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翻译与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杜暹,濮阳人。自杜暹的高祖到杜暹,一家五代同居,杜暹特别恭敬谨慎,侍奉继母以孝顺闻名。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补任婺州参军,任满将还乡,州吏赠送他一万多张纸,杜暹只接受了一百张,其余全部还给。当时来告别的州府官员,看到这种情景感叹道:“从前清廉的官吏接受一枚大钱,杜暹之举又有什么不同!”不久杜暹被任命为郑县县尉,又因清廉节俭而被人所知,华州司马杨孚非常赏识器重他。不久杨孚升任大理正,杜暹因公事获罪交由法司断罪,杨孚对人说:“如果这个县尉获罪,那么公正清廉之士靠什么来勉励呢?”
开元四年,杜暹升任监察御史,于是前往漠西检查屯田驻军。适逢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史献等不和,互相上奏指责,诏令杜暹查明事实。当时杜暹已返回凉州,接到诏令又前往漠西,于是进入突骑施营帐,以查究他们与郭虔瓘等人冲突的情况。番人以黄金相赠,杜暹坚决推辞不受,左右的人说:“您远道出使这边远的地方,不可辜负了番人的情意。”杜暹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接受了黄金,埋在幕帐之下,走出番境以后,他才传书让番人去收取。番人大惊,越过沙漠追赶他,追赶不上,方才作罢。杜暹多次升迁,任给事中,因继母去世辞去官职回家守丧。开元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调任太原尹,有人推荐杜暹前往代替他,番人佩服他的清廉谨慎,十分思念仰慕他,于是杜暹丧期未满起任安西副大都护。第二年,于阗王尉迟眺秘密勾结突厥和一些番国图谋叛乱,杜暹暗中探知了他的阴谋,便发兵逮捕斩杀了他,并诛杀了他的党羽五十多人,重新选任了君长,于阗才安定下来。杜暹在安西四年,安抚将士,不怕劳苦,很得少数民族和汉人的拥戴。开元二十年,杜暹任户部尚书。皇上将要巡幸东都,诏令杜暹为京城留守。杜暹因此抽调轮流值勤的卫士,修缮三宫,加高城墙,他亲自巡查,从不懈怠。皇上听说后称赞他说:“卿一向清廉正直,而且又勤劳能干。自从担任留守,事事都能尽职,治政使官吏整肃,恩惠能施及百姓。朕心中十分欣慰。”开元二十八年,病逝,谥号为“贞孝”。
杜暹在家孝顺友爱,十分关心爱护异母弟弟杜昱。杜暹常以公正清廉勤劳节俭为己任,年轻时立誓不接受亲友馈赠,一生如此。他去世后,皇上感到十分惋惜,派宦官到他家中探望丧事的办理,宫内拿出三百匹绢赐与他家。尚书省及过去与他共事的官吏赠给的丧葬财物,他的儿子杜孝友遵守父亲一向的约束,一概拒绝不曾接受。
优秀题目
1、《依仁游艺勿惘求鱼》 —王海坤
2、《我们需要警醒之音》 —季亚楠
3、《我想将你看清》 —王 爽
4、《我心中的方舟子》 —李占颖
5、《未来需要更多的方舟子》—常 静
6、《 向方舟子致敬》 —李同晓
7、《 呼唤更多的方舟子》 —王星月
8、《别让英雄孤立无援》 —田彩云
优秀开篇
1、《依仁游艺勿网求鱼》——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无道则惘,缺德则损,不仁则孤,无艺则贫,惘损孤贫,何乐之有?
— 题记
七彩光在喧闹中射入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选材神奇的世界,然后,它却又显现一种繁杂打乱我们的心境。而他,方舟子,一个勇敢的打假勇士的出现,让喧杂的世界多了几分宁静。然而,道、德之间,让古老中医文学与转基因的湖面又荡起波澜。
2、《我想将你看清》—— 你是这样一个人,直言敢谏,利笔指向造假处,有人说你是济世之舟;你是这样一个人,反对中医,支持转基因食品商业化,有人说你虚荣忘本。人们将你推向风口浪尖,议论纷纷。有人崇拜,有人鄙视。褪去众多世俗的光环,我想将你看透。
3、《我们需要警醒之音》——社会是人之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共性相约,个性相得。无疑,方舟子是个性的。而中国已崛起,社会迅速发展,我们需要的正是这些个性的声音来警醒自己,求同存异,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我们应当以宽容之心和反思之心来面对这些个性的声音。
4、《 向方舟子致敬》——社会就像一口大钟,坚如磐石,但如果你去敲动它,也许就会动。
—题记
因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多起造假腐败现象,方舟子被人们称为“打假英雄”,但在我心里,更愿意把这个面容清瘦,并不高大的学者,比作敲钟人。身影也许落寂,力量也许微弱,但他发出的声音,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暮鼓晨钟。
5、《别让英雄孤立无援》——众所周知,打假英雄方舟子,近年来揭露多起科学界、教育界、新闻界等领域的造假腐败现象。
是他,使打人教授肖传国事件得以曝光;是他,使打工皇帝唐骏无法用他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耀武扬威;还是他,使有些人们看到自己的“信仰”一个个倒塌,就开始质疑他,非议他。然而,我要问,他,有错吗?
优秀语段
1、方舟子是一个令人敬仰的无畏战士。
对于方舟子,网民是爱恨有之。最佩服他的是打假,打学术造假、学术抄袭,打成功人士的假文凭。方舟子,打假非常有勇气,竟然打到有权力的院士,打到最成功的打工皇帝身上去了。如今的假学术和假文凭拥有者,多是成功人士,更有不少是政商学界权贵,假博士们正逐步高居庙堂,打假之风险可想而知。但方舟子却能锲而不舍,堪称首屈一指的打假英雄。
2、那一年,可以说因为有了方舟子,而显得格外热闹。从肖传国到唐骏,从中医到李一,从总统奖女孩到周立波„„方舟子把微博作为阵地,火力十足。他还将“炮口”对准了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张建华。
方舟子的“打假”,以及因打假而被打,让他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也引来了前所未有的争议。而我,支持他的打假。
3、在我看来,那些不喜欢方舟子的人,无非是三类:一是被方舟子触动利益的人;二是与方舟子观念相左的人;三是讨厌方舟子“做派”的人。不管出于哪种理由不喜欢方舟子,都不该用情感遮蔽公道。然而遗憾的是,相当多的人因为不喜欢方舟子,就不能对方舟子客观评价。但我要说,方舟子最大的贡献还是他传播的科学思维方式。如果说揭穿几个商业骗局是“鱼”的话,科学思维方式就是“渔”,有更多的人掌握了“渔”,方舟子的事业就不会孤单。
4、我挺方舟子,不代表我对他没有意见。事实上,我认为他的攻击性过强,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意气之争,这是他的主要缺点。比如一个节目主持人所在的媒体栏目曾做过一个青蒿素的专题,专题的大部分观点与方舟子一致,只有一个细节在认真考证后认为方舟子所言有误,用商榷的口吻指出来时,结果方舟子却蛮横地说“编辑什么脑子”,这样的辩论风格很容易把是非之争激化为情感对立。
然而瑕不掩瑜,比起方舟子所作出的贡献,这些缺点是次要方面。方舟子揭露商业骗局、传播科学思维、打击各种造假,做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而且方舟子做这些好事甘愿承受代价却不贪图利益,这是让我感动的地方。
优秀构思
1、《 向方舟子致敬》(开篇)
因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多起造假腐败现象,方舟子被人们称为“打假英雄”,但在我心里,更愿意把这个面容清瘦,并不高大的学者,比作敲钟人。身影也许落寂,力量也许微弱,但他发出的声音,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暮鼓晨钟。
(中间)
方舟子的打假是一口晨钟,无情地震动了睡梦中的人们。„„
方舟子的打假是一面镜子,无情地折射出虚浮掩饰的丑陋。„„
方舟子的打假,无情地刺动了社会的麻木现象。„„(结尾)
在改革迫在眉睫,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需要更多的方舟子站出来,守望相助。社会呼唤方舟子们,向方舟子们致敬!
优秀文章
1、《我想将你看清》
你是这样一个人,直言敢谏,利笔指向造假处,有人说你是济世之舟;你是这样一个人,反对中医,支持转基因食品商业化,有人说你虚荣忘本。人们将你推向风口浪尖,议论纷纷。有人崇拜,有人鄙视。褪去众多世俗的光环,我想将你看透。
方舟子,听到这个名字首先想到的是希腊神话中拯救世界的诺亚方舟。你也确实是这样的存在。揭露现实,打击造假,用如椽的巨笔写尽社会的黑幕,有人喻你当代鲁迅,高悬信仰,涤我心智。从肖传国事件到唐骏,再到李开复学历门,你在打假之路上越走越远,树立了一个真正的打假斗士形象,是林肯眼中那个警醒国人,指引方向的马蝇。
而最近的韩寒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主角之一是你。你质疑韩寒作品的做法无疑引发了很大的反对浪潮。在人们眼中,你与韩寒同为中国“讲真话”的代表,一个抨击虚假,矢志不渝;一个抨击社会现实,言辞犀利。人们不明白本该并肩作战同为中国明天的人为何会站在对立面,甚至于水火不容,开辟战场。我无心参与其中,也并不关心孰是孰非,也许你质疑的本身就是错误,在没有切实证据的情况下,盲目怀疑,必然会引发极大的声讨,不论对错,你都会是舆论的焦点,同时也把公众视线混淆,无谓的口舌之争后,你又能得到什么?
令人不解的还有你对中医的反对,历经五千年传承,我们留下许多医学典籍,而这无疑会给世界医学界带来新的希望,于民幸焉。伏羲氏、华佗、李时珍„„ 一代代中医名士妙手回春,救人于旦夕,是公认的典范。更何况,比起西方的手术麻醉,中医的内服外敷更能解决实质,减轻痛苦。而前不久利用中国传统植物中提取的青蒿素合成的抗疟疾药物也得到了世界医学界的公认。此时,你对中医的反对只能被人们划入奇谈怪论,自我炒作之列。
你是这样一个人,闪光与偏激并存,敬佩与不解同在,只愿那智慧的闪光点能照亮整个世界。
2、方舟子,你究竟还能走多远?
十年苦战,“打假斗士”方舟子曾将“基因皇后”陈晓宁、清华教授刘辉、“打工皇帝”唐骏等知名人士的丑闻揭露于世,如今又爆出方舟子因打假遭到报复这一骇人听闻的消息。还好,肖传国之徒最终被绳之以法,但方舟子究竟还能走多远?让人深感忧虑,更觉五味杂陈。
事实上,众多名人造假背后掩藏的是社会道德与法制的缺陷。在名誉与利益的双重诱惑下,一些人开始冲破道德底线,跨越法律界限,带上伪装的面具,顶着涂有金粉的高帽,光明正大地欺
骗大众。他们忘记了,“画皮”之下的丑恶、面具背后的虚假,终将被层层揭下,在世人面前暴露无遗。
即便如此,还有太多的人选择黑暗与堕落,这难道不正反映出法律制度的缺陷吗?
我们为方舟子的被袭而义愤填膺,我们为肖传国的被捕而欢呼雀跃,而现在,我们又为方舟子的人身安全而充满忧虑,甚至对方舟子会不会坚持自己的选择而开始怀疑„„其实,骨子里我们是害怕,害怕方舟子如果真的倒下了,还会不会有其他的“圆舟子”“尖舟子”等,来为老百姓打假!透过现有的尴尬,我们需要认清:打假不能仅仅寄希望于民间的力量,尤其不能只依仗一两个“好心人”“热心肠”,我们更需要的是道德体制、法律制度!毕竟离开一个健全的社会和法治的机制,个人打假的力量与效果是有限的。比如说,学术造假,这实际上是一个世界性问题,而在这方面,西方就有行之有效的“学术共同体”机制可供我们借鉴。
当然,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时代,社会舆论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力量。我们并不否定方舟子的打假所体现出来的巨大的监督、威慑作用,至少在法律、道德体制尚不健全的当下,方舟子的行为尚有存在价值。这正如方舟子在接受《时代周报》的采访时所坦言的:“我不认为个人打假是最好方式,因为个人的能力、资源有限,缺乏权威性,也没处罚权,并不规范。但当前,中国缺乏值得信赖的处理学术造假的正规渠道,所以个人打假起到了正面作用。”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道德是火,法律是柴,少了二者之一,社会都会变得冰冷。相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钳制,加之强大的舆论道德制约,中国学术界和中国社会,造假的现象终将越来越少!
点评:文章既质疑方舟子打假的能量,又对方舟子打假的现实意义给予了高度肯定;既对方舟子今后的打假充满怀疑与焦虑,又对中国的法律道德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寄予厚望。读这样的文字,感觉到一种冷静客观又不失激情、热情高亢又富有逻辑的力量。
第二篇:成语与翻译
成语与翻译
in the seventh heaven:(not formal)in a state of great happiness or contentment 欢天喜地,欣喜若狂,喜出望外
这条成语同宗教有关,七重天是指上帝和天使居住的天国最高层。言外之意,人能身居天国最高层,与上帝同处,应该是非常愉快的
英语成语分类:
1.一类是平铺直叙的,既无很深的含义,也无难解的典故,只是用词与搭配相对地固定。这类成语从字面上去理解,直译
Knit one’s brow 皱眉头
Last but not least
最后但不是最不重要的一点 Laugh in sb’s face
当面嘲笑 Lay sth to heart
把某事放在心上 Have pity on sb
同情某人
2.另一类英语成语,有着相当明显的比喻意义。
这类成语中一部分,字面意思和比喻意义都能为中国读者接受,可以直接翻译它们的字面意思
Trojan horse 特洛伊木马—比喻暗藏的敌人或危险 Tower of ivory
象牙塔– 比喻世外桃源 Sour grapes
酸葡萄—相当于阿Q精神 Sphinx’s riddle
斯芬克斯之谜—比喻难解之谜
As wise as Solomon
像所罗门一样聪明– 比喻非常富有智慧 The fifth column
第五纵队– 比喻间谍 A Judas kiss 犹大之吻—比喻背叛行为 Crocodile tears
鳄鱼眼泪– 比喻假慈悲 Wash one’s hands of
洗手不干—撒手不管
New wine in old bottles
旧瓶装新酒—旧形式不适合新内容 这一类成语的另一部分,由于其文化背景的缘故,中国读者还不能通过它们的字面意义来理解其比喻意义,应直接译出它们的比喻意义
In a pig’s whisper
低声地;顷刻间 Draw blood
伤人感情;惹人生气
Hang on sb’s sleeve
依赖某人,任某人做主 Hang on sb’s lips
对某人言听计从 Make a monkey of
愚弄
To be full of beans
精神旺盛,精力充沛 Bend an ear to
聚精会神地听,倾听 Get cold feet
开始感到怀疑、胆怯或害怕 A skeleton at the feast
扫兴的人或者东西
Bury one’s head in the sand 采取鸵鸟政策;自欺欺人
3.英语成语有不少在比喻上同汉语成语非常相似,用这些相似的汉语成语来翻译英语成语
Burn the boat
破釜沉舟 Castle in the air
空中楼阁 A bolt from the blue
晴天霹雳
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半斤八两 After one’s own heart
正中下怀 One’s hair stands on end
毛发倒竖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一箭双雕 Show the cloven hoof
露出马脚 Hang by a hair
千钧一发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
杀鸡取卵
4.大多数英语成语是无法在汉语中找到比喻相同或相似的对等成语的。但英汉成语之间形异却意同的对等现象有许多 Have an axe to grind
别有用心 Talk through one’s hat
胡言乱语 To be as poor as Job
家徒四壁 Neither fish or fowl
不伦不类 No respecter of persons
一视同仁 Leave no stone unturned
千方百计 Hole and corner
偷偷摸摸;鬼鬼祟祟 A fly in the ointment
美中不足 By the skin of one’s teeth
九死一生 Call a spade a spade
直言不讳
5.同一条英语成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译成许多同义的汉语成语 Reap what one has sown 自作自受;自食其果;自掘坟墓;飞蛾扑火;咎由自取;玩火自焚;惹火烧身;作茧自缚 Be on tenterhooks 坐立不安;如坐针毡;局促不安;心乱如麻;心烦意乱;七上八下;六神无主;手足无措
6.多条同义英语成语也能找到多条对等的同义汉语成语,这自然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翻译的灵活性
Fish in the air
Cry for the moon
Plough the sands Make a wild-goose chase
Hold a candle to the sun Catch the shadows
Lash the waves
Beat the air 水中捞月
挑雪填井
扬汤止沸
缘木求鱼
钻冰求酥 以冰致蝇
以狸饵鼠
隔靴搔痒
7.翻译英语成语时切莫望文生义,有时候有些成语形似意不似,貌合神离
Pull sb’s leg
拉后腿?
愚弄某人,开某人的玩笑 Move heaven and earth
翻天覆地?
想方设法,千方百计 Child’s play
儿戏?
简单的东西,容易的事情 Eat one’s words
食言?
承认自己说了错话 Dog-eat-dog 狗咬狗?
残酷争夺,人吃人的关系
第三篇:专业翻译与一般翻译
专业翻译 http://
专业翻译与一般翻译
专业翻译与翻译,就好比是演讲与日常交流一样,一个要求高一个要求低;一个要求能够慷慨陈词、主题鲜明;一个要求意思明确即可,那么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翻译:是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活动。它由两个基本的过程组成:源语言中译码含义→重新编码信息组织成为目标语言。
专业翻译:可以理解为是一般翻译的升级,主要是科技材料、政治作品、经贸法律、文献翻译等等。对专业翻译的常见误区:
互联网上有很多免费翻译软件可以使用,我想翻译什么直接用软件不就行了?在翻译软件的使用过程中不难看出,译文语言比较生硬、直接化、机械化,简单看看意思还行,如果与客户沟通的稳健或者是论文翻译、文献翻译等等,那就显得有点拿不出手了。
专业翻译的基本要素是:
第一,忠诚的的将原文信息表达出来,译文要与原文信息基本一致。
第二,语言同属流畅,不能出现结构混乱或是逻辑不清等等现象。
第三,熟练掌握源语言并可以做到像母语交流班的使用
第四,了解源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使用习惯
365翻译公司365fanyi.com联合翻译行业25000多名工作年限5年以上的专业翻译译员,涵盖了科技、文化、技术等多个领域,一定能给您一个信息精准、专业用词恰当、语句流程的译文。
第四篇:断句与翻译
泷冈阡表 欧阳修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
断句: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
翻译:我不幸,四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立志守节,家境贫困,她靠自己的力量操持生活,还要抚养我、教育我,使我长大成人。母亲告诉我说:‚你父亲为官清廉,乐于助人,又爱结交朋友,他的薪俸微薄,常常所剩无几,说:‘不要让钱财使我受累!’他去世后,没有留下可赖以生存的家产。与微之书 白居易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於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牵到)乘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蹔生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 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於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 如何 天实为之,谓之奈何!断句: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蹔生.翻译:微之啊微之!不见您的面已经三年了,没有收到您的信快要两年了,人生有多少时日,我和您竞这样长久离别?何况把胶和漆一样紧紧相联的两颗心,分放在南北相隔的两个人身上,彼此上前不能在一起。后退不能相忘,牵制隔离,各自都要老了。微之啊微之,怎么办啊怎么办!天意造成这种际遇,对这怎么办呢!
翻译:微之啊微之!写这封信的夜晚,我正在草堂中对着山的窗子下面,随手拿笔,随意乱写。写好信封的时候,不知不觉天快亮了。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的和尚。有的坐着,有的睡着。又听到山中的猿猴和山谷里的鸟,发出啾啾鸣叫。平生老友,离我万里,一时间世俗的思念之情,此时突然产生。训俭示康 司马光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断句: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翻译:一般的人都把奢侈浪费看作光荣,我心里独自把节俭朴素看作美德。别人都讥笑我固执、不通达,我不把它当作缺陷,回答他们说:‚孔子说:‘与其不恭顺,不如固陋。’又说:‘因为俭约而犯过失的,(那是很)少的。’又说:‘士人有志于道,却把穿得不好,吃得不好当作羞耻的,(这种人是)不值得同(他)谈论的。’古人把节俭当作美德,现在的人却因为节俭而相互讥讽议论。唉,(真)奇怪呀!‛ 送秦中诸人引 元好问
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
断句: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
翻译:关中地方风物土壤富庶肥沃,人民质朴直爽又崇尚道义,风气习俗与喜欢激昂放歌的作风都还保留着秦汉时的旧貌。要说到山川之美,游览胜地之多,是天下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所以志在四方的人都喜欢在关中居住。教条示龙场诸生—改过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当以此自歉(觉得不如)遂馁(没有勇气)于改过从善之心
断句: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也。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于改过从善之心。
翻译:说到过失,虽然大贤人也不至于完全没有,但是不妨碍他最后成为大贤人,因为他能改正啊。所以作人不注重于没有过失,可是注重在能够改过。各位同学自己想想,日常也有缺少于廉耻忠信的德行吗?也有轻视于孝顺友爱的道理,陷入在狡猾奸诈苟且刻薄的习气吗?各位同学恐怕不至于这样。不幸或者有此情形,都是他不能自知而误犯过错,平日没有老师朋友的讲解学习规勤约束的缘故啊。各位同学试着反省,万一有近似这样的行为,固然是不可以不极力的悔过;但是也不应当因此自卑,以至于没有了充分地改过就善的心了。先妣事略 归有光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对妇人总称)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牙齿不齐,比喻意见相抵)乃喜
断句: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翻译:我七岁时和堂兄有嘉进学塾读书。每逢阴雨天气,堂兄总是在学塾里过夜,我心里舍不得和他分开,但是却不能留住,必定要赶回家。先母常在半夜醒来,叫我低声背诵《孝经》,要我背诵得没有一个字错漏,她才高兴。留侯论 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志向)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断句: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翻译: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够被称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原因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晁错论 苏轼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於成功
断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翻译:自古以来凡是做大事业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从前大禹治水,凿开龙门,疏通黄河,使洪水东流入海。当他的整个工程尚未最后完成时,可能也时有决堤、漫堤等可怕的祸患发生,只是他事先就预料到会这样,祸患发生时就不惊慌失措而能从容地治理它,所以能够最终取得成功。
读孟尝君 王安石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首领)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拥有,占有)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断句: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翻译: 世人都称孟尝君能够招贤纳士,贤士因为这个缘故归附他,而孟尝君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像虎豹一样凶残的秦国逃脱出来。唉!孟尝君只不过是一群鸡鸣狗盗的首领罢了,哪里值得说得到了贤士!如果不是这样,(孟尝君)拥有齐国强大的国力,只要得到一个贤士,(齐国)就应当可以依靠国力在南面称王而制服秦国,还用得着鸡鸣狗盗之徒的力量吗?鸡鸣狗盗之徒出现在他的门庭上,这就是贤士不归附他的原因。秋声赋 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断句: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翻译:欧阳先生(欧阳修自称)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他一听,惊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其中还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吹树木声,然后忽然变得汹涌澎湃起来,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又好像金属撞击的声音,再(仔细)听,又像衔枚奔走去袭击敌人的军队,听不到任何号令声,只听见有人马行进的声音。信陵君救赵论 唐顺之 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信陵君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
断句: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
翻译:那么信陵君真的没有罪过吗?回答是:这话又不对了。我所责备的,是信陵君的心啊!信陵君不过是一个王室公子罢了,魏国自有其君王的嘛。赵国不请求于魏王,而不断地恳切求救于信陵君,这说明赵国只知道有信陵君,不知道还有个魏王呢。答苏武书 李陵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刚装上新笼头)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断句: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
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翻译:子卿!人们的相互了解,贵在相互知心。前一封信匆忙写成,没有能够充分表达我的心情,所以再作简略叙述。
从前先帝授予我步兵五千,出征远方。五员将领迷失道路,我单独与匈奴军遭遇作战,携带着供征战万里的粮草,率领着徒步行军的部队;出了国境之外,进入强胡的疆土;以五千士兵,对付十万敌军;指挥疲敝不堪的队伍,抵挡养精蓄锐的马队。但是,依然斩敌将,拔敌旗,追逐败逃之敌。在肃清残敌时,斩杀其骁勇将领,使我全军将士,都能视死如归。
第五篇:林语堂与翻译
一、生平简介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光绪二十一年乙末)出生于福建省龙溪县坂仔村,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01年六岁的林语堂入坂仔教会办的铭新小学,十岁到厦门鼓浪屿继续读小学,十三岁时入厦门寻源书院。1912年,十七岁的林语堂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1916年以第二名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文科,之后在北京清华学校任中等科英文教员。1919年夏与厦门豫丰钱庄老板的女儿廖翠凤结婚,秋携新婚妻子赴美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深造。一年后由于经济原因前往法国为华工服务,教他们读书写字。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院长。1927年离开厦门到达武汉,任外交部秘书,为期仅六个月。1932年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提倡幽默;1934年另创《人间世》,主张文章须发抒性灵;1935年又办《宇宙风》半月刊,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同年,林语堂的英文著作《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又译作《中国人》)在美国出版,四个月内印了七版,登上畅销书排行榜,林语堂因此在国外一举成名。而后,在赛珍珠(Pearl S.Buck)夫妻的邀请之下,林语堂举家于1936年迁往美国,开始了他长达30年的海外生涯,那也是他文学写作的重要时期,他的英文作品《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在美国高居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长达五十二周,长篇小说《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使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林语堂于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并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后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病逝于香港。
二、翻译理论
林语堂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以及其对中英两种语言炉火纯青的掌握为他在翻译方面的造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林语堂的一生精力主要投入到了写作中,但他仍然写了许多有关于翻译的文章。早在1924年,林语堂就在《晨报》上发表了《对译名划一的一个紧要提议》,他涉及翻译理论的其他论著还有《我所得益的一本英文字典》、《旧文法之推翻及新文法之建造》、《答青崖论“幽默”译名》、《说孽相》、《国语文法的建设》、《论译诗》、《译东坡“行香子”二首》,《译乐隐词》、《英译黛玉葬花诗》、《尼姑思凡英译》等等。这些文章或从语言学理论方面进行评述,或从实例出发进行剖析,都展现了其中英文的深厚基础。然而林语堂于1933年为吴曙天编著的《翻译论》(1937年1月,光华书局出版)作的序,即为近万言的《论翻译》(后有收入其《语言学论丛》一书),是他最系统、最全面论述翻译理论的文章。在文章中林语堂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从而成为中国翻译史上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论文主要包括了对译者基本素质的要求以及翻译标准这两个方面。
在对译者的要求方面,林语堂认为翻译艺术所依赖的有三条:“第一是对原
文文字上及内容上透彻的了解;第二是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能写清顺畅达的中文;第三是译事上的训练,译者对于翻译标准及手术的问题有正确的见解。”林语堂的这篇论文从翻译实际出发,毫不玄虚,说理质朴。他认为翻译除了上述三条外,“绝对没有什么纪律可为译者的规范”。他认为以前论述翻译问题的文章,大多或泛论译法,或单论译名,“都是直接出于经验的话,未尝根据问题上的事实做学理的剖析”。而他提出“讨论翻译须研究其文字及心理问题”,换言之,即“翻译的问题,就可以说是语言文字及心理问题。”。他认为:“倘是我们要于此问题得比较客观的解决,自当以语言文字心理的剖析为立论根基。必先明语言文字及行文心理的事实,然后可以做译者标准应如何、态度应如何的结论。”应当指出,林语堂是在中国译学史上第一个最明确地将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作为翻译立论的“学理剖析”的基础的。
正是在这两个基础上,他阐述了翻译标准问题,并提出了翻译的三条标准:忠实、通顺和美。他又从另一角度将这三重标准说成是译者的三种责任: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对中国读者的责任与对艺术的责任。“三样的责任心备,然后可以谓具有真正翻译家的资格。”这是发人所未发的。此外他总结前人的翻译方法,指出翻译只能是以句为主体的“句译”,不能以字为主体的“字译”。因此他提出“忠实标准”的四义:非字译、须传神、非绝对、须通顺。对于“通顺标准”,他认为要做到两点:“第一,须以句为本位;第二,须完全根据中文心理。”而关于“美的标准”,林语堂认为“翻译于用之外,还有美一方面须兼顾的,理想的翻译家应将其工作当作一种艺术。以爱艺术之心爱它,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它,使翻译成为美术的一种。”尤其翻译文学作品,更“不可不注意于文字之美的问题”。此外,林语堂同意真正的艺术作品是不可翻译的说法。“因为作者之思想及作者之文字在最好的作品中若有完全天然之融合,故一离其固有文字则不啻失其精神躯壳,此一点之文字精英遂岌岌不能自存”。最后他赞同“翻译即创作”,认为翻译文学作品的人,“须把翻译自身事业也当作一种艺术”。文艺翻译家“必先把其所译作者之风度神韵预先认出,于译时复极力发挥,才是尽译艺术文之义务。”林语堂的这个观点与翻译论中提出的译者应是批判家的理论有共同之处。总之,林语堂的这篇《论翻译》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重新提出三个标准,并较为全面地论述了翻译的性质以及文学翻译的任务与方法。而他从语言学与心理学的角度也作了一些新的探讨,其翻译理论与现代挑战传统译文从属于原文的观点亦有相通之处。
三、翻译实践
林语堂在翻译上的成就,也可以说是他中年顶峰时期旅居美国的成就。从1935年的《吾国与吾民》,到1964年的《逃往自由城》和1967年的《中国绘画理论》,各种著作及译作一共三十二部,全是英文书:其中包括论述、散文、诗词、小说和传记,其中有翻译也有创作。从宏观的角度看,林语堂在海外的这个时期,他本人就象征了“翻译”。他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是翻译的化身。因此林语堂的翻译不仅是文字上的功夫,而是通过人际关系作多样性的活动,把中国人的情感、思想以及生活辗转传给西方读者,使他们能够了解和欣赏。
林语堂在谈及英文特点时曾说过:“英文用字很巧妙,真可以达到'生花妙笔'的境界。英文可以语大语小,能表现完全的口语化,因此往往感人至深。一些看起来很平常的语句,却能永远留在人的心底”。而他自己的英文写作和译作就是达到了这个境界,“有时随便用英文美语,俗语俚语把中国文化解出来;有时保
留艰涩难懂的中文词句,用入情入理、旁敲侧击的手法作有意义的诠释”。他在美国出版的第二本书《生活的艺术》就是最能揉和创意和诠释的一本著作。从某种观点来看,这本书也可以算作一种译文的选集,不过作者在每一段引文的前后加上更多篇幅的诠释,古今中外,东南西北,融会贯通,替读者作心理上的准备,加上自己的意见,一气呵成。
林语堂翻译独特的地方,就是能够彻底消化了心爱的文章,然后夹叙夹议,用自己的创意炮制一番,既能抓住原文的形式和精神,又容易让一般的西洋读者了解。林语堂在翻译实践中对原文挑战的方面有一本重要的著作《孔子的智慧》。《论语》有许多英译本,但林语堂的做法与众不同。他不是从“学而时习之”开始逐字逐句翻译,而是将其分门别类的重编一下,小题目有:孔子的感情生活;孔子的谈话风格;孔子论君子和小人;孔子论政治、教育等等,另有几篇介绍孔子的身世,摘译《礼记》的《中庸》、《大学》和《孟子》的有关篇章,就成为一本合乎逻辑、有头有尾、可读性强的书,使西方读者得到一个概念,知道孔子是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儒家的学说是怎样几千年来深入中国人的心的。
《老子的智慧》,即林语堂英译的《道德经》,则是他在介绍中国文化方面又一重要译作。这首先归功于他渊博的学识、深厚的国学底子以及对道家哲学的颇有研究,使他能够透彻准确地理解原文,为其忠实地传递原文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他地道的英文与其坚持的“传神”的翻译标准使他的译文能够行云流水、明白晓畅。因此,尽管《道德经》于19世纪就已经开始被译成多种语言,而且其在西方译本种类之多仅次于《圣经》,林语堂运用自由诗体所译的版本仍是相当成功的,较其之前的版本在内容气势与风格上更为忠实,文字表达上更为凝练准确,读起来让人觉得是一种享受。
使林语堂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则是个彻头彻尾的创作,然而潜移默化中仍是存在翻译的成份。虽然小说是用英文创作的,但所描述的是从拳匪之乱到抗日战争四十年来的中国故事,因此随处可见充满浓郁中国风味的东西。在创作中有翻译更加完美的一个例子是他的《苏东坡传》,他采用西方传记文学的写法,把这位才华万丈、性情豁达的古人活灵活现地塑造出来。全书参考的书籍非常丰富:苏东坡的每一件事、每一句话都有历史和文献的根据,其中包括他流传后世的千百篇诗词、文章、书信及笔记等。有些他直接翻译成英文成段地引用,如苏东坡反对王安石的新政向神宗皇帝的*;有些讲他镝居黄州,饮酒散淡,如何写出千古传诵的《赤壁赋》,林语堂就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林语堂的另一重要贡献是他在香港中文大学赞助下于1973年编纂出版的《当代汉英词典》。在这之前,只有两种汉英词典在国际间流行通用,即1892年翟理斯(Herbert A.Giles)编纂的《汉英词典》(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以及1932年麦氏(R.H.Mathews)编纂的《麦氏汉英大辞典》(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林语堂花费五年时间编纂的这本汉英词典既满足了他数十年的心愿,亦满足了当代汉英翻译的需要。它所采用的检字法是根据林语堂发明的“上下形检字法”修订的,所采用的拼音也是将他当年参与制定的罗马拼音法简化而成的“简化国语罗马字”,而林语堂首创的五十部首则成为这本词典的另一特色。
四、中西文化交流
在林语堂的作品中翻译和创作是难解难分的,他的翻译中有创作,创作中有翻译。“时”与“地”结合起来,使他肩负对西方读者诠释中国和中国人的责任。他之所以成功,不单是靠文字的精湛,也是基于他热爱祖国文化,同时有独特的见
解。他的作品强烈表现出对祖国和祖国文化的依念,他不仅介绍中国的哲学,而且又广泛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包括经济、政治、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民俗等等,因此他的英文著作极受欢迎,且有多种文字译本。与此同时,他还常到各处演讲,宣扬中国文化,在为中国争得国际了解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方面,林语堂做出的努力和成就是罕有其匹的。他用英语创作的一系列作品曾轰动欧美文坛,并且影响深远,其中有的被选为教材,有的被政府高层倚为了解中国之必读,一直被视做阐述东方文化的权威著作。许多外国人在提到中国的文学与思想时,古知孔子,现代则知林语堂,足可见林语堂作品对沟通文化,促进国际了解的影响。1975年11月,在国际笔会四十一届大会上,林语堂当选为国际笔会副会长。这是国际笔会成立数十年间第一位中国作家得到此项荣誉。作为国际笔会的副会长,并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他的译著作无疑为他赢得了国际文坛的巨匠地位,同时也为中国人赢得了骄傲。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林语堂以其卓著的才学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他所撰的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正可以反映其抱负以及在向西方介绍中华文化方面所作的努力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