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续修地方志工作规划》的通知
【发布单位】81002
【发布文号】苏政办发[2000]36号 【发布日期】2000-05-08 【生效日期】2000-05-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江苏省续修地方志工作规划》的通知
(苏政办发〔2000〕36号2000年5月8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续修地方志工作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续修地方志工作规划
(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二000年五月)
盛世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我省首届地方志编纂工作是从80年代初展开的,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领导下,经过广大修志工作者十多年的艰苦努力,三级志书的编纂任务已基本完成。这对于全面反映我省地情,积累和保存地方文献,推动我省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通知》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的要求,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研究决定,我省将从2000年起续修地方志,并制定工作规划如下:
一、一、指导思想
续修地方志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客观真实地记载历史。认真总结首届修志工作的经验,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使新编志书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力争多出精品、多出良志,更好地为江苏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二、主要任务
续修地方志的主要任务是:续修省、市、县(市、区)三级志书,有条件的地区可编写(续修)乡(镇)志、村志、部门志及其他类志书。续修志书的具体篇目:省级志书1部,内设40部左右分志;市级志书12部(南京市在《南京通志》完成后,另行考虑续修工作);县(市)级志书64部;省辖市所辖区志书暂定28部(除目前正在编纂志书的16个区外,其余28个省辖市所辖区列入续修范围),它们是:苏州市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郊区;无锡市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马山区、郊区;常州市钟楼区、郊区;南京市白下区;镇江市京口区、润州区;扬州市广陵区、郊区;泰州市海陵区、高港区;徐州市贾汪区、云龙区、鼓楼区、泉山区、九里山区;连云港市云台区、连云区、海州区、新浦区;宿迁市宿城区。
三、三、基本要求
(一)编写
1.续志断限。续志上限一般从上届志书的基本下限次年开始,内容可根据需要作适当的追溯;下限原则上为上届志书断限后的20年左右。
2.续志篇幅。省志2000万字左右,市志200万字左右,县(市、区)志80万字左右。
3.续志名称及书写形式。续志以现行行政区划名称冠名,括注断限起止年份,行文按《江苏省地方志行文规范》执行(由省地方志办公室另行制定)。
(二)评审验收
省、市、县(市、区)三级志书实行二审一验收制度。一审由同级地方志办公室主持(省志由各专业志编辑室主持),组织本地(行业、专业)专家和修志人员对志稿进行自审;二审由同级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持(省志由各专业志编纂委员会主持),会同上级地方志办公室、省地方志评审小组及有关领导、专家对志稿进行会审;验收工作由省地方志验收小组负责。
(三)印刷出版
各级志书验收合格后,由同级政府批准出版。出版前要将批准出版文件的复印件报省地方志办公室备案;三级志书一律采用16开精装本,横排印刷,装帧、版式务求统一;有条件的地方可出版电子版和网络版志书,以利于信息上网;三级志书的出版工作,按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执行。
四、四、组织领导
续修志书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的修志体制。《江苏省志》的编纂,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领导下,由省地方志办公室组织实施。承担省志续修任务的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成立专业志编纂委员会和编辑室,由一位主要负责同志分管修志工作。几个单位合修一部专业志的,应通过协商联合成立编纂委员会和编辑室,并明确牵头单位。各级政府要把修志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切实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志书编纂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作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各级地方志办公室要重视抓好修志人员队伍建设。注意选配好主编,并选聘一些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熟悉本地区(行业、专业)发展情况、文字基本功比较扎实的同志充实到修志队伍中来。还可聘用一定数量的兼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参与续修志书工作。要按照本规划的要求,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形成具体编纂方案,报省地方志办公室批准后实施。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行政应诉办法的通知(苏政办发〔2018〕30号)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行政应诉办法的通知(苏
政办发〔2018〕30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行政应诉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4月3日(此件公开发布)
江苏省行政应诉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全省行政机关行政应诉行为,提高行政应诉水平,促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省行政机关的行政应诉工作,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全省各级行政机关应当自觉维护司法权威,认真落实行政机关出庭应诉、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和独立行使审判权、尊重并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等制度。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行政应诉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做好行政应诉工作相关机构、人员、经费等保障工作,及时研究解决行政应诉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法制工作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行政区域内行政应诉工作,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应诉案件报告、人员培训、旁听庭审、重点疑难案件研讨、案件汇总分析等制度,不断提高应诉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诉能力。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为被告的行政应诉案件,按照下列情形确定应诉工作承办单位:
(一)未经行政复议的案件,原行政行为单位或被诉行政不作为的具体单位为应诉工作承办单位;
(二)因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单独成为被告的案件,由行政复议机关负责应诉工作,作出被诉原具体行政行为或被诉行政不作为的单位,应当积极配合行政复议机关做好应诉工作;
(三)原行政行为单位不明确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与政府办公室(厅)联系确定应诉工作承办单位。其他行政机关为被告的行政应诉案件,参照前款规定执行。第六条
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为被告的行政应诉案件,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办理应诉事务。第七条
行政复议机关和原行政行为单位为共同被告的诉讼案件,行政复议机关对行政复议程序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原行政行为单位对原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第八条
行政机关收到人民法院的行政应诉通知书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文书后,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第九条
行政应诉工作承办机构,履行以下职责:
(一)确定行政应诉人员;
(二)依法调取相关案卷材料,收集、整理、补充证据;
(三)组织起草并提交行政诉讼答辩状等法律文书;
(四)申请相关证人出庭作证;
(五)组织出庭应诉;
(六)承担行政应诉其他相关工作。第十条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要带头履行行政应诉职责,积极出庭应诉,切实化解行政争议。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会高度关注或者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行政应诉案件,以及人民法院书面建议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的案件,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第十一条
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正职负责人、副职负责人以及其他参与分管的负责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包括该行政机关具有国家行政编制身份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被诉行政行为是人民政府作出的,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被诉行政行为具体承办单位的工作人员,可视为被诉人民政府相应的工作人员。第十二条
被诉行政机关可以委托1-2名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诉讼代理人中至少有1名是被诉行政行为的承办人或者是熟悉相关业务的工作人员,不得仅委托律师或者外聘的法律顾问出庭。诉讼代理人应当在开庭前向被诉行政机关汇报案件的准备情况,汇报内容包括案件基本情况、争议焦点、答辩思路、证据准备等。第十三条
行政应诉人员应当认真研究案情、证据、依据以及其他有关材料,熟悉相关法律规定,做好出庭应诉准备,提高答辩举证工作质量。重大、复杂的行政应诉案件,可通过咨询、论证等方式听取相关专家学者、法律顾问的意见。第十四条
行政应诉人员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将经内部审核的答辩状、证据、依据以及其他有关材料提交人民法院。第十五条
行政应诉人员出庭应诉应当着装庄重整洁、言语举止得体,并遵守以下规定:
(一)按时出庭参加庭审;
(二)遵守司法程序和法庭纪律;
(三)尊重审判人员和其他诉讼参加人;
(四)遵守工作纪律,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第十六条
行政应诉人员出庭应诉应当根据庭审要求,围绕争议焦点,充分陈述事实和理由,出示相关证据、依据。针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和证明目的,适用依据的准确性等进行质证和辩论。第十七条
人民法院组织行政诉讼案件调解的,行政应诉人员应当在其权限内积极配合,无权决定的事项应当及时向行政应诉承办单位报告,不得以欺骗、胁迫等非法手段使原告撤诉,也不得损害公共利益。第十八条
在人民法院作出生效裁判前,被诉行政机关发现被诉行政行为确有违法或者明显不当的,可以主动依法纠正,并书面告知人民法院和相关当事人。经过行政复议的案件,原行政行为单位纠正其行政行为的,还应书面告知行政复议机关。第十九条
被诉行政机关收到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后,根据以下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生效裁判文书有履行内容的,应当在裁判文书确定的期限内依法履行,不得拒绝履行或者拖延履行;
(二)认为应当上诉的,按照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三)认为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或者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法律监督。第二十条
对人民法院作出的责令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判决,除原行政行为因程序违法或者法律适用问题被人民法院判决撤销的情形外,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行政行为。第二十一条
对人民法院提出的司法建议,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处理,并在规定期限内将处理情况书面回复人民法院。第二十二条
行政诉讼活动全部结束后,行政应诉承办单位应当及时将全部应诉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归档保存。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对行政应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报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和上一级行政机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负责对本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行政应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出庭应诉、司法建议反馈、支持人民法院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以及行政应诉能力建设等情况纳入依法行政考核范围。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典型案件,组织行政机关负责人旁听行政诉讼案件审理、观摩庭审活动。各级行政机关应当积极组织工作人员旁听行政诉讼案件审理、观摩庭审活动。第二十六条
对败诉、重大疑难、社会影响较大或者具有普遍性的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应当深入分析研究,认真梳理总结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应当及时将相关情况报告本级人民政府。第二十七条
行政机关应当加强行政应诉能力建设,配备具有法律职业资格或者法律专业知识背景或者法律职业从业经历的人员,定期开展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应诉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并为行政应诉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第二十八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一)干预、阻碍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诉讼案件的;
(二)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三)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不出庭应诉也不委托相应工作人员出庭的;
(四)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的;
(五)对人民法院的司法建议书,不按规定期限书面反馈或者落实整改措施的;
(六)其他依法应当追究责任的。第二十九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参加行政诉讼活动,适用本办法。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用地审批办法的通知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用地审批办法的通知(苏政办发〔2005〕11
5号)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7日点击数:
196 【字体:小 大】
打印文章
苏政办发〔2005〕115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江苏省建设用地审批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五年十二月二日
江苏省建设用地审批办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以及《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一条 依法应由省人民政府批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和未利用地使用的建设用地审批适用本办法。
第二条 省人民政府委托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和未利用地使用的建设用地审批工作。省国土资源厅每季度末将本季度建设用地审批情况综合汇总报告省人民政府,重大事项及时报告。
第三条 建设用地报批分为分批次建设用地报批与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报批两种类型。
分批次建设用地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进行选址建设的用地。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是确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之外选址建设的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建设项目用地。
第四条 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下列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1、省发改委等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
2、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按土地利用计划分批次用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
3、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五市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经省人民政府审查后报国务院批准;
4、其他应由省人民政府审批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第五条 征收下列土地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1、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且不超过三十五公顷的;
2、其他土地不超过七十公顷的。
第六条 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征收农用地的,应依法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其中经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同时办理土地征收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土地征收审批;经省人民政府在土地征收批准权限内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同时办理土地征收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土地征收审批;超过土地征收批准权限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农用地转用后报国务院办理土地征收审批。
第七条 具体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国有未利用地,占用五公顷以上的,由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军事设施、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建设项目用地应报国务院批准。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未利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使用五公顷以上的,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八条 分批次建设用地拟开发地块中,涉及使用国有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一同报批。
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涉及使用国有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一同报批。第九条 分批次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用地要提供土地开发建设整体方案,已有具体建设项目的,应附项目名单,列明项目名称、性质、规模和用地面积。分批次建设用地经依法批准后,在已批准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其他有关文件没有明确分期建设的,应一次性报批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
第十条 建设用地报批材料的组成。
(一)分批次建设用地报批应提供以下材料:
1、建设用地项目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
2、土地分类面积汇总表;
3、征收土地数量及安置农业人口情况汇总表;
4、建设拟征(占)地土地权属情况汇总表;
5、标注拟占用土地位置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6、标注拟占用土地位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7、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和勘测定界图;
8、需收回国有土地的应附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补偿安置情况表;
9、拟定拟征地项目的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时,根据《国土资源听证规定》要求开展相关工作的情况说明。当事人要求举行听证的,应附听证笔录。
(二)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应提供以下材料:
1、建设用地申请表;
2、建设用地项目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供地方案;
3、土地分类面积汇总表;
4、征收土地数量及安置农业人口情况汇总表;
5、标注拟占用土地位置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6、标注拟占用土地位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7、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和勘测定界图;
8、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9、项目批准、核准或备案文件;
10、初步设计批准文件或其他设计批准文件;
11、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或线型工程平面图;
12、是否压覆重要矿床证明材料或压覆重要矿床评估报告;
13、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14、需收回国有土地的应附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补偿安置情况表;
15、占用林地的,需附有权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的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
16、拟定拟征地项目的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时,根据《国土资源听证规定》要求开展相关工作的情况说明。当事人要求举行听证的,应附听证笔录。
第十一条 各类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需单独选址建设的项目,依法可以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修改方案可在报批用地时一并报批。其它项目用地涉及修改规划的,按法定程序修改规划后,方可报批用地。建设项目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报国务院批准。第十二条 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在设区的市范围内涉及多个县(市、区)的,由有关市组织相关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分别开展基础工作,市国土资源部门汇总情况后,以市为单位报批。
第十三条 依照有关规定受理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国土资源部门,在对项目用地进行预审后提出意见,建设用地正式报批时,附上预审通过意见。
符合已发布建设用地指标规定标准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建设用地正式报批时,可不附项目总平面布置图或线型工程平面图。预审通过但对有关问题提出完善性意见或预审后情况发生变化的,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要督促落实预审意见,在建设用地正式报批时,对有关情况作出说明。
第十四条 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报批时,应附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和勘测定界图。交通、能源、水利、矿山、军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部分区段,因地形地质情况复杂,确实无法在报批建设用地前完成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可暂不附该地段的勘测定界有关图件资料,由市、县国土资源部门依据批准的工程设计,进行现场踏勘调查,在比例尺不低于1∶1万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标明用地范围。
第十五条 建设用地涉及的土地权属、地类和面积的认定,应以审查合格的现势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登记资料以及勘测定界资料为依据。建设用地报批材料中勘测定界成果与土地利用现状图不一致的,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要对有关情况作出专门说明。
第十六条 农村村民宅基用地涉及占用农用地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按照土地利用计划,以村为单位汇总后单独分批次报省人民政府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农用地转用经依法批准后由县级人民政府按户逐宗批准供应宅基地。
因建设需要将农村村民住宅拆迁,新建安置用房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不得混同农民宅基用地审批。
第十七条 市、县国土资源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编制拟定建设用地呈报材料,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逐级报送省国土资源厅(分批次建设用地报送二套材料,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报送三套材料)。开发区与无建设用地独立呈报权的市辖区组织的建设用地报批材料,由市、县国土资源部门统一上报。
编制呈报材料应使用江苏省建设用地审批信息系统,纸质报件应与电子报件相一致。
第十八条 组织建设用地呈报材料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含建制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的用地组成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其他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的用地组成村镇分批次建设用地。市、县报批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原则上每年控制在五个批次内。第十九条 省国土资源厅依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建设用地进行审查。审查通过批准后,加盖“江苏省人民政府土地审批专用章”。第二十条 建设用地呈报材料资料不全或内容不符合要求,但可以补充完善的,省国土资源厅在五个工作日内通知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和有关单位限期补报完善。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和有关单位在接到通知后的十五个工作日内,将所需材料报送省国土资源厅。逾期不能说明原因或补充完善资料仍不符合要求的,由省国土资源厅将建设用地呈报材料退回市、县国土资源部门。
第二十一条 省国土资源厅在二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建设用地审批工作。二十个工作日内不能完成审批的,经省国土资源厅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个工作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建设用地经批准后,市、县人民政府或有关单位在接到通知后三十个工作日内应依法缴纳相关费用。逾期不缴纳或不能足额缴纳的,该批次(项目)建设用地呈报材料作废,使用的农用地转用计划收回。第二十二条 建设用地经批准并依法缴纳有关费用后,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办理建设用地批复文件,通知有关市人民政府,并抄送同级国土资源部门。
第二十三条 征收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市、县人民政府应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做好公告登记以及补偿安置工作,省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定期监督检查。
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分批次建设用地、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的供地情况,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应及时向省国土资源厅备案。对未按规定时间及有关要求备案或在备案中弄虚作假的地方,暂停其建设用地审批。第二十四条 建设用地经依法批准后,凡不违反保密规定的,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允许查阅批文内容。
第四篇: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苏政办发〔2007〕82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 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七年七月三日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
第一条
为奖励在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以下简称高等教育)中取得教学成果的单位和个人,鼓励开展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根据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以下简称教学成果),是指反映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 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主要包括:
(一)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多样性要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转换教育思想、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培养模式、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实践教学、保证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二)适应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推进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在推动教学管理现代化,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产学研合作、优质资源共享、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教学成果的主要形式为反映以上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实施方案、研究报告、教材、课件、论文、著作等。
第三条
在本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果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依照本办法规定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
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由教学成果持有单位或者个人所在单位择优向省教育行政部门推荐。
第四条
省级教学成果奖每两年评审一次,设特等奖20个、一等奖60个、二等奖120个。
第五条
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省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组织工作。
第六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教学成果项目,其持有单位或个人可以申请省级教学成果奖:
(一)具有原创性,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所突破,具有先进教育 理念,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高等学校办学规律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律,在本省处于领先水平的成果。
(二)具有较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经过两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取得明显实效的成果。
(三)具有较大示范性和指导推广作用,取得较高认同度,在全国或本省产生积极影响的成果。
第七条
省级教学成果奖由省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负责初评。评审委员会由省教育行政部门在每次评选工作开始前聘请有关专家组成。
第八条
评审委员会的成员应当客观、公正地开展评审工作。评审委员会成员本人,与本人有亲属、师生关系的人员或者本人所在工作单位(高等学校院、系)是教学成果奖申报人的,该评审委员会成员不得参加评审工作。
第九条
评审委员会按照规定的标准与程序进行论证评审,提出获奖名单与奖励等级建议,报省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并公示。
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与奖励等级建议由评审委员会无记名投票产生。其中二等奖须有评审委员会全体委员二分之一以上赞成;一等奖须有评审委员会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赞成;特等奖须有评审委员会全体委员四分之三以上赞成。
第十条
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实行异议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评审工作有异议的,可以在评审结果公示之日起3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省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并写明联系人姓名、地址、联系电话。单位提出异议的,须加盖本单位公章;个人提出异议的,须签署真实姓名。
省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异议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核实处理,并自处理完毕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将核实及处理情况告知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
第十一条
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由省人民政府批准授予,一等奖和二等奖由省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授予。
第十二条
省级教学成果奖的奖金数额为:特等奖每项奖励5万元,一等奖每项奖励1万元,二等奖每项奖励5000元。
奖金由省人民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付。奖金归获奖者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
第十三条
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情况记入获奖者本人档案,作为考核、晋升、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
第十四条
获得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的,由省教育行政部门择优向国务院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推荐,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第十五条
评审委员会的成员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对教学成果项目的评审应当回避而不回避的,其参加的评审结果无效。评审委员会应当按要求重新组织评审。
第十六条
对于弄虚作假或者剽窃他人教学成果获奖的,由批准机关撤销奖励,收回证书和奖金,并责成有关单位对当事人给予行政或者纪律处分。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主题词:教育 教学成果△ 奖励办法△ 通知
抄送: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军区。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7年7月4日印 5
第五篇: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政府对外开放办公室关于建立江苏省国家级
【发布单位】81002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9-05-04 【生效日期】1999-05-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政府对外开放办公室关于
建立江苏省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工作考核制度的意见的通知
(1999年5月4日苏政办发〔1999〕6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政府对外开放办公室《关于建立江苏省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工作考核制度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建立江苏省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工作考核制度的意见
(省政府对外开放办公室 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省政府:
我省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已成为江苏改革开放的窗口、利用外资和出口创汇的基地、国民经济的重要新增长点。为进一步提高江苏对外开放水平,推进全省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的建设,强化管理,促进发展,拟建立江苏省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工作考核制度。现就建立江苏省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工作考核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一、切实加强对开发区的建设和考核工作。开发区工作考核制度能帮助各级政府了解和掌握开发区情况,有利于督促和指导开发区工作。省政府对外开放办公室拟对全省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建立工作考核。各级政府也要进一步将所办开发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开发建设目标责任制,建立相应的工作考核制度,强化开发区管理,切实做到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充分发挥其经济集聚、示范、辐射、带动的作用。
二、二、开发区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对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的考核,主要围绕切实把开发区建设成为经济重要新增长点这个中心,着重从管理体制、管理水平、投入产出、利用外资、出口创汇五个方面进行考核,采取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以定量考核为主的办法。
三、三、开发区工作考核的办法。对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的工作考核拟采取每年考核一次的办法。整个考核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省辖市政府按照本考核制度要求,对辖区内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进行考核自查,于次年元月底前向省政府呈报所办开发区上的自查报告。第二阶段,省政府对外开放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各地自查报告进行有重点的考核考查。第三阶段,将考核结果上报省政府。
四、四、对开发区工作考核的奖惩。为了通过工作考核,达到鼓励先进的目的,拟对工作考核各项指标先进的开发区予以表彰。对当年考核不合格的开发区,予以通报批评;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省级开发区,拟考虑撤消其省级开发区的资格。
五、五、关于建立江苏省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工作考核制度的具体实施细则,由省政府对外开放办公室负责另行制定下发。
以上意见如无不当,请批转各地贯彻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