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发展会展旅游之我见

时间:2019-05-12 18:01: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州发展会展旅游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州发展会展旅游之我见》。

第一篇:州发展会展旅游之我见

兰州发展会展旅游之我见

会展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都市旅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增加外汇收入.开发城市相关产业的一种途径。

一、兰州发展会展旅游的效应分析

会展旅游是指包括各类专业会议、展览会和博览会、奖励旅游等活动在内的综合性旅游形式。会展旅游的出现及迅速发展是在良好的经济背景下,随着会议、展览的日益增多及旅游业的渐趋成熟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因其对会展举办城市带来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被称为“城市的面包”和“触摸世界的窗口”,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会展旅游对兰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效应好.关联带动性强

根据香港展览业协会所提供的数字表明,I999年展览业为香港带来的收入已经达到10亿美元以上,估计其中仅2亿美元是展览业本身的收入,8亿美元是由展览活动带来的其他行业的收入。国际上会展旅游的关联带动作用在I:4到I:9。由于会展旅游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连带功能,竞争日趋激烈。兰州作为西北五省的重要城市和甘肃的省会城市,其发展会展旅游具有强大的带动效应.(二)能提高兰州的知名度

会展旅游的发展能大大提高一个城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如上海成功地举办99(财富》论坛,使全世界商界人士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里。而APEC会议的召开,使世界首脑人物云集上海,更使上海声名远播,成为世界级的安全会展旅游目的地。这一切又为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埋下了伏笔。

(三)能促进兰州设施的全面改善

会展旅游对举办城市的要求比较高,必须具备现代化的会展设施、便捷的交通,要有不同档次的住宿、接待服务设施、购物娱乐场所等,从而推动城市设施的全面改善,为兰州旅游业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能促进兰州文明程度的提高

会展旅游能起到传播信息、新知识和新观念的积极作用。因为作为一种带有明显集合性特征的知识性活动,会展旅游能集中和直观地体现出兰州人们的创造性劳动成果,这些创造性的劳动成果一经现代通讯手段与媒介的传播和宣传,便 在社会当中造成浩大的声势和广泛的影响,使新知识、新观念传播开来。进而开拓兰州甚至西北地区人们的视野,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所以,在我看来,兰州发展会展旅游是势在必行,而且会带来巨大的正面效应,是值得发展的.这也是兰州发展会展旅游的必要条件,

第二篇:兰州发展会展旅游之我见

《兰州发展会展旅游之我见》

【摘要】会展旅游是国际上新兴的一种旅游产品,因其具有的社会经济效应,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文章从兰州发展会展旅游的可行性出发,综合考察了兰州发展会展旅游的机遇,条件以及面临的不利因素,然后提出发展兰州会展旅游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兰州

会展旅游 旅游产品

一,兰州市发展会展旅游的条件

(一)兰州市甘肃省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是我国西北的商贸。物流网络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位于中国陆域板块的几何中心,在西北处于‘坐中联四’的独特为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兰州市已经拥有了较为完整的基础设施:一是交通便利。陇海,兰新等4条铁路交汇于此,是西北铁路交通枢纽和欧亚大陆桥的联结点;312,310等五条国道,兰临,兰白等7条高速公路,西兰,兰新等25条公路干线通往全省各地及邻近省区,兰州机场39条航线可直达全国各主要大中城市及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及地区。二是通讯发达。京呼银兰。兰西拉,西兰乌,兰成4条光缆在此地汇聚,电信通讯,电视差转及移动电话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三是商贸服务体系完善。

(二)会展旅游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都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兰州市大型工业城市和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经过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与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主体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三)兰州市地处古丝绸之路咽喉要冲,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兰州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历史和大自然为兰州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并曾入选全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全市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文物点50多处。古遗址50处,古城12处,古建筑15余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徐家山、吐鲁沟、石佛沟;市区有五泉山、白塔山、白云观、白云寺等名胜古迹,还有兰山公园、南湖公园、西湖公园、滨河公园、水上公园等风格各异的景点。兰州是驰名中外的瓜果名城,夏秋季节更具有避暑和品瓜果的旅游特色。

(四)兰洽会全称“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是中国西部地区主要的投资贸易洽谈会之一,已发展成为西部地区国际化和专业化的大型展会。会议每年一届,自1993年举办以来,兰洽会已经连续成功举办18届。十几年来,兰洽会坚持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在专业化、多元化方面不断取得新成就,展会规模和水平每届都有新提高。经过多年的努力,兰洽会的品牌形象已经确立,成为甘肃,兰州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作为甘肃规格最高、成就最大的经贸盛会,兰洽会促进了地区间、行业间、企业间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有力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二,兰州市发展会展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品牌产品,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我市休闲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有效整合,基本上停留在低层次开发的水平。现有的旅游产品零星散落,尚未形成合理的产品体系和空间格局,缺乏具有独特吸引力的品牌产品。现有休闲旅游产品创新不足,对地方文化内涵挖掘有限,同时,由于资源整合开发的力度不够,经营范畴狭隘。目前我市市郊乡村休闲旅游主要还只是局限于自主发展的“农家乐”“茶园”乡村旅游范畴,缺乏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的人文旅游,如:对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特有风俗文化和兰州历史文化的挖掘深度广度不够。休闲旅游的开发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二)是经营理念落后,配套不齐、整合不力,网络建设不利。而面向日渐增长的休闲度假市场,我市及所属县区所提供的休闲度假产品,无论规模和档次,都很难满足当前市场的需要。如,部分景点道路条件差、接待设施规模小、旅游景点基础建设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客源市场的壮大。

(三)是管理体制不顺。休闲旅游业特别是各风景区内,由不同的管理机构和企业集团进行多头管理,会带来旅游开发和管理上的混乱和矛盾,制约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现有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在进行旅游宏观规划、开发、管理和规范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传统的管理办法在重要的营销和吸引投资方面也缺乏灵活性和行动力。

(四)是资金投入不足。旅游业是一项投资需求较大的产业。目前兰州市的旅游投资,无论是政府投资,还是社会投资,投资份额总体偏少,使得一流旅游资源无法转化为一流的产品。我市休闲旅游民营资本有一定基础,投资也较为活跃,是我市休闲旅游发展可利用的优势资源。同时因为旅游投资政策上的限制,造成了民间资本进入旅游业门槛过高,影响了民间旅游投资热情。这种投资规模相对较小的状况,极大地制约了旅游景区建设和旅游产品水准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地制约了依托旅游景区发展休闲旅游模式。

三,兰州市会展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是把休闲旅游事业的发展放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盘规划之中,把休闲旅游业确立为我市国民经济增长的一大产业来大力扶持、作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和发展。

(二)是组成市级发展休闲旅游业领导班子,研究制定发展休闲旅游业相关政策和规划发展目标,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全区休闲旅游工作上新台阶。

(三)是充分利用青藏文化、西部地理旅游、我市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等旅游资源,强化配套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四)是建议加大多种综合性旅游项目的开发力度,形成人文旅游、自然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工农业旅游等多样化的格局。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管理和宣传。大力引导企业和经济能人、民间艺人和外企参与开发、经营,做到多渠道融资和吸引各方人才参与的局面。

(五)是建议以旅行社、宾馆、餐厅、农家乐、旅游景点、旅游协会及相关行业为基础,充分开展网络化建设,要共同发展,不能单打独拼。

第三篇:会展旅游发展研究

会展旅游发展研究

一、会展旅游的效应分析

会展旅游是指包括各类专业会议、展览会和博览会、奖励旅游等活动在内的综合性旅游形式。会展旅游的出现及迅速发展是在良好的经济背景下,随着会议、展览的日益增多及旅游业的渐趋成熟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因其对会展举办城市带来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被称为“城市的面包”和“触摸世界的窗口”,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会展旅游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效应好.关联带动性强

1998年,美国所接待的国际旅游者中,6%为会展旅游,人数近300万,它们的消费总额达850亿美元以上。根据香港展览业协会所提供的数字表明,I999年展览业为香港带来的收入已经达到10亿美元以上,估计其中仅2亿美元是展览业本身的收入,8亿美元是由展览活动带来的其他行业的收入。国际上会展旅游的关联带动作用在I:4到I:9。由于会展旅游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连带功能,当今世界各国对国际会议举办权的竞争日趋激烈。

(二)能提高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知名度

会展旅游的发展能大大提高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国际知名度与美誉度。如上海成功地举办99(财富》论坛,使全世界商界人士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里。而APEC会议的召开,使世界首脑人物云集上海,更使上海声名远播,成为世界级的安全会展旅游目的地。这一切又为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埋下了伏笔。位于海南省东部万泉河海口的博鳌,过去是一个在地图上都难找到的小镇,虽然开发商在这里做了近lO年的努力,但小小的博鳌仍然是默默无闻,然而“博鳌亚洲论坛”的成立大会使其一夜成名。

(三)能促进举办城市设施的全面改善

国际会展旅游对举办城市的要求比较高,必须具备现代化的会展设施、便捷的交通,要有不同档次的住宿、接待服务设施、购物娱乐场所等,从而推动城市设施的全面改善,为城市旅游业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能促进举办地文明程度的提高

会展旅游能起到传播信息、新知识和新观念的积极作用。因为作为一种带有明显集合性特征的知识性活动,会展旅游能集中和直观地体现出人们的创造性劳动成果,这些创造性的劳动成果一经现代通讯手段与媒介的传播和宣传,便 在社会当中造成浩大的声势和广泛的影响,使新知识、新观念传播开来。进而开拓人们的视野,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总之,国际会议和展览的举办将极大地促进各国人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举办地文明程度得以不断提高。

二、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的背景

中国的会展旅游是在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和国际化进程加快.旅游业迅速发展壮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20世纪9O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势陷入低谷。在世界经济增长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一支独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2001年我国GDP增长达到7.3%,持续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为中国会展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中

1999年8月I 1日,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ICCA)主席及执行董事访华,标志着国际会议已开始瞄准中国市场。执行董事汤姆·霍尔顿先生发表了自己对中国会展旅游前景的看法:中国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国际市场,我们决定从高层次上进人中国会展市场,以协助中国成为世界上新的会议目的地。中国于2001年I 1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随着各行各业的对外开放,外商投资和经贸往来明显增加,这意味着来华商务旅游者将进一步增加。中国同世界各国之间的经贸 往来更加频繁,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之中。这一切为中国的会展旅游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

放眼未来,中国旅游业的增势更为明显。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接待旅游人数1.37亿人次,将占世界市场份额的8.6%;中国的香港也将排名第五,接待游客5930万人次,占世界3.7%的 份额。从出境旅游来看,2020年中国也将成长为世界第四大客源国,出境旅游人数1亿人次,占世界市场份额的6、2%(世界旅游组织,1996)。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为会展旅游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条件,会展旅游又为旅游业提供了新的 增长机会。

三、中国会展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会展旅游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助推器和新亮点

据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总经理陈若徽介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展和国内展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北京在2000年举办的展览拉动了北京相关产业产值增长10亿元。上海2001年举办的展览直接收入18亿元。会展旅游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全国掀起了展览场馆的建设高潮

“九五”期间我国的展馆面积迅速增长。全国室内展馆面积在“九五”前不足80万平方米,但截止2001年底,正式投入使用的室内展馆面积成倍增长,场馆面积达到516万平方米。中国会展场馆如上海中德合资建设的新国际博览中心,杭州西湖国际会议中心,北京新国际展览中心等建设档次高,面积大,科技含量高,功能齐全。这些场馆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会展业的主角。

(三)中国主要会展接待单位已相继加入国际会展组织

加入国际会展组织能使我国会展界迅速、准确掌握和传递国际会展的信息和发展趋势,还可以学习国际各旅游会议局的先进经验,提升我国办会办展的水平。截止到2002年5月,我国有14家单位加入ICCA组织,这意味着中国会展旅 游将均分世界会展市场。

(四)北京、上海、广州等已形成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

会展旅游作为都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会议、展览场馆、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而且还要有较好的城市总体环境和国际交往的综合能力。我国的北京作为首都、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广州作为改革开放后经 济发展迅速的大都市具备了发展国际会展业方面的优势。

(五)我国在国际会展旅游中的地位还比较低

据ICCA统计,每年全世界举行的参加国超过4个、参ENTERPRISE ECONOMY 2005.5 会外宾超过50人的各种国际会议达40万次以上,会议总开销逾2800亿美元。中国却未占到应有的市场份额。中国在1998年接待国际会议排名中仅列第34位、在亚太地区列第12位,落后于澳大利亚、日本、以色列、韩国、泰国;2000年在接待全球国际会议最多国排名中,中国排第37位,这种现状是与我国的改革开放步伐

和旅游大国地位极不相称的。

四、中国会展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还没有建立起符合国际管理的会展旅游市场运作机制

我国国内会展旅游的管理机制还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特征。目前,我国仍保持着国际会议和展览主办单位的资格认定制及立法的政府审批制,许多展会实质上都是政府部门主办的,或者是由相关部门的下属公司操作的。这种审批 制度造成了行业管理的低效率和市场竞争的不公平。

(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日本等国因为发展会展旅游曾颁布了《通过促销和举办国际会议等振兴国际旅游法》,但在我国,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还没有从扩大国际旅游业的角度,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促进会展旅游的发展。我国国内办展的法律法规也十分不健全,目前,仅有1995年9月22日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的《关于出国(境)举办招商和办展等经贸活动的管理办法》。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和缺乏资质条件的约束,导致目前我国会展旅游比较混乱。

(三)重展轻会现象严重

在会展旅游的发展中,展览旅游由于一般规模较大,人数众多,短期经济效益明显,因而受到国内普遍关注,而会议旅游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展览旅游的发展需要举办地经济实力雄厚、基础设施良好、商业环境优越、信息辐射迅速等条件。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城市也纷纷把它作为经济的助推器,盲目兴建展馆,致使设施闲置,造成资源浪费。

(四)国际化品牌的会展少

品牌是会展旅游发展的灵魂,也是中国会展旅游在21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世界上会展旅游发达的国家,几乎都拥有自己的品牌展会和会展名城,如米兰国际博览会、巴黎博览会等。我国除了广交会等会展有一定的世界性影响外,绝大多数都是国内的、临时性的。国内初步涌现出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会展企业或展会如深圳的高交会、珠海的航空展、北京国际会展中心、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大连星海国际会展中心、北京国际汽车展等。这些品牌企业或展会为我国其他城市发展会展旅游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然而,这些民族化的会展品牌与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国际性公司或展览会相比,无论在品牌的知名度上,还是在品牌的无形价值或扩张程度上,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五)专业人才缺乏,没有形成专业化的分工体系

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的思考一个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目的地必须有三个要素:一是综合吸引力;二是会议中心、展览场馆、高星级酒店为代表的硬件建设;三是专业会议组织策划者(PCO)为代表的软件条件。这里第三个要素就是人才的竞争。没有高素质的会展人才参与国际竞争,就难以改变我国目前在国际会展界的落后地位。

五、中国会展旅游发展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一)设立全国性会展管理机构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f3~-I-对会展活动的管理机构,这对于指导和审批会展活动的进行是极为不利的。全国会展旅游发展的无序性急需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来指导会展活动的开展。鉴于国外会展旅游的管理是被纳入旅游业的管理机制下,我国也可以考虑在国家旅游局下设置会展司,统一对中国的会展活动进行管理。

(二)会展场馆的建设应具有超前性

就总体而言,中国会展场馆规模偏小、设施落后、功能单

一、低层次重复建设现

象严重,难以满足目前日益发展的会展旅游的需要。在这方面,应吸收国外场馆建设的成功经验,注重场馆规划设计的专业性、智能化、功能的多样性。

(三)全国各旅游地应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相应的目标市场,发展成各具特色的会展旅游目的地

会展旅游的开展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实力基础上的,它牵涉到许多经济部门及其他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它的顺利进行。会展旅游的目的地一般是基础设施发达,市场活跃的地方。就目前国内各地区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外交通的便利程度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等方面因素而言,中国真正能搞展览的城市并不多,除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带外,其他地方条件还不很成熟,要适当控制展览目的地及展馆的建设,避免近距离重复建设和会展大战的发生。

(四)加快培养专业人才

在我国会展旅游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缺乏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和先进的会展管理手段已成为我国会展旅游持续发展的一大症结。我国会展教育严重滞后于我国会展旅游的发展,因此专业人才的培养已刻不容缓。

(五)饭店业应重视会展旅游市场的开发

饭店业是旅游产业最重要的支柱之一,饭店业利润率的下降,又导致旅游产业整体的经济效益下滑,这一系列状况在传统旅游城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饭店业有必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虽然休闲旅游者代表着饭店业的较大消费群体,但是那些旅行费用可以报销并且经常出差的会议代表才是为饭店业带来最大利润的客源群,他们为饭店带来的好处决不仅仅是填补空房和充当口头宣传员。因此,利润丰厚的会议市场正在变成饭店业越来越重要的争夺激烈的目标市场。

(六)增加促销投入,对中国主要客源市场做有针对性的促销宣传旅游者选择去或不去某个特定的目的地的重要标准是该目的地的形象,即旅游者对目的地的各种预期的总和。而这种预期是来自于口碑和各种媒体信息。

1,要想成为会展旅游举办地,我们必须要花费大量的费用向会展决策者宣传促销。可以采用的宣传促销方式有:在相关的专业杂志上做广告,向会展组织协会策划者邮寄宣传品,邀请主要人员考察旅行和通过互联网展开宣传攻势等。中国上海能申请到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是与我国强大的宣传促销分不开的2.我们还应注重与客源地的旅行商联合促销。我国在澳大利亚的宣传促销是一个很好的范例。2000年1月至8月,澳大利亚旅华人数为18.06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1%。市场需求和利益驱动驱使旅行商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来宣传中国旅游。中澳之间巨大的商业潜力,越来越多 的公司和协会挑选中国为其会议和奖励旅游的目的地,中国2001年被澳大利亚著名的会奖杂志“The Quorum”的读者评为2001年最受欢迎的奖励旅游目的地。我国还应进一步加大投入,积极开拓新的会展旅游市场。塞尔维亚世博会对外宣传投入6000万美元,里斯本世博会用于宣传促销的投入高达1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政府的宣传报道和赞助广告商的投入。我们能从这些成功的世博会宣传中学到很多的东西。

_

第四篇:肇庆旅游发展之我见

09旅本冯卫琼200924141144

肇庆旅游发展之我见

作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的肇庆是中国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也正因为如此,肇庆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在文化资源方面有端砚文化、包公文化、龙母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古建筑文化、时刻文化等等;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有熟为人知的七星岩、鼎湖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星湖风景名胜区,还有我们的九龙湖、羚羊峡、生态园、盘龙峡、天下第一石、燕都、竹海大观等等,肇庆的旅游资源丰富到简直可以令我们这些异乡的孩子窒息。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肇庆正渐渐被人们所遗忘,人们更多记住的是长隆欢乐世界、水上乐园、深圳欢乐谷、民俗文化村、阳江闸波等等。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肇庆旅游发展的瓶颈到底在哪里。

在我看来,肇庆旅游发展之所以这么多年来原地踏步甚至渐渐倒退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将肇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1)肇庆旅游资源利用和产品开发的深度不够。肇庆的旅游资源开发比

较早,但目前开发的深度不够。例如星湖风景区,它早在1982年就

被评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然而这么多年来它依然是停留

在观光类的风景。我觉得鼎湖山完全可以借助于其特有的高负离子

含量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开发为健身+探险科普游的形式;我们知道广

西有一个七星岩肇庆也有一个七星岩,那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将它区

分开,并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观光型旅

游,我们肇庆的七星岩山水风景不一定能比广西的胜一筹,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观都不一样。那我们就应该落到文化层面上,我们拥有

全国少有的庞大的摩崖石刻群。七星岩的七座石山不大只有1.5万平

方公里却镌刻着上至唐朝下至现代的石刻题勒523则。他们分布密

集、保存完整、文体齐全、字体纷繁、不仅是我国精美的石刻艺术

品还是研究我国唐朝以来各个朝代的政治、文化、经济的重要实物

资料。然而在肇庆的七星岩旅游,我们虽然能见到密密麻麻的石刻,但我们却很难得知每一则石刻的历史意义及背后的故事。那我们的景区导游是否应该更专业、知识更丰富呢?我们景区的宣传天平略

略向摩崖石刻文化倾斜呢?又例如我们的封开。若问:封开最出名的是什么?我相信大部分知道封开的人都会说:黑石顶公园、天下

一石。其实封开最出名的是它的头衔——真正的岭南文化发祥地。

更何况,知道封开的人并不多。所有这些,我们引出了下一个话题

——我们的旅游发展脱离了文化意蕴。

(2)任何一个旅游景区的发展脱离了其本身文化底蕴都会踏步不前,更

何况是一个城市的旅游发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觉,出去旅游很

多景区都大同小异,都是相互复制。如长隆欢乐世界和深圳欢乐谷,又如阳江闸坡和台山上下川岛或茂名放鸡岛、、、任何景区都可以复

制和被复制,除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我们的文化。一个城市一个景

区没有其文化底蕴就犹如没有了灵魂只剩一个躯壳。什么长隆欢乐

世界、阳江闸坡、上下川岛都只是一个玩乐的工具。如果真的走城

市旅游城市路线,我们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城市面貌的规划和建设中,我们还要拿起我们手中的文化武器。我们拥有引以为耀的端砚文化、包公文化和龙母文化,却少有被人们所熟知。因此我们必须要狠狠

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还要有重点有目的地宣传。

(3)我们的旅游资源虽多却没有进行资源整合,无法形成合力来拉长旅

游产业发展的链条。资源整合并不是不加分析地整合,而是有机整

合,这样形成的合力才能最大发挥肇庆旅游资源的优势。例如可以

与其他城市合作开发一条寻源岭南文化的旅游线路,又或者开发一

条禅宗佛教文化游,又或者是西江文化游等等,通过一个主题将相

关的旅游元素都窜起来,而不是单打独斗。

很庆幸,肇庆现在已经有很多书籍对肇庆的整个旅游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设计,就如我们前旅游学院院长王明星所写的《区域旅游的理论与实践二》,所有我相信肇庆的旅游业发展会越来越好。

交通网络辐射不够广

旅游配套服务不够,没有品牌优势

旅游结构单一

宣传力度不够

商业不发达

发展绿色工业,拉动经济,促进消费

发展解压试旅游

商务旅游

增大生态游,城市游,会展游,丰富旅游项目

构建大网络,建立全市以星湖风景区为中心连接各区,县的旅游网络 加大宣传力度

整治环境,改善硬件设施:无乱摊档,无迷信活动,无业马导游拉客,加强治安管理

近几年来,肇庆市旅游业取得的成绩显著。但是,肇庆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只占整个广东省的5%和2.5%左右,旅游商品消费占旅游收入约6%左右,仍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旅游资源利用和产品开发的深度不够

肇庆旅游资源开发比较早,但是目前的开发深度不够,而且效率增长特征不明显,产品结构不合理。目前仍然以提供观光旅游产品为主,旅游经济附加值较低。肇庆最著名的七星岩景色和鼎湖山景色的创新发展和深度开发业见效不明显。

(二)城市旅游接待设施不足,功能有待完善

例如,肇庆市目前有星级酒店33家,试业及在建五星级酒店仅3家。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对于接待大规模、高档次国际会议、商务旅游、体育旅游等方面,在设施建设上还需要有较大的提升。

(三)城市旅游产业链残缺,旅游消费水平低

目前,肇庆城市旅游的收入占全省旅游收入份额低,主要体现在游客人均消费低,门票经济特征明显,这很大程度上与局限于景色的打造而非旅游产业链的全方位完善有关系,即六大要素不健全。以旅游商品为例,肇庆有众多富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旅游商品,但旅游商品开发力度不足、创新程度低,同时没有一条肇庆地方特色的旅游步行街,不能刺激旅客的消费欲望,大大降低了游客的消费水平。

(四)旅游城市建设滞后

肇庆市目前城区既欠缺现代都市的气派,同时,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也展现得不够。旅游城市建设滞后,不打响城市品牌和旅游品牌,就难以把旅游消费拉高到新的档次。

(五)旅游业与学术交流渠道不顺畅

肇庆市自2007年成为继广州、深圳后全省第三个景区接待游客人数超过千万的城市,然而,在这样一个旅游大市里却没有一个针对肇庆旅游业开发研究的专门机构。不开发经常性的研究和指导实践,发现并解决目前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肇庆的旅游就不可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三、对肇庆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建议

针对肇庆市旅游业发展的成绩和不足,我们提出五项建议:

第一,理顺旅游管理体制。

建议不同系统的风景名胜区纳入旅游产业管理范畴。从体制上建立起融管理、经费、发展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并且县(市)区要把旅游业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才能够解决交叉管理的诸多矛盾。

第二,加快旅游产业链的建设。

肇庆城市旅游产业链残缺,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尚不健全。建议加快高级别的酒店等各种旅游设施的建设,积极拓展文化旅游,积极引导旅游商品的研究、开发和营销,完善城市旅游产业链,既可在住宿上增加旅游收入,又可以增加游客消费天数从而增加旅游收入。

第三、加强对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开发利用。

目前,肇庆的旅游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旅游经济效益低。建议市委市政府在战略层面上,明确休闲产业(休闲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龙头的地位,并给与更为宽松的政策支持;在景区经营层面上应通过不断创新休闲模式,促进休闲旅游的发展。加快新景区开发,要特别重点加强怀集蓝钟温泉旅游区、四会天海湖、鼎湖砚洲岛等休闲旅游特点明显项目的开发建设。在城区地带开发游乐园和主题公园,丰富娱乐旅游产品。同时重视旧景区的深层次开发,尤其是广宁竹海、鼎湖的葫芦山景区等经营管理创新、休闲产品的改造,以增强旅游业的发展后劲。

第四,加快旅游城市建设步伐。

我们的建议是:一是在大冲广场建设肇庆旅游形象标志,例如建设高大的城市雕塑;二是在星湖东门建设砚都广场,突显肇庆“砚都”的金字招牌;三是在宋城墙建设宋城门;四是一江两岸的建筑群装饰艺术灯光;五是建设一条或多条体现肇庆特色的商业步行街;六是设法解决端州路行车难的问题;七是高标准建设好星湖大道,把它作为由广州进入肇庆的主要干道。以上设施建设,既能改变旅游城市的形象,更能促进旅游消费。

第五,成立肇庆市旅游发展研究机构。

建议成立肇庆市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其宗旨是为肇庆市培养高级别的旅游管理、营销、策划人才,为肇庆旅游业和全国旅游专家搭起桥梁,对肇庆市旅游产品开展综合研究和个案研究,对肇庆市的旅游商品开发进行研究,为肇庆旅游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依据和保障。

第五篇:贵州旅游发展之我见(推荐)

贵州旅游发展之我见

贵 州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浓郁的民族风情、秀丽的自然山水、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无与伦比。贵州的诸多旅游景点因其特殊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呈现出多种特征:自然生态的奇特性、文化的原生性、民族历史的厚重性、红色旅游资源的显赫性、气候资源的独特性和宜人性。但是,贵州旅游的影响力及其旅游收入与其旅游资源的地位却不相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在于贵州缺乏新颖的、能深刻而又准确阐释贵州旅游形象的旅游广告。为此,贵州的旅游广告需要打造具有文化内涵、能展现贵州特色、让旅游消费者印象深刻的旅游广告精品。同时贵州具有相当优秀的气候优势及地理优势。

贵州的旅游广告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在进入新世纪以前,贵州旅游广告宣传内容没有特色,贵州旅游广告曾经推出的广告词是“公园省贵州”,看起来把贵州描述得如诗如画,其实并没有体现贵州的特色。而且,广告宣传形式单一,广告不但要做得新颖,而且要以情动人,这就需要在市场调查中多下功夫,摸准消费者的心态,了解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在广告中加入更多的人情和人性。据生理卫生实验研究表明,最适合人类生存的海拔是500~2000m。

1.夏季(6~8月)全省大部地区平均温度在22.0~26.0℃之间,凉爽舒适,没有邻省那种酷热的高温天气,具有“天然大空调”的特点。2.紫外线辐射低、适宜户外活动。全省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在1200~1600小时之间,为同纬度其他地区的三分之二,因此是我国紫外线辐射最少的地区。3.贵州多夜雨,这也是贵州的特色气候之一。一般夜间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70%左右。夜雨之后,大气中的尘埃被清洗,次日的空气湿润清新,这也是贵州空气质量较好的原因之一。

科学研究表明,环境气温在18℃至24℃之间、湿度在45%至70%之间时,人体最感舒适。根据我省的主要气候特点,贵州旅游气候资源的最大优势是避暑旅游气候。最大的旅游气候比较优势在夏季,夏季的温度与省内外主要避暑旅游城市相比属于凉爽舒适型,除同在云贵高原的昆明、大理外,在同一纬度上没有哪个城市夏季的温度条件能与贵阳、六盘水、安顺等地媲美(2)湿度适中。夏季相对湿度在75%左右,在国内外所有城市中是最好的。如云南的城市夏季相对湿度偏高,而中国西北部的避暑城市夏季相对湿度太低,过于干燥。(3)风速有利。夏季适当的和风会增加人体舒适度。贵州夏季平均2~3米/秒的风速,对夏季旅游者身体散热、出行和活动十分有利,使夏季旅游舒适性大大提高。(4)紫外线辐射最少。贵州的紫外线辐射属全国乃至全球最少的地区之一,因此与其他城市相比,贵州紫外辐射强度低,对人的影响最小。与国外避暑城市比较,贵阳、六盘水等与佛罗伦萨、日内瓦、温哥华和札幌的日照时数较为接近,比中国东北和西部城市的要低很多。(5)空气清新。根据资料统计:贵州的沙尘暴日数为零,加上降水丰富、夜雨多,起到了对天空的“清洗”作用,所以空气清新。如贵阳市区空气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6)海拔适宜。据生理卫生实验研究表明,最适合人类生存的海拔是500~2000m。贵州主要旅游景区的海拔在600~2000m,属于人体对大气压感觉的最佳位置,所以从海拔条件看贵州的地理位置也是比较理想,对不同年龄段的旅游者都适合。这是属于贵州的气候优势。

贵州是中国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省份,目前集观光、度假和深度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和谐旅游目的地正在悄然形成。正如世界旅游组织所称赞的贵州是“生态之州、文化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

一、旅游资源特点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高富集省份。其资源分布广、类型多、品位高、保护好。概括起来讲,有五大特点:

(一)由特殊地质地貌构建的自然景观的奇特性。贵州省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南部,总面积17.62万平方公里,东西相距595公里,南北相距500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地貌属中国西部高原山地的一部分。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2.5%,其中岩溶面积约10.9万平方公里,占61.9%,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贵州的岩溶面积由于岩溶发育三维空间的不断扩展,导致地形演进过程的变化十分复杂,发育于地表的石芽、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峰林、峰丛、天生桥、岩溶湖、瀑布、跌水,与发育于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伏流等纵横迭置,形成了一个极富地域特色的自然“岩溶博物馆”。漫长而奇妙的地质结构过程,孕育了全省千姿百态的奇山秀水、飞瀑异洞,形成了无数地上地下贯通,动态静态结合的自然奇观。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小七孔等,就是这个喀斯特王国的典型代表。2007年,荔波被列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

(二)多民族构建的文化原生性。贵州省的常住总人口3975.4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38.9%,世居少数民族18种。多种族群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因子经反复对撞和相互涵化,逐渐积淀在贵州文化的各个层面中,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祭祀、节庆、艺术等等,无不富含着异彩纷呈的人文底蕴。正所谓“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大节三六

九、小节天天有”。走进民族村寨,人们会发现,汉晋遗风,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等古老的文化模式,在这里仍被原汁原味地保存着,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一笔文化遗产。

(三)历史文化的厚重性。人类可能起源于中国的云贵高原,在这里人类完成了由猿到人的演变。在距今4亿—2.3亿年前的古生代,这一带曾几经海浸。在贵州发现的大量古生代的鱼、龙化石表明,陆地脊椎生物的祖先,很可能最早就出现在这里。此外,贵州还发现有旧时器时代中期的“桐梓人”、中晚期的“水城人”和晚期的“兴义人”文化遗址。贵州不仅是古生物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春秋时期,牂牁国是贵州这块土地上的大国之一,春秋后期夜郎国取代牂牁,日渐强大,今天,在贵州仍不难寻觅到夜郎文化的遗踪。明太祖朱元璋从南京等地调集30万大军到贵州屯田驻军,“开一线以通云南”,使江南文化与高原山地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屯堡文化。被称为“中国儒学最后一个高峰”和“近代启蒙思想先导”的王阳明,在“王学圣地”贵州修文龙场“悟道”,开一代学风,推动了中国思想界的变革;发生在贵州的“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则是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上最具浓重色彩的一笔,是“长征文化”的经典。

(四)以茅台酒为代表的酒文化的显赫性。“酒”和“游”,自古以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贵州酒文化对贵州旅游的影响尤为深刻。在贵州各种文化品牌中,酒文化叫得最响。茅

台酒被誉为文化酒、外交酒、健康酒。在少数民族村寨饮酒,我们所领略到的酒文化则别有一番情致,敬酒、劝酒、饮酒的方式林林总总,酒伴着舞,酒和着歌,无酒不成席,无酒不会客。从浓浓的酒香中,可以品味出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感悟到酒文化的真谛。

(五)天然避暑型气候的独特性。贵州的避暑型气候资源已属于越来越稀缺和珍贵的生态环境资源。贵州地势西部高,向北部、东部和南部逐渐降低,平均海拔1100米。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降水较丰富,年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日照比较充足,年日照时数在1300小时左右。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0%,且以每年超过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夏季平均温度23.1度,有天然空调省的美誉,形成了理想的人居环境和避暑度假胜地。

以上便是我们贵州的气候及旅游优势,我们应该集中力量发展我省优势。制定符合我省战略发展的的纲领性文件,加速我省发展为我们的家园建设做出贡献。

下载州发展会展旅游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州发展会展旅游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会展旅游发展模式之探讨

    会展旅游发展模式之探讨 王保伦会展旅游的出现及发展是在良好的经济背景下,随着会议展览的增多及旅游业的渐趋成熟而出现的一种新兴的旅游类别。从产品的角度讲,会展旅游属......

    关于昌平区会展旅游发展的思考

    关于昌平区会展旅游发展的思考 陈秋生昌平作为北京的旅游大区,目前传统旅游业的发展已具备了相当规模,如何抓住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会展旅游为......

    张掖影视旅游发展之我见

    张掖影视旅游发展之我见张掖丹霞地貌位于祁连山北麓临泽、肃南县境内,分布面积约510平方公里,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发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及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

    会展发展

    分析广州会展业的发展 会展业在国际上被视为继旅游、房地产之后崛起的“无烟产业”、“朝阳产业”,会展能给参展商和参观者提供一个互动的交流平台,这是其他媒介所无法提供的......

    会展旅游策划书

     会展旅游策划书(一)(一)活动背景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旅游作为......

    会展旅游读后感(范文大全)

    因为渴望所以成功 _____读《疯狂会展》有感 2012级 姜鹏 李阳因为“疯狂英语”一举成名;凡高因为疯狂绘画铸就辉煌;诺贝尔因为疯狂研究炸药而开创了科学新篇;居里夫人因为疯狂......

    会展旅游论文

    旅游管理系2008级本科学生学年论文工作计划根据教务处“关于2008级本科学生写学年论文的通知”,我系特制定2008级本科学生学年论文工作计划。 一、成立旅游管理系2008级本科......

    浅谈成都会展旅游

    浅谈成都会展旅游 历史文化学院 章光富(0841063006)摘要:会展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拉动效应;成都发展会展旅游具有优势,同时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