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常见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的问题和对策(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06:18: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探索常见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的问题和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探索常见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的问题和对策》。

第一篇:探索常见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的问题和对策

探索常见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近年来,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是比较迅速的,在一些先进训练方式指导下,跳高技术也有了质的飞跃。背越式跳高是指运动员应用自身能力,然后助跑、起跳、过杆、落地,使身体尽可能高的越过横杆。在我国现有的跳高训练方式上,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教练过分注重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而忽视了跳高当中的辅助动作的作用。

关键词:背越式跳高;训练方式;问题

跳高项目曾是我国田径运动优秀项目之一,但我国近几年跳高运动逐渐处于下滑趋势,因此要提高运动员的跳高水平,在跳高训练中将各种训练方式相结合,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各方面优势,取得最佳成绩。现在我们从背越式跳高训练角度,对背越式跳高训练方式和技巧性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和解决。

一、跳高训练中心理素质问题分析与对策

(一)背越式跳高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背越式跳高比赛时间长,运动员之间的相互争夺很激烈。在进行跳高训练时,一些运动员对背越式跳高动作不敢去尝试,在日常训练中显得力不从心,这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体育本身具有强烈的竞技性,在进行同一项运动时,参与的人数较多,而参与的人中存在着强烈的竞争性,每个参与的个体会对运动结果进行比较,面对失败的成果和较差的成绩,心理素质较弱的运动员无法接受这种心理压力,从而丧失对背越式跳高的训练热情。

(二)加强运动员心理素质,恢复训练热情

针对运动员在训练中所出现的心理问题,如何恢复运动员训练热情,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跳高运动员在心理素质上必须具有勇敢果断、注意力集中、内心稳定、抗压力强等品质。

在背越式跳高训练中,运动员要建立正确的体育竞技观,树立信心,发挥自己的长处,消除不够自信的心理和“怕”心理,冷静思考技术动作要领,把提高自身体育技能作为重点,将自己作为自己的对手,克服心理压力,敢于拼搏,战胜内心软弱的自己。对他人的成绩也不必太过在意,将他人的成绩作为自己的目标,战胜超越。教练在运动员进行跳高训练时,也要和运动员多沟通,平等的交流互换意见,在交流过程中向运动员传输背越式跳高的发展和成绩等信息,使运动员自发的产生对背越式跳高训练的热情。另外,多参与比赛,增加比赛经验也有助于稳定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二、跳高训练中辅助性训练

(一)现有训练方式中的问题

背越式跳高一般从四个方面进行训练,分别是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心理训练和恢复训练。在这几个大的训练范围下,又具体从速度、弹跳、力量、起跳、协调性等项目进行训练,这些训练注重的是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而跳高过程中的辅助动作经常性被忽略。下面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背越式的方法分为两种,力量型和速度型。两者区别不大,主要在最后两步起跳时有差异,速度型强调速度,而力量型强调步幅。从提高背越式跳高的技巧进行分析,达到全面训练的目的。

(二)助跑技术训练的重要性

相比于其它技巧性训练,跳高训练中助跑技术训练是重点训练项目之一,背越式跳高训练中,运动员必须找准正确的起跳点,才能完成正确起跳姿势。背越式跳高训练中,教练注重让运动员将助跑过程做成“J”型。起跑时,运动员要做到提高重心,放松全身,控制均匀平衡步幅,逐渐加速,在最后四至五步之间进入助跑弧线,利用惯性进行跳跃。一般来说,运动员助跑速度和助跑所需要的距离成正比。因此,在进行背越式跳高训练时,教练要引导运动员在有效距离内进行助跑,助跑最后两步将要起跳时要用脚跟做支点以此降低重心。进行背越式跳高助跑训练时要注重以下几点:起跳点保持一致,同时保持助跑过程中身体的垂直度。助跑最后两步是最为关键性的两步,此时视线要位于横杆之上,在弧线中央位置距离跳高架一臂之处起跳。助跑最后几步步幅要适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以此提高助跑过程的精确性。

(三)注重起跳训练技巧

很多用运动员在训练时,虽然动作规范,但过杆的成功率却不高,这是因为运动员没有掌握起跳时的要领。

踏跳与起跳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运动员在起跳瞬间所爆发出来的弹跳力。运动员在训练过程当中要最大限度将身体向弧线的倾斜,跳跃时,脚跟先落地,之后快速向前脚掌方向滚动。此外运动员起跳时将起跳脚与弧线保持在同一个曲线方向之上,这样有利于起跳过程中运动员自身重心保持在稳定位置。在进行起跳动作时,运动员的摆动腿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向上方摆起,将双臂置于身后位置,使肩部向横杆方向倾斜。另外在踏跳时,摆动腿提起之后不能够放下,一般利用屈膝来完成摆动腿的摆出动作,力度适中,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将身体控制在最好的状态。踏跳的力量,绝大部分来自于摆动腿,专业化训练屈腿动作有助于运动员更好地完成转身动作,这样背越式跳高的高度会得到有效提升,背越式跳高成功的几率也会增加。

(四)注重分解和连贯的训练

背越式跳高训练过程中,既有分解的技术动作,又有连贯性技术动作。在训练过程中,为了提高整体训练效果和质量水平,要经常性的将分解技术动作进行组合训练,也会将连贯性动作分解训练。分解与连贯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可以相互强化,相互作用。在背越式训练过程中,如果只注重其中一方面,就会影响训练的效果和质量。分解训练或者连贯训练,都有助于训练动作的强化和训练水平的提高。

(5)感知力训练

运动员在助跑、起跳、过杆过程中,经常性出现失误,或是位置判断不精准,或是身体倾斜。这是因为感知力不够。

在背越式跳高训练中,感知力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运动员并不是天才,无论是在助跑、起跳、或是过杆过程中,运动员拥有的精准判断力和感知力都是通过训练得来的。在平时的训练当中,可以根据教练击掌奏进行助跑训练,培养节奏感。也可以在起跳过杆时利用弹板,在腾空时感受自身和横杆的距离感。感知力的训练在于反复,反复训练和强化,就能自然的做出判断和反应,这样在比赛过程中就避免了刻意计算浪费的时间和精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背越式跳高训练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会影响到训练的成果。在平时的训练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和辅助性技巧训练都容易出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跳高训练中除了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还要加强辅助性训练,让运动员除了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具备跳高过程中各个步骤的技巧。

参考文献:

[1]张鹏飞.克服背越式跳高训练中恐惧心理措施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32)

[2]罗鹏飞.背越式跳高中速度的特性和训练方式[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z1)

[3]蔡志能.关于背越式跳高起跳对身体内倾问题初步探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2)

[4]赵延敏.核心力量训练在背越式跳高项目中的应用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13)

第二篇:背越式跳高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

背越式跳高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

跳高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训练计划大体可分四个阶段,即:基本要领、量的积累、专项强化、周期调整。

一、基本要领。(坚持一个月)

(一)、1、确定队员起跳腿和摆动腿。

2、原地摆腿和摆臂练习。

3、原地和行进间起跳练习。

4、上一步和上三步助跑起跳练习。

5、沿圆圈或弧线做一步或三步助跑起跳练习。

注意:在做摆臂练习时,要求摆动腿有明显的折叠摆动;加速上摆时要带动髋部向上。这一技术环节给运动员建立正确的背越式跳高概念。练习时间应为2到3天为宜。

(二)、1、简要讲述背越式跳高的技术特点和要求。

2、结合示范、讲解背越式跳高的技术要点。

3、让队员观看技术VCD和图片。

学习和掌握起跳技术。

1、确定队员起跳腿和摆动腿。

2、原地起跳和摆臂练习。

3、原地和行进间起跳练习。

4、上一步和上三步助跑起跳练习。

5、沿圆圈或弧线做一步或三步助跑起跳练习。

(三)、学习和掌握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

1、沿着圆圈跑的练习(直径15米左右)。体会圆圈跑身体感觉,控 制跑时身体内倾斜。

2、由直线进入圆圈跑的练习。体会身体由正直逐渐转入向内倾斜。

3、沿圆圈做三步或五步的起跳练习。体会后两步加快节奏,做好起跳动作,积极向上跳。

4、在海绵垫前或对着一定高度的横杆做三步或五步助跑起跳练习。事先在垫前选好起跳点,用****画上弧线,让队员在弧线上练习。5、3——5步助跑起跳坐上海绵垫。6、3——5步助跑起跳背部着垫躺在海绵垫上。

注意:在这一技术环节中,助跑速度应由慢到快,形成逐渐加速的过程。时间安排为一周左右。

(四)、学习和掌握过杆技术。

1、原地倒肩挺髋练习。在齐腰高的海绵垫旁,成起跳结束姿势。随着身体转向背对海绵垫,同时仰头、倒肩、展体、挺髋,最后用肩背落在海绵垫上成过杆时背弓姿势。

2、背对搭放垫子的跳马站立,然后提脚跟、挺髋、并向后倒肩做背越式过杆动作,接着顺垫子向后落下。3、3~5步助跑起跳背卧上较高的海绵垫,成杆上背弓姿势,两小腿在垫子上方。

4、原地跳起,挺髋后做向上向后甩腿练习。

5、背对海绵垫做跳起过皮筋练习。

6、借助踏板做3——5步助跑过杆练习。7、3——5步助跑杆过练习。

注意:这一技术环节时间安排为1——2天左右。

(五)、学习和掌握完整的背越式跳高技术。

1、教会队员丈量全程助跑步点。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路线像倒“J”字型。起跳点离横杆距离为60——80厘米或自己手臂的一臂距离,靠近起跑点一侧横杆三分之一处作为起跳点的位置。在训练中确定起跳点后

步点丈量方法有两种:一是反复丈量法、二是走步丈量法。在实际教学训练中我采用的是走步丈量法,即

“5–6–7”丈量法或“4–7–7”丈量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8步助跑。

2、全程助跑对着高横杆做起跳练习。

3、全程助跑(8步)起跳背卧上高海绵垫的练习。字串5

4、全程助跑(8步)背越式过杆练习。

注意:这一技术环节时间安排为1–2周左右。

二、量的积累。(持续一个月到一个半月)

这一阶段不但要求运动员熟练掌握背越式跳高技术,而且还应全面提高队员专项跳跃素质。

1、力量训练:台阶训练法、蛙跳、多级立定跳远、跳绳、以及腰腹肌训练(肋木举腿为最佳方法)。

2、速度训练:30到100米反复跑、50米往返接力、15到30米弯道跑、也可在直径为15米的圆圈上弧线跑。

3、技术训练:以一定高度多次过杆为主,助跑距离多为半程一般以4——6步为宜。培养助跑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三、专项强化。(约2—3周)

在这一阶段,用全程助跑起跳过杆训练加来强运动员的跳高技术。在这一基础上还应配一些心理辅导,用积极性的语言调动队员的情绪,提高训练效果增强自信心。这一点对成绩的提高和发挥极为重要,例如:用“我很镇静”代替“我不紧张”、用“我充满力量”代替“我不累”、用“我起跳很准”代替“千万别违例”等等。这样的语言能激励运动员的求胜欲旺。

四、周期调整。(约为 5–7 天)

在这一阶段,可按排几次观看教学训练录像或比赛录像;安排1到2次中等强度的训练课;做一些助跑练习;也可做一些腰腹肌力量练习;总之,强度和量上都不要大了,保持体力就好。向队员讲一些比赛常规。总之,要根据每个队员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有利于恢复队员体力保持最佳竞技状态。

第三篇:背越式跳高在教学中损伤的调查和分析

对背越式跳高教学中损伤的调查和分析

摘要:背越式跳高由于技术复杂,致使学生在学习中容易产生伤害事故,影响了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学习。根据背越式跳高独特的技术特点和实践经验,对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学生受伤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关键词:背越式;损伤;调查分析

1前言

60年代美国人发明新型的跳高技术—背越式,从此背越式以它的经济性、合理性和可视性的特点,引起田径界的广泛重视,同时也深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

跳高运动成绩的普遍提高,与背越式跳高技术的日趋完善及它本身特有的优越性和普遍采用是分不开的。但是随着跳高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运动中发生损伤将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它和运动员的身体、运动寿命、运动成绩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因此,为了摸清背越式跳高与损伤的关系,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本文通过对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损伤调查分析,并针对损伤发生的原因、性质及损伤与技术动作的关系,提出训练和比赛中预防的方法。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以体院09级体育教育系专修跳高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通过期刊网、中国知网和广州体育学院图书馆查阅有关于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学生容易造成损伤的资料,对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为论文的编写提供参考。

2.2.2 观察分析法:对体院跳高队员的训练进行仔细的观察,特别是针对损伤的部位进行分析,并根据背越式跳高容易受伤的部位进行总结和归纳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2.2.3 专家访谈法:向广州体育学院的田径教研室的教师和专家虚心请教,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对受伤的学生进行了访问,掌握相关损伤的信息。

2.2.4问卷调查法:通过对体院09级体育教育系专修跳高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随机发放100份问卷,回收96份,有效率96%,里面受过伤的有80人,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分析与讨论

对体院09级体育教育系专修跳高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得出表

1表1身体各部位受伤人数情况

①踝关节%②腰背部%③头颈部 %④后跟挫伤%⑤上肢%总人数1

助跑5人62.5%00003人37.5%008 起跳6人40%00009 人60%0015过杆0029人65.9%12人27.3%003 人6.8%44

落垫1人7.6%3人23%5人38.4%004人27%13

由于背越式跳高对技术动作有较高的要求,学生在短期学习中很难完全掌握好技术,我们主要在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垫4个部分中分析,通过表1的调查,来分析不同阶段可能产生不同的伤害的部位及原因。

对重复受伤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以下受伤的组合表2

表2重复损伤部位

研究对象综合受伤人数统计

踝关节,腰背部15%

踝关节,后跟18%

踝关节,上肢24%

腰背部,上肢32%

头部,上肢11%

3.1背越式跳高在阶段教学中易出现的损伤及原因分析

受伤部位和种类。从受伤的部位来分析,涉及上肢、下肢、头部(脸部)及躯干等。从动作阶段来分析,助跑中较容易产生股四头肌及股后肌群和踝关节的损伤。起跳时股四头肌、及股后肌群的拉伤,及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损伤。落地肩部肘部挫伤,背部和脸部的击伤等。在背越式跳高教学和训练中,以上种种容易发生受伤的部位,教师要引起注意,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

3.1.1助跑起跳阶段

助跑起跳过程中,踝关节扭伤及脚跟受伤。背越式跳高采用弧线助跑,随着弧线曲率半径的不断缩小,身体逐渐内倾,助跑速度逐渐加快,对踝关节的冲击力也逐渐增大。在练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踝关节力量及柔韧性不好,使得学生控制不好身体的内倾和平衡,如果场地不平整或起跳时先用前脚掌着地,就容易造成踝关节扭伤,或起跳腿脚跟受伤。

助跑起跳过程身体撞击横杆或跳高架。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助跑速度太快,而腿部力量不足,不能充起跳,或起跳时向上不够,如同跳远向前跳;随着横杆的不断升高,学生很容易产生恐惧心理,犹豫不定,常常导致技术变形,助跑到杆前不敢做起跳动作,勉强练习时,都可能造成伤害事故。心理因素对学生在教学中的技术接受程度有直接的影响,这也是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普遍接受的认识,随着运动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我们更清楚的发现心理因素与运动损伤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学生受伤后自己在反思时认识到,受伤主要是由于心理不稳定,有的是认识不清,有的是情绪不稳定,有的是心理负担过重等所造成的。

3.1.2 起跳阶段

这个阶段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踝关节:这一部位损伤所占比例较大。损伤原因:1.对起跳技术的理解错误,在起跳时踏跳足主动外旋外翻转动,企图借此帮助转体。我们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曾对学生询问过起跳技术,大多数学生认为起跳时足要主动转动,这显然是错误的,所以才容易受伤。2.有人曾研究过优秀运动员的起跳,发现他们也都有踝的非生理性活动,也就是所谓的关节不合槽运动,这常常是损伤的根源所在。但由于疲劳、鞋子不和适、场地松软或滑及助跑弧线不合理等因素也可促使这种不合槽的反常运动而加剧损伤。3.放脚的部位不合适以及起跳前的所谓打击动作缓冲不好。背越式跳高的初学者,在起跳后,不等完全转体转腰,而强行做出背弓,即未通过放腿挺髓,这样容易造成腰扭伤。此外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时过量或负荷过重,也易造成腰肌损伤。这些都是造成躯干损伤的主要原因。

膑键及跟键键围炎发生原因:教学、训练比较集中尤其是强度集中,场地较硬,学生体重增加,而力量相对减退等因素可促使产生。

后跟挫伤发生原因:由于踏跳足制动太大,足背屈过分踏地以及练习次数过多所致。

3.1.3 过杆阶段

这个阶段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腰背部。过杆时背压横杆,使腰背部受伤。原因是对技术的错误理解,认为过杆就是倒腰,而主动弓腰,这就容易造成腰部撞杆及腰背肌肉部疲劳损伤,其次由于学生身体未充分跳起,急于做过杆动作,倒体过早,挺髓就有一定的困难,结果成了过分的突然弓腰。两者都易产生背压横杆的错误动作。

准备活动不充分过杆时太急、形成腰部损伤。在跳高教学中,如果未做准备活动或做的不正确,准备活动的内容与基本部分结合不好,量和强度掌握不好,还有是在过杆时肩部转动不够,形成身体侧对横杆,这时为了过杆而强行挺髋,都可能导致腰部损伤,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

过杆收腹举腿时撞伤口鼻、门牙。一般是对动作概念模糊不清,动作时机掌握不好,过杆时伸髓不充分,未及时下放摆动腿,形成错误的收腹、屈膝、腿部上甩动作致膝关节撞伤鼻门牙。过杆后,人冲击跳高架远端支柱,碰伤身体或头部。一般是没有沿弧线助跑,倒数第二步的落脚点远离弧线外侧,形成平行于横杆的直线助跑。这时如果起跳点的位置远离跳高架近端支柱,就会出现受伤事故。这个动作伤害较大,不可忽视。

3.1.4落垫阶段

这个阶段最易受伤的部位是头颈部及上肢。落垫子时,头先着地,扭伤颈部。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错误动作,因此在上课时要特别注意,原因一般是助跑起跳垂直向上力量不够,而后倒时沿髓轴旋转力过大,倒体过快,形成空翻动作;对倒肩过杆的概念模糊不清,过杆后,造成落垫后仰头,扭伤颈部。

上肢及头损伤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有以下几种:(l)落地不是以背部着垫,而是肘部着垫,造成肘关节与垫子磨擦造成损伤。(2)脸部击伤是过竿后收腹过大,导致膝关节撞击脸部所致。(3)过竿时背部撞竿无挺髋动作,身体后倒压竿引起背部压竿挫伤(初学者)。教师在指导学生训练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初学者的意外受伤。

加强落地模仿练习的肩着地挺髋背弓练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避免错误动作定型;是预防上肢及头部损伤的重要办法。

过杆后,人体落在硬地上,摔伤身体。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跳出垫外,人冲出海绵包侧方,另一

类为人滚落在海绵包前方硬地上。发生原因:①跳出垫外者一般是没有沿弧线助跑,而是斜线助跑,或者助跑时身体内倾不够,过度前倾,造成前冲速度过快,起跳不及时,身体已向前摔出;起跳点远离跳高架近端支柱,即使助跑起跳动作正确,也容易受伤。②人滚落在海绵包前方者与速度太慢有关,起跳前过分降低身体重心,起跳腿迈步放腿时,前伸太远,上体后仰,形成较大制动;助跑距离不准,或者助跑弧线不当,使助跑节奏遭到破坏,影响了助跑速度的发挥;初学者,由于技术不熟练,或有怕杆心理,也会造成起跳前减速或停顿。三者都容易造成“进”不去杆的错误动作。

3.2在教学中预防损伤的措施

3.2.1 做好准备活动

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努力学习有关准备活动的方法,使运动员知道准备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如使肌肉发热,提高肌肉的灵活性和机体的兴奋性,加强身体各部位的机能负荷,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等,都很重要。加强易伤部位的活动,如踝、膝、大腿处在准备活动中,多作一些轻跳、提踵等练习,就可以防止损伤的产生。

3.2.2 合理安排运动量和强度

遵守一切训练和比赛原则、合理地安排好训练和比赛中的量和强度,就可以防止局部劳损和疲劳过度。如遵守循序渐进原则,避免冬、春训开始就进行大量或大强度训练,运动量和强度的上升由低到高,由慢到快,大中小相结合。

3.2.3 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首先,从根本上解决,打好身体素质基础提高运动能力,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再从事专项技术训练。然后,应正确地理解技术,认真地学习技术。如起跳训练时,掌握好起跳与转体的时间,转体应发生在起跳后瞬间,即足尖未离地时不应主动转体。最后,技术训练要循序渐进,精益求精,每一个环节都一步步地去学,建立正确巩固的动力定型。防止不会做动作或刚会一点就盲目地去进行训练和比赛。

3.2.4 加强场地器械的管理

加强场地设备的管理,做到有专人负责,经常维修,保护场地器械。训练开始前,教练员和运动员有责任检查场地设备。训练中,有责任保护和管理场地,每跳完一次要整理场地。在非常恶劣的场地上最好不要训练和比赛。对于跳高的场地,要符合规则中规定的大小,不能随便缩小场地。

3.2.5 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加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身体素质水平。在训练中应安排一些灵巧练习作为辅助练习,以增强反应能力和空中感觉。如作一些后滚翻、后空翻等练习。身体机能不良时,不作危险性较大的练习。在过杆练习中,如将杆撞下,可迅速用手拨开或腰部不要放松,这样可以减少损伤。

训练中教练员一定要重视保护。如果照顾不过来,也要让运动员学会互相保护和帮助,这样做也可以增进运动员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初学者,横杆最好用皮筋来代替。

3.2.6 在良好的气候环境下训练

气候的好坏与运动员的情绪、能力有直接影响。气候不良时,最好不要进行比赛和训练(特别是雨雪天).如有条件要到室内去进行。不能因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而强迫运动员在恶劣气候中进行训练比赛。另外,我国还应制定一个在什么气候条件下可以进行比赛的规则,如在比赛中超出范围就可

以停止比赛。

3.2.7 加强医务监督,防止带伤训练

在训练中及训练后,一定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医务监督和医疗体系,包括从训练到休息,从饮食到娱乐等等。训练中常检查,训练后要注意恢复,有病有伤早治,伤后训练要循序渐进,痊愈后再进行正规训练。这时,可以不用过分注意原伤处,不要因为原伤,而使健康的部位也受伤。对原伤要使用护具。

4结论

4.1各运动阶段损伤的部位不同,助跑主要是踝关节的扭伤,起跳主要是脚的损伤,过杆主要是腰背部,落地只要是颈部扭伤,训练中加强常用部位和易损伤部位的训练,从根本上解决损伤发生的内在因素。

4.2受伤的主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足,局部负担量过大和技术动作错误这3个方面。针对这些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来预防损伤。

4.3在训练时,注重上下肢的协调发展,特别在中国运动员,腰背力量要着重训练。

4.4重视准备活动和技术训练,只要预防这两个方面,运动员损伤将会大大减少。

参考文献

[1]赵宏.谈大学生运动员背越式跳高的损伤及预防[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6).[2]韩慧,孙丽娜.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9,(S1).[3]潘民,邓健仁.我国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调查及主要损伤部位的原因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98,(03).[4]魏跃臣,孟繁江.田径教学中的运动损伤及预防[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1996,(03).[5]孙铮.背越式跳高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及其预防[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02)

[6]徐国能.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学生受伤原因及预防措施[J]田径, 1999,(09).[7]仇雅英,袁国青.背越式跳高中踝关节受伤的原因及预防[J]中国体育教练员, 1996,(01).[8]刘戈.背越式跳高教学课中学生易发生的运动损伤及预防[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9]黄建军.背越式跳高起跳脚着地技术及踝关节受伤的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3).[10]宋世萍,朱凯,李老民,李建芳.关于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预防和损伤后的恢复训练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7,(03).

第四篇:高校民主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

高校民主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高校民主管理是指高校教职工按一定方式参与学校各方面事务管理,并对高校工作实施监督。目前高校民主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应从增强民主管理意识,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发挥教代会作用、健全校务公开制度、加强日常民主管理等方面加以完善。

关键词:民主管理 问题 对策

高校民主管理是指高校依法确立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保障教职工参与管理学校事务,参与学校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对高校领导人进行监督和评议等等。

高校民主管理贯穿于高校管理的全过程,渗透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因此,加强高校民主管理,有利于完善新形势下高校“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管理体制,有利于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有利于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一、现阶段高校民主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民主意识有待提高

高校部分领导者缺乏民主意识,习惯于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的行政管理模式,忽视了民主管理积极作用;

在普通教职工中,有的囿于眼前利益,忙于教学和科研,不关心民主管理;有的缺乏全局意识和长远眼光,没有将学校发展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挂钩,消极参与民主管理;有的囿于自身利益,不愿或不敢提出不同意见,放弃自己的民主管理权利。

2、民主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教职工的民主管理权有相应规定,参与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也很明确。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0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高等教育法》第43条规定:高等学校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这些规定奠定了高校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法律基础。但是由于这些法律法规的规定都是原则性的,缺乏配套的操作内容和具体实施程序,使得教职工的民主管理权力得不到有效保障,由于制度的阙如,民主管理权利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纸面上。

3、作为民主管理主渠道的教代会作用发挥不够

教代会是高校民主管理的主渠道,校务公开的主要形式,虽然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代表结构不合理

在高校教代会代表中,领导干部占比例过大,一线教师职工占比例过小,教代会像干部会;教代会主席团中看不到普通教职工,主席团会像党政联席会议扩大会议。这种情况妨害了一线教师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权益。

(2)教代会职权落实不够

按照《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规定,高校教代会有四项职权。即审议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和民主评议权。从高校教代会实施情况看,这四项职权中的第一项,即听取和审议学校工作报告普遍行使的较好。而第二、三项职权,即审议通过

权和审议决定权(主要涉及学校基本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同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生活福利事项)落实的差一些。至于第四项职权,即民主评议干部,由于种种原因,在许多学校没有开展。有的学校将民主评议干部和组织部门对干部的考核合二为一,在教代会上由组织部门下发考核表,由教代会代表填写,以此将组织部门对干部的考核和教代会的民主评议工作同时完成。然而,组织部门考核与民主评议在程序和主体方面有较大区别,在内容上也不能完全等同。因此,二者不能相互代替。

(3)、教代会质量与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目前,教代会从程序上看较为规范。但教代会质量和效果不尽如人意,存在流于形式,走过场的现象。比如,大会议题不是很准确、务实性不是很强,会议内容老套、形式比较单调,对教代会代表和教职工的吸引力不强,使得会议影响力大打折扣。

4、日常民主管理环节薄弱

目前,高校民主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每年一度的教代会上。而在教代会闭会期间的民主管理工作还很薄弱。表现在日常民主管理的方式方法和制度处于空白状态、日常民主管理工作没有开展、日常参与和监督无法落实等。民主管理工作是“热热闹闹一时,冷冷清清一年”

5、校务公开工作不够完善

在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布的《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指导下,各高校基本上已形成校务公开制度和工作机制,但校务公开仍存在不够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公开的内容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学校领导想公开的或者觉得可以公开的内容予以公开,觉得不能公开或者不愿公开的内容则不予公开;对有些公开的内容采用断章取义的公开方式。第二,公开的范围和时机也具有不确定性,有些事项只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对有些事项“择机公开”。第三,公开的载体无章可循,具有随意性。上述现象致使学校领导和教职工之间信息不对称,教职工无法行使参与和监督的权利。

造成校务公开工作上述缺陷的主要原因是校务公开的规范性、制度化建设有待完善。同时校务公开机构设置不统一,职责不明确。

6、工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

高校工会作为高校党组织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应当具有多种功能,如维权、参与、教育、监督等。然而,高校工会组织尚未摆脱福利型组织的模式,当前主要工作还体现在发福利品、组织文体活动、慰问生病教职工等,忽视了其他功能。在民主管理方面,工会组织一般仅限于每年组织一次教代会。

这一方面源于工会组织在人财物等方面和高校行政的密切联系,而现阶段高校行政权力大为膨胀,导致工会组织对行政的依赖性过大。另一方面源于工会领导实质上均由校党委任命,工会主席从产生机制上决定了其主要对上负责,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职能难以发挥。

二、完善高校民主管理的对策

1、正确处理党委领导以及校长负责制与民主管理的关系

高校民主管理必须服从党委领导,在党委的领导下行使职权。党委对教代会的领导主要是通过讨论审定召开教代会的计划和方案,对教代会的议题、议程及有关报告进行审议后提出指导性意见等途径来实现。同时,党委必须坚定支持教职工的民主管理权力,支持工会、教代会等机构开展日常民主管理工作。要始终注重解决民主管理在制度建设上的问题,指导民主管理机构正确行使职权,协调好民主管理机构与行政的关系。

高校民主管理和以校长为首的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具体表

现为:以校长为首的行政系统要尊重教职工的民主权利,要定期向教代会报告工作,要落实和答复教职工代表的提案和建议。行政系统要依靠民主管理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办好学校,学校的行政指挥只有建立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才能使更科学、顺乎民意,才能得到广大教职工的拥护和支持,从而产生真正的权威。行政权力要接受民主监督,规范运行。同时,教代会等民主管理机构要支持校长行使行政管理权,维护校长的领导权威,要团结凝聚教职工维持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帮助行政将决策意图向广大教职工宣传解释,并动员组织教职工贯彻行政的决策。

目前,在行政权和民主管理权力的关系中,行政权膨胀,民主管理权力相应被弱化。应加强民主管理的权威性,加大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

2、健全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的主渠道作用(1)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

1985年,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其后,国家相继颁布实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在这些法律法规中都规定了教代会的法定地位和作用。但《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已实施20多年,一些内容已不适合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而《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关于教代会的规定均为原则性的,缺乏可操作性。

因此,应根据实践发展和形势任务的变化,对教代会的相关法规作出修订,明确界定教代会制度在高校的地位作用、职权范围、组织程序和评估考核等问题。推动教代会向更高层次和更有实效性方向发展。

(2)优化教代会代表结构,重视代表学习与培训,着力提高代表整体素质。

教代会代表决定着教代会的质量。在教代会代表结构方面,要体现多层次、多方位,要有广泛的代表性,使代表真正成为广大教职工的代言人。从目前情况来看,要注意增加一线教师的代表比例,一般说来,在教代会代表中,一线教师的比例应达到70%以上。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推行教代会代表竞选制,让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能力较强并能真正代表群众利益的教职工担任教代会代表。同时,要加强代表的学习培训,使代表增强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的思想,增强当好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提高代表的政策法规水平和参政议政水平,提高联系群众、表达民意、维护权益的能力。要建立教代会代表定期向所在单位教职工述职制度,使代表接受教职工监督。

(3)全面落实教代会职权,提高教代会质量

第一,全面行使教代会四项职权,凡属学校的重大发展问题、改革方案、规章制度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必须提交教代会审议通过或决定。目前,应积极推进教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工作,要将民主评议作为教代会的刚性内容严格执行。并将组织部门对干部的考核与教代会对干部的民主评议区别开来,不能相互替代。第二,在及时掌握教职工关心的难点与热点问题的基础上,要敢于把制约学校发展的疑难问题和涉及教职工利益的敏感问题放到大会上讨论和审议,调动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第三,要建立重大事项向教代会预告制,使教代会代表有充分的时间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并就相关议题相互交流。第四,严格遵守教代会各项民主程序,尤其是在表决程序上,要积极推行无记名投票制。

3、完善校务公开机制 列宁指出:“没有公开性而谈民主是很可笑的”。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校务公开是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同时,校务公开对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对于和谐校园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校务公开工作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完善:

(1)加强校务公开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规范化和制度化是开展校务公开工作的保障,是克服校务公开随意性的基础,是校务公开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在校务公开过程中,必须制定科学的方法和制度来规范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务公开的作用。

(2)要坚持全面、真实、便民原则。在学校事务中,除涉及保密事项和个人隐私需要予以保护外,均应如实公开。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就业情况、财务收支情况、基本建设招投标、大宗物资采购、领导廉洁自律情况、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工资调整、奖金分配制度等。以上内容应作为法定的、必须公开的内容来贯彻执行。从程序上来讲,校务公开应抓住以下关键环节:一是办事权限公开,二是办事依据公开,三是办事纪律公开,四是办事过程公开,五是办事标准公开,六是办事结果公开。

(3)时间上的经常性。校务公开应保持经常性,而不能只限于一时一事。除了教代会、工代会、党代会这样以界别、为限的公开形式外,学校还应通过新闻发布会、校园网络、校报等方式,让基层组织和全校师生员工及时了解到学校的重大信息。

(4)把握信息的时效性。时效性是信息有效性的体现,失去时效的信息就失去了必要的价值。如果教职工最关心的信息在教职工最关注的时刻没有得到正面的回答,就会引起各种猜测和议论,长此以往,广大师生员工就会对校务公开的权威性、真实性产生怀疑。因此,信息公开应及时。

(5)要建立校务公开工作监督机制。高校应成立校务公开监督机构,对校务公开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监督有关部门有效落实校务公开工作,并在教代会上通报。同时,应建立校务公开责任制度,对于不公开、假公开、搞形式主义侵犯教职工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的行为,要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理。教育管理部门应将校务公开工作列入高校主要领导干部考核范畴。

4、加强日常民主管理建设

民主管理不能仅限于教代会这一种形式。要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主席团、教代会各专门委员会等机构和教代会代表的作用,抓好日常民主管理工作。

(1)教代会常设主席团在教代会闭会期间要履行相应的职能。应建立主席团例会制,听取学校工作情况通报,讨论通过有关议案。

(2)建立教代会专门委员会工作制度。教代会应依照高校日常工作及民主管理过程的特点建立若干个专门委员会,如“提案工作委员会”、“教学科研工作委员会”、“生活福利工作委员会”、“民主管理工作委员会”等,在教代会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要履行教代会的相关职能。专门委员会应有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应定期向教代会主席团报告工作。

(3)建立教代会代表调研、巡视制度。教代会代表要加强对学校各部门与院系日常工作的了解与监督,并密切与广大教职工的联系。

(4)优化提案工作制度。包括提案常年制、提案处理答复责任制、提案落实督办制和优秀提案与办案人员评选奖励制等。

(5)建立教代会对学校行政工作的质询制度。即由教代会主席团定期组织代表或专门委员会对学校某方面工作或某部门工作的完成情况、主要成效、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提出质询,并由有关行政负责人进行回答或说明。

5、着力提高工会民主管理工作能力

组织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高校工会的重要职能之一。目前,应从以下几

个方面加强工会民主管理工作。

第一,要进一步优化工会干部的职称、学历结构,增强工会干部在各个群体中的带动作用。同时加强工会干部学习培训,增强工会干部履职能力,更好地组织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

第二,推进工会工作职业化。要使工会工作者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增强工会工作者的服务意识。要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考核、培训、薪酬等机制,规范工会工作的运行与管理机制,为切实履行工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职责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三,要落实校院两级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工会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代表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围绕学校和部门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让工会知道校院工作重点。工会主要领导参加校院党政工联席会议,便于了解学校各方面的重大事项,同时也便于将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映给党政领导,从而代表教职工参与源头决策。

第五篇: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和对策

**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和对策

2005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又发出一号文件,再一次表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我市农业经济从1998年开始进行全面的调整和优化,至2004年农业生产结构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和全国一样,结构调整的进程比较缓慢,制约因素比较突出。本文试从我市七年来农业发展情况,围绕结构调整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以供领导和农业农村工作者参考。

一、七年来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情况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市农产品供求逐渐进入买方市场,结束了长期以来供不应求的局面,粮食、生猪、柑桔等传统和有地方特色的大宗农产品开始出现普遍的过剩,特别是1997年下半年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首次欢迎光临517878秘书网 www.xiexiebang.com出现下跌,与此同时,优质绿色农产品缺口很大,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1998年以来,我市贯彻实施《**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及时调整农业发展策略,提出了种植业生产以经济作物和商品粮为重点,引导农民发展高科技设施型栽培,种植名、特、优、新品种,做大做强做优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形成富有特色的农业结构新格局的思路,相继制订了《**市年种植业产业化发展规划(1999-2005)》、《**市特产产业化发展规划(1999-2005年)》、《**市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规划(1999-2005年)》三大规划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1999-2005年)》,为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确定了整体发展方向。同时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出台了《扶农四十条》、*委[2001]4号《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一系列具有具体扶持内容的文件和政策。于1999年进行了二轮承包,2001年开始调减了粮食种植和粮食定购任务,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农民有了更大的生产自主权,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2004年中央出台“一号”文件,以实在、优惠的政策促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农业政策牵动农民的心,也直接体现农民的切身利益。一系列的政策得到了切实的贯彻和落实,我市农业生产完全体现了政策效应和宏观调控目标,我市农业生产内部结构得到了较大的调整。2001年末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在农民有了更大生产自主权的同时,早稻等一些效益比较低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至2003年我市早稻播种面积仅9.78万亩,比2002年下降了33.8%,种植业产值比重也一度下降到42.8%。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以后,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高涨,效益农业发展与粮食生产得到“双提升”。粮食生产成为今年农业生产的新亮点,粮食种植面积也得到了恢复性增长。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为40.13万亩,比上年增加了4.3万亩,增长了12.0%;粮食总产量达到15.7万吨,增长了14.4%,扭转了我市连续6年来粮食面积下降的趋势。其中早稻播种面积为12.88万亩,比上年增加了3.1万亩,增幅达31.7%,居**各县市区之首。种植业产值比重也从2003年42.8%提高到44.4%。

二、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七年来,我市农业生产总量在下降,农林牧渔四业结构变化也不大,据统计,2004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2亿元,其占GDp的比重为4.5%,比1998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见表一)。在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比1998年提高0.5个百分点,林业比重提高了0.7个百分点,但总量很小,畜牧业和渔业仅分别下降0.4和0.6个百分点。(见表二)但从增长方式上和工作效率上,我市农业已发生深刻的变化,体现在以下特点:

表一**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构成20042003年2000年1998年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29.110.39.5占GDp的比重4.54.86.87.0

表二**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构成2004年2003年2000年1998年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165223156985

一、种植业比重(%)44.442.842.543.9

二、林业比重(%)1.41.30.70.7

三、畜牧业比重(%)10.010.19.010.4四、渔业比重(%)44.245.847.845.0

注:本表中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均以剔除农兼营工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一)农业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我市种植业通过结构调整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一方面,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由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农业用地大量减少,据统计,2004年我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65.93万亩,比1998年减少了44.69万亩,减幅达40.4%,年均递减7.45万亩。另一方面,种植业产值仍然维持原来的总量,保持稳定低位增长。2004年我市种植业总产值78109万元,比1998年增长了13.4%,年均递增2.1%。种植业在播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体现了结构调整的功绩。

(二)在品种选择上处处突出市场导向。

我市

下载探索常见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的问题和对策(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探索常见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的问题和对策(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

    《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作业题 一、简答题:(40分) 1、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有哪些? 答:一、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兴趣和需求是校本课程开发最根本的关注点; 二、校本课......

    初中英语听说训练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英语听说训练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巩王初中 黄海东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县教育局教研室的孙老师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其次感谢在座的所有领......

    当前人才流动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当前人才流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内容提要:人才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是实现人才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对于人才资源与......

    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和对策

    关于名晟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和对策的 调查报告摘要:为了能够深入理解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核算问题,于2007年3月至6月间在泉州市名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实践......

    农村小学生习作中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小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遂川县水南明德小学刘秋香 首先从我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我总结出了学生的习作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其一是题材方面的问题:学生习作中的题材存在的......

    住宅小区中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住宅小区中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关键词:物业管理 业主委员会 普遍问题 常见问题对策 提纲:一、现阶段我国的物业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1、物业管理法规与体制的滞后问题2、人......

    高考作文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精选5篇)

    高考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范海民 高考作文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其分值高,得分难,历来为各个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所重视。但是要想真提高学生高考作文成绩......

    警院学生搏击训练中的问题及对策

    警院学生搏击训练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运动的认识不断提高,搏击慢慢被大众所接受,搏击的相关教学也越来越普及,尤其是在军警的训练和培养过程中,搏击的地位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