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职高语文第三册期中总复习题
《语文》第三册期末总复习之常识部分
抄在练习本上背过(周四)
1、《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是(马克思)1835年8月12日参加中学毕业考试时写的论文。青年时代的他早已对如何选择职业有了理性的思考,他认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2、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犹太裔德国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他的一些著作是与其挚友,同为德国革命社会主义者弗雷德里希·恩格斯共同完成。马克思的—生是伟大光辉一生。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方针。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3、《学业职业事业》一文的作者是(朱光潜),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阐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4、朱光潜先生在《学业职业事业》一文中首先从“业”的常用意义出发,阐释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三位一体”;强调择学择业首先应该考虑个人的资禀和兴趣,而不应受名利和世俗观念的影响;最后阐明要想成就事业必须具备两种基本德行:“公”—公道公理,“忠”—死心塌地,不放弃,不疏忽;告诫人们:成功是凭借自己的奋斗得来的,而不是靠不劳而获侥幸获取的。
5、《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作者是苏力,原名朱苏力,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6、《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的体裁是演讲词。是苏力教授在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他以院领导的身份,在学生们大学毕业走上社会之前,向他们提出了两点忠告: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要“安分守己”。
7、《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一文的作者是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作家,在诗歌、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传记和小说最为著名。代表作有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传记《三位大师》等。
8、罗丹,法国雕塑艺术家,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罗丹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作品有《沉思者》《巴尔扎克》等。
9、斯蒂芬·茨威格在《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一文中说通过一件“仿佛微乎其微的是”(两人的两次见面),“一个伟大的人”(罗丹)“给了我一个伟大的启示”(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
10、《创造宣言》作者是陶行知,原名文浚,受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曾用名知行。通过不断的实践,他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为陶行知。安徽歙(Shè)县人,中国近代杰出的教育思想家,卓越的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躬亲教育实践30年,著述700多万字,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给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情,为人民的教育和民族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身。毛泽东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他是“万世师表”,江泽民评价他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郭沫若盛赞他“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
11、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一文中用大量的事实论据驳斥了借口环境太平凡、生活太单调、年纪太小、太无能、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得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并宣告、激励每一个人发挥创造力,“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12、《寻找时传祥》作者是孙德宏。文中所阐述的人们心中的“精神高原”是指以时传祥身上那种正直、敬业、实在为基础的“时传祥精神”。
13、《寻找时传祥》是一篇人物通讯。通讯是具体形象地报道有新闻意义的人物、事件和情况的问体,它主要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等。
14、《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五史的第一部。全书共一百三十卷,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史记》最初没有书名,或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演变成“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5、《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作者是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人尊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在本文中集中描述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件事,刻画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英雄形象,颂扬了他智勇无畏、维护国家主权尊严的爱国精神和顾全大局、不计私怨的高贵品质;同时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可贵精神。
16、《十首足矣》一文的作者是刘心武,当代作家。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开“伤痕文学”先河,被认为是新时代文学的发轫之作,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17、《十首足矣》一文所说的香港“最受欢迎唐诗选举”评选名列榜首的是孟郊的《游子吟》。本文意蕴丰富,思想深邃,贯穿十首诗的线索是对美好人性与和谐社会的渴望。
18、刘心武教授在《十首足矣》一文中从独特的角度对十首唐诗进行了品读和感悟,指出“这十首唐诗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值得珍惜和承袭的精华,并且也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所达到的一种全人类必须仰望的高度”,因而呼吁人们“读一点唐诗背一点唐诗品一点唐诗悟一点唐诗”。
19、《绝品》的作者是谈歌,原名谭同占,当代作家。20、《绝品》是一篇短篇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期中故事情节是第一要素。环境又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1、《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一文的作者是王选,我国著名的计算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当代的毕昇”“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中国现代汉字印刷革命的奠基人”。课文是王选1998年在母校北京大学的一篇演讲稿。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自己一生中八次重要的抉择。
22、《成长》一文的作者是拉索尔·贝克。美国著名记者和专栏作家,有“当代马克·吐温”之称。课文《成长》节选自拉索尔·贝克在1983年获得普利策传记奖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成长》。小说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的美国为背景,讲述了单亲家庭中的小男孩拉索尔·贝克在母亲的教育下成长成才的故事。
23、《功课很重要》作者比尔·盖茨。微软公司创始人。为计算机操作系统和互联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电脑奇才、20世纪最伟大的计算机软件行业巨人、“坐在世界巅峰的人”。
24、苏格拉底说:“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据开拓的人。”
25、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缘故。”
26、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7、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28、罗丹说:“恶是枯干。”
29、比尔·盖茨:“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 30、比尔·盖茨:“如果你陷入困境,那不是你父母的过错,不要将你理应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他人,而要学着从中吸取教训。”
31、背诵《十首足矣》中的十首唐诗。
第二篇:职高一年级期中语文试卷
临西县职教中心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对口升学期中考试 一年级语文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萦绕(yíng)
笑靥(yâ)
流岚(lán)
奄奄一息(yǎn)B 惊诧(chà)
殷红(yīn)
慰藉(jí)
小心提防(tī)C 绽放(zhàn)
演绎(yì)
勉强(qiǎng)
惊慌失措(cuî)D 巡视(xún)
逮捕(dài)
默契(qì)
受宠若惊(chǒng)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雾霭即兴切切私语时尚 B 废墟枚瑰礼尚往来元霄 C 幽默蕴含惊慌失错告诫 D 骚动装点受宠若惊会意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这个瓶子盖得很_______。(2)我们制定了_______学习计划。
(3)_______的观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A.周密 严密精密
B.严密周密精密 C.严密精密周密 D.精密严密周密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人类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B 校园四周树木繁茂,使我走投无路,赞叹不已。
C 一代又一代中国学者以几乎是前仆后继的精神,在这片落后的国土传播文明的种子。D 机器佣人殷勤地为主人做这做那,真像一个忠心耿耿又聪明乖巧的仆人。5.下列作者、身份、作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好学片片》 B.王蒙——中国著名作家——《合欢树》 C.冯友兰——著名哲学家——《人生的境界》 D舒婷——中国当代作家——《我愿意是急流》
6.选出下列各组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
A 网络的诱惑令现代人无法拒绝,即使昂贵的网上消费又令网迷们心痛不已。B 小明的年龄恰巧比他父亲的小一倍。
C 汽车质量的好坏,是安全行驶的重要保证。
D 电子计算机在运算速度方面有着人所无法相比的优越性.7.《琵琶行》中最能体现中心思想的一句诗是()A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B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C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D 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8.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善良》是一篇随笔,文体是议论文。
B“我喜欢善良,我不喜欢凶恶”这句话是《善良》一文的中心论点 C《善良》按照有破有立、破立结合的论证思路进行分析论证。D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出自《老子》
9、下列属于唐宋八大家之首的诗人是()A.苏轼 B.韩愈 C.欧阳修 D.柳宗元
10.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B、词根据创作风格可以划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后人称他为“诗仙” D、苏轼,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1.此诗中,诗人流露出哪种情思?()
A.送别之情
B.思归之心
C.喜悦之意
D.愤怒之思 12.“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意境与下面哪一项相近()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二阅读下面语段,完13-16题。(8分)第二步工作叫掐丝,就是拿扁铜丝(横断面是长方形的)在铜胎表面上。这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掐丝工人心里有谱,不用在铜胎上打稿,就能自由自在地粘成图画。譬如粘一棵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条该多长,该怎样弯曲,他们能把铜丝恰如其分地 好 好,然后用钳子夹着,在极 的白芨浆里蘸了一下,粘到铜胎上去。柳树的每个枝子上长着好些叶子,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那太细小了,可是他们也要细磨细琢地粘上去。他们简直是在刺绣。
1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空白处的字,正确的一项是()。A 粘 曲 剪 稠 B 粘 剪 曲 稠 C 镶 曲 剪 浓 D 镶 剪 曲 浓
14、文中后面横线上应填入的句子,恰当的一句是()。
A 只是用铜丝,而不用丝线、绒线,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B 不是绣在缎子上而是绣在铜胎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C 不过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D 只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不是丝线、绒线而是铜丝。
15、本段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 下定义 比喻说明 举例子 分类别 B 下定义 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C 作比较 比喻说明 举例子 分类别 D 作比较 引用说明 下定义 分类别
16、对本段大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说明掐丝工人的技术十分精湛。B 介绍粘一棵柳树的工艺过程。C 说明掐丝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
D 介绍掐丝是制作景泰蓝的第二道工序。三写作练习(6分)
仿照下面的句式,再续写两个句子,组成文意连贯的排比句: 如果说人生是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音符;
17.如果说人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果说人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9.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_______________,一时多少豪杰。20、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21.同时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
22.岑夫子,丹秋生,__________,__________。
23.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24.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______。五.现代文阅读(共12分)谁与我同行
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二三晚的补习课。家中离学校有三里来路地,白天不觉怎样,三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悚然了。
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岭是极惧怕的。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独轮车行的路。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桠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两来,洒在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见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便如兜着一只小兔。
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将头顶的毛发尽力往上梳,露出亮亮的额头来。母亲说,年轻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捉魔。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见过。总之,晚上补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了“鬼”来。
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
一天晚补习归来,刚上山岭,便见前面几时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有惧怕。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
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想到了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鼓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当我放慢了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
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是吓的。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回到家中,我把这件怪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世上根本就没有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有啥害怕的。”
以后,我每次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支火把走在我的前面,虽然害怕,但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它终究没有伤害于我,并照亮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路人。
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独自走夜路了。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 万籁俱寂,抑或虫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到的。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打的火把。25.小说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6.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7.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听到母亲说打火把的是父亲时,你会想些什么? 28.对文章的表现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小说塑造主人公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
B第二段的环境描写烘托出“我”夜行山路时极度恐惧的心情。C对“我”的心理描写是贯穿全文的线索。D小说对父亲的语言描写简洁而有深意。六作文(60分)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青春的季节里,有鸟语花香,也有风起雨落。无论男生女生,我们都渴望以真实平常的心与自己的同龄人沟通,与父母沟通,与老师沟通,与社会沟通,甚至与大自然沟通。现代生活中,沟通是一种体验,沟通是一个过程,沟通更是一种本领。
请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一年级语文试题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BABBC
6—10 DCDBD 11.B 12.A 二阅读
13—16 BCBC 三略
四、填空题
19惊涛拍岸江山如画 20.暮霭沉沉楚天阔 21.相逢何必曾相识 22.将进酒,杯莫停
23.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杨柳岸晓风残月 24.江州司马青衫湿 五.现代文阅读
1.为了帮助“我”克服不敢走夜路的胆怯心理,使“我”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父亲一边用语言鼓励“我”,一边在夜间举着火把与“我”同行的故事。
2.用恰当的话语教导和默默的行动帮助,科学理智地教育关爱孩子的人。
3.例:原来是父亲用他默默的行动和深沉的父爱在帮助我成长。我不会辜负父亲的期望,一定会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成为真正的男子汉。4.A
第三篇:职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职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甿(méng)隶
万乘(shèng)
锄耰(yōu)棘矜(qín)
B.鞭笞(chī)
从(zòng)散约败
瓮牖(yǒu)绳枢
C.隳(huī)名城
蹑足行)(háng)伍
度(dù)长絜(jié)大
D.以窥(kuī)周室
逡(qūn)巡
亡矢(shǐ)遗镞(zú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妇孺皆知(小孩)振聋发聩(聋)B、礼尚往来(高尚)孔武高大(空洞))C、卓有成效(显著)浅尝辄止(就)D、殊途同归(不同)矢志不渝(改变)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自园其说 屈遵下顾 端倪 楔子 B、人丁兴望 信而好古 享誊 奥秘 C、冠冕堂皇 摧山坼地 整饬 翠奁 D、不赢不溢 独出机杼 雄韬 渣滓
4、下列句子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急于事功,而应煞费苦心,踏踏实实从小事做起。
B、他的先进事迹罄竹难书,“模范党员”的称号他是当之无愧的。C、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使你觉得世风日下,人心浅薄,但无须悲观,更不能心灰意冷。D、战士们奋不顾身地扑火,火烧着了头发,烧灼了皮肉,他们忘乎所以,直到把火扑灭。
5、填入最恰当的词语一项是()
①于是,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 开去。②假如你们无法带着爱劳动而只觉厌烦,那么你们不如放弃劳
作,坐在殿宇的门前,等待以劳动为乐的人给你们。
③中国将坚定不移地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贯主张通过对话和友好协商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分歧。
A、延展 奖赏 奉行 B、滋长 奖赏 实行 C、延展 施舍 奉行 D、滋长 施舍 实行
6、“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为之变色”此句没有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拟人 B、比喻 C、对偶然 D、夸张
7、.下列句子中书写全对的一句是()
A.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候。
B.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D.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8、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吝惜。B.委命下吏
命: 命令。C.才能不及中人 中人:平常的人。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作难:起事、首倡
9、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的一句子是()
A、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B、郑商人弦高将于市
C、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0、以下句中加横线的词活用相同的两项是()()A.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D.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二、阅读题(40分)
(一)(15分)
①船出了夔门,忽然[甲]另一个天地。空间变得狭小了,江流变得狂暴了。那夹江两岸连绵起伏的高山,有的;有的;有的,似已躲闪不及;有的,仿佛转瞬即逝。太阳隐去,只偶然透过青濛濛的薄雾,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如同仙人[乙]发光的手臂,给江峡涂上神奇的色彩。我们的船开向哪里?是回到往古还是驶向未来?是堕入地府还是飞上仙界?我不知道。
②面对这奇景,语言中的一切华丽词藻都黯然失色,积存在我记忆里的那些古人今人的文字,竟如同临阵脱逃的怯弱者,都躲藏起来,无影无踪了。至于我的这支惯于唠叨的笔,为了免于留下以敝帚画西施的笑柄,也知趣地变成了哑子。头脑里一无所有。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
③能使用工具的人类的出现,据说距今已有两三百万年。不要小看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他们越过了人类儿童时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峡”--不,他们的步履更为艰难,他们的业绩更为伟大。人类在漫漫的行程中,每一分钟都在向着难以数计的未知的领域进军,都有难以数计的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开拓道路。于是,历史昂然向前。
④行程是艰险的。历史在前进中,不免有挫折,有迂回,有后退,有失败。自然也就不免有清谈者,有酣睡。者,有摇头者,有叹气者,有彷徨者,有哭泣者。但是他们不是历史的脊梁,他们像蛛丝一般无力,绊不住历史的脚步。
1、填入第①段甲、乙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A、落进 伸出 B、跌进 露出 C、驶进 透出 D、开进 射出
2、填入第①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A、横枕江面 耸峙云霄 像虎豹迎面扑来 像天女腾空飞起 B、耸峙云霄 横枕江面 像虎豹迎面扑来 来像天女腾空飞起 C、耸峙云霄 横枕江面 像天女腾空飞起 像虎豹迎面扑来 D、横枕江面 耸峙云霄 像天女腾空飞起 像虎豹迎面扑来
3、对第②段“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一句中作者所认为“原始状态的空白”的依据分析不确切的一项
是()
A、语言中的一切华丽辞藻都黯然失色。
B、记忆里的古人、今人的文字都无影无踪了。C、唠叨的笔也变成了哑子。D、头脑里一无所有。
4、对③中加点词“三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都指人类历史行程中难以数记的未知领域。B、都指具体的长江三峡。
C、两处含义不同,前者指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后者指具体的长江三峡。
D、两处含义不同,前者指具体的长江三峡,后者指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5、“难以数计的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开拓道路”,这里“第一个”的含义是()
A、指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
B、是指人类历史上知难而进、具有首创精神的人。C、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英雄。D、是指无数敢于冒险的人。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5分)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中间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
21.从文中看,作者认为在胡同里生活有什么好处?(不超过10个字)
22.下面4句诗中,与这段文字中的表现手法最相近的一句是:
A.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C.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维)D.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三)(2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①_____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②_______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③_____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④_____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A.铦
B.及
C.尊
D.抗
(2)这一段进行多方面对比的目的是()。A.说明秦国强大。B.说明九国无能。
C.说明“攻守之势”变化的关键是秦始皇不施仁义。D.赞颂农民起义。
(3)同“序八州而朝同列”的“朝”用法相同的句子是()。A.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B.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C.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D.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4)在本段中“一夫作难”中的“一夫”指______;“身死人手”是指一历史事件,即______被_______所杀。
(5)本段中表达作者中心意思的那句话是_______________ __,把它译成现代汉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C.然秦以区区之地 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絜大(7)请概括作者从哪几方面将陈胜与九国之师作比较
(8)选出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后代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说明比陈胜强大的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政。
四、作文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这是发生在深圳街头的一件事:一个已经20多岁、身高却不足1米的残疾乞丐躺在地上乞讨,将近一天时间所获无几。一
个外国人路过,看到上身赤裸脚穿拖鞋的他,就送给了他一张百元大钞。令人惊异的不是这个乞丐的“意外收获”,而是不到半分钟之后,他一瘸一拐地走到30米外的一个募捐箱边,将这一百元钱塞进去。那里,两百多名网友正在为一位身患重病却无力支付医疗费的女孩募捐。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要捐钱时,他只说了一句:“她比我更可怜……”
第四篇:职高语文期中试题2012.11
高二语文期中试题(2012.11)
一、选择题(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惆怅(chóu)隽永(jùn)熨帖(yùn)稗官野史(bài)
B.驿站(yì)缔造(dì)坍圮(tānpǐ)引吭高歌(hánɡ)
C.陶冶(yě)拖沓(tà)啃啮(nìè)亘古不变(gèn)
D.摇曳(yè)轶事(yì)恪守(kè)声势赫奕(hè)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哗众取宠等闲视之栩栩如生鸠占鹊巢B.装腔作势有的放失李代桃僵大显生手
C.盛气凌人因地制宜挥斥方遒芸芸众生D.窸窸窣窣余音绕梁同病相怜闲情逸致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每当春节临近,外出打工的都要衣锦还乡。
B.10月23日以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以至全世界,都被车臣非法武装制造的人质劫持恐怖事件搅得天翻地覆。
C.事物的发展自有它本身的规律,人们只能顺水推舟,而不可强求。
D.短短几年工夫,这个村子就解决了温饱问题,家家都饱食终日,不再愁吃愁穿了。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他的这篇论文,见解深刻,富有创见性,文字运用也很_______。
②.农村能源短缺和不稳定供应,极大的____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那人东张西望,神色慌张,十分可疑,很可能就是那个行迹____而久未抓住的犯罪嫌疑人李某。
A.精要限制秘密B.精辟限制隐密C.精辟局限神秘D.精当制约诡秘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决定背着妈妈去医院检查身体。
B.学校团委号召广大青年团员参加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活动。
C.学好语文,不仅对将来从事工作有益,而且学习其他各门功课也是十分重要的。
D.为了创建文明校园,学校全面推行文明用语和师生忌语
6.根据下列情境,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
在招聘会上,招聘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和众多应聘者比较起来,你有何优势?”应聘者答道:“
A.我都写在简历上了,请领导仔细看一看。
B.这种工作我早就接触过,对我来说轻而易举,只要录用我,保证干好。
C.我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技术等级考核,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相信能胜任这份工作。
D.我认为只要听领导的话,搞好与同事的关系,就能干好工作。
7.下列各组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①我们班今天又来了一个新同学②我们班今天又新来了一个同学
B.①我们来到这一片明朗的金黄色的朝阳之中②我们来到这朝阳的一片明朗的金黄色之中。”
C.①这场两点钟开始的比赛将决定谁是冠军。②这场决定冠军的比赛将在两点钟开始。
D.①他完全没有按照领导的意思去做。②他没有完全按照领导的意思去做。
8.下列词语感情色彩相同的一项是()
A.臆造杜撰谬误武断B.丰富附会遭遇准确C.结果生动可靠作风D.孤立 伎俩晦涩 教诲
9.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情节、人物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B.说明书的写作形式可分为短文和条文式两种。
C.写作广告词只要主题鲜明,可以不讲究形式美和意境美。
D.演讲词总是针对特定的对象和特定的场合的,写作时应考虑适应对象和现场的问题。
10.下列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男人?”苏艾哼了一声,“难道男人值得?”
B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C.天才出于勤奋;只是在于积累。D.你到底去不去?我的小祖宗。
二、补写名句空缺部分。(每句1分,共5分)
11、千呼万唤始出来,()
12、《过秦论》作者(),本文中心论点是()。
13、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14、大江东去,(),()。
15、今宵酒醒何处,()。
三、现代文阅读题(共20分)
废墟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陨灭。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
但是,代代层累并不是历史。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废墟表现出固执,活像一个残疾了的悲剧英雄。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废墟是垂死老人发出的指令,使你不能不动容。
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拔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母亲微笑着怂恿过儿子们的创造,又微笑着收纳了这种创造,母亲怕儿子们过于劳累,怕世界上过于拥塞。看到过秋天的飘飘黄叶吗?母亲怕它们冷,收入怀抱,没有黄叶就没有秋天,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
人们说,黄叶的意义在于哺育春天。我说,黄叶本身也是美。
一位朋友说,他最喜欢在疏星残月的夜间,在废墟间独行,或吟诗,或高唱,直到东方泛白。另一位朋友说,有了对晨曦的期待,这种夜游便失之于矫揉。他的习惯,是趁着残月的微光,找一条小路悄然走回。
我只怕,人们把所有的废墟都统统刷新、修缮和重建。
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化,废墟二字,在中文中让人心惊肉跳。
或者是冬烘气十足地怀古,或者是实用主义地趋时。怀古者只想以古代今,趋时者只想以今灭古。结果,两相杀伐,两败俱伤,既斫伤了历史,又砍折了现代。鲜血淋淋,伤痕累累,偌大一个民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一些空隙吧!让古代留几个脚印在现代,让现代心平气和地遏视着古代,废墟不值得羞愧,废墟不必要遮盖,我们太擅长遮盖。
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惟有屈原不想大团圆,杜甫不想大团圆,曹雪芹不想大团圆,孔尚任不想大团圆,鲁迅不想大团圆„„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船楫的残骸;登月是伟大的,因为有“挑战者号”的陨落;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诀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古希腊人傍海而居,无数向往彼岸的勇士在狂波间前赴后继,于是有了光耀百世的希腊悲剧。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不能再把所有的废墟驱逐。
废墟,辉映着现代人的自信。废墟,不会阻遏街市妨碍前进。
现代人目光深邃,知道自己站在历史的第几级台阶。他不会妄想自己脚下是一座拔地而起的高台。因此,他乐于看看身前身后的所有台阶。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废墟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废墟才能上升为寓言。因此,古代废墟,实在是一种现代构建。
现代,不仅仅是一截时间。现代是宽容,现代是气度,现代是辽阔,现代是浩瀚。
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A.作者梳理自己对废墟的复杂情感,冲淡了“诅咒”,深化了对废墟文化的理解。
B.“我”的朋友喜欢趁着残月的微光行吟于废墟间,以对晨曦的期待驱谴文人的矫揉。
C.“代代层累并不是历史”中的“层累”,指历代遗留的见证着失败与屈辱的废墟。
D.“以古代今”与“以今灭古”殊途同归,既亵渎了历史,又阻碍现实社会的前进。
E.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文明发端于古代废墟;存留废墟,则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
17.“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请你说说作者写这句话的用意。
18.填空
(1)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喻指废墟的价值,它告诫后人切莫忘记历史的经验教训。(本题填写的文字,必须从原文中摘录。)
(2)如果为废墟而羞愧,则往往会__________________的真面目,这正如在给真正的悲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题填写的文字,不得出现“废墟”一词。)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19.下列各句中对“金”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铸以为金人十二(金属)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黄金)
C.金就砺则利(金属制的刀剑等)D.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比喻坚固)
20.下列哪一项中的“以为”与其它三项不相同()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B.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C.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D.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2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下云集响应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却匈奴七百余里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 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 ⑦囊括四海 ⑧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
22.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例句: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A.铸以为金人十二B.委命下吏C.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D.不拘于时,学于余
23.选出对“瓮牖绳枢”的翻译和理解正确的一项()
A.以破瓮做窗户,以草绳系户枢。形容家里穷。B.窗户像破瓮,户枢像草绳。形容房屋破旧。
C.以破瓮做窗户,以草绳系户枢。比喻门窗的样子。D.破瓮像窗户,草绳像户枢。比喻家里穷。
五、作文(40分)
一僧人在一次辩论中被驳倒,他百思不解,请方丈指出对方的破绽。方丈笑而不答,随手在地上画了一条线,让他在不擦的前提下,把线变短,僧人束手无策。于是方丈又画了一条更长的线,原来的线就显行短了。方丈说:“只有使自己变得更强,才是真正的取胜之道。”
请以“只有使自己变得更强,才是真正的取胜之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1、A贻误(dài—yí)
2、B3、B4、D5、B6、C7、C8、A9、C10、A二、三、16、C17、B
18、D19、D
20.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21.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
22.着重指出
23、D24、BC(B项,将文中“我”的两位朋友对废墟的不同的审美方式统一为一种描述,违背原文意思。C项,从第一部分的第2段推知,“层累”是指对废墟意义的片面认识,这种认识沿传既久不断积淀。)
25、.要点:作者意在表明这样的观点--历史遗迹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产物,因此“新的废墟”的出现和“旧的废墟”的漫灭都是历史的必然。(解析作者的意图,应依据第3段;答案意思对即可。)
26.(1)废墟是垂死老人发出的指令(2)<1>掩盖历史<2>附缀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第五篇:职高基础模块语文期中考试卷
职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科技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
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评价外部事物,将之分成优劣好坏,而大自然则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现在人们闻之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其实古已有之。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项工程,并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地质史上,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凡搬不动的粗大砾石,留在原地形成砾石戈壁滩;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则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就是沙尘经数百万年堆积而成的,华夏文明就是在这块沙尘累积的黄土地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澳大利亚的沙尘乘着南半球的西风掠过塔斯曼海,使新西兰火山岛上的土壤更为肥沃,因而被称作“澳大利亚出口的珍贵产品”。从非洲内陆吹向地中海的强风帮助古罗马人使用帆船从埃及运回小麦,但也将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尘带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沙尘暴固然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加,然而由于沙尘含有碱性,又可中和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减缓酸雨的发生。
风是地球上空的传送带,它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沙尘和水汽相遇,便能结合为云,最终化作降水。可见,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全球的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
然而,近百年来,沙尘暴却已成为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一大灾害。构成我国沙尘暴的物质材料,多来自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区。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特别是由于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结果造成生态巨变:原来有沙漠的地方沙漠扩大了;没有沙漠的地方沙漠产生了;内陆河流程缩短,水量减少,沼泽地消失;河流两岸的绿色走廊枯萎死亡。这样,来自大西北的沙尘暴,一路上还源源获得裸地上新的沙尘源的补充,而且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草原上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总之,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一连串的灾害也就由此产生。
哥德说过:“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这或许能给我们某种启示。
1.下列对沙尘暴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沙尘暴是由于风将大量沙尘卷起,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
B.沙尘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的一项工程。
C.从地质史上看,沙尘暴是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的结果。
D.沙尘暴是那些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大风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形成的。
2.下列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B.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C.沙尘含有碱性,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从而减缓酸雨的发生。
D.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而且在全球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3.下列对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强上升气流把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
B.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造成生态巨变。
C.沙尘暴中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
D.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
(二)散文阅读(共21分)
胡 杨 树
肖复兴
①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树。我完全被它惊呆、慑服,为它心潮澎湃而热血沸腾。真的,平淡的生活中,很难有这样的人与事,让我能够如此激动以至血液中腾起炽烈的火焰,更别说司空见惯的被污染的大气层玷污得灰蒙蒙的树了。这样的树却让我精神一振,一下子涌出生命本有的那种铺天卷地推枯拉朽的力量来。
②这便是胡杨树!
③这样的树只有这大漠荒原中才能够见到。站在清冽而奔腾的塔里木河河畔,纵目眺望南北两岸莽莽苍苍的胡杨林,我的心中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如同那汹涌的河水冲击着我的心房。
④塔里木河两岸各自纵深四十余公里,是胡杨的领地。前后一片绿色,与包围着它的浓重的浑黄做着动人心魄的对比。这一片浓重的颜色波动着,翻涌着,连天铺地,是这晨最为醒目的风景线。
⑤真的,只要看见这样的树,其他的树都太孱弱渺小了。都说银杏树古老,一树金黄的小扇子扇着不尽的悠悠古风,能比得上胡杨吗?一亿三千万年前,胡杨就生存在这个地球上了。都说松柏苍翠,经风霜不凋如叶针般坚贞不屈,能比得胡杨吗?胡杨不畏严寒酷暑,不怕风沙干旱,活着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烂又一千年,松柏抵得上它这三千年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和宁折不弯、宁死不朽的性格吗?更不要说纤纤如丝摇弯腰枝的杨柳,一抹胭脂红取媚于春风的桃李,不敢见一片冰雪花的棕檬桉,不能离开温柔水乡的老榕树……
⑥胡杨!只有胡杨挺立在塔里木河河畔,四十公里方阵一般,横空出世,威风凛凛。无风时,它们在阳光下岿然不动,肃穆超然犹如静禅,仪态万千犹如根雕——世上永远难以匹敌的如此巨大苍莽而诡谲的根雕。它们静观世上风云变化,日落日出,将无限心事埋在心底。它们每一棵树都是一首经得住咀嚼和思考的无言诗!
⑦劲风掠过时,它们纷披的枝条抖动着,如同金戈铁马呼啸而来,如同惊涛骇浪翻卷而来。它们狂放不羁地啸叫,它们让世界看到的是男儿心是英雄气是泼墨如云的大手笔,是世上穿戴越来越花哨却越来越难遮掩单薄的人们所久违的一种力量,一种精神!
⑧远处望去,它们显得粗糙,近乎梵高笔下的矿工速写和罗中立笔下的父亲皱纹斑斑的脸。但它们都苍浑而凝重,遒劲而突兀,每一棵树都犹如从奥林匹亚山擎着火把向你奔来的古希腊男子汉。
⑨走近处看,每一棵树的树皮都皱裂着粗粗大大的口子,那是岁月的标记,是风沙的纪念,如同漂洋过海探险归来的航船,桅杆和帆上挂满千疮百孔,每一处疤痕都是一枚携风兵雷的奖章。每一棵树的树的树干都扭曲着,如同剽悍的弓箭手拉开强劲的弓弩,绷开一身赤铜色凸起饱绽的肌肉。每一棵的树枝都旋风般直指天空,如同喷吐出的蛇信,摇曳升腾的绿色火焰。
⑩这样的树,饱经沧桑,参悟人生。它们把最深沉的情感埋在根底,把最坚定的信念写在枝条,把要倾吐的一切付与飞沙走石与日月星辰。这样的树,永远不会和大都市用旋转喷水龙头浇灌的树、豪华宴会厅中被修剪得平整犹如女人刚剪过发的树雷同。
⑾我会永远珍惜并景仰这种树!我摘下几片胡杨树叶带回北京,那是儿子专门嘱咐我带给他的。树叶很小,上面有许多褐色斑点,如同锈的痕迹,比柳树叶还要窄、短,甚至丑陋。但儿子说北京没有这种树。是的,北京没有。
1. 作者说,“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树”,作者认为这样的树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简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⑥段说“它们每一棵树都是一首经得住咀嚼和思考的无言诗”,从文中看,作者“咀嚼和思考”出了什么?请分条作答。(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说“是的,北京没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下列鉴赏角度任选一个,结合原文写一段鉴赏文字,要求:①所选角度至少举出两例加以分析;②不少于100字。(5分)(1)妙用比喻
(2)善用对比
四、古诗文阅读(共20分)
(一)诗歌阅读(5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①邯郸:唐县名,今河北邯郸市。
②驿:驿站,客店,古代的传递公文或出差官员途中的歇息的地方。③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十二月二
十二、或二十三日。在古代,冬至是一个重要节日,民间互馈酒食,贺节,类似过春节。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3分)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5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语出 时代的曹操所写的《 》一诗。(2分)
2.“逝者如斯”语出《 》,意为。(2分)3.“孟德困于周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往事。(1分)4.作者超越自我,把生命放到宇宙的永恒中加以考察,终于积郁释然,做出了作出了超旷达观的解释,得出了“ ”的结论。(2分)
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加以解释(每题2分,共8分)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3)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4)侣鱼虾而友糜鹿
五、作文(50分)
选择走进阳光,便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态度.喜爱阳光的人,总是义无返顾地踏入阳光照耀的土地.阳光给予这些对他满怀炙热之爱的人闪耀的光辉,却同时在他们身后涂下鲜明的黑影.然而爱阳光的人从来不惧怕这些.他们自从下决心拥抱阳光那一刻起,就已然放下了对黑影的惧怕,热烈而奔放地向着阳光跑去,用阳光的灿烂为自己奏响生命炽热而辉煌的进行曲。
请以“走进阳光”为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答案:
三、现代文阅读
(一)科技文阅读
答案与精析
1.A。本题考查对文中基本概念的理解、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能级为c。这四个选项都对沙尘暴作出了一定的解释,A项最准确。原文第一段说:“沙尘暴,即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A项据此编拟,不仅说明了沙尘暴是什么,而且说明了起因和危害。B项是对沙尘暴的一种评价,C项是从地质史的角度说明沙尘暴的由来,D项说明沙尘暴的“形成”。可见这三项都是对沙尘暴的某一侧面的解释,远不如 A项全面、准确。
2.B。本题考查理解并阐释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能级为B。原句的主干部分是“沙尘(也)是……因子”,而B项陈述的对象暗转为“沙尘暴”;原句实际上说“沙尘”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之一,原文首段也是说“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而B项的后半句“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显然是夸大它在这一方面的作用,故理解错误。
3.A。本题考查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散文阅读 答案:
1.①它生长在大漠荒原的恶劣环境中。
②它的外形粗糙,遒劲挺立向上(或:从外形看,树皮皱裂,树干扭曲,树树向上)。
③它生命力顽强,性格坚定;情感深沉,淡泊宁静。
2.(1)胡杨权岿然不动、肃穆超然的根雕般的姿态使作者感受到它的淡泊纯朴与宁静超然。
(2)胡杨树抖动啸叫的狂放不羁使作者感受到它的英雄气魄和阳刚精神。
(3)胡杨树粗糙的外形使作者感受到它苍浑与凝重,遒劲与突兀的力量。
(4)胡杨树皱裂的树皮使作者感受到它饱经沧桑的经历和风沙搏击的勇敢精神。
(5)胡杨树扭曲的树干使作者感受到它的勇敢剽悍。
(6)胡杨树旋风般直指天空的树枝使作者感受到它如火的激情、向上的力量。(任选一点作答。)
3.①照应文章开头,首尾响应。②用现代都市作反衬,突出胡杨树的坚定刚强、朴实淡泊,暗含了对某些缺乏精神追求的城市人的委婉批评,深化了主旨。(回答语意相近即可)。
4.示例:(1)本文妙用比喻,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胡杨树的外形特点和内在精神,耐人寻味。比如,以“静禅”“根雕”之喻,形象地表现胡杨树岿然不动的超然与饱经沧桑的大度;以“金戈铁马”“惊涛骇浪”之喻,展示了胡杨树的英雄气、阳刚美;以“梵•高笔下的矿工速写”“罗中立笔下的父亲皱纹斑斑的脸”,形象地刻画胡杨“粗糙”的外形,又显示了胡杨树饱经沧桑的经历;以“古希膜男子汉”之喻,刻画胡杨树“苍浑而凝重,遒劲而突兀”的内在气质,暗示胡杨树的激情和刚健;以“携风挟雷的奖章”“剽悍的弓箭手”“旋风”“蛇信”“火焰”之喻,使人感受到胡杨树与风沙搏击的勇敢剽悍和燃烧的激情。
(2)本文善用对比,表现了胡杨树与恶劣环境搏击的勇敢精神与顽强的生命力。如:胡杨树连天铺地的绿色与周围荒漠作对比,突出胡杨树生存环境的恶劣和生命力的旺盛;将胡杨树与“银杏树”“杨柳”“松柏”“棕檬桉”“老榕树”作对比,突出了胡杨树宁折不弯、宁死不朽的精神品格和骨气;将胡杨树与都市的树作对林,赞扬了藐视困难和战胜困难的阳刚之气,批评了某些城市人重视物质享受淡漠精神追求的思想倾向。(具体举例分析下少于两处)
四、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
1.简析略;思家时一种孤寂的心情
2.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人。
(二)文言文:
1、三国
《短歌行》
2、《论语•子罕》
江水滚滚流去,比喻时间易逝。
3、赤壁之战
4、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5、(1)舞,使。。舞起来 泣,使。。哭泣 使动用法(2)西,向西 东,向东 名词作状语(3)下,向下 东,向东 名词作状语(4)侣,以。。为伴 友,以。。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