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粮兼并蒙牛疑点分析
中粮兼并蒙牛疑点分析
“关于现金的问题去年年报显示英国留学网蒙牛现金储备约12亿元;过一段时间将发中报现金储备至少32亿元以上.”牛根生在沟通会上说“这是与中粮集团合作之前蒙牛现金储备就已多了很多.”牛根生的一番话意在澄清外界关于蒙牛因资金链紧张而出售股权的传言.另一个关键点在于中粮集团方面.针对记者问及中粮集团认购蒙牛股权的40多亿元资金来源时英国留学网宁高宁没有正面回答.他仅表示日本留学网“使用的是自有资金韩国留学网肯定不用通过搞股票.”这是否意味着中粮集团将从账户上拿出40多亿元现金支付给蒙牛?此外新加坡留学网这一笔巨额并购资金是否需要通过国务院国资委的审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出国留学网作为主角之一的厚朴基金并没有出现在沟通会现场.由于当事方缺席.这使得外资PE是否是幕后推手的传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悬疑一】三大股东的“套现冲动”
中粮集团入股蒙牛刚落锤.关于牛根生等管理层为何让出第一大股东的质疑声四起.根据协议.中粮集团联手厚朴基金以61亿港元收购蒙牛乳业20.03%股权.其中.认购新增发的10%股权花费约30.58亿港元.另外30.58亿港元将涉及蒙牛“三大股东”的套现.即老牛基金、金牛乳业、银牛乳业.在收购前.蒙牛乳业的股权结构为:银牛乳业持股8.49%、金牛乳业持股7.93%、老牛基金持股3.84%、牛根生个人持股4.4%、牛根生其他一致行动人持股3.7%.上述交易完成后.在前三大股东中.老牛基金彻底退出蒙牛乳业.银牛乳业持股降低为5.78%.金牛乳业持股降低为2.11%.牛根生个人持股3.96%.“这是自1999年蒙牛成立以来.牛根生及其团队最大的套现行动.”证谋管理咨询公司首席分师冀书鹏表示.“而通过增发新股.蒙牛乳业将获得30.58亿港元的现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相关资料显示.蒙牛乳业的“三大股东”早几年分4次大规模套现.据记者了解.2002年.蒙牛发起人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金牛乳业;同时蒙牛的投资人、业务联系人和雇员注册成立银牛乳业.在蒙牛上市前.金牛乳业和银牛乳业分别持有蒙牛21.1%和44.8%的股权.2008年8月.蒙牛公告.金牛乳业、银牛乳业各自与摩根斯坦利签订配售协议.以125514万港元分别配售该公司5700万股.占蒙牛已发行股本的3.65%.同时.上述净配售价相当于蒙牛当年8月1日每股23.6港元的收市价折让约6.69%.2005年6月.在机构投资者减持的同时.金牛乳业、银牛乳业出售了约1.216亿股.套现约6亿港元.当时蒙牛方面表示.套现是为了增加现金流.改善蒙牛管理层及员工生活.2006年7月.金牛乳业、银牛乳业以每股9.2港元的价格配售6600万股股票.再次套现6.1亿港元.配售完成之后.金牛乳业所持股份由13.3%下降到11.12%.银牛乳业所持股份由18.51%下降到15.84%.到2008年8月配售之后.金牛乳业持股比例降至7.93%.银牛乳业在蒙牛的持股比例降至8.49%.据初步统计.自从2005年至2008年.金牛乳业、银牛乳业共套现约27亿港元.再加上此次中粮集团入股.金牛乳业、银牛乳业再次套现约18亿元.金牛乳业、银牛乳业总共套现超过45亿港元.若交易最后达成.最新一次套现总金额约30.58亿港元.牛根生及其团队套现的动机及资金去向令人关注.在记者会现场.牛根生没有提到金牛乳业、银牛乳业的套现原因.但是.对于老牛基金的套现资金.牛根生表示.“我还不知道是9亿多港元.还没来得及算.最后拿回来多少资金.归到老牛基金做公益慈善事业.”
【悬疑二】厚朴基金竟然现场“缺席”
对于套现问题一笔带过之后.现场记者突然意识到.作为主角之一的厚朴基金竟然缺席.在短暂的40分钟内.记者提出的问题在宁高宁与牛根生之间游离飘忽.并没有得到正面回答.关于为何在此时选择中粮集团入股?牛根生说.“在股价10港元到12港元时.有几家投资者问我们缺不缺钱.我们不缺钱没有卖.后来到30港元时也没有卖.因为我们不愿意做对企业不利的事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证.当2008年8月蒙牛达到最高价26.3港元/股.随后在9月发生了三聚氰胺事件.此后.蒙牛一度降为最低每股6港元.业界多位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否意味着蒙牛在股价最高时没有及时卖出去.而现在蒙牛股价回升到19.10元时.牛根生认为出售时机已经来临?牛根生解释说.“关于收购的钱做什么.我跟宁总讨论得最多.一开始说.假如老股东不卖怎么办.能不能增发?”在经过多次谈判后.双方拿出了认购10%老股、增发10%新股的方案.对于新股发行的销售方面.厚朴基金负责包销.中粮集团与厚朴基金共同组建一家新的公司.中粮集团持股70%.厚朴基金持股30%.分别向蒙牛认购新股、向老股东购买现有股份.该公司在分别完成相关收购后.将持有蒙牛扩大后股本的20%.成为蒙牛的第一大股东.【悬疑三】牛根生将另起炉灶?
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前.业内传言.1958年出生的牛根生曾打算在50岁退出蒙牛管理层.专心负责老牛慈善基金会的运作.老牛慈善基金会旗下拥有老牛投资基金.这家基金已经联合美国私募基金KKR和中国香港私募基金鼎晖投资了蒙牛现代牧业.此次套现的近9.55亿港元是否将继续用于其在现代牧业的投资.蒙牛方面没有表态.据牛根生介绍.三聚氰胺事发后.蒙牛从去年底到现在重点抓基地建设.推进现代化牧业的速度.发达国家的乳业公司都是上游养牛.一家养数百头牛.世界大品牌.无论是澳大利亚、新西兰.还是欧洲、德国、法国、荷兰、美国都是一样.“这个方面我们的力度会更大一些.”牛根生提到.以后蒙牛会加大力度建设现代化牧场.事实上.牛根生正在悄然加大运作蒙牛现代牧业公司.2008年9月1日.蒙牛现代牧业公司增资重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其中.KKR和牛根生旗下的老牛基金联合向蒙牛现代牧业集团投资2.5亿美元.其中KKR占1亿美元.在增资并完成重组后.蒙牛现代牧业计划未来在海外上市.据介绍.蒙牛现代牧业公司于2005年在马鞍山市成立.是一家大型现代化奶牛养殖企业.目前公司在全国各地已建成现代牧场4个.正在建设的牧场有3个.奶牛存栏数达2.6万头.根据公司规划.1年~2年.在全国各地兴建25个~30个现代牧场.使现代牧业公司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奶牛养殖技术最先进的奶牛养殖企业.在现代牧业的扩张中.不时出现蒙牛乳业的影子.2007年2月27日.河北张家口市政府与蒙牛乳业及蒙牛现代牧业签订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约11.46亿元.2007年.四川眉山市与蒙牛乳业、现代牧业集团签订协议.蒙牛乳业、现代牧业集团将投资6亿元.在眉山建设18万吨液态奶加工基地项目和万头奶牛示范牧场项目.2008年9月.蒙牛现代牧业在宝鸡投资.项目计划在2010年底前建成.总投资4.8亿元.据称.老牛慈善基金旗下的“老牛投资”投资了现代牧业.”老牛投资具体管理老牛慈善基金的对外投资.目前基金会一期规模为5亿美元.
第二篇:蒙牛进入中粮时代
蒙牛进入中粮时代
“三年不干涉”承诺到期,创业元老离开一线,中粮将调整蒙牛“盈利至上”作风
在蒙牛打拼13年,掌舵6年后,杨文俊离开了蒙牛的一线管理岗位。至此,“带头大哥”牛根生所率领的蒙牛创业十元老均已离开一线。
从草根到行业龙头,“蒙牛速度”曾是令人瞩目的“商业奇迹”,蒙牛及其领导者们也因此身披光环。但这些光环随着三聚氰胺等事件的发生,慢慢褪色。
2009年7月,中粮成蒙牛最大股东,并承诺“三年不干涉”。如今承诺即将到期,蒙牛开始正式进入中粮时代。
一则人事变动公告,宣告蒙牛告别了一个“时代”。
4月12日傍晚,蒙牛乳业(2319.HK)发布公告,总裁杨文俊两届任期已满,不再兼任总裁一职,继续担任副董事长职务,总裁一职由中粮地产原副总经理孙伊萍接任。
此前,蒙牛的元老人物如牛根生、姚同山、孙玉斌、孙先红、邓九强等已相继辞任或退休,随着杨文俊的退位,蒙牛的老将全部离开了管理一线,蒙牛也随之向“牛根生时代”挥手告别,真正进入“中粮时代”。
中粮的三年不干涉
在最困难的时刻,中粮入主蒙牛,并作出了三年不干涉的承诺,但其后蒙牛发生了数起安全事故,负面新闻不断。
自2009年卖身中粮,三年来,蒙牛人给中粮交出了这样一份业绩:营收从257.1亿元增至373.87亿元,净利由11.1亿元增至15.89亿元。
对于这样的业绩,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仍不满意。他不满意的不是数字,而是“质量”。上月底宁高宁在媒体上表示,企业发展一定要以质量为最首要考虑,其次才是规模、盈利等。因此他不满意蒙牛过去三年的整体表现,蒙牛正在“反思”,未来中粮会更积极地参与蒙牛的日常管理,并调整蒙牛过去盈利至上的作风,做到凡事“质量优先”,从而消除社会的敏感。
在入主蒙牛三年后,宁高宁作出这样的表态不是“后知后觉”,而是一个在关键时间节点的“定调”。
2009年7月,中粮携手厚朴投资,以61亿港元入股蒙牛,成为蒙牛最大的股东。此后,中粮又数次增资,目前持有蒙牛28.09%股权。在谈及双方的合作时,当时宁高宁和蒙牛创始人牛根生均用“一拍即合”来形容。
对此,有分析认为蒙牛引入战略投资者主要因为三聚氰胺事件后需要在资金上解困。
而蒙牛高层则一直在否认当时存在资金链紧张的问题。
在2009年入主蒙牛时,中粮曾经对外透露了“三不”原则,即中粮不参与蒙牛的具体经营管理,不改变现有的经营团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改变目前的战略方向,只是战略投资。在“三不”之外,据媒体报道,当时双方还签了一个“中粮三年内不插手经营”的协议。
然而,这个“三不”原则给中粮造成了被动,这三年的时间里,蒙牛接连爆发负面新闻。
中粮也被指责作为大股东未履行好职责。
蒙牛怎么了?
在高速成长为中国乳业的龙头企业后,因为在营销投入和奶源建设上的失衡,蒙牛曾被评论是一部“营销机器”。
“蒙牛速度”在中国企业界曾经引人注目。
1999年牛根生在呼和浩特市一座民宅底层53平方米的两居室创立蒙牛,到2004年,蒙牛已成为行业老大。其后,凭借和“超女”的合作,蒙牛的品牌打响大江南北。
牛根生曾有一句名言:蒙牛集团有一个飞船定律,不是在高速中成长,就是在高速中毁灭。如果达不到环绕速度,那么只能掉下来;只有超越环绕速度,企业才能永续发展。
注重营销助推了蒙牛快速发展,但也是潜在隐患。
蒙牛给外界的印象是,很会卖牛奶,品牌建设和广告策划是其强项,并且多年来一直坚持市场导向,但自有奶源及产业链的建设相对薄弱。
营销保持高投入是蒙牛的一大特点。上个月发布的2011年财报显示,蒙牛全年的广告和宣传支出占到了总收入比例的7.6%,金额为28.4亿元,较上一年的23.6亿元增长了20%。
去年,蒙牛先后赞助了包括《花儿朵朵》、《天骄之声、唱响校园》以及2011年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多项活动,并在博鳌论坛、探月工程、航天工程等各方面保持持续投入,而针对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蒙牛与蒙古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签署了蒙古国运动员指定牛奶合作协议。
对于蒙牛的营销能力,“神五”上天就是很好的展示:第二天蒙牛在北京的灯箱广告全换成了“蒙牛牛奶——航天员专用牛奶”的宣传画。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这么多年来,蒙牛的摊子铺得太大了,行业龙头的背后,是其激进的战略,这曾导致奶源供应不足,引发了整个行业哄抢奶源。
因为在营销投入和奶源建设上的失衡,蒙牛曾被评论是一部“营销机器”。
蒙牛副总裁赵远花在三聚氰胺事件后曾说,蒙牛此前重营销、重市场、轻奶源、轻基地,要从这种模式转向重视奶源基地。
但是蒙牛管理团队还是要满足快速扩张的模式,需要业绩。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三年不干涉”结束后,中粮能否改变这种失衡?
中粮蒙牛“文化冲突”?
一个是位列全球500强的大型国企,一个是由草根发展而来的民企龙头,中粮与蒙牛在企业文化上有着太多不同。
“全产业链”是中粮在2009年起开始实施的一个战略,中粮把自己打造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
宁高宁认为,食品行业比较适合做产业链,而且食品行业做产业链全都是形成一个产业。“做下游,做品牌,做消费品,失败的人也很多。但是成功以后,稳定性和增长性很好。我基本断定,中粮有这个能力从上下游来做。为什么?因为别人很难做出来。”宁高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显然,蒙牛的“重营销、轻建设”的作风,与这种全产业链的战略格格不入。
在中粮入主蒙牛后,可以看出中粮不断接纳蒙牛的过程,中粮旗下我买网已经开始销售蒙牛产品。在中粮总部福临门大厦一层咖啡吧,蒙牛的产品也和福临门食用油、滋采大米等中粮系统内自有产品放在了一起展示。
在去年中粮夏季媒体沟通会上,蒙牛作为中粮的一员也派出副总裁参会到场,现任中粮总裁于旭波也着重向媒体介绍了蒙牛。
中粮入主蒙牛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中粮入主蒙牛到现在已经第三年了,对蒙牛的投资达到近100亿港元,三年的时间,这么巨额的投资就是从无到有重新做一家乳品企业,到现在也会发展得很好了。”王丁棉说。
在王丁棉看来,中粮入主后为蒙牛作出的最大贡献当属稳住了经营运作。
对于蒙牛与中粮的差异,蒙牛一位中层员工表示,“目前来看,我并没有看到两个企业文化打架的情况。其实,在这三年时间里,蒙牛和中粮还没有融合很多,这三年更多的是双方各干各的。”
“但新老板来了只有一星期多一点,目前还没有什么举动,但以后肯定会有变化。”这位中层说。他指的是4月12日,孙伊萍正式出任蒙牛总裁。
三年后的接手
在“三年不干涉”结束后,出于多方面的原因,中粮必须尽快真正掌控蒙牛,中粮开始布局,包括产业和人事。
2009年9月,中粮入主蒙牛不到两个月,蒙牛发布公告称已完成董事会改组,牛根生辞去其主要营运的附属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转任蒙牛乳业董事会主席,内蒙古蒙牛董事长一职由中粮集团现任总裁于旭波以非执行董事身份接任。
此外,中粮在蒙牛乳业董事会中占3个非执行董事名额。从此,中粮开始在人事等方面布局蒙牛。当时就有消息称,牛根生彻底离开蒙牛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去年6月,宁高宁正式接替牛根生担任蒙牛董事会主席。虽然牛根生还在担任蒙牛乳业的非执行董事,但是据蒙牛内部人士透露,他已经不参与蒙牛的管理了,只是个“虚名”。
中粮入主蒙牛后,从一开始承诺不参与蒙牛的具体经营,到“关于食品安全和战略的事情中粮一定插手”,再到宁高宁担任蒙牛董事会主席,以及如今中粮系高管孙伊萍接任总裁,中粮已经进入核心领导层,全面接管蒙牛运营。
此时,“三年不干涉”即将到期。
中粮接手释放利好
孙伊萍的到任更多的被机构解读为利好。财大气粗的中粮有足够的实力推动蒙牛转型。而宁高宁关于“暂不考虑规模与盈利,质量至上”的表态也给品牌形象带来了利好。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蒙牛起家主要靠牛根生的“大哥文化”,而中粮一直讲究职业经理人文化。孙伊萍作为职业经理人空降后,蒙牛的中粮特色将日渐明显。
王丁棉认为,如果没有中粮三年时间近100亿港元的资金支持,很难想象蒙牛现在是什么样子。从业绩来看,蒙牛规模很大,但是最基础的建设,如自有牧场的数量相对较少。
他表示,中粮对蒙牛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方案,首先把速度降下来,回到正常发展奶源的建设,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陈连芳认为,中粮集团对蒙牛的深度整合正在循序渐进。出身中粮系统的孙伊萍有着丰富的快消品经验,并明确提出“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因此,业内人士猜测,其入主蒙牛后,或将首先着力于食品安全体系,建立自有牧场等。
不过,要带领蒙牛夺回中国乳业老大的位置,持续昔日荣光并非一个简单的任务。
当然,中粮集团全面接管蒙牛,还是释放出一些颇为积极的信号。譬如:为了掌控奶源,中粮支持蒙牛开启并购之路,积极合作、参股兴建奶牛现代牧场;宁高宁要求以质量为发展重点,暂不考虑规模与盈利,而作为国企的中粮集团,对推动蒙牛的转型有着雄厚的实力。
营销专家肖竹青认为,孙伊萍接掌蒙牛总裁,标志着蒙牛集团正式进入了中粮时代,未来一年内蒙牛高管层或将还有较大人事变动。
据了解,目前蒙牛的管理层中,仍有不少“老蒙牛”。
■ 员工声音
“我们没有那么土”
在一系列负面事件后,外界对于蒙牛的质疑越来越多。
对于外界对蒙牛的种种质疑,蒙牛一位中层员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蒙牛这几年已经比较稳定了,做的大动作也不像超女时候那么多声音出来。但是随着摊子越来越大,可能会让外界觉得很激进。
“蒙牛每年都会制定下一年的发展目标,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制定是找专业机构,比如麦肯锡这种国际咨询公司。其实,蒙牛的下一个5年计划都已经做好了,每年的成长率是多少、有什么样的目标,都有计划。”这位员工说,“其实蒙牛并不是外界所说的那样是特土、特激进的企业。”
他认为,蒙牛确实有一些问题,“但蒙牛确实有一些很值得敬佩的职业经理人,很多中层领导开会说出来的话非常专业。”这位员工说,“我们蒙牛集团绝大多数都是内蒙古人,记得几年前我刚到蒙牛工作的时候,一天早上开例会,看到蒙牛的员工齐刷刷地穿着西装、留着寸头,说起话来很专业。”
■ 蒙牛大事记
●1999年,牛根生在呼和浩特市一座民宅底层53平方米的两居室创立蒙牛。到2004年,蒙牛已成为行业老大。
●2004年6月,蒙牛在香港上市前,蒙牛与外资签订对赌协议。最终赌赢。
●2004年6月,蒙牛在香港主板成功挂牌上市。当时香港主板市场市道低迷,蒙牛跑赢大市,认购踊跃,募资近14亿元。蒙牛管理层的大多数人成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其中,个人持股6.1%的牛根生一夜之间身家过亿。
●2005年1月,牛根生捐出在蒙牛所持的全部股份。2006年2月,牛根生辞去蒙牛集团总裁职务,2009年8月辞去蒙牛集团董事长职务,成为专职慈善家。
●2009年7月,中粮携手厚朴投资,以61亿港元入股蒙牛,成为蒙牛最大的股东。此后,中粮又数次增资,目前持有蒙牛28.09%股权。
●2012年4月12日,孙伊萍接替杨文俊,出任蒙牛总裁。
三聚氰胺事件以来蒙牛股市表现
2008年9月16日
22家企业的奶粉中查出三聚氰胺,蒙牛名列其中。
2009年2月11日
多家媒体报道称蒙牛特仑苏添加剂OMP违规,OMP里的IGF-1能增加癌症发病率。
2010年10月22日
呼和浩特警方通报称,蒙牛某员工伙同公关公司及网络营销公司,在网络上发布了多篇针对伊利产品的文章。
2011年12月24日
质检总局公布,蒙牛四川眉山工厂一批次纯牛奶被检出一强致癌物超标140%。
专题报道/新京报记者 李静
第三篇:中粮集团企业文化分析
【企业背景】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享誉国际粮油食品市场,在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品贸易、生物质能源开发、食品生产加工、地产、物业、酒店经营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成绩卓著。1994年以来,中粮集团一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中粮集团成立于1949年,成立之初是内外贸兼营的贸易公司,后专营粮食进出口业务。从1992年到2004年,中粮集团进入了全面改革、多样化发展阶段,由单一外贸公司向产业化转型,在管理上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1992年以来,中粮加快食用油、葡萄酒、麦芽、面粉、大米、饮料、巧克力、金属包装等生产加工业务以及地产开发、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逐步由传统外贸代理公司向以实业为基础、综合化经营的跨国公司转型。1999年上半年开始,中粮对企业进行重组、改制并在香港整体上市,拓宽融资渠道,推进中粮的全球化经营。通过全面的产业整合、架构调整和价值重塑。2005年以来,集团资产规模成倍增长,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速路。2009年,面对国内外新的市场环境和经营形势,中粮集团秉承企业社会责任,开启打造“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的新篇章。
中粮历史沿革:
1952年,中粮集团的前身——中国粮谷出口公司、中国油脂出口公司和中国食品出口公司组建。1953年,中国粮谷出口公司和中国油脂出口公司合并为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1961年,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和中国食品出口公司合并成立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
1965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
1998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2004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2007年,更名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
1958年生于山东滨州,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经济系,1987年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1987年加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曾任华润创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华润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华润北京置地有限公司主席;2004年12月起任中国粮油食品(集团)公司董事长。他是用金融资本整合产业资本的探索者。他不断引导公司中高层干部从“国有企业干部”向国际型“职业经理人”转变,认为只有保持优质、高效、稳定的职业化人才链,才有可能打造基业长青的企业。
【中粮文化体系的特点】
1、中粮集团的企业文化与时俱进,随着市场战略的转型与调整不断转换思维模式,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导其健康发展;
2、以“忠良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体系要求中粮的经理人和员工做到又“忠”又“良”,即“高境界做人,专业化做事”,既体现了市场导向的制度化需求,也凸显了鲜明的人性化特征;
3、身为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影响渗透到中粮的各个角落。中粮充分利用党建这一特有的宝贵资源,把企业文化建设和党建有机结合起来。党建借助企业文化的新理念,更贴近企业和员工,增强党建的活力和亲和力;企业文化依托党建成熟的工作体系和党工团丰富的组织资源,更快地落地生根。中粮集团党组把企
业文化明确定位为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是中粮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运用“体验营销”的手段巩固和传播集团新文化。
【中粮集团的品牌文化】
中粮集团的品牌文化体系,包括精神、行为和物质三个层面的内容。
一、精神层面
主要体现为中粮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即集团统一的价值观,包括使命、愿景、战略、企业精神、品牌信仰等。
集团使命:我们奉献营养健康的食品、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及生活服务,使客户、股东、员工价值最大化。其中,“奉献”体现“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境界;“营养健康的食品、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及生活服务”是中粮需要奉献的具体内容,是各方对中粮的要求,是中粮必须要实践的经营任务;“实现价值最大化”体现了中粮运作的效率、目的性,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国有企业的必然要求;“员工价值最大化”使员工与企业的命运紧紧相连,通过企业的发展,使员工过上“体面的生活”,包括收入增长、良好的工作环境、个人的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集团愿景:建立主营行业领导地位。这意味着中粮要在所进入的主营行业具有竞争力、影响力、控制力和市场占有率。中粮的每一个业务单元、每一项业务,通过寻求有效的商业模式不断成长,达到行业领导地位。
集团战略:集团有限相关多元化,业务单元专业化。
集团企业精神:诚信,团队,专业,创新。
集团品牌理念--自然之源,重塑你我。自然是人类的源泉,自然资源是中粮生存和生长的根基。回归自然,回归到自然的环境、自然的成长、自然的能源、自然的再生之妙,中粮才会更具生命力和影响力。中粮尊重自然规律,善用自然的力量,致力于创造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自然之源,重新塑造我们每一个人,塑造更美好的生活。
集团文化:诚信、业绩、专业、团队、学习、创新、公开、公正、透明、简单、处以公心、与人为善。
二、行为层面
行为层面的企业文化,是价值观在经理人和员工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上的表现,包括“五步组合论”、“6S管理体系”、“企业管理逻辑系统”、“行动学习法”、“高境界”、“团队工作法”、“战略思维”、“职业经理人”、“大中粮,无边界”等。
中粮集团在对经理人的管理上提出了“两高”的要求,“一高”即高境界,是宁高宁董事长给经理人提出的八点要求,给中粮经理人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另一高”是对经理人的“高压线”,即经理人廉洁自律十四条,是对经理人的基本要求,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中粮集团倡导“大中粮,无边界”,意指全体员工都是中粮人。过去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公司内部存在着两支队伍,一支是档案关系在公司的正式职工,另一支是市场化招聘的员工。2007年集团借《劳动合同法》出台之机,很好地推行了劳动合同改革,将两支队伍变成一支队伍,打破了原来国企按照档案而不按照劳动合同来管理员工的做法。无论档案在哪里,每名员工都与其所工作的独立法人实体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关系成为员工关系管理的根本依据。
中粮集团讲求 “感恩”、“欣赏”和“信仰”。
三、物质层面
物质层面的企业文化,即价值观外化为的各种具体形式,包括中粮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办公环境与宣传物品、群体性活动、仪式和内部流行语等。
出色的内刊——《企业忠良》;
建立中粮集团企业大学---忠良书院,培养优秀人才,传播企业文化理念; 中粮司徽的设计,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包含四种颜色,梦想蓝、喜悦橙、青春绿、承诺棕。橙色代表土地,蓝色代表天空和阳光,中间的绿色代表生命,也像一个”人”字,寓意着中粮能够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纽带和桥梁,体现了”自然之源,重塑你我”的理念;
新标识由扬特品牌识别咨询公司设计,为立体六角形,取自太阳耀光的形状。图标主体由天、地、生命三部分组成,充分表达了中粮“尊重自然规律,善用自然的力量,致力于创造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自然之源,塑造自己,塑造生活,塑造人类社会”的品牌理念。
中粮司歌的名字叫《阳光》,由宁高宁董事长作词、高晓松作曲。这首歌是
中粮集团正在积极建设和推广“阳光下的企业文化”一个方面的反映。
【启示】
1、企业文化需要与时俱进,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战略的转型与调整不断转换思维模式,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保持企业持久的竞争力,引导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优势,把党的先进文化融入到企业自身
文化之中;
3、企业品牌文化的创造要从精神、制度、物质各个层面着手,精神是基础,制度是约束力,物质是保障;
4、优秀的企业文化应具有人性化特征,充分考量来自不同人群的需求和价值观,最大限度协调好顾客,员工,管理层的关系;
5、企业文化不仅是外在的规范和准则,而是发自经理人和员工内心的一种“态度”。新的企业文化从诞生到被广泛接受认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采取适当手段,推行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和活动,巩固和传播集团新文化,使其深入人心;
6、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形象的标志之一,应充分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展现企业积极向上负责任的一面,对树立企业在社会中的良好形象有重要意义。
中粮集团的品牌家族图谱,来看看这家世界500强企业阵线是多么庞大!
第四篇:中粮集团人力资源的分析
中粮集团人力资源的分析
看完这个案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公司对人员的内部培养的重视。公司不仅重视大学生入职前的职业培训,同时重视对在职员工各方的能力提升的培养。公司将培训看做是员工发展的核动力,其实每位员工的发展都将推动公司的发展,即培训不仅是员工发展的核动力同时也是公司发展的核动力。
注重内部的培养是中粮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特点。中粮集团的招聘重点在校园招聘,这就决定了新找到的员工中绝大部分是没有工作经验的人,这就要求中粮集团在入职培训以及职业培训中加大人力与物力的投入,才能使刚加入的大学生更好更快的融入公司,为公司尽早、尽好的创造价值;中粮集团通过KAAPP评价体系来锤炼职业经纪人,这个系统不仅仅进行评价,同时将评价细化,可以使每个经纪人在评价后对自身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以便对每位经纪人做出不同的培养方式;中粮集团通过将培训作为一种工具方法引入组织和团队建设中来,使培训内容更加符合被培训人的需求。同时通过《企业忠良》以及“忠良书院”来进一步培养集团文化。中粮集团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细节上的差异化标准,如在评价体系中充分考虑到了正职副职之间以及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巨大区别,给予不同的评价标准,使得各个岗位的人的评价得以公平公正;再如在薪酬绩效方面采取了以岗定薪,按绩取酬,注重公平的原则,鼓励员工积极进取。
根据案例以及特点的分析,在我看来中粮集团人力资源部比较重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开发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但同时比较忽视人力资源规划以及员工关系。在案例中中粮集团人力资源部并没有关于人力资源规划需求与供给的预测,也没有这方面的计划;同时中粮集团虽然重视员工的培养,但是并没有关于员工工作环境、生活方面的关注,例如员工家庭生活情况基本调查(有无贫困家庭等),员工心理辅导室等。
第五篇:蒙牛企业文化分析
蒙牛企业文化分析
摘要: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对公司日常运营有极大影响,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蒙牛集团成立仅仅十余年,但其取得的成就是很多老牌大企业都望尘莫及的,它的成功来自有很多因素,其中企业文化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关键词: 蒙牛 企业文化
一、蒙牛集团简介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初,主要生产奶类产品系列,现已在全国 15 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 20 多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奶品、奶酪五大系列 200 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本着“致力于人类健康的牛奶制造服务商”的企业定位,蒙牛乳业集团在短短十年中,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迹”。从创业初“零”的开始,至2008年底,主营业务收入实现239亿元,年均递增104%,是全国首家收入过200亿元的乳品企业。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超过35%;UHT牛奶销量全球第一,液体奶、冰淇淋和酸奶销量居全国第一;乳制品出口量、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居全国第一。
公司徽标
本标志是企业名称“蒙牛”的表意造型。以厚实飘逸的一抹横笔,象征内蒙古广袤肥沃的土地,独特的区域优势表明企业的发展条件尽得天时、地利。弯角坚挺如峰,表明牛的坚韧、勤劳,象征积极向上、稳健、奋进的企业理念。
整个标志以白色、绿色构成,突出追求天然,远离污染的主题.蒙牛的多项记录
·蒙牛产品是唯一的“中国航天员专用乳制品”
·蒙牛产品是“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运动员专用产品” ·蒙牛是中国第一家参加 APEC峰会的民营企业
·蒙牛以“强乳兴农”为企业使命,与百万农民结成命运共同体,是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最大的“造饭碗企业”
·蒙牛工厂被瑞典利乐公司列为“全球样板工厂”,这在中国境内尚属首例 ·蒙牛首倡将呼和浩特建为“中国乳都”,把经营企业品牌与经营地区品牌融为一体 ·蒙牛在国内首创“运奶车桑拿浴车间”,保证奶源清洁卫生 ·蒙牛是中国大陆乳制品企业中唯一一家在海外上市的公司
二、企业文化简述
1.企业文化定义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和遵守的、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
企业文化反映了一种致力于物质生产的精神气质,一种企业经营哲学和自我超越的企业生活态度。
2.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研究企业文化的结构是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来探讨,可以从物质层、行为层和精神层等层面上对企业文化进行深入剖析。(1)企业物质文化。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它是一种以物质为形态的表层企业文化。具体包括企业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企业器物和企业标识。
(2)企业行为文化。是企业员工只在生产经营、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是以人的行为为形态的中层企业文化,以动态形式作为存在形式。具体包括企业目标、企业制度、企业民主、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人际关系。
(3)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一种企业意识和文化观念,它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深层企业文化。具体包括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道德。
由此可见,企业竞争的最高层次是企业文化的竞争!
三、蒙牛的企业文化分析
1.蒙牛企业文化总述
· 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蒙牛乳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 · 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是蒙牛乳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蒙牛乳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
· 社会主义道德是蒙牛乳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 社会主义和谐是蒙牛乳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 · 优越的环境是蒙牛乳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保证;
· 良好的形象是蒙牛乳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追求的外在表现; · 创新是蒙牛乳业集团健康、持续、快速成长的法宝。
蒙牛的使命:
百年蒙牛,强乳兴农;
提供绿色乳品,传播健康理念; 为提升消费者的健康品质服务; 为员工搭建人生价值的实现平台。
蒙牛的宗旨:
对消费者:提供绿色乳品,传播健康理念 对客户:合作双赢 共同成长 对股东:高度负责 长效回报
对员工:学习培训 成就自我 对社会:注重环保 回馈大众
蒙牛企业文化的特征:两高、两强、三型。
具体来说,“两高“是指:目标高——全球乳业的领先者,境界高——以蒙牛事业为己任,不以蒙牛利益为己有。
“两强”是指:企业文化创新力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强。“三型”是指蒙牛致力于打造学习型、尊重型、竞争型企业。
2.蒙牛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
·诚信:百德诚为先,百事信为本,诚信是蒙牛文化的核心。·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报恩是蒙牛做人的原则。
·尊重:建立相互尊重的蒙牛拇指文化,让人人都感到伟大和崇高,在工作中感受生命的意义。
·合作:二人为仁,三人为众,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在合作中共赢是蒙牛人做事的原则。
·分享:一个人最大的智慧就是与别人分享的智慧,只有分享的思想才有力量,没有分享,就没有团队的成长。
·创新:创新是旧的资源新的整合,创新是蒙牛事业发展的灵魂,与时俱进是创新的最佳体现。
3.蒙牛企业亚文化解析
(1)战略文化:专注乳品事业,打造核心能力;强化危机意识,实施百年创业。(2)人才文化:搭建成长平台,强化学习培训;实施大师计划,成就员工价值。(3)经营文化:以需求为导向,以双赢为目的;以质量为核心,以服务为手段。(4)竞争文化:倡导宏观联合,坚持协同竞争;在竞争中发展,在合作中双赢。
(5)产品文化:以品质取得信任,以品牌提升价值;以创新制造差异,以成本赢得竞争。(6)市场文化:客户就是市场,人心就是市场,家门口就是国际市场。企业价值链之间的竞争本质是文化力的竞争。
(7)营销文化:80%是营,20%是销;营造一种文化概念,率先深入人心,便是市场营销的一切。营销不仅要深入,而且要“神”入。
(8)领导文化:分权有序,集权有道;事权分散,财权集中;提升领导影响力。
4..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什么是企业家?企业家是围绕企业终极目标,能将有效资源做最佳整合的人。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很难营造企业家成长的环境; 没有优秀企业家的成长,很难获得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
蒙牛集团创始人、现任总裁牛根生是当代中国公认的优秀民营企业家。近年来被评为:“ 2002年中国十大创业风云人物(之一)”;“2002年中国经济最有价值封面人物”;“中国民营工业行业领袖”;在“2003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和张瑞敏、柳传志等商业泰斗同时成为25位企业“新领袖”;2003CCTV“中国经济人物”。2004
年 第二届中国策划大会暨著名策划评选活动中,与张瑞敏、魏家福等8 人获“中国策划最高奖”。蒙牛现在能够有这么好的企业文化与牛根生个人的领导是分不开的。
5.蒙牛的广告定位
在对外宣传中,蒙牛始终把自身定位在“草原、时尚、健康的倡导者”上。蒙牛的主要产品及其形象代言: 蒙牛酸酸乳历年代言人:
2005年:张含韵
2006年:李宇春、陈西贝、黄雅莉、赵静怡
2007年:王心凌
2008年—2010年:SHE、飞轮海
2011年— 韩庚、蔡依林 蒙牛早餐奶:王珞丹
蒙牛冠益乳:孙俪
蒙牛随变冰淇淋:2010年BY2& 吴克群,2011年萧亚轩
蒙牛阿拉奶粉:袁咏仪
蒙牛真果粒:李冰冰
蒙牛“新养道”高端牛奶:章子怡
蒙牛“特仑苏”金牌牛奶:郎朗
蒙牛旗下的这八大产品互相补充,充分满足各细分市场的需求,其营销策略和宝洁公司有异曲同工之妙。值得一提的是,蒙牛从2005年开始与“超级女声”合作,依靠音乐营销打开了产品销路。
最后,我们可以得出蒙牛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 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以蒙牛事业为己任,不以蒙牛利益为己有。
参考文献(五号宋体加粗)居左,空两格放置:
[1] 杜玉梅、周颖.《企业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2] 刘光明.《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
[3] 蒙牛官方网站.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