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集中居住,加快城市化进程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集中居住,加快城市化进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农民要求改善生活环境、融入城市生活、享受现代文明的愿望日益强烈。全国上下都在探索“农民变市民,农村变城市”的路子。由于历史上的“重城轻乡”,以及多年来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上的严重脱节,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同时,乡村建设相对散乱、基础设施依然短缺。我们为了保证以后的建设不走回头路,不造成浪费,不给后人留麻烦,紧紧抓住泰州大桥北接线、231省道穿越村庄腹地、需要动迁的契机,开展实施集中居住,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把区域内的自然庄台合理地集中居住,建设成为农村新社区,使全村人民共享现代文明。
一、我村目前现状
我村由原乔杨、联和、栾王三个建制村合并而成,总面积3.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944亩。全村共有23个居民小组,910户,3026人。目前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特点是:
1、居住点分散零落,户均占地面积大。
目前,我村居民点分布在9处,平均户均占地约0.98亩。泰州大桥北接线、231省道建成后,居民点分布将会非常分散,达到14处。
2、大多数农民从事二三产业。
全村910户农户中,纯工(商)户344户,占总户数的37.8%,第 1 页
亦工亦农户498户,占总户数的54.7%,纯农户68户,占总户数的7.5%。
二、我村开展集中居住建设的做法
1、以人为本,统筹城乡,逐步推进集中居住区建设
我村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泰州滨江主城区”建设步伐,提出了“以规划为龙头,以集中居住建设为抓手,以政府扶持为激励,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的工作方针,促进居民集中居住点的建设工作,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以已建成入住的集中居住一期工程为基准,从2010年起,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把全村区域内的自然、零散庄台逐步实施集中居住,建设成为农村新社区,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全村人民共享现代化文明生活。
具体工作目标分为两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了确保重点工程的施工进度,确保动迁工作顺利进行。我村多方筹资,组织资金4000万元,启动集中居住二期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可全部投入使用,让村民在动迁之前就能看到搬迁后的新房,减少乃至消除动迁纠纷和矛盾,让政府放心、村民安心,确保不给重点工程添一丁点麻烦。二期工程中,逐步完善配套公共设施,在集中居住区内建成1800㎡的便民服务中心,先期已经建成污水处理厂并通过省级验收,建成超市2个,标准化卫生服务站1个,村民健身广场4处,争取建成幼儿园一所。确保在五年内完成零散庄台的集中居住。
第二个五年计划:将全村所有不在集中居住区范围内的自然
庄台逐步合理撤并至集中居住点,建成政府放心、村民舒心、社会满意、人人向往的城市化农村。
2、贴近百姓,扎实做好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工作
我村成立了集中居住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班子成员全部分工到工地现场,通过一期工程建设和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村民增强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参与。
3、体现科学发展观,循序渐进,明确规划原则和建设模式 集中居住区建设是百年大计,我村的规划开放超前,规划执行要严肃权威,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
一是体现前瞻性。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的关系,根据“适度集聚、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区内社区管理、文化娱乐、教育设施、健身休闲、商贸服务、医疗卫生等六项公共设施一步到位,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给水、污水处理、排水等管线全部地埋敷设。
二是体现科学性。通过专家咨询、公示、村民听政等渠道,广开言路,问计于民,反复比选,好中选优,让村民看到成效,得到实惠。
三是体现稳定性。我村集中居住区规划组织了专家论证,广泛征求了群众意见,严格按程序审批,坚持循序渐进。
4、广泛宣传,试点推进,赢得广大村民的支持、参与和配合。集中居住区建设是一项造福于民的实事工程,好事要办好,要争取村民的理解支持。我村通过广泛宣传,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村民的共同参与。教育村民告别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提
高建设美好新家园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形成了“人人关心、个个支持、家家参与居住区建设”的良好氛围。以先期建设的一期工程作为示范区,全面推开集中居住区建设。
5、妥善处理好集中居住区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以及城市化后农民的生活保障等。
一是严格控制集中居住区建设用地。实施集中居住区建设以来,我村不再审批原地翻建,对居住条件确实困难、急需翻建房屋的村民,我村采取宅地置换房屋的形式,村民拆除原住宅,将原宅地交还村集体,由村在集中居住点安置同面积的住房,超出面积的部分补贴成本价。到目前为止,运行态势良好,根据原有住宅的面积不等,村民可在集中居住点免费或最高出资不超过15万元就可以在拿到一套标准高、配套设施齐全、面积近300㎡的住房,搬进集中居住点的村民都很满意。
二是做好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资金筹措工作。
我村建设集中居住区的主要资金来源于村集体经济和村办企业的投入,同时还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驻村企业主动向村提供无息借款,用于推进村庄集中居住。建设施工企业垫资一部分。对动迁户以及搬迁户愿意投入资金到集中居住区建设工程中的,村按照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的3倍支付利息结算,为了保证群众利益和建设成本的最小化,我村至今没有接受任何以盈利为目的的投资。
三是充分尊重农民的生活习惯,计划在集中居住点东侧为集中居住后的农民按人口安排蔬菜地。
四是规范股份合作社的经营,对合作社经营活动守望监督。多方拓展经营渠道,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确保资产保值升值,使农民的收益得以持续地实现和增长。
五是积极组织全体村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和医疗保险(合作医疗),特困户和低保户由村集体给予适度补贴,确保全村人口应保尽保。
六是不断开展农民技能培训,逐步实现劳动力转移,推进农民非农就业。继续扩大意杨栽植面积,发展意杨深加工企业,以解决文化层次偏低、不能外出务工经商村民的就业问题。获取的利润专项用于对弱势群体、60岁以上人群的关爱、帮助,以及公共事业的发展。
三、我村集中居住建设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我村通过集中居住点建设实施以来,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是推进村民居住集中点建设,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
由于历史沿袭的分散、零乱的居住方式,造成农村散、乱、差,土地资源浪费严重。许多农民住宅已经经过多次改建,从草房到瓦房,从瓦房到楼房,再从楼房到别墅。重复建设普遍存在,既影响环境,更浪费资源。通过集中区规划建设,可盘活存量土地资源,集中居住后的户均占地不超过0.3亩,仅此一项我村住宅用地可节约近700亩。
二是推进村民居住集中点建设规划,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品位。
传统的散居形式,使村镇建设难以统一规划,即使有了规划也难以真正落实,基础设施难以配套,脏乱差的现象普遍存在,通过农民居住区建设,便于集中处理各类污染,改善人居环境,使农村早日成为经济繁荣、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富有特色的新型社区。
三是推进村民居住集中点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共享现代文明。
人是城市化的主题,也是城市化的目的,如果农民不接轨城市文明,那么就不可能成为高素质的市民。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是对农村传统的一场深刻变革。通过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活方式,改变农民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使高度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达到城乡共享,实现城乡联动发展,共同繁荣。
第二篇: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六大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提出的一个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实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的关键,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我国在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后,已经进入了需要通盘考虑调整城乡经济社会关系的新阶段。从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矛盾来看,中国社会向城乡交融的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都已经成熟。因此,正视中国经济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二元结构,并通过统筹的方式协调和处理城乡关系,解决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是新世纪发展中作为农业大国应有的、正确的战略选择。
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
城乡统筹是个新的发展理念,说到底就是在新的发展时期,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其实质就是消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现在突出地提出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发展进程中实际存在的城乡关系不够协调的问题。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对推进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从历史发展来看,统筹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速工业化进程,我国实行的是排斥市场经济的重工轻农的工业化发展战略,通过计划经济的高度集中使资源配置到工业和城市,形成了“城乡差距发展战略”、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随着农业的积累不断向工业流入,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农业部门的相对收入低于非农部门,工农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成为相对贫困的社会阶层。这种发展模式推动了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但也隐藏着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和“三农”问题逐步恶化的危机,而且已经影响到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三农”问题是我国最根本的问题,“三农”问题解决了,我国的全面繁荣和稳定就有了根本性的保障。所以,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依靠统筹城乡的协调发展来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
从当前社会来看,统筹城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根本性指针,在科学发展观“五大统筹”中,统筹城乡位居其首。城乡关系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关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必须抓住城乡统筹这个重点,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综合起来研究。必须消除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些制度性,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应致力于逐步取消城乡间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使城乡居民和各类经济主体都能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逐步打破城乡界限,提高城市化水平和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和效益;逐步改变城乡分割、各自发展的模式,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发展路子;逐步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充分利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调控机制,按照比较优势和比较成本配置资源,促进城乡协调,实现共同繁荣和进步。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
改革开发20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扎实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总体上看,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并未根本转变,一些制约因素依然存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三农”问题。从当前看,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以我们富阳市高桥镇的实际情况为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基础条件和薄弱环节:
(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高桥是富阳市的经济强镇,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亿元,在全国2万多个乡镇中的排名也上升到223位。但从局部来看,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还相当突出,我镇经济主要集中于320国道沿线和集镇周边,位于老新义的杜墓片、千家片、双浒片、坑西片等西北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二)、产业结构调整有所突破,但成效不够明显。高桥镇通过建立工业功能区,促进了工业发展的新突破;通过扶
持开发农业,效益农业格局初显;通过小城镇建设,第三产业有所发展。但是,总体来讲,三大产业调整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工业区整合步伐不快,产出效率不高,外向度低;效益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优势不突出;三产比重过低,商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三)社会事业发展较快,但资源分配不尽合理。近年来,高桥镇通过开展教育创强、东海明珠、全民健身、有线网三级改造等工程,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但与城镇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公共卫生设施不完善;教育资源力量比较单薄;农村卫生院普遍设备落后;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尚未建立长效机制。
(四)基础设施建设大步推进,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尚有距离。近年来,高桥镇通过实施康庄大道工程,高桦线、高泰线向西、北纵深推进,村级主干道基本得到硬化;通过电网改造,使农村实现了同电同价;通过实施“百千工程”,使农村面貌不断改观。但同城镇相比,大部分农村“脏、乱、差”现象仍比较突出,村庄布局不够合理;部分山区农村公路等级低,公交网络不完善,“出行难”依然存在;水、气等基础设施的辐射力不够强,无法共享城市公共服务功能。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路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跳出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局限,反弹琵琶,跳出“三农”来解决“三农”,积极寻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径。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大反哺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努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依托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只有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传统体制,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财政、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等制度,才能顺利推进城镇化,农民增收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农村社会进步才会有可靠的依托。应当说,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运行的重大举措。要推进城镇化,首先就要以规划为龙头,树立“大规划”新理念,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要根据地方实际,体现地方特色,从更高的层面、更宽的视野以及城乡间的内在联系来考虑城乡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要素布局和人口布局,实现城乡资源的高效利用。就高桥而言,必须按照“东延、南联、西扩、北接”的战略布局,大力实施“一街二路八点”工程,加快集镇周边八个村的规划编制,全力打造“八星拱月”格局。其次,要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城镇化步伐。要培植城镇产业,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以城镇的繁荣促进整个农村的繁荣。再次,要以文明生态村建设活动为抓手,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大力实施“百千工程”、“生态村”、“文明村”建设,开展村庄布局调整,推进农村村庄整治和空心村改造,通过试点引路,渐次推进,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
(二)依托工业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农村是否发展、农民是否富裕,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只有工业这个龙头发展起来了,才能有效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工业化是产业集聚升级的主导力量,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动力。首先,要用创新的理念推进工业升级裂变。要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是高桥经济的重中之重,要根据高桥特色,促进工业功能区和特色块状经济的齐头并进。工业功能区块要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服务的思路,加快改造、提升、整合和创新步伐,全力打造橡胶、通讯、轻纺、化工、机械五大支柱产业。特色经济区块立足现有的产业和资源优势,倾力培育“五大基地”,即建立一个杭州蚕种基地、完善一个农业观光基地、扶持一个毛笔基地、发展一个弹簧基地、培植一个锅炉配件基地,以加快西北部农村的发展步伐。第二,要用工业的理念推进农业升级裂变。要用企业化的工业基本模式大幅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注重云森农业观光园、千禧园艺场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延伸农村产业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效化。第三,用“工贸结合”的理念推进第三产业升级裂变。逐步建立以集体服务组织为基础,农民自办服务为主体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加快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规模化、一体化和外向化,逐步形成连接城乡、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经营规范、服务优质的商品流通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三)依托市场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不仅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还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公民权利;不仅要靠农业发展生产力,还要调动城市资源支援农业;不仅城市要成为先进社区,农村也要成为先进社区。在国民收入分配、要素资源配置、经济建设安排等方面都应当有利于发展农业、支持农民、富裕农村,应当有利于协调城
第三篇: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范文模版]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六大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提出的一个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实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的关键,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我国在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后,已经进入了需要通盘考虑调整城乡经济社会关系的新阶段。从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矛盾来看,中国社会向城乡交融的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都已经成熟。因此,正视中国经济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二元结构,并通过统筹的方式协调和处理城乡关系,解决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是新世纪发展中作为农业大国应有的、正确的战略选择。
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
城乡统筹是个新的发展理念,说到底就是在新的发展时期,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其实质就是消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现在突出地提出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发展进程中实际存在的城乡关系不够协调的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对推进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从历史发展来看,统筹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速工业化进程,我国实行的是排斥市场经济的重工轻农的工业化发展战略,通过计划经济的高度集中使资源配置到工业和城市,形成了“城乡差距发展战略”、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随着农业的积累不断向工业流入,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农业部门的相对收入低于非农部门,工农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成为相对贫困的社会阶层。这种发展模式推动了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但也隐藏着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和“三农”问题逐步恶化的危机,而且已经影响到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三农”问题是我国最根本的问题,“三农”问题解决了,我国的全面繁荣和稳定就有了根本性的保障。所以,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依靠统筹城乡的协调发展来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从当前社会来看,统筹城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根本性指针,在科学发展观“五大统筹”中,统筹城乡位居其首。城乡关系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关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必须抓住城乡统筹这个重点,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综合起来研究。必须消除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些制度性,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应致力于逐步取消城乡间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使城乡居民和各类经济主体都能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逐步打破城乡界限,提高城市化水平和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和效益;逐步改变城乡分割、各自发展的模式,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发展路子;逐步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充分利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调控机制,按照比较优势和比较成本配置资源,促进城乡协调,实现共同繁荣和进步。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
改革开发20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扎实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总体上看,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并未根本转变,一些制约因素依然存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三农”问题。从当前看,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以我们富阳市高桥镇的实际情况为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基础条件和薄弱环节:
(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高桥是富阳市的经济强镇,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亿元,在全国2万多个乡镇中的排名也上升到223位。但从局部来看,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还相当突出,我镇经济主要集中于320国道沿线和集镇周边,位于老新义的杜墓片、千家片、双浒片、坑西片等西北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二)、产业结构调整有所突破,但成效不够明显。高桥镇通过建立工业功能区,促进了工业发展的新突破;通过扶持开发农业,效益农业格
第四篇: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党的xx大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提出的一个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实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的关键,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我国在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后,已经进入了需要通盘考虑调整城乡经济社会关系的新阶段。从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矛盾来看,中国社会向城乡交融的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都已经成熟。因此,正视中国经济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二元结构,并通过统筹的方式协调和处理城乡关系,解决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是新世纪发展中作为农业大国应有的、正确的战略选择。
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城乡统筹是个新的发展理念,说到底就是在新的发展时期,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其实质就是消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现在突出地提出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发展进程中实际存在的城乡关系不够协调的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对推进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从历史发展来看,统筹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速工业化进程,我国实行的是排斥市场经济的重工轻农的工业化发展战略,通过计划经济的高度集中使资源配置到工业和城市,形成了“城乡差距发展战略”、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随着农业的积累不断向工业流入,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农业部门的相对收入低于非农部门,工农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成为相对贫困的社会阶层。这种发展模式推动了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但也隐藏着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和“三农”问题逐步恶化的危机,而且已经影响到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三农”问题是我国最根本的问题,“三农”问题解决了,我国的全面繁荣和稳定就有了根本性的保障。所以,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依靠统筹城乡的协调发展来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从当前社会来看,统筹城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根本性指针,在科学发展观“五大统筹”中,统筹城乡位居其首。城乡关系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关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必须抓住城乡统筹这个重点,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综合起来研究。必须消除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些制度性,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应致力于逐步取消城乡间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使城乡居民和各类经济主体都能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逐步打破城乡界限,提高城市化水平和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和效益;逐步改变城乡分割、各自发展的模式,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发展路子;逐步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充分利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调控机制,按照比较优势和比较成本配置资源,促进城乡协调,实现共同繁荣和进步。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改革开发20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扎实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总体上看,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并未根本转变,一些制约因素依然存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三农”问题。从当前看,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以我们富阳市高桥镇的实际情况为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基础条件和薄弱环节:
(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高桥是富阳市的经济强镇,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XX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亿元,在全国2万多个乡镇中的排名也上升到223位。但从局部来看,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还相当突出,我镇经济主要集中于320国道沿线和集镇周边,位于老新义的杜墓片、千家片、双浒片、坑西片等西北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二)、产业结构调整有所突破,但成效不够明显。高桥镇通过建立工业功能区,促进了工业发展的新突破;通过扶持开发农业,效益农业格局初显;通过小城镇建设,第三产业有所发展。但是,总体来讲,三大产业调整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工业区整合步伐不快,产出效率不高,外向度低;效益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优势不突出;三产比重过低,商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三)社会事业发展较快,但资源分配不尽合理。近年来,高桥镇通过开展教育创强、东海明珠、全民健身、有线网三级改造等工程,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但与城镇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公共卫生设施不完善;教育资源力量比较单薄;农村卫生院普遍设备落后;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尚未建立长效机制。
(四)基础设施建设大步推进,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尚有距离。近年来,高桥镇通过实施康庄大道工程,高桦线、高泰线向西、北纵深推进,村级主干道基本得到硬化;通过电网改造,使农村实现了同电同价;通过实施“百千工程”,使农村面貌不断改观。但同城镇相比,大部分农村“脏、乱、差”现象仍比较突出,村庄布局不够合理;部分山区农村公路等级低,公交网络不完善,“出行难”依然存在;水、气等基础设施的辐射力不够强,无法共享城市公共服务功能。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跳出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局限,反弹琵琶,跳出“三农”来解决“三农”,积极寻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径。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大反哺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努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依托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只有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传统体制,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财政、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等制度,才能顺利推进城镇化,农民增收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农村社会
进步才会有可靠的依托。应当说,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运行的重大举措。要推进城镇化,首先就要以规划为龙头,树立“大规划”新理念,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要根据地方实际,体现地方特色,从更高的层面、更宽的视野以及城乡间的内在联系来考虑城乡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要素布局和人口布局,实现城乡资源的高效利用。就高桥而言,必须按照“东延、南联、西扩、北接”的战略布局,大力实施“一街二路八点”工程,加快集镇周边八个村的规划编制,全力打造“八星拱月”格局。其次,要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城镇化步伐。要培植城镇产业,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以城镇的繁荣促进整个农村的繁荣。再次,要以文明生态村建设活动为抓手,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大力实施“百千工程”、“生态村”、“文明村”建设,开展村庄布局调整,推进农村村庄整治和空心村改造,通过试点引路,渐次推进,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
(二)依托工业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农村是否发展、农民是否富裕,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只有工业这个龙头发展起来了,才能有效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工业化是产业集聚升级的主导力量,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动力。首先,要用创新的理念推进工业升级裂变。要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是高桥经济的重中之重,要根据高桥特色,促进工业功能区和特色块状经济的齐头并进。工业功能区块要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服务的思路,加快改造、提升、整合和创新步伐,全力打造橡胶、通讯、轻纺、化工、机械五大支柱产业。特色经济区块立足现有的产业和资源优势,倾力培育“五大基地”,即建立一个杭州蚕种基地、完善一个农业观光基地、扶持一个毛笔基地、发展一个弹簧基地、培植一个锅炉配件基地,以加快西北部农村的发展步伐。第二,要用工业的理念推进农业升级裂变。要用企业化的工业基本模式大幅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注重云森农业观光园、千禧园艺场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延伸农村产业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效化。第三,用“工贸结合”的理念推进第三产业升级裂变。逐步建立以集体服务组织为基础,农民自办服务为主体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加快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规模化、一体化和外向化,逐步形成连接城乡、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经营规范、服务优质的商品流通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三)依托市场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不仅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还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公民权利;不仅要靠农业发展生产力,还要调动城市资源支援农业;不仅城市要成为先进社区,农村也要成为先进社区。在国民收入分配、要素资源配置、经济建设安排等方面都应当有利于发展农业、支持农民、富裕农村,应当有利于协调城乡关系而不是扩大社会不公。农民问题,关键是怎么样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如何解决农民就业问题?首先,要围绕城市消费热点,大力开拓城市市场。帮助农民树立市场意识,引导他们自觉进入市场、瞄准市场需求发展市场需要的绿色无公害名优特产品。其次,要围绕“三农”消费需求,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农民是全国最大的消费群体。但当前农村消费的市场化程度很低,我们应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的同时,创造良好消费环境,抓住拉动消费需求这个关键,积极开拓农副产品市场和农村消费品市场,刺激农村消费需求。积极引导农民增强消费倾向,把农村的潜在市场变为现实市场。增加农村销售服务网点,建立健全农村市场营销体系。
(四)依托社会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在推进农村“三化”建设过程中,只有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让利于民”的原则,才能在实践中把中央的有关“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落到实处,才能做到切实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减轻农民负担,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实基础。农村问题,当前重点是在政治上解决好农村的社会管理体制,以及在社会发展方面解决好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优化整合农村各类社会事业资源,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深入实施科教兴镇战略,调整学校布局,大力实施中学“二并一”和小学“六并一”工程。继续推进农村“东海明珠工程”和“五个一”工程,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推进有线广播电视升级改造。继续办好农民体育运动会,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深化卫生改革,加强农村卫生服务,构建新型城乡卫生网络。继续以创“文明乡镇”为载体,努力提升城乡文明水平。
第五篇:坚持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坚持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攸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可勇
统筹城乡发展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近年来,攸县立足县情实际,以创新、务实的举措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统筹规划,促进城乡建设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要着力于城乡规划先行,以统筹规划促进城乡建设一体化。一是科学规划全覆盖。坚持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打破原有城乡分割的规划模式,以统筹城乡资源、优化发展空间、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建立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攸县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编制了《城镇体系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产业发展规划》等10余个专业规划,并做到相互衔接、互相促进。二是以点带全面。以中心镇、中心村为节点,按照“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思路,完成了20个乡镇镇区和180个中心村的总体规划,建设了规范化社区(村)40个,抓好罗家坪、谭桥、新联等一批农村示范创建工程示范点,着力打造106国道和网朱公路沿线的示范带,推动全县城乡一体化进程。三是完善设施促对接。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推进城乡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做到统一考虑、统一布局、统一推进,实现共建共享。目前,全县95%的村、80%的组、60%的农户通了水泥路,单位面积公路密度、万人公路拥有量居全国前列、全省第一。70%的镇用上了自来水,为5万余人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城乡居民全部实现了安全饮水。农村电网到组到户改造率达到90%,被评为全国农村电气化试点县。去年,全县共投入4000万元对19个乡镇镇区实施净化、美化、亮化工程,面貌焕然一新。
二、优化布局,促进产业发展一体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产业发展是支撑。为促进城乡产业互动发展,攸县以“两区一带”(攸州工业园区、酒埠江风景区和106百里经济长廊)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快建设北部生态、中部农业、南部物流等六个功能区,努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多业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为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一是推进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围绕打造“百亿产值园区、百亿产值能源基地、百亿产值产业集群”的目标,通过加大投入、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等措施,基本形成以攸州工业园为龙头,网岭、新市、酒埠江、桃水、菜花坪等乡镇为补充的“一园多区”工业发展格局,园区工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二是推进土地向规模大户集中。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有效机制,引导耕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去年,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24.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6.2%,涉及农户6.8万户,占总农户的40%。发展专业合作组织153个。促进了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基本形成了60万亩优质稻、5万亩杂交制种、3万亩无公害蔬菜、6万亩优质油茶林等具有区域板块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催生了武陵源油脂、万丰农业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三是推进农民向中心城镇集居。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要减少农民、增加市民。近年来,攸县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全县非农就业农村居民达10万余人,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8万人,在深圳的“的士”、长沙的“超市”、北京的“菜市”中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劳务“群族”。全县每年有近2万人到城镇定居置业,成为推动城镇化的主力。通过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2009年攸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为1.98:1,城乡收入差距在全省处于较低水平。
三、倾斜投入,促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把社会事业投入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快构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城乡公共服务平台,缩小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距。一是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大
力调整优化教育布局,全县学校总数由2000年的565所调减为现在的189所;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基本消除学校危房;为所有的中心完小开设了宽带网;从今年开始将用3年时间投入1亿元资金实现寄宿制学校全覆盖。二是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近年来,先后投入6000余万元对全县25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扩建,共增加病床300多张,所有病房均配置空调、电视机和卫生间。按照“一村一室”的原则,为所有的卫生室添置了必备的医疗卫生设备,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同时,建立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制度,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三是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按照“城乡一体、全面覆盖、低点起步、逐步提高”的思路,建立健全就业、医疗、救助等民生保障体系。在所有的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站,实现县乡两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网络互联,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农村低保、大病救助和农村五保救助标准,落实城乡低保对象33419人,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5%以上。积极推行九项公共卫生服务,大力保障农民的基本健康权益。
四、文明共建,促进社会进步一体化
按照“城乡文明共创共建”的思路,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大力倡导文明新风,提高城乡文明程度,推进社会进步一体化。一是生态共建。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大企业污染治理力度的基础上,实施东部矿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计划用8年时间投入5亿元资金完成矿区环境污染治理任务。自2005年以来,已投入治理资金3亿元,矿区生态环境初步改善。全面开展“洁净攸县”大行动,彻底改变城乡卫生面貌,全县已实施“三清四改”8万多处,建成垃圾池2500多处,脏、乱、差的现象得到有效解决。广泛开展植树造林,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二是文化共享。建成12家乡镇综合文化站、185家农家书屋、80家乡村大舞台,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数字化电视改造,农村文化建设经验在全省推介。三是文明共创。总结提炼、大力宣传“三十条”和攸县精神,促进城乡居民更新观念,养
成文明习俗。坚持以城带镇、以镇带村,大力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部级平安畅通县活动,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努力实现城乡共建美好家园、共促社会和谐、共享发展成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