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变异--与葛浩文教授的交谈及关于翻译与变异的思考

时间:2019-05-15 07:09: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翻译与变异--与葛浩文教授的交谈及关于翻译与变异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翻译与变异--与葛浩文教授的交谈及关于翻译与变异的思考》。

第一篇:翻译与变异--与葛浩文教授的交谈及关于翻译与变异的思考

翻译与变异

2015年12月24日 09:26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作者:曹顺庆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翻译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教授功不可没。葛浩文成功翻译过四十余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使中国文学在英语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使国外学界对中国的文化的译介与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接受,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架起了桥梁。葛浩文的翻译实践表明,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文化的变化而进行适当的语言变异,只有遵循变异的路径,符合目标语国家的语言、文化和读者的口味,一国的文学作品翻译才能够真正融入目标语国家,并丰富目标语国家的文学宝库。

中国作家莫言凭借其融合了民间传说、历史与当下的魔幻现实的作品,荣获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瞬时中国文学享誉全球。而把莫言及其文学作品推向世界的,正是西方当代中国文学作品最重要的翻译家,被誉为“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的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教授。

其实,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葛浩文就已经翻译过二十多位中国当代作家的四十余部作品。如: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苏童的《米》、《我的帝王生涯》;巴金的《第四病室》;毕飞宇的《青衣》;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师傅越来越幽默》等。此外,凭借他翻译的英文译本,姜戎、苏童、毕飞宇等多位中国作家先后获得了曼氏亚洲文学奖等多个奖项,并且使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英语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使国外学界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接受,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架起了桥梁。同时,这也为我国文学乃至文化实施“走出去”战略找准了方向与切入点,为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做出了贡献。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曾在《纽约客》杂志上写道:“在美国,中国当代小说翻译差不多成了一个人的天下,这个人就是葛浩文。”[1]

对于葛浩文教授,笔者慕名多年,直到2013年5月应邀参加在美国普渡大学举办的“第六届中美比较文学研讨会”,才有幸见到了他与夫人林丽君教授。在中美比较文学会议茶歇时,笔者(曹顺庆)问了他一个问题:“为什么某些翻译得比较忠实的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不太受读者欢迎,而一些翻译得不太忠实的中国文学译本,在西方反而大受追捧?”他顿时很感兴趣,认为这个问题值得好好研究,这就形成了笔者访谈与研究的由头。在普渡大学附近的一间小咖啡厅里,笔者与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谈。通过交谈,结合笔者的思考,写成此文。

一、因爱而译

因为笔者之一(王苗苗)的博士论文写的是“英语世界的巴金研究”,因此,访谈自然从葛浩文教授对巴金作品的翻译开始。葛浩文教授谈起缘何翻译巴金的作品《第四病室》时,眼里充满了骄傲与自豪。虽然他认为巴金的《第四病室》称不上是一部杰作,也算不上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但是因为巴老的嘱托,加之他自己对巴老的敬仰与崇拜,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完成巴老的心愿。其间,巴金还给葛浩文写过一封信,信是汉语的。这更坚定了葛浩文完成《第四病室》翻译的意志与信心。但是当葛浩文教授翻译到一半的时候,因有其他更重要的事务而交与自己的博士班的学生孔海立继续翻译。在翻译第一稿完成后,由葛浩文教授进行第二稿的修饰润色及定稿。笔者曹顺庆与孔海立早年相识,孔海立现为索思摩大学(Swarthmore College)中国语言文学的教授,他是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孔罗荪之子,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 ———巴金的干儿子。因此,孔海立对巴金及其作品十分熟悉,由他来继续翻译《第四病室》是最好的选择。经过努力,《第四病室》的英译本终于赶在巴金生前完成了。当巴金亲眼看到葛浩文与孔海立合译的《第四病室》英译本时,心里特别激动。因为他其他的大部分作品,如《家》、《春》、《秋》、《寒夜》等都已经被翻译成英文并出版发行了,只是《第四病室》当时没有人翻译,而且如今这部作品的译者正是他十分信任的人。

葛浩文最早开始翻译的作品之一便是萧红的作品,这为他的翻译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谈及缘何翻译萧红作品,他称源于自己对萧红的研究。他爱好中国文学,曾在台湾学习汉语,在旧金山州立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之后到印第安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以《萧红文学传记》为题。这是他研究萧红的开始,也是第一部系统研究萧红及其作品的著述。他对萧红作品从研究到翻译,再到千里迢迢去萧红故乡进行实践研究,足以证明其对萧红作品的无限热爱。他对萧红作品的热爱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位朋友。他的一位非常要好的上海朋友王观泉,当时因为被打成右派而被流放到北大荒,从此与萧红研究结缘,并主编了《回忆萧红》一书,该书囊括了认识萧红、喜欢萧红的作家的文章,如萧军、端木蕻良、罗峰、白朗、舒群等,其中也收录了葛浩文的一篇研究萧红的文章。因为对萧红作品的喜爱,葛浩文自发把这部著作拿到每一位作家面前,请大家逐个签名,经过一番努力,成功得到了各位作家的亲笔签名。时至今日,好多作者都已离世多年,这部带有各位作家亲笔签名的书也因此而弥足珍贵。出于对萧红的敬重与喜爱,葛浩文最终决定还是把这本宝贵的书捐出去,让更多的人关注萧红研究与翻译,感受到翻译研究者这种发自于内心的,对其所翻译的作品及作者无私的爱。

对于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葛浩文曾说:“当我觉得某部作品让我兴奋不已的时候,我就不由自主地萌生一种将其译成英文的冲动。换言之,我译故我在。当我意识到自己是在忠实地为两个地区的读者服务时,那种满足感能让我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始终保持快乐的心情。因此,我乐于将各类中文书翻译成可读性强的、易于接近的,甚至是畅销的英文书籍。”[2]可以说,对于中国文学作品,他是因爱而译,并在翻译时坚持着“快乐原则”与“读者意识”,追求译作的“准确性”、“可读性”与“可接受性”。

二、文学翻译中的跨文化变异

除了萧红,葛浩文翻译最多的中国作家就是莫言。中美两国语言和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的生活和思想状态也不尽相同,因而文学作品在传播过程中也会呈现出变异的状态。从传统的“信、达、雅”的翻译原则看,葛浩文翻译的莫言作品英文译本是不完全忠实于原著的,他实际上是以一个“洋人”的眼光来看中国文学的。在翻译过程中,他尽量根据小说所处的社会文化与历史背景,使翻译作品更能够符合目标语文化的需求,创作出了国外的莫言作品,创造出了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正如他所说:“作者是为中国人写作,而我是为外国人翻译。”[3]

葛浩文说:“有人说我是莫言。最初我不太赞成,但是后来我慢慢觉得这种说法也蛮对的。我承认:莫言是根,我是帮助莫言开花的人。”从某一个角度来说,葛浩文就是莫言,就是苏童,就是毕飞宇等他翻译过的每一位作家。他的文学翻译打破了传统,不再拘泥于字与字、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严格对应,而是从语言层面的转换转向跨文化视野中的转换。在他的翻译中,他将忠实与创作结合起来。忠实原文是他的翻译准则,同时他的翻译也是一种创造性叛逆。在翻译过程中,他会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使译文能够较好地传达原文的形与神,甚至为原著增添了光彩,同时又使其能够更容易为目标语读者所接受与理解。由于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当原著与目标语文化的价值观有冲突时,更需要译者的创作性改编以及有意的“误读与误释”。因为翻译的目的是为了给目标语读者提供“准确的原著精髓、可读性强、受市场青睐”的译本。而译本的读者却恰恰既不懂源语言,又不了解源语文化。在这种情况之下,翻译就要尽量适应目标语的主流文化,而目标语的文化又可能与源语文化有一定的差异。因此,翻译过程中的创作性改编是必然的。译者在选择翻译对象以及对译文的处理上,可以充分展示出其独特的创造性。

在翻译观上,葛浩文较认同美国学者弗伦兹(Horst Frenz)的看法:运用现代语汇与词序的当代作品,出之以我们这个时代的表现法,看上去不应当像是翻译。葛浩文教授通过翻译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把中国文学推向了世界,使中国文学的地位在全球化的时代得以提升。被称为中国文学翻译第一人的杨宪益和夫人戴乃迭,是最早把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翻译成英语并传播到海外的,他们严格遵守“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将《离骚》、《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作品几乎逐字逐句地、忠实地翻译成英语,将中国传统文学原汁原味地推向世界,其译文已成为中国文学英译的经典。但是,国外读者对于他们翻译作品的接受度却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文学翻译的跨文化的差异。例如,《红楼梦》第27回中有一句:“(宝钗)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也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4]杨宪益将其翻译为“Well,it’s too late to hide now.I must try to avoid suspicion by throwing them off the scent.”[5]虽然他将原著直译成英文,但是却没有很好地将原文中暗贬宝钗世故老成的性格特点,以及“金蝉脱壳”般用计逃脱而不想被发觉的意图表达出来。因而,目标语读者在阅读时,比较难与原著作者产生共鸣,更难以领会到中国文学的无限魅力。在跨文化视野的翻译中,翻译在某种程度上受着目标语的时代与文化背景的约束。因此,翻译过程中的语言变异是必然的。

葛浩文教授称自己十分崇拜杨宪益和戴乃迭教授,认为他们对中国翻译的贡献非常大。在《杨宪益传》中,杨宪益多次表露自己对《红楼梦》的各种不喜欢,不喜欢其中大大小小的宴请,琐碎的食谱细节,贾宝玉的各种行为逻辑等。他们翻译《红楼梦》完全是服从组织的安排,作为任务完成的,基于一种使命感。而葛浩文教授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没有这种使命和目标,只是翻译他喜欢的作品。

葛浩文与杨宪益的观点有所不同,他在莫言的作品翻译过程中,适当运用了创造性的改编,甚至部分语句翻译的背景与原著差异很大,但最终却能够获得全世界的认可。[6]在翻译过程中,他充分把握了语言变异的运用,做到了在忠实与叛逆间保持平衡,在准确传达原著的形与神的前提之下,对原文进行了适当的语言变异,以适应目标语国家的接受。例如,在翻译《天堂蒜薹之歌》时,他没有逐字逐句直译,而是创造性地将第19章和第20章做了适当的改编。在第19章中,张扣辩护道:“谢谢审判长的提醒,我马上进入实质性辩护。近几年来,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我父亲所在村庄,种一亩蒜薹,要交纳农业税九元八角。要向乡政府交纳提留税二十元,要向村委会交纳提留三十元,要交纳县城建设税五元(按人头计算),卖蒜薹时,还要交纳市场管理税、计量器检查税、交通管理税、环境保护税,还有种种名目的罚款!”[7]葛浩文教授将其翻译为:“Thank you for reminding me,Your Honor.I’llget right to the point.In recent years the peasants have been called upon to shoulder ever heavier burdens:fees,taxes,fines,and inflated prices for just about everything they need.”[8]与原著对照,此处很明显地省略了中国法律政策的一些细节,因为国外读者基本不了解中国的法律政策。如果译者对于这些细节做出太多的描述,国外读者反而会对此著作失去兴趣。一方面,葛浩文采用比较文学变异理论中所说的创造性叛逆的手法,使译文更加符合国外文学的习惯和口味;另一方面,他忠实于原文的艺术和审美,从不盲目迎合目标语读者,而是适当运用创造性叛逆来帮助读者更好地接受和了解中国文学。

对于翻译的成功,他谦虚地表示其中只有少部分因素是自己的,而把大部分的功绩归于时间和内容。葛浩文教授此处提及的时间分为两种,一是作品写出来的时间,一是作品发表的时间。此外,原著作者对译者翻译的态度也十分重要。在翻译莫言作品时,葛浩文教授得到莫言的高度认可。莫言对葛浩文说:“外文我不懂,我把书交给你翻译,这就是你的书了,你做主吧,想怎么弄就怎么弄。这都是翻译家的选择,我从来不干涉,也不会向他们推荐。”莫言非常理解和尊重他的译者,没有像其他作家或出版商一样审视翻译。他给译者以最大的自由,使其能够自由地为满足英语读者,甚至是出版商的喜好进行创造性的翻译。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主要归功于像葛浩文这样优秀的目标语国家的翻译者。只有遵循变异的路径,符合目标语国家的语言、文化和读者的口味,文学作品的译本才能真正融入目标语国家,并丰富目标语国家的文学宝库。只有这样,一种文化才能真正赢得另一种异质文化读者的接受与喜爱;只有这样,非本土的读者才能从源语文学中了解、进而尊重异质文化;也只有这样,在源语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播时,异质文化和文学的魅力才能得以在全世界流传。翻译文学作品一方面可以在国外传播与普及原著,使其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得到认可与接受;另一方面,一部文学作品在异质文明中的处境,也有助于源语国文学重新审视与认识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三、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葛浩文称,自己的翻译作品不一定是十全十美的,也不一定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但是心中始终保有“我要翻译得比任何人好”的翻译理念,用“尽我所能,做到最好”来概括自己的翻译准则。

对于翻译作品的选择,他说他喜欢翻译小说,因为散文要比小说难翻译,比诗歌难翻译。对此,他借用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的观点来加以说明。弗罗斯特认为诗歌是在翻译过程中所失去的东西,葛浩文认为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无道理的,因为任何两种语言之间没有可以完全一一对应的表达方式。但是对他来说,诗歌还不算是最难翻译的。他认为特别是在中国,最难翻译的是散文,因为散文会涉及一些有针对性而且很专业的东西,而且散文翻译要达到各种平衡美,无论是语言、用词还是句型都相对十分困难。

葛浩文通过自己丰富的翻译实践,成功翻译了四十余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也将中国现当代文学推向了世界。那么,当读者对每一部作品的英译本做分析评论的时候,他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他十分豁达地说:“不管!我翻译,他评论!”尽管如此,他很认同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等著名的翻译理论家,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翻译理论与翻译实不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对此,他举了一个例子,我们讨论翻译的时候,可能涉及翻译理论,只是没有说明。任何一部翻译作品都不是闭着眼翻译的 但是如果给其加上框框,定性为相关理论的实践,恐怕会对翻译作品本身有消极的影响。翻译理论是一个学科(Intellectual Discipline),但是对于一部翻译作品来说,影响不应该太大。在部分中国大学里有翻译硕士的课程,在做毕业论文时候,导师会倾向于让学生套用某种翻译理论来进行写作,而该理论可能在学生的翻译实践中并没有被运用过。

葛浩文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阐释了翻译理论的重要性。他曾经在大学也开过翻译理论的课程,并且认为该课程十分重要,但是和翻译实践本身的关系却比较疏远。他在学生时代的老师柳无忌,虽不谙任何理论知识,但是讲课,尤其是讲文学课非常好,这正说明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葛浩文上的研究生课程中,他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来思考,然后给学生评析与比较,甚至有时会选一位学生自己来评析与比较。不过,对于学生的参与和发挥,一定要非常小心学生的回答,给以及时的纠正与引导,以免学生会跑偏。在访谈的最后,葛浩文给出了自己对一部作品翻译好坏的判断标准。他指出:“百分之百的就是我的标准,我的审美观。我十分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我根据自己对原著的理解来翻译,我的目标是让目标语读者与市场能够更好的接受译本。”他又举了一个例子:“我看一部捷克文本翻译,虽然我不懂捷克文,但是如果我能认为这是一部很通顺的作品,让外国读者能够看懂,但还保有具有人文素养的、原来地方的口味的话,说不定就是好的。如果两个缺一个那就不怎么好,如果两个缺两个的话,那么就更不好。”

对于葛浩文教授的翻译思想,笔者认为用《周易》的“易之三名”来概括较为贴切:“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9]易,指翻译作品思想内容再复杂再深奥,经过译者的翻译,其译本都会更易于被目标语读者所接受。变易,指原著在被翻译的过程中,穿越了语言的界限,需要译者根据目标语文化的变化而进行语言变异。也可以说,变易者,变异也。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使译者不能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而是进行创造性改编。不易,则指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创造性改编的前提是忠实于原著的精髓,准确地表达出原著的形与神。

释:

[1]转引自赋格、张健:《葛浩文:首席且唯一的“接生婆”》,《南方周末》2008年3月26日。

[2]Howard Goldblatt,The Writing Life,Washington Post,April28,2002.[3]转引自郭娟:《译者葛浩文》,《经济观察报》2009年3月24日。

[4]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5]Cao Xueqin,Gao E,A Dream of Red Masions:An Abridged Version,Yang Xianyi,Trans.,Dai Naidie,Beijing:TheCommercial Press,1986.P.127.[6]笔者提出的比较文学变异学与该问题相关。“比较文学的变异学将变异性和文学性作为自己的学科支点,通过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文学交流的变异状态,来探究文学的内在规律”。参见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96页。

[7]莫言:《天堂蒜薹之歌》,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第340页。

[8]Mo Yan,The Garlic Ballads,Howard Goldblatt,Trans.,New York:Arcade Publishing,2012.p.268.作者简介:

曹顺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苗苗,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

相关信息:

此文已经葛浩文教授审阅并改定。非常感谢葛浩文教授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做这次“翻译与变异”访谈,感谢他全心全意将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出来推荐给世界,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二篇:遗传与变异教学设计

遗传与变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现象;

2、能力目标∶通过猜谜语、欣赏漫画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识图能力;能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状及相对性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生物界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认识,培养辨证思维能力及尊重科学、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辨别并描述遗传和变异现象。

2、难点: 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解释生物界中的生物学现象。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一般都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且在生活中具有一定的生物性状、相对性状、生物的遗传、变异等相关的生活经验,能够比较容易寻找和发现周围存在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但是还没有形成理论知识,不能对相关的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一组图片,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她们,你注意到:

1、他们像吗?

2、他们哪些特征相似?

3、他们哪些特征不相同?学生就会展开讨论,顺利进入主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要学习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二)组织学生开展几个活动

活动1:连连看——学习生物的性状 师:很多同学都去过动物园或者在书本或电视上看过很多的动物,这些动物你们都熟悉吗?生回答。师:老师这里出了几道谜语现在请同学们帮我连连看:谜语一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大象。是马不拉车,叫马也不错,满身黑道道,听声就奔跑。——斑马。一种动物名叫鹿,鹿角不长脖子长。——长颈鹿。形状象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松鼠。

教师提问:恭喜你们都猜对了,你们为什么能猜出这些语句描述的是什么动物呢?学生:根据他们的形态特征。

师:很好大家都抓住了动物的重要特征。像刚才描述耳朵像蒲扇,鼻子长等都是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同学们能说说其他生物的形态特征吗?生:树叶是绿色的,柿子是橘红色的,树干粗壮······还有说话的声音。

师:那么声音、动作是形态特征吗? 生:不是。

师:这些是生命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征是生物的生理特性。比如人的色觉正常与否,血型、嗓音等都是生理特性。

师:给出性状的概念,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

师:那么什么是相对性状呢?请同学们看这几幅图片。思考图片内容说明了什么? 生观察图片讨论发言。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了生物的同一性状有不同的表现类型。所以同一生物的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通过例子强调同一生物,同一性状。活动2:个体间性状的比较。指导学生看书,引导学生辨别8种性状。指导学生完成个体间性状的比较。完成书本讨论题。师:通过刚才的检查,最后没有人站立,这说明什么?根据这个活动结果推测世界上两个人

性状完全相同的可能性有多大?

(小组讨论,组内代表发表见解,普遍能够归纳出在同学当中,同一种性状表现的特征当中,有的性状表现相同,有的性状表现不同。个体之间各种性状完全相同的可能性几乎为0。)

: 活动3:照片连连看

师:大家在做性状自我检查中,发现自己有哪些性状与爸爸妈妈的一样?有哪些不同?

(请2~3个学生谈谈)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3个同学都谈到自己有很多地方跟父亲或者跟母亲是一样的,也有不同的地方,那我们下面来做一个小游戏:比眼力!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课前学生提供的一些家庭照片,让大家来猜究竟是哪个同学的父亲或母亲。大家兴致勃勃,大多数能很快猜出来,部分让学生很犹豫,猜错了。教师接着引导大家分析为什么有的很容易猜对,有的猜错了)

生:有的照片跟某某同学非常的相似,他们有很多性状是一样的,一看就能看出来是一家子。有的差异很大,所以猜不准。

师:这说明什么呢?请大家阅读100页的第一段文字。并对重点字句圈点出来。

(学生快速阅读,掌握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遗传:性状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变异:子女和父母之间以及子女个体之间的性状存在差异的现象。)

师:(用多媒体展示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活动4:欣赏漫画,并回答书本问题。师:(多媒体展示法国著名漫画家奥诺.杜米拉的漫画《新鼻子》和《旧砖上剥落的碎片》)下面我们来欣赏19世纪的两幅漫画。(引导学生在小组间讨论三个问题:

1、漫画中表达了什么生物学现象?

2、《新鼻子》中的钩鼻子和《旧砖上剥落的碎片》中的断腿有什么不同?

3、漫画里哪种现象是可能发生的/哪种不可能?为什么)

学生讨论,各小组代表陈述观点,对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进一步加深理解。

师:这里有些谚语大家来说说其中有哪些是遗传现象,哪些是变异现象?

(生基本能说遗传和变异现象)

师:这说明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里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自然科学中,探究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就是遗传学。我们看到这些特征,你能辨别出哪些是相对性状吗?(教师打出一根据录像内容编写的练习题:山羊的白毛跟花狸鼠的黄毛;鸳鸯的游泳和鸳鸯的彩色羽毛;黑色小兔和灰色小兔。)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性状和相对性状,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有多了解,你还能说出生物界中的那些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在遗传学的领域中,大家想了解一些什么问题呢?拿出我们的“问号记录本”,把它写下来,课余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查找资料想办法解答它,或者在后面的学习中你可以找到答案。

作业:参考100页“思考与练习”第三题的性状调查表,可以自行设计,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家庭成员的性状进行调查,建议大家用数据统计,或者图示、表格等办法给大家呈现你的调查结果。

(三)、课堂小结

1、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

2、举例生物的相对性状;

五、布置作业

六、教学反思

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这一节的知识点相对比较简单。如果照本宣科把几个概念告诉学生,举几个例子,相信学生也能理解。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也许就会被

扼杀了。对后面“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等抽象内容的学习就会造

七、板书设计:

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

一、性状和相对性状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二、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1、遗传现象∶性状从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

2、变异现象∶亲子之间性状表现差异的现象。

第三篇: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

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

1、生物的遗传现象 教学目标

1、探究过程和方法: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所具有的相似点; •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型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合理解释; •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植物的遗传资料 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如头发、双眼皮、肤色等;

•知道动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可以遗传的;

•了解遗传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情感态度:

•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感受遗传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什么是遗传现象

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位学生的全家福照片作成多媒体课件,动植物图片,查找有关遗传的谚语 学生准备:带只有父母的照片 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教学效果

一、导入

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克隆技术,克隆出来的动物和本身是一模一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物的遗传现象。(板书课题)

2、我们先来看看书上P42,大家帮这三位同学找找他们的父母是谁

3、学生讨论后回答

4、为什么他们是他的父母呢?你从哪知道的?(让学生找找这几位父母与孩子的相似特征)

二、学习新课

1、人类的遗传现象

(1)刚才我们已经发现孩子和父母之间多少都有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科学上称为“遗传”。

(2)你有没有被妈妈或者爸爸的同事说过很像你妈妈或者爸爸?

(3)我这里在课前请几位同学带来了他们的全家福,我们就来找找他们的父母。(4)不少同学也带来了父母的照片,那小组间混合一下,看能不能为同学找到他的家人

2、动物间的遗传现象

(1)观察P43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2)小组讨论回答

3、植物间的遗传现象

(1)观察P44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2)小组讨论回答

4、总结 不仅人类每代间有遗传现象,动植物也存在同样的遗传现象

你还知道哪些描述遗传现象的谚语吗? 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三、遗传现象的推测

1、观察图片中每只小猫的颜色和花纹,推测一下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2、小组讨论后汇报

三、拓展作业

(1)今天我们观察到的遗传现象主要是外形特征,除了外形特征可以被遗传外,还有哪些可以被遗传?回家问问父母,了解一下性格、脾气、习惯等方面也会遗传吗?

板书设计

生物的遗传现象

肤色、眼睛、脸形、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或多或少的 花纹、手指形状 在相似的特征 鼻子、嘴形……

2、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学目标

5、探究过程和方法: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 •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 知识与技能:

•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情感态度:

•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教学重难点

重点:什么是变异现象

难点: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张有关玉米、康乃馨和金鱼的图片作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变异的谚语 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教学效果

一、导入

1、如果说克隆技术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那是不是子代和父母都一模一样呢?

2、你跟父母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再说说差别。

3、相同的地方是生物的遗传现象,那这些不同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生物的变异现象。

四、学习新课

1、了解同学间的差异(1)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2)比较P45页一张全家福的子代与父代之间的不同。

6、班级差异大调查

(1)选定几个特征作为调查项目,例如“有无耳垂”、“单双眼皮”、“舌头能否卷曲”、“大拇指能否后翘”等。

(2)由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解释清楚每个标准的定义。

(3)我们调查出来的这些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果有些差异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那这种差异就会遗传下去。

7、动植物间的变异现象

(1)观察P46图片,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2)小组讨论回答

8、总结

你还知道哪些描述变异现象的谚语吗? 例如:“一猪生九仔,连母是个样”等

五、变异现象的拓展

1、出示三叶草的图片,说一说“幸运的四叶草”传说

有条件可以到校园中找找“幸运的四叶草”

2、了解变异的两种形式

我调查一下,有没有同学的父母都是带近视眼镜的?

近视这个现象是变异吗?

3、你来设计一种有关四叶草的纪念品

板书设计

生物的变异现象

变异:亲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 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特征1人数特征2人数 1有耳垂无耳垂 2直 发 卷 发 3单眼皮双眼皮

4舌头能卷舌头不能卷

5大拇指能弯曲大拇指不能弯曲

3.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图片和资料,并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能引用资料编制科学小报。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了人类生活并促进了生产; ●知道生活中很多的农作物也是变异的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供自己获得的资料,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快乐; ●感受科技的神奇和美妙;

●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教学重难点

5、重点: 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探索过程

6、难点: 采用人工进行变异的好与坏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材料,孟德尔的故事,袁隆平的故事,学生准备小报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效果分析

一、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后代长的既像父母,又稍有不同呢?我们一起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秘密吧!(板书课题)

二、了解孟德尔的故事

1.你知道现在遗传学之父是谁吗?

2.学生讲故事。

3.你听了孟德尔的故事有什么想法呢?试着对实验结果作出你的解释 4.学生小组交流后再全班讨论。

5.但是后来的研究者又发现,用孟德尔的研究理论不能解释另一些现象,究竟是什么现象呢?请一个同学继续讲故事。6.你对这个现象有什么解释?

7.教师小结:孟德尔的研究理论只解释了生物间的遗传现象,并没有提到生物自己也可能会产生变异的现象。

三、了解袁隆平的故事

1.我们国家有一位水稻专家,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难题,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

2.谁知道袁隆平的故事?请同学给大家说说。

3.袁隆平在他的实验中求的是遗传还是变异?为什么说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的难题? 4.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者阅读教材49页的资料——这些食物跟我们平时吃的有什么不同?

5.学生回答

6.这些都是经过改良的品种,你还了解哪些农作物的新品种?

四、小课堂大辩论

1.讲解要求:本次的辩论会辩题是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理,正方观点是合理,反方观点是不合理。辩论双方各3人,准备时间是5分钟,观点陈述为1分钟,自由辩论时间是10分钟,最后陈述时间为1分钟。下面所有的学生都是评委,要投票选出获胜方。有理不在声高,要以理服人。2.分组辩论赛

3.总结:这次的小课堂大辩论的获胜方是*方。在现实生活中,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五、编辑有关遗传与变异的小报

1、要求:小组为单位,分工合理,时间为一星期,在全班评出最优秀奖给予表扬。并且利用墙报进行展示。

板书设计:

3.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现代遗传学之父 孟德尔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本次辩论题:

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理

第四篇:语音变异与英语教学

摘 要: 我国传统的英语语音教学基本上都局限于单一的RP体系,忽视了语音变异及其功能。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就区域变体、社会变异及语体变异三方面探讨语音变异及其功能,并简要说明对英语教学的启示:社会语言学从大纲制定者、教材编写者到广大教师都要提高语音变异意识。

关键词: 英语语音;区域变;体社会变异;语体变异;社会语言学

1.引言

当今世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英语正成为一门世界通用语(lingua franca),成了沟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桥梁和纽带。这无疑对英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正如李岚清副总理所指出的那样,“我国目前外语教学水平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益较低的问题”。这种“费时低效”主要表现在很多人经过十余年的学习依然只会“哑巴”英语。这种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语音教学存在的缺陷有关。总体而言,我国的正规英语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乃至研究生,基本上都遵循单一的标准英语(Received Pronunciation,简称RP)体系,忽视了语音变异及其功能,难以发挥语音教学应有的功效。Rubbin(1994)提出影响听能的五大障碍,指出说话者的发音特征为其中一大障碍。Smith&Sridhar(1993),Honna(2001)等也都指出了为扩大交际而广泛接触不同口音的重要性。语音变异研究属方言学的一个分支,英语语音方言学的重点是从地域角度描述口音的差异。社会语言学将语音的区域变体(regional varieties)研究纳入其中,并综合考虑其它社会因素。对各类语音变异有不同的切分方法。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变体包括方言(dialect)和语域(register);它可分为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

Quirk把语言的变体细分为五种类型:地区变体(variation of region),社会集团变体(variation of social group),话语场变体(variation of field of discourse),话语媒介变体(variation of media)和话语态度变体(variation of attitude)。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在区域变体、社会变异(social variants)及语体变异(stylistic variants)三方面对语音变异及其功能进行探讨,并简要说明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2.英语语音变异 2.1语音的区域变体

根据Kachru(1985)的同心圆(concentric circles)学说,英语按使用者和使用情况可分为内圈(Inner Circle)、外圈(Outer Circle)和延展圈(Expanding Circle)。内圈指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外圈则指长期以来英语就被制度化的(institutionalized)、并起着相当广泛、重要作用的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尼日利亚、南非和赞比亚等;而在延展圈的各国,英语为第一外语或重要的外语,他们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印尼、伊朗、尼泊尔等。由于“英语使用者常常将英语视为本地(local)语而不是外语”(Richards 1979),加之受当地方言的影响,各种衍生的不同英语变体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当你听一个人说话时,你也许首先是通过他的发音和口音来辨别其变体”(Kachru&Nelson 2001:74)。美国语言学家Markwardt和英国语言学家Quirk的一项实验可为佐证。他们分别从美国杂志The New Republic和英国伦敦的杂志The New Statesmen中抽出两篇文章,让一个英国人和一个美国人来朗读。许多听众被朗读者的发音所迷惑,以为美国人读的那篇出自美国人之手,而英国人读的那篇出自英国人之手,而事实恰恰相反(引自候维瑞1992:45)。在所有变体当中,研究最多的是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系统区别。例如,在美国英语(General American,简称GA)中,字母u在以辅音/t,d,s,z, ,n,l,st/起首的重读音节中,通常发/u:/,而在RP中则发/ju:/。RP使用者习惯于把单词的主重音放在靠后的音节上,而GA使用者往往把主重音放在诸音节中前面的音节上。其它变体间也有许多不同,“他们的书面形式与标准英国英语或美国英语很接近,但是他们的口语形式却可能会有明显差异”Richards(1998:2)。例如,澳洲英语的/ai/与RP或GA中的/ei/很相似,所以澳洲英语的“today”念起来就象RP或GA中的“to die”。新西兰英语发音的一大特征是把/i/发成/ /。南非英语中双元音往往比RP中的要短,如/ai/发成/a:/。加勒比地区英语把/ /发为/t,d/。在南亚次大陆英语中,清辅音/p,t,k/处于词首时不发送气音,因此单词如bat和pat就很难区别。而在新加坡英语中,齿龈音/ /和/ /时常被发成其它音。他们可能分别被发成/t/和/d/或/s/和/z/,如three发成/tri:/,theatre则是/di t/。

英语全球化产生的发音差异已经给各变体之间的交流带来了一定的障碍,我们从Wallraff(2000)的话中可窥其一斑:“想试试我们美国人所用的英语跟这些语言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只需租上一盘1998年出品的苏格兰电影《我叫乔伊》(My Name Is Joe),片中人物说的虽然是英语,可要是没有字幕,你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为避免各种变体越走越远以至无法理解,英语世界需要一个较为统一的发音示范标准。由于语言“市场价值”(祝畹瑾1992)不同,每个英语国家的标准发音在世界英语(world Englishes)中享有的声望也不同。Quirk指出,即使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英语也应该分为被认可的(institutionalized)和不被认可的(non-institutionalized),前者只包括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1990:6)GA的“市场价值”最高,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也最大,因此,GA足以成为全世界范围的语音示范。虽然RP很难再保持过去作为英语发音标准时的那种垄断地位,但是作为英语的标准源,RP语音系统发展最完善,而且在语音世界拥有流行最广的语音教学体系,RP依然是最主要的发音示范标准。至于其它变体如澳大利亚英语、新西兰英语、印度英语、东南亚英语等,作为标准发音,它们在所在国享有特殊的地位,并发挥着各自特有的社会功能。况且,“典型的传统二语教学范式,即非本族语学习者学英语是为了与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交流,已不能再体现当今英语使用的主要语境了”Smith&Sridhar(1993)。因此,学习者对各种变体、尤其是国别变体的主要特征有所了解无疑非常必 要。

2.2.语音的社会变异

语音的社会功能变异与社会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的社会变体与地域变体相互联系,地域变体一旦被附加了价值标准就成了社会变体。每个社会成员都可按其经济地位、文化教育、社会阶层、家庭出生、职业、性别、年龄、宗教信仰、民族和种族等的不同被划分为不同的社会阶层。每个阶层典型或特有的发音就成了一种社会标志(social marker),人们“因为自己如何说话而受到赏识或歧视”(Fishman 1989;Honey 1989转引自Coulmas 2001:573)。在此我们所讨论的就是这些具有社会指示功能的发音。

Labov(1966)在纽约市的研究发现,在念thing,three等词中的齿龈音/ /和/ /时,阶层越低的受试者分别用非标准变体,即齿槽音/t/和/d/来代替的频率就越高。Labov(1972)在纽约和Wolfram(1969)在底特律的调查中还得出结论:来自社会高层者比社会低层者更频繁地使用元音后/r/音(postvocalic /r/)。Wolfram对黑人英语中有关屈折词缀-s脱落情况的一项调查表明,阶层越低,/z/音脱落情况越严重。Trudgill(1974)发现元音舌前音(vowel fronting)是英格兰诺里奇市(Norwich)发音的阶层标志。在after和cart等词中,中等阶层用非圆唇音/ :/,而劳工阶层倾向于发圆唇音/a:/或/ ••:/。RP则有其明显的社会特征,Halliday et al(1973:18)把英国社会各阶层的发音比作金字塔,RP代表社会最高阶层处于金字塔的塔尖。根据Wales(1994),RP有三种变体:主流(Mainstream)RP,即普通(General)RP;高级(Advanced)RP和保守(Conservative)RP。主流RP以英国广播公司的播音员为典型代表,广泛用于英语教学示范;高级RP为上层社会赶时髦的年轻一代的发音;保守RP则为老一代人和某些职业及社会群体所使用,英语教学听上去像战前的英国广播公司的播音员和影视中的发音。因此,RP还体现年龄特点。社会语言学的调查数据还表明,在相同或类似的社会阶层、民族和年龄群中,妇女所使用的语言形式比男子更接近标准语体和高雅口音。例如底特律女性和男性发元音/ /时,中上阶层女性舌位前移的占女性中的35%,男性占23%;中下阶层女性占59%,男性占26%;劳动阶层女性占28%,男性占19%。更为注重社会地位的女性黑人会有意识地使用/r/音,使用率大大超出了男性黑人。(转引自于崇洛、张广保2001)美国女性在陈述语气句子中,为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与创造一种宽松的谈话气氛常用升调。此外,重音也被认为具有社会指示意义。比如在美国的上流社会和那些非上流社会发音也不尽相同。例如: 上流社会

非上流社会 yesterday yester day inte resting inte resting 由于科技的发展、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等因素,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语音差异已不如以往那样泾渭分明。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语标准发音的地位也开始出现了新的变化。现在的BBC电视,简直成了‘口音大展览’。几个主要播音员,分别说的是偏苏格兰、偏中部、偏爱尔兰口音。节目主持人,则有偏印巴口音、偏牙买加黑人口音等等。在美国,“一个出身低微的年轻人可能进入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一类大学,克服他父辈的语言习惯而获得以常青藤联合会(the Ivy League)为代表的名牌大学的口音”(侯维瑞1992:289)。

2.3语音的语体变异

发音差异还体现在不同的语体(style)和语域(register)方面。语体是语言的功能变体,是语言根据交际的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不同语式。很多人对语体进行过划分,Joos(1961)是其中颇有影响的一位。他把语体划为五个层次:拘谨(frozen)、正式(formal)、非正式(informal)、通俗(colloquial)和亲昵(intimate)。语域指使用变体,即一个人根据不同的会话参与者、不同的场合等语境因素,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意思。

Halliday et al.(1964)从三个维度来划分语域:语场(field of discourse)、语式(mode of discourse)和语旨(style/tenor of discourse)。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表明发音形式的使用频率因正式程度而有差异。越是正式的场合,标准发音的使用比率就越高。比如,Trudgill(1972)通过对诺里奇市居民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发现,动词现在分词的后缀-ing在不同语境的语体(念词表,读短文,正式说话,随便说话)中,其标准发音/i /的出现率是不同的。从念词表到随便说话,各阶层的人用其非标准变体的机率明显增高。Labov(1972)和Wolfram(1969)指出元音后/r/音更频繁地出现在正式的场合当中。Lakoff(1975)还指出,女性说话所用的语体要比男性的语体委婉、犹豫、含混。在非正式文体中,“词的发音常常是含糊不清的,和字典里的音标明显不同”(Ur 1996:106)。在此我们以美国的松弛发音(Relaxed Pronunciation)(详参褚金丽1995)为例作进一步说明。

松弛发音亦称快速发音(Fast Pronunciation),是英语语音的一种典型韵律、一种发音连贯并简化的表达方式,为美国各个社会阶层和群体所使用的特殊习惯用语。说话者在随意放松的快速话语中,有些字母的发音被吞掉或产生音变。下面来看一些例子: 1)What are you/What do you———Whaddaya

2)have to———hafta 3)don’t know———donna 4)/ t /+you———cha 语体转换对于成功的交际极为重要。“选择标准变体,可视为表明其所欲想的阶层成员资格,或是跟标准发音使用者交流增加的结果,或是两者兼而有之”(Coulmas 2001)。再如,在正式的交际场合,人们会选择如单词mad发单音节/med/或双音节/ me: d/。“不能如此则标志着说话人的社会能力不合格”(ibid)。在和一个陌生人交往时,人们会有意识地选用非正式语体以示友好。松弛发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人们使用放松语言时,会显得更加轻松畅快,甚至听起来生动自然,而且产生一种自由、友好的氛围。因此,在美国想要达到畅谈目的,松弛发音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此外,根据Verschueren(1999)的顺应理论(adaptation theory),在口音有差异的说话人之间,往往有趋同倾向,双方都会对自己的发音作些调节,使发音更接近对方,以获得对方的好感。

3.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以上分析足以说明语音在不同的层面上存在着差异,并有各自不同的功能。我们认为这对英语教学有如下启示: 其一,英语教育工作者要树立语音多元意识。传统的语音教学基本上仅限于RP系统,而事实上,RP“一直是一种少数人的口音,使用者不会超过英国人口的3-4%”(McArthur 1992:851)。这种单一的语音知识直接导致英语学习者听能低下、并因对其它语音体系缺乏了解而语音不纯等问题。因此,从英语大纲制定者、教材编写者到广大教师都应提高语音变异意识,认识到不同层面的语音差异。这无疑对师资培训、教材编写、大纲制定乃至于词典编撰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二,英语教学要实行语音多元示范。教师要通过运用不同的语音教材、多媒体等资源为学生创造条件,使他们接受不同的社会文化熏陶、接触各种语音,从而培养他们的语音变异意识。当然,教师对各种语音变异要区别对待,对GA和RP语音体系,应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而对其它主要国别变体、社会变异和语体变异,则重在让他们了解其主要发音特征。这不仅能解决教材、音像材料和教师三者之间语音常常不一致的矛盾,而且也为不同的语音爱好者提供便利,并由此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其三,教师要重视语音知识体系的系统梳理。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于各种语音体系应有所侧重。比如,在小学阶段可让学生以学习RP为主,并尝试了解GA。在中学阶段,在RP和GA并重的同时,可适时适量地对其它语音变体进行一些介绍。教师要阶段性地对各语音体系进行系统梳理,这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语音纯正,在另一方面则有助于他们了解不同语音变体的功能。

4.结束语

我们借鉴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从区域变体、社会变异及语体变异三方面说明了语音变异及其功能,并简要地说明了对英语教学的启示。还须指出的是,如何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各种语音变异知识,以发挥语音教学的最佳功效,还有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对此作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Coulmas,F.Sociolinguistics〔A〕.M,Aronoff and J,Rees-Miller(eds).The Handbook of Linguistics〔C〕.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1:563-81.〔2〕Halliday,M.A.K.,et al.The Users and Uses of Language〔A〕.R.W.Bailey&J.L.Robinson(eds.).Varieties of Present-Day English〔C〕.1973.19-20.〔3〕Halliday,M.A.K.,McIntosh,A.&Strevens,P.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Longman,1964.〔4〕Honna, Nobuyuki.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and language teaching〔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340-347.〔5〕Joos,M.The Five Clocks〔M〕.NewYork:Harcourt Brace&World,1961.〔6〕Kachru,B.B.Standards,codification,and sociolinguistic realism:the English language in the outer circle〔A〕.R.Quirk,&Widdowson(eds.).English in the World: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Language Literatures〔C〕.Cambridge:CUP,1985:11-30.〔7〕Kachru,B.B.& Nelson,C.L.World Englishes〔A〕S.L.McKay,& N.H.Hornberger(eds).Socio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71-102.〔8〕Labov,W.The Social Stratification of English in New York City〔M〕.Washington,D.C.: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1966.〔9〕Labov,W.Sociolinguistic Patterns〔M〕.Philadelphia,P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72.〔10〕Lakoff,R.Language and Women’s Place〔M〕.NewYork:Harper&Row,1975.〔11〕McArthur,T.(ed.)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English Language〔C〕.Oxford:OUP,1992.〔12〕Quirk,R.Language Varieties and Standard Language〔J〕.English Today,1990,Vol21:3-10.〔13〕Richards,J.C.Rhetorical and communicative styles in the new varieties of English〔J〕.Language Learning,1979.29,(1):1-26.〔14〕Richards,J.C.The Context of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UP,1998.〔15〕Rubin,J.A review of second language comprehension research〔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4,178(2):199-221.〔16〕Smith,L.,&Sridhar,S.N.(Eds.)The Extended family:English in global bilingualism〔A〕.Special Issues of World Englishes〔C〕,1993,11,2-3.〔17〕Trudgill,P.The Sociolinguistic Differentiation of English in Norwich〔M〕.Cambridge:CUP,1974.〔18〕Trudgill,P.Sex,covert prestige and linguistic change in the urban British English of Norwich〔J〕.Language in Society,1972(1):179-195.〔19〕Ur,P.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Practice and Theory〔M〕.Cambridge:CUP,1996.〔20〕Verschueren,Jef.1999.Understanding Pragmatics.London:Edward Arnold.〔21〕Wales,K.Royalese:the rise and fall of“The Queen’s English”〔J〕.English Today 1994,10(3):3-10.〔22〕Wallraff,B.What Global Language?〔J〕The Atlantic Monthly,2000,Vol.286,(5):52-66.〔23〕Wolfram,W.A sociolinguistic Description of Detroit Negro Speech〔M〕.Washington,DC: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1969.〔24〕褚金丽.美语口语在的松弛发音现象及其交际功能〔M〕.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5(4).〔25〕侯维瑞.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26〕于崇洛、张广保.美语中的女性语言〔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1).〔27〕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第五篇:第九章 微生物遗传与变异小结

第九章

微生物遗传与变异小结

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最早实验是致病性的S型肺炎球菌与无致病性的R型肺炎球菌之间的转化实验。

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核苷酸顺序的一个片段。在微生物细胞中基因存在于染色体、质粒、叶绿体和线粒体上。

突变是指DNA中的碱基顺序突然发生了稳定的可遗传的变化。微生物的突变有自发突变、诱发突变和回复突变。自发突变频率低,诱发突变频率高。

利用物理化学因子可诱发微生物产生突变,然后可从中选出人们所需要的正突变株。紫外线、X射线是常用的物理诱变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和亚硝基胍是常用的化学诱变剂。

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包括转化、转导、接合和原生质体融合。

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包括有性杂交和准性生殖。

基因工程是在离体条件下把供体DNA和载体DNA用工具酶切割后再用连接酶连接成重组体,然后导入到某一个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让外源重组DNA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新物种的性状。

在基因工程中,微生物既是基因克隆的载体,又是克隆载体的宿主和克隆基因的表达载体。

PCR技术是DNA的体外扩增技术,它包括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

在微生物保藏方法中,冷冻干燥法可保藏5-15年。而液N可保藏20年以上。在我国,斜面传代置冰箱中保藏菌种是最常用的方法。放线菌、丝状真菌用麸皮管法保藏。芽孢细菌用砂土管法保藏。冷冻干燥法和液N法保藏菌种已在我国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逐渐推开。

1、解释名词:

基因

结构基因

调节基因

跳跃基因

突变

自发突变

诱发突变

回复突变

点突变

转换

移码突变

染色体畸变

光复活作用

基因重组

转化

转导

普遍转导

流产转导

高频转导

低频转导

转化子

转化因子

感受态细胞

接合 原生质体融合准性生殖

基因工程

2、试述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转化实验方法。

3、基因存在微生物细胞的哪些结构上?

4、试述乳糖操纵子的模型。

5、微生物的突变体主要有哪些种类?

6、紫外线引起微生物突变的机制是什么?

7、试述亚硝酸的诱变机制。

8、试述5-Br尿嘧啶引起碱基突变的机制。

9、绘图说明转化的过程。

10、绘图说明完全转导和流产转导的过程。

11、如何实现高频转导?

12、绘图说明接合发现的实验方法。

13、F因子在E.coli细胞中以哪几种状态存在?含有F因子的E.coli 与F-菌株接合会有几种结果?

14、试述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过程?

15、试述准性生殖的过程。

16、试述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

17、微生物的克隆载体有哪几种?

18、哪些微生物可以作为克隆载体的宿主?

19、常见的原核微生物表达载体有哪几种? 20、何谓PCR技术,它包括哪几个步骤?

21、微生物的菌种如何保藏?如何复壮?

下载翻译与变异--与葛浩文教授的交谈及关于翻译与变异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翻译与变异--与葛浩文教授的交谈及关于翻译与变异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职业倦怠与师德变异及反思

    教师职业倦怠与师德变异及反思 ——《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 ) 读罢《中国师德手册》,再联系当前教师师德状况,其现实状况与书本的要求,真是派若两人,令人感慨万分。 生活的压力,超......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的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1.会查阅和收集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图片和资料,并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2.能引用资料编制科学小报。知识与技能1.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了人类生活并促进了生产;2.知道......

    遗传与变异的现象教案5篇

    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1节 遗传与变异的现象 教材分析 : 本节课是本章的开始,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课堂上主要安排了二个活动来讲述遗传和变异的现象,而要让学生认识生物......

    海姆教授的翻译与研究

    我译,故我在! ——海姆教授的翻译与研究 罗选民清华大学 迈克尔•亨利•海姆教授在与癌症顽强斗争多年后于2012年9月29日与世长辞。消息传出后,美联社、洛杉矶时报、波士顿全球......

    虚词与翻译

    文言虚词: 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一起使用,才能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代......

    意识形态与翻译

    意识形态与翻译的关系 张鲁艳平顶山学院英语系河南平顶山 467002 摘要: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和勒弗菲尔(Andre Lefevere)将意识形态纳入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使两者相互关系的......

    翻译与写作

    1、 翻译与写作 总的来说,翻译与写作这一门专业课考的是考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其实,和二外相比,厦大的专业课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我看过南京大学的专业课试卷,那真的叫一个专......

    林语堂与翻译

    一、生平简介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光绪二十一年乙末)出生于福建省龙溪县坂仔村,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01年六岁的林语堂入坂仔教会办的铭新小学,十岁到厦门鼓浪屿继续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