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述文强化训练
课时作业(一)[论述文一]
[时间:45分钟
分值: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艺创作与批评之间的最健康的关系状态应该是辩证的对立统一。文艺批评立足于文艺创作的基础之上,而文艺创作在文艺批评的指导下不断提升。如果过分对立,针尖对麦芒,冲突不断,无情鞭挞,对创作者和批评者都是伤害;如果过分统一,一团和气,没有了交锋与争鸣,文艺批评也就基本失去了它的作用和存在的意义。
创作与批评的健康互动,取决于文艺创作者的胸怀。在研讨会上,评论家们争先恐后地表达对被讨论作品的溢美之词,往往只在结束时,轻描淡写地提一两点微不足道、无关痛痒的缺憾,而且这种缺憾往往可以套用在任何一部作品之上,可谓放之四海皆准。倘若真有评论家尖锐地提出批评的话,作品作者往往会冷眼相对甚至当场争执反驳,更有甚者怒发冲冠、恶语中伤。这当然与整个社会文化氛围有关,可是更重要的是文艺创作者若不虚怀若谷,便会一叶障目。
对文艺批评,文艺创作者应该具有一颗真诚、宽容、大度之心,能真正听得进各种不同的见解和言论,同时也需要自我反省的勇气,越是意见相左的,越要琢磨其缘由。成功的途径之一,就是听取多方意见,综合判断执行。对于文艺批评,文艺创作者若能以大气风度笑纳回应,相信必定会推动其良性互动,从而实现文艺的真正繁荣。
创作与批评的健康互动,取决于文艺批评者的立场与素质。所谓立场,就是摆正文艺批评者与文艺创作者之间的位臵。很多批评家自认为是裁判,而创作者是运动员,常常摆出手握生杀大权、高人一等的姿态,甚至为了哗众取宠,对作品指手画脚,鸡蛋里挑骨头,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其实文艺批评者固然有着很大的发言权,但作品的最终评判还是广大读者,所以文艺批评者应把握严肃认真、与人为善的职业立场,认清文艺批评者是与作家、艺术家之间的平等对话,目标是为了共同探索真理;应尊重文艺家的劳动,因为尊重文艺家就是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所从事的文艺事业。同时,文艺批评者的素质也非常关键,这里的素质既包括了个人的艺术素养、足够的理论基础、敏锐的审美眼光、人文关怀的思考、精辟独立的见解,也包括了最重要的公信力与责任心。只有具备这样素质的文艺批评者才能引导读者进行有效的审美鉴赏,对文艺创作者的创作进行指导和引领,获得其信赖与尊重。
创作与批评的健康互动,除了对文艺创作者与文艺批评者的要求之外,探索一些有效推动文艺批评与创作健康互动的模式和机制也十分重要。当下文艺作品面对的是市场,文艺创作者必然会忧虑批判性的文艺批评对其作品销路的影响,所以脱离现实地对作品进行抨击式的文艺批评显然是难以为创作者所接纳、赢得创作者真正欢迎的。而虚伪的“赞美式”“拔高式”或者“无关痛痒式”的文艺批评,又必然会失信于读者,最终丧失读者,使文艺批评名存实亡。
其实,文艺批评可以尝试分为两个时段,采用两种不同模式进行——即在作品创作完成尚未面世之前,组织专业批评家进行文艺批评,此时的批评应以建设性的批评意见为主,帮助作者修改完善作品;在作品正式面世之后,应通过正面积极的文艺评论引导读者欣赏和体味。
(刘祎呐《文艺批评何必指手画脚》,选自《光明日报》2011年2月21日)1.下列关于“创作与批评的健康互动”因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文艺创作者对评论家们就他们作品所表达的溢美之词或尖锐言论要能认真听取、虚怀若谷,具有一颗真诚、宽容、大度之心。
B.文艺批评者应把握严肃认真、与人为善的职业立场,同时还应具有艺术素养、理论基础、审美眼光等相关文艺批评方面的高素质。
C.摒除虚伪的“赞美式”“拔高式”或者“无关痛痒式”的文艺批评,探索一些有效推动文艺批评与创作健康互动的模式和机制。
D.专业批评家在作者作品创作完成尚未面世之前帮助作者修改完善作品;在作品面世之后,从正面帮助读者欣赏和体味作品。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文艺批评立足于文艺创作的基础之上,而文艺创作在文艺批评的指导下不断提升,这样才是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之间最为健康的关系。
B.文艺创作者对文艺批评者的各种不同的见解和言论,要有自我反省的勇气,听取多方意见,从而推动文艺创作和批评的良性互动。
C.文艺批评者只要具备了一个真正批评者的素质,就会对文艺创作者的创作进行指导和引领,从而获得他们的信赖与尊重。
D.文艺批评者对作品进行脱离现实的文艺批评很难让创作者所接纳,因为文艺创作者担忧这种文艺批评会影响到他们作品的销路。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A.文艺批评只有在辩证的对立统一这种健康关系中,才能发挥它的真正作用,也只有这样关系才能实现文艺的真正繁荣。
B.文艺批评者虽然对作品具有很大的发言权,但还应把握好正确的立场,认清关系和目标,因为作品的最终批评者还是广大读者。
C.对文学作品没有实质性交锋和争鸣,一团和气的批评,最终必然会失信于读者,丧失读者,使文艺批评名存实亡。
D.文艺批评者采用两个时段、两种模式对文学创作进行批评,可以扭转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使文学创作和批评健康互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国众多历史性城市的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既蕴含了城市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体现了城市对中华文明所作出的贡献。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何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文化遗产体现着城市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是城市生命历程的根基。城市发展和演变的过程,点点滴滴地都记录在每一座城市的记忆中,每一处名人故居、官府宅第、寺庙宫观、亭台楼阁、雕塑石刻、造像壁画和墓、碑、塔、坊、井、桥等文化遗存以及其背后大量的史实和文献,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社会和文化信息。更重要的是,在城市中保留下来的传统文化使这种记忆变得更为真实,通过城市风貌、民族风情、市民习俗等,我们可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历史的积淀。因此,一座历史性城市的文化遗产保护要远比一组古代建筑群或一处古代文化遗址的保护复杂得多,同时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也更加明显。
文化遗产是城市特色的重要体现,所谓托物寄情、托物寄史,从河流山脉、地形地貌、树林草地,到历史街道、文物古迹、传统民居,再到传统技能、风俗习惯、文化情操等等,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城市记忆的有力物证。其中,众多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往往是一座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这些文化遗产存留在城市的空间中,融合在人们的生活里,对城市的风貌、人们的行为起着无法替代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每一座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城市,总是在城市规划及建设中,千方百计地设法保留那些构成历史文脉的重要遗存,让这些历史坐标点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得到彰显。
城市文化遗产不但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而且是城市文明的现实载体。一座古代城市的营建,包括宫殿、衙署、里坊、道路和水系等,是一个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完整的科学体系。特别是城市中留存至今成片的历史街区和数量众多的传统民居,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是先人活动的遗存,又是今人生活的空间,它们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居民的思想、智慧、生活气息,它们夜以继日地诉说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让人们不但可以了解许多令人难忘的城市故事,而且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市生动的成长过程。这些文化遗产是市民世世代代的创造和积累,积淀着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杰出贡献。它们给予我们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并启发我们的智慧以开拓未来。它们是先人对后人的恩赐,我们必须感谢它,善待它,呵护它。但是,在经历了大规模“旧城改造”后的今天,人们切实感到城市留存下来的历史街区已经不多,甚至导致城市历史信息难以全面感知。为此,在历史性城市的保护上,不但要强调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而且要维护生活的延续性。
(摘编自单霁翔《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城市建设》)4.下列关于“城市文化遗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城市文化遗产体现着城市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记录着城市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是城市生命历程的根基。
B.体现着城市传统文化的城市文化遗产,使人们更为真实地记忆城市,通过城市风貌、民族风情、市民习俗等,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城市历史的积淀。C.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文化遗产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特色和文化价值,它对城市的风貌、人们的行为起着无法替代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D.城市文化遗产是市民世世代代的创造和积累,积淀着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杰出贡献。它们给予我们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并启发我们的智慧以开拓未来。
5.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相对于一组古代建筑群或一处文化遗址的保护,一座历史性城市的文化遗产保护要复杂得多,因而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也更加明显。
B.有关城市的河流山脉、地形地貌、树林草地和历史街道、文物古迹、传统民居,以及传统技能、风俗习惯、文化情操等文化遗产,可以加深人们对于这个城市的记忆。
C.一座古代城市的营建是一个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完整的科学体系,通过这些城市文化遗产,我们就可以研究城市发展的历史和推知城市文明的现实状况。
D.城市文明凝聚着城市居民的思想、智慧、生活气息,诉说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让人们不但可以了解许多令人难忘的城市故事,而且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市生动的成长过程。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A.我国众多历史性城市的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它蕴含了城市文化的深厚底蕴,感谢、善待、呵护这些文化遗产资源,也是在保护我们的中华文明。
B.一个城市只有在建设中努力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并让这些历史坐标点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得到彰显,才有资格入选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城市。
C.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中留存的历史街区和传统民居,因此保护文化遗产,就要千方百计地设法保留这些构成历史文脉的重要遗存。
D.在城市现代化的“旧城改造”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维护生活的延续性,这样才能全面感知城市的历史信息。
课时作业(二)[论述文二]
[时间:45分钟
分值: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节奏是音乐、舞蹈和歌唱这些最原始也最普遍的三位一体的艺术所同具的一个要素。节奏不仅见于艺术作品,也见于人的生理活动。人体中呼吸、循环、运动等器官本身的自然的有规律的起伏流转就是节奏。人用他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去应付审美对象时,如果对象所表现的节奏符合生理的自然节奏,人就感到和谐和愉快,否则就感到“拗”或“失调”,就不愉快。例如听京戏或鼓书,如果演奏艺术高超,像过去的杨小楼和刘宝全那样,我们便觉得每个字音和每一拍的长短高低快慢都恰到好处,有“流转如弹丸”之妙。如果某句落掉一拍,或某板偏高或偏低,我们全身筋肉就仿佛突然受到一种不愉快的震撼,这就叫做节奏感。为了跟上节奏,我们常用手脚去“打板”,其实全身筋肉都在“打板”。这里还有心理上的“预期”作用。节奏总有一种习惯的模式。听到上一板,我们就“预期”下一板的长短高低快慢如何,如果下一板果然符合预期,美感便加强,否则美感就遭到破坏。在这种美或不美的节奏感里,你能说它是纯粹主观的或纯粹客观的吗?或者说它纯粹是心理的或纯粹是生理的吗?
节奏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也是心理和生理的统一,它是内心生活(思想和情趣)的传达媒介。艺术家把应表现的思想和情趣表现在音调和节奏里,听众就从这音调节奏中体验或感染到那种思想和情趣,从而引起同情和共鸣。
举具体事例来说,试比较分析一下这两段诗: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李白《蜀道难》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韩愈《听颖师弹琴》
李诗突兀沉雄,使人得到崇高风格中的惊惧感觉,节奏比较慢,起伏不平。韩诗变化多姿,妙肖琴音由缠绵细腻,突然转到高昂开阔,反复荡漾,接着的两句就上升的艰险和下降的突兀作了强烈的对比。音调节奏恰恰传出琴音本身的变化。正确的朗诵须使音调节奏暗示出意象和情趣的变化发展,这就必然要引起呼吸、循环、发音等器官乃至全身筋肉的活动。你能离开这些复杂的生理活动而谈欣赏音调节奏的美感吗?你能离开这种具体的美感而抽象地谈美的本质吗?
节奏主要见于声音,但也不限于声音,形体长短、大小、粗细相错综,颜色深浅、浓淡和不同调质相错综,也都可以见出规律和节奏。建筑也有它所特有的节奏,所以过去美学家们把建筑比作“冻结的或凝固的音乐”。一部文艺作品在布局上要有“起承转合”的节奏。我读姚雪垠的《李自成》,特别欣赏他在戎马仓皇的紧张局面之中穿插些明末宫廷生活之类安逸闲散的配搭,既见出反衬,也见出起伏的节奏,否则便会平板单调。我们有些音乐和文学方面的作品往往一味高昂紧张,就有缺乏节奏感的毛病。“张而不弛,吾不为也!”
(节选自朱光潜《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1.下列关于“节奏”的表述,不符合题意的一项是(3分)()A.音乐、舞蹈和歌唱,这些最原始、最普遍的三位一体的艺术不能缺少的一个要素是节奏。
B.节奏可以是呼吸、循环、运动等人体器官符合生理自然规律的起伏流转。C.当我们面对审美对象时,审美对象表现的节奏必须符合我们的生理自然节奏。D.引起听众同情共鸣的艺术,艺术家一定会把应表现的思想和情趣表现在音调和节奏里。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欣赏高超的艺术表演,当觉得每个字音和每拍的长短高低快慢都恰到好处时,这说明我们进入到一种美的节奏感里。
B.欣赏艺术表演,当全身筋肉仿佛突然受到一种不愉快的震撼时,这说明我们的筋肉打板时没有跟上节奏。
C.《蜀道难》的节奏较慢且起伏不平,李白在突兀沉雄的气象中让人得到崇高风格中的惊惧感觉。
D.《听颖师弹琴》变化多姿,妙肖琴音,是因为诗的音调节奏传达了琴音本身的变化。3.根据原文内容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运用正确的音调、节奏传达出作品的意象情趣及变化发展,这样的朗读一定很有美感。
B.节奏见于多种艺术形式中,因为无论是声音、形状、色彩抑或语言文字,都有自己的起伏流转。
C.“张而不弛,吾不为也”,作者引用这句话是为了说明特别高昂、紧张的音乐文学作品,我们一般人是到不了这种境界的。
D.节奏感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既是生理的又是心理的;第三段结句的两个反问,说明了节奏美感的特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谈运河就不能不谈到扬州,谈扬州就不能不谈到瘦西湖。当年决定让运河在这里分道入城的那个人或许只是默默无闻之辈,但他无意中却作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那么密集的拱桥和亭阁,那么精致的园林,那么多浓得化不开的人文历史。平山堂前唱曲的欧阳修,曲栏歌院纵酒的杜牧,画风惊世、影响身后几个世纪的石涛,虹桥修禊、组织七千多人写同题诗的王渔洋、卢见曾,还有断定天下三分明月二分在扬州的徐凝。也难怪扬州人对自己城市的感情总是那么一往情深。光凭禹时天下九州就有广陵,而杭州直到隋初还不过是一个小渔村这一点,跟西湖叫叫板,又算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现在的人很难想象历史上的扬州富奢繁华到什么程度,但可以很负责地说,像前人“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这些诗句,根本算不上有什么夸张,甚至完全是可以作为纪实文学来看待的。《扬州画坊录》里记载的那两个荒谬故事:“有欲以万金一时费去者,门下客以金尽买金箔,载至金山塔上,向风扬之,顷刻而散。”“又有以三千金尽买苏州不倒翁,流于水中,波为之塞。”虽说富人烧钱玩儿的事现也偶尔见诸报端,但和扬州历史上的大腕一比,无论方式及豪奢程度,恐怕都要相形见绌。大运河在那里有点像是一条飞速运转的印钞机的输送带,把这座幸运的、得天独厚的城市宠得有些忘乎所以。
五亭桥是瘦西湖的标志和点睛之笔,这和西湖上许仙、白娘子的断桥刚好又堪一比。当地旅游手册以其形状颇似莲花绽放,故又给它起了个叫莲花桥的俗名。有论者认为建筑风格上可能受到北海五龙亭的影响,因为北海的烟波浩渺,匠心别运,将五亭群聚于一桥,从而形成现在这样玲珑的格局。由十五个不同的卷洞组成的桥身雄壮威猛,那上面每天徜徉着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但如果对他们说设计者当初的原意并非美学所需而是为了泄洪方便的话,相信对不少人的游兴都是一个打击。运河打在扬州身上的烙印总是这样深刻而醒目,哪怕是湖畔的一根柳条、半截残碑、三分曲栏、几处苔痕,都暗结着浓重的历史与沧桑。甚至在眼下湖面仿古龙舟上船女那清澈无邪的黑瞳里,如果你凝神注目,仿佛也能看到火焰将熄时那动人的余烬——这通常通过自信和落落大方的眼神表现出来。
(柯平《纸上运河·瘦西湖》)4.下列作为文中画线部分的证据,错误的一项是(3分)()A.那么密集的拱桥和亭阁,那么精致的园林,如五亭桥等。B.平山堂前唱曲的宋人欧阳修,曲栏歌院纵酒的唐人杜牧。C.曾组织过七千多文人雅士共写同题诗的王渔洋、卢见曾。D.扬州又叫广陵,禹时分天下为九州,扬州就是九州之一。5.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虹桥修禊、画风惊世、影响身后几个世纪的石涛,也曾和扬州的其他人文历史一样,使扬州人对自己的城市一往情深。
B.“金山塔上扬金箔,流水波中不倒翁”,出自《扬州画坊录》,作者认为都是荒谬的故事,所以都不能当成纪实文学来看待。
C.作为瘦西湖的标志和点睛之笔的五亭桥用来泄洪的十五个卷洞,形状颇似莲花绽放,所以当地人又叫五亭桥为莲花桥。
D.现在你如果去扬州坐仿古龙舟,看到船女那自信和落落大方的眼神,那都是运河在扬州人身上留下的美好影响。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A.瘦西湖对扬州很重要,扬州对运河也很重要,但作者在谈及瘦西湖和扬州时,总是免不了要和西湖和杭州作对比。
B.作者把大运河比作一条飞速运转的印钞机的输送带,其目的是想说大运河使得历史上的扬州富奢繁华到极高的程度。
C.作者认为五亭桥的设计者当初在设计的时候,只有实用主义的理念,没有美学意识,并且受了北海五龙亭建筑风格的影响。
D.瘦西湖虽然没有西湖和北海那么浩大,但由于玲珑精美的五亭桥,以及湖上景物所蕴含的历史与沧桑,在全国仍有很大的吸引力。
参 考 答 案
课时作业(一)[论述文一] 1.D [解析] D项混淆概念。D项是说文艺批评可以尝试的两个阶段,不是针对题干的信息。
2.C [解析] C项错解关系。文中说的是“只有„„才”,是必要条件,而“只要„„就”是充分条件。
3.D [解析] D项无中生有。文中没有表述这样的信息。4.C [解析] 城市文化遗产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
5.C [解析] A项强加因果,“文化遗产保护要复杂得多”与“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明显”没有因果关系。B项“河流山脉、地形地貌、树林草地和历史街道、文物古迹、传统民居,以及传统技能、风俗习惯、文化情操等”其中包含文化遗产,但不等同于文化遗产。D项偷换概念,“城市文明”应为“历史街区和传统民居”。
6.B [解析] 错误有两个方面:一是不光是在“建设”中,还要在“规划”中;二是原文说“千方百计地设法保留那些构成历史文脉的重要遗存”,并不是“历史文化遗产”。
课时作业(二)[论述文二] 1.C [解析] “必须符合我们的生理自然节奏”错。
2.B [解析] “打板时没有跟上节奏”错,原文是“如果某句落掉一拍,或某板偏高或偏低”,这说明不高明的表演的节奏同我们的心理“预期”之间产生了偏差。3.C [解析] “特别高昂、紧张的音乐文学作品,我们一般人是到不了这种境界的”错,引用这句话是为了强调高明的艺术家是不会创造缺乏节奏感的作品的。
4.A [解析] 画线句子说的是“人文历史”,其后为证据。A项位于其前,说的是建筑景观。
5.D [解析] A项中的“虹桥修禊”说的是王渔洋、卢见曾,不是石涛。B项中的“荒谬”错,原文说的是历史上扬州富翁的烧钱做法很荒谬,但事情是真实的。C项中的颇似莲花绽放的形状,在原文中指的是五亭桥的形状,而不是卷洞的形状。
6.C [解析] C项中的“没有美学意识”说法错误,“且受了北海五龙亭建筑风格的影响”不是作者观点而是其他论者的观点,作者只是引用。
第二篇:《论述文选读》练习
《民主是个好东西》练习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推行民主有时会有痛苦的代价,它可能破坏国家的和平,造成国内的政治分裂。
B、民主使一些很简单的事物变得相对复杂和烦琐,从而增大政治和行政的成本。
C、人类人格的完整,不只是单单建立在基本的衣食住行上,而是需要民主的权利。
D、民主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是个好东西,对官员而言不是好东西。
E、只要密切结合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条件来推行民主政治建设,我国人民就能享受民主政治的甜蜜果实。
2、作者为什么说“民主是个好东西”?请简要概述其理由。
3、作者认为“民主是个好东西”,他有没有论述如何推行民主这个问题?若有,请概述之。
《甘瓜苦蒂 物不全美——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练习
1、梳理论述的层次和结构,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列出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
2、思考:第五段写刘邦的例子和第六段写唐太宗、齐威王的例子,作用是否相同?为什么?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练习、阅读前六段,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全”与“粹”的含义?、“全”与“粹”是否矛盾?如果不矛盾,应该怎样理解?、第十二段说:“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中国另一种特殊的艺术—书法,具有共同特点,这就是它们里面都是贯穿着舞蹈精神„„”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4、赵执信的《谈龙录》中,三人对诗的看法分别是什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练习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音乐是一种时间与空间持续的艺术,重复的是它的主题,变化的是它的变奏。舞蹈多是时间与空间综合持续的艺术,几乎所有的舞蹈都在变化中有动作的重复。
B、一切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建筑,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取胜,既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就像人民大会堂、故宫和颐和园。
C、“通感”本为一种由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借此描述在语言中用一种感官印象来形容另一感官感受的修辞手法。但本文中的“通感”则是指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相同的艺术规律。
D、我们有些现代住宅设计存在弊端,要么眼花缭乱,要么一模一样。这就提醒建筑设计师们:单一的千篇一律不行,应该注意千变万化。
E、虽然本文的副标题写的是“音乐、绘画、建筑”,但文章重点是谈建筑。谈音乐和绘画也是为了谈建筑,如果没有了前文的音乐和绘画,那么文章倒数第二段里写到“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的说法就失去了依托。
22.以下四个选项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古今中外的所有建筑,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
B、画家让你不得不注意到画面中几条街道既有统一性,又有若干变化。
C、历史上最杰出的以重复作为取得艺术效果手段的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可谓千篇一律中最突出最优秀的。
D、人民大会堂的那几十根柱子决定了这座建筑的统一性和雄伟气概,是它形象上最突出的特征。
3.“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分别指什么?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其实语言艺术也要讲究“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统一”,诗词歌赋就不要说了,即如散文,议论文也要做到这样才能算是好文章,试结合本文加以分析。
《一切生命都有尊严,一切生命都有梦想》练习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引证法和例证法。
B.残疾人有着过人之处,因此,人们将残疾人称为“有特别才能的人”。
C.人们对残疾人独立问题的关注是因为残疾人只有独立了,才能拥有尊严和梦想,才能将梦想化为现实。
D.举办残奥会的目的不是借这种形式来表达一种对弱者的同情,而是为了圆残疾人的梦想,坚持以人为本。
E.从残疾人到有特别才能的人,人们这些称呼的改变,反映了人们思想认识的变化。
2.文章是如何展开分析论述的,请简要概括。
3.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怎样评价北京残奥会的意义?
4、本文在论证观点时列举了大量的新闻事实,引用了大量的材料,请分别举例分析其作用。
《坚决制止低俗炒作行为》
1、结合文意,选出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这是一篇引导社会舆论、批评不良行为的文章。文章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既批评错误论调又树立正面观点。论证充分有力,分析问题客观、辩证、全面,颇具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
B.作者认为商家以“女体盛宴”来哗众取宠,并借助媒体来扩大影响、招徕食客的行为,违反了有关法律法规,违背了中华民族文化道德风尚,与发展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格格不入。
C.这篇文章的论题是“‘女体盛宴’是一种低俗的商业炒作”,中心论点是“坚决抵制低俗炒作行为”,结论是“用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加强社会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D.文中运用了群众语言,简洁生动活泼,体现了新闻时评的“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2、这篇时评是针对什么时事展开评论的?作者批评了哪些单位的错误思想行为?
3、结合全文,企业要突出经营特色应该怎样做?
第三篇:论述文训练以及答案
论述文阅读训练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一4题。
昆曲之兴衰流变
大约在南宋光宗皇帝时期,浙江永嘉的一种地方小戏迅速崛起,它以南方民间音乐为主要演唱曲调,被称为南戏。南戏不受任何清规戒律约束,演出自由活泼,带有较大的随意性。由于缺少上层知识分子的参与,它一时还无法克服自身所带有的种种先天或后天缺陷,以致于长期徘徊在一个不太高的层次上。
从南宋到明代,南戏在流传过程中不断与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发展出多种不同风格的地方曲调。它与昆山的地方音乐及吴方言结合而形成的昆山腔便是昆曲的前身。
魏良辅长期寄居太仓,以演唱民间曲调为职业。这种职业使魏良辅接触到北方和南方的多种曲调,通过比较研究,他对昆山腔曲调平直简单、缺少起伏变化这一状况日渐感到不满。于是,魏良辅等民间音乐家在原来昆山腔的基础上,汇集南方和北方各种曲调的优长之处,同时借鉴江南民歌小调音乐,整合出一种不同以往的新式曲调,演唱时注意使歌词的音调与曲调相配合,同时延长字的音节,造成舒缓的节奏,给人以特殊的音乐美感,这就是流传后世的昆曲。
经过魏良辅等人改革和艺术实践,昆曲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快传播到江苏、浙江的广大地区,成为这些地域主要的戏剧形式。
在昆曲初步形成的过程中,民间艺术家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昆曲获得较为完整的戏剧形态后,开始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这时许多一流的作家、学者参加进来,用精美的诗句和生动曲折的故事撰写了大量剧本,如《浣纱记》《鸣凤记》《玉簪记》等。而代表作当属汤显祖的《牡丹亭》。《牡丹亭》大胆地将闺门少女的爱情幻梦搬上舞台,一经演出,立即引起巨大的轰动。
遗憾的是,到了清代中叶,昆曲经过长时间的繁盛之后,日渐失去原有的活力,开始走向衰微。平庸的后继者们难以达到前代大师的艺术水准,只知道按照日益僵化死板的规范进行创作,推出一部又一部面目雷同、毫无新意的作品。
在艺术上,细腻幽雅的昆曲也开始显露出远离大众欣赏趣味的一面,过分雕琢的歌词、过分悠长的演唱、过分缓慢的节奏让普通观众越来越难以接受。
清政府颁布的包括禁止官员拥有家庭戏班的禁令,使家庭昆曲剧团不复存在,文人和绅士阶层与昆曲的密切联系遭到了致命的破坏,昆曲失去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基础,只能在苦苦撑持中不断衰落下去。
清代中叶以后,各种演唱地方戏曲逐渐兴起,它们粗犷的格调、旺盛的生命力,丰富多变的形式,被人们称之为“花部”。这些戏剧语言显得粗糙而杂乱,作者大多是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民间艺术家,但他们对民间艺术和大众语言相当熟悉,对普通观众的心态也比较了解,而他们的创作更贴近生活、贴近观众,颠覆了昆曲优雅的美学传统,显示出朴质真淳、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在它们的猛力冲击下,昆曲逐渐退出了主流舞台,也宣告了中国戏剧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可以说,这些地方戏剧之所以能战胜昆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拥有了当初昆曲征服观众时所具备的真诚和淳朴。换言之,昆曲之所以衰落,也正是由于它背叛了成功时的艺术信条,走到了自己的反面。
为了与地方戏剧竞争,昆曲戏班作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他们不再上演完整的昆曲剧目,而是挑出一些精彩的场次或段落作了天才性的再创造,在表演中充分发挥歌唱的技巧,增进戏剧动作的美感和难度,同时增添一些滑稽有趣的情节,用来冲淡典雅的唱词给观众带来的隔阂。这便诞生了“折子戏”。此外,一些特意编创的内容通俗的短剧和场面火爆的武戏,也与传统剧目选场同台演出。这些新增剧目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清新明快,热闹有趣,深为当时的观众所喜闻乐见。就这样,清代中叶以后的昆曲凭借经典剧目的“折子戏”和新编短剧继续活跃在舞台上,在与各种地方戏剧的竞争中重新激发出艺术的生机。昆曲的艺术元素为各种地方戏剧所吸收,促成了地方戏剧的繁荣和京剧的诞生。新兴的京剧也成为继昆曲之后主宰中国剧坛的重要戏剧样式。
(选文1532字。选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有删改)1.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6分)
A.南戏便是昆曲的前身,它演出自由活泼,带有较大的随意性,流传的范围不大,观众的层次也不太高。
B.正是魏良辅等知识分子对昆曲进行大胆革新,并积极参与昆曲的艺术实践,才使昆曲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C.汤显祖的《牡丹亭》重点表现闺门少女的爱情幻梦,具有精美的诗句和生动曲折的故事,属典型的文人作品。
D.普通百姓一直是昆曲发展最重要的社会基础,到了清代中叶,昆曲因循守旧,脱离民众,所以走向了衰微。
E.“花部”对昆曲进行大胆颠覆,因为其语言显得粗糙而杂乱,创作更贴近生活、贴近观众,所以更受百姓欢迎。
F.昆曲逐渐退出主流舞台后,新兴的京剧主宰中国剧坛,加上地方戏剧的繁荣,昭示中国戏剧史进入了新时代。
2.下列反映昆曲基本特点的有()(4分)A.语言讲究,音节悠长,节奏舒缓,风格细腻优雅。B.具有粗犷的格调,旺盛的生命力,丰富多变的形式。C.以昆山腔为基础,汇集南北各种曲调的优长之处。D.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清新明快,热闹有趣。3.从全文看,昆曲的兴衰流变经过哪几个阶段?(4分)
4.通观全文,昆曲历经坎坷而经久不衰,原因是什么?请举例说明。(4分)
答案:
1.考查理解文章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选CF。A项: 南戏与吴方言结合的昆山腔才是昆曲的前身,“层次不太高”不是指“观众”; B项:魏良辅的职业表明他不是“知识分子” 而是“民间艺人”,5段中也提到“在昆曲初步形成的过程中,民间艺术家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其中的“民间艺术家”也是指魏良辅等人。C项:5段说“代表作当属汤显祖的《牡丹亭》。”整合前面的信息可以得知;D项:“文人和绅士阶层”才是昆曲发展最重要的社会基础。E项:“花部” 受欢迎的原因中并不包括“语言显得粗糙而杂乱”。F项:9段中说“昆曲逐渐退出了主流舞台,也宣告了中国戏剧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而10段则回应这句话,描述了戏坛的新格局。整合两段信息可以得知。选对一项得3分,选对两项得6分。
2.考查概念的内涵。选AC。A项:3段中提及“同时延长字的音节,造成舒缓的节奏,给人以特殊的音乐美感,”5段中提及“精美的诗句”,7段中提及其“细腻优雅”,至于“过分雕琢的歌词、过分悠长的演唱、过分缓慢的节奏”是其走向极端后的表现,可作为反面佐证。B项:是指“花部”。C项:可由第3段得知。D:是指新编短剧。选对两项得4,其余答案不得分。
3.考查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要先梳理作者行文思路(这里是按时间顺序),并抓住文中的关键词与关键句,再按照“分层勾要,概括综合”的原则组织答案。
(1)兴起:魏良辅等民间艺人对昆山腔进行改革,使昆曲影响广泛。(2)鼎盛:一流的作家、学者参予创作,使昆曲进入鼎盛时期。(3)衰落:缺乏创新与远离民众,使昆曲退出主流舞台。
(4)复兴:经过改革,昆曲凭借 “折子戏”和新编短剧重新激发艺术的生机。每个要点1分,若只答出朝代而不进行概括,则不给分。4.考查把握文章思路、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答:(1)博采众长。如唱腔汇集南方和北方各种曲调的优长之处;
(2)善于变革,不断更新。如对昆山腔的改造与“折子戏”的发明;
(3)真诚淳朴,贴近观众。如以新编短剧来迎合民众的口味;
(4)提高品位。如以精美的诗句、生动曲折的故事打动人。至少答两点,每点2分,答出结论得1分,适当举例得1分
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 —4题。
依原则说,用自己的族语来表达思想,应该不会有用字不当的毛病。然而实际上,学生用字不当的毛病极为常见。这又是什么缘故呢?经过仔细的观察,我们可以悟到,这种毛病大部分是由于学生不会用自己的族语来表达思想。在中国词汇没有欧化的时候,中国人喜欢用古代的语言。古今之不同,与中外之不同,一样令人难于学习。稍欠精熟,就出毛病。这上头的毛病大致为三种。第一是误用典故,挽青年而用“天不恝遗”,贺高寿而用“骑箕跨鹤”。前者是挽错了人,后者是咒人速死。第二是不明字义,“汗牛之充栋”与“出乎意表之外”这一类笑话在学生的卷子里可真不少。第三是擅改成语,如“虚张声势”之改为“虚壮声势”。总之,以现代青年而用古代的典故、词汇、成语,其困难不下于以念过一年半载英文而用英文写一篇文章。
中国词汇欧化之后,青年们在作文用字上,又增加了一重难关。学者们将西洋词汇变为中国形式,就借西洋原词的定义为定义;可惜不懂西文的人,或不知道中国某一新名词与西洋某词相当的人,就只好望文生义,或间接地从中国书报里去瞎猜。在大多数情况之下,都只能得到一个很模糊的意思。这种情形比误用古语更为严重。现代青年往往以运用古语为陈腐,都以运用欧化词汇为时髦。因此,误用新名词的毛病就触目皆是了。
补救的办法,最平稳的,是容易做得到的,就是在没有熟习古语和西洋语言以前,尽可能地不用古语或欧化词汇,专用自己的族语去表达思想。不过因为青年们都是好奇的,越是自己不很了解的东西,越喜欢放到自己的文章里。他们都这样想:如果做起文章来还用隔壁张老四的词汇,哪里能算是文章?于是,写起文章来,第一个念头就是怎样能使文章里的用语与自己所熟悉的母语殊异,怎样能把昨天在某古文里读过的典故,或在某杂志里看见的新名词,嵌进文章里去。这样学生的作文,真可说是走错了路了。
古人有所谓平淡说理的文章。正因为有理可说,可以不妨平淡。现在一般学生的作文,因为无理可说,所以拿些典故或新名词来做点缀品。我们要使青年们知道,思想丰富了之后,隔壁张老四的词汇也尽够用了。如果无理可说,哪怕一部哲学词典里的术语都嵌进妻章里,也是枉然。如果能使学生尽可能地运用自已的族语,不得已而用典故或新名词时,仍以自己彻底了解者为限,那么,用字不当的毛病就会大大减少了。
(选自王力《龙虫并雕斋琐语〃谈用字不当》)1 .属于学生用字不当的表现的是(4分)()A.误用古代语言 B.使用成语典故 c.滥用欧化词汇 D.不会使用族语 E.无法平淡说理
2.根据本文的意思,属于作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的两项是(6分)()A.让学生懂得思想内容才是作文的根本。B.要求学生不要使用成语典故或新词汇。C.让学生使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表达思想。D.应该纠正视古汉语为陈腐的错误倾向。E.应该倡导学生多写些平淡说理的文章。F.尽量让学生熟习古代汉语和西洋语言。
3.“隔壁张老四的词汇”指的是什么词汇?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使用这样的词汇?(4分)答:
4.学生应如何去克服作文用字不当的毛病?(5分)答:
答案
1:AC A.第一段中“误用典故”“不明字义”“擅改成语”三种毛病归纳起来就是“误用古代语言”。C.“滥用、误用欧化词汇”可见第二段。其余三项均不是“用字不当”的表现。评分:4分。全对得4分,否则得0分。
2:Ac 本文并没有谈及作文教学,但用字不当常常反映在学生的作文中,因此,可以运用本文的知识迁移解决文外的问题。“不懂得思想内容是作文的根本”和“喜欢使用自己不熟悉的语言来表达思想”是造成学生用字不当的原因,因此,A、c两项为正确选项。B.本文并没有反对学生使用成语典故或新词汇,只是反对误用和滥用。D.“视古汉语为陈腐”是学生的错误思想,但并非造成用字不当的原因。E.文中并未“倡导学生多写平淡说理的文章”。F.也非文本的意思。
评分:6分。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6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3:大众化的、通俗性的语言/人民群众的语言/自己熟悉的母语因为青年人好奇,总喜欢用些与自己最熟悉的母语殊异的词汇。
评分:4分。“词汇”2分,“为什么”2分。4:①作文应以思想内容为根本;
②不滥用自己并不熟悉的古语和欧化词汇,而使用自己的熟悉的母语。
评分:6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
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寻找广州的声音
外省朋友认为广州话就是粤语,从语言学角度来说并不贴切,因为广东境内还有客家话、潮州话等方言。但广州作为广东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广州话涵盖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东省中部和西南部、广西的东南部以及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全球以广州话为母语者超过7000万,仅广东就有3000多万,因此大家公认广州话即粤语。
粤语,自历史上几次大规模中原民众为避战乱南迁而成,历秦汉、南北朝、隋唐及五代十国至元数代,语言学家称之为汉语活化石之一。陈澧的《广州音说》是19世纪研究粤语的优秀之作,全文虽仅千余字,却深刻揭示了广州音的主要特征,阐明广州音最接近中古汉语《广韵》,实质是隋唐时期的中原古音。
普通话只有四个音,广州话却有九个音,多出的五个音即是古汉语发音,且古语保存得相当完整、丰富,这也是外省朋友学讲粤语很吃力的原因。
许多在普通话中颇有争议的读音,用广州话读起来却迎刃而解,比如“士大夫”的“大”,是读“大(da)”还是读“代(dai)”至今仍有争议,广州话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士大夫”和“大小”的“大”读音一样。很多唐宋诗词用普通话朗读觉得十分别扭,不压韵,用广东话朗读就会朗朗上口,特有韵味。
在词汇方面,粤语保留较多古词古义,措辞古雅。在北方方言中,这些古词已被废弃或很少应用,如粤语把“粘”说成“chī左边黍,右边离”,用“差人”表示“警察”等;许多词语包括语气助词,都可以直接在古汉语的典籍中找到来源,例如句末的语气助词“忌”(现常写作“左边口,右边既”),见《诗经〃国风〃郑风〃大叔于田》“叔善射忌,又良御忌”;又如“打碥炉”(吃火锅),“碥炉”为一种古炊具;“牙烟”即古时的“崖烟”,意危险,原意为“悬崖边的炊烟”,你说危险不危险?在语法方面,修饰成分后臵,在人名前加“阿”表示亲昵,如“公鸡”倒臵成“鸡公”,“客人”叫“人客”,“我先走”说成“我走先”等,都是古汉语特征的遗存。
广州话原来也有差异,分四片,以广州城广府片为准。香港和澳门在开埠之初,就明确规定以当时省城的广州官话作为官方语言推广,所以广州、香港、澳门基本是“异口同声”。
今天,最正宗的广州话出自荔湾区西关一带的老广府之口。生于长于东山、白云或黄埔区的广州仔广州妹,与荔湾、越秀老城区的同龄“土著”相比,广州话口音多少存在偏差,因为东山、白云与黄埔三区云集科研部门、院校、党政机关、部队、中央直属机构,外来人口比重较大,普通话势力“强劲”,连带土生土长的广州孩子也习惯性地将国语与粤语“混为一谈”。
随着大量新移民在广州安家落户,广州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场面:在茶居,在步行街,在老城区,在新城区,广州话被淹没在国语的“汪洋大海”之中,古老的羊城市声被网络语言和21世纪的“新广州话”挤到了历史的记忆区。
遥想20年前满街粤语的场景,.恍如隔世。我们可以怀旧,但怀旧不等于复古。语言的流行程度与经济实力成正比,广州传统市声没落的同时,南音“北伐”之例不胜枚举,“生猛、打工、搞掂、埋单、跳槽、雪糕、水货、无厘头、炒鱿鱼、恭喜发财”等用语国人早已烂熟于胸,“冲凉、八卦、乌龙、拍拖、搞笑、有型、烂尾楼”等也渐为国人熟悉,“入伙、手信、档口、出位、心水、报料、搞搞震”等也呈扩张之势,“靓、煲、煽、呵护、矜贵”等古语因粤语而复兴。
岭南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兼容性是“羊城市声”的魅力所在,我们既吃蛇、烹狗、饮茶,又吃汉堡、寿司;女孩既看舞龙舞狮,又接受牛仔裤与露背装……古老的羊城市声已经远去,必有新时代的羊城市声取而代之。
——摘自新华社《资料卡片》杂志2007年5期,有删改 .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6分)A.广州话即粤语,从语言学的角度讲并不科学,但得到了公众的认同。本文实际上也是认同这种观点的,即广州话很大程度上就是粤语。
B.粤语中保留了不少的古音,因此被称为汉语活化石并非溢美之词。c.广州话也是香港、澳门政府指定推广的官方语言之一。D.“荔湾、越秀老城区的同龄‘土著”’实际指的是土生土长的广州本地人。E.作者认为东山、白云或黄埔区的广州本地人所讲的广州话并不十分地道。
F.20年前满街粤语,而今却淹没在国语的“汪洋大海”中,面对着粤语的没落,着实让人顿生几分伤感。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3分)A.‘‘生猛、打工、搞掂、埋单、跳槽、雪糕、水货、无厘头、炒鱿鱼、恭喜发财”等用语国人早已烂熟于胸,引此例意在表明新时期粤语依然具有强劲的生命力。B.“女孩既看舞龙舞狮,又接受牛仔裤与露背装”之例意在表明岭南民俗文化的兼收并蓄的特点正是“羊城市声”的魅力所在。c.粤语把‘‘粘”说成“藕”,用“差人”表示“警察”,引此例是为了说明粤语保留了较多的古词古义,措辞古雅。
D.广州话中“士大夫”和“大小”的“大”读音一样,引此例是为了说明相对普通话中许 多颇有争议的多音字来说,粤语显得更先进。
3.说说选文是分成几个部分述说中心的,简要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4分)
4.作者在文中说“我们可以怀旧,但怀旧不等于复古”,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阐述。(5分)答案:1: A B 解析:C“香港、澳门政府指定”表述不准确。D“广州本地人”表述不准确,应为“荔湾、越秀老城区的广州本地人”。E“广州本地人”表述不准确,选文系指土生土长的孩子们而非此三区的所有的广州本地人。F“粤语的没落”表述错。
2:D 解析:“粤语显得更先进”属无中生有。
3:可分成三个部分:①广州话的历史渊源;②广州话的当今现状;③对广州话应持的正确态度。
4:同意。怀旧是对往事的纪念。粤语有过辉煌的过去,这对于每一个广州人来说都是一种美好的记忆,温馨而令人回味无穷。复古则是一种倒退。换个角度来看,广州也正在由一个广州人的城市而逐渐成长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除了土生土长的广州人,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来自祖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人流汇集这里。粤语淹没在国语的汪洋大海中也正是这种成长的一个最好的见证。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粤语并不会消失,兼收并蓄的岭南文化必将赋予它以强劲的生命力。
四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4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传统节日为何失去魅力?
昨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冬至大过年”,算得上咱们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今天,稍能正视现实的人都会认为,咱们的传统节日气氛已经越来越淡,相反,洋节的节日氛围却越来越浓。中国社会调查所日前做了一个“新年公众过节状况”的调查,访问了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西安等地的2000位公众,以青年群体居多。结果,一个可以预料的结果:近九成的人对圣诞节表示浓厚兴趣。后天就是圣诞节──“洋节”里面似乎最受国人青睐的一个。在广州的街头上,不少圣诞树前几天就开始闪着灯了,酒楼、商店里的服务员,也都戴上了小红帽。凡此种种表明,洋节“侵袭”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年轻人这个群体。在我们的土地上,自己的重要传统节日冷落在一边,而把洋节弄得红红火火,即便不是出于狭隘民族主义心态,终究也觉得事情比较尴尬。但是,如果一味地归咎于青少年贪新鲜才附庸风雅地过一个平安夜,恐怕就失之于简单。而且,也大可不必因此对洋节怒目相向,斥之为“节日的次殖民地化”。如果我们承认洋节有一定魅力的话,那么,其魅力从何而来,委实值得研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洋节之所以严重地冲击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应该是在节日的文化内涵上占了上风。我们的传统节日,尽管有相当的历史渊源,也有大量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但是并没有真正发展起自己的节日文化,大抵就是吃上一顿──昨天的冬至,笔者正是如此,还能干什么呢?韩国的“端午祭”已成了世界文化遗产,我们一些人埋怨人家抢了先,好像人家是“空手套白狼”,跟抢注了个域名似的。实际上,“端午祭”早已变成了韩国江陵地区的一种地方庆典,他们有意识地对这个源于我们的文化现象做了很多创造性地发挥,跟我们的“端午节”已经是两回事了。而我们是怎么过的呢?“端午祭”刚闹起来之时,“保卫端午”的呼声四面响起,颇有些悲壮色彩。落实于行动,不过是划龙舟的队伍扩大了,去年多少,今年增加了多少;粽子的档次提高了,跟月饼一样,弄出了“天价”的。至于在文化上有什么添加和创意,很遗憾,我是没有看到。而且,值得商榷的另一点是,无论专家还是非专家,谈及振兴传统节日,脱口而出就是放假或者立法──解决中国的问题总是如此简易,仿佛不立法,就是在国家的层面上不够重视;仿佛不放假,节日就难以过好,因为人们都太忙,无暇顾及。这些莫名其妙的措施,提出来的人自己不觉得好笑吗?
退一步想,我们对自己的传统节日之所以有了危机意识,恐怕正在于洋节的强烈冲击,否则,也许还躺在祖传的簿子上高枕无忧呢!仍然在为节日吃什么都不香、年味儿怎么越来越淡了之类的事情犯愁呢!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真得沿用“坏事变成好事”的思维定式,借此反思我们的传统节日为什么日渐式微,为什么失去了原有的魅力。这是一个大课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振兴传统节日,必须在节日的文化内涵上创新,并且使之适应现代生活方式。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4分)
A.洋节的冲击,传统节日遭到冷落,让国人觉得尴尬,令我们有了危机意识,B.“笔者正是如此”中的“如此”指大抵就是吃上一顿。
C.要振兴传统节日,就是要注意立法和放假,要抢在别国之前申报世界文化遗产。D.韩国的“端午祭”虽源于我们,但已作了创造性的发挥,和我们的端午节不同。
E.“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含义是借鉴洋节魅力的来源,反思我们节日失去魅力的原因。F.作者对韩国抢夺了我国端午节的专利,实行节日次殖民地化表示愤慨。2.作者认为我国传统节日失去魅力的两个主要原因是(4分)A.洋节重形式,多花样,深受青年人的喜爱。B.因为我们的传统节日有太深的历史渊源。C.我们对传统节日不重视其文化内涵上的创新。D.国人盲目崇洋,喜欢附庸风雅。
E.国人对传统节日只重表面的热闹和吃喝。
3.本文第一、三段都运用哪种表现手法?试分别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
4.作者认为要振兴传统节日,必须在节日的文化内涵上创新,并且使之适应现代生活方式。那么你认为如何发掘传统文化内涵,创新传统节日形式 ?请选取一个传统节日来谈谈你的建议。(不少于二点)(6分)
答案: C、F(只是专家或非专家们的看法,张冠李戴)4分。对一个得2分,超过两个答案该题不得分。C、E(注意题干中的“主要”和“原因”)4分。对一个得2分,超过两个答案该题不得分。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第一段通过国人过洋节和过传统节的不同气氛的对比,反映了我国传统节日受到洋节冲击的现状;第三段则通过国人与韩国人对待端午节的不同方式的对比,批评了国人过传统节日时重吃喝玩乐、不注意挖掘节日文化内涵的错误倾向。4分。手法1分;第一段作用分析1分,第三段作用分析2分。4 春节:①举办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风民俗特色的全民性的游艺活动;②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的导向作用。③倡导真诚的祭祀仪式,相互拜年,串门。④寄送富有文化特色的贺卡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
中秋节:①举办中秋走月等娱乐性强、参与者多的民间民俗活动。②以小区为单位,举办一些有创意的与月有关的酒会和猜谜等活动。③创造一个比圣诞老人还牛的符号,并摆上商家的柜台,让人们一看到这个符号,就知道又一个传统佳节来临了。6分。举出一个节日即可,至少提出两点建议,每点3分。
第四篇:文综地理强化训练3
(二)农夫山泉是一家饮用水生产企业,其工厂布局在浙江千岛湖、吉林长白山、湖北丹江口、广东万绿湖、宝鸡太白山、新疆天山玛纳斯、四川峨眉山以及贵州武陵山等水源地附近。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农夫山泉生产企业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
B.原料
C.劳动力
D.政策
2.当前矿泉水企业竞争惨烈,为避免同质化,农夫山泉应该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不断研发新品种
B.发力高端饮用水市场 D.寻找新的优质水源地 C.压缩成本以降低价格
据央视新闻消息,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民间俗称“七环”)将于2018年6月底主路贯通,该线路环绕整个北京,连通承德、廊坊、固安、张家口、崇礼等13个节点城市,将推动京津冀地区高速公路形成新的格局。读图回答3—5题。
3.北京“七环”采用高速公路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A.连接的城市更多 B.通行效率高
C.建设成本低
D.地形条件优越
4.影响北京“七环”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地质条件
B.城市规模
C.城市分布
5.北京“七环”的全线通车将会使
A.沿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B.京津冀联系更加密切 C.区域经济差距加大
D.能源运输压力减小
下图为亚热带区域某河段示意图,已知在全年中,X月河面最宽,Y月河面最窄,图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回答6—8题。
D.经济水平
6.下列关于乙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位季节变化小B.水能具备开发价值C.北岸坡度比南岸缓D.河流下切侵蚀强烈 7.与X月相比,Y月河流
A.沙洲面积减小直至消失
B.输沙量增多 C.出现结冰和凌汛现象
D.地下水补给比例大
8.若甲处有一家造纸厂在X月和Y月各有一次等量污水排放,导致乙段河水污染,则受污染最严重的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长白山的苔原带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为了与高纬度的苔原带相区别,长白山苔原带被命名为山地苔原带。长白山山地苔原植物与北极地区的亲缘物种保持着极大的相似性。下图为长白山北坡自然带分布图,矮曲林是指不能直立生长,树干斜生扭曲的森林。读图回答9—11题。
9.图中长白山山地苔原带为 A.甲
B.乙
C.丙
D.丁
10.图中长白山山地苔原带的生长环境为 A.温暖、湿润 B.寒湿、大风
C.微风、寒冷
D.干燥、大风
11.长白山山地苔原带与北极地区的亲缘物种保持着极大的相似性是因为 A.第四纪冰川的北进 B.长白山地形不断抬升 C.第四纪冰川的南迁 D.自然地理环境的长期演化
36.(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山药喜光,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山西省中部山药产区一直沿用传统的农家品种和古老的山药栽培办法,在同一块地上连续种植5年左右,且无人进行品种提纯。近年来,山药价格不断走高,山西省重视山药品牌建设,不断鼓励山药龙头企业和种植合作社通过各种博览会、交易会、洽谈会等活动,拓展产品销路,提升山西省山药品牌效应。下图为山西山药产区分布图。
(1)分析山西省中部地区种植山药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2)试推断山西省中部山药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8分)
(3)说明山西省重视山药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6分)
(4)山西省中部地区是我国传统的小米种植区,有人建议将小米种植区全部改种山药。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4分)
37.(22分)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斯里兰卡原来是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近年来森林面积已大为减少,森林覆盖率约30%。汉班托塔港位于斯里兰卡南部省汉班托塔区首府,被誉为“东方的十字路口”“印度洋的心脏”,地理位置非常优越。2017年12月9日,斯里兰卡政府正式启动中斯汉班托塔港合作项目,将汉班托塔港交给中国租用,租期99年。该项目是斯里兰卡史上首次由其他国家对整个港口地区进行投资和管理,也是中国参与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之一,将使斯里兰卡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港口物流中心。下图为汉班托塔港位置图。
(1)分析岛上M、N两条河流水文特征的异同。(8分)
(2)分析汉班托塔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6分)
(3)分析说明中斯合作建设汉班托塔港的意义。(8分)
43.(10分)[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浩瀚沙漠、苍茫戈壁、逶迤雪山、天山花海、丝路古道、民族风情……这些年来,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辽阔疆域、无限风光,新疆是个好地方”的旅游品牌形象2018年2月22日,2017—2018首届中国新疆冬春季旅游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国际影像节正式启动,影像节两大赛事“摄影作品大赛”“微视频大赛”作品征集同步启动。
列举新疆冬春季节适合举办的旅游活动,并说明新疆举办冬春季旅游国际影像节的意义。
44.(10分)[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规模生产以来,全球塑料生产有了快速增长。对消费者而言,塑料制品意味着方便和清洁;而对环境来说,塑料制品使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污染。塑料污染作为全球性难题,已经牵动各个国家的神经。2018年2月,联合国环境署正式公布2018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
说明塑料污染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第五篇:语法强化训练
语法冲刺练习(一)
1.Planning so far ahead______ no sense--so many things have changed by next year.A.madeB.is makingC.makesD.has made
2.I wasn't sure if he was really interested or if he ____ polite.A.was just beingB.Will just beC.Had just beenD.Would just be 3.I can ___ the house being untidy, but I hate it if it's not clean.A.come up with B.put up with C.turn to D.stick to
4.When Alice come to, she did not know how long she ___ there.A.had been lying.B.has been lying C.was lying D.has lain 5.The form can't be signed by anyone ___ yourself.A.rather than B.other than C.more than D.better than
6.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___ boy must learn to stand up and fight like _____ man.A.a;aB.a;theC.the;theD.a;/
7.Tom found it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read, for his eyesight was beginning to _____.A.disappearB.fallC.failD.Damage
8.----Artistic people can be very difficult sometimes.----Well, you married one._____.A.You name itB.I've got it.C.I can't agree moreD.you should know
9.She has a gift for creating an atmosphere for her students ____allows them to communicate freely with each other.A.whichB.whereC.whatD.Who
10.The difference in thickness and weight from the earlier version makes the iPad 2 more comfortable ____.A.heldB.holdingC.be heldD.to held 11.I'd prefer to ____my judgment until I find all the evidence.A.ShowB.ExpressC.PassD.Reserve
12.It was April 29, 2011_____ Prince William and Kate Middleton walked into the palace hall of the wedding ceremony.A.thatB.whenC.sinceD.before13.----Kenneth, you shall not come to school late again.-----Sure, Mr.Brown.________
A.It doesn't matterB.Why me?C.Forget itD.You have my word
14.At ___ recent sports science conference in London, hundreds of participants discussed _____ benefit of barefoot running.A.the;aB.a;theC./;theD.the;/
15.Some people are worried about the year 2012____ they think the earth will end in disasters.A.whereB.thatC.whichD.when
语法冲刺练习
(二)16.----Tom should have stayed to help.-----Why ____ he? I needed a hand, you know.A.didn'tB.hasn'tC.hadn'tD.shouldn't
17.If passers-by ___ a blind eye to the injured little Yueyue in Foshan, Guangdong, she ____ alive now.A.didn't turn;would beB.hadn't turned;would be C.didn't turn;would have been D.hadn't turned;would have 18._____ online once makes her afraid to try e-shopping again.A.CheatedB.Having cheatedC.To be cheatedD.Being cheated 19.Housing prices increased nationwide,____ the high cost of renting a house.A.contributing toB.having contributed toC.contributed toD.being contributed to 20.The boy___ be really annoying at times, but after a while, you' get used to him.A.mustB.shouldC.shallD.can
21.You are sure to know the result, but that is ____everybody has finished their work.A.whenB.whyC.beforeD.until
22.It ____ five or ten years before the new medicine is tested on human beings.A.will takeB.tookC.takesD.has taken
23.----So even if we have enough money, we still can't get the project started.----_______.A.Same to youB.My point exactlyC.Suits me fineD.Just wonderful 24.Mary's parents admitted that she was always contrary to a wish of ____.A.themB.theirsC.theirD.Themselves
25.I would accept that if I were you,____ we will have to cancel it.A.and B.orC.whileD.So
26.It is thought that ____ custom of coloring eggs was brought to Europe during ____ Middle Ages.A.the;theB.a;/C.a;theD.the;/
27.Expert think that__ recently discovered painting may be ___ Picasso.A.the;/B.a;theC.a;/D.the;a
28.Bats are surprisingly long-lived creatures, some __ a life span of around 20 years.A.havingB.hadC.haveD.to have
29.Since the people are fond of humor, it is as welcome in conversation as ___ else.A.anythingB.somethingC.anywhereD.somewhere
30.The school is not the one I really wanted to go to, but I suppose I will just have to __ it.A.make the best ofB.get away fromC.keep an eye onD.catch up with
语法冲刺练习
(三)31.Even the best writers sometimes find themselves__ for words.A.loseB.lostC.to loseD.having lost
32.The manager was worried about the press conference his assistant___ in his place but, luckily, everything was going on smoothly.A.gaveB.givesC.was givingD.had given
33.If they win the final tonight, the team are going to tour around the city ___ by their enthusiastic supporters.A.being cheeredB.be cheered C.to be cheeredD.were cheered 34.Jumping out of __ airplane at ten thousand feet is quite ___ exciting experience.A./;theB./;anC.an;anD.the;the
35.The research is so designed that once ____ nothing can be done to change it.A.begins B.having begunC.beginningD.begun
36.After hours of searching, our patience was finally ___ and we found the last kid.A.rewardedB.awardedC.requiredD.balanced 37.----Hi, Mike, are you busy now?
----Not really.I ___ my work, and I’m going to see a movie online.A.didB.have been dingC.had doneD.have done
38.___ happened to be no one in the building when the fire broke out.A.ItB.ThisC.ThereD.That 39.It wasn’t very nice weather.It was ___ foggy.A.sort ofB.plenty ofC.a kind ofD.a bit of
40.When you got lost in the forest, I guess, you ___ very frightened.A.must beB.must have beenC.should beD.should have been 41.----you know I dropped medicine and __ physics?----You made a right decision.A.took upB.took inC.took apartD.took off
42.By the end of last month, Jacob ___more than twenty million dollars on the ruined castle.A.has spentB.spendsC.would spendD.had spent
43.----I was hoping you were able to lend me the money.----___.A.That’s rightB.You can forget thatC.Never mindD.You’re welcome 44.----Thanks a million for your professional help.----___.A.Yes, with pleasureB.No wayC.Yes, that’s it.D.No problem45.----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two tables ?------Personally,the square one is _______.A.the nicerB.the nicestC.a nicerD.a nicer one
语法冲刺练习答案(一-)-
(三)1-10 CABAB ACDAD11-20 DBDBD ABDAD 21-30AABBB ADACA31-40 BCCCD ADCAB41-45ADBDA 冲刺练习
(四)1---5 DADBA6-10 DCDAA 11-15CAACD
语法冲刺练习
(四)-----When did you get to know your manager?
-----It was in the 70s____ we were partners in a junior school.A.thatB.thenC.whichD.when
1.How can you imagine _____ one--eyed bird flying in ____ sky.A.a;theB.an;C.a;D.an;the
2.You know that little Italian restaurant---___I mentioned in my email?A.oneB.itC.thatD.the one3..If anything____, he would have let her know.A.has happened B.had happenedC.happenedD.should happen
4.One of the Hollywood's top male comedy stars we ____ will perform tonight.A.have longed to seeB.have longing to seeC.had longed to seeD.longed to see
5.It matters a great deal to Roberta ____other people think of her.A.whenB.howC.whereD.what
6.You must put all of your answers on the separate answer sheet ___ you have been given.A.whenB.whatC.thatD.where
7.China's housing authority announced it ____ its goal of starting construction of more than 10 million units of affordable housing by the end of October.A.meetsB.metC.have metD.had met
8.This hardworking and patient teacher has proved that he ___ respect from each one of us.A.deservesB.expectsC.reservesD.demands
9.It was a time ____ racial separation was the law in much of the United States.A.whenB.thatC.whichD.where
10.Although ____a little bitter, this medicine will be good for curing the disease.A.tastedB.being tastedC.tastingD.tastes
12.It's been years ____ I enjoyed myself so much as last night.A.sinceB.tillC.beforeD.after 13.-----Why was he unhappy yesterday?
-----A call from home ____ an attack of homesickness.A.set offB.set outC.set aboutD.set down
14.This house is very old, but it is ____ great emotional value to my father who spent all his childhood here.A.forB.withC.ofD.by
15.6.–Why didn’t you buy the camera you had longed for?--I had planned to, but I was $80A.fewerB.lessC.cheapD.short
语法冲刺练习答案(一-)-
(三)1-10 CABAB ACDAD11-20 DBDBD ABDAD 21-30AABBB ADACA31-40 BCCCD ADCAB41-45ADBDA 冲刺练习
(四)1---5 DADBA6-10 DCDAA 11-15CAACD
语法冲刺练习答案(一-)-
(三)1-10 CABAB ACDAD11-20 DBDBD ABDAD 21-30AABBB ADACA31-40 BCCCD ADCAB41-45ADBDA 冲刺练习
(四)1---5 DADBA6-10 DCDAA 11-15CAACD
语法冲刺练习答案(一-)-
(三)1-10 CABAB ACDAD11-20 DBDBD ABDAD 21-30AABBB ADACA31-40 BCCCD ADCAB41-45ADBDA冲刺练习
(四)1---5 DADBA6-10 DCDAA 11-15CAACD
语法冲刺练习答案(一-)-
(三)1-10 CABAB ACDAD11-20 DBDBD ABDAD 21-30AABBB ADACA31-40 BCCCD ADCAB41-45ADBDA 冲刺练习
(四)1---5 DADBA6-10 DCDAA 11-15CAACD
语法冲刺练习答案(一-)-
(三)1-10 CABAB ACDAD11-20 DBDBD ABDAD 21-30AABBB ADACA31-40 BCCCD ADCAB41-45ADBDA 冲刺练习
(四)1---5 DADBA6-10 DCDAA 11-15CAACD
语法冲刺练习答案(一-)-
(三)1-10 CABAB ACDAD11-20 DBDBD ABDAD 21-30AABBB ADACA31-40 BCCCD ADCAB41-45ADBDA 冲刺练习
(四)1---5 DADBA6-10 DCDAA 11-15CAACD
语法冲刺练习答案(一-)-
(三)1-10 CABAB ACDAD11-20 DBDBD ABDAD 21-30AABBB ADACA31-40 BCCCD ADCAB41-45ADBDA冲刺练习
(四)1---5 DADBA6-10 DCDAA 11-15CAACD
语法冲刺练习答案(一-)-
(三)1-10 CABAB ACDAD11-20 DBDBD ABDAD 21-30AABBB ADACA31-40 BCCCD ADCAB41-45ADBDA 冲刺练习
(四)1---5 DADBA6-10 DCDAA 11-15CAACD
语法冲刺练习答案(一-)-
(三)1-10 CABAB ACDAD11-20 DBDBD ABDAD 21-30AABBB ADACA31-40 BCCCD ADCAB41-45ADBDA 冲刺练习
(四)1---5 DADBA6-10 DCDAA 11-15CAACD
语法冲刺练习答案(一-)-
(三)1-10 CABAB ACDAD11-20 DBDBD ABDAD 21-30AABBB ADACA31-40 BCCCD ADCAB41-45ADBDA 冲刺练习
(四)1---5 DADBA6-10 DCDAA 11-15CAACD
语法冲刺练习答案(一-)-
(三)1-10 CABAB ACDAD11-20 DBDBD ABDAD 21-30AABBB ADACA31-40 BCCCD ADCAB41-45ADBDA冲刺练习
(四)1---5 DADBA6-10 DCDAA 11-15CAACD
语法冲刺练习答案(一-)-
(三)1-10 CABAB ACDAD11-20 DBDBD ABDAD 21-30AABBB ADACA31-40 BCCCD ADCAB41-45ADBDA 冲刺练习
(四)1---5 DADBA6-10 DCDAA 11-15CAACD
语法冲刺练习答案(一-)-
(三)1-10 CABAB ACDAD11-20 DBDBD ABDAD 21-30AABBB ADACA31-40 BCCCD ADCAB41-45ADBDA 冲刺练习
(四)1---5 DADBA6-10 DCDAA 11-15CAACD
语法冲刺练习答案(一-)-
(三)1-10 CABAB ACDAD11-20 DBDBD ABDAD 21-30AABBB ADACA31-40 BCCCD ADCAB41-45ADBDA 冲刺练习
(四)1---5 DADBA6-10 DCDAA 11-15CAACD
语法冲刺练习答案(一-)-
(三)1-10 CABAB ACDAD11-20 DBDBD ABDAD 21-30AABBB ADACA31-40 BCCCD ADCAB41-45ADBDA冲刺练习
(四)1---5 DADBA6-10 DCDAA 11-15CAACD
语法冲刺练习答案(一-)-
(三)1-10 CABAB ACDAD11-20 DBDBD ABDAD 21-30AABBB ADACA31-40 BCCCD ADCAB41-45ADBDA 冲刺练习
(四)1---5 DADBA6-10 DCDAA 11-15CA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