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快乐学国学
“少儿快乐学国学”教育法
无论齐鲁大地,京都重畿,还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者贫困偏远山区,少儿诵读经典活动持续不断,而且规模日渐扩大,这是几十年来难以见到的文化教育盛事。对此,我抱以乐观态度:国学复兴,是中华文明复兴的“报春花”;少儿读经热,意味着民间大地草根发芽,中华文明的春天肯定到来。但是,少儿国学教育自身如何健康、持久、多样化的发展,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首先,一个问题无可避免地摆上台面:下一步该怎么走?
我主张在国学教育的内容及方法上,紧密针对儿童心理年龄特点,“赤橙黄绿青蓝紫”,开展不同模式的探索和实验。大家“和而不同”,在比较中取长补短,在竞赛中共同前进。之所以发出这项呼吁,是因为我不认为背诵整部《论语》或全套《四书五经》就是国学教育的全部内容,如何淘选精髓,择其大要,结合现代生活实际、把国学生动有趣地教给孩子,并引领他们“学而时习之”,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有一种观点,把教育的效果预期在小学童长大成人之后的某一天里突然触发灵感,复苏记忆,“顿然开悟”,于是主张只读不解,只管一本一本经典背下去。这样长久地仅以背诵为教育手段,难免使国学教育简单化、“空心化”。儿童有权利在现实教育中即时受益。童年,不仅是“学国学”的起点,而且完全可以是“用国学”的起点。
“近水楼台”应该“先得月”,不该“头顶太阳走夜路”。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殆”,先师是不赞成把“学”与“思”隔绝开来的。先师
夸赞颜回“闻一知十”,主张“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从正反两个方面作了强调:必须让受教育者开动脑筋,举一反三。“君子不器”,儿童也应该“不器”。只读不解、只管背章句,不管解其义,仅满足于朗朗成诵、倒背如流,是低估了儿童的思维,是教者主观上限制了儿童的思辨力。《论语》即 “仁学”,“以近取譬,仁之方也”,不“以近取譬”,不引导儿童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实在对《论语》所载的孔子一贯的教育主张说不过去。如此下去,会不会重蹈历史老路上私塾失误的辙印——“死读书”?
《论语》开篇明义:“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成功的教育方法必须包括“学”、“习”、“悦”三要素——不仅“学”,还要“习”,不仅“习”,还要时时“习”,不仅时时“习”,还要“悦”。南怀瑾先生解释“习”为“见习”,山东潍坊高绪利先生在其网文《前无古人的注解——<论语妙义>简评》中把“习”解释为“实践”。“性相近,习相远”,“习”是使人脱离蒙昧、形成高尚人格素质的关键。排除了“习”就架空了“学”。我认为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有必要回响在每一间国学课堂,有理由叩问每位国学教育工作者:“传不习乎?”
我赞成高绪利先生的观点:“‘学’和‘习’的无限循环,不至于中断,且能加速度递进,关键在于是否能‘不亦悦乎’。”“如果没有这两条最基本的获得,说什么长大了如何辉煌、发达,统统是骗人的鬼话,学生必然厌学、逃学、出走、轻生。”痛哉斯言,鞭辟入里!
在儿童国学教育活动中,我尝试应用孔子先师的教育思想,做过一番实验,总结了名之曰“少儿快乐学国学教育法”,在此做以汇报,就教专家、同仁。
一、淘选精髓,择其大要,自编教材
宋代赵普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权且用这个说法,“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那么另外“半部”呢?少儿国学教育主要是帮助儿童懂“修身”,学做人。对儿童来说,“齐家”尚在其次,那么用余下的“半部论语”之“半部”,学习“修身”,应该是足够的。
我以《论语》为主,兼采其他(比如《孟子》《孝经》《史记》),荟萃了百条孔子语录。主要内容:
(1)以公认的孔子思想精髓,暨具有全人类普适价值的,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德不孤,必有邻”,附以孟子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构筑教材主干;
(2)接下来顺理成章地展示孔子博爱世人的人道主义情怀,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问‘伤人乎’,不问马”“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次之,帮助儿童了解孔子生平大致的,比如“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与学生失散于郑国东门外遭到“丧家之狗”的讥笑,而孔子大度的自嘲“形状末也”,“然哉然哉”;
(4)再次,孔子的高尚情操和坚强意志,如“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5)要点:与儒家后学主张的“三纲”保持距离,着力从现代意识认同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中提取教育资源,对“忠”“孝”“和”等道德信条列以专章;
(6)继之,收录孔子察人论世的警言名句,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道听途说,德之弃也”。如此等等,教材收录孔子之言,总计不过百条左右。
如此编辑教材,我的理由:儿童时期记忆力好,越好就越应该选取他们可受用终身的精神之宝,帮他们获得永久所有权,以便享用终生,而不是滥用儿童记忆力,增加他们的负担。所以我主张:与其一字不漏的背《论语》,不如有针对性的“银里挑金”,记诵精要。
二、编撰教材的五项原则
为了实现国学教育现代化、普世化、生活化、趣味化,我为自己确定了编撰教材的以下原则。
第一个原则:既要继承前人释孔的成果,也对某些孔子语录作出符合孔子思想本义的新的或深入的理解
例如,“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也”,多被忽视,鲜有引用。我发掘其内涵,大力阐扬。当剖解了“乐道人之善”的含义,家长们恍然大悟:原来孔子是“赏识教育”的鼻祖啊。老师对小朋友任何的成长进步、“才智萌芽”、“修为闪光点”,真诚、慷慨、一一地“乐道人之善”;小朋友之间互相“乐道人之善”;与感恩教育相结合,孩子乐道父母之善。国学馆师生之间、小学童彼此之间、父子母子之间其乐融融。我的第一个实验基地——哈尔滨博厚国学启蒙馆,把“乐道人之善”运用得出神入化。
对于“君子不器”,我不拘泥一些注本所解释的“君子不应该只有一门本事”,而是解释为“君子的头脑不能仅仅消极地做容器”,并把“君子不器”作为“仁义礼智信”中“智”类语录的核心之语、领衔之语。这是因为贯通了孔子一系列的教育思想,就会发现前人对“君子不器”的解释,未免 “窄化”了孔子思想,是不确的。孔子鼓励门人弟子“当仁不让与师”,他不满意自己最喜爱的高足颜回“于吾言无所不悦”,都可以佐证孔子是鼓励君子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不要把脑袋仅仅当作“容器”的。这虽然是对于一则孔子语录不同于前人的解释,但却是从一个新的视角观照了孔子作为思想家的伟大光彩,对于贯彻案例式教育法,塑造当代儿童健全自由的人格心理,大有裨益。
第二个原则:在乐中学国学,因学国学而乐
荟萃孔子之言,不是注字、解词、译句就完事大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极其珍视“情商”的要素——“乐”。我编撰的实验教材,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诉诸她们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针对幼稚园儿童编创《拍手歌》,从“你拍一”到“你拍十”有序有机地贯穿了15句孔子名言;为小学低年级编创《学孔童谣》,引用二十余条孔子名言;为小学高年级与初中一二年级编创《孔子歌谣》,有机有趣地引入80句孔子名言。例如《学孔童谣》:
我是一个好孩子,我有一位好老师。(合:)好老师,他是谁? 大名鼎鼎孔夫子。(合:)对,大名鼎鼎孔夫子。
孔夫子,“少也贱”,(合)从小就过苦日子,三岁父身亡,十七母去世。自古寒门出贵子,(合)艰苦环境走出了中华伟人孔夫子。孔夫子,有志气,自强自立又自律,(合)“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 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 逾 矩”。„„„„ „„„„
在歌谣语境中记诵孔子言行,上口,易记,不须冗言注释,孩子们就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孔子的高尚人格以及言行内涵。例如《孔子歌谣》中关于“孝”:
孔夫子,讲“孝心”,他说:(合)“孝,德之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衡量人,看人品,首先看他怎样对待父母亲。
(一小朋友上:)要说孝,那不难,长大了我赚好多好多的钱,我让爸爸和妈妈,吃得饱,穿得暖,养活他们过晚年。
小弟弟,听我言,你的话,不全面。吃好还要心情好,穿暖更要心温暖。子由问孝孔子说:(合)“今之孝者,谓之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 别乎?”
对呀,人和动物不相同,不仅需要衣食饱暖还要享有好心情。父母操劳一生为了儿女儿女不领情,得不到爱得不到敬,你说父母那是啥心情?(合)谁都不会永不老,谁都不会永远年轻,孝道一辈传一辈,人人都对父母孝,人人都对父母敬,你的父母我的父母父母的父母你我他她大家才会拥有美好的人生。
经过精心设计、含有表演情趣的语境,比枯燥的名言解释更受欢迎。比如根据台湾首富蔡万霖先生讲的“大海龟拜寿”的故事,编成诗歌剧,蕴含“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理;儿童评书《说三国讲论语》蕴含“小不忍则乱大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哈尔滨博厚国学启蒙馆馆长孙嘉宜,登门拜请老曲艺家来给孩子们指导演练,老老小小,三世同堂,孩子们既受到孔子思想的恩惠,又享受了施展才智的快乐,国学启蒙馆成了他们的精神乐园。
符合儿童年龄,贴近儿童心理,顺势而为,事半功倍。正如孔子所言“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第三个原则:学哈佛,拜孔子,用案例贯彻“启发式”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育原则,是在教授基本理论之后,让每个学生都面对800个案例,集体研讨,一一发言,多角激辩,成绩获优,才能毕业;而且哈佛大学商学院每年都从世界各地重金购买案例,以便更新教材与时俱进。哈佛大学商学院的信念:“一个优秀案例胜过一千个正确答案。”所以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培养出大批精英,从此案例式教学法风靡全球。我用“少儿快乐学国学教育法”编撰的教材,同样贯穿案例式原则。
案例教学法其实与孔子启发教学法一脉相承的,孔子讲“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师出示“一”,让学生联想并道出“三”,“闻一知十”更好。这个“一”其实就是案例,“三”或者“十”就是案例的追求。而终极目标:培养“君子”——要的是“君子不器”。
所以,在我的实验教材中大量使用自己撰写的和转载、求购的案例来进行教学。
下举一例,如转载了这样的图片:
两组照片不着一字,只让孩子们观察,结果“不用扬鞭自奋蹄”,他们马上联想到“汎爱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此联想自己,评论社会风气,情动于中,学有所用,发言踊跃,作文动情。与单调背诵、枯燥说教相比,案例里有孩子们参与的空间,有孩子们伸展思维的乐趣,这应了一句俗语“钓的鱼比买的鱼香”。案例教学是人类目前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教学途经。
第四个原则:人际道德伦理和人与自然伦理并重
我的实验教材,先从孔子思想汲取人际道德伦理的教育资源,继其之后,紧接着推出孔子关于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的思想资源。
大自然给与人类恩惠,人类应该知恩图报,节用慎取。人类对大自然的傲慢冷漠、无偿掠取,已经使人类生存的危机日益迫近。孔子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很丰富,“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就是例证。孔
子的核心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仅是“为生民立命”,也是“为天地立心”,不仅是指导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正确法则,也是指导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不二法门。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逻辑关系,必然推演出这样的命题:“对大自然仁爱,就是人类自爱”。为了阐发这一思想,我撰写了如下案例:
我是一条河
我是一条河/一条快乐的河/穿过乡村,穿过城镇/灌溉两岸庄稼花朵/观赏蓝天白云、万家灯火/我奔跑我跳跃/一路撒满欢乐的歌
我是一条河/一条美丽的河/碧绿的水面荡漾清波/老人在我身边钓鱼/孩子在我身边嬉戏/匆匆赶路的人凑近我解渴/人们称我是“母亲河”
我是一条河/现在是被人害怕的河/鱼儿诅咒我/鹅鸭躲避我/十八九的孩子泪洒河边/长年喝了我的水/他们升学、参军体检不合格
我是一条河/一条无奈的河/工厂向我排放废水/土地向我渗透农药化肥/我的怀里充满污浊/即便是超大的“垃圾箱”/我也已经“超负荷”
我是一条河/我是一条有性格的河/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善利万物而不争/但是我不能再沉默/人们啊,与我同归于尽/难道是你们的选择/为了拯救你自己/快来救救我
【读后研讨】
“河”的回忆、控诉、警告,说明了孔子的哪些思想?
再如: 森林和猎户的后代
有这么一个家族,祖祖辈辈是猎户,“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猎户忙坏了,年年捕猎獐狍野鹿,岁岁锅里野味飘香„„ 到了曾祖父那一辈儿,飞禽走兽不见了,“靠山吃山”,伐木为生吧,一声“顺山倒喽!”“轰轰隆隆”原木滚下山,日子过得还可以。在祖父那一代,森林伐光了,留在地面的树墩有一指多高,好咧,齐根截下它,背到城里卖“菜墩儿”。
到了父亲那一辈儿,树墩不见了,好在地下有树根,刨开地面挖树根,艺术家乐颠颠儿地买回去做“根雕”。
到了儿子那一辈儿,黄沙“大丰收”,儿子的儿子们跑去卖黄沙。再后来,建筑公司不需要林业工人的后代供应黄沙了——城市周边黄沙铺地,谁会舍近求远?
再后来,住在大山脚下的最后一对老小也要撤离了。想到祖祖辈辈住在这里,爷爷两眼干涩,欲哭无泪;孙子眺望黄沙中露出的校园一角,眼角流出一滴泪,这是小镇的最后一滴水。
祖孙二人走了,渐去渐远,沙地上两双脚印不见了„„
【读后作文】
联想孔子思想,围绕“对大自然仁爱,就是人类自爱”,自己选材,体裁不限,写出自己感受。
以上案例,学童们喜欢朗读,争相表演,并且由此及彼,写出很不错的作文。12岁的哈尔滨市抚顺小学5年级学生夏雪写出《雪人的一年四季》,9岁的哈尔滨市虹桥小学4年级学生陈昱昊写出如下小诗: 假 如
树叶消失了
太阳像大火球挂在头顶上
树干消失了
再也听不到鸟儿歌唱
森林消失了
我的诗不用写了,写也只能写在沙子上
而且很快一扫而光
因为世界成了沙尘暴撒欢儿的广场
第五个原则:在东西方文化沟通中教国学,在教国学中贯通东西方文化
复兴不是复古,复兴东方文化,不是为了对抗哪一方文化。孔子思想与人类其他优秀文化相比,虽有不同,多属“和而不同”。孔子思想一经冲破土掩尘封,我们为它拂尘拭埃,砺垢磨光,使其重放普世价值的光辉;再而通过与人类其他优秀文化比较、汇合,取长补短,择善而从,使国学成为一个开放的智慧系统。目的只有一个:建设当代中国儿童的心灵家园。
例如,在我编撰的这部教材中,有一篇儿童对口快板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插录了联合国大厦里用25000多块马赛克镶嵌而成的彩色壁画的图像,以及壁画上的《黄金法则》: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 你想人家怎样对待你, 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用以印证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思想,正如许多外国学者所说,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借此启示孩子们:孔子是世界的,就更应该是我们的;人类共有的价值观如此一致,我们就更该“学而时习之”。
再如,在教材之一的《礼之用》集体表演童谣中,运用 的说唱形式,在言明“礼之用,和为贵”之后,“小朋友们懂礼仪,大家真是了不起!中华民族讲礼仪,世界各国都有礼,听我讲讲西方的礼,小朋友们乐不乐意?(合)乐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见贤 思齐”。于是引出1902年“泰坦尼克号”大海难的故事,大批妇女儿童
优先获救,是因为西方社会长期形成一种尊重妇女的礼仪:“Lady first”——“女士优先,请。”“万丈高楼平地起,参天大树有根基。咱们的礼要发扬,别人的礼要学习„„”学童们在歌谣声中,理解了对中华古老的“礼”的价值,又潜移默化的获得了“礼”在现代的升华。
三、“快乐少儿学国学教育法”的具体做法
哈尔滨市博厚国学启蒙馆,是我的“快乐少儿学国学教育法”第一个实验基地,第一批实验成果是在博厚国学启蒙馆的一所10几平米教室、最小4岁、最大14岁的30几个孩子中间近一年时间内取得的。馆长孙嘉宜热爱国学教育,走遍大江南北遍访名师接受培训刻苦自修,她从2002年就从事国学启蒙教育活动,成绩卓著。我的教育实验活动得益于她的招生、组织、配合,以下工作汇聚着她的心血。
“快乐少儿学国学教育法”的第一个理念:“有教无类”“后生可畏”。
“快乐少儿学国学教育法”对教育内容的定位:“学国学,学做人,练演讲,写作文”。
“快乐少儿学国学教育法”的教学流程:“关起门来学经典,敞开心扉谈体会,抬起眼睛看天下,低下头去写作文,走出门去做演讲,以近取譬做君子”。
师生之间、学童之间共同遵行的行为方式:“乐道人之善”“见贤思齐”。
演讲口才与作文,是“快乐少儿学国学教育法”运行的双轨。对此,我稍作重点加以介绍。
许多家长往往抱怨孩子性格内向孤僻、见人不爱说话、不会说话,不爱写作文、写作文头疼„„其实每个孩子对于表述他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都是天生的演讲家、天才的作家。问题是让他们讲什么、写什么?言不由衷,笔不由心,言不感兴趣之言,写引不起乐趣的现代八股文章,产生隐性或显性的抵触与反感都是理所当然的。
关键在讲什么和为什么而讲,写什么和为什么而写。国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论语》,如南怀瑾先生所说是“老百姓的杂粮店”,日常所需,须臾不离,融进血液里的东西,以近取譬,案例提供思考空间,在发言讨论中,只有掌声鼓励,没有讥笑呵斥,享受到的是交流的快乐、对成功的肯定,没有孩子会久久呆而坐不发言的。课堂上经常出现春鸟噪林的场面,那时真是孩子们放飞思想、畅抒感受的心灵节日。遇到争论是经常的,怎么办?提示以儿童学过的“不学礼,无以立”“礼之用,和为贵”“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个个孩子都学会了逢有不同意见,先说“我提一点小小的建议”,被建议者无论采纳与否,都要道一声“谢谢”。作文也是这样,每篇作文写完,大家赏析、点评。不同意见的交流都是“君子之争”。所以在博厚国学启蒙馆里孩子们特别开心,“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乐融融。
如果一个国学馆被屏蔽在社会之外孤零零地自教自学,断难有太大发展。黑龙江省文联以及省文联下属的演讲协会举办全省演讲大赛,少儿组的比赛题目是“我与孔子”,这标志着社会团体对推广国学构建和谐社会认同和大力行动了。春苗破土逢甘雨,“时来天地皆同力”,博厚国学启蒙馆小朋友参赛面达到100%,人人有讲题,有的是教材里示范演讲稿,有的是家长、教师、孩子共同打造的讲演稿。在这场比赛中,孩子们摘银掠铜、大胜而归。博厚国学启蒙馆随后成立了“少儿国学宣讲团”。由于邀请单位很多,博厚国学启蒙馆只选择了两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师范大学)做了三场演讲。有一次,一位小学一年级小女生由于个子矮,被教授抱到讲台上,站在教授的讲台桌上演讲,这件事被传为佳话。
作文训练,提倡“我以我手写我口,我以我口说我心”,不硬性规定孩子们写统一的题目。作文题目因人而异,因材施“题”,引导他们围绕在国学班中所学所思所感所作所为而写,记录他们学做“小君子”的体会和成长进步。这样做法使孩子们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写作文不再是遭罪,而是快乐的经历,许多孩子不写则已,一写就一发而不可收,甚至连写几篇还不肯罢手。这种教育模式,“学”与“习”得以紧密衔接,“悦”可以一以贯之,孩子们“乐亦在其中”。博厚国学启蒙馆的小学童回到所在的学校,老师惊讶地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少儿快乐学国学教育法”,只是小鸡刚刚啄破蛋壳,与雏鹰翔天还远着呢。欢迎专家学者指教,欢迎少儿国学教育同仁联合开发,携手合作,共创中华少儿国学教育新天地。
第二篇:快乐学国学
快乐学国学
国学是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精髓,蕴藏着许多做人做事的智慧和谋略。我校一直开展“快乐学国学”活动,“快乐学国学”让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的国学变得通俗易懂、趣味横生。学国学,就要从娃娃开始,让我们接受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及当代文学的良好熏陶,让文学课堂真正成为我们人文精神乐园。“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引领广大少年儿童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人文精神熏陶”,这是提升少年儿童综合素养和思想道德的必备条件。国学汉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一代一代先辈总结下来的经典,特别是短短几个字,几句话,就能够阐述人生哲理。学国学,让我们受益匪浅。
学校自一年级时就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最初接触的《三字经》,只是这种韵律的感觉就让我开始感兴趣,喜欢它读起来朗朗上口,到后来模模糊糊地解读,慢慢理解民族文化的精髓之后,开始喜欢国学,热爱国学,并被它深深感染。逐渐的又学习了《弟子规》、《千字文》、《论语》。慢慢的仅在学校的经典诵读,已不能满足我对国学知识的渴望,书店、图书馆成了我经常光顾的场所。再后来,妈妈经常抱着一摞一摞的书回家,有各种版本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中国革命史》、《世界革命史》、《优等生活学活用的唐诗100句》、《优等生活学活用的宋词100句》、《优等生活学活用的论语100句》、《三国演义》、《二战纪实》„„国人的智慧,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诗人的创作背景,以及名家对国学的解读,读书让我精神振奋、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更激发了我求知的欲望。
让国学在快乐中伴我们成长,让校园弥漫书香,书声朗朗;让师生沐浴在书香里,浸润在文化中;让我们共同阅读,共享阅读;让我们感受到读书自然,自然读书;从而增强文化底蕴,为我们的成长奠基。以经典打人生底色,以国学塑民族灵魂。
第三篇:学国学读后感
学《国学启蒙》读后感
这学期老师发了一本《国学启蒙》的书,我读了这本书就爱不释手。从书中,我收获很多,明白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
一、《国学启蒙》让我学会学习。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二、《国学启蒙》让我学会做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启蒙》,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我们从小就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们要多加学习,勇于实践。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我们走出迷茫,让我们茁壮成才。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学国学心得体会
学习国学心得
国学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中华民族国学精粹是中华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弟子规》里面的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让我们受益匪浅。读了这几句话,我懂得了父母呼唤我时必须得回应;父母叫我做什么事也不能懒惰,得马上去行动;父母对我教诲时,得虚心、安静地听,并好好接受;父母给我订下的规则,是有道理的,得听从。以前妈妈叫我做什么事,我总是拖拖拉拉,有时还不肯做。现在我知道这样是很不对的。我以后要听妈妈的话。妈妈叫我做什么我就马上去做。“心眼口,信皆要。”这句话中教我们怎样读好书的方法,在读书的时侯,一定要心到,眼到,口到。如果光看着书本,但却心不在焉的话,那么就白读了。如果眼睛不看好书而却左看看右看看,也是白看了。口也要配合着念,把精神集中在书本上,几遍后,便会背了。
《三字经》“幼不学,老何为”呢?启发我们现在要勤奋好学,不懂就要不耻下问,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玉不琢,不成器,”同样警示着我们一个人不能随随便便成功,不经过生活的磨练,长大后就难以成为大器,只有发奋,才能图强。“亲师友,习礼仪”是教我们做人的基本道理,要知道尊敬亲人、老师和朋友。
古为今用,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学的唯一目的。学习国学,让我们了解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了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养。
第五篇:学国学有感
EMBA作业:
学国学有感
华夏五千年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精粹博大精深、璀璨夺目。儒家的进取、道家的无为、周易的精妙、法家的权谋……其实国学是包括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等学术思想和医学、书画、星相、数术、戏剧、音乐、建筑等等一切中国之传统思想、文化与学术。实际上,国学更是一门修身养性、治国理民之学,从人性论开始,由修身而达天下治;国学在天下管理、社会管理及自我管理方面的大学问、大智慧至古至今都贯穿于中国社会的行政、经济、文化、军事、家庭及各种组织的各个方面及各个层面。
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我通过对国学的学习把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拓宽了看问题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了对道德修养认知的水平,加深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更加有利于明理和睿智,使自己懂得了更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概括起来在思想认识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和提高:
第一、国学解读这门课程让我进一步认识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学思想的博大精深。易经、儒家、道家、佛教思想,凝聚了无数前人的智慧和结晶,虽历经几千年的沧桑变迁和发展演化,在今天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在社会发展的一段时期内,有些“现代人”在不学习、不了解、孤陋寡闻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否定这些传统文化和国学思想,总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妄自菲薄,看来这确实
是极端无知的表现。通过学习,可以说到目前我们只是接触了国学的一点皮毛而已,尽管这样还是让我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智慧光芒的闪现。
第二、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让我形成了对社会转型期“浮躁、物欲”现象的反思,并得到了一些启示。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虽然并不能说追逐利益就等同于市场经济,但最起码可以认为追逐利益与市场经济是相伴而生的,是一对孪生兄弟。在当今的社会转型期,很多人做梦都希望自己能一夜暴富,人们往往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放弃了自己的道德和良知,物欲横流、人心浮躁,仇富心态日趋严重,社会矛盾在某些领域日益尖锐。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向何处去,我们应该怎么办?可以说,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学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知识宝库,现代中国人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用以指导我们的行动与实践。正如专家教授们在课堂上所提及的:人们所说的“幸福”只是一种感受或者叫感觉,我们的责任是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提醒人们,“不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穷的欲望中去”,面对世界上的任何事情人们都必须有个“度”的把握。
第三、通过对国学的学习,有利于指导我今后的工作与实践。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学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工作与实践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在工作中既要坚持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同时又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我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儒家”与“道家”的统一,是“山”与“水”的融合。还有,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工
作的节奏和尺度需要把握好,无论是对自己、对别人还是对同事、对下属都是同样的一个道理。
第四、通过学国学,使自己逐步认识到又一层道理:即中国古代的哲学,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国学从本质上来讲,就应该是一种辩证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古代哲学的“五行”理论,讲究事物性质的演变和相生相克。“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思想也深深地扎根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深处。也许正是中华民族正是基于这样的哲学,中华民族做事总是比较低调的。不露富、不嚣张仍然是现在很多家庭的教子原则。《老子》和《易经》中的许多表述,虽然不一定能为世人背诵,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些东西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古话就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为人,还是谦虚一点的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虽然已经成了中国人古来已是嫉妒成性的证据,但是这是对人性的最真实的剖析,论证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道理。所以,“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当然,随着人们的觉醒和学习的深入,我们大胆地喊出了“以人为本”的口号。但是,这个“以人为本”,仍然必须建立在社会能够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国历朝历代的更替,除去外族入侵的原因以外,哪一个不是因为社会财富分配的两极化而导致的“天翻地覆慨而慷”?同样的,在教育的科学发展的问题上,《易经》也早已指出: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我的理解是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来向老师学,求老师教,而不是老师去求学生学,那样的效果会适得其反。只有始终保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了学习方法的学生,才是具备发展潜力的学生!
中国目前的问题在于,我们固有的步伐频率,已经被西方所影响,陷入了他们的频率陷阱之中;既然我们无法摆脱他们的影响,那么就要主动用我们的步伐去影响他们的频率。如今,我们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让全世界都能平心静气地安静下来,仔细想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对全球人民都有益的事情。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积极学习国学思想,不断汲取先哲智慧,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人格魅力和领导能力,提高用人、识人之道,增强组织核心凝聚力和竞争力。我们应该以国学为傲,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
期望有缘再次聆听周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