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跳远起跳对成绩的影响分析
论跳远起跳对成绩影响的分析
摘要:起跳是跳远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在十运会期间,没有运动员突破8米,平均成绩只有7.75米,仍未走出近年我国男子跳远的低靡状态。笔者认为,针对这种现状,我们要找出我们的不足,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尽快找出问题的对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关键词:跳远 起跳 成绩
On the long jump take-off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n the performance Abstract: Long jump take-off is the excellent results achieved by the key players in the Tenth National Games period, no athletes to reach 8 meters, with an average score of 7.75 meters, yet out of the malaise in recent years, the state of China's men's long jump.I believe that for this situation, we need to find out our shortcomings, learn the advanced experiences of foreign countries, as soon as possible to find out the solution is the key to solving the problem.Keywords: long jump;take off;Results 1前言
跳远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技术环节组成.跳远成绩与每一个技术环节息息相关,尤其是在跳远技术日臻完善的今天,某个技术环节稍有差池,都会影响运动成绩的发挥,导致失败.而在有关跳远的研究中,关于跳远助跑速度利用率的研究已占相当高的比例.现在比较统一的认识是我国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利用率已经很高,接近99%.而世界上跳出8.70米以上成绩的5名男运动员,只用了93%~95%的助跑速度利用率来进行跳远助跑,从而取得跳远的最好成绩.探讨得出的原因是我国优秀运动员只是片面追求速度利用率而使起跳动作失控,导致起跳时发挥垂直速度不够,空中动作完成不充分等等.同时也有很多研究人员提出了最大可控速度这个概念作为后续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何认识跳远中存在的各种疑问,并结合我国跳远运动现状,从助跑速度、起跳速度和跳远成绩的关系着手,通过对中外跳远资料的比较分析得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2起跳时间对成绩的影响
起跳时间是指起跳脚着地瞬间到离地瞬间的时间差。在跳远运动中,通常采用起跳时间这个指标来评价起跳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世界男子高水平运动员起跳时间为0.10一0.1255之间,我国运动员的起跳时间也多在此范围之内。尼尔(1974)研究指出,在完全完成起跳动作的前提下,起跳时间与助跑速度及跳远成绩都呈负相关,助跑速度越快,起跳时间就越短,成绩就越好。为了准确评价起跳效果,把起跳技术分为缓冲时段、转化时段、蹬伸时段。Tl—起跳脚落地瞬间到膝关节角度最小时刻;T2.—膝关节角度最小时刻到身体重心移至支撑点垂直上方时;T3—身体重心移至支撑点垂直上方时到起跳脚离地瞬间。缓冲阶段越短,转化蹬伸开始的越早,使身体向新方向运动的作用力越长,则人体运动方向改变的越快,越能获得更大的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起跳效果就会越好。目前多采用禹小明设计的蹬伸时间指数来分析和评判起跳技术的合理与否及起跳效果的优劣,即:蹬伸时间指数=(转化时间+蹬伸时间)/缓冲时间。指数值越大,起跳过程中的缓冲时间越短,说明蹬伸时机早,有利于垂直速度的增大和水平速度的恢复。因此,单纯从起跳时间的长短来评价起跳效果有一定的片面性。3踏跳技术对成绩的影响 3.1起跳上板技术
起跳由上板、缓冲和蹬伸三个部分组成,起跳效果多半取决于起跳开始着地的条件。运动员上板时,起跳腿应快速前伸、积极下压,这样有利于快速送髋、并获得较大的反作用力,同时还可以增大垂直速度,缩短起跳时间。这种技术要求运动员的起跳腿具有较强的支撑能力,同时还应有一个适宜的着地角度。研究证明:起跳腿上板的同时,摆动腿应积极前摆。即采用低、平、快、积极下压的技术,这样可使两大腿形成较小夹角,身体重心和起跳腿一侧的髋关节加快前移,从而加快上板速度,使助跑与起跳结合的更为紧密。3.2起跳角度对成绩的影响
3.2.1着地角、蹬地角、起跳扇面角
着地角是反映踏跳瞬间人体重心和支撑点的连线与水平线构成的矢量角,它反映了着地时人体重心位置的情况。研究表明,过小的着地角,会增加起跳腿着板时的冲击负荷,延长缓冲时间,不利于保持身体重心的水平速度。
蹬地角是离地瞬间身体重心与脚趾的连线与向前地面的夹角,它体现了起跳蹬地时机的好坏,对于起跳能量转化有直接的影响。蹬伸阶段是起跳中最重要的阶段,运动成绩的提高与该段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最相关。蹬地角越大,缓冲时间越短,开始蹬伸越早,越容易获得最大的垂直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度。优秀选手适宜的蹬地角应在75°左右,甚至更大。
起跳扇面角是起跳阶段着地角和蹬地角形成的夹角,即180°一(着地角+蹬地角),反映了在起跳过程中人体重心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状况。有关资料表明,起跳扇面角与起跳过程中起跳总垂直冲量和总垂直平均分力成显著负相关。说明起跳扇面角越大,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距离越大,而当起跳时间一定时,所获得的得垂直速度就越小。3.2.2起跳阶段起跳腿的关节角
对起跳腿的关节角的研究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踏板瞬间、膝关节最大缓冲瞬间和蹬离地面瞬间。在对国外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分析中可以看出,踏板瞬间,运动员起跳腿的足跟与足掌几乎同时接触起跳板,起跳腿的髋关节和膝关节几乎是伸直的,髋关节的角度为165—170°,膝关节角度为175—178°。生理学研究证明,肌肉做退让性的工作时发挥的力量最大,缓冲阶段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使膝关节周围大肌肉群发挥最大工作效率。踏板瞬间,起跳腿受到较大的反作用力,此时,屈膝缓冲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首先,着板后起跳腿的屈膝缓冲对运动员自身起保护作用。其次,缓冲动作不仅减少了起跳腿着地时的前进阻力,加速身体前移,还可使起跳腿伸肌拉长,为快速蹬伸起跳创造有利条件。缓冲时,膝关节弯曲角度要适宜,一般为140—150°。如鲍威尔着地时膝角为171°,最大弯曲时为148°,膝关节屈曲变化为23°。刘易斯着地时膝角为165°,最大弯曲时为140°,膝关节屈曲变化为25度。世界优秀选手膝关节屈曲变化小,说明起跳腿的支撑能力强,这有利于减小身体重心下降的幅度,也有利于提高垂直速度。与此相比,我国运动员庞岩上板后膝关节弯曲变化为47°。这种较大的弯曲势必会造成过分下蹲,势能减少,起跳腿主动肌被拉长的时间过长,出现松弛现象,从而使蹬伸动作迟缓、支撑能力下降、垂直速度减小、腾起高度不够,进而影响起跳的效果。因此提高运动员下肢力量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蹬离瞬间,髋角和膝角都在最大值范围,并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角度越大,蹬伸效果越好。因此,迅速完成缓冲并较早地开始蹬伸动作是提高起跳速度和起跳效果的关键。关于踝角,专门对于此问题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见,主要是对其角度大小的变化进行分析,其变化原因有二;或是踝关节力量小,或是踝关节柔韧性差。但同时由于踝关节是一个末端关节,在跳远的各个环节中都起到重要作用,故在训练中,尤其在力量训练中常处于被强调地位。3.3腾起水平速度、垂直速度、腾起角
速度是跳远技术的核心。一名优秀的跳远运动员必须具有高的水平速度、垂直速度及助跑起跳相结合的动作速度。在踏跳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速度的损失,这就要求运动员在跳跃中要有快速合理的踏板速度和起跳速度。目前国内外专家对跳远中水平速度与垂直速度的研究较为深入和普遍。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①强调跳远中水平速度的决定作用。②强调垂直速度的决定作用。③强调在大水平速度的前提下发展垂直速度。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之间的矛盾使“如何在不影响水平速度发挥的基础上提高垂直速度”这一问题成为目前讨论的热点。一直以来我国运动员腾起水平速度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差别不大,而腾起垂直速度却明显小于世界优秀选手。张新认为,从我国选手起跳速度的情况来看,影响我们起跳阶段的主要技术问题,是腾起垂直速度的问题。咚艳华的研究认为,对于我国运动员而言,垂直型运动员成绩最好,均衡型次之,水平型较差巨。冯树勇研究表明,由于我国高水平运动员总体上缺乏在较快水平速度的前提下通过起跳获得较大垂直速度和腾起角的能力,因此会常常出现水平速度快时,垂直速度和腾起角偏低,或是在垂直速度和腾起角相对较好时,水平速度又较低。腾起角指运动员跳跃时,身体重心的腾起方向和水平方向所构成的夹角,腾起角的大小取决于腾起初速度的方向。新的现代“高跳型”技术的代表鲍威尔跳8.95米时的腾起角为24.6°,而“平跳型”技术的代表人物卡尔·刘易斯跳8.91米时的腾起角则只有18.33°,这说明运动员要结合个人特点寻找适宜腾起角。通过对近年来涌现的世界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技术分析可知,适当增加腾起角度己经成为一种趋势。朱水敏的研究表明,陈尊荣的跳远成绩由8.01米增加到8.17米时,腾起角由19.9°。增加到22.8°,而成绩由8.17米增加到8.26米时,腾起角由22.8°,增加到23.66°。另有研究显示,“跳远中存在着最佳腾起角:跳远中的最佳腾起角并非固定不变,它由腾起速度随腾起角增大而衰减的情况所定,衰减越严重,最佳腾起角就越小,但有逼近24°的趋势,目前已有的所有资料均表明:我国选手在助跑速度相同的条件下起跳所获得的腾起角相对要小于世界优秀选手。在保持较高水平速度的前提下,加大腾起角度,是现代跳远技术发展的又一特征。起跳是跳远运动员从水平运动变为抛射运动的转折点,是决定运动成绩的最关键因素。起跳对助跑水平速度的损失、垂直速度、腾起角度等参数的变化起决定性作用,是完整跳远技术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对于起跳技术的研究一直是研究人员追踪的热点问题。对于我国高水平运动员来说,由于助跑速度利用率高,因此踏跳技术的难度较大,技术合理性的要求也就更高。如果踏跳技术的改进与提高的幅度不能适应助跑速度发展的要求,将会影响我们跳出更高的成绩。一般来说,评价起跳技术的标准有:①快速准确的攻板,踏板精确无误。②把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最大限度的运用到起跳中去,创造出最大的腾空初速度。③起跳动作幅度大,起跳时间短。④腾起角较大。4蹬伸时机对成绩的影响
当完成缓冲动作后,即进入蹬伸阶段。蹬伸动作越快、越充分,腾起初速度就越大,跳远成绩就有可能越好。研究证明:起跳时身体重心处于支点垂直面稍后是合理的。一般当身体重心投影点在足跟处开始蹬伸是符合力学实际的,同时起跳时间与起蹬时间呈负相关,说明起蹬早能够缩短起跳时间,有利于提高起跳效果。
5摆动技术对成绩的影响
摆动腿和双臂的制动性摆动为起跳提供了较好的力量基础。尤其是摆动腿的快速摆动减小了起跳的缓冲力量,提高了蹬伸速度,同时使水平分速度和垂直分速度的比例更为合理,为起跳创造良好的技术条件。6踏跳力量对成绩的影响
踏跳力量是创造垂直速度的基础,也是增大腾起角度的关键因素。我国优秀跳远选手的助跑速度与国际强手相比相差不多,但由于起踏跳力量与速度发展不均衡,致使垂直速度小,腾起角度不够,身体重心腾起高度较低,从而影响了跳远成绩。原苏联教练弗·勃波波夫认为:助跑速度每增加0.02 m/s,就要求运动员增长2%的踏跳力量。如果踏跳力量的发展不能适应助跑速度的要求,就会影响起跳效果,使之达不到必须的腾起角和腾起高度,阻碍专项成绩的进一步提高。因此,运动员的踏跳力量应随着踏跳技术和助跑速度的提高而增长。7结论与建议 7.1跳远运动员的力量是取得好的成绩的保证。跳远的起跳要承受巨大负荷,而且起跳时的时间又短,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力量素质,特别是承受大负荷的条件下快速起跳的能力。跳远运动员应具备全面的技术与全面的素质。速度、力量、弹跳、柔韧、关节的灵活性和协调平衡能力等方面应全面发展。7.2跳远成绩存在极大值规律,垂直速度受最大远度制约,它的大小达到能使腾空距离达到最大值后,如再度增加,就会使远度减少,建议教练在训练中要严格掌握垂直速度的增值。
7.3我国优秀运动员最好采用“走步式”的空中动作,这样不仅可有效减小起跳面角,同时还可以改善起跳腿各相位关节角不尽合理的现状,为提高跳远成绩创良好条件。
7.4增加起跳时的垂直速度、增大腾起角度仍是我国大多数优秀运动员提高跳远率,取得优异成绩的最重要途径。
7.5加强膝关节快速用力条件下的退让式收缩能力和克制性收缩力量是专项练的重点。
7.6继续寻求有效手段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提高运动训练的产出效益。参考文献:
[1]戴美仙,潘文文,张碧玉.论我国田径远度跳越项目运动员成材规律及影响因素[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2):86-90.[2]勒·斯·霍缅科夫.田径教练员教科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358-383.[3]运动系教材.田径[M].西安:西安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1987:291-307.[4]单颖.田径技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9:75-80.[5]金祖云,蒋惠珍.身体素质田径项目课余锻炼指南[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2:117-120.[6]张英波.现代田径运动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129-132.[7]黄汝镛.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与国外运动员若干跳远技术特征的比较研究[J].体育研究,1989(4).[8]陈民盛.关于跳远踏跳动力效应的探讨[J].体育科学,1992(1).[9]宋应华.跳远踏跳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2(2).[10]张振.对现代世界跳远运动员的技术特征及跳远运动发展趋势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143-144 [11]张新.中外优秀男子跳远选手起跳阶段技术对比[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4(3):67-69 [12]钱铁群.跳远助跑最后2步步长变化对起跳诸因素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3,38(5):49-50 [13]禹小明.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时空特征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8,34(10):37-40 [14]宋光春,张怀君等.跳远起跳效果评价指标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2, 23(1):54-55 致谢:
本文是在我的XX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倾注了XX老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第二篇:对影响跳远成绩的重要因素
对影响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助跑的浅析
摘要:目的 根据国内外大量研究材料和跳远实践,收集,类此,分析了与助跑相关的部分数据,说明助跑因素对跳远成绩的决定作用。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世锦赛、奥运会录像实况的助跑进行剖析,从而得出启示。结果 男子跳远已有很多运动员有平等条件下跳出8.50米以上的好成绩,没有很快的助跑速度,要想获得好的跳远成绩,是绝对办不到的,助跑速度对跳远的成绩影响最大,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密切相关。结论 在跳远运动训练和课堂数学中均应把助跑因素摆在重要位置,就此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关键:跳远;成绩;助跑;训练;教学
Simple analysis on the run-up----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score of the long jump
Institute Of Guangzhou Physical Education Lin Tao
Adviser WU Jin Song
Abstract: Purpose According to a lot of research material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long jump practice, this article makes a collection, analogy and analysis of some part of data which related to the run-up, it pointed out that the run-up factor plays an crucial role in the long jump score.Method It uses documentary theory and video observation theory to analyze the run-up in the World Championships and Olympic games, and then draws some inspiration from it.Result There are many athletes make a good score of more than 850 meters under the equal condition in men’s long jump, it is impossible to gain such good score without a fast run-up speed, the run-up speed h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ong-jump score and greatly influent on it.Conclusion The run-up factor should place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long jump training and classroom instruction;meanwhile, this article also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proposal to it.Key words: Long jump;Score;Training;Teaching
前言
近几年来,跳远成绩水平迅速提高,男子跳远已有很多运动员有平等条件下跳出8.50米以上的好成绩。其中,美国运动员刘易斯,鲍威尔于1991年8月30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分别以8.91米8.95米的优异成绩,打破了比蒙保持了23年之久的男子跳远世界纪录,使世界跳远为之一振。女子跳远成绩的提高更迅速,自1987年巴尔道期基涅率先突破7米大关以来,已有一批女子跳远运动员追随其后越过7米,其中,罗巴尼亚的有什米跳出7.45米,原苏联的加期佳科娃在1988年5月28日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上创造了8.40米最好成绩,女子目前最好成绩为7.01米,是姚伟丽于1993年6月5日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上创造了8.40米最好成绩,女子目前最好成绩为7.01米,是姚伟丽于1993年6月5日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上创造的。跳远技术趋于完善,特别是与运动员的快速准确的助跑有直接关系。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助跑速度对跳远成绩的影响最大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材料与跳远实践表明,没有很快的助跑速度,要想获得好的跳远成绩,是绝对办不到的,助跑速度对跳远的成绩影响最大。原苏联学者的研究表明,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密切相关,二者相关系数,男运动员为0.948。西鲁亚诺夫认为,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在比赛中,运动员的跳跃远度只决定于助跑速度相关系数 r =0.83-0.96波波夫列举了100米跑成绩,助跑速度和跳远成绩关系的材料。见表1
表1 100米跑成绩,助跑速度和跳远成绩关系的材料
运动员 鲍威尔(美)刘易斯(美)比蒙(美)波斯顿(美)奥瓦涅祥(原苏)瓦乌普沙斯(原苏)
100米成绩(秒)
9.95
9.91
10.3
10.5
10.4
10.8
10.8
助跑速度(米/秒)
10.86 11.25
10.7
10.5
7.1
9.0
9.6
跳远成绩(米)
8.95 8.91 8.90 8.23 7.90 7.26 8.10 美国的林德曼认为运动员的跳远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快速有效的助跑,助跑是跳远技术环节最易改善的因素。
原东德的奥林伯格在他的研究文章专门论述了助跑速度和跳远成绩的关系,跳远成绩对100米跑成绩的依赖性,并列出了关系表,见表
2、表3。
表2 起跳前最后5米的助跑时间(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的关系
男运动员
最后5米的时间(秒)
0.50 0.46 0.42
女运动员
0.53 0.515
0.49
表3 跳远成绩对100米成绩的信赖性
跳远成绩(米)8.80 8.50 8.20 7.90 100米成绩(秒)10.00 10.25 10.50 10.75
跳远成绩(米)7.30 7.12 7.00 6.70
100米成绩(秒)11.25 11.40 11.50 11.75
跳远成绩(米)6.40 6.10 5.70 5.40
100米成绩(秒)12.00 12.25 12.55 12.80
6.80
7.00
7.20
跳远成绩的关系(米)
8.00 8.50 8.85 从以上研究材料表明,跳远运动员,如果没有很好的100米跑速,就不会有快的跳远助跑速度,没有快的助跑速度,要想获得好的跑远成绩是绝对达不到的。
2研究结果与讨论
2.1 跳远运动员的绝对速度
绝对速度是跳远助跑速度的基础。跳远运动员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例如,波斯顿,奥瓦涅祥,比蒙的100米跑成绩分别是10秒5,10秒4,10秒3,他们的跳远速度分别达到了10.5米/秒,10.4米/秒,10.7米/秒,正因为如此,跳远运动员都把速度素质作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多年的训练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和相当的比重。
运动员能否在助跑中充分发挥和利用个人的绝对速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2.1.1 合适的助跑距离:这是一个重要,但又常被忽视的问题,因为如果距离不够长,则不能充分发挥出速度出来;而如果过长,则又会造成无谓的体力消耗,甚至到达起跳板时速度下降。所以,研究每个运动员的合适助跑距离是训练中的重要任务。助跑距离的长短应根据运动员的绝对速度和加速能力决定。一般业说,绝对速度水平越高的运动员则可适当缩短距离,另外采用行进间起动方法的运动员由于相对容易加还,因此所需要的距离也相对短些,衡量助跑需要合适与否的标准是运动员能否较好的发挥出个人的速度水平,它需要经过训练和比赛的多次验证才能确定。而且也在运动员的生涯中要随其各项成绩,训练水平及绝对速度水平的变化来进行一定的调整。用充电测速仪对运动员的最大速度和助跑最后5米速度的测定是检查发挥速度状况的有效方法。
2.1.2 步长和步频的合理配合:步长和步频是决定速度两个重要因素,但只有在合理配合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最高速度水平,在跳远助跑中,为了与起跳连贯地结合。要求运动员在最后阶段加快步频,最后一步达到最快。这时加快助跑速度的关键是尽量减少步长的幅度,如何步频加快了,但步长明显地缩短,不仅速度不快,而且会造成动作紧张,不利于有效地完成起跳动作,在实践中常有这一种现象。另外也有一些运动员在助跑最后阶段步长加大,步频放慢,结果也不能做到加速上板起跳。所以教练员必须清楚地了解运动员正常跑的步长情况,对助跑最后4至6步的步长时行监控。另外,在训练中要注意发展运动员在相对保持明显加快步频的助跑技术;这是训练中和教学中必须长期系统地抓好。
2.1.3 稳定的助跑节奏:助跑节奏指的是助跑每一步具有的时空特征,它直接影响着助跑每一步的步长和步频,从而影响助跑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我们在下一节重点阐述助跑节奏的问题)
2.1.4 良好的起跳能力:起跳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运动员在助跑中速度的发挥,这是因为起跳能力好的运动员可以放心大胆地发挥速度,而不用担心会用速度快而无法有效地完成起跑,所以他们通常可以在助跑中较好地利用速度,而起跳能力相对较差的运动员则会由于害怕速度快了跳不起来,而在起跳前降低速度,从这个角度而言,抓好起跳能力的训练也对提高助跑速度有较大促进作用。2.2跳远运动员助跑进的速度利用率
2.2.1 跳远助跑的速度利用率是指助跑速度和绝对速度之比。显然,速度利用率的极限是100%。然而,为了完成起跑动作,运动员在助跑时不能达到自己的绝对速度,关于这一点,约瑟夫·巴罗指出“助跑必须从接近最高速度跑到起跳板,为了获得有效的起跳,必须对助跑速度加以控制。”他还认为“助跑的最终目的是使运动员在起跳前达到最大的可控速度。”这个可控速度表明助跑速度利用率与跳远起跳机制,起跳动作,起跑目的有关。不同的运动员助跑速度利用率的大小又受助跑结合起跳的技能能力以及起跳技术水平制约,可见提高助跑速度利用率是跳远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可把它看作是现代跳远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跳远运动员的训练中,应该把提高助跑速度利用率与提高助跑结合起跳的技能以及提高起跳技巧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进行。2.2.2 跳运运动员的助跑节奏
跑远运动员有效的助跑,表现在用标准的步数,准确的步点,合理的助跑节奏,以更快的速度准确地攻到起跳板,其中助跑节奏是关键性的问题。
原苏联田径权威学者,功勋教练员专雅柯夫博士和副博士波波夫·奥瓦涅祥等人的意思是“完成助跑的效果,在许多方面取决于正确的合理的助跑节奏”。
莫纳斯蒂列夫的研究表明,根据比赛条件下的教育学观察结果:“跳远运动员最后6步中受用不同的方案,这些方案的特点在于最后4步,3步,2步的提高速度,在最后2步动作的稳定性,在最后1步速度下降或者起跳腿与摆动腿摆动速度指标不对称。”他的研究还表明“成绩在6.40-7.40米的运动员主要采用以下特点的助跑节奏:在助跑最后几步的速度达到稳定或者最后一步之前的一步使速率降低,高水平的运动员(成绩在7.45-8.15米)在其成功的试跳中,最后3-4步提高速度的节奏是有效的助跑节奏。”
舍斯塔科夫列举了10名跑远运动员,他们的成绩均在8米以上,对其助跑最后5米之前的5步助跑速度进行了比较,见表4。
这10名运动员除萨博尼斯一人外,最后5步的助跑速度都比最后5步之前的5步助跑速度要快。
表4助跑最后5步和最后5步之前的5步胎甲球跑速度之比
运动员 阳比亚索夫 萨马林 罗金 别林斯基 萨博尼斯 谢柏金 斯捷潘尼扬 列斯克罗夫内 采佩列夫 埃米扬
根据上述研究材料,可以认为,合理的助跑节奏应表现为:助跑是加速跑,在最后几步达到助跑速度的最高速度,加快最后几步的助跑速度主要通过加快动作的速度,即加快步频跳远成绩(长)
8.02 8.16 8.03 8.10 8.06 8.10 8.06 8.28 8.01 8.01
最后5米助跑速度(米/
秒)9.80 9.97 10.51 10.16 9.87 10.16 10.30 10.54 10.00 10.35
最后5步之前助跑
(米/秒)8.89 9.81 10.07 9.77 9.93 10.02 10.08 9.78 9.43 9.62 来实现的。
为了形成合理有效的助跑节奏,要特别注意最后几步的助跑练习,在训练中,教练员要强调最后六步的助跑,波波夫提出的建议是“高个子(1.80米)速度较快(100米跑成绩为本10秒-8-10秒6)的运动员最后六步助跑距离为13.80-14.10米在塑胶跑道上约加长2~3%以上。”国内专家提出:“男子健将运动员,身高1.80左右,最后六步一般能够跑13.30-13.50米,好健将运动员身高1.70左右,最后六步一般能跑12米左右。”
3结论
3.1 在跳远的运动员训练中注重助跑因素的建议
3.1.1 助跑速度是获得跳远成绩的重要因素,建议在跳远训练中要始终把助跑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助跑训练中以发展跑的绝对速度为基础,通过提高助跑技术与结合起跑的能力来提高助跑速度的利用率,设计对运动员本人适宜的合理助跑节奏,利用时空指标调控强化助跑节奏训练,这就需要强化好两个方面的内容。
3.1.2 强化运动员的速度感和自控能力。一是在直道上做60-80米的加速跑后,提高快跑能力。在些基础上优胜30-40米的快速跑后,接着做20-30米的放松快跑20-30米的放松快速跑数次,跑的动作放松,保持快频率,跑20-30米。二是利用在直道跑进入弯道跑60-80米。然后再从弯道跑进入直道60-80米或120米跑。让运动员在直弯道的转换过程中,体会控制速度的能力和快跑的加速跑的能力。
3.1.3 强化助跑最后六步的时空节奏训练,在进行助跑最后六步时空节奏训练之前,应该在煤渣跑道上进行全程助跑跳远练习(只做起跳动作),对每次助跑后六步的足迹进行丈量记录,同时记录每次助跑最后六步时间,经过多次训练之后,选择运动员自我感觉和教练员自我感觉较好,即跑的动作从外形看能够放松,做为运动员确定助跑时空节奏的依据。然后,依据选择好的时空节奏和运动员自己的速度感,标记出最后六步的六个次脚点,从倒七至倒二脚,倒一脚是运动员上板放脚起跳,让运动员在快练、放松,自然、协调、准确的条件下,按照标记点跑最后六步,达到强化和自如的状态。
如果在塑胶跑道上做此练习,可将最后六步的标记点加长2-3%的距离,用失控尺度训练运动员形成合理的助跑节奏,具有较好的实效性。3.2 在跳远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助跑因素的建议
在跳远教学中,助跑技术是教学重点,提出建议是在教学中要始终抓住助跑加速的方法,助跑的准确性,对快跑技术起动技术,加速跑技术和加速能力,助跑步数和助跑的距离依次进行教学,以使助跑为起跳做好准备。
教学的重点是加速的方法。教学的难点,是助跑的准确性。教学的顺序是学习快跑技术,启动技术,加速跑技术和加速能力,以及助跑的步数和助跑的距离依次进行教学。一般可采用如下练习做为学习和掌握助跑技术的基本教学手段。
3.2.1 原地做左右腿交换跳。两腿开立通肩宽,两臂屈肘夹角90°,骨干体侧,然后左腿前脚掌蹬地跳起,右腿摆至水平,两腿依次交换跳起。学习和掌握前脚掌积极着地,缓冲,爆发用力蹬伸的技术动作。
3.2.2 放松大步跑,由行进间双腿交换跳开始逐渐过度成为自然放松的大步跑。交换跳的距离20-30米,放松大步跑40-60米。用来陪送控制性的快速能力。3.2.3 放松大步跑过惯性快跑,随着大步跑的步幅逐渐加大,步频的加快,跑速的提高。连惯性成为快跑60—80米或80—120米。
3.2.4 学习掌握助跑的起跑技术。助跑的开始姿势有固定起动和行进间两种。在教学中一是使学生学会各种跑姿势,另一个是帮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能适合自己特点的开始姿势,进行固定的反复练习,以求熟练掌握。
3.2.5 学习掌握步频加速方法。一般采用如下手段:
(1)前倒小碎步快跑。
(2)两脚平行站立式起动快步频加速跑。(3)行进间快步频加速跑。
3.2.6 学习和掌握步长加速方法。一般采用如下练习:
(1)按照设立的标志加速跑。
(2)用已掌握的助跑开始姿势做大步加速跑。
3.2.7 确定助跑的步数和测定助跑的距离。助跑的步数一般男子为16—18步,女子为14—16步,一般采用如下方法:
(1)便步走测定法:助跑步数=步数*2。(2)二人测定法:即一人跑,另一人数记步点。
(3)步长测定法:由学生用自己的脚长分别丈量加速段的总脚数来测定助跑距离。方法还有多种,在教学中要因人因地因时而选择比较切实有效的测定方法。3.2.8 在能发挥跑速的基础上和确定好全程助跑距离的前提下,又反复练习全程助跑,调整步点,提高助跑的准确性,使助跑能为起跳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赵国雄 跳远助跑速度利用率的研究 田径 1993.2 [2] 吴瑞宝 杨金田 影响跳远起跳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 田径 1993.3 [3] 陈灿军 跳远专项身体素质与助跑起跳技术的训练方法 田径 2003.4 [4] 张国泉 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技术参数的比较分析[J] 田径 2000.1 [5] 夏华 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因素 田径 1998.1 [6] 王荣 对跳远运动员最佳助跑距离的探讨 田径 1999.1 [7] 任圣清 在跳远教学中如何教学生助跑 田径 1999.1 [8] 林益茂 怎样提高跳远助跑速度的利用率[J] 体育科学 1995.3 [9] 郑改萍 助跑速度对提高跳远成绩的探讨[J] 武汉师院学校报 1998.1 [10 ]杜利军 田径跳跃项目助跑问题文献研究 中国体育科技 1987.7
第三篇:急行跳远——助跑与起跳
本课的教学主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尝试、体会、交流中获取知识和技能。教学形式同原来单向交流,变成了师生,生与生多变互动的交流,通过小组学习、友伴学习、协作学生等形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合作的意义和作用。班级:初三 人数:40人 执教:
教材
急行跳远——助跑与起跳
教
学
目
标
让学生学会几种提高跳跃能力的方法,并能在快速助跑下完成跳跃动作,通过练习,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教
学
过
程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愉悦身心
热
身
活
动
1、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2、安排见习生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并向教师汇报。
2、师生问好!组织:四列横队要求:精神饱满,集合快、静、齐。1-2
3、“免子舞”(音伴),教师领做,师生共同练习。
3、“免子舞” 组织:集体练习要求:让身体“动”起来
4、游戏“跨越战壕、夺取红旗” 方法:向前跑进10米,跨过战壕(折叠垫),再跑进绕排球架返回,最后一位同学夺取红旗,教师组织、指挥、鼓励学生
4、“跨越战壕、夺取红旗” 规则:每位同学要击掌后才能跑出,返回时必须绕过排球架。要求:团结合作,齐心协力组织:全班分成四小组进行比赛
育心强身
发
展
跳
跃
能 力
1、教师请学生按学生个人兴趣、爱好、自身情况等,自主选择跳跃练习。
2、教师启发、诱导、为学生出谋划策。
3、教师巡回,观察学生情况,与学生交流练习体会,并提出合理建议
4、教师综合学生意见,评价练习效果。
1、学生自主选择跳跃练习组织:学生小组结合,自选器械创编一些练习跳跃练习。要求:相互合作、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创编出多种跳跃的方法。自选器械:跳高架、皮筋、沙包、毽子、绳、垫子等。
2、学生进行尝试性练习,小组交流讨论、共同创编出多种跳跃方法
3、组与组进行交流,互评自评,与教师交换意见,自评练习效果。
增智促技
急
行
跳
远
1、各小组选择跳远点进行尝试性练习组织:按个人能力、兴趣选择练习点。要求:动脑、动体、小组交流助跑、起跳的体会。
2、观察教师或其它同学助跑起跳的方法,结合自身情况自定目标,并不断的努力。
3、根据自己完成情况进行自评,谈一谈学习的心得体会。
第四篇:《跳远—助跑与起跳》教学设计
《跳远—助跑与起跳》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为目的,注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教材分析及确定
跳跃运动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又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通过跳跃练习,既可以促进学生多方面身体素质的发展,又可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战胜自我,体验成功乐趣,获得获得自尊和自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因此,进行跳远教学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
(三)、教学过程
1、课的准备部分
本课采用免子舞、跨越壕沟游戏等练习,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并通过舞蹈、游戏起到热身作用,使学生以较好的生理、心理状态进入基本部分。
2、课的基本部分
(1)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自选器材,自编练习内容,自主进行跳跃练习,目的是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跳跃能力。
(2)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四种急行跳远的方法: A. 助跑踏跳箱起跳练习B. 助跑腾越低皮筋练习C. 助跑起跳后头顶悬挂物练习D. 不同起跳点的急行跳远练习
其目的是让学生获取跳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个性,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3、课的结束部分
音乐和舞蹈结合,师与生,生与生情感交融,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身心放松。
(四)、本课特点
本课的教学主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尝试、体会、交流中获取知识和技能。教学形式同原来单向交流,变成了师生,生与生多变互动的交流,通过小组学习、友伴学习、协作学生等形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合作的意义和作用。
班级:初三 人数:60人 执教:盛多胜
让学生学会几种提高跳跃能力的方法,并能在快速助跑下完成跳跃动作,通过练习,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愉悦身心 热身活动
1、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2、安排见习生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并向教师汇报。
2、师生问好!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精神饱满,集合快、静、齐。1-2
3、“免子舞”(音伴),教师领做,师生共同练习。
3、“免子舞” 组织:集体练习要求:让身体“动”起来
4、游戏“跨越战壕、夺取红旗”
方法:向前跑进10米,跨过战壕(折叠垫),再跑进绕排球架返回,最后一位同学夺取红旗,教师组织、指挥、鼓励学生
4、“跨越战壕、夺取红旗” 规则:每位同学要击掌后才能跑出,返回时必须绕过排球架。要求:团结合作,齐心协力 组织:全班分成四小组进行比赛 育心强身 发展跳跃能力
1、教师请学生按学生个人兴趣、爱好、自身情况等,自主选择跳跃练习。
2、教师启发、诱导、为学生出谋划策。
3、教师巡回,观察学生情况,与学生交流练习体会,并提出合理建议
4、教师综合学生意见,评价练习效果。
1、学生自主选择跳跃练习组织:学生小组结合,自选器械创编一些练习跳跃练习。要求:相互合作、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创编出多种跳跃的方法。自选器械:跳高架、皮筋、沙包、毽子、绳、垫子等。
2、学生进行尝试性练习,小组交流讨论、共同创编出多种跳跃方法
3、组与组进行交流,互评自评,与教师交换意见,自评练习效果。增智促技 急行跳远
1、教师介绍几种急行跳远的练习方法,让学生自行选择 A. 助跑踏跳箱起跳练习B. 助跑腾越低皮筋
C. 助跑起跳后头顶悬挂物练习D. 不同起跳点的急行跳远练习
2、观察学生,参与到学生的练习中,适时鼓励学生、表扬学生,针对练习中的问题,小组进行分析、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自评,并请学生说说本课的学习感受,教师总结本课情况。
1、各小组选择跳远点进行尝试性练习
组织:按个人能力、兴趣选择练习点。
要求:动脑、动体、小组交流助跑、起跳的体会。
2、观察教师或其它同学助跑起跳的方法,结合自身情况自定目标,并不断的努力。
3、根据自己完成情况进行自评,谈一谈学习的心得体会。40-42 恢复身心 整理活动
1、放松练习——“幸福拍手歌”教师参与到学生中
2、师生道别
1、“幸福拍手歌” 队形:圆形
2、解散 2-3 练习密度 35%~40%平均心率 130~135次/分 器材 皮筋、沙包、垫子、跳箱盖等 场地 大操场
第五篇:立定跳远成绩标准
三年级女子评分表 分数 50m 1'跳绳 立定跳远
9“3 124 1.44 65 9”2 131 1.48 70 9“1 138 1.52 75 9”0 145 1.56 80 8“9 152 1.6 85 8”8 159 1.64 90 8“7 166 1.68 95 8”6 173 1.72 100 8“5 180 1.76 三年级男子评分表 分数 50m 1'跳绳 立定跳远
9”0 103 1.47 65 8“9 110 1.51 70 8”8 117 1.55 75 8“7 124 1.59 80 8”6 131 1.63 85 8“5 138 1.67 90 8”4 145 1.71 95 8“3 152 1.75 100 8”2 159
1.79 小学四年级体育达标标准
四年级男子评分表 分数 50m 1'跳绳 立定跳远60 8“7 110 1.65 65 8”6 117 1.69 70 8“5 124 1.73 75 8”4 131 1.77 80 8“3 138 1.81 85 8”2 145 1.85 90 8“1 152 1.89 95 8”0 159 1.93 100 7“9 166 1.97 四年级女子评分表
分数 50m 1'跳绳 立定跳远60 9”0 124 1.5 65 8“9 131 1.54 70 8”8 138 1.58 75 8“7 145
1.62
投实心球 4.4 4.6 4.8 5 5.2 5.4 5.6 5.8 6 投实心球 5.1 5.4 5.7 6 6.3 6.6 6.9 7.2 7.5
投实心球5.5 5.8 6.1 6.4 6.7 7 7.3 7.6 7.9 投实心球5.3 5.5 5.7 5.9
1'仰卧30 32 34 36 38 40 42 44 1'仰卧
47
1'仰卧33 35 37 39 41 43 45 47 49 1'仰卧30 32 34 36
8”6 152 1.66 6.1 85 8“5 159 1.7 6.3 90 8”4 166 1.74 6.5 95 8“3 173 1.78 6.7 100 8”2 180
1.82
6.9 小学五年级体育达标标准 五年级女子评分表 分数 50m 1'跳绳 立定跳远 投实心球 60 8“8 127 1.6 6.1 65 8”7 134 1.64 6.3 70 8“6 141 1.68 6.5 75 8”5 148 1.72 6.7 80 8“4 155 1.76 6.9 85 8”3 162 1.8 7.1 90 8“2 169 1.84 7.3 95 8”1 176 1.88 7.5 100 8“0 183 1.92 7.7 五年级男子评分表
分数 50m 1'跳绳 立定跳远 投实心球 60 8”5 117 1.72 6.9 65 8“4 124 1.76 7.2 70 8”3 131 1.8 7.5 75 8“2 138 1.84 7.8 80 8”1 145 1.88 8.1 85 8“0 152 1.92 8.4 90 7”9 159 1.96 8.7 95 7“8 166 2 9 100 7”7 173
2.04
9.3
小学六年级体育达标标准
六年级男子评分表
分数 50m 1'跳绳 立定跳远 投实心球 1'仰卧起坐60
8“3 119
1.87
7.8
65
8”2 126
1.91
8.1
70
8“1 133
1.95
8.4
75
8”0 140
1.99
8.7
80
7“9 147
2.03
85
7”8 154
2.07
9.3
46
1'仰卧31 33 35 37 39 41 43 45 47 1'仰卧33 35 37 39 41 43 45 47
7“7 161
2.11
9.6
95
7”6 168
2.15
9.9
100 7“5 175
2.19
10.2
六年级女子评分表
分数 50m 1' 跳绳 立定跳远 投实心球 1'仰卧起坐
8”6
137
1.64
6.4
65
8“5
144
1.68
6.6
70
8”4
151
1.72
6.8
75
8“3
158
1.76
80
8”2 85
8“1 90
8”0 95
7“9 100 7”8 165
1.8
172
1.84
179
1.88
186
1.92
193
1.96
7.2
7.4
7.6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