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矢志剪纸艺术 弘扬民族文化
矢志剪纸艺术 弘扬民族文化
我叫陈玉萍,是霍州市文联民协副会长,剪纸艺术学会(原是协会),兼临汾市民协副会长,剪纸协会副会长。多年来带领霍州剪纸协会的姐们经常参加全国各地书画艺术剪纸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得了不少奖项,被山西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山西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委员会评审为“山西省民间艺术大师”及“民间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被临汾市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被临汾市人才工作领导组、临汾市委组织部评选为“中共临汾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
我出生于霍州城内一个普通的农家,自幼喜爱民间工艺,父母的纯朴勤劳传给我诚实好动的家风,特别是母亲的剪花刺绣对我影响最深刻,每逢过年、过端午节,我的母亲都会缝制很多的香包、虎头鞋、猫娃鞋,去逢集赶会。我从小受母亲的耳濡目染,在幼童时便对这些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跟母亲练习,到了七、八岁便能给母亲当帮手,街坊邻居都称赞我这个小女孩心灵手巧。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就自行绘图设计,画剪出许多风格各异的剪纸作品和刺绣图案,如“狮子滚绣球”、“鱼戏莲”、“喜鹊登枝”、“凤凰戏牡丹”、“二龙戏珠”等。十多岁有了点小名气,四邻街坊或是办婚嫁喜事,或是乔迁过节,都找来让我给剪窗花、喜字。然而,十年文革中也把剪纸业列入“四旧”行列,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即便是在那个时代,我也没有彻底放弃自己的爱好,工作生活中遇到喜爱欣赏的图案,都收集起来,闲来时自己在家中边画边剪,孜孜不倦的学习、探索。
三中全会后民间艺术的春天渐渐的回到了人间,我情不自禁的重新拿起剪刀投入到所热爱的剪纸事业中。改革开放带来的变
化,更激励我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也给剪纸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紧扣时代的节拍用剪纸记录下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剪纸风格。1992年春节期间,霍州市文化馆特邀我搞了“庆丰收”“迎亚运”“羊年吉祥”等六个不同内容的大型剪纸在街头展示,给正月十五元宵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全市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从而也触动了一些剪纸爱好者。1994年,我的“四美图”在临汾地区展出并获金奖。1995年,应邀参加“世界妇女大会巧女杯大赛”、“中国农村巾帼书画艺术展”、“丹凤朝阳”、“双龙腾飞”等七副作品获优秀奖,并被各组委收藏。1997年我创作的“ 香港回归”首届全省农民书画艺术展中获优秀奖,作品被收藏,1998年我创作的“举国欢庆明珠归 ”、“龙腾虎跃祝团圆”获市级一等奖。1999年,庆祝国庆50周年创作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功载千秋”(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和“群英赞”(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等十二位英雄人物)获山西省第二届全省农民书画展二等奖。作品均被组委会收藏。不断的追求,不断的探索,一步一个脚印,多年来受到了省、地、市级及国家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同年霍州市市委、市宣传部、文联,妇联大力支持下,应全市广大剪纸爱好者的需要,在国庆节前夕成立了“霍州市剪纸艺术协会”。大家一致推举我为会长。在我的努力下,剪纸协会的许多成员剪纸作品日趋精美,涌现出了许多剪纸新秀,使这一古老艺术在霍州大地得以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在霍州每年的旅游节及多次书画剪纸展中都能见到我和成员的剪纸作品,十年来,这支队伍一直活跃在国家、省、市、县及所有剪纸艺术博览活动中,并多次获奖,受到各级领导的表彰。
2000年,我带领剪纸协会参加了全省剪纸精品展,我的作品“祖国昌盛、人民幸福”获得二等奖、刘长珍的“我的院子”获
二等奖,弓秀琴的“吉祥如意”获优秀奖、协会获组织奖。2001年协会赴广东珠海参加由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主办的“世纪之春”农民书画剪纸展,我的“千蛇图”、“扇面双凤图”获二等奖、刘长珍的“花篮”“窗花”获优秀奖。同年7月中央电视7套“农家女”栏目组为我们协会作了专访并作了专题报道。9月我又带领了协会参加了第三届全省农民书画剪纸展,我的剪纸作品“勤劳致富”获二等奖、武慧莲的“母子情”获优秀奖。2002年,我和刘长珍、房菊英应邀参加了中央7套农家女栏目组主办的“与石狮共舞”迎春联欢晚会,在巧手献艺节目中将“霍州剪纸”向全国人民做了展示。同年7月“并驾齐驱”“中华女性”作品参加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书画大展,并获铜奖,作品被编入《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名作博览》、《中华热土》等大型画册。2003年我的作品“合家欢乐”(三阳开泰)在第五届中国(黑龙江)剪纸艺术节、全国剪纸精品展中获金奖,论文“谈民间剪纸的创作”获银奖、我本人获中国德艺双馨奖和组织奖。其他会员的作品均被收藏。历次获奖作品分别被编入《跨世纪艺坛风采名录》、《山西农民书画文集》等大型画册。2004年3月应邀参加了由北京中研星光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中国书画杂志社、中国画研究院艺术交流中心,共同举办的《中国书画艺术交流研讨会第36次盛会》展出,作品“富贵有余”、“并驾齐驱”获金奖。11月此两幅作品应邀又赴日参展获优秀奖。2005年元月带领协会参加了山西省第四届全省农民书画展,剪纸“鸡”系列获二等奖。2月,山西临汾市举办了“首届临汾地区民间艺术精品展”,剪纸作品:“鸡的寓言故事系列”获金奖,协会会员集体创作的“百鸡图”获银奖,刘长珍和房菊英的作品各获铜奖,9月16日,我本人由山西电视台拍摄,应省民协、省工美协会邀请,参加了平
遥古城“世界摄影节”中秋联欢晚会,并为广大观众作了现场献艺表演。9月28日,参加了在武汉举办的全国民间剪纸艺术精品展,我的作品“汉高祖刘邦”获银奖、“鸡鸣促织”获优秀奖,刘长珍的“莲花太子”获铜奖,作品均被组委会收藏。2006年元月24日,我和协会副会长刘长珍应邀参加了中央电视7套生活567栏目组拍摄的“临汾地区农业形象大师电视选拔赛”,现场作了剪纸表演。同年我被山西省民协、山西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委员会评审为“山西省民间艺术大师”。8月份我带领协会姐妹参加了内蒙呼和浩特、和林格尔(中国)第二届国际剪纸艺术节我的作品“天伦之乐”、郑春丽的作品“团花鸡”获优秀奖,其他会员的作品均被收藏,并授予我本人“第二届国际艺术节组织工作突出贡献奖”。10月我组织会员们参加了杭州(中国)首届国际艺术节协会集体创作的大幅作品“狗年兴旺”获铜奖,我和倪兰秀合作的作品“庆国庆 江山永固”“度中秋 家庭幸福”获优秀奖。11月被临汾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艺术人才”,被山西省文联民协授予“民间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2007年5月参加了中国工美、山西工美主办的“全国工美大师、民间工美大师精品展”,她的作品“戊子平安”、“金猪多面手”在山西省太原晋祠国际宾馆展出,并同中央领导李铁映同志及全国艺术大师们合影留念。同年8月我和协会姐妹们参加了山西省大同广陵县首届国际剪纸艺术节,我和协会会员们的作品获六个优秀奖,我本人获组织特别贡献奖。9月参加了山西省吕梁中阳县首届国际剪纸艺术节,我组织了协会25人参展,作品获4个优秀奖,5个佳作奖,我本人获组织特别贡献奖。11月我又带领会员们参加了中国第八届艺术节、第二届国际(武汉)剪纸艺术节,我本人获组织奖,我的作品“回娘家”获银奖,并应邀到荆门市参加了剪纸艺术节分会场的开幕式,并
现场作了剪纸表演;为电力宾馆、凤凰宾馆分别创作了大型的剪纸作品《吉祥鼠》和《双龙戏珠》,受到了荆门各级领导的赞赏及热心于剪纸爱好者的敬慕。2008年元月,为迎奥运中华民族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等五个单位,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举办了“东北风”少数民族剪纸精品赛,我的作品《雀之灵》和其他十余人的作品均获铜奖,我们霍州剪纸艺术协会还被评为“中华剪纸优秀集体”;3月山西省文化厅、山西省妇联和山西民间剪纸艺术家协会共同举办了全省“百福迎奥”剪纸艺术展,我的作品《五鼠庆福2008年》获一等奖,其她会员获了4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7个优秀奖;4月19日,她同协会理事孙星星到北京参加了由奥组委宣传部、奥林匹克之旅举办的“迎奥运书画剪纸展”,我的剪纸作品《北京欢迎您》(团花鼠)获金奖,孙星星的作品《中华龙》获银奖,我二人均被聘为“奥林匹克之旅特聘剪纸艺术家”。并同奥组委领导及来自全国的获奖的艺术家们合影留念,山西临汾日报在“奥运就在你身边”一文中也报道了此事。同时被临汾市委人才工作领导组、临汾市委组织部评选为“中共临汾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5月我应邀带协会秘书长陈玉琴到南京大学外语学院,参加了“民间艺术家进校园”的活动及举办第四届(中国 宁夏)剪纸艺术展的准备工作会议;6月带领会员8人参加了中国西部举办的“西风烈”全国剪纸艺术大展,均获优秀奖,作品被收藏,同时带领会员参加了中国中部“风之魂”迎奥运民间剪纸艺术展,我本人获优秀组织奖,作品获1个铜奖,11个优秀奖。9月带领会员参加了全国浙江象山举办的廉政剪纸大展,我的作品“钟馗系列”获最新创意奖。同时和会员们还参加了第四届国际(中国 宁夏)剪纸艺术展,我的作品“秋子韵”、倪兰秀的“朝鲜手鼓舞”均获铜奖,其他会员还获两个优秀奖,其他作品均被收藏。10月
我带领会员到北京参加中国第三届五大地区剪纸作品精品展,我同时参加了“集美杯”现场剪纸表演,获得了“全国十佳表演奖”。
2009年4月,带领会员参加了吉林省吉林市举办的全国“鱼文化”剪纸大展,我的作品获铜奖、段心灵、高云云均获佳作奖。同年我和协会会员们又参加了全国“建国60周年剪纸作品巡回展”和大连全国剪纸展,我的作品“牛气冲天”获银奖,其他会员们获了6个优秀奖,9月又和会员们参加了山西省农博会民间工艺精品展,我们“霍州剪纸”获金奖,还参加了山西“生态右玉全国剪纸展”,获3个优秀奖。
2010年元月带领协会又参加了“上海迎世博书画艺术公益展”,协会荣获金、银、铜三项大奖,我的作品获金奖。我还参与了“全球华人迎世博纪念品设计大赛”,并初选入围。
我已年过半百。几十年来,为了提高剪纸艺术,我翻山越岭、走村串户,走访民间艺人,走一处学一处,因而我的作品极富生活气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范和趣味性,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在创作的道路上,我的人生非常坎坷,我家里曾遭受重大打击,不到五年,失去了三位亲人,先是大儿子九二年四月因车祸身亡,婆母受不了这个打击,当年患重病,九三年九月去世,接着我丈夫在这种精神的摧残下又患绝症,于一九九七元月也离我而去,我也差点得了精神病,但为了要照顾年迈的公公,抚养年幼的小儿子,我必须坚强地面对一切,极其痛苦地难以自拔时,我就搞剪纸来解脱、分散痛苦,是剪纸艺术让我重新站了起来。
1999年,霍州剪纸艺术协会成立以后,我带领协会姐妹们对剪纸艺术中不断的追求,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发展,使“霍州剪纸”从霍州走向省、市到全国各地参展,甚至几次在国际形式的剪纸艺术精品展中屡获殊荣,使“霍州剪纸”在全省、全国都有了点小名气。我和协会的姐妹们,不单是搞剪纸有时还搞一些民间工艺,如:十二生肖挂件、老虎枕头、绣花鞋垫等。我们还经常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如,南方遭水灾,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地震,我和姐妹们一起捐钱献物;“八一”建军节我和姐妹们为驻地军队,赠送了协会集体创作的剪纸作品“军民鱼水情”;在庆国庆晚会上,我和姐妹们为观众作现场剪纸表演等等。因此,我们剪纸协会连年被霍州市委、市政府、市宣传部、市文联、市妇联评为“文化艺术先进单位”“三八红旗集体”我本人被评为“霍州市劳模”“文化艺术先进工作者”“临汾地区三八红旗手”“爱心妈妈”等。
2007年由霍州市妇联推荐,我被选为第五届政协委员,进入政协后,我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努力学习“三个代表和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参政议政,提了不少好的建议,很好的履行了一个政协委员的职责。
现在,“霍州剪纸”已成为临汾市市级非文化物质遗产,我爱在心里,视如生命,激励我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爱国爱家的创新精神,为弘扬民族文化,宣传新生事物,使“霍州剪纸艺术”绽放更加灿烂的花朵,我愿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第二篇:弘扬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文化 传承中华美德
---张家庄明德学校“开展经典诵读 打造书香校园”活动总结
作为明德项目学校,张家庄明德学校长期重视对师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导向工作,始终坚持用“优秀的思想引领人、优秀的文化熏陶人、优秀的典型培育人”学校开展的“与经典同行 和圣贤为友”系列活动,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结合了学校发展的实际和对师生两代人的培养要求,用发展的眼光解读了传统经典,与时俱进,再现了学校人文环境中师生在吟诵经典艺术中所获得的人文感知。在“开展经典诵读 打造书香校园”方面取得了不斐的成绩。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力宣传经典诵读的意义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优秀经典诗文蕴含的丰富哲理,可以成为儿童一生的文化资产。
领导在思想上重视,率先垂范,采用多种形式向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宣传实施经典诵读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教师利用班会、诵读课向学生明确不学诗,无以言,儿童需要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滋养心灵等经典诵读益处。学校每学期都制定了详实的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定期开展经典诵读月赛以及最佳辅导教师和诵读明星的评选工作,以推动经典诵读有序开展。
二、制定相关制度,1、建立组织,明确职责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语文教研组长为主要成员的诵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校长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和指导,包括经费的落实;分管副校长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人员的分工,职责的明确,活动方案的起草;教导处负责诵读课程的安排落实,日常班级诵读情况的督查;总务主任负责活动后勤保障,少大部负责活动的具体操作,拟定计划,组织教师开展相关活动;办公室负责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2、纳入学校长期规划
2006年以来,学校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得到县教委领导的高度赞赏,为把此项活动推向深入,学校把经典诵读纳入学校长远发展计划,并作为学校办学特色予以安排落实、建立奖励机制
每学期对于开展活动较好的班级和个人,学校将授予“经典诵读先进班级”和“经典诵读之星”荣誉称号,并作为学校文明班级的评选依据之一,教师在考核时作为加分因素。
4、建设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湛,能力适应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好经典诵读的有效举措。①师德师风建设。我们结合践行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作风建设年等活动,吸收传统文化营养,着力形成“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教风;②钻研业务,以“教学沙龙”“万字笔记”“国学经典培训”为载体,组织教师阅读经典原著,并开展“四个一”(每年读一本经典著作、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月读一本教育期刊、每周读一篇教育成果作品)读书活动。以扩展视野,强化内功,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三、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2、落实活动方案,做到七个“结合”
(1)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每周一诵”班上组织的“天天诵读”教师们精心设计了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引领孩子们在玩中、在乐中诵读经典,从读的时间、读的形式、读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真正让学生做到“乐读”“美读”从而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境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2)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加强学科如音乐课教唱《出塞》《静夜思》《满江红》《长征》等歌曲,美术课引导学生给古诗配画等。
(3)与学校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读千古美文、做谦谦君子”活动,要求1—3年级学生每周至少背诵1首古诗和《三字经》选段,4—6年级学生每周至少背诵2首古诗和《弟子规》等。建立经典诵读成长记录,各班可利用班队课或诵读课对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督查,期末进行检测评价。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结合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举行古诗文默写或经典文化手抄报、书画展览、凡人凡言征集等活动。
(5)与“六一”等大型展示活动相结合,近年来,我们在每一学期认真组织了以经典文化为内容,以文艺演出为表现形式的专场经典诵读文艺演出。或多人吟唱《满江红》的铿锵激越、气贯长虹;或集体朗诵《春江花月夜》的缠绵凄切,荡气回肠;或课本剧的幽远高藐,意味深长;亦或快板《三字经》《弟子规》的清新活泼,神彩飞扬。皆能博得在场嘉宾的高度赞扬。
(6)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相结合。结合《三字经》《弟子规》选段,利用班会、队会、黑板报、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等对学生开展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7)与亲子活动相结合。鼓励、倡导学生家长参与经典诵读,采取不同形式督促、指导孩子古诗文背诵,使诵读优秀诗文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3、措施方法到位
重形式又重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在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求速度又求效果。开展古诗文诵读,我们要求四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周背诵两首古诗,低年级每周背一首古诗,学校“每周一诵”推荐一首古诗,做到厚积薄发。要数量又要质量。正确处理背诵与感悟的关系,根据不同年级每学期规定一定量的背诵篇目,但不把背诵古诗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提高学习经典的质量。
四、收获和体会
1、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
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工作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即学做“五小”儿童:勤学好问的小学生,集体生活的小主人,兴趣小组的小能人,科技宣传的小喇叭,家庭社会的小帮手。树立“七自”精神:思想上自辩、品德上自励、文化上自学、情感上自陶、智能上自开、科学上自创、社会上自立。
2、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陶冶性情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 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不少古诗抒发了亲情、友情和乡情,诵读这些古诗,亦可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长辈、爱亲朋的健康情感。
3、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大量诵读中华经典古诗词,一是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二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前幕后故事”“文坛轶事”他们了解、知道的诗人多了,了解的历史事件多了;三是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方法运用于作文之中和平时的口语交际之中;四是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4、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教师主动参与,广泛融入,他们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背诵,探讨经典的人多了,查阅资料的人多了,吟诵的多了,运用经典语句的多了,我校广大教师在活动中极大的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校带来了一片生机。
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小说家金庸也曾说:“让孩子背诵古诗文不是让他们学习很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民族性格的熏陶,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在读经典中养德行,学做人,引领学生们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正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和义务。
(张家庄明德学校 张永胜)
2015年5月20日
第三篇:弘扬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文化 构建和谐家园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育出了灿烂、伟大的民族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几千年改造世界、适应环境的长期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虽历经风雨沧桑,但总能克服困难,不断前进,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表现出独具魅力的性格、气质和品质特征;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灿烂群星,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悠久历史的鉴证,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在当前,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多次分裂,但与统一相比,其时间毕竟相对短暂。由于统一,中国的历史与文化绵延不断,国家的尊严和独立得以维护,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不断发展。中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努力开发的。少数民族大多居于周边地区,这些地区与汉族聚居的中原地区(黄河、长江中下游流域)相比,自然地理有较大的差别。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使得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同中原地区的汉族互相交流。这种经济上的联系,形成了自然的凝聚力。追求统一,始终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在古代,一直存在着众多的民族文化,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各民族冲破山河阻隔,一直进行着密切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国各民族交往、团聚和统一的过程,也是民族大融合的过程。由此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和心理特征。
中华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一、弘扬“养浩然正气”的优秀传统文化,充满和谐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历来是被看作一种“大节”。“见义勇为”、“杀身成仁”、“当仁不让”、“舍身取义”等等,崇尚气节,讲求情操,培育了中国人的正义感和是非心,形成了民族的浩然正气,并逐步凝结巩固起了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民族气节。爱国主义这个概念虽然是近代才有的,但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却早就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之一。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把“廓然大公”等作为价值理想,就是要求社会成员奉公尽忠。孟子所谓“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荀子所谓“成天下之大事”等,都表现了胸怀天下的道德信念。这种信念经过一代代人的充实提高,到了宋代的范仲淹、明末的顾炎武分别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对之做了精辟总结,表达了中华儿女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豪情壮志和浩然正气。一个心中有大爱的人,才能充满和谐的眼光,把学生培养成如此有大爱的人,正是教育的目标。
二、弘扬“修身立德”的优秀传统文化,达到和谐
中国人重视人格修养,形成了向内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集中体现为以律己修身为特征的美德修养学说。这种修养学说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礼记〃大
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就是说:从天子到普通民众,一心所要行的,都是把修身看作根本。修身的目的在于自我完善,成为道德上的圣人,为治国平天下打下基础。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形成了一整套富有特色的修养方法,如慎独、内省、自讼、主敬、集义、养气等等,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中国传统道德历来有“慎独”的告诫。慎独,出自《礼记》:“君子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在个人独处而无他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这种修己内省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造就了许多具有高尚品质和坚定节操的君子人格。只有具备有良好情操、美好道德的人才能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才能不断地自我完善,达到和谐的状态。
三、弘扬“自强不息”的优秀传统文化,完善和谐
“自强不息”一语出自《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贯彻古今的光荣传统。自强不息是一种自我超越、不断进取的品质,它体现的是一种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意志力。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孕育了自信、自尊、自立的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不懈奋斗,战胜各种风险、经受各种考验的制胜法宝。自强不息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每一个实践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积极向上,勇往直前,奋发图强。这种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自古以来
就受到广大有识之士的重视和倡导。几千年来,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影响了整个民族文化和精神活动的走向,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它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优秀文化传统,培养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完善和谐的步伐。
四、弘扬“天人和谐”的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
中国古代思想家尽管在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认识上互有差异,但他们都深信天地、自然和人不可分割,这种内在联系的经典概括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德”。《周易大传》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思想家把人与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共生的现象称之为道德。当人遵守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和谐共生的道德时,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当人们用道德指导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天人合一”时,便形成了新的、更具有现实指导性的道德思想,也即“天人合德。”“天人合德”的道德观崇尚“仁者爱人”,塑造了中华民族明白达观的人生理念,也表明了中国传统道德既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又注重人必须不断认识自然规律、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构建和谐的社会。
我们的周围无时不刻都萦绕着许多和谐,我们的家园中,一股和谐之风正弥散开来,全社会在各方面正欲实现协调和谐。我们都是黄子孙,建设和谐家园,我们义不容辞。
实现和谐,我们要勤于修身,少年壮志当拿云。周恩来总理12岁
立下了宏大志愿——“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并以此勉励着自己奋斗一生。在奋斗的一生当中,他遭遇了生活的苦难、不幸,他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笑对人生,与其他前辈一起创造了和谐的新中国。
实现和谐,诚信是一剂良药。没有了诚信,世界将会变得晦暗,人与人之间会产生隔膜,互相欺骗。我们应该抱着一个感恩的心,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谢朋友,感谢邻居,感谢关心、爱护我们的人,在我们的周围创造一个和谐的小环境。无数个和谐的小环境加起来,就会建起一个和谐家园。
善于交往,和谐人生之本。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和谐的交往会像一场甘雨,滋润有一情感之苗,像一朵绚烂的花,开在人们的心间。把分享改成共享,“小我”之心瞬变“大我”。中华美德,“礼之用,和为贵”,曾子避席向孔子求教,孔融让梨于兄弟,张良帮老人穿鞋……亲情需要沟通,父母的心便是子女的天堂;社会也需要沟通,在文明礼仪的基石上建起和谐的社会。
关注社会,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是中国人,就当做中国人该做之事。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要使社会和谐,就要奉献,才能提升生命价值,达到自身与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保护环境,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如今,环境正在逐渐恶化,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台风频频,干旱严重,南极出现臭氧空洞……,大自然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地球,是茫茫宇宙中唯一发现的生命载
体,我们要珍惜大自然的馈赠,拉起大自然的手,享受人与大自然和谐的美妙。
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我们应弘扬民族文化,共建和谐家园。迈步前进吧,让我们去拥抱明天美好的朝阳!
第四篇:弘扬民族文化
小组建设————
弘扬民族文化
新都二中余海君
每一个班主任都想构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但仅仅是校规·校纪·班规·班纪是不够的。在现如今的社会现状影响下,有很多同学没有具体的价值观,人生观,没有理想和信仰,精神生活极度贫乏。针对现阶段的学习小组建设,有必要给学生上一堂弘扬民族文化的课,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沉淀下浓厚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文化,先贤达人们的对学生应该是很好的启发和鞭策,对班集体的小组建设提供很好的精神支柱。“己欲立而立人”,在每一个学习小组中,自己希望学习进步身心健康也要帮助别的同学学习进步身心健康,互帮互助构建一个和谐的学习小组。“己欲达而达人”,自己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也要帮助别的同学实现人生理想,小组每一个同学有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别的同学做出一些影响学习的不好的行为习惯,自己也别去做让别的同学不喜欢,影响小组和谐。
先贤达人们都有很多共同的特点,这些都学要我们同学们学习。
一. 坚忍不拔的从道精神。什么是道,道为价值理想观念。同学们应该有正
确的价值理想观,人生观,并能够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纵然遇到挫折也能够坚忍不拔的去完成。凡一个国家、一种社会,必有其魂,即主导价值观,这是国家处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那我们作为一个学生,一个学习小组也应该有一个核心价值观,振兴我们的小组,并为了这个价值理想观去奋斗去完成。
二.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句,但其实,我相信早在《周易》成书之前,人类便孕育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它在栉风沐雨的艰辛中生根,在九死一生的拼搏中抽穗,最终在一次次的钻木中闪出收获的火花。人类代代传承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千百年感动了多少人,鼓舞了多少人,又成就了多少人!我们是幸运幸福的一代,但我们不能成为懒惰,不思进取的一代。有人说:没完没了的作业和考试,烦死了,成绩经常不及格糟透了,还有什么幸福可言。诚然,不同的追求有不同的意境,像猪一样吃饱了睡,喝足了玩,追求猪栏理想,那么我们今天的学习,确实很苦;但从掌握今后立足社会的本领,掌握科学知识的角度,今天的学习不仅不苦,而且很有价值。试想我们的先人创造了无数的知识宝藏,今天的我们只是学习和模仿,再难也要坚持和超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抚今追昔,我想作为风华正茂的二中学子,我们更应该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成绩来诠释“自强不息”的二中精神!
总之,中华民族的传统人文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是我们每一个小组的精神支柱,让我们用我们的双手建立一个团结的小组一个团结的班集体!
第五篇:“弘扬剪纸艺术”活动总结
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杉木小学弘扬剪纸艺术活动
活 动 总 结
负责人签字:唐叶 2016年11月20日
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杉木小学“弘扬剪纸艺术”活动总结
一、活动主题
传承剪纸艺术,弘扬传统文化。
二、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2016年11月19日 活动地点:浏阳河婚庆文化园
三、活动效果
通过此次活动,给广大市民展示了许多优秀的剪纸作品,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剪纸文化的艺术魅力,市民也亲手制作了剪纸作品,体验了剪纸的乐趣,让市民在愉快的玩乐中进行了学习,弘扬和传承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及能力,丰富同学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也拉近了我们同杉木小学的交流和合作,让杉木小学的老师对我们的工作更加肯定。
四、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1:有人没有参与活动就拿走空白伞和团扇
解决方案:有礼貌的和市民说明只有参与剪纸活动并将剪纸贴在上面后才可以带走,并积极邀请他参加。
问题2:现场人较多,彩纸、剪刀、笔等物品摆放杂乱且有丢失 解决方案:将已用过且无人在用的笔和剪刀等放回原处,在市民借用物品时,向其说明用完后应放回的地方。
五、活动宣传
(一)宣传方式
微信宣传
(二)宣传截图
六、活动感想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剪纸则是其中美丽的一部份,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因该担起我们的责任,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那种能静下心来欣赏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大多数人都在被这个世界赶着一刻不停的奔走着,他们已经忽略了这个美好的世界,忽略了我们美丽的传统文化,所以他们需要有人去唤醒,需要有人去带领他们,带领他们发现传统文化的美。昨天的活动参与者大多是带着孩子的家长,这让我很欣慰,他们大多
是被自己的孩子要求参与的,这说明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这些孩子是认同我们的剪纸的,是认同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他们发现了剪纸的美丽,这就是极好的,因为我们的这些文化的瑰宝将靠他们来继承,只要他们一直保持着这份热情,我们的这些文化瑰宝就永远能薪火相传。
七、活动照片(优秀剪纸作品展示 志愿者体验剪纸 市民体验剪纸
市民独立完成作品 小学生作品展示 全体参与人员合影
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2016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