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老工业基地转型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

时间:2019-05-15 06:52: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快老工业基地转型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快老工业基地转型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

第一篇:加快老工业基地转型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

加快老工业基地转型 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 城市转型与发展论坛在渝开幕 2011年 12月 10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庆市人民政 府主办,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 市大渡口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城市转型与发展论坛(中国〃重 庆在重庆君豪大饭店隆重开幕。

本次论坛以“ 加快老工业基地转型,推进新型城市化发 展” 为主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 思危、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黄奇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武寅、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曹玉 书、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重庆市人大常 委会副主任卢晓钟、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重庆 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程贻举、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吴家农、中共重庆市大渡口区委书记盛娅农女士以及中国科学院、中 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国际城市发 展研究院、新加坡裕廊国际集团、深圳天安集团、重庆市市 级有关部门和投资集团、大渡口及有关区县的 300多位专家 学者、企业家和政府部门的代表出席本次论坛。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童小平主持论坛开幕式。中国社 科院副院长武寅做开幕式致辞。成思危副委员长、曹玉书副 主任、黄奇帆市长从国家、西部地区和重庆市三个层面就城 市转型与发展发表致辞并做重要演讲,深刻阐述了中国城市

转型的战略意义,为城市发展全面驶入“快车道”的重庆未 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城市转型与发展论坛(中国〃 重庆 是一个集高层对话、学术研究、互动交流为一体的权威性、开放性、国际化论坛, 旨在通过系统性思考、权威性研究,致力于为城市政府、科 研机构、社会团体、企业法人搭建对话交流平台,努力充当 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催化剂,并通过论坛各种活动,帮助城 市政府破解转型发展难题,深入推进我国城市转型发展,共 享城市转型、科学发展成果。

第二篇:推进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

推进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

在主题演讲中,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荣誉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国务院参事、友成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博士,暨南大学校长胡军教授,澳门城市大学颜泽贤教授分别发表了《广州的新型城市化之路》、《人文精神与生态意识: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情怀》、《面向城市型社会的新型城市化之路》、《城市升级与中国的新型城市化》、《如何走出半城市化的困境》、《产业转型升级与广州新型城市化》、《文化自觉: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内驱力》的演讲。嘉宾主题演讲环节由我校郑德涛书记主持。

在下午的分论坛中,海内外专家学者围绕“新型城市化发展”这一论坛主题,就城乡一体与生态城市建设、创新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城市治理与幸福广州建设、文化引领与世界文化名城培育等课题进行深入研讨交流。

大家一致认为,广州以全球视野审视城市发展,着眼于破解“增长停滞魔咒”和“中等收入陷阱”等世界性难题,着眼于加强顶层设计,治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城乡差别等中国城市普遍遭遇的大城市病,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创新城市治理、推进新型工业化、建立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等方法,探索一条有广州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闪烁着中国城市管理者对城市科学发展的最新思考和探索。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珠三角核心城市,要继续发扬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走出一条特大城市发展科学发展新路,为全国新型城市化发展提供经验、作出示范。

第三篇:加快推进湖南特色的新型城市化

加快推进湖南特色的新型城市化

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

党的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并把它列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六条具体道路之一。省第九次党代会集中党内外智慧,提出把推进新型城市化作为富民强省的战略之一。2007年12月,国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明确要求试验区要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无论是贯彻中央精神,还是建设“两型社会”试验区,加快富民强省步伐,都需要对推进新型城市化作出明确部署。总结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经验,分析我省城市化进程和发展态势,我们可以作出以下基本判断:

第一,湖南已经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湖南省自本世纪初城市化率超过30%,近几年来以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同时,全省人均GDP已超过1万元,进入工业化中期。这些表明,湖南已经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第二,发展区域中心城市是湖南新型城市化的重要途径。城市化有一个基本阶段,首先是单点单核的发展,然后才是“点核连通”形成城市群。具体到湖南,就是14个市州的中心城市首先要做大做强。第三,城市群是湖南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全省不仅城市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而且城镇平均人口规模只相当于全国的80%,首位城市人口聚集度仅为2.9%。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不仅庞大的农村人口无法消化吸纳,而且难以形成相应的企业集聚和强大的经济实力。第四,新型城市化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2007年,14个地级市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8.6%,创造的GDP占全省总量的38.8%,人均GDP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推进新型城市化是扩大内需,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促进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选择。第五,新型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业大省是湖南省最基本的省情,二元经济结构矛盾是全省经济结构中最突出的矛盾,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全省农村发展、农民致富最大的制约因素。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减少农民的根本途径就是要立足于推进本省的城市化。

在深刻总结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可以对新型城市化作这样的理解,即:新型城市化就是以人为本,“两型”带动,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互为促进,城乡统筹,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机制,坚持可持续集约发展,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城市化道路。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紧密结合我省实际,努力走出一条湖南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要把握三个着眼点,走出七条新路子。

把握三个着眼点:一是要着眼于当前又好又快的发展和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形成长远竞争力。二是要着眼于全面实施,通过全省共同推进新型城市化来形成协调发展新格局,将新型城市化成果惠及全省人民。三是要着眼于城乡共同繁荣,建立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新机制,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围绕这三个着眼点,要努力克服当前出现的一些认识偏见,如认为长株潭搞“两型社会”建设会限制发展的所谓“限制论”,认为建设“3+5”城市群5市资源会流向“3”的所谓“流失论”,认为其余6市会被边缘化的所谓“边缘论”,认为推进城市化会忽略农村的所谓“忽略论”等。

走出七条新路子:一是坚持大城市带动,走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市化新路子。做大做强做优一批大城市和城市群,引领产业兴市。二是坚持新型工业化支撑,走“两新”互动的城市化新路子。要以提升城市竞争力为核心,以增强经济效益和增加就业为重点,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支撑功能强大的城市产业格局。三是坚持高效集约发展,走“两型”引领的城市化新路子。把“两型”理念贯穿于城市化全过程,使城市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首善之区。四是坚持改革推进,走制度创新的城市化新路子。要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要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真正把市场融资、多元投入的通道打开,实现项目资本化运作和设施、资源的市场化经营。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多思考、多实践,积极开展分类研究。当前要重点在土地利用、投融资、促进农村人口转移等领域加大探索、率先突破。五是坚持城乡统筹,走协调发展的城市化新路子。要将城市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人口转移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结合起来,走城乡共同繁荣的新路子。要加快完善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阻碍。要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要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让城市化的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六是坚持以人为本,走和谐发展的城市化新路子。必须把是否有利于老百姓、是否符合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必须把宜居、宜业作为重要取向,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身之所、生活之便、创业之需。七是坚持突出特色,走个性发展的城市化新路子。要坚持差异发展、特色取胜,形成个性化的产业、生态、文化和人居环境,避免千城一面。要探索一种内陆城市开放发展的新模式。

湖南作为内陆省份,推进城市群发展,既是加速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要通过城市群的带动,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体系。

1.加快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形成全省新型城市化的核心。要按照中央的精神和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的部署,根据顶层设计,坚持“省统筹、市为主、市场化”原则,加快由规划阶段转入实施阶段,尽快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确保通过5至10年的改革建设,将长株潭建成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全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引领区,湖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的生态型宜居城市。

2.大力推进“3+5”城市群发展,构筑全省新型城市化密集区。“3+5”城市群要紧紧围绕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主动对接、主动服务、主动配套。要立足各自特色,明确自身定位,从提高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高度,重点构建四个体系。一是区域统筹规划体系。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从构建新型城市化主体形态的高度,统筹规划区域的空间格局和目标定位,统一规划跨区域的资源开发、设施配套、市场开拓等重大问题。二是区域产业统筹布局体系。按照“发挥优势、自主创新、有机融合”的思路,立足各市比较优势和现有基础,突出城市群产业分工,提高区域主导产业在城市群的本地化配套率,形成区域性的产业团队,打造产业高地。三是区域设施统筹建设体系。要在基础设施上超前谋划、统筹布局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区域性的枢纽工程、电源点、物流中心等,成为城市群的公共服务平台。要加强在区域交通、流域治理、水资源开发、生态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和协调,做好“交通联结、能源联供、信息联通、生态联保”这篇大文章。四是区域市场共建体系。按照“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的思路,促进区域生产要素快速流通,资源优化配置。通过10-15年的努力,“3+5”城市群经济总量要超过全省的80%,城市化水平达到70%,将“3+5”城市群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人口聚集区。

3.着力壮大区域中心城市,培育区域发展龙头。湖南划大区域,就是长株潭、环洞庭湖、湘西和湘南四大块。区域布局的思路已经比较清晰,关键是要突出特色,形成更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和城市风格。要以湘西、湘南开发为抓手,以大开发、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尽快培育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现代大中型城市,并依托这些中心城市,努力形成覆盖全省的更大范围的城市群。要依托地缘优势和特色产业加快推进湘南、湘西开发。

4.抓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一是抓城镇体系优化。要以县级市和县城为重点,着力抓好扩容提质。重点支持一批基础好、实力强、发展潜力大、区位条件优越的县级市发展成为中等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支持一批成长性好的县城按照高标准的小城市进行规划建设。择优培育一批重点建制镇,加快发展大中城市周边卫星城镇,加快发展重要交通通道沿线城镇,加快发展有条件的各类特色小镇,构筑全省组合有序、优势互补、整体协调的小城镇体系。二是抓产业发展壮大。要围绕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与大中城市配套的产业和转移产业,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劳务经济。着力抓好特色精品培育,建设一批工业强镇和宜居小镇、宜游小镇、宜商小镇,力争有一批进入全国的千强镇。三是抓城镇功能完善。大力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小城镇的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推进新型城市化,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事。必须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产业为支撑,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加强管理为保证,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1.以规划为依据科学定位城市发展。做好规划,一要有国

际视野和现代观念,高起点编制规划。二要突出个性和灵魂,彰显人文特色。湖南城市的规划,一定要突出山水生态特色和湖湘文化底蕴。三要强化实施保障。

2.以产业为支撑大力提升城市实力。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一要依托现有基础壮大产业规模。二要依托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层次。三要依托工业园区优化产业布局。

3.以综合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增强城市承载力。一是提升城市交通的集散功能。要树立综合交通理念,通盘考虑城市内部、城际之间的交通设施建设,按照对内大循环、对外大开放的总体要求,突出网络化,突出各类交通设施的无缝对接。二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统筹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建可靠安全的城市防洪保安、地质灾害防御、公共应急、社会治安等保障体系。要建立城市公共财政体系,并逐步实现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平衡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别、城乡差距。三是提升城市环境承载功能。要把解决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危害居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作为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4.以改革为动力加速新型城市化。推进新型城市化,必须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大功夫。一是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首先要改革二元户籍制度。要在进一步完善户口迁移条件准入制和户口登记制度的同时,着力健全各项配套政策,逐步剥离城乡二元体制附加给户籍制度的各种职能。要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取消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体系。改善进城务工农民的居住环境。建立适合进城务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实现农民工工伤保险全覆盖,逐步建立健全农民工医疗、失业、生育等保险制度。切实保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有条件地实行倾斜性、鼓励性的人口迁移政策,支持有强烈离农愿望的第二代农民工和愿意退出农村耕地的农民优先转变为城镇居民,加快其市民化进程。鼓励农村劳动者,尤其是外出务工农民返乡进城创业。二是完善土地流转机制。要坚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的各项权利。三是积极破解城市建设用地制约。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相挂钩、新增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与当地土地开发和整理数量相挂钩的机制。坚持占补平衡原则,集约利用土地。四是创新投融资机制。进一步放开资本、经营等市场,尽快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经营机制。对经营性、准经营性项目,广泛采用BOT等多种方式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款,采取发行市政债券、增资扩股、上市融资等形式筹集建设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全面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完善特许经营制度和市政公用事业服务标准,强化政府监管。建立健全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的价格机制。完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步伐。

5.以加强管理为重点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一要坚持“市要管市,管市必从严”。要通过建立和完善严格的规章制度,通过严明执法、文明执法,通过对重点区段市容市貌的整治和违法违章行为的处罚,把从严管理贯穿到城市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要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管理的新机制。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推行综合执法,抓好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二要大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街道、文明社区、文明机关、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岗位创建活动。三要高度重视城市社区建设。要进一步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加快建立面向社区居民、社会特殊困难群体以及社区企事业单位的多层服务体系。要改善社区工作人员结构,把综合素质高、热心社区工作的干部充实到社区管理机构中来。要增强驻社区单位服务社区的意识,共同搞好社区工作。四要致力于提高市民素质。城市的文明取决于人的文明。看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并不在意有多少高楼大厦,更注重的是看市民的举手投足。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广大市民的教育。结合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规范载体,打造平台,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引导市民在出行文明、秩序文明、环境文明、服务文明上下功夫。

湖南首要的任务就是实现科学跨越发展,加快富民强省步伐。实现这一目标,根本的途径就是推进“一化三基”,即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强化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础工作。抓好“一化三基”,是着眼于战略层面,根据湖南实际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具体化。“一化三基”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新型城市化是“一化三基”的重要内容。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研究明确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思路和举措,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好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各项工作。实施“一化三基”、富民强省战略,标志着我们湖南正处在一个加快振兴的重要历史时期。既要有光荣感、使命感,更要有责任感、紧迫感。要充分发扬“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精神,积极进取,不回避矛盾,把解放思想的成果转化为改革的思路、举措和行动,落实到创造性的工作上,多干实事,多在深化、细化、具体化上下功夫,大力提高执行力,把推进“一化三基”的各项工作,一项一项抓到位、抓落实。要着力提高领导新型城市化的能力和水平,在实践中锻造一批新型城市化工作的优秀领导人才和专业人才,为推进新型城市化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第四篇:加快企业改革 推进转型发展

加快企业改革 推进转型发展

省地矿局:

根据局调研组的部署和要求,现将我公司基本情况和改革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实际运作状况

河南省磊鑫地质矿产有限责任公司,是由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投资,于2002年5月经省工商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登记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金人民币2000万元。经营范围:地质矿产勘查、地矿技术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公司拥有“固体矿产勘查乙级资质”。

公司下设“一室四部”,即综合办公室、财务资产部、项目勘查一部、项目勘查二部和项目勘查三部。

截止目前,职工总数48人,其中,总经理1人、副经理2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5人(含公司领导),其他专业及工勤人员4人;公司职工中,属于局属事业单位编制人员17人,其编制分别在地调院、区调队、地质二队、地调一队、地勘二院、技工学校等单位。其余为公司外聘职工。

公司在完成了工商登记注册后,注册资本金被局抽回。近年来,公司在省局的关怀和领导下,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投身于省内外商业地质勘查、地质技术咨询服务及矿产资源储量核查等领域工作,主动服务各类矿山企业。公司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范运作,依法经营,但距离做实做强还有较大的距离。

二、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及发挥作用情况

本公司是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发起成立的国有独资企业,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作为出资人代表对公司行使所有者权利和责任。公司成立之初,就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制定了公司章程,按照我国企业管理法人治理结构的通行做法成立了董事会、监事会,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聘任了经理层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制定了与公司生产经营需要相适应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

由于公司成立后,局抽回了全部注册资本金,所以经营过程中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未能正常开展工作。

三、在搞活经营运作方面的举措及成效

近年来,在省局的关怀指导下,公司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立足地勘,发展矿业”的发展战略,通过公司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2011年公司实现社会商业地勘项目签约合同12份,合同额892万元。

在搞活经营方面有如下举措:

(一)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进一步拓展社会勘查市场,积极承担社会地勘项目和技术服务项目。公司在近年承担各类地质勘查项目二百余项,地质勘查业务发展势头较好。

(二)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开拓国外勘查、开发市场,着力打造公司主业。为把公司建成“勘查——开发一体化”的资源型公司,在加强地质勘查和地质技术服务业的同时,开展并实施了及缅甸金矿合作勘查项目。2007年完成了矿区普查评价野外工作,从结果看该矿品位偏低,选矿难度较大。此项目工作为公司走出国门在国外开展地质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我公司在栾川养子沟建设了一条规模1200吨/日生产线,完成了小规模工业生产试验,并取得良好效果。为使新技术成果尽快应用于工业生产,公司拟以栾川钼(钨)尾矿为原料,以“钨精矿+钼精矿+硫精矿+铁精矿”等为最终系列产品方案,建设数条规模为5000~10000吨/日的尾矿再选生产线,对栾川区内尾矿资源实施工业大规模的二次开发。

现在,《河南省栾川地区钼(钨)尾矿综合回收利用项目》示范工程已建成并试生产,栾川地区钼(钨)尾矿综合回收利用重大项目策划正在实施中。力争以该项目为契机,实现公司矿业发展的突破,为进一步的矿业开发经营打好基础。

四、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司的注册资本金被局抽回,使公司失去了生产经营的资金实力,公司只能依靠公司人员的技术力量在一些小的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项目上进行生产和经营。

(二)公司在大项目建设上存在问题一是找矿思路、理论、方法、技术和手段还不适应目前新一轮找矿阶段的要求,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二是公司队伍力量有限、人员不足、业务技术水平下降,造成地质勘查工作质量日趋下滑,导致找矿效果不明显。三是服务于地质找矿的科学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提升,科学部署、科学立项的水平不高。四是部分具有大中型远景规模的地勘项目大矿小勘、分段勘查或急于开发的现象明显,从而无法提交有影响力的成果。

(三)国家有关政策和政府的限制,公司不能参与政府两权价款地勘项目,同时由于各种因素,大的商业性地勘项目均由事业性地勘单位承担,致使我公司只能在一些小型社会和商业地质勘查、地质技术咨询范围内进行生产经营,不但影响了公司的发展,也使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及公司的资质维护上受到不小的影响;直接导致了我公司核心竞争力不强,在资金和专业技术上和事业地勘单位无法竞争,无法发展壮大。

五、下一步工作定位

从企业性质和行业发展经验来看,专业化很强的公司能够赢得一定的市场空间,在竞争中赢得生存。我公司现在就有强烈的危机感,面临着严峻考验,随时有被市场淘汰出局的风险,所以如何定位公司今后的发展已迫在眉睫。

省局近年来积极运作矿权开发,矿业经济发展迅速。但 更多是在资源勘查领域进行,对资源开发领域虽然有着满腔的热情和坚定地信心,但因为对资源开发领域的规律认识不足,缺少熟悉资源开发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和运作模式,对矿业技术经济的比较论证显得些许陌生,因此,资源开发领域未能有大的突破。随着局做大矿业开发经济战略的快速、高效推进,集中一个对矿业经济有着较为熟悉的专业人员但位,做好局矿业经济的项目论证、设计实施、矿业技术经济比较等综合技术服务,解决好局在矿业经济开发中得矿业技术、矿业经济短板,较好的服务于局矿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磊鑫公司有着一支从事多年矿业开发和矿山生产经营管理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队伍,对资源开发的立项、可研、初设、施工图设计、投资、设备采购、工程施工承包、矿业技术经济论证的程序和过程,有较深的了解和熟悉,能够快速的进入角色,较好地服务于省局矿业经济的发展,为河南新地矿做出自己的贡献。

基于上述理由,我公司下一部定位想法是,集投资,勘探,开采,技术服务为一身的,综合性的矿产资源技术系统服务商。首先服务于省局矿业项目,如局近期开展的西昆仑铁矿项目等,逐步壮大,努力实现找矿快速突破和找矿成果快速转化,以优质项目为支撑,全面推进省内外及国外矿业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河南地矿局实施“走出去”战略企业集团,实现地矿经济科学发展,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

第五篇: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 提升现代城市经济水平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 提升现代城市经济水平

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必然归宿,抓好城镇建设是启动、带动、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经济的发展又为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综合过程。我县城(市)镇化起步较慢,虽在近年得到加速推进,但总体上仍赶不上经济发展的水平,制约着社会经济结构转换和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影响经济与社会、城镇与农村的和谐发展。

一、我县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

我县城市发展在近10年来,逐步进入了快速轨道,10年内建城区面积扩大了2倍,建城区人口增加了2.2倍,城市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市形象得到较大改善,城镇化率达到34.26%(全市为37.1%、全省为40.45%),城市在进行外延扩展的同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但与周边区县比,用新型城市化要求来衡量,我县城市发展面临的以下几大障碍,必须尽快想办法突破。

(一)规划的先天不足,使城市缺乏个性

**县城总体规划的第一次编制是在1983年,1985年批准实施;1994年第一次修编,1995年批准实施;2002年第二次 1

修编,2003年批准实施。纵观3次县城总体规划编制和对这些规划组织实施的情况来看,在规划方面有这样三个方面的“缺失”。

一是规划的战略眼光缺失。第一次县城总体规划编制,规划建成区仅局限在3.6平方公里范围内,结果在规划期限还没有到达时,建成区已远远突破规划范围,规划控制与管理相当被动。两次对总体规划修编时,突出强调了扩容,把规划区范围扩大,着眼于城市自身的扩张,把眼光重点放在了路网和“一心三城五组团”的建设,即溇澧两水交汇的水面和蒋家坪高速公路以南的生态绿化;澧水南城区、蒋家坪城区、永安城区;蒋家坪组团、永安组团、老城组团、零溪河下游组团、万福组团。如何把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放在全市、全省的范围内去思考,缺乏放眼全局的战略思考。

二是规划的体系构成缺失。总体规划实施后,各功能区的详细规划没有跟上。道路建设规划、小区建设规划、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缺乏有机结合,没有构成比较完善的规划体系。以致在各小区开发建设时,缺乏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思考,没有形成一街一品,一区一景。

三是规划的特色元素缺失。一是地域特色不明显,**地处二水汇合处,三面环山,风景优美,按照总体规划,要建成“山、水、城相融,旅、工、贸结合”的生态园林城市,但在建设过 2

程中,由于详细规划滞后,往往是规划跟着项目跑,没有体现出水在城中、城在绿中的“山、水、城相融”的特色。二是历史文化特色不明显,**县城自古就有内四景、外四景,象八卦井、莲花台,这些古建筑已经毁坏殆尽,没有得到恢复体现,全无历史的痕迹。三是民族特色不明显,**县少数民族较多,在建筑风格上应尽量体现民族风格,而实际上都是千遍一律,没有标志性建筑,没有个性特色。

(二)资金的严重不足,使建设表现无序

城市建设讲究综合配套,区域协调,但我县城市建设由于资金制约,在建设中表现出无序状态。

一是建设协调无序。多头建设、重复建设、反复开挖是群众议论比较多的落后的建设方式。在启动一个市政设施建设项目时,会涉及到很多相关单位必须同时行动,进行路、管网、杆线、绿化的综合配套,但各相关单位因需要筹措大量资金而不愿同时配套,往往是待有资金后再去单独开挖已形成的道路,造成了实际上的资金浪费和重复开挖,同时也引来了广大市民的不满,对这种建设行为应加大协调处理力度。

二是功能区分无序。主要表现在功能混杂,这种现象主要就是因资金短缺,随意建设而造成的。资金的制约表现在建设上就是走一步看一步,既无法统筹安排更无力统筹安排各项市政配套设施,在功能区分不清的同时又表现出了功能不全,给 3

市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给城市管理增加了难度。按照有关标准,县城还需增添果皮箱300个,公厕30座,50个垃圾桶,22台公交车,人均还需要增加公共绿地6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还需要提高11个百分点,社会车辆停车泊位、菜市场、健身休闲场所都严重缺乏,城市的服务功能需要大幅度提升。

(三)产业的初级单一,使城市缺乏实力

发展城市经济,需要产业支撑,特别是要靠第二、第三产业支撑,而我县这些产业的“弱、散、小”,又制约着城市扩张发展。工业基础薄弱,集中度小,规模不大,未能形成规模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状态,对城市的扩张未能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自工业园建立以后,因入园企业少,基础设施未能与城区市政设施对接,对城市扩张的贡献目前还不明显。商贸流通、商务服务、旅游、餐饮等生产性、消费性服务业都有待培育成熟,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辐射力、带动力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城市缺乏活力和实力。

二、推进城市扩张促进城市经济的几点对策

“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关键时期,我们应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重点,创新思路,加速城市扩张,发展城市经济,提升城市实力,实现城市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一)加快城市扩张,增强城市魅力

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经营”的要求,快速扩张城市,做精做美城市,切实增强城市的竞争力。一是立足当前论证,着眼未来规划。规划是政府对城市建设和发展实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手段。科学的规划是保证城市健康发展的前提,没有科学的规划,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城市建设出精品、树品牌主要体现在规划建设上。要用发展的眼光、变化的观点,对城市发展的前瞻性进行定性、定位分析,依据当前现状和现实可能进行充分论证,要确保50年不落后,坚决避免前面规划,后面修改,前面建设,后面拆迁现象的发生。突出超前意识,做到“没有票子,就留位子”,“多留遗产,少留遗憾”,要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鞭”。二是完善城市格局,扩大城市规模。根据“一心三城五组团”的规划布局,按照东伸、北扩、西延的顺序,逐步拓展城市空间。东伸,即建设汽车东站为基础,依托**市场、**汽贸城、**物流等现代物流平台,把东部城区建设成为休闲中心和物流中心。北扩,即建设**坪组团,以**大桥建为纽带,修建**大道,将城南区的五大家领导机关和其他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土地置换,逐渐北迁,逐步形成集中的行政区、住宅区、会议中心等,将北部地区建设成为行政、文化中心。西移,即建设**组团,以城西车 5

站和**苑为基础,逐步建成蔬菜基地和商贸中心。三是配套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提高供水能力,改善供水质量。到2015年新建一座2万m/日的自来水水质净化设施,在**坪建设二水厂,增加供水主管50公里。继续城市供电网络改造,增强城市供电设施的防灾抗灾能力。加快城市管道燃气建设,到2015年,清洁能源使用率力争达到95%。增加公交线路,加大公交运行密度。在两年内完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和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新建城西农贸市场,加大建材专业市场划行归市力度,新建家电和摩托车批发市场,加强停车场场地的规划建设工作,形成一批有特色、有规模的专业市场,通过这些服务设施的完善,增强城市的集散、辐射、带动功能。四是创新经营理念,加快城市发展。城市建设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一要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投资于城市建设,这种优惠政策主要鼓励企业和民众将资金投入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并给予一定期限的回报,或通过其它途径给予回报,增强城市建设资金筹措的灵活性;二要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在政策、资金和项目等方面的支持;三要做实做强经投公司这个融资平台,给经投公司注入优良资产,增强其融资可信度。通过这个平台,做好国家贷款、商业银行贷款的融资工作,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对外进行合作,合作经营城市建设;四要尽6

可能使城市无形资产有量化和有形资产效益化。我县过去有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如出租车公司的成立、步行街的建设,都是靠出让部分经营权完成的。今后要进一步对城市土地资本、基础设施、产业资本和无形资产等基本要素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通过“招、拍、挂”等方式,盘活城市资产,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形成“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良性循环。

2、加强产业建设,增强城市动力

城市的发展需要产业支撑。一是突出发展新型工业。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动力,城市化则是工业化的载体,二者互相促进,共同构成实现现代化的两大驱动力量。要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不断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按照“建设重大项目、壮大核心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建设好一个平台——工业园,抓好“两项重点”——科技创新和循环经济,突出“四大”产业——矿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旅游食品,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二是引导发展第三产业。**县城是**东大门,既是东线旅游的重镇,也是**的后勤服务基础,要结合旅游业,以**温泉、**商务区为重点,发展休闲服务业。加快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通过产权置换、公开拍卖等市场化运作方式,盘活土地资源,拓展商贸区,在城东、城西打造特色鲜明、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流通有序的现代商贸流通区,促进人流、物流、资源流、信息流的有效聚集,7

做活做旺三产业,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康体健”九大要素于一体的第三产业发展态势,拉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三是规范发展房地产业。房地产业是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和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是扩大内需、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增长点,规范发展房地产业,会有力地带动建材、建筑、装饰、商贸、服务等众多产业的扩张性增长。因此,应该采取超常措施,大力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把目光放在富人和农民、低保户这两头上来。一要迅速出台“关于规范房地产业”的有关管理办法,对房地产开发的规模、价格、物业管理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规范房地产开发建设与管理。二要迅速出台“关于禁止私房建设的规定”,在城区禁止干部、职工以任何借口征地新建或改扩私房,行政、事业单位禁止建住宅(包括学校的周转房)。三要制定刺激房地产销售市场的相关政策,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在子女上学、就业、购房等方面可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并可以享受经济适用房。低保户购房可给予一定的补贴,农民购房可以按揭贷款。

3、注重特色个性,增强城市引力

根据县城总体规划“山、水、城相融”的要求,一是加强生态建设,提升城市形象。深入挖掘**山、**山、**河等自然资源优势,以“山、水、河、林(路)”为重点,加大公共绿地、环城林网、沿河绿化带、道路绿化、小区绿化等绿化建设,8

新建城市主干道两侧要留出绿化带,新建机关单位和住宅小区绿化面积不得低于用地面积的30%,新建机关单位、住宅小区一律不准建封闭式围墙,要拆围建绿;要努力做到全民绿化上规模,专业绿化上水平,绿地建设出精品,要逐步做到拆迁辟绿、拆房还绿、拆墙透绿、改造旧城扩绿、整治小区建绿、见缝插绿,对达不到绿化标准的住宅小区不予综合验收,通过一系列强绿措施,着力提升城市品位。二是挖掘历史文化特色,增强城市内涵。要做大“水”文章,以**大桥为媒体,以**电站拦蓄的水面为平台,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水上游乐项目;做奇“山”文章,以**山、**山为基地,建设城市森林心肺,引导社会资金建设森林公园;做特“古”文章,逐步恢复八卦井、桂香楼等景点和小品建筑,恢复**城遗址,新建历史文物展览馆等,挖掘独具特色的名胜古迹优秀建筑和**文化,做精园林、做美环境、做优服务,聚集人气。

4、统筹城郊发展,增强城市张力

东到**水,西到**,北到**坪,南到**山,目前这些地方处于城市郊区,但在不久的未来,这里将会成为市区。因此,这些城市效区,就是下步城市发展的“预留地”、“备用区”,应当对其在建设上、管理上、发展上进行统筹。在建设上,把郊区作为城市发展的第一波辐射区。不断拓展城区面积,增强城区人气、商气,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在对现有城区 9

进行提质的同时,应适度地把效区作为城市建设用地予以开发建设,将主要基础设施向郊区适度伸展。在管理上,把郊区作为城市管理的延伸区。郊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郊区的治理,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优化投资环境。要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结合,对郊区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要切实加以管理和保护,对工业园的入园项目要合理选址,不能造成新的环境污染。要加大郊区综合治理力度,突出抓好乱搭乱建、环境卫生、社会治安、重点项目建设环境的综合治理。在发展上,把郊区作为壮大城市经济的卫星区。在郊区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建设更多具备特色、种类繁多、生态丰富的郊区商业娱乐设施,为中心城区居民提供各种消费服务,使之成为中心城区疏散人口密集和旅游度假的“后花园”;大力发展郊区蔬菜种植业和花卉苗木业。同时要注重“居住郊区化”推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鼓励市民居住向郊区发展,引导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促进城市人口分布趋于合理,城市经济均衡发展。

5、构建和谐城市,增强城市活力

建设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最终成效要体现在人的全面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上。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增强城市亲和力。按照建设“特色社 10

区、文明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社区工作,配齐配强街道社区的班子,建立和完善社区活动阵地,提高和创新社区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中介服务、法律服务等产业,加强和规范物业管理,提高便民利民服务水平。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统筹发展科教文卫等社会各项事业,使城乡居民共享山水园林城市的发展成果。通过不懈奋斗,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和谐发展,努力把县城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新型城市,着力打造“诚信**、文明**、平安**、魅力**、和谐**”。

下载加快老工业基地转型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快老工业基地转型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区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汇报提纲[大全五篇]

    创新引领功能再造 统筹建设“宜居之城” ——XX市XX区老工业区基地调整改造实现新跨越 (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汇报提纲) 一、历史与传承 XX区的历史沿革,老工业基地的光荣历史等......

    加快转型振兴推进跨越发展

    加快转型振兴 推进跨越发展 王建鸣 2011年第10期 ——经济建设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上下以黄石、大冶被列为全国资源枯竭转型试点......

    常州: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进转型

    常州: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进转型 http://china.toocle.com 2010年07月20日09:23 生意社 生意社07月20日讯 发展新兴产业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常州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昨天下午,常......

    发展新型工业加快转型跨越(2011.4.12)

    发展新型工业加快转型跨越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追赶长浏望、领跑大湘南”目标,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着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大力推进新型工......

    新型城市化发展总结

    关于广州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总结一般说来,城市化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通常是以城市人口占这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即城市化率表示......

    论如何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论如何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发表时间:2010-05-11来源:湘潭国土资源局雨湖分局目前,我国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制度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改造研究

    一、##工业经济的基本情况 1、现实基础:工业体系较为齐全。##市是新兴工业城市,是##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全市已形成冶金、化工、煤炭、机械、纺织、森工、建材、电子、医药等门......

    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改造研究

    一、##工业经济的基本情况 1、现实基础:工业体系较为齐全。##市是新兴工业城市,是##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全市已形成冶金、化工、煤炭、机械、纺织、森工、建材、电子、医药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