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化的调研

时间:2019-05-14 04:1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化的调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化的调研》。

第一篇: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化的调研

关于我县推进新型城市化的调研报告

湘潭县建设局 唐向前

为抢抓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契机,加快推进我县新型城市化建设进程,湘潭县建设局从4月15日至4月22日就我县城市化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为什么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是坚持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加快富民强县的重大举措,也是县委、政府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推进新型城市化重大决策的具体体现。

1、目前我县与全省其他县(市、区)一起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湖南自本世纪初城市化率超过30%,近几年来以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2008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0.45%。目前,我县的城市化率也达到了27%,年均增长速度也达到1个百分点。同时,我县工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工业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200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1亿元,增长34.4%。全县规模企业达到200家,规模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79%。随着全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县城市化加速发展期已经到来。

2、我县优越的区位优势为新型城市化提供了条件。发

5、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国家明确要求“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处于试验区的湘潭县必须跟上这一步伐。另外,在我们的城镇建设与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既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又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新型城市化,一些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二、我县城镇建设与管理工作成效

县城搬迁以来,我县城镇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通过近几年城市化建设、新型工业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推进新型城市化奠定了较好基础。主要体现在:

1、城镇规划体系全面建立。依照《城市规划法》进一步完善了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管理制度与机制,严格执行规划例会审批制度和批前公示制度,规划体系全面建立。1990年编制了县城总体规划(1990-2010年),根据县城建设发展需要,1999年组织了对县城总体规划的第一次修编。2003年和2005年先后编制了海棠路以东地区的《天易生态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湘潭县城金霞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县域结合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规划强化县域两轴(107国道和320国道沿线)、四区(易俗河经济开发区、九华经济开发区、城市西二环经济区、隆平论坛经济区)的发展。

2、城镇建设事业快速发展。首先是县城建设提速。工业新区以路网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为主,着力拓展了路网框架;

和三轮“跑跑车”的管理。小城镇管理进一步加强。各乡镇建立健全城镇管理制度,强化城镇管理队伍建设,加大镇区整治力度,在城镇规划建设、市场管理、环境卫生和镇容镇貌整治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各相关单位协调配合,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乡镇垃圾场建设、马路市场管理、石潭商居楼建设、彭总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的环境整治等重要工作。

三、推进新型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城市建设与管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推进新型城市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仍然不大。我县工业已具一定规模。但比较而言,工业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地区生产总值不高。2008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占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的份额仅为2.8%。工业总产值不高。2008年我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16亿元,只占湘潭地区的11.6%。企业盈利能力有限。2008年,全县工业税收2.5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1%,比全省平均水平226.48%低个百分点。2008年我县的城镇化率为27%,低于全省城镇化率的平均水平42.15%,近15个百分点。二是城乡二元机构矛盾仍然突出。农业依然以粗放型发展为主要模式,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还比较落后,农村的经济体制仍然不完善,虽然生产经营上出现了合作化模式,培养了一些农村经济人,但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支持保护体系还很不健全,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

61、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着眼于当前又好又快的发展和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形成长远竞争力;着眼于全面实施,全县共同推进新型城市化来形成协调发展新格局,将新型城市化成果惠及全县群众;着眼于城乡共同繁荣,建立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新机制,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县城带动,走城镇体系不断完善的城市化新路子;坚持新型工业化支撑,走“两新”互动的城市化新路子;坚持高效集约发展,走“两型”引领的城市化新路子;坚持改革推进,走制度创新的城市化新路子;坚持城乡统筹,走协调发展的城市化新路子;坚持以人为本,走和谐发展的城市化新路子;坚持突出特色,走个性发展的城市化新路子。

2、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体制机制创新是加速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的根本性措施,作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应坚持先行先试,以改革破解制约新型城市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破解新型城市化发展中的难题和瓶颈制约,以开放促进新型城市化的发展。通过体制创新,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新机制,既从制度层面上为加速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提供保障,也为民间资本踊跃参与新型城市化进程提供通道。应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加快推行以资源换资本、以产权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等体制创新措施,尤其要在二元户籍制度、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化解城市建设用地制约、创新投融资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

设,在城市主要干道和商贸繁荣区域增加环卫设施。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3年内完成县污水处理厂2期工程建设。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居民公德意识、文明意识和管理意识的宣传教育,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城市居民素质,不断优化城市人文环境,加大社会综合整治力度,维护城镇面貌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加大乡镇镇区以及村庄的综合整治力度,重点整治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棚圈乱搭、污水乱泼、畜禽乱放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加快农田水利、人畜饮水、供电、村道硬化、村级活动场所、广播电视等配套建设,大力开展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绿化美化工程。

5、进一步改善社会民生。坚持以人为本,走和谐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形成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合力。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特别是进一步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范围。出台农民工、失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政策和办法,探索建立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市场、统筹城乡就业。同时充分发挥部门管理职能,健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网络。出台我县“经济适应住房管理实施办法”并落实,逐步解决经济困难家庭的居住需求。

6、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走“两新”互动的城市化道路。依托现有基础壮大产业规模。按照“横向抓板块、纵向抓产业”的思路,重点发展先进制

0

第二篇:新型城市化调研

新型城市化调研汇报材料

湘潭市环境保护局

新型城市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以“两型”为引领,以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城市化。我市在实施新型城市化过程中应把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城市生态化结合起来,突出结构调整和城市生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在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排放,建设宜居湘潭。

一、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和现状

近几年来,我市在新型城市化建设进程中,把打造“宜居湘潭”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建设不断改善。

1、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是按照省政府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我市启动建设湘潭市城区河西、河东,湘乡、韶山、湘潭县等5个污水处理厂建设。2009年10月,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部完成,投入运行,我市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6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8.8%。成为全省第一个全面完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地级市,2009年4月全省节能减排暨湘江流域综合整治现场会在湘潭召开,周强省长批示要推广湘潭经验。

二是大力开展蓝天工程。按照市政府《2008-2010年污染减排和蓝天碧水工程行动方案》,加快了对电厂、湘钢等重点企业脱硫设施的建设,加强重点行业工业粉尘的控制,加强了道路及建筑扬尘的控制,严格执法,分三批在城区实施推进燃煤锅炉及第二批三产业大灶改用清洁能源工作,至2009年底,完成了全市200多家企业的锅炉、窑炉及400多家第三产业的大灶改用清洁能源的工作。促进了大气质量的改善。我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较2007年增长21%,达标率为89.03%。

三是碧水行动取得重大进展。在实施污染减排和推进湘江流域综合整治,开展碧水行动中,用二年时间,完成投资达7.5亿元的13个重点减排项目,淘汰退出企业17家,停产企业6家,关停并转造纸企业30余家,限期治理企业20家,严格执法,开展长江执法行动,污染隐患大排查,湘江重金属污染调查,极大地推进了污染减排和湘江流域的综合整治。湘江湘潭段落马家河、五星、易家湾、涟水桥断面的水质状况逐步好转,2009年主要污染因子氨氮、阴离子洗涤剂的年均浓度与2008年相比均有大幅度下降,城市功能区水域水质达标,易家湾断面达到三类水质,出境断面水质优于马家河断面水质;各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达标率达到95%以上。

2、环境保护监管能力建设跨越式发展。

2008年12月,我市集污染源在线监控中心、环境数据中心、应急指挥中心三合为一的自动化多功能环境应急指挥中心竣工投入使用,通过一年多的在线监控建设,该中心现已实现了对“1个河流断面、5个污水处理厂、6个大气环境质量监控站、28台套废水和废气自动监控系统以及部分企业视频系统”的24小时自动监控。占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80%左右的41家国控重点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控和视频监控装置。建立了覆盖湘潭市区的高端视频,对市区内所有烟囱的林格曼黑度进行实时监控。湘潭的污染源在线监控建设成为湖南省第一个试点城市,国家环保部定于今年2月3日,在湘潭召开全国环境监测工作现场会推广我市经验,标志着我市环境基础能力建设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3、污染减排工作稳步推进。

2008年实施污染减排“双十”工程以来,我市完成减排项目13个,共计投资7.5亿元。湘钢中水回用工程、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湘潭碱业有限公司废水治理工程等,湘潭电厂完善脱硫设施等减排重点工程顺利实施投入运行,双十工程的强力推进,促进了污染减排任务的完成。2009年,主要污染物减排四项指标中SO2、镉、砷提前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名列全省前列,COD预计可完成目标。为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二、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1、环境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经过几年的强力推进,我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得到完

善,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一是我市在役使用的双马垃圾填埋场早已达到设计标高和设计库容,但由于新的城镇垃圾处置设施尚未建设,双马垃圾场仍需每日消纳近千吨城镇生活垃圾,早已不堪负荷,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二是我市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自2003年立项以来,至今仍未建成,我市的医疗垃圾采取集中收集后送株洲医废中心的处置方式,由于路途远、成本高,城区内只有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共计52家)纳入了集中收集系统,仍有很多卫生院和私人诊所的医疗垃圾处于无序管理状态,甚至有私人违法收购医疗垃圾用于生产日用品的情况。三是城镇污水处理污泥处置中心建设滞后。随着我市5家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每日26万吨的污水处理,带来每日近150吨污水处理污泥的产生,我市目前尚无规范的污泥处置中心,解决污泥的二次污染刻不容缓。四是湘江流域水质自动监控系统仍虽进一步完善。我市虽已建成对“1个河流断面、5个污水处理厂、6个大气环境质量监控站、28台套废水和废气自动监控系统以及部分企业视频系统”的24小时自动监控,但湘江流域仍有5个省控断面、3个市控断面,未实现自动监控,其水质状况只能采取每月人工采样监测分析,与新型城市化的要求相差甚远。

2、环保机构、人员不足,基层环保能力建设滞后,制约了环保的发展。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环保的职能在扩展,任务在增加,压力也随之增大。县市两级环保机构、人员严重不

足,特别是县级环保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设备陈旧,环保能力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环保的发展,影响环境质量的改善。

三、环保工作服务新型城市化的着力点

新型城市化其中主要重要内涵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可持续,环境友好。因此,环保工作必须贯彻以人为本,以污染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为我市经济的可持续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突出民生抓环保。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空气、水环境质量,通过不同媒介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同时对一些污染的重点区域、流域问题重点攻关,重点突破。在解决老百姓反映的一些热点难点信访、投诉问题,加强县(市)区和部门联动,改革处理的方式方法,形成快速及时的解决环境问题的机制。

二是优化经济抓环保。按照“转方式、调结构、抓改革、促增长、惠民生”的要求,积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工作,进一步深化与美国环保协会的合作,在湘潭设立“低碳经济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潭进行学术讲座,营造舆论,大力宣传低碳经济,不断更新观念;开展循环经济,服务调结构,积极争取湖南省环保厅环保产业园落户九华,促进湘潭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继续开展湘江流域整治工作,在严格控制落后项目的同时,通过关、停、并、转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经济结构,积极开展湘江重金属的污染治理,把国家资金支持和落地湘潭项目建设好,彻底治理好湘江湘潭段重金属的污染问题。

三是带好队伍抓环保。大力加强干部队伍五大建设,始终把廉洁自律、带好班子、管好队伍作为重点工作内容,认真履行党内廉政责任制,注重加强廉政教育、常敲廉政警钟,确保全体人员廉洁从政。

四是加大执法抓环保。进一步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管理,从源头上控制污染。要充分发挥环境监察、监测、应急三支队伍的作用。即:发挥信息中心的电子警察、支队现场监察、监测站数据保障三合为一的作用,针对企业排污口、湘江主要断面充分发挥三支队伍的协同作用。打好组合拳,加大监管杜绝环境污染事件发生。

五是立足两型抓环保。拓展工作思路,探索湘潭环保新道路。探索环保新机制,在全省、全国走出一条环保的新路子。充分借助2月3日全国的环境监测工作现场会在湘潭召开的契机,不断的总结、创新,继续完善“立体环保”机制的构建,充分发挥环境监察、监测、污染源在线监控的作用,对水、气、声、渣实行全方位立体监控。

第三篇:推进新型城市化座谈会发言稿范文

高起点规划 高品位打造 高标准实施

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

——全市推进新型城市化座谈会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很荣幸地代表联创集团公司参加伊宁市推进新型城市化座谈会,现将伊宁市供热、供排水有关情况向大会作简要汇报。

伊宁市联创集团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艰苦奋斗,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通过向科技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确保了伊宁市供热、供排水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公司目前已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供热、供排水基础设施系统。现有热源厂三座,供热二级交换站182座,热力管网200公里,挂网面积达17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78%;自来水厂四座,日供水能力达13.8万立方米,供水管网610公里,集中供水普及率95%;污水处理厂两座,日污水处理能力达13万立方米,排水管网440公里,排水集中收集率80.5%。

二、当前新形势下的城市基础设施需求

伊宁市“天山北坡西部中心城市”和“打造百万人中心城市”的发展规划和新一轮《伊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颁布实施,给全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根据新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伊宁市将

大手笔建设城市,全面拉开“一带三心六片区”的城市框架,城市规模拓展到150平方公里,因此城市原有基础设施已满足不了新城市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南市区、伊南新区及霍尔果斯伊宁园区等重点发展区域,供热、供排水保障问题迫在眉睫。

同时,随着伊宁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新建大量的居民住宅、公用建筑,供热、供排水负荷也随之快速增加,伊宁市的基础设施事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伊宁市局部地区已呈现出供水、供热供需紧张的问题。

三、今后的发展目标及工作重点

为满足新形势下的伊宁市供热、供排水需求,集团公司围绕“超前规划、稳步推进”的思路,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载体,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打造精品工程,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1、供热方面 以大型热电联产热源为基础,配套建设热力管网。对于城市集中供热覆盖区域,优先采用敷设热力网集中供热,覆盖不到地区以清洁能源如燃气、热泵等供热方式。最终建立一个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为主,燃气及热泵等其他供热方式为补充的安全、经济、清洁、高效的城市供热体系。

近期重点申报国网能源伊犁煤电有限公司电厂2×350MW热电联产管网工程,该项目概算投资5.5亿元,建设热力管网总长63.1公里,热力站108座。项目建成后实现集中供热面积1285万平方米,供热范围覆盖东南片区和南岸新区。

2、供水方面 根据《伊宁市城市总体规划》,预测我市

近期(2015年)用水量达23万立方米/日,远期(2030年)用水量达50万立方米/日。当前伊宁市城市供水能力只达到13.8万立方米/日,在用水高峰时段,已不能满足部分居民和生产企业用水,城市供水矛盾日益突出。

伊宁市地表水资源丰富,地表水厂的建设将完善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对改善城市投资环境,促进全市的建设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和作用。

本项目总投资5.98亿元,供水规模达20万m³/日。新建取水口头部1座、净水厂1座、输水管网6公里、配水管网13.8公里、泵站提水管网3.86公里。

3、排水方面 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在尽量利用和发挥原有排水设施的作用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城市排水设施,保护伊宁市生态环境,达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近期将重点申报伊宁市排水管网三期工程。该项目总投资近3亿万元,其中东区污水处理厂收集区域,新建排水管网61.724公里,改建排水管网12.972公里;西区污水处理厂收集区域,新建排水管网6.849公里,改建排水管网19.17公里。

在今后城市供热、供排水基础设施总体规划和建设中,我们既要坚持规划先行的要求,还必须充分兼顾项目在具体实施中遇到的建设周期和项目最大承载能力等实际问题,进一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四、存在的问题

供热、供水、污水价格偏低,企业经营成本逐年增长,背离了市场经济规律,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集中供热、供水、排水事业的健康发展。建议落实价格与成本的联动机制,使企业实现保本微利、良性发展。

联创公司的供热、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初步的成绩与进步,但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进一步努力工作,虚心借鉴和学习其它城市的先进经验和方法,真抓实干、主动作为、加快发展,为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带、三心、六片区”宏伟蓝图做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四篇:推进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

推进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

在主题演讲中,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荣誉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国务院参事、友成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博士,暨南大学校长胡军教授,澳门城市大学颜泽贤教授分别发表了《广州的新型城市化之路》、《人文精神与生态意识: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情怀》、《面向城市型社会的新型城市化之路》、《城市升级与中国的新型城市化》、《如何走出半城市化的困境》、《产业转型升级与广州新型城市化》、《文化自觉: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内驱力》的演讲。嘉宾主题演讲环节由我校郑德涛书记主持。

在下午的分论坛中,海内外专家学者围绕“新型城市化发展”这一论坛主题,就城乡一体与生态城市建设、创新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城市治理与幸福广州建设、文化引领与世界文化名城培育等课题进行深入研讨交流。

大家一致认为,广州以全球视野审视城市发展,着眼于破解“增长停滞魔咒”和“中等收入陷阱”等世界性难题,着眼于加强顶层设计,治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城乡差别等中国城市普遍遭遇的大城市病,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创新城市治理、推进新型工业化、建立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等方法,探索一条有广州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闪烁着中国城市管理者对城市科学发展的最新思考和探索。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珠三角核心城市,要继续发扬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走出一条特大城市发展科学发展新路,为全国新型城市化发展提供经验、作出示范。

第五篇: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学习考察调研活动材料

新型城市化发展学习考察调研活动

座谈会讲话材料

今年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市委书记万庆良也将广州未来5年的发展,归纳为一条包括六个方面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即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走经济低碳、城市智慧、社会文明、生态优美、城乡一体、生活幸福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日前,我街召开了以新型城市化发展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组织全体干部和工作人员学习了省、市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有关精神,并结合我街实际,开展问计于民活动,认真查摆新型城市化发展中的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

一、“新型城市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万庆良书记在新型城市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一、二、三次会议上对如何提高“新型城市化”的认识,怎样推进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也结合新型城市的标准明确了当前广州需要破解的几个难题。结合我区和我街的实际,我区在发展“新型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地问题成为城市化发展的瓶颈

随着广州市南拓战略的实施,XX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日益紧缺的土地资源和日益严格的土地政策,却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1.现行的土地和规划政策下,符合“两规”的资源很少,企业要扩大再生产难度很大,农村集体无法将存量土地用于工 商业建设,现有的旧厂房也由于证照不齐难以重新进行升级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升级转型。以我街为例,上报的84宗三旧改造项目,至今仍未有1宗成功获批。

2.早年各类重点建设工程的农村留用地指标一直无法兑现,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城市化发展。部分村集体和村民为了增加收入,甚至铤而走险抢建厂房、商铺、住宅(出租屋)。

3.XX与广州老八区相比,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还不高,镇街和村都没有摆脱“拼土地”的传统城市化发展模式。

(二)人口膨胀给社会管理带来沉重压力

目前,XX区有户籍人口101万,外来流动人口130万,其中我街就有户籍人口4.7万,外来流动人口16.9万。尽管近年来,在区、镇(街)两级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各类基础配套实施日臻完善。但在社会资源分配还不够平衡,公共服务还不够完善的今天,快速增长的人口,无疑给环境、资源、交通、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安等方面带来沉重压力。举个简单的例子,我街18个村居,就建有公园、文化中心、农家书屋、绿色网园、篮球场、游泳池等文化体育设施上百个,但仍远远不能满足20多万人口的文化体育活动需求。市桥城区停车难、医院看病等待时间长、幼儿园入学通宵排队等问题,也从侧面上反映了人口膨胀给社会管理带来的压力。

(三)社会转型期的各类矛盾剧增影响社会大局稳定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日益调整,贫富分化加剧、社会治安隐忧较多、食品质量下降等诸多社会问题凸显。特别是在农村,随着农民维权意识的增强,因征地拆迁、村务管理、外嫁女权益、股份分配、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等方面产生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但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驾驭复杂局面、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不强,对加强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好,导致工作十分被动。XX多个镇街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农村矛盾相比广州城区表现得更为突出,如何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成为新型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体制建设与新型城市化发展步伐不一致 1.职能部门间协调不够,个别职能的部门分割妨碍了城市的统筹和协调发展。例如,在规划问题上,区发改局负责编制地方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规划部门负责编制城乡规划,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这三种规划多有冲突,缺乏衔接。我街珠江钢管有限公司就有多块有证的工业用地,在新一轮土规上就被调整为一般耕地。

2.权责分离使很多基层工作处于被动局面。当前,上级部门在开展社会管理服务时,多强调属地管理,且每年都会对镇街进行考核。但作为政府最基层的派出机构——街道,以及街道各部门,权责却严重脱钩,事权与财权也不相匹配,很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例如流管部门,就承担起管理服务流动人员,巡查出租屋、整改消防隐患等职责。但流管部门本身不具有执法权,在发现消防和治安隐患时,只能发出整改通知书,对逾期不整改的,无权责罚,需公安、消防等部门配合,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又如对出租屋的备案管理工作,由区国土房管局的租赁管理所负责,但这个管理所只有建制,没有具体工作人员,也从来没有处罚个案,因此,如果出租屋主不主动备案,街道流管部门也无权责罚。

3.编制设臵不合理。我街是一个拥有20多万人口,1.2万多家工商企业的大街,GDP总量和增速均位居全区第三,但人员编制却与社会服务管理事务总量不成正比。根据“三定方案”,我街设5个职能科室,6大服务中心,但只有公务员编制25人(其中党政班子领导职数9人),事业编制22人,在全区19个镇街中数量较少,存在编制不足的问题。又如安全、食安、统计、创文这些部门,都是临时性机构,但这些工作却是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不得不做。如果归口到一个大的科室里面管,既不利于明确领导责任,又不利于工作做细做好。

(五)个别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素质、观念无法适应新型城市化发展的要求

1.少数领导干部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思想,在工作中安于现状,不善改变,也不敢改变,无法适应新型城市化发展的要求。

2.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往往重经济发展、轻社会管理,认为工作做得好不好,都不会影响村干部和村民的收入,因此对加强社会管理方面的热情不高。例如,上级的各种考核一般都只对镇街,综治、安全、计生这些一票否决的考核,也只否镇街,村干部不会因此扣发工资,村的集体收入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如果不做好日常的社会管理服务,“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必然无法走下去。

3.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还缺乏战略规划和硬措施,优质的培训资源向基层下移不够,且培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方式,实效性不明显。4.“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仍比较薄弱,党员的先进性优势发挥不够明显。

二、加快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迫切的现实工作,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结合我区和我街的实际,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把握新型城市化的根本点,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和基层党建提高,提高执政能力

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城市人口的素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素质。从组织的角度讲,必须加强对工作的领导和个人能力的培养,推进新型城市化的统筹协调发展。

1.要在加强领导,发挥政府作用方面下功夫。其中包括成立党政主要领导牵头、各有关部门参与的新型城市化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对全区的新型城市化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明确我区在推进新型城市化过程中的目标、优势、难点和任务。另外,要善于发挥党组织在此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尤其要发挥好“两新”组织党支部和党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为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出谋献策。

2.要在加强调查研究,注重学习借鉴上下功夫。组织部门要重点抓好区、镇(街)、村(居)干部的学习培训,通过加强与香港、新加坡等知名高校,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党校的干部培训合作,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能力水平。同时,要把培训工作覆盖到全区机关、企事业 单位工作人员,促进大家思维方式、理论知识、政策水平的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事业单位的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能力。

3.要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上下功夫。通过制定各种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包括财力保障、奖励办法、升迁制度等,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开展新型城市化建设的积极性。同时,要建立农村干部离任保障和社会保险制度,解决其后顾之后,使他们的工作“有甜头、有奔头、有劲头”。

4.继续加大机构改革力度,对各部门的机构设臵、人员编制核定等重新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市、区、街同步进行改革和整合,以适应新型城市化的需求。

(二)要选准新型城市化的切入点,通过结构调整,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

新型城市化强调的几个关键点就是集约、生态、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通过推进节能减排,实现低能耗、高产出,最终达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目标。近几年,我区积极实施“腾龙换鸟”战略,走商贸服务业高端化、传统工业科技化的路线,实现了经济的稳步发展。然而,我区“三旧改造”的步伐仍不够快,下一阶段,我们要通过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通过盘活存量土地,引进新知识、新技术、新人才,发展低碳、优质、高效的绿色产业和总部经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

(三)要强化新型城市化的着力点,通过改革创新,优化社会服务管理,提升民生福祉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也应该由人民共 享。因此,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民生福祉作为开展工作的最高追求。政府及职能部门要重新定位,转变职能,以便在新形势下更好地服务群众。

目前,全区都深入推进社会综合服务管理改革,我街也全面完成了“三中心一队伍”的组建,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更广泛、更多元化的政务服务和社区家庭综合服务的同时,通过整合城管、安全、劳动、计生、流管五个执法管理部门力量,将管理重心下移,提升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但由于“三中心一队伍”都是新生儿,下一阶段,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继续加大购买服务方面的投入,力争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文化娱乐、托幼安老、教育培训等全方位社会服务。同时,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完善,将社会管理综合大队运作畅顺,发挥其管理、服务的最大效能。

此外,通过不断加大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努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四)要抓好新型城市化的提速点,通过优化规划布局、完善基础设施,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要树立“城乡规划一盘棋”理念,在充分尊重农村的历史的基础上,进行新一轮的城市规划和旧村改造。针对目前我区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要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双百共建文明村等活动,多渠道筹措资金,推进城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要实施错位发展战略,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原则,打造各有特色的农村经济;要继续推 广社区式围闭管理,拉近农村与成熟商住社区的距离,提高群众的安全感。此外,还要继续强化土地执法、查控两违和六乱整治工作,规范城市运行和城市建设。尤其是组织人事部门,要选派优秀的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指导农村的发展。

(五)要化解新型城市化的难点,通过细化管理,实现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涌现。党委政府必须制定各种应急预案,深入排查社会不稳定因素,整合治安辅助力量,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另外,针对近年区、镇(街)纪检和信访部门陆续收到一些村务管理方面投诉的问题,要认真指导各村居推进民主管理工作,依法建立并完善村居民自治制度,自觉实行村务、财务、党务的“三公开”,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党委、政府必须在工作中注意收集群众对于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意见建议,特别是那些切合实际,代表民意的意见,深入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办法,为民办实事,使新型城市化发展落到实处。

下载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化的调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化的调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学习体会

    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学习体会 3月中旬至4月初,省委党校围绕‚建设现代城乡体系,深入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推进‘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主题,邀请省内有关领导、专家、学者......

    推进新型城市化座谈会发言稿(5篇模版)

    高起点规划 高品位打造 高标准实施 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 ——全市推进新型城市化座谈会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很荣幸地代表联创集团公司参加伊......

    新型城市化演讲稿

    我们需要怎样的新型城市化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我们需要怎样的新型城市化》。众所周知,城市化是一个民族走向现代生活的快车道。从1949年至今,大艮的城市化取得了斐然......

    加快推进湖南特色的新型城市化

    加快推进湖南特色的新型城市化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党的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并把它列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六条具体道路之一。省第九次党代......

    如何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调研报告

    最近,我们组成调查组,先后到**区各街道办事处及有关乡镇,就社区建设进行了深入调查,共走访了20个社区居委会。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市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大力加强社区建设,全力构造......

    如何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调研报告

    最近,我们组成调查组,先后到**区各街道办事处及有关乡镇,就社区建设进行了深入调查,共走访了20个社区居委会。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市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大力加强社区建设,全力构造......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 提升现代城市经济水平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 提升现代城市经济水平 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必然归宿,抓好城镇建设是启动、带动、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经济的发展又为城市建......

    新塘乡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工作总结(修改)

    新塘乡2011年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工 作 总 结 今年以来,我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四化两型”的战略构想,按照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