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裴氏菊 第七次作业
yángzhânníngwēngfānxiù杨振宁在港过90大寿 与妻子翁帆秀甜蜜(图)
2012-09-18 08:39:15 中大设寿宴,杨振宁教授高兴地与妻子翁帆一起切生日蛋糕。
lïngzhōng人民网9月17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消息,九十岁的杨振宁,除了听觉稍差之外,完全没有一点龙钟mǐnjiã
chōngpâi老态,依旧思路清晰、反应敏捷,而且精力充沛、记忆力惊人,他的生日是在一整天繁忙的活动中度过的:
kēpǔ
yánggāngkǎi
xīsībōshǎizi昨天上午十时正,中大先为杨教授举办“科普讲座”,由中大物理系杨纲凯教授主讲“希斯玻色子
mǐěrsī与杨米理论”。“杨米理论”是杨教授与好友、美国物理学家米尔斯合作研究创立的“规范场论”,识
nuîbâiěr者都认为其重要性绝不在“宇称不守恒”之下,杨教授为此应得第二次诺贝尔奖。
讲座及午餐过后,第二项活动是学术研讨会,由下午三时到六时,六位讲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杨
xìngzhìbïbï教授的学术成就,杨教授自始至终兴致勃勃的参加。
xiãtïngwēngfān白天两场学术活动结束后,紧接着就是酒会及晚宴。杨教授一点不用休息,偕同翁帆愉快地与宾客
zhìcí一一握手及拍照留念。晚宴直至晚上十时半才结束,期间有致词、切生日蛋糕、致送礼品、欣赏表演、放映短片、往来祝酒„„,杨教授可能是全场精力最好的一位。
shěnzǔyáojìng沈祖尧“胃镜”初识杨教授
huádànliúzūnyì中大校长沈祖尧在晚宴上致词,他说:“五年前,在杨教授的八五华诞庆祝晚宴上,刘遵义校长代表中文大学跟杨教授约定了五年后再一起庆祝。转眼之间,五年很快就过去了,社会跟大学也经历了不少变迁,但杨教授跟中文大学的情谊却是永恒不变。”
yuānbï“杨教授于1957年以‘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取华人首个诺贝尔物理学奖,震惊世界。他的知识渊博,jiānyìbùxiǔ他的坚毅不朽,在过去的九十个年头中充分表现了出来,为世人所赞叹和学习。而杨教授跟香港中文大yuānyuán学的渊源则始于1964年应中文大学邀请来港演说,那时候的观众都为杨教授的演说着迷,并送上如雷的掌声。至今四十八年过去了,但中大人给杨教授的掌声却从未中断过。杨教授在1986年起出任中大博shēnshēnxuãzǐ
gîngxiànliángduō文讲座教授,为莘莘学子讲学,传承知识,贡献良多,并于1997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杨教授于2000年成立了‘杨振宁奖学金’,表扬研究及学术成绩优秀的中大同学,直到目前为止,已有二百零九名本科生及十五名研究生获得该奖学金。除此以外,杨教授于1999年把所有珍贵奖项,包
kāngkǎi括诺贝尔奖章,以及学术文章及著作都慷慨送赠中文大学,大学亦因此成立了‘杨振宁学术资料馆’,让科研学者可以进行系统性研究。凡此种种均可见杨教授对中大深厚的情谊,让我们深感荣幸。”
jiǔzhìrïngqìng沈祖尧最后还提出:“今天,我们聚首一堂祝贺杨教授的九秩荣庆,表达我们对他的尊敬和爱护。我希望可以得到杨教授承诺,五年后让我们为他九五华诞祝寿,再在2022年,为杨教授的百岁寿辰举行盛大的庆祝。让我在此代表香港中文大学,祝杨教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生日快乐!”
yìshì在致词中,沈校长还说出了一些有趣的轶事。原来,沈校长首先认识的是杨教授的胃。2006年,杨教授在港肠胃不适入院,时任医学院内科教授的沈祖尧为他进行胃镜检查,结果证实只是小毛病,但沈xún祖尧惊讶地发现:当时已年过八旬的杨教授竟然有一个“十分年轻的胃”!
bìngyù
yōumãnluïxuángǎnjūn病愈后的杨振宁请他吃饭,席间杨教授最感兴趣的话题是“幽门螺旋杆菌”。沈祖尧说,他在小学课本上读过杨振宁的故事,想不到有机会和“故事”中的人一起吃饭。
zhēnzhì短片见证真挚美好感情
shíào宴会上放映了两段杨振宁和翁帆在北京清华园和香港石澳海滩上的短片。清华园桃花盛放,石澳滩头海天一色,片中翁帆问杨振宁:“Darling,你今天快乐吗?”杨教授回答:“我很快乐。”
qíngsù
dùzhìlǐ片中真挚美好的情愫令人感动。而不少来宾亲友都认为,杨振宁在夫人杜致礼去世后与翁帆展开第zhāoxīxiàngbàn
wúwēibúzhì二段婚姻,是一个好的选择,翁帆的朝夕相伴和无微不至的照顾,是他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
yāzhïu
rǒngcháng宴会的“压轴”节目,由杨振宁主持,他没有冗长的发言,而是放映了纪录他九十载人生道路的照片,每放映一张照片就会带出一段小感言或小故事,来宾都深受吸引。zhâng其中一帧1972年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会见的照片,杨振宁忆述说,两人谈了一个多小时,工作人qiànjiā员一再进来催促:当时毛身体已欠佳,坐在沙发上一时站不起来,他叫杨“你拉我一下”,然后拉着杨的手说,我年轻时也很想搞科学,做出贡献,但没有成功,我很高兴看到你能够成功。
九旬人生幸运拥有一切
shāshìbǐyà照片放映末段,杨教授引用了莎士比亚晚年的一段话:人生就像七幕戏,第七幕就是最后的一幕:没有牙齿、眼睛看不见、味觉消失,一切也都没有了。
杨教授说,我现在也应该是人生的“第七幕”了,但我还有牙齿、眼睛看得见、味觉也还在,而且我还有一切,“所以我觉得,我的人生是很幸运的。”
杨振宁与妻子翁帆多次秀甜蜜
1.生词:
龙种、敏捷、充沛、中大、科普、西斯玻色子、识者、“宇称不守恒”、诺贝尔、兴致勃勃、偕同翁帆、致词、华诞、渊博、坚毅不朽、渊源、莘莘学子、贡献良多、真挚、石澳、情愫、朝夕相伴、无微不至、压轴、冗长、帧(zhâng)、欠佳、莎士比亚 2.解释生词
lïngzhǒnglǎotài龙种老态:龙钟:行动不灵便的样子。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可以说:老态龙钟。
mǐnjiã敏捷:灵敏迅速。
chōngpâi充沛:精力饱满;旺盛
中大:香港中文大学,简称中大,是香港八所受政府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并可颁授学位的高等教育院校之一。(另外,“中大”也是“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中州大学、台湾中山大学”的简称。是不是啊????)
kēpǔ科普:普及科学知识
bōshǎizi玻色子:BOSON yǔchēngbúshǒuhãng“宇称不守恒”:宇称不守恒理论则属于局部理论,是现像理论,甴于是现像理论,所以或多戓小都存在一点错,它不可以解释一切,也不可以凭它为准去修正別的理论,冲其量也只能对某一特定现像作出局部解释而巳,可是由于它出自权威者之手,信者众,加之其名称极与我之宇宙守恒定律相对立,所以导致许多不明真像者就断定我是提出了宇称守恒定律来与宇称不守恒理论做对,因宇称不守恒有实验依据,固毫不思索就判定宇宙守恒定律是错误的民科思想。
nuîbâiěr诺贝尔:Nobel xìngzhìbïbï兴致勃勃:兴致:兴趣;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兴头很足。
xiãtïng偕同:跟别人一起(到某处去或做某事)
zhìcí致词:用文字或语言向人表达思想感情,现一般指在举行会议或某种仪式时请具有一定身份的人讲话。
huádàn华诞:生日的美称。yuānbï渊博:精深而广博,形容知识广且深,博学多才
jiānyì坚毅:坚定而又有毅力
bùxiǔ不朽:不磨灭,永存。
yuānyuán渊源:本指水源。比喻事物的本源。
shēnshēnxuãzǐ莘莘学子:“学子”即“学生”,“莘莘”形容“众多”,“莘莘学子”就是“许多学生”、“众多学生”
liángduō良多:相当多
kāngkǎi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jiǔzhì九秩:意思是年龄超过了九十岁。秩有“十年”之意。
yìshì轶事: 同逸事。世人不知道的史事。多指未经史书记载的事迹, 正史所不记载的事,奇闻,别人闻所未闻的事,不可思议的事。
yōumãnluïxuángǎnjūn“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病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
zhēnzhì真挚:真诚恳切
shíào石澳:(英文:Shek O Peninsula)为香港一半岛,位于香港岛南区东部,得名自半岛南端的石澳。
qíngsù情愫:愫:真实的情意,诚意,指真实朴素的情感
zhāoxīxiàngbàn朝夕相伴: 朝是指早上的太阳,夕就是说傍晚的夕阳,朝夕相伴合起来就是无论白天或傍晚都相伴在一起不分开,比喻两人永远相伴不分开!
wúwēibúzhì无微不至: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yāzhïu压轴:压轴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压轴戏”,但压轴也是人们知识的一个盲区。压轴本意是指倒数第二个节目,而不是人们说的倒数第一个。
rǒngcháng冗长:形容词,指文章或演讲废话多、持续时间过长。帧(zhēn):,量词,一幅字画叫一帧,用于字画、照片等
qiànjiā欠佳:不够好
shāshìbǐyà莎士比亚:(英文:Shakespeare)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3.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杨振宁在港过90大寿 与妻子翁帆秀甜蜜。里面谈到两个主要内容,第一个是说道杨教授的生日,同时提到他到目前为止曾经得到的成绩,然后也说他对社会,对中大有什么贡献;第二件事是说关于他与妻子的甜蜜时刻。里面也提到毛主持对他的成功感到高兴。像杨教授这样的人,现代社会也不多了。希望他身体健康!!
4.通过这篇文章你了解中国的什么情况? 通过这篇文章,我知道:
“杨教授于2000年成立了‘杨振宁奖学金’,表扬研究及学术成绩优秀的中大同学,直到目前为止,已有二百零九名本科生及十五名研究生获得该奖学金。
看到莎士比亚的那段话:“人生就像七幕戏,第七幕就是最后的一幕:没有牙齿、眼睛看不见、味觉消失,一切也都没有了。”我突然想问自己,我的人生现在是第几幕戏了?不管怎么样,只要努力做好每一天,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像杨教授那样成功,一样“拥有一切”。
有名的人,不管是在什么地方都会有人偷拍。看上面就是到有很多照片是偷拍的。呵呵 5.有哪些疑问?(关于内容、新词语、有趣的句子等)
第一个问题是:翁帆秀看起来很年轻,而杨教授却已经90了。他们之间是真正的爱情,还是只是那种„„杨教授取她是因为要人照顾吗?(我知道这个也不好说,我们又不是记者,呵呵)
第二个问题是:现在中国的年轻的女孩要嫁给有钱的老年人现象多不多?
裴氏菊:
你好,我看了你第七次作业。
第一个问题是:翁帆秀看起来很年轻,而杨教授却已经90了。他们之间是真正的爱情,还是只是那种……杨教授取她是因为要人照顾吗?(我知道这个也不好说,我们又不是记者,呵呵)“取”应该是“娶”。
“翁帆” 不是“翁帆秀”“秀”是一个音译词。英语的“show” 题目是 杨(yáng)振(zhèn)宁(níng)在港过90大寿 与妻子翁(wēng)帆(fān)秀(xiù)甜蜜(图)“秀甜蜜”的意思就是两个人非常甜蜜出现在众人面前。把自己的甜蜜给人看。
杨振宁是中国有名的物理学家,82岁的时候和28岁的翁帆结婚。造成很大轰动。当时人们的质疑跟你的一样。
第二个问题是:现在中国的年轻的女孩要嫁给有钱的老年人现象多不多?
当然不多啦,年轻的女孩还是要嫁给年轻的男孩啊。
张老师
第二篇:裴氏家规
裴氏家规
裴氏家规的形成经历漫长的历史沿革。北朝名臣裴良奉公之余,着手整理祖上口碑相传遗训,动笔撰写了《宗制》10卷。隋唐时期,河东裴氏发展到鼎盛阶段,其家规也日臻完善。明万历二十四年,裴氏五十五世孙裴濂修订《河东裴氏族诫》9条。一代代裴氏族人在先祖留下的家规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和充实。
现存的裴氏家规最终修订于清末民初,有《河东裴氏家训》和《河东裴氏家戒》两大部分,内容十分广泛。其中,《河东裴氏家训》共12条432字,包括敬奉祖先、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协和宗族、敦睦邻里、立身谨厚、居家勤俭、严教子孙、读书明德、淳厚戚朋、慎重言语、讲求公德等方面内容。《河东裴氏家戒》共10条637字,它连立10个“毋”,要求子孙后代毋忤尊亲、毋辱祖先、毋重男轻女、毋事赌博、毋为盗窃、毋贪色淫、毋吸烟毒、毋酗酒好斗、毋忘本崇洋、毋入帮派。可以说,《家训》是要求裴氏子弟“必须怎么做”,而《家戒》则是要求裴氏子弟“不能怎么做”。
除了河东裴氏的《家训》和《家戒》,广布于安徽、湖北、江苏、江西等15个省的裴氏后裔也都有自己的家规,但万变不离其宗,都与河东裴氏的《家训》和《家戒》一脉相承,其核心就是“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
一、重教守训
重教守训
“立志向善,做贤子孙。贻谋燕翼,勿忘祖恩。”
第一条 敬奉祖先:慎终追远①,木本水源。生事死葬,祭祀礼存。立志向善,做贤子孙。贻谋燕翼②,勿忘祖恩。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注释】
①终:人死;远: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语出《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②贻:遗留;燕:安;翼:敬。‚贻谋‛意指父祖对子孙的训诲,‚燕翼‛意指为子孙后代谋划。语出《毛传》:‚燕,安;翼,敬也。‛陈奂传疏:‚诒,遗也……言武王以安敬之谋遗其孙子也。‛
【释义】 慎重追寻,水有源,木有本。生前侍奉死后安葬,祭祀之礼要遵行。一心向善,做一个贤良的子孙,使后代安定,不忘祖先的恩德。
“父母恩德,同比昊天。人生百行,孝顺为先。”
第二条 孝顺父母:父母恩德,同比昊天。人生百行,孝顺为先。跪乳反哺,物类犹然。况人最灵,孺慕①勿迁。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注释】
①孺慕:孺,小孩子;慕,仰慕。
【释义】
父母的恩德,同比上天。人生的百种行为,孝顺第一。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动物都能做到这样,何况是世间最有灵性的人,要给孩子立下榜样不要改变。
“世间难得,莫如兄弟。同心同德,团结一体。”
第三条 友爱兄弟:世间难得,莫如兄弟。连气分形,友恭以礼。同心同德,团结一体。姜被①田荆②,怡怡③后启。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注释】
①姜被:姜,姜肱;被,被子。
②田荆:田,指田真兄弟;荆,紫荆树。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紫荆树》载,京兆田真兄弟三人析产,拟破堂前一紫荆树而三分之,明日,树即枯死。真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顦顇,是人不如木也。‛兄弟感悟,遂合产和好。树亦复茂。后因以‚田荆‛为兄弟和好之典实。
③怡怡:特指兄弟和睦的样子。语出《论语?子路》:‚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释义】
人世间最难得莫如兄弟,连气分形。兄友弟恭,同心同德,紧密团结。就像汉代姜肱兄弟一样,得到后人赞扬。
“曰宗曰族,一脉相传。尊卑长幼,伦理秩然。”
第四条 协和宗族:曰宗曰族,一脉相传。勿事纷争,和谐齐贤。尊卑长幼,伦理秩然。远近亲疏,裕后光前。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释义】
同宗同族,一脉相传,不要遇事纷争,要和谐向贤者看齐。尊卑长幼,伦理秩序要分明。远近亲疏,引导后人光大前人的功业。
“毋忤尊亲”
第一条 毋忤尊亲:《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是故子女对父母长辈,应予孝顺,听从教诲,绝不许有违忤、伤害、遗弃尊亲。
——摘自《河东裴氏家戒》
【释义】
《孝经》中写道:孝,天经地义,人之准则。子女对父母长辈必须孝顺,听从教诲,绝对不能做出违逆、伤害、遗弃父母之事。
“毋辱祖先”
第二条 毋辱祖先:木本水源,慎终追远,乃人伦之基本大道。《诗》云:毋忘尔祖,聿修厥德①。即常念尔祖,述修其德之谓。故为人子孙者,应修身明德,遵守正道,不敢为非,毋辱其祖先。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注释】
①聿修厥德:继承发扬先人的德业。语出《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释义】
慎重追寻,水有源,木有本,这是人伦的基本的大道理。《诗经》中说:“你能不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行?如要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行,你就得先修持你自己的德行,来延续他的德行。”也就是常常怀念你的祖先,讲述和修行他的德行。所以说为人子孙,应该修身明德,遵守正道,不敢为非作歹,不要侮辱祖先。
“毋重男轻女”
第三条 毋重男轻女:天生蒸民①,本为平等,无分男女贵贱,是以父母长辈,不可有重男轻女之观念。教育、生活、男女一律平等,吾姓女子不得以之嫁人为妾,或溺女婴,抛弃女婴之事。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注释】
①蒸民:众民、百姓。语出《孟子?告子上》:‚《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
【释义】
天下人人平等,不分男女,无论贵贱。作为父母长辈,千万不可有重男轻女之思想,在教育、生活之间男女要一律平等。我族女子不得为人作妾,或弃溺女婴之事。
二、崇文尚武
“家庭教育,立人丕基。传子一经,金玉薄之。”
第八条 严教子孙:家庭教育,立人丕基①。诲尔谆谆,性乃不移。谨信泛爱,重道尊师。传子一经,金玉薄之。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注释】
①丕〔pī〕基:巨大的基业。语出唐?张绍《冲佑观》诗:‚赫赫烈祖,再造丕基。‛
【释义】
家庭教育,是人才成长的基础。教诲不倦,坚持不懈。教育子孙在一切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要平等博爱,重视道德的培养,尊敬师长。留传子孙多一些经书,少一些钱财。
“人不读书,马牛襟裾。学而时习,其乐有余。”
第九条 读书明德:人不读书,马牛襟裾①。学而时习,其乐有余。一技专长,生计无虞。立达希贤②,典型规模。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注释】
①襟裾:泛指人的衣服。语出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
②希贤:仰慕贤者,愿与之齐等。语出宋?周敦颐《通书?志学》:‚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
【释义】
人如果不读书,就和马牛一样不懂得礼节。学习的时候要经常温习,其乐无穷。人要有一技之长,生计就没有顾虑。向社会贤达看齐,争做典范楷模。
“吾家子孙,不可有忘本崇洋思想行动”
第九条 毋忘本崇洋:近世以还,崇洋泛滥。须知身、家、国、民族为其一体,而不可或分者,亦即人之大本。吾家子孙,不可有忘本崇洋思想行动,如在某种不得已之情况下,而入外国籍,亦须保持吾华固有之优良风尚习惯、语言、文字、及祖宗之渊源。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释义】
近世以来,崇洋思想泛滥。必须知道自身、家庭、国家、民族为其一体,密不可分,此乃为人之大本。我族子孙,不可有忘本崇洋思想行动,如在某种不得已的情况下,而加入外国籍,也必须保持我中华固有之优良风尚习惯、语言、文字、及祖宗之渊源。
三、德业并举
“谨身节用,明刊孝经。谦虚自牧,喜怒不形”
第六条 立身谨厚:谨身节用,明刊孝经。武侯①谨慎,昭若日星。厚德载福,宽让能宁。谦虚自牧,喜怒不形。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注释】
①武侯:诸葛亮谥号‚忠武侯‛。
【释义】
“谨身节用”,这句话明明白白地刊登在《孝经》里。像诸葛武侯,一生谨慎,其丰功伟业如日月星辰,人所共见。有道德的人能够承载更多的幸福,宽厚谦让的人心灵能够得到安宁。要谦虚谨慎,修身养性,不要把喜怒表现在脸上。
“朋友五伦,以德辅仁。益友损友,择游宜珍。”
第十条 淳厚戚朋:朋友五伦①,以德辅仁。益友损友,择游②宜珍。戚党姻亲,和洽如春。岁时伏腊③,晋接礼宾。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注释】
①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②游:结伴出游,此处引申为朋友相处。
③岁时伏腊:岁时,一年四季;伏腊,伏日和腊日。
【释义】
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应讲求品德和仁爱。好朋友和坏朋友,在相处时应谨慎选择,互相珍惜。亲戚朋友,如春天一样和睦相处。一年四季,接见宾客要以礼相待。
“同村共井,居有德邻。勿生嫌隙,有礼彬彬。”
第五条 敦睦邻里:同村共井,居有德邻。相维相恤,友助和春。勿生嫌隙,有礼彬彬。基层良风,家国亲仁。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释义】
同在一村共饮一井之水,居住要以有道德的人为邻。相互体恤,友爱互助,和睦相处。不要因猜疑或不满而产生仇恨和隔阂,要讲究礼节。在基层形成良好的风尚,家族国家都亲近仁人。
“置身社会,公德第一。爱惜公物,遵守序秩。”
第十二条 讲求公德:置身社会,公德第一。爱惜公物,遵守序秩。时时警惕,留心错失。祛除自私,免贻人疾。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释义】
在社会上生存,要把讲求公德放在第一位。要爱护公物,遵守社会管理秩序。时时保持警惕,防止无端错失。祛除自私自利,不要有害人之心。
四、廉洁自律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秃惰奢靡,祸害无边。”
第七条 居家勤俭:勤能补拙,俭以养廉。丰家裕国,莫此为先。秃惰奢靡,祸害无边。惜时爱物,居安乐天。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释义】
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家庭殷实,国家富裕,无不把勤俭放在前面。懒惰奢靡,祸害无穷。要珍惜时间,爱护家物,居安思危,乐天知命。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圭玷可磨,言玷永伤。”
第十一条 慎重言语: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圭①玷②可磨,言玷永伤。驷不及舌③,语出须防。少说寡祸,发言有章。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注释】
①圭:白玉。
②玷:瑕疵。
③驷不及舌: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语出:《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释义】
一句良言,可以使国家兴盛;一句恶言,可以使国家灭亡。白玉如果有了玷污,尚可磨掉,但人的言行如果有了污点,那就没有办法磨掉了。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因此说话一定要有所提防。少说话祸害少,发言一定要有章法。
李文:彪炳史册的精神力量
‚天下无二裴‛,是对河东裴氏家族的不吝褒誉。两千年间,裴氏家族冠裳不绝,德业隆盛,形成了独特的家族文化现象。究其根源,裴氏传承千年的家风和家规无疑是其彪炳史册的内在精神力量,《家训》12条、《家戒》10条则是一脉相承优秀家风的集中体现。‚训、戒‛相互依存,引导族人‚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成为他们坚守精神家园的不二规矩。所强调的‚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协和宗族‛、‚敦睦邻里‛、‚居家勤俭‛、‚读书明德‛等,核心就是要求家族子弟崇德尚德,以孝友立身,以勤俭持家,以忠义为本,以才学自立,以仁爱待人,做到廉洁奉公、忠心效国。这是裴氏子弟从裴潜俭素、裴侠廉洁,到裴宽孝友、裴度忠于国事躬行践履的结晶,反映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念坚守和价值追求。裴氏的《家训》、《家戒》,千百年来谆谆教化后人,激励子弟成才,倡导干事立业,成就了‚将相接武、公侯一门‛的名门望族,其延绵千年的尚德、孝友、勤俭、才学、仁爱、廉洁、忠心效国,对今天良好社会文化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定将鞭策和教育一代又一代后人,修身立德,勤勉行道,明廉知耻,成有用之才,做有用之人。
(运城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李文)
王振川:独特的清廉风范源自良好的家族教育
闻喜裴氏家族人才辈出,名标青史,是非常罕见的文化现象,值得人们认真研究学习。现存的《家规》、《家戒》,是裴氏后人学习先祖事迹,结合儒家经典,反复总结提炼而成,不仅反映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裴氏《家规》、《家戒》最重视人的品德修养,从小家庭到大家族,从大家族到亲友邻里,乃至国家社会,都有一套切实可行的道德规范。以德行为基础,然后读书明理,学习一技之长,奉献于国家和社会,可以称是‚以德为本,以才为用‛。
裴氏清官廉吏非常多。裴潜在外做大官,家人还需要编制壁障谋生;裴侠在西魏时号称‚独立使君‛,基本上也算‚廉吏第一‛;裴佗清白任真,不事家产,其宅第只有三十步大小;裴宽收别人一只鹿,退不回去,就把鹿埋于地下,一口不吃。这些特殊的清廉风范,如果没有良好的家族教育,如何能够做到?
另外,像裴秀创制地图、裴頠(读wěi)研究哲学、裴松之补注《三国志》、裴政创制《开皇律》、裴世清出使日本、裴矩经营西域、裴行俭远征突厥、裴耀卿整顿漕运、裴度平蔡州之乱,裴氏家族的众多英才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才华,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功业,为后世所瞩目。如果没有良好的家族教育,如何能够做到?
现在,像裴氏这样的大家族几乎已经不存在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是小家庭。而教育也基本上社会化,家庭教育的比重也变小了。但是,‚以德为本,以才为用‛的理念,还是应该坚持的。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王振川)
张英俊:持之以恒的家规教育形成珍贵的裴氏精神
裴氏家族一贯重视对族人的家规教育,每条家规都充满了对裴氏后人的殷殷教诲,并代代传承,养成了良好的裴氏家风和裴氏文化,从而塑造了号称‚南林北裴‛、驰名中外的华夏望族。千百年来,裴氏家族代代都有族人从事《裴氏家传》、《裴氏世谱》和《裴氏家规》、《裴氏家戒》等一类族书的编撰修订工作。不论《家传》、《世谱》、《家规》,还是石刻碑文,都详细记载了先人的功德业绩和高风亮节。每逢年节清明,全族男丁聚于祠堂,由族长向后人讲述祖先事略,进行传统教育,要求后人严守祖训,开拓进取。裴氏子弟中有背离祖规者会得到严惩。众多杰出先辈的表率和影响,加之裴氏家族持之以恒的家规教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珍贵的裴氏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后人沿着前人开辟的成功之路阔步向前。
(闻喜县博物馆原馆长 张英俊)
裴建民:吾辈当令文种勿绝
裴氏家规源远流长。早在魏晋时期,河东裴氏先祖为教育宗室子弟,根据儒家思想道德标准,制定了许多有关家规方面的训诫。如北朝裴良根据祖上口碑相传遗训撰写的《宗制》,北周裴侠根据九世祖裴潜的廉政事迹编写的《贞侯潜传》,唐代裴度临终遗言‚吾辈当令文种勿绝‛,明代裴濂修订的《河东裴氏族诫》,清代裴志灏撰《劝善戒不善文》等。历代裴氏族人在先祖留下的家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和充实,形成了今日的12条《家训》和10条《家戒》。其中《家训》注重正面的引导,《家戒》则侧重于戒饬惩处。这样正反结合,并行不悖,共同发挥着训育教化作用。可以说,裴氏一族人才辈出,各领风骚,除主客观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良好家风的熏陶。
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现在的裴氏后人在启蒙时期就开始熟读学习《家训》和《家戒》,裴氏先祖人物事迹和诗文还被编印成册供小学生诵读,每逢重要节日祭祀的时候,有族内德高望重者向全体族人领诵家训。在家庭生活中,裴氏后人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长辈们率先垂范,后辈们躬身践行,相互影响,互勉互励,从而形成好的家风。
(闻喜县裴氏研究会副会长、裴氏第78世孙
裴建民)
第三篇:裴氏家训
裴氏家训
重教务学 崇文尚武 德业并举 廉洁自律
一、敬奉祖先:慎终追远,木本水源。生事死葬,祭祀礼存。立志向善,做贤子孙。贻谋燕翼,勿忘祖恩。
二、孝顺父母:父母恩德,同比昊天。人生百行,孝顺为先。跪乳反哺,物类犹然。况人最灵,孺慕勿迁。
三、友爱兄弟:世间难得,莫如兄弟。连气分形,友恭以礼。同心同德,团结一体。姜被田荆,怡怡后启。
四、协和宗族:曰宗曰族,一脉相传。勿事纷争,和谐齐贤。尊卑长幼,伦理秩然。远近亲疏,裕后光前。
五、敦睦邻里:同村共井,居有德邻。相维相恤,友助和春。勿生嫌隙,有礼彬彬。基层良风,家国亲仁。
六、立身谨厚:谨身节用,明刊孝经。武侯谨慎,昭若日星。厚德载福,宽让能宁。谦虚自牧,喜怒不形。
七、居家勤俭:勤能补拙,俭以养廉。丰家裕国,莫此为先。秃惰奢靡,祸害无边。惜时爱物,居安乐天。
八、严教子孙:家庭教育,立人丕基。诲尔谆谆,性乃不移。谨信泛爱,重道尊师。传子一经,金玉薄之。
九、读书明德:人不读书,马牛襟裾。学而时习,其乐有余。一技专长,生计无虞。立达希贤,典型规模。
十、厚戚朋:朋友五伦,以德辅仁。益友损友,择游宜珍。戚党姻亲,和洽如春。岁时伏腊,晋接礼宾。
十一、慎重言语: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圭玷可磨,言玷永伤。驷不及舌,语出须防。少说寡祸,发言有章。
十二、讲求公德:置身社会,公德第一。爱惜公物,遵守序秩。时时警惕,留心错失。祛除自私,免贻人疾。
追溯裴氏家族經久興隆的原因,明未清初思想家顧炎武總結出三點,即聯姻、世襲與自強不息。裴氏家族歷史上出過駙馬、皇后、太子妃、王妃、公主九十五人,由聯姻、世襲所結成的封建裙帶關係,無疑是促成裴氏人物顯露頭角的優越條件,但並不是主要原因。起決定作用的原因在於他們重視教育,同時「重教守訓,崇文尚武,德業並舉,廉潔自律」。裴氏曾有家規,子孫考不中秀才者,不准進入宗祠大門,裴柏村至今仍保留著重視教育的傳統。
裴氏世谱
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望世家族,这就是河东闻喜裴氏家族。这个世族的发祥地,就是现在的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
“裴氏家族”探源
裴氏家族自古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名门巨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在上下二千年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辉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伟人,彪炳史册。”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绝无仅有。
裴氏家族公侯一门,冠裳不绝。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000余人。在上下两千余年间,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1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郡守以下不计其数。还多次与皇室联姻,出过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附马21人。
自汉、魏,历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在中华大地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裴氏家族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方面,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仅隋唐二代活跃于政治舞台上的名臣就不下数十人。其中著名的政治家有裴秀、裴楷、裴蕴、裴矩、裴他、裴让之、裴政、裴寂、裴胄、裴度、斐枢等;军事家有裴行俭、裴茂、裴潜、裴叔业、裴邃、裴骏、裴衍、裴宽、裴果、裴文举、裴镜民、裴济等;法学家有裴政;外交家有裴矩、裴世清等。
隋代名臣裴政,是著名的法律学家。据《隋书》记载,裴政在断狱时,“用法宽平,无有冤滥”,深得民心。又因敢于直言进谏,多所匡正,享誉朝堂内外。隋文帝继位后,裴政等人受命制定隋朝新律《开皇律》。裴政博采魏、晋、齐、梁等南北朝时各家刑典,取其可用之处,废除了前世的枭首、鞭笞等酷刑,把刑讯时惯用的大棒、毒杖、车辐压踝等酷刑全部革除,并规定民有冤屈,县不受理时,可依次上诉郡、州、省,仍不理者,可直接向刑部申诉。《开皇律》无论从内容到形式,比历代任何律令都显得格外开明,是一部划时代的古代刑典,为后世立法奠定了规范格式。明代大思想家王夫之高度评价道:“今之律,其大略皆隋裴政之所也”,足见其影响深远。
隋朝文林郎裴世清,是个九品小官,正史甚至没有给他立传,但他却是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代表国家,率领访日友好使团出访日本的外交大臣。隋大业三年(607年),日本国派遣使者小野妹子访隋,次年3月到达长安。裴世清受隋炀帝诏命,率隋朝使团一行13人回访日本,并晋见了日本天皇,献上了文物及国书。他携带的这份国书在日本的《日本书记》太籍中被保存下来,成为永久的历史见证,为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关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名臣裴矩(547-627年),是供职于周、隋、唐的三朝元老,为政廉谨,颇负清名。他先后任民部侍郎、内史侍郎、尚书左丞、史部尚书等职。隋炀帝时,裴矩受命赴张掖(今甘肃)主管与西域各国开展贸易之事。在与各国商人接触中,他获得了有关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大量宝贵资料,编撰成《西域图记》3卷。书中不但以大量的文字介绍了西域44国的国情,还绘制了许多地图,标出了从敦煌到达地中海的3条大道,其中中道和南道,即为历史上有名的“ 丝绸之路”。
唐开国元勋裴寂,在隋末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之际,高瞻远瞩,顺天顺人,鼎助李渊起兵晋阳,建立了李唐王朝。
唐宰相裴耀卿(681-743年),致力于整顿漕运,保证了南粮北调的水道畅通,解决了唐王朝沿续了几十年的关口粮荒问题,开元年间传为佳话。
一代贤相裴度,更是世代传颂,名垂青史。在唐代政治家中,裴度的名字完全可以与唐初的名相魏征等人相提并论。他从青年时代便胸怀壮志,正气凛然。其一生的最大功绩就是竭尽毕生精力去一次次地削平藩镇割据势力,特别是在平定淮西藩镇吴元济叛乱中,立场坚定,力挽狂澜,功绩卓著,使唐朝又一度取得了统一,出现了“元和中兴”的政治局面。淮西之乱平定之后,唐宪宗封裴度为上国柱并晋国公。后来由于奸臣构陷,裴度三起三落,几度入相,几度出藩。裴度为相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诗文大家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等都曾撰写诗文颂扬他的功德。他的一些事迹,甚至被编成传奇小说,在民间广为流传。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明明是59位宰相,何来六十位呢?原来,裴柏村对面的村子阜底村,是南宋名相赵鼎故里。赵鼎因推荐岳飞,反对投降,主张抗金,最后绝食而亡。两村近在咫尺,几乎连为一村,故有此说。
在各个学术领域中,裴氏家族卓有成就者更是朗若群星,闪耀古今,不胜枚举。
西晋地图学家裴秀(224-271年),总结我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经验,创造性地制定出“制图六体”的原则,即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为编制地图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为地图学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所著《禹贡地域图》18篇,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地图学说的专著。他被誉为“中国制图学之父”。
南北朝时期的“史学三裴”--裴松之、裴马因、裴子野,皆以治史享有盛誉。裴松之为陈寿《三国志》作注6 5卷、博采群书,史料翔实,流传千古,开注史之先河。宋文帝称赞他“裴世期为不朽矣!”他的儿子裴马因为司马迁《史记》作注,写成《史记集解》80卷,流传于世。他的孙子、裴马因之子裴子野撰写编年体《宋略》20卷,其叙事、评论都超出了沈约所著《宋史》水平。二著均影响非凡,永垂后世。
唐代小说家裴钅刑著《传奇》一书,首先提出的“传奇”这个专有名词,以后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小说文体,且愈来愈富有生命力,深得世人喜爱。
裴氏家族千余年来,将相接武,代有伟人,确实是中外历史上的一大奇观。所以,在我国的历史剧中,表现裴家的戏剧就有好几个,像《游西湖》、《李惠娘》、《裴恒遇仙记》、《白蛇传》等,演的都是与裴家有关的事。名剧《白蛇传》里的法海,是唐初政治家、书法家裴休的儿子。历史上的法海,本来是正面人物,可明清小说出世后,法海便成为反面人物了,这也算是一奇。
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两千余年来,裴氏家族的兴隆与辉煌,引发着人们的深思。
追溯裴氏家族经久兴隆的原因,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总结了三条,即联姻、世袭与自强不息。裴氏家族历史上共出过附马、皇后、太子妃、王妃、公主、荫袭95人。由联姻、世袭所结成的封建裙带关系,这无疑是促成裴氏人物显露头角的优越条件,但并不是主要原因。对于公侯将相数以千计的裴氏家族来说,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在于他们重视教育,自强不息,顽强拼搏。“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是裴氏家风的主要特征。裴氏曾有家规,子孙考不中秀才者,不准进入宗祠大门,谨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知义”。裴柏村至今仍保留着重视教育的传统,几乎家家门楼上都有“ 耕读传家”的大字,初中以下没有不上学的孩子。改革开放以来,村里考上大学的有30多人呢。
“宰相村”探奇
裴氏家族源远流长。考其先祖,始出有熊氏、伯益之后,与秦同祖。曾佐殷伐桀,佐周伐纣,累世有功,秦封“ 城”。周僖王时,非子六世孙陵,去“邑”从“衣”,因以为氏,始有裴姓。其裔孙裴晔,汉安顺永建初年,仰观星云,俯察地理,合族迁居裴柏,以为祖庄。裴柏,即现今闻喜县礼元镇的裴柏村,亦即闻名遐迩的“宰相村”。
裴氏家族以裴柏村为发祥根基,繁衍昌大。至两晋,始分“三春”,分支蔓延,形成“三支五房”之说。所谓“ 三支”,即闻喜故地为中春裴;分支于长安、凉州一带者为西春裴;分支于幽燕一带者为东春裴;加上洗马川裴、南来吴裴,合称“三支五房”。实际上,其分支蔓延之地还要广泛得多,仅山西南部的河东大地,就布有“八裴十二族”。
裴柏村,位于汾河平原南头,运城盆地北端,紧临南同蒲铁路与大运公路,是一个不大的村落。据史料载,裴柏地处左邑桐乡之东,峨嵋岭之阳、凤凰原之阴,以其柏林茂盛,而称裴柏。遥望村东,董泽映翠,十里荷香,乃舜时董父豢龙之所。仰望村西,峦峰突兀,群岭环抱,人称“九凤朝阳”。明大思想家顾炎武,在其《裴村记》中曾描述道:“余至闻喜县之裴村,拜于晋公之祠,问其苗裔,尚一二百人。有释来而陪拜者出,至官道旁,读唐时碑载其谱牒世系。登垄而望,十里之内,邱墓相连,其名字、官爵可考者,尚百数十人。”
顾炎武文中所讲的晋公之祠,位于裴柏村东北侧,始建于大唐晚期。
裴柏村东茫茫十里凤凰原上,乃裴氏祖墓地。原有“大冢二百余,碑记六十尊,石人石虎四十对,享亭一座,守墓寺二所。”可谓高冢垒垒,碑碣如林,甚为壮观。这些虽都不复存在,但残留的遗址仍依稀可见。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坐落在晋公祠旧址上的“裴氏碑馆”,馆内存藏着数十幅巨幅碑刻,大都为稀世珍品,这些碑刻向后人昭示着裴氏家族不同凡响的往昔岁月。
北周天和三年的《裴鸿碑》,至今已有1420余年历史。碑系螭首方座,篆额、碑文上半部由于风化剥蚀严重,字迹已不清,下半部曾多年埋于土中,字迹尚清,是馆中现存最早的裴氏珍贵碑刻。此碑书法稳健,刚劲有力,汉隶与魏碑合一,为全国书法名碑。
《裴光庭碑》,碑身为方形,额已失,是唐玄宗李隆基为纪念名相裴光庭的功绩,亲为书写勒石的御制之碑。据记载,碑首为唐著名的奸臣李林甫题额,可惜已毁坏无存。碑版正面也为其撰文,玄宗草体勒书,共64字,尚清晰可辨。碑阴为光庭碑,文为张九龄撰,字为玄宗御笔行楷,原文1800余字,现仅存600余字。
《唐平淮西碑》,由四道巨碑组成。高2.54米,宽0.92米,一连四石,方座。全碑中肯地歌颂了唐代贤相裴度力挽狂澜,削平淮西藩镇吴元济叛乱的卓著业绩。文由唐代古文大家韩愈撰写,字由清代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著名书法家祁隽藻所书,字大如拳、气势磅礴、石质精细、刻工绝佳,故而百余年来一直为世人所仰慕,为碑刻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裴氏世谱》探秘
洋洋大观的《裴氏世谱》详细记载了两千余年间裴氏家族兴衰变迁的历史脉络,收录了大量裴氏家族的珍贵史料。
裴氏的家族谱牒,从裴松之所著《裴氏家记》开始,历代均有人撰修。但比较而言,清嘉庆版《裴氏世谱》是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系统的一部。这部世谱是由裴氏62世裔孙裴率度与其子裴宗赐、其孙裴正文祖孙三代,父死子继,子死孙承,呕心沥血,锲而不舍,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方成书问世的。
裴率度工诗文,善书画,居官40年,为人“一意率直,毕生淡泊”。康熙年间,他历数年之功,撰成《裴氏世谱》十二卷。但由于宦海生涯,迁徙不定,书稿虽成,未能刻版付印,只得饮憾而终其生。其子裴宗赐,秉承父亲遗志,几经校阅、增补、勘定,从乾隆二十一年开始用整整一年时间将族谱书稿全部刻版。正待付印之时,因政时牵连,劫难临身,流离颠沛,也未能达愿。裴宗赐之子裴正文,立志“补缀完书,以终先志”。历经数年,直至嘉庆十年(1805年)七月,这部饱含三代人心血的《裴氏世谱》,才终于成书问世。
《裴氏世谱》共47万字,分12卷,内容丰富,篇幅浩瀚,琳琅满目,洋洋大观。第一卷为“源流考”,概述了裴氏家族的起源、姓氏来历、三眷分支和历代封爵的情况,勾画出裴氏家族发展史上大的线条框架及来龙去脉。第二卷为“ 制命”,载列了历代皇帝给裴氏60余显要人物颁发的近120道诏书文诰。第三、四卷为“列传”,重点记载了126位裴氏名人的生平事迹和主要历史业绩。第五卷为“列女传”,概要记述了14位女才人的动人事迹。第六卷为“奏议”,是裴氏名臣呈历代皇帝的50余道表奏章。第七卷为“杂文”,是裴氏自己撰写的各种文体的文章。第八卷为“诗赋”,是历代30 多位裴氏名人的诗词歌赋作品。第九卷为“表启”,是唐代名家李商隐、柳宗元、刘禹锡、王勃、韩愈等写给裴氏卿相名宦的书表文章。第十卷“碑志”,是历代名人名家给裴氏名人撰写的近50篇碑文、墓志、记序等。第十一卷为“赠答诗”,集录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王勃、韩愈等80多位诗文大家写给裴氏名宦的近200首赠答唱和诗篇。第十二卷为“事录”,分条记载了130余则裴氏人物的野史逸闻与传说故事。综观《裴氏世谱》全部内容,可以说,它虽名曰家族谱牒,实际上已远远超出了谱的范围。它的大部分内容都同社会历史问题相联系,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兴衰更替的真实纪录。
家谱文献: 1.修谱:
历史上裴氏家族编撰谱牒的活动由来已久。裴氏是魏晋隋唐间的世族高门,为了在政治上和婚姻上提供裴氏高贵血统的依据,他们除了在官修谱牒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外,还修撰了许多裴氏的私谱。
西晋时傅畅的《裴氏家记》是今天所知最早的家谱。南朝裴松之撰《裴氏家传》四卷,裴子野撰《续裴氏家传》两卷。北朝裴良撰《宗制》十卷,《裴良墓志》对此说得比较多些。由于长期的社会动荡,造成骨肉疏散,风俗浇薄,裴良于五服之内著《宗制》,为的是使家族后生,知道在宗的重要;少长晚辈,明了自己在宗族中的位置。在他的教育下,他的儿子裴子通、裴子休,在隋朝有诏表闾为“义门裴氏”。唐朝,裴氏谱牒有《裴若弼家传》一卷,裴守真撰《裴氏家牒》二十卷。
宋、元以后,近代家族制度的建立,使谱牒学发生很大的变化。海内各家族和修谱牒蔚然成风,散居各地的裴氏也纷纷修谱,以敬宗睦族,维系家族的发展。在编纂之例中,首先以始迁祖为始祖,他就是这个新的聚族而居地族人的精神支柱,团结族众的核心。第二,修谱时,分工协作,责任明确。第三,通过修谱达到收族的目的,将分散在各地的族众尽量收录在谱内,使其归宗。第四,妇人节孝坚贞者,方可入谱,对妇女的歧视和戕害,于此可见一斑。第五,严禁渎伦违法行为。
在编次之例中,说明了全谱的结构,对每一部分的含义作了精辟的概括,如说:“首序言,明作谱之宗旨也。”“次字派,正名定分也。”“附以旧序,纪谱牒之源流也。”
在分编之例中,首先明确了族谱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第二,对于拾遗婴为己子者之类问题的处理,与亲生者俨然有别;第三,对于谱付刊后有生者、卒者、娶妻与改葬者,特立长生录、如生录附载,待五修添人。
在书法之例中,对于为何称“湘潭裴氏”、为何称“族谱”作了解释;对于正室、继室、侧室的称谓,夫妇不合传等处理,反映了男尊女卑的观念;妇人只能书于其子或其夫名下,并鼓励“从一而终”;为僧道者不入正谱,以二氏异端,非我族类也,说明清末,佛教道教在南方农村遭到抵制。
在订正之例中,统一格式,采用欧苏并式;宗派划一;严格避讳。在筹款之例中,按丁派费,只收男丁费,不收妇女的费。说明在封建时代的宗族内,男子是主宰,妇女没有地位。
在收领谱牒之例中,修了新谱,必须收回旧谱;新谱编列字号发放,注意保存,杜绝鬻卖典质。家谱的管理制度极为严格。
2.谱例:
现在所知裴氏家谱、家传是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晋傅畅有《裴氏家记》。南朝刘宋裴松之撰《裴氏家传》四卷。南朝萧梁裴子野撰《续裴氏家传》两卷。裴松之、裴子野祖孙二人都重视裴氏家传的编撰。北朝高齐裴良《宗制》十卷。《宗制》的缘起和宗旨是:“君尝以季叶绕替,骨肉世疏,九族斯穆,事光圣典,实欲驱末反本,化薄反淳。乃于五服之内,著《宗制》十卷,使夫后生稚识,知在宗之为重;少长晚辈,悟收族之有归。散花萼于常棣,飞脊令于原野,规模宏远,有可观焉。今则行于宗族,以为不刊之训。”裴良根据时局变乱,骨肉离散,宗族不亲的情况,为正本清源,乃著《宗制》。对于当时的北朝来说,裴良的《宗制》也适应了重建门阀世族制度的需要。另外,梁刘孝标注的《世说新语》任诞和文学篇曾两度引用了《裴氏家传》。
唐朝谱牒,号称最为兴盛。其中河东裴氏的有:《裴若弼家传》一卷、裴守真撰《裴氏家牒》二十卷。
五代以后,谱牒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五代以后“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适应门阀制度的谱牒学退出了历史舞台。宋以后逐渐形成的新的谱牒学,出现了新的特点。家谱由官撰转变为民修(私修);由通国谱、州郡谱转为单一宗族谱;谱书体例由重世系转为全面记载一个家族的发展;家谱由唐以前图书的一个类目,到宋朝以后从图书类目中消失。然而,宋朝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家谱的修撰长盛不衰,积累下了丰富的家谱文献。裴氏后人对于家谱的修撰十分重视,留下了丰富的家谱文献。现在以收藏单位为线索,介绍已知海内外裴氏家谱收藏情况。
山西闻喜河东裴氏研究会收藏了金、明、清时的裴氏家谱共十种,其中石质家谱两种。
3.家谱:
金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裴氏家谱碑》。碑石高269厘米,宽38厘米,厚28厘米。碑额题为“裴氏相公家谱之碑”。碑文前为《闻喜裴氏家谱序》末署云“金大定十一年八月晦日里人彭城刘若虚序”。碑文为《裴氏家谱》。署名为“将仕郎试秘书校书郎知闻喜县令裴滔”。裴滔为唐人。文中说:“自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魏、周、隋、唐,历一十二朝,皆采于史记。”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唐朝裴氏家谱。全谱以河东裴氏在《贞观氏族志》中的等第为主要线索进行编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此碑碑文多不可辨认。此碑现藏闻喜县裴柏村“裴氏碑廊”。
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裴氏家谱》。据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河东裴氏曲沃宗人裴志灏《泽州裴氏序》称:“又按逊山公(窠)谱序,伯兄吾山公获闻喜裴氏成化间抄谱刻之,续刻泽州新谱于后。”由此可见,明成化年间确曾修成闻喜裴氏家谱。
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泽州裴氏家谱》,手抄本。《泽州裴氏家谱》合抄于《太原裴氏》之后,有序跋四篇: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吴兴陆昆序;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裴窠跋;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裴照跋;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裴志灏序。从以上序跋中,我们可以了解泽州裴氏修谱的过程。
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新安裴氏家谱》,手抄本。河东裴氏东眷自一代裴盖始,至第四十二代裴成,由闻喜迁新安,为新安裴氏。至五十一代进入清朝,裴九章为顺治己亥科进士,清康熙甲辰科(公元1664年)殿试。新安谱记至第五十二代,所以可知修于康熙年间。
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翟凤翥编纂《裴氏世牒》四卷,清乾隆时期坊刻本。序跋六篇:参加编写的翟风翥、朱裴、裴之英各一篇,作于康熙五年;安世鼎、邝奕垣各一篇,作于康熙七年;裴绍文一篇,作于清乾隆十八年。本谱体例严谨,第一卷为源流考、庙茔图、世系表、世附、官品、封爵、茔墓、制命;第二卷为列传、女传;第三卷为奏议、杂文、诗、赋、表启书序;第四卷为碑文、诗、事录。
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裴摔度汇辑《裴氏世谱》十二卷。《裴氏世谱》与《裴氏世牒》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世谱》首卷列“协修姓氏”:原纂:翟凤翥;原订:朱裴;重刊:裴宗锡;续刊重阅:裴正文。《世谱》的序文共七篇:有从《世牒》中移置来的翟凤翥、朱裴、邝奕垣三序;有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仁和沈仁芳、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长白高晋、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介休刘锡五三序;又有“元人序”一篇。《世谱》又录跋、后序七篇:裴章美的、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裴之英的、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裴摔度的、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余杭严锡绶和裴宗锡的、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益都李文藻的和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裴正文的。《裴氏世谱》是裴摔度、裴宗锡、裴正文祖孙三代费时八十年的精心之作。江西巡抚、左都御史裴摔度于康熙年间将《世牒》四卷扩展为《世谱》十二卷,然未及梓。安徽、贵州、云南巡抚裴宗锡继承父志,又对《世谱》加以补充,但未能印制成书。中宪大夫裴正文继承父祖事业,又对《世谱》加以增补重辑,又得裴志灏《河东裴氏新谱》,据以增广世系,遂成全帙。今本《裴氏世谱》为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板引,扉页有“咸丰戊午桂月增修,光禄祠藏板”字样。《世谱》将《世牒》四卷扩充为十二卷,体例没有变化,内容大大增加,更加完美地反映了裴氏繁盛时代的浩大规模以及后嗣的赓续不绝,成为一部历史感很强的裴氏总谱。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裴志灏修《河东裴氏新谱》,抄本。裴志灏,字汉友,山西曲沃人,安徽宁国府同知,曾参加清乾隆六十一年(公元1796年)的“千叟宴”。《新谱》共十册:三眷世系表、曲沃世系表一册;曲沃制命、奏议一册、曲沃家传、列女、志表一册、艺文上下两册、曲沃艺文上下三册,但没有总目录,各册也没有总序次,与《世谱》相比,尚缺源流、庙茔、官品、封爵等内容。《河东裴氏新谱》以记明清时代曲沃裴氏历史为特色。清朝裴氏以曲沃裴氏最为发达,《世谱》和《新谱》均出自曲沃裴氏之手。
明末清初裴希度补辑的《太原裴氏家谱》,手抄本。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裴希度继承父志,修辑家乘,完成了世系表、传记、诰制、行状、志铭。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他又补辑了家语、杂记,而后刊刻。现存谱序和世系表部分。
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裴际昌撰《河北永年临洺关裴氏宗谱》。临洺关裴氏是明末李白成起义军经过临汾时,临汾裴氏从乔李镇迁至河北永年后形成的。始祖为裴大用、裴国庆、裴国用,修谱时已至十世。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裴氏世系源流考碑》,由四通巨石组成,碑石高242厘米,宽80厘米,厚21.5厘米,座高34厘米。蔚为壮观。现存闻喜县裴柏村“裴氏碑廊”。序文是借用金刻裴谱的序。作者署名“唐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知闻喜县令裴滔”。因此碑所记裴氏三眷世系有至宋、明的,所以这个署名也是借用的。这份裴氏三眷世系是经综合文献资料重新整理而成的,为河东裴氏自发源至宋明时期最为系统完整的一份族谱。它列东眷裴自汉至明共三十六世,中眷裴自魏至唐共二十世,西眷裴自魏至宋共二十四世。碑文长达一万三千余字,如此宏大壮观的石质家谱,世所罕见。
山西闻喜裴氏世牒四卷,(清)翟凤翥纂,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山西闻喜裴氏世牒四卷,(清)翟凤翥纂,裴绍义续纂,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山西闻喜裴氏世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裴摔度汇辑,清乾隆间修,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05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山西闻喜裴氏世谱十二卷,(清)裴宗锡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肇经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泗阳县裴氏宗谱四卷,(民国)裴廷英经管,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绿野堂刊本,今缺第三卷。现被收藏在江苏省泗洪县公安局档案室。江苏阜宁裴氏宗谱一卷,(清)裴荫森纂,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长沙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镇江市博物馆。
江苏丹阳云阳裴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清)裴国治等修,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绿野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江苏句容裴氏家乘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裴(王介)等纂修,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绿野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江苏武进东安裴氏宗谱十六卷,(清)裴景圣主修,裴世纶编辑。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绿野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二卷、第六~八卷、第十卷、第十三~十六卷。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浙江常山裴氏八修族谱,首一卷,(清)裴光晋修。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卷、第四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市球川镇西村。
浙江常山裴氏宗谱五卷,首一卷,(清)黄飞鹏重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二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市阁底乡江家四村。安徽黟县湾里裴氏族谱六卷,首一卷,(清)裴有耀修,裴元荣纂。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
江西南丰裴氏宗谱三卷,民国二十五年(公元 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市球川镇西村。
河南固始裴氏宗谱十二卷,(民国)裴吉煜等纂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绿野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河南省固始县档案馆。湖南湘潭裴氏四修族谱十八卷,(清)裴中笏纂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四支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裴氏族谱两卷,著者待考,明万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裴氏世谱,著者待考,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现被收藏在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裴氏世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裴摔度纂修,清嘉庆十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裴氏世谱十二卷,(清)裴宗锡纂修,清光绪六年肇经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潭裴氏四修族谱十七卷,末一卷,(清)裴焕春等修,清宣统二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裴塔裴氏宗谱二十卷,(清)裴淑贞等主修、裴人书等纂修,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绿野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第四~十卷。唐末有从矩者,自闻喜迁江苏宜兴铜官。始迁视积四,从矩十六世孙,再迁邑之裴塔。第一~二卷为序、像赞、源流、簪缨录、系图,第四~八卷为系图、世表,第九~十卷为艺文。有清翟凤翥、周秉钧、周家楣序。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档案编号为1826。
云阳裴氏城分十一修宗谱十三卷,裴汝曾等主纂,裴以珍等汇纂,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绿野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参见清裴淑贞修《裴塔裴氏宗谱》条目。一世祖希祖,谱称乃从矩裔孙,宋元之际自宜兴迁居丹阳东北丰城乡。十三世学易,明末清初复徙邑城。第一卷为谱序、源流、外纪,遗像;第二卷为家训,第三~四卷为礼,第五~六卷为系图、世系、行序雁行,第七~九卷为世表,第十~十二卷为传赞、行实、寿序、祠图、墓图,第十三卷为公产、仪注、名氏录、跋。有明唐顺之文、赞。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档案编号为JP256;另有一部有十册,档案编号为JP256-1;还有一部有十册,档案编号为925677-86。裴氏世牒四卷,(清)翟凤翥修,清康熙七年(公元668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一~二卷。始祖遵,东汉时自云中徙居安邑,遵曾孙晔,徙闻喜东五十里裴柏。晔孙四:潜、绾,居闻喜,称中眷;辑燕,称东眷;徽仕凉,称西眷。是后子孙散居稷山、临晋、济阴、汾州、襄阳等地。是谱辑录闻喜裴氏古今仕宦、名人脉系。第一源流、序、庙茔图、世表、官爵、制命,第二卷为列传。世表白颛顼始,至遵为三十七世。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徐汇区图书馆。
黟县湾里裴氏族谱六卷,首一卷,(清)裴元荣等纂修,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一世祖三德,南宋绍兴间自河东徙皖之黟县北岭鹤山。三德十三世孙长系,第五~六卷为行传。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档案编号为920462-65。
七.字辈排行:
湖南长沙裴氏字辈:“太兴仁克旺永正大朝光忠孝传家本诗书世业延继起钦贤哲明经汝迪承文章华国士富贵德为基”。
湖南临澧裴氏字辈:“文兴英木王系单日文廷单大(应)思相(启)上(如)正遇(学)世宏昌德景承先泽贻训孔长代毓秀良才超”。
湖南安乡裴氏字辈:“文兴英木王系万通水玉金廷汝继一可元延宏世祚景仰先泽贻训孔长代毓秀良才超”。
湖南湘潭裴氏字辈:“启绍先德振焕中湘人文显达邦家之光”。
湖南新安裴氏字辈:“文兴英木王系寅富日志王朝仲天正元上八应宗龙之光永运维新祖德鸿承先启代昌”。
湖南怀化裴氏字辈:“孙身文希楚学士自正名名定发元万世其昌大庭有相文必辉煌”。
山西平遥裴氏字辈:“治国仰贤君安邦希英豪”。山西垣曲裴氏字辈:“兴中华定国邦志刚毅永光明”。山西临汾裴氏字辈:“愿其家喜事则清祖籍惜珍乃光明”。山西侯马裴氏字辈:“怀维步文克立义德”。
山西运城裴氏字辈:“度绣文志奉先惟孝崇本意仁福谦宝善绥启后昆”。山西闻喜裴氏字辈:“度绣文志奉先惟孝崇本意仁福谦宝善绥启后昆”。河南南阳裴氏一支字辈:“祖德宗功绵远家声存仁积善发祥衍庆”。河南南阳裴氏一支字辈:“宗由继大地永世安殿中正学修申秀荣庆立成传”。
河南孟津裴氏字辈:“逢志元敬绍先声诗书执礼乐继绳孝则民众道德远百代勋业万枝荣正直端方有文庆福禄寿禧统发兴”。
河南信阳裴氏字辈:“世本起传广仁志善则长”。四川华阳裴氏字辈:“齐松世大绎范秉行希允昌志良广”。
四川成都裴氏字辈:“世永代万从文朝思登弘应成美良玉元嘉锡昌宗光国平大用始守自慎堂续志行邦远再起茂开隆”。
四川乐至裴氏字辈:“天长安邦定世代永远昌书中才子贵一发显荣光”。四川裴氏一支字辈:“员兴文化胜安邦定红机”。山东肥城裴氏字辈:“汉远怀玉传文明化长春”。山东荷泽裴氏字辈:“长风文殿承德传”。
山东监利裴氏字辈:“诗书承祖志存友启人才袭庆传芳远勋名绪允开”。山东淄博裴氏字辈:“长春光圣化单稷兆文宗”。
江苏阜宁裴氏字辈:“国忠得世印方开书正玉凤义必达来”。江苏徐州裴氏字辈:“现继文明运”。
江苏如皋裴氏字辈:“大日学广正万长有俊申”。
福建安溪裴氏一支字辈:“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忠良保世仁孝光邦毓秀钟灵祖德宗功金枝挺振玉叶流芳”。
福建安溪裴氏一支字辈:“中和存大道礼乐裕鸿猷高才绳祖武博学绍箕裘”。
福建裴氏一支字辈:“忠良葆世仁孝光邦”。
重庆大足裴氏字辈:“天长安邦定世代永远昌书忠朝子贵一发显荣光”。重庆裴氏一支字辈:“世文天永远百代启祥光纯武开洪兴英锐品儒香以德全民泰家兴振国邦”。
重庆裴氏一支字辈:“志良文邦国万代得方园”。湖北麻阳裴氏字辈:“承继光首学锡庆志来忠(万)运际丁贤秀时享拔俊聪相山登极旭彩映日华容”。
湖北监利裴氏字辈:“诗书承祖志存友启人才袭庆传芳远勋名绪允开”。湖北葛洲坝裴氏字辈:“正大学之道长发许祥远”。
江西吉安裴氏字辈:“期昌学登仕圣朝重贤臣文章足华国诗书振家声”。江西瑞昌裴氏字辈:“绍良贤万”。
辽宁本溪裴氏字辈:“坤士汉玉朝金顺广承庆克志兆忠宪”。
辽宁盖县裴氏字辈:“成蓝延仕祚福寿庆华堂家道传忠信天章喜吉祥祚和信 河北石家庄裴氏字辈:“心建宇”。
河北永年裴氏字辈:“勤俭身家本经书世代珍修文重圣学居敬守天真”。内蒙古呼伦贝尔裴氏字辈:“成蓝延仕祚福寿庆华堂家道传忠信天章喜吉祥”。
内蒙古赤峰裴氏字辈:“永远振德文宗章有福祥学广志奇顺”。
安徽五河裴氏字辈:“宗载元大学云兰焕现景世泽延光辉金鼎呈祥玉绿野耕读唯”。
甘肃榆中裴氏字辈:“遵士重祖文耀万固安邦立国子孙相承毅志刚强永向光明振兴中华济世泽民繁荣昌盛浩海瑞云礼德崇高家隆弘程”。
广西钦州裴氏字辈:“立志凌云焕发图强前程远景棠太敬秀万古长春克承祖德蔚起文人团结友爱安定乾坤”。
天津、北京裴氏字辈:“云传世玉”。
云南镇雄裴氏字辈:“尧良名一殿宏振建高邦卓懋超洪大”。贵州盘县裴氏字辈:“连云开天兴正怀仁”。
浙江金华、海宁裴氏字辈:“治国志卓思偶还米捏”。裴氏一支字辈:“春彦承桢达云为庆吉祥”。
第四篇:浅谈裴氏家族
浅谈裴氏家族
在中华民族的诸多姓氏中,无论是以《百家姓》还是以人口多少来论,在排列上裴氏都不能算是一个大姓,但在西汉以后的二千多年历史中,裴氏家族中所产生的历史名人数量之多却非他姓家族可比,从这个意义上说,裴氏就不能不算是个大姓了。
裴氏家族自古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名门巨族。裴氏家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在上下二千年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辉耀前史,茂郁如林。”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独无仅有。千余年来,裴氏家族将相接武,代有伟人,确实是中外历史上的一大奇观。
一、天下无二裴
裴姓,中华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97位。裴氏出自有熊氏,风姓,以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为远古始祖,为嬴秦始祖非子之后,非子的支孙封(左非右邑)乡,因以为氏。周僖王时,六世孙陵封为解邑君,乃去“邑”从“衣”,以“裴”为姓。后裴氏分为三支,分居河东、燕京、西凉等地,但考其谱系源流,皆出于闻喜之裴氏,裴柏村是海内外裴氏的发源地,故有“族人遍九州,天下无二裴”之说。
闻喜裴氏,是闻名天下的中华望族,是名副其实的宰相门第。历代所修的县志、州志、府志、省志中,裴氏名人几乎占了乡贤录中四分之一强的条目,由此可见其家族英才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千年兴旺之族,宰相频出一望,功在中华盛世,史书犹沁余芳。这样的望族,这样的门第,其背后有很深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穿透千年风云,穿透历代名相,我们可以看到裴氏家族是儒家标榜的“修身、治国、平天下”典范。
一代伟人毛泽东1958年曾告诉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的陶鲁笳:中国出宰相最多的就是你治下的闻喜县(裴姓)。裴度是唐朝的宰相,也是闻喜人。裴氏家族千年荣显,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家族。胡耀邦曾说:研究中国的人才学,不能不研究裴氏家族。
在山西运城闻喜县裴柏村,村口的墙上赫然写着斗大的3个字:“宰相村”,另一边也是大大的5个字:“天下无二裴”,字有1.5米见方,气势非凡。这都是著名书法家董寿平先生书写的。两排字中间书写着顾炎武的《裴村记》。裴柏村是有亮出这么大阵势的底气的,裴柏村的裴氏家族历史上出过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以及3000多名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卓越贡献者,列入正史的裴氏子孙达600多人。
二、裴氏家族的崛起
汉景帝时,裴盖公,时任执掌上林苑、兼管皇家财物和
铸钱的水衡都尉一职。虽说职位并不高,却开始了裴氏家族登上中国历史舞台的新局面。自此,裴氏家族在这个舞台扮演了重要角色,创造出裴氏家族光辉而灿烂的历史。
裴氏家族自汉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由于涉及政治、军事、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人才颇多。代表人物有:秀、楷、宪、开、元略、苞、骑、恒、敏、松之、子野、叔业、邃、方明、之高、畿、忌、骏、子烈、宣、询、良、子通、伯茂、佗、让之、诹之、果、谒之、孝仁、宽、汉、尼、鸿、侠、文举、芬之、植、约、炯、堪、粲、衍、政等等,数不胜数。真如群星灿烂,令人目不暇接。因而在近四百年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国家分裂,频繁地改朝换代,战争连年不断的历史舞台上,裴氏家族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积累了丰富的从政经验,到了南北朝后期已发展成为号称“冠盖三河”的著名的士大夫家族了。为隋唐时期走向鼎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南北朝后期,河东裴氏有诸多家族活跃在北方,而南方相对要少得多。北周时,活跃在南方政坛的裴氏精英纷纷北归,与北方的裴氏家族组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为隋王朝的建立、一统、以及尔后的治理、巩固政权提供了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人才,实现国家第二次大统一的局面。
总之,以这些杰出人才为代表的裴氏家族,参与了隋建立、统一、治理国家、巩固政权的整个过程,为使自己在唐走向鼎盛进行了一场出色的预演。
三、裴氏家族的鼎盛
裴柏村之所以成为“宰相村”,主要是在唐朝形成的。据《裴氏世谱》记载,在李氏统治唐朝的200多年间,裴氏家族先后出过宰相34人,中书侍郎4人,尚书38人,侍郎27人,常侍4人,御史9人,使21人,大将军31人,皇后、太子妃、王妃7人,驸马18人。所以有“无裴不成唐”的说法。
裴氏家族首先进入唐朝宰相行列的是裴寂和裴矩。裴寂鼎助李渊太原起兵,裴矩在窦建德失败后,奉国玺以山东之地归唐,奠定了他们在唐初的政治地位。其他著名的宰相还有为唐献身的裴炎、裴居道,平定突厥的裴行俭,御书褒奖的裴光庭,鼎新漕运的裴耀卿,慧眼识人的裴垍,中兴元和的裴度等。裴氏家族的兴盛使得李唐王室不得不倚重它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联姻就成了最好的办法。在唐初高祖时,宰相裴寂就把自己的女儿嫁与高祖的儿子赵王李元景为妃,他的儿子裴律师又娶高祖的女儿临海公主为妻;宰相裴居道的女儿嫁唐中宗,被封为孝敬皇后。在唐王室中,有多位公主,特别是唐玄宗把自己的6个女儿都嫁入了裴门。而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姐姐虢国夫人也是裴门的媳妇。今天,依然耸立在裴柏村裴氏碑馆中的唐代裴氏家谱碑,仍然在无声地诉说着裴氏家族在唐王朝的辉煌。
唐代的裴氏家族在许多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出现了一大批如政治家裴宽、裴伷先、裴敦复,文学家裴说、裴迪,书法家裴漼,音乐家裴知古、裴兴奴,史学家裴光庭等著名人物。唐代小说家裴铏著《传奇》一书,首先提出的“传奇”这个专有名词,以后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小说文体,且愈来愈富有生命力,深得世人喜爱。仅从自张九龄到李商隐等名师大家的100多首赠答诗中就可以看出当时裴氏的才干和辉煌。其中,诗仙李白就写有13首,诗圣杜甫也写有10首。就连皇帝也为裴氏赠诗,如唐玄宗给裴宽赠诗曰:“德比岱云布,心如晋水清。”柳宗元、韩愈等46人为裴氏撰写的碑文、墓志、记序等50篇,骆宾王、刘禹锡等为裴氏撰写的表启36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裴氏家族在唐代的鼎盛局面。
裴氏家族在政治上的衰落是从唐朝末年开始的。特别是朱全忠在建立后梁政权过程中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白马之祸”惨案,裴氏共有114名大小官吏或被杀,或被贬,使这个从裴柏村走出的世族名门遭受到沉重打击。唐朝之后的五代战乱不断,逆境中的裴氏家族仍然走出了后梁宰相裴迪、后晋宰相裴皞。
四、裴氏家族经久兴隆的原因
翻阅厚厚的两卷《裴氏世谱〃列传》,从汉到清,近200人的传记,每一个人都在中国历史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要记述完他们的业绩,恐怕得写一部巨著。
裴氏家族自魏晋以来辉煌1900多年的史实,给人们提供了一份家族健康发展的标本。追溯裴氏家族经久兴隆的原
因,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总结了3条,即联姻、世袭与自强不息。
裴氏家族历史上共出过驸马、皇后、太子妃、王妃、公主、荫袭95人。由联姻、世袭所结成的封建裙带关系,这无疑是促成裴氏人物显露头角的优越条件,但并不是主要原因。对于公侯将相数以千计的裴氏家族来说,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在于他们重视教育,自强不息,顽强拼搏。
“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是裴氏家风的主要特征。裴氏曾有家规,子孙考不中秀才者,不准进入宗祠大门,谨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知义”。在《裴氏世谱》的《列传》、《列女传》中,我们看到了这样几个例子:裴炎在弘文馆就读时,“每逢休假,他生或出游,炎读书不废。”裴休“童时与兄俦、弟俅偕隐济源别墅,昼讲经,夜著书,终年不出户”。而裴植的母亲夏侯氏管教子女,“小有罪过,必束带伏阁,经五、三日乃引见之,督以严训。”正是由于裴氏子弟的勤奋好学与家人的严格管教,才使裴氏“将相蝉联出,公侯奕叶长”。
另外,裴氏家族还通过灌输“忠君报国,光宗耀祖”的思想,给子孙以潜移默化的教育。我们从《裴氏世谱》中绘制的“裴氏祖庙”图中可以看出,他们在祖庙的门口立有“气众山河”、“忠孚华夏”两个牌坊,在牌坊里立有世系碑、宰相碑、状元碑三块石碑。他们把裴门子弟中功高德彰者的列传、优秀的诗赋文章、皇帝下的诏命、历代名人为裴氏写的
赠答诗、墓志、碑文、表启等录入《裴氏世谱》,以此来教育和激励裴门后人。裴柏村至今仍保留着重视教育的传统,几乎家家门楼上都有“耕读传家”的大字,初中以下没有不上学的孩子。改革开放以来,村里考上大学的有60多人。
裴氏为千年荣显望族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两千余年来,裴氏家族的兴隆与辉煌,引发着人们的深思。7
第五篇:裴氏家族 作文立意
月考一作文立意(仅供参考)
一、从裴氏家族的角度:①家庭教育的辉煌 ②走自强之路,叩成功之门。③弘扬良好家风 ④成功的背后 ⑤坦然面对成功 ⑥教育的层次决定理想的高度。
二、从裴晋公祠的角度:①花自飘香水自流,是鲜花自然盛开,有源头,绿水自然长流。成功无须自夸,辉煌不必炫耀。大音希声,大美无言,平凡往往寓于简单之中。②铭记与忘记 ③短暂与永恒 ④平凡与显赫⑤简朴的却是最美的 ⑥碑无声而言无尽。
三、从社会公众的角度:①保护文化遗产,弘扬祖国文化。②以文化立身,以教育强国。③尊重历史,善待名人。④把尊重放在心中⑤“官二代”的一面明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