验应注意的要点,实验目的,小组的分工,与我的打算背道而驰,学生有的不知道要画几个影子,有的照射的物体不是很明确,有的实验出现了科学的错误。后来进一步思考,觉得是否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图例,使学生明确实验中我们要注意到那些要点,然后再动手实验比较好。
总之,我觉得要上好一节课不容易,需要综合教师多方面的能力,对知识重点的把握、对课时流程的安排、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处理突发事件等等。在以后的漫漫长路上,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