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掖影视旅游发展之我见
张掖影视旅游发展之我见
张掖丹霞地貌位于祁连山北麓临泽、肃南县境内,分布面积约510平方公里,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发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及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现为“国家地质公园”。先后被《中国国家地理》和《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和“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观赏价值。
目前,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已成为理想的采风摄影和影视创作基地,从2007年起,张掖丹霞地貌风光先后在《三国之见龙卸甲》、《神探狄仁杰3》、《太阳照常升起》、《黄石的孩子》4部影视片中惊艳亮相,刘德华、姜文、洪金宝、梁冠华等知名影星在张掖丹霞景区内的精彩表演也让众多影迷将目光聚集在神秘的丹霞风光。2009年,著名导演张艺谋更是将《三枪拍案惊奇》的主要外景地选在张掖丹霞地貌景区,带领赵本山、孙红雷、小沈阳、闫妮、倪大宏等一批当红影星用2个月时间在张掖丹霞景区完成了电影的主要拍摄任务。从以上情况可知,张掖的丹霞景区不仅是一个地质公园,更是一个在国内不可多得的西部影视基地。那么,在发展旅游方面,张掖的丹霞景区应更多地强调地质公园好呢还是发展影响旅游更能提振张掖旅游在全国的地位?笔者认为发展影视旅游,进而打造西部知名的影视基地,会更有意义。
一、地质公园与影视城的背景分析
地质公园在国内有182处,其中18%在西北地区,世界地质公园也已有24处,其中1处在西北地区,国内典型的丹霞地貌则有607处,其中有21%在西北地区。
全国著名的影视外景拍摄基地有四处,无锡、涿州、威海、南海,无一处在西北地区,在全国近百个较大规模的影视基地中,有十几个具有一定影响,西北地区仅有宁夏镇北堡榜上有名。影视城八成亏损,基本上都在中东部地区。在成功的5%影视城中,西北占20%。在这八成亏损的影视城中,绝大部分是因为影视资源的同质化。
二、地质公园还是影视基地?
——两种路径的对比分析
地质公园路径是一种常规路径。采用地质公园路径实现项目区开发,只能从丹霞奇观这一个角度寻找突破口,但如果仅靠丹霞奇观,最后又不可避免的沦为观光旅游的发展思路。张掖的优势在于将现有诸多资源整合而形成的合力。地质公园开发可以对其他资源充分利用,但无法产生整合的效果。
影视基地路径是独辟蹊径,可能产生出奇制胜的效果。因为影视城没有地质公园那样的明确界定,可大可小,灵活操作,能够最大程度的整合张掖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产业资源、形象资源等等,最后可将张掖打造成为影视旅游综合体。为丝路丹霞项目区的发展创造可长可久的宏观环境。
二、为什么要采取影视基地的路径
首先,全国的影视基地或者影视城,总体数量大,但主要集中于中东部地区,西部不存影视基地数量过于饱和的问题,目前西北六省区(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占全国面积的44.76%,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十分丰富,但在西部地区的影视基地目前仅有宁夏镇北堡影视城。
其次,影视城亏损多,但西部地区的影视城总体盈利,并无亏损。原因是什么?市场需求。由于资源与中东部地区存在巨大的差异,影视产业对西部资源的需求不可估量。
再次,影视城可以最大限度的整合张掖的社会经济文化与产业资源,以丝路丹霞为跳板,高位起跳,实现“小景区、大文章”,为丝路丹霞创造旅游发展的宏观环境和战略平台。
最后,地质公园是常规路径,由于资源属性以及开发方面受到的限制,最终会沦为观光旅游,无法避免的陷入门票经济。张掖地处西北部偏远地区,自然景观荒野苍凉,虽然是自驾游等户外运动者的天堂,但由于远离中东部客源市场,缺少大众游客,无法集聚人气。加上地质公园产品周期较短,为下一轮的开发提出更多的难题,从长远来看,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两种路径融合的可能性
地质公园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有明确的界定,包括地质公园的边界,地质公园的开发等。地质公园无法涵盖影视城,在地质公园内部开发影视产品,又往往与地质公园相关法规产生抵触,无法放开手脚,最后只能小打小闹,面临和国内众多影视城一样的命运,那就是亏损最后倒闭关门。
影视城则可大可小,完全人为操作。尤其是张掖可独辟蹊径,将地质公园、民俗风情、文化产业、新农村建设、政策配套等纳入其中,一并考虑,建设国内首个没有边界的影视城,与其他众多影视城发展模式强力区隔,开创影视旅游的蓝海战略,打造影视旅游综合体。
丝路丹霞项目开发可以在影视城的平台上获得高位起跳,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永续利用。
四、影视基地路径与项目区开发的对接
第一是政策对接。通过对接国家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政策,争取专项资金的支持,国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二篇《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四十四章中明确指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其中还有关于“扩大广播影视覆盖范围,发展数字广播影视”的内容,《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积极发展和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目前,文化产业占GDP的2.85%左右,十二五结束时要达到5%,任务比较艰巨。说明文化创意产业的地位已经大大提升了,张掖丹霞景区可以借助于国家这一政策大势,立足资源,顺势影视旅游推展出去,打造独具特色的影视基地。
第二是项目对接。通过张掖旅游规划的大项目策划,将丹霞景区作为项目核心加以启动,使之成为整个影视旅游开发的重要支撑区域和影视旅游户外拍摄外景地。
第三是营销对接。营销将不再是单纯的地质公园景区营销,而是连同张掖其他景区景点统一包装成影视基地,并将丹霞景区作为整个影视基地的核心,进行整体促销。具体的营销策略包括节事营销、事件营销,由于影视旅游最容易形成事件,如一部优秀电影可大大提升一个区域的知名度,促进旅游发展。作为影视基地,可适时策划一些大型活动,与影视作品的推介或结合起来,吸引公众眼球,以一线景区带动二线景区,推动营销一盘棋、一体化发展格局。
第四是发展对接。发展影视旅游,进而打造影视基地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最大程度的整合张掖的各类资源,为旅游发展所用。通过影视基地的打造和影视旅游的行业带动,促进张掖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五、以影视基地运作丝路丹霞的技术手段
——你我都是演员
第一是完善硬件建设。站在宏观和全局的角度,以建设没有边界的影视城为目标,通过修复自然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产业系统四大系统,形成生态大观、文化大观。建设全方位展现张掖自然和人文风情的原汁原味的影视基地,打造影视旅游综合体。
第二是提升软件建设。实施全方位的情景体验旅游,即通过道具、换装等技术手段,使游客“入乡随俗”,进入某一个自然或社会场景,如同身临其境,把世界忘掉,让时间停下来,穿越时空。游客可以自编自导自演,完全参与、深度体验,获得非同寻常的情景体验。
第三是创新游憩模式。人生就是一场戏,每个人都是演员,在张掖影视基地,以“电影人生”为游憩主题,诠释影视旅游,把游客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都可以在这里演出来。让思想在这里自由奔放,让生活在这里展现精彩。人生短暂,但是在这里,游客通过电影人生的游憩模式所创造的各种条件,随心所欲开展影视旅游,游客可以过上几千年的生活。也可以是穿长袍马褂的古人,也可以像科幻中的蜘蛛侠一样飞岩走壁。总之,在这里,游客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必拘泥于现实中的条条框框。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对影视旅游的体验价值进行升华,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影视旅游综合体。
邵国军
2012.01.30
第二篇:肇庆旅游发展之我见
09旅本冯卫琼200924141144
肇庆旅游发展之我见
作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的肇庆是中国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也正因为如此,肇庆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在文化资源方面有端砚文化、包公文化、龙母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古建筑文化、时刻文化等等;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有熟为人知的七星岩、鼎湖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星湖风景名胜区,还有我们的九龙湖、羚羊峡、生态园、盘龙峡、天下第一石、燕都、竹海大观等等,肇庆的旅游资源丰富到简直可以令我们这些异乡的孩子窒息。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肇庆正渐渐被人们所遗忘,人们更多记住的是长隆欢乐世界、水上乐园、深圳欢乐谷、民俗文化村、阳江闸波等等。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肇庆旅游发展的瓶颈到底在哪里。
在我看来,肇庆旅游发展之所以这么多年来原地踏步甚至渐渐倒退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将肇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1)肇庆旅游资源利用和产品开发的深度不够。肇庆的旅游资源开发比
较早,但目前开发的深度不够。例如星湖风景区,它早在1982年就
被评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然而这么多年来它依然是停留
在观光类的风景。我觉得鼎湖山完全可以借助于其特有的高负离子
含量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开发为健身+探险科普游的形式;我们知道广
西有一个七星岩肇庆也有一个七星岩,那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将它区
分开,并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观光型旅
游,我们肇庆的七星岩山水风景不一定能比广西的胜一筹,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观都不一样。那我们就应该落到文化层面上,我们拥有
全国少有的庞大的摩崖石刻群。七星岩的七座石山不大只有1.5万平
方公里却镌刻着上至唐朝下至现代的石刻题勒523则。他们分布密
集、保存完整、文体齐全、字体纷繁、不仅是我国精美的石刻艺术
品还是研究我国唐朝以来各个朝代的政治、文化、经济的重要实物
资料。然而在肇庆的七星岩旅游,我们虽然能见到密密麻麻的石刻,但我们却很难得知每一则石刻的历史意义及背后的故事。那我们的景区导游是否应该更专业、知识更丰富呢?我们景区的宣传天平略
略向摩崖石刻文化倾斜呢?又例如我们的封开。若问:封开最出名的是什么?我相信大部分知道封开的人都会说:黑石顶公园、天下
一石。其实封开最出名的是它的头衔——真正的岭南文化发祥地。
更何况,知道封开的人并不多。所有这些,我们引出了下一个话题
——我们的旅游发展脱离了文化意蕴。
(2)任何一个旅游景区的发展脱离了其本身文化底蕴都会踏步不前,更
何况是一个城市的旅游发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觉,出去旅游很
多景区都大同小异,都是相互复制。如长隆欢乐世界和深圳欢乐谷,又如阳江闸坡和台山上下川岛或茂名放鸡岛、、、任何景区都可以复
制和被复制,除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我们的文化。一个城市一个景
区没有其文化底蕴就犹如没有了灵魂只剩一个躯壳。什么长隆欢乐
世界、阳江闸坡、上下川岛都只是一个玩乐的工具。如果真的走城
市旅游城市路线,我们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城市面貌的规划和建设中,我们还要拿起我们手中的文化武器。我们拥有引以为耀的端砚文化、包公文化和龙母文化,却少有被人们所熟知。因此我们必须要狠狠
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还要有重点有目的地宣传。
(3)我们的旅游资源虽多却没有进行资源整合,无法形成合力来拉长旅
游产业发展的链条。资源整合并不是不加分析地整合,而是有机整
合,这样形成的合力才能最大发挥肇庆旅游资源的优势。例如可以
与其他城市合作开发一条寻源岭南文化的旅游线路,又或者开发一
条禅宗佛教文化游,又或者是西江文化游等等,通过一个主题将相
关的旅游元素都窜起来,而不是单打独斗。
很庆幸,肇庆现在已经有很多书籍对肇庆的整个旅游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设计,就如我们前旅游学院院长王明星所写的《区域旅游的理论与实践二》,所有我相信肇庆的旅游业发展会越来越好。
交通网络辐射不够广
旅游配套服务不够,没有品牌优势
旅游结构单一
宣传力度不够
商业不发达
发展绿色工业,拉动经济,促进消费
发展解压试旅游
商务旅游
增大生态游,城市游,会展游,丰富旅游项目
构建大网络,建立全市以星湖风景区为中心连接各区,县的旅游网络 加大宣传力度
整治环境,改善硬件设施:无乱摊档,无迷信活动,无业马导游拉客,加强治安管理
近几年来,肇庆市旅游业取得的成绩显著。但是,肇庆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只占整个广东省的5%和2.5%左右,旅游商品消费占旅游收入约6%左右,仍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旅游资源利用和产品开发的深度不够
肇庆旅游资源开发比较早,但是目前的开发深度不够,而且效率增长特征不明显,产品结构不合理。目前仍然以提供观光旅游产品为主,旅游经济附加值较低。肇庆最著名的七星岩景色和鼎湖山景色的创新发展和深度开发业见效不明显。
(二)城市旅游接待设施不足,功能有待完善
例如,肇庆市目前有星级酒店33家,试业及在建五星级酒店仅3家。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对于接待大规模、高档次国际会议、商务旅游、体育旅游等方面,在设施建设上还需要有较大的提升。
(三)城市旅游产业链残缺,旅游消费水平低
目前,肇庆城市旅游的收入占全省旅游收入份额低,主要体现在游客人均消费低,门票经济特征明显,这很大程度上与局限于景色的打造而非旅游产业链的全方位完善有关系,即六大要素不健全。以旅游商品为例,肇庆有众多富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旅游商品,但旅游商品开发力度不足、创新程度低,同时没有一条肇庆地方特色的旅游步行街,不能刺激旅客的消费欲望,大大降低了游客的消费水平。
(四)旅游城市建设滞后
肇庆市目前城区既欠缺现代都市的气派,同时,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也展现得不够。旅游城市建设滞后,不打响城市品牌和旅游品牌,就难以把旅游消费拉高到新的档次。
(五)旅游业与学术交流渠道不顺畅
肇庆市自2007年成为继广州、深圳后全省第三个景区接待游客人数超过千万的城市,然而,在这样一个旅游大市里却没有一个针对肇庆旅游业开发研究的专门机构。不开发经常性的研究和指导实践,发现并解决目前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肇庆的旅游就不可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三、对肇庆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建议
针对肇庆市旅游业发展的成绩和不足,我们提出五项建议:
第一,理顺旅游管理体制。
建议不同系统的风景名胜区纳入旅游产业管理范畴。从体制上建立起融管理、经费、发展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并且县(市)区要把旅游业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才能够解决交叉管理的诸多矛盾。
第二,加快旅游产业链的建设。
肇庆城市旅游产业链残缺,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尚不健全。建议加快高级别的酒店等各种旅游设施的建设,积极拓展文化旅游,积极引导旅游商品的研究、开发和营销,完善城市旅游产业链,既可在住宿上增加旅游收入,又可以增加游客消费天数从而增加旅游收入。
第三、加强对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开发利用。
目前,肇庆的旅游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旅游经济效益低。建议市委市政府在战略层面上,明确休闲产业(休闲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龙头的地位,并给与更为宽松的政策支持;在景区经营层面上应通过不断创新休闲模式,促进休闲旅游的发展。加快新景区开发,要特别重点加强怀集蓝钟温泉旅游区、四会天海湖、鼎湖砚洲岛等休闲旅游特点明显项目的开发建设。在城区地带开发游乐园和主题公园,丰富娱乐旅游产品。同时重视旧景区的深层次开发,尤其是广宁竹海、鼎湖的葫芦山景区等经营管理创新、休闲产品的改造,以增强旅游业的发展后劲。
第四,加快旅游城市建设步伐。
我们的建议是:一是在大冲广场建设肇庆旅游形象标志,例如建设高大的城市雕塑;二是在星湖东门建设砚都广场,突显肇庆“砚都”的金字招牌;三是在宋城墙建设宋城门;四是一江两岸的建筑群装饰艺术灯光;五是建设一条或多条体现肇庆特色的商业步行街;六是设法解决端州路行车难的问题;七是高标准建设好星湖大道,把它作为由广州进入肇庆的主要干道。以上设施建设,既能改变旅游城市的形象,更能促进旅游消费。
第五,成立肇庆市旅游发展研究机构。
建议成立肇庆市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其宗旨是为肇庆市培养高级别的旅游管理、营销、策划人才,为肇庆旅游业和全国旅游专家搭起桥梁,对肇庆市旅游产品开展综合研究和个案研究,对肇庆市的旅游商品开发进行研究,为肇庆旅游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依据和保障。
第三篇:贵州旅游发展之我见(推荐)
贵州旅游发展之我见
贵 州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浓郁的民族风情、秀丽的自然山水、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无与伦比。贵州的诸多旅游景点因其特殊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呈现出多种特征:自然生态的奇特性、文化的原生性、民族历史的厚重性、红色旅游资源的显赫性、气候资源的独特性和宜人性。但是,贵州旅游的影响力及其旅游收入与其旅游资源的地位却不相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在于贵州缺乏新颖的、能深刻而又准确阐释贵州旅游形象的旅游广告。为此,贵州的旅游广告需要打造具有文化内涵、能展现贵州特色、让旅游消费者印象深刻的旅游广告精品。同时贵州具有相当优秀的气候优势及地理优势。
贵州的旅游广告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在进入新世纪以前,贵州旅游广告宣传内容没有特色,贵州旅游广告曾经推出的广告词是“公园省贵州”,看起来把贵州描述得如诗如画,其实并没有体现贵州的特色。而且,广告宣传形式单一,广告不但要做得新颖,而且要以情动人,这就需要在市场调查中多下功夫,摸准消费者的心态,了解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在广告中加入更多的人情和人性。据生理卫生实验研究表明,最适合人类生存的海拔是500~2000m。
1.夏季(6~8月)全省大部地区平均温度在22.0~26.0℃之间,凉爽舒适,没有邻省那种酷热的高温天气,具有“天然大空调”的特点。2.紫外线辐射低、适宜户外活动。全省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在1200~1600小时之间,为同纬度其他地区的三分之二,因此是我国紫外线辐射最少的地区。3.贵州多夜雨,这也是贵州的特色气候之一。一般夜间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70%左右。夜雨之后,大气中的尘埃被清洗,次日的空气湿润清新,这也是贵州空气质量较好的原因之一。
科学研究表明,环境气温在18℃至24℃之间、湿度在45%至70%之间时,人体最感舒适。根据我省的主要气候特点,贵州旅游气候资源的最大优势是避暑旅游气候。最大的旅游气候比较优势在夏季,夏季的温度与省内外主要避暑旅游城市相比属于凉爽舒适型,除同在云贵高原的昆明、大理外,在同一纬度上没有哪个城市夏季的温度条件能与贵阳、六盘水、安顺等地媲美(2)湿度适中。夏季相对湿度在75%左右,在国内外所有城市中是最好的。如云南的城市夏季相对湿度偏高,而中国西北部的避暑城市夏季相对湿度太低,过于干燥。(3)风速有利。夏季适当的和风会增加人体舒适度。贵州夏季平均2~3米/秒的风速,对夏季旅游者身体散热、出行和活动十分有利,使夏季旅游舒适性大大提高。(4)紫外线辐射最少。贵州的紫外线辐射属全国乃至全球最少的地区之一,因此与其他城市相比,贵州紫外辐射强度低,对人的影响最小。与国外避暑城市比较,贵阳、六盘水等与佛罗伦萨、日内瓦、温哥华和札幌的日照时数较为接近,比中国东北和西部城市的要低很多。(5)空气清新。根据资料统计:贵州的沙尘暴日数为零,加上降水丰富、夜雨多,起到了对天空的“清洗”作用,所以空气清新。如贵阳市区空气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6)海拔适宜。据生理卫生实验研究表明,最适合人类生存的海拔是500~2000m。贵州主要旅游景区的海拔在600~2000m,属于人体对大气压感觉的最佳位置,所以从海拔条件看贵州的地理位置也是比较理想,对不同年龄段的旅游者都适合。这是属于贵州的气候优势。
贵州是中国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省份,目前集观光、度假和深度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和谐旅游目的地正在悄然形成。正如世界旅游组织所称赞的贵州是“生态之州、文化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
一、旅游资源特点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高富集省份。其资源分布广、类型多、品位高、保护好。概括起来讲,有五大特点:
(一)由特殊地质地貌构建的自然景观的奇特性。贵州省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南部,总面积17.62万平方公里,东西相距595公里,南北相距500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地貌属中国西部高原山地的一部分。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2.5%,其中岩溶面积约10.9万平方公里,占61.9%,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贵州的岩溶面积由于岩溶发育三维空间的不断扩展,导致地形演进过程的变化十分复杂,发育于地表的石芽、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峰林、峰丛、天生桥、岩溶湖、瀑布、跌水,与发育于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伏流等纵横迭置,形成了一个极富地域特色的自然“岩溶博物馆”。漫长而奇妙的地质结构过程,孕育了全省千姿百态的奇山秀水、飞瀑异洞,形成了无数地上地下贯通,动态静态结合的自然奇观。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小七孔等,就是这个喀斯特王国的典型代表。2007年,荔波被列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
(二)多民族构建的文化原生性。贵州省的常住总人口3975.4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38.9%,世居少数民族18种。多种族群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因子经反复对撞和相互涵化,逐渐积淀在贵州文化的各个层面中,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祭祀、节庆、艺术等等,无不富含着异彩纷呈的人文底蕴。正所谓“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大节三六
九、小节天天有”。走进民族村寨,人们会发现,汉晋遗风,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等古老的文化模式,在这里仍被原汁原味地保存着,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一笔文化遗产。
(三)历史文化的厚重性。人类可能起源于中国的云贵高原,在这里人类完成了由猿到人的演变。在距今4亿—2.3亿年前的古生代,这一带曾几经海浸。在贵州发现的大量古生代的鱼、龙化石表明,陆地脊椎生物的祖先,很可能最早就出现在这里。此外,贵州还发现有旧时器时代中期的“桐梓人”、中晚期的“水城人”和晚期的“兴义人”文化遗址。贵州不仅是古生物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春秋时期,牂牁国是贵州这块土地上的大国之一,春秋后期夜郎国取代牂牁,日渐强大,今天,在贵州仍不难寻觅到夜郎文化的遗踪。明太祖朱元璋从南京等地调集30万大军到贵州屯田驻军,“开一线以通云南”,使江南文化与高原山地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屯堡文化。被称为“中国儒学最后一个高峰”和“近代启蒙思想先导”的王阳明,在“王学圣地”贵州修文龙场“悟道”,开一代学风,推动了中国思想界的变革;发生在贵州的“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则是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上最具浓重色彩的一笔,是“长征文化”的经典。
(四)以茅台酒为代表的酒文化的显赫性。“酒”和“游”,自古以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贵州酒文化对贵州旅游的影响尤为深刻。在贵州各种文化品牌中,酒文化叫得最响。茅
台酒被誉为文化酒、外交酒、健康酒。在少数民族村寨饮酒,我们所领略到的酒文化则别有一番情致,敬酒、劝酒、饮酒的方式林林总总,酒伴着舞,酒和着歌,无酒不成席,无酒不会客。从浓浓的酒香中,可以品味出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感悟到酒文化的真谛。
(五)天然避暑型气候的独特性。贵州的避暑型气候资源已属于越来越稀缺和珍贵的生态环境资源。贵州地势西部高,向北部、东部和南部逐渐降低,平均海拔1100米。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降水较丰富,年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日照比较充足,年日照时数在1300小时左右。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0%,且以每年超过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夏季平均温度23.1度,有天然空调省的美誉,形成了理想的人居环境和避暑度假胜地。
以上便是我们贵州的气候及旅游优势,我们应该集中力量发展我省优势。制定符合我省战略发展的的纲领性文件,加速我省发展为我们的家园建设做出贡献。
第四篇:张掖旅游拓展心得
张掖旅游拓展心得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旅游和娱乐活动,而是活泼生动且具有教育和纪念意义的体验式培训。具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所能听到的事能记住百分之十,所看到的事可以记住百分之二十五,所亲生体验的事能记住百分之八十。在张掖明阳天下拓展公司组织的两天的培训使平时耳熟能详的“团队精神”更加寓意深刻,两天的培训对大家的内心是种重大的冲击,能够在活动中发自内心的去沉思,以下是这两天的拓展旅游的感想:
一,空中断桥 :
经过快速的整队,我们很快将各队的人员分好。分在我们队的有其它两门店的人员,为了增强兄弟门店的协作力。上午看到了我们期待很久的空中断桥,首先上桥的是我们队的15号,15号在我们对是一个组织力很强、胆识过人的一个人,看上去很轻松的断桥连我们的15号都吓傻。我们亲眼目睹他在没有护栏的断桥上,满头大汗的脸颊和颤抖着的双腿,微微也能听到他在断桥上说:“慌......”这么一个字。大家在底下为他加油打气,经过十几分钟的调整,他终于跳过了看上去有3米长其实只有一米长的断桥,接下来的十几个人陆续在教练的威胁下经过长达2个多小时完成了 这次空中断桥。可是只有我们队的“萌女”露露没能完成,可能是因为体重的原因,她一个人的没完成觉得对不起大家,在后期的队上她也同样完成了这次任务。二,踩地雷:
游戏规则,在地面铺一块布、布的两边是沼泽、布上有许多字。如果出错就原地返回。开始我们只是无硬着头皮往前冲,没有顾忌另外一支小队与旁边的沼泽地,花了很长时间最后还以失败告终„„
三,爬云梯 :
这是一个比较考验人的耐力跟体力的游戏,需要双方借力爬上云梯,与之前空中断桥相比它的安全系数要好很多。大家都争先恐后的上。看是简单的游戏,很多伙伴爬到第二层的时候已经全身无力,过程当中有很多小的技巧,有时候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腰力能拉起一个一百多斤重的人,真是出乎意料。这个环节认我明白了团队的默契与协作力有多重要,更证明了我们长期在室内工作缺少运动。这一刹那突然明白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
当然游戏之外我们也有很多的派对,我的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公司这次花费如此精力为的只有一个目的,让我们的团队更加具有凝聚力。真诚的谢谢明阳天下拓展公司这么值得大家珍惜的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面有很多属于自己留下的脚印。谢谢张掖明阳天下拓展公司李教练带给我们这次精彩的培训。
本文转自明阳天下拓展培训官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五篇:兰州发展会展旅游之我见
《兰州发展会展旅游之我见》
【摘要】会展旅游是国际上新兴的一种旅游产品,因其具有的社会经济效应,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文章从兰州发展会展旅游的可行性出发,综合考察了兰州发展会展旅游的机遇,条件以及面临的不利因素,然后提出发展兰州会展旅游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兰州
会展旅游 旅游产品
一,兰州市发展会展旅游的条件
(一)兰州市甘肃省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是我国西北的商贸。物流网络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位于中国陆域板块的几何中心,在西北处于‘坐中联四’的独特为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兰州市已经拥有了较为完整的基础设施:一是交通便利。陇海,兰新等4条铁路交汇于此,是西北铁路交通枢纽和欧亚大陆桥的联结点;312,310等五条国道,兰临,兰白等7条高速公路,西兰,兰新等25条公路干线通往全省各地及邻近省区,兰州机场39条航线可直达全国各主要大中城市及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及地区。二是通讯发达。京呼银兰。兰西拉,西兰乌,兰成4条光缆在此地汇聚,电信通讯,电视差转及移动电话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三是商贸服务体系完善。
(二)会展旅游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都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兰州市大型工业城市和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经过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与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主体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三)兰州市地处古丝绸之路咽喉要冲,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兰州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历史和大自然为兰州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并曾入选全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全市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文物点50多处。古遗址50处,古城12处,古建筑15余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徐家山、吐鲁沟、石佛沟;市区有五泉山、白塔山、白云观、白云寺等名胜古迹,还有兰山公园、南湖公园、西湖公园、滨河公园、水上公园等风格各异的景点。兰州是驰名中外的瓜果名城,夏秋季节更具有避暑和品瓜果的旅游特色。
(四)兰洽会全称“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是中国西部地区主要的投资贸易洽谈会之一,已发展成为西部地区国际化和专业化的大型展会。会议每年一届,自1993年举办以来,兰洽会已经连续成功举办18届。十几年来,兰洽会坚持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在专业化、多元化方面不断取得新成就,展会规模和水平每届都有新提高。经过多年的努力,兰洽会的品牌形象已经确立,成为甘肃,兰州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作为甘肃规格最高、成就最大的经贸盛会,兰洽会促进了地区间、行业间、企业间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有力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二,兰州市发展会展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品牌产品,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我市休闲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有效整合,基本上停留在低层次开发的水平。现有的旅游产品零星散落,尚未形成合理的产品体系和空间格局,缺乏具有独特吸引力的品牌产品。现有休闲旅游产品创新不足,对地方文化内涵挖掘有限,同时,由于资源整合开发的力度不够,经营范畴狭隘。目前我市市郊乡村休闲旅游主要还只是局限于自主发展的“农家乐”“茶园”乡村旅游范畴,缺乏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的人文旅游,如:对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特有风俗文化和兰州历史文化的挖掘深度广度不够。休闲旅游的开发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二)是经营理念落后,配套不齐、整合不力,网络建设不利。而面向日渐增长的休闲度假市场,我市及所属县区所提供的休闲度假产品,无论规模和档次,都很难满足当前市场的需要。如,部分景点道路条件差、接待设施规模小、旅游景点基础建设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客源市场的壮大。
(三)是管理体制不顺。休闲旅游业特别是各风景区内,由不同的管理机构和企业集团进行多头管理,会带来旅游开发和管理上的混乱和矛盾,制约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现有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在进行旅游宏观规划、开发、管理和规范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传统的管理办法在重要的营销和吸引投资方面也缺乏灵活性和行动力。
(四)是资金投入不足。旅游业是一项投资需求较大的产业。目前兰州市的旅游投资,无论是政府投资,还是社会投资,投资份额总体偏少,使得一流旅游资源无法转化为一流的产品。我市休闲旅游民营资本有一定基础,投资也较为活跃,是我市休闲旅游发展可利用的优势资源。同时因为旅游投资政策上的限制,造成了民间资本进入旅游业门槛过高,影响了民间旅游投资热情。这种投资规模相对较小的状况,极大地制约了旅游景区建设和旅游产品水准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地制约了依托旅游景区发展休闲旅游模式。
三,兰州市会展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是把休闲旅游事业的发展放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盘规划之中,把休闲旅游业确立为我市国民经济增长的一大产业来大力扶持、作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和发展。
(二)是组成市级发展休闲旅游业领导班子,研究制定发展休闲旅游业相关政策和规划发展目标,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全区休闲旅游工作上新台阶。
(三)是充分利用青藏文化、西部地理旅游、我市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等旅游资源,强化配套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四)是建议加大多种综合性旅游项目的开发力度,形成人文旅游、自然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工农业旅游等多样化的格局。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管理和宣传。大力引导企业和经济能人、民间艺人和外企参与开发、经营,做到多渠道融资和吸引各方人才参与的局面。
(五)是建议以旅行社、宾馆、餐厅、农家乐、旅游景点、旅游协会及相关行业为基础,充分开展网络化建设,要共同发展,不能单打独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