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州市会展跨越发展三年计划
苏州市会展业跨越发展三年计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三区三城”建设、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了促进我市会展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根据《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结合《苏州市服务业新一轮跨越发展计划》及我市服务业经济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计划,计划实施期为2011~2013年。
一、我市会展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是苏州会展业快速发展的五年,主要表现在: 1.会展数量质量快速提升,市场活跃。
近年来我市会展市场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成功举办了一些大型著名的国际国内会展活动,如太湖文化论坛首届年会、苏州国际旅游节、第 28 届世界遗产大会、APEC 财长会议、第 28 届国际科联大会(ICSU)、中国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等。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作为苏州及园区会展业发展的主要载体,自开馆六年来,先后成功举办、承办了中国旅游商品交易会、旅游服饰赛博会、医药展等国内外著名展会,共举办会展活动700多场次,其中举办展览192场,展览面积累计269万平方米,参观客商近630万人次。这些会展活动大大提高了苏州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苏州进一步发展会展经济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场馆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不断完善。
目前,全市有国际博览中心、苏州市会议中心、苏州太湖国际会议中心、昆山国际会展中心、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等一大批商务会展活动载体,为苏州举办大型会展提供了平台。我市拥有较大规模的专业展馆5个,已建室内展馆面积21万平方米,可提供约11000个国际标准展位。我市拥有 5 星级酒店 23 家。这些会展设施的建设,满足了高端会展业发展和高端商务消费者需求。3.市场主体实力不断提升,活力增强。
全市现有631家注册资本超过100万元以上的会展企业和长期服务会展活动的相关配套企业,注册资本超过500万元的有106家,基本形成项目策划、展馆管理、设计布展、设备租赁等相配套的专业队伍和配套服务体系。会展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基本形成了一支专业会展人才队伍。
4.会展发展环境日臻完善,管理趋优。
全市已初步完成会展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形成了纵横配套的会展管理机制,较好地发挥了政府、行会和企业的管理职能。为加快会展业发展,我市还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苏州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鼓励和扶持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将会展业列为全市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并对重大会展活动给予财政补贴。
(二)存在问题。
1.会展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专业会展企业发展不足,难以支撑会展业快速发展的需要。2.有影响力的会展项目不多。苏州的会展业自主品牌影响力较 弱,缺乏地方品牌展会,更缺乏国家级定点展会。
3.会展基础设施不完善。苏州会展场馆设施在规模、档次、设施配套方面还不够完善,与会展发展较快的城市相比明显落后。
4.运作机制和管理机制有待加强。会展社会化运作程度不高,与市场导向、企业主体、协会服务、政府监管的良性发展机制,还存在差距。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会展业的国际化、专业化和市场化发展为目标,完善和规范会展运行机制,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全市会展资源,努力改善会展业发展软硬环境,不断培育壮大会展主体,加大会展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进一步提升我市会展业发展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促进会展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推动的原则。加强政府对会展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发挥公共财政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搭建发展平台,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市场监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2.坚持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会展资源的作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调动会展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形成市场导向、企业主体、协会服务、政府监管的良性发展机制。
3.坚持量质并举的原则。不断加大引进和培育新的会展项目力度,也进一步提升现有会展活动的举办水平。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培育和扶持自办的品牌会展精品,提升会展业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4.坚持联动发展的原则。不仅要加大市区会展业推动力度,而且要要重视区县联动协调发展。通过策划和举办各类展会活动,逐步形成中心突出、多点开花的“大会展”发展格局。
5.坚持规范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加强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规范有序的会展秩序。通过创新部门服务模式,以服务促发展,全面推动我市会展产业快速发展。
(三)发展目标。
以2010年为基数,到2013年全市展会数量和展会展览面积翻一番,将苏州打造成为区域会展中心城市,形成创意策划、项目设计、施工搭建、代理招商、组展办展、服务管理较完备的综合产业体系,使会展业成为苏州的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把苏州建设成为中国商务会展目的地城市。具体目标如下:
1.会展产业推进目标。到2013年,年内全市举办各类展会100个,展览总面积超过110万平方米,其中500个展位以上的展会超过40个,较2010年翻一番。
2.会展平台建设目标。到 2013 年,要建成室内展馆总面积在10 万平方米以上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符合国际标准大型博览中心 2 个以上,形成以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和昆山国际会展中心为核心,市区及县(市)、区专业展馆为辅助的,资源配置合理、设施现代化的会展场馆布局,全市展馆可用于办展的室内展馆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3.会展品牌建设目标。鼓励有独立办展能力的在苏企业和部门,主动吸引适合在苏举办、符合苏州城市形象、重点围绕苏州八大新兴产业的国际国内大型展会。到 2013 年,全市品牌展会达到30个。4.会展主体发展目标。到 2013 年,培育形成一批有较强市场运作能力和开拓能力,能承办品牌会展项目的强势企业,在会展产业链上形成一批能提供优质配套服务的优势企业。形成 3~5 家具有独立办展能力、实力较强、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接轨、在国内有影响的会展龙头企业;具有较强实力的会展配套服务企业8~10家。
5.会展人才发展目标。引进和培育一批高端会展人才,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会展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到2013年,基本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突出、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适应我市会展业发展需要的会展人才队伍。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会展运行和发展机制。
1.建立政府和企业良性互动的会展运行机制。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的原则,逐步建立由政府规划管理,会展企业具体承办,场馆企业提供场所,会展配套服务企业提供专业化会展服务,行业协会协调自律的会展运行机制,实现会展专业化和市场化运作,有效提高会展产业的运行效率。
2.引导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提高市场化运行程度。通过扶持重要会展项目、引进促进重点会展企业、进一步促进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成为申办、主办、承办各类会展项目的主体。3.积极推动会展行业协会发展,充分发挥会展行业协会的监管协调作用。进一步完善会展行业协会的功能,增强协会的代表性、权威性,为协会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不断提高行业协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协助市场主体提高经营实力和创新能力,使其真正发挥行业管理、行业自律和行业服务的职能,不断促进我市会展业协调发展。
(二)提高会展水平,拓展会展领域。
1.巩固提升现有展会水平,大力培育自主会展品牌。不断提高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能推动新兴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展会层次和水平,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成为名副其实的自主会展品牌。引导成长型的展会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增强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做大做强,尽快培育成为品牌展会。
2.拓展会展领域,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平台。加强与全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家具协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丝绸协会、国药励展集团等专业协会和机构的合作,积极吸引和争取如医博会、书博会、药博会、纺博会、丝博会、五金博览会等全国性、专业性会展和巡回展览活动来苏州举办,并且争取项目长期落户我市定期举办。
3.加强与会展强市合作,实现借力发展。充分利用上海会展业的先发优势、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加强与上海会展业的交流合作,主动承接辐射,形成苏沪会展业联动、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大力培育会展主体,提升会展企业竞争能力。
1.支持以场馆经营为主业的会展公司做大做强。引导推动苏州会展企业依托现有场馆,主办、承办各类会展活动,更多地承接国际性会议、全国性大型专业展和上规模的区域性专业展会。引导会展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增强竞争实力,逐步形成以大型会展企业为龙头,以中小型会展企业为辅助,各类会展专业服务企业、宾馆酒店、旅游服务相配套的会展市场主体体系。
2.积极培育展览服务公司,建立运行高效的会展服务体系。围绕会展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大力发展会展策划、展览设计、会展旅游、人才培训等会展服务业。加强会展相关行业的分工合作,形成行业配套、协作紧密、运行高效的会展服务体系。
3.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经济实体参与会展业发展。鼓励境内有实力的知名会展公司和配套服务企业以及投资商以资本为纽带,在苏组建会展企业;采用多种合作方式,吸引国际知名展览企业到苏州开设分支机构。
4.引导和鼓励会展企业走专业化、国际化发展道路。引导会展企业在服务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等方面,逐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鼓励展览、展馆管理、装修和搭建等企业进行相关行业认证,并在会展现场管理、时间管理、危机管理等方面形成科学合理的服务运营体系。引导和鼓励会展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全球展览联盟(UFI)、国际展览协会(IAEE)、国际会议协会(ICCA)等国际会展协会组织的国际性行业合作和交流。
(四)推进会展场馆建设,完善会展场所配套设施。
1.推进现代化会展场馆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原则,加大国有资本投入,高标准建设会展场馆,确保重要会展场馆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长期、稳定发挥作用。启动国际博览中心二期工程和加快昆山中国国际采购中心二期工程以及各展馆安保设施等功能配套建设。
2.完善会展场馆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场馆周边停车场、仓库、邮电、银行、餐饮、商业、购物等配套设施,大力发展市场化配套服务体系,包括交通运输、通讯、旅游、餐饮、住宿以及广告、印刷、装修、布展、翻译企业等为会展配套的服务产业集群。
四、保障措施与扶持政策
(一)加强会展工作组织领导。
一是成立苏州市会展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市有关委办局及各市(县)区分管领导组成,全面负责我市会展发展政策制定,战略规划审定,及时协调解决会展业发展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主要负责落实和执行领导小组有关决定,牵头研究、协调、解决会展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二是建立会展监管和服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三是充分发挥市会展 业发展办公室综合协调管理职能,指导会展行业协会开展各项服务工作,主动为大型会展活动做好服务工作,形成会展行政管理部门与会展主体联动,强势推进会展业发展的格局。
(二)完善扶持政策法规。
1.继续贯彻实施好《关于苏州市加快会展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引进规模大、效益好、有发展潜力的国际性或全国性的重要展会;鼓励原有展会继续做强、做大并保持展会规模逐年增长;鼓励展会加大招商力度,不断增加境内外展商,促进国内外贸易;鼓励同类型展会有效整合。
2.制定出台《苏州市展会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会展产业的管理部门、管理办法、市场主体和市场准入机制、市场主体的资质条件和各方面的权利、义务,规范会展市场秩序,保护会展品牌,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3.制定和完善会展业发展相关政策。研究出台支持会展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在土地使用、税收和注册登记等方面给予一定期限的政策扶持。
4.实施鼓励会展业发展奖励制度。市财政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项下,安排资金用于会展业的发展,专项用于重点展会项目和规模型展会项目的奖励、成长型展会项目的培育和资助。奖励项目由市会展办确定后报市政府批准。
(三)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国际化水平。
1.高度重视会展业宣传推介工作。创新形式,拓展渠道,充分发挥广告、广播、电视、互联网络、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对会展业发展的宣传、推动作用,加大对我市会展业发展环境和品牌展会的宣传推介力度,提高苏州城市和展会知名度。
2.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会展业界的交流。积极开展与中国贸促会(CCPIT)和全球展览联盟(UFI)、国际展览协会(IAEE)、国际会议协会(ICCA)等国内外会展行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全国性和国际性会展活动和宣传推介。
(四)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
1.加强会展人才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在苏州的院校及培训机构引进高水平师资力量,培养高素质会展专业人才,开设会展专业或会展课程,为会展业培养人才。重点培养会展策划、营销与管理人才,国际会议同声翻译等专业人才,确保上述人才基本满足市场需求。2.重视会展人才的引进。充分利用我市对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鼓励会展企业引进会展项目策划、项目管埋、工程管理、市场营销等会展人才来我市创业、发展。
3.加强会展从业人员培训。建立会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根据会展产业发展需要,加强现有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引进国内外适用性广的会展资格证书的培训,提高会展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鼓励会展企业与专业院校结成合作伙伴,在人才输送、培训和会展研究等方面相互促进,积极开展各类会展专业培训、交流与调研,提高会展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五)强化会展市场监管和服务。
1.加快制定和贯彻落实《苏州市展会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认真做好办展资格审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严格把好展会市场“入口”,克服骗展、多头办展和重复办展现象,抵制劣质办展单位和展会,防止展会恶性竞争,促进我市会展业健康发展。
2.健全统一协调的会展市场监管体系。建立会展、公安、工商、卫生、税务、文化、安全生产、知识产权等多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创造和维护健康有序的会展市场秩序,完善和优化良好的会展环境。3.强化政府公共服务,搭建高效的公共服务平台。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为会展企业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明确会展业发展相关部门在会展项目引进、报批、举办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职责、办事程序和服务方式,在政府网站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4.建立会展业的统计制度。统计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将会展业纳入我市国民经济统计体系,尽快制定会展业统计调查制度和统计指标体系,协助会展业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建立、健全行业、部门统计网络,加强行业统计调查,为产业评估、制定会展业发展政策提供基础依据。
主题词:会展业△ 发展 计划 通知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1年9月29日印发 共印:一○份
第二篇:会展发展
分析广州会展业的发展
会展业在国际上被视为继旅游、房地产之后崛起的“无烟产业”、“朝阳产业”,会展能给参展商和参观者提供一个互动的交流平台,这是其他媒介所无法提供的。据英联邦展览会联合会调查,会展是优于专业杂志、直接邮递、推销员推销、公关、报纸、电视、会议等手段的、最有效的营销中介体。通过一般渠道找到一个客户,大约需要成本219英镑,而通过会展,成本仅为35英镑。而每增加1000平方米展览面积,就可以创造几百个就业机会。
此外,会展业也可以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除了组织者和参展商外,当地的餐饮、宾馆和旅游都可以得到带动,而举办城市的知名度也会得到提升。国际上有1:9的说法,即办会展的场馆收入如果是1的话,那么相关的社会收入就是它的9倍。美国《贸易展览》周刊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一年举办的200多个商业会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38亿美元。法国展览会和专业展览会每年的营业额可达85亿法郎,展商的交易额高达1500亿法郎,展商和参观者的间接消费也在250亿法郎左右。而且,类似巴黎和香港这样的城市,由于会展带动相关产业而带来的税收均占到城市总税收的60%至70%的水平。
广州作为国际大都市,会展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据不完全统计,广州每年会展业直接收入约13亿元。广州市属企业中具有展览经营范围的主业有2384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510家。目前广州市以主承办单位和场馆单位为主,以展位设计搭建公司、运输公司等为辅的会展业经营主体已初具规模。
一、广州会展业发展概况
会展业是聚集了信息流、物流、人流、资金流等方面的综合性产业,同时能够使旅游、商业、餐饮、交通等多方受益。作为都市的朝阳产业的会展业,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拉动和催化作用。广州是国内会展业发展较早,会展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目前,广州的展览业已走过了起步、发展的初始阶段,必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走上繁荣期。我们可以从会展概况、会展类型和会展场馆三个方面来分析广州会展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1、会展概况: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地区每年举办大型展览会350多个,各种展示、展销会1100多场。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从1957年至今已举办了95届,客商已超过15万人,成交额突破200多亿美元;广州市政府主办的广州博览会从1993年至今已举办11届,成交额已突破150亿元。广州国际汽车展、美容美发化妆品展在国内外都享有名气。广州会展业开放程度高,基础好,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一是广州位于最具活力的泛珠三角的腹地,是中国南方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最大集散地;二是广州经济发展快,GDP总量突破3600亿元;广州展馆条件好,总面积29.4万平方米,如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面积达16万平方米,标准展位10200个。三是广州城市服务功能较完善,新国际机场的正式启用,每年旅客流量达2500万人次,涉外宾馆、酒店近200家;广州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为广州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所以广州的会展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会展类型:据统计,截至2004年,在广州举办的各种展览、展销会616个,其中国际性大型展览会50个,国内展566个。广州博览会已连续举办了12届,2004年广州博览会发展成为规模超过8万平方米、展位突破4000个的区域性大展,达成的贸易及合作项目投资总额1537.9亿元;“广交会”已成功举办了101届,规模达到55万平方米,被誉为“中国第一展”,是世界三大展览之一。
3、会展场馆:近三年来,广州新增展场面积27万平方米,现有专业展览馆11个,共计展览面积49万平方米。广州的会展场馆已形成了以流花地区中国出口商品交易展览中心和琶洲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两大会展群体的会展格局。还有可以办展会的主要体育场及各大酒店、宾馆的会议中心等场地约65万平方米,其中四、五星级宾馆可提供展览面积约1.3万平方米;大中型体育馆210个,可提供展览面积63.7万平方米,其硬件设施已经领先国内。展馆规模,可谓亚洲第一。目前亚洲最大的会展中心——琶洲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该中心建筑总面积70万平方米,首期占地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5万平方米,已建好16个展厅。
二、着重分析广州会展业发展的优势
① 政策优势
广州市政府致力于通过各种政策推动和法规保障,力求为广州会展业的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一方面积极引进一些国外知名会展企业进驻广州,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政府及相关旅游组织和会展企业加入国际性的会展组织协会。此外,广州市成立了广州会展业管理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秘书长及市协作办、市工商局、市贸促会、市经贸委等单位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市政府办公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局、财政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卫生局、统计局、知识产权局、旅游局、文化局、科技局、经贸委、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协作办公室、广州海关、黄埔海关、国税局、地税局、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贸促会等单位的领导组成,全面负责广州会展业发展的组织、规划、指导和协调工作。另外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强广州市会展业管理的意见》,将从建立健全会展业管理体系、制定会展业发展规划、建立会展业申报审核制度和建立听证制度等方面规范广州市会展业发展。
② 经济优势
国际博览会联盟(UFI)曾发表报告认为,一个城市或地区如果基础设施相对完备、人均收入在世界中等水准以上、服务业在GDP的比重超过制造业且过半、外贸总额占GDP的比重超过100%、行业协会的力量相对较强,那么会展经济就会在该城市或该区域得以强势增长,并发挥积极作用。
据统计,2002年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1%,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11%,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36%,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占全国的12%。珠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大,既是国内甚至是国际的轻加工业制造基地,又是国内对外贸易的视窗,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市场巨大。而广州作为广东省的省会,是广东的经济中心,也是珠三角地区的枢纽,其经济优势是不言而喻的,这是广州会展业进一步发展的产业基础。
③ 区位优势
广州位于最具经济活力的珠三角腹地,是中国南方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最大集散地,又毗邻港澳,连接东南亚,素有祖国南大门之称,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广州华侨众多,对外联系密切。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拥有现代化国际机场和良好的地面交通条件,广州的辐射力远至广东省、华南地区、泛珠三角地区和东南亚各国。
④ 会展自身优势
⑴品牌优势——拥有“中国第一展”。中国会展业的历史是从1956年举办“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始的。经过48年的精心打造,广交会成功举办了96届。
(2)硬件优势---拥有亚洲第一的展馆。广州现有专业场馆是一个,展览面积49万平方米,可利用来办展会的体育馆及各大酒店面积65万平方米。亚洲最大的会展中心---琶洲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该中心建筑总面积70万平方米。
(3)展会优势---展会数量和展览公司具有较大发展潜力。2004年举办的各种展览、展销会616个,其中国际性大型展览50个,另市属企业中具有展览经营范围的企业有2348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510家。
第三篇: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计划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计划
横街小学赵文斌
一、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
任教语文源于我年幼时的“语文情结”,现在回想起来,能与孩子们在语文的海洋里一起尽情遨游,走进语文课堂,感受语文的激情与诗意,真的是为师的一种幸福。教了十几年的高段语文,如今来到低段教学,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充满稚气、天真烂漫的脸庞,我的心里总是充满欢喜。并希望通过自己的智慧与汗水让我的孩子们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始终秉承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原则。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我希望我的学生成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不怕困难、对人以诚相待、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尽力做好任何事情,有一定心理承受力的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而我首先就要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在教学中,伴随着学校优质高效生命化课堂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力争让自己的每个课堂都变成知识强化、能力转换、素质优化的课堂。尊重其个性,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蹲下来与其平等对话。让课堂成为师生精神成长的乐园。
当前,学校开展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规划活动,是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次新的契机。我将加强学习、进修,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力求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为了更好的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未来的三年里,我将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学识,提高素质。努力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自身状况分析
热爱本职工作,任劳任怨,恪守职责。在工作中能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有高度的责任心。虚心好学,积极进取,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并认真做好笔记,努力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做到学以致用。努力提升自身的修养,为人师表,尽心尽责,力争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好老师。
三、专业技能
1.深入研究教材与新课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每一节课。
教学中,我认真地研读新课标与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以此为据,我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既考虑到教材,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充分备好符合学生水平的课。
2.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阅读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课堂上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课堂上体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
四、存在不足
1.在繁忙的工作中容易产生浮躁,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应变能力不够强。
2.随着对教学理念的深入学习和认识,发现在实际教学中我存在的最大不足之处是缺少对自己教学的深刻反思,偶尔有的一些教学方面的想法,不能细致深入地研究下去,使自己成为一个日常事物型的教师,不能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
五、自身专业化发展目标
1.整体性目标:
力求自己由经验型教师向专业型、研究型教师转变。
2.阶段性目标:
第一阶段:(2009.9—2010.8)
以自主学习提升理论素养为主的目标。
(1)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以现代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学原则,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前提,尽快由技能教育型向科研型转变,更新知识,力争成为思想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具有较高科研工作能力、专项结构齐全、专项特长突出、教学训练能力水平高、能够适应小学教育教学水平发展需要的青年骨干教师的水平。
(2)课堂上努力创设亲切、和谐、活跃的氛围,让自己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让教室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而我本人则隐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把学习的主动权力还给学生。
(3)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要以诚相待,要宽容和有强烈的责任感。
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颗进取的心。
(4)坚持学习和读书,不断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
(5)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积极参加市、区、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提炼教学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在专业上更进一步。
第二阶段:(2010.9—2011.8)
(1)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学科特点,发挥个人兴趣特长,将理论联系实际融入到教学教育工作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深入教学领域的研究,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同伴互动,探讨交流,使自己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3)不断反思总结提炼自己的教学经验,认真撰写教学反思、论文,争取在刊物发表。
第三阶段:(2011.9—2012.8)
(1)在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教学效率。努力使学生基本形成会预习的好习惯和努力培养学生独立钻研的学习品质。
(2)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加大课堂密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积极主动进行教学研究,有自己的教学课题,并把自己的课题不断改进,增强自己课题的价值。
(3)完善自身综合素养,业务过硬,力争使自己成为区学科带头人,不断完善教育工作,争取成为在市区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师。
六、主要措施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教学理论水平。
1、继续学习省刊有关语文教学实践的论文和报刊上有关的文章,明确含义、内容、途径和措施。
2、认真收看电视中有关课堂教学的节目,力求将收看与自己的教学相联系,努力提高收看效果。
3、加强听课学习,每学期至少听课20节,学会客观地评价一堂课。
4、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写教学随感。
(二)发挥教研组攻关作用,切实过好教材教法关。
1、坚持按单元集体研究教材的做法,真正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杜绝错教现象。
2、利用集体备课的优势,努力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和教材所蕴含的思维方法,为优化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3、积极吸取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阅读作文辅导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学实际中去。
(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学目标控制,每节课都必须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并结合学生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克服教学随意性,防止要求过高或过低的现象。
2、注意教学节奏的控制和教学速度的调节,努力做到按时下课,决不拖课,用提高效率取代加班加点。
3、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一主多辅”。
4、适用教学论的思想、原则,在实践中认真研讨新的课堂结构,克服教学的单一和程式化。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重点抓认真听课,积极思考,作业规范,书写认真等习惯培养。
(四)做好教学反思,不断总结提高。
反思是我们不断进步的阶梯,在上完每一节课后要及时做好反思工作,想象这节课有哪些灵性迸发的地方,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认真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对每堂课的成败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反思,是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功不足的重要过程。将在课上所遇到的问题和失误及时记录下来,从主观和客观上去寻找原因,并努力寻找解决的方案,使之成为以后教学中的前车之鉴。并且对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忽然产生的灵感和好的教学方法记录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
七、预期效果
1.在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上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2.具有良好的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
3.个人学科专业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4.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成为特色教师。
5.使自己成为受学生喜欢且尊重的教师。
第四篇:勤政廉政,跨越发展
廉洁是幸福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很荣幸能有机会站在这里进行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廉洁是幸福》。
首先,请允许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春秋时期,宋国有名贤臣叫做子罕。有人得到了块美玉,把它送给子罕,子罕不肯接受。子罕说“我把不贪婪当做宝物,你把美玉当做宝物。如果你把玉送给了我,那么我们两个人都失去了宝物,不如各人自己保有自己的宝物吧!”
说到幸福,每个人内心都会升起一种暖暖的感动。幸福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故事里的献宝人把美玉当成幸福,认为有了财富就有了幸福,而子罕却把清廉作为平生所好,坚决不肯接受别人赠与的美玉。
第五篇:发挥优势跨越发展
发挥优势跨越发展
访贵港市科技局局长高祖玉
------------------
张君魏佳
贵港市位于南宁、柳州、梧州、北海的几何中心,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内河港口,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贵港市科技局局长高祖玉表示,“十五”期间,贵港市坚持“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加快科技事业为主题,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主线,通过实施三轮创新计划,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项目,积极引导促进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建立一批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科普示范基地,科技进步明显加快。
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开发《甘蔗压榨过程全自动化控制系统项目》,填补了国内制糖行业的技术空白,荣获2004年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源安堂药业有限公司立足本地中草药资源,研制开发肤阴洁牌复方黄松洗液等5个国药准字号新产品,其中复方黄松湿巾属全国首创的中草药制剂新剂型。
“十五”期间,贵港市组织实施三轮创新计划,围绕“科技金源、科技金桥、科技金穗”三金行动,引进、消化先进工业技术成果52项,研制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工业新产品135项,新产品总产值61.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为32%%。
“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五年,高祖玉认为,要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资源型工业技术升级及新产品开发;
———现代农业,重点引进和培育畜禽、水产、农作物、林木优良新品种;
———节能与新能源,重点引进开发冶金、化工等流程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主要高耗能领域的节能技术、能源的综合利用技术;
———信息技术,重点研究开发机械和电子信息产业主导产品的设计生产共性关键技术,解决产品网络化与智能化协同中小企业ASP模式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高祖玉表示,贵港市将贯彻落实科教兴桂战略和人才强桂战略,以产品创新为核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特色产业和重点领域实现科技发展的新跨越,不断提高总体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能力,为加快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建设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