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镇发展之我见

时间:2019-05-15 15:3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洛阳镇发展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洛阳镇发展之我见》。

第一篇:洛阳镇发展之我见

与平原地区的乡镇相比,我们洛阳镇的地理位置相对而言还有些偏远,交通成本比较高,接受城区和其他大城市的辐射能力比较弱,经济基础有些薄弱,人才也比较缺乏。如何减少上述不利因素的影响,充分挖掘潜力,发挥洛阳镇的优势,迅速发展经济,缩短与其他强镇的差距,是人们经常谈论的重要话题之一。下面就我们洛阳镇,来探讨我镇的经济发展思路。

一、洛阳镇的基本情况

曾都区洛阳镇北达随州,南通安陆,西与大洪山相望,东与徐家河水库毗邻。全镇版图面积230平方公里,呈七山一水两分田格局。

洛阳人杰地灵,山青水秀,田园风光,楚天无双。金鸡岭古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人类长期生活区;狗迹岭、现光山是东汉末年刘备的军师徐蔗和“诗仙”李白长期隐居之地;青林寨是夏帝明玉珍结屯起义遗址;救孤岭是明太祖朱元璋与汉王陈友谅厮杀时的见证;九口堰是共和国李先念当年率领新五师与日寇浴血奋战的“证人”。还有那世界罕见的古银杏群落,桃园河、郑家河、青水河三座大型水库,以及夹牛岭、三真仙人洞等。这些众多的人文、自然景观,既是大自然的特殊恩赐,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和谐与共,情景交融,动静结合,亦虚亦实,如诗如画,反映着悠久的中华文化,承传着远古的华夏文明,表现了人与自然的珠联璧合,向人们展示出一块经典的旅游胜地。

洛阳镇资源丰富。重晶石、大理石、石灰石等矿藏含量大,品位高;银杏、板栗、葛根、香菇、木耳、柿子、灵芝、金头蜈蚣等绿色资源遍布全镇。洛阳镇现有树龄百年以上的银杏树17000千多株,其中千年以上的308株,是世界最大的古银杏群落。1997年全国第六届银杏研讨会在洛阳镇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参观后赞叹不止——华夏银杏第一镇受之无愧。以古银杏群落为标志的田园风光是天人合一的典范;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数千年纯朴民风的沉淀,静静地等待远方的朋友走进古银杏群落,走进各自童年的梦幻„„因此,市、区两级政府慧眼识珠,决定将洛阳镇辟为旅游区,冠名为“白果园”。“出门无所见,满目银杏园,屈指难尽数,何止株万千。”这是洛阳镇古银杏群落的真实写照。

几年前,洛阳镇一直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业基础比较差。最近几年,该镇积极实施强镇富民战略,全力以赴招商引资,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完善小城镇建设,使我镇变得古香古色,推动了第三产业发展,全镇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二、洛阳镇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要发展洛阳镇的经济,必须正视问题,但不能甘于落后,要善于全面科学地分析现状及其发展潜力,为下一步的正确决策做好准备。

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未进行深度的工业开发,洛阳镇的生态环境比较好,加上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比较丰富,有利于发展高档次的第三产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洛阳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洛阳镇可以打“生态环境牌”,以生态观光旅游和生态农业为切入点,扩大宣传,吸引外商投资。

除区位条件外,洛阳镇与其他乡镇相比,各项指数差距较大,基础设施相对较落后,招商引资工作难度较大,加上本地的原有工业结构单一,规模小,外来人口少,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农业结构调整难度大,洛阳镇的发展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压力与机遇共存。当前出现了全球产业大转移的趋势,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参与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洛阳镇如果能抓住这一机遇,就有可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洛阳镇的发展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现镇级财政自给或成倍增长、提高镇的整体经济水平为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洛阳镇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坚持内力型经济与外力型经济齐发展,以第二产业为重点,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发展战略,特别是要注意重点发展以本地资源为条件的加工工业。

洛阳镇的最大特点是目前内力型经济所占的比例比较大,无论是农业、工业还是第三产业,必须加大对内力型经济的扶持力度。尽管外商前来投资工业和农业项目越来越多,总产值占全镇的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越来越大,但其数目仍然屈指可数,遍布全镇各个角落的仍然是广大的本地农户和个体经营者。

三、洛阳镇的总体发展战略

洛阳镇的区位条件比较差是既成的现实。要发展洛阳镇的经济,必须正视问题,但不能甘于落后,要善于全面科学地分析现状及其发展潜力,为下一步的正确决策做好准备。

(一)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农业仍然是洛阳镇的支柱产业,是农民温饱的基本保障,农业的现代化是实现洛阳镇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业仍要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要以解决农民增收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基本前提。

当前,我镇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部分地区农田排灌设缺乏,耕地质量下降,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还不高,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为了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要尽快改变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构建起能有效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装备体系。

(二)发展比较优势和特色经济

在现实中,有效益、有积累的产业和产品才是有生命力的,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发展。洛阳镇经济结构调整应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来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与方向,以获得有效益的积累和真正的发展。市场瞬息万变,“比较优势”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去调查研究,比较分析,并最终经受市场的考验。能不能找到、发掘、发扬光大自己的比较优势,是洛阳镇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

特色经济是一种“比较优势”,应通过广泛调查,深入论证,找准“特色经济”的所在,并进一步确定特色有多大,能作到多大,能否转变为经济等。一旦确定了特色经济,就要努力将其发展壮大,要改造传统工艺,尽可能采用最新科学技术,实行工厂化生产,同时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等,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使之成为洛阳镇新的支柱产业。此外,还要在市场运作上下真功夫,在作大特色产品的同时,要努力扩大其市场份额,把其推向周边地区,推向全省全国全球。这是洛阳镇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是实现洛阳镇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重点发展加工工业和传统制造业

农业结构横向调整的重点是做强主打产品和发展特色农业,纵向调整的方向就是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要重点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的加工、贮藏、保鲜和营销等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农副产品加工资源丰富,成本低,投资少,见效快,而且加工层次多,加工潜力大。

洛阳镇的银杏、板粟、香菇历来都是比较有名气的,但由于本地缺乏贮藏、保鲜、深加工等技术,收购价格一直都比较低,农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如去年板粟上门收购价格最高只有每斤3元,而同样的板粟,邻县运到上海后售价为每斤8元,还供不应求。

其次要发展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产品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洛阳镇要结合实际,有目标、有重点地培育、扶持、壮大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特别是对农业生产带动力强、加工能力大、科技含量高、出口创汇多的龙头企业,在技术改造等方面要大力扶持,在农产品出口方面要提供便利,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户的连接能力和带动能力,逐步把龙头企业培育成为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要积极发展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实现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全面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四)着力发展配套产业,树立联合发展战略

洛阳镇经济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或者很少有或者很难有大型企业集团或大型企业。在加入WTO经济全球化集团化大背景下的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洛阳镇经济处于十分不利和无力的地位,努力与大型企业配套,着力发展配套产业,不失为洛阳镇经济参与新一轮世界大分工大协作的有效途径。发展配套产业,洛阳镇可以考虑作为大型企业集团的原料基地、生产车间、加工环节等等。这是一种双向选择,但主要是对方的选择。这要求洛阳镇经济首先要做强自己,使自己具有一定的特色和规模,然后放下架子,积极主动与大企业大集团联系与沟通。

此外,洛阳镇在工业、农业的同时,旅游业也不容忽视,这三方面与周边地区展开多层次、多方位的合作,形成多个中心点,并进一步完善各个中心点之间的各种联系,形成经济发展带。在发展旅游业的初期,就像银杏谷等风景区,不妨考虑做配角角式,结合本地的实际,最终形成本地的特色。

发展旅游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维护乡村性和地方特色,走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一体化的道路,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化的基本目标,最终实现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五)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

市场是检测市场经济一切活动的标准,也是检测经济结构调整的标准。以市场为导向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洛阳镇要以市场来引导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市场为导向,并不是市场上需要什么就马上发展什么,生产什么,经济结构就往哪里调,而应注意研究市场,预测市场的真正走向,不能被市场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手段。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产生,需要有新的“产品”概念、新的工艺和新的设备,这些都离不开科技进步力量的推动。洛阳镇一方面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户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对茶业、鸡蛋等农产品作进一步的改良、包装和宣传,逐步培养成知名品牌;另一方面要积极与农科院等科研机构沟通和交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并通过深入调研、全方位考察,挖掘优势,种植市场前景好、品质优良的经济作物,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信息化有利于迅速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信息、市场,有利于高起点、高速度、高效率、少走弯路和降低成本。信息化的推广与应用不容忽视。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洛阳镇的经济结构调整就会事半功倍,效果显著,否则就容易产生失误。

(六)多方位筹集资金,抓好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的建设

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资金的筹集应多元化,可以来自市的资金扶持、镇的自筹、争取侨胞的支持和银行贷款等,关键是资金要用得其所,回报率要高。要积极争取上级政府以及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和帮助,集中资源和资金优势,把过去全市各职能部门分散扶持各镇的做法转变为重点洛阳镇,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一股支持洛阳镇发展的热潮。

要注意抓好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的建设,包括水、电、通信、交通、信息、教育、文化、悠闲娱乐等,尤其要注意营造一种企业文化氛围,吸引不同层次的人才集聚并扎根在洛阳镇,改变洛阳镇人才流失严重的现象。

第二篇:农行发展之我见

农行发展之我见

按照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要求 ,实行现代银行的企业化经营 ,农业银行必须适时调整经营策略 ,构建农业银行新经营和管理格局 ,在稳固现有市场份额的前提下 ,以效益为目标 ,开拓和发展新的业务领域和新的增长点。以科学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 ,扬长避短 ,准确定位 ,寻找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一、中间业务定价政策的完善。

发展效益低下,缺乏积极发展的意识。缺乏开展中间业务的专业人才、复合型人才,且无人才培育和管理的专门机构。经营观念陈旧,市场营销手段落后。运作不规范,缺乏完整系统的科学管理。加快中间业务发展的对策

(一)优化人才结构

人才是竞争的核心与关键,中间业务面临着国内外各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首先,商业银行要抓紧培育新型的金融人才,使从事中间业务人员的知识全面化、科学化、精通化。加强对现有员工进行在岗教育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批专业型的综合人才。其次,要建立一种良好的进人、用人和责任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员工积极性和能动性。

(2)树立效益观念

商业银行要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的,建立健全中间业务的运作程序和管理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要把目光紧盯市场,推行和强化营销,为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夯实现有的市场基础。要摒弃过去那种盲目追求总量扩张、只注重外延发展的粗放型经营观念,在注重外延合理扩张的同时,更要注重内涵的有效发展。使投入、规模、质量这些综合指标切实与自身整体效益紧密挂起钩来,以确立合乎现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路子和模式。

(3)加强监管,鼓励和支持银行开展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已给监管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银行监管部门必须加强监管的主动性,把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展与加强监管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统筹研究,减少无序竞争,引导各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良性发展,达到有效化解各种风险的目的。

(4)规范银行内部管理,优化中间业务管理部门

各商业银行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中间业务管理部门进行整合与再造,建立专门机构对中间业务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负责制定中间业务的管理制度、办法和操作规程,负责全行中间业务品种的研究、开发、设计和推广,对中间业务进行日常的管理与协调,保障中间业务稳步健康的发展。

(5)成立中间业务管理、决策机构

要按市场导向重新考虑内部职能机构的设置,从上到下建立独立的中间业务管理组织机构,打破以存贷款为中心,以产品来设置职能部门的旧框架,并且根据自身发展实际,负责全行的发展战略经营规划,制订明确的中间业务发展规划,定期督导、考核、奖惩中间业务的经营状况,协调各部门关系,搞好市场调查,积极为推行。

(6)加快产品创新,严密防范银行风险

国内银行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要以市场为导向,突破传统业务的经营范围和模式,充分挖掘市场潜在需求,研究市场消费心理,分析市场发展趋势,积极研发新的中间业务产品。要以防范风险为前提,坚持区别对待、强化内控、充分披露的原则,将中间业务纳入银行整体风险管理体系。对信用风险,应建立科学有效的评级体系,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自己对各类风险的承受能力、控制能力和资本实力,真正做到通过发展中间业务实现收益的最大化,避免心中无数,盲目跟风,违背发展初衷。

二、在网点建设方面的对策建议。

(一)网点布局方面的建设

国内网点转型的尝试仍然处在探索阶段,缺乏科学和系统的战略与实践指导和总体规划。很多银行在网点选址、功能分布方面投入不够,国外银行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网点选址涉及对特定区域的地理信息、人口结构特点、教育程度、竞争对手情况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由此决定网点类型及提供服务,综合考虑银行服务对象的不同,银行网点差异化设置。

(二)网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国内银行目前很多尝试十分关注在网点布局设计、装修等一些外观的改变和增加网点理财功能,农行面对今后的发展,应该更多重视网络资源优化,网点业务流程改造、员工销售转型和培训、网点绩效考核等可以提高网点效率和服务销售水平的转型等关键核心部分的转变,为客户带来根本性的服务水平提升和提高网点的获利水平。

(三)先进设备装备方面

国内网点的IT基础设施不能跟上业务转型的脚步,向销售转型的员工并没有适合他们使用的销售和服务应用系统,而普遍老化的柜员系统也在阻碍网点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数字媒体和IP电话等一些可以丰富网点服务方式的先进科技也没有被广泛应用。因此,应该大力加强IT基础设施的建设。理清银行网点规划的总体思路。首先,应该有一个总体策略。可以确定银行网点的总体发展策略在银行发展的战略指导下应该怎么做,怎么服务于银行发展战略。其次,网点的布局规划的步骤分层次实施。

1、经营范围内的布局

在国内范围的布局应该怎么做。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怎么做,比如在北京市哥哥区的网点布局怎么布局,网点内部的布局,也就是网点内部的区域怎么划分和布置等。

2、网点类型的标准化和建设的标准化

包括银行网点分哪些类型、建设的规范和形象的规范等。认识到如何提高销售能力网点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支销售队伍,要赋予销售队伍销售技巧和能力,在国外,最佳的零售银行其销售队伍要占到整个零售业务人员的55%左右。比较先进的零售银行其销售队伍要占到40%,一般的零售银行其销售队伍只占到了30%。

3、强化网点的服务能力。

服务能力主要是优化网点的服务流程,比如开户,从高柜移到低柜,就实现了银行和客户的面对面交流,又如受理和处理流程分开,就是可以在所有的网点、所有的渠道受理贷款,但是处理可以集中到后台进行,通过流程优化提高服务能力。还有就是制定服务标准,比如服务时间、差错率、满意度等。最后就是服务文化的建设。第六,强化业绩的管理,就是制定如何通过业绩来给予相应的报酬。

三、新形势下的员工管理的对策建议。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组织运行方式的变化使得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日益受到重视。当前中国的金融环境逐渐与国际接轨的新形势下,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环境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人才的激烈竞争,员工和组织的关系不在一成不变,人员流动率不断增加。员工在不同的组织间转换以获得职业成长,而组织希望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留住有能力的员工,开发他们的潜能,让员工更好地服务于组织。商业银行只有把对核心员工培训的重视变成社会、商业银行和员工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为时,核心员工的培训激励才能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当中。其具体对策如下:(一)识别真正的核心员工。

在培训还未开始之前,首先应进行核心员工盘点,根据银行目前所处的阶段和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结合核心员工的定义及其特征来判断出哪些员工对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起着战略性的作用,并且他们在商业银行未来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还要能及时根据环境的变化发现和调整潜在的核心员工。(二)树立先进的培训理念。

商业银行应该沉淀凝炼出先进而贴切的培训理念,促使员工从战略高度认识培训的重要性,为员工培训奠定理念基础。也只有这样,商业银行与核心员工才能将核心员工培训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来做,核心员工也才能彻底更新观念,才能为科学而有效的培训奠定稳固的理念基础。

(三)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商业银行不仅要树立起培训是一种投资的新理念,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要切实加强对培训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应该重视从日常工作开始,在商业银行内形成一套系统的培训机制。通过系统的思考给核心员工提供持续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满足其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提升核心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同时应将培训纳入管理系统,将培训与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和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从而满足核心员工自我价值实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四)识别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正确识别核心员工的培训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在满足核心员工主导需求的培训时,要体现核心员工个人职业生涯与商业银行发展的关联性,使员工个人的成长规划与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发展目标相互匹配。

(五)加强核心能力,收集商业银行化核心员工能力。

商业银行应该注意在可能的情况下收集核心能力,用于对潜在核心员工的培训,注重培养商业银行后备人才,通过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可以避免出现由于商业银行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流失而造成的危机。此外,核心员工接受的专业性培训应当具有互补增值性,应多采用团队培训,将个人的核心能力稀释,避免一旦核心员工离开本商业银行,就无法实现与商业银行之间的整合互动。

四、加强农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商业银行发展战略来研究和实施

农行应该根据银行发展战略目标,设计银行企业文化发展的模式框架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成立专门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和推广机构,对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有效的领导和协调。其职责包括: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和工作计划;研究解决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协调部门与部门之间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工作关系等。

(二)建立“客户至上“的市场经济文化

银行必须树立“以客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的市场经济文化和客户文化,把客户的满意度作为银行的价值追求。首先,组建客户经理队伍,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其次,银行的各种经营活动要围绕客户满意度的构成要素来组织、实施和评价。再次,为客户提供差别化和个性化服务。最后,设立银行客户服务中心,使之成为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一个友好沟通渠道。

(三)构建“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文化

银行必须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重视人、尊重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归属感、成就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所以,银行应把选择、使用、留住优秀人才作为一项基本的政策来贯彻。首先,必须要用真心去物色,用诚意去聘请人才。其次,对员工实行终身学习和教育培训。最后,根据员工的素质和专长来安排最合适的岗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才能。

(四)培育“银行家”群体为主的企业文化主体

银行家群体的出现和成长是文化建设的关键。银行行长应该是受聘于董事会的职业经理人,不再是政府委派的“官员”。要营造一种环境,使银行家群体和其他企业文化群体能获得一种充分自由成长的机会,通过建立公平公开的竞选机制、利益与贡献相对称的分配机制以及严格的约束机制等,培育出综合素质高的企业文化主体。

(五)建设具有个性特色的银行企业文化

由于每家银行的历史进程和文化背景的差别,以及所处地区不同,银行企业文化应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中国农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是在共性基础上突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和专有品牌,着力塑造各家银行不同的管理文化、信贷文化、产品文化、营销文化、服务文化、形象文化等企业文化体系。

五、总结

我国商业银行改善客户服务的突破口首先在于观念创新和转变,以及相应的商业意识和商业技能的创新和引进。一是要坚决树立和贯彻“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二是要树立新型的操作风险观,要在风险控制与效率提高之间取得平衡,减少不必要的审核与监督;三是要树立新型的一线员工业务处理权观,加大对一线员工和客户经理的适度授权,提高现场处置;四是要树立“先流程后部门”的新型组织观,业务流程设计不应局限于原有的组织范围内,在需要时则应超越现有部门限制。注重产品创新,首先,在金融产品设计上要基于客户真正的金融需求。并在市场细分基础上,根据选定的目标市场以及目标客户进行产品设计和产品组合,要针对特定大客户或重点客户群开发全新的产品。商业银行要开发并形成核心产品、重点产品和特色产品。其次要关注客户资产负债表的整体优化。商业银行应当通过关注客户资产负债的整体状况,在资产方改善客户的资产结构,在负债权益方改善客户的负债结构、股权结构和资本结构,一方面可以挖掘并满足客户需求,另一方面自身可以增加业务品种,拓展业务范围。注重 流程创新。首先,流程重组应遵循原则,流程重组一种跨职能的创新,包括:清理规范现有流程,对所有流程进行审视、调整、简化与优化,对业务流程进行彻底再设计,借此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并同时在组织结构、文化和信息技术方面产生变革,从而带来在运作成本、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客户满意度和反应速度等方面的巨大改善。其次,实现业务流程的模块化和标准化。实现同类功能的模块化(也就是将从属于不同产品但性质类似的业务流程集合整理为一个功能模块,这样基于不同性质的业务流程就会形成不同的功能模块。),在模块化的基础上实现标准化(也就是将上述不同的模块整合在同一个系统之内,通过这个系统、而不是不同的系统就可以办理不同的业务。)再次,运用“重要性”原则,实行业务流程差异化。在设计业务流程时,应区分不同业务和不同的客户,按照客户需求和风险程度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流程,在业务处理上应该具有灵活性,以满足不同客户和不同业务在质量与时间等方面的不同要求。第四,转变控制方式,尽量现场办理。应将控制方式改为以功能控制为主,将一个事件分为处理、审批和审核几个环节,尽可能地将一个事件集中于一个人身上处理,审批后实施,并对已完成的事项进行定时审核。审核应放在客户服务完成之后,绝大部分业务应只有处理和审批两个环节,将所有可能的客服事项前移至客户服务人员前端处理,以减少环节、缩短流程、加快沟通,提高对客户和市场的反应速度。重视组织创新。不同银行应该根据自身需要和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组织模型。

第三篇:发展职业教育之我见

发展职业教育之我见

国家近几年来尤其重视职业教育,我个人认为这是我们党我们国家从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做出的英明决策。因为职业教育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源动力。

良好职业教育的发展,才能保证国家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日本国有“科技立国”的国策,中国也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经典论述。但是,如何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落到实处,的确是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的问题,同时,这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必须正视并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基本上分成两个层次,一是中等职业教育,二是高等职业教育。但是从我国现状来看,国家、单位追求高学历,追求名牌大学,导致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是学习成绩“差生中的差生”。这样,中等职业教育被严重削弱。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但是发展比较迅速,因为高等职业教育是“大学教育”,冠以大学之名,自然符合人们盲目追求高学历的心理。但是,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并没有顶尖的“职教学府”,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清华北大等学术研究学府仍是“正统”。

由此可见,不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都存在着“差生中的差生”的培养模式。职业教育的现状,虽有长足进步,但是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学校自身而产生的问题,也有社会观念,用人制度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无疑关系着祖国的未来。

我们认为,职业教育应该是走精英教育的模式,而不是走“差生才上职中”的差生教育模式。因此,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中,我们要特点重视职业教育,并着力解决好几个问题。

一、全社会形成职业教育是“王道”的观念

职业教育与未来职业衔接最紧密的教育种类,因而是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业生产,乃至发明创造有密切联系。职业教育应该承担科技创新的重任。高等学校的科研,必须要企业的生产相结合,才能最大效能地发挥促进科技进步的效能。职业教育也应当是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主战场。应当更好地把高校的“纸上谈兵”般的科研与职业教育“事必躬亲”式的职业探究学习相结合。职业教育不应是差生的“收容所”,应该是品学兼优学生走向成功的“练兵场”。用人单位同样需要改变用人,现在,社会上依然存在着唯学历是用的传统观念,国家有关部门的落户政策也是无一例外地偏袒高学历。这是不科学,更是不合理的。用人单位观念的转变,必须做到任人唯贤,而非任人唯学历。不管是什么学历,只要能胜任工作,只要能有所创造,只要有较好的人品,就可以任用。因而,“不拘一格降人才”,不光是古代的科举社会的一宗罪,同样也是现代社会的弊端。

二、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

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包括教学科研设备在内的硬件的升级。二是包括师资力量、科技实践、科技探索在内的软环境的全面提升。

关于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有待于国家的进一步加大投入。国家对重点高校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但对职业教育的支持仍有待提高。尤其是县一级的职业教

育学校,提升这些学校的硬件,才能保证这些学校的生源。保证了学校的硬件,才能提高职业教育的效果。关于第二个问题,我们要探索一条囊括教育、职业学习、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换等环节的职业教育培养之路。使职业教育的培养,不能只满足于“浅尝辄止”的职业培养模式,把学生的问题留给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去解决。

三、职业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

职业教育是未来经济技术发展进步的生力军,只有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技术过硬,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职业型人材,才能保证国家未来的综合国力的活水源头。所以,我们有必要反思我们职业教育中对生源的要求。

如果单纯按照学习成绩和是否遵守纪律,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那自然会有好生和差生的区别。诚然,这种衡量学生的标准是不科学的。所以,就目前职业教育的生源,如果培养学生的自尊、自爱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有的自认为自己是差生,因而不努力学习知识和技术,我们该如何鼓励他们。有的学生自卑,认为普通高中考不上,自己很差,才上职业教育学校,我们又该如何鼓励他呢?

美国科学家把人的智力分为多种类别,学生成绩是智商高的一个方面的表现,社交能力,动手能力,行动能力都是不同智商的表现形式,有个人在学习方面较突出,有的人在社交或者发明创造方面有优势

。现有的评价学生的标准,是极端不科学和没有人文关怀的极不负责的标准。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人材,在当今社会尤其显得重要。因而职业教育的学生尽管存在着问题,我们如何教育鼓励他们,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一项艰巨而神圣的历史任务。这个问题,关系到科学发展,关系到人类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要比学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更加密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真正解放职业教育的顽固思想,用“少年中国”的心态去对待职业教育。相信,不久的将来,职业教育一定会有更加长足的进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得以实施的时候,职业教育朝阳正红。

第四篇:物业发展之我见

物业发展之我见

尊敬的王总:

首先对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上次简短交流感触很深,作为润德梁物业公司一名员工,我和您有同样的心情,希望公司发展壮大,也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公司在您的带领下稳步发展,立足无锡乃至在全省、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物业企业。我在润德梁物业工作有三年多时间,个人履历您已知晓。现就自己三年多的工作感受,向您简要汇报一下个人对于公司的一些看法和发展建议。

一.物业公司面临的问题

1、企业文化不明确: 我公司作为无锡市较早跻身一级资质的物业企业。在与无锡市排位靠前的物业企业相比,公司缺乏自身的特色和卖点。在打造自身品牌和形成个性化服务模式投入不够。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没有长、短期的发展规划,文件上的内容不能很好的灌输到员工的思想理念之中,使整个企业没有向心力,看似一个整体,但实为散漫混乱,员工的企业荣誉感淡漠。规范化管理.规范化服务.项目的考核.品质的监管.员工的整体形象.多样化的经营.合理的收费等等没有一整套的管理办法。

2.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是公司制度执行没有公平的原则;二是考核没有量化的考核方法;三是管理人员责权利不明确,没有具体明确分级的作主和行使权,且思想容易被不相关人员左右。

3.项目运作不规范:一是管理标准与项目档次不相匹配; 二是员工形象素质有所欠缺;三是项目经营管理没有独立性。比如润华国际大厦是目前无锡市最高5A级写字楼,但我们现在的物业管理相对来说是不相称的.无论是管理.服务.还保安的形象以及人员的素质都不相匹配.又比如“广益名品城二期”项目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牵头人,项目中心一整套班子的组建、人员的匹配、.前期工作的介入、.与开发商的衔接等工作无人过问。作为一级资质的物业公司在着装上面也极不规范,办公室以上的管理人员包括项目主任在内都没有正规着装上班,保安当中的服装也不统一,有军大衣、棉大衣、呢大衣。这些严重有损公司形象。在经营上面,各楼盘项目服务中心没有独立自主经营性,各项工作报批繁琐。

4.人才培养引进缺乏活力: 一是内部提拔培养不够;二是缺乏对管理人员的保护;三是没有市场吸引力的工资架构。以上三个问题使整个公司人才队伍匮乏,就好比当前公司无法

抽调一个较强的团队班子接管即将收楼的“广益名品城”项目。

5.与开发商的关系混淆不清: 由于公司与开发商是母子关系,在楼盘接管方面都没有很好地按正规的手续办理移交接管.从而给物业管理带来了诸多的管理问题.比如“金坛宜景苑 ”项目的房屋质量问题,润华国际大厦的设备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在与开发商工作配合上物业公司处于被动地位;也过多的承担着开发商的责任。

以上是影响和制约物业公司长远发展的主要症结性问题,一定程度上解决好这些问题,其他的问题都能很好的得到解决。

二、关于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1、多平台打造物业公司品牌形象,提炼自身的企业文化;加强员工的企业意识培训;有强有力的对外宣传窗口。

2、构建自身特色的管理服务模式,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营造公平一致的奖惩氛围;和合理的管理体系。

3、加强人才队伍的引进培养,要有明确培养定位;要有鉴别千里马的机制;要建立合乎市场需求的薪资体系。

具体眼前可做好以下几点:

1.建立“润德梁”物业网站:作为一级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应建立自已的独立网站.利用网络平台宣传公司状况.新闻动态.学习培训.招聘信息等.并由专人维护更新.网络的建立将有效地扩大公司知名度,提高社会效应和“润德梁”品牌效应。

2.成立品质管理部:品质管理部行使对公司经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权限:承担执行公司规章制度、规程、工作指令责任和义务;管理职能:制定质量工作标准、产品质量检验标准,确定检验与监督管理方式、组织质量管理培训、逐步推进公司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对所承担的工作负责;严格执行公司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其工作职责;负责组织质量管理、质量检验标准等管理制度的拟订、检查、监督、控制及执行;负责组织编制年季月度产品质量提高、改进、管理、计量管理等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检查、协调、考核,及时处理和解决各种质量纠纷;负责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并组织实施公司质量工作纲要,健全质量管理网络,制定和完善质量管理目标负责制,确保公司质量的稳定提高.负责组织质量体系的实施、持续和改进工作;负责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和资源的控制;组织实施内部质

量审核工作;负责处理其他与运作质量有关的事务;每月对公司整体服务质量、工作流程的运作情况出具分析——预测报告,并上报领导团队;对各基础管理方案与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是否符合,万平方米管理成本、人员配置是否合理的问题进行控制。

3.建立项目考核制度:对各楼盘项目服务中心实行每月考核制,并以考核好坏情况进行奖罚.同时赋予各楼盘项目主任相应的权力,以便于工作。考核的内容包括:1.物业管理费的收缴率.2.房屋完好率.3.维修工程质量合格率.4.房屋零修急修及时率.5.绿化完好率.6.卫生保洁率.7.道路.车场完好率.8.化糞池.雨水井.污水井完好率.9.排水管.明暗沟完好率.10.路灯.楼道灯完好率.11.公共文体设施.休息设施完好率.12.治安案件发生率.13.消防设备设施完好率.14.火灾发生率.15.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培训合格率.16.业主年投诉率和处理率.17.业主.住户维修回访率.18.物业服务滿意率.19.档案建立与完好率.20.规范着装率。21.保安形象.22.人员稳定率.公司每月抽调考评组人员根据以上指标进行考评。

4.扩大经营范围、拓展经营项目:物业管理是保本微利的行业,物业公司只收取低廉的管理服务费用以维持对物业的基本管理和对业主的常规服务。可持续发展的物业管理可为住户提供多元化的有偿服务。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使公司走上以业养业,自我发展的道路,增强自身造血机能.公司在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档次的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现有公司递送纯水服务.服装洗烫服务、家政服务的基础上可以再扩大经营范围,集中资金、人才、技术力量,开展多种经营,组建若干分公司,如设备工程管理公司、清洁公司、房产中介公司等对外承接业务。.通过多种经营,壮大公司的经济实力,弥补物业管理服务费收费的不足,从而实现公司发展的良性循环。并通过渠道关系收集市场信息对外拓展楼盘,扩大物业管理面积。

5.引进人才,树立形象:加强引进人才储备,培训一批有高素质领导能力的管理人员。对内强化帮带关系,培养一批有领导能力的员工担任部门领导。切实做到能者上,庸者下的管理机制。同时要求公司办公室以上的管理人员必须着装上岗,佩戴工号,员工服装统一规范。从而更好地树立形象。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王总参考。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综合办:陈天勇

2010-12-18.

第五篇:学校发展之我见

和谐校园:提纲挈领的学校发展主线

杨柯柯

一个城市的基础教育水平最终是由学校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教育强市目标的实现,最终在于我们每个学校是否真正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构建了和谐学校,为人们提供了现代化、优质化、均衡化的教育服务。

人类已进入一个“文化”的时代,促进人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的最高追求。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

何谓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在此,我想用9个不完整的要素来描述和谐校园特质。

1、求真的办学理念——构建和谐校园的灵魂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对学校历史与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学校未来的一种概念定位。办学理念既是宏观的也是微观的,一个好的办学理念,从宏观上说应是具有独特的凝聚力、感召力;微观上说,它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每一处,与教师的追求、学生的发展紧密结合,被学校的每一个人普遍认可,能激励他们为之不懈努力。

求真务实的办学理念既要体现对学校传统的继承,又要体现时代发展的需求;既要体现对学生发展的关爱,又要体现对教师发展的关注。这样的办学理念才能成为指引发展的灵魂。

从学校老师年轻,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学生的理解和尊重,需要树立威信和自信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经历中考挫折需要学校、老师给予理解和信任的实际出发,从现代教育主流思想和民主、平等、开放社会对未来人才素质要求出发,提出了“尊重的教育”办学哲学,秉承“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科学发展观思想,充分关注师生作为人的本体的发展需求,关注师生思想道德、民族精神与健康人格的成长,促进师生个性化发展,丰富师生的多元化人生。

2、丰厚的学校内涵——和谐校园发展的内核

学校要生存发展,靠什么,必须抓内涵。什么是“学校内涵发展”,我的理解主要是指学校要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航向,通过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通过个性化的创新管理,形成自己的特色及优势,积淀厚实的校园文化底蕴,全面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及素质的不断提高,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使其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3、人本的制度文化——和谐校园发展的保证

和谐的交通是因为有了交通规则的保障,和谐的社会需要法制的保障。科学的不一定是人本的,但人本的必须是科学的。所以和谐校园的建设需要构建科学的、民主的、人本的学校管理制度文化,让所有师生每天都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和民主气息的环境里。在这样的环境中,领导和教师、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谐融洽。

和谐校园的制度文化需要将科学的管理方法与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有机结合,既要充分考虑科学制度下的井然有序,又要以尊重和发展人为核心,努力提

升人的生命价值,满足人的自我实现。要努力构建着眼创新活力、体现人文情怀和团队精神的制度文化,让广大师生在有序中能充分发挥他的生命潜能,不断追求,不断发展。

我校要建立了重大事项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制度、校务公开制度、重大基建和采购项目招标制度、干部提拔竞争上岗制度、教职工聘用制度、服务对象测评制度、教师考核制度、教师(学生)意见及时反馈制度、后勤110服务承诺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经过多次的讨论,从教师中来,让广大教师参与了学校重大改革与发展的决策过程,增强教师们的主人翁意识。在良好的制度保障下,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人尽其才的风貌正逐步呈现出来。我想,这也应该是和谐校园的境界。

4、管理的文化过程——和谐校园发展的境界

和谐的校园是一个温馨的家园,它让师生的思维在自由中伸展,智慧在惬意中放飞,每一天都成为自己生命历程中灿烂的一页。和谐的校园的管理是一个文化过程,管理和文化相互渗透,文化是管理的重要属性和灵魂,管理的过程即是文化运作的过程,故而管理中必须按照一定的文化原理缔结管理关系,充分尊重管理对象的文化背景与地域特征,进行管理活动。这就启示我们在学校管理中不能停留在一般地关心人、调动人的积极性等低层次上面,而应注重创建强势的学校文化,实践文化管理,以个性化的学校文化熏陶人、感染人、发展人、造就人,将人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捆绑在一起。为此,我们要努力实践“尊重的教育”的办学理念,致力于营造以“大气、憧憬、反思、卓越”为特质的的个性化学校文化,当这种精神文化成为全体师生新的价值取向、理想追求后,他们就能以这些现代品格在一个多元开放的信息社会里继续站在时代的前列,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使命,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与品位,从而也使的发展始终处在良好的态势上。

在教师管理中,学校要为老师们搭建民主、平等、发展的平台,真正落实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理念,不以行政命令压抑教师的个性,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在教学上,既要加强研究,又要充分相信教师,鼓励教师进行教改实验,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严谨高雅、务实进取,只有在温馨的人文环境中,教师的职业意识、价值取向、教育思想才能与学校的主体文化协调一致,融入学校文化的主流。

在学生管理中,我们同样要为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尊重和引导生本文化。要积极提升人文关怀精神,建立完善的帮助机制,倡导融洽的语言和关爱。坚持育人为本,坚持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和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相结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逐步引导他们学习上自主,行为上自律,人格上自尊。

5、开放的校园环境——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

所谓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首先表现为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的都是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校管理的开放性,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生走出教室,置身社会,在生活中学习。

其次是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重视家庭教育。通过

家庭访问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提供有关教育资讯,让家长明确良好家庭教育的标准;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努力创设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和谐发展的课程环境。

6、精湛的教师水平——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是和谐校园的基础。作为一所和谐学校的教师,要上能适应学校与时俱进的需要,下能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他人格健全,诚实可信,爱好读书,知识丰富,机灵而不失原则,敏感又不乏沉稳,激情与理想并存,睿智与幽默兼备,积极的人生态度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呼应,乐观豁达,勤勉上进。

我校教师普遍比较年轻。如何稳定并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和如何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是我校管理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因此,学校需通过创设氛围、构建平台,建立起了人本特色的学校管理模式。

其一,创设尊重发展的人文氛围

援引《顾客第二》一书中员工第一顾客第二的思想,把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始终放在办学的首位,积极推行“价值提升工程”和“凝聚力工程”。

“价值提升工程”即从“尊重的教育”办学思想出发,要求每一位管理者必须要学会尊重、尊重教师的人格,以教师的发展为核心,看准每个教职工的优势和利用这些优势,努力发掘每一个教职工的独特的价值,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不同点,然后加以激励和弘扬,给教职工提供充足的机会来满足其个人发展专长、爱好和事业的需要。把教师的工作潜能最大程度地转化为实际效能,成为推动学校各方面工作进步的积极力量。

“凝聚力工程”即学校在“走进‘门’,就是‘人’”这面旗帜下,始终贯彻着以情待人、以情留人的原则,千方百计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极力营造散发浓浓人情味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使广大教师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

其二,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

我校青年教师多,教育教学经验不足,如何让这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教育教学中的骨干不仅是教师最迫切的需要,也是学校长远发展的必然需求。

多年从教中,我深刻认识到教师的成功离不开学校的学习氛围和文化气息,更离不开学校有计划的培养。因此,学校通过要求教师撰写个人专业成长规划,以目标定位的方式,激发教师学习工作的内驱力和潜能;通过抓省市区级科研课题带动教科研的整体推进,建立“教师科研工作标准”“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科研先进个人、先进教研组”评比活动等来造就研究型人才,通过扩大对外交流计划、教研组外出考察计划、专家名师讲座计划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尤其学校通过重点建设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五项制度(观课文化制度、青年教师夜晚办公制度、理论学习制度、对话交流制度、课题研究制度、)来深化教师的专业水平,打造出的人才高地。

7、多元弹性的课程体系——构建和谐校园的命脉

对于任何一所学校来说,它存在的基本价值是通过课程来帮助学生接受知识,习得技能,通过课程来提供教育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课程也无所谓学校。我校要站在以人为中心的学校发展观高度,要求学校课程设置与内容编排从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出发,开设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符合学生兴趣特长的系列校本课程,使学校课程具有高组合性与高选择性,以符合不同学生发

展的特点。

8、凸显学生发展水平的教育质量——构建和谐校园的标志

“教育质量是办学的生命”,我们校长应该树立“大质量观”,从宏观上把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生命感受和经验体会的过程。学生在主动学习、主体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在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根据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出具有鲜活个性的多样化人才,使校园的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都能做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我校应从尊重的教育办学哲学实践出发,从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出发,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构建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

1、建立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

积极开展课程革新工程,通过精选学生需要的课程内容、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评价体系来建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教学。

2、构筑以学生生命为本的德育工作体系

德育工作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是落实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生命为本的重用体现,为此从尊重的教育的内涵出发,以市现代化文明学校为引领,积极开展尊重型道德场建设、开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两自教育研究、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区结合的教育网络,构建“一场两自三结合”德育推进体系。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不断创新精神构建新型育人模式。

9、合理优化的学校运营体系——构建和谐校园重要内容

运行体系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我们要通过深化内部管理体制和后勤社会化的改革,积极推进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构筑良好的学校运行体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我们在管理过程中要合理利用物力资源、人力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效益,防止教育资源的浪费,保证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创建教育强市的必然要求,我们每所学校绕过险滩暗礁,走到光明彼岸的“顺水顺风”。只要我们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教育强市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2011-8-21

下载洛阳镇发展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洛阳镇发展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发展之我见

    大学发展之我见摘要:本文主要叙述了大学的起源,精神及使命,并做出分析,从而说明现在大学的发展陷入了误区,再举大学中的具体情况分析,反映了社会对人的认知造成影响,从而使得大学的......

    中国足球发展之我见

    中国足球发展之我见 8(2) 张顺 足球运动是当代最具普遍性代表的集体运动,世界杯的疯狂,欧洲杯的激情,给足球爱好者带来极大的快乐。在中国,足球运动也广受欢迎,它始终牵动着亿万国......

    农村教育发展之我见

    庄浪县农村教育发展之我见 庄浪县第二小学李小涛一、对教育现实的反思 教育是最需要以人为本的行业,因为它的工作对象是万物之灵的人。然而北京零点公司曾做过一项调查,在1......

    农村教育发展之我见

    农村教育发展之我见 湖北省麻城市顺河镇谢垸小学 肖铭青 我是一位60后教师,上世纪80年代,以鲤鱼跃农门的方式跨入教师队伍。久居“樊笼”里,一去三十年了。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

    资本主义发展之我见

    资本主义发展之我见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总是存在着工人失业和贫困现象。这是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所决定的。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行了充分的揭示和论证。关于失业,马......

    洛阳镇中心小学学生考勤制度

    洛阳镇中心小学学生考勤制度1.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按时到校、离校,不得旷课,不得无故迟到或早退。 2.教师必须认真做好晨间和课前学生点名工作。发现学生未到校应及时与......

    学校未来发展之我见

    省实验未来发展之我见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实现学校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吴龙军 最近这几个月里,除了认真完成学校交给我的任务外,我静下心来,认真钻研了大量的教育理论,深入......

    张家界旅游业发展之我见

    张家界旅游业发展之我见(即现状分析和建议) 张家界旅游业发展之我见 撰稿人:湖南湘中旅国际旅行社王冰冰 自从今年年初时我省出现严重冰冻灾害时起,仿佛就预示着今年我市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