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调研报告
最近,我们组成调查组,先后到**区各街道办事处及有关乡镇,就社区建设进行了深入调查,共走访了20个社区居委会。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市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大力加强社区建设,全力构造新型城市社区。
一、社区建设状况与城市化进程还不相适应
社区,是指城市中居民集中居住生活的地域共同体,是城市的细胞。进行社区建设,就是进行城市基层社会管理。近几年来随着**市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社区建设作为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承接点,在促进经济发展,满足群众物质文化需要,优化城市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社区建设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前提基础,社区建设的落后,必将阻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近几年来,我区在社区建设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与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相比较,仍然存在很多不相适应。
1、“单位”的社会职能外移,现有的城区管理体制和功能难以承接。在“低工资、高就业率”的计划经济时代,“单位”在整合城市社会,行使城市管理职能上发挥着主体作用,街居组织只是必要的辅助和补充。同时,“单位”承担了过多的社会和服务职能,起到了“把市民组织起来”的作用,“单位”就是一个小社会,为居民及其家属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各种生活服务,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繁重的“企业办社会”、“单位办社会”负担,各级政府也直接管理或包办着许多应由社会去办或应推向市场的事务。改革开放以后,个私经济快速发展,国有、集体企业实施“两个置换”,社会结构不断分化,城市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近二十年来大批国有、集体企业推行“两个置换”,**市有5万多“单位人”丧失了单位依托,完全转化为“社会人”。城区先后出现了2万多家行政事业单位之外的不具备“单位”体制特征的三资企业、个私企业、民办非企业组织和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等。据调查,我区仅民营企业就吸纳了4863人就业。与此同时,“单位”的职能开始向社会转移,其服务功能、福利功能、保障功能以及政治宣传功能不断弱化,居民与“单位”之间的关系正在向纯粹的雇佣关系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改革的深化,单位承担的社会事务向社会“释放”、转移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引发的矛盾将进一步显露。如各类单位过去对职工所承担的种种生活福利性服务不断弱化或取消,而城市家庭的各种生活需求却与日俱增;房产开发的发展,单位包下来的宿舍区服务必然要退出,而相应的社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尚未完全建立等等。由于社区居委会仍处于无职、无权、无钱的境地,单位外移、释放的社会职能,社区还没有准备好承接的“口袋”和相应的机制,导致了城市社会中大批人员游离于管理之外,居民需求的各类生活服务得不到实现。
2、对象的扩展,使人口管理和维护稳定的难以到位。城市居委会以前的对象仅仅是少数的没有单位的家庭妇女和社会闲散人员。90年代以来,我市城市人口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人口中的复杂因素逐渐增多,对社会秩序形成了巨大压力。一是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全区现有下岗失业人员41700人,其中**区9000人,鼎城区移交6700人,省、市属企业移交26000人。此外,城区每年还将新增劳动力5000多人。二是“无归宿人员”和流动人口不断增多。据统计,城区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进城农民、外地流动人口等不在原来那种单位体制之内的“无归属”人员达8.2万人,占城区总人口的21以上。三是城市贫困人群增多。目前全区居民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人口达1.9万人,占城区居民总数的4.8,相当一部分居民生活十分贫困。而且随着今后几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这类人群仍处于增长的趋势。在过去的城乡二元结构和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人员的单位所有制和严密的户籍管理制度,就可以把成份比较单纯的城镇人口的社会秩序管理好,现在则面临着力不从心的局面,城区不稳定因素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
3、城市基层管理任务日益繁重,行政化的社区运行模式难以落实。由于近些年来城区的规模、功能和各种新问题都大大增加,城市管理的量、任务量在成倍增长,而原来的层层负责的行政性、直接性管理方式尚未改变,街道、社区基层组织承担的上级安排的任务高达130多项,实际上已经无法承担和落实。据城南街道统计,直接由社区担负的涉及党建、社会、经济三个方面、八大类、54项、130多个。面对繁重的任务,社区居委会一是无职权,“小庙”难以管“大神”。社区内的行政单位、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等,“由谁管”、“怎么管”、“哪些问题归口管”,政府没有规范性文件,社区居委会想管也管不好、管不了。二是无地位,什么单位什么都可往社区“装”。职能部门布置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往往一个文件、一个会议或是领导的一个口头指示,其任务就
交给社区了。仅今年来,社区居委会承担的各种调查摸底任务就有5次。三是无资金,有些管理无法开展。如离退休人员、企业置换身份的党员现交由社区管理,但社区既没有活动场地,又没有活动经费,对其管理只能是空中楼阁,更谈不上信息化、网络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管理。据调查,我区50个城区居委会,有30多个每年经费“入不敷出”,全区社区每年共计资金缺口达23万元。四是无精力,社区干部整天疲于应付。城南方家巷社区居委会主任李立波共包保“FLG”修炼人员、战退军人、吸毒人员及其它重口对象等10人,均要求“一日三访、盯死看牢”,仅这项就可以耗去其全部精力。对此,红卫社区居委会主任张凤梅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抓经济都是‘偷偷摸摸’,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抓。”
4、居民生活需求的多样化,现在的社区服务水平难以满足。进入小康生活的居民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而要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多方面的价值实现。据调查,城区居民对本社区的希望、需求是多方面的,除迫切希望社区提供就业机会外,还涉及到从居住环境到基本设施,从社区经济到精神文明,从社会秩序到人际关系等等。要满足居民日益增长和变化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社区服务业必须有一个突破性的大发展。而我区当前社区服务总体水平还较为低下,社区服务业投入单一,作为产业发展的运作机制尚未形成。虽然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对社区服务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把它作为社区建设的重点,但由于有关社区服务的优惠政策相对较少,已出台的有关规定又不能得到很好地落实,限制了社会各方面对社区服务业的投入,使城区目前的社区服务业多依靠政府、集体投入,服务项目多而杂,没有形成品牌和规模,向社会化、产业化、实体化转变的步伐缓慢。此外,社区服务在社区就业安置、城市生活环境、生活秩序,社区居民公共利益的实现和维护等方面都还没有寻求到有效的解决途径。
上述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随着我市城市的发展变化,城市中有关的人和事,已经“溢出”了固有的城市社会的基本结构框架。管理和服务环节上的“真空地带”和“灰色地带”越来越多,原来设置的城市基层体制、功能和运行机制,已经严重不适应发展变化了的新情况、新问题;政府的负担日益加重,各种日常性问题已经不能自行有效化解。因此,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应该把系统化的社区建设作为城市的一个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关键和十分紧迫的任务,摆上突出的领导决策位置。
二、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呼唤社区建设的突破和飞跃
根据**市城市发展规划,近20年内,城区人口要达到100万,城市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同时,城市改革将不断深入,这都将给社区建设带来巨大压力,它强烈呼唤着社区建设的加强,强烈呼唤着城市向社区化转轨。新形势下的社区建设,要在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依靠社区的力量,利用社区的资源,强化社区的功能,加强社区管理,发展社区经济,开展社区服务,优化社区环境,发展社区事业。当前,我区的社区建设经过这几年的成功积累,实质上已经到了新的突破阶段,也是一个质的飞跃阶段。这种突破和飞跃主要表现为“四个转向”:
1、社区建设的内容转向系统化。我区过去居委会,内容主要限于政府所部署的社会行政管理和范围还很狭窄的居民自治性事务,近些年社区服务范畴不断拓宽,已经从一些社会成员的特殊援助服务逐步扩展到相对广泛的便民利民服务,初步拓展了社区的内容。要适应城市化进程,社区建设的内容还要转向为更广泛的系统工程。它应该包括社区经济建设、社区环境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教育建设、社区服务建设和社区安全建设等等。它既包括了传统的社区行政性、社会性,也包括了体制变化和社会发展带来的许多新的内容;既包括了由街居组织直接抓的事情,还包括社区中应由社会组织、中介组织、市场主体和居民自己去干的大量事情。还可以说是现代城市综合性的“社会生志”在社区这个局部上的集中表现。
2、社区管理与服务对象转向属地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改革的深入,“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所表现出现的弊端将更为明显,社区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将进一步增加。单位职工更加弱化对单位的依赖,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新兴的多种所有制成份的“无主管”企业增多;外来人员、流动人员的比例增加;下岗、失业人员增多;老龄人口增多;贫困人群等问题增多。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增加,迫切要求彻底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状态,要求社区管理和服务突破原来较为狭窄的范畴,在对象上,不仅面向少数家庭妇女和社会闲散人员,而是面向和生活在城市社区的所有单位和人员,也要求所有居住于社区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强化属地化与社区制意识,自觉地把自己生活的社区作为参与社区活动,实现自身权益、形成社会整合的重要基地。
3、社区管理行为转向民主化、互动化。长期以来,我们的街居组织主要是执行上级交办的行政任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正所谓“上到国务院、下到社区办、政府样样干”。在这种格局下,居民成了社区组织完成行政任务的简单对象,社区组织与居民的社会生活并没有形成一体,法律上所设定的“自治”实际上难以实现,大多停留在纸上,表现在几个组织机构的建立上,居民对社区建设的参与多为动员式执行式参与,内容上主要为打扫卫生、为民服务、义务巡逻联防、捐衣捐被等,因而居民参与激情不高,参与效果也不好。而另一方面社区的各种任务日益繁重和细化,社区组织力量有限,相当多的社会管理是部署多、落实少。如果机制不变,要改变这种状就要大规模地扩大政府的基层力量和职能,给政府造成新的沉重的负担,这不符合“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也是超过了政府承受能力的。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当前行政化的社区体制转向社区制,把社区组织由现在的政府的“腿”变成社区居民的“头”,把作为简单的行政区划和行政性设置的社区,转变为具有自我组织性和能动性的“地方性社会”,从而彻底变革其管理和活动的行为方式。
4、社区经济发展运作转向市场化。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弥补社区经费不足的原因,我区部分社区居委会特别是“村改居”社区居委会,仍存在“自办经济”的现象。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社区居委会要坚决消除“自办经济”的状况,对所有的集体性质的企业推行“两个置换”,社区经济发展完全按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去整体指导,让社区各类企业都成为独立经营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街道、社区抓经济建设的精力,应该主要用在为各类经济实体创造良好环境、搞好社会化服务上。对于社区服务中那些属于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项目,也要按照第三产业的发展规律,推向市场,以形成良性的发展机制活力。
三、加强社区建设要全力构造新型城市社区
1、转变观念,树立大社区意识。市、区党委、政府要提高认识,把强化社区建设和管理作为城市各项基础的总“抓手”,采取有效措施,把社区建设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从管理体制、政策导向、考核办法等多方面,推动社区重点向社区建设转移。驻区单位也应该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界限,树立“驻于社区、服务社区、同享资源、共建社区”的意识,自觉地把本单位的发展与管理纳入社区建设和管理之中,真正做到我为社区做贡献、我与社区共发展,既成为社区建设的参与者,又成为社区建设的受益者。区、街、社区各级组织要淡化本位意识,强化大社区观念,积极主动地密切与所有驻区单位和居民的联系,以真诚的服务赢得各类社区成员的理解和支持,跳出过去那种主要对区属、街属、居属单位负责的“小圈子”,切实调动驻区单位和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培育各方面同创共建新型社区的意识和氛围。
2、改革管理体制,构建新的社区建设组织体系。为了适应社区建设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必须分层次理顺体制,强化相关组织建设。区级要建立社区建设指导协调委员会(或社区办),各类涉及社区建设的条条部门和上级驻城区大单位负责人参加。其主要职责是规划社区建设目标,确定社区建设重大事项,协调社区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克服条块分离的弊端,形成社区建设的合力。街道是整个社区建设的重点环节,也要建立相应组织,由街道办事处牵头,驻街大单位负责人参加,对社区建设和管理实施全面领导,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市、区政府的授权,对辖区内的社区经济、社区环境、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行使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监督检查的行政管理职能,对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负全面责任。同时,鉴于目前大量执法行为发生在基层,而执法权力却在区以上部门的错位状况,要探索在街道一级建立综合执法新机制,即把市政、工商、治安等十多个方面的依法管理,分市政管理、社会发展、社会治安、社区经济等四、五个方面,建立其社区综合执法队伍,按受上级执法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社区管委会的组织领导,真正对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实施有效的依法监管。
3、强化居民自治,建立较为完善的居民参与机制。居民参与是衡量社区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社区建设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在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居民的广泛参与是推动社区建设各个具体项目实施的重要保证。美国城市社区没有政府基层组织或派出机构,实行高度民主自治,依靠社区居民自由组合,民主选举产生的社团组织如社区管理协会、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管理服务中心等来行使社区管理职能。美国人称社区无所不能,完全可以管理好社区。在我国体制下,通过政府帮助和指导,强化居民自治,激发居民广泛参与,完全可以让社区居民管理好社区居民自己的事情。建立较为完善的居民参与机制,首先要实现居民利益社区化。进一步将单位的服务功能向社区转移,特别是政治、福利、保障功能等,强化居民与社区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居民在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参与社区
事务的愿望。其次要实现社区自治制度化。制定社区居委会选举办法,推行干部“直选”;制定社区居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等,使居民参与社区活动有据可依。不同的社区要依据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详细的、操作性强的参与程序,什么时候议事、什么时候实施、居民该怎么办、居委会要怎样做,有建议或意见怎样提等,使居民一看就明白。要推行社务公开,社区决策、实施情况,存在问题等都要向居民公布,便于居民监督。“条条”部门要继续向社区下放权力,使社区居委会实实在在的承担起自治的功能。再次要实现居民参与组织化。要设法提高居民的自我组织能力,使居民之间熟悉起来,增强其社区归宿感。决策性、监督性参与要充分利用居民代表会议、居民议事会、户代表会议等法定组织;执行性、娱乐性、互助性参与主要通过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法制宣传队、秧歌队等社区内居民自己建立起来的非法定性组织。
4、探索财力体制,建立社区组织财力来源新途径。目前,各社区居委会经费来源一靠3.8万元政府拔款,二靠自我创收,三靠驻片单位“化缘”,经费缺口很大。而社区建设的任务越来越繁重,使办公经费、人员工资和场所建设所需资金必须进一步增加。为此,应该加快探索一种既有利于社区经济发展,又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社区组织的财力来源的新途径。建议运用财政杠杆下伸的办法,建立新的社区财力机制。其探索方向是:街居组织逐步退出自办经济项目,转向创造优良社区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丰富社区税源,把社区的财政收入的“蛋糕”做大。在此基础上运用财政支付转移的办法,来解决社区组织的经费来源,并形成一种良性的基层财力机制。具体可考虑三个方面的政策调整:一是实行税收增量比例返还制度。即以街道为单位,以目前提供的税收和财政下拔的经费为基数,将每年新增加的创税部分按比例返还,从而提高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各类社区经济,搞好协税、护税的积极性。这个办法主要着眼于搞活增量,因而对市、区级财政也不一定会增加很大压力。二是实行“条费转块”、事权与财权相统一。在加强社区的综合功能的过程中,应该将过去绿化、环卫、治安等方面条条部门的专项收费,相应拨支街居单位,实行“费随事转”。三是实行各类社会募集资金的切块下拨。即将以社会募集形式形成的来自驻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支持援助公益事业的资金,根据社区的职责向街居组织切块下拨。
5、发展社区服务,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近年来,我区社区服务已有很大发展,已经建立了网络、完善了制度、形成了比较规范的社区服务体系,并为整个社区建设和发展积累了经验。当前,社区服务面临着新的突破,应该始终把它放在城区的突出位置来抓。要根据社区广大居民群众的意见和需求,最大限度地利用社区资源,广泛开展居民参与的互帮互助的社会公益活动;建立健全社区帮困救济、敬老养老、便民利民的服务体系;调动城区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实行服务设施共建、社区资源共享,充分体现其社会化和自治性的特点。社区服务功能要由单一型向综合型、粗放型向集约型、被动应付型向主动创造型转变,由无偿性、互助性服务向作为第三产业的社区服务业延伸发展,从而使社区服务真正成为拓展全面性社区建设的生长点和拉动力,成为安排就业的重要渠道。要积极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以社区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既提高适应市场的活力,又增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要以主要精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搞好各方面服务,积极吸引民营、私营、三资企业来社区投资发展,形成“你办企业我服务,你获利润我得税”的新的区域抓经济的格局。为了形成这种新的机制,应该调整对街道、居委会的考核办法,淡化对经济的规模和利润的考核,强化对财政税收的考核;弱化对经济指标的考核,强化对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方面的考核。通过考核办法的改进,形成对社区经济和整个社区建设的新的合理的激励机制。
6、完善管理办法,建立一支灵活高效的社区干部队伍。区委、区政府常武发〔1999〕1号文件对居委会干部的管理曾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据调查情况来看,大多没有落实,近几年来居委会存在“盲目进人”、“关系进人”的现象,给社区造成了较为沉重的负担。对此,如不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强硬措施予以遏止,势必给社区建设留下隐患。在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上,一要明确社区干部的职数,每个社区干部职数原则上设5—7人。二要建立“动态”的管理办法,对社区居委会新进人员一律实行聘用合同制,按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不给予固定编制,区财政只按职数拔款给予补贴,人员由街道办事处按程序依法选聘。社区干部任职期间参加养老保险,不在任后与居委会依法解劳动合同。三要加强社区干部培训,提高社区干部综合素质。四要建立居民民主评议社区干部制度,通过居民的评议,根据居民群众的意见,使社区干部真正“能上能下”。
第二篇:如何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调研报告
最近,我们组成调查组,先后到**区各街道办事处及有关乡镇,就社区建设进行了深入调查,共走访了20个社区居委会。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市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大力加强社区建设,全力构造新型城市社区。
一、社区建设状况与城市化进程还不相适应
社区,是指城市中居民集中居住生活的地域共同体,是城市的细胞。进行社区建设,就是进行城市基层社会管理。近几年来随着**市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社区建设作为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承接点,在促进经济发展,满足群众物质文化需要,优化城市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社区建设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前提基础,社区建设的落后,必将阻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近几年来,我区在社区建设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与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相比较,仍然存在很多不相适应。
1、“单位”的社会职能外移,现有的城区管理体制和功能难以承接。在“低工资、高就业率”的计划经济时代,“单位”在整合城市社会,行使城市管理职能上发挥着主体作用,街居组织只是必要的辅助和补充。同时,“单位”承担了过多的社会和服务职能,起到了“把市民组织起来”的作用,“单位”就是一个小社会,为居民及其家属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各种生活服务,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繁重的“企业办社会”、“单位办社会”负担,各级政府也直接管理或包办着许多应由社会去办或应推向市场的事务。改革开放以后,个私经济快速发展,国有、集体企业实施“两个置换”,社会结构不断分化,城市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近二十年来大批国有、集体企业推行“两个置换”,**市有5万多“单位人”丧失了单位依托,完全转化为“社会人”。城区先后出现了2万多家行政事业单位之外的不具备“单位”体制特征的三资企业、个私企业、民办非企业组织和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等。据调查,我区仅民营企业就吸纳了4863人就业。与此同时,“单位”的职能开始向社会转移,其服务功能、福利功能、保障功能以及政治宣传功能不断弱化,居民与“单位”之间的关系正在向纯粹的雇佣关系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改革的深化,单位承担的社会事务向社会“释放”、转移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引发的矛盾将进一步显露。如各类单位过去对职工所承担的种种生活福利性服务不断弱化或取消,而城市家庭的各种生活需求却与日俱增;房产开发的发展,单位包下来的宿舍区服务必然要退出,而相应的社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尚未完全建立等等。由于社区居委会仍处于无职、无权、无钱的境地,单位外移、释放的社会职能,社区还没有准备好承接的“口袋”和相应的机制,导致了城市社会中大批人员游离于管理之外,居民需求的各类生活服务得不到实现。
2、工作对象的扩展,使人口管理和维护稳定的工作难以到位。城市居委会以前的工作对象仅仅是少数的没有单位的家庭妇女和社会闲散人员。90年代以来,我市城市人口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人口中的复杂因素逐渐增多,对社会秩序形成了巨大压力。一是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全区现有下岗失业人员41700人,其中**区9000人,鼎城区移交6700人,省、市属企业移交26000人。此外,城区每年还将新增劳动力5000多人。二是“无归宿人员”和流动人口不断增多。据统计,城区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进城农民、外地流动人口等不在原来那种单位体制之内的“无归属”人员达8.2万人,占城区总人口的21以上。三是城市贫困人群增多。目前全区居民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人口达1.9万人,占城区居民总数的4.8,相当一部分居民生活十分贫困。而且随着今后几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这类人群仍处于增长的趋势。在过去的城乡二元结构和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人员的单位所有制和严密的户籍管理制度,就可以把成份比较单纯的城镇人口的社会秩序管理好,现在则面临着力不从心的局面,城区不稳定因素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
3、城市基层管理任务日益繁重,行政化的社区运行模式难以落实。由于近些年来城区的规模、功能和各种新问题都大大增加,城市管理的工作量、任务量在成倍增长,而原来的层层负责的行政性、直接性管理方式尚未改变,街道、社区基层组织承担的上级安排的任务高达130多项,实际上已经无法承担和落实。据城南街道统计,直接由社区担负的工作涉及党建工作、社会工作、经济工作三个方面、八大类、54项、130多个。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社区居委会一是无职权,“小庙”难以管“大神”。社区内的行政单位、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等,“由谁管”、“怎么管”、“哪些问题归口管”,政府没有规范性文件,社区居委会想管也管不好、管不了。二是无地位,什么单位什么工作都可往社区“装”。职能部门布置工作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往往一个文件、一个会议或是领导的一个口头指示,其任务就
第三篇: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关键
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关键
■本刊评论员
2005年 第六期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战略问题上,城市
化战略是一个教训和争
议较多的战略。近期关于
“城市化”还是“城镇化”的争论依然颇多。“城市化”
与“城镇化”,字面上仅一
字之别,但在现代化实践
中则是两种区别很大的理念与战略选择。“城市
化”思路侧重于“城”,主张发展大中城市,提高城市化水平;“城镇化”则侧重于“镇”,主张就地安置农民,通过城镇的发展实现包括城市化在内的现代化目标。众所周知,“城镇化”提法为“十五”计划所采纳,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却让人们始料未及。20世纪末以来,大中型中心城市在我国各地呈现出极大的活力,其规模扩张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城市建设加速和城市经济活跃,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道最绚丽多彩的风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求我们无论对“城市化”还是“城镇化”,其基本理念和行动方略都应予以重新检视与考量。这是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是与时俱进地探究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在本期“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考量”特别策划与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与有关专家学者、城市建设者、领导者的广泛对话与交流,我们深深体会到,对于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要在社会转型中实现现代化,在城市发展问题上,一味发展大城市特大城市不行,就农村发展农村同样不行。实践证明,通过抓大带小、以城带乡,推进城乡互动、城乡一体,不仅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关键,而且也是现实而科学的选择。为此,以下三个原则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坚持。
坚持科学精神,把握规律。城市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个方向,是现代社会变迁的基本标志,包含着事物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在这方面,国内外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从规律,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城市化的内在规定性,将世界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新路。实践中既不能过度强调中国的特殊性而拒绝世界普遍性的带有规律性的成功经验,也不能一味迷信外国而不去踏踏实实了解中国实际、试验中国道路。
坚持创新精神,探索新路。农民问题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农民问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要考虑中国国情,着力解决中国数亿农民的问题。其中,解决农民进城、将农民转化为城市居民,还需要我们彻底地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平等地对待农民,实现全体公民的生活理想。这些,都需要我们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勇于探索、敢于创造。
坚持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城市化不仅要形似,还要神似,不只是建房子、修广场、铺马路,更是寻找和建设我们新的家园,一个更贴近性灵、安顿生命的理想居所。我们不能为城市化而城市化,甚至片面理解为城区的扩张、人口的增加、数字的扩大,更应该理解城市的实质,追求生活的本来价值。
《人民论坛》(2005年 第六期)
第四篇:着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着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15日 11:30
来源:《求是》期号:作者:于迅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有机载体。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进步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历史上曾因其远离帝京、孤悬海外,一直被称为“天涯海角”。近年来,三亚市委、市政府紧紧扭住加快发展这一主题不放,从三亚的区域、资源优势出发,着力在铸造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城市品牌上下功夫,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国家级荣誉称号,为建设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三亚自然风光优美,气候条件好,地理位置独特。山、河、海、滩、天、林,形成美丽的风景图画。湛蓝的海水,洁白的沙滩,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茂密的森林,缤纷的鲜花构成了三亚独具魅力的热带生态环境。全市现有热带雨林9.1万公顷,建有10个自然保护区和9个风景名胜区,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2.8%。城市森林覆盖率达63%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8.5平方米。海岸线长达209.4公里,沿海大小港湾19个,港口资源颇为丰富。珊瑚资源独特,拥有全国规模最大、品质最高的珊瑚礁自然保护区。海水清澈透明,大部分海域的海水能见度达13米,最深可达42米。海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类标准,海水表层温度常年月平均达20℃以上。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一级标准,堪称“天然氧吧”。1998年世界环境保护组织对54个国家158座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检测结果表明,三亚名列世界第二。典型的热带海洋季风气候,使三亚光温资源特别丰富,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南繁育种基地和著名的冬季瓜菜生产基地。全国有20多个省市在三亚建立了科研育种基地,每年都有数千名外省科研人员来三亚从事制种,袁隆平等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常年在此开展科研制种工作,我国建国以来培育出来的500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大多数都与南繁有关。
但毋庸讳言,三亚由于城市化建设起步晚、历史短,在社会经济发展上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少、小、薄、特、大等特征。“少”指三亚是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40%以上;“小”指城市规模小,经济规模小,建成区面积仅2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8万,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5.73亿元;“薄”指家底薄,2002年财政收入3.35亿元,社会事业发展比较薄弱;“特”指地
理位置、资源、环境比较特殊;“大”指名气大,发展潜力大。从一定意义上说,三亚仍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城市,城市化水平虽然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了41%,但是城市化质量不高。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三亚与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比较,还有很大距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将三亚的城市建设定位于立足全国、放眼世界;立足于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大格局的分工与协作;立足于当代人们注重生活质量的潮流,充分发挥区域与资源的比较优势,突出“热带、滨海、生态、健康、美丽、时尚、文明”的特征。
总结过去的经验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在着力推进三亚的城市化进程中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一是产业支撑的原则。围绕旅游发展壮大优势产业,这是推进三亚城市化进程的基础。没有城市各产业的协调发展,城市化就是空中楼阁。三亚必须紧紧围绕资源优势打好旅游这张牌,大力发展与旅游关联度高的相关产业。旅游产业是三亚最现实、最有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2002年,三亚全市接待旅游过夜人数278.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8.39亿元,旅游业收入占税收的70%以上。从三亚的区位优势、气候优势、生态优势、景区品牌优势、旅游的设施优势看,三亚旅游业的潜力和发展空间仍然巨大,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是三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关键是要创造优越的生态环境,建设特色鲜明的旅游景区景点,组织游客参与性强的旅游活动,提供游客满意的旅游服务。三亚目前最缺的是有特色的、有吸引力的旅游活动项目。要积极推出参与性强、个性化、具有国际水准的海上娱乐项目,使三亚的旅游产品更加丰富多彩,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加快由观光旅游向度假休闲旅游转变。
要围绕旅游发展高科技农业和观光农业,创造条件发展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把三亚建成全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城和中国最大的科研、繁育、良种基地。发展一批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为一体,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观光农业园。围绕旅游适度发展休闲房地产业和文体健康产业。当前住房消费仍然是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重点。三亚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发展休闲度假房地产业非常有潜力,三亚要致力于发展面向高收入高消费人群的生态型、健康型、智能型的住宅小区。目前三亚购房者中的80%来自海南省外,其中东北三省、浙江、广东等地的消费者
居多,国外购房者占10%左右,主要是来自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消费者。三亚有条件吸引大量的人才到三亚定居,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二是突出个性特色的原则。三亚的城市规划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热带滨海这一个性特色。要大胆借鉴、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城市规划成果和经验,但不能照搬照抄,更不能“克隆”别的城市。从环境、城市布局到建筑、园林绿化、雕塑等都要展现三亚的个性魅力,形成城在水中、城在绿中、城在景中的生态效应。必须把城市就业与规模扩张统一起来,把旧城区的改造和新城区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主城区做精做美,使市区真正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完善的新型城区,形成强大的发展活力和投资吸引力;坚持和完善土地储备制度,科学经营土地,做到统一规划,开发一片,建成一片,使用一片,稳步扩大城市规模。5个卫星镇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突出特点,做到一镇一特色,一镇一景点,一镇一风情。
三是优先发展基础设施的原则。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便捷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必备的条件。三亚目前的城市功能还不够配套和完善,政府今后必须着力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必须进一步完善交通、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和旅游、商业等服务体系,特别是要在完善文化、教育、医疗功能上下功夫,创造一流的人居环境、教育环境和医疗环境。
四是以管理为核心的原则。树立现代城市管理意识,把经营城市的理念引入到城市管理中,建立适应市场化、产业化运作的城市管理体制,把城市管理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思想,把“住在三亚、热爱三亚、建设三亚、美化三亚”变成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管理规章制度,使城市管理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轨道。
五是确保生态安全的原则。生态环境是三亚发展的生命线。三亚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三亚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我们只有保护的义务,没有破坏的权力。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放在第一位,确保资源的永续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都要围绕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而进行。要把现代化的设施寓于生态环境之中。坚决不上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的项目,坚决不搞低水平的无序开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以
绿色GDP的概念和方式,推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对已经开发的地方,必须妥善处理好开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切不可因开发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暂时没有能力开发的地方,要精心地保护起来,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份珍贵的自然遗产。
(作者:中共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
第五篇: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何光华
发布时间:2009-12-28
城市,是人类文明和发展的结晶,是国家或地区发展的中心。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目前我国城市化已进入加速发展期。城市化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城市现代化已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经济社会欠发达的西部广西桂北中心城市桂林,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快现代化建设,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如何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加速城市化进程,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是摆在城市政府面前一项全新而重大的任务。
一、现代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城市建设是一个庞大、多功能、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并且投入多周期长、公益性强,事关国计民生和长远发展,一旦建成就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科学进行城市定位,明确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对整个城市乃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审视21世纪城市发展态势,纵观国内外先进城市发展轨迹,现代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经济上的高效益。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城市繁荣的根本动力,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就谈不上建设现代化城市。我们西部地区大多数城市普遍存在城市化进程滞后、工业发展比较缓慢、城市功能的各种效应没有得到完全释放,因此,要谋求城市的发展、繁荣和进步,必须遵循城市发展的共同规律,加快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和寻求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增创新优势,开辟新途径,抢占新高地,保持经济上的高效益,实现经济上的快增长,不断壮大经济实力,这样才能促进城市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础设施上的高效能。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在城市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集中体现了社会进步程度,是城市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标志。因此,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必须有便捷通达的内外交通,高效优质的通讯服务、充足的水电供给、良好的废污处理和可靠的防灾系统。只有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才能使城市发展得更好、更快。
(三)环境上的高质量。城市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要
求有周全的环卫设施和优美的园林绿化,无污染、无公害,保持生态的平衡和良性循环;人工环境则要求城市建筑的艺术化、民族化、宜人化和个性化,并能充分体现时代感,做到建筑空间丰富多彩、建筑风格和谐统一、建筑设计高雅大方;社会环境则表现为稳定安全的社会秩序、健康的社会心理、进步的社会舆论和文明的社会风气;市民对城市有较大的认同感、信任感和归属感。软环境概括地说,就是人为环境,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因此,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要不断深化城市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通过体制创新、政策创新,为城市现代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发展氛围。
(四)文化上的高品味。城市是文明的中心,是先进文化的载体。建设富有时代特征、地域特点的城市文化,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方向,也是当今国内外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成功实践。因此,在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应注重文化建设,靠文化打造城市品牌,靠文化提升城市品位,靠文化塑造城市形象。总之以文化氛围凝聚人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以文化产业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五)人口上的高素质。市场竞争要靠品牌,城市之间竞争也要靠品牌。严格讲,城市品牌就是城市形象。城市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市民的整体素质,因为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城市发展的前提,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保证;而人的发展又是推动城市前进的不竭动力。如果一个城市人口素质高,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扩大城市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而且可以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从而加快城市现代化发展。
(六)管理上的高水平。就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和市场化、社会化、人性化的原则,建立一整套促进城市发展的、先进科学的管理手段和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从城市发展的需要出发,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建立和完善城市长效管理的新机制、新体制,使城市管理在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的轨道上高效运转。
二、加快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途径
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实质和发展方向,结合城市实际和特点,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这样,才能走出一条既符合国情市情、又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就西部城市而言,城市化发展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倍努力,整体推进。
(一)推进城市化,必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路子。在城市化发展思路上,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现实选择。在城市化发展上,一方面要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依托中心城市发展城市圈、城市带,通过区域内城市整合,强化城市间功能互补和深度合作,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发挥中心城市凝聚经济的功能,确立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以此带动周边地区的整体发展,从而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小城镇建设。一是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奠定小城镇的发展方向;二是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形成小城镇发展的产业基础;三是进一步消除不利于小城镇发展的体制障碍,促进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聚,加速农村城市进程。
桂林市、县(区)、乡(镇)在“十一五”规划中都提出了,发展小城镇,要立足现有基础,突出特色,完善功能,提高规划和管理水平。当前,要以建设生态旅游文化城市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乡村集镇化、集镇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步伐。如兴安县提出力争在“十一五”末,城镇化水平达到40%,并按照“一中心,四重点,轴向带动”(即以兴安县城区为中心,溶江、界首、华江、高尚四镇为重点,以桂黄公路沿线为轴线,西片、东片两条次轴线,实施轴向带动)的空间格局,抓好小城镇建设。灵川县《规划》要求,到 2010年,全县城镇化水平达40%,县城达到小城市规模,初步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综合实力明显增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阳朔县白沙镇是桂北最大的水果批发集散地,资源和区位优势明显,是阳朔经济的次中心镇,县政府《规划》提出要重点抓好白沙农产品市场二期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遇龙河景区等旅游景点的开发。而兴坪镇则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优势,重点抓好兴坪古镇保护整治和兴坪景区开发,进一步把兴坪建设成为以山水、古镇、休闲为特色的旅游小镇。灌阳县《规划》强调一定要按照“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培育产业,凸显特点”的原则,突出具有桂北民居特点建筑格调,建设特色小城镇。荔浦县《规划》明确要以促进城市繁荣、经济发展为目的,立足本地特点,结合供电、防洪、对外交通、给排水、环卫设施、园林绿化、消防、城区道路交通、环境保护、土地、旅游等规划,合理布局,扩大县城区规模,当务之急是对县城区公园、景区及主干道园林绿化布局好,做到城区绿化一园一景、一路一色、一街一树,形成环境优美的沿街绿化长廊,完善主街道夜景灯光美化亮化工程,形成街道与夜景灯光的有机结合,尽快把县城建成集人居、旅游、商贸、食品、纸业、饮食、衣架、医药、包装、印刷、小五金及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桂林南部副中心城市。同时,市、县(区)、乡(镇)要积极探索各种有效途径,认真解决好农民就业问题,使农民真正融人城市社会。
(二)推进城市化,必须按现代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提高质量。城市化不仅仅是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而且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提高城市化质量,就是要按照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推进城市化。首先,要完善城市功能。依据城市的比较优势科学定位,合理进行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找准增强综合竞争能力的产业依托,营造提高服务功能的载体,建设富有活力的特色城市;其次,要不断完善城市经济职能。坚持产业立市,把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化建设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着力点,加强产业和生产要素的聚集能力,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真正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以增创城市发展的新优势;第三,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按照城市规模和功能,切实加强城市供排水、交通、能源、信息、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大对产业和人口的承载能力和集聚空间;第四,要建设高水平的科
技、文教、卫生设施,为市民和投资者创造优越的居住和创业环境;第五,要按照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为城市化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三)推进城市化,必须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源,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城市化与工业化、现代化是三位一体的文明演变过程。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源;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空间表现形式和载体,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而现代化是工业化、城市化的结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城市要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必须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把工业化作为城市化的基础,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主要途径:一是通过开发经济园区的形式,把吸引外资同自主开发结合起来,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产业,使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城市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二是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传业,把特色产业、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形成新型工业化的支撑体系。三是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用现代化装备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技术密集加劳动密集方式推进工业化,形成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四是以工业化为依托建立城镇体系,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城市分工,不断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富裕。五是建立“数字城市”,通过城市信息化建设,把工业化和信息化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加速培育新的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四)推进城市化,必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城市化的最终目标是要极大地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居民更好地享受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主的原则,从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既要考虑经济因素,更要考虑人的因素,把改善居民生活和工作环境作为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能抓紧抓好。二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城市化,必然带来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深刻变化。因此,城市与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城市政府的长期任务落到实处。三要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时,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退耕还林步伐,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四要把规划和构建生态城市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奋斗目标,要像恭城县那样,通过建设生态市、县(区)、乡(镇),实现由传统的环境保护向积极的生态建设的战略性转变,促进城市、县(区)、乡(镇)的发展和升级。
(五)推进城市化,必须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用市场化推动城市化。在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投入,没有形成良性的投融资机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帐很多,造成城市功能不完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建设投入主要靠经营城市这只“魔杖”。高效益经营城市是城市政府的最大作为,也是城市发展壮大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将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结合起来,把市场机制作为推进城市化的基本准则。一要树立经
营城市的理念,用经营理念规划城市,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城市资产的优化增值。二要把经营城市作为政府的最大任务,积极推动城市建设市场化、城市资源资本化、城市经营公司化、资金筹措多元化、政府调控规范化的运作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经营城市的新路子,促进城市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要加快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过程,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投向领域,鼓励外资、社会和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发展,不断完善土地和城市资产经营机制,积极推行公用设施经营权转让,最大限度地盘活城市存量资产。四要努力消除影响城市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性障碍,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土地使用制度、企业产权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通过体制创新、政策创新、机制创新,加快城市化进程。
(六)推进城市化,必须加强城市管理,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城市的决策者——城市政府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管理,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按照“政府调控,主体多元,有序竞争”的原则,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一要不断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建立精干合理的管理体制、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健全统一的管理法规、快速准确的管理信息和先进科学的管理手段,促进城市管理的科学化、市场化、法制化和规范化。二要不断完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建立和巩固决策的论证和责任制,防止城市建设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三要制定完善城市管理的地方法规,切实做到城市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形成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同时,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维护执法的严肃性。建立市民监督机制,形成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社会氛围。四要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和公共服务,全面改善城市环境,包括加强市容市貌管理,塑造良好形象;搞好公共事业服务,创造便民宜人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生态管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等等。五要注重营造先进的城市文化,以文化品味塑造城市形象。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完善城市文化设施,发展城市文化产业;靠文化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品位;以文化氛围凝聚人心、民心,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桂林发展研究》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