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近现代音乐
近现代音乐
一. 学堂乐歌:19世纪末直至五四时期新式学堂开设的乐歌课及其所教唱得得歌曲 内容:1.富国强兵抵御外辱的爱国思想的;2.宣传妇女解放的;3.宣传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 4.宣传反封建迷信的;5.向儿童进行思想知识教育的 代表人物:沈心工,李叔同,曹志忞
音乐特点:1.引进日本欧美等国家的外来曲调,填上反映新思想的歌词
2.少量采用中国民间曲牌 3.少量中国作曲家作曲的歌曲 4.记谱为五线谱或简谱
历史意义:1.继承了我国古代“按谱填词”的传统,将西方乐器和乐理及歌唱等表演形式全面介绍到了中国
2.其集体歌唱形式为我国后来蓬勃发展得群众歌咏运动打下了基础 3.以“学堂”为中心发展推广起来,为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4.是我国古代传统音乐和近代音域之间一个“分界线”,为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二.专业音乐的建立和发展
1.上海国立音乐院,标志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从此进入一个新阶段,后改称“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2.重要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 沈心工:《兵操》《赛船》《竹马》《铁匠》《黄河》 李叔同:创办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 《送别》《忆儿时》《梦》《春景》《西湖》《郊游》(咏物写景)萧友梅:音乐理论《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和声学纲要》《中国历代音乐沿革概略》 歌曲《卿云歌》《五四纪念爱国歌》《国民革命歌》《问》 钢琴曲《新霓裳羽衣舞》《哀悼引》弦乐四重奏《夜曲》《小夜曲》大提琴曲《秋思》 合唱曲《别校辞》大型声乐套曲《春江花月夜》 黄自: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齐唱曲《九。一八》《热血歌》 艺术歌曲《南乡子》《点绛唇》《花非花》《卜算子》 独唱曲《春思曲》《思乡》《玫瑰三愿》
交响序曲《怀旧》电影音乐《都市风光幻想曲》 学校歌曲《西风的话》《燕语》《本事》 理论著述《音乐史》《和声学》
清唱剧《长恨歌》我国第一部清唱剧,以白居易《长恨歌》为题材,由韦瀚章作词,共10个乐章1.仙乐飘飘飘处处闻2.七月七日长生殿3.渔阳鼙鼓动起来4.惊破霓裳羽衣曲5.六军不发无奈何6,宛转蛾眉马前死7.夜雨闻铃肠断声8.山在虚无缥缈间9.西宫南内多秋草10.此恨绵绵无绝期
创作特点:1.注意音乐形象的鲜明,曲调的优美流畅 2.注意歌词与曲调的结合,声乐与伴奏的结合 3.注意了创作构思的细致集中和乐曲的简洁严谨
4.有意识对音乐的民族风格进一步做了创造性的探索 赵元任:《劳动歌》《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她》《听雨》合唱《海韵》《江上撑船歌》 影片《都市风光》插曲《西洋镜歌》 黎锦晖:儿童歌舞表演曲《可怜的秋香》《好朋友来了》,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小小画家》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前进歌》《铁蹄下的歌女》《码头工人》《新女性》
创作特点:非方整的曲体结构;丰富多变的句式;突出使用短句,是音乐具有短促有力的质地,富有青春活力和战斗精神;巧用休止。王光祈:1研究中国与东方音乐,音乐理论著作《中国音乐史》《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中国诗词曲之轻重律》2系统的介绍西洋音乐学理论和技术理论《欧洲音乐进化论》《西洋音乐史纲要》《西洋音乐与戏剧》3他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一个以外文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音乐的学者《音乐在中国的意义》《论中国音乐史》《论中国记谱法》 任光:民族器乐《彩云追月》歌曲《渔光曲》《打回老家去》 张寒晖:《松花江上》《游记乐》《军队大生产》 贺绿汀:歌曲《秋水伊人》《春天里》《天涯歌女》《四季歌》《上战场》《保家乡》《嘉陵江上》《游击队歌》《牧歌》等,管弦乐《晚会》《森吉德玛》《新民主进行曲》大合唱《一九四二前奏曲》《十三陵水库大合唱》,钢琴曲《牧童短笛》获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音乐风格的钢琴曲”一等奖
马思聪:小提琴曲《第一回旋曲》《内蒙组曲》《西藏音诗》《牧歌》《山歌》,管弦乐组曲《欢喜组曲》《山林之歌》,管弦乐队组曲《高山组曲》大合唱《民主大合唱》《鸭绿江大合唱》 安波:秧歌剧《兄妹开荒》民歌联唱《七月的边区》
第二篇:学中国近现代音乐鉴赏心得体会
学中国近现代音乐鉴赏心得体会
音乐,我很感兴趣,所以我选了这门选修课。我们的生活到处都充满了音乐,悠扬的音乐可以抚平我们烦躁的情绪,轻快的音乐可以唤起沉重的心情,激昂的音乐可以调动消沉的心态。音乐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在这短暂的几节课我对音乐的兴趣更浓,也学到了很多,很多。对于我这样的非音乐专业学生这几节课学到的对我以后简单的品味音乐有着很大作用,我热爱这种感觉,这种和以前不同的感觉。了解了以及他们不为人知的艰难创作历程。不像以前总是很盲目的去听歌,根本什么都不了解,一味地追求流行音乐,把很多经典的音乐遗忘了。平时我也只是听听音乐但并不是真正的了解音乐,所以我想借此机会更多的去了解音乐。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也欣赏到了许多著名的曲目。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梁祝》和《义勇军进行
曲》赏析。
《梁祝》用琴声还能告诉现世的世界,爱情是存在的。老师给我们播放《梁祝》的时候,只感觉心随弦在拨动,爱与誓言在交汇。《梁祝》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因素,是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这首曲子讲述的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悲剧。曲中音调婉转,悲凉。使听者动容.在悲愤低音锣声中,纵身投入突然爆开坟墓中自尽,音乐同时推向最高潮。乐曲的最终部分是再现部“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爱情主题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坟墓中化为一对蝴蝶,在花间欢娱自由飞舞,永不分离。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分别作为乐曲的显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内容,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爱情忠诚和对封建礼教的控诉。最后化蝶的描写,极富于浪漫色彩,可谓全曲的点睛之笔并以浙江的越剧唱腔为素材,成功地将我国民族音乐与西方作曲技法融为一体,用音乐的形式艺术地再现这一动人的故事。
爱情主题:在轻澈的竖琴伴奏下,由独奏小提琴奏出“爱情主题”,它由越剧唱腔的典型音调演化而来,纯朴、优美、动情,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甜蜜而美好的爱情。
草桥结拜: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情意融融,比拟主人公漫步于草桥亭畔,结拜手足的情景。
主题再现:乐队全奏的爱情主题,进一步表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真挚友谊和深厚情意
连接部:这是在钢琴衬托下小提琴演奏的华彩段,表现人物内心的喜悦和爱慕之情。
抗婚:沉重的大管和大提琴齐奏及低沉的大锣作为悲剧的预示,造成惶惶不安的气氛。象征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以中低音铜管齐奏为主体的低音线条,用粗暴的音色奏出,威严、冷峻而凶狠。接着是小提琴用散板双弦演奏的激昂音调,表现出祝英台的痛苦与激愤;象征祝英台抗婚的主题由小提琴演奏,作曲家借鉴中国乐器琵琶的扫弦技巧,用强烈的切分节奏,生动地表现了反抗者的精神和形象。接着,“抗婚主题”与“封建势力主题”交替出现,将音乐推向第一个矛盾冲突的高潮,描述祝英台激烈的抗婚场面。楼台会:由小提琴及长笛奏出梁、祝“楼台相会”,互诉衷肠的哀伤的慢板主题。接着是独奏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对答,动情的复调旋律表现一对深爱的主人公生离死别的伤感,如泣如诉、感人挚深。
哭灵投坟:音乐转为急板,情绪急骤变化,悲愤的音调、紧张的节奏,形成了展开部的第二个音乐高潮。
化蝶:在宁静的音乐气氛中,飘逸的长笛旋律和竖琴的刮奏创造了一个幻想的仙境。加弱音器的小提琴再现了爱情主题,钢琴奏出流水般的晶莹音响,弦乐群轻盈的拨奏扑朔迷离,象征梁、祝死后化成一对蝴蝶,在天堂翻飞起舞,永不分离
音乐以其独特、美妙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演奏家精湛的表演,令我们羡慕不已,歌唱家动听的歌声,令我们跃跃欲试,这是因为音乐是美的艺术。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高层次的审美追求会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情操受到陶冶,生活也将变得更加丰富而充实。世界也会愈加澄明。
一直都觉得音乐这东西很深奥、很有内涵、很奇妙;我也很喜欢音乐,不过只是喜欢听听唱唱流行歌曲,对于那种专业的音乐,还有肖邦、贝多芬什么的,虽能听听,却不知所云,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感叹,我一直觉得自己听不懂所谓的音乐,也许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意识,反正我就是一直都有这种想法,而且也从来没有去试过听那种音乐的感受。
本来这次选修音乐欣赏课是因为随便玩玩才选的,之前也是抱着一种随便听听的心态,不过渐渐地我被吸引了,它让我再次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课堂上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一些基础乐理知识以便我们更好的学习,还叫我们视唱,还给我们能介绍乐曲和一些优秀歌唱家的作品。每个人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会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很多时候,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和心境下,对于同一首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差异。
适当的了解作品产生的时候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当时的处境,对理解音乐也许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也仅仅是“适当的帮助”而已。因为我们即使知道作曲家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环境,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了解作曲家当时的心境。对于音乐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能不能引起你共鸣。再退一步讲,也就是能不能让我们觉得所听的音乐“好听”。所以,我觉得,乐理知识对于欣赏(仅仅是欣赏)音乐而言,不是太重要。欣赏音乐,重要的是感悟,而不是知识。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音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必定将会更受我们的欢迎。
不仅如此,而且近年来,我国大学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其实是在追求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艺术教育的平衡。素质教育建立在和谐教育对素质的全面理解上。因此,素质教育本质上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应该从各方面全面的提升自己,而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其中一个要义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于是,我国的各个大学正逐步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同时,尤其注意了艺术教育的发展。
当代大学教育中强调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而艺术教育的关注正是人类感情的关注,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
美的事物总让人回味,音乐欣赏课便如此!
第三篇:音乐笔记小结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音乐笔记小结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中国近代音乐史 学堂乐歌
【内容】学堂乐歌的内容,大部分是反应当时中国资产阶级分子要求学习欧洲科学文明,实现“富国强兵”等爱国主义思想其创作思想主要是采自日本,欧美歌曲曲调填上新词也有改曲记词的,还有一部分是创作歌曲,另外也有一部分是采用了中国传统民歌的曲调。
【意义】学堂乐歌是近代民主主义音乐文化的开篇,它是集体歌唱这一新形势得到确立和传播;普及了简谱,接受五线谱和西方音乐知识;其乐歌体裁对其后音乐创作影响很大;“乐歌运动”影响培养了一批音乐人才,所以这一切都具有启蒙时期的开创意义。它直接影响了我国“五四”运动以后的音乐文化发展,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
学堂乐歌的作者——沈心工、李叔同
(【名词解释】、个人作品名称易出【选择题】。)
1、沈心工
沈心工(1870-1947),名庆鸿,笔名心工,上海人,我国最早编写乐歌教材的作者之一。1902年赴日本学习,考察,并与曾志忞创办“音乐讲习会”(1903年回国)。
1904年曾编辑出版了《学校唱歌集》(共三集),辛亥革命后又陆续出版《重编学校唱歌集》(共六集),《民国唱歌集》(共四集)和《心工唱歌集》等。
他的乐歌通俗流畅,注意儿童歌唱特点《体操——兵操》(又《男儿志气高》)、《铁匠》、《竹马》等很受欢迎,广泛流传。
沈心工的乐歌所涉题材极其广泛,作品大多沿袭了日本乐歌的风尚,多用欧美或日本的名曲,民谣填配歌词,也有一部分是采用了中国传统民谣的曲调。他在进行大量的选曲填词过程中,也尝试进行了为数不多的歌曲创作,其中以《黄河》(杨度词)一曲影响较大。
2、李叔同(【名解】其作品【选择】)
李叔同(1880-1942),名文涛,又名岸,字叔同,其人多才多艺、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无所不能。绘画上擅长木炭素描、油画、水彩画、中国画、广告、木刻等。他是中国油画、广告画、和木刻的先驱之一。他曾留学日本主修绘画,兼习音乐在日本曾与普孝谷创办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
1906年,他一人创办了我国第一个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仅出版一期)。他为当时美术、音乐、书法、篆刻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其歌曲创作多见于《李叔同歌曲集》,其中以《祖国歌》、《送别》(二部合唱)、《早秋》三首较有名,其中又以《春游》一曲最为突出。
他的大部分歌曲反映了青少年生活,有些作品是他个人的触景生情之作。其歌曲大多选自欧美各国的通俗民曲填写歌词,曲调优美,流畅,文辞生动秀丽,又富有意境和韵味,无论在艺术形象或声韵上,词曲都结合的很好。他编写的歌曲,在艺术水准上明显的超过了他的同时代人。
(【名词解释】【填空】重点为发起人,创建时间等。)“中国美育会”
【名词解释】中华美育会,是1919年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和爱国女学的吴梦非、丰子恺、刘质平等发起的一个以“提倡美育”为主旨的新式音乐社团。成员多为关心美育或直接从事艺术教学的教职员。该会曾利用暑假举办讲习会,以提高艺术教师的业务水平这种以社会教育方式较大规模的培养音乐师资的做法,在当时尚属首创。对推动中国的新美育起了重要作用。
.“国乐改进社”
【名词解释】1927年5月成立于北京。由刘天华等人发起,并主持日常工作,该社活动的主要内容由:组织进行民族音乐的收集、整理忽然研究,民族乐器的改进、民族乐曲的创作以及编辑出版音乐刊物。
1922年成立的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涉及一点)
1922年8月,经萧友梅提议,北大音乐研究会改组为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由蔡元培任所长。
3.1927年在上海建立的上海国立音乐院
上海国立音乐院,1927年11月27日成立。这是中国现代第一所专业音乐院校。创办时蔡元培任院长,萧友梅任教务主任,不久改由萧友梅任代理院长。建院初期提出“输入世界音乐,整理我国国乐”的宗旨,学制与课程设置大体仿照当时欧洲音乐院校。1929年9月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教师大多是从欧美留学归国的音乐家。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除萧友梅外,黄自等人也为其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从建立到1949年,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培养了一大批专业音乐家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音乐教师,为我国的专业音乐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汪伪政权接管,改成国立上海音乐院。抗日战争胜利后,自重庆返沪的国立音乐院接收了国立上海音乐院。并与上海私立音乐专科学校合并,定名为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上海音乐学院。
4.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名解】
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在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等人的倡议下,1938年4月10日在延安成立了“鲁迅艺术学院”,吴玉章为院长,沙可夫、赵毅敏、周扬等先后任副院长。音乐系的主任先后由吕骥(ji)、冼星海担任。鲁艺的教育方针是:团结与培养文学艺术的专门人才,以致力于新民主主义的文学艺术事业。毛泽东为这个学校的题训是:“紧张、严肃、刻苦、虚心”。学校初办时设戏剧、音乐美术3个系,后又增设文学系。
鲁艺建校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革命文艺工作者和干部,对抗日战争作出了积极贡献。1943年4月,鲁艺并入延安大学。1950年4月成立的“中央戏剧学院”,起、其前身之一就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
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萧友梅(名词解释、简答、填空、问答等。重点!)
萧友梅,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幼时受教会音乐熏陶。
1901年赴日,在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秘书。同年被派赴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1916年,以论文(关于十七世纪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研究)获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20年起支持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和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的工作。在北大传习所期间,创立管弦乐队并任指挥。1927年,应蔡元培的之邀,于上海创办我国第一所正规的音乐学校‘国立音乐院’(后改名为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曾编写《风琴教科书》、《曲体学》、《钢琴教科书》等,创作100余首歌曲。两部大合唱,少量器乐作品,有《问》、《五四纪念爱国歌》、《国耻》、《国民革命歌》,歌曲大都收集在《今乐初集》、《新歌初集》、《新学制唱歌教科书》中。
丰子恺(参考名词解释、简答等。)
丰子恺,名丰润,浙江桐乡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1914年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师从李叔同学绘画、音乐。1917年组织桐荫画会。后与吴梦飞、刘质平、欧阳予倩等创办上海专科学校与中华美育会。曾编译包括音乐理论、音乐美学、西洋音乐史等32种读物。主要有《音乐入门》、《近世十大音乐家》、《孩子们的音乐》等。为现代音乐知识的普及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歌词、歌曲创作代表人:黄自、聂耳、萧友梅。
代表作:黄自《长恨歌》【清唱剧】
赵元任《海韵》【大型合唱曲】 1)左翼运动代表人:聂耳、冼星海、任光、张曙、田汉。
下面重点中,冼星海比较重要,其艺术成就主要有四部作品。马思聪作品的艺术成就主要是合唱和小提琴的三部作品:《钢琴弦乐五重奏》、《弦乐三重奏》、《小提琴、中提琴二重奏》。
2)冼星海一生创作了数百首歌曲,四部大合唱,两部歌剧,两部交响乐,一部管弦乐以及多首小提琴曲,钢琴等乐器独奏、重奏作品。他是近代音乐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多产的音乐家。
冼星海在音乐创作上的另一重大贡献,是开创了表现我国人民革命斗争并具有民族特点的四部大合唱:《生产运动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栖盟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合唱作品中最为突出、影响最广的一部成功典范。是现代中国音乐史中一部“里程碑”式的合唱作品。
黄河大合唱的特点:
其创作了富于战斗性的,新音乐形式和具有真正民族气派又富于时代特征的大合唱形式。
其高度概括抗日战争年代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一部最受欢迎的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并为我国现代大型合唱音乐的创作提供了光辉典范。
总之,作者的音乐创作,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极其 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苏联版本、延安版本、上海乐团版本、中央乐团版本、钢琴伴奏版本)2)黄自【名解】
黄自,江苏川沙人,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一位杰出的作曲家和印业教育家,史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者之一。1924年如美国欧柏林大学学习心理学兼修音乐,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后转入耶鲁大学音乐系,他作的交响序曲《怀旧》获音乐学士学位。回国后任上海专科学校,任教务主任和作曲系教授。“他是系统地,全面地向国内学子传授欧美近代专业作品理论,并且有着建立中华民族派的音乐教育家。”
黄自完成了中国第一部交响音乐作品《怀旧》;创作了我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部借鉴西方传统一月形式的清唱剧《长恨歌》。他的艺术歌曲中,有一类依据诗词的意境辅成而作,如《花非花》、《踏雪寻梅》、《点绛唇•赋登楼》、《山在虚无飘渺间》等式另一类抒情艺术歌曲的代表之作。把西洋技术吸收成为自己的第二个天性,再用来发展出中国背景,中国生活,中国环境里的种种情趣。黄自作品很受欢迎,其中还有《抗敌歌》、《旗正飘飘》、《玫瑰三愿》和《花非花》等都很有名,《长恨歌》更是他的重要作品。
《长恨歌》时候偶我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部大型“清唱剧”。其取材于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同名长诗,并选用其中的诗句作为各乐章标题;在剧情结构与段落布局方面,海参照了洪升的传奇《长生殿》。
3)赵元任(【填空】,其作品【选择】)
赵元任,江苏进武人。他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对音乐也有相当突出的专业修养和创作才能。他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首歌曲,一首大型合唱曲《海韵》和一些器乐小品等。
他的歌曲创作重要的有《老天爷》、《也是微云》、《教我如何不想他》、《卖布谣》、《织布》、《劳动歌》、《鸣呼三月一十八》、《我是北方人》、《两洋镜歌》、《扬子江上撑船歌》、《背着枪》等。
左翼音乐运动中抗日音乐作曲家:聂耳、任光、张曙、冼星海。
任光,他早年留法学习钢琴整音技术以及作曲,1928年回国后任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部主任。三十年初参加左翼音乐组织,通过他的工作,为左翼音乐传播起了重大作用。1934年,他为影片《渔光曲》所作的主题歌和配乐轰动中外音乐界,被群众广为传唱,以后又先后作有《抗敌歌》、《大地行军歌》、《月光光》、《王老五》等电影歌曲,《打回老家去》、《高梁红了》、《新四军东进曲》等抗敌歌曲;以及歌剧《洪波曲》等。1940年参加新四军,翌年在“皖南事变”中牺牲。
张曙,1926年在上海艺术大学音乐系学习时参加“南国社”,后入国立音专师范科主修音乐,1933年参与组织“苏联之友社”。1937年在长沙、武汉等地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歌咏领导工作。1938年12月在桂林遭日寇轰炸时不幸牺牲。代表作有《日落西山》、《丈夫去当兵》、《洪波曲》。
(【简答】刘天华艺术生平,十首二胡曲,及与阿炳作品的区别。)
1、刘天华简介:【艺术生平】 刘天华,江苏江阴人,国乐一代宗师,“中西兼擅,理艺并长,而又会通期间”的中国优秀的民族乐器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他曾向江南音乐家周少梅学习二胡,向沈肇洲学习崇明派琵琶,他先后任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乐导师,北京女子高师和国立艺专音乐系科的二胡、琵琶、小提琴教授,他的学生有曹安和、王军仪、韩权华、箫伯青、吴伯超等。在任教之间,他还跟随俄籍教授托若夫学习小提琴,同时悉心钻研西洋音乐理记。
2、艺术成就
刘天华,二胡著名演奏与教育家,在教学之余又学习小提琴和西洋作曲理论,并在民族的音乐基础上吸取西洋音乐和演奏技巧,在民族器乐创作和演奏上取得了接触的成就。
刘天华选择二胡作为改革国乐的突破口,借鉴了小提琴的大段落颤弦技巧和西洋器乐创作手法,融合了琵琶的轮拍按音和古琴的泛音演奏等技巧,并确立和运用了多把为演奏法。所有这些,使二胡从乐曲到演奏上都增添了艺术表现的深刻性,从而是这件古代并不受重视的民间乐器变成近代专业的独奏乐器,成为中国民乐的主角与代表,因而刘天华被是为近代二胡演奏学派奠基人。
【十首二胡曲】刘天华共作有十首二胡曲《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良宵》、《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当刘天华逝世时,在纪念会上有人用这十大二胡名曲标题的首位字联成过一副便于记忆又颇有意境的挽联,“良月苦独病、烛光悲空闲”)。
在歌曲音乐创作方面,虽然这一时期创作的数量不多,但质量却很高,出现了《牧童短笛》、《摇篮曲》、《晚会》(贺绿汀)、《序曲》、《新霓裳羽衣曲》、《哀悼引——为黄兴、蔡锷逝世作》(萧友梅)。
1934年由俄罗斯作曲家齐尔品(亚历山大•车列浦宁)个人出资倡办了我国音乐史上第一次“征求中国风格钢琴曲”创作评奖活动,其中有六首中国钢琴独奏作品脱颖而出,《牧童短笛》(贺绿汀)、《牧童之乐》(老志诚)、《c小调变奏曲》(俞便民)、《序曲》(陈田鹤)、《摇篮曲》(江定仙)、《摇篮曲》(贺绿汀)。
中国歌剧发展历程【简答】(儿童剧、话剧、话剧转歌剧、秧歌剧、清唱剧)《白毛女》在我国歌剧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标志着中国歌剧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美学品格。从《兄妹开荒》到《白毛女、《刘胡兰》、《赤叶河》等优秀剧作在短时期内连续出现称为“第一次歌剧高潮”。
到了新时期,由于歌剧生存环境的变化和艺术观念、歌剧趣味的发展,歌剧创作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 一种是雅化趋势,即沿着严肃大歌剧的方向继续深入开掘,把歌剧综合美感在更高审美层次达到整合均衡,作为主要的艺术探索目标;
另一种是低化趋势,即把美国百老汇音乐作为参照性,探索在中国发展我们自己的通俗音乐剧的途径。
黎锦晖与儿童歌舞剧(【名词解释】、【填空】)
【名词解释】黎锦晖湖南湘潭人。自幼学习古琴和弹拨乐器。家乡民间音乐和当地流行的湘剧、花鼓戏、汉剧等戏剧音乐对他影响至深。1927年,他创办了“中华歌舞学校”,后又组建“中华歌舞团”。1929年组织“明月歌舞团”,并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1931年“明月歌舞团”并入联华影业公司。1949年后,他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担任作曲,1967年逝世于上海。
在20世纪20年代他主要创作了12部儿童歌舞剧和24部儿童歌舞表演曲,还有许多歌曲、器乐曲等。重要的儿童歌舞剧有《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明月之夜》、《神仙妹妹》、《小小画家》、《最后的胜利》等。《麻雀与小孩》是他的处女作,《小小画家》是艺术性最强的一部作品,思想性最强的作品要属《可怜的秋香》。
继儿童歌舞之后,黎锦晖转入了流行音乐的创作。《毛毛雨》、《妹妹我爱你》、《桃花江》是他早期的流行音乐作品,标志着中国流行歌曲的诞生。他还在30-40年代创作了一些中国最早的爵士乐作品,他的这些通俗音乐、爵士乐等都是开中国之先河的作品。
一、音乐论著
在音乐史学方面比较重要的著述有:《中国音乐史》(叶伯和著)、《中国音乐史》(郑觐文著)、《中国音乐小史》(许之衡著)、《中国古代之歌剧》、《中国音乐史》(均为王光祈著)、《中乐寻源》(童斐著)、《音乐文学小史》(朱谦之著)、《中国历代音乐概略》、《中国古代乐器考》(均萧友梅著)、《中国音乐史纲》(杨荫浏著)等。
此外,日本的田边尚雄也编写了《中国音乐史》(陈清泉译),对中国音乐历史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和阐述。
在介绍西洋音乐方面比较重要的著述有:《德国人之音乐生活》、《欧洲音乐进化论》、《西洋音乐与诗歌》等。
意义:这些著述对西洋音乐作品和音乐家都作了介绍和论述,对我国更多音乐家和广大音乐爱好者学习、了解西洋音乐起到了很大作用。在音乐技术理论和音乐学方面有:《乐理概论》(沈彭年)、《普通乐学》、《和声学纲要》、《古今中西音阶概说》、《中国音乐比较研究》(均萧友梅著)、《和声学》、《单对位法》(均黄自著)、《东西乐制之研究》(王光祈)等。意义:这些著作,在西方音乐文化传入我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我国专业和普及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二、音乐美学思想
这一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以王光祈和青主的音乐思想和理论影响比较大。特别是毛泽东在1942年写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当时以及后来我国的文艺创作所产生的影响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王光祈生平、活跃思想及其论著
王光祈(1892—1936年),中国音乐学家、社会活动家。1892年8月生于四川温江,1936年病逝于德国波恩。(1908年进程度高等学堂分设的中学堂,1912年毕业。)
1918年,与李大钊、曾琦等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 1920年赴德国留学,先学德文和政治经济学。
1922年起改学音乐,在柏林从私人教师学小提琴和音乐理论,1927年,入柏林大学攻读音乐学。
1934年以论文《中国古代之歌剧》(今译《论中国古典歌剧》)获波恩大学博士学位。
王光祈自1923年起,陆续写作出版了音乐专著16种,并在中外报章书刊上发表一系列音乐论文(现见中文音乐论文16篇,外文音乐论文存目14篇,其中2篇已译成中文)。
活跃思想:
他怀有借助音乐之力唤醒民族,完成民族文化复兴运动的理想,主张一面先行整理古代音乐,一面辛勤采集民间流行的谣曲,然后,再利用西洋音乐的科学方法创造出“可以代表‘中华民族性’的国乐”。
为此,他对西洋音乐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并分门别类地写成专著和论文,向国人介绍。这方面的著作主要有《德国人的音乐生活》、《德国音乐教育》、《欧洲音乐进化论》等。
他对中国音乐和东方民族音乐进行了深入地探索,他是第一位系统地采用比较音乐学的方法,将中国音乐和某些东方民族音乐同西洋音乐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把世界各地区的乐制分为“中国乐系”(五声体系)、“希腊乐系”(七声体系)、“波斯阿拉伯乐系”(四分之三音乐体系)三大体系的理论。同时,还对中国历代乐律史料作了初步的整理,提出不少有价值的见解,这方面的著作主要有:《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和《中国音乐史》等。
2、王光祈音乐美学思想
他十分重视隐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音乐是“人类甚或的表现”,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
他理想建立中华民族自己的“国乐”。并提出了制成这种国乐的办法、内容和目的。
王光祈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个在音乐学这一领域中努力进行认真探索的理论家,他的音乐理论从其民主爱国主义思想出发,基本上沿袭了中国古代优秀音乐美学思想传统,并运用了西方一些科学的方法。
3、青主的音乐美学思想
青主,广东惠阳人我国现代著名的音乐美学家和作曲家,原名廖尚果(青主是他从事音乐工作六年中的名字)。
青主的音乐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音乐美学著作《乐话》和《音乐通论》中。
《乐话》是一部以书信体写成的音乐美学著作,这部著作中,青主非常推崇当时西欧“表现派”理论家赫尔曼•巴尔(Hermann.Bahr)的主张,仍未音乐史一种“上界的语言”(即“灵魂的语言”),“是最高、最美的艺术”。《音乐通论》是一部系统论述他的美学观点的理论著作。他在这里的基本论点是与《乐话》一致的,但又作了新的阐发。他认为利用艺术形象反映生活现象必须通过典型概述过程,音乐必须通过无形音响来构成形象。
他认为“天生成的才能,不但是创作艺人的根本条件,也是唱奏艺人的根本条件。不论你是学习唱奏抑或学习作曲,总要你的艺能盖上一个天才的宝印,然后你才可以成为一个艺人”。可见他放大了天赋的作用,忽略了艺术后天培养的作用。
4、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整风期间发表的《讲话》,可以说是现代中国音乐史上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第四篇:近现代历史论文
论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之魂
【摘 要】抗日战争的烈火硝烟已经熄灭了半个多世纪,抗日英雄们绝大多数也早已长眠于祖国大地。但是,抗日战争中所形成的民族精神却将永世长存,其时代价值是不可低估的。爱国、团结、民主正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之魂,这种民族之魂催生的伟大力量,使中国人民创造了近代第一次抗击外国侵略取得完全胜利的辉煌历史。
【关键词】爱国 团结 民主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能够维系、引导和推进中华民族不断发展而不溃败且富于经典的力量,在近现代特有的历史契机中有了巨大的飞跃。抗日战争的爆发,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中国人民与反法西斯同盟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的中国战场经历了八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毋庸质疑,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促使中国人民前仆后继、用血肉之躯筑起抗日的钢铁长城。那么,这种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爱国之魂,驱动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
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开始踏入中国,民族空前危机的时候,中国人民弘扬了比起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更激昂、更博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种爱国之魂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九一八事变”发生的第三天,中国共产党就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22日,又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州事变的决议》。30日,再就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事件发表第二次宣言。这些宣言和决议,愤怒谴责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发出了“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等呼喊。1934年,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发表《对日宣战通电》,宣布要“领导工农红军和全中国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反对一切帝国主义实行瓜分中国,以求得中华民族彻底的解放和独立”。“华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武装起来,为保卫华北,保卫中国而战”。并且命令共产党员“英勇坚决地走上民族解放的战场”,“站在抗日战争的最前线,为保卫祖国流最后一滴血”。即使如此,抗日军民并没有悲观失望,他们始终百折不挠,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乐观主义精神,坚持与敌斗争,经受了生命的极限。
当民族面临危亡之时,又是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英勇地战斗在抗日杀敌的战场。“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就立即在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开展艰苦卓绝的武装抗战。1936年 2月又组织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队”开赴华北前线直接对日作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在军队数量少,武器装备差的情况下,一方面积极配合友军作战,血战平型关、夜袭阳明堡、救援娘子关;一方面开赴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在整个防御阶段,八路军、新四军对敌作战千余次,歼敌 5万多人,牵制了 40万侵华日军,对加速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武汉失守后,国民党消极抗战,国难加剧。中国共产党在仅有十八万武装力量的情况下,以民族利益为重,忍受极大的牺牲,勇敢地肩负起抗日主战场的重任,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使战争朝着有利于中国人民的方向发展。
二、团结之魂,集结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在强敌当前,国难当头之际,团结御敌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他们同仇敌忾,共赴国难,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大团结的壮丽画卷。
中国共产党率先发出了团结抗日的号召。在著名的《八一宣言》中,中国共产党就强烈呼吁“一切愿意抗日的政治派别,武装部队和群众团体,广泛地联合起来,组织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在《为创立全国各党各派的抗日人民阵线宣言》中,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不管我们相互间有着怎样不相同的主张与信仰,不管我们相互间过去有怎样的冲突与斗争,然而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都是中国人,抗日救国是我们共同的要求。为抗日救国而大家联合起来,为抗日救国而共赴国难,是所有我们中国人的神圣义务”。为了实现团结抗日,中国共产党决然以民族大义为重,以阶级利益服从民族利益,摒弃血仇,不计前嫌,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并主动与国民党联手,共赴国难。
三、民主之魂,激励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抗战
能不能实现民主,直接关系能不能动员千百万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关系到抗日战争能否胜利的大问题。因此,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争取和实现民主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首先,作为民主运动先锋的中国共产党把争取民主和实践民主作为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心工作。1933年 1月 17日,中国共产党在其发表的抗战宣言中就提出了“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的呼吁。1937年 2月 10日,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提出“保障言论、集会、结社之自由”的要求和“在特区政府区域内,实施普选的彻底民主制度”的保证。1937年 5月,在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会议上,毛泽东指出,争取民主自由,成为当前保证抗战胜利的中心环节。全体党员要努力为实现民主而奋斗。1939年 9月 9日,中国共产党的参议员毛泽东在第一届国民参政会第四次会议上郑重提出“实现战时民主,严惩对民众和青年大非法压迫行为。切实保障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及武装抗敌之权利”的要求。中国共产党还积极发动和领导民主宪政运动,作出了推进民主宪政运动的指示,要求共产党员要积极参与。周恩来代表党中央在延安各界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九周年大会上,作了《关于宪政与团结》的演讲,强烈要求“要实施宪政,就要给人民以民主自由”。
其次,中国共产党努力地模范地实践民主。中国共产党严格要求自己的党员“提倡民主作风,遇事先和党外人士商量,取得多数同意,然后去做”。强调“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当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精兵减政”的议案时,毛泽东立即给予肯定,并亲自为此写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一文,在抗日根据地推广这个政策。中国共产党还率先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实行普选的民主运动。民主党派和广大的民主人士是抗日战争时期民主运动的生力军。他们大力倡导实施民主:救国会在其《纲领》中,明确指出“民主制度的确立,是各党派合作的基本条件;结社、集会、言论、出版的自由,是联合战线丝毫不能让步的要求。”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在其《抗战时期的政治主张》中认为,争取抗战最后的胜利,关键在于国民政府必须实行政治大改革,实行民主抗战。中国民主同盟把“实行民主政治”作为同盟的宗旨,同盟主席张澜强调“非实行民主来唤起民众,团结官兵,修明内政,不足挽救危亡”,“而目前挽救危亡,尤其需要民主”。他们还在参政会上提出“发扬民主,而利抗战”的提案。
民主党派和广大民主人士还积极在国统区策动民主运动,影响最大的是他们积极与中国共产党联手发起的民主宪政运动。
正是这种民主之魂,激励中国人民勇敢地投身到抗日战争的铁流中,他们把打败日本帝国
主义和建立一个民主中国结合起来,从而赋予了抗日战争新的意义。
诚然,中华民族精神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凝聚民心、引导方向、催人奋进的作用。对于中华民族来说,21世纪是争取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崛起和腾飞这一近现代历史主题的世纪。
参考文献:
[1][4][5]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社1991,第1033、1322、857页
[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第196、28页
第五篇:近现代名言
近现代名言 第八部分——近现代名言
鲁迅
1145.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 114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1147.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无题》 1148.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无题》 1149.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题三义塔》 1150.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151.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
1152.望崦嵫而勿迫,恐鶗鴂之先鸣。
1153.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为了忘却的纪念》引诗 1154.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杂家
1155.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
1156.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陈毅
1157.男儿未展凌云志,空负天生五尺躯。王达强
1158.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1159.我渴望自由。但人的身躯,怎能从狗的洞子里爬出!叶挺 1160.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何敬平1161.一腔热血化春雨,壮志千秋泣鬼神。
1162.满目云山俱是乐,一毫荣辱不须惊。黄兴
1163.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 1164.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杨超
1165.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1166.严刑利诱奈我何,颔首流泪非丈夫。金方昌
1167.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 毛泽东
1168.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 1169.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1170.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为女民兵题照》 117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七律•长征》
1172.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173.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七律•送瘟神》 1174.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七律•到韶山》 1175.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1176.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七律•冬云》 1177.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1178.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1179.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1180.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七律•送瘟神》 1181.早已森严避垒,更加众志成城。
1182.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1183.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1184.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1185.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1186.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1187.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1188.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1189.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1190.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1191.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1192.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1193.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直上重霄九。1194.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1195.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119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1197.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1198.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1199.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1200.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1201.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120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203.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1204.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1205.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1206.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1207.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