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用中国话语体系解读中国道路
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用中国话语体系解读中国道路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6日 09:00 来源:《求是》 期号:2012/14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一个民族要站在文明的高峰,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发展进步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过程,是中国理论和学术话语发展进步的过程。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立足中国伟大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是时代赋予理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一、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时代进步和实践发展提出的重大课题
理论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础。纵观历史,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勃兴;而文化的每一次跃迁,无不以思想的觉醒和理论的创新为引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由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90多年来,我们党在风云激荡中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在风险考验中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在实践发展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展现了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这已经成为我们这个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今天,我们正置身于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正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时代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需要我们具有更高的理论自觉、更坚定的理论自信,不断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不断提升中国理论和学术话语的创造力和影响力。
丰富、生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我们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坚实基础。过去的30多年,中国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这一变革的广泛性、深刻性,在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它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中国人民的命运,也深远地影响了世界的格局和发展进程。中国的发展实践和成功经验,蕴含着先进思想理论的伟大创造,蕴含着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它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早已超出现有的、流行的“理论框架”的解释范围。面对人类文明史上这样的伟大壮举,我们应该坚信,中国不仅可以成为经济大国,也能够成为思想理论大国;不仅能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也能为人类贡献璀璨的精神文化财富。
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空前关注,为我们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提出了紧迫要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世界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国际舆论中越来越多的话题围绕中国展开,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术场合出现中国学者的声音,关于“中国奇迹”、“中国模式”、“中国经验”的讨论持续升温,当代中国研究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是世界各国知名大学或智库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国际社会在深刻反思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同时,都在关注中国的表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国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理解和认同。可以说,中国正日益从国际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站在世界目光的“聚光灯”下。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实践所产生的巨大国际影响,为我们深化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推动中国理论和学术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契机。
担当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撑的历史重任,迫切要求我们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列宁曾把建设社会主义形象地比作攀登一座崎岖险阻、人迹罕至的高山。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我们取得了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但我们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肩负着一系列世所罕见的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仍将面对一系列可以预料、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顺利推进这一历史进程,离不开科学理论提供思想指导和智力支撑,热切呼唤着理论和学术的创新发展,也为理论创造和学术研究开辟了广阔天地。这迫切要求我们从理论上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课题,深入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鲜活经验,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不断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二、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核心是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和自信
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不是无根浮萍式的主观臆想,不是盲目的自我陶醉,而是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明确的内容指向。对当代中国理论工作者来说,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坚实基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觉和自信。
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就要深刻认识我国发展道路的历史意义。历经深重的苦难、艰辛的探索和不屈的奋斗,中国人民在反复比较中找到了一条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伟大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多年来,正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实现了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条道路,既没有重复近代许多大国靠对外侵略扩张崛起的老路,也没有照搬别国模式,而是在基础极其薄弱的条件下,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智慧、牺牲、奋斗闯出来的。走这条道路,是中国近代面临的基本问题和历史任务决定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是引领中国实现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对世界的独创性贡献,它拓展了世界现代化的路径,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特别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就要深刻认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鲜明特征。在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宝贵结晶,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既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既继承了前人,又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理论指导和强大精神力量,也为世界贡献了独具魅力的思想理论成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观念,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思想等,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思想,闪耀着“中国式智慧”的光芒,彰显着理论创造的精神,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诸多难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必将在人类思想宝库中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就要深刻认识我国制度体制的内在优势。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制度设计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上,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它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比如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比如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政治制度,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和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克服了其中的弊病和不足;既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民主权利,又能形成共同意志,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既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又适应了我国人口和民族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传统文化影响深厚等现实状况。这些独特的制度设计,既具有其客观必然性,又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近年来,我国圆满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成功战胜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努力打造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的现实:尽管我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但在世界话语体系中“西强我弱”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尽管世界上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产品,但缺少被世界广泛接受的中国学术话语;尽管我们进行了鲜活的实践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创造资源,但一些人仍然盲从甚至照搬西方理论和学术话语,削中国实践之足、适西方理论之履,等等。这些都说明,与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深刻变化相比,与中国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和丰富的理论资源相比,我们的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相对滞后。当代中国的理论工作者必须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和学术话语体系,不断提升我国理论和学术的国际话语权。
自觉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和真理性而言,还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然而,一个时期以来,一些人习惯了按照流行的西方学术思想和学术理论来分析问题,并以此为时尚,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当国际金融海啸席卷而来时,西方国家很多人却把探究的目光投向《资本论》,致使这部写于100多年前的巨著重新热销。甚至连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也不得不承认马克思的思想力量,认为他是资本主义社会深刻的“病理学家”。这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和无可辩驳的真理性。当今时代,世界正在经历纷繁复杂的变化,人类社会面临诸多亟待攻克的难题。越是这样,越需要借助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当代中国,观察当代世界,破解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难题。
增强推动理论和学术创新的底气和勇气。很长一个时期,由于中国经济文化的落后,我们在思想理论上说话不那么硬气。然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功推进,已经到了改变这种状况的时候了。有学者认为,如果说打开国门之初,我们中一些人仰视西方还可以理解,那么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今天还是动不动美国怎样、西方怎样,就有点贻笑大方了,恐怕连西方人对你都要少三分敬意。一个只会用别人的话语说话的民族,在世界上是没有分量的。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发展、对于国际问题的认知,应该在汲取世界智慧的同时,善于用自己的价值观加以评判,用自己的话语加以表述。对于西方话语,我们应该变“仰视”为“平视”,敢于进行平等的对话,敢于直面现实问题,理直气壮地通过讲道理、摆事实,从两种制度、两条道路的对比中说明自己的优越性。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步西方话语后尘的状况,打破西方话语的垄断。
着力提升学术创造能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打铁还须自身硬”,打造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增强竞争力和影响力,关键还是要提升学术创造能力,真正拿出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营造创新氛围,善于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宽广视野观察和思考问题,善于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中捕捉创新素材,善于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中汲取丰富养分,不断创造体现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的新的学术观点。大力推进科研方法和科研手段创新,坚持唯物辩证法这一根本方法,继承我国传统研究方法,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在打造与理论创新相应的学术话语体系的过程中,要善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正如“实事求是”这个汉代成语成为毛泽东思想的一个用语一样,我们要善于从我国古代话语体系和西方话语体系中去伪存真、吸收借鉴、赋予新义、为我所用,创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概念、学术语言,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中国话语”、“中国学派”。
善于用中国话语回应国际社会的关切、质疑。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发展崛起十分关注,但心态复杂。有的真诚希望了解“中国奇迹”发生的原因,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有的对中国的制度和政策颇为不解,对中国的未来持怀疑态度;还有的抱着防范和敌视的心态,不遗余力地进行思想攻击和价值观渗透。这就需要通过坦诚的交流,把我们发展的事实、成功的原因、未来的前景传递给国际社会。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和阐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行科学概括和提炼,对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包容性发展等重要理念进行深入阐释。特别要针对西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对我们的攻击,旗帜鲜明地亮出我们的观点和主张,讲清楚我们的民主观、自由观、人权观,讲清楚我们的新闻观、法治观,讲清楚我们的民族观、宗教观,澄清事实真相,消除偏见和误导。要研究对外传播艺术,坚持贴近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实际,贴近国际学术界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接受习惯,特别是善于运用国际社会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语言表达方式,努力做到“中国立场、国际表达”,讲好、讲活、讲深“中国故事”,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伟大的实践孕育催生伟大的思想和理论。我们相信,中国道路的成功,带来的不仅是一个经济大国、经济强国,而且将是一个理论大国、文化强国。当代中国的理论工作者,只有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立足中国实践,科学概括中国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和学术创新,不断提升我国国际学术话语权,才能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执笔:张伯里)
第二篇:增强理论自觉 占领意识形态制高点
精
增强理论自觉占领意识形态制高点
意识形态是政党的精神旗帜,是整合力量、凝聚人心的思想武器,也是建立和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支撑。在现代文明条件下,意识形态开放性、多样性、重叠性、交融性等特点越来越明显,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从我国当前的现实状况看,无论是力量的对比,还是意识形态的交锋态势,仍然是西强我弱的状态,政治上的宪政民主、思想上的普世价值、经济上的新自由主义和文化上的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思潮不断增多,部分党员干部在淡化意识形态思想的影响下,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长期性缺乏清醒的认识。
一、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有效性
理想信念是对未来远景和远大目标的自觉的价值认知和价值追求。意识形态只有被全体人民内化为内心深处的理想信念,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一个理论创新刚刚开始的时候,往往不被大家所接受,但如果理论本身是符合科学精神的,它就会逐步变成一种共识。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以及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根本对立关系,正确地判断了未来世界发展的趋势,具备了理论的先进性;在政治立场上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统一,具备了价值取向的正当性。我们党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正是由于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精
精
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实现了意识形态功能和主题由斗争向建设的转变。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既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坚持理论自信的根本所在。
实现两个巩固,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分层分类推进,在党内关键是解决好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问题,面向社会关键是解决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问题。要把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专业课、基本功和看家本领,学得越多、学得越深,就越能认识真理,越能加
强党性,越能坚定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一个封闭僵化的理论体系,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不断丰富完善其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升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要把科学理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掌握,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转换为坚定的政治信仰、科学的思想方法,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不断提升我们的理论境界。
二、发挥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价值共识的引领整合作用
精
精
意识形态体现为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是整体社会发展和个人人生价值体现的精神支柱与文化保证,具备着将个体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从国家层面来看,共同的理想信念通过积极应对西方的价值输入,促进价值共识的形成和价值整合的完成,从而形成共同的社会凝聚力、国家凝聚力和民族凝聚力。从社会层面来看,它使社会个体从科学的理性思维出发,正确认识价值的本质,把追求眼前价值与确立正确远大的价值追求结合起来,达到共同的理论自觉。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必然产生不同的经济表达、政治表达、社会表达、文化表达。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人类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意识形态会相应地改变自己的内容和形式,通过自身时代内涵的丰富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鲜明主题,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中国梦作为当代中国发展的社会共识,萌发于近现代中国170多年的历史,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60多年的实践,凝练于改革开放30多年的创新。中国梦的产生,依托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聚焦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层
精
精
背景和差异化表现,蕴含着中国精神的时代要求,既体现了一元,也代表了多元。因此,中国梦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连接全国各个民族、各个阶层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对于引导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和道德上的共同进步,对于社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要紧紧
围绕这一时代主题,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三、以强烈的问题意识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维度:一个是实践维度,一个是文化维度,既要和中国实践探索相结合,又要和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时代需要我们解答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越来越多,只有对此作出强有力地理论阐述和解答,才能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性权威。
意识形态根植于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中,是经过长期历史沉淀而形成的文化价值观、道德观和思想体系。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理论创造力。这种思想理论上的独创性,来自于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管理权领导权话
精
精
语权,必须放在具体的、独特的历史文化语境下进行。总书记在8·19讲话中分别从世界和中国、历史和文化、民族与信仰、国情与道路的角度强调了四个讲清楚。即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当前,要以这四个讲清楚为重要内容,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积聚强大的理论优势和力量,引导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形成共识。
精
第三篇:中国梦理论与实践解读
《中国梦理论与实践解读》论文
短暂的课程已经结束了,几位老师精彩的解读使我获益匪浅。课堂上一阵阵自发的掌声更是对几位老师学识渊博与授课精彩的最好见证。而我在这几节课上学到到了很多专业课上所不能学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也必将会对我今后的学习与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首先,我觉得我做了一个明智的选择——选择了这门课。而正是这个选择让我学到了很多同学没有学到的东西。作为一个工科学校典型工科专业的学生,我所接触的典型的文科色彩课程并不多。而很多南航工科学子常年埋头科研,与数字、器械、实验室打交道,很多时候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而大学时代正是一个人加强自身修养,培养理想人格的时期。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将自己定位于何处,这些都离不开个人修养以及思想认识的提高。因而,我觉得开展这门课是十分必要的,学习这门课也是十分有用的。以讲座的形式听课,让人感到既轻松精彩又兴趣盎然。
其次,在这门课上,老师为我们讲解了中国的政治、形势、国家发展、社会道德法制建设以及一些处事的方式与哲学思想等内容。精彩的讲解使我对国家的认识更加全面客观,也提高了我的思想认识。下面我也谈一谈我对国家的一些看法与认识。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是国家的梦,也是国人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新一届领导人上台以来,一系列的作为也使得国人对国家领导的信任度增加,更多的人也都自觉加入到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行列中。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现在的任务更加艰巨。
随着十八大以来的各起反腐败案件的曝光,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政府腐败问题的日益重视。另一方面也深刻反映出国家体制改革的紧迫性。还有一个课堂上也谈到的问题,一个我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社会公信度严重下降。这种信任危机弥散在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存在于不同人群、阶层和行业之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每个社会细胞内部。而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很多:一个重要原因是特权带来的社会不公。任何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基本社会正义和公正,也就不会有社会信任。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因为多年来的司法的不健全,中国社会的公平度已经严重下降。因此一个全面完善的司法体系建设尤为重要;还有就是每个人自己也有原因,稍加留意,多数人会发现,我们早已习惯用戒备的眼神、怀疑的心态来对待陌生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好心的或善良的人被骗,或“农夫与蛇”之类的故事多了去了,人人自危,故大家总是用疑忌的眼光打量外面的世界,并用疑忌砌了一堵厚厚的墙将自己封闭起来以求得安全,哪里敢随便和陌生人发生可能对自己造成损害的关联呢?也正是这样一种心态促使着社会公信度的下降;再有就是媒介推波助澜,负面新闻一经广泛传播,就会“三人成虎”,扩大了这种不信任感,信任的问题,从此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比如说“小悦悦事件”等,而媒体则过分的夸大这种不信任问题,大多数人也被这种负面新闻所误导,久而久之,不信任感便扩大,扩大到现在这种局面。
信任的建立和保障必须依赖于法律,尤其是司法。社会学家卢曼在《信任》一书中曾说:信任总是与关键性的抉择有关,背信弃义所造成的损害,大于从被证明为适当的信任表示中将要获得的益处。信任与不信任是累积性的,对受信任者的熟悉无疑是一个关键因素。“狼来了”的小男孩过度消费信任度最终损失惨重,也正如商家、专家、政府目前遇到的困境。这种困境的解决方式,除了厉行严格的法律规则和重建透明的监督体系之外,别无他法。社会角色之间信任的建立和保障都必须依赖于法律,尤其是司法。其次,作为公民,我们也应当辩证的看问题,信任是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建立起来的。最后,社会需要一个切实的监
督机制,不光要监督好政府,也要监督好媒体,确保报导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良好的引导才能更快更好的建立起社会公信,使公信度上升。我们应该注意到习近平1月5日的讲话,他指出全党同志必须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其实目前一个问题是中国有许多官员对于世情、国情、党情懂而回避,这才是问题症结所在。直面问题,承认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实事求是,只要能横下心来,认真地承认错误,以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去引领改革,那么重建社会信任指日可待。
因此,我们也应当看到,国家在进步,社会在提升,中国梦的实现就是要靠一个个问题的发现与解决。相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中国的伟大复兴一定会实现。
第四篇:中国信用体系建设
多举措完善中国信用体系建设
摘要:信用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与神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内容。在现阶段,特别是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时期后,暴露了许多我国现阶段存在与社会上的种种不和谐的信用漏洞。因此,采用多举措去大力完善包括商业信用与社会道德信用体系在内的中国信用体系,建立和谐的信用社会利国利民,为推动中国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道德体系的综合全面发展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信用体系;创新;和谐发展;
正文: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中国古人一直倡导的“信;雅;达”,便把“信”放在了首位。在当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决定了商业信用的不断升级与进步,商誉已慢慢的被几乎所有公司进行商业谈判的一把金钥匙。由此带来的社会的道德信用体系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进步。国家不能缺乏信用制度,社会不能缺乏信用体系,企业内部同样不能缺乏信用管理。所以说信用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但是必须面对的现实是我们现代社会的信用体系还不是很健全。当前我国正处于WTO 架构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阶段,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还在探索之中,不断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信托关系的不发达与信用工具的缺少:在我国,虽然商业银行大力发行借记卡与信用卡,但是在实际的资金往来中,现金支付仍是主要形式,社会承担着额外的巨额流通费用,消费中的信用关系不发达,人们不习惯“花明天的钱”,不太习惯借贷消费。此外,现代的电子信用工具中多数还是借记卡,并不是真正的信用卡,信用卡制度不完善,要求也颇高,货币信用体系不是很健全。
2、信用中介与信用监督的体系的不健全: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推动着虚拟资本有价证券的发展,因此证券业与基金业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关于这两大行业的信用监管体系,虽然容纳了担保中介机构,资信评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但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以及机构内部的监管压力,往往这些监管机构或是数量很少,或是监管马虎疏漏,不能真正的加强社会的征信网络。
3、相关的信用法制的不健全:据查阅,中国目前尚无一部调整各种所有制企业的《破产法》。新破产法由于在国企要不要破产这个问题上存在争议,迟迟不能出台,同时现行的《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与信用相关的法律对信用失信惩罚的力度太轻。
4、地方信用体系建设有待提升:地方信用体系建设有待与全国信用体系建设有机融合。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人文环境存在差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存在了地区间进展程度不一致的局面,地方信用体系建设要实现与全国信用体系建设的有机融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我国当前信用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固然很现实,但是我们需要挖掘隐藏在这些经济现象背后的深层次的根源。我国的市场经济由计划经济转变而来,信用基础比较薄弱,传统的依靠国家信用去治理企业的路途早已经行不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的发展对信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我国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却远远落后于这种要求。造成中国目前信用危机的几方面深层社会因素为: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对诚信意识的背离。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假设所有自然人都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因此一些人便开始采取各种手段去最大限度的满足自身的最大利益,经济生活中的不诚信的现象渐渐向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蔓延;2、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3、信用中介服务十分落后。我国目前仍是“非征信国家”,因此,社会中介服务行
业发展滞后。能为信用监管体系服务的市场运作机构要么规模小,要么行业整体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出于无序状态,导致市场不能发挥对信用状况的奖惩作用,企业也缺乏加强信用管理的动力。4、封建专制长期压抑对诚信意识的扭曲。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人们面临“人治”社会各种各样的险恶的生存环境,说好话往往能带来种种好处,真是诚信常常吃亏遭殃,这是社会诚信意识缺失的内在原因。
第五篇: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学术话语体系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学术话语体
系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学术话语体系
[键盘 ← → 翻页]
李长春同志日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如何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这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提出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深刻理解回答这一时代课题的重大意义,正确把握其根本要求,创造性地打造中国话语体系,为不断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作出贡献。
一、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是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实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基本观点研究,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但也要看到,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长期不懈地追求新的更高境界。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迫切需要我们以更强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进一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学术话语体系。
打破西方话语垄断的战略举措。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上关于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讨论争议不断升温,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深化,争取发展主动权的竞争和价值观的较量日趋激烈。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中国,关注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希望借助中国的力量尽快摆脱金融危机。但同时,西方国家又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把中国的发展视为对西方价值理念、制度模式的挑战,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加大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力度,加快变换渗透手法,使我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难度加大。从总体上看,尽管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还相对较弱,西方文化仍处于相对强势地位。这种“西强我弱”的态势使得一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无形中受到影响,有的自觉不自觉地以西方话语为标准,习惯于照搬西方的概念、范畴和理论,套用西方的话语体系。在这种形势下,努力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不断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无疑是战略举措和长远大计。
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了解认识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距离空前拉近,尤其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更加开放、自信、包容,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大量传入中国,这些都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认识和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同样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认识和了解;中国坚持和平外交政策和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近五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以上,为稳定世界经济、抵御国际金融危机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仍然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认识和了解。然而,在现有的国际传播体系中,这些情况往往难以全面、真实、自动地传扬到全世界。一方面,我国与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的国体政体、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发展模式等,存在着重大差异,这些差异客观上容易成为了解和认识中国的障碍。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基于各自不同的国家利益,相互之间的力量博弈与利益争夺十分激烈,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发展心存芥蒂,疑惧重重,不仅不会主动反映中国的真实情况,还会千方百计遏制、诋毁、打压中国,丑化、妖魔化中国,使中国的国际形象受到损害。在这种形势下,我们亟须打造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依靠自己的力量把中国的真实情况、发展理念和价值追求客观公正地传播到全世界,真正让国际社会全面认识和准确了解中国,对中国的发展给予理解和支持,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国际环境。
扩大中国发展道路国际影响力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层出不穷,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二位,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理应有与其贡献和地位相称的国际话语权。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对实力有所下降,欧美中下层人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西亚北非局势持续动荡。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发展道路一旦为世界各国人民所认识,必将产生巨大的震撼力吸引力感召力。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加紧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改变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国际传播严重“入超”的状态,增强我国际话语权,扩大中国发展道路在国际上的认同度和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二、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关键是用中国的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
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离不开中国实践。我们要高度重视把握中国实践对打造中国话语体系所起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坚持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
中国实践是中国话语体系产生发展的源头活水。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体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具有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用实践来检验、到实践中指导的鲜明实践特色。坚持实践第一,强调理论源于实践,根植于实践,从实践中来,而绝不是从教条和本本中来,这应当是中国一切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属性。正因为如此,中国的话语体系是基于事件的鲜活理论,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体系,而不是空洞、僵化、刻板的封闭体系。丰富鲜活的中国实践,始终是中国话语体系产生的不竭源泉、发展的根本依据和检验的唯一标准。牢牢把握这一点,是成功打造中国话语体系的先决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为构建中国的话语体系提供了坚实基础。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以当代中国建设、改革与发展作为实践基础的,从总体上看是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实践课题来确立理论主题、建构科学体系的,而不是从理论到理论、以抽象的前提为基点进行逻辑推论。历史是伟大的教科书,事实是真正的试金石。我们党成立91年、在全国执政63年、领导改革开放34年以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发展奇迹,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重大创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是一切科学话语体系的基本要求。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始终要以中国实践为根本依据,以这一实践为坚实基础。如果忽视这一切,一味盲目地简单套用西方的范畴、理念和结论,用西方话语来解释中国丰富独特的发展实践,削中国实践之足、适西方理论之履,那么这种“理论创新”无疑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相背离的,注定是经不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坚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进行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和人民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研究和解读这种实践的话语体系无疑也要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完善。这一实践过程必将为打造中国话语体系开辟广阔前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关键是要在回答中国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中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为推进中国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我们要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紧紧抓住中国实践面临的重大问题,作出紧贴实践发展的理论概括,进行人民喜闻乐见的学术创新,使中国话语体系始终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三、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途径是创造性地进行科学概括和理论升华
打造中国话语体系的过程,是不断推出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过程,是不断进行创造性的科学概括和理论升华的过程。我们要把这样的理论创造作为基本途径,使打造中国话语体系的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气蕴万千、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与人类文明成果息息相通的开放体系。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必须始终坚持以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为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都要积极研究借鉴。”我们要以此为遵循,凡是符合三个“一切有利于”的人类文明成果,都要积极借鉴,融汇众家之长涵养自家之优,凝聚古今中外之大成熔铸中国话语体系的巨构。要以多样化的人类文明为资源宝库,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发展,不断汲取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使中国话语体系从中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要适应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抓住信息化的难得机遇,通过发展先进的信息科技,创新现代传媒手段,更新文化传播方式,积极借鉴吸纳世界各国文化的有益成分,推动中国话语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推进理论创新。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也是推进理论创新和话语体系建设的一大法宝。我们要在打造中国话语体系的过程中概括出一系列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离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的理论创新是不可想象的。富有活力且充满变化的中国实践,决定了解放思想不可能一劳永逸。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抛弃那些僵化的保守思想、陈旧的思想观念、过时的思维定势,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中国的话语体系与生生不息的中国实践相一致,与日新月异的中国实际相符合。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点、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科学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新趋势,科学应对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科学分析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形成新的科学判断。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背后,是对客观规律的新认识。对客观规律把握的程度和运用的水准,决定着理论创新的层次和水平,也决定着中国话语体系的科学化程度。只有在深入探索规律、获得正确的规律性认识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才能科学地概括出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确保话语体系符合实际、引领实践。基于中国实践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必须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要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局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着力探索管方向、管全局、管长远的“大规律”,同时也要积极探索运行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具体规律,通过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律。要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深入调查研究、不断积累经验,进而得到新的规律性认识。要及时把规律性认识转化为中国话语体系的宝贵资源和构成元素,不断打造更为丰富、更为成熟、更为完善的话语体系。要努力提升理论人才队伍探索规律、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能力,为打造中国话语体系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四、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重点是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的话语体系越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就越是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不可替代。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必须把重点放在凸显其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上。
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决定着中国话语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中国话语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重中之重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不断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要以中国国情为基础、以实践为根本途径、以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条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民族形式,也使中国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积极回应时代挑战,自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时代精神的伟大结晶。要以人民大众的实践为理论源泉,以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理论目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大众手中的锐利武器。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引领带动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确保中国话语体系的正确方向。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中国人民共命运的科学体系,也是集中华民族的期盼、智慧、精神和风格于一身的科学体系。这一话语体系从主要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应当深深地打上中国的烙印,闪耀中华民族的风采,体现鲜明的民族特色。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必须注重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吸纳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力求与民族智慧、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水乳交融,血脉相连。要主动、自觉、娴熟地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使中国的话语体系洋溢着中华文化的风格和气韵。
着眼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转换话语体系。打造中国话语体系,目的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一目标下,打造话语体系与转换话语体系是相互贯通、相得益彰的有机整体。打造话语体系能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科学理论,转换话语体系能够把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以国外受众易于理解接受的形式和手段展示出来,从而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由此可见,打造话语体系是基础,转换话语体系是中间环节,二者相互联结、共同作用,铸成赢得国际话语权、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坚实链条。鉴于此,我们要在打造中国话语体系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中国声音”的国际表达方式,适时转换话语体系,坚持“中国立场、国际表达”,讲好讲活讲深中国故事,努力扩大“中国奇迹”、“中国震撼”、“中国道路”的国际影响力。(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吴杰明)
光明专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增强理论自觉、理论自信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光明网专题报道 [责任编辑:张璋] 4 1
相关报道:
·希腊“东方化革命”话语体系的形成及反思 ·中国话语体系的科学化大众化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