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根海姆博物馆运营模式初探
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西方现代艺术博物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博物馆业引入和运用“文化产业”概念并在事业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博物馆。他们的运作方式被世人称为“古根海姆模式”。
博物馆的奠基人所罗门·R·古根海姆(Solomon R Guggenheim 1861年~1949年)出身于一个富裕的瑞士裔大家庭。1927年,所罗门在年轻的德国画家、女男爵希拉·蕾贝(Hill Rebay)的影响下开始成为现代主义,尤其是抽象主义绘画的重要收藏家。十年后,所罗门以自己的名字创立了艺术基金会,也就是对现代艺术和博物馆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的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
1943年,一直在寻找永久性场地的所罗门·R·古根海姆委托著名建筑设计师赖特(Wright)设计未来的博物馆,经过长达十余年的推敲和修改之后,博物馆于1956年破土动工,1959年这一划时代的杰出建筑面向公众开放。赖特的设计被认为体现了希拉·蕾贝女士的建构一个“精神殿堂”的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本身所具有的令人兴奋和激动的能力始终未减,它的展示方式也几经变革最终回归原设计方案,实现了赖特最初的理念,证明了希拉·蕾贝女士的杰出的鉴赏力、判断力和建筑师的天赋。今天,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本身已经具有了独立的艺术价值,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之一而得到人们的认可,被认为是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艺术收藏品中最好的一件。
随着收藏品数量的增加和基金会活动项目的增多、规模的扩大,博物馆空间紧张的问题日益严峻。1982年,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对现有场馆进行扩建和整修,使其内部空间及其功能划分更加合理。托马斯·克伦斯于1988年成为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新任馆长,他凭借自身丰富的艺术及管理学积累和对博物馆业的长期思考,开始对博物馆的整体运营模式进行改革。于是在克伦斯的主持下,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进入了扩张和发展的新时期。首先,位于纽约百老汇大道的苏荷(SOHO)古根海姆于1992年开放,它占据了一座19世纪建筑的部分内部空间;1996年,它的展示重点转向新媒体艺术,同时也陈列基金会二战以后的收藏品。
1991年,西班牙巴斯克地方政府出于刺激本地区经济活力和优化城市结构的目的,向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提出合作意向,这与基金会的扩充计划非常吻合。经过双方长期的磋商和准备,最终决定在西班牙西北部海滨城市毕尔巴鄂建立新的现代艺术博物馆,该馆由毕尔巴鄂所属的西班牙巴斯克政府出资建造,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提供收藏品、交流项目和管理策略,由弗兰克·盖瑞(Frank Gehry)进行建筑设计。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后,成为了继1959年赖特设计的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以来,建筑史上又一个里程碑性作品。建筑由一系列弯曲层叠的不规则形体以令人惊叹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外表面由钛金属板包裹,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盘旋翻转的石材、玻璃和金属板的相互组合,是利用和发挥计算机的空间设计能力的突出代表;建筑的内空间也充满了形体的表现,根据不同的需要,内部空间包括带有花状天窗的中庭,带有华盖的高台和角塔,以及十个规则空间展厅和九个不规则空间展厅等,展出面积共15800平方米,其中最大的一个展厅没有柱子支撑而有30米宽,130米长。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于1997年10月落成并对公众开放,截至1998年10月共计有130万人参观了该馆,而毕尔巴鄂城本地人口仅有36万,蜂拥而来的参观者为城市增加了五千个就业岗位,经济活动的获利额高达6亿美元,所以,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建立不仅对当地的文化艺术氛围产生了影响,也为城市旅游乃至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毕尔巴鄂也由一座默默无闻的小城一跃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1997年,位于柏林市中心,在勃兰登堡门附近建造于20年代的德意志银行总部大厦一层的“柏林德意志古根海姆”对公众开放。这是银行和博物馆之间的一次富有建设性的成功联合。该展厅面积为325平方米,定期举办主题性展览,因为在双方合作之前,柏林银行已经拥有大约五万件现代艺术藏品。
90年代后期,随着世界范围内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迎来了一个迅速发展扩大的新阶段。除了不断的交换项目、主题展览、接受捐赠、获得资助外,基金会开始了与世界各国大博物馆、金融集团、政府机构等组织的全面联合、合作、交流的新时期。1998年,在中国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与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合作,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和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中华5000年文明艺术展”。在纽约,共计有45万名观众观看了展览,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在毕尔巴鄂,参观者达到54万人次,超过城市总人口的1.5倍,其中从欧洲各国和西班牙各地赶来的观众超过30万,等候参观的人们甚至排成长队,往往行至一两小时后才可能进入展厅。“中华5000年文明艺术展”在数月内共接待了近100万观众,创造世界展览史上的奇迹,其门票收入超过1000万美元,加上带动展览相关产品的出售,展览组织者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获得了不菲的经济收入。
经费短缺是世界博物馆业面临的共同难题,美国古根海姆基金会要维持和拓展庞大的展览体系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克伦斯的主持下,古根海姆博物馆开创出一条适应全球化特征的运营方式——“古根海姆模式”:第一,站在世界文化的高度提出自己的发展战略,打造国际文化品牌,同样也就造就了博物馆本身的国际地位。第二,作为西方现代艺术博物馆,过去其关注的视点放在西方的现代艺术上,特别是印象派后抽象艺术、超现实主义艺术的范畴;现在则关注全人类的艺术,极大地拓展了艺术视野,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展览天地。第三,强调展览规模,树立精品意识,不断推出国际性的开发项目,与众多国际著名美术馆、博物馆合作。第四,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他们提倡严谨的团队精神;对艺术作品具有高超的鉴赏力,对市场前景具有前瞻性的判断力;同时,他们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严密的策划方案,使展览计划具有挑战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他们制定一套严谨的展品接收、包装运输、展示陈列、安全保卫、意外事故处理等严格制度,建立万无一失的保障机制,其严密的操作体系是令人钦佩的,通过卫星全程监控“中华5000年文明艺术展”展品毕尔巴鄂至巴黎的陆路运输就是一例。第五,重视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利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新闻发布、广告宣传等各种手段造势:“古根海姆”的每一次大举措都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第六,注重拓展展览的派生产品,充分挖掘展览的附加值,派生产品的火爆销售反过来又扩大了展览本身的影响力,形成环环相扣的互动效益。第七,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国际品牌、文化经典、成功运作赢得国际财团和金融、运输、媒体巨头的兴趣和参与,甚至形成一些固定的赞助群体,这些群体也在赞助中保持和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值得注意的是,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的扩张过程中也有失败的案例:2000年12月,纽约市市长乔里亚尼和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董事长克伦斯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政府指定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承担曼哈顿9、13和14号码头的改建计划,建造新的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主馆。新建筑的设计方案仍由弗兰克·盖瑞完成,外观与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有异曲同工之处,但规模更为宏大,建筑面积近54000平方米,而除了辉煌壮丽的博物馆外,设计也兼顾了当地的历史沿革和社区文化:原来的三个码头平台得以保留其格局,并继续发挥水上交通的功能;建筑周围街道与开阔水面的空间的贯通也予以保留,并规划出公共游览区。毫无疑问如果这项设计能够顺利完成,新博物馆所在的整个区域成为纽约市一个新的风景名胜,然而“9·11”事件之后,纽约乃至全美的经济状况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这项耗资达9亿美元的庞大计划被迫中止。另外,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令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参观人数自开馆以来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观众数量由1998年的130万,1999年的107万,2000年的97万,骤降至2002年的66万,可见缺乏实质性的文化内涵,没有吸引人的展览内容,仅凭前卫造型的美术馆没有办法满足民众的需求,当观众对建筑外形的新鲜感消退,新闻热度消失后,博物馆将面临经营的挑战。
克伦斯在博物馆运营中的创举之一就是将古根海姆视为一项品牌,进而向全球寻求地域性扩张。这种经营方式与商场上的连锁店的管理模式相仿,因此被戏谑为麦当劳·古根海姆。但毋庸置疑,正是这样的运营模式为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效益,同时将古根海姆博物馆引入了海外扩张与合作的发展阶段,也为全球化条件下其他国家的博物馆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经验和可能性。虽然这一模式带有不可回避的缺陷,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世界政治形势、经济状况、国家外交政策、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它仍然为世界范围内的博物馆运营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古根海姆模式”将会或者已经对博物馆的发展模式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第二篇: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摘要: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全称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the Solomon R.Guggenheim Museum),是古根海姆美术馆群的总部。它是由美国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1947年进行设计的。1959年建成后,凭借着自身连续螺旋的艺术形体、流动渐变的有机空间、朴素真实的混凝材料和丰富美艳的作品珍藏成为了现代建筑艺术的精品,以至于近四十年来博物馆中的任何展品都无法与之媲美。
关键词:建筑群赖特、螺旋形体、流动空间、所罗门·R·古根汉姆、争议
正文:第一次在翁老师的课上看到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图片,我就被深深吸引了。因为酷爱喝咖啡和茶的我对杯子有着不解的情怀。而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不就是一只优雅纯情的杯子,满载着清茶的幽香和宁静,又弥漫着咖啡的淡雅和浓情。在课下进一步了解后,我更是被其动态螺旋的空间特征和管内无数艺术家的瑰宝所征服。不过,我最欣赏的是这座建筑背后赖特大师有机建筑的设计理念。这让我意识到这座美术馆不只是艺术品的展览会所,其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其背后所承载的设计理念和建筑风格更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回味。
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
一. 古根海姆博物馆:不只是一座建筑
古根海姆博物馆是世界上著名的私立现代艺术博物馆,创办于1937年,以连锁方式经营,是一个博物馆群,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在西班牙毕尔巴鄂、意大利威尼斯、德国柏林和美国拉斯维加斯拥有4处分馆。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馆
立陶宛古根海姆博物馆 香港古根海姆博物馆效果图
“博物馆群”仿佛是古根海姆的专属符号,与传统定义上的博物馆不同,古根海姆博物馆更像是一个异军突起的非典型性私人美术馆,作为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同时,为艺术的可能性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建筑师简介:最有创意的建筑师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是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作品。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美国最有创意的建筑师之一,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这一行已很长时间,一直工作到1959年去世,作品超过了600件。赖特以设计私人住宅而著名,其职业生涯有两段时期至为重要,一段为1900~1910年为其获得声誉的草原住宅的设计,一段为20世纪30年代他设计了久负盛名的流水别墅(Falling water),以及一系列的美国风住宅。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赖特作品:流水别墅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内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建筑设计作品
赖特的一生经历了一个摸索建立空间意义和它的表达,从由实体转向空间,从静态空间到流动和连续空间,在发展到四度的序列展开的动态空间,最后达到戏剧性的空间。多年来赖特一直探求以一条三向度的螺旋形的结构,而不是圆形平面的结构,来包容一个空间,使人们真正体验空间中的运动。他认为人们沿着螺旋形坡道走动时,周围的空间才是连续的、渐变的,而不是片断的、折叠的。为了这个观点,他曾在旧金山设计一家螺旋形的商店,在匹兹堡建一处螺旋形的车库,这次又说服业主,使他相信螺旋形是博物馆最好的形式。1986年,古根海姆博物馆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25年奖的殊荣。
布鲁诺。塞维说如此评价赖特的贡献:“有机建筑空间充满着动态,方位诱导,透视和生动明朗的创造,动态是创造性的,因为其目的不在于追求耀眼的视觉效果,而是寻求表现生活在其中人的活动本身。”
二. 建筑的形体:“永不断裂的连绵曲线”
美国纽约市的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坐落在一条街道的拐角处,看上去就像一只茶杯,或者说像一条巨大的白色弹簧,也有人说像一只海螺。赖特把古根海姆看作是“永不断裂的连绵曲线”。
(1)外观——简洁与变幻相结合
建筑物的外部向上、向外螺旋上升,内部的曲线和斜坡则通到6层。螺旋的中部形成一个敞开的空间,从玻璃圆层顶采光。美术馆分成两个体积,大的一个是陈列厅,6层;小的是行政办公部分,4层。陈列大厅是一个倒立的螺旋形空间,高约30米,大厅顶部是一个花瓣形的玻璃顶,四周是盘旋而上的层层挑台,地面以3%的坡度缓慢上升。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内部空间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屋顶天窗
弯曲厚实的外墙带动整个白色建筑螺旋上升,楼层间的缝隙为环形窗带,直至六层。建筑为白色螺旋形混凝土结构,外观简洁不作修饰。与传统博物馆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赖特构想的这个螺旋体,向城市的空间敞开并清晰明确地表达内部结构,并有别于周遭的板型建筑,成为地区焦点。如赖特本人说:“在这里建筑第一次表现为 塑性的。一层流入另一层,代替了通常那种呆板的楼层重叠,处处可以看到构思和目的性的统一”。其形式虽显独特,但不乏合理性:基地面积小,竖向空间拓展有利于节约空间;周围街区环境嘈杂,内向的建筑形式有利于隔绝噪音;建筑位于街角,圆形建筑有利于缓解硬朗的街景。(2)环境与功能
建筑坐落于纽约市第五大道拐角处,面对中央公园,周围为吵杂的街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基地面积的限制,建筑平面无法水平延伸,令空间纵向延展无疑是一个合理的选择。作为博物馆建筑,参观线路和内部环境营造十分重要。博物馆的基本参观功能也决定建筑内部需要流通性强、采光优良的空间。此外,就空间分配而言,博物馆应具备藏品储备空间、办公空间、接待间、休息室、交通等辅助空间。
活动的旅馆床
(3)管内作品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收藏基本上是印象派以后各名家的作品,尤其是抽象艺术品的收藏更是居于世界各博物馆之首。西方艺术的发展自印象派之后出现了十分巨大的变化,在19世纪末以来的100年间,艺术从具象走向完全抽象。展览共展出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所藏47位艺术家的58件作品,几乎涵盖了从19世纪晚期后印象主义开始,直至20世纪中期各艺术流派中最著名的艺术家的经典之作。其中有“后印象主义”开创者塞尚、凡高、野兽派大师马蒂斯,立体主义领袖毕加索,德国表现主义的创始者凯尔希纳,幻象派”大师夏加尔,以及瑟拉、蒙德里安、贾克梅蒂等在欧美现代美术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艺术家的佳作。
管内许多展品由金属杆悬挂着,看起来似浮在空中。
《塞雷风景》画家:巴勃罗·毕加索 《林中裸体》画家:亨利·马蒂斯布面
《吉尔达半身像》 成长云石
画家:恩斯特·路德维·希凯尔希纳 雕塑家:让·阿尔普
三. 空间特点:连续渐变的有机流体
(1)平面布局——打破对称,明确有序
平面布局对空间划分至关重要。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平面根据功能划分成动态的不对称布局。以入口轴线为界,左右分别布局一大一小两建筑主体。这样的平面布局使观众参观路线、工作人员路线互不干扰,二层平面又再次通过平台将两馆连接。这样对比又协调的平面既区分主次又相互联系。交通流线上,过于复杂会影响参观效率和质量。因此古根海姆采用了交通流线明确,空间开阔的设计。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结构示意图
(2)内部空间——时空连续的四维空间
建筑的外观只是内部功能空间的必然体现,内部空间才是建筑物的主体。古根海姆的建筑空间可以简单地视为由三大部分:入口空间(包括上部连接平台)、主展空间(大螺旋体)、辅助空间。
入口空间:赖特注重入口空间的设计,这或许是受日本和中国园林的影响。博物馆的入口设计相对低矮、隐蔽、朴实无华,其上部支撑二楼平台。入口上部
半封闭,下开放为通道,连接两展厅。穿过低矮的入口,向右即转入主展厅。展厅中庭空间顶部采光、开阔明亮、贯穿建筑六层,给人豁然开朗的印象。主展空间:空间随坡道盘旋向上升六圈后止于玻璃天窗之下,围合出一高大的共享空间。这样使空间延伸由水平的二维突破为三维,空间关系核心围绕,具有向心性、连贯性。在功能上这种空间形式把展厅、交通、纵向空间统一于一体,流畅有序。人流自然导向,观者在步行中便能浏览展品,整个过程轻松愉悦。
管内螺旋上升的楼梯
辅助空间:辅助空间包括:小螺旋体四层,主要摆放监控设备,加建过程中把其中的三、四层改为展厅;咖啡厅,位于主展馆二层平台;地下层,讲堂及技术用房。时空连续的第四维——时间因素,即在于建筑的开窗。环形窗带,置于墙壁顶部,利于隔热隔噪。顶棚玻璃窗与墙壁高窗形成自然采光,再加上白色墙壁的漫反射,使整个展馆内光线明亮柔和。透明的玻璃窗将城市景色引入博物馆内,一年四季博物馆内部光线、色调千变万化,空间也随着时间在改变。
螺旋下降的参观走道
参观时观众先乘电梯到最上层,然后顺坡而下,参观路线共长430米。美术馆的陈列品就沿着坡道的墙壁悬挂着,观众边走边欣赏,不知不觉之中就走完了6层高的坡道,看完了展品,这显然比那种常规的一间套一间的展览室要有趣和轻松得多。
五.文化背景:非具象与有机建筑结晶
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建立者正是所罗门·R·古根汉姆(Solomon R.Guggenheim),他生于19世纪美国的一个十分有影响力、靠煤矿工业积累财富的瑞士血统家族。按照有教养人的习惯,在精英云集的环境下,古根汉姆和他的妻子,Irene Rothschild,在博爱和审美的传统中长大,成为热心的艺术赞助人,并积累起很多古代大师的作品。但在1927年,当古根汉姆第一次遇见年轻的德国贵族女子Hilla Rebay von Ehrenwiesen,并听取其介绍的欧洲当代绘画中一种实验性的潮流,使他的收藏方向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Rebay接受非具象是一种新艺术风格和审美哲学的诞生的观点。在美学上从经验世界获取形式的抽象观点与纯艺术创造上的非具象二者之间,Rebay选择了后者,相信其中充满了神秘的内涵。
在Rebay充满激情的言语感染下,在对这相对未知领域进行收藏的先进想法的引导下,古根汉姆从1929年开始系统性地购买非具象艺术家的作品。早期购买的作品包括罗伯特·德劳内(Robert Delaunay)、瓦西里·康定斯基、费尔南达·雷格尔(Fernand Leger)以及纳吉(Laszlo Moholy-Nagy)。很快,古根
汉姆酒店套房的墙上就挂满了新的收藏。随之,他的考虑重点必然转向了能够公开展出这些作品的可能性,并在1937年建立了所罗门·R·古根汉姆基金会,其目的是为了“艺术上的促进、鼓励和教育以及启蒙大众”。在拥有基金会以后,古根汉姆预想了一个设计成可以容纳不断增长的艺术收藏的博物馆建筑。在他的计划下,Rebay很快开始计划怎样可以最好的实现他们的梦想。她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与古根汉姆的通信中都充满了建立一个非具象艺术的“美术馆-殿堂”的计划与提议。
最后,在1939年,古根汉姆在纽约曼哈顿东54街租下了一个旧的汽车展示室。Rebay在建筑师William Muschenheim的协助下把其改造成为一个功能齐全的临时展览空间,命名为非具象绘画美术馆。馆里只展示了一些最单纯的抽象艺术的绘画;一些被认为是先驱艺术家的抽象派或具象派作品,如夏加尔(MarcChagall),也包括在这一时期的收藏中,但仍留在古根汉姆的酒店套房中,并未参加展览。美术馆获得了很大成功,同时Rebay作为第一任馆长,欢迎并支持很多年轻的美国抽象画家,并展示了他们的作品。
在1943年,为了满足日益繁荣的非具象美术馆的要求,Rebay决定开始新的征程: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建筑以容纳古根汉姆的藏品和举行基金会的活动。她选择了众所周知的美国建筑师赖特(Frank Lloyd Wright),他的有机建筑回应了Rebay对于非具象的理念:一种作为对创作者灵魂的直接表现而实现的,充满理性与理想化意味的新生的艺术。赖特最初设计的美术馆在1946年向媒体公布,但是由于各种阻碍,如战后通货膨胀、政府对建筑的重新规划、美术馆位置的转变以及1949年古根汉姆的去世,导致这一建筑并不能在接下来的13年内完成。1952年,机构正式改名为所罗门·R·古根汉姆美术馆以纪念它的建立者。
六.建筑材料:混凝土下的朴实雕塑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部非常朴实无华,只是将博物馆的名字装饰了一下。平滑的白色混凝土覆盖在墙上,使它们仿佛更像一座巨大的雕塑而不是建筑物。
七.赞誉和争议:烟消云散的误解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是赖特“技术为艺术服务”、“表现材料本身”等设计
理念的代表作品。1986年,古根海姆博物馆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25年奖的殊荣。
但是,这种打破常规的建筑作品在最初也遭受许多的质疑与反对。所罗门·R·古根海姆在博物馆开工前就已经去世,1959年古根海姆博物馆对外开放时,赖特也已经去世半年多了。可是有的批评家并未因此善罢甘休,他们认为弧线型的展览区是对绘画艺术的亵渎。甚至有二十位艺术家签名拒绝在古根海姆博物馆展出他们的作品。这样的行为是由于对现代艺术的误解造成的,现在,对现代艺术和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误解已经烟消云散了。
八.个人观点:建筑史上的不朽传奇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是我最喜欢的现代建筑之一。
首先,纽约市第五大道的拐角处是一片吵杂的街区。而白色的古根海姆美术馆以其独特的外形让忙碌的市民在嚣喧中感悟到茶香的清幽和咖啡的热情。其螺旋上升的完美曲线又给我蓬勃的激情和动力。作为一个美术馆,其个性、高雅的外形与管内大量抽象派的艺术作品高度和谐。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在车水马龙的拐角处欣赏到生活中的艺术。
再者,古根海姆美术馆其内部的平面布局和连绵不断的四维空间是吸引我的另一大亮点。赖特认为人们沿着螺旋形坡道走动时,周围的空间才是连续的、渐变的,而不是片断的、折叠的,他相信螺旋形是博物馆最好的形式。虽然我没有去过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但赖特的观点我十分认同。作为一个美术馆,其本身就应该是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并应该与管内作品协调统一。美术馆打破了常规的对称结构和明确的楼层划分,与印象派以后各名家的作品相协调。其螺旋形的斜坡走道也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流动、连续的空间使馆内作品更有生机和活力,也起到疏散人流的作用。
最后,这座美术馆是建筑大师赖特的作品也是我选择古根海姆美术馆的重要原因。赖特从小就生长在威斯康星峡谷的大自然环境之中,在农场,赖特过起了日出而居,日落而歇的生活。向大自然索取的艰苦劳动中了解了土地,感悟到蕴藏在四季之中的神秘的力量和潜在的生命流,体会到了自然固有的旋律和节奏。所以,赖特提出了崇尚自然的建筑观、属于美国的建筑文化、活的有机的建筑、技术为艺术服务和表现材料的本性等有机建筑的设计理念。这让热爱、向往大自
然的我成为了赖特忠实的崇拜者。这座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就是赖特有机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优雅的屹立在建筑界的历史长河中,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史上的不朽传奇!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互动百科、百度知道、百度图片
第三篇:博物馆的运营
博物馆的运营:
博物馆的规模有大小之别,内容各种各样,资金来源及所属性质千差万别,其经营与管理是一个庞杂的课题,不同的博物馆有各自的渊源和传统,其资金募集渠道、管理机制和体制等都不完全一样。当前西方博物馆在投资、经营与管理方面有一些共同的问题和议题。
一、博物馆的非营利性问题
博物馆的面貌虽然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人们对于博物馆的定义也是一直处于不断地争议之中,但是有一个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博物馆一直是作为一个社会公益性机构而存在的。公益性机构,欧美国家称为“非营利性机构或组织”。
“非营利机构”(nonprofit institution)是西方国家从法律、经济学、社会学角度对特定社会机构、团体组织的称谓。联合国社会统计署认为:“此类机构的大部分收入不是以在市场上出售商品或服务获得的,而是通过其成员或支持者的会费或捐赠获得的。”西方从事非营利机构研究的学者认为,非营利机构是介于政府公用事业和私营经济实体之间的一种社会经济、社会活动机构。非营利机构接受政府补助、私人赞助和社会义务劳动,提供包括社会保健、福利、文化、体育、教育和宗教等方面的社会服务。为鼓励和规范民间机构从事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事务,一些西方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规定此类机构的性质、活动领域、职责、组织机制和评估标准,并给予这些机构以税收优惠政策,同时也制定了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非营利机构捐赠钱物和从事义务工作的税收优惠政策。
“非营利”是对博物馆机构性质的确定,而非对博物馆组织行为的限定。确切地讲,博物馆是“非营利”机构,但博物馆可以从事合法的经营活动,从事与自身性质、职能和社会形象相符的经营活动,通过提供社会需要的物品和服务获得超出成本的合理限度的收益。运营收益模式:博物馆虽是非营利机构,但出于生存需要并非不能从事经营活动,可以通过运营一些有利于社会的收益性项目弥补日常运营经费的不足,这些收益模式主要包括策划主题文化展览(赴外国或外省交流收取展费)、承接外来文化展览(提供展场收取场租)、承办小型商业会展和文化活动(提供特色场地收取租金)、策划主题出版物(如出版商合作)、开发销售主题工艺品、开展主题艺术品交易、兴办主题专业文化教育(如文物知识培训、历史培训等等)、开展主题旅游开发(如多馆串联打造成旅游线路)、提供文博专业业务服务(如文物鉴定、文物修复、陈列设计等)。
二、西方博物馆运营方面的理念
1、博物馆的资金来源问题
博物馆的资金支出包括:日常运转的人员经费:主要包括开放、研究、展览、保安、清洁、消防.服务等人员工资和运行功用;日常运转的基础费用:博物馆设备、设施等维护、维修费用;办公费用:办公设备、耗材、电话、传真等*包括部分讲座所花费的资金;藏品收集、展览、研究项目等。博物馆的资金基本分为两大类:博物馆的建设资金、博物馆运转资金和项目资金。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西方当代博物馆资金的来源,那只能是“资金来源的多样化。这首先得益于西方社会的发育,特别是西方一般来说,西方博物馆的资金相对来说都比较充足,资金来源的渠道也非常广泛。只有不太多的博物馆会遇到资金短缺的问题。例如哈佛大学的皮博迪博物馆(Peabody Museum)在每个展览之前都会开一个招待宴会,邀请一些知名人士和相关人士到场,“招待宴会”实际上是西方博物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博物馆获取更多资金支持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被邀请的人通常是经常给博物馆捐助的人。有时博物馆也会通过招待宴来邀请人们“认捐”。
社会大环境缔造了关心和捐助社会公益事业的文化氛围。不错,从国民教育程度到基本文化艺术修养以及时社会公益机构的认识水平,西方发达国家的确要比我们进步.在许多国家地区都有一大批。博物馆的铁扦支持蓄”。
西方的博物馆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性质:国家所有、公共所有、大学所有、私人或基金会所有。虽然每类博物馆的资金来源不同.但具体资金预算与管理的程序大致一样:由博物馆管理者和博物馆董事会(或类似机构)讨论决定,一般根据历年的预算情况、本需要增加项目、人员费用自然增长或减少等来决定。大多数博物馆馆长并不参与资金筹划,而主要由董事会募集,馆长仅仅对董事会负责来管理。
接受社会的各类捐赠对每家博物馆来说都是一条畅通之路。许多博物馆的建筑都是靠社会捐赠而得以建立的,一些社会热心人士或团体会参与资金的募集。个人或基金会的无偿捐赠、项目申请等是西方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基石。特别是藏品来源方面,社会捐赠甚至已经成为西方博物馆的主要来源。门票在西方社会,很多博物馆是不收门票的,有不少博物馆是采用“建议入场捐款”的方式让观众看“心意”给钱,但仍有不少人是免费参观的。
2、西方博物馆的立法和法律管制
博物馆管理非常规范化,博物馆的管理呈现明确的阶层关系“董事会——馆长——部门主任——一般工作人员”。博物馆的管理主体是由一群代表公众利益的人所组成的董事会,其职责有以下:制定博物馆的方向与工作目标,并对此评估;馆长的聘任与解雇;寻求经费。馆长是由董事会聘任,其职责:负责执行董事会的各项决免聘任各部门人员,日常行政和管理。部门主任由馆长聘任,其职责:负责执行馆长的决定:具体落实项目,日常工作。部门主任是博物馆的中坚人员。西方的博物馆在部门设置上,实行的是垂直管理.和我国博物馆实行的“三部一室”制度有很大的不同。博物馆按照学科门类分为若干部门.每一部门设一部门主任具体负责,通常都是资深人员担任。馆长以下的工作人员并不会和董事会发生直接的关系。
西方诸国与博物馆最密切相关的法律规定,就是捐赠者在所得税上的法律赦免。博物馆被视作社会公益性机构,企业团体或个人向博物馆捐赠藏品、资金或物品等,均可获得所得税、遗产税等方面的税收赦免。所赦免的额度,每个国家的规定有一定的差别,基本获得等额的税收豁免。正是有了这样的法律规定,所以博物馆长期以来一直获得比较规范的计会资助和持续支持。
3、博物馆的社会资源与博物馆之友
西方博物馆发展中一个值得借鉴的重要经验就是善于和充分利用各种有益的社会资源。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和联系。加强与社区民众的广泛联系,加强与博物馆的志愿组织。西方博物馆在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方面已经和社会达成良性互动。
4、商店、餐饮等附属设施的经营经验
西方大小博物馆都十分重视自身的经营和管理,提供多方面和多层次的服务,这一点也充分反映在他们重视经营博物馆商店、附属咖啡馆和快餐店等设施的行动中。
博物馆商店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的博物馆都开辟出专门的空间作为商店之用。博物馆学的研究之中,甚至还有讨论商店、餐厅和咖啡馆的例子。可见,博物馆商店、咖啡馆和快餐店附属设施并非可有可无,任意设置,其个有很大的学问。纪念品商店(含书店)的经营一自是博物馆事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内容,而且在经营商店上的确有一套成功的做法和管理模式.值得借鉴。比较重要的几点是:一充分利用国家、地方免税等优惠政策,同时严格经营和管理,绝不超范围经营;二经营品种的丰富与品牌观念;三发展多元化的经营与协作网络;四会员制与网上商店的经营新方式。有的博物馆将博物馆商店经营得非常有声色.已经成为博物馆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大补充了博物馆的经费。在这一点美国的博物馆似乎非常成功,很早就采用合作联盟的形式。早在1955年,美国的博物馆界就创建了一个非营利国际性组织“博物馆商店协会”。商店、书店、纪念品店。有的大博物馆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史密森博物馆等这项收入每年都过亿元。
三、美国博物馆的运营理念与文化产业
1.市场化的运营理念和运作体系
美国的博物馆在保持自身非营利公益事业机构性质的基础上,立足于美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大量地引入了市场化的理论、方法,建立起了符合其外部环境的管理体系和运作模式。这也是美国博物馆界目前广泛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一部分学者认为,美国博物馆之所以无论从收藏品数量规模、博物馆的设施建设到公众服务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正是得益于博物馆界引入了市场化的运作体系和理念。也有一部分专家认为,美国博物馆在产业化的道路上走得太远,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冲淡了其公益事业机构的色彩。如果我们抛开这些争论不谈,仅对美国博物馆的发展现状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的话,近年来美国博物馆的确在很多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方面得益于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博物馆发展所提供的有力支持,同时也与美国博物馆大力拓展文化产业领域有着密切的关系。
就美国博物馆而言,他们通常是将自身作为一个“商业”运作机构看待。换句话说,美国博物馆在进行运营管理时,通常作为一个文化领域的产业来运作,只不过两者之间衡量生产价值和赢利的标准不同而已。博物馆是以文化产品来赢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关注,进而取得相应的支持,以便使博物馆得以进一步发展。
2.博物馆品牌意识与形象树立
美国博物馆通常都具有很强的品牌意识,十分重视自身形象的确立和维护。这表现在美国博物馆一般都会引入企业运营中的CI(Company Identity)理念,设计制作醒目、统一的博物馆标识,并且将此标识应用于博物馆的宣传资料、管理文件,甚至员工名片上。此外,为了维护博物馆的良好形象,美国博物馆非常重视建立与社会各界的良好关系,特别是与媒体的关系。如《纽约时报》的艺术专栏经常会刊载一些有关博物馆特别展览的艺术评论文章,这些评论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博物馆的形象,因此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负责公共关系的部门在举办相关文化活动时,及时与他们进行积极沟通,以期得到正面的支持。他们善于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对外界一些有损博物馆形象的行为进行回应,以维护自身的形象和品牌。
3.经营管理人才的引入
美国博物馆在保证博物馆业务发展的基础上,还尝试引入外界的专业经营管理人才作为博物馆相关经营活动的管理者。因此近年来,一些没有任何博物馆相关工作背景的经营管理人员在美国博物馆担任了十分重要的岗位。这些人才的引入对博物馆事业的运营和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他们认为具备现代化管理意识和市场运作理念,并拥有管理能力的博物馆业务人员将比单纯的经营管理人员更了解和熟悉博物馆事业运营规律和经营理念,因而更有利于博物馆的发展。
4.独具特色的资金渠道
美国博物馆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当广泛。除了博物馆门票收益外,还包括政府拨款、与博物馆相关的各类纪念品的销售、博物馆会员费、个人和社会团体的捐赠、专项基金运作收益、授权和特许销售费以及借展费等。
基金运作收益:所谓基金是指个人或团体为了支持博物馆的发展,通过专项捐款设立的博物馆专项基金。美国法律规定,博物馆不得直接动用基金本金,只能使用基金本金所产生的部分利息或投资收益,而且基金利益或投资收益也必须按一定比例充实到本金中去,以保证本金稳定增长。同时,为了保证基金运作能够持续得到收益,美国博物馆的基金一般不是交给本馆的业务人员操作,而是专门外聘职业经纪人负责研究和推荐项目,以期得到专业的建议和管理经验。
捐赠收入:美国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个人或企业团体支持文化事业的资金或实物捐赠,在税收等方面也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同时,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捐赠也成为个人或团体致力于慈善事业、树立公众形象的社会风尚。长期以来,美国博物馆界与社会各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加强与捐赠方的沟通联系,以拓展捐赠来源,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
通过多年实践,美国博物馆形成了丰富的筹款经验技巧和一整套规范的操作模式,同时,美国博物馆的筹款工作也日益出现职业化的趋势。在美国的博物馆中,一般都会设立一个负责拓展资金来源的部门——发展部(Development Department),专门负责募集的发展资金。
会员费:为了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公众加入到支持博物馆事业的行列中,美国博物馆不仅十分重视博物馆会员、博物馆之友,而且其相关活动也十分丰富。而博物馆所收取数额不等的会员费也积少成多,成为美国博物馆筹措发展资金的重要渠道之一。
博物馆经营收入:为了满足博物馆观众的各类需求,美国博物馆内一般都设立专门的经营服务部门,为观众提供语音导览、纪念品销售等服务。其中纪念品的销售每年为博物馆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收益。
美国博物馆的纪念品销售之所以比较成功,第一,是因为博物馆内所销售的纪念品“特立独行”,具有“排他性”。一般而言,美国博物馆开发的纪念品都是立足于本馆独具特色的收藏品,不销售其他博物馆的纪念品。换句话说,观众在观看完展览后,只有到这家博物馆才能买到与之相关的纪念品。第二,美国博物馆销售的纪念品很注重产品品质。美国博物馆所销售的纪念品一般都制作精致,且附有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即便是一个小小的糖果盒,也会在背面标示出装饰图案所取材的藏品时代和相关背景知识。所以,美国的普通民众往往将博物馆的纪念品作为一个高雅、有品味的礼物赠送给朋友。第三,美国博物馆的纪念品种类齐全。既包括我们通常所见的画册、明信片、服装、首饰,也包括一些高仿真的复制品、专业艺术书籍,可以满足各类观众的不同需求。
授权和特许经营费:美国博物馆的另一个资金来源渠道就是通过授权和特许经营所取得的收益。博物馆在美国的文化生活中拥有着重要的地位,一些企业也会围绕着博物馆生产出相关的文化衍生品。但是在法制健全的美国社会,未经授权私自生产、销售博物馆的文化衍生品将会受到很重的处罚,因此这些企业通常都会交纳给博物馆一些费用,以求得博物馆的特许授权。此外,博物馆在不损害本馆经营服务部门权益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开放内部的经营场所给外部的企业经营。这些特许经营活动,既满足了观众的需求,减少了博物馆自主开设相关服务设施的成本,同时也增加了收入。
5、各具特色的服务经营模式
美国博物馆的服务经营大体可以分为馆方负责经营项目和非馆方负责经营项目两类。其中馆方负责经营的主要包括与博物馆藏品相关的各类纪念品的开发与销售,而非馆方负责经营的主要包括餐饮等服务业。
美国的博物馆在馆内一般都设有规模不等的纪念品销售部。它们大都设置于博物馆的主出入通道附近,以便使观众在参观完展厅后可以很方便地购买相关的纪念品。有些博物馆的纪念品销售部甚至还专门辟有一个直接对外的出入口,以满足一些只想购买纪念品,而不想参观展览的公众的需求。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纪念品商店的一个出口就直接通向馆外,很多购买艺术类画册的学者可以很方便地出入。据研究,博物馆观众在观看完一个展览后,会对与展品相关的纪念品有兴趣,并产生购买欲。因此,在一些大型博物馆的不同展示区域附近(有时甚至就是在展厅的出口通道上),还专门设置有与特定展览相关的小型纪念品商店,只销售与这些展览相关的纪念品。
除博物馆内设置的纪念品销售部以外,一些博物馆还在机场、大型购物商场开设有纪念品销售柜台或专营店。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就在纽约的梅西百货商店(Macy’s)、肯尼迪机场,以及法国卢浮宫、德国等地开设有多家纪念品商店。这些设于馆外的纪念品商店不仅可以为博物馆带来更多的收益,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扩大博物馆的影响。
除博物馆自营的商店以外,博物馆还出租一些场地供外界的商家开设服务类的商店,类别大多只限于餐饮类。如华盛顿航空航天博物馆内的服务区,就开设有麦当劳、Subway等各类快餐专营店,而且其售价要远高于博物馆外的同类餐馆。
第四篇:运营模式
运营模式
分享 转载 复制地址举报字体:中▼小中
大
火星女骑士 2011年03月30日 16:35 阅读(3)评论(0)分类:个人日记
运营的定义就是:对企业经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运营管理也可以指为对生产和提供公司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过去,西方学者把与工厂联系在一起的有形产品的生产称
运营模式:简单来说就是经营方法。为“production”或“manufacturing”,而将提供服务的活动称为“operations”。现在的趋势是将两者均称为 “运营”。企业运营管理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职能是财务会计、技术、生产运营、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的经营活动是这五大职能有机联系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企业为了达到自身的经营目的,必须对上述五大职能进行统筹管理,这种管理就是运营。运营管理的对象是运营过程和运营系统。运营过程是一个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是一个劳动过程或价值增值的过程,它是运营的第一大对象,运营必须考虑如何对这样的生产运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运营系统是指上述变换过程得以实现的手段。现代运营管理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大。现代运营的范围已从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扩大到非制造业。其研究内容也已不局限于生产过程的计划、组织与控制,而是扩大到包括运营战略的制定、运营系统设计以及运营系统运行等多个层次的内容。把运营战略、新产品开发、产品设计、采购供应、生产制造、产品配送直至售后服务看作一个完整的“价值链”,对其进行集成管理。另外,有两个运营名词值得注意:一是“首席运营官(coo)”,二是“资本运营”。首席运营官(coo)的职责主要是负责公司的日常营运管理,辅助ceo的工作。一般来讲,coo负责公司职能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并代表ceo处理企业的日常职能事务。如果公司未设有总裁职务,则coo还要承担整体业务管理的职能,主管企业营销与综合业务拓展,负责建立公司整个的销售策略与政策,组织生产经营,协助ceo制定公司的业务发展计划,并对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考核。所谓资本运营,就是对集团公司所拥有的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存量资产,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增值。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把企业的资本运营分为资本扩张与资本收缩两种运营模式。
企业运营模式
当今大多数企业的内部运营模式都具有相近的特点,不论是国营还是私企或是合资、股份企业,其趋同性说明这种结构模式有其存在的优势,研究这种模式无疑对企业的良性发展
会有很大的帮助。从结构上看大致可分为五个主要部分:行政管理层面销售层面生产层面技术层面资金管理层面其基本职能体现为:1.行政管理层——企业的“大脑”和“中枢”,其主要职责为:企业的规划、决策、管理、监督、考核人员聘用与任免以及相关的人事管理公关与企业形象推广、相关社会活动融资、引资福利、后勤党建、工会建设和形成企业精神和文化2.销售层——企业的“龙头”,其主要职责为:产品销售——企业生存和资金流通的原动力市场开发新产品推广——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情报收集——提供给技术部门处理。是企业信息收集的主要渠道,也是领导决策的主要依据形象推广——配合行政管理部门,推广、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逐步建立品牌效应,引领企业良性发展产品监测——监督生产环节,进一步保证出厂产品的质量库品管理——库存产品的保管和规划,企业生产调度的主要依据用户服务——与生产部门、技术部门协作,做好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维护企业良好形象3.生产层——企业的“核心”,其主要职责是:设备采购、使用和管理原料采购、使用和管理生产组织、管理生产人员管理和考核生产成本管理、考核库品管理外协加工管理、检测产品检测、质量保证其追求的理想目标是:质量 效率 成本 安全 创新质量——产品、管理效率——生产、管理、质量成本——材料、人员、生产、质量、安全安全——人员、设备创新——生产、管理4.技术层——企业的“发动机”,其主要职责是:为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保证为销售提供技术支持和保证情报收集、分析、处理、解析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生产过程和生产产品的质量监测人员技术培训5.资金管理层——企业的“润滑剂”,其主要职责是:常规财务工作资金使用的管理、监督、指导、考核、预警融资、引资生产经营成本的核算、考核从内部运营关系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具有相对完整的基本经济社会结构行政管理层——相当于政府及相关职能机构生产层——相当于生产企业、生产领域销售层——相当于经销商、流通领域技术层——相当于科研和教育机构资金管理层——相当于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2.运营方式具有典型的计划经济特征销售部门根据用户和市场的需要,向生产部门提出“订货合同”生产部门根据“订货合同”,购置材料,组织生产,交付合格产品技术部门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并监督生产过程资金管理部门负责提供所需的资金和相关流通操作,负责成本、利润的核算和考核,同时监督资金的使用。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指导、协调、考核3.需求具有单向性(不可选择性)和相互依赖性特征例如:销售和生产之间、销售和财务之间、生产和财务之间就是处于这样的关系状态4.交易过程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和开放性特征各部门之间信息透明度高5.运营调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快速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快速调整生产和人员安排、改变生产计划。利弊双向分析1.这种有计划、有目的、可控制的生产方式,具有明显的运营优势。有利于形成程序化规范管理和程序化流水线作业模式。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减少损耗等。有利于规模化生产的形成。有利于企业的整体扩张。(企业的机器)2.对管理者的管理思想、管理水平、管理方式、管理艺术要求较高。制度化管理、质量效率管理、满工作量管理、工时考核管理、任务承包管理、责任承包管理、工作时间管理、信仰精神管理、“突击队式”管理等各种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应运而生。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性、及时性将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开展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好人的趋同性和依赖性,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树立企业精神和信仰,也会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和积极的影响。(金钱不是唯一的有效手段,崇拜和信仰、信任和依赖才是最高境界)(企业的灵魂)3.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生产调度调整反应较快,人员调整、调动相对较容易。(不需要合同,一张文书,一纸调令,甚至一个电话就可解决问题)即由需求的产生,到转化为生产过程(操作),到产生成品(结果)的效率相对较高。(企业的自由度)4.有利于内部形成小型的高质量的专业化的团体(组),以及最优化的团体组合。有利于产生生产精英,即生产能手、业务骨干、标兵、劳模。这些对生产过程、生产质量、生产效率都将非常有利。这些对企业的发展,特别是高质量、规模化的持续有效发展至关重要。一个人、一个团队决定一个企业、集团的发展和命运的事例在世界范围内屡见不鲜。(企业的精灵)5.多数成员对外界的市场变化不敏感,仅仅关心自身利益和身边环境变化。企业应对市场变化以及在这种变化中的竞争能力往往把握在少数人手中,他们的思想、能力、工作热情和方法等往往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即关键部门对个人能力的依赖性较强,是应力相对集中的节点,有一定的脆弱性。权利相对集中,容易造成重大的管理和决策失误。合理有效的监督方法和机制,重大决策的科学审定等是所有现代规模化企业的重要课题。近期爆发的全球性的金融海啸更加证明了这一点。(企业的核弹)6.个体发展空间受到一定的限制,可能导致个体的灵活性不强,竞争性不强,主动性不强,容易造成人浮于事。自主创新的动力不强,容易满足现状。责任心不强,容易造成事不关己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形成往往与人性的固有弱点有关)。如果管理引导不利,将产生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因而需要较强的宏观调控、指导和监督(即行政干预和制度约束)经济(金钱)调控不能成为唯一的有效手段,企业精神、文化、信仰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企业的隐患)企业发展谋略1.优化“大脑”,增强智慧。优化行政管理层,聘用优秀人才,特别是关键人物如总经理或常务副总经理。让“精灵”变成“精神领袖”,成为公司这一庞大社会体系有效运转的强有力的动力。即一个特殊的领导者,决定一个特殊企业的前途和命运。2.“政企”分开,各负其责公司的最高行政管理是董事会和监事会,相当于“政”。主要由出资人、股东组成,是公司利益的最大受益者。他们拥有公司的全部财产,以分红的形式享有公司的利润。他们有权决定公司的发展和走向,决定关键人物的任免,是公司的政策“灵魂”。最高执行机构是执行局和总经理,相当于“企”。由董事会聘用的总经理,以及由其建议聘用的各副总经理、部门主要领导组成。他们决定着企业的日常经营状况和效益,也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和发展,是公司的运营“灵魂”。政和企一定要分开,要各负其责。3.练好“铁头功”以销促产,以销定产,是现有大多数公司所采用的基本策略。因而销售环节不约而同的就成为各公司、企业的运营“龙头”,是否有一支强劲有效的销售队伍,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经营和效益,影响着公司的发展和未来。4.拥有一个强有力的“心脏”企业的根本归根结底是生产。生产的组织管理、员工的素质和对企业的情感、生产设备的合理配置是三个重要的基本要素。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是发展的“动力”,技术是运营的“保障”,技术是公司的“未来”。6.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资金是公司生存的“血液”,是生产经营的“润滑剂”。现代企业、公司是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的共同体7.企业的精神和文化是企业内部的“粘合剂”和“乳化剂”要让员工对企业产生足够的信任,并逐步上升为依赖,愿意把生存和事业交给本企业,这才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8.企业形象和影响是企业对外的“名片”
标签 市场营销 人员管理 计划经济 技术支持 行政管理
举报字体:中▼小中
大
分享 转载 复制地址
签名档
成功的事业,温馨的家庭是我一生的追求 本文最近访客
↓↑
第五篇:食堂运营模式
机关食堂开办方案
修改时间:2013-6-19 13:45:27 浏览次数:4477次
根据领导关于建设机关食堂的指示,我们组织专人进行了专题调研,先后对省委、省政府、财政厅、教育厅、交通厅、水利厅、省电力总公司、省移动总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大等二十余家单位的食堂进行了实地学习考察,并邀请有关专家到局指导,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进行研讨。先将开办方案汇报如下。
一、基本定位
机关食堂以方便机关职工工作进餐,确保厅机关员工工作餐为目标,定位于服务性、非盈利性实体。
二、就餐对象
主要就餐对象为局机关(含机关各处室单位、调水局)在职职工以及上派人员计约297人。同时,厅机关离退休职工168人、省水文局机关在职133人、地方电力测试中心在职18人、汉江公司10人计329人也可自愿购卡进餐。预计平均每餐进餐人数在150人至200人左右。所有餐饮只对上述人员服务,凭身份卡就餐,不对外经营。三,食堂布局
1、场地条件:
2、食堂占用办公室B、C座一楼及A座一楼一部分,总建筑面筋680&,其中:B座一楼380&(大厅144&,小房间6间分别为62&、45&各一间、30&左右4间计236&);
三、就餐方式
1、食堂提供员工餐、客餐。员工餐至供应早、中餐,客餐供应中晚餐。
2、员工餐在大厅以自助(份菜自选)形式提供,凭身份卡就餐,不收现金。身份卡只限本人使用。客餐在包房以桌餐形式提供。
3、员工餐保本不赚,保质保量,热情服务。客餐按市场规则运行,菜价低于市场价。
4、局机关在职职工(含上派人员)进员工餐方式:身份卡由局人事劳动处提供名单,水文局统一配卡,就餐按自助刷现金形式:将每位员工补贴资金充值到就餐卡内,消费不了不退现金,余额可到食堂小卖部消费,员工就餐不限次数,菜肴标价自选,菜肴定为十菜一汤或根据保温台,定为十一菜一汤一甜汤,或十二菜一汤;此形式利端:
1、便于员工自由选择消费,食堂食品品种也可多样化,员工充分享受到餐补福利;
2、因食堂食品卫生、原材料正规放心、饭菜可口,另因为现在外面餐饮店大部分使用的原材料化学用品超标,员工都有恐惧心理,所以员工会自己自愿选择到食堂就餐,相对对自家食堂饭菜比较放心;
3、员工自费选择搭配菜肴,浪费问题会彻底解决,满意度也会提高;
5、其他就餐对象进员工餐方式:自愿向局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申请购置现金身份卡,自行充值现金就餐,就餐标准及价格一样,消费不了可退现金。厅机关各处室单位可配公用卡一张,用于接待,由用卡单位自行充值
四、经营管理形式
食堂采取委托外包方式经营管理。实行公开招标形式面向社会招聘外包餐饮单位经营管理。
1、局方负责原材料采购,外包单位负责食堂的日常经营管理,包括与政府有关监管部门的接洽,并对食堂的食品制作及安全卫生等负责。
2、局机关后勤服务中心负责监管管理。监管内容以合同形式确定。后勤中心定期进行就餐满意率统计,当满意率达到90%以上时,进行奖励:满意率在70%--90%之间,不奖不惩:满意率低于70%,予以惩处:满意率低于60%,责令整改,或者更换承包单位。后勤中心不定期组织专家对员工餐的质量、品位、价位等进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责令整改。
六、费用核算
局机关在职职工部分员工餐餐费建议由我局负责。若计年最多负责()万元()人*20元*22天*12月)。若考虑局机关离退休职工,再增加()人,()万元,则每年最多负责()万元。此项费用不是补助给职工个人,而是支付到实际就餐人员的伙食开支中,不吃不支付。因此核算时不按职工人数计算,而是按实际就餐人数计算。
七、有关问题
1、现厅机关食堂开办已有三年,食堂部分餐具及杂件都已破损不堪,现要正常营业需增加部分防磁餐具,筷子及厨房杂件及包房用品用具;
2、食堂开办费用中不含食堂餐具及厨房锅碗瓢盆等杂件。现粗需费用估计10万元左右,其中防磁餐具5万元,厨房杂件5万元;
3、食堂定位。食堂时定位为工作餐还是福利餐?建议定位为工作餐,主要就餐对象为局机关在职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