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晋元之子眼中的父亲母亲

时间:2019-05-15 06:06: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谢晋元之子眼中的父亲母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谢晋元之子眼中的父亲母亲》。

第一篇:谢晋元之子眼中的父亲母亲

谢晋元之子眼中的父亲母亲

作者:谢继民 2015-08-16 15:03:22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谢晋元将军诞辰110周年。谢继民先生是谢晋元将军次子,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委员等职。他深情回顾了其母亲凌维诚女士忍辱负重,支撑家庭和照顾幸存孤军的艰辛往事,并分析了谢将军遇害真相。

与广东“凤凰男”的相遇结合我的父亲谢晋元(1905—1941)和母亲凌维诚(1907—1991)是在一场婚礼上相遇的。婚礼的新郎、新娘分别是我父亲、母亲的同学兼密友。那年是1927年,父亲22岁,母亲20岁。由这对新人搭桥,父亲和母亲很快便熟悉起来,在交往一年多后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

实际上,母亲的家庭条件比父亲优越许多。母亲出生于上海,在家中三个女儿中排行老二。家境小康的母亲先后毕业于上海务本女中和东南体育专科学校,学的专业是音乐,弹风琴、拉小提琴、吹箫、教唱歌样样拿得出手。

而我父亲的家乡远在广东省蕉岭县新铺镇同福乡尖坑村,属于客家地区,日子过得十分艰苦。父亲自小便学习成绩优异,曾考入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但因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和“沙基惨案”的影响,不等毕业便弃文从武,转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即参加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因作战勇猛而一路晋升。按今天的话说,父亲是偏远山区里飞出的“凤凰男”。

1928年四月底五月初,北伐军打到济南时受日军阻止,父亲担任先锋营营长,与日本人狠狠打了一仗,自己也身受重伤,只得转到汉口美国人开的医院治疗,在此期间,母亲多次前去探望。父亲快痊愈时对我母亲讲,我们结婚吧。对这桩婚事,我外婆不大赞成,虽然她很认可我父亲的人品,但是考虑到军人这个职业风险太大,与家人聚少离多,所以很不放心。可我母亲主意已定,1929年9月两人就在汉口大华饭店举行了婚礼。

在日寇的步步紧逼之下,国民政府为了在京沪、沪杭甬两线加强国防,于1936年初密令张治中将军担任中央军校教育长兼淞沪警备司令,成立军校高级教官室,着手研究淞沪地区作战计划。1936年春,张治中分批派遣营长以上的军官,化装成便衣秘密前往上海侦察地形。父亲时任88师师部中校参谋,被分在了第二批侦察小组,对北四川路底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周围地形进行侦察。

眼看大战将至,父亲萌生了把妻儿送到广东蕉岭乡下的念头。在1936年春节过后,父亲护送已身怀六甲的母亲和三个子女来到了广东蕉岭。只呆了两个星期,父亲就赶回上海了。临别时,父亲对母亲说:“这场战争将会是长期、激烈和残酷的,如果不安顿好你们,我无法安心杀敌。让你呆在这么苦的地方实在是不得已,侍奉年老父母和抚养年幼子女的重担本应该由我来挑,但作为军人,为国效命就不能顾家,所以现在不得不交给你了。但你要相信,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到胜利那天,我就来接你们返回上海。”母亲对父亲的话坚信不疑,但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次分别竟成了永诀。

1936年10月底,母亲生下了我,为我取名继民,意为继承先辈的优良品格,这是父亲的嘱咐。

(谢晋元肖像)

按照客家风俗,男人是不下田种地的,年迈的祖父也确实无法担负农活,母亲便成了唯一的劳动力。大伯的女儿谢孟招与我大姐年纪相仿,因大伯去世、大婶出走而无人照料,母亲将她视若己出。这样一来,祖父母、母亲和五个孩子,一家八口人的吃饭问题都要靠母亲种田来解决。虽然父亲也寄来一些钱,但也只是杯水车薪。

1940年,我祖母去世,祖父为了养老,领养了一个小姑娘做孙女,所以家里还是八口人吃饭,母亲家里家外更加忙碌。不料时隔一年,传来父亲遇害的噩耗,母亲痛不欲生,几近崩溃。她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终年劳累苦苦支撑家庭,日盼夜盼父亲凯旋,竟等来如此结局。

孤军营遇害真相

我自出生起就没有见过父亲一面,父亲遇害时我还不满五岁,但自从懂事起,凡能接触到的孤军士兵,我都与他们深谈过,听他们讲述四行仓库战役的经过和孤军营内的真实生活,也多次涉及父亲遇害的关键细节,父亲在营内所写的日记我也仔细读过,在多方史实相互印证的情况下,大致厘清了父亲遇害的真相。

(谢晋元葬礼及蒋介石题词)

1941年4月24日早晨,父亲像往常一样指挥官兵早操,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被四名士兵围攻,身体多处被利刃所刺,待官兵们察觉有异,为时已晚。凶犯当场被擒,后在法庭上陈述杀人动机是“待遇不良,饮食不饱,外界捐款不公开”,但这些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从父亲的日记中可以看出,几年中他最为操心的就是营内的经济问题,即三百多号士兵的吃住穿和薪饷发放,这直接关系到军心的稳定孤军营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上海工商界和市民的捐助、国民政府军政部的拨款和开展手工业生产的销售收入等三方面。为管理这些收入,在父亲的主张下成立了由十名官兵组成的经济委员会,账目日清月结,张榜公布。按照老兵们的一致说法,孤军营几年的生活,在谢团长的精心调度安排下,总体上还是过得去的;绝大多数官兵都能理解团长在经济等各方面的一片苦心,也并无多少意见。

由此可见,凶犯的行凶动机并非如其所述,而是另有隐情。最大的疑点是为首的凶犯郝鼎诚使用的凶器——匕首的来历。孤军在退入租界之日就已奉命缴出所有武器,仅有的刀具是四把切菜刀,且是有编号登记的,平日挂在厨房指定位置。可见匕首并非营内之物,而是从营外带入的。

据曾任副班长的张应禄回忆,在血案发生前几日,外面剧团进孤军营演出,其间使用了一把明晃晃的匕首,演出结束剧团撤出了,但道具中少了这把匕首,当时大家都没在意,等到出事了,才想起来肯定是外面的人借此机会有意把匕首留给了郝鼎诚。

其实,孤军营内最大、最根本、最严重的矛盾,是孤军的去留即自由问题,这也是导致父亲遇害的深层原因。自退出四行仓库战斗,羁留租界孤军营起,父亲几乎每天都在为恢复自由,重返部队而努力。他利用一切机会,向租界工部局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涉,但工部局在日寇威逼下拒绝释放孤军。他又三番五次给国民政府军政部上级写信、发电报,甚至提出可在上海地方人士的接应下,让将士们陆续逃出孤军营返回内地,重回部队杀敌,但是上级的答复始终是时机未到,让他们继续等待,蒋介石前后三次电报,都是要求“忍耐”、“艰苦支撑”、“坚忍自重,坚持到底”。

孤军官兵都是血性男儿,面对遥遥无期的拘禁生涯,他们宁愿采取暴动的方式血洒租界,也不想过失去自由的屈辱生活。父亲的内心当然也有痛苦挣扎,但父亲毕竟是黄埔军校培养的有政治头脑的军人,虽然身陷孤军营,但对国际国内形势却十分明了。他清楚地意识到,如果孤军擅自行动,日军就会以此为借口,进入甚至占领租界,若租界不保,各派抗日力量就少了一块重要的活动空间,而且会对争取西方国家支援我们抗战造成不利影响。经过理性的考虑,他选择了服从命令、顾全大局,选择了忍辱负重、委曲求全。

可惜的是,父亲的苦心并非所有官兵都能理解。有人不堪忍受拘禁生活,把失去自由的账算在了父亲的头上,再加上日伪的收买利诱,于是铤而走险,做出极端的暴行。

父亲留下的担子母亲来挑

抗战胜利后,母亲辞别了祖父,带着我们四个孩子于1946年3月踏上了回上海的路。我们坐小木船从家乡到汕头,汕头当地人听说是谢晋元将军遗属,便跟一家轮船公司说情,轮船公司答应将我们在船上的食宿费用全免。一个多月后终于到达母亲阔别了十年的上海。

(谢晋元夫人及子女抵沪)

当时散布在上海各区的孤军幸存者有五六十人,后来聚集了百人左右,工作生活大都无着落。1948年,内战吃紧,物价飞涨,日子更加艰难。曾任孤军二连排长、后升为连长的李春林把原孤军营和父亲墓地所在的胶州路余姚路的六十几亩地圈起来,借给苏北难民搭棚,每户收取一两斗米的租金。李春林把租金交给母亲分配,这笔钱一小部分供我们生活读书之用,剩下分给孤军,最多时每月有一百一十几个人来领取生活补贴。

上海解放后,母亲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写信给陈毅市长,说明吴淞路466号三层楼和胶州路父亲墓地周围空地的历史,请求人民政府准予继续使用。1949年10月底,市政府发指令给房地产管理处和财政处,指示吴淞路466号房屋及墓地一段归谢晋元遗属使用,一切费用减免,我们一家总算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回想起抗战胜利后找国民政府遭遇推诿的经历,母亲由衷地赞叹新政权尊重历史的态度和行事作风。

五十年代初大部分孤军陆续返回家乡,临行前他们都来与母亲告别,母亲总要给他们一笔钱作为路费和安家费。孤军基本散去后,父亲墓地周围土地的租金收取就停止了。

(上世纪80年代末,谢晋元遗孀凌维诚(左)与儿子谢继民(中)和孙女在一起)

母亲说的一番话我始终记得:“父亲虽然牺牲了,但全国人民都纪念他;而许多人牺牲了,不仅默默无闻,甚至尸骨无存,比我们惨多了。苦就苦了这些孤军士兵啊,他们在战场上卖命,在租界被囚,在日军战俘营做苦力,九死一生地盼到战争结束,却连生活都无着落!我作为团长夫人,一定要尽我所能帮助他们,否则你父亲在天之灵也会不安的。”

1991年1月6日母亲在上海新华医院病逝,享年84岁。我们按照她的生前愿望,将她安葬于宋庆龄陵园,与父亲相伴长眠。

(本文由《档案春秋》授权转载,文章内容有删节,原标题为《凌维诚:从上海小姐到谢晋元夫人》,图片由作者提供。)

第二篇:谢晋元之子眼中的父亲母亲

谢晋元之子眼中的父亲母亲

与广东“凤凰男”的相遇结合

我的父亲谢晋元(1905—1941)和母亲凌维诚(1907—1991)是在一场婚礼上相遇的。婚礼的新郎、新娘分别是我父亲、母亲的同学兼密

友。那年是1927年,父亲22岁,母亲20岁。由这对新人搭桥,父亲和母亲很快便熟悉起来,在交往一年多后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

实际上,母亲的家庭条件比父亲优越许多。母亲出生于上海,在家中三个女儿中排行老二。家境小康的母亲先后毕业于上海务本女中和东南体育专科学校,学的专业是音乐,弹风琴、拉小提琴、吹箫、教唱歌样样拿得出手。

而我父亲的家乡远在广东省蕉岭县新铺镇同福乡尖坑村,属于客家地区,日子过得十分艰苦。父亲自小便学习成绩优异,曾考入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但

因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和“沙基惨案”的影响,不等毕业便弃文从武,转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即参加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因作战勇猛而一路晋升。按今天的话 说,父亲是偏远山区里飞出的“凤凰男”。

1928年四月底五月初,北伐军打到济南时受日军阻止,父亲担任先锋营营长,与日本人狠狠打了一仗,自己也身受重伤,只得转到汉口美国人开的医院治

疗,在此期间,母亲多次前去探望。父亲快痊愈时对我母亲讲,我们结婚吧。对这桩婚事,我外婆不大赞成,虽然她很认可我父亲的人品,但是考虑到军人这个职业

风险太大,与家人聚少离多,所以很不放心。可我母亲主意已定,1929年9月两人就在汉口大华饭店举行了婚礼。

在日寇的步步紧逼之下,国民政府为了在京沪、沪杭甬两线加强国防,于1936年初密令张治中将军担任中央军校教育长兼淞沪警备司令,成立军校高级教

官室,着手研究淞沪地区作战计划。1936年春,张治中分批派遣营长以上的军官,化装成便衣秘密前往上海侦察地形。父亲时任88师师部中校参谋,被分在了

第二批侦察小组,对北四川路底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周围地形进行侦察。

眼看大战将至,父亲萌生了把妻儿送到广东蕉岭乡下的念头。在1936年春节过后,父亲护送已身怀六甲的母亲和三个子女来到了广东蕉岭。只呆了两个星

期,父亲就赶回上海了。临别时,父亲对母亲说:“这场战争将会是长期、激烈和残酷的,如果不安顿好你们,我无法安心杀敌。让你呆在这么苦的地方实在是不得

已,侍奉年老父母和抚养年幼子女的重担本应该由我来挑,但作为军人,为国效命就不能顾家,所以现在不得不交给你了。但你要相信,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一定会

属于我们,到胜利那天,我就来接你们返回上海。”母亲对父亲的话坚信不疑,但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次分别竟成了永诀。

1936年10月底,母亲生下了我,为我取名继民,意为继承先辈的优良品格,这是父亲的嘱咐。

(谢晋元肖像)

按照客家风俗,男人是不下田种地的,年迈的祖父也确实无法担负农活,母亲便成了唯一的劳动力。大伯的女儿谢孟招与我大姐年纪相仿,因大伯去世、大婶

出走而无人照料,母亲将她视若己出。这样一来,祖父母、母亲和五个孩子,一家八口人的吃饭问题都要靠母亲种田来解决。虽然父亲也寄来一些钱,但也只是杯水 车薪。

1940年,我祖母去世,祖父为了养老,领养了一个小姑娘做孙女,所以家里还是八口人吃饭,母亲家里家外更加忙碌。不料时隔一年,传来父亲遇害的噩耗,母亲痛不欲生,几近崩溃。她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终年劳累苦苦支撑家庭,日盼夜盼父亲凯旋,竟等来如此结局。

孤军营遇害真相

我自出生起就没有见过父亲一面,父亲遇害时我还不满五岁,但自从懂事起,凡能接触到的孤军士兵,我都与他们深谈过,听他们讲述四行仓库战役的经过和

孤军营内的真实生活,也多次涉及父亲遇害的关键细节,父亲在营内所写的日记我也仔细读过,在多方史实相互印证的情况下,大致厘清了父亲遇害的真相。(谢晋元葬礼及蒋介石题词)

1941年4月24日早晨,父亲像往常一样指挥官兵早操,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被四名士兵围攻,身体多处被利刃所刺,待官兵们察觉有异,为时已晚。凶犯当场被擒,后在法庭上陈述杀人动机是“待遇不良,饮食不饱,外界捐款不公开”,但这些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从父亲的日记中可以看出,几年中他最为操心的就是营内的经济问题,即三百多号士兵的吃住穿和薪饷发放,这直接关系到军心的稳定孤军营的经济来源主要

是上海工商界和市民的捐助、国民政府军政部的拨款和开展手工业生产的销售收入等三方面。为管理这些收入,在父亲的主张下成立了由十名官兵组成的经济委员

会,账目日清月结,张榜公布。按照老兵们的一致说法,孤军营几年的生活,在谢团长的精心调度安排下,总体上还是过得去的;绝大多数官兵都能理解团长在经济 等各方面的一片苦心,也并无多少意见。

由此可见,凶犯的行凶动机并非如其所述,而是另有隐情。最大的疑点是为首的凶犯郝鼎诚使用的凶器——匕首的来历。孤军在退入租界之日就已奉命缴出所有武器,仅有的刀具是四把切菜刀,且是有编号登记的,平日挂在厨房指定位置。可见匕首并非营内之物,而是从营外带入的。

据曾任副班长的张应禄回忆,在血案发生前几日,外面剧团进孤军营演出,其间使用了一把明晃晃的匕首,演出结束剧团撤出了,但道具中少了这把匕首,当时大家都没在意,等到出事了,才想起来肯定是外面的人借此机会有意把匕首留给了郝鼎诚。

其实,孤军营内最大、最根本、最严重的矛盾,是孤军的去留即自由问题,这也是导致父亲遇害的深层原因。自退出四行仓库战斗,羁留租界孤军营起,父亲

几乎每天都在为恢复自由,重返部队而努力。他利用一切机会,向租界工部局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涉,但工部局在日寇威逼下拒绝释放孤军。他又三番五次给国民政府

军政部上级写信、发电报,甚至提出可在上海地方人士的接应下,让将士们陆续逃出孤军营返回内地,重回部队杀敌,但是上级的答复始终是时机未到,让他们继续

等待,蒋介石前后三次电报,都是要求“忍耐”、“艰苦支撑”、“坚忍自重,坚持到底”。

孤军官兵都是血性男儿,面对遥遥无期的拘禁生涯,他们宁愿采取暴动的方式血洒租界,也不想过失去自由的屈辱生活。父亲的内心当然也有痛苦挣扎,但父亲毕竟是黄埔军校培养的有政治头脑的军人,虽然身陷孤军营,但对国际国内形势却十分明了。他清楚地意识到,如果孤军擅自行动,日军就会以此为借口,进入甚至占领租界,若租界不保,各派抗日力量就少了一块重要的活动空间,而且会对争取西方国家支援我们抗战造成不利影响。经过理性的考虑,他选择了服从命令、顾全大局,选择了忍辱负重、委曲求全。

可惜的是,父亲的苦心并非所有官兵都能理解。有人不堪忍受拘禁生活,把失去自由的账算在了父亲的头上,再加上日伪的收买利诱,于是铤而走险,做出极端的暴行。

父亲留下的担子母亲来挑

抗战胜利后,母亲辞别了祖父,带着我们四个孩子于1946年3月踏上了回上海的路。我们坐小木船从家乡到汕头,汕头当地人听说是谢晋元将军遗属,便跟一家轮船公司说情,轮船公司答应将我们在船上的食宿费用全免。一个多月后终于到达母亲阔别了十年的上海。

(谢晋元夫人及子女抵沪)

当时散布在上海各区的孤军幸存者有五六十人,后来聚集了百人左右,工作生活大都无着落。1948年,内战吃紧,物价飞涨,日子更加艰难。曾任孤军二

连排长、后升为连长的李春林把原孤军营和父亲墓地所在的胶州路余姚路的六十几亩地圈起来,借给苏北难民搭棚,每户收取一两斗米的租金。李春林把租金交给母

亲分配,这笔钱一小部分供我们生活读书之用,剩下分给孤军,最多时每月有一百一十几个人来领取生活补贴。

上海解放后,母亲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写信给陈毅市长,说明吴淞路466号三层楼和胶州路父亲墓地周围空地的历史,请求人民政府准予继续使用。1949 年10月底,市政府发指令给房地产管理处和财政处,指示吴淞路466号房屋及墓地一段归谢晋元遗属使用,一切费用减免,我们一家总算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回

想起抗战胜利后找国民政府遭遇推诿的经历,母亲由衷地赞叹新政权尊重历史的态度和行事作风。

五十年代初大部分孤军陆续返回家乡,临行前他们都来与母亲告别,母亲总要给他们一笔钱作为路费和安家费。孤军基本散去后,父亲墓地周围土地的租金收取就停止了。

(上世纪80年代末,谢晋元遗孀凌维诚(左)与儿子谢继民(中)和孙女在一起)

母亲说的一番话我始终记得:“父亲虽然牺牲了,但全国人民都纪念他;而许多人牺牲了,不仅默默无闻,甚至尸骨无存,比我们惨多了。苦就苦了这些孤军

士兵啊,他们在战场上卖命,在租界被囚,在日军战俘营做苦力,九死一生地盼到战争结束,却连生活都无着落!我作为团长夫人,一定要尽我所能帮助他们,否则 你父亲在天之灵也会不安的。”

1991年1月6日母亲在上海新华医院病逝,享年84岁。我们按照她的生前愿望,将她安葬于宋庆龄陵园,与父亲相伴长眠。

(作者:谢继民(口述)张晶晶(整理))

第三篇:谢晋元英雄事迹演讲稿

P1.1937年8月13日,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淞沪抗战爆发。中日双方共投入近百万军队,战况极其惨烈。为向国内外宣誓抗战到底的信心和决心,争取国际社会支持,10月26日深夜,中国军队第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420余名官兵(外界称“八百壮士”),坚守闸北四行仓库四天四夜,其战斗事迹之英勇,爱国气节之豪壮,振奋国人,震惊世界。

谢晋元命令各连清点人数,造好名册,以便牺牲后,按名册上报,优抚家属。他组织一支敢死队,亲自掌握,严阵以待,随时准备与日军决一死战。又在仓库外布置一支部队,沿苏州河边仓库两侧布置沙袋工事,阻击敌人,掩护库内工事作业、待一切部署完毕,已近天亮了。[10] 他激励全体官兵说:“仓库就是我们的最后阵地,也可能是我们的坟墓,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就要同敌人拼到底!”

夜袭仓库:10月27日清晨,日军发现四行仓库里仍有中国守军,立刻发动进攻,受到四行孤军的猛烈阻击。28日凌晨,狡诈的敌人趁着夜色发动偷袭,40余人偷偷溜到仓库西北角墙下,攀爬到两楼窗口攻入仓库内。守卫该处的两名孤军战士配合默契、奋勇杀敌。关键时刻,谢晋元率敢死队员赶到,并消灭进入仓库的日军。其实,坚守四行仓库的只有一个营的兵力。全团423人,一个机枪连三个步兵连,一个迫击炮排。为了迷惑日军,谢晋元让人根据原524团的名册伪造了一份800人的名单,其实共423人。另据杨瑞符回忆,之前送出就医的伤员也被告知,若外界问起仓库中有多少守军时要回答有800人。这就是“八百壮士”的由来。

28日晨,谢晋元亲手狙击,毙敌两名。孤军又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多位战士壮烈牺牲,却未给家人留下只言片语,令谢晋元抱憾至深,28日晚,谢晋元巡查仓库是,郑重其事地要求每位官兵趁着战斗间隙,写一封简短的遗书,将这次承担的光荣任务与必死的决心向家人做个交代。

29日,又率军击退敌人水陆两路进攻,毙敌40余名。谢晋元率部凭借坚固工事,顽强抵抗,屡创日军。经过三昼夜浴血奋战,将士们仍士气高昂。谢晋元在阵地上赋诗一首激励将士:“勇敢杀敌八百兵,抗敌豪情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倭奴气不平。”

30日,日军扬言:“将不顾一切后果,采取极端手段,对付中国守军”,向仓库发起总攻。几天没合眼的谢晋元仍然站在第一线指挥战斗,再次遏制了日军的攻势。四行仓库在战火中巍然屹立。10月30日晚,最高当局的撤退命令通过多种途径,一再传达到仓库,谢晋元感到非常突然,再三表示全体官兵均已决心死守到底,要求成全壮士们与仓库共存亡的决心。最后因军令难违,只得含泪指挥部队撤退。

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血战四昼夜后,奉命撤入租界,原商定通过沪西返回部队参加战斗,不料租界当局屈服于日军压力,违背诺言,将八百壮

士解除武装,羁留在胶州路星加坡路口(今余姚路)一块15亩的空地里,四周以铁丝网围困,派了“万国商团”的白俄兵看守,上海市民称此为“孤军营”孤军营住房十分简陋,下雨天满地泥泞,生活条件非常恶劣。在艰苦的环境里,谢晋元严格督促孤军励精图治,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天按教育,生产、体育三项内容安排时间。

守军在“孤军营”中被羁押了三年多。后来日本方面声称允许释放这些士兵,但条件是解除武装并以难民的身份离开上海。谢晋元拒绝了这些条件,并于其后多次拒绝了中华民国维新政府(1938年-1940年)及汪精卫政权(1940年-1945年)的劝降。为此谢晋元于1941年4月24日凌晨5点被已由汪伪政权收买的郝鼎诚等四名士兵刺杀身亡。

它的结束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大战役淞沪会战的结束。参加这场保卫战的中国士兵被称为“八百壮士”,他们抵住了日军的多番进攻,掩护国民革命军八十八师及其他国民革命军向西撤退。这次保卫战的成功,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的士气。四行仓库只与英美租界相隔一条苏州河,因此就将整个战斗展现在了西方世界面前。并进一步吸引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力。

八百壮士,四行激战。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洒热血,浩气长存。缅怀英烈,激励后世。以史为鉴,共祈和平。

第四篇:谢晋元社会实践报告

谢晋元纪念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011-7-29,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筑梦队” 结合建党九十周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宣传党的精神红色之旅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在这次调研中,我们队员主要围绕了“学党史感党恩,教育成就梦想,阳光分享成长,做优秀接班人”这一主题进行,对谢晋元纪念馆进行调查。并在这次调研中取得了相当不错的调研成果。

党精神是需要我们永远继承的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对小学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学校、家庭对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都很重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红色教育,特别是没有把学生党知识的教育放在应有的位置。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对于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对于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在实践前,我们开展了“青马工程”教育,收集了谢晋元将军的英雄事迹。这是我们第一次如此热衷于党知识的教育问题,并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现将在实践活动前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做以下汇报:

一、谢晋元纪念馆现状

谢晋元是我国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其故居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尖坑村园墩子下芳塘子。为弘扬将军的爱国精神,蕉岭县政府于1998年拨专款赎回已散失的故居房屋,整修后批准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又拨专款兴建了谢晋元纪念馆,与故居原有建筑相连互映,并珍藏了大量展现将军生平事迹的图片实物。谢晋元故居每年吸引了大量海内外华裔子孙及国际友人前来参观。

二、梅州县居民党知识教育现状

在实践活动开展前,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当地中小师生对党知识教育的看法,了解了党知识教育的现状。目前梅州县县革命党知识教育现状并不乐观。大多数学生对历史革命人物以及革命历史的了解并不多。甚至连本地英雄人物的事迹也不清楚,另外学校对党知识教育也不是那么重视,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较少。由于平时接触到的有党革命传统的知识较少,超过1/3的人认为对于革命传统教育他们难以产生共鸣。但令人欣慰的是,多数师生对革命传统教育持赞成态度,绝大多数师生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三、活动安排 早上:

1、全体队员到达谢晋元纪念馆,由雯乐同学负责对纪念馆进行全天(注意是全天)拍照录像。

2、由陈燕青负责对当地居民的调查访谈,由彭丽敏同学做记录。

3、由陈斐龙负责对进去参观的人进行访谈,由范琳负责记录。下午:

全体队员去当地帮故居或老革命家打扫卫生,弘扬党勤劳简朴的精神。晚上: 综合:访谈结束后,由周雯乐写此次成效和综合调查表。

在这次调研中,我们主要以调研为主,支教为辅,同时向当地人民和学生宣传党的知识,更让他们了解到当地的革命精神。在出发之前,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以课题研究的形式,编制“迎接建党90周年”教育问卷,主要是面向当地居民开展调研,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问卷制作与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共设有10道题,其中选择题8道,问答题2道。

本次问卷调查以当地为样本,采取规范的抽样形式,不记名、不计分。问卷内容由选择题和问答题组成,涵盖党史教学重心与互动、居民对谢晋元将军事迹的了解情况、更重要的是对党知识的了解。

二、调查问卷如下

您好,我们是广东技术师范的学生,正在进行调研活动,我们能问你几个问题吗?只需 要几分钟而已。

1、你有没有参观过谢晋元纪念馆?

2、你知道谢将军在“八一三”淞沪抗战中的先进事迹吗?

3、你知道谢晋元将军领导的“八百壮士”因何得名?

4、你知道谢晋元将军是“八百战士”中的一名吗?

5、你知道我们毛主席高度赞誉“八百壮士”为“民族典型”,其家乡蕉岭县建立晋元中学作为纪念他吗?

6、你知不知道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7,当地是否有组织人来谢晋元纪念馆参观?

8、你对蕉岭县有这样一位爱国爱民的抗日英雄而感到自豪吗?

9、你觉得红色教育应该从娃娃做起吗?

10、请问您觉得我们这次三下乡追寻红色足迹有意义吗,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谢谢你的忠诚回答,最后祝你家庭幸福,生活愉快!

三、问卷调查与分析

在这次调查中,主要调查到谢晋元附近的居民,居民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还有学生共计30人,问卷回收率达到100%,通过点差主要反映了人们对谢晋元将军光辉事迹的认识,对党,对革命精神传承的思想认识,传承力度等几方面,调查表明:

第六道题:人民对于党的认识情况。从这道题可看出:回答是的人数占绝大部分,占96%,而回答不是的人只有一人。对于这道题我们可以看出,人民还是很关心党。

第七道题:组织参观谢晋元纪念馆只占20%左右,大部分人只是偶尔来过一两次,从这道题我们可以看出,当地对于革命精神的传承的力度较小。当地政府不够重视革命精神的传播。

第八道题:调查人们达到100%对蕉岭有这样一位爱国英雄而自豪。可以看出人民都赞成学习他的革命精神,更好的去传承和发扬。

第九道题:从题目来说,100%都觉得红色教育应该从娃娃做起。但是他们认为收效不佳,学校的爱国教育只是形式教育而已。第十道题:90%人支持我们的红色之旅三下乡活动。但是觉得我们宣传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

四、活动总结

从调查问卷,我们可以看出少部分居民能从谢晋元身上学习到坚持不懈,艰苦奋斗和不畏困难的精神。能述说出一些关于红色教育的先进个人和一些先进事迹,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继承和发扬这些精神。但经过调查还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

(一)“红色文化”的熏陶还不够

多数学生对于“红色”这一词在中国的概念并不陌生,也很容易联想到“革命”一词,认为“红色”指的是红军的革命,多数人对当地的谢晋元将军的精神道不出所以然,对谢晋元将军的革命历史不清楚。现在的居民处在优越的环境里,生活安逸更是阻碍了红色文化一代一代的继续的普及、感染。现在,再提红色精神,只会引起他们的惊讶和不屑。据调查,极少数居民去看那些极富教育意义的红色经典影片和红色书籍,如此,“红色文化”在他们学习的文化中只是轻描淡写。

(二)红色教育的方式单一

我们发现当地的红色教育只是形式工程,当地的居民很少去参与,也没兴趣的了解,所以我们认为不需要那种墨守成规,千篇一律的死板的形式的宣传,因为这一切吸是表面上的宣传教育方式,久而久之,居民也见惯不怪了,以致于在宣传日时不做任何反应。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发现,如果宣传的方式不好的话,举办者就根本达不到举办活动的目的,反而使居民感到厌倦。

梅州县是拥有多处红的教育的基地,我们提议梅州县教育局、团县委抓住这一有利条件,让梅州这个革命老区的风采与精神发扬光大。于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① 以谢晋元故居为课堂,以革命斗争史为教材,聘请老红军为教员,讲述当年“八百战士”、“誓死保卫危楼”的英雄事迹,在全县广泛开展“继承革命传统,做红军故乡新一代”系列活动。② 组织全县、党员团员、少先队员参观“谢晋元纪念馆”,拜谒谢晋元和参观他的故居。③ 在全县范围内举办相关的读书演讲、征文、唱革命歌曲,讲革命故事比赛。

而针对谢晋元纪念馆等一系列革命遗址存在的参观者少,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的建议:

①举办专题展览,满足观众需求。

②拓展新领域,比如:组织宣传小分队,举办巡回宣传展览;与其他各县市博物馆合作,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志愿者讲解服务等。

③丰富藏品,成立藏品征集工作组,广泛联系老红军、老同志及其家属,通过多渠道积极主动征集文物、资料、照片。比如:拍摄一段健在的老将军、老同志亲自讲述革命斗争经历的录像;征集一批珍贵的文物、照片、资料;请健在老红军题写一幅字画或留下亲笔手迹;建立一个老红军后代情况和联系的档案。

④以研究交流为主渠道,扩大对外宣传交流,大力弘扬梅州红色文化。

⑤打造梅州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品牌。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收获了不少,但也找到了一些不足之处:

一、采访对象设计面不够广泛。

由于对地理环境的不熟悉,加上部分队员语言沟通的不便,所以这次调研活动采访的对象很大程度当地的年轻一辈,这不利于我们取得更多详尽的信息,虽然他们对当地梅州有一定的了解,到那进一步来说还是缺乏一些更具体的论据。

二、语言组织,思路引导有待提高

很多村民只会说和听当地的方言,会说普通话的很少好,并且把握也不是很准确,因此调研的时间比较长,这需要队员的耐心去跟进,很多时候,当他们听不懂而且不太了解的时候,就会随便地做出回答,因此答非所和答偏题的情况经常出现,这样就会给我们今后的调研的数据统计带来误差。虽然队长已经尽量去引导他们去思考,帮他们去解释相关含义,但完善的程度还不够高,协调处理的能力还有待改善。

四、调研过于注重卷面问题 活动结束后,在总结中我发现整个整个调研的的过程还是过于把精力集中在卷面问题上,单纯与被访者一问一答进行,虽然有时候可以闲聊其他方面使气氛轻松一点,但次数比较少,若是能够在谈话中聊聊民风习俗,生活趣事,村发展史等等,这就不仅扩充了我们生活见识,发现更多的问题对我们的调研分析更好的作用,从而顺着思路继续去探究,但是由于我们没有落实到位,因此在调研过程中没能完善处理好。

但是,总的来说,通过参观谢晋元纪念馆、故居,我们队的成员领略到了谢晋元将军的精神和他的英雄事迹,队员们看到当时坚苦朴素的战斗生活时都为之深深震撼。通过馆长对我们的介绍,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位历经战斗生涯的老人的坚强的品质,鼓舞我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做出贡献。瞻仰了谢晋元等革命先烈伟绩,全身心地融入到了东兰的红色文化中,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充分领悟学习了他的精神和真谛。

适应角色转变,扎实开展团的工作

———共青团铁东区委书记的述职报告 2011年是适应角色转变、思想进一步成熟的一年。这一年,自己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立足本职岗位,较好地完成本线的工作任务。自己政治觉悟、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总的来说,收获很大,感触颇深。

一、以德为先,进一步提升个人思想素质

过去的一年,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以一个团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个人的道德修养、党性锻炼、思想素质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是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作为一个团干部,我的一言一行、我的自身形象将直接影响到团委各成员,甚至更广大的青少年。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每时每刻提醒自己,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问题,做到干净做人、公正做事,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工作,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诚实、守信、廉洁、自律,起好表率作用。二是党性锻炼得到不断加强。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锻炼,我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牢记党的宗旨,在团的工作中,以广大青少年的权益为出发点,务求时效。三是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一年来,我继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经常自发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积极参加团省委组织赴井冈山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班、区委区政府组织赴清华大学县域经济培训班,通过“看、听、学、思”,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进一步系统掌握了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通过学习原文、听专家讲课等,开拓了思想新境界,政治思想素质有了新的飞跃。

二、以能为先,进一步加强组织工作能力

在上级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我本人也自加压力,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注重与同事、与兄弟单位团委书记的交流,虚心请教,不耻下问,使各项工作都有序地开展。一是工作的统筹安排能力不断加强。我尽量做到工作提前一步,有计划、有安排、有预见性,保持思路清晰和决策的科学,力求操作有序,顺利开展。二是工作的协调能力不断加强。在工作中,我注重与上级的及时衔接、汇报,同时也注重与基层的交流沟通,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从大局出发,对上做好配合,对下做好团结。三是有创新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我注重不断创新,使工作保持生机,使管理不断趋向人性化、合理化。

三、以勤为先,进一步提高团的业务水平

担任团委书记以来,认真了解情况、掌握知识,积极向团委领导、向前任书记学习、请教,了解团情、团史,努力掌握团的基本运作方式程序,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加强沟通了解,增加感情,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有关情况,以“活动”来强化自己的知识和水平。一年来,我立足以活动来促使自己尽快适应角色,迎接挑战。今年五四,团区委以全区人居环境整治为依托,以“五四火炬传承九十二载生生不息,铁东青年投入人居环境立志强区”为引领,积极开展了“共青团路,红领巾街”,“铁东青年林”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深化了理解,使自己对团务工作有了全面的、系统的提高,为今后更好地提高团的业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绩为先,进一步完善团的组织建设

把《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到实处,把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中去,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依托党建,从政策层面来解决和落实基层团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基层团干部的待遇问题。积极争取党组织在团干部配备上的重视和支持,基层团干“转业”得到了很好的安排(叶赫的荣威,住建局遇良,卫生局王国宴等);二是解决好基层团组织活动的经费问题。积极争取专项,今年为每个乡镇街道从团省委争取经费三千元,共计三万六千元;三是团的基层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按照“1+4+N”模式,通过换届调整选配了大批乡镇(街道)团干部,变原有的“团干部兼职”模式为现在的“兼职团干部”模式,提升了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次工作得到了团市委的充分认可,2011年四平市组织部班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

以服务青年需求为目的,从单一组织青年开展活动转到生产环节,开展就业培训、创业交流、贫富结对;以服务党政中心为目的,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引导青年树立市场意识和投资意识,强化科技意识和参与意识,投身知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文明创建、环境整治、植绿护绿、社会治安等活动,把党政思路实践好。突出做好当前新兴的农村、社区和非公经济组织建团工作,延长团的工作手臂,丰富团的组织形式。先后与农联社、吉林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积极协调,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帮扶支持。特别是吉林银行的“吉青时代”小额贷款项目更得到团省委的无偿贴息。

五、以廉为先,进一步保持清正廉明形象

作为新任职的年轻干部、党员干部,我既感受到了组织的信任与关怀,同时也感受到了责任重大。我区在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越是这种时候,就越需要我们这些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深知,作为一级干部,应该努力做到“清正廉洁”。古人说“物必自腐而虫生”,腐败现象表现上看来是经济问题、道德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要不断加强实践锻炼,要结合党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及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来刻苦磨炼自己。勇于剖析自己,积极开展自我批评,净化自己的灵魂。不断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在思想上、在行动上、生活中争作表率。在团区委开展“争做勤廉表率,竭诚服务青年”主题教育,召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动员会,全面启动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活动。按照学习贯彻区委、区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精神,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我们根据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要求,为了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立了团区委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并由我任组长。按照“一岗双责”的责任要求,明确了单位正职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每年约谈团干部一次,就有关廉洁从政个人“不准”和“禁止”行为适时对所管的团干部进行廉政谈话。

在2012年即将到来之际,共青团区委迎来组织部考核组,对共青团区委一年来的工作进的实地测评,感谢组织的帮助与关怀,今后我们更要自觉地接受组织的监督与考核。铁东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今又开始了新的征途。广大青年有幸成为亲历者,成为追随者,同时我们也是共享发展成果的受益者。我们应该心怀感恩,心存畏惧,“做一个组织和群众信赖的人,做一个同事和朋友敬重的人,做一个亲属子女可以引以为荣的人,做一个回顾人生能够问心无愧的人”。我们要牢记党的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方针路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弘扬“攻坚克难、求富图强”的四平精神,坚定不移的实施 “五区”战略的发展规划,为建设富裕和谐新铁东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

第五篇:母亲父亲

母亲

母亲其实很平凡,平凡得犹如一滴透明的水,即使握了母亲的照片在茫茫的人海中去寻找,一个素未相识的人却未必能轻松地寻找出来。但是女儿眼中的母亲,却是如此地不平凡呵!

母亲的眼睛小小的,如果开心地一笑,这眼睛更细小得犹如一条豁开的口子。我已经无法猜测这双闪烁着朴实光芒的眼睛,在面对七十年代父亲不公正的待遇、九十年代贫穷但仍有希望的生活、生活中辛劳而繁杂的琐事时有怎样坚定的信心和坚强的信念。是否有一丝的犹豫?是否有一点的怀疑?只是岁月的风尘再大,却如何遮得住它们明亮的光芒;只是岁月的风沙再大;却如何卷得去它们绵绵不尽的慈爱。而我,母亲的女儿,母亲生命最生动的体现,正是因为背后这一双温柔如春风的眼睛,正是因为从这双眼睛中获得了无限的力量,才能在眼前这条仅属于自己的布满荆棘石子的路途上坚定坚强地走着。

母亲的脸圆圆的。我的脸是母亲无偿赐予的,我的脸自然也是圆圆的。母亲的圆脸上密密地布满了黑黑的小圆点。某个风静月白的夜晚,一院子的人都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我指着母亲布满岁月痕迹的脸天真地说:妈脸上的痣真多。后来我才知道,后来的后来我才明白,当我十月怀胎顺利生下了调皮可爱、机灵聪明的儿子之后,我才明白:原来我所谓的痣乃是一个女人生养孩子之后留在脸上的蝴蝶斑。大自然中,许多的昆虫,孩子出生了,母亲却耗尽了体力。当新的生命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机勃勃地乱爬时,母亲的生命却在温暖的春风中、温柔的春雨里悲伤地停止了流淌。而对于人类来说,女人一旦生养了孩子,无论这孩子是男是女,无论这孩子是国之大器,还是终究平庸无为,都必须、都必定会奉献出她们自然界在她身上刚刚酝酿成的牡丹一样倾国倾城的美貌。

母亲的身材矮矮的。虽然很小的时候,当我还穿着石榴一样红的裙子、背着沉沉的书包,在春水哗哗的阆南桥田间小道间像只无知的小鹿快乐地奔跑,我觉得眼前胳膊粗壮、手脚粗大、做事麻利、性子火爆的母亲,简直就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但是母亲的身材其实矮小得可怜。那矮小的个子,那平实的双肩,是因为六十年代去党校采青,将一捆捆青草、一筐筐菜叶扎扎实实背在背上背出来的;是因为八十年代去杜家山种地,将一背篓一背篓的玉米、红薯、一扁担一扁担的化肥、猪粪肩在肩上压出来的。我上初中之时,个子已与母亲持平;当我一年比一年长高,母亲的个子却一直原地不动。从前我是如此地尊敬地仰视母亲,到后来却成了平视,而如今,我看母亲却成了地地道道地不尊重的俯视了。如今,母亲已经60岁了。60岁一个甲子,60岁,岁月的一次轮回。60岁的母亲不再年轻。60岁的母亲依旧慈爱。不曾穿红着绿,不曾艳冠群芳,但是正如岁月的美酒越是长久越是浓香,这夕阳满照下的晴空,也必然红霞满天,温馨如画。

感谢母亲赐予我这双明眸善睐的眼睛,因为这双眼睛,我才能看遍世上千姿百态的明媚风光。

感谢母亲赐予我这颗善良纯朴的心脏,因为这颗心脏,我才知道世人唯有知恩图报,人世间才会满存希望。

感谢母亲赐予我这双勤劳朴实的小手,感谢母亲赐予我这对结实圆润的胳膊,无论我走到何处,无论我身在何时,无论我老得掉光了牙齿,还是圆圆的脸布满了皱纹,我将用我的手紧握着您的手,我将用我的胳膊搀扶着您的胳膊,我的一双眼睛都只朝着故乡看,我的一颗心脏都永远挨着母亲的心脏,和着您的心脏一起跳动。

父亲

父亲是双眼皮,这对我不曾承继的美丽柔和的眼皮下,掩藏着一双清浅澄澈的眼睛,如此平静,如此安宁,一如它恬静匹配的主人,不骄不躁、无欲无求。父亲的脸黑黝黝的,这蹉跎岁月60年来的得意之作,其实最初的颜色却是又白又嫩的。那黑色是日复一日挑玉米,年复一年背麦子,将生活的担子当仁不让地挑在肩上、夏日毒辣酷热的太阳无情晒出来的;那黑色是在杜家山扶着沉重的犁犁地、在青草飘飘的阆南桥田间弯着腰插秧、将家庭的职责默默无言地背在背上、岁月的风霜雨雪冷酷吹拂而成的。岁月如歌,人生似水。60年了,父亲脸上的风霜该有多厚,父亲脸上的风雪该有多沉。是否正是这隐藏在深深浅浅、长长短短皱纹中的厚重的风霜、浓重的风雪,才让那张极其白嫩的高大帅气的脸最终失去了它昔日温柔如春风、温暖如春阳的迷人的光彩?

但是父亲有一副极硬朗的身板,虽然支撑这小小身板的背脊梁并不长。但这脊梁却是极其坚挺、极其顽强的。犹如门前那连绵不尽的青山,犹如脚下那辽阔无边的大地,任年幼的时候被褫夺去读书的资格,任七八十年家中如何缺吃少穿,任张氏家族摇摇欲坠、斑驳陆离的门楣沉重地倾斜在他厚实的躯体上,他却依然乐呵呵地站立在这片已然是废墟的昔日的花园乐土上,并不宽阔的腰板挺的直直的,用自己的一双勤劳的手,修筑起眼前这座令张家花园从前的主人亦点头默许的巍巍大楼。

“唷—唷—”伴随着长长的沉闷的老牛低吟,那是手持柳条、臂扶犁头、挽着袖子、亮出胳膊在青青的杜家山犁地的父亲;

“当—当—”,紧随着清脆的砖头撞击着砖刀的磕磕碰碰的声音,那是衣着天蓝色棉布衣、深黑色尼龙裤、在人家的房前房后铺砖挂瓦的父亲。

“哎唷—哎唷—”,伴随着沉重的担子摇来晃去的吱吱呀呀的声响,那是弯着腰、低着头、甩着胳膊、大踏步向高高的杜家山挑化肥的父亲。

“清早起来嘛溜溜牛么、溜溜牛么~”那是穿红着绿、涂脂抹粉、在锦屏山春节文化主题广场的百姓舞台上放喉高歌、红颜欢笑的父亲。

是的,父亲就是我心中的青山。

是的,父亲就是我心中的五岳。高可比嵩山,重可比泰山,秀可比峨嵋,壮可比衡山。您给予女儿的并不是大笔大笔的财富,更不是虚无缥缈的虚名,而是一个诚实善良的人一辈子都用之不尽、享之不穷的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的真正的美德。人一旦做到了自力更生、自食其力,那么生活中的艰难困苦、生命中的艰难险阻都可以视若等闲了。

因此谢谢您,父亲。谢谢您让女儿成为这个世上最最富有的人。女儿因为拥有这样的财富而骄傲,女儿因为拥有您这样的父亲而自豪。女儿想轻轻地对您说:父

亲,我爱您!

下载谢晋元之子眼中的父亲母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谢晋元之子眼中的父亲母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眼中的父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父母在我们眼中的形象都是各种各样,会变化的。我眼中的父亲,也是随着父亲的所作所为而改变的。我眼中的父亲并不算高大,相反,比我还要矮一点,一米七零的个......

    向谢元立学习材料

    向谢元立学习的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谢元立,1988年毕业于长春职业技校焊接专业,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转向架制造中心焊接车间工人。工作期间,由于他勤奋工作,刻苦钻研,拥有高......

    感恩父亲母亲

    《感恩父亲母亲》 作为小树应该感谢土地,因为土地养育了它;作为小鱼应该感谢大海,因为大海是它的家;作为小鸟应该感谢蓝天,因为蓝天给了它自由;而我作为一个孩子,最应该感谢的就是......

    谢晋的电影风格 电影评论

    谢晋的电影风格: 好人蒙冤“,“价值发现“,“道德感化“,“善必胜恶“四项道德母题.(略)向观众提供了化解社会冲突的奇异的道德神话.谢晋儒学的标志是妇女造型,柔顺,善良,勤......

    29期党校思想汇报(谢晋扬)

    思想汇报敬爱的党组织今天我已经走进了大学的门,真正成为了一名大学生,不再是以往只懂得十年寒窗苦读,不问世事,伏案于窗前的毛头小孩,今天我懂得了怎样走出传统学习的枷锁,去思考......

    台词教学大纲 谢晋(五篇范例)

    谢晋影视艺术学院04本科表演班台词课教学大纲 培养目标: 语言是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必要手段。 通过学习语言技巧等科目后,说出的台词达到字音准确、音量适度、感情丰富,并具有......

    晋元高级中学游泳队2006年工作总结

    晋元高级中学游泳队2006年工作总结2006年是十三届运动会游泳比赛的决战之年,同时更是学校工作训练成效与人材培育的展示之年。在这样一个特殊和重要的年份里,我们在区体育局、......

    母亲的关怀谢宏伟

    母亲的关怀 六年一 谢宏伟 瞧,那个穿着淡紫色上衣、黑色裤子,正急匆匆地赶路的人,就是我的母亲。我的母亲个儿不高,白净的脸上架着一副眼镜,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透过镜片不断注视......