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姆教授的翻译与研究

时间:2019-05-15 04:13: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海姆教授的翻译与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海姆教授的翻译与研究》。

第一篇:海姆教授的翻译与研究

我译,故我在!——海姆教授的翻译与研究

罗选民

清华大学

迈克尔•亨利•海姆教授在与癌症顽强斗争多年后于2012年9月29日与世长辞。消息传出后,美联社、洛杉矶时报、波士顿全球论坛、美国写作学会等纷纷撰文悼念这位杰出的学者、翻译界的巨匠。一个共识是:迈克尔•亨利•海姆无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翻译家之一。他宽厚诚恳的性格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影响了许许多多的人。在过去的半个世纪,海姆先生在国际文学翻译界的成就几乎无人可及。

海姆所获得的荣誉很多: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2003)、古根海姆学者奖(2005)、美国笔会/拉尔夫曼海姆翻译终身成就奖(2009)、美国斯拉夫与东欧语言教师协会终身学术成就奖(2012),UCLA杰出教授。然而,在所有这些荣誉和光环下,我更关注的是他孜孜不倦而为之献身的翻译事业。我想,以”我译,故我在”来描述海姆教授,是恰当不过的。他为翻译而生,为翻译而死。

海姆教授毕业于哈佛大学,获斯拉夫语言文学博士学位,他的导师就是蜚声世界的著名语言学家罗曼•雅柯布森。海姆紧随导师的足迹,在学习外国语言方面达到如痴如迷的地步。他学习多种语言是为了从事文学翻译,而文学翻译,就是要达到”真、善、美”的境界。他妻子普里西拉•海姆说,”无论他学习什么语言,都会在学习那种语言的词汇中入睡”,”即便在临终前清醒的时刻他也是如此”。他掌握了15种语言,把多部斯拉夫语(俄语、捷克语、塞尔比亚语/克罗地亚语)和其他欧洲语言(荷兰语、法语、德语、匈牙利语、罗马尼亚语)的文学原作翻译成英语,使这些小语种文学在英语世界得以丰富,广泛流传,海姆教授也因此为国际翻译业界所瞩目。

早在1975年,海姆翻译了《契诃夫书信集》,被《纽约书评》(New York Review of Books)誉为探知契科夫思想的最佳英文导读。他所翻译的具有不朽价值的600页柯尔内•楚科夫斯基(Kornei Chukovsky)日记,被认为是从1901年到苏联统治期间了解俄罗斯社会的一扇最重要的”窗口”。他翻译的托马斯•曼的《威尼斯之死》获得了海伦-库尔特翻译奖(2005)。由于他的翻译忠实并保留原文的特色,他从很多杰出的美国同行里脱颖而出,被选定为甘特•格拉斯所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我的世纪》(My Century)的英译者。海姆翻译了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笑忘录》等几部作品,这些翻译在英语世界广为畅销,让后者在国际文学界获得了更高的声誉。韩少功的中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据的就是海姆从捷克语翻译成英文的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只要有比我更出色的小说家,我就愿意翻译他们的作品,也能翻译他们的作品。”这是海姆在2006年接受UCLA Today采访时说的。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位小说家,也不认同翻译是一种创新。他始终坚持,翻译要保持”他者”的特质,同时又要融入目标语言之中。美国国家广播电视台评论员、诗人安德雷•科德斯库(Andrei Codrescu)对海姆教授翻译他的《诗选集》(So Recently Rent a World : Selected Poems, 1968-2012)有这样的评论:”我个人以为,他出色地用地道的美国英语把我的原著翻译得非常自然、贴切。他以一种官方仪式永远不能奏效的方式让我‘入籍’美国。他带领了很多读者、学生、政治家,而不仅仅是作家进行了探索之旅,能在不放弃‘他者性’的前提下,让他们感觉不到客居异域。他的译作蕴含了任何伟大人文学者的那种超凡——永恒与权威。”②

海姆教授始终遵循自己的翻译理念,既要保持原作的特质,同时又得融入目标语言之中。所以,他的译著不仅保留了原作的风味,而且可读性很强。他反对以任何理由而牺牲两者之一的做法。所以,当昆德拉自作主张,在他的译本《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上做少许修正并再版时,他拒绝自己的名字在译著上出现,因为,那不是他的风格,不是他要的翻译。译著上没有译者的名字,这是非常少见的现象,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海姆教授的严谨和超常的原则性。

海姆的翻译得到美国文坛的公认,确实也是以杰出翻译家而闻名于国际译坛的。正因为海姆在文学翻译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他对非文学翻译的重视往往被忽略了。从2004年至2006年他主持了美国学术团体联合会(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的重大项目《社会科学翻译》,邀请了来自俄罗斯、法国、美国和中国的有关专家组成研究小组在不同的国家召开研讨会,讨论社会科学翻译的重要性,各国社会科学著作翻译的状况,摸索社会科学翻译的取材、标准、组织程序等,历时三年,最终制定了《社会科学翻译指南》,美国学术团体联合会以英、汉、法、俄、德、日、阿拉伯七种语言在美国出版。为了推动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海姆教授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创办了”文学翻译工作坊”和”巴比塔翻译研究小组”,练习翻译,还就翻译案例进行分析,让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层面。他甚至利用UCLA和上海交大合办的孔子学院之机,来上海举办翻译工作坊,实践他的翻译思想。他还支持和鼓励笔者创办国际翻译学术刊物,以推动中美社会科学的翻译。2008年在上海举办的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上,海姆教授、美国学术团体联合会国际部主任Andrzej Tymowski先生和笔者组成了专题小组,海姆教授谈社会科学的翻译教学及实践,而我的发言题目则是”Transpacific Translation Journal一Thoughts on Translation of Social Science”④。海姆教授就是这样一位践行者,认定一个目标,就会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

不少翻译家会轻视理论,也有不少翻译研究者小看翻译实践。但海姆教授不同。他对学术研究也是十分关注和投入。2004年10月在美国纽约的耶鲁会馆举行的第二次社科翻译研讨会上,海姆教授便请来了著名翻译研究学者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做主题发言,2006年在清华大学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召开的翻译与语言教学国际研讨会上,海姆教授做了”Rehabilitating Translation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urriculum : The Case of Chinese”的主题发言,他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汉语为例,讨论了如何在外语教学课程设计中来加强翻译的实践;2011年11月在杭州召开的”首届清华一亚太地区翻译与跨文化论坛”上,海姆教授做了”Translation and Scholarship”的大会主题发言。他”从学术史视角,在回溯了西方学术史上人们对翻译的负面看法(认为翻译是不可避免之‘灾祸’)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翻译负面形象是如何逐渐消失,以及近年来美国学术界为翻译作为一种学术活动达成共识做出的努力。”⑤总体说来,海姆教授的翻译研究与翻译实践是紧密结合的。

我译,故我在!这是海姆教授一生的写照。他一直过着极为简朴的生活,开着旧车,除了书房满架的书和客厅里的一架家传钢琴外,家里几乎没有像样的摆设。直到他去世后,妻子普里西拉•海姆才向外界透露,2003年海姆匿名捐出了73.4万美元作为美国笔会的翻译基金,用来支持每年十位入选译者的启动经费。目前该基金已惠泽近百美国笔会的翻译项目。只要翻译在,迈克尔•海姆就在。他的存在让翻译步入文学最高的殿堂,他的翻译让世界文学繁荣、让人类精神激扬!

注释

①此书由韩少功和韩刚翻译,由作家出版社内部出版。据赵稀方介绍,该译著”出版后的三、四年里就发行了十几万册参见赵稀方,”被改写的昆德拉”,《东方翻译》2011年第2期,第65-67页。

②来自10月1日UCLA学校网站报道。

③2003年12月东京大学比较文学系主办的微型国际翻译研讨会,邀请了来自美国、英国、巴西、中国、曰本等约十余位学者参加此会。正是在这次会议上笔者荣幸地遇到了海姆教授。海姆教授回到美国后,写信邀请笔者参加《社会科学著作翻译》课题研究小组,从此开始了笔者与海姆教授多年的友谊。

④参见中国译协编《第十八届世界翻译大会手册》,2008。

⑤杨文地,谈古论今汇通中西——”首届清华一亚太地区翻译与跨文化论坛”综述,《中国科技翻译》2012年第1期,第1页。[作者简介]罗选民,清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南宁言成翻译公司 www.xiexiebang.com整理。

第二篇:郭沫若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郭沫若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诗人和翻译家。他的翻译活动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并且一生都从事着翻译工作。他不仅留下了大量译作,而且在翻译理论上也颇有建树。郭沫若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虽然并没有引起国际翻译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他提出的一些翻译理论,或翻译思想在翻译实践中所起到的指导作用不可低估,对翻译实践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通过归纳和总结的方法系统地分析郭沫若提出的翻译理论以及进行的翻译实践,着重分析雪莱Ode to the West Wind 的郭译本。关键词:郭沫若 翻译理论 翻译实践 西风颂

郭沫若从事了大量的翻译实践,因此它的翻译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提取出来的,对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翻译理论方面,本文试从译者伦理观、翻译动机论、翻译创作论三个方面对他的翻译思想进行简单的讨论。

一、译者伦理观

在《理想的翻译之我见》一文中,郭沫若认为理想的翻译对于原文的字句,原文的意义,自然不许走转,而对于原文的气韵尤其不许走转。这样的译法取决于以下先决条件:译者的语学知识要丰富,对于原书要有理解,对于作者要有研究,对于本国文字要有自由操纵的能力。这说明他强调翻译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从事翻译工作要有严肃的态度。译者应该唤醒译书家的责任心。读者应该从教育着手,劝知识未备的青年先从事基础知识的储积,多培养直接读外籍的人材;望国内各大书坊多采办海外的名著。

二、翻译动机论

郭沫若认为,文学研究不论研究作家或研究作品,都属于研究者的个人自由;而文学的介绍,当然比个人介绍多出三个因子来:文学作品,介绍家和读者。介绍者是三个因子中最重要的一个,他对文学作品有选择之权,对读者有指导之责。郭沫若还就介绍家即翻译家的态度论述了翻译的动机。他认为如果翻译家对于自己要译的作品能涌起创造的精神、有精深的研究和正确的理解,能充分理解作品的表现和内涵,能把自己的创作精神融入原作中并进行移译,那么他的译品必然会能引起一般读者的兴趣,必然能产生极大的效果。

三、翻译创作论

(1)郭沫若指出文学翻译“与创作无以异”,“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超过创作”,因此,文学翻译须寓有创作精神,除了强调翻译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以严肃的态度从事翻译工作,郭沫若还指出,翻译外国文学必须要有深刻的生活体验,对原著的时代背景要有深入的了解。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创造性的发挥不是完全主观随意的,而是受到原文和原作者的限制制约,是在从属状态下的创造。文学作品翻译中,不同的翻译家译同一部作品,会表现出不同的特色。而译作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了译者发挥创造性的能力。

(2)在具体的翻译方法上,郭沫若主张意译和“风韵译”。所谓“风韵译”也可以叫做“气韵译”,即指翻译时不仅不能背离原文的意义,而且“对于原文的气韵尤其不许走转。原文中的字句应该应有尽有,然不必逐字逐句的呆译,或先或后,或综或析,在不损及意义的范围之内,为气韵起见可以自由移易”。译文学上的作品不能只求达意,要求自己译出的结果成为一种艺术品。“风韵译”诗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翻译的最高理想境界,它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优势来阐述文学翻译的问题,是中国翻译文学艺术追求的精辟概括。

在翻译实践方面,以《西风颂》为译本进行简单的分析。

郭沫若在翻译雪莱的《西风颂》时采取的是新体诗的形式。新体诗与旧体诗相比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二是摒弃了中国传统诗歌严格的格式、韵律、平仄、对仗等要求,而采取西方诗歌的分体形式。分体形式被随后的新诗人们相继模仿,逐步成为中国新体诗区别于旧体诗和散文等文学体裁的主要形式特点。

在音律方面,原诗严谨整齐的押韵形式没有移植到译文中。郭译《西风颂》违背了原始的押韵规律,那么原诗在音律上锁表达的听觉效果必然受到影响。但是诗人根据汉语的自身特点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汉语的声调能表达丰富的情感。《康熙字典》前面的《分四声法·等韵》中说,“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等都暗示了汉语声调所具有的的不同感情色彩: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分别利于表达高昂明丽、强烈、婉转和急促的不同类型的情感。﹝1﹞如第一节中有几“ang”音的韵脚,“床”“样”“羊”“香”让人联想到西峰四处飞扬,呼啸遍野的情景,与原诗的半元音﹝w﹞和摩擦音﹝s﹞﹝f﹞的使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形式方面,虽然保留了原诗的分行形式,但是也没有严格按照原诗的每节四个三行诗节和一个英雄双行体的结构结构形式进行排版,也没有完全遵照原诗跨行和跨节的手法。郭沫若主张“诗歌应该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也就是说郭沫若注重的是诗歌的内容,诗歌的本质是抒情,写诗是为了表达情感。而对于诗歌的形式,郭沫若认为:“诗之本质绝不在韵脚的有无,无韵者可以为诗,而有韵者不必尽是诗”,可见他并没有把严谨的结构形式看作诗歌存在的基础。

郭沫若在翻译《雪莱的诗》的时候有这样的体会:“译雪莱的诗是要我成为雪莱,是要使雪莱成为我自己。”﹝2﹞要达到这种和作者合而为一的境界,必须做到充分理解原作的内容,彻底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郭在翻译时较多地注重的是这种事实质的内容,而较少地注重其外在的形式。正如他自己所说:“诗的精神在其内在的韵律。内在韵律并不是什么平上去入,高下抑扬,强弱长短;也不是什么双声叠韵,什么押在句中的韵文。这些都是外在的韵律或有形律。内在的韵律是‘情绪的自然消涨。……内在韵律诉诸心而不诉诸耳。”﹝3﹞在内容上,郭对原诗的串行现象进行了调整,把原诗的意象重新整合,创造性地重新分行。“从译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强烈的创作气息……”﹝4﹞译诗与原诗虽然没有在分行上完全齐整地对应,但是译诗基本没有损害原诗的内容与意象。译者在充分理解原诗的基础上,经过自己主观的整合,重新呈现出原作的面貌,实在领会原诗思想内涵的基础上的创造性的发挥。郭译《西风颂》在内容上做到了忠实于原作,在形式上根据汉语自身的特点进行了创新,总体上表达出了原诗的主旨,传达了原诗的神韵和原作者的思想情感,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是一篇相当成功的译作。

总之,郭沫若作为20世纪的一位翻译家和大文豪,他的翻译活动不仅对当时,甚至对中国文学和翻译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我相信,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也会在整个翻译界占一隅之地。

参考文献

﹝1﹞ 江枫译《雪莱抒情诗抄》(第二版),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2﹞ 郭沫若《雪莱的诗·小引》,原载《创作季刊》第1卷第4期,1923 ﹝3﹞ 郭沫若《郭沫若创作论·论诗三扎》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4﹞ 王鹏飞,李文《论郭沫若诗歌翻译中的变异》,社科纵横,2009年3月,第24卷第3期

第三篇: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摘要: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全称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the Solomon R.Guggenheim Museum),是古根海姆美术馆群的总部。它是由美国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1947年进行设计的。1959年建成后,凭借着自身连续螺旋的艺术形体、流动渐变的有机空间、朴素真实的混凝材料和丰富美艳的作品珍藏成为了现代建筑艺术的精品,以至于近四十年来博物馆中的任何展品都无法与之媲美。

关键词:建筑群赖特、螺旋形体、流动空间、所罗门·R·古根汉姆、争议

正文:第一次在翁老师的课上看到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图片,我就被深深吸引了。因为酷爱喝咖啡和茶的我对杯子有着不解的情怀。而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不就是一只优雅纯情的杯子,满载着清茶的幽香和宁静,又弥漫着咖啡的淡雅和浓情。在课下进一步了解后,我更是被其动态螺旋的空间特征和管内无数艺术家的瑰宝所征服。不过,我最欣赏的是这座建筑背后赖特大师有机建筑的设计理念。这让我意识到这座美术馆不只是艺术品的展览会所,其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其背后所承载的设计理念和建筑风格更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回味。

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

一. 古根海姆博物馆:不只是一座建筑

古根海姆博物馆是世界上著名的私立现代艺术博物馆,创办于1937年,以连锁方式经营,是一个博物馆群,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在西班牙毕尔巴鄂、意大利威尼斯、德国柏林和美国拉斯维加斯拥有4处分馆。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馆

立陶宛古根海姆博物馆 香港古根海姆博物馆效果图

“博物馆群”仿佛是古根海姆的专属符号,与传统定义上的博物馆不同,古根海姆博物馆更像是一个异军突起的非典型性私人美术馆,作为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同时,为艺术的可能性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建筑师简介:最有创意的建筑师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是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作品。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美国最有创意的建筑师之一,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这一行已很长时间,一直工作到1959年去世,作品超过了600件。赖特以设计私人住宅而著名,其职业生涯有两段时期至为重要,一段为1900~1910年为其获得声誉的草原住宅的设计,一段为20世纪30年代他设计了久负盛名的流水别墅(Falling water),以及一系列的美国风住宅。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赖特作品:流水别墅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内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建筑设计作品

赖特的一生经历了一个摸索建立空间意义和它的表达,从由实体转向空间,从静态空间到流动和连续空间,在发展到四度的序列展开的动态空间,最后达到戏剧性的空间。多年来赖特一直探求以一条三向度的螺旋形的结构,而不是圆形平面的结构,来包容一个空间,使人们真正体验空间中的运动。他认为人们沿着螺旋形坡道走动时,周围的空间才是连续的、渐变的,而不是片断的、折叠的。为了这个观点,他曾在旧金山设计一家螺旋形的商店,在匹兹堡建一处螺旋形的车库,这次又说服业主,使他相信螺旋形是博物馆最好的形式。1986年,古根海姆博物馆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25年奖的殊荣。

布鲁诺。塞维说如此评价赖特的贡献:“有机建筑空间充满着动态,方位诱导,透视和生动明朗的创造,动态是创造性的,因为其目的不在于追求耀眼的视觉效果,而是寻求表现生活在其中人的活动本身。”

二. 建筑的形体:“永不断裂的连绵曲线”

美国纽约市的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坐落在一条街道的拐角处,看上去就像一只茶杯,或者说像一条巨大的白色弹簧,也有人说像一只海螺。赖特把古根海姆看作是“永不断裂的连绵曲线”。

(1)外观——简洁与变幻相结合

建筑物的外部向上、向外螺旋上升,内部的曲线和斜坡则通到6层。螺旋的中部形成一个敞开的空间,从玻璃圆层顶采光。美术馆分成两个体积,大的一个是陈列厅,6层;小的是行政办公部分,4层。陈列大厅是一个倒立的螺旋形空间,高约30米,大厅顶部是一个花瓣形的玻璃顶,四周是盘旋而上的层层挑台,地面以3%的坡度缓慢上升。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内部空间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屋顶天窗

弯曲厚实的外墙带动整个白色建筑螺旋上升,楼层间的缝隙为环形窗带,直至六层。建筑为白色螺旋形混凝土结构,外观简洁不作修饰。与传统博物馆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赖特构想的这个螺旋体,向城市的空间敞开并清晰明确地表达内部结构,并有别于周遭的板型建筑,成为地区焦点。如赖特本人说:“在这里建筑第一次表现为 塑性的。一层流入另一层,代替了通常那种呆板的楼层重叠,处处可以看到构思和目的性的统一”。其形式虽显独特,但不乏合理性:基地面积小,竖向空间拓展有利于节约空间;周围街区环境嘈杂,内向的建筑形式有利于隔绝噪音;建筑位于街角,圆形建筑有利于缓解硬朗的街景。(2)环境与功能

建筑坐落于纽约市第五大道拐角处,面对中央公园,周围为吵杂的街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基地面积的限制,建筑平面无法水平延伸,令空间纵向延展无疑是一个合理的选择。作为博物馆建筑,参观线路和内部环境营造十分重要。博物馆的基本参观功能也决定建筑内部需要流通性强、采光优良的空间。此外,就空间分配而言,博物馆应具备藏品储备空间、办公空间、接待间、休息室、交通等辅助空间。

活动的旅馆床

(3)管内作品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收藏基本上是印象派以后各名家的作品,尤其是抽象艺术品的收藏更是居于世界各博物馆之首。西方艺术的发展自印象派之后出现了十分巨大的变化,在19世纪末以来的100年间,艺术从具象走向完全抽象。展览共展出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所藏47位艺术家的58件作品,几乎涵盖了从19世纪晚期后印象主义开始,直至20世纪中期各艺术流派中最著名的艺术家的经典之作。其中有“后印象主义”开创者塞尚、凡高、野兽派大师马蒂斯,立体主义领袖毕加索,德国表现主义的创始者凯尔希纳,幻象派”大师夏加尔,以及瑟拉、蒙德里安、贾克梅蒂等在欧美现代美术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艺术家的佳作。

管内许多展品由金属杆悬挂着,看起来似浮在空中。

《塞雷风景》画家:巴勃罗·毕加索 《林中裸体》画家:亨利·马蒂斯布面

《吉尔达半身像》 成长云石

画家:恩斯特·路德维·希凯尔希纳 雕塑家:让·阿尔普

三. 空间特点:连续渐变的有机流体

(1)平面布局——打破对称,明确有序

平面布局对空间划分至关重要。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平面根据功能划分成动态的不对称布局。以入口轴线为界,左右分别布局一大一小两建筑主体。这样的平面布局使观众参观路线、工作人员路线互不干扰,二层平面又再次通过平台将两馆连接。这样对比又协调的平面既区分主次又相互联系。交通流线上,过于复杂会影响参观效率和质量。因此古根海姆采用了交通流线明确,空间开阔的设计。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结构示意图

(2)内部空间——时空连续的四维空间

建筑的外观只是内部功能空间的必然体现,内部空间才是建筑物的主体。古根海姆的建筑空间可以简单地视为由三大部分:入口空间(包括上部连接平台)、主展空间(大螺旋体)、辅助空间。

入口空间:赖特注重入口空间的设计,这或许是受日本和中国园林的影响。博物馆的入口设计相对低矮、隐蔽、朴实无华,其上部支撑二楼平台。入口上部

半封闭,下开放为通道,连接两展厅。穿过低矮的入口,向右即转入主展厅。展厅中庭空间顶部采光、开阔明亮、贯穿建筑六层,给人豁然开朗的印象。主展空间:空间随坡道盘旋向上升六圈后止于玻璃天窗之下,围合出一高大的共享空间。这样使空间延伸由水平的二维突破为三维,空间关系核心围绕,具有向心性、连贯性。在功能上这种空间形式把展厅、交通、纵向空间统一于一体,流畅有序。人流自然导向,观者在步行中便能浏览展品,整个过程轻松愉悦。

管内螺旋上升的楼梯

辅助空间:辅助空间包括:小螺旋体四层,主要摆放监控设备,加建过程中把其中的三、四层改为展厅;咖啡厅,位于主展馆二层平台;地下层,讲堂及技术用房。时空连续的第四维——时间因素,即在于建筑的开窗。环形窗带,置于墙壁顶部,利于隔热隔噪。顶棚玻璃窗与墙壁高窗形成自然采光,再加上白色墙壁的漫反射,使整个展馆内光线明亮柔和。透明的玻璃窗将城市景色引入博物馆内,一年四季博物馆内部光线、色调千变万化,空间也随着时间在改变。

螺旋下降的参观走道

参观时观众先乘电梯到最上层,然后顺坡而下,参观路线共长430米。美术馆的陈列品就沿着坡道的墙壁悬挂着,观众边走边欣赏,不知不觉之中就走完了6层高的坡道,看完了展品,这显然比那种常规的一间套一间的展览室要有趣和轻松得多。

五.文化背景:非具象与有机建筑结晶

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建立者正是所罗门·R·古根汉姆(Solomon R.Guggenheim),他生于19世纪美国的一个十分有影响力、靠煤矿工业积累财富的瑞士血统家族。按照有教养人的习惯,在精英云集的环境下,古根汉姆和他的妻子,Irene Rothschild,在博爱和审美的传统中长大,成为热心的艺术赞助人,并积累起很多古代大师的作品。但在1927年,当古根汉姆第一次遇见年轻的德国贵族女子Hilla Rebay von Ehrenwiesen,并听取其介绍的欧洲当代绘画中一种实验性的潮流,使他的收藏方向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Rebay接受非具象是一种新艺术风格和审美哲学的诞生的观点。在美学上从经验世界获取形式的抽象观点与纯艺术创造上的非具象二者之间,Rebay选择了后者,相信其中充满了神秘的内涵。

在Rebay充满激情的言语感染下,在对这相对未知领域进行收藏的先进想法的引导下,古根汉姆从1929年开始系统性地购买非具象艺术家的作品。早期购买的作品包括罗伯特·德劳内(Robert Delaunay)、瓦西里·康定斯基、费尔南达·雷格尔(Fernand Leger)以及纳吉(Laszlo Moholy-Nagy)。很快,古根

汉姆酒店套房的墙上就挂满了新的收藏。随之,他的考虑重点必然转向了能够公开展出这些作品的可能性,并在1937年建立了所罗门·R·古根汉姆基金会,其目的是为了“艺术上的促进、鼓励和教育以及启蒙大众”。在拥有基金会以后,古根汉姆预想了一个设计成可以容纳不断增长的艺术收藏的博物馆建筑。在他的计划下,Rebay很快开始计划怎样可以最好的实现他们的梦想。她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与古根汉姆的通信中都充满了建立一个非具象艺术的“美术馆-殿堂”的计划与提议。

最后,在1939年,古根汉姆在纽约曼哈顿东54街租下了一个旧的汽车展示室。Rebay在建筑师William Muschenheim的协助下把其改造成为一个功能齐全的临时展览空间,命名为非具象绘画美术馆。馆里只展示了一些最单纯的抽象艺术的绘画;一些被认为是先驱艺术家的抽象派或具象派作品,如夏加尔(MarcChagall),也包括在这一时期的收藏中,但仍留在古根汉姆的酒店套房中,并未参加展览。美术馆获得了很大成功,同时Rebay作为第一任馆长,欢迎并支持很多年轻的美国抽象画家,并展示了他们的作品。

在1943年,为了满足日益繁荣的非具象美术馆的要求,Rebay决定开始新的征程: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建筑以容纳古根汉姆的藏品和举行基金会的活动。她选择了众所周知的美国建筑师赖特(Frank Lloyd Wright),他的有机建筑回应了Rebay对于非具象的理念:一种作为对创作者灵魂的直接表现而实现的,充满理性与理想化意味的新生的艺术。赖特最初设计的美术馆在1946年向媒体公布,但是由于各种阻碍,如战后通货膨胀、政府对建筑的重新规划、美术馆位置的转变以及1949年古根汉姆的去世,导致这一建筑并不能在接下来的13年内完成。1952年,机构正式改名为所罗门·R·古根汉姆美术馆以纪念它的建立者。

六.建筑材料:混凝土下的朴实雕塑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部非常朴实无华,只是将博物馆的名字装饰了一下。平滑的白色混凝土覆盖在墙上,使它们仿佛更像一座巨大的雕塑而不是建筑物。

七.赞誉和争议:烟消云散的误解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是赖特“技术为艺术服务”、“表现材料本身”等设计

理念的代表作品。1986年,古根海姆博物馆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25年奖的殊荣。

但是,这种打破常规的建筑作品在最初也遭受许多的质疑与反对。所罗门·R·古根海姆在博物馆开工前就已经去世,1959年古根海姆博物馆对外开放时,赖特也已经去世半年多了。可是有的批评家并未因此善罢甘休,他们认为弧线型的展览区是对绘画艺术的亵渎。甚至有二十位艺术家签名拒绝在古根海姆博物馆展出他们的作品。这样的行为是由于对现代艺术的误解造成的,现在,对现代艺术和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误解已经烟消云散了。

八.个人观点:建筑史上的不朽传奇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是我最喜欢的现代建筑之一。

首先,纽约市第五大道的拐角处是一片吵杂的街区。而白色的古根海姆美术馆以其独特的外形让忙碌的市民在嚣喧中感悟到茶香的清幽和咖啡的热情。其螺旋上升的完美曲线又给我蓬勃的激情和动力。作为一个美术馆,其个性、高雅的外形与管内大量抽象派的艺术作品高度和谐。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在车水马龙的拐角处欣赏到生活中的艺术。

再者,古根海姆美术馆其内部的平面布局和连绵不断的四维空间是吸引我的另一大亮点。赖特认为人们沿着螺旋形坡道走动时,周围的空间才是连续的、渐变的,而不是片断的、折叠的,他相信螺旋形是博物馆最好的形式。虽然我没有去过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但赖特的观点我十分认同。作为一个美术馆,其本身就应该是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并应该与管内作品协调统一。美术馆打破了常规的对称结构和明确的楼层划分,与印象派以后各名家的作品相协调。其螺旋形的斜坡走道也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流动、连续的空间使馆内作品更有生机和活力,也起到疏散人流的作用。

最后,这座美术馆是建筑大师赖特的作品也是我选择古根海姆美术馆的重要原因。赖特从小就生长在威斯康星峡谷的大自然环境之中,在农场,赖特过起了日出而居,日落而歇的生活。向大自然索取的艰苦劳动中了解了土地,感悟到蕴藏在四季之中的神秘的力量和潜在的生命流,体会到了自然固有的旋律和节奏。所以,赖特提出了崇尚自然的建筑观、属于美国的建筑文化、活的有机的建筑、技术为艺术服务和表现材料的本性等有机建筑的设计理念。这让热爱、向往大自

然的我成为了赖特忠实的崇拜者。这座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就是赖特有机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优雅的屹立在建筑界的历史长河中,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史上的不朽传奇!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互动百科、百度知道、百度图片

第四篇:古根海姆博物馆运营模式初探

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西方现代艺术博物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博物馆业引入和运用“文化产业”概念并在事业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博物馆。他们的运作方式被世人称为“古根海姆模式”。

博物馆的奠基人所罗门·R·古根海姆(Solomon R Guggenheim 1861年~1949年)出身于一个富裕的瑞士裔大家庭。1927年,所罗门在年轻的德国画家、女男爵希拉·蕾贝(Hill Rebay)的影响下开始成为现代主义,尤其是抽象主义绘画的重要收藏家。十年后,所罗门以自己的名字创立了艺术基金会,也就是对现代艺术和博物馆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的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

1943年,一直在寻找永久性场地的所罗门·R·古根海姆委托著名建筑设计师赖特(Wright)设计未来的博物馆,经过长达十余年的推敲和修改之后,博物馆于1956年破土动工,1959年这一划时代的杰出建筑面向公众开放。赖特的设计被认为体现了希拉·蕾贝女士的建构一个“精神殿堂”的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本身所具有的令人兴奋和激动的能力始终未减,它的展示方式也几经变革最终回归原设计方案,实现了赖特最初的理念,证明了希拉·蕾贝女士的杰出的鉴赏力、判断力和建筑师的天赋。今天,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本身已经具有了独立的艺术价值,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之一而得到人们的认可,被认为是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艺术收藏品中最好的一件。

随着收藏品数量的增加和基金会活动项目的增多、规模的扩大,博物馆空间紧张的问题日益严峻。1982年,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对现有场馆进行扩建和整修,使其内部空间及其功能划分更加合理。托马斯·克伦斯于1988年成为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新任馆长,他凭借自身丰富的艺术及管理学积累和对博物馆业的长期思考,开始对博物馆的整体运营模式进行改革。于是在克伦斯的主持下,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进入了扩张和发展的新时期。首先,位于纽约百老汇大道的苏荷(SOHO)古根海姆于1992年开放,它占据了一座19世纪建筑的部分内部空间;1996年,它的展示重点转向新媒体艺术,同时也陈列基金会二战以后的收藏品。

1991年,西班牙巴斯克地方政府出于刺激本地区经济活力和优化城市结构的目的,向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提出合作意向,这与基金会的扩充计划非常吻合。经过双方长期的磋商和准备,最终决定在西班牙西北部海滨城市毕尔巴鄂建立新的现代艺术博物馆,该馆由毕尔巴鄂所属的西班牙巴斯克政府出资建造,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提供收藏品、交流项目和管理策略,由弗兰克·盖瑞(Frank Gehry)进行建筑设计。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后,成为了继1959年赖特设计的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以来,建筑史上又一个里程碑性作品。建筑由一系列弯曲层叠的不规则形体以令人惊叹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外表面由钛金属板包裹,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盘旋翻转的石材、玻璃和金属板的相互组合,是利用和发挥计算机的空间设计能力的突出代表;建筑的内空间也充满了形体的表现,根据不同的需要,内部空间包括带有花状天窗的中庭,带有华盖的高台和角塔,以及十个规则空间展厅和九个不规则空间展厅等,展出面积共15800平方米,其中最大的一个展厅没有柱子支撑而有30米宽,130米长。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于1997年10月落成并对公众开放,截至1998年10月共计有130万人参观了该馆,而毕尔巴鄂城本地人口仅有36万,蜂拥而来的参观者为城市增加了五千个就业岗位,经济活动的获利额高达6亿美元,所以,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建立不仅对当地的文化艺术氛围产生了影响,也为城市旅游乃至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毕尔巴鄂也由一座默默无闻的小城一跃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1997年,位于柏林市中心,在勃兰登堡门附近建造于20年代的德意志银行总部大厦一层的“柏林德意志古根海姆”对公众开放。这是银行和博物馆之间的一次富有建设性的成功联合。该展厅面积为325平方米,定期举办主题性展览,因为在双方合作之前,柏林银行已经拥有大约五万件现代艺术藏品。

90年代后期,随着世界范围内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迎来了一个迅速发展扩大的新阶段。除了不断的交换项目、主题展览、接受捐赠、获得资助外,基金会开始了与世界各国大博物馆、金融集团、政府机构等组织的全面联合、合作、交流的新时期。1998年,在中国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与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合作,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和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中华5000年文明艺术展”。在纽约,共计有45万名观众观看了展览,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在毕尔巴鄂,参观者达到54万人次,超过城市总人口的1.5倍,其中从欧洲各国和西班牙各地赶来的观众超过30万,等候参观的人们甚至排成长队,往往行至一两小时后才可能进入展厅。“中华5000年文明艺术展”在数月内共接待了近100万观众,创造世界展览史上的奇迹,其门票收入超过1000万美元,加上带动展览相关产品的出售,展览组织者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获得了不菲的经济收入。

经费短缺是世界博物馆业面临的共同难题,美国古根海姆基金会要维持和拓展庞大的展览体系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克伦斯的主持下,古根海姆博物馆开创出一条适应全球化特征的运营方式——“古根海姆模式”:第一,站在世界文化的高度提出自己的发展战略,打造国际文化品牌,同样也就造就了博物馆本身的国际地位。第二,作为西方现代艺术博物馆,过去其关注的视点放在西方的现代艺术上,特别是印象派后抽象艺术、超现实主义艺术的范畴;现在则关注全人类的艺术,极大地拓展了艺术视野,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展览天地。第三,强调展览规模,树立精品意识,不断推出国际性的开发项目,与众多国际著名美术馆、博物馆合作。第四,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他们提倡严谨的团队精神;对艺术作品具有高超的鉴赏力,对市场前景具有前瞻性的判断力;同时,他们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严密的策划方案,使展览计划具有挑战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他们制定一套严谨的展品接收、包装运输、展示陈列、安全保卫、意外事故处理等严格制度,建立万无一失的保障机制,其严密的操作体系是令人钦佩的,通过卫星全程监控“中华5000年文明艺术展”展品毕尔巴鄂至巴黎的陆路运输就是一例。第五,重视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利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新闻发布、广告宣传等各种手段造势:“古根海姆”的每一次大举措都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第六,注重拓展展览的派生产品,充分挖掘展览的附加值,派生产品的火爆销售反过来又扩大了展览本身的影响力,形成环环相扣的互动效益。第七,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国际品牌、文化经典、成功运作赢得国际财团和金融、运输、媒体巨头的兴趣和参与,甚至形成一些固定的赞助群体,这些群体也在赞助中保持和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值得注意的是,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的扩张过程中也有失败的案例:2000年12月,纽约市市长乔里亚尼和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董事长克伦斯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政府指定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承担曼哈顿9、13和14号码头的改建计划,建造新的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主馆。新建筑的设计方案仍由弗兰克·盖瑞完成,外观与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有异曲同工之处,但规模更为宏大,建筑面积近54000平方米,而除了辉煌壮丽的博物馆外,设计也兼顾了当地的历史沿革和社区文化:原来的三个码头平台得以保留其格局,并继续发挥水上交通的功能;建筑周围街道与开阔水面的空间的贯通也予以保留,并规划出公共游览区。毫无疑问如果这项设计能够顺利完成,新博物馆所在的整个区域成为纽约市一个新的风景名胜,然而“9·11”事件之后,纽约乃至全美的经济状况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这项耗资达9亿美元的庞大计划被迫中止。另外,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令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参观人数自开馆以来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观众数量由1998年的130万,1999年的107万,2000年的97万,骤降至2002年的66万,可见缺乏实质性的文化内涵,没有吸引人的展览内容,仅凭前卫造型的美术馆没有办法满足民众的需求,当观众对建筑外形的新鲜感消退,新闻热度消失后,博物馆将面临经营的挑战。

克伦斯在博物馆运营中的创举之一就是将古根海姆视为一项品牌,进而向全球寻求地域性扩张。这种经营方式与商场上的连锁店的管理模式相仿,因此被戏谑为麦当劳·古根海姆。但毋庸置疑,正是这样的运营模式为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效益,同时将古根海姆博物馆引入了海外扩张与合作的发展阶段,也为全球化条件下其他国家的博物馆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经验和可能性。虽然这一模式带有不可回避的缺陷,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世界政治形势、经济状况、国家外交政策、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它仍然为世界范围内的博物馆运营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古根海姆模式”将会或者已经对博物馆的发展模式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第五篇:热烈欢迎任海教授莅临我院指导工作

热烈欢迎任海教授莅临我院指导工作

孟凯利

11月26日星期六下午,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海先生个人讲座在体育学院三楼报告厅隆重举行,院长张瑞林教授携学院部分老师出席了此次讲座,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下午三点钟讲座正式开始,报告厅内座无虚席,气氛活跃。任教授笑容可掬的走上讲台,展开了以“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现状与问题”为主题的文学报告。首先,任教授就当前研究生论文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肯定了当今论文的优点,同时也犀利的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着重点出了当今体育领域的怪现象——“弱干强枝”,即对体育的人文属性的忽视,使体育社会科学重工具理性而忽视人文价值。之后就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任教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展开了精彩的论述。指出问题是关键,但如何改正问题,扬长避短更是重要。接着,任教授又在如何抓住论文的关键环节、建立清晰的目的、设计理论框架以及论证方法等诸多方面为大家作了深刻详细的介绍,使在座的各位耳目一新,豁然开朗,台下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讲座进入互动环节,台下听众结合现实积极地向任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和问题,任教授不厌其烦的以理论结合实践深入浅出的为大家一 一的进行解惑释疑,有理有据,逻辑性强,言辞犀利深刻,耐人寻味。

最后,历时两个小时的讲座在张院长的总结陈词下结束了,张院长嘱咐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学习资源,理论结合实践,不断的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学习研究能力。此次讲座为研究生们解答了论文撰写中的一系列问题和疑惑,为大家在体育领域指明了研究方向,更是激发了同学们对体育研究的兴趣,相信通过此次讲座,每个人都会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下载海姆教授的翻译与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海姆教授的翻译与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听周海宏教授音乐讲座《艺术与人生》心得体会

    行走,在思想的轨迹 听周海宏教授音乐讲座《艺术与人生》心得体会 前几天听了周海宏教授关于音乐讲座《艺术与人生》,思绪良多。 记忆深处,音乐该是博大精深、浩瀚如海的事物,聆......

    意识形态与翻译《孔乙己》译本比较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绯闻少女》中的话语标记词研究 2 《荆棘鸟》之宗教观 3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的两位灰姑娘——伊利莎白班纳特和简爱形象......

    复旦名教授英译汉翻译讲义1-6

    复旦名教授英译汉翻译讲义1 Unit 1 I. 英汉翻译原理第一讲: 什么是翻译? 【例1】The history of a tree from the time it starts in the forest until the boards which......

    奥本海姆版复习参考(要点总结)第十章

    第十章: The z-transform(z变换) 第九章我们引入了连续时间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类似的,对离散信号有z变换,两者从本质上是一样的,因此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正如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

    翻译研究综合法总结

    《翻译研究——综合法》总结 玛丽·斯奈尔—霍恩比在 1988 年出版的 《翻译研究:综合法》(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中,全面考察了翻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电影片名翻译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奥瑞姆与自理模式

    奥瑞姆与自理模式 不好意思以下的才是全面些的: (一)奥雷姆的自理理论内容 奥雷姆认为护理应重视人对自理活动的需要,并提供帮助。奥雷姆的理论由三部分组成,即自理学说、自理......

    2012茅海建教授近代史入门必读书目

    “中国近代史研究入门”讨论书目1·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2·黄宇和:《两广总督叶名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3·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