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改革的重点从收入转向支出

时间:2019-05-15 05:3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财政改革的重点从收入转向支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财政改革的重点从收入转向支出》。

第一篇:财政改革的重点从收入转向支出

财政改革的重点从收入转向支出

马国川(以下简称“马”):一九九八年你正式出任共和国第八任财政部长,接替了刘仲藜。

项怀诚(以下简称“项”):我和刘仲藜关系非常融洽。我们长期打交道,是老朋友、老伙计了。

一九九四年我调到国家税务局任党组书记、副局长,刘仲藜是财政部部长兼税务总局局长,但是税务总局的工作由我主持,全权负责。因为我有一个组织观念,刘仲藜是局长,我必须要给他汇报工作。我就跟刘仲藜说,我一个月给你汇报一次。他说你别来,我不管,你大胆地干就行了。我又说,我一个季度给你汇报一次。每次他都说,你别来,我来吧。税务总局有他的办公室,我在三楼,他在四楼,他每次来都带一个空的公文包,里面连一张纸都没有,然后到我那儿坐着聊聊天,聊完了以后他就走了。给他留的办公室他一天都没有用过。到了一九九八年,刘仲藜任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就把我调回财政部当部长。马:你上任的时候,恰逢亚洲金融危机。

项:一九九八年三月我被任命为财政部部长,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财政政策是适度从紧的,并力图缩小财政赤字,但那时经济形势不好,朱镕基总理有一个比喻说:“我使劲踩油门,但是经济就是上不去。”我记得马路上到处都是“大减价”、“跳楼价”,商品卖不出,生产过热,银行贷款也没人贷。一九九八年六月,我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财政政策转型的想法。财政政策见效比较快,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长一些、慢一些。当时我国的基础设施比较差,可以加大投入。当然各方面还有些不同意见,但我感觉确实再不能拖了,在北方过了十一月以后就霜冻了,基本工程建设都得停。很快,六月份之后,高层就做出了决策。当时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投资方向,包括水利、机场、农村电网、高速公路等。另外,当时粮库缺乏,安排建设了不少大粮库,而这些基础设施在之后几年都派上了大用场。当时的情况是财政手里没多少钱,要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压力很大。最后国家决定发一千亿元国债。

马:你从税务总局调回财政部工作,就提出来财政改革的重点要从收入转向支出。为什么呢?

项:一九九八年我调回财政部工作以后,和党组同志一起研究认为,一九九四年以来,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收入方面的改革是继续不断完善的问题。改革的重点应当转移。后来先后提出了财政支出的十项改革,包括现在实行的集中支付制度、转移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马:这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

项:财政改革要与时俱进,要不断推进,不能毕其功于一役的,而且永远要有改革的思想。要有长期改革的思想,改革是千万不能停的。比如说所得税改革。分税制改革的时候,我们和朱镕基同志之间还有一些争论,争论的问题是增值税的税率定在17%,还是19%?所得税怎么定位,究竟是共享税还是中央税收?当时朱镕基就提出来,增值税基本税率17%,个人所得税先交给地方,企业所得税随企业的隶属关系走,中央企业交中央,地方的交地方。当时我们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一点知识分子的毛病,改革的时候我也看很多书,所有的本本上都讲所得税是应当共享的嘛,不应当归一家。朱镕基是当家人,我们之间有争论,最后当然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了,我这个人也不是非常固执的人,我保留意见,就那么执行了。我现在回想起来,他当时讲的几句话是很有道理的:现在中央企业、地方企业分配关系很复杂,三天两头算账算得清吗?不如先按隶属关系走,以后情况变化了,条件成熟了再调整嘛!个人所得税将来是个大的收入来源,现在先交给地方,收多了以后再收回来。现在把它共享了,这个钱就收不上来。

马:中央企业、地方企业本来是清楚的,后来企业之间互相参股、合并,还有和外资合营的,已经分不清中央和地方了。

项:企业所得税应该交给谁呢?已经不清楚了。我们不断地向朱镕基反映,他也说,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改革看样子要启动了,你们做方案。二○○二年的夏天,他去检查长江的水利设施,我作为随行人员跟着他去了,一路上他每天晚上看我们的方案。第一个方案他不同意,拿回来了,我们连夜再改。第二天又送上去,又改。中间我们有个争论,就是变成共享以后中央和地方怎么分配比例。开始有些不同意见,后来统一了,第一年对半分,第二年开始**分。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是中国继一九九四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又一次重大改革,非常成功。马:朱镕基对财政工作很满意。

项: 我不敢这样说,他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对我的工作他不可能很满意,比较满意就不错了。他是表扬过我,那是表扬财政部,表扬财政干部,我不能贪天之功。

马: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曾经称赞说:“中国不但有世界上最好的总理,还有世界上最好的财长。”

项:这是过誉之词。财政没有什么了不得了,做得好坏,主要看对每一个时期的中央工作重点,能不能配合得好,也就是政治敏感性要强,一直到朱基时代,我当部长,他有时候还批评我,说你们财政部就是缺少政治观点,也缺少经济观点,只有财政观点。什么叫没有政治观点?就是不从政治上来考虑问题;什么叫没有经济观点,就是不从整个经济来考虑问题。再说得白一点,就是站得低。当然我也不服气,我跟他说,其实真正和你一条心的还是我们。只有我这儿平衡了你才能平衡。改革的体会

马:您参与多项改革,有哪些体会和心得? 项:体会很多,笼统地说有这么几点:

第一,财政体制改革要正确地把握财政和财权的集中程度。在集权和分权之间找寻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这是我们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几十年来的财政体制改革始终围绕的核心。马:到底什么是合理的?

项:每一个时期是不完全一样的,有的时候要相对集中一点,有的时候可以相对分散一点,都是为时代服务的。比如说解放初期,朝鲜正在打仗,中央提出来“边抗、边建、边稳”的“三边政策”。在这个时候,政府就要集中了。集中一点人人都理解,到改革开放初期,政府的权力是过于集中了。企业没有活力了,地方没有活力了,所以就要分散一点。来激发、调动积极性,所以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统收统支是对的,八十年代的适当分散、调动积极性也是对的。因为历史背景不一样。我认为,财政收入中,中央政府至少要保持55%—60%。这是我们中央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必要的基础。手里没把米,连鸡都叫不来。马:现在有些人对宏观调控不以为然? 项:必须要有宏观调控,当然宏观调控要适应不同历史阶段的要求。我们这样一个国家,离开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必乱,至于说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是紧了还是松了,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是正调控还是反调控,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调控一定要有的。

第二个体会,财政体系要相对地稳定。多变不是办法,会造成上下互相猜忌,地方上没有稳定的预期。所以,在一个时期里财政体制要相对稳定,这是一种制度保证。改革追求的是制度创新,相对稳定的财政体制应该是我追求的目标之一。

第三个体会,财政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侧面。财政改革不能过于强调,更不能说它就是最大的改革,它只是配套改革的一个方面。所以既不能滞后,也不宜孤军深入,就跟打仗一样,一定要照顾大局。你是突破口,但是决定胜负的不是你这个突破口。马:决定胜负的是全面改革,是集团军,不是一个方面军。

项:第四个体会,财政体制的调整实际上就是利益的调整,是利益分配关系的调整。任何调整都涉及方方面面利益的增减,所以一定要非常慎重,稍有不慎就会伤及到中央、地方或地方的一个层面。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是主张财政体制要实行渐进的改革,缓缓而行,稳步前进。我也知道有的经济学家,对缓缓而行、稳步前进有不同看法,我们这些人不是经济学家,我们都是做实际工作的,一招不慎就可能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宁可谨慎一些,不要冒进。宁可保守,也不能激进。我们做财政工作的干部经常被描写成为保守分子,我觉得很正常,我从来不讳言、也不害怕人家说我保守,我是缓缓而行、渐进原则、稳步前进、稳步推进。

第五个体会,财政改革要有长期打算,不要期望毕其功于一役。我们搞成功的这一次财政改革,是由前三十年的历届老同志为我们打下了基础,我们现在的任务是为后人打基础。不冒进,不超越现实。同时要与时俱进,要不断推进财政改革。

第六个体会,重在制度建设,要有制度创新。我做分管预算的副部长时,每次到总理那儿去开会,都觉得总理太难当了,一年财政增加一百多亿,大部分都是地方的收入,中央的部分增加很少,国家计委一屁股就坐掉几十亿,剩下的没几个钱,总理很难当,经常为了没有钱发愁。穷家难当啊。我经常觉得工作做得不好,有愧于领导的信任。李鹏总理召开会议,要我们想办法能不能多收一点钱,这件事情在我脑海里印象很深。

当时财政收入上不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减免税太多,谁都可以当家做主减免税,越权批准减免税人家说你思想解放,不同意减免税人家就说你保守。所以财政和税务部门的压力就很大。一九九二年的六号文件,把减免税写清楚了。我当时想,有没有一种制度本身就对减免税有限制的作用?经济学家跟我说,世界上就有现成制度,就是增值税。我就到欧洲去考察增值税,觉得增值税确实是有道理的。是在增值环节收税,前面已经交了税了可以抵扣,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抵扣法。这样就引进了增值税,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马:所以改革一定要把精力放在制度创新上,红头文件也好、领导英明也好,都是一时的。项:人去政怠,人亡政息,而制度相对比较稳定,所以改革要重在制度建设。我很重视制度,原来不断有人到财政部来要钱,而且来的人越来越多,来的规格越来越高,我就给他们做解释,我们追求的是你来我也给这么多,你不来我也给这么多。一句话,按制度办事。同时要建立正确的机制。包产到户就是解决了一个机制问题。为什么在集体劳动的情况下出工不出力呀?因为干多干少一个样,没有激励。包产到户以后,就有激励机制了。我们分灶吃饭,不就是这样吗?收得多了以后就归你嘛,按照体制来分的嘛。虽然是两个很不同的领域,但是内在的改革机制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建立一套有利于发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我一直主张税收方针应该是“低税率、宽税基、严征管,重惩罚”,也就是说,税率要低,税基要宽,征收要严,惩罚要重。马:在某种意义上重惩罚更重要?

项:我觉得,偷税和小偷是一样的,而且比小偷还可恶,小偷偷的是个人,偷税偷的是国家,等于把手伸到了所有人的口袋里,这是不能容忍的。世界上偷税漏税的人都身败名裂,一些国家的议员为此引咎辞职。人家已经形成一种传统,认为偷税是最可耻的。我们现在还远远没有建立起严格的惩罚机制。关键是观念没有跟上。我们错位得厉害呀,我们的厂长申请到政府的减免税,回到厂里全体职工敲锣打鼓欢迎。要是在国外肯定是笑话,因为这只能说明企业家的无能嘛,你不是个合格企业家,才要人家减免税。

一个好的财政体制有这么几个衡量的标准,第一要能够调动两个积极性。第二要体现合理的分配或调节,要体现国家发展过程基本的分配关系。第三,要保证财政收入在经济发展、流通扩大的基础上稳定地增长。第四,分配要日益合理化,财政的分配要能够逐步地体现公共财政的理念。第五,财政体制的改革结果有利于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在中国没有调控必乱,所以政府的调控是必不可少的。最后一条,财政改革要支持、促进其他经济体制的改革,包括税收、金融、物价、能源等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所以既不能单兵突进,也不能拖人后腿。我的理财思想

马:您做了近五十年的财政工作,能否总结一下您的理财思想? 项:首先是实事求是。做财政工作和别的工作不一样,我们那一届政府的总理朱镕基有一次讲,“财政是白花花的银子,是假不得的”。财政工作更是要实事求是地去做。我们之所以对陈云特别尊重,就是他在“左”的思潮的面前始终能够坚持实事求是。马:保持比较清醒的头脑。

项:所以毛主席一再批他,但是到困难的时候还找他,“国难思良将”啊。财政工作永远要坚持实事求是,当别人热的时候,你尽可能别热,尽可能冷静。陈云同志有过一句话,要我们“戴瓜皮帽、吸水烟袋、踱方步,坐冷板凳”,就是说要头脑清醒。马:实事求是,说起来简单,可是坚持起来最难。

项:第二,是财政平衡好,还是不平衡好?现在虽然还没有人说不平衡好,但是连续几十年的赤字。而且还有理论根据,西方国家就是这么搞的呀,美国不是一直在搞赤字财政吗?我觉得财政还是要坚持平衡思想,所谓坚持平衡,并不是说每年一定要追求平衡。发展的过程中允许不平衡,这个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我们财政的思想上就是不平衡,财政预算不必平衡,就危险了。奥巴马虽然提出了一万八千亿美元的赤字,但是他已经制订了几年之内减少赤字的措施。所以财政的理财思想还是要坚持平衡的观念,也是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的发展观念。只有平衡的发展理念才是持续的发展理念。

马:财政工作一定要坚持综合平衡的观念,只有平衡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项:第三,先经济后财政。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过来影响经济。财政本身是一个分配职能部门,它不创造收入。创造财富的是物质劳动生产者,是经济活动,所以财政部门一定要把自己的位置摆对,是经济决定需求,是先经济后财政,而不是反过来。第四,先吃饭后建设。可以说,我一辈子很长的时间就是给老百姓谋饭吃,我一开始当副部长,分管农业财务,当时的农业主要就是搞粮食吃,主管农业的副总理是田纪云。有一段时间每个星期天都要开会。从财政上来说,先要把吃饭问题解决了,再解决建设问题。这也是陈云同志的一贯思想。历史的教训是,我们往往好心想跑得快一点,把基本建设安排得比较多,一屁股坐下去之后别的就顾不上了,影响了吃饭。李先念做财政部长的时候说,作为一个财政干部,就要知道家里的瓶瓶罐罐都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家当。几亿人口,第一是要吃饱饭。

第五,留有余地。不要花过多的钱,尽可能不要花明天的钱。马:这和您刚才讲的平衡观点是有联系的。

项:有联系。事实上在很长时间里,在留有余地这个问题上都表现为财政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一种矛盾。别的部门都希望多划一点钱,财政没那么多钱,这样部门之间就出现一些分歧。但是即使财政再富裕,也不可能满足大家的需要,所以一定要坚持编制计划留有余地。第六,勤俭办事。以前我们也经常讲,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钱是永远不够花的,但是花钱是非常容易。所以花钱一定要非常谨慎,花钱的原则就是勤俭节约,这是历代中央领导一贯提倡的,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非常少。我们当前经济社会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花钱的问题,一定要少花钱多办事,办一切事情都要勤俭。这些话不知道讲了多少年。但是现在似乎有些忘乎所以了。不能忘乎所以。

第七,一定要尊重地方,发挥两个积极性。我们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这是由于历史原因、资源条件造成的。不能依靠中央一个积极性,一定要考虑地方的积极性。

马:在进行分税制改革的过程中,您对此应该有深刻体会。

项:体会很深。分税制改革里有很多政策就涉及两个积极性。中央领导较有远见,当时定的原则是照顾地方。事实证明,尊重地方、保护地方,给地方让点步的决策,使得整个改革能够顺利进行,稳定了十几年了。中国的财税体制能够稳定十几年,历史上没有过。回过头来扪心自问,反复自省,我觉得这里边有一个更为深刻的道理:在处理中国的重大问题,包括财政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照顾到地方,要尊重地方的利益。尊重地方意见并不是说就完全按地方要求做,还是要实事求是,但是首先要有尊重地方的意识和观念。分税制之所以能够十几年稳定下来,大家觉得是一个好的体制,第一,在定基数的时候中央领导照顾地方的利益;第二,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继续照顾地方的利益。改革以后中央财政收入比例提高50% 多,钱不是中央财政自己花,而是把它转移支付给了地方,到二○○八年转移支付达到一万三千八百亿元,而改革前才几百个亿,这才叫照顾地方。所以如果不考虑地方的利益,只考虑中央一个积极性,最后一定是使全体利益受损。当然,对地方来说,也不能只强调地方利益,要讲全局观念。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

第八,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财政要权衡全面,而不是只照顾一家。教育、军队、农业、水利、科技等都很重要,把所有的重要性都加在一块儿,比例就超过了一百。财政上要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很难,但是必须要做到。其中要突出强调农业,一定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给农业一个突出位置。

第九,改革创新的思路和与时俱进的思想。中国的改革是一个历史阶段一个历史阶段走过来的,可能一段时间里这个快一点,那个慢一点,但是总体上不能停。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也有慢的时候。但是都不能停,停了就危险。严格地讲,现在改革要防止停止的问题,不是说它已经停止了,要防止停止。马:您总结的九个方面的理财思想,既是对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而且都有现实意义。财政工作有其特殊性,就是它是分配领域的工作,负责的是分配。

项:因为负责的是分配,所以一定要分清什么是主要的比例关系。我觉得,有几个比例关系是财政工作中需要经常分析、比较和研究的。第一,是国民收入初级分配的比例关系。劳动者创造了国民财富,国民财富应该怎么分配?初次分配决定多少比例是给国家,多少比例是给单位、给企业,多少比例是留给个人。当然,这属于初次分配,财政部管的是再分配,负责的是给国家这一部分怎么再分配。但是初次分配很重要,初次分配比例关系我研究得不够,我的感觉是现在给个人分配的比例偏低,多少年来没有提高。老讲要提倡消费,说穿了,老百姓手里没有钱,消费就上不去。第二,是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吃饭和建设就是一个积累和消费问题。总体上来说,我们用于积累的资金和比例偏高,要调整当然有个过程,但是思想上一定要清楚积累和消费的合理比例关系。第三,初次分配里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要适当。我一直提倡财政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在25% 左右比较合适。第四,也就是财政收入中,中央和地方的比例关系。在今天这个时代,中央政府至少要保持55% — 60%。并不是说中央政府自己就要花这部分钱,其中包括转移支付,如果没有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地方之间就不可能均等化,不可能平衡化。陈云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

项:如果以一个财政干部的角度来讲中国六十年财政,我并不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共和国六十年,我到财政部工作将近五十年,其中有一半的时间是做财政部最基层的干部,后来的二十多年走到财政部领导岗位上。但不管是当一般干部也好,还是做部长、副部长也好,从中国财政六十年历史来说,我都不是决策者。马:是历史的见证者? 项:只能说见证一部分历史。马:而且也参与创造了历史。

项:这不敢说。因为有各种局限,对历史的偏见都是避免不了的。如果说这一代人在思想上完全是市场经济的思想,实际上是说假话。马:您非常坦诚。

项:我们这些人身上永远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痕迹,这种痕迹是少一点、还是多一点,在于我们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对中央精神的理解是深一点还是浅一点,跟中央的步伐是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对自己的要求是高一点还是低一点。如此而已。马:也有一个学习能力问题。

项:也有一个悟性问题。今天要说我来讲中国财政的六十年,不可避免地带有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我们这一代人成长过程中,在思想上受影响最深刻的是谁呢?是陈云、劲夫、吴波、丙乾等人指点我们工作,影响我们的为人,这是近距离的。陈云和我们没有近距离接触,但是我们从参加工作以后,就不断地听到陈云指导经济工作的事情。比如,在解放初期,他在上海指挥统购统销的战役,成就辉煌。现在来看,统购统销似乎有问题,但是当时非常实用。

马:不能把具体的历史环境背景抽离出去来看问题。项:我始终对他有感情。但是我们也很清楚,今天用这个办法已经不行了。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陈云的尊重。陈云同志是解放以后第一任财经委员会的主任,我们财政部的直接领导几乎都是在陈云同志领导下工作的。他提出了很多观点,尤其是他提出的“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对我们的思想影响深远。再如,他提出,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要采取“比较、交换、反复”,多少年来我们就是这么实践过来的。陈云提出,要树立三个观念:政治观念、经济观念、财政观念。

对财政这六十年的历史,不同的历史阶段是有不同的评价。领导对财政部不是很满意,这并不奇怪。我们最敬重的一位领导胡耀邦,对财政部就不是很满意。比如,他曾经批评财政部,“你们老拿这个财政赤字来压中央”,还曾经批评说“财政部是小脑发达,大脑不发达”。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该办的事办不了,不该办的事天天一套一套的。他的语言幽默,但是财政部听了以后压力很大。他是总书记,一言九鼎啊。那时候党内还有老同志,谁出来帮财政部说明情况呢?就是陈云。陈云心平气和地说,财政部讲那个赤字不是假的,是真的。一九七九年、一九八○年正是耀邦出来工作的时候,财政赤字第一年一百三十八亿,第二年一百七十八亿。那时财政收入多少呢?一千一百亿,赤字率是百分之十几啊。高得不得了。所以陈云讲,那不是假的,那是真的。就讲了这么一句话,就给财政部解了围。当时吴波是部长,他就讲赤字是怎么造成的,讲得清清楚楚。耀邦城府很浅,是个直言快语的人,知道了实际情况就过去了,也没有再追究财政部的责任。所以在吴波、丙乾同志家里都有陈云写的条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这代人一看就知道其中的含义。所以,人的一生潜移默化比什么都重要。我们都对陈云心存感激。现在讨论市场经济,有时候会批评老一辈领导。我觉得如果说陈云当时的思想是市场经济的一大套,那就不是陈云,那根本都是假的。

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也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前进的。

项:我们走过的六十年是一个摸索的过程,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人在当时就清清楚楚地知道,十年以后怎么样,二十年以后怎么样。我们不可能在五十年代时期就想到这些,我们也不可能在六十年代就想到今天怎么样,我们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完善。在六十年中,我们应对了很多挑战。包括美国对我们的封锁、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苏联撕毁协议、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也包括改革开放出现的新问题和思想的混乱。我们的六十年,不是高歌猛进的六十年,不是莺歌燕舞的六十年,而是充满了挑战、充满了艰难探索的六十年,是既有丰富的经验、又有很多深刻教训的六十年。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我们是摇摇摆摆走过来的。

马:摇摇摆摆走过来,很形象,也很真切。

项:六十年的成绩是公认的,没人能够否认。第一,我们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我们一段时间走的是闭关锁国的道路,但是我们要客观地评价历史,当时走闭关锁国的道路一定程度上也是被迫无奈。第二,打下了民族复兴的一个基础。第三,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条道路是不是已经非常清晰了?没有,还要继续摸索呢。

所以我们现在要特别谨慎:第一,不要感觉太好;第二,碰到问题以后也不用灰心丧气。老实说,我们历史上碰到的困难比现在碰到的困难要深刻得多,严重得多,今天我们碰到什么困难?无非一个就是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我们现在有六万多亿财政收入的水平,有两万多亿外汇储备的水平,和当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呀。所以既不要感觉太好,以为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一了,也不要妄自菲薄。财政改革在发展中,方向是公共财政。改革任重道远,需要继续努力啊。

第二篇:财政明确“六个重点”保障民生支出

财政明确保障民生支出“六个重点”

今年以来,*****财政局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相关政策,出台相关措施,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支出力度。1-5月份,民生支出累计完成76519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4.8%。

一是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实施好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以及免费发放教科书等政策,强化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及资金监管工作,健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等。

二是强化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加大城镇及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力度,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率提高到95%以上,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提高到340元,其中政府补助由240元提高到280元,农村居民个人缴纳60元。

三是大幅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投入。继续深入推进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公共租赁房、廉租住房的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和资金监管力度,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四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进一步提了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五是大力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优先支持涉及农村和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优先保障博物馆、文化站、图书馆等基层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及维护投入。

六是切实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全面贯彻中央的各项惠农政策,大力推进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田水利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土地环境治理、水源建设及农村环境整治等基础性工作,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第三篇:财政转移支出

财政转移支付也称财政转移支出,本意是财政资金转移或转让。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级预算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分级预算管理体制,上下级预算主体间、同级预算主体间的收支规模是不对称,转移支付制度就是均衡各级预算主体间收支规模不对称的预算调节制度。转移支付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二是横向转移,三是纵向与横向转移的混合。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的原则是: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法治原则。在1994年实行分税制体制改革前,我国做了大量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工作,1994年实行分税制体制改革后才从西文引进了转移支付的概念。我国中央财政是从1995年开始正式实施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根据IMF《政府财政统计手册》中的支出分析框架,政府转移支付有两个层次,一是国际间的转移支付,包括对外捐赠、对外提供商品和劳务、向跨国组织交纳会费;二是国内的转移支付,既有政府对家庭的转移支付如养老金、住房补贴等,又有政府对国有企业提供的补贴,还有政府间的财政资金的转移。一般我们称的财政转移支付,是指政府间的财政资金转移,是中央政府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地方政府重要的预算收入。在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分类就是分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

我国目前仍实行的不是很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主要制约因素:一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事权尚未明确划分,财政支出的划分与事权是紧密联系的,难以确定标准的收支概念;二是我国的中央财政仍十分困难,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充足的财力支持;三是既得利益调整的力度过大,困难很大;四是由于体制、经济结构、自然环境和人口状况等因素影响,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发展能力存在极大差别,致使通过转移支付实现地区均衡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五是基础性数据统计、收集有很大难度。

第四篇: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

附件二

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

自评报告

评价类型:实施过程评价□完成结果评价□ 项目名称:项目实施单位:(公章)

填报日期年月日

州财政局(制)

自评报告编写提纲

(参考提纲)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二)项目预算绩效目标、绩效指标设定情况,包括预期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项目基本性质、用途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包括财政资金、自筹资金等)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

(二)项目资金(主要指财政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包括管理制度、办法的制订及执行情况)分析。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包括项目招投标情况、调整情况、完成验收等)分析。

(二)项目管理情况(包括项目管理制度建设、日常检查监督管理等情况)分析.四、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将项目支出后的实际情况与申报的绩效目标对比,从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量化、具体分析。

其中:项目的经济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成本(预算)控制、节约等情况

进行分析;项目的效率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实施(完成)的进度及质量等情况进行分析;项目的有效性分析主要是对反映项目资金使用效果的个性指标进行分析;项目的可持续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完成后,后续政策、资金、人员机构安排和管理措施等影响项目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二)项目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

五、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后续工作计划。

(二)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包括资金安排、使用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等)

(三)其它。

六、项目评价工作情况

包括评价基础数据收集、资料来源和依据等佐证材料情况,项目现场勘验检查核实情况。

表一至表五填报说明

本套报表(表一至表五)作为自评报告附表,由项目主管单位汇总填列,于5月31日前与报送州财政局绩效管理科。填报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准确,数字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一、基本情况表

1、项目类型按财政部《2012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的 “类”进行分类,如:农林水事务类。

2、项目支出科目类别按财政部《2012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的 “款”、“项”进行分类,如:农业方面的技术推广项目。

3、项目起止时间:分别按照批复的项目立项计划和实际实施时间填写

4、项目实施地点:指项目实际建设或发生所涉及的地区。

5、资金计划投入额:指计划批复的资金数。

6、资金实际到位额:指各级财政已列支的财政资金数和已到项目实施单位的自筹资金及其它资金。

7、资金实际支出额:指项目实施单位实际支出的资金数。

二、项目绩效自评表

1、评价得分:根据该项指标所设定的分值和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分。

2、评分评述:用文字或数字对该项指标的得分依据作简要说明。如:任务全部完成,在“完成数量”中“评分评述”中填写“任务完成率100%”。

三、项目投入支出情况表

分别按州、县(市)各级项目实施单位的资金计划额、实际到位额和支出额填列。

四、任务完成情况表

分别按州、县(市)各级项目实施单位的任务的计划数和实际完成数填列。在“××任务”一栏填写具体的任务名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用文字或相关指标作简要说明。

五、项目资金来源统计表

1、下拨资金文号:财政资金填写各级财政部门下拨资金文号,其它资金填写相关凭证号。

2、金额合计=财政资金+其它资金

3、财政资金小计=中央+省+州、市级+县级资金

第五篇: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

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

——新形式下的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教学素养

江汉区航空路小学 罗薇

[摘要]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语文新课程标准》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应具备的语文能力做出了明确规定,而要使学生具备这些能力,教师仍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这一教学模式中止步不前,显然是不符合时代的发展的,这就给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提升自己。

[关键词]知识本位 育人本位 思维方式 方法论

一、语文教师需要掌握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写字好

写字好是语文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师的“门面”。语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应该是写得一手好字的,因为教师本身有教学生写好字的任务。他们所写的每一个字都应该是合乎规矩的,都具有示范意义的。语文教师不能忽略了这个意义。例如有的教师在对学生的字不满意时就随手在作业本上写道:“要认真书写!”可是,很遗憾,这位老师的字却写得很潦草,龙飞凤舞的。他写给学生的这几个字除了字面上的意义——提出对学生的要求以外,应该还有一个示范意义——像我这样认真写字,教师只想到发号施令、提出要求的一面,而忘了自身示范性的一面,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另外文字书写漂亮,还能使课堂生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威信;一手好的板书,会使学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印象深刻,容易记忆。例如:我们的语文教师第一次与学生见面,在黑板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学生眼前一亮——这位老师的字真棒啊!教师就完成了“征服”学生的第一步。教师写得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在课堂教学中再注意把板书内容设计得既简洁,又醒目,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炼一篇文章的精髓,充分发挥板书的辅助教学的作用。

(二)口才好 做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口头表达是基本功。一位语文教师,当站在讲台前的时候,他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是在进行语文教育,教师的语言表达也会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明确地指出:“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给教师的建议》)学习方式可以改革,教师可以少讲,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对教师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

1、简明、规范

“规范”是说教师在运用语言讲解的时候,语言表达要合乎语言规范;不使用自造的词语,要使用学生听得懂的词语;不说病句和意思不明的句子;说话不千头万绪,要连贯顺畅,话题集中。

2、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适当的停顿和语音的强调,可以加强语势,增强语言的分量。滔滔不绝、连绵不断,一味高音或低音,会把不同意义的句子连接在一起,势必使学生不得要领、轻重不分,也使学生没有一定的思考、回味的时间,而且容易产生疲劳感,这样自然会削弱教学效果。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该高则高,该低则低,张弛自如,这样的讲授不仅教师有愉悦感,学生也会从中获得享受和乐趣。

3、富有启发性,激励感

一是话不能完全说透,要留有空间。即说话要含蓄一些,在学生想知而不知时,加以诱导式的解说,不要把问题说尽,要留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和余地。二是适时。恰当地运用提问语、设问语和反问语,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去寻求答案。这样不仅启发了学生,还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4、朗读感染,示范性

在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常用的方式。不会朗读的教师是不可想象的。朗读是语文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辅助手段。朗读对体会和感受文章的形式美、语言美有重要作用。课堂上,教师动人的朗读不仅是学生理解诗歌文章、感受文学魅力、陶冶审美情操的一把钥匙,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手段。语文教师高水准的亲自示范朗读,会赢得学生的赞叹,而且可能改变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态度。例如:《少年》这首诗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激情赞美了少年,抒发了作为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本诗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朗诵诗歌来表达对生活和学习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如果教师自己朗读水平一般,这节课不仅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起不到激发学生情感的学习效果。

(三)有学识

语文教材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日月星辰,小到一粒尘埃;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音乐方面的,美术方面的,科技方面的;语言的,文化的,文学的等等,内容包罗万象,可以说全部的社会生活都跟语文课有关系。因此,语文教学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要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有人调侃说:“春秋战国时期有儒家、法家、墨家,我们语文教师就是‘杂家’。”这就是说语文教师一定要懂得多,这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学问的增长是伴随着教学而来的,是教学相长的。要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做有心人,把每一篇课文,每一次习作,每一项活动的备课都当作自己的学习机会,拓展、深化,更新已有的知识,而不是简单地把课文看一遍,把参考书看一遍就行了。教师围绕所教学的内容,对涉及的人物、事件,相关的知识等等,做更多的检索、阅读、思考和整合。

教师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累学问的,这就使自己的“一桶水”常用常新。学生喜欢知识广博而有见识的教师,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兴趣广泛。他们要喜欢读书,喜欢逛书店,去图书馆,家里有多本藏书;他们喜欢书法,不一定写得很好,知道欧颜柳赵的艺术特征;他们喜欢文艺,话剧、京剧、歌剧乃至地方戏剧至少喜欢一两种,熟悉里面的故事,甚至唱腔;他们喜欢欣赏绘画、国画或油画,对名画和画家也有所了解;他们对跟文化有关的建筑、饮食、服饰等都有兴趣,也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当学生们认为他们的语文教师无所不晓的时候,学生对教师不仅是赞叹和敬佩,更多的会是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位博学多才的语文教师。

(四)善写作

写作是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讲述人情事理。语文教师要善于写作,会写文章,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一定要写文章,而且要把文章写好。

写作的过程也是练习书面语言表达的过程。语文学习主要是通过实践完成的。具备一种语文能力,更多的不是靠理论,不是靠方法——尤其是写作,知道多少种方法都没有什么大用,主要还得靠不断的写作实践,也就是历练。只有多写,才有可能提升写作能力。语文教师写文章也是一种体验,是对作文过程甘苦的体验。这种体验的获得,是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好的最直接的源泉。当教师把自己丰富的写作体验跟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学生的感觉是亲切的,真实的,也是很有用的。如果教师说的都是别人的方法,别人的经验,甚至自己也没有完全理解其中的要领就讲给学生听,一般来讲,这样指导的作用是有限的。

有的教师喜欢跟学生一起写同题作文:布置给学生一个题目,教师在课堂上也和学生一起写,写完以后把自己的文章念给学生听,把自己写这篇文章的心得跟学生交流,让同学们来评论。同学们一方面觉得这样很亲切,师生很平等;另一方面从教师的文章当中又能获得启发。这样坚持经常,教师就会对哪些作文题目好写,哪些作文题目不太好写,有了切实地了解。哪些作文题目需要怎样指导更有效,哪些作文需要怎样评价更恰当,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办法。

二、语文教师需要深入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趋势

在新形式下,我们要拿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献给学生?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献给学生一个快乐的语文课堂。最基本的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做到“三个充满”:即充满情趣,使学生热情高涨地学习语文;充满激励,使学生信心十足地学习语文;充满赏识,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语文。

(二)献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语文课堂。《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理念的引入,的确给语文课堂注重入了生机和活力。我们必须抓住三种对话状态:生本对话,充分感悟,使学生在感悟中不断提高;师生对话,沟通引领,使学生在引领下不断进步;生生对话,互动交往,使他们在交往中不断发展。

(三)献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语文课堂。新课程所追求的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观念、教材内容、学习方式和教师心态的开放等方面。在教学中要真正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开放策略:一是教学时空的开放,以拓宽学习时空,让学生时时处处可以学语文(包括课堂时空向课前开放和向课后开放);二是教学课型的开放,以创造学习的形式,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如质疑式、讨论式、辩论式、茶馆式等等);三是教学内容的开放,以开发学习的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包括用好有字之书,主要指教科书、课外书;关注无字之书,就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开发自己的书,就是根据学校特色开发校本课程)。

(四)献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语文课堂。《语文课标》建议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由此可见,“感悟”在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有利于引导学生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做到在感悟中体验(教学的关键词是“诵读感悟”);有利于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做到在感悟中品味(教学的关键词是“内化积累”);有利于把人家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做到在感悟中提升(教学的关键司是“实践运用”)。“勤诵多背,行文更具文采:腹有诗书,下笔方能生花。”

(五)献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语文课堂。“探究性语文课堂”,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相对独立的多种探究活动和语言实践活动,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品悟新语言,提高语文整体素质。以“探究式品读”为例,可按“初读感知,探究中读通课文;精读领悟,探究中读懂课文;深读积累,探究中读活课文”三个步骤实施教学。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语文课堂的基本策略:一是激发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乐于探究;二是设计探究的问题,促进学生善于探究;三是提供探究的时空,促使学生勤于探究。

三、语文老师需要把语文学科的思维方式方法论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老师都明白,在今天学习成绩好并不能说明一切问题,其实我们应该给予孩子的更多的是能力、素质的培养。并且有些能力的确需要我们老师的着意栽培,这也就是将语文学科的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除了成绩,我们还应该教给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养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

“我至今仍然保持着晨读和做笔记的习惯,这源于学生时代老师的教诲,我很受益,我也会把这些教给我的孩子。”一位网友这样说,的确,学生时代培养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将是一个孩子一生的财富。

(二)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培养

在面对他人观点的时候,是一味地接受,还是经过思考再做出判断?这也是孩子成长中的一项重要能力。只给孩子知识点的教育是不够的,对于思考过程的引导也尤为重要。

(三)教师师要有开放的心态,并对新知识有足够的敏锐度

其实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成绩好的孩子一般都会对新事物持一种好奇、开放的心态,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能够较快掌握新知识的原因。所以,老师们,让自己的孩子对新事物、对未来都保有一种好奇心,是不是也是我们可以给孩子的呢?

(四)教师要以身作责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把控能力和控制自己的能力

一定的自控力,合理的时间把控能力,也是一个人高情商的表现,而这些,我们完全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教给学生。让孩子能够合理地安排开各科学习时间、能够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控制好自己,这也是学校教育可以教给孩子的。

(五)教师要利用课堂学习提升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在学校,每个孩子都分属与一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是一个小团体,在这当中,孩子们会有共同的欢笑、有一定的冲突,如何化解冲突、更好的与同学相处、合作,也是孩子们可以学到的终身受用的技巧。

(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科特点,于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做人

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是老师奉献精神的写照。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暖心的话也许会改变学生的一生。老师精神品质更会感染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把语文教学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人,让我们的学生真正爱上语文这门学科。

下载财政改革的重点从收入转向支出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财政改革的重点从收入转向支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反腐败才是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

    反腐败才是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 http://business.sohu.com/s2012/weiguan69/ 按:只要政府官员手中有权,他们就一定会有高收入。这些高收入不能在阳光下得到,他们就会将之转向地......

    财政改革

    多措并举推进财政改革财政是国家或者政府的经济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时期,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财......

    财政改革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实际上,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是财政制度改革的一部分,而财政制度改革则是政府机构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目前,中国的财政管理机构分为中央、省、......

    农户收入及支出情况

    农户收入及支出情况 1.农户收入及其主要来源 分析结果表明:实际填写收入信息的2056户农户户均纯收入33533.68元。在样本农户获取收入的来源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种植业,比例高达 7......

    家庭的收入与支出

    调查问卷 (说明:为了进行有关课题的研究,现需要您的协助来完成此份调查问卷,感谢您能抽出宝贵时间并积极配合,谢谢!)1.请填写您所在的居住地。2.请选择您家庭的月收入状况(单选)。 A.3000元以......

    大盘子财政项目支出

    2017年度大盘子财政项目支出 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项目)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单位职能: 三明市残疾人联合会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是中......

    财政专项支出第三方绩效评价

    财政专项支出第三方绩效评价一、实施背景2015年,XX市人大财经委通过走访、调研发现,财政部门组织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按照“谁用款、谁担责”原则,要求部门、......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现状分析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现状分析 社会保障支出作为政府财政支出中重要的一项和社会再分配的一种重要方式,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社会公平的重要方式。建立健全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