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近现代名人

时间:2019-05-15 05:45: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近现代名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近现代名人》。

第一篇:安徽近现代名人

近现代名人

(1823-1901):清合肥人,字少荃,道光进士,洋务派领袖。1853年办团练抵抗太平军,1858年入曾国藩幕,襄办营务,1861年编练淮军,在他主持下,淮军逐步实现了近代化,先后镇压了太平军、捻军,最后成为清政府国防军主力。1862年升任江苏巡抚,1865年为两江总督,1867年授湖广总督,1870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洋务派领袖。自60年代开始,先后开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主要有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天津电报局、津榆铁路等企业,利用海关税收购军火和军舰,创立北洋水师学堂,主持向海外派遗留学生活动,建立北洋海军。有《李文忠公全集》。

(1836-1895):清庐江人,字雨亭,海军提督。参加淮军后随从刘铭传镇压太平军、捻军,升任参将,1874年李鸿章筹办海军,1875年受命赴英国购买军舰。归国后即统领北洋水师,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率舰队护送运兵船只到鸭绿江口,回程时于大东沟海面突遭日舰队截击,发生黄海海战,他指挥应战,重创日寇两舰,1895年日寇以海陆两军围攻威海卫,他因力战失利拒绝投降而自杀。

(1836-1895):肥西人,字省三,号大潜山人,淮军名将,抗法英雄,台湾首任巡抚。1854年为对抗太平军在乡办团练,1862年编为李鸿章淮军,开赴上海镇压太平军,升参将,所部号“铭军,为淮军主力之一,1864的以功升至直隶提督。1884以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抗击法军八个月,取得胜利。1885年台湾设省,被任命为第一任台湾巡抚,在台湾修铁路、开煤矿及新式学堂,筹划加强军事防务,对开发台湾多有贡献。著有《刘壮肃公奏议》等。

(1861-1919):字眷诚,原籍安徽婺源县人,铁路工程师。1872年以幼童留学美国,为中国所派的第一批留学生,1881年毕业于耶鲁大学,1905-1909年以工程师主持修建京张(北京张家口)铁路,为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修建滦河大桥,培养了我国第一批铁路工程师,后任汉粤川铁路督办,1912年发起组织中华工程师会,任会长。著有《京张工程纪略》及图。

(1880—1942),安庆市怀宁县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政治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健将、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1902年在安庆组织“青年励志学社”,首次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1915年,主编《青年》杂志(次年9月更名为《新青年》),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1917年受聘担任北大文科学长,1918年与李大钊一起创办了《每周评论》,直接投身爱国运动斗争之中。毛泽东曾评价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1920年夏,陈独秀率先在上海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在党的第一至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党的总书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陈独秀对国民党右派的进攻采取妥协投降政策,致使革命惨遭失败。1927年在中共“八·七”会议上,陈独秀被撤职,1932年10月被南京国民政府逮捕,1937年获释,1942年病故,有《独秀文存》传世。

(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县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在五四时期引领了新文学革命、白话文运动、新诗革命和新学术革命。中国现代著名学者、哲学家、教育家、文人。早年就读于上海中国公学。1910年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后于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主张文学改良。参与编辑《新青年》,发表《建设文学的革命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偿试集》,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1919年,胡适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方法,影响颇大。著有《偿试集》、《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等。

(1906--1974)原名嘉祥,又名稼蔷,安徽泾县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1925年入上海大学附中部学习,同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和红色教授学院学习。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回国,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和《红旗》、《实话》总编辑,苏区中央局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兼外交人民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4年参加长征。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主席的正确主张,批判“左”倾错误领导,会后任中央三人军事小组成员。1937年赴苏联,任中共驻第三国代表。次年回国,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主席和军政学院院长。1943年第一次提出和论证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城工部长、宣传部代部长。建国后,曾首任驻苏联大使,后历任外交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长,全国政协常委,是中共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七、十届中央委员,著述集为《王稼祥选集》。

(1899--1962),安徽巢县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上海沪中区宣传委员、红军工作部部长、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等职。西安事变时,任中共赴西安谈判代表团秘书长。解放战争时期,任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央代表团秘书长、军委情报部部长等职。1949年后,任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882--1948),字焕章,原名基善,安徽巢湖人,行伍出身,“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主张抗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法西斯独裁统治。后在张家口成立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多次击败日军,收复大片失地。抗日战争初期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与张治中等一同参加了“八一三”凇沪抗战,是著名的爱国将领。

(1890--1969)原名本尧,字文白。安徽巢湖人,原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他始终不渝地坚持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从黄埔建军到建国以后,真诚维护国共两党的团结。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是一位没有同共产党打过仗的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三次到延安,代表国民党同共产党多次和谈并陪同毛主席往返重庆与蒋介石谈判。1949年4月,作为首席代表率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同共产党和谈,后留在北平,被人们称为“和平将军”。建国后,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实现祖国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与我党有长期历史关系的亲密朋友,是国民党方面始终坚持国共合作的代表人物。

(1922--),安徽合肥人,世界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1942年西南联大毕业,1944年西南联大研究所毕业,1945年在西南联大附中教学后赴美,1948年夏完成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57年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他们这项贡献得到极高评价,被认为是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1965年应纽约州立大学校长邀请筹备创立石溪分校研究部门、1966年离开普林斯顿赴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主持物理研究所,担任教授至今。曾资助大批中国学者去美国石溪分校访问、学习,捐助建立各类基金,为中国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并为中国发展献计献策。被授予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杨振宁以曾经接受中国文化熏陶为自豪,在接受诺贝尔奖由他代表致辞时曾说:在广义上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为骄傲,同样的,我又专心致于现代科学。

(1924-1986)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邓稼先祖父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父亲是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七七”事变后,全家滞留北京,16岁的邓稼先随姐姐赴四川江津读完高中。1941年至1945年在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等著名教授。1945年抗战胜利后,邓稼先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

1948年10月,邓稼先赴美国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物理系读研究生,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在他取得学位后的第9天,便登上了回国的轮船。回国后,邓稼先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1958年8月调到新筹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随后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陶行知(1891—1946),现代著名教育家,黄山市歙县人。1927年,创办了闻名中外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一晓庄师范,并提出了“社会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教育要深入民间、为民众生活服务、为抗日救国服务。1937年7月,创办了著名的育才学校。陶行知毕生从事平民教育事业,提出“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的口号,主张“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梁菽麦黍稷下功夫”,体现了他面对工农大众的教育方针。宋庆龄为陶行知纪念馆题辞称之为“万世师表”。

第二篇:宜昌近现代名人

可以看下参考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show.aspx?id=274&cid=47

1、张自忠(我觉得应该也算宜昌的名人,为保卫宜昌而牺牲,应该值得我们宜昌人永远的铭记)

张自忠(1891.8.11-1940.5.16),字荩忱,汉族,山东临清唐园村人。中华民国陆军中将加上将衔,牺牲后追授为陆军二级上将军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

1940年5 月,日军集结重兵向宜昌发动进攻。他率部从右翼打击向枣阳地区进犯的日军主力。出击前,召集军事会议,鼓舞士气,全军士气高昂,与敌激战,连连告捷。5月 7日,率总部手枪营和七十四师的两个团,从宜城东渡襄河,给敌人以极大威胁。日军调集主力,折回反扑。经过七、八天的苦战,部队减员甚重,粮弹两缺。5月 16日,被困在南瓜店的杏儿山,缸子口。从早晨到中午,他奋勇督战,不肯退避。在战斗中,肩部中弹,仍指挥若定。18日,日军冲上杏儿山,他身中七弹,仍呼喊“杀敌报仇”,为国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

1940年5月28日,国民政府为他举行国葬。中共中央在延安也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并在祭文中给以高度评价。

2、晚清杰出学者杨守敬 杨守敬(1839—1915),字惺吾、晚年自号邻苏老人,宜都市陆城镇人,是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金石文字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艺术家、藏书家。有83种著作************,名驰中外。杨守敬同治元年(1862)中举,同治四年(1865)考取景山宫学教习,1874年考取国史馆誊录。1880年至1884年任驻日钦使随员,归国后先后任黄冈教谕、两湖书院教习、勤成(后更为存古)学堂总教长。1909年被举为礼部顾问官,次年兼聘为湖北通志局纂修。1915年1月9日,杨无疾而终,逝于北京,终年76岁。杨守敬逝世后,民国政府派专车护送灵柩回宜都,归葬宜都龙窝。

杨守敬是学坛公认的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他用毕生的精力和学识,运用金石考古等多种方法研究《水经》、《水经注》,历经四、五十年。集我国几百年水经研究之大成,撰写有代表巨著《水经注疏》、编绘有《历代舆地沿革图》、《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和《水经注图》等。

杨守敬是金石学家,又对目录版本学造诣颇深。撰著有《湖北金石志》、《日本金石志》、《望党金石录》等。编辑有《寰宇贞石图》、《三续寰宇访碑录》等。目录版本方面的著作有《日本访书志》、与人合辑的《古逸丛书》等等,都颇受当时学者名流的推重,至今也是少有的杰作。

杨守敬的书法、书论驰名中外,于楷、行、隶、篆、草诸书俱长,撰有《楷法溯源》、《评碑记》、《评帖记》、《学书迩言》等多部书论专著。在日本期间,杨守敬以精湛的汉字书法震惊东瀛,折服了许多书道名家。他还应邀讲学、交流书艺,且收录弟子,在当时的日本书道界括起了一股“崇杨风”,其影响至今犹存。

杨守敬堪称近代大藏书家。在搜藏的几十万卷书中,海内外孤本有几万卷,宋版藏书有数千册。为保存国家文化古籍,他多年节衣啬食购买,或“以有易无”换来,尤其是在日本期间,大量购回古籍汉书,得书数万卷“遂盈筐箧”,运回祖国。其中有十分珍贵的六朝及唐代抄本,有世所罕见的宋元版古籍,为保存祖国民族文化遗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守敬一生专心致志,刻心学习,一丝不苟,严谨治学,既是他的成功之道,也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他十一岁时,由于生计而辍读,开始习商,但仍不废学业,白天站柜台,晚间在灯下苦读,常至鸡鸣才就寝。十八岁时参加府试,因答卷书法较差而落榜,于是他发愤练字。十九岁再次参加府试时,五场皆第一。为写《水经注疏》,他对《水经》和《水经注》作了深入研究和考订,总结前人的得失,比前人的研究更为周详,终于赋予《水经注》的生命。

3、宜昌第一位共产党员胡敌

胡敌(1898-1928),字萃民,出生于宜都市聂家河一个富豪家庭。他是宜都市历史上第一任中共党支部书记、宜昌市第一位中共党员。1913年,胡敌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宜都县高等小学,1916年又考入北京法政大学学习。此间,他积极投入“五四”学习爱国运动,政治思想逐渐成熟。他坚持在京半工半读,广泛接触群众,了解群众,了解社会,一面寻求革命真理,接受马列先进思想,一面在工人中传播先进思想。

1921年,胡敌大学毕业时,引起了当局的注意,于年底回到宜都。回乡后,他积极主动地深入群众中,进行革命活动。1923年2月,他再次去北京,结识了张国焘及其他一些共产党人,同年7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胡敌奉命由武汉返回宜都,以教书为掩护,进行秘密活动。为传播新思想,宣传新文化,他动员家里卖了六十石课的田地,作为办学经费,将拖溪私塾改办为冠英小学。开设新的课程,改革旧的教育办法,对穷苦人家的子弟免收学费。

1926年9月,中共宜都支部建立,胡敌任书记。随后,他组织建立了县总工会、农民协会、妇女协会、商民协会等,广泛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斗争。为了开展活动,他动员其妻将陪嫁的首饰变卖,作为活动经费。1927年春,中共宜都县委成立,每天前来控告土豪劣绅不法行为和暴行的人络绎不绝。胡敌又专门成立了惩办土豪劣绅委员会,对欺压百姓、搜刮民财的豪绅进行严厉的打击。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革命军独立十四师夏斗寅率部叛变革命,驻宜都的该部所属连,与宜都土豪劣绅相勾结,大肆逮捕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胡敌等一批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落入敌手,遭到严刑拷打,游街示众。1928年7月15日,胡敌、罗光翟、江崇本(均为中共宜都县委成员)被叛军杨森部杀害,三人埋于一坑。胡敌牺牲时,年仅30岁。

4、民族实业家张剑秋

张剑秋,1891年2月6日生于宜昌府东湖县城(今西陵区),一生执着于振兴实业,曾创办包括百货、碾米、印染、化工电镀、电灯、电话诸业,成为宜昌民族工商业的先驱。

张剑秋只读过几年私和相中学,后为谋生出走他乡。1915年后曾任江西宜春县民政科科长、代理县知事。几年官场生涯,目睹军阀混战,政治腐败.国弱民穷之现状.1921年毅然抛弃仕途,回故里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回宜后他筹集资金,将自家—小百货店扩充为宜昌最大的泰升广货号。它座落繁华的鼓楼街,店堂宽蔽,有店员10多人,在沪、汉设庄进货。其数百往来客户遍布湘北、川东、重庆和鄂西各县,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达到鼎盛期。

商业已有相当发展后,他另辟蹊径;尝试创办制造业。他派人往著名的化妆品厂上海三友实业社了解生产工艺,重金聘请该厂一位掌握配方及研配绝招的技师,献出秘方并在沪实验成功后,将此技术引进宜昌,于1925年创办志成化妆品作坊,生产香水、雪花膏应市,销路良好。

1928年,张剑秋集资8000多银元开办益丰碾米厂。该厂拥有的动力加工设备、职工人数等,较行业大户略胜一筹。由于重视质量、信誉,价格合理,量谷量米,用斗用升公平诚实,生产蒸蒸日上,一跃为同行业之冠。成功的范例,吸引宜昌富商朱大顺榨坊的老板上门洽商合作事宜,成功地合资创办一家祥大米厂。

宜昌光明电灯厂1920年停业后,泰升号投资购置发电设备自办照明用电。还利用原光明电灯厂的线路,将富余的电输往二架牌坊、鼓楼街、北正街、北门外正街、尚书巷一带,供1000余盏电灯照明之用,深受用户欢迎。

辛亥革命后宜昌就有电话,但长期仅为官府专用,诺大宜昌城只几部电话安在县署等机关,靠两部10门小交换机送话。1928年,张剑秋集资26500银元,创办清新电话公司,为湖北全省继武汉之后开办的第二家。张时任商会会长,兼电话公司董事长,公司机房就设云集路商会楼房,有职工15人,配备德国西门子100门交换机2台,有100多用户。后来,一度改为官办,最后于1935年收归国有,移交新成立的宜昌电话局。

此外,张剑秋还开办同利电镀厂,经营翻砂、铸造、打磨、抛光、镀铬等加工工艺,加工部件,促进了宜昌机械工业的发展。

卢沟桥事变后,日机对宜昌城狂轰滥炸,张剑秋半生辛劳积累的财产毁于战火。他逃难到秭归茅坪经营德丰裕花行。此时,战乱困扰,财力空虚,经营所得仅够糊口。

抗战胜利后回到宜昌,抱病赋闲在家,研究点历史、同笔墨丹青为伴,宜昌不少字号楼宇的招牌匾额为他所书。他作画赏画,结交名家,早在1938年就与著名画家张善子互赠画作。

张剑秋光明磊落,追求进步。1945年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周岩派人送请柬和便条,请为其母生日赋诗作贺,被张以抱病为由谢绝。但是宜昌解放时,四野四十七军某团指挥所设在张的寓所,张却较早与团长接洽,交谈甚欢。他抱病参加市政府筹建文史馆的活动,不料沉疴不起,于1957年与世长辞。

5、我国近代考古学开拓者冯汉骥

冯汉骥(1898—1977),字伯良,湖北宜昌人。中国现代著名考古学家、民族学家,是运用现代考古学与民族学知识来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先驱者之一,也是四川大学考古学专业的奠基人。

先生是湖北宜昌人,1923年毕业于武昌文华大学,1924年任厦门大学图书馆主任。1931年夏赴美,入哈佛大学研究院人类学系,1936年夏获得博士学位。次年春,应中央博物院筹备主任李济的邀请,回国准备参加博物院的工作;适值抗战爆发,转而应四川大学聘请,任史学系教授。其间除短暂地在华西协合大学社会学系、西南博物院、四川省博物馆等地任职外,终身任教于此。

冯先生是我国近代考古学的开拓者之一,也是四川大学考古学的创办人。他在美国期间发表的《中国亲属制》等文章,利用人类学“叙述式亲属制”与“类分式亲属制”的原理,探索中国古代亲属称谓之由来,使若干千古聚讼的问题得到科学而合理的解释,在当时的国际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冯先生把注重田野调查和实地发掘的风气带入川大历史系。1938年夏,他只身在岷江上游地区进行了科学考察,开创了川西高原考古发掘研究之先声。1942—1943年,冯先生主持了成都前蜀王建墓的发掘工作,这是中国首次大规模地下墓室的发掘,并在1962年完成了《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的写作(文物出版社出版)。同时,他还重译了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译文准确、畅达,被商务印书馆列入“汉译学术名著”一再重印。1985年,冯先生的部分论文结集为《冯汉辑考古学论文集》,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6、铁道专家杜镇远

杜镇远,被誉为“我国铁路的伟大建设者”,是继詹天佑之后的铁路巨擘,赤诚的爱国者。其生平事迹,在《中国工程名人录》、《中华铁路史》、《湖北省志》都有记述。

杜镇远,字建勋,1889年10月2日生于湖北秭归县新滩镇下滩沱一杜姓书香人家。1910年进邮传部唐山路矿学堂(后改名唐山交通大学)专攻土木工程。毕业后任宜渝险滩工程处工程师、京奉铁路实习工程师等。1919年赴美就读康乃尔大学获硕士学位后留美任职,1924年受派率组赴加、英、法、意、瑞(士)、比、德、苏诸国考察铁路工程。1926年回国,1928年12月为浙赣铁路考察选线,此后数十年奔忙于铁路工地。

杜镇远数十年主持修建了3600公里的铁路、600公里公路。1929年2月,浙江省决定建筑通往江西的杭江铁路。杜镇远于3月1日任筹备处主任,6月1日任工程局局长兼总工程师。由于耗资过巨,几经变更,1930年2月决定改建成轻便铁路,长336公里。工程分为两段,1932年4月江兰段通车,1933年12月全线贯通。国人盛赞这是继詹天佑自建京张铁路之后的第二条国人自建铁路。1934年5月成立浙赣铁路局,杜镇远任局长兼总工程师。7月开工,1936年1月部分通车,1937年9月竣工通车,对于抗战初期抢运兵员和难民以及军需物资,贡献巨大。上海“八·一三”战事后,急需修一条通向后方的铁路——湘桂铁路。杜镇远又任湘桂铁路局局长兼总工程师。他不畏艰险,组织数十万人冒着日机轰炸,一秋冬就完成路基,1938年9月全线通车。抗战后期,杜镇远主持兴建了从西昌到云南的西祥公路。1945年8月他任交通部广东区特派员,主持重建了千里粤汉铁路。

新中国成立后,他通过龙云接洽,1950年举家回到北京,在陈云、薄一波等领导同志关怀下,任职于铁道部,为新中国铁路事业做出贡献。1957年后蒙冤受屈,1961年12月悄然去世。1979年12月27日,铁道部党组予以恢复名誉,骨灰安放于八宝山公墓。

7、独臂将军贺炳炎

贺炳炎(1913-1960),绰号“贺小龙”,在战争年代失去了右臂,人称独臂将军,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被授予上将军衔。贺炳炎出生于宜都市忪木坪江家湾村,9岁丧母,11岁就给人家放牛,先后学过篾匠、杀猪、打铁等多种手艺。1929年春,贺龙率领红军在宜部、松滋一带活动,贺炳炎参加了红军。由于他革命意志坚决,作战勇敢顽强,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提升为骑兵连长兼政治指导员。

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十万余敌人向我湘鄂西苏区压来,我主力部队转到外线作战。一天,敌军偷袭我湘鄂西中央分局机关,贺龙命令军校学员投入战斗。当时在军校受训的贺炳炎,操起一把大刀杀入敌群,一连砍倒几个敌人,夺枪杀敌,此举轰动军校,贺炳炎受到嘉奖。1935年春,在后坪战斗中,我攻击部队被敌人猛烈炮火压住,两个突击组都未攻上去,贺龙急令“贺炳炎上”。贺炳炎中弹后仍只身突击成功,被誉为“孤胆英雄”。1935年12月,红五师师长贺炳炎率部随红二、六军团长征,第六次负伤后右臂被炸烂。当时手术器械和麻醉药都没有,医生用木工锯子截去了他的右臂。贺龙拿着一块伤骨心痛地说:“这是党的好儿子的骨头。”

在抗日战争时期,贺炳炎担任八路军七一六团团长。首战雁门关,歼灭日寇五百余名,打破了“大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受到国民政府通令嘉奖。在敌后战场,贺炳炎先后任八路军一二O师第三支队司令员、三五八旅副旅长。带职赴延安军事学院学习,后进入中央党校,参加了延安整风,并当选为“七大”代表。在“七大”会议期间,他用左手给毛泽东敬军礼,毛泽东用右手握住他的左手亲切地说,贺炳炎同志,你是独臂将军嘛!今后你就免掉这份礼吧。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育出这样独特的人才!之后,贺炳炎率三五八旅南下开辟新区,任江汉军区司令员。

在解放战争时期,贺炳炎转战西北战场,先后任晋北野战军副司令员、晋绥第三纵队副司令员兼第五旅旅长、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军长等职,参加了保卫延安等重要战役。特别是在我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宜瓦战役中,贺炳炎纵观全局,指挥正确,创造出全军闻名的“硬骨头六连”。在向全国进军战斗中,贺炳炎率一军所向无敌,解放青海,兼任青海军区司令员。

全国解放后,贺炳炎先后出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四川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中共成都部队委员会书记、成都部队司令员。1955年9月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9月当选为中共八大代表,1959年4月当选为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不幸于1960年7月1日在成都病逝,终年47岁。

8、土家第一军军长李勋

李勋(1899—1929),字骏侯,长阳县都镇湾人,土家族。是第一支以土家族儿女为主体的人民军队——红六军的军长,长阳“西湾起义”的组织领导者之一。

李勋1926年南下广东,参加毛泽东在广州主办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随国民革命军北伐,到武汉后,他参加了武汉赴鄂西发展民众运动代表团。1927年回到长阳,1928年被任命为长阳县保卫团副团总。他利用这一身份,在保卫团士兵中吸收积极分子入党,全县党员迅速发展到100多人。1929年4月,贺龙率红军来到都镇湾,指示长阳必须迅速建立武装,7月9日,在西湾3000多人的军民大会上,李勋宣布县保卫团起义,湘鄂西前委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任命李勋为军长。7月底,经过整训的红六军挥师东下,分两路攻打土豪首领、团防头子邓甲山,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和粮食。

红六军的胜利,使反动派惊恐万状,当时进驻长阳的张发奎部立即围剿红六军。红六军转移途中,由于交通侦察员贪生潜逃,致使我军三面受敌,一面临江,战斗失利。李勋带40余人突围脱险。李勋以突围出来的红军战士为骨干,在鹤峰邬阳关组建红六军第三十八团。为扩大武装力量,恢复红六军建制,李勋不顾个人安危,于1929年9月底化装返回长阳榔坪。由于“神兵”(地方反动武装)头子梅孝达叛变投敌,李勋误落魔掌,被诱杀于榔坪洞头沟,牺牲时年仅30岁。

9、鄂西秋收暴动总指挥李超然

李超然(1890-1928),又名森严,出生于当阳市玉阳镇,是当阳历史上第一任中共县委书记,是打响鄂西秋收暴动第一枪——瓦仓起义的总指挥。

李超然自幼聪慧好学,勤于思辩,长于表达。1908年,以优等成绩毕业于当阳县立高等小学堂。后又专习国学数年。

1916年,赴四川考入熊克武部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在川军第五师任营长、教导团教育长、旅、师参谋长等职。1922年,李超然、罗福祥等反对师长何定烈,发动倒何兵变,失败后被贬到川南当县佐。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当时在南充进行革命活动的吴玉章,阅读了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共产主义ABC》等革命书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4年,由四川返回湖北武昌。不久,经董必武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4年8月,李超然由武昌回到当阳,广泛结交进步知识分子,深入宣传革命思想。9月,董必武来到当阳,在李超然家中留住数日,一道研究了当阳的革命形势。1925年7月,成立了当阳第一个中共小组,李超然任组长。1926年,他奉中共湖北区委之命去广州与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取得联系。回到当阳后,发动千余人参加了当阳城关起义。1926年12月,中共当阳县委成立,李超然任书记。全县建立区、乡、村级农会二百余个,加入农会的达七万余人。1927年8月,李超然参加了党中央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9月,中共鄂西特委成立,同时成立了鄂西秋收暴动总指挥机关,李超然任总指挥。鄂西秋收暴动的重点选在当阳瓦仓,李超然同时兼任瓦仓起义的总指挥。9月14日,按照预定计划,在瓦仓打响了鄂西秋收暴动第一枪,宣布瓦仓苏维埃政府成立。

瓦仓起义,使当阳、远安、荆门、南漳等县的统治阶层惊恐不安,他们纠集反动武装及地方民团数万人,向瓦仓地区合围,许多革命者惨遭杀害.1928年1月26日,国民党三十军二师突然包围了当阳县城,把中共当阳县委成员全部围在城内。在此紧急关头,李超然挺身而出,以国民党县党部常委的身份与敌周旋,让其他县委成员趁机转移出城,李超然遂被敌逮捕。为营救李超然,县委组织了敢死队,准备劫狱。李超然得知后,对前来探监的妻子说:“敌人力量太强,又防卫森严,劫狱完全没有成功的可能。你转告县委的同志们,不能为我一个人,把党在当阳骨干力量拿来孤注一掷”,力阻了劫狱行动。李超然在敌人的多次审讯中,“公然宣传马克思学说,倡兴共产主义”。敌三十军副军长兼二师师长郝梦麟认为李超然是个难得的人才,表示愿请他担任师参谋长。李超然断然拒绝道:“如果任了你的参谋长,在老百姓眼里我李超然就一文不值了。”1928年2月15日,李超然被杀害于当阳长坂坡。

第三篇:近现代作家名人经典语录

近现代作家名人经典语录

鲁迅

1、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2、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3、时代环境全部迁流,并且进步,而个人始终如故,毫无长进,这才谓之“落伍者”。

4、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倘使想正视而不敢,此外还能成什么气候。

5、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

6、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7、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8、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而看一切太难,固然能使人无成,但若看得太容易,也能使事情无结果。

9、人多是“生命之川”之中的一滴,承着过去,向着未来,倘不是真的特出到异乎寻常的,便都不免并含着向前和反顾。

10、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朱自清

1、沉默是一种处世哲学,用得好时,又是一种艺术。

2、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3、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4、这年头人们行乐的机会越过越多,不在乎等到逢年过节;所以年情节景一回回地淡下去,像从前那样热狂地期待着,热狂地受用着的事情,怕只在老年人的回忆,小孩子的想象中存在着罢了。

5、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我斥责那班以教育为手段的人!我劝勉那班以教育为功利的人!我愿我们都努力,努力做到那以教育为信仰的人。

6、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7、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的位置。

8、因为人生有限,我们若能夜夜有这样清楚的梦,则过了一日,足抵两日,过了五十岁,足抵一百岁;如此便宜的事,真是落得的。至于梦中的“苦乐”,则照我素人的见解,毕竟是“梦中的”苦乐,不必斤斤计较的。

9、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朱子似乎见到了这个,他注“四书”,一种作用就是使“四书”普及于一般人。他是成功的,他的“四书”注后来成了小学教科书。

10、气是敢做敢为,节是有所不为。巴金

1、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2、每个人应该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放在群体的生存里。

3、支配战士行动的力量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

4、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象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

5、只有愚昧无知的人才会随便读到一部作品就全盘接受,因为他头脑空空,装得下许多东西。

6、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暗夜里燃起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7、我绝不悲观。我要争取多活。我要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8、“死”的逼近使人更宝贵“生”,更宝贵活着所能处理的光阴。人明白自己随时都会死去,他更不肯浪费时间,他要在这有限的余生里做好一些事情。

9、“生”的确是美丽的,乐“生”是人的本分。

10、爱真理,忠实地生活,这是至上的生活态度。没有一点虚伪,没有一点宽恕,对自己忠实,对别人也忠实,你就可以做你自己的行为的裁判官。

郭沫若

1、艰难的环境一般不会使人沉没下去的,但是,具有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精神的人,却可以发挥相反的作用。环境越是困难,精神越能发奋努力,困难被克服了,就会有出色的成就。这就是所谓“艰难玉成”。

2、一个人最伤心的事体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

3、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的权威之前拜倒。

4、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5、天才这个字本来含意极其暖昧,它的定义,决不是所谓“生而知之,不学而能”的。天地间生而知之的人没有。不学而能的人也没有。天才多半由于努力养成。天才多半由于细心养成。

6、青年需要经受各种锻炼。所谓百炼成钢,在暴风雨中成长,就是这个道理。希望不经过困难、波折、轻而易举地成名,那是不长进的,没出息的幻想。

7、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8、读一切深邃的书都应该如是:第一,要用自己的能力去理解;第二,要用自己的能力去批评。

9、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10、我们人人要存着必胜的决心,然而我们也要不怕屡败的挫折。陈寅恪

1、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2、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

3、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

4、大学精神的本质在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5、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6、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7、国家可亡,国史不可亡。

8、早岁偷窥禁锢编,白头重读倍凄然。夕阳芳草要离家,东海南山下巽田。

9、好鸟难同命,芳莲寡并头。生憎绿沉管,玉指镇双钩。

10、律令性质本极近似,不过一偏于消极方面,一偏于积极方面而已。胡适

1、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

2、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3、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4、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5、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6、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7、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8、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做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9、你们说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就是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才是独立的精神。

10、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华罗庚

1、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待可以得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3、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4、“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5、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6、钻研然而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

7、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

8、抓住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

9、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

10、树老怕空,人老怕松。戒空戒松,从严以终。老舍

1、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2、作家必须先胸有成竹地知道了人物的一切,而后设身处地的写出人物的话语来。

3、熟才能生巧。写过一遍,尽管不象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不断地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字纸篓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里面仍弃废稿,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4、如果不随时注意观察,随时记下来,哪怕你走遍天下,还是什么也记不真确,什么东西也写不出。

5、谦虚使人的心缩小,象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结实才能诚实。

6、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磨,也会生锈,成为废物。

7、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

8、最大的牺牲是忍辱,最大的忍辱是预备反抗。

9、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10、人若是看透了自己,便不会小看别人。季羡林

1、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

2、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

3、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4、对什么事情都不嘀咕,心胸开朗,乐观愉快,吃也吃得下,睡也睡得着,有问题则设法解决之,有困难则努力克服之,决不视芝麻绿豆大的窘境如苏迷庐山般大,也决不毫无原则随遇而安,决不玩世不恭。“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5、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

6、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进步,靠的就是能读书又写书的本领。

7、影响我一生的四句话,分别是陈寅恪所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胡适所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梁漱溟所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马寅初所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8、只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

9、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也。

10、生活上要知足,学习上要不知足,工作上要知不足。只要积极进取,努力工作,人民不会亏待,社会不会忘记。

周国平

1、人一看重机会,就难免被机会支配。

2、人生是占有不了的,毋宁说,它是侥幸落到我手的一件暂时的礼物,我迟早要把它交还。

3、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

4、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唯有小智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会斤斤计较。

5、爱是苛求的,因为苛求而短暂。友谊是宽容的,因为宽容而长久。

6、真正的精神强者必是宽容的,因为他足够富裕。嫉妒是弱者的品质。

7、对于人际关系,我逐渐总结出了一个最合乎我的性情的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亲疏随缘。我相信,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我还认为,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距离,太热闹的友谊往往是空洞无物的。

8、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如果说不擅交际是一种性格的弱点,那么,不耐孤独就简直是一种灵魂的缺陷了。

9、几乎所有人都把自己向往而不可得的境界称作“幸福”。

10、月亏了能再盈,花谢了能再开。可是,人别了,能否再见却未可知、开谢盈亏,花月依旧,几度离合。人却老了。人生之所以最苦别离,就因为别离最使人感受到人生无常。

第四篇:延安近现代名人

延安近现代名人

1、马锡五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创立者--延安志丹县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2、郝树才

3、路 遥

劳动英雄

延川县人(作家)

第五篇:安徽古代名人

安徽古代名人

大禹:(约公元前2314-2198)古涂山氏国(今怀远)人,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他奉舜命治理洪水。

皋陶:(?-?)皋城(今六安)人,古六安国始祖。传说中东夷族的首领,以正直著称,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曾协助大禹治水。

启:(?-?)禹与涂山氏女之子,生于台桑(怀远县涂山南坡)。禹死,他继位称王,形成了王位传子的世袭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的建立者。

姜尚(姜太公)(约公元前1128-约公元前1015)字子牙,商东海上(今临泉县姜寨)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齐国祖先。为求贤主入西周、周文王拜他为师。

管仲:(前725-前645)春秋时齐国颍上人,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少时贫困,曾和鲍叔牙合伙经商。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

老子:(约前571-前471之前)春秋末宋国相邑(今涡阳)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

庄子:(前369-前286)战国时代楚国蒙地(今蒙城)人,战国哲学家、文学家。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

范增:(前277-前204)秦末居巢(今巢湖市)人,秦末农民战争中为项羽主要谋士,被尊为“亚父”。

张良:(?-公元前186)秦末汉初城父(今亳州市)人,字子房,秦末汉初谋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韩。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

刘安:(前179-前122):西汉淮南王,汉高祖刘邦之孙,西汉时期文学家和思想家。华佗:(145-208):东汉沛国谯(今亳州市)人,字元化,三国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

曹操:(155-220),三国时沛国谯县(今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少时机警,善权术,20岁举孝谦为郎。东汉末以镇城市黄巾起义起家,在军阀混战中逐步扩充了军事力量。建安元年迎汉献帝迁都许昌。

曹丕: 曹丕(187-226):即“魏文帝”。三国时沛国谯县(今亳州市)人,字子桓,曹操次子,三国魏国建立者、文学家。

周瑜:(175-210):三国时庐江舒县(今庐江县西南)人,三国时吴国名将,著名军事家.嵇康:(223-262)三国时谯郡铚(今宿县西南)人,字叔夜,魏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出类拔萃的“竹林七贤”第一人。

李绅:(772-846)唐朝亳州谯县(今亳州人),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

陈翥:[zhù]:(982-1061)北宋铜陵人,字子翔,北宋林学家。潜心研究《齐民要术》。包拯:(999-1062):北宋庐州(今合肥市)人,字希仁。北宋著名清官,天圣进士。毕升:(?-1051)歙县人,活字版印刷术的发明家。毕升发明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排版前先在罩有铁框的铁板上敷一层搀和纸灰的松脂蜡,活字依次排在上面,加热,待蜡稍溶,以平板压平字面,泥字则固定在铁板上,再加热,又可将活字拆下贮存再用。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李公麟:(1049-1106)北宋庐州舒城(今舒城)人,北宋著名画家。熙宁进士,官至朝奉郎。晚年告老还乡,居龙眠山,自号龙眠居士。毕生精力用于绘画艺术,与苏轼、黄庭坚等名士交往,为王安石所推许。

朱熹:(1130-1200)祖籍徽州婺源(原属安徽,先属江西),南宋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他19岁进士及第,曾任同安主簿、提举浙东茶盐事、璋州、潭州知州等职,他之后结束了从政生涯,而去从事讲学、著述。从事教育四十多年,先后建寒泉精舍、武夷精舍、竹林精舍、考亭书院,修复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计20余所。

朱元璋:(1328-1398)元末明初濠州钟离(今凤阳)人,字国瑞。明王朝的建立者,少年时入皇觉寺为僧。他制订《大明律》,抑制豪强贪吏,废中书省及左右丞相,加强皇权。为强化统治地位,他也杀戮了大批开国元勋。

戚继光:(1528-1587)定远人,明朝军事家,抗倭名将。出身将门,初任登州卫指挥佥事,1555年调浙江抵抗倭寇,他招募编练新军,人称“戚家军”,为抗倭主力。1561年在台州大胜倭寇,次年捣破倭寇在横屿的老巢,解除东南倭患。他对练兵、治械、阵图都有创见。

陈大位:(1533-1598)明朝休宁人,于1592年在休宁率口自刊《直指算法统宗》第17卷,是明代一部重要的以珠算为计算工具的数学书。此书流传到日本、越南,后又传到欧洲等地,在科技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可谓集成计算的鼻祖。

渐江:(1610-1664)明末清初歙县人,曾参加反清“复社”,明亡后出家为僧,善画山水,系新安画派创始人之一。与画家查士标、汪之瑞、孙逸号称“新安四派”。

方以智:(1611-1671)明末清初桐城人。崇祯进士,任翰林院检讨。少年时与陈贞慧、吴应箕、候方域等参加“复社”活动,为“明季四公子”之一。清兵下广东,出家为僧,他博学宏通,在科学、哲学等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他主张虚实并重,科学与哲学互补,儒、佛、道“三教合一”,会通古今,兼备百家。

施闫章:(1618-1683)清宣城(今宣州市)人,顺治进士。康熙时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侍讲,参与撰修《明史》。

梅文鼎:(1633-1721)清宣城(今宣州市)人,宣城数学学派的奠基人,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康熙年间进京,以学识为康熙赏识,曾系统考察古今中外历法,又介绍欧洲数学,研究中西历算。近人称梅文鼎和日本的关孝和、英国的牛顿为当时世界的三大数学家。

戴名世:(1653-1713)清桐城人,散文家,康熙进士,曾任教习、知县、翰林院编修。少年才思敏捷,尤留心明代史事,纲罗放失,访明季遗老,考求史实。

方苞:(1668-1749)清桐城人,康熙进士,1711年因戴名世《南山集》案受牵连下狱,获释后命为康熙帝编校《御制乐律》等,官至礼部右侍郎。

刘大櫆:(1698-1779)清桐城人,雍正列榜贡生,县教谕,桐城文派“三祖”之一,他提倡古文,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而主阐发程朱理学,艺术形式上追求古人“神气”、“音节”、“字句”。所作散文,多半宣扬儒家思想。

吴敬梓:(1701-1754)清全椒人,晚号文木老人。出身于探花第中,安徽巡抚荐他应博学鸿词试,以病不赴。晚年贫困,漂泊扬州,卒于他乡。所著《儒林外史》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第一部“讽刺之作”对封建社会,尤其是科举制度进行了无情揭露与抨击。

戴震:(1723-1777)清休宁人,乾隆举人。屡考进士不中,后开馆纂修《四库存全书》,授翰林院庶吉士。对天文、数学、经学、历算、地理、方志、音韵、训诂均有精深研究,为乾嘉时代皖派考据大师。治经反对师法汉儒,主张以原经典本身为主,仍属古文经学。姚鼐:(1731-1815)清桐城人,清散文家,乾隆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改授礼部主事。历任山东、湖南乡试主考官,会试同考官,刑部郎中,记名御史。曾参与纂修《四库全书》。

石如:(1743-1805)清怀宁人,清代书法金石学家和文坛泰斗、经学宿儒。父邓一枝善篆刻。幼年摹父篆刻,学隶书。北游寿州(今寿县),梁献见其隶书,倍加赏识,并荐与南京梅氏。梅氏家藏历代金石善本,邓博采众长,勤学八年自成一派。

王贞仪:(1769-1797)清天长人,女,客居南京。她自幼博览群书,喜爱天文,坚持数年观测气象,于天文算学均有独到研究,根据多次实验,写成《月蚀解》,并在地理、文学、历史、气象、医学等多方面亦取得成就。

王茂荫:(1798-1865)清歙县人,经济学家,道光进士,1851年上《条议钞法折》,提出发行可兑现银钞,以解决财政危机,是其货币思想的荟萃。旋任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他主张将已发行的不兑现纸币改为可兑现销币,并规定最高发行额,以阻止通货继续膨胀。

张乐行:(1811-1863)清涡阳人,咸丰二年(1852)与龚得树等结捻,因仗义疏财,被举为捻首。次年太平军北伐,捻军纷起响应,咸丰五年在雉河集(今涡阳县城)召集各地捻党首领会盟,被推为盟主,称大汉永王(亦作大汉明命王)。咸丰七年与李秀成部协同作战,接受太平军领导,被封为征北主将。咸丰十一年晋封为沃王。

近现代名人

李鸿章:(1823-1901)清合肥人,道光进士,洋务派领袖。他利用海关税收购军火和军舰,创立北洋水师学堂,主持向海外派遗留学生活动,建立北洋海军。有《李文忠公全集》。

丁汝昌:(1836-1895)清庐江人,海军提督。参加淮军后随从刘铭传镇压太平军、捻军,升任参将,1888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率舰队护送运兵船只到鸭绿江口,回程时于大东沟海面突遭日舰队截击,发生黄海海战,他指挥应战,重创日寇两舰,1895他因力战失利拒绝投降而自杀。

刘铭传:(1836-1895)肥西人,淮军名将,抗法英雄,台湾首任巡抚。1884以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抗击法军八个月,取得胜利。1885年台湾设省,被任命为第一任台湾巡抚 詹天佑:(1861-1919):原籍安徽婺源县人,铁路工程师。他为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修建滦河大桥,培养了我国第一批铁路工程师,后任汉粤川铁路督办,1912年发起组织中华工程师会,任会长。

胡适: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县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在五四时期引领了新文学革命、白话文运动、新诗革命和新学术革命。中国现代著名学者、哲学家、教育家、文人。早年就读于上海中国公学。

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写的专著,对于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具有开拓意义。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

他所著的《诗论》是我国比较美学的典范作品,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著名诗论,触类旁通,潇洒自如,美不胜收。

王稼祥:(1906--1974)安徽泾县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长征。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主席的正确主张,批判“左”倾错误领导,会后任中央三人军事小组成员。1943年第一次提出和论证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城工部长、宣传部代部长。建国后,曾首任驻苏联大使,后历任外交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长,全国政协常委,是中共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七、十届中央委员。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邓稼先祖父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父亲是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陶行知: 陶行知(1891—1946),现代著名教育家,黄山市歙县人。1927年,创办了闻名中外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一晓庄师范。

胡锦涛:胡锦涛,男,汉族,1942年12月生,安徽绩溪人,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7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程师。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下载安徽近现代名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近现代名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近现代山西名人概览[范文大全]

    近现代山西名人概览 高君宇(1896—1925),原名高尚德,字锡三。山西静乐人。五四运动时为北京大学学生会负责人。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中国......

    中国近代史安徽名人

    合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 践 教 学 报 告 课程名称 中国近代史 指导教师王能引 实践报告题目 中国近代史上的安徽名人 系别/班级 机械工程系 机制一班 姓名(学号)方群......

    安徽名人馆导游词

    安徽合肥名人馆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安徽旅行社导游员王兵,这位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首先,我代表安徽旅行社,司机师傅以及我本人向大家表示欢迎,欢迎大家来到合肥。我非......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名人——张爱玲(大全5篇)

    谈及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张爱玲确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世界上有华人华文的地方,就有人谈论张爱玲。 张爱玲的家世和大多数中国现代作家不同:她出身阀阅门第,她家既有前朝的豪华,又复......

    安徽名人食品有限公司介绍

    安徽名人食品有限公司坐落于安徽省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占地50亩,累计投资9000多万元。依托台湾先进技术,聚焦豆奶品类,敢为天下先的安徽名人食品有限公司为打造中国瓶装豆......

    中国近现代名人说过的爱国名言

    中国近现代名人爱国名言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就义诗》 渴饮美龄血,饥......

    近现代名人名诗赏析——南社诸子(多图)

    近现代名人名诗赏析——南社诸子(多图)近现代名人名诗陈振家民国时期,思想界文化界能人辈出,很多名人诗词水平不逊于前人,甚至自出机杼。诗坛上也活跃着许多社团,南社便是是影响......

    近现代名人传记之沈尹默(范文大全)

    家乡近现代名人传记之安康 沈尹默沈尹默(1883-1971),原名沈君默,字中,秋明,号君墨,祖籍浙江湖州,1883年生于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他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学者、书法家、诗人、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