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病理读后感(5篇)

时间:2019-05-15 06:27: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病理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病理读后感》。

第一篇:教育病理读后感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

董国利

读了郑也夫的《吾国教育病理》,一些困惑破除了,但另一些疑惑又随之而生。

1.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

我们90年出生的孩子在读小学、中学的时候会深有体会,那时我们是第一代赶上新课改,正式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代,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口号下走过来的,但是,我们也许会体会到,虽然冠以“素质教育”的口号,我们的真正实践还是会存在与目标远离的现象,那就是:我们仍然注重考试的内容、仍然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走。在四年级之前,我们还会比较注重“素质教育”和其他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培养,可是当我们迈入五年级之后,其学习的重点就会转移到“主科”的学习中,辅助以“副科”。然而,主科确实能在提高我们素质上更有利吗?副科就较主科作用小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也许音乐、体育、美术对一个人的素质和未来气质的培养更重要,而语文、数学虽然很重要,但是更多的是培养我们的基础素质,那就是阅读识字和计算能力。从个人角度来看,在童年时候所学的“素描”和“芭蕾形体”对我的影响更大,“素描”培养了我的审美的能力,对美丑会有一个较为正确和有个性的评断;而“芭蕾形体”则塑造了我的笔直的形体和外在气质,而“书法”可能让我在写字和做人上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提高。因此,我们不能完全把主科和副科脱离开来。现在高中那种重视理科和主科,而忽视副科的现象对我们的学生还是有很大弊端的。

目前来看,我们的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的,我们应对“中考”、“高考”、“公务员考试”,我们的生活似乎都已经被考试覆盖了,我们的学校用成绩来评定我们的优劣,而忽略了学习之外的闪光点,唯成绩论事,似乎极大的限制了我们的能力和素质。

作者认为,我们的此教育问题应该通过较早“分流”来解决,即推行职业教育的手段。

2、不受重视的职业教育

最经典的“职业教育”制度,要数德国了。在系统学习西方教育史的过程中,最让我眼前一亮的就是德国的学制和成形的职业教育。不论是其“三轨制”还是后期的“四轨制”,都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德国对教育分流的重视,不会硬性规定学制,而是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来确定是进入职业学院还是进入文科学院。这种对职业学院和正规学术大学的分流,使得其教育思想不会有歧视而言。大家会习惯因人而异地进入不同的高等学校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其能力,做到最好,并用实际能力为社会作出相应的贡献。

而在中国,就呈现了一个相反的现象:大家受到传统的科举制度和士农工商的意识,而十分在意社会地位的好坏,很少会有家庭的家长会自愿选择自己的子女直接进入职业学校进行学习,他们更愿意自己的子女到更好的大学接受更好的教育。同时,中国人还十分在意所谓的“面子”问题,每个家长也更愿意用孩子进行攀比,因此,进入一个更好的大学学习对家族和自己都是有十二分的好处的。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似乎忽略了孩子本身的能力和兴趣,家长也不会过多地关注此问题,他们更多地认为一个孩子未来能否找到好工作也许更重要。这就造成了我国职业教育并不发达,人们宁可选择花大价钱去“三本”也不会去职业学校学一门手艺。然而,可要知道,手艺是一个多么难得的能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恰恰缺少的就是会一门技术的技师。

在此,突然想到了我的一个闺蜜,她在高中的时候学习就不拔尖了。相比于学习,她更喜欢动手去操作一些事物,而且她为人随和,有耐心,有一双巧手。在高考中,她当然失利了,考了400多分,一定是不够重点一本的,而她并没有在意父母和周围朋友老师的劝说,毅然学习了护校,她十分开心,因为她认为这是在做一件她喜欢的事情,而且她也能做好。而除此之外的所谓面子、不好听的名声等都不是那么重要的。我是十分支持她的选择的,也非常敬佩她,因为有些时候,我们不会听从内心的召唤,而会人云亦云。可是她勇敢的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缺少的东西:正常的反叛、听从内心的呼唤、做适合自己的事情和真正去实践。

3、不禁唏嘘的“复读”

也许很多人会佩服复读生,感叹他们的勇气和为自己下的赌注。然而,不管怎么样,“复读"对我说都是在浪费生命。郑也夫先生在此也如是说。他在书中这样论述复读:在中学时代,有两年的时间什么新东西都不学,在纯粹的复习中度过。但就提高学术而论,我们宁可希望这两年他们在服役或打工,也不希望他们在复读。因为问题的关键在于,青春期两年的纯粹复习,极大地塑造着一个人的智力取向。

我十分肯定作者的观点,对于短暂的青年时光,将时光浪费在同样知识的纯粹复习上而只为进入到一个稍好的大学,不论怎么想都是有些不值得的。我们的学习能力和素质是最重要的,而一个人的经历和在不同经历中所学到的知识更重要,其实有些时候,不在于你读了多么好的大学,更在于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否有极大的可挖掘的潜力和才干,而不是纯粹的高学历、好大学、高成绩等。所以,在青年的时候,更好地塑造自己的为人、学习能力和德行也许更为重要,而且势在必行。我们也许恰恰缺少这方面的意识。

4、情商高于智商,情感辅助理性

作者借助潘光旦先生的言论提出了“三位一体”论述,作者认为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情商”是要高于“智商”的,因为“情商”能够辅助我们与社会上繁杂的社会关系“善良的”斡旋,而不会造成我们的失败。我们也许都对戈夫曼的《情商》比较熟知,他在书中援引了这样一个调查: 对象是1981年毕业于伊利诺伊州多所高中的81名告别演讲者或毕业典礼致辞者,这些学生当然是学分点很高的人,他们在大学表现出色,成绩优异。这使得我们意识到,情感是帮助我们处理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最重要内,而非智商。其中的玄妙如下:

其一,社会生活中的多数问题恐怕都要靠情感来解决。情感类似于“快棋能力”,理智相当于“慢棋能力”。也就是说,多数问题要靠快棋能力来解决,因为这时候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大问题,而是待人接物等与人相关的问题。其二,决策中理性离不开情感的帮助。理性的进化在相当程度上是为了帮助人们决策,但是理性的决策需要其他因素的支持。而情感和感受在决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也就是说情绪和感受能力强的人,有时比智商高情感弱的人,做出了更英明和及时的抉择。

教育的选材和培养都十分重要,然而有时候选材甚于培养,选材才是教育中人才高度的真正意义。而中国是一个“考试学”发达的过度,教育学家说:中国人可以颠覆一切考试。我们举双手赞成,我们当今的教育恰恰缺少了一种发现人才,发现不同人才而教育之的意识,太多的单一化,普遍化,所有学生都被培养成一个模子,这样的教育与机器化的流水线生产又有什么区别呢?

第二篇: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

(一)任 帅

昨晚,夜读郑也夫先生的《吾国教育病理》。书中对中国教育现状问题的本质做了精准的诊断,对于书中提到的中国教育问题的系统性分析和平时我对中国一些教育问题碎片化的思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读了郑先生的书后使我对教育现状的一些个人思考达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

中国教育制度在成就了很多人的同时,也让很多人终生讨厌学习,毁灭了一代人兴趣、创造性和求学的热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第一个功能就是提升能力,第二个功能是赢得社会竞争。能力的高低是没有办法进行衡量的,在时间上首先就没办法衡量一个人的能力,考察是要长期的一个人的爆发发展是不定期的,能力的那么多指标你怎么能给他一个合理的分数呢?我国的高考制度在本质上是把人区分出来的制度,它并不是提升能力的办法。而分数让提升能力变得不重要,把人区分出来的变得很重要。要改变高考制度下中国教育的问题要一点一滴的慢慢改进。当前推进教育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崔雪君老师之所以创办“袋鼠妈妈悦读教室”,就是因为在她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历和经过了大量的教育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基于对教育的理想和责任心所推出的传统经典阅读+电影阅读的兴趣教育方法。当今的时代是互联网时代、是读图时代、视频时代,书本阅读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对求知的兴趣,电影阅读把孩子们的抽象想法具像化,把两者结合起来。结合电影实践课、读书行走计划去让孩子亲身感受阅读的快乐,协作的快乐,让孩子在快乐实践中体会到团队的力量,让每一个孩子体会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锻炼他们的情商和协作精神。目前我国的教育制度都是在培养智商教育,而情商教育在社会竞争和日常生活中是要比智商要重要的多。特别是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下情商教育和创造力凸显的异常重要。例如互联网和交通出行结合起来产生了嘀嘀打车,乐视的董事长贾跃亭把很多行业的精英人才都团结到自己的旗下做互联网电视、互联网手机、互联网汽车这需要何等的情商了。我觉得在互联网时代下让孩子把兴趣、实践、求知精神结合起来都能在将来产生很多伟大的成就,他们都会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取得成功。知识的力量,阅读的力量在互联网时代下显得更加重要,它能激发无穷的创造力。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最骄傲的传奇。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

(二)如何消解“学历军备竞赛”的恐惧

——我读《吾国教育病理》

陈文芳

我上研究生时学的是教育学,所以在读这本书时,内心比较复杂,有欣喜,也有难过。欣喜的是又多了一种看中国教育的方式,另外,这本书为我打开了很多可以继续涉足的小径之门,也使我开心;难过的是作者寻找到的中国教育症结短时期内根本无法改变,还有一点,我特别不愿意讲,但却是无法掩饰的事实——今天的大部分所谓的教育研究专家,根本就没有能力写出这种有丰富内容、又有历史厚度的教育研究著作。

还是回到今天活动的主题,我想先谈谈这本书的书名——《吾国教育病理》,书名意味着它是一本诊断性的书,核心是谈中国教育的病症。作者郑也夫诊断出中国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历军备竞赛”.一直以来,把中国教育的问题归结于应试教育这个说法获得了广泛的认同,郑也夫提出的“学历军备竞赛”源自应试教育,但与应试教育有根本性区别。应试教育“可以是一家一户的态度和行为”(前言),家庭是有选择空间的——这一部分家庭选择应试教育,另外一些家庭也可以选择别的教育方式。而学历军备竞赛,和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非常相似,一个国家亮出一个新型武器,与之敌对的国家一定会亮出一个更高级的装备,这种军备竞赛是病态的,无休止的。仇恨是双方的主导情绪。

我们福州一加一教师读书俱乐部成员黄静老师的孩子,从小喜欢画画,画得也很好,可是上高中后,她拒绝进艺术班。不是她不喜欢画画了,而是因为周围的学艺术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由于成绩不好才去学的艺术,为此她感到压力很大:自己本来学习成绩挺好的,一旦选择考艺校,很多人就会拿异样的眼光来看我,觉得我是因为成绩差才去考艺校的,而成绩差又意味着我这个人很差。黄静女儿感受到的这种奇怪的、无法逃避的、无处遁形的、却真实存在的压力,正是郑也夫所说的学历军备竞赛所造成的。

学历军备竞赛导致了这么一种社会认知:只有你的学习成绩是好的,你的人才是“好”的,你的未来才可能走得好;你想要拥有好的人生,有且只有一条出路——考出好成绩。这样的意识形态既影响了家庭对待孩子的观念和方式,也以某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了孩子对他自己人生的理解和判断。

严格说来,学历军备竞赛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洗脑手段,它效率极高,让大部分人认同并且只认可(有的时候也是别无选择)这条道路。学历军备竞赛发展到今天,“选手”的年龄越来越小,不少孩子一生下来就加入了这场拥有亿万选手的战场。偶尔有反叛者,反叛的过程大多极为惨烈——长时间背负冷眼、疏离与指责。

实际上,生活在忙于学历军备竞赛的社会,每个人内心都是不安全的,因为每个人都在谋划要如何超越他人,只有超越了他人才能证明“我”的价值,而“我”超越他人的反面则是:不断地有人超越“我”.最终的结果是,每个人都时时处于害怕被人超越的恐惧当中,这样的恐惧滋生出普遍性的对生命的漠视与仇恨。

郑也夫是大学里的教授,这本书的写作有着明显的理论研究特征。所谓理论就是能够自圆其说,具备论说的自足性。

在《前言》第一句,郑也夫就谈到自己的写作动机:“写作这本书的动力是愤懑”.他承认自己是带着很强的情绪来写这部理论著作的,听上去完全违背了“做研究要理性、中立、客观”的基本原则。但在本书的156到162页,作者转述了多项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证明了“情绪驱使没什么不好。我以为人类成员的多数行为是由情绪驱使的。……我甚至认为,好的研究大多在选题时已积蓄了充沛的动力,那动力若与情感无涉倒令人费解了。”(前言)首先让自己的写作动机取得“合法性”,这里面既隐藏着作者对教条化的研究规范的批判,又透露出一股对自己的研究的自信。

当我读到“爱无疑是一种情感,恨其实与爱构成了情感这枚硬币的正反面”这句话时,我意识到,郑也夫的“愤懑”背后,也隐藏着对孩子,对生命成长的深沉的爱意。我读书时喜欢时不时地从文本中跳出来,然后从自己的视角去分析、品味、体验作者写某句话、某段话时的情绪状态,我觉得这种感觉挺好玩的。这是题外话。

正是在不断地遭遇问题-愤懑-继续遭遇问题-继续愤懑之中,郑也夫开始“寻找真问题——解释其产生之因——寻求其解决之路”.我们可以在本书的前两章看到作者寻找真问题的线索,以及对问题产生之原因的严谨分析。我在这里主要想谈一下作者分析出的“解决之路”对我的启发。

我在读这一类书的时候,经常是“双管齐下”,一是看作者如何谈问题,()一是回到自身,思考自己可以去做些什么。

本书给我的启发可以归到下面这个题目中来谈:什么才是教育的正道?我将从父母、教师和个体自身三个方面来谈这个话题。

从父母的角度来讲。

我们的父母应当坚定一个信念,“永远不要去爱使儿童备受折磨的教育体制”(张文质语),“家长天真地支持学校强制的体制,却把自己变成孩子的敌人,有时是终生的敌人”.(P150)从最低的底线来说,如果父母已经意识到了孩子正处于学历军备竞赛的洪流当中,出于生命本能的对孩子的爱,也不应做学历军备竞赛的帮凶。父母应该无条件地站在呵护孩子生命的这一边,保证孩子从学历军备竞赛的战场回到家后,身心疲惫之时,能够获得父母的关心与理解、呵护与帮助。父母应时时记得提醒自己的孩子:这并不是唯一道路。

之所以我会把学历军备竞赛比作“洪流”,是因为它不管不问,没有任何警告,就直接把所有它经过之处的人们席卷其中。父母对此无法正面反抗,消极以对倒成了比较好的方式。

父母在哪些方面可以做正面引导呢?书中引用了一位日本圣人远山正瑛的话:“孩子是看着父辈的背影长大的。”(P13)以此说明“其一,身教胜于言传;其二,父辈的影响恐怕不是学校所能替代”.(P13)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两点启示:其一,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道德榜样作用,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道德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影响非常大;其二,学历军备竞赛并非密不透风,家庭教育有可能修复孩子在“战场”所受的伤。从这个意义上说,为了减少学历军备竞赛给孩子生命造成的危害,父母二字的前头有必要加一个定语:“学习型”父母。

可以断言,每一位拥有学习和再学习能力的父母,都将获得一些基本的与学历军备竞赛这个吞噬孩子生命的恶魔斡旋的勇气和能力。

那么,教师如何走教育的正道?

本书给我的启示是:好教师既要理解儿童,又要理解学习的本质。

理解儿童首先要回到对基本的人性的理解上来谈,这意味着教师要摒弃过去“观念决定行动”的一元认识,以更宽广的态度去面对、去理解人性的复杂性。现代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证明复杂性思考的必要性,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根据进化时间的不同,分成三个部分,最古老的部分位于头颅内部的最低层,叫爬行动物大脑,负责一些基本的生理需要,如呼吸、吃食;后来的一部分位于头颅的中间位置,叫旧哺乳动物大脑,负责处理情感;最后出现的部分位于头颅的最高层,叫新哺乳动物大脑,负责处理理智和语言,这也是人类与其它动物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三层大脑虽然各有分工,但最高层无法“宏观”控制最低层。(P153)换言之,人类身体的工作原理是既相互联系又各司其职,所谓的理智并不能在人的行为活动、情绪情感等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把这个科研成果放到教育工作的现场,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有的孩子抄了几百遍《学生守则》却还是改不了做小动作的习惯,也能够理解为什么有的孩子在路上遇到老师总要躲起来,以防被老师发现……这样的“问题”可以一直列举下去。

理解儿童最终的落脚点是教育,是促进儿童生命的成长,教师要在哪些方面去促进儿童生命的成长呢?让我们翻到本书第九章,“知情志”是构成人类心理的三个基本要素:知是智力;情是情绪情感;志是意志。处于学历军备竞赛之中的中国的学校教育,关注焦点只集中于学生“知”的提升上。如果再往深处挖掘,我们还会发现,我们的学校教育所关注的“知”,从内容上来看有着狭隘、刻板的带有特定政治意图的编排,从方法上来看是野蛮、粗暴的灌输与死记硬背。而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对完整的生命的促进,是对知情志三位一体的生命整全发展的促进。

好教师还要理解学习终究只能是自我教育。潘光旦说:“所谓教,也无非是激发与鼓励此种自动的力量罢了。”(P154)潘光旦先生说的就是教师要激发与鼓励学生自动学习的力量,因为只有自动去学,对学习主体而言才是有意义的。

海德格尔对儿童游戏的论述对我们理解“自动去学”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儿童为什么要游戏呢?儿童游戏就是因为他们游戏。‘因为’二字在游戏中消失了。游戏没有‘为什么’。(P173)”游戏事实上是人自发学习的典型状态,所以这句话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在自发的学习状态当中,学习的目的消失了,自发的学习不要问“为什么”,孩子会自然而然地、随着生命的节奏进入到学习的过程中。

有过“自动去学”的经历,一个人才能够体验到自己探究、发现事物的快乐,才能够体验到那种沉浸于学习当中的乐趣;而真正的学习——即沉浸于学习当中的学习状态——需要有“连续的时间”,否则“你无法总结整理扔过来的知识碎片”(P141)。好教师需要敏锐的嗅觉,这样才可能给予那些沉浸于学习当中的孩子以更多的自由的“连续的时间”.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没有什么干扰,真正安静的时刻,孩子反而可以发展自己的自我行为。”(P205)

从个体自身来讲,教育的正道就是去过健康的生活,这意味着你要有良好的运动习惯,总是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施展自己的创造力。

“当代生物学家的研究证明,内分泌与快乐情绪有密切关联,特别是其中四种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血清素、脑啡和脑内啡……而研究表明,运动和某些活动同样可以增加这些神经递质。多巴胺与快乐关系密切,运动直接提升多巴胺。……脑内啡可以在从事你所热衷的活动中产生。”(P179)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可以让你获得更多快乐、安宁的体验,而持续的这类体验又能促使个体生命长久地保持活性状态。

“如果人不能满足自己真正的兴趣,就会引起一种对自身的异化。”(P179)异化的一种最常见的表征就是感到无聊,“日复一日的,我们让自己感到无聊,让他人感到无聊,因为我们始终只发挥了自己人格潜力的十分之一,而且每次都是同样的十分之一。”(P126)拥有健康生活方式的人更可能避开日常生活的种种陷阱,对日常生活中的重复、繁琐、无聊产生免疫力。

最后,我想谈谈书中引用的心理学家尼克尔森的一段文字:“我们否定哪种可能性会导致更严重的错误呢——我们确实去促进创造力,而事实上它是不可以被促进的,或者我们没有去促进创造力,而事实上它是可以被促进的。我认为后者是更应遗憾的错误。”(P204)我觉得把文中的“创造力”换成“某种能力”会对我们思考当前的中国的学校教育更有启发意义。

用通俗的话来讲,前半句的意思是,学生没有某种能力(比如门门都要考出高分),但学校和社会都要他去习得这个能力。最终的结果是,部分孩子在分数上的改观好像证明了促进是有效的,而更多孩子的成绩却毫无提升。但尼克尔森说后者才是更应遗憾的,后半句的意思说的是,有的孩子原本有某种(除学科学习之外的)天赋,但由于学校和家庭的无知,依然按常规要求他“以学习为重”,最终荒废了他原有的天赋。也就是说,他原本是上帝赐给人类的天才,但人类因自身的无知、自负而漠视、埋没了他的天才,这是最令人遗憾的。

这样的思考让人如坐针毡。但我又想,如果这样的思考能够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日常省思与警示,针毡上的“针”也是可以磨短的;最终,让针毡变成舒适的毛毡,也不是不可能的。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

(三)教育权力的争夺

曹峰

在某次教师交流会上,我说:“善待你的学生,他们决定我们未来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教!”

教育是面向的未来事业。每一个人对未来的期许不尽相同,但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未来。由此,教育就变成公众关注对象。对教育的关注,本质上是对教育权力的关注。掌握教育权力,才能有可能让未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发展。国家在教育权力体系中居于垄断地位,垄断了教育资源,最关键的是垄断了评价标准。教育目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育的实施方式、甚至实施教育的人都有国家控制。国家期望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办教育,以期掌握国家未来的走向。民办教育尽管发展迅速,但必须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按照国家标准举办教育,否则举步维艰。南方科技大学的发展即是例证,作为教育家办教育的试验田,既无法与现有体制和睦相处,甚至也难以被社会认同。我国的民办教育还处于谋生存阶段,还无法成为与国家教育权力良性互动的一元,难以办出特色。

现在,国内外都有家长不让孩子进入国家教育体系(违反义务教育法),或者居家自教,或者将孩子送入符合自己教育理念的“地下学堂”学习。经济实力更强的家长,早早地把孩子送往符合其教育理想的国外留学。家长们用自己的方式冲击着国家对教育权力的垄断地位。这是否真的比国家教育体系培养效果更好,还不敢定论,但反映出家长们开始重视教育权力,渴望更多教育选择权。同样,“公共知识分子”们批判教育,无非认为当前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无法塑造他们期望的未来社会。只是,孩子们的未来,到底谁来做主呢?

原来,我们都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教!

第三篇:《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

《吾国教育病理》学习心得

1、内容概述

第一部分(七个章节)谈了中国教育的主症——军备竞赛(文凭热)及解决之道

第一章 空洞素质论素质是能力、天赋,实施素质教育没有效手段,中国教育的主症是军备竞赛。分流的方式缓解军备竞赛,才会改变应试的教育生态。分流的改善又依赖于社会生态的改善。

第二章 教育与发展饼大无用论就业总量与文凭高低不是比例关系

第三章 德国教育的分流制好的机制让学生十岁基本定了从业动向

第四章 中国职业教育的困境工人薪金、地位、户籍壁垒阻碍朝前推进

第五章 中国传统分流的终结独生子女国策灭绝了传统中国社会中家庭成员教育上的分流,直接促成适龄人口高考生的高比例

第六章 官员的学历本科学历后22岁入仕,在基层一步一个脚印拾阶而上的历练更实用。政务要在干中学,谁堪大任要在实干中比较。

第七章 复习与复读 让学生成为拉磨的马复习时间所占比重过大,是扼杀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最大手段,是产生不出创新人才的。接触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才是发挥我们潜力的平台。提倡用人淡化学历和实施一年多考制

第二部分(七个方面)谈了中国教育的生态——行政专权造成多样性的全面丢失

第一 学校教育模式批判

1、学校成为教育的唯一严格的年级制、标准的教材使用让学生十几年都在一个受保护的、封闭空间分化的只有知识水平,形成大同小异性格的人。

2、自学的萎缩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的最终查验标准:自学能力提高。因为一切学习说到根本都是自学。他人能做的是教,且只能是教。学是自已的事情,也只能是自已的事情。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教你们学会什么,而在于教“学会学习”,不能逼迫你平行地跟众多科目走,而要让你在广泛的接触和自由的选择中形成自己智力上的爱好。自学就是自己决定方向,选择题目,寻找信息,阅读后经过消化思考产生自己的想法、见解、方案。学校教育是外力过强导致内力丧失就是满盘皆输。

3、互联网必将极大地将冲击现行的教育模式。平庸教师下岗、全新师徒组合方式、高效的小班讨论

4、学习方式:学习被社会上虚假捆绑,学校之间差异甚小、教学风格单一让学生形成统一的个性。好的教育不应该抑制某种性格,每一种都有优点、缺点,更是特点,而不同的人在社会上有不同的用场。增加教育多样性,个人有真才实学,社会才坚实可靠。第二知情志

重视智慧过头、提升手段有误。教与学关系要明白“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教育是教

会学生自学。

情商是人人生存必须要用到的,是理性作决策离不开的。提升情商让自己有功利上好处,大家情商提升让社会更加和谐。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能促进情商的培养。教育要增加两种活动:体育活动和人际交往活动。

意志力通过糖果实验展开讨论了:自控力和立志。有先天成分,后天开发空间余地很大。立志的前提是自决,而不是他人迫使。认定自己能未必就能,认定自己不能就断乎不能。中国教育要成为英雄主义、培养领袖名家鼓吹者。

第三 兴趣

人类拥有的好奇心倾向于寻找适度的新奇和刺激。好奇心是最初的动力,兴趣常常被好奇心诱发,兴趣是专一且持久的好奇。兴趣是一种情绪,它帮助我们将注意力和精力不均等地投入到我们遭遇的人或物上面,分轻重缓急、有偏向地面对生活。有的对什么都能建立兴趣,干一行爱一行,有的对什么都无兴趣,工作仅仅是饭碗。有人觉枯燥有人不觉得,一定是后者能够从中不断发现新东西、新关系。一个人因为兴趣进入某事物中,他从中获悉的新因子越多,就越有兴趣,他在其中越是增长才干,就越是有兴趣。他在其中又体会到了一种“成长的乐趣”。兴趣、专长与不断发现有机结合构成兴趣不衰的铁三角。空虚、无聊、抑郁等不健康心理、粗暴的生活方式日益在社会上扩散。人们只有多运动、保持快乐情绪,必须去满足真正的兴趣才会有幸福感。相当多数的孩子,只要有大量自主支配的事时间就会形成自己的兴趣。中国教育对孩子兴趣的破坏是釜底抽薪。为考试而教、因奖惩而学的学校形成了一场全球性的功利主义的教育危机。中国社会因为格外缺少与功利抗衡的文化力量而首当其冲。

如何去让学生保持兴趣的教育?

1、坚持“做人之道重于做事之道;生命的范筹大于事业的范筹”的思想开展好通识教育。做“通”大于“专”的教育。(较早地确定专业或面对的信息太过狭窄,都不利于兴趣的发育)

2、教育生态是学校只提供而非强调、强迫,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兴趣,什么兴趣是次要的,关键是有,当一个孩子有了兴趣,他就有了人格,他的兴趣有可能改变,但对某些事物感兴趣的性格不易改变。

第四 创造力

有创造力的人稀缺,智商、知识、成绩只是门槛作用。创新可遇不可求,越是大的创新,越是事先不清楚目标,外奖无益有害会抑制内在动机的发育,会扭曲、抑制内在的兴趣,会适得其反。有创造力的人通常寻找精神世界中的刺激而不是现实世界中的冒险的强烈刺激。创新者是脱离正轨的人,促进创新无效还是干扰,创新者离不开教育这个营养环境,但趋同、从众的教育去培养创新者只会负效应只会扼杀。

提供一个宽松、宽容、自主、自在的学习环境,不做其他干预,不期然地,创新性人才就产生了。

第五 科目

语文:政治与科学夹缝中的文学,标准化考试让文学非黑即白没了意识形态,什么都去教、教是万能让写作成为催熟的果子。数学:学得越深用得比重越小。走进数学的每一步都有过自己的摸索,这样在更大程度上增长的才是能力,而非知识。成为应试工具的数学日益丧失其开发思维的作用,改革的任务最艰巨。外语:多数人学而无用。开科技史(通识性的联系科学与文学)、开好体育、艺术、家政等让教育彻底改观。教育是教会人生活,会艺术化生活。

第六 选材

天赋论 中国考试学影响大,应等侍花开家长用脚投票、学校招生需要产生了的形形色色重点班、校靠后天更多、更好的学习掩盖先天的潜质,破坏了筛选的生态。潜力上不是尖子,不可能培养成尖子,而潜力上是尖子,没有发现和培养,同样不会成为尖子。要消除中小学声誉上的差距才利于选材。政府是唯一铲平的力量。

1、教学硬件一样。

2、教师工资均等

3、教师定期轮转。

第七 行政专权

级别的作用就是让校长自我矮化,教师才是学校的主人。单一的学校,大一统的教育直接、间接导致学校间激烈、恶性的竞争。学校要自主办成特色。

2、精彩摘录

功利、拜金、世俗化、无信仰,这诸多特征都颇令国人丧气,以为这是当代中国之专利。悉心查看,它们很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某种趋势。中国问题也是世界缩影。不过是我们走在了最前面。13亿人步入世界,真的可以劣币逐良币、带坏这个世界的。如此我们也理应做出更深入的思考。

领悟历史的变迁,开启教育转型,本来不难。但它所承受的社会晋升功能,使它无法思虑这一转型。唯愿此一觉悟蔓延、某些新趋势的涌现,微妙契机的浮出,会促成教育的转型。

3、感悟

好的教育旨在造就一种淡化目标、听任个性自在发育的教育生态,如此生态自会孕育伟大的创新者,相反,矢志培养创新者的教育多半是拔苗助长的坏教育。

学校就是解决学生们“吃饭”的食堂。教师就是大厨。(只在第十四章第三部分提到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学生必须要长年累月在这里吃,各科教材就是食材。食堂不能每人半斤定量,不能喂食,搞精英教育、创新教育就像想通过食堂吃出姚明一样,其实学生日后成了大力士也确不是食堂的功劳。食堂仅仅是一个吃饭的地方,食堂饭菜功能是解决温饱,营养再多,也保证不了来我们这吃食堂饭菜人人出去就不会生病。食堂办得的是让学生愿吃,还是学生应吃成什么样的人这两个问题,哪个是我们管理者优先要思考的。是继续按全国统一菜单做还是食堂要有自己学生的菜谱。愿我们的食堂能够做出八大菜系,能够推陈出新,能让进门的每个人都吃到自己喜欢的饭菜,能吃饱吃好。

吾国教育病理一书谈的就是教育政策设计存在的有些问题。作为教育政策的未端践行者学校来说是迟到的警醒。我们现该怎么办呢?我们的学校树立服务师生意识,时刻能站在师生立场上思考,以营造师生喜爱的校园为已任而奋斗不止。

第四篇:《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1000字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1000字

张双婷

《吾国教育病理》是北大社会学教授郑也夫的著作,完全基于二手资料写作而成。作者通过在历史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阅读大量著作,从多个角度对教育问题进行思考,撷取其中主要的理论框架与观点,“辐辏”成这本囊括全方面的作品。其中,既有学理性的思考,也有当下的教育关怀。在作者看来,应试教育只是今天中国教育的病象与症状,而军备竞赛才是病灶和病原。下面,我将从视角取向、逻辑结构与运思方式对此书进行解读。

一、视角取向

作者采用多学科的视角取向,从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视角思考教育问题,未就教育而论教育。是其一大特色。作者从素质教育的问题开始谈起,认为其含义是模糊的,本身的模糊导致其目标和手段都不够清晰。据此,作者指责素质教育的两个口号,其一面向全体学生,其二全面促进学生发展,是空洞而无用的。这种震耳发匮的批判令人惊异!但作者似乎也没有提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中国教育的问题,其中有些观点,如考大学只报学校不报院系、说服企业和社会招聘时不看重学历,仿佛“掩耳盗铃”一般,似乎是有些可笑的。此外,作者把中国教育的病因归为“军备竞赛”的压力,()认为教育应该早日分流,并列举了德国的职业教育。最后,作者又天马行空的分析了中国现今教育的生态,行政专权,但似乎也无可奈何。

总之,这本书提出了教育的诸多问题,但并未深刻认识到其本质。

二、逻辑结构

本书采用“辐辏”式的逻辑结构,从探讨中国教育的病灶与中国教育的生态入手,分别用“分流”与“放权”来概括中国教育的药方,这也构成了本书的主要结构。

从空洞无用的素质教育论到军备竞赛的原因,进而引出教育分流的问题,职业教育成为解读问题的最佳答案。然而,职业教育在我国不受重视。在作者看来,我国教育无法分流的原因在于三点:第一是独生子女政策;第二是官员的选拔与学历的结合;第三是复读。郑也夫认为独生子女政策灭绝了传统中国社会中家庭成员教育上的分流,直接促成适龄人口中高考生的高比例。也就说,独生子女承载着家庭的希望,每对父母在孩子身上付出太多,以至于考大学成为孩子的必然选择。这就增加了竞争的压力,使许多孩子成为高考的陪绑生与牺牲品。但作者给出的答案不尽如人意,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而中国教育的生态其特征是行政专权,其后果是多样性的全面丢失。作者截取学校中的教材、科目与学生的兴趣、知情意与创造力等方面,论述权利专制的危害。正是福柯所说的“知识就是权利”.教育的无法分流导致军备竞赛与权利支配下教育多样性的丧失,相辅相成,摧毁着中国教育,这些构成了作者眼中的教育景观。

三、运思方式

在运思方式上,作者遵循“提问—释因—寻解”的批判思维模式进行论述,鞭辟入里地批判中国教育中丑陋的现象,发人深省。但作者的批判不够深入,未能抓住教育的深层次原因进行论述。教育虽然要注重学生的兴趣,但是学习本身就充满枯燥与单调。只有有着持续不断的内生动力,才能努力学习,做出成绩。如果一味的遵从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将是对孩子的毁灭。

教育者之一无穷之事业也,其在人类,则与人类相终始;在国民,则与一国相终始;在个人,则与其一身相终始。无论何时,教育都将是讨论不尽的话题。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第五篇:吾国教育病理感悟

读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的几点感悟

郑也夫先生在这本书中,自称自己是一个“超龄愤青”,他带着双重愤懑之情,对中国当今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客观的评论,文中无一处晦涩难懂之处,虽未学术专著,却犹如一部时下中国教育现状的白描,让我们看到了活着的教育现状,也看到了现状背后问题的“病理”,这即是本书最大的特色。在读罢此书后,我主要阐述如下几点感受: 1.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

作者在第一部分就论述了他对中国素质教育的观点,并称其为“空洞素质论”。作者认为在中小学实行的“全面促进学生发展的素质教育”是令人生疑的,其原因是在宏大的“素质教育”口号下,没有一个具体的实施手段,这使得“素质教育”的实施必然是无效的;此外,强迫一些人片面发展是不正确的,因为全面发展未必符合所有人的天性。作者指出钱钟书和陈景润的例子,认为有些人兴趣单一,狭窄,愿意偏执于一个方向发展,没有什么不好。因此,素质教育所宣扬的:在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等方面综合发展的目标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日本圣人远山正瑛曾说过:“孩子是看着父辈的背影长大的。”这句话作者认为有两重涵义:其一,身教胜于言教;其二,父辈的影响恐不是学校所能代替的。

也许,我们90年出生的孩子在读小学、中学的时候会深有体会,那时我们是第一代赶上新课改,正式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代,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口号下走过来的,但是,我们也许会体会到,虽然冠以“素质教育”的口号,我们的真正实践还是会存在与目标远离的现象,那就是:我们仍然注重考试的内容、仍然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走。在四年级之前,我们还会比较注重“素质教育”和其他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培养,可是当我们迈入五年级之后,其学习的重点就会转移到“主科”的学习中,辅助以“副科”。然而,主科确实能在提高我们素质上更有利吗?副科就较主科作用小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也许音乐、体育、美术对一个人的素质和未来气质的培养更重要,而语文、数学虽然很重要,但是更多的是培养我们的基础素质,那就是阅读识字和计算能力。从个人角度来看,在童年时候所学的“素描”和“芭蕾形体”对我的影响更大,“素描”培养了我的审美的能力,对美丑会有一个较为正确和有个性的评断;而“芭蕾形体”则塑造了我的笔直的形体和外在气质,而“书法”可能让我在写字和做人上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提高。因此,我们不能完全把主科和副科脱离开来。现在高中那种重视理科和主科,而忽视副科的现象对我们的学生还是有很大弊端的。

目前来看,我们的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的,我们应对“中考”、“高考”、“公务员考试”、“SAT”、“托福雅思”,我们的生活似乎都已经被考试覆盖了,我们的学校用成绩来评定我们的优劣,而忽略了学习之外的闪光点,唯成绩论事,似乎极大的限制了我们的能力和素质。

作者认为,我们的此教育问题应该通过较早“分流”来解决,即推行职业教育的手段。

2、不受重视的职业教育

最经典的“职业教育”制度,要数德国了。在系统学习西方教育史的过程中,最让我眼前一亮的就是德国的学制和成形的职业教育。不论是其“三轨制”还是后期的“四轨制”,都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德国对教育分流的重视,不会硬性规定学制,而是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来确定是进入职业学院还是进入文科学院。这种对职业学院和正规学术大学的分流,使得其教育思想不会有歧视而言。大家会习惯因人而异地进入不同的高等学校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其能力,做到最好,并用实际能力为社会作出相应的贡献。

而在中国,就呈现了一个相反的现象:大家受到传统的科举制度和士农工商的意识,而十分在意社会地位的好坏,很少会有家庭的家长会自愿选择自己的子女直接进入职业学校进行学习,他们更愿意自己的子女到更好的大学接受更好的教育。同时,中国人还十分在意所谓的“面子”问题,每个家长也更愿意用孩子进行攀比,因此,进入一个更好的大学学习对家族和自己都是有十二分的好处的。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似乎忽略了孩子本身的能力和兴趣,家长也不会过多地关注此问题,他们更多地认为一个孩子未来能否找到好工作也许更重要。这就造成了我国职业教育并不发达,人们宁可选择花大价钱去“三本”也不会去职业学校学一门手艺。然而,可要知道,手艺是一个多么难得的能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恰恰缺少的就是会一门技术的技师。

在此,突然想到了我的一个闺蜜,她在高中的时候学习就不拔尖了。相比于学习,她更喜欢动手去操作一些事物,而且她为人随和,有耐心,有一双巧手。在高考中,她当然失利了,考了400多分,一定是不够重点一本的,而她并没有在意父母和周围朋友老师的劝说,毅然学习了护校,她十分开心,因为她认为这是在做一件她喜欢的事情,而且她也能做好。而除此之外的所谓面子、不好听的名声等都不是那么重要的。我是十分支持她的选择的,也非常敬佩她,因为有些时候,我们不会听从内心的召唤,而会人云亦云。可是她勇敢的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缺少的东西:正常的反叛、听从内心的呼唤、做适合自己的事情和真正去实践。

3、不禁唏嘘的“复读”

“复读”是我最不喜欢的一个词语了,也许很多人会佩服复读生,感叹他们的勇气和为自己下的赌注。然而,不管怎么样,“复读"对我说都是在浪费生命。郑也夫先生在此也如是说。他在书中这样论述复读:在中学时代,有两年的时间什么新东西都不学,在纯粹的复习中度过。最重要的还不是两年的宝贵时间,科学和学术史上从来都不乏一些因战乱等因素干扰,一段时间脱离了学习和研究的学者,日后他们仍然取得了优异的成就。但就提高学术而论,我们宁可希望这两年他们在服役或打工,也不希望他们在复读。因为问题的关键在于,青春期两年的纯粹复习,极大地塑造着一个人的智力取向。

我十分肯定作者的观点,对于短暂的青年时光,将时光浪费在同样知识的纯粹复习上而只为进入到一个稍好的大学,不论怎么想都是有些不值得的。我们的学习能力和素质是最重要的,而一个人的经历和在不同经历中所学到的知识更重要,其实有些时候,不在于你读了多么好的大学,更在于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否有极大的可挖掘的潜力和才干,而不是纯粹的高学历、好大学、高成绩等。所以,在青年的时候,更好地塑造自己的为人、学习能力和德行也许更为重要,而且势在必行。我们也许恰恰缺少这方面的意识。

4、情商高于智商,情感辅助理性

作者借助潘光旦先生的言论提出了“三位一体”论述,作者认为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情商”是要高于“智商”的,因为“情商”能够辅助我们与社会上繁杂的社会关系“善良的”斡旋,而不会造成我们的失败。我们也许都对戈夫曼的《情商》比较熟知,他在书中援引了这样一个调查: 对象是1981年毕业于伊利诺伊州多所高中的81名告别演讲者或毕业典礼致辞者,这些学生当然是学分点很高的人,他们在大学表现出色,成绩优异。但是到了将近30岁的时候,他们取得的成绩仅为中等水平,在高中毕业十年后,他们当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在职业领域处于同龄人的最高水平,很多人表现的并不是很如人意。这使得我们意识到,情感是帮助我们处理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最重要内,而非智商。其中的玄妙如下:

其一,社会生活中的多数问题恐怕都要靠情感来解决。情感类似于“快棋能力”,理智相当于“慢棋能力”。也就是说,多数问题要靠快棋能力来解决,因为这时候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大问题,而是待人接物等与人相关的问题。其二,决策中理性离不开情感的帮助。理性的进化在相当程度上是为了帮助人们决策,但是理性的决策需要其他因素的支持。而情感和感受在决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也就是说情绪和感受能力强的人,有时比智商高情感弱的人,做出了更英明和及时的抉择。

教育的选材和培养都十分重要,然而有时候选材甚于培养,选材才是教育中人才高度的真正意义。而中国是一个“考试学”发达的过度,教育学家说:中国人可以颠覆一切考试。我们举双手赞成,我们当今的教育恰恰缺少了一种发现人才,发现不同人才而教育之的意识,太多的单一化,普遍化,所有学生都被培养成一个模子,这样的教育与机器化的流水线生产又有什么区别呢?

下载教育病理读后感(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病理读后感(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尔雅教育病理答案

    通道与职业教育 1 【单选题】 在德国三种不同类型的学校中,与我们通常理解的“职业学校”类似的是(B)。 A、高等中学B、实科中学C、主体中学D、文科中学 2 【单选题】德国的职......

    病理总结

    名解: 1.虎斑心 2.槟榔肝 3.原位癌 4.风湿小体 5.Krukenberg瘤 6.隐性肺癌 7肉芽组织 8.蜂窝织炎 9.粉刺癌 10.肺肉质变 11.结核结节 12. 变性 13. 绒毛心 14. 肿瘤的异型性 15 桥接坏......

    病理技术规范

    病理技术工作规范 1. 标本的接收、清点制度: 1.1 巨检结束后病理医师应向技术组当面交付组织块,并点清块数,记录签收。有要求特殊 处理的标本(如脱钙、糖原染色等)应当面向技术......

    病理申请单

    病理申请单填写项目 医者切磋 2017-12-6 一. 组织病理学检查:送病理科 1. 手术名称:如:内镜检查 2. 检查项目: (1) .内镜组织活检检查与诊断。 (2) .支气管镜下活组织检查。 二. 脱落......

    病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兽医病理学:是以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等为基础,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研究疾病发生原因(病因学)在病因作用下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发病......

    病理技术工作总结

    篇一:2013年病理科工作总结 2013年病理科工作总结 2013年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病理科在院领导的关心照顾下,在以妇科门诊为代表的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病理科的工作迈上了一个......

    处理病理标本

    怎样处理病理标本 制作时将部分有病变的组织或脏器经过各种化学品和埋藏法的处理,使之固定硬化,在切片机上切成薄片,粘附在玻片上,染以各种颜色,供在显微镜下检查,以观察病理变化,......

    病理检查手册

    合肥市二级综合医院评审医技组病理检查手册 一、病理科检查人员及时间安排 1、病理科1人检查,检查时间为一天半。 2、检查范围:病理科。 二、时间安排 1、第一天上午:先集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