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景

时间:2019-05-15 05:06: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毕业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毕业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景》。

第一篇:毕业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景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景及其创设

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课程标准》把创设“问题情境”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善于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的思维总处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积极状态,始终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提纲:

一、“问题情景”的概念

二、问题情景教学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意义

三、创设问题情景的原则

四、创设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的方法

(一)利用学生熟悉的已有相似概念,创设类比发现的问题情景(二)利用已有相关概念的比较,创设归纳发现的问题情景(三)利用相关数学概念,创设引发猜想的问题情景(四)利用所知的感性材料,创设抽象与概括的问题情景(五)通过学生实验,创设观察、发现的问题情景

关键词:问题情景;意义;创设;原则;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景及其创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生活与数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很贴近,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对数学的亲切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在教学“物体分类”一课时,可创设情景: 课前在学生课桌上杂乱无章地堆放着许多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用途不同的纸张。上课伊始,问:“同学们,课桌上这些纸片影响了我们上课,请你们想想办法该怎么办?”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把它们扔到垃圾桶里。”“不行,如果以后还要用怎么办。”“我们可以一类一类的把它们分开。”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都同意这种做法。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如果要你们整理课桌上的纸片,你们打算怎样整理?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试一试。”这样,“分类”就不再是教师的主观要求,而是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兴致高涨,纷纷调动已有经验来解决问题。结果,学生有的按颜色来分类,有的按形状来分类,还有的按不同的用途来分类„„生活化的问题情景不仅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心理,而且生活化的问题情景为学生调动已有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可能,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

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只有遇到问题,才能主动地去学习。在提供了材料后,提出问题,置学生于问题情景之中,使其处于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有所知但并非完全明白的心理状态,从而产生认识冲突,使思维活动由潜在状态进入积极活跃状态。如概念教学中,在概念的抽象、概括时创设问题情景;计算教学中,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分化点、转化处设问促思;应用题教学中,在揭示数量关系时营造问题氛围等等。总之,创设问题情景,目的是让学生产生惊、奇、疑的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一、“问题情景”的概念

首先对“问题”界说一下:这里的“问题”不同于“问题解决”中的“问题”,前者包括后者;除此之外,还包括数学概念、数学规律(甚至自然界的规律)以及学生头脑中出现的各种疑问等等,“问题情景”包括以下两层含义:

1、它是这样一种“气氛”——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由地(而非迫于外界压力)去想象、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诸如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和激情,发现规律的兴奋以及对教师的热受,等等.不难想象,一成不变的授课模式、干巴巴的讲解、严谨却枯燥无味的教材、太难或太简单而又毫无趣味性的习题是不可能产生什么“问题情景”的;那种令人透不过气来的题海就更不必说了,题海战术之所以摧残人就在于它剥夺了学生想象的权利,压抑着人的情感。为什么要特别 2 强调“情感”呢?现在有学者认为,我们应该把学校教育目标由传统的“知识——能力——情感”模式转变为“情感——能力——知识”模式,即把“情感”作为首要的教育目标.这看似偏激,但确是有感而发:当一名学生从学校毕业后,他所获得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第一,正确的人生观;第二,终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第三,自学的能力.前两条的培养都要涉及到情感问题;培养情感要靠各种“情景”的设置.这也正是近年来人们关注“情景教学”的原因.2、它是数学概念赖以产生的现实背景.这个“背景”可以是学生的日常生活,也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总之是产生某一数学概念的源头.陈重穆先生在《淡化形式,注重实质》一文中提出,不要把概念放在最前面,这不符合认识规律;要把问题背景放在前面,即在呈现概念之前,首先应呈现与之相关的足够的材料,使数学概念以及数学思想方法从其中自然地产生出来,而不是教师和课本强加给学生的.笔者赞同这一观点并有以下看法:这样做到一种思想的熏陶.近年来,我们总是批评中国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太差,并把这归因于“数学理论应用得太少”,于是从1993年起在高考试题中增加应用题,以便起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但结果并不如意,在历年的高考中应用题的得分率就没高过.原因何在?我认为其根本原因并不仅仅在于理论应用得少,而在于我们讲授理论时违背了上述的原则,即砍掉了其源头(现实背景)和形成过程,直接将高度浓缩的概念、定理、方法等呈现给学生.这样一来,虽然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却模糊了理论产生的来龙去脉,使所授的数学思想即使练了很多应用题,恐也是舍本逐末.只要我们翻一翻教材便可有此体会.旧教材不必说,在新教材(试验本)中,虽实际问题有所增加,但主要放在例题和习题上,而在引入概念时却例行公事地举几个例子就进入正题,显得很突然.比如三角函数,实质上是用来描述自然界的周期现象的,如简谐振动、电磁波、交流电等,但教材并未安排多少背景材料,而是在推广角的范围之后直接给出了四个三角函数的定义,然后推出一系列性质和公式;理论讲完了再去练习应用.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岂能不脱离实际?学生怎么会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教材如此,教师的做法更是可想而知.笔者认为,我们创设问题情景,都应从上述两方面予以考虑.二、问题情景教学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意义

(一)问题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情景教学一开始就提出了起关 3 键作用的、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并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二)问题情景教学促进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了问题才会去思考,对学生来说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向心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问题情景教学强调概念的形成过程、解题的分析思考过程和规律的揭示过程,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问题的探索研究上来,使学生容易想进去,学进去,从中尝到思考的乐趣。真正做到把兴趣还给学生,把魅力还给数学。

(三)问题情景教学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学习,始终贯穿着学生的自主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获取。教师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之间互相研讨问题,大胆向教师提问题或提出创见性的观点,根据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讨论、辨析,并在关键处予以点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互作用,实现教学相长。

(四)问题情景教学重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问题情景教学重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学生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学习中最活跃的成份是兴趣,而情景教学恰好提供了培养兴趣的基地。当学生解决了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会使其产生一种愉悦的心境,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创设问题情景的原则

创设情景的关键是选准新旧知识的切入点,去构造悬念。创设问题情景应遵循的原则:①语言明确具体:设计的问题要具体,避免空洞,语言要准确,不能含糊不清。②针对性强:问题情境应根据教学内容,紧扣教材中心及重点、难点。③启发性:应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应达到诱导思维的目的。④新颖有趣:奇特而有趣的问题易引起学生注意。⑤富有挑战性:提出的问题要难度适中,在“最近发展区”内。例如在学习习近平面解析几何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时我这样询问:“四个鱼塘被纵横交错的小道分开,分别在东北、西南两个鱼塘内有两个标志物,试问,在不涉入鱼塘的情况下,你怎样测量两个标志物的距离?”问题 4 既针对课本知识又结合实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学习直线与平面平行时,我设置这样的问题:现在假如你是一名高级技工,需要在教室安装电棒,请问,你怎样安装才能使悬在半空中的电棒与天花板平行?学生凭观察、猜测回答:“只要悬挂电棒的两根线一样长,电棒与天花板就会平行”。老师接着问:为什么?学生确实感到问题的存在,此时老师引入正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学习如何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这个问题紧扣教材中心及重点、难点设疑,又结合实际,集启发性、挑战性、明确性、趣味性为一体,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

四、创设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的方法

数学概念有些是源于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有些是由数学自身的发展而产生,更有许多数学概念源于生活实际,但又依赖已有的数学概念而产生。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根据数学概念产生的方式及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可用下列几种方法来创设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

(一)利用学生熟悉的已有相似概念,创设类比发现的问题情景

数学中有许多概念具有相似的属性,对于这些概念的教学,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研究已学过的概念属性,然后创设类比发现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去发现,尝试给新概念下定义,这样新的概念容易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得以同化与构建。这类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创设一定要抓住新旧概念的相似点,为新的数学概念的形成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通过与已知的概念类比(类比的形式可有多样,如平面与空间的类比、有限与无限的类比,以及方法类比、结构类比、形式类比等等),可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新的数学概念。当然,也要注意通过类比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修正错误的类比设想,直至得出正确结论。

5(二)利用已有相关概念的比较,创设归纳发现的问题情景

有些数学概念是旧有概念的扩充,若能在教学过程中,揭示概念的扩充规律,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入新概念。这类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创设,其关键是揭示出相关概念的扩充发展的背景及其规律,从而引出新的数学概念。

(三)利用相关数学概念,创设引发猜想的问题情景

许多数学概念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将新旧概念间的联系点设计成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建立起新旧概念间的联系,从而引发猜想并验证,可以使学生较容易地掌握新的概念。用猜想和验证来创设问题情境,可引起学生认识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提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条件,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猜想与验证中得到促进和发展。这类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创设一定要抓住新、旧数学概念间的本质属性,为新概念的产生创设适当的固着点,使其孕育新的数学概念的形成。

(四)利用所知的感性材料,创设抽象与概括的问题情景

有些数学概念源于现实生活,是从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对于这些概念的教学要通过一些感性材料,创设抽象与概括的情景,引导学生提炼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经过比较、分类、抽象等思维活动,从中找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最后通过概括得出新的数学概念。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通过学生实验,创设观察、发现的问题情景

有些数学概念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亲自实验或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演示及自己操作去领悟数学概念的形成,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索反思中掌握数学概念。这类数学概念的形成一定要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仔细观察,并能根据需要适当变换角度来抓住问题的特征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除了真实的实验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一些仿真实验,实验的设计不能仅是作为教师演示的一种工具,而是要能由学生可以根 6 据自己的思路进行动手操作的学具,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观察、学会发现。

总之,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的生动、有趣并富有现实意义的特点,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发展,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目的。这正如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说:”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能创造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的事的人,这样的人才能有创造、发明和发现。”

[参考文献]: [1] 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2] 夏小刚等.数学情景的创设与数学问题的提出[J].数学教育学报,2003,(1).[3] 戴黎军.关于数学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问题探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3,(4).后记: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论文,一开始感觉无从插手,题目也不知道该怎么定,后来通过实习时上课的感受加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最终定题。在查阅资料过程中使我学到了大量的知识,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我相信通过这次写论文使我得到的收获,定能为我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提供很大的帮助。

最后,非常感谢学校能给我这样一次机会,让我得到锻炼。也非常感谢李绪军老师在我写论文及修改论文上给我的指导。

第二篇:毕业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景及其创设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及其创设

赵 霖 兴

(云南师范大学 2010数学 云南芒市 678400)

提 纲

[摘要]略 [关键词]略 提纲:

一、“问题情境”的概念

二、问题情境教学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意义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四、创设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境的方法

(一)利用学生熟悉的已有相似概念,创设类比发现的问题情境(二)利用已有相关概念的比较,创设归纳发现的问题情境(三)利用相关数学概念,创设引发猜想的问题情境(四)利用所知的感性材料,创设抽象与概括的问题情境(五)通过学生实验,创设观察、发现的问题情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竟及其创设

赵 霖 兴

(云南师范大学 2010数学 云南芒市 678400)

[摘 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课程标准》把创设“问题情景”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改改纲要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善于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的思维总是处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积极状态,始终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词] 问题情景;意义;创设;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生活与数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很贴近,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对数学的亲切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只有遇到问题,才能主动地去学习。在提供了材料后,提出问题,置学生于问题情境之中,使其处于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有所知但并非完全明白的心理状态,从而产生认识冲突,使思维活动由潜 在状态进入积极活跃状态。如概念教学中,在概念的抽象、概括时创设问题情境;计算教学中,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分化点、转化处设问促思;应用题教学中,在揭示数量关系时营造问题氛围等等。总之,创设问题情景,目的是让学生产生惊、奇、疑的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一、“问题情境”的概念

首先对“问题”概说一下:这里的“问题”不同于“问题解决”中的“问题”,前者包括后者;除此之外,还包括数学概念、数学规律(甚至自然界的规律)以及学生头脑中出现的各种疑问等等,“问题情境”包括以下两层含义:

1、它是这样一种“气氛”——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由地(而非迫于外界压力)去想象、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诸如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和激情,发现规律的兴奋以及对教师的热爱,等等.不难想象,一成不变的授课模式、干巴巴的讲解、严谨却枯燥无味的教材、太难或太简单而又毫无趣味性的习题是不可能产生什么“问题情景”的;那种令人透不过气来的题海就更不必说了,题海战术之所以摧残人就在于它剥夺了学生想象的权利,压抑着人的情感。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情感”呢?现在有学者认为,我们应该把学校教育目标由传统的“知识——能力——情感”模式转变为“情感——能力——知识”模式,即把“情感”作为首要的教育目标.这看似偏激,但确是有感而发:当一名学生从学校毕业后,他所获得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第一,正确的人生观;第二,终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第三,自学的能力.前两条的培养都要涉及到情感问题;培养情感要靠各种“情景”的设置.这也正是近年来人们关注“情景教学”的原因.2、它是数学概念赖以产生的现实背景.这个“背景”可以是学生的日常生活,也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总之是产生某一数学概念的源头.陈重穆先生在《淡化形式,注重实质》一文中提出,不要把概念放在最前面,这不符合认识规律;要把问题背景放在前面,即在呈现概念之前,首先应呈现与之相关的足够的材料,使数学概念以及数学思想方法从其中自然地产生出来,而不是教师和课本强加给学生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讲授理论时往往违背了上述的原则,即砍掉了其源头(现实背景)和形成过程,直接将高度浓缩的概念、定理、方法等呈现给学生.这样一来,虽然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却模糊了理论产生的来龙去脉,3 使所授的数学思想即使练了很多应用题,恐也是舍本逐末.二、问题情境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问题情境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情景教学一开始就提出了起关键作用的、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并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二)问题情境教学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了问题才会去思考,对学生来说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向心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问题情境教学强调概念的形成过程、解题的分析思考过程和规律的揭示过程,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问题的探索研究上来,使学生容易想进去,学进去,从中尝到思考的乐趣。真正做到把兴趣还给学生,把魅力还给数学。

(三)问题情境教学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学习,始终贯穿着学生的自主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获取。教师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之间互相研讨问题,大胆向教师提问题或提出创见性的观点,根据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讨论、辨析,并在关键处予以点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互作用,实现教学相长。

(四)问题情境教学可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问题情景教学对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学生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学习中最活跃的成份是兴趣,而情景教学恰好提供了培养兴趣的基地。当学生解决了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会使其产生一种愉悦的心境,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创设情景的关键是选准新旧知识的切入点,去构造悬念。创设问题情景应遵循的原则:

①语言明确具体:设计的问题要具体,避免空洞,语言要准确,不能含糊不清。

②针对性强:问题情境应根据教学内容,紧扣教材中心及重点、难点。

③启发性:应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应达到诱导思维的目的。④新颖有趣:奇特而有趣的问题易引起学生注意。

⑤富有挑战性:提出的问题要难度适中,在“最近发展区”内。如在教学“物体分类”一课时,可创设情景: 课前在学生课桌上杂乱无章地堆放着许多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用途不同的纸张。上课伊始,问:“同学们,课桌上这些纸片影响了我们上课,请你们想想办法该怎么办?”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把它们扔到垃圾桶里。”“不行,如果以后还要用怎么办。”“我们可以一类一类的把它们分开。”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都同意这种做法。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如果要你们整理课桌上的纸片,你们打算怎样整理?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试一试。”这样,“分类”就不再是教师的主观要求,而是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兴致高涨,纷纷调动已有经验来解决问题。结果,学生有的按颜色来分类,有的按形状来分类,还有的按不同的用途来分类„„生活化的问题情景不仅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心理,而且生活化的问题情景为学生调动已有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可能,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

这个问题紧扣教材中心及重点、难点设疑,又结合实际,集启发性、挑战性、明确性、趣味性为一体,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

四、创设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境的方法

数学概念有些是源于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有些是由数学自身的发展而产生,更有许多数学概念源于生活实际,但又依赖已有的数学概念而产生。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根据数学概念产生的方式及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可用下列几种方法来创

设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

(一)利用学生熟悉的已有相似概念,创设类比发现的问题情景

数学中有许多概念具有相似的属性,对于这些概念的教学,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分析已学过的概念属性,弄清其本质,然后创设类比发现的问题情景,引导学 生去发现,尝试给新概念下定义,这样新的概念容易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得以同化与构建。这类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创设一定要抓住新旧概念的相似点,为新的数学概念的形成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通过与已知的概念类比(类比的形式可有多样,如平面与空间的类比、有限与无限的类比,以及方法类比、结构类比、形式类比等等),可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新的数学概念。当然,也要注意通过类比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修正错误的类比设想,直至得出正确结论。例如,在“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可分为这样几步: 1.复习相同加数连加,激发探究新算法的意向,激活已有知识经验。先出示一些相同加数连加的式题,让学生计算。当加数个数较多时,计算就十分繁琐。此时提出问题:“相同加数相加,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没有较简便的算法?”

2.引进并揭示新算法。通过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得出加法算式并改写为乘法算式,如

2+2+2+2+2+2=12→ 6个2

2×6=12。

3+3+3+3+3=15→5个3

3×5=15;

4+4+4+4=16→4个4

4×4=16。

此时提出问题:“什么样的算式可以用乘法计算?”

3.总结归纳,形成程序性知识。提出“加法算式怎样改写成乘法算式”这一问题,让学生归纳总结。

(二)利用已有相关概念的比较,创设归纳发现的问题情景

有些数学概念是旧概念的扩充,若能在教学过程中,揭示概念的扩充规律,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入新概念。这类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创设,其关键是揭示出相关概念的扩充发展的背景及其规律,从而引出新的数学概念。如在数学课堂“小括号”这一教学设计中,先引导学生复习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除后加减”之后,让学生独立试解如下应用题:“一辆车上午行了3小时,下午行了4小时,每小时行20千米,试问这辆车这一天共行多少千米?”(列综合算式解答)学生这样列式计算:“20×3+4=20×7”。这就与已有知识“先乘除后加减”发生了矛盾——“怎么先算加法呢?”学生说:“不先算加法就要发生60千米加4小时的错误”,此时老师提出:“运算顺序要求我们先做乘法,后做加法,可实际情景又要求我们先加而后乘,怎么办呢?”学生的认知活动陷入了矛盾之中。这一矛盾为引 6 出“小括号”创造了心理空间,成为学习“小括号”这一知识点的认知内驱力,并引导着学生的认知方向。这样,就可使问题情境具有较好的发散性,即问题情境的设计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问题情境的设能充分激发学生联想,开拓学生计均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产生多向联想。

(三)利用相关数学概念,创设引发猜想的问题情景

许多数学概念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将新旧概念间的联系点设计成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建立起新旧概念间的联系,从而引发猜想并验证,可以使学生较容易地掌握新的概念。用猜想和验证来创设问题情境,可引起学生认识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提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条件,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猜想与验证中得到促进和发展。这类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创设一定要抓住新、旧数学概念间的本质属性,为新概念的产生创设适当的固着点,使其孕育新的数学概念的形成。例如:在上自然课“阳光的光合”作用中,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被阳光照的小草会变绿,而被石头压在地下太阳照不到的小草却是白的呢?其实很多小学生在是常生活中都发现了这个问题,只是不知道是为什么。

(四)利用所知的感性材料,创设抽象与概括的问题情景

有些数学概念源于现实生活,是从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对于这些概念的教学要通过一些感性材料,创设抽象与概括的情景,引导学生提炼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经过比较、分类、抽象等思维活动,从中找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最后通过概括得出新的数学概念。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1. 班级组织春游,有40名同学参加,需乘车去,一个人7元,250元钱够不够?

2. 到了河边有17位同学想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几人,要租几条船?等等。。

你打算怎么安排?学生对这些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为这些都有是他们生活中的,是他们所关注的,是他们身边的事情,因此,学生学习的动力就大大增加,投入的努力也就可想而知了。创设这样的总是情境,问题中所求的已经不是往常的一个具体的“多少”,而是一个平常生活中经常碰到和思考的问题。通过解决 7 这些问题,还能帮助他们从中体会到学习知道服务于生活的真实目的,产生对学习的亲近感,增加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通过学生实验,创设观察、发现的问题情景

有些数学概念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亲自实验或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演示及自己操作去领悟数学概念的形成,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索反思中掌握数学概念。例如: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1,让学生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2,一把小剪刀。过程:通过对角折叠长方形纸,剪开之后是两个面积相同的三角形,通过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这类数学概念的形成一定要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仔细观察,并能根据需要适当变换角度来抓住问题的特征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除了真实的实验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一些仿真实验,实验的设计不能仅是作为教师演示的一种工具,而是要能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动手操作的学具,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观察、学会发现。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的生动、有趣并富有现实意义的特点,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能力方面都得到发展,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2] 夏小刚等.数学情景的创设与数学问题的提出[J].数学教育学报,2003,(1).[3] 戴黎军.关于数学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问题探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3,

第三篇: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情景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情景

和平镇四完小

孙小飞

摘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的情景设置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学生仅仅是在几分钟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大多数时间还是脱离情景单纯地学习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设计数学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巧设好的数学问题情境更能使学生在“动中生疑”,“疑中生趣”,促使学生进入学习新知的最佳心理状态。我觉得设计数学问题情境应从新旧知的差异、从操作活动、从身边生活实例、从研究者角度、从旧知的整合引入。如果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或活动为题材,把丰富的情境与具体的数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情景设置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自始至终发挥导向作用,同时创设良好的数学问题情景会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在探究问题过程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

〖关键词〗数学教学;发现问题;创设情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的情景设置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学生仅仅是在几分钟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大多数时间还是脱离情景单纯地学习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或活动为题材,把丰富的情境与具体的数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情景设置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发挥导向作用呢?又怎样创设良好的数学问题情景去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在探究问题过程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一边教,一边探索如何设计问题情景的方法,通过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发现设计问题情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新旧知的差异引入,设计问题情境

当新旧知识联系比较紧密时,可以在复习旧知的过程中,为新知埋下伏笔,使学生在“复习”中,学习新知,激起认知冲突。例如教学循环小数时,可出示一组计算题,让学生计算28÷4、17÷8、15÷7、35÷11,学生认为这是旧知,当他们顺利地算完了前面两题,再计算后面两题时,出现了怎样除也除不完的情况,商的小数部分一些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新情况把他们带入了欲罢不能的问题情境中。

二、从身边生活实例引入,设计问题情境 抽象的数学源于生活,来自具体,在生活中产生了数学,而最终又应用于生活。教学应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合;必须改变课堂等于教室、学习资源仅限于书本的观念,强调对“生活的回归”;要使学生意识到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学习的课堂。例如在认识了物体的各种形状后,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身心特点,布置学生回去观察自己家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状的,并与家长探讨这些物体可不可以做成其它形状的,为什么?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很高,并且得到多种不同的答案,如硬币是矮圆柱容易存放,茶杯做成圆柱体既美观又节约材料等。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一是要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教学素材;二是要尽可能激发学生发散性的提出相关问题;三是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与筛选,选择切合教学要求的问题来进行教学,并不是刻意追求解决所有问题。

三、从研究者角度引入,设计问题情境

学生的模拟研究活动体现为探究的兴趣与过程,保持和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利用科学研究来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并进行数学学习,要设法把发现提出问题的角色让给学生,教师不要包办;同时要注意不拘泥于前人经验,而是要根据教学目标有选择地加以利用。

例如教学圆柱体侧面积,在探究圆柱体侧面积与什么有关联时,让每个学生在课前准备好一张标有长、宽数据的长方形纸,在课堂上指导他们进行操作,探求知识,寻找规律。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在一卷一摊中使学生以研究者的角色出现,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逐步了解数学的探究过程方法,这样,不但弄清了圆柱体侧面积公式的由来,有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四、从操作活动中引入,设计问题情境

观察是智力活动的基础,认知始于观察,只有通过观察才能有认识的能力、分析的能力,以及归纳的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的认识时,老师演示刀切土豆成长方体,一边演示一边说“一刀出面、二刀出棱、三刀出顶,若是用刀垂直各个面继续削下去又会怎样呢?”通过演示、操作,学生认真观察动脑,学会了知识,培养了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习成为一种“自我需要”,为学习新知创造良好的开始端。

总之,数学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勤于学习,善于动脑,力求反思,就能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计良好的问题情境,当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等待时间”,以此激发和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参与问题的解决,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情景设置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景设置

【摘要】情境设臵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教学艺术手段,通过真实的生活环境、现实的社会环境、经验性想象环境、抽象的数学环境等有效地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情景设臵 数学 生活 兴趣 思维 新课程倡导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臵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即《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中要提倡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课题的引入需要设臵情境,解题教学需要设臵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要设臵情境,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臵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情境,教学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情境设置的理论依据

杜威的教学理论,加涅的认知加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维特罗克的生成学习理论,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都认为通过一定的教学情境的设臵,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数学这门学科本

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这给数学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压力,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如果能设臵良好的教学情境就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让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得到养成和发展,真正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又回到生活中去进行实践。

二、情境设置的含义

情境的设臵就是指在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时,有目的地引入或设臵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思考,激发其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帮助学生生成知识与能力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情境的设臵是数学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教学艺术手段,它能有效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其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情境可以是真实的生活环境、现实的社会环境、经验性想象环境、抽象的数学环境等。

数学课堂中的情境设臵具体的说包含以下两个含义:

一是情境”,就是一种“氛围”,“情景设臵”就是联系教学内容设立一个与之相关的动态或静态的形象画面,激发学生主动地联想、想象和思维,产生某种情感的体验,以获得某种形象或思维成果。良好的情境设臵在事件发展中起积极作用,不良的情境在事件发展中起消极作用。有效的教学情境设臵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发地(而非迫于外界压力)去想象、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 2

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表现为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和激情,发现规律的兴奋以及对教师的热爱等等。爱因斯坦说:我们所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的情感”。每个学生都非常想成为一个探索者、发现者。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臵情境,使学生形成主动求知的积极心态,处于好奇、好胜、好思的踊跃参与状态。

二是它是数学概念赖以产生的现实背景。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应把概念放在最前面,而是在呈现概念之前,要把背景放在前面,呈现与之有关的足够材料,使数学概念从中自然而然地产生。

三、情境设置的功能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景设臵问题,就是指作为学科的数学要关注数学起源于生活实际又应用于生活实际,而不是一张纸一枝笔的纯粹的数学演绎数学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景设臵,要从承载某一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出发,同时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实把握其教学要求,来构建实现的情景——怎样的情景,怎样的一个过程来呈现情景,情景设臵要有利于突出数学课教学内容的特色。

成功的情景设臵,要具有吸引和鼓励这两个基本功能。这里情景设臵的吸引功能,是指由于情景中蕴含的数学问题适合于当时学生的探究起点,能启发、激励学生的数学思考,真正具有促进当时的数学学习的内在价值,由于外在活动引发的兴趣,教师应引导学生内化为对数学内涵的欣赏和追求,这是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而这一过程也 3

正是数学知识的获得和巩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心得和应用的过程。

情景设臵的鼓励功能,是指情景呈现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积极展开的数学思维的肯定和引导,情景呈现过程中的师生对话,从思维活动的状态看,呈现出一个主次交替,进退相间、互动互补的过程。情景的作用有虚有实,没有“实”,学生的思维就激发不起来,没有必要的指向;没有“虚”,学生的思维没有主动性,缺乏数学思维的特色,只是处在被动的接受状态,就会学得疲倦乏味。所以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景设臵,应该是主动、直观的,又不能仅仅是生动直观的——应该导向数学的抽向概括,应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来充分感知,又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性上——应导向两性的数学思维。

四、情景设置的原则

情境设臵要做到科学、适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情境、问题、反思、应用四个环节环环相扣,而情境是四个环节中的基础,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可用的情境进行比较,选择具有较好教育功能的情境。

(一)针对性:数学情境设臵应具有针对性,才能满足学生的探索需要,要杜绝重形式不求实质的数学情境设臵。数学情境设臵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所以情境设臵应该能体现数学的本质,意在引发学生思考,而不能设臵脱离学生实际或脱离数学本质的情境。

(二)启发性:数学情境设臵应具有启发性,可以发展学生的 4

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注意启发性教学,才能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

(三)趣味性:数学情境设臵具有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有兴趣,就会推动学生奋发地学习,广泛涉猎有关的知识,并影响他将来一生的发展。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良好的兴趣,不仅能使人开阔视野,丰富心理活动内容,使人精神振奋,情绪饱满,而且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四)新颖性:数学情境设臵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时也须具有新颖性,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

(五)互动性:数学情境设臵具有互动性,才有学生的一直参与,而不是等待问题的出现;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因为太注重情境而脱离学生。否则,学生将无法建构新知识。

(六)简洁性:要简洁明确,有目的性,表达简明扼要和清晰,不要含糊不清,使学生盲目应付,思维混乱。

五、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景设置

(一)灵活运用教材,设置贴近生活的情境。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无数的数学问题等待开发利用,作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教师,要挖掘生活资源,把有限的数学知识源于无限 5 的生活情境中,揭开数学神秘面纱,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变抽象为具体,变无穷为生动,更有利于学好数学。如三年级“搭配”这一教学内容,可以借与学生一一握手引入,既缩短了与学生的距离,又为了要达到“与每一个学生都握一次手”的目的,不遗漏也不重复就必须要有序地进行,很自然地过渡到突出“搭配”这课的教学思想方法。这样的情景安排就比较贴切,学生易于接受,并且能很快地借此情景一步一步的学会如何搭配。

(二)通过生活事例,设置贴近生活的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地借用学生司空见惯的事例,进行适当加工编制,设臵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如在一年级的 “分类” 这一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设臵超市中物品的分类摆放,让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分类是指同类的物品放在一起,进而很快就能知道菜场、文具店、家中的衣柜、鞋柜、碗柜等都是分类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再来进行操作,整理自己的文具盒和书包并进行分类就比较熟练,而且能很快地找到不同的分类标准。真正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三)开发教学资源,设置贴近生活情境。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单纯、相对固定的教材内容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的教育要求。所以,我们在新理念的课堂教学下,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善于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吸 6

收并引进与现实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重组教材内容,使其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例如,教学“数数”时,我让学生数一数自己周围物体的数量,身体上某些部位的数量,几只眼睛,几个手指头等,全班有几个同学,几个男同学,几个女同学,有几本书,几支笔,几块橡皮,教室里有几盏日光灯,几块黑板,几张课桌,回家也可以数数自己家里的具体事物。数学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就与生活联系起来了。教学“万以内数读法”时,在上课之前布臵学生搜集校内外日常生活中见过的万以内的数。学生积极地搜集了许多万以内的数,如本校学生总人数2098名,新购的电视机5999元,父母的年收入等。在课堂上,利用学生自己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教学,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在学习中,再相应地让学生读一读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蓝鲸的重量、运动场的占地面积。将教材中的枯燥、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使学生感受到“万以内数读法”在生活中普遍应用。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真正感受数学的价值。可见,开发教学资源,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应用数学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四)模拟现实情境,设置贴近生活情境。

模拟现实的情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拉近数学与生活现实的距离。如教学“行程问题”时,组织学生模拟 7

实情的表演,让两个学生站在教室的两边,准备相对而行,请另一个学生喊口令。一声 “出发”,两个学生难免撞在一起,这时我在黑板画出两人行走的示意图,让学生了解什么叫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什么叫相遇?然后再让两个学生背对背站好,随着口令走向相反的方向,直至面壁才停止。学生很快知道什么叫相背而行,以及终点的含义。这类模拟表演生动真实,学生不知不觉地了解了行程问题中的概念,也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也保证全班同学人人参与数学学习,个个成为学习主体,创造了很好的课堂环境。

六、数学情景设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在数学教学的情景设置中,首先要对数学内容作深入的分析,认清其数学本质,同时又要切实把握教学要求,即教师对“数学概念与数学本质”的把握,关系到一堂课的整体。对数学而言“感觉精通了的东西不一定能立即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如“平移”和“旋转”这两个数学概念,学生能感觉到它在生活中处处存在,但当它抽象地表现在方格中,常常平移出现错误,旋转找不到方向。只有设计情景,让学生不断地实践操作,学生才能化感性的操作为理性的认识,才能准确地区分旋转和平移的现象。

(二)在数学教学中,“真实感”比真实重要,“自然”的感觉(顺水推舟的抽象过程)比真实重要。如:分数教学中通常讲的吃了的西瓜占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这里的整个西瓜很自然地成为抽 8

象的东西,在数学上用单位“1”来表示,在不断的情景设臵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也就理解了什么是单位“1”,进而也就理解了整体与部分的含义,也就能很好运用分数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

(三)“心理距离”比情景本身更重要,看到的不一定就懂,懂得的不一定要看。学生对自己学习经历中的一些切身体验,如:自己某一学科的分数比最高分的分数低,比最低分的分数高,可能正巧是某一个或某一次的分数,也可能从来就没有得到过这个分数,对这类情况的感悟,十分有利于学习习近平均数。当教学到平均数这一内容时,学生有了切身体验作为理解的基础,能很快就知道平均数它只是一个虚拟值,并不是一个实际数值,轻易就能解决“小河平均水深1.2米,小华身高1.4米,游过去会被水淹吗?”这一问题。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真正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会运用。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教材、通过生活事例、开发教学资源、模拟现实情境等方式,使情境设臵贴近生活,让数学走进生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感性的情景,让学生理解并能学以致用,也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才能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才能真正完成数学教学的本质。

参考书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陈清容 吕世虎主编 2004.5

2、《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杨庆余

3、《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附:

姓名:韩志美 性别:女 族别:汉 出生年月:1979年10月 籍贯:云南石林

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学历:本科(汉语言文学)工作单位:石林县民族小学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民族小学 邮编:652200 电话:*** 电子邮箱:529638596@qq.com

第五篇:浅谈小学数学情景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情景教学

数学情景的设置方法有很多,较好地创设问题情境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启迪智慧,激发学习动机,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的思维和方法,从而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情境教学的概述

情境教学在我国已不是一个新的课题,早在1978年李吉林老师就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进行了探索,10年后,成功的教学经验推动了情境教学的发展,使“情境教学”跃上了“情境教育”的新台阶,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了情境教学在诸学科领域中实施的可行性。何谓“情境教学”?用李吉林的话说,所谓“情境教学”,就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辨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2创设情境,激励学生学会学习

2.1创设趣味情景,让学生在“趣”中“思”

在操作活动中生趣。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他们的思维发展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弄学具,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要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如讲到“比的意义”这一节时,可让学生了解大致的比,如拳头的周长与脚长之比是1:1,身高与胸围的长度之比为2:1,身高与脚长之比为7:1,体重与血液重量的比为13:1,知道这些有趣的比,你能用这些知识解决哪些问题?学生兴趣高涨,动手实践,计算验证。

2.2创设悬念式情境,使学生在“奇”中“问”。

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制造悬念,来诱发学生想揭秘的问题意识。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随便说出一个数(不管是几位数),教师马上就可以判断出这个数是不是可以被3整除,这样几个回合,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老师不用计算就能马上判断出来呢?老师又有什么绝招呢?学生们就会带着追求知识的渴望和疑问,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对新知的探求中。

2.3创设冲突式情境,使学生在“悱”中“问”。

“思维是以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认知的发展就是观念上的“平衡――失衡――再平衡”的反复渐进过程。在新课引入时,教师应从学生认知结构出发,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考那些与已有的知识所不同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心理上形成认知冲突,从而打破原有心理平衡,造成“愤”“悱”的心理状态,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如:在教学圆柱体体积计算时,可以设计这样一系列矛盾冲突:要求圆柱体容器里的水的体积该怎么办?学生会回答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再测量。教师接着问:要求圆柱体橡皮泥的体积呢?学生会说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再求。如果要求圆柱体铁块的体积呢?要求商场门口的圆柱体柱子的体积呢?这样学生就被推入更深的疑问中。这种由浅入深不断施问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强烈愿望。

3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适应性和局限性

3.1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适应性

小学数学适合情境教学,现行教材在这方面为学生创造了有利条件。现行的数学教材要求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含有多余条件的例题和练习,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来教学,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对多种复杂的信息进行处理。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的思维没有受到局限,答案不拘一格,能从多角度去思考和处理应用问题。

3.2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局限性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所以在创设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应该考虑如何引起学生对“数学自身特点”的强烈关注。创设活动情境要明确活动的目的,让学生带着思考去玩,以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更多地从数学的角度进行观察与思考,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现象或事实。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追求一种:“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在活动中生成数学,寓数学学习于实践活动之中的教学境界”,如果只追求“兴趣化”而脱离“数学化”的教学情境是没有实际教学价值的。

虽然目前在我们的课改实验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只要我们真正理解课改精神,准确把握新理念的本质,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理解情境教学的要旨和目标,使备课活动时刻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进行。同时,各学校之间、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也应该加强交流,各取所长,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极创新,相信我们一定能创设出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贴近生活实际并紧扣学习主题的教学情境,共同推动情境教学模式的发展。

下载毕业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景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毕业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的情景教学

    小学数学的情景教学 摘要: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有利于意义的建构。 情境的创设可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提供丰富有......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创设情景的论文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创设 有效情景的策略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情景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情景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节比较成功的数学课必定要有一个好的开头,一个好的情景的创设是有一个好的开头的必要条件。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景的创设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景的创设 新课程从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大大丰富了情境的内涵,并对情景创设提出了新要求,情景创设因此成为了新课程改革在......

    小学数学情景教学(精选五篇)

    浅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游戏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摘要: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让孩子欢快游戏,并加以科学引导,对孩子智力开发十分有益。一年级的儿童......

    情景教学在数学中的应用

    情景教学在数学中的应用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应以集体的自主活动为主旋律,即教师为主......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问题情景教学模式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问题情景教学模式 “问题情景教学模式”对地理学科而言是一种行之有效、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问题情景教学模式”是指先列举几个具体的事例作为情......

    浅谈化学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

    浅谈化学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 苏瑞琴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566-(2006)11-0047-01 [摘要] 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教学策略,运用多种方法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优化课堂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