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跨文化理论解读外国影片
一、日本影片《让我们起舞?》的文化解读
(一)故事梗概
日本影片《让我们起舞?》(1995)讲的是一个日本职员的故事,男主角是四十多岁的白领,每天在公司拼命工作,下了班精疲力竭,先坐地铁,然后骑自行车回家。生活日复一日,单调重复,了无趣味。他是工位成功的白领,养活一家,还刚买了漂亮的新居,在别人眼里,他的生活似乎完美得没有一丝漏洞。可是他不快乐,非但对生活没有热情,反而感到沉重的负担。直到有一天下班回家时昏昏欲睡的他从地铁车窗望出去,看到一位年轻女子(梅)在月台对面的楼上临窗伫立,而窗上写着“舞蹈学校”的字样,他才猛醒过来,突然觉得生活的意义出现了。在日本,学舞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他瞒着妻子女儿战战兢兢地去报名,然后偷偷摸摸开始每星期一次的舞蹈课。没想到,梅并非教他学舞的老师,而且义正词严地警告他切断一切关于她的妄想。他很尴尬,但没有却步,坚持着学了下去,而且学得很好,被老师推荐与另一位女生一起去东京参加交谊舞比赛,由梅亲自指导。
在指导学舞的过程中,梅慢慢与他熟识起来,她告诉他关于自己的个人经历,他才知道原来梅是把舞蹈看成生命一部分的人,曾参加过在英国举行的世界级国际交谊舞比赛,但由于与搭档配合不够默契,中途摔倒而失去了得奖的机会,心中一直郁郁不乐,才来这个舞蹈学校教课。在梅的指导下,他长进很快,比赛时也跳得很出色。不料正跳到一半时,他在观众席中听见
了女儿的呼叫,一走神,就踩到了搭档的裙子,而让搭档摔倒了。他小心地扶起搭档,并帮她整理好裙裾。原来,他的妻子觉察到他的异样而悄悄雇了私人侦探跟踪,发现他在修舞蹈课,就跟到了比赛的场所。
他从跳舞中重新感到生活的乐趣和对生活的热情,以致赢得许多人的尊敬,包括梅。他们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影片结束时,他对妻子说想放弃跳舞,其妻却要求他继续下去。他还是决定先中断一下,但此时的他已经敢于为他同办公室的另一位拉丁舞者(也是偷偷摸摸学的)辩护了。我们看到他终于克服了害怕被他人发现自己学舞的恐惧。他对跳舞态度的转变激发了梅重整旗鼓的决心,她终于又有勇气去参加国际交谊舞比赛了。
(二)影片所表现出来的日本文化主要特征
如果用克拉克洪和斯多德贝克的价值取向理论来分析这部影片,可以发现日本文化具有下列特征:与外部环境和谐,集体主义,强调存在而非行动,将空间视为公共,在时间导向上注重过去。
1.与外郜环境保持和谐
影片中,主人公的妻子在发现丈夫举动异常之后并没有大呼小叫,而是悄悄地雇了一名私人侦探前去跟踪,这样她就避免了破坏原来的家庭氛围,使丈夫和女儿能一如既往地行事。即使在后来他发现了丈夫的秘密之后,也没有公开质问,而只是不动声色地冷眼静观以表示对丈夫所作选择的尊重。这样的处理问题方式与美国妇女的大相径庭。假如此事发生在美国,妻子一定会直接顶撞其丈夫,因为美国人相信人应该主导环境,而不是与之保持和谐。
2.集体主义倾向
日本文化十分注重集体。人们愿意让自己隶属于某一群体,如公司,社区或家庭,而耻于被抛出群体之外,或者因做了与社会规范不符的事情而带给家庭或团队耻辱。这可以部分解释主人公为什么内心感到焦虑而不向家人或同事言表(这也表现了日本文化的情绪中性化)占此外,跳交谊舞本身在日本人眼里就是一件让人蒙羞的事,因此,他情愿自己承担也不愿让家人知道。集体主义在影片中的另一个表现是在决定由谁去参加交谊舞比赛时,每一个学舞者都参与了讨论和决策过程。3.存在导向
整部影片都表现出日本文化强烈的存在导向。首先,电影一开始就有旁白解说与异性在舞厅里充满感情地翩翩起舞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男主人公持续他日复一日的同样生活会是相当容易的,而要开始跳舞(采取行动)却是鼓足了勇气之后的选择。
影片还有很多其他部分也显示存在导向。影片中所有的人物的一举一动都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经过有意识控制的,甚至在月台等地铁时,你都可以看到所有的人都是一动不动地站着,几乎完全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当主人公后来在等地铁时开始练习舞步时,已经显示出他对传统日本文化的偏离。
这种静止的存在导向与美国社会强调行动的文化形成鲜明对比。美国人总是在不停地动着,几乎从来没有静止的时候,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跳舞如此风行美国,而美国人几乎无法理解日本人认为跳舞羞耻的态度。
4.空间的公共性
影片曾多次出现主人公在办公室工作的镜头。从办公室的空间布置来看,日本文化把空间看成是公共的,因为每个人办公的空间之间没有隔板,而且每个人的办公桌也都是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的。更有意思的是,因为男主角是主管,所以,他的办公桌就被放在所有人的背后,这样他就可以看见所有员工的一举一动,而别人则要回过头来才能看见他的(也说明权力距离之大)。同样,舞蹈教室内的空间布局也是如此,虽然有两个舞蹈班,整个空间却是公共的,没有隔开,两个班的学生同时在同一个大空间里各跳各的,彼此能互相看见。
5.注重过去的时间导向 这一点在影片中也有鲜明表现。首先是对交谊舞的态度,传统的眼光占了上风。其次是家长的行为,父亲应该为了家庭牺牲自己的兴趣爱好。男主角一直是传统的追随者,兢兢业业地工作,养家糊口,买房买车,下班与同事去酒吧,早上准时起床赶地铁,被视为成功的典范。女主角梅也是陷在过古的失败中不能自拔,看不见自己的现在和未来。直到男主角去学跳舞,与女主角相识,他们才慢慢反思自己,从而改变了对人对舞的态度,把目光从过去转到了未来。
(三)结语
《让我们起舞?》这部影片反映了很典型的日本文化,但主题却是要人们从传统的文化约束中解放出来,让自己的心灵自由,对自己真诚。男主角在学舞中经历的所有心灵挣扎过程最后成就了他,使他得以摆脱传统的束缚而自由自在地与妻子一起在自家的草坪上翩翩起舞。
六、印度影片《雨季婚礼》(2002)
(一)故事梗概
印度女导演米拉耐尔的《雨季婚礼》(2002)上映后轰动电影界,好评如潮。影片讲述了发生在新德里一个印度大家庭里的非常错综复杂的故事,涉及到印度人的家庭观念,爱情观念,等级观念,现代西方文化与古老印度文化的冲突与调和等多方面的印度文化特征,为我们了解当代的印度文化提供了很好的窗口。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场面宏大热闹,人物多关系杂,却又叙述得非常清楚。虽是喜剧,有许多叫人忍俊不禁之处,却又触动人内心的心弦,让人感动落泪。喜中有悲,痛中有痒:表面的欢乐背后有让人无法启齿的隐情;冲动热烈的感情之中包含冷静的理性。《雨季婚礼》把我们带进一个独特的世界。
故事的主人公主要有六个:一个是新娘的父亲,一家之主。他既传统又慈爱,对家庭负有重大责任,是婚礼的主办者。一个是新娘的表妹,从小母亲去世,所以与新娘一家非常亲近。另外两个是新娘新郎,他们是父母包办的婚姻,婚礼之前几乎没有接触。新郎是从美国归来的工程师,善解人意;新娘虽同意了父母的包办,却同时与另一个有妇之夫有着纠缠不清的感情关系。还有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婚礼承办人,来自社会底层,心地善良,却又强装现代,装酷,声称独身主义;另一个是新娘家的女侍佣,社会地位最低,敏感细致,温和顺从,有一颗待嫁的心。
影片的开始讲述的就是准新娘在婚礼前几天去找与自己有感情纠葛的有妇之夫,希望能与他有个结果,因为她虽然答应了父母包办的婚事,却仍然想找到自己的感情归属。没想到有妇之夫竟然嫌她麻烦,把她甩在路边。
父亲此时己全力投入张罗婚礼的事,一直不断地与婚礼承办人发生争执,因为他想要的是传统的印度婚礼,而婚礼承办人成天向他推销现代前卫的婚礼方式。
从澳洲回来的儿子发现自己难以溶入印度文化。从美国休斯敦回来的新郎发现准新娘的异常,就让她把事情讲清楚,告诉他事实真相。然后,他出人意料地对她的行为表示理解和尊重,并因此蠃得了她的芳心。与此同时,声称独身主义的婚礼承办人突然坠入爱河,爱上了与自己地位不等的新娘家的女侍。在这些事件堂皇发生的同时,一件家丑却正在悄悄侵蚀婚礼的进行,并可能使整个家族蒙羞。影片在大家都知道了这个秘密,父亲决定站出来保护自己的侄女的时候达到高潮,全家由此对父亲更生敬意。在婚礼到来的那个夜晚,暴雨从天而降,但整个家庭的男女老少却在雨中狂欢,仿佛这是他们生活中最美好的一天。
(二)影片表现出的印度文化特征
影片表现出了几个很强的印度文化特征,其一,是父权,男性的勇气和荣誉是受人尊敬的基础,婚姻由父亲安排,婚礼由父亲操办。其二,是散漫型关系,人与人之间只要进入对方的公共空间,就很容易进入私人空间,大家无所不谈,无所不分享。其三,是情绪的外露和感性。人们动作表情夸张,通过非语言的间接方式沟通情绪和冲突。最后,是相当森严的社会等级,通过广为人知的种姓制度表现出来。下面就这些维度对影片作一个分析。
1.男权文化.影片中虽然女性很多,但可以看出真正能做主的有影响力的都是男性。父亲包办婚姻,父亲操办婚礼,虽有与母亲商量的镜头,但决定都是父亲做的。有妇之夫抛弃准新娘,新郎又原谅新娘,都是男权的显示。
男权表现最鲜明的就是那个多年来不为人知的家庭秘密。新娘的表妹性格开朗,懂事,知书达理。由于父母早逝,所以从小与新娘一家关系亲近,甚至将新娘之父看成自己的“父亲”。然而多年以来她心里却始终藏着一个秘密,那就是在她年幼时,曾遭到一个颇有权势的远房叔叔的猥亵(读尾谢)。因为其显著地位,这位叔叔也被邀请来参加婚礼,依然是道貌岸然的样子,受到所有亲戚的尊敬和款待。有一天傍晚,大家围坐着聊天的时候,叔叔走过来,邀请一个小女孩(某个亲戚的孩子)跟他去玩,表妹非常警觉,就跟着过去,当面指出了自己当年曾经遭到的侮辱,并要求他放开女孩。众亲友闻声而来,表妹只能忍住愤怒离开现场。经过很长时间的反复思想斗争,她终于决定将此事告诉父亲,向他求救。父亲开始不信,相信之后却不能立刻决定,因为他不希望得罪那个“叔叔”,更不希望当面冲突。表妹失望之极,决定离开,不参加婚礼。最后父亲决定保护侄女,当众宣布了与“叔叔”切断关系,并要求他当场离开,不得参加婚礼。叔叔猥亵侄女,侄女忍受这个侮辱多年,最后还得通过父亲来声张正义,更加戏剧性地显示了印度文化中的男权思想。
2.集体主义散漫型关系
影片多处都表现了印度文化的集体主义和散漫型的人际关系。首先婚姻是由双方父母包办的,而不是自由恋爱的结果。这个习俗至今存在,而且被社会的知识阶层接受和实践,就说明个人的欲望诉求得服从于家庭利益的倾向。其次,众多亲戚从世界各地赶来参加婚礼,亲戚之间非但不是无话可说,而且显示出许多彼此之间的了解。虽然大家平时不见面,但见了以后就没有隔阂,可以尽情尽兴地交谈各种隐私话题,比如性生活、结婚的需求、个人对家庭的价值等等,完全表现出卢温提出的G类人际交往模式。
3.情绪外露感性
印度文化的情绪外露感性在影片中暴露无遗。影片中的人物从头到尾都是七嘴八舌、高声说话。与其他印度影片相似,舞蹈也是该片的一个重要表现部分。那些美丽直露的舞蹈动作,亲密的身体接触,强烈的肢体语言,都表达了浓烈的情绪感受和体验。影片的色彩也是异常浓烈,以大红金黄为主调。女人的沙丽都色彩鲜艳,化妆也很浓厚。而且大家都不在意激情的表达。
比如从澳洲回来的儿子爱上了一个在婚礼上认识的女孩,半夜里偷偷跑去对方的房间与之亲热,正好被夜半归来的新娘撞见,也没有表现出不好意思。后来还在公开场合上台与之跳激情舞表达感情,被大家叫好。
然而,在描述婚礼承办人与女侍的爱情发展时,影片却表现了另外一种感情表达方式:含蓄深沉。也许是个性的关系,也许是社会地位的关系,这二人之间从来没有直接大胆的爱情表白。侍女从来不敢正眼看别人,在低声下气的同时保持自己的尊严。她也从来没有正眼看过婚礼承办人,只是通过细微的肢体动作表示出自己的好感。婚礼承办人虽然装酷,但见了女性似乎更加羞怯,说不清话,与他跟父亲谈生意时的表现判若两人。最后,他鼓足了勇气,也只是用鲜花做了一个心型的花球,捧在自己的胸前,在一个有月亮的夜晚去向女侍求爱。这一段感情的表现说明在整个文化具有浓烈情感色彩之下,依然存在着鲜明的个体差异。
4.森严的社会等级
以家庭为背景安排婚姻本身就显示社会等级的重要:重要的不是个人的成就,而是这个人所属的家庭。这可能是印度社会得以延续种姓等级制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影片中表现出来的另一个等级层面是使用的语言:英语和印度语。说英语的似乎比说印度语的要高人一等。从澳洲回来的儿子,从美国回来的新郎,甚至间或说几句英语的婚礼承办人,都从侧面表现出这一点。
最明显的是女侍的行为举止。她因为深知自己社会地位的低下,所以总是归顺服从,低眉顺眼,从来不奢望得到来自比自己社会阶层高的人的青睐。当她感觉到婚礼承办人对她的感情时,心中充满了喜悦。另外一件表现社会等级的事件发生在新娘找不到自己的头簪时,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女侍偷了头簪。要不是婚礼承办人偷偷看见女侍在整理新娘的房间时在镜子前悄悄试头簪,然后看见她把头簪放回去,并为她出来讨回清白的话,女侍就可能被冤枉开除、赶出大门了。
另外的表现是婚礼承办人发现自己爱上女侍之后的复杂心态,因为女侍的社会等级比他要低,所以他思想斗争很厉害,这种思想斗争本身反映的就是对社会等级的敏感。最后他战胜了这个障碍,则说明他自己追求的现代思想占了上风。
(三)结语(略)
第二篇:跨文化交际理论
跨文化交际理论
一.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 1.“文化”的含义:
“文化”二字最初没有联系在一起,它的意思是统治者通过观察天象,可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可以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
西方的“文化”引申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泰勒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理。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认为文化分为两种:狭义的文化指的是历史上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文化的分类:按内容分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四个方面。3.文化的特性:
(1)文化史人类独有的,是区别人类和动物的主要标志,文化史社会遗产,而不是生理遗传。(2)文化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3)文化中的大部分是不自觉的,人总是自然而然地表现其文化色彩的。(4)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
(5)文化是动态的,文化的形态与一定的历史时期相联系。
4.隐性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内容:时间观念,对空间的利用,成就感,交际模式,对环境的取向,家庭关系,上下级关系模式,对个人的看法,对竞争和合作的偏爱,谦虚的挂念,对规章制度的需要,对宇宙的看法,法律的观念,工作积极性,对领导的看法,社交频率,友谊的性质,控制感情的模式,依据年龄、性别、阶级、职业、亲属的关系,确定地位及相关角色。5.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种文化不可能没有与之相应的语言;抽取文化内容,语言也不能独立存在。
语言是用于记录文化的符号体系,是文化的主要载体。语言和文化相互依附、促进和制约。
6.人类交际的主要手段:符号是人们交际时使用的主要手段,任何符号都可以用来交际。7.组成交际行为的八个重要因素: 信息源/行为源 编码 信息 ④渠道
⑤信息接收者/反应者 ⑥译码 ⑦反应 ⑧反馈
8.影响交际的因素:
宽泛的交际环境:包括价值观念,文化取向,宇宙观,社会结构,心理因素,物理环境因素等。情境因素:包括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角色关系,交际发生的场合、时间、所涉及的话题等。9.“跨文化交际”的含义: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实际交际的过程。
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因为不同人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生活方式、受教育情况、信仰、性别、年龄、政治、经济情况等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差异,跨文化交际中双方的文化背景,可能基本相似,也可能相去甚远。
不同国籍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与不同职业的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程度上的差异。10.汉语教师了解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必要性:
世界上时空的紧缩不能使人们心理上的距离自动消失,语言只是日常生活交往中涉及的众多代码之一,语言代码仅是文化这一符号系统的一部分。
人们在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他们编译码的过程、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语言使用规律、语篇组织结构等众多方面的差异,因此不同文化的人们在相互交往时常会有“咫尺天涯”的感觉。文化上的差异会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相互理解与和睦相处带来极大的困难,认识跨文化交际的本质,能解决和避免交际中产生的冲突、障碍等。
二.文化定势:
1.“文化定势”的含义及特点:
A.含义:对现实的某一方面,特别是某些个人或社会群体的相对僵化、过分简单或带有偏见的认识。B.特点: 过分简单化 不加鉴别的判断 以偏概全 ④有影响力
⑤有顽固性,拒绝新的信息 2.文化定势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 A.价值:
了解各国文化差异的捷径; 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 跨文化交际中预测的依据; B.弊端:
阻止跨文化交流的发生; 严重影响跨文化交流的质量; 构成歧视行为;
3.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 尊重不同的文化 理解与适应目的语文化 求同存异对待文化冲突 ④外为我用,发展本国文化
三.世界观、民族性格、价值观、思维方式、民族中心主义:
1.基于文化定势的考察:中国人与欧美人世界观的差异:中国人作为东方的代表,认为天人合一,世界上万物皆一,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各组成因素互为存在条件。西方认为世界的组成部分是对立的,并存的,相互独立的,即“物我两分”,如精神和物质,主体和客体就是这样的关系,他们相互独立,自主,矛盾。
2.基于文化定势的考察:中国人与欧美人价值观的差异:中国人喜欢尊重老人,行为举止注重含蓄,任何都以集体为重,而欧美人比较注重年轻人,行为直率,注意个人利益的得失。3.基于文化定势的考察:中国人与欧美人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英美人偏好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 中国人偏好综合思维,英美人偏好分析思维; 中国人注重“统一”,英美人注重“对立”; 4.中国人民族性格的转变:
中国人开始摆脱绝对化地以群体取向为上的道德束缚,开始要求把道德的社会功能从主要是调节人际关系改变为主要保证个人得以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上来,人们做到“先公后私”的同时注意维护个人应得的利益。在平等观念上,传统的要求结果均等或差序的格局被要求以机会均等代替。人们开始要求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广泛干涉及过多关注应当受到限制。
④一些不符合时代特点的观念开始退出历史舞台,如“中庸之道”“知足常乐”等旧观念正在破除,勇于革新等观念正在形成。
⑤社会期望由“无为”和“依赖”开始向“有为”和“自主”转化,其结果必然是自我的注重和珍重。5.“价值观”的含义及特点:
A.含义:个人或群体所特有的一种显性或隐性的认为什么是可取的观念,这一观念影响人们从现有的种种行为模式、方式和目的中作出选择。B.特点:
相对的稳定性,不会轻易改变;
在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价值观往往会随之发生变化; 价值观既有阶级性也有民族性;
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之间,有相同的成分,也有不同的成分; 6.Hofstede衡量价值观的尺度:
A.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文化强调的是自我和个人的成就,与集体、社会的关系松散,相互依赖程度弱;集体文化强调社区和群体的和谐,与集体、社会联系紧密,相互依赖程度强。
B.权利距离:权力距离衡量的是人们接受权利不平等状况的程度。这一尺度关心的基本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问题。
C.对不确定因素的回避程度:对将来情形的不确定性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基本事实。回避不确定性是指一种文化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容忍或要避免不确定性。
D.男性-女性:性别上的生理差异是否应该运用到社会活动的角色中去。7.“思维方式”的含义:是人们思维的习惯或思维的程序。8.西方国家典型是思维方式分类:
归纳推理法:从具体事实出发,进行归纳概括,从中得出观念性或结论性的东西。
演绎推理法:思想理论具有真实性和重要性,倾向于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从一个概念推导出另一个概念。直觉推理法:它强调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并利用来自权威的思想。
④辩证逻辑法:要求分析和综合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相结合。
9.思维方式与语言文字的相互关系:不同语言文字的背景下的人思维方式有差异。说线式语言的人,思维方式是直线式的,注重观察和测量得出观念;说点式语言的人,思维方式是曲线式的,注重逻辑推理得出的概念。10.民族中心主义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A.影响:它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交际距离。我们采取的态度是民族中心主义的反面,即文化相对主义,就是一种文化的行为只能用其自身的准则趋理解和评价,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只能用对方文化的信仰、价值观、社会规范等作为标准来解释和评价其行为。
B.方法:培养人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与对方建立平等的关系,避免先入为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不同群体或文化成员。
四.汉语语构文化、语义文化、语用文化:
1.汉语独特的语构文化的主要体现:语构文化是语言在结构方式形成的语言本身的特点。它体现在语言符号的长短,摆放的语序等。
2.不同语言中词汇意义的对应关系分类:① 重合词汇 ②平行词汇 ③ 全空缺词汇 ④ 半空缺词汇 ⑤ 冲突词汇。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应强调的基本语用文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应强调的基本语用文化是指教会学生在适合的场合使用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五.非语言符号与跨文化交际: 1.非语言交际手段在交际中的功能:
表示情感;大体语言;发送关于个人的一些信息;④礼仪或宗教仪式;
2.人体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人体语具有普遍性、直观性、灵活性、亲切容易使人理解,可以达到语言交际无法达到的效果。
3.基于文化定势的考察:中国人与欧美人时间观的差异:
A.过去、现在、将来的侧重点不同:中国人重视过去,其时间观带有较重的向后看的特点;在伊斯兰文化中,人们相信将来时属于真主阿拉,所以其时间观念上有重视现在的倾向;佛教徒和印度教徒总是把希望寄托于来世,时间取向是将来。
B.直线时间观和环形时间观:在大多数西方文化中,其主流文化是用直线方式来看待时间的,即充分的意识到过去、现在、将来,把重点放在将来;佛教和印度文化,是环形时间观,他们认为历史循环式发展,有生命的东西永远像车轮运转一样在天堂人间和地狱。
C.单向时间习惯和多向时间习惯:单向时间习惯是一种强调日程、阶段性、准时性的时间观念。西方多是单向时间观念。多向时间习惯对工作安排不那么固定,时间限制不那么死,时间安排更为随便,更讲人情味,亚洲大部分国家都属于多向时间习惯。六.文化休克、跨文化交际能力: 1.“文化休克”的含义及表现:
A.含义: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深度焦虑症。B.表现:
由于不断进行必要的心理调整而引起的疲惫; 由于失去朋友、地位、职业和财产而引起的失落感; 不能接受属于新文化的成员或者被这些成员拒之门外;
④在角色、对于角色的期望、价值观念、感情和自我认同方面感受到的混乱; ⑤在觉察到文化差异后感到的惊奇、焦虑甚至厌恶和气愤; ⑥由于不能对付新环境而产生的无能为力的感觉; 2.文化休克的四个发展阶段:
蜜月阶段:指人们心理上的兴奋和乐观阶段;
指兴奋的感觉被失望、失落、烦恼和焦虑所代替的阶段; 调整阶段:指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沮丧和迷惑之后,外乡人逐渐找到了对付新文化环境的办法,了解了当地的风俗习惯,理解到异文化里的优点与当地人接触增多,并建立起了友谊;
④适应阶段:沮丧、烦恼、焦虑消失,基本适应了新的文化环境和当地风俗,能和当地人和平共处。3.避免或解决文化休克的方法: 与人交往
放慢生活节奏,简化日常工作,尽量放松 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布置一些熟悉的物品 ④养成习惯,生活有规律
⑤哭、笑、唱歌、祈祷、绘画,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 ⑥不要因失败而自责,修订自己的目标,留出更大的回旋余地 ⑦重新努力学习语言,在简单的场合中应用 ⑧安排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体育锻炼
⑨在伤心时向朋友吐露心中的哀愁,他们的帮助会使自己感到温暖 ⑩做一些简单的决定,并付诸实施 4.有效的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内容: A.基本交际能力系统:(1)语言和非语言行为能力(2)文化能力(3)相互交往的能力(4)认知能力
B.情感和关系能力系统:
(1)情感能力主要指的是移情能力,有六个步骤: 承认个人和文化之间存在大量差异 充分认识自我
悬置自我,消除自我和环境的分离状态 ④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位置,深入别人的心扉 ⑤做好移情准备,经验移情
⑥重建自我,享受别人经验而产生激情与欢悦,也必须能够恢复自己原来的精神状态,再次看到自己的文化常态(2)关系能力:
交际双方应满足彼此自主和亲密叫我的需求;
相互吸引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交际以产生共识为前提,而共识涉及文化取向、价值观等方面的共享; 以适应对方代替群体中心主义; C.情节能力系统:
情节中的行为必须达到人们的期望; 实现心目中的交际目的的能力;
遵循特定情景中的交往规则的能力:即如何开始、如何结束谈话、如何对对方的话语作出反应等; D.策略能力系统: 语码转换策略 近似语策略 合作策略 ④非语言策略
第三篇:用多元智能理论
用多元智能理论构建新的学生观
梅河口市水库中学贺黎明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来的。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将智力看做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的 认识,而认为人的智力分为:语言/言语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等九种智力构成,并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以及发展的潜力等。
多元智能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构建新的教育观和新的学生观、智力观,对于我们实施新课程,树立新的学生观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多元智能理论能帮助教师正确地分析、认识学生,树立积极的学生观。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对教育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随着它的逐步深入,对教师形成新的学生观有很大帮助。
1、通过学生行为能力分析其特长,发展学生的优势,改进教学。每个学生都同时拥有以上的几种能力,只是在每个人身上所表现的不同,某些同学在某个方面比较突出,而有的同学则显得很差。因此,每个学生都有他独特的和出色的一面,只要我们能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为他们提供适合的社会环境和教育,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就会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自己突出的一面发展的更好,并使之成为将来的一种优势。
2、通过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各种不同的表现,正确认识学生。
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就不会评论哪个学生聪明、哪个学生不聪明了。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学生在那个方面的智力比较优秀,并且发展它。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知道每个学生的不足,并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促进不足的方面有所发展,弥补学生在智力方面的缺陷,使学生发展的更完美。
3、按照学生的智能类型和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既然学生的智能类型和特点不同,对学习的具体要求也不同,那么教师就应该按照学生的智能类型和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精神,让他们都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激发他们主动求知的情感和欲望,经过自身的努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多类型、多层次的人才。
4、教师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积极地评价学生。
多元智能理论对于完善我们的评价体系有很大帮助,有利于我们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同时他们也是出色的。教师只有树立了这样的学生观,就会对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学生,观察和接受学生。这也正是新课程倡导的评价学生的改革方向。
(二)、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构建新的教育观。
1、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工作是使每一位学生受到教育,得到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殊的优势发展领域。因此,学校里没有差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要为他们提供了合适的环境和教育,他们必然会成为社会需要的多种类型的人才。教师要真诚地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
造就之才,要深入了解他们每个人的智力发展的类型和特点,要为学生身心多方面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良好环境和科学的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2、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的智能类型和发展水平都存在差异,但每种智能都可以通过练习得到改善和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训练的黄金阶段对学生的各项智能加以训练,发展学生的特长、能力、个性以及社会实践能力。
3、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是教育学生的因素,无论是后勤工作,还是政教团队工作,都有教育的因素存在。只要学校能根据学生的要求安排学校的各项工作,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注意加大对教育教学设施的投入,多购入丰富多彩的充满教育意义的图书,使他们在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锻炼自己的各项能力。
(三)、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每个学生都与生俱来的拥有九种智能,各种智能在相当程度上是彼此独立存在的,每个人都是具有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解决问题时需要多种智能组合起来、共同协作。学生将来要面临的社会是非常复杂的,学生必须拥有多种智能,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我们知道每种智力因素都可以通过训练提高和弥补,只要我们利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有利因素,通过各种形式训练,使每个学生在每个方面都有所发展。
1、利用各种活动和训练,促进学生特长发展。教师发现学生的某方面具有一定的特长,可以为其设计最佳的训练方案。当学生的这种智能有所发展后,可以用他已有的智能及验证方法,使这些智能迁移到其他智能
中去,最终成为学生的实际生活技能的一部分。
2、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促进学生操作能力的发展。学校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间,设计训练学生多种智能的发展,尤其是学生操作能力的提高。
3、利用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学校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通过活动培养劳动分工、合作的技能以及社会交往的能力。
4、改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新课程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师生关系的改善,减轻了学习的压力,更真切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就可以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培养了学生自我解嘲的能力,学会了进行合理的争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智能。
第四篇:从跨文化的角度研究故事影片名字的英汉翻译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非言语交际在“别对我撒谎”中谎言分析的作用 2 《支那崽》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3 从广告层面比较研究中美文化差异 4 商务英语信函词汇的特征 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评析《夜色温柔》中美国梦之破灭 6 寻找真正的自我 消极商务信函写作策略 8 组织学习障碍及相应的对策 中西方悲剧爱情故事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穆斯林的葬礼》与《荆棘鸟》之比较 10 论海明威《死在午后》的悲观主义色彩 12 谈成长中的大卫•科波菲尔的情感波折 On Application of Skopostheory in Translation of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14 浅谈礼仪在商务谈判中的重要性及其相关策略 15 《弗兰肯斯坦》的悲剧性 法律英语中的情态动词shall的翻译 17 试谈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18 从《刮痧》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 论杰克•伦敦的个人经历和信仰对《野性的呼唤》主人公巴克命运的影响 20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红楼梦》颜色词的英译 Cul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A View of Body Language 22 论《围城》中的语码转换 23 汉语叠词翻译的对等研究 24 从生态视角解读《瓦尔登湖》 25 论中美商务沟通中的跨文化意识 浅论《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的心里分析技巧 27 《爱玛》的婚姻观分析 A Popular Form of Subtitles Translation by Fansub Group on the Internet 29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Religious Constituent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hristians 30 论斯嘉丽对南方的背叛
英文谚语的文化场景在中译文中的缺失与弥合 32 合作原则与关联理论比较
浅谈英汉文化差异对称呼语的影响
简析《雾都孤儿》中善与恶在人物塑造上的体现 35 《雾都孤儿》中的批判现实主义
The Application of Corpus in Teaching English Reading 37 论《傲慢与偏见》中婚姻选择的经济动因 38 “合作学习”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9 从《竞选州长》看马克•吐温的幽默艺术 40
An Analysis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ranslation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从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角度论网络流行语的可译与不可译 《女勇士》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新闻标题研究 从《蝴蝶夫人》到《蝴蝶君》的蜕变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论圣经诗篇的修辞特点
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叙述艺术--以《一个明亮干净的地方》为例 中英禁忌语比较分析 苔丝悲剧的原因
从伊登和盖茨比之死探析美国梦破灭的必然性 论《红字》中的清教主义思想 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分析
从象征主义视角看《阿拉比》和《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
研究交替传译中的笔记特征以及它对翻译准确度的影响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s 浅析《老人与海》中的悲剧色彩 艾米莉狄金森死亡诗歌的解读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应对写作逻辑乱象的对策
模糊语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语用研究 试析《珍妮姑娘》中女主人公的悲剧根源
紧身胸衣和缠足:十八世纪欧洲和中国女性的社会角色解释 《愤怒的葡萄》中的圣经原型 苔丝悲剧中乌托邦情结的探析 多媒体中学英语教学的优缺点
从《撞车》谈种族主义对美国黑人的影响 数字模糊语义的汉英翻译
英汉禁忌语对比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及翻译策略
莎士比亚:男权神话的守望者—莎士比亚戏剧的女性主义解读 《荷塘月色》的两个英译版本的比较研究 论谭恩美《喜福会》中文化身份迷失与探寻 功能对等视角下记者招待会古诗词翻译策略研究 分析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悲剧意识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下《嘉莉妹妹》主人公命运评析 在归隐中相遇—论梭罗与陶渊明的诗意人生 初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障碍因素及对策
消费主义视角下看《麦琪的礼物》中的男女主人公 《麦田里的守望者》男主人公霍尔顿的人物形象分析 《荆棘鸟》之宗教观 文化负迁移对翻译的影响 对外新闻的导语编译研究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解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特征及其成因 87 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对比研究——以“死亡”委婉语为例 88 从《简•爱》与《藻海无边》看女性话语权的缺失 89 探析《蝴蝶梦》中的悬念写作手法
“垮掉的一代”没有垮——简析《在路上》中年轻人的生活观 91 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从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猫和老鼠》对比中美儿童教育的差异 93 An Analysis on Shear's Personality in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94 圣经对J.K.罗琳创作《哈利•波特》的影响——对《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写作手法及其宗主题的研究
“红”的中英对比及其翻译
浅论《汤姆琼斯》的现实主义特征
A Brief Analysis of Public Sign Translation 98 温和的反叛者——论《小妇人》中的女性群像 99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比较 100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比较 101 论《爱玛》中的反讽
论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语篇衔接与连贯 103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中天气描写的作用 104 从目的论的角度浅析美国电影字幕翻译 105 旅游标语英语翻译标准研究
《高级英语》中某些修辞手法赏析 107 语用预设视野下的广告英语分析 108 哈金小说《等待》中的女性悲剧分析 109 从美国汽车看美国文化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 111 《吉姆爷》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112 从小说《德克拉》试论吸血鬼文化
浅谈《阿拉比》的写作手法及其瘫痪主题 114 商务英语评论中的态度意义分析
从《野性的呼唤》浅析杰克伦敦的哲学思想及其哲学倾向
The Exploration of Black Female Characters in Toni Morrison’s Novels 117 NBA和CBA的文化差异分析
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资料汉英翻译及翻译策略
语境顺应视角下英语情景喜剧中幽默字幕翻译--以《生活大爆炸》为例 120 目的论与外国汽车商标的汉译
论《家》和《儿女一箩筐》中的中美家庭文化差异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xx中学为例 123 从概念整合视角解析《小王子》
英汉工具类名转动词实时构建的整合分析--基于网络论坛语料 125 On Disillusionment of “American Dream”--A Comparative Study on Fitzgerald and Dick Diver 126 浅析英语新词的构成与翻译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及翻译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论商标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非智力因素与英语学习的关系-以xx大学学生为例 130 委婉语的适用性原则和策略 131 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132 叶芝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 133 《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 134 中西饮食文化中的差异
关于《白鲸》中的象征主义手法运用的研究与探讨 136 从跨文化传播角度论中国饮食文化资料的英译
英语新词特点研究——词汇学习和了解文化的有效途径 138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功夫熊猫》电影字幕翻译 139 从《简爱》看电影对名著的改编 140 对《雾季的末日》主题的解读 141 从美国梦看美国社会流动机制 142 面部表情和目视行为的跨文化研究 143 王熙凤和斯嘉丽的比较
诀别武器之缘由——再读《永别了,武器》 145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 146 从《海狼》看杰克•伦敦的女性观
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自由 148 高中英语阅读技巧教学 149 《魔戒》中的女性人物
从跨文化角度浅析化妆品商标翻译 151 《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
152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汉语数字成语英译策略研究
153 对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现状及激发策略的调查分析—以屏边高级中学为例 154 英语模糊限制语的分类界定及其语用功能
155 动画片《花木兰》对中国传统道德的解构和重构 156 论性别歧视
157 Approaching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a Lexicological Perspective 158 中西方礼貌用语的差异
159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Letter “A” in The Scarlet Letter 160 非规范性法律文书的文体特征探究
161 On Nonequivalence of “Ren Min” in Chinese Legal Texts to “Peo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mparison 162 礼貌原则在口译中的应用
163 解析威廉布莱克《老虎》中的修辞运用及其对英语写作的启示
164 A Comparative Study of Western Knight and Chinese Knight in Idylls of the King and Eight Heavenly Deities 165 霍尔顿形象解读
166 Analysis on the Withdrawal of Feminism in The Great Gatsby 167 报刊英语新词的汉译
168 Influences of Encouraging Words on Students In High School Classes 169 《老人与海》象征主义探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70 英语学习者对合作学习的看法 171 无尽的欲望致使毁灭
172 功能对等理论下的英语动物习语翻译 173 论《在另一个国度里》中的象征主义
174 Analysis of Cross 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Failure 175 从《鲁宾逊漂流记》看性格对命运的影响 176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中文旅游文本翻译
177 从语言角度分析《功夫熊猫》中中西文化的交融 178 分析《简爱》和《名利场》中的女性主义 179 商务英语中的缩略词研究
180 On Misreading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Analysis 181
182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的节奏分析 183 从民族特性看中美高等教育差异 184 从消费文化看《美国悲剧》
185 Influences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on Ezra Pound 186 用眼睛透视心灵—评析《老人与海》 187 浅谈涉外英语合同的特征及翻译技巧 188 金钱决定婚姻
189 Comparing the Reasons for Hester Prynne’s and Tess D’Urbervilles’s Tragedies
190 Problems Occur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Chinese Learning English and Its Possible Solution 191 中西方茶文化映衬的文化差异
192 从《无名的裘德》看哈代的现代性意识 193 《简爱》中罗切斯特性格与命运研究 194 功能对等理论透视下的影视片名翻译
195 相同的追求,不同的命运——《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比较
196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
197 从跨文化的角度研究故事影片名字的英汉翻译 198 外贸企业的汇率风险规避
199 Culture-oriented Strategies in Publicity Material Translation for Yangzhou City: a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m 200 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作用及相对应的培养策略
第五篇:[素质教育]世界跨文化教育理论流派综述
【正文】
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education),一般是指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一种教育。在英语当中,与之相近的词汇还有“cro-cultural educatio”(多种文化的教育)和“tra-culturaleducation”(异文化的教育)等。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看,人类的一切教育活
动都是建立在某种特定文化基础之上的,教育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换言之,每一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所属,而每一种教育也都与特定的民族文化密不可分。按照教育的民族属性,它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单一文化教育”和“跨文化教育”两大类。前者是指受教育者所受教育基本上仅局限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具有单一的民族属性,如早期的美洲印第安民族教育等。而后者,则是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的。如移民教育、殖民地教育、留学生教育、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等,均属于跨文化教育的范畴。也就是说,在单一层民族教育的背景上实施异文化教育的现象,都可以视为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的实践,在人类历史上久而有之。但人类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则始于本世纪。特别是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里,各界学者自20世纪上半叶起对跨文化教育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并从不同的立场、目的和学科角度提出各自的观点和主张,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派流。时至今日,跨文化教育研究已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扩展到加拿大、前苏联、澳大利亚、日本、东南亚及中国等诸多国家。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择选一些影响较大的跨文化教育及相关理论流派作一简略介绍,供我国有关教育研究人员借鉴和参考。
一、文化变迁论
1、文化人类学派的观点 本世纪初期,伴随西方殖民地的扩大和传教士的布教等活动,西方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入世界各地。许多非西方国家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后,其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迅速瓦解崩溃。以此为背景,有关文化变迁的研究进一步引起世界各国人类学界的强烈关心。在早期的进化论学派、传播学派、功能学派、历史学派等研究的基础之上,美国人类学会于1935年在其下属的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TheocialcienceResearchCouncil=RC)当中,指派罗伯特·莱德菲尔德(RobertRedfield)、赖福·林顿(RalfLinton)、米尔维勒·赫斯克维兹(MelvilleHerskovits)3名人类学者负责成立了一个专门从事“文化变迁”(或称“涵化”)研究的委员会,对有关文化变迁的概念、研究课题、研究方法等进行研究整理。经过1年左右的细致深入研究,于1936年发表了一份题为《文化变迁研究备忘录》的研究报告。虽然该报告仅有4页,但却给文化变迁下了一个非常精辟的定义,并将到当时为止的有关研究课题和涉及领域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对后来的文化变迁研究产生很大影响。
该报告书主要由五个方面的内容构成。首先,他们将文化变迁(acculturation)定义为:“不同文化集团持续而直接接触的结果,使其中的一方或双方的原有文化发生变化的现象。”(注:江渊一公著:《异文化间教育学序说》,第68页,日本九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版。)其次是研究的路线,包括有参考价值的论文索引、资料的分类、分析的方法。第三是对文化变迁问题的分析,包括民族间接触的类型划分、文化变迁的状况、文化变迁的过程。第四是在文化变迁过程当中文化选择和融合的心理结构,包括个人的作用、对相异文化采取接受或拒绝态度,人们的人格类型特征、因性别及社会地位、信仰、职业等不同所导致的态度差异、在文化变迁过程的初级阶段时的反抗与妥协心理、伴随抛弃固有行为方式所引起的精神上的忧虑。第五是文化变迁的结果,包括接受、调整和拒绝。
这一研究虽然还不能构成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但却在相当程度上为以后的文化变迁学说及跨文化教育研究提供了一种基础的理论框架。例如,指出不同文化集团持续而直接接触所导致的文化变迁,并不一定局限于一个文化集团,可能会导致双方都发生某种变化。也就是说,文化接触的作用和影响往往具有双向性。而且,接触的结果除同化、拒绝同化外,其中所说的“调整”实际上指出了文化融合及创造一种新文化的可能性。另外,正确地指出了对待异文化的态度还会因个人的人格特征和具体情况而产生差异。而在研究报告中出现的许多术语,如传播(diffusion)、选择(selection)、适应(adaptatio)、变迁(acceptance)、调整(adjustment)、融合(integration)等,至今仍被学术界所广泛使用。
但文化变迁学说的真正形成,是距此约20年后由文化变迁研究专门委员会的一些新成员,在过去的基础上通过进行大量新的调查研究来完成的。他们于1954年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报告。它与193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