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创设情景的论文

时间:2019-05-12 23:10: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创设情景的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创设情景的论文》。

第一篇: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创设情景的论文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创设 有效情景的策略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因此,现在许多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经常把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生动的具体的情景中,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我们在一些新课程的展示中也发现有的数学老师在创设情景中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泥潭,一味地为了寻找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而绞尽脑汁,似乎找不到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就无法进行教学,从而出现了一些情景的设计牵强附会;有的数学老师一提起“情景”,马上就与多媒体课件联系起来,似乎“情景”是多媒体的代名词,是脱离实际的卡通形象,童话故事,好多情景创设显得画蛇添足,有些多媒体课件看上去绚丽多彩,但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反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可能成为学生思维的干扰因素,产生负面影响。那么,如何在低段数学教学中创设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景呢?

为此,我们确立了《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情景的策略研究》的课题,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提高低段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景创设的有效性。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情景及情景教学:

情景是指对学习新知识和新能力产生影响的各种情况,既包括学生内部的情况,也包括学生外部的情况。情景教学是指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或提供学习资源以激起学习者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2、有效情景: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所以我们认为“有效情景”应该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即:情境安排科学、合理,并不是为有情境而创设情境,有其实在的意义。有效的教学情境应当如增力剂一样,使学生身心愉悦且为之入迷,在课堂中表现得精神焕发,充满乐趣,从而启迪学生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以达到对新知识的掌握。因此,真实情景的创设,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促成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索、发现和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2、李吉林情境教学论

江苏南通师范二附小李吉林老师长期探索情境教学,她认为教学要让儿童感到“情境即在眼前”、“我即在情境中”,…都使儿童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与“境”相互作用的持续中得到强化。情境教学由于本身具有的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巧妙地把儿童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平衡,协同大脑两半球的相互作用。儿童之所以能进入情境,是因为情境有图画的形象、音乐的形象、角色扮演的形象、生活场景的形象等等,并有教师的调节、支配。教师带着与作者相共鸣的真切的情意,全身心地进入情境。此时的情境,就不光是一种物与形组成的场景和画面,而是渗透着甚至是饱含着教师的情感的。在这种“情”与“境”的合力之中,儿童的情感也被激发起来了。情感为情境教学的纽带,师生情感的交流、互补,极大地丰富以至升华了单纯的、直观的手段与语言结合的物“境”,从而使教学活动进入到师生共处的忘我的、几乎是无意识的状态。这种形与情的刺激必然激活右脑,而使左脑处于暂时的“休息期”,这对调整儿童心理,并对促使儿童精神饱满地、生动活泼地继续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保证。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通过本研究希望达成以下目标:

1、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师运用情景教学法的能力,提高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思能力。

2、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实践精神,提高学生后续学习的能力、态度和情感,从而有效的提高低段数学教学的质量。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围绕低段数学课堂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促进师生有效合作,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这一主题,分以下内容开展实践研究:

1、创设有效情景的关联因素:

(1)低段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2)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与背景材料(3)教师的教学设计、提问技巧

2、有效情景教学中背景材料的类型、选择与运用:(1)创设游戏情景,让学生活起来(2)创设操作情景,让学生动起来(3)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转起来(4)创设直观情景,让学生兴奋起来(5)创设模拟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6)创设故事情景,引发学生注意力

3、有效情景的创设原则、方法(1)、有效情景的创设应具备现实性(2)有效情景的创设应具备趣味性(3)有效情景的创设应具备直观性(4)有效情景的创设应具备问题性

4、创设有效情景的策略

(1)有效的教学情景应包含良好的数学结构。(2)有效的教学情景应隐含丰富的信息。(3)有效的教学情景应具有一定的开放空间(4)有效的教学情景应具备较强的探究价值。

5、有效情景的呈现方式、运用(1)、尽量选取动态方式呈现情景。(2)多种方式综合运用。

6、有效情景教学中教学预设、课堂生成与引导的策略。五、研究的主要措施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为行动研究,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体现教研活动课题化,课题研究专题化,依托校本教研为主要渠道,以课题组成员的实践与反思为主要方式,通过课堂观察,先进经验总结与交流等开展研究。

六、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我们低段在实施新课程中,为了激发低段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经常有意识的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对情景的创设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斯苗儿老师的《怎样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们是一所新办学校,硬件设施在整个滨江区也是一流的,加上校长在科研方面全力支持,时间和经费不成问题,学校现有的大课题《融钱塘文化,创闻涛特色》扶植本课题有效地开展研究。

本课题组的6位成员长期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其中教龄最短的也有3年的数学教学实践经验。我们的成员平时注重理论学习,善于吸取他人的教学长处,注重教学反思,积极撰写论文,多篇论文在市区论文评选中获奖。

七、研究的实施步骤与成员分工

(一)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06.3——2006.4)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介绍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的基本设想,明确各成员的分工,组织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并开展申报。

第二阶段:(2006.4——2007.1)以教学沙龙的形式对本课题突出的研究内容进行探讨,组织好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科情景教学特色课例观摩与研讨活动。

第三阶段:(2007.1——2007.3)收集优秀教学案例与反思,每人撰写一篇围绕主题的教学论文。

第四阶段:(2007年4月――6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研究成果反馈、交流,推荐课题组成员上专题汇报课。组织力量进行分析与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发布研究成果。

(二)成员分工

蔡文兰:课题总负责,负责课题实施方案的制定与申报、实行指导与管理,负责课题成果的总结与交流、推广。负责“情景教学中教学预设、课堂生成与引导的策略”这一研究内容的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章芬娟:负责“创设有效情景的关联因素”这一研究内容的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王彩凤:负责“有效情景教学中背景材料的类型、选择与运用;”这一研究内容的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并且承担教学研讨课。

卢婷:负责“有效情景的创设原则、方法 ”这一研究内容的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并且承担教学研讨课。

来玉浪:负责“创设有效情景的策略 ”这一研究内容的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并且承担教学研讨课。

孙云:负责“有效情景的呈现方式、运用” 这一研究内容的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并且承担教学研讨课。

八、研究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及论文。2.研究案例分析反思等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创设 有效情景的策略研究

第二篇: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景的创设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景的创设

新课程从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大大丰富了情境的内涵,并对情景创设提出了新要求,情景创设因此成为了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领域内的一个热门话题。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景,正是激励、鼓舞和唤醒学生的一种有效的教学艺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小学生探究知识是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引导的,也就是说探究过程中教师仍然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有利于学生理解的情景,即“有效情景”。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创设情境。

一、创设恰当的生活情境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我根据现实性的原则和教学实践,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实生活情境素材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素材作为课堂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如果选取的情境学生不熟悉或不感兴趣,那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知识水平情况,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在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教学时,我结合学生熟悉的班级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内学生的周围哪些物品中有角。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能看到的物品以动态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时让同桌两人相互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说出黑板、桌凳、课本、作业本、三角板、红领巾等,这些物品中都有角。然后我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发现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2.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

根据开放性的原则,教师选取的生活情境容量要大,要让学生从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看出多个数学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如:在教学有关“8”的加减法时,我让8个学生上台模拟买电影票的生活场景。选取的8个学生有不同特征,性别上有男有女,穿戴上有戴帽子的,有戴眼镜的,有戴红领巾的。这样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看出多个数学问题。台下的学生通过观察提出了“共有几个小朋友?”“需要买几张票?”“有几个男生?”“有几个女生?”“戴眼镜的同学有几个?”等数学问题。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构建恰当的情境呈现方式

1.生活情境的呈现有多种形式

(1)直接利用现实生活情景。如:学校、教室。(2)模拟现实生活场景。如:模拟登长城、模拟赛车游戏。(3)借助实物演示。(4)利用多媒体课件、录音故事、幻灯片、活动图、图片等教具(学具)展示生活情境。(5)通过游戏活动。游戏是小学生认识世界的一种有效方式,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他们在生动活泼的游戏过程中学习数学,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如:猜数、过河。(6)讲童话故事。对童话故事的热爱是小学生的一种天性。通过讲童话故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7)通过操作活动。皮亚杰说:“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学生操作活动,是使学生身处情境之中,通过手、脑、口多种感官参与,去自主探索、主动发现的过程。它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2.选取合适的呈现形式

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根据趣味性、动态性原则,选取恰当的呈现方式,使课堂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得到完美的统一。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种选取方法:(1)尽量选取动态方式呈现情境。如:游戏、演示、多媒体等。如:在教学有关“5减几的减法”时,我没有利用图片形式,而是用实物葡萄演示“摘果子”这一生活情境,学生看着新鲜的葡萄,提出摘下2个还有几个?摘下3个还有几个?等减法问题并思考解决的办法,收到很好的效果。又如:在教学1—10加减法的过程中,我借助手指进行猜数游戏,简单方便,可以同桌猜,也可以小组猜,师生猜。学生百猜不厌。这样将书本上静态的情境转变成学生动态的活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氛围中,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数学知识。(2)多种方式综合运用。因受场地、条件的限制,有些生活情境不好表现出来,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来表现。如:把教材中的提供的素材编成小故事,把小动物进行拟人化的处理,配上多媒体课件、图片或声音,使学生身处童话动物世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可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我听过这样一节课:教学“小猫吃鱼”时,教师配合教学挂图,用录音机播放小猫吃鱼的故事。然后教师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解,把学生带进了一个有趣的情境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有效情景创设应遵循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觉得创设情境应该是一个相对重要的环节,但在创设情境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情境创设要有针对性

材料或活动情境要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而创设,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

2.情境创设要有趣味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而且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境创设的材料与活动应尽量新颖有趣。对材料或活动的直接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3.情境创设要有思考性

解决问题的核心是要引起学生的思考,提高学习活动的思维含量,解决问题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这就要求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有思考性,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数学情境的材料和活动,必须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能激活认知,引发学生广泛的联想和思考。

4.情境创设要有现实性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较强地形象性。教师要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生动形象的典型情境,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现实生活数学化,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

5.情境创设要有探究性

维果茨基认为,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思维。教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应该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创造机能。

四、有效情景创设的影响因素

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是很容易的,而要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却不是很容易。通过翻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理解教学情境的认知上有所偏差、误解,在操作上有些盲目、“赶时髦”。如新课标中提出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就一味地去寻找生活原型,从而让数学课变了形,失去了数学味。有的教师对于创设的教学情境的目的不明确,如在创设操作情境时,有时花了一堂课的时间去操作,却没达到预期的效果,等等。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创设富于趣味性、探究性、延伸性的问题情境。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探索,且在问题情境的激励下,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服务于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打印全文 电邮本文 收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下一篇

第三篇:谈数学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谈数学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教学中的情景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设计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活动场景。数学教学实践中情景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一、情景创设的策略

1.引入疑问进行情景创设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疑问情景,符合新课标倡导的“问题――情景”教学模式。它有两层含义:首先是要有“问题”,即当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还不能或者不能正确解答的数学问题。当然,问题的障碍不足以影响接受和产生兴趣,否则至少不能称为好问题;其次是“情景”即数学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环境,这种环境可以具有高度的真实性,也可以是抽象的数学环境等等。为创设这样的情景,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精心创设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案例1:

如在进行定积分的概念教学的时候,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从2009年11月起,西南五省大旱,国家水利部门计划在云南修建一水利工程,其中大坝建设的溢流坝横断面形状是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设计。如图所示,上端AB一段是抛物线,中间BC部分是直线,下面CD部分是圆弧。建造这样的大坝自然要根据它的体积备料,计算它的体积就需要尽可能准确的计算它的横断面积。该断面最上面抛物线AB所围的那一块面积该怎么计算呢?

案例2:

为激发学生对二项式定理应用的浓厚兴趣,可以提出下问,今天以后的第 天是星期几?然后在学生认知冲突中导入新课。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欲知之而后快”的期待情绪,此情景的创设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事实上,新课标下教材在每一章的引言均有疑问情景的创设,为数学教师提供了宽广的知识平台,也为新课引入的情景创设提供了广阔的素材空间。

2.利用现实问题进行情景创设

新课标指出:“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有作用于生活,新教材的绝大部分内容是从生活实例中引入新课,创设情景的。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创设的情景更贴近生活实例和更符合学生的学情实际。

案例3:

在进行函数概念的教学时,可利用手机话费收取未素材设如下问题:在手机话费通话中,话费金额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现实世界中的许多运动变化现象都表现出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你能举出身边能够反映这种依赖关系的实例吗?

利用现实问题创设情景,能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使数学教学充满张力和亲和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3.利用数学的文化价值进行情景创设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适当反应数学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以数学史、数学故事或其他有趣的知识创设的教学情景可以很好的反映知识的形成过程,反映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一类背景知识创设的情景,能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刻板观念,能使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和深层次思考,同时也给课堂注入了更多的人文情怀。

案例4:

在进行算法案例的教学时,如秦九韶算法中,可穿插介绍一下我国古代辉煌的数学成就,在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的同时,还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信心,并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数学教学中文化情景的创设,至少有以下三点好处:第一,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第二,加强了对学生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文化的浸润。第三,通过一些数学家事例的介绍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上三点均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的精神,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多创设此类情景。

二、数学教学中情景创设的注意点

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思维碰撞”的场所。因而在情景创设时应满足激励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参与的积极性。为创设最适宜的情景,应注意一下几点:

1.在创设情景时要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精心创设问题情景,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着眼点。情景应有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可探索性。离开了知识性和科学性即理论性,这样的东西便失去了情景创设的现实意义;离开了实践性,该情景便没有了生命力和对学生的吸引力;离开了可探索性,问题就难以提出,情景创设就只能是简单的拼凑和机械的组合,这样的教学就只能是一个失败的教学。

2.处理好教材内容与学生所提问题之间的关系

情景创设目的是由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情景自己寻找问题并加以解决。问题与情景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问题能否紧密联系教学内容?提的是否科学?问题之间有无内在的联系?直接关系到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3.问题情景的创设要处理好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关系

在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要以新课标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情景和针对情景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具体、是否具有启发性和可探索性,提出的质量如何?对不同的学生是否有激励作用?能否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求知识的能力?这些都必须考虑到。当然在教学中还要对不同学生作出不同的要求,争取使不同学生的潜力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当然,数学教学中情景创设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共性都是通过教师创设学习诱因,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所以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能为情景而创设情景,牵强附会,不分主次,哗众取宠。

第四篇:毕业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景及其创设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及其创设

赵 霖 兴

(云南师范大学 2010数学 云南芒市 678400)

提 纲

[摘要]略 [关键词]略 提纲:

一、“问题情境”的概念

二、问题情境教学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意义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四、创设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境的方法

(一)利用学生熟悉的已有相似概念,创设类比发现的问题情境(二)利用已有相关概念的比较,创设归纳发现的问题情境(三)利用相关数学概念,创设引发猜想的问题情境(四)利用所知的感性材料,创设抽象与概括的问题情境(五)通过学生实验,创设观察、发现的问题情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竟及其创设

赵 霖 兴

(云南师范大学 2010数学 云南芒市 678400)

[摘 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课程标准》把创设“问题情景”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改改纲要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善于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的思维总是处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积极状态,始终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词] 问题情景;意义;创设;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生活与数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很贴近,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对数学的亲切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只有遇到问题,才能主动地去学习。在提供了材料后,提出问题,置学生于问题情境之中,使其处于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有所知但并非完全明白的心理状态,从而产生认识冲突,使思维活动由潜 在状态进入积极活跃状态。如概念教学中,在概念的抽象、概括时创设问题情境;计算教学中,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分化点、转化处设问促思;应用题教学中,在揭示数量关系时营造问题氛围等等。总之,创设问题情景,目的是让学生产生惊、奇、疑的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一、“问题情境”的概念

首先对“问题”概说一下:这里的“问题”不同于“问题解决”中的“问题”,前者包括后者;除此之外,还包括数学概念、数学规律(甚至自然界的规律)以及学生头脑中出现的各种疑问等等,“问题情境”包括以下两层含义:

1、它是这样一种“气氛”——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由地(而非迫于外界压力)去想象、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诸如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和激情,发现规律的兴奋以及对教师的热爱,等等.不难想象,一成不变的授课模式、干巴巴的讲解、严谨却枯燥无味的教材、太难或太简单而又毫无趣味性的习题是不可能产生什么“问题情景”的;那种令人透不过气来的题海就更不必说了,题海战术之所以摧残人就在于它剥夺了学生想象的权利,压抑着人的情感。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情感”呢?现在有学者认为,我们应该把学校教育目标由传统的“知识——能力——情感”模式转变为“情感——能力——知识”模式,即把“情感”作为首要的教育目标.这看似偏激,但确是有感而发:当一名学生从学校毕业后,他所获得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第一,正确的人生观;第二,终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第三,自学的能力.前两条的培养都要涉及到情感问题;培养情感要靠各种“情景”的设置.这也正是近年来人们关注“情景教学”的原因.2、它是数学概念赖以产生的现实背景.这个“背景”可以是学生的日常生活,也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总之是产生某一数学概念的源头.陈重穆先生在《淡化形式,注重实质》一文中提出,不要把概念放在最前面,这不符合认识规律;要把问题背景放在前面,即在呈现概念之前,首先应呈现与之相关的足够的材料,使数学概念以及数学思想方法从其中自然地产生出来,而不是教师和课本强加给学生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讲授理论时往往违背了上述的原则,即砍掉了其源头(现实背景)和形成过程,直接将高度浓缩的概念、定理、方法等呈现给学生.这样一来,虽然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却模糊了理论产生的来龙去脉,3 使所授的数学思想即使练了很多应用题,恐也是舍本逐末.二、问题情境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问题情境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情景教学一开始就提出了起关键作用的、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并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二)问题情境教学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了问题才会去思考,对学生来说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向心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问题情境教学强调概念的形成过程、解题的分析思考过程和规律的揭示过程,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问题的探索研究上来,使学生容易想进去,学进去,从中尝到思考的乐趣。真正做到把兴趣还给学生,把魅力还给数学。

(三)问题情境教学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学习,始终贯穿着学生的自主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获取。教师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之间互相研讨问题,大胆向教师提问题或提出创见性的观点,根据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讨论、辨析,并在关键处予以点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互作用,实现教学相长。

(四)问题情境教学可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问题情景教学对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学生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学习中最活跃的成份是兴趣,而情景教学恰好提供了培养兴趣的基地。当学生解决了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会使其产生一种愉悦的心境,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创设情景的关键是选准新旧知识的切入点,去构造悬念。创设问题情景应遵循的原则:

①语言明确具体:设计的问题要具体,避免空洞,语言要准确,不能含糊不清。

②针对性强:问题情境应根据教学内容,紧扣教材中心及重点、难点。

③启发性:应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应达到诱导思维的目的。④新颖有趣:奇特而有趣的问题易引起学生注意。

⑤富有挑战性:提出的问题要难度适中,在“最近发展区”内。如在教学“物体分类”一课时,可创设情景: 课前在学生课桌上杂乱无章地堆放着许多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用途不同的纸张。上课伊始,问:“同学们,课桌上这些纸片影响了我们上课,请你们想想办法该怎么办?”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把它们扔到垃圾桶里。”“不行,如果以后还要用怎么办。”“我们可以一类一类的把它们分开。”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都同意这种做法。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如果要你们整理课桌上的纸片,你们打算怎样整理?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试一试。”这样,“分类”就不再是教师的主观要求,而是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兴致高涨,纷纷调动已有经验来解决问题。结果,学生有的按颜色来分类,有的按形状来分类,还有的按不同的用途来分类„„生活化的问题情景不仅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心理,而且生活化的问题情景为学生调动已有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可能,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

这个问题紧扣教材中心及重点、难点设疑,又结合实际,集启发性、挑战性、明确性、趣味性为一体,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

四、创设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境的方法

数学概念有些是源于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有些是由数学自身的发展而产生,更有许多数学概念源于生活实际,但又依赖已有的数学概念而产生。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根据数学概念产生的方式及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可用下列几种方法来创

设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

(一)利用学生熟悉的已有相似概念,创设类比发现的问题情景

数学中有许多概念具有相似的属性,对于这些概念的教学,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分析已学过的概念属性,弄清其本质,然后创设类比发现的问题情景,引导学 生去发现,尝试给新概念下定义,这样新的概念容易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得以同化与构建。这类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创设一定要抓住新旧概念的相似点,为新的数学概念的形成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通过与已知的概念类比(类比的形式可有多样,如平面与空间的类比、有限与无限的类比,以及方法类比、结构类比、形式类比等等),可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新的数学概念。当然,也要注意通过类比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修正错误的类比设想,直至得出正确结论。例如,在“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可分为这样几步: 1.复习相同加数连加,激发探究新算法的意向,激活已有知识经验。先出示一些相同加数连加的式题,让学生计算。当加数个数较多时,计算就十分繁琐。此时提出问题:“相同加数相加,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没有较简便的算法?”

2.引进并揭示新算法。通过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得出加法算式并改写为乘法算式,如

2+2+2+2+2+2=12→ 6个2

2×6=12。

3+3+3+3+3=15→5个3

3×5=15;

4+4+4+4=16→4个4

4×4=16。

此时提出问题:“什么样的算式可以用乘法计算?”

3.总结归纳,形成程序性知识。提出“加法算式怎样改写成乘法算式”这一问题,让学生归纳总结。

(二)利用已有相关概念的比较,创设归纳发现的问题情景

有些数学概念是旧概念的扩充,若能在教学过程中,揭示概念的扩充规律,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入新概念。这类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创设,其关键是揭示出相关概念的扩充发展的背景及其规律,从而引出新的数学概念。如在数学课堂“小括号”这一教学设计中,先引导学生复习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除后加减”之后,让学生独立试解如下应用题:“一辆车上午行了3小时,下午行了4小时,每小时行20千米,试问这辆车这一天共行多少千米?”(列综合算式解答)学生这样列式计算:“20×3+4=20×7”。这就与已有知识“先乘除后加减”发生了矛盾——“怎么先算加法呢?”学生说:“不先算加法就要发生60千米加4小时的错误”,此时老师提出:“运算顺序要求我们先做乘法,后做加法,可实际情景又要求我们先加而后乘,怎么办呢?”学生的认知活动陷入了矛盾之中。这一矛盾为引 6 出“小括号”创造了心理空间,成为学习“小括号”这一知识点的认知内驱力,并引导着学生的认知方向。这样,就可使问题情境具有较好的发散性,即问题情境的设计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问题情境的设能充分激发学生联想,开拓学生计均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产生多向联想。

(三)利用相关数学概念,创设引发猜想的问题情景

许多数学概念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将新旧概念间的联系点设计成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建立起新旧概念间的联系,从而引发猜想并验证,可以使学生较容易地掌握新的概念。用猜想和验证来创设问题情境,可引起学生认识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提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条件,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猜想与验证中得到促进和发展。这类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创设一定要抓住新、旧数学概念间的本质属性,为新概念的产生创设适当的固着点,使其孕育新的数学概念的形成。例如:在上自然课“阳光的光合”作用中,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被阳光照的小草会变绿,而被石头压在地下太阳照不到的小草却是白的呢?其实很多小学生在是常生活中都发现了这个问题,只是不知道是为什么。

(四)利用所知的感性材料,创设抽象与概括的问题情景

有些数学概念源于现实生活,是从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对于这些概念的教学要通过一些感性材料,创设抽象与概括的情景,引导学生提炼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经过比较、分类、抽象等思维活动,从中找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最后通过概括得出新的数学概念。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1. 班级组织春游,有40名同学参加,需乘车去,一个人7元,250元钱够不够?

2. 到了河边有17位同学想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几人,要租几条船?等等。。

你打算怎么安排?学生对这些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为这些都有是他们生活中的,是他们所关注的,是他们身边的事情,因此,学生学习的动力就大大增加,投入的努力也就可想而知了。创设这样的总是情境,问题中所求的已经不是往常的一个具体的“多少”,而是一个平常生活中经常碰到和思考的问题。通过解决 7 这些问题,还能帮助他们从中体会到学习知道服务于生活的真实目的,产生对学习的亲近感,增加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通过学生实验,创设观察、发现的问题情景

有些数学概念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亲自实验或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演示及自己操作去领悟数学概念的形成,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索反思中掌握数学概念。例如: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1,让学生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2,一把小剪刀。过程:通过对角折叠长方形纸,剪开之后是两个面积相同的三角形,通过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这类数学概念的形成一定要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仔细观察,并能根据需要适当变换角度来抓住问题的特征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除了真实的实验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一些仿真实验,实验的设计不能仅是作为教师演示的一种工具,而是要能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动手操作的学具,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观察、学会发现。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的生动、有趣并富有现实意义的特点,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能力方面都得到发展,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2] 夏小刚等.数学情景的创设与数学问题的提出[J].数学教育学报,2003,(1).[3] 戴黎军.关于数学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问题探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3,

第五篇:浅谈数学课堂情景创设(范文模版)

浅谈数学课堂情景创设

陕西省凤翔县郭店镇三岔明德小学 王红芳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归纳、类比、思考、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与愿望,体会数学的作用,从而学会学习,生动活泼地投入数学学习。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模式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有利于解决数学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创设情境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

创设有效情境是促使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措施。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把握契机创设有效情境,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师要善于提炼生活

素材,利用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米的认识”时,可让学生先观察米尺上1米的长度,剪下1米长的纸条,接着去比较观察寻找生活中1米长的物体,再闭上眼睛想象1米有多长,并用手比划出1米的长度。学生对1米的长度体验活动来源于生活,又在体验中抽象概括出1米有多长,帮助学生提升了知识水平,建立了清晰的空间长度。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每时每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利用新旧知识的关系,创设情境

数学知识具有系统性,新旧知识是有联系的。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应注意利用旧知学习新知,充分利用迁移的规律,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教学“梯形面积”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剪拼探究,如何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进而归纳推导出计算梯形面积的公式。学生各组通过操作,汇报出四种不同的转化方法:(1)剪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2)剪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长(正)方形;(3)剪一个梯形,沿中位线剪开,拼成平行四边形;(4)剪一个梯形,沿两对角线剪成两个三角形。图形转化后,我问:“通过所拼成的图形能算出原梯形的面积吗?”最后学生经过讨论得到答案。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建构对数学的理解。

三、把握学生生疑发问的时机,创设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学习过程永远是一种对未知的探索

过程。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把握学生生疑发问的时机,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合作探究。

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动画出示一只青蛙的画面,旁白“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再依次出示两只青蛙,旁白“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两声跳下水”„„然后让学生自由说下去,此时学生情绪高昂。我适时设疑:“你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所有的内容呢?”有的学生说用图形表示,有的学生说用字母表示。学生用自己发现的方法获得了新知识,不仅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同时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在学生认知冲突中创设情境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是认知冲突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应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打破学生暂时的认知平衡,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进入“愤”“悱”的求知状态,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当学生已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看个位上的数能否被2、5整除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出示一组数111、234、456、229„„问:“它们能否被3整除?”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个位上的数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如456。”有学生立即反驳:“ 229却不能被3整除,111、234个位上的数不能被3整除而它们却能被3整除。”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内心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产生

迫切想知道答案的心理,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真正实现了数学的再创造。

五、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精巧的提问、幽默的语言,固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些必要的情境,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中,学生有的用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去铺方格;有的用透明方格直接测量,然后一个一个数方格;还有的用直尺量长方形的长和宽,再在上面画方格„„我根据学生不同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最后归纳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创设这样的情境,就好比在抽象知识和学生思维之间架起了一座形象的桥梁。

虽然创设问题情境的形式很多,但形式要为教学内容服务,内容要为目标服务,在教学中教师要紧扣目标,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不要为提问题而提问,为创情境而创情境,否则就达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作者姓名: 王红芳

作者地址: 陕西省凤翔县郭店镇三岔明德小学 邮政编编: 721404 联系电话: ***

下载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创设情景的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创设情景的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浅议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在高中教学中的实施,课堂教学要求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其中“情......

    浅谈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情景的创设

    浅谈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情景的创设 论文摘要:“对话教学”是小学英语课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平日的教学中,很多老师更多的关注了词句,忽略了情景的创设以及对话的运用......

    数学教学中创设情景应注意的的几个问题

    第一题: 一、什么是数学情景 数学教学情景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的创设的教学时空和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景,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掌握数......

    小学中低段阅读教学浅析论文

    阅读是从 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 图表等。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小学中低段阅读教学浅析论文 ,欢迎阅读。语文是一门以语言......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 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

    如何创设初中语文教学情景

    如何创设初中语文教学情景 摘 要:“教以生为本。”语文教学中,笔者尝试着用创设语文教学情景的方法来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使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较......

    如何创设地理教学情景

    如何创设地理教学情景 ——邓其秀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是教师进行教学、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情景创设

    小课题中期总结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创设 贾兴萍 英语教学是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什么是“情景”? 什么又是“情景教学”? 情景:它有两层意义,一是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